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668A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668A
CN108696668A CN201810258307.XA CN201810258307A CN108696668A CN 108696668 A CN108696668 A CN 108696668A CN 201810258307 A CN201810258307 A CN 201810258307A CN 108696668 A CN108696668 A CN 108696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original copy
size
label
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83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668B (zh
Inventor
赤木太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1144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2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5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reference pattern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e.g. a test ch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8Scan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Aligning or positioning related to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3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 H04N1/00753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of a sheet relative to a particular backgro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58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e.g. colour misregistration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台板、支撑体、读取器、打开/闭合单元、第一获得器、标记、定位部件和确定器。盖子的加压表面上的标记的位置被提供于在可以完全容纳于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中的标准尺寸当中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相对于定位部件对齐的情况下、从读取器观看时标记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片材隐藏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原稿(original)读取装置具有用于检测放置在台板(platen)玻璃上的原稿的尺寸的传感器。指示原稿的尺寸的信息减少了指定原稿要被复印到的片材的尺寸的操作者的负担。日本专利公开No.05-207239提出通过由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一部分来检测原稿在横向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进一步通过传感器检测原稿在纵向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由此,用于检测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的传感器被消除。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01240提出通过由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一部分来提取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边缘并且基于提取的边缘的位置检测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
传统技术以原稿的面积小于台板玻璃的面积为前提。换句话说,对比台板玻璃大的原稿(诸如地图或海报)没有进行考虑。当大于台板玻璃的原稿被放置在台板玻璃上时,原稿的边缘将不存在于台板玻璃的区域内。因此,存在印刷在原稿上的画线(ruled line)等将作为边缘、而不是原稿的边缘被提取的可能性,并且原稿尺寸将被错误地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检测原稿从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protrude)。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台板,所述台板具有透光性并且片材被放置在所述台板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台板;读取器,所述读取器被配置为通过接收从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反射的光来读取图像;打开/闭合(open/close)单元,所述打开/闭合单元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板打开/闭合,并且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时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加压的压力板;第一获得器,所述第一获得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中、通过所述读取器在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进行扫描并且获得与所述片材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边缘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读取器进行扫描以读取所述片材的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标记,所述标记形成在所述压力板的对片材加压的加压表面上;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定位由用户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以及确定器,所述确定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读取器可以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没有从所述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并且如果所述读取器不能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并且其中,所述加压表面上的标记的位置被提供于在可以完全容纳于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标准尺寸当中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对齐的情况下、从所述读取器观看时所述标记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所述片材隐藏的位置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壳体;台板,所述台板被固定到所述壳体并且具有透光性;压力板,所述压力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台板对片材加压;读取器,所述读取器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为读取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标记,所述标记在所述压力板的加压表面上形成并且用于检测片材从所述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读取器可以读取所述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第一信息,并且在所述读取器不能读取所述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第二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片材所产生的图像信号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台板,所述台板具有透光性并且片材被放置在所述台板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台板;读取器,所述读取器被配置为通过接收从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反射的光来读取图像;打开/闭合单元,所述打开/闭合单元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板打开/闭合,并且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时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加压的压力板;第一获得器,所述第一获得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中、通过所述读取器在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进行扫描并且获得与所述片材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边缘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读取器进行扫描以读取所述片材的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标记,所述标记形成在所述压力板的对片材加压的加压表面上;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定位由用户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以及确定器,所述确定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读取器可以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没有从所述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并且如果所述读取器不能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其中,所述加压表面中的标记的位置被提供于当可以完全容纳于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标准尺寸当中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对齐时、从所述读取器观看时所述标记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所述片材隐藏的位置处。
从(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原稿读取装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原稿台板的示图。
图3A和图3B是用于示出标记的示图。
图4是用于描述标记的位置的示图。
图5是示出控制器的框图。
图6是用于示出边缘检测的概念的示图。
图7是用于示出边缘计数的概念的示图。
图8是用于示出用于确定原稿尺寸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示出打开/闭合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原稿尺寸检测开始位置的示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原稿传感器的操作的示图。
图12是示出原稿的边缘检测和突出检测的执行定时的示图。
图13是用于示出边缘计数的结果的示图。
图14是用于示出边缘计数的结果的示图。
图15A和图15B是用于描述突出检测的概念的示图。
图16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主扫描尺寸的方法的示图。
图17是示出主扫描尺寸确定表的示图。
图18是用于示出用于确定原稿尺寸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主扫描尺寸确定表的示图。
图20A和图20B是用于示出标记的示图。
图21是用于描述标记的位置的示图。
图22是示出标记的示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标记的位置的示图。
图24是用于描述CPU的功能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提供检测原稿(片材)是否从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的突出检测。例如,可以根据读取器是否可以读取提供在用于将原稿压靠在台板玻璃上的压力板上的标记来确定突出。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用于根据原稿是否突出来确定原稿主扫描尺寸的逻辑的切换。因此,原稿主扫描尺寸确定精度被提高,并且此外原稿尺寸(主扫描尺寸和副扫描尺寸)确定精度被提高。主扫描尺寸意指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并且也可以被称为主扫描长度或原稿的宽度。副扫描尺寸意指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副扫描长度或原稿的长度。主扫描方向意指关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意指读取器为了读取原稿而移动的方向。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由其中光源和图像传感器被集成的单元构成的读取器给出描述。然而,可以采用配置以便使光源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到固定的图像传感器。
<原稿读取装置>
如图1所示,原稿读取装置1具有盒形壳体100和盖子103。盖子103是打开/闭合单元的一个示例。盖子103经由铰链118等被固定到壳体100,并且被提供为能够关于原稿台板玻璃102打开/闭合。当盖子103打开时,提供在壳体100中的原稿台板玻璃102被露出,并且操作者可以将原稿101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当盖子103闭合时,原稿101被提供在盖子103的底表面的压力板104压到原稿台板玻璃102。压力板104中的面向原稿101的表面的颜色为白色。壳体100的顶表面的面积和盖子103的底表面的面积近似相同,并且盖子103可以覆盖壳体100的顶表面。在壳体100的顶表面中盖子103的旋转轴附近,提供用于检测盖子103的打开角度的打开/闭合传感器105。当盖子103打开时,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检测部件从壳体100的顶表面弹出。当盖子103闭合时,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检测部件被盖子103的底表面按压,并且退回到壳体100中。换句话说,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检测部件伸出的量与盖子103的打开角度相关。打开/闭合传感器105输出根据伸出量(打开角度)的检测信号。
读取器106被提供在壳体100中的原稿台板玻璃102的下部。读取器106具有用于照明原稿101的读取表面的光源和用于读取原稿101的图像传感器等。读取器106通过诸如马达的驱动源在图1中的向右方向(副扫描方向)和向左方向上移动。特别地,读取器106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读取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101。在检测原稿101是否被放置为从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可读取范围突出中可使用的刻印(engrave)标记108被刻印在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的端部。例如,如果刻印标记108不能被读取,则原稿读取装置1确定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突出。如果刻印标记108可以被读取,则原稿读取装置1确定原稿101没有从可读取范围突出。
原稿传感器107被提供在壳体100中的原稿台板玻璃102的下部。原稿传感器107是用于测量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的尺寸检测传感器。例如,原稿传感器107可以是检测原稿101的副扫描长度是否是预定长度或更大的简单传感器。
<原稿放置表面>
如图2所示,当原稿101在水平方向上被放置时,原稿读取装置1在一个副扫描中最大可以读取A3尺寸的原稿101的全部。然而,原稿台板玻璃102的原稿放置表面的面积大于A3尺寸的原稿101的面积。并且,读取器106被配置为使得它能够读取比A3尺寸的原稿101的范围稍微宽的范围。在图2中,示出读取器106的可读取范围113。
如图2所示,用于在主扫描方向上对齐原稿101的定位部件111和用于在副扫描方向上对齐原稿101的定位部件112被提供在壳体100的顶表面上。定位部件111的对齐边和定位部件112的对齐边在对齐原点110处正交。换句话说,通过使原稿101的一个角与对齐原点110对齐,原稿101的较长边变得与定位部件111平行并且原稿101的较短边变得与定位部件112平行。当A4尺寸的原稿101被竖直放置时,原稿101的较短边变得与定位部件111平行并且原稿101的较长边变得与定位部件112平行。指示原稿101的尺寸的指标分别被印刷或刻印在定位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上。由于原稿101的前缘关于定位部件112的对齐边对齐,因此定位部件112的对齐边的位置被称为前缘位置P0。
如图2所示,原稿传感器107被布置在它可以在原稿101的宽度(主扫描长度)相同但是副扫描长度不同的两个尺寸(例如,A4和A3等)之间进行区分的位置处。在本示例中,它在副扫描方向上被布置在B5R的指标和A5R的指标之间。
<刻印>
图3A示出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119。压力板104例如被形成为其厚度为2mm的塑料板。在加压表面的端部,提供在副扫描方向上平行的四个刻印标记108。刻印标记108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15mm。刻印标记108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例如为0.5mm。两个相邻的刻印标记108之间的间隔例如为2mm。
图3B是刻印标记108的截面图。刻印在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119中的刻印标记108的深度例如为0.5mm。刻印标记108的长度、宽度、间隔和深度大得足以能够在通过用读取器106读取刻印标记108获得的图像中对刻印标记108执行边缘提取就足够了。换句话说,这些数字仅是示例。
图4示出盖子103被闭合并且压力板104正压着原稿101的状态中原稿101、压力板104、刻印标记108和可读取范围113之间的位置关系。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119的面积比A3的面积稍微大。因此,当盖子103被闭合时,压力板104可以覆盖A3尺寸的原稿101的全部。然而,原稿101被假定为在副扫描方向和主扫描方向二者上正确地对齐。在主扫描方向上,刻印标记108比A3原稿101的较长边114更向外侧定位,并且比读取器106中的可读取范围113的较长边115更向内侧定位。注意,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119的较长边116定位在A3原稿101的较长边114与可读取范围113的较长边115之间。
<控制器>
图5示出用于控制原稿读取装置1的控制器500。在控制器500中,安装用于控制原稿读取装置1的CPU 506和用于存储由CPU 506执行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07。当输入电源时,CPU 506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07下载控制程序,并且根据控制程序开始控制原稿读取装置1。控制台501具有用于向操作者显示信息的输出装置和用于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指令的输入装置。
读取器106具有LED 502,该LED 502是用于照明原稿101的光源。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写。图像传感器503是用于接收来自被LED 502照明的原稿101的反射光并将它转换成模拟图像信号的图像感测元件。AD转换器504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图像传感器503包括分别用于检测三种颜色-R(红色)、G(绿色)和B(蓝色)-的光的多个元件。因此,能够读取在原稿101上印刷的彩色图像。提供用于R、G和B的各元件,使得能够覆盖可读取范围113的主扫描宽度的全部。图像传感器503以一个行为单位将模拟图像数据输出到AD转换器504。
当从控制台501输入读取开始指令时,CPU 506启动LED 502、图像传感器503和AD转换器504,并且引起到可以读取原稿101的状态的转变。换句话说,CPU 506是读取器106的控制器和马达505的控制器。CPU 506控制马达505,以便使读取器106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由此,读取器106读取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101。AD转换器504一次一行地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阴影校正电路508。阴影校正电路508对数字图像数据执行阴影校正。阴影校正意指用于通过使用预先通过用读取器106读取白色基准板而产生的校正系数校正数字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通过阴影校正,减少LED 502的光量的不均匀性和图像传感器503的各像素之间的灵敏度的变化。阴影校正电路508向图像处理电路509输出对于每个行的校正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电路509具有噪声去除滤波器等,并且从输入的图像数据去除或减少噪声成分。图像处理电路509一次一行地输出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图像信号)可以被保存为图像文件,或者可以被输出到打印机。
打开/闭合传感器105和原稿传感器107连接到CPU 506。CPU 506根据打开/闭合传感器105输出的检测信号辨识盖子103的打开角度。例如,打开/闭合传感器105可以向CPU506返回根据盖子103的打开角度的模拟电压值。根据原稿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CPU506确定原稿101是否存在于原稿传感器107的上方。例如,当原稿101被检测到时,原稿传感器107输出“High信号”,并且如果没有检测到原稿101,则输出“Low信号”。当由CPU 506输入电源时,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地向CPU 506输出检测信号。
控制器500配备有边缘检测电路510和边缘计数电路511。由阴影校正电路508校正的三种颜色(R、G和B)的图像数据当中根据预先定义的一种颜色的图像数据一次一行地被输入到边缘检测电路510中。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输入G图像数据,但它可以是R或B图像数据。当从CPU 506接收到开始指令时,边缘检测电路510在主扫描方向上一次一个像素地执行边缘确定。边缘检测电路510产生指示每个像素是否是边缘的二值数据,并将它输出到边缘计数电路511。
<边缘检测(提取)>
图6是用于示出边缘检测电路510中的边缘检测处理的概念的示图。这里,描述通过读取在其上竖直地和水平地绘制画线的原稿获得的图像数据600中的、构成一个行的多个像素当中的、右端的20个像素的图像数据。
每个像素的值指示每个像素中的亮度(辉度)。该数字越大,像素越亮。由于原稿上印刷画线的部分为黑色,因此该部分的反射率低,并且对应于该部分的像素的值(示例:10)小。同时,在原稿中,反射率对于空白片材部分高,并且该部分的像素的值(示例:100)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原稿为片材,但是它具有不可忽略的厚度。因此,当原稿被LED 502照明时,在原稿边缘处出现阴影。由于阴影与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和原稿的空白片材部分相比较暗,因此阴影部分的像素的值(示例:50)变得稍微较小。
边缘检测电路510基于像素值从主扫描方向上的起点(图6中的左端)依次对每个像素执行边缘确定。这里,作为边缘确定的目标的像素被称为目标像素。边缘检测电路510确定目标像素是否满足边缘条件。边缘条件是,其值比目标像素的值大预定值或更大的像素存在于由被定位于目标像素的右边的两个像素和被定位于目标像素的左边的两个像素组成的范围中。换句话说,边缘检测电路510计算目标像素与相邻像素之间的差,并且基于差提取边缘。如果目标像素满足边缘条件,则边缘检测电路510输出1。如果目标像素不满足边缘条件,则边缘检测电路510输出0。换句话说,边缘检测电路510通过二值化图像数据产生边缘信息。作为二值化基准的预定值例如为30。以这种方式,如果目标像素比存在于目标像素的周围的像素暗,则确定目标像素是边缘。以这种方式,原稿的阴影也被作为边缘提取。
边缘检测电路510对预定数量的行执行边缘提取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对100行的图像数据执行边缘提取。通过根据边缘条件二值化图像数据获得的边缘信息对于每个行被输出到边缘计数电路511。
<边缘计数>
图7示出边缘计数电路511执行的边缘计数处理的概念。这里,为了简化描述,描述边缘信息700中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右端的40个像素×100行的二值化数据。边缘计数电路511是用于对每个预定区域计数(加算(add))从边缘检测电路510输出的边缘信息的电路。在本实施例中,主扫描方向上的4个像素×100行,即400个像素,形成一个块。
如图7所示,对应于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竖直画线的、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被确定为边缘。多个像素的主扫描位置均相同。类似地,对应于原稿边缘的、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被确定为边缘。多个像素的主扫描位置均相同。因此,当边缘计数电路511累积副扫描方向上的这些像素的值时,计数值变得更大。在图7中,10个块当中不存在边缘的块(示例:最右边的块)的计数值为10。同时,原稿边缘存在的从右边起的第二块的计数值为196。
边缘计数电路511将边缘计数结果存储在边缘计数电路511中的易失性RAM中。CPU506不但从边缘计数电路511中的易失性RAM读取边缘计数的结果而且获得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CPU 506基于边缘计数结果和原稿传感器107的检测结果确定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101的尺寸。边缘计数结果指示原稿是否突出以及原稿的主扫描长度。原稿传感器107的检测结果指示原稿的副扫描长度。因此,原稿尺寸从该信息决定。
<原稿尺寸确定处理>
图8是指示CPU 506执行的原稿尺寸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801中,CPU 506基于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确定盖子103是否打开。例如,如果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大于或等于阈值,则CPU 506确定盖子103打开。另一方面,如果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小于阈值,则CPU 506确定盖子103闭合。如果盖子103打开,则确定操作者希望将原稿101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并且CPU506前进到步骤S802。
图9示出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特性的示例。横坐标指示盖子103的打开角度。纵坐标指示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当处于盖子103闭合(打开角度=0°)的状态中时,输出电平为0。如果盖子103的打开角度为10°,则输出电平为100。用于检测盖子103的打开角度的传感器不限于打开/闭合传感器105。例如,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输出High或Low的二元值的多个传感器,并且CPU 506可以根据使用多个传感器的输出值的逻辑确定盖子103的打开角度。提供在原稿读取装置1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检测来自提供在盖子103中的磁材料的磁性。在这种情况下,CPU 506可以基于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盖子103的打开角度。CPU 506可以通过参考表将检测结果转换成打开角度。这种表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07中。
前述阈值可以被设定为作为打开角度为10°时的输出电平的100。当盖子103的打开角度为10°或更大时,CPU 506确定盖子103打开。换句话说,当输出电平为100或更大时,CPU 506确定盖子103打开,并且前进到步骤S802。
在步骤S802中,CPU 506控制马达505,并且使读取器106移动到开始原稿尺寸检测的副扫描位置(检测开始位置P1)。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检测开始位置P1的示图。检测开始位置P1是在副扫描方向上与原稿101的前缘位置P0隔开40mm的位置。注意,前缘位置P0匹配定位部件112的右端的位置。
在步骤S803中,CPU 506基于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确定盖子103是否在打开角度变为预定值(示例:10°)之前再一次闭合。当打开角度变为10°时,CPU 506前进到步骤S804。
在步骤S804中,CPU 506获得原稿传感器107的检测结果。
图11A是示出原稿101没有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1B是示出原稿101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11A和图11B中,由于示意性地示出原稿传感器107的操作,因此没有绘制读取器106。原稿传感器107配备有发射红外光的诸如LED的光发射器1101和诸如光电传感器的光接收器1102。当光发射器1101发射的红外光入射在光接收器1102上时,原稿传感器107输出High电平检测信号。当光发射器1101发射的红外光没有入射在光接收器1102上时,原稿传感器107输出Low电平检测信号。换句话说,原稿传感器107是反射型光学传感器。可以使用输出红外波长以外的波长的光的光发射设备。
在盖子103的打开角度为10°并且原稿101没有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情况下,如图11A所示,从光发射器1101发射的红外光透过原稿台板玻璃102并且被压力板104反射。因此,红外光没有入射在光接收器1102上。作为结果,原稿传感器107输出Low。同时,如图11B所示,在原稿101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时,从光发射器1101发射的红外光被原稿101反射,并且入射在光接收器1102上。作为结果,原稿传感器107输出High。通过获得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CPU 506确定原稿101是否被放置在原稿传感器107的位置。CPU506将确定的结果保持在提供在CPU 506中的易失性RAM中。
在步骤S805中,CPU 506基于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检测结果确定盖子103是否闭合。例如,当打开角度变为0°(换句话说,打开/闭合传感器105的输出电平变为近似0)时,CPU 506确定盖子103闭合。当盖子103闭合时,CPU 506前进到步骤S806。
在步骤S806中,CPU 506启动读取器106。CPU 506不但使LED 502点亮而且启动图像传感器503。因此,读取器106转变到它可以输出图像数据的状态中。
在步骤S807中,CPU 506控制马达505并且使读取器106移动到原稿的前缘侧。换句话说,读取器106开始从检测开始位置P1在与副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这种移动也可以被称为反扫描。
在步骤S808中,CPU 506在读取器106到达原稿的前缘位置P0之前的预定定时基于边缘计数值检测原稿边缘。
在步骤S809中,CPU 506基于边缘计数值检测原稿的突出。
图12是指示原稿边缘检测定时和突出检测定时的定时图。在图12中,在定时图上方示出从上面观看原稿读取装置1的示意图。图12的定时图的原点是右端,并且时间向左前进。换句话说,横坐标指示时间,并且纵坐标指示马达505的旋转速度。
如上所述,在步骤S807中,CPU 506使读取器106从检测开始位置P1的移动开始。在在向左方向上使读取器106从检测开始位置P1移动预定距离时,马达505的旋转速度稳定。在马达505的旋转速度稳定的时间点,CPU 506执行原稿边缘检测。并且,在步骤S808中,CPU506不但指示边缘检测电路510开始检测而且指示边缘计数电路511开始计数。因此,通过使用预定行数的图像数据,对原稿101执行原稿边缘(主扫描边缘)检测。这里,假定副扫描分辨率为600dpi。因此,一个行的副扫描长度为0.042mm。100行的副扫描长度为4.2mm。CPU506通过使用根据100行的图像数据执行边缘检测。边缘计数电路511对每个块执行计数。如上所述,一个块由400个像素(主扫描方向上的4个像素×100行)构成。边缘检测电路510中的边缘提取、边缘计数电路511中的边缘计数和通过CPU 506的计数值的读取的处理包括在步骤S808的检测处理中。如图12所示,应用步骤S808中的边缘检测的副扫描位置(副扫描方向上的4.2mm宽度)是读取器106不能读取刻印标记108的位置。
图13示出边缘计数值的示例。如图13所示,当其上绘制画线等的原稿101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时,计数值在画线的位置和原稿边缘的位置处变得更大。
当边缘检测结束时,CPU 506执行步骤S809的突出检测。在突出检测中,与边缘检测中类似,使用边缘检测电路510和边缘计数电路511。如图12所示,在突出检测中,与边缘检测中类似,使用副扫描方向上的100行(4.2mm)的图像数据。边缘计数电路511通过将主扫描方向上的4个像素×100行=400个像素视为一个块执行计数。
如图12所示,边缘检测电路510中的边缘提取、边缘计数电路511中的计数处理和CPU 506中的计数值读取处理包括在步骤S809中。如图12所示,应用步骤S809中的突出检测的副扫描位置(副扫描方向上的4.2mm宽度)是读取器106可以读取刻印标记108的位置。
图14示出边缘计数值的示例。如图14所示,除了画线的位置和原稿的主扫描边缘的位置以外,计数值即使在刻印标记108的位置也变得更大。刻印标记108以0.5mm的深度在压力板104中被刻印。因此,在通过LED 502照明时出现根据刻印标记108的阴影。由于这些阴影被作为边缘提取,因此边缘计数值变得更大。在CPU 506中,每个块的边缘计数值保持在处于CPU 506的内部的易失性RAM中。
在步骤S810中,CPU 506基于通过突出检测获得的边缘计数值确定原稿101是否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如果原稿101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则CPU 506前进到步骤S812。同时,如果原稿101没有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则CPU 506前进到步骤S811。
图15A示出原稿101没有突出时的边缘计数值。图15B示出原稿101突出时的边缘计数值。CPU 506定义当盖子103闭合时可以读取刻印标记108的主扫描位置。图15A和图15B的右端所示的10mm(60个块)的范围是可以读取刻印标记108的位置。以下,该范围将被称为刻印范围。
CPU 506比较刻印范围中的每个块(400个像素单位)的边缘计数值与阈值。如果其计数值超过阈值的甚至一个块存在于刻印范围中,则CPU 506确定原稿101突出。用于确定突出的阈值例如为100。在图15A中,A3尺寸的原稿101被正确对齐,并且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因此,读取器106可以读取刻印标记108。因此,其边缘计数值超过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块存在于刻印范围中。因此,CPU 506确定原稿101没有突出。当确定原稿没有突出时,CPU 506前进到步骤S811。
图15B示出A3尺寸的原稿101被放置为使得它在主扫描方向上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的情况。如图15B所示,当原稿101被放置为使得它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时,刻印标记108被原稿101覆盖和隐藏。因此,读取器106不再能够读取刻印标记108。其结果是,没有其边缘计数值超过阈值的甚至一个块存在于刻印范围内。因此,CPU 506确定原稿101突出。当确定原稿突出时,CPU 506前进到步骤S812。
这里,例示其副扫描长度为15mm的四个刻印标记108。刻印标记108的这种尺度存在原因。存在压力板104的附接位置关于读取器106在主扫描方向和/或副扫描方向上稍微移位的时候。因此,考虑这种组装容差确定刻印标记108的尺度。因此,当盖子103闭合时,提供在压力板104上的刻印标记108被定位在读取器106可以读取刻印标记108的位置。
并且,通过使得刻印标记108的副扫描长度较长,读取器106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检测刻印标记108的距离(范围)变得较长。当使得刻印标记108的副扫描长度比几mm长时,变得不太可能附着到原稿台板玻璃102或压力板104的小的污染物和脏物将被错误地检测为刻印标记108。换句话说,由于包括在一个块中的像素的数量增加,因此脏物等的影响减少。
作为用于突出检测的标记的示例,给出在这里提供在压力板104上的刻印标记108。如上所述,当压力板104的附接位置从理想位置(设计上的位置)移位时,多个刻印标记108中的一些可能相对于A3/A4原稿的端部向内侧定位。假想地,假定标记为印刷线或形状。特别地,对于薄的原稿101,由于标记将透过原稿101出现,因此读取器106将读取标记。这将使突出检测精度劣化。另一方面,刻印标记108是在压力板104中形成的凹凸。并且,刻印标记108的颜色与压力板104的颜色相同。因此,由于当放置原稿101时刻印标记108的凹凸被覆盖,因此刻印标记108不趋于透过原稿101出现。换句话说,刻印标记108优于印刷标记,因为它们使突出检测精度提高。
在步骤S811中,CPU 506基于原稿边缘的位置确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主扫描长度)。CPU 506通过使用在步骤S808中获得的指示原稿边缘的位置的边缘计数值确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
图16是用于描述确定主扫描尺寸的方法的示图。CPU 506定义根据可以由原稿读取装置1读取的原稿尺寸的确定区域。例如,原稿读取装置1可以读取A3、A4、A5、B4、B5和B6原稿。在这些尺寸当中,A3和A4组、B4和B5组、A5和A4R组以及B6和B5R组各自是其主扫描长度相同的原稿尺寸对。向这四个组添加A5R,这里应当确定五种类型的尺寸。因此,定义对应于每个主扫描长度的确定区域。在图16中,区域I是用于确定A3/A4尺寸的区域。区域II是用于确定B4/B5尺寸的区域。区域III是用于确定A5/A4R尺寸的区域。区域IV是用于确定B6/B5R尺寸的区域。区域V是用于确定A5R尺寸的区域。
CPU 506比较在步骤S808中获得的每个块的边缘计数值与预先定义的阈值,并且二值化边缘计数值。如图16所示,用于确定主扫描尺寸的阈值被设定在150。CPU 506确定是否在区域I至区域V当中的任何区域中存在计数值超过阈值的块。CPU 506识别存在具有超过阈值的计数值的一个或多个块的区域当中位于最外侧的区域。并且,CPU 506决定与识别的区域相关联的主扫描尺寸作为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在图16示出的示例中,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V具有其计数值超过阈值的块。CPU 506确定原稿101的主扫描边缘存在于这些区域当中在主扫描方向上最向外侧定位的区域II中。换句话说,CPU 506确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为对应于区域II的B4/B5尺寸。在该时间点,原稿101的副扫描尺寸还没有被决定。
顺便提及,由于诸如画线或字符的竖直线存在于原稿101上,因此这些竖直线最终被确定为边缘。在图16中,在区域III和区域V中检测的边缘可以被认为是竖直线。由于竖直线,原稿101的主扫描边缘总是更向边缘的外侧存在。由于这种原因,提取的多个边缘当中位于最外侧的边缘是原稿101的主扫描边缘。使用该原理,原稿101的主扫描边缘被识别,并且主扫描尺寸被确定。
在步骤S812中,CPU 506决定被放置为使得它突出的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是最大尺寸。换句话说,决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是作为原稿读取装置1可以读取的最大主扫描尺寸的A3/A4尺寸。
在步骤S813中,CPU 506基于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和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决定原稿尺寸。如图2中所描述的,原稿传感器107被布置在它可以在其主扫描尺寸相同但是其副扫描尺寸不同的多个原稿尺寸之间进行区分的位置处。
图17是示出决定原稿尺寸的方法的示图。如果在区域II中检测到主扫描边缘并且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为High,则CPU 506决定原稿尺寸为B4尺寸。如果在区域II中检测到主扫描边缘并且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为Low,则CPU 506决定原稿尺寸为B5尺寸。假定原稿突出(区域I),主扫描尺寸为A3/A4尺寸,并且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为High。在这种情况下,CPU 506决定原稿尺寸为A3尺寸。假定原稿突出(区域I),主扫描尺寸为A3/A4尺寸,并且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为Low。在这种情况下,CPU 506决定原稿尺寸为A4尺寸。注意,图17所示的用于决定原稿尺寸的尺寸表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07中。
在步骤S814中,CPU 506通过向控制台501的显示装置输出决定的原稿尺寸来向操作者通知原稿尺寸。CPU 506可以向打印机输出决定的原稿尺寸。
这里,基于目标像素值和周边像素值之间的差提取边缘。然而,由于本发明不受提取边缘的方法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另一边缘提取方法。
这里,基于作为提供在压力板104中的沟槽等的刻印标记108是否包括在从原稿101获得的图像中,确定原稿101是否被放置为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并且,刻印标记108用于决定原稿101的主扫描长度(也可以被称为主扫描宽度或主扫描尺寸)。通过利用这种刻印标记108,甚至原稿101被放置为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的情况下的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被减少。
常常将原稿101放置为从原稿台板玻璃102突出的操作者一般希望最大尺寸的原稿读取。因此,在检测原稿101的突出的情况下,CPU 506决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为原稿读取装置1支持的最大主扫描尺寸。因此,由于消除了操作者在指定突出的原稿的尺寸中的努力,所以可用性提高。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存在当原稿的突出被检测到时主扫描尺寸被决定为最大尺寸的特征。在第二实施例中,存在当原稿的突出被检测到时主扫描尺寸被决定为不定(indefinite)尺寸的特征。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的配置和处理的描述被省略以避免重复。
图18是指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原稿尺寸确定处理的流程图。第二实施例中从步骤S801到步骤S81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相同。然而,当在步骤S810中检测到原稿的突出时,CPU 506前进到步骤S1801。
在步骤S1801中,CPU 506确定原稿101的主扫描尺寸为不定,并且前进到步骤S1802。
步骤S1802是与上述步骤S813类似的处理。然而,在主扫描尺寸不定的情况下,CPU506确定原稿尺寸为未知(不定),而不依赖于原稿传感器107的输出逻辑。尺寸是未知的意味着CPU 506不能决定原稿尺寸。
图19示出可用于决定原稿尺寸的尺寸表的示例。这种尺寸表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07中。CPU 506通过参考尺寸表获得不定(未知)作为对应于主扫描尺寸不定时的原稿尺寸。
步骤S1803是与步骤S814类似的处理。CPU 506通过向控制台501的显示装置输出决定的原稿尺寸来向操作者通知原稿尺寸。在原稿尺寸不定的情况下,在控制台501上显示指示原稿尺寸不定的消息。并且,CPU 506可以在控制台501上显示提示操作者指定或输入原稿尺寸的消息。CPU 506决定由操作者通过控制台501指定的原稿尺寸作为原稿101的原稿尺寸,并且将它输出到打印机等。注意,配置可以使得操作者仅输入主扫描尺寸。
以这种方式,当原稿的突出被检测到时,能够通知操作者原稿尺寸未知。由此,操作者可以认识到原稿的突出或者可以理解到原稿读取装置1不能识别原稿尺寸。由于操作者知道原稿101的原稿尺寸,因此CPU 506可以接受操作者对原稿尺寸的指定。因此,应当能够精确地决定原稿尺寸。作为结果,操作者不希望的原稿尺寸的原稿读取的执行变得不太可能。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刻印标记108被用作在检测突出中可使用的标记。然而,由于如果能够通过分析由读取器106读取原稿101获得的图像来检测原稿的突出就足够了,因此标记可以是刻印标记108以外的标记。并且,为了提供刻印标记108,压力板104的厚度必须比刻印标记108的深度大。如果压力板104的厚度增加,则制造成本增加。因此,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使得压力板104为薄片状压力板是有利的。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贴附到压力板的标记被用作用于突出检测的标记。
图20A示出片状压力板2001的加压表面2003。封印(seal)2002是在其一个表面上应用粘接部件的诸如粘贴物的片状平坦部件。封印2002的另一表面的颜色可以与加压表面2003的颜色相同,或者可以不同。封印2002被贴附到与提供刻印标记108的位置近似相同的位置。换句话说,贴附封印2002的位置处于加压表面2003的端部。加压表面2003具有四个角,并且其中的一个角最接近对齐原点110。贴附封印2002的位置接近与该角最接近的另一个角。封印2002的厚度被假定为比刻印标记108的深度小(薄)。封印2002的较长边平行于副扫描方向,并且较短边平行于主扫描方向。较长边的长度例如为15mm。较短边的长度例如为8mm。换句话说,贴附该尺寸的封印2002的位置是封印2002没有被正确地对齐的A3尺寸的原稿隐藏的位置。
图20B是封印2002的截面图。封印2002由与压力板2001的厚度相比薄的部件构成,但是它具有不可忽略的厚度。换句话说,在加压表面2003与封印2002之间出现台阶(step)。当通过LED 502照射照明光时,在封印2002的两个较长边当中更向内侧定位的较长边的附近出现由于封印2002的厚度导致的阴影。因此,在从原稿101获得的图像中,该阴影被作为边缘提取。
图21示出当盖子103闭合时压力板2001、A3尺寸的原稿101、封印2002和可读取范围113之间的位置关系。引起前述阴影的封印2002的边比原稿读取装置1支持的最大尺寸(示例:A3)的原稿的较长边在主扫描方向上更向外侧定位。并且,引起阴影的封印2002的边位于可读取范围113内。通过贴附到加压表面2003的这种封印2002,读取器106可以读取阴影。并且,由阴影产生的边缘可用于突出检测。
通过以这种方式利用封印2002作为用于突出检测的标记,原稿的突出变得可检测。并且,变得能够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精确地决定原稿尺寸。并且,通过利用封印2002,能够利用与压力板104的厚度相比更薄的压力板2001,并且制造成本将降低。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标记是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形成的形状。因此,第四实施例的标记与封印2002的共同之处在于它是可以应用于薄压力板的标记,但是它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换句话说,在用于形成封印2002的部件上存在不可忽略的成本,但是第四实施例的标记具有更低的成本。
图22示出压力板2201的加压表面2203。在加压表面2203的端部,用作用于突出检测的标记的四个印刷线2202被印刷。印刷线2202形成为与副扫描方向平行,并且它们的长度为15mm。并且,印刷线2202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0.5mm。两个相邻的印刷线2202之间的间隔为2mm。换句话说,刻印标记108被用印刷线2202替代。
图23示出当盖子103闭合时压力板2001、A3尺寸的原稿101、印刷线2202和可读取范围113之间的位置关系。印刷线2202比原稿读取装置1支持的最大尺寸(示例:A3)的原稿的较长边在主扫描方向上更向外侧定位。并且,印刷线2202位于可读取范围113内。换句话说,印刷线2202被布置在没有被正确对齐的A3尺寸的原稿101隐藏的位置。通过读取器106读取印刷线2202,与刻印标记108类似,在图像中产生边缘。因此,通过提取该边缘,使得CPU506能够检测原稿101的突出。
注意,印刷线2202的颜色不需要是黑色,并且如果它是有利于边缘检测的颜色就足够了。例如,印刷线2202的颜色可以在它可被边缘检测电路510检测为边缘的范围中尽可能地浅灰。如上所述,当原稿101薄时,存在将透过原稿101看到印刷线2202的可能性。印刷线2202的色调越接近最大色调(换句话说,越暗),印刷线2202越影响图像。因此,灰色可以被用作印刷线2202的颜色。灰色的色调(浓度)被确定为它可以被边缘检测电路510检测为边缘的水平。
通过以这种方式利用印刷线2202作为标记,变得能够降低与标记相关联的成本。并且,与在其上形成刻印标记108的压力板104相比,可以利用更薄、更低成本的压力板2201。第四实施例中的其它效果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效果是共同的。
[结论]
盖子103是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台板打开/闭合的打开/闭合单元的一个示例。打开/闭合单元可以是可向读取器106的图像读取位置馈送原稿的自动文档馈送器(ADF)。如上所述的原稿台板玻璃102是固定到壳体100并且具有透光性的台板的一个示例。壳体100是支撑原稿台板玻璃102的支撑体的一个示例。原稿台板玻璃102可以是具有透光性的树脂部件。压力板104是在压力板相对于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关于原稿台板玻璃102对原稿101加压的压力板的一个示例。读取器106是布置在壳体100内并且用于读取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101的读取器的一个示例。刻印标记108、封印2002和印刷线2202是在压力板的加压表面上形成并且用于检测原稿101从读取器106的可读取范围113突出的标记的示例。注意,标记例如可以是具有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边的三维形状、平面形状、线等。
图24是用于描述由CPU 506执行控制程序2411实现的功能的示图。注意,这些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诸如ASIC、FPGA等的逻辑电路实现。ASIC是专用集成电路的简写。FPGA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简写。
在图24中,指示原稿尺寸的信息被假定为在图像形成装置2400中使用。注意,原稿读取装置1可以是作为复印机或多功能外设的图像形成装置2400的一部分。图像形成装置2400的控制器2401指令纸馈送器2402根据从CPU 506输出的指示原稿尺寸的信息馈送片材。纸馈送器2402具有多个片材盒,并且每个收容不同尺寸的片材。纸馈送器2402馈送由控制器2401指定的尺寸的片材。打印机2403在从纸馈送器2402馈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控制器2401基于从图像处理电路509输出的图像信号控制打印机2403,并且使对应于原稿101的图像在片材上形成。注意,打印机2403是基于由原稿读取装置1读取原稿101产生的图像信号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示例。
CPU 506通过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07中的控制程序2411实现各种功能。突出确定器2421是如果读取器106可以读取标记则确定原稿101没有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的确定器的一个示例。并且,突出确定器2421是如果读取器106不能读取标记则确定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的确定器的一个示例。以这种方式,突出确定器2421基于读取器106是否可以读取提供在压力板104上的标记确定原稿101的突出。由此,能够检测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
边缘确定器2420是在通过读取器106获得的图像中检测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边缘的检测器的一个示例。边缘确定器2420基于从边缘计数电路511输出的边缘计数值辨识边缘的存在/不存在或边缘的位置。并且,突出确定器2421可以根据对应于标记的边缘是否被边缘确定器2420检测到来确定原稿的突出。如图6所示,边缘检测电路510是二值化构成图像的每个像素的值的二值化器的一个示例。如图7所示,边缘计数电路511是通过加算对每个块二值化的每个像素的值获得和值的加算器的一个示例,每个块是构成可读取范围113的一组多个像素。如图16所示,边缘确定器2420可以根据和值(边缘计数值)是否超过用于检测边缘的边缘阈值对每个块检测边缘。
原稿传感器107是提供在壳体100内并且检测原稿101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的长度检测器(第二获得器)的一个示例。原稿传感器107可以被称为尺寸传感器。如使用图16所描述的,宽度检测器2422是基于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边缘的位置检测原稿101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宽度检测器(第一获得器)的一个示例。如使用图17等所描述的,尺寸决定器2423是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检测结果(副扫描长度)和宽度检测器2422的检测结果(主扫描长度)决定原稿101的尺寸的尺寸决定器的一个示例。即,尺寸决定器2423充当被配置为基于通过第一获得器获得的信息和通过第二获得器获得的信息确定放置在台板上的片材的尺寸的尺寸确定器。注意,原稿尺寸是诸如ISO、JIS或ANSI的标准化机构定义的标准尺度(标准尺寸)。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通过参考如图17和图19所示的尺寸表2441决定原稿尺寸。存在突出确定器2421在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时进行确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确定原稿101的宽度为可以保持在可读取范围113中的最大尺寸的原稿的宽度。以这种方式,由于即使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也决定原稿101的尺寸,因此减少了操作者的负担。并且,由于标记被提供在可读取范围113内且最大尺寸的原稿的外侧并且基于标记确定突出,因此在决定原稿尺寸为最大尺寸上存在意义。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常常希望使原稿台板玻璃102上的原稿作为最大尺寸的原稿读取。
如使用图18所描述的,在确定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时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确定原稿101的尺寸为不定。并且,控制台501的输出器2432可以用作用于输出尺寸决定器2423决定的原稿的尺寸的输出器。输出器2432是显示装置等。由此,操作者可以辨识原稿读取装置1决定的原稿的尺寸。并且,操作者可以理解到原稿读取装置1不能决定原稿尺寸。控制台501的输入器2431是接受原稿101的宽度或原稿尺寸的指定的接受器的一个示例。输入器2431是触摸面板传感器、数字键盘等。在确定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时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通过输入器2431接受的原稿101的宽度决定原稿101的尺寸。由此,原稿101的尺寸被精确地决定。注意,在确定原稿101从可读取范围113突出时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决定通过输入器2431接受的原稿尺寸作为原稿101的尺寸。CPU 506是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的控制器的示例。在读取器可以读取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一信息。在读取器不能读取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彼此不同。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指示读取器可以读取标记和/或原稿101的尺寸的信息。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指示读取器不能读取标记和/或原稿101的尺寸的信息。
如图2等所示,定位部件111是固定到壳体100或原稿台板玻璃102并且在原稿台板玻璃102的第一方向上对齐原稿101的第一定位部件的一个示例。第一方向是作为扫描原稿的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定位部件112是固定到壳体100或原稿台板玻璃102、用于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由用户对齐/定位放置在台板上的原稿101、并且比第一位置决定部件短的第二定位部件的一个示例。第二方向可以是主扫描方向。盖子103是在其底表面上包括压力板104、经由铰链被固定到壳体100、并且关于原稿台板玻璃102打开/闭合的盖子的一个示例。
如图4等所示,关于加压表面119中的标记的位置,当关于第一位置决定部件对齐最大尺寸的原稿的较长边时,在从读取器106看(观看)时标记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没有被原稿隐藏的位置处。最大尺寸的原稿是被标准化并且可以完全容纳于可读取范围113中的多个原稿尺寸当中的最大尺寸的原稿,诸如A3尺寸的原稿。并且,换句话说,最大尺寸的原稿指示确保可通过原稿读取装置1读取的标准尺寸的最大原稿。当最大尺寸的原稿以这种方式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中关于对齐原点110正确对齐时,标记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隐藏。同时,当诸如地图或海报的超过最大尺寸的原稿被放置在原稿台板玻璃102上时,由于标记被隐藏,因此读取器106不能够读取标记。使用标记与原稿尺寸之间的该关系,突出确定器2421检测原稿的突出。注意,加压表面119中的标记的位置是当盖子103闭合时标记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可读取范围113中的位置。
如图4等所示,盖子103闭合时从定位部件111的边缘到标记的距离比最大尺寸的原稿的较短边的长度长,并且比可读取范围113的较短边的长度短。这种条件是标记的至少一部分不被正确对齐的最大尺寸的原稿隐藏的条件的一个示例。
如使用图3B所描述的,标记可以是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刻印标记108。可以通过关于压力板104的加压表面119挖直线沟槽或孔、或者照射激光束形成刻印标记108。换句话说,刻印标记108具有它们不需要压力板104以外的部件的优点。
如使用图20B所描述的,标记可以是具有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边并且贴附到加压表面2003的封印2002。通过利用封印2002,变得能够利用薄压力板2001作为厚压力板104,并且制造成本降低。
如图22所示,标记可以是通过印刷或喷涂而与副扫描方向平行地形成的线。与封印2002相比,印刷线2202和喷涂线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注意,标记的颜色与加压表面2203的颜色不同。利用印刷线2202或喷涂线,关于加压表面2203不出现台阶。因此,通过改变标记的颜色和加压表面2203的颜色,能够强调标记与加压表面2203之间的分界的边缘。标记的颜色例如可以为灰色。标记的颜色可以为黑色,但是黑色标记将能够透过薄原稿可见。利用灰色标记,减少标记将透过薄原稿看见的可能性。注意,标记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如果是3mm或更大则可能是足够的。注意,标记的长度依赖于读取器106的读取分辨率和一个像素的尺寸。如果读取分辨率为600dpi,则能够通过利用3mm或更大的长度的标记精确地检测标记。与刻印标记108和印刷线2202一样,标记可以是在副扫描方向上在不同位置处提供的多个标记。如上所述,对于压力板104的附接位置存在容差。因此,通过提供多个标记,变得能够减少压力板104的容差的影响。
如使用图12所描述的,在副扫描方向上,执行标记检测的位置和提取对应于原稿的宽度的边缘的位置可能不同。在用于从从图像提取的边缘的位置进行原稿宽度检测和标记检测的方法中,这可能是必要的。换句话说,通过施加这种条件,变得能够精确地执行标记检测和原稿宽度检测。
如图2等所示,从在副扫描方向上对齐的原稿101的前缘位置P0到原稿传感器107的距离比可以容纳到可读取范围113中的最大尺寸的原稿的较长边短,并且比最大尺寸的一半的尺寸的原稿的较短边长。例如,如果原稿传感器107可以检测原稿,则可以判明原稿的副扫描长度比A4的较短边小。并且,如果原稿传感器107不能检测原稿,则可以判明原稿的副扫描长度比A4的较短边小。换句话说,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结果区分水平放置的A3尺寸的原稿和竖直放置的A4尺寸的原稿。并且,从在副扫描方向上对齐的原稿101的前缘位置P0到原稿传感器107的距离比A4尺寸的原稿的较短边长并且比B5尺寸的原稿的较长边短。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结果区分B4尺寸的原稿和B5尺寸的原稿。并且,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结果区分A4R尺寸的原稿和A5尺寸的原稿。并且,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结果区分B5R尺寸的原稿和B6尺寸的原稿。并且,尺寸决定器2423可以基于原稿传感器107的结果区分A5R尺寸的原稿和比A5R小的尺寸的原稿。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以被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和/或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而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设备、光盘(诸如紧致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台板,所述台板具有透光性并且片材被放置在所述台板上;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台板;
读取器,所述读取器被配置为通过接收从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反射的光来读取图像;
打开/闭合单元,所述打开/闭合单元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板打开/闭合,并且包括在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时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加压的压力板;
第一获得器,所述第一获得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中、通过所述读取器在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进行扫描并且获得与所述片材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边缘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读取器进行扫描以读取所述片材的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
标记,所述标记形成在所述压力板的对片材加压的加压表面上;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定位由用户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以及
确定器,所述确定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打开/闭合单元相对于所述台板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读取器可以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没有从所述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并且如果所述读取器不能读取所述标记则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并且
其中,
所述加压表面上的标记的位置被提供于在可以完全容纳于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标准尺寸当中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对齐的情况下、从所述读取器观看时所述标记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所述片材隐藏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得器和尺寸确定器,所述第二获得器被配置为获得与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有关的信息,所述尺寸确定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第一获得器获得的信息和由所述第二获得器获得的信息确定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一获得器执行所述标记的检测的位置和通过所述第一获得器提取与片材的边缘有关的信息的位置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从所述定位部件的边缘到所述标记的距离比所述最大尺寸的片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的长度长并且比所述可读取范围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刻印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具有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边并且贴附到所述加压表面的封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通过印刷或喷涂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平行的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的颜色不同于所述加压表面的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的颜色是灰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3mm或更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不同位置处提供的多个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获得器包括:
二值化器,所述二值化器被配置为对构成由所述读取器读取的图像的每个像素的值进行二值化,以及
加算器,所述加算器被配置为通过针对每个块对每个像素的二值化值进行加算来获得和值,所述每个块是构成所述可读取范围的多个像素的组,其中,
根据所述和值是否超过用于检测边缘的边缘阈值来对块中的每一个执行边缘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尺寸确定器在所述确定器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片材的宽度为可以容纳到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所述最大尺寸的片材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尺寸确定器在所述确定器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片材的尺寸为不定。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接受器,所述接受器被配置为从用户接受片材的宽度或尺寸的指定,其中,
所述尺寸确定器在所述确定器确定片材从所述可读取范围突出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接受器接受的片材的尺寸的宽度确定片材的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的片材的前边缘位置到所述第二获得器的距离比可以容纳到所述可读取范围中的所述最大尺寸的片材的较长边短并且比所述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的片材的较短边长。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的片材的前边缘位置到所述第二获得器的距离比A4尺寸的片材的较短边长并且比B5尺寸的片材的较长边短。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所述尺寸确定器确定的片材的尺寸。
1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壳体;
台板,所述台板被固定到所述壳体并且具有透光性;
压力板,所述压力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台板对片材加压;
读取器,所述读取器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为读取放置在所述台板上的片材;
标记,所述标记在所述压力板的加压表面上形成并且用于检测片材从所述读取器的可读取范围突出;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
其中,在所述读取器可以读取所述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第一信息,并且在所述读取器不能读取所述标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第二信息。
2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片材所产生的图像信号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CN201810258307.XA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8696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4410.4A CN111314575B (zh)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8742A JP6869076B2 (ja) 2017-03-30 2017-03-30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068742 2017-03-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410.4A Division CN111314575B (zh)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668A true CN108696668A (zh) 2018-10-23
CN108696668B CN108696668B (zh) 2020-03-10

Family

ID=6162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410.4A Active CN111314575B (zh)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1810258307.XA Active CN108696668B (zh)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410.4A Active CN111314575B (zh) 2017-03-30 2018-03-27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602002B2 (zh)
EP (2) EP3383014B1 (zh)
JP (2) JP6869076B2 (zh)
CN (2) CN111314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8482B2 (ja) * 2016-12-16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098722A (ja) * 2016-12-16 2018-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読取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869076B2 (ja) 2017-03-30 2021-05-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094723B2 (ja) 2018-03-01 202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218656B2 (ja) * 2019-03-29 2023-02-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JP7392463B2 (ja) 2019-12-25 2023-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1125827A (ja) 2020-02-06 2021-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2125768A (ja) * 2021-02-17 202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1267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Cantwell Charles Eric Document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oversize document handling capability
US20050094213A1 (en) * 2003-10-27 2005-05-05 Cheng-Lung Lee Image sca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izes of scanned images
US20080094668A1 (en) * 2006-10-19 2008-04-24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54076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15059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方法
JP2013026740A (ja) * 2011-07-19 2013-02-04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10425A (zh) * 2014-11-17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6331408A (zh) * 2015-07-01 2017-0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片材尺寸确定系统、片材尺寸确定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2424A (en) * 1979-08-01 1981-03-03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unit of copying machine
JP2502591B2 (ja) * 1987-05-13 1996-05-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位置検出装置
JPH01136460A (ja) * 1987-11-20 1989-05-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読取り装置
US5218408A (en) * 1988-04-15 1993-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hotosensors for detecting original size
JP2827274B2 (ja) * 1989-04-29 1998-11-2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3168666B2 (ja) 1992-01-24 2001-05-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H09329848A (ja) * 1996-06-10 1997-12-22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H10285347A (ja) * 1997-04-01 1998-10-23 Murata Mach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3747695B2 (ja) * 1999-07-19 2006-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481422B2 (ja) * 2000-03-30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67957B2 (ja) 2002-12-20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境界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094494A (ja) * 2003-09-18 2005-04-07 Toshiba Tec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5136851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oshib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922379B2 (ja) * 2004-07-02 2007-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070264064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JP4844247B2 (ja) * 2006-06-12 2011-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948360B2 (ja) * 2007-10-2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58437B2 (ja) * 2007-12-28 2012-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100053706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tection of open scanner lid
WO2010056238A1 (en) * 2008-11-13 2010-05-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dge detection during an imaging operation
TWI381713B (zh) * 2008-12-24 2013-01-01 Avision Inc 掃描裝置及其掃描裝訂文件之方法
US8520266B2 (en) * 2009-11-24 2013-08-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mage on paper registration
KR20110075211A (ko) * 2009-12-28 2011-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판독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953227B2 (en) * 2012-06-28 2015-02-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function printer with platen closest to lid
US9413912B2 (en) * 2012-10-26 2016-08-09 Abbyy Development Llc Scanning device having a bed cover including a pattern of repeated design elements
WO2015093153A1 (ja) * 2013-12-20 2015-06-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
JP6501546B2 (ja) * 2015-02-12 2019-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52619B2 (ja) 2016-05-16 2020-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29289A (ja) * 2016-08-18 2018-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8098722A (ja) * 2016-12-16 2018-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読取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895271B2 (ja) * 2017-02-24 2021-06-3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624134B2 (ja) * 2017-03-22 2019-1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6869076B2 (ja) 2017-03-30 2021-05-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1267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Cantwell Charles Eric Document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oversize document handling capability
US20050094213A1 (en) * 2003-10-27 2005-05-05 Cheng-Lung Lee Image sca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izes of scanned images
US20080094668A1 (en) * 2006-10-19 2008-04-24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54076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15059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方法
JP2013026740A (ja) * 2011-07-19 2013-02-04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10425A (zh) * 2014-11-17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6331408A (zh) * 2015-07-01 2017-0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片材尺寸确定系统、片材尺寸确定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69076B2 (ja) 2021-05-12
EP3383014B1 (en) 2022-12-14
US10887473B2 (en) 2021-01-05
CN111314575B (zh) 2022-05-03
CN108696668B (zh) 2020-03-10
US20180288237A1 (en) 2018-10-04
JP7098019B2 (ja) 2022-07-08
JP2018170731A (ja) 2018-11-01
CN111314575A (zh) 2020-06-19
JP2021101590A (ja) 2021-07-08
EP4161046A1 (en) 2023-04-05
US10602002B2 (en) 2020-03-24
EP3383014A1 (en) 2018-10-03
US20200177737A1 (en)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668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682038B2 (en) Determining document fitness using illumination
US8780206B2 (en) Sequenced illumination
JPH07221935A (ja) シート検出装置
EP2091225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670846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525090B2 (ja) 紙皺検査装置、制御装置
US20120275685A1 (en) Dynamic print contrast signal determination for paper documents
AU3937000A (en)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characters on structured background by combination of the models of the background and of the characters
JP4345148B2 (ja) 米粒品位判別装置
CA2732916C (en) Machine-readable form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at least one user mark
US11167581B2 (en) Authentication hologram
CN111327783B (zh) 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事务机
JP2014104637A (ja) 偽造防止用印刷物
JP2017001246A (ja) 光学読取帳票および該光学読取帳票の真贋判定方法
CN108391029A (zh)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JP2001058396A (ja) プリンタ
Brown Latest developments in on-and off-line inspection of bank notes during production
JP2001199555A (ja) 印刷媒体供給シート検知方法と装置
JP2020094879A (ja) 加飾印刷検査装置、加飾印刷検査システム、加飾印刷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95795A (ja) 投票用紙の読取装置及び読取方法
JP2005012519A (ja) 撮像装置位置決め用のテンプレート、テンプレートユニット、および媒体真偽判別用装置
JP2010166389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01767A (ja) 原稿読取装置
CA2642298A1 (en) Dynamic print contrast signal determination for paper docu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