CN108878444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8444A
CN108878444A CN201810582593.5A CN201810582593A CN108878444A CN 108878444 A CN108878444 A CN 108878444A CN 201810582593 A CN201810582593 A CN 201810582593A CN 108878444 A CN108878444 A CN 108878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ing
fanned out
conductive connection
connection par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25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8444B (zh
Inventor
付慧琴
朱家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25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8444B/zh
Priority to US16/135,554 priority patent/US1051481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878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8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8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8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7/1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a particular formation, treatment or patterning of the active layer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非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扇出走线区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位于显示区;位于扇出走线区的扇出走线,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分别位于不同膜层;位于绑定区的多个导电连接部,导电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电连接。三层布线的方式大大节约了台阶区空间。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显示屏运用越来越广泛,宽屏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技术项,与此同时,显示面板窄下边框的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条交叉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每条第一信号线在显示面板下边框的位置通过位于扇出走线区的多条扇出走线引出。通常,多条扇出走线并排设置在扇出走线区,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工艺能力的限制,同层扇出走线的间隔需达到3μm,扇出走线的宽度也需要达到3μm。由于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较多,所有扇出走线并排设置使得扇出走线区布线空间变得很大,很容易造成扇出走线区布线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难以实现窄下边框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区采用三层布线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的布线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民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所述扇出走线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
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的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分别位于不同膜层;
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位于显示区的第一信号线通过扇出走线区的扇出走线连接到绑定区,特别是,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而且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分别位于不同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于将原本位于同一膜层的扇出走线分布到三个不同的膜层,此种设计能够对扇出走线区的整体宽度进行压缩,使扇出走线区的整体宽度变窄,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的布线空间,同时,将扇出走线分三层设计,还有利于缩短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民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绑定区的一种俯视图;
图4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BB’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一种CC’截面图;
图6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一种DD’截面图;
图7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另一种CC’截面图;
图8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另一种DD’截面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数据信号线与扇出走线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0所示图9中数据信号线与扇出走线连接的一种EE’截面图;
图11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一种像素电路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条交叉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每条第一信号线在显示面板下边框的位置通过多条扇出走线引出。通常,多条扇出走线并排设置在扇出走线区,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工艺能力的限制,同层扇出走线的间隔需达到3μm,扇出走线的宽度也需要达到3μm。由于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较多,所有扇出走线并排设置使得扇出走线区布线空间变得很大,很容易造成扇出走线区布线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难以实现窄下边框的设计。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区采用三层布线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的布线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民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参见图1和图2,该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设置有显示区101和非显示区102,非显示区102包括扇出走线区103和绑定区104,扇出走线区103位于显示区101和绑定区104之间;显示面板100包括:
衬底基板10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21,第一信号线21位于显示区101;
位于扇出走线区103的扇出走线,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信号线21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分别位于不同膜层,参见图2;
位于绑定区104的多个导电连接部14,导电连接部14分别与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具体地,以图1所示视角为例,在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位置设置有扇出走线区103和绑定区104,位于显示区101的第一信号线21通过扇出走线区103的扇出走线与绑定区104的导电连接部14电连接,绑定区104用来绑定驱动芯片,与驱动芯片电连接,如此,各第一信号线21即可与驱动芯片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特别是,请参见图2,与第一信号线21对应的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参见图2,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于将原本位于同一膜层的扇出走线分布到三个不同的膜层,可以减少俯视面板时相邻的两条扇出走线之间的间距,即使每个膜层的扇出走线中相邻扇出走线的间距以及各扇出走线的宽度与现有技术保持一致,本申请也能够大大缩小扇出走线区103的宽度,此种设计使扇出走线区103的整体宽度变窄,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103的布线空间,同时,将扇出走线分三层设计,还有利于缩短扇出走线区103和绑定区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们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附图中仅示意性地给出了第一信号线和扇出走线的位置关系,图中第一信号线和扇出走线的数量和尺寸并非代表实际数量和尺寸,仅为示意性说明。
可选地,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绑定区的一种俯视图,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位于绑定区104的导电连接部14包括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同一层;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和第二导电连接部142沿第二方向绝缘排布。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3,在绑定区104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为方便绑定驱动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均设置于于同一膜层;特别是,该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和第二导电连接部142是沿第二方向绝缘排布的,相比各导电连接部14均沿第一方向绝缘排布的方式,此种排布方式减小了绑定区104的整体宽度,在图1所示视角下,上述排布方式还节约了绑定区104两侧非显示区102的空间,绑定区104宽度减小所释放出的非显示区102的空间还可用于为显示面板100设置外围保护电路,例如释放出的空间可用于设置静电保护电路等,当然除保护电路外,还可设置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整体性能的其他电路,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连接部14中,沿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组合为一个导电连接部14单元,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与导电连接部单元140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和第二导电连接部142沿第二方向绝缘排布且形成一个导电连接部单元140,该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单元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假设将绑定区104沿第一方向划分为多个子绑定区,那么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排布方式中,相邻的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和第二导电连接部142是位于同一个子绑定区的,二者共用一个子绑定区的空间,如此可减小绑定区104中子绑定区的数量,也就是说可以减小绑定区104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同样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此外,还可以在绑定区104两侧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放置其他的外围保护电路。
可选地,图4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BB’截面图,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沿远离衬底基板10的方向在衬底基板10上依次设置的栅极金属层32、第一绝缘层41、电容金属层33、第二绝缘层42、源漏极金属层34、第三绝缘层43和触控金属层35;
结合图2,第一扇出走线11位于栅极金属层32,第二扇出走线12位于电容金属层33,第三扇出走线13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
具体地,请结合图2和图4,在扇出走线区103,利用显示面板100上现有的金属膜层(即栅极金属层32、电容金属层33和源漏极金属层34)来分别形成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虽然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但无需为不同膜层的扇出走线另外设定膜层结构,复用现有膜层即可,如此设计有利于节约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流程。
可选地,图5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一种CC’截面图,图6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一种DD’截面图,图5和图6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图4所示的源漏极金属层34;
第一扇出走线11的第二端通过位于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上的第一过孔51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电连接,第二扇出走线12的第二端通过位于第二绝缘层42上的第二过孔52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电连接。
具体地,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当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时,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的第三扇出走线13与第三导电连接部143同层设置,无需过孔即可实现二者的电连接,而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位于不同膜层,二者需要通过第一过孔51方可实现电连接;同理,由于第二扇出走线12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2位于不同膜层,二者需要通过第二过孔52方可实现电连接。此外,该实施例中的各导电连接部14复用现有的源漏极金属层34,无需为导电连接部14另外设置金属膜层,同样有利于节约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图7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另一种CC’截面图,图8所示为图3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绑定区的另一种DD’截面图,结合图4、图7和图8,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触控金属层35;
参见图7,第一扇出走线11的第二端通过位于第一绝缘层41、第二绝缘层42和第三绝缘层43上的第三过孔53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电连接,参见图8,第二扇出走线12的第二端通过位于第二绝缘层42和第三绝缘层43上的第四过孔54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电连接,参见图7和图8,第三扇出走线13的第二端通过位于第三绝缘层43上的第五过孔55与第三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
具体地,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和第三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当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第二导电连接部142、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触控金属层35时,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位于栅极金属层32,与第一导电部处于不同的膜层,二者需要通过第三过孔53实现电连接,参见图7;第二扇出走线12位于触控金属层35,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2位于不同的膜层,二者需要通过第四过孔54实现电连接,参见图8;第三扇出走线13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与第三导电连接部143位于不同膜层,二者需要通过第五过孔55实现电连接,参见图7和图8。该实施例中,各导电连接部14复用现有的触控金属层35,无需为导电连接部14另外设置金属膜层,同样有利于节约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9,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数据信号线与扇出走线的一种连接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信号线21包括数据信号线22,数据信号线22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
任意连续的三条数据信号线22分别与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电连接,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数据信号线22分别与位于不同膜层的扇出走线电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任意连续的三条数据信号线22分别连接位于三个不同膜层的扇出走线,也就是说,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扇出走线11分别与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3*(n-1)+1条数据信号线22电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二扇出走线12分别与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3*(n-1)+2条数据信号线22电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三扇出走线13分别与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3*(n-1)+3条数据信号线22电连接,其中n为≥1的正整数,对应到图9中也就是说,第一条数据信号线221与第一扇出走线111电连接,第二条数据信号线222与第二扇出走线121电连接,第三条数据信号线223与第三扇出走线131电连接,以此类推,如此设计,与任意相邻两条数据信号线22电连接的扇出走线均位于不同膜层,因此可有效避免位于同一膜层时由于距离过近而产生串扰现象。
可选地,图10所示图9中数据信号线与扇出走线连接的一种EE’截面图,参见图10,第一扇出走线111的第一端通过位于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上的第六过孔56与数据信号线221电连接,第二扇出走线121的第一端通过位于第二绝缘层42上的第七过孔57与数据信号线222电连接。
具体地,由于数据信号线22(223)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而第三扇出走线13(131)也位于源漏极金属层34,因此第三扇出走线13(131)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线22(223)之间无需过孔即可实现电连接。而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111)位于栅极金属层32,因此其第一端需要通过第六过孔56与数据信号线22(221)电连接;由于第二扇出走线12(121)位于电容金属层33,因此其第一端需要通过第七过孔57与数据信号线22(222)电连接。
可选地,请参见图11和图2,图11所示为图1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第一扇出走线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三扇出走线13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地,考虑到当信号线之间的距离过近时可能会发生串扰的问题,因此在布线的时候相邻信号线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扇出走线11和第三扇出走线13之间由两层绝缘层(即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隔离,二者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方向上的间距较大,即使交叠也不会发生串扰现象,因此将第一扇出走线11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正投影设置为图11所示的至少部分交叠或图2所示的全部交叠的方式,有利于减小扇出走线区的布线宽度,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的布线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们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11,第二扇出走线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扇出走线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二扇出走线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三扇出走线13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具体地,图2和图11所示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第二扇出走线12位于第一扇出走线11和第三扇出走线13之间,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与第一扇出走线11之间仅间隔第一绝缘层41,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之间仅间隔第二绝缘层42,本申请将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一扇出走线11的正投影彼此错开不交叠,并将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的正投影彼此错开不交叠,可有效避免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一扇出走线11之间发生串扰,同时也可有效避免相邻的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之间发生串扰。
可选地,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一种像素电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源线23,电源线23位于图4所示的触控金属层35。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栅极线24,相邻的数据信号线22和栅极线24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单元91,电源线23用于为各子像素单元91提供恒定的电源电压。结合图1和图4,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信号线21对应的第一扇出走线11、第二扇出走线12和第三扇出走线13分别位于栅极金属层32、电容金属层33和源漏极金属层34,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电源线23设置在源漏极金属层34,此种方式会增加源漏极金属层34的布线数量,不利于缩小扇出走线区的布线宽度,而本申请实施例将电源线23布设在触控金属层35时,不占用与第一信号线21对应的扇出走线所在的膜层,不会增加与第一信号线21对应的扇出走线区103的布线数量,因此同样有利于减小扇出走线区103的布线宽度,大大节约扇出走线区103的布线空间。
可选地,请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沿远离衬底基板10的方向在触控金属层35上依次设置的平坦化层44、发光功能层50和薄膜封装层60;
发光功能层50包括沿远离衬底基板1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层51、发光材料层52、像素定义层53和阴极层54,阳极层51与源漏极金属层34电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4和图12,像素电路中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61和驱动薄膜晶体管62,开关薄膜晶体管61的栅极与栅极线24电连接,源极与数据信号线22电连接,漏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62的栅极电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62的栅极与电源线23之间还设置有存储电容70;驱动薄膜晶体管62的源极电连接电源线23,驱动薄膜晶体管62的漏极电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92(即发光功能层50)中的阳极。电源线23将供电电压提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92。本申请中的驱动薄膜晶体管62导通后,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层51和阴极层54注入到发光材料层52中,空穴和电子在发光材料层52中相遇、复合,释放出能量,然后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材料中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很不稳定,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产生发光现象,基于此发光现象,可借由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画面的显示。参见图4,在发光功能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设置有薄膜封装层60,用以隔绝外界水分和氧气,防止外界的水氧进入发光功能层50中对发光功能层50造成损坏。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晶体管整列层体现为顶栅结构,即栅极金属层32位于半导体有源层3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除此种结构外,还可体现为底栅结构,即栅极金属层32位于半导体有源层31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参见图13,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中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位于显示区的第一信号线通过扇出走线区的扇出走线连接到绑定区,特别是,与第一信号线对应的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而且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分别位于不同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当于将原本位于同一膜层的扇出走线分布到三个不同的膜层,此种设计能够对扇出走线区的整体宽度进行压缩,使扇出走线区的整体宽度变窄,大大节约了扇出走线区的布线空间,同时,将扇出走线分三层设计,还有利于缩短扇出走线区103和绑定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下边框设计,满足人民对窄下边框的需求。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和绑定区,所述扇出走线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
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的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分别位于不同膜层;
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导电连接部、第二导电连接部和第三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绝缘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组合为一个导电连接部单元,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与所述导电电连接部单元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栅极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电容金属层、第二绝缘层、源漏极金属层、第三绝缘层和触控金属层;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所述第三扇出走线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触控金属层;
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五过孔与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
任意连续的三条所述数据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第二扇出走线和第三扇出走线电连接,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信号线分别与位于不同膜层的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一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六过孔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的第一端通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七过孔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第二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扇出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触控金属层。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在所述触控金属层上依次设置的平坦化层、发光功能层和薄膜封装层;
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层、发光材料层、像素定义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电连接。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582593.5A 2018-06-07 2018-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878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2593.5A CN108878444B (zh) 2018-06-07 2018-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6/135,554 US10514814B2 (en) 2018-06-07 2018-09-19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2593.5A CN108878444B (zh) 2018-06-07 2018-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8444A true CN108878444A (zh) 2018-11-23
CN108878444B CN108878444B (zh) 2021-11-19

Family

ID=6433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2593.5A Active CN108878444B (zh) 2018-06-07 2018-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4814B2 (zh)
CN (1) CN108878444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169A (zh) * 2018-12-06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97255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10572A (zh) * 2019-06-26 2019-10-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12802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31515A (zh) * 2019-12-06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124823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1367129A (zh) * 2020-04-09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扇出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1653603A (zh) * 2020-06-18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24742A (zh) * 2020-06-11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17531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599058A (zh) * 2020-12-22 2021-04-02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修护方法
WO2021121095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516A (zh) * 2021-05-31 2021-08-3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75253A (zh) * 2021-08-24 2021-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178725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347002A (zh) * 2022-08-18 2022-11-15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246602A1 (zh) * 2021-05-24 2022-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01692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4087192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88633U (zh) * 2018-05-14 2019-02-12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44170B2 (en) * 2018-12-17 2021-10-1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CN109920828B (zh) * 2019-03-21 2022-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64359B (zh) * 2019-06-28 2022-03-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105462A (ko) * 2020-02-18 2021-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564455A (zh) * 2020-05-20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3782A (zh) * 2021-01-22 2022-07-2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990904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05862A (zh) * 2021-10-29 2022-02-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19996B (zh) * 2022-01-21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91846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fanout line structure of the array substrate
CN10703764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21860A (zh) * 2017-06-14 2017-09-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7669A (zh) * 2018-05-22 2018-10-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349B (zh) 2015-04-01 2017-12-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KR102504129B1 (ko) 2016-03-31 2023-0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305757A (zh) * 2016-04-21 2017-10-3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80051739A (ko) * 2016-11-08 2018-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91846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fanout line structure of the array substrate
CN10703764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21860A (zh) * 2017-06-14 2017-09-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7669A (zh) * 2018-05-22 2018-10-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169B (zh) * 2018-12-06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49169A (zh) * 2018-12-06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257851B2 (en) 2018-12-06 2022-02-22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124823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09597255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10572A (zh) * 2019-06-26 2019-10-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12802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31515A (zh) * 2019-12-06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1121095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67129A (zh) * 2020-04-09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扇出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1724742A (zh) * 2020-06-11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603B (zh) * 2020-06-18 2023-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3603A (zh) * 2020-06-18 2020-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7531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599058A (zh) * 2020-12-22 2021-04-02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修护方法
CN112599058B (zh) * 2020-12-22 2022-06-03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修护方法
WO2022178725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244454A (zh) * 2021-02-24 2022-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244454B (zh) * 2021-02-24 2024-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WO2022246602A1 (zh) * 2021-05-24 2022-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516A (zh) * 2021-05-31 2021-08-3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75253A (zh) * 2021-08-24 2021-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675253B (zh) * 2021-08-24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3201692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347002A (zh) * 2022-08-18 2022-11-15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87192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18526A1 (en) 2019-01-17
US10514814B2 (en) 2019-12-24
CN108878444B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844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00147B2 (en) Array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08172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21629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88798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7848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547020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CN1109315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3071560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004789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946337B (zh) 显示设备
CN11268719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11550414B2 (en)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655380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KR102476703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작 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1265478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23188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037627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89418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WO2023124158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42733A (zh) 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99042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972094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120864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