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3155A -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3155A
CN108783155A CN201810670577.1A CN201810670577A CN108783155A CN 108783155 A CN108783155 A CN 108783155A CN 201810670577 A CN201810670577 A CN 201810670577A CN 108783155 A CN108783155 A CN 108783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wort
mulberry leaf
polygonati officinalis
radix polygonati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5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腾
韩笑
张瑶
匡于
赵永艳
向本超
何沛煜
张军银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106705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83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8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3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23L2/60Swee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23L2/68Acidifying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5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61K36/605Morus (mulber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9Polygonatum (Solomon's 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abet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0.01‑0.08%、香料0.03‑0.2%、酸味剂0.001‑0.02%、抗氧化剂0.04‑0.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本发明提供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功能饮料产品基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成分制成,作为饮食治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程度高、易于坚持等特点,在降血糖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食品,特别是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影响全球3.82亿人,相当于所有成年人的8.3%。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据估计世界成年人口的5.92亿,将在2035年患糖尿病。
另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第一大国,成年人口糖尿病的发病率达11.6%,而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是高达50.1%。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按其作用的机理可分为八类,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二甲双胍类、磺脲酞类促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苯茵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DDP-4酶抑制剂等。
现有降糖药物多以西药为主,大多存在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空腹感、全身无力、心悸、出冷汗、手脚发抖、头疼、眼花、发呆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昏迷。虽然双肌类降糖药单独使用不会发生低血糖,但对肠胃的伤害较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酮尿和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
因此寻找能够高效、低毒的降糖药成为医药界的共同目标。
中国是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早在1700多年以前即对本病有所认识,中医学将其归结为“消渴”或“消渴病”的范畴,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一书“奇病论”中有关消渴的记载。中医认为,气虚为糖尿病的病因,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益气滋阴清热是糖尿病的基本治法。使用中医辨证消渴方治疗糖尿病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药效温和、持久、具有综合治疗效果等优势。另外中药还具有可延缓并发症等优点,使其成为保健养生降糖的一条重要途径。
药理学研究表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目前已知的有葛根、黄连、大黄、黄精、地黄等天然药物。从药食同源和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探寻具有降糖功效的中药,特别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为后期研究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奠定研究基础,能够显著的改善众多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提升生活品质。
在治疗糖尿病药物中,中药虽没有西药直接降糖效果好,但中医提倡整体思想,更能全方面调理人体机能,并且在防止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特有的优势。现有研究表明,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中西医结合将中药降糖药物按照现代医学技术方法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发明人在之前的研究中,以中医理论和药食同源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及药理研究,筛选出黄精、玉竹和桑叶作为药食同源中药原料,制成降糖组合物。其中,黄精性味甘平,归脾肺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玉竹性味甘微寒,归脾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将黄精、玉竹和桑叶三者配伍在一起,符合中医治疗糖尿病选择益气滋阴清热的治法,经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验证确定了其临床应用于降血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复方制剂包括上述三种组分用于降血糖的研究报道,整体通过其他多种中药材原料调节黄精的刺激性,改善组方性质和降血糖功效。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材中食药同源的药物易接受性及长期食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有望提供一种降血糖保健食品,增加市场产品种类,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其根茎药用。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为中医临床常用补虚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胃经。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赃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少食,脾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黄精中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甾体皂苷、黄酮类、氨基酸、木脂素等,其中多糖是黄精最主要的药效成分,也是含量较高的成分。
但黄精生用具有麻味,生品服用之时,口舌麻木,刺激咽喉,因而需炮制后使用。
在发明人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如果要将黄精作为食药同源的药材原料应用于食品类制品当中,必须考虑其刺激性口感特点。另外,现有研究中已经确定的同样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原料成分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当药食同源的药材成分制备成保健品、食品、饮料等产品以后,黄精和其他原料药材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释放到最终产品的比例关系,也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降血糖药物多为西药,中药材在降血糖药物中发挥的功效作用有限,而已有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刺激性口感,不是适用于降血糖保健食品/饮料的制备应用的缺陷,提供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
本发明制备的药食同源饮料产品能够很好的发挥药食同源药材的降血糖功效作用,避免药食同源药材刺激性口感对于保健品口感影响,以及中药材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在保健饮料产品中的释放转化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饮料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0.01-0.08%、香料0.03-0.2%、酸味剂0.001-0.02%、抗氧化剂0.04-0.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本发明的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采用三者的提取液作为基础原料配方,将发明人之前研究提出的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中药组合物用水提取获得水溶液,添加多种配料,矫正提取液的口感,使之具备良好的风味口感。
同时,保持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中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物充分释放到饮料当中,并在饮料成品中保持良好稳定性,充分发挥食药同源成分的降血糖功效。由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是直接溶解释放到溶液中的,所以提取物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极佳,无需应用多余的稳定剂就可以达到良好的综合稳定效果。
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食药同源的中药组合物复配制成的饮料类保健品,方便高血糖人群日常养生饮用。并结合保健功能饮料的应用特点,优化调整饮料配方成分的混合比例关系,实现良好的综合口感表现。作为一种功能饮料,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又能够保留食药同源成分的保健养生功效。
优选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水提取液。用水直接提取配方中药材成分,避免使用有机溶剂,简化中间原料成分的处理工艺,同时提高饮料的综合口感表现。
进一步,上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0.03-0.08%、香料0.03-0.12%、酸味剂0.001-0.015%、抗氧化剂0.08-0.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进一步,上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0.05-0.08%、香料0.09-0.11%、酸味剂0.008-0.012%、抗氧化剂0.08-0.1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进一步,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将黄精、桑叶和玉竹的原料药材按照2:0.8-1.2:0.8-1.2重量份比例称取,提取,得提取液。
本发明降血糖饮料原料选用黄精、桑叶和玉竹进行配伍,配方中黄精为君,补气养阴,健脾补土,以生肺金,佐桑叶清肺润燥以生肾水,合玉竹养阴润燥以生津止渴。三药同用,益气养阴,润肺生津,脾肺肾三脏俱调,气阴两虚之证自消,符合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结合发明人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继续创新设计,使得配方组合物进一步具体化成为保健养生功能饮料产品,促进配方的产业物利用,保证配方应用的功效达到前期研究结果预期。
进一步,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水提取液。水提取液不引入其他影响饮料品质的成分,更有利于保持饮料健康品质,更加符合功能饮料保健养生功效作用要求。同时,水提取液也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二次蒸馏去除,简化加工工艺,从源头上克服有机残留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和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比例为60-200:1。即每1重量份原料药材对应60-200重量份提取液。优选地,每1重量份原料药材对应120-180重量份水提取液。
进一步,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将黄精、桑叶和玉竹用水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用水回流提取具有提取选择性好,提取率高的特点,能够充分萃取黄精、桑叶和玉竹中的药效成分。
黄精、桑叶、玉竹配方中多糖含量5-8wt.%,优选地,配方中多糖含量7-8%。
黄精、桑叶、玉竹配方5-HMF(5-羟甲基糠醛)含量0.2-0.3wt.%。
进一步,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都是纯天然栽培的中药材原料。功能饮料的选材制备应当从消费者所期望的角度出发,选择纯天然栽培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原料,回归大自然,在饮食方向提供食疗专用养生功能饮料,更好的发挥黄精、桑叶和玉竹的降血糖保健养生功效作用。
进一步,甜味剂是白砂糖,冰糖,甜菊苷、蛋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有饮料甜味剂主要有白砂糖,冰糖,甜菊苷等,都是常规的具有了良好的调节饮料甜味口感的添加剂成分,能够很好的改善产品的综合口感。优选地,甜味剂为蛋白糖,考虑本发明饮料是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饮料,因此选择了蛋白糖作为甜味剂,蛋白糖在体内的代谢是不需要胰岛素参与,换言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基本无影响,不会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重大伤害。另外,蛋白糖溶解性、稳定性都非常符合本发明饮料主要的中药提取液使用要求,对于提取液的稳定性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溶解性没有不良影响。另外,蛋白糖安全性和味质都很好,对人体还有一定的营养效果,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配合大众的口味调整用量。优选地,甜味剂为白砂糖。
进一步,酸味剂是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酸味剂是饮料味觉成分的主要构成之一,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是果蔬汁饮料中常用的酸味剂,能很好的平衡饮料的酸度和甜度,能修饰饮料的口感和风味,使之达到一个较理想的状态。
优选为苹果酸,苹果酸具有明显的呈味作用,其酸味柔和、爽快,与柠檬酸相比刺激性缓慢、保留时间长,具有特殊的香味,并且不损伤口腔和牙齿等特点。优选地,酸味剂是柠檬酸和苹果酸的组合。苹果酸与柠檬酸配合使用,可以模拟天然果实的酸味特征,使口感更自然、协调、丰满。因此选择苹果酸作为酸味剂。
进一步,所述香料是香兰素。香兰素又名香草醛,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在香荚兰(Vanilla fragrans(Salisb.)Ames)的种子中找到,也可以人工合成,有浓烈奶香气息。香兰素被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黄精炮制后自带一定程度的奶香气味,加入一定量的香兰素,可以加强这种奶香气味,使饮料风味更佳。
进一步,所述抗氧化剂是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饮料生产和油脂等易被氧化的食品中。同时,维生素C也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属于必要维生素之一,对人体保健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体内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氧化物和具有高度反应性的自由基,具有防癌、防心脏病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本发明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饮料中添加应用维生素C能够更好的协同调理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机能状态,也有利于调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的制备方法,以确保饮料产品品质稳定,更好的发挥食药同源原料成分降血糖、养生保健功效。
一种制备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鉴定:取黄精、桑叶、玉竹原材料鉴定、检验,符合药典要求。
(2)加工:取黄精药材,经过清蒸炮制,得到炮制后的黄精。将炮制后的黄精、桑叶和玉竹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后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3)提取:称取步骤2加工后的黄精、桑叶和玉竹药材,料液比1:20-90,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4)调配:采用蛋白糖,香兰素,柠檬酸,维生素c矫正提取液的口感。
(5)灭菌;配制好的饮料通过G4垂炼玻璃漏斗精滤后,放于高温蒸汽灭菌锅中,在90-95℃下,进行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黄精、桑叶和玉竹的功能饮料产品根据发明人之前研究的基础,进一步优化调整而成,对于充分发挥食药同源的黄精、桑叶和玉竹的降血糖功效具有可靠保障作用。该方法主要能够将黄精、桑叶和玉竹中的生物碱、多糖等具有良好降血糖作用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释放到功能饮料当中,并结合适当的辅助添加成分,配合得到风味口感良好的降血糖功能饮料。本发明所述的药典是指中国药典,现行版本为《中国药典》2015版。
本发明的功能饮料制备方法体现纯天然、保健养生特点,符合人们养生保健认知,具有安全、副作用小、养生康健的特色优势,满足人们对于保健食品高标准、高要求的期望。
进一步,步骤3,称取药材比例为黄精:桑叶:玉竹=2:0.8-1.2:0.8-1.2。作为优选情况控制黄精、桑叶和玉竹的配合比例关系,确保提取原料药材的比例最佳,药材相互配合以后实现更好的功能效果。
进一步,步骤3,料液比1:50-80。原料药材和提取液的重量比例控制在上述范围,提取效果较好,控制药效成分进入提取液,避免杂质成分干扰。更优选地,料液比1:65-75。
进一步,步骤3提取,其中提取工艺参数条件为:药材加水混合均匀以后,进行99-100℃水浴回流提取,重复提取2-4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本发明的提取工艺经过优化设计,重点在于提取黄精、桑叶和玉竹中的多糖成分,使之多糖成分充分萃取进入提取液,进而获得降糖功效突出的提取液原料。多糖是黄精、桑叶和玉竹降血糖的有效成分,优化提取工艺对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后多糖实现充分提取,为功能饮料中多糖类成分的功效价值发挥提供基础保障。
优选地,多次回流提取得到的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合并以后,提取液总重量份为原料药材的120-200倍。可以根据提取液的总重量份适当的进行浓缩处理。
进一步,步骤3提取,优选地,提取工艺参数为:黄精:桑叶:玉竹=2:1:1称取药材,料液比1:70,进行99-100℃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每次的滤液。
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药理:(1)黄精中含有黄精多糖,对于控制糖尿病人血糖值具有显著作用,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而降低血糖水平。(2)玉竹提取物可以降低降低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以及STZ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特别是玉竹多糖能够显著降低STZ诱导的高血糖大鼠的血糖。(3)桑叶提取液中生物碱、DNJ(1-Deoxynojirimycin,1-脱氧野尻霉素)、多糖等成分均能够起到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对于缓解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效果显著,并具有抗氧化、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增加胰岛素分泌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新技术方案主要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功能饮料产品基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成分制成,作为饮食治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程度高、易于坚持等特点,在降血糖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2.本发明功能饮料主要应用的药食同源成分黄精、桑叶和玉竹等,在和其他安全可靠的原料成分配伍之后开发成纯天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功能饮料。更具有纯天然自然良好的特点,不仅便于携带,而且饮用方便。
3.本发明功能饮料选用纯天然的黄精、桑叶和玉竹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原料成分,具有副作用小,不添加防腐剂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蛋白糖不同添加量的评分对比图。
图2是香兰素不同添加量的评分对比图。
图3是苹果酸不同添加量的评分对比图。
图4是维生素C不同添加量的评分对比图。
图5是黄精桑叶玉竹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wt%是指重量百分比,本发明未特别说明的固体比例一般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仪器和材料具体型号或来源如下:
实验仪器:水浴锅(德国Sartorius公司),电子天平(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离心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G4漏斗孔径3~4μm,可以滤除细沉淀或极细沉淀物。
实验材料:玉竹(产地:湖北宜昌),桑叶(产地:云南曲靖),黄精(产地:峨眉山),蛋白糖(昆山市海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兰素、维生素C、苹果酸(郑州食全食美商贸有限公司)。
感官评价方法:采用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对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饮料中添加剂的用量进行考察,首先对黄精桑叶玉竹配伍后的饮料中的添加剂进行单因素实验,之后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饮料中添加剂的最佳配比。
饮料评定标准: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的质量由甜度、酸度、气味、口感、液体状态5个因素构成。因此从这5个方面对饮料进行评定。评定小组由10名本实验室成员组成,男女各5人,小组成员身体健康,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对色、香、味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在感官评定前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爽,以减小口感的差异性。评分的感官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1感官评价表
综合感官评价表的各项评分之和为最终感官评价得分,得分越高的则认为感觉评价的结果越优秀,表明产品越符合优秀产品的标准要求。
单因素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添加剂的用量。
<实施例1>
准备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取黄精、桑叶和玉竹分别按照药典规范进行检验,精选合格药材原料。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然后和桑叶、玉竹按黄精:桑叶:玉竹=2:1:1称取,并放入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混合粉末加入70倍蒸馏水,99℃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每次的提取液,得到黄精、桑叶和玉竹的提取液,每100mL提取液对应0.5克生药材。
蛋白糖添加量的确定
以100ml提取液为标准,进行调配。分别加入0.01%、0.03%、0.05%和0.08%的蛋白糖进行试验,考察蛋白糖对饮料甜度的影响,并以感官评价所得评分为标准确定最佳用量。
结果如图1所示,蛋白糖添加量对于评分的影响,蛋白糖添加量与感官评分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05%时,分值最高,继续增加蛋白糖量,感官评分降低。当蛋白糖糖含量低于0.01%的时候,饮料甜味儿比较淡,蛋白糖含量高于0.08%的时候,甜味过重,影响整体口感。
优选地,蛋白糖的添加量为0.05-0.08wt.%。
<实施例2>
香兰素添加量的确定
在确定蛋白糖的最佳用量后,分别加入0.03%、0.06%、0.09%、0.12%和0.2%的香兰素进行试验,考察香兰素对饮料香味的影响,并以感官评价所得评分为标准确定最佳用量。提取液选用实施例1准备的相同的提取液。
结果如图2所示,香兰素添加量与感官评分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09%时,分值最高,继续增加香兰素量,感官评分降低。当香兰素糖含量低于0.03%的时候,饮料香味儿比较淡,香兰素含量高于0.09%的时候,香味过重,影响整体口感。
优选地,香兰素的添加量为0.03-0.09wt.%。
<实施例3>
苹果酸添加量的确定
在确定蛋白糖和香兰素的最佳用量后,分别加入0.001%、0.005%、0.01%、0.015%和0.02%的苹果酸,考察苹果酸对饮料酸味影响的试验,并以感官评价所得评分为标准确定最佳用量。提取液选用实施例1准备的相同的提取液。
结果如图3所示,苹果酸添加量与感官评分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01%时,分值最高,继续增加苹果酸量,感官评分降低。当苹果酸糖含量低于0.001%的时候,饮料酸味儿比较淡,苹果酸含量高于0.01%的时候,酸味过重,影响整体口感。
优选地,苹果酸的添加量为0.001-0.01wt.%。
<实施例4>
维生素C添加量的确定
在确定蛋白糖、香兰素和苹果酸的最佳用量后,分别加入0.04%、0.08%、0.1%和0.2%的维生素C,考察维生素C对饮料酸味影响的试验,并以感官评价所得评分为标准确定最佳用量。提取液选用实施例1准备的相同的提取液。
结果如图4所示,维生素C添加量与感官评分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1%时,分值最高,继续增加维生素C量,感官评分降低。当维生素C含量低于0.04%的时候,饮料酸味儿比较淡,维生素C含量高于0.1%的时候,酸味过重,影响整体口感。
优选地,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04-0.1wt.%。
<实施例5>
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例
在实施例1单因素实验考察蛋白糖,香兰素,柠檬酸,维生素用量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各矫味剂的最佳配比,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如下所示。提取液选用实施例1准备的相同的提取液。
表2 L9(43)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正交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表3:直观分析表
注:表中A蛋白糖、B香兰素、C苹果酸和维生素D的含量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例(%)。
表4:方差分析表
误差来源 离群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校正模型 53.333a 6 8.889 26.667 0.037
截距 66049 1 66049 198147 0.000
A 20.667 2 10.333 31.000 0.031
C 24.667 2 12.333 37.000 0.026
D 8.000 2 4.000 12.000 0.077
误差 0.667 2 0.333
总计 66103.000 9
校正的总计 54.000 8
从表3的方差分析可知,因素蛋白糖和香兰素的主效应很显著,即蛋白糖和香兰素对试验有较大的影响(P<0.05)。维生素C对试验的影响不显著。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饮料影响程度为C>A>D>B
从表4的直观分析可知,蛋白糖中A1>A2>A3,因此优选A1;香兰素中B3>B2>B1,因此优选B3;苹果酸中C2>C1>C3,因此优选C2;维生素C中D3>D2>D1。
最终优选工艺为A1B3C2D3,即蛋白糖的添加量为0.05%、香兰素的添加量为0.11%、苹果酸的添加量为0.01%、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1%。
2.4最终配方的确定
根据感官评价试验,选择最佳口感的添加比例,以100ml提取液为标准,所需矫味剂用量的最终配方如下表所示:
表5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饮料的添加剂用量(%)
辅料 含量
蛋白糖 0.05
香兰素 0.11
苹果酸 0.01
维生素C 0.1
按照上述最终确定的配方配伍制备黄精、桑叶和玉竹的饮料产品,产品的质量整体指标表现如下。
1.感官指标:饮料为棕褐色,均匀一致,酸甜可口,无异味,具有黄精炮制后的奶香味,无苦涩口感,没有悬浮物与杂质。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小于10%,PH值为5.5-6.0。
3.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3cfu/ml,霉菌和酵母,致病菌不得检出。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为主要指标,确定了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的配方。最佳工艺配方蛋白糖的添加量为0.05%、香兰素的添加量为0.11%、苹果酸的添加量为0.01%、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1%。同时考察所生产出的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质量指标,均符国家卫生要求。
经过上述实施例研究,通过对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饮料试制比较分析,研制出了一款不含任何防腐剂,纯天然,质量稳定的可以辅助降血糖的饮料,不仅增加降血糖保健食品的种类,满足市场需要,又可以使黄精、桑叶和玉竹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制备工艺流程,首先取黄精、桑叶和玉竹,按照中国药典规范进行鉴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分别称取鉴定合格的黄精2kg、桑叶1kg和玉竹1kg,进行加工,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75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即每1份原料药材对应200份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蛋白糖0.05%、香兰素0.11%、苹果酸0.01%和维生素C0.11%,搅拌混合均匀。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黄精、桑叶和玉竹单味药以及配伍后水煎液均具有一定降血糖药效,药效学结果显示三者配伍可以更好的发挥降血糖功能。同时,饮料中添加适宜的口感风味矫正添加成分,优化食品口感风味并促进提取液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整体稳定性,使得饮料在日常饮用中达到更加良好养生保健作用。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1kg和玉竹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原料,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混合粉末原料加入70倍重量的清水。进行99℃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每次的滤液,得到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06%、香兰素0.12%、柠檬酸0.01%和维生素C0.1%,搅拌混合均匀,矫正提取液口感。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1kg和玉竹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清水,提取3次,每次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每次的用水量分别为80、70、60倍重量的清水,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07%、香兰素0.08%、柠檬酸0.01%和维生素C0.1%,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1.2kg和玉竹0.8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8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1%、香兰素0.1%、柠檬酸0.01%和维生素C0.07%,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0.8kg和玉竹1.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80、70、6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06%、香兰素0.10%、柠檬酸0.015%和维生素C0.09%,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11>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0.9kg和玉竹1.2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75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07%、香兰素0.10%、柠檬酸0.01%和维生素C0.1%,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12>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0.9kg和玉竹1.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率。将打粉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原料进行回流提取,加入75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加入蛋白糖0.06%、香兰素0.11%、柠檬酸0.01%和维生素C0.1%,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1kg和玉竹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九蒸九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用打粉机打粉,过10目筛,加入8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加水稀释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按照实施例12相同的添加比例,加入蛋白糖、香兰素、柠檬酸和维生素C,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6相同方式鉴定合格原料,取黄精2kg、桑叶1kg和玉竹1kg,进行加工,首先将黄精进行清蒸炮制,六蒸六晒炮制;然后,将炮制后的黄精和桑叶、玉竹一起切薄片,切片增加溶出率。加入7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原料药材的200倍重量比例。按照实施例12相同的添加比例,加入蛋白糖、香兰素、柠檬酸和维生素C,搅拌混合均匀。用G4玻璃漏斗精滤,然后放入高温蒸汽灭菌锅中,90-95℃下,灭菌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成品测试>
对于上述实施例6-11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成品分别进行多糖、5-HMF含量测试。
多糖的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在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将对照品放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置超声机超声溶解后,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即制得无水葡萄糖对照品。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实施例6-11和对比例1-21mL成品,置10mL具塞干燥试管中,同对照品溶液显色备用。
3.苯酚的配置
称取80g苯酚,精密量取20mL的蒸馏水溶解苯酚,即为80%的苯酚溶液,避光密封保存于冰箱中。取密封避光保存的80%苯酚溶液,于室温之中,再精密量取80%苯酚溶液3.125mL于1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即完成5%的苯酚溶液的配置,现用现配。
4.测定波长的选择
分别精密量取无水葡萄糖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分别置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水1mL至2.0mL,并且摇匀之后,将试管放于冷水中,用移液管精密量取5%苯酚溶液1mL,混合均匀,并迅速加入硫酸7.0mL,振摇均匀,放置于40℃水浴中计时30min后,取出,置于冰水浴中5min后,取出备用。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对照,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光谱图,得到最大吸收波长
5.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分别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按照对照品同样的方法显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6.样品含量测定
依次对样品进行,按照相同的方法完成多糖含量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三次,取平均值。
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5-HMF对照品低温时为块状,常温时为液体,称取5-HMF对照品时,为精密称定,采用减重法称量对照品适量,采用甲醇溶解记得5-HMF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实施例6-11和对比例1-2中1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
3.色谱条件
依利特ODS-B色谱柱(250mm×4.6mm,5μm);
流动相:乙腈:1%磷酸水(5:95);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4nm;
柱温:30℃;
进样量为10μL。
4.样品含量测定
按照HPLC色谱检测分析方法依次对样品进行制样及检测分析,并用5-HMF对照品参比,以外标法检测确定各个样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测试结果:
对于实施例6-12和对比例1-2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分别确定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黄精、桑叶和玉竹功能饮料的多糖含量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
表6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饮料测试结果
多糖含量 5-羟甲基糠醛(ppm)
实施例6 0.0395% 12.8
实施例7 0.0381% 12.8
实施例8 0.0376% 13.5
实施例9 0.0352% 13.1
实施例10 0.0386% 13.0
实施例11 0.0382% 12.7
实施例12 0.0385% 14.3
对比例1 0.0238% 10.9
对比例2 0.0256% 9.4
综合各实施例黄精、桑叶、玉竹降糖饮料的测试结果,本发明的降糖饮料中多糖的含量范围在7-8%之间,可知本发明降糖饮料充分转移并继承了原料药材的黄精多糖等成分。本发明的降糖饮料中5-HMF含量范围在0.2-0.3%,据此可知本发明降糖饮料中多糖含量和5-HMF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为宜,降糖饮料的整体品质表现,功效等级综合表现较为优秀。
对比例1虽然将黄精九蒸九晒制成炮制黄精,炮制程度较深,但是黄精多糖有所损失,后续粉碎过10目筛,5-HMF转移到提取液中的比例较为一般,相比其他实施例方案没有明显提升优势,且炮制工艺次数增多,成本增加,多糖损失。对比例2将黄精同样六蒸六晒炮制,切薄片,多糖含量转移到提取液中的比例不佳,而且5羟甲基糠醛含量不高,相对存在一定劣势,并非最佳饮料制备工艺方案。
本发明制备的饮料产品是通过药效学实验证实黄精、桑叶和玉竹配伍后确定的具有降血糖多糖功能配方。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对黄精、桑叶、玉竹进行充分高效提取,将降血糖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转移到饮料当中。并使用相关食品矫味剂进行调配,最终开发出针对糖尿病人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饮料。本发明功能饮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黄精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

Claims (10)

1.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0.01-0.08%、香料0.03-0.2%、酸味剂0.001-0.02%、抗氧化剂0.04-0.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 0.03-0.08%、香料0.03-0.12%、酸味剂0.001-0.015%、抗氧化剂0.08-0.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成:甜味剂 0.05-0.08%、香料0.09-0.11%、酸味剂0.008-0.012%、抗氧化剂0.08-0.12%,余量为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将黄精、桑叶和玉竹的原料药材按照2:0.8-1.2:0.8-1.2重量份比例称取,提取,得提取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是水提取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其特征在于,甜味剂是白砂糖,冰糖,甜菊苷、蛋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7.一种制备黄精、桑叶、玉竹降血糖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鉴定:取黄精、桑叶、玉竹原材料鉴定、检验,符合药典要求;
(2)加工:取黄精药材,经过清蒸炮制,得到炮制后的黄精;
将炮制后的黄精、桑叶和玉竹用打粉机打粉,过40目筛,打粉后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3)提取:称取步骤2加工后的黄精、桑叶和玉竹药材,料液比1:20-90,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4)调配:采用蛋白糖,香兰素,柠檬酸,维生素c矫正提取液的口感;
(5)灭菌;配制好的饮料通过G4垂炼玻璃漏斗精滤后,放于高温蒸汽灭菌锅中,在90-95℃下,进行灭菌 20min,待冷却后,进行灌装,即为成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料液比1:50-8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提取,其中提取工艺参数条件为:药材加水混合均匀以后,进行99-100℃水浴回流提取,重复提取2-4次,每次1-1.5小时,合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回流提取得到的黄精、桑叶和玉竹提取液合并以后,提取液总重量份为原料药材的120-200倍。
CN201810670577.1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83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577.1A CN108783155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577.1A CN108783155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3155A true CN108783155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7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0577.1A Pending CN108783155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315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422A (zh) * 2019-09-08 2019-10-25 李丽 一种黄精桑叶复合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569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普洱学院 一种黄精复合保健饮料
CN114431384A (zh) * 2022-01-27 2022-05-06 四川省川北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黄精速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7212A (zh) * 2022-03-18 2022-06-14 宋勇华 药食同源类植物配伍功能饮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1231A (zh) * 2022-04-12 2022-08-02 邵阳学院 一种黄精玉竹饮料及其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580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短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方
CN101803782A (zh) * 2010-03-29 2010-08-18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一种复方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9419A (zh) * 2015-09-06 2015-11-11 威海御膳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功能食品
WO2016173511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Infinitus (China) Company Lt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yclocarya paliurus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s thereof
CN106177477A (zh) * 2015-04-29 2016-12-0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保健组合物
CN106666312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大连雅威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制备方法
CN106975012A (zh) * 2017-05-18 2017-07-25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5291A (zh) * 2017-05-03 2017-08-29 杨涵 一种激活胰岛细胞促进血糖代谢的天然膳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580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短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方
CN101803782A (zh) * 2010-03-29 2010-08-18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一种复方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73511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Infinitus (China) Company Lt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yclocarya paliurus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s thereof
CN106177477A (zh) * 2015-04-29 2016-12-0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保健组合物
CN105029419A (zh) * 2015-09-06 2015-11-11 威海御膳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功能食品
CN106666312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大连雅威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制备方法
CN107095291A (zh) * 2017-05-03 2017-08-29 杨涵 一种激活胰岛细胞促进血糖代谢的天然膳食
CN106975012A (zh) * 2017-05-18 2017-07-25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红,等: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编》", 31 December 2016, 苏州大学出版社 *
本书编委会: "《张声华论文集》", 31 March 2012,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李基洪,等: "《软饮料生产工艺与配方3000例.下册》", 31 January 2005, 广东科技出版社 *
董士远: "《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实验指导》", 30 September 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蔡为荣,等: "《果汁果酒加工实训》", 31 August 20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邹海艳,等: "《中药化学》", 31 July 201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陈明岭,等: "《皮肤病常用中药药理及临床》", 31 October 201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422A (zh) * 2019-09-08 2019-10-25 李丽 一种黄精桑叶复合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569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普洱学院 一种黄精复合保健饮料
CN114431384A (zh) * 2022-01-27 2022-05-06 四川省川北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黄精速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7212A (zh) * 2022-03-18 2022-06-14 宋勇华 药食同源类植物配伍功能饮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1231A (zh) * 2022-04-12 2022-08-02 邵阳学院 一种黄精玉竹饮料及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3155A (zh)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3683A (zh) 一种降血糖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1065A (zh) 一种降糖食品系列
KR100286390B1 (ko) 양갱형 경옥고 제조방법 및 그 경옥고
CN105586230A (zh) 一种玫瑰预调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7514A (zh) 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9645B (zh) 一种缓解疲劳和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884B (zh) 一种用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11286A (zh) 一种苦瓜玛咖功能饮品
CN102048215B (zh)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1401B (zh) 一种玉竹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717A (zh) 一种黄精多糖颗粒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2793A (zh) 一种保健药酒其制备方法
CN106928376B (zh) 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31470A (zh) 一种黄芪茎叶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816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94806B (zh) 人参玉竹的加工方法
CN105853505A (zh) 一种含绞股蓝的益气补肺保健药物组合物
CN109007187A (zh) 降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5717A (zh) 一种低糖型桑葚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AU2021101743A4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Tea Bag Combined with Exercise for Prevention and Adjuvant Therapy for Hyperglycemia
CN108452087A (zh) 一种具有补血功能的蕨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7135A (zh) 一种杜仲保健酒以及制备方法
CN113812498B (zh) 一种植物基咖啡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565272A (zh) 玉蜜茶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