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7917B - 光纤切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切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7917B
CN108627917B CN201710331873.4A CN201710331873A CN108627917B CN 108627917 B CN108627917 B CN 108627917B CN 201710331873 A CN201710331873 A CN 201710331873A CN 108627917 B CN108627917 B CN 108627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knife
base
blad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18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7917A (zh
Inventor
佐佐木一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27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7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7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7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Preparing the ends of light guides for coupling, e.g.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1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 B26D1/14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circular cutting member, e.g. disc cutter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3/00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 B26D3/08Making a superficial cut i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e.g. scoring, inc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08Means for actuating the cutting member to effect the cut
    • B26D5/10Hand or foot actuated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具备:基台,其具有在光纤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配设的一对夹具;刀部件移动台,其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使所述刀部件在所述一对夹具之间移动,从而使所述光纤的表面与所述刀部件的外周缘部接触来划伤该表面;以及压靠部件,其将所述光纤的划伤部压弯而将所述光纤切断。所述刀部件相对于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以便对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所述基台还具有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是相对于所述基台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基台的转动部件,通过使该转动部件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所述刀部件转动,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够被解除。

Description

光纤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切断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24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7-059454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光纤切断装置中,在将光纤(光纤心线)切断时,首先,使刀部件与光纤接触而对光纤的表面施加初始伤痕。之后,将光纤中的被施加了初始伤痕的部位压弯,从而将光纤切断。刀部件在每次对光纤施加初始伤痕时磨损。因此,以往,考虑对刀部件中的与光纤接触的部位进行变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有借助马达(驱动源)的驱动力使刀部件转动,从而对刀部件相对于光纤的接触部位进行变更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86436号公报
其中,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用于使刀部件转动的凸轮设置于使刀部件移动以便划伤光纤的表面的刀部件移动台。因此,为了将对凸轮进行驱动的马达(驱动源)设置于刀部件移动台而需要加长与马达连接的配线等、导致用于使刀部件转动的机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用于使刀部件转动的机构的简化的光纤切断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具备:基台,其具有在光纤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设的一对夹具;刀部件移动台,其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通过使上述刀部件在上述一对夹具之间移动,而使上述刀部件的外周缘部与上述光纤的表面接触并划伤该表面;以及压靠部件,其将上述光纤的划伤部压弯从而将上述光纤切断,上述刀部件被能够相对于上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以便对与上述光纤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上述基台还具有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被能够相对于上述基台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基台,通过使该转动部件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上述刀部件转动,上述刀部件与上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被解除。
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刀部件与上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仅能够在上述刀部件移动台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
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刀部件与上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与上述转动部件的转动位置对应地被解除。
另外,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刀部件与上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在作用于上述刀部件的转矩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被解除。
并且,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转动部件借助电磁力而转动。
另外,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刀部件移动台还具有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该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被能够相对于上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并借助由用户进行的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上述刀部件转动,上述基台还具有使收容于内部的上述刀部件移动台的上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向外部露出的窗。
并且,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窗设置于上述基台的底面以及/或者侧面。
另外,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基台还具有覆盖上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的误旋转防止用的罩。
并且,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仅在上述刀部件移动台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从上述窗向外部露出。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光纤切断装置还具备将上述刀部件以及上述转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光纤切断装置还具备将上述刀部件、上述转动部件、以及上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
根据本发明,在借助马达等驱动源对刀部件的转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只要将驱动源与设置于基台的转动部件连接即可。即,能够将驱动源设置于基台。因此,能够实现用于使刀部件转动的机构的简化,如缩短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配线(电气配线)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以及图2的光纤切断装置中的、安装于基台的转动部件、配设于第一位置的刀部件移动台、以及安装于刀部件移动台的刀部件、刀部件固定部件、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按压部件等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结构中的、将刀部件以及按压部件从刀部件移动台取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结构中除去刀部件移动台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所具备的刀部件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所具备的刀部件固定部件的主视图,并且是从图7A所示的VIIb方向观察的图。
图7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所具备的刀部件固定部件的后视图,并且是从图7A所示的VIIc方向观察的图。
图8是表示图3、图5、图6所示的结构中的、安装于基台的转动部件、与安装于刀部件移动台的刀部件固定部件、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以及中继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图1以及图2的光纤切断装置中的、安装于基台的转动部件、配设于第二位置的刀部件移动台、以及安装于刀部件移动台的刀部件、刀部件固定部件、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按压部件等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结构中的、安装于基台的转动部件、与安装于刀部件移动台的刀部件固定部件、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以及中继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的、刀部件移动台配设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光纤切断装置中的、刀部件移动台配设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的、刀部件移动台配设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光纤切断装置;10...基台;10a...上表面;10b...侧面;10c...底面;10D、10E...窗;11、12...夹具;11A、12A...下夹具;11B、12B...上夹具;13...刀部件;14...刀座(刀部件移动台);15...压靠部件;17...盖部;41、41F...固定部件(刀部件固定部件);42...转动部件;53...卡合部;54...非卡合部;55...马达(驱动源);64...中继部件;65...操作部件(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68...罩;70、70F...保持机构;71、71F...卡止部;72、72F...被卡止部件;73、73F...凹部;74、74F...卡止齿轮;75、75F...被卡止部;76、76F...凸部;81...转动传递齿轮(固定部件41的齿轮);82...转动部件42的齿轮;83...操作部件65的齿轮;84...中继齿轮(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A...第一中继齿轮;84B...第二中继齿轮;90F...转动限制机构;91F...棘齿轮;100...光纤;110...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备:具有一对夹具11、12的基台10;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13的刀部件移动台14;以及压靠部件15。基台10具备基部110与盖部17。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以转动轴16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该基部110。
一对夹具11、12在光纤100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一对夹具11、12把持光纤100。各夹具11、12具有从上下方向(在图1以及图2中为上下方向)夹住光纤100的下夹具11A、12A以及上夹具11B、12B。也可以在下夹具11A、12A以及上夹具11B、12B中的相互对置的部位(夹住光纤100的部位),设置有橡胶等弹性垫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下夹具11A、12A配设于基部110的上表面10a。另一方面,一对上夹具11B、12B设置于盖部17。
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从而能够利用一对夹具11、12来把持光纤100。
刀部件移动台14(以下,称为刀座14。)使刀部件13在一对夹具11、12间移动,从而使光纤100的表面与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接触来划伤该表面。刀座14以使刀部件13通过一对夹具11、12间的方式,相对于基台10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座14相对于基部110能够移动地设置于该基部110。
刀座14的移动方向只要是与一对夹具11、12所把持的光纤100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以便至少能够利用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座14的移动方向是与一对夹具11、12所把持的光纤100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座14收容于基部110的内部。伴随于此,刀部件13的大半部分配设于基部110的内部,刀部件13的仅一部分从基部110的上表面10a突出。而且,刀座14的移动方向是沿着基部110的上表面10a的方向。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刀座14插通有转轴32。转轴32是安装于基部110的内部,并且用于使刀座14相对于基部110沿规定的直线方向移动的轨道。即,刀座14能够沿转轴32的长边方向移动。
如图1~图3所示,上述刀座14所具备的圆板状的刀部件13以使其圆板平面沿着刀座14的移动方向的方式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刀部件13的圆板平面与光纤100的长边方向(一对夹具11、12的排列方向)正交。
刀部件13在其移动路径的中途(移动中途),通过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刀尖)与一对夹具11、12所把持的光纤100的表面接触,从而划伤光纤100的表面。
刀部件13相对于刀座14能够转动地被固定,以便对与光纤100的表面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刀部件13能够以刀部件13的轴线A1(在图2中是沿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线)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变更与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位置。
在划伤光纤100时,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中的周向的规定长度(以下,称为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与光纤100的表面接触。因此,在对与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时,可以以与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对应的角度单位,使刀部件13转动。优选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是将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整周均等分割成多个区域而成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的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是将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整周16等分而成的长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压靠部件15将被刀部件13划伤了的光纤100的划伤部压弯而将光纤100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压靠部件15与上述的上夹具11B、12B相同地,设置于盖部17。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从而能够利用压靠部件15将光纤100压弯。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17的转动轴16与刀部件13的轴线A1平行,即与刀部件13以及刀座14的移动方向正交。
本实施方式的盖部17具备:盖部主体18;安装有一对上夹具11B、12B的夹具安装部19;以及安装有压靠部件15的压靠部件安装部20。盖部主体18、夹具安装部19以及压靠部件安装部20相互独立,并相对于基部110以转动轴16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该基部110。夹具安装部19以及压靠部件安装部20在将盖部17关闭的方向上位于比盖部主体18靠前侧的位置。
在盖部主体18与夹具安装部19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1。利用第一弹簧21的弹力,能够确保一对夹具11、12针对光纤100的把持力。在盖部主体18与压靠部件安装部2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借助压靠部件15的施力,从而能够对光纤100施加压弯力。
夹具安装部19借助形成于盖部主体18的卡止爪23而卡止于盖部主体18。由此,防止夹具安装部19因第一弹簧21的作用力而从盖部主体18过度分离。另外,压靠部件安装部20借助形成于夹具安装部19的卡止部(未图示)而卡止于夹具安装部19。由此,防止压靠部件安装部20因第二弹簧22的作用力而从盖部主体18以及夹具安装部19过度分离。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构成为,仅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就能够实现作为一系列的动作的光纤100的把持、划伤、压弯、切断的过程。以下,针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基部110的内部,设置有借助弹力使刀座14移动的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保持于刀座14,弹簧24的另一端保持于基部110。弹簧24随着刀座14的移动而在刀座14的移动方向上伸缩。
在基部110的内部,配设有一体形成于盖部17的压入突起部25。压入突起部25在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打开时,朝向从盖部17的转动轴16分离的方向压入刀座14并使其移动。此时,弹簧24虽然也可以弹性收缩,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伸长。
另外,在基部110的内部,设置有在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打开的状态下,卡止于刀座14的卡止部件26。卡止部件26通过卡止于刀座14,从而将刀座14保持于被压入突起部25压入的位置(图1以及图2所示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盖部17设置有解除突起部27。解除突起部27在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时,按压于卡止部件26而解除由卡止部件26实现的刀座14的卡止状态。即,若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则刀座14朝向接近盖部17的转动轴16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刀座14(以及刀部件13)借助弹簧24的弹力,通过一对夹具11、12之间。
解除由卡止部件26实现的刀座14的卡止状态的时机只要是在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时,由一对夹具11、12把持光纤100之后即可。由此,在光纤100被一对夹具11、12把持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的表面。
另外,在刀座14以及压靠部件安装部20,设置有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后相互接触的定位凸部28、29。在刀座14以及压靠部件安装部20的定位凸部28、29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压靠部件15以隔开间隔的方式位于光纤100的上方。
解除定位凸部28、29彼此的接触状态的时机只要是在上述的由卡止部件26实现的刀座14的卡止状态被解除,从而刀座14借助弹簧24的弹力以通过一对夹具11、12之间的方式朝向接近盖部17的转动轴16的方向移动之后即可,即只要在利用刀部件13划伤了光纤100的表面之后即可。
通过解除定位凸部28、29彼此的接触,从而借助配设在压靠部件安装部20与盖部主体18之间的第二弹簧22的弹力,将压靠部件15按压于光纤100。由此,光纤100受到的伤害扩大而使得光纤100被切断。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有在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为止的期间,将光纤100保持在一对下夹具11A、12A上的构造。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备将光纤100保持于夹持的状态的光纤支架30。光纤支架30能够收容于在基部110的上表面10a形成的定位凹部31。在将光纤支架30收容于定位凹部31的状态下,能够将保持于光纤支架30的光纤100相对于基部110、盖部17(一对夹具11、12、刀部件13、压靠部件15)定位。
具体而言,定位凹部31形成为沿一对下夹具11A、12A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槽状。定位凹部31的宽度尺寸与光纤支架30的宽度尺寸对应。因此,在将光纤支架30收容于定位凹部31的状态下,光纤支架30相对于基部110沿定位凹部31的宽度方向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够在定位凹部31的宽度方向上,将保持于光纤支架30的光纤100相对于基部110、盖部17(一对夹具11、12、刀部件13、压靠部件15)定位。
一对下夹具11A、12A的排列方向上的定位凹部31的第一端31a与一方的下夹具11A邻接地配置。朝向一方的下夹具11A的光纤支架30的前表面30a能够与定位凹部31的第一端31a接触。另一方面,定位凹部31的第二端31b在基部110的侧面10b开口。
因此,通过使光纤支架30的前表面30a与定位凹部31的第一端31a接触,从而能够在定位凹部31的长边方向(一对下夹具11A、12A的排列方向)上,使保持于光纤支架30的光纤100相对于基部110、盖部17(一对夹具11、12、刀部件13、压靠部件15)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如图3~图6所示,上述的基台10还具有转动部件42。转动部件42能够相对于基台10转动地固定于该基台10。另外,转动部件42通过使自身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刀部件13转动。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够被解除。以下,对该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刀部件13具有刀部件固定部件41(以下,称为固定部件41。)。固定部件41例如可以与刀部件13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41在与刀部件13分开地形成的基础上,一体固定于刀部件13。由此,固定部件41与刀部件13一同能够相对于刀座14转动地固定于该刀座14。
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41形成为圆板状。在从轴向观察时的固定部件41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供从刀座14突出的圆柱状的刀轴43插通的圆形状的插通孔44。插通孔44的内径尺寸与刀轴43的外径尺寸对应。因此,在使刀座14的刀轴43插通于固定部件41的状态下,固定部件41相对于刀座14能够以轴线A1为中心转动。
刀座14的刀轴43与固定部件41相同地也插通于刀部件13。由此,刀部件13相对于刀座14能够绕轴线A1转动。
在将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安装于刀座14的刀轴43的状态下,刀部件13与固定部件41在轴向上重叠地配设。在沿轴向相互对置的刀部件13与固定部件41的对置面,形成有使刀部件13与固定部件41相互卡止的凹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凸部由形成于固定部件41的对置面的凸部45、以及形成于刀部件13的对置面并供固定部件41的凸部45插入的插入部46构成。刀部件13的插入部46例如也可以是有底的凹部,但本实施方式中的刀部件13的插入部46是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固定部件41的凸部45插入于刀部件13的插入部46,从而刀部件13以及固定部件41相对于刀座14能够一体地转动。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刀部件13以及固定部件41在轴向上夹持在刀座14与按压部件47之间,从而保持于刀座14。具体而言,在将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依次安装于刀座14的刀轴43后,使螺钉48的轴部在穿过按压部件47的基础上,与形成于刀轴43的螺孔49旋合。由此,将固定部件41、刀部件13以及按压部件47夹持在刀座14与螺钉48的头部之间,从而能够将刀部件13以及固定部件41保持于刀座14。
如图4所示,在刀部件13与按压部件47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50。弹簧部件50借助上述螺钉48等将按压部件47朝向刀部件13按压从而使其弹性变形,然后将刀部件13朝向固定部件41施力。由此,能够防止安装于刀座14的刀部件13在轴向上产生松动。
在按压部件47形成有插入于刀部件13的插入部46的凸部51。由此,能够使刀部件13以及按压部件47相对于刀座14一体地转动。
如图3、图5、图6所示,在按压部件47形成有表示刀部件13的转动位置(特别是与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位置)的刻度52。
刻度52可以如图示例那样以数字的形式示出与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16个部位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刻度52也可以如图示例那样形成于按压部件47的外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
转动部件42能够与上述的固定部件41(刀部件13)卡合。在转动部件42卡合于固定部件41的状态下,使转动部件42转动后向固定部件41传递动力,从而能够使刀部件13以及固定部件41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件42配设于基部110的内部。
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例如可以不管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转动角度)如何,都不被解除。即,转动部件42可以不管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如何,都与固定部件41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和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对应地被解除。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形成为,根据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而在相对于固定部件41卡合的卡合状态与相对于固定部件41不卡合的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如图6以及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具有与固定部件41卡合的卡合部53、以及不与固定部件41卡合的非卡合部54。卡合部53与非卡合部54在转动部件42的转动方向上排列。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中,卡合部53形成于周向的一部分。卡合部53的数量例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卡合部53的数量是多个的情况下,优选多个卡合部53在转动部件42的转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53的数量是两个。由此,能够与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对应地,在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不卡合的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借助电磁力而转动。即,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备对转动部件42进行转动驱动的马达55(驱动源)。马达55具备:马达主体56;借助通电等而相对于马达主体56旋转的马达轴部57;以及马达减速机500。马达55经由安装部件58等而固定于基部110(基台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件42安装于马达轴部57。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以经由马达55相对于基台10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基台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马达55通过对设置于基台10的外表面(图1中为基部110的上表面10a)的操作开关59(例如按钮开关)进行操作来执行动作。在对操作开关59进行操作后,马达55以使刀部件13转动规定角度的方式对转动部件42进行转动驱动。
另外,如图6以及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备对转动部件42以及马达轴部57的转动位置进行测定的转动位置测定部6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位置测定部60具备:发光部61;受光部62;与转动部件42以及马达轴部57的转动位置对应地位于发光部61与受光部62之间的遮挡板63。遮挡板63形成为以转动部件42、马达轴部57的轴线A1为中心的半圆状。在转动位置测定部60中测定出的转动部件42以及马达轴部57的转动位置用于使转动部件42转动规定角度的马达55的控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如图3、图5、图6、以及图8~图10所示,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仅能够在刀座14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以下,针对这一点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刀部件13以及固定部件41设置于刀座14,转动部件42设置于基台10。另外,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以沿刀座14的移动方向(在图8中为左右方向)并列的方式配设。由此,转动部件42仅在刀座14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成为与固定部件41卡合的状态。具体而言,刀座14可以在如图3、图5、图6、图8所示那样的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能够相互卡合的第一位置P1、和如图9、图10所例示那样的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不相互卡合的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即,通过使刀座14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从而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能够在相互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不相互卡合的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图6、图8、图10中,省略了刀座14,因此由安装于刀座14的刀部件13示出刀座14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
刀座14的第一位置P1例如可以是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从而使刀座14以借助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的表面的方式移动之后的位置。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刀座14的第一位置P1是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打开从而使刀座14移动后的位置。
另一方面,刀座14的第二位置P2只要是刀座14从第一位置P1移动从而使固定部件41从转动部件42分离后的位置即可,可以是任意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刀座14的第二位置P2是通过将盖部17相对于基部110关闭从而使刀座14以借助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的表面的方式移动后的位置。
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例如可以直接卡合,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6、图8所示地经由中继部件64而卡合。中继部件64与固定部件41相同,相对于刀座14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刀座14。即,刀座14还具有中继部件64。中继部件64的轴与刀部件13的轴线A1平行。
中继部件64只要至少相对于转动部件42以沿刀座14的移动方向并列的方式配设即可,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41配设于任意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部件64配设于固定部件41的下方侧。
在以上的结构中,转动部件42与中继部件64卡合,从而将转动部件42的转动传递至中继部件64,由此使中继部件64转动。并且,中继部件64的转动传递至固定部件41而使固定部件41转动。即,刀部件13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刀座14还具有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65(以下,称为操作部件65。)。操作部件65相对于刀座14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刀座14。操作部件65借助由用户(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的作业者)进行的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刀部件13转动。即,操作部件65是供用户用手指进行操作的部件,以便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操作部件65的轴与刀部件13的轴线A1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65与固定部件41(刀部件13)卡合从而使固定部件41转动。操作部件65例如可以与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直接卡合,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中继部件64而与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卡合。操作部件65可以以不与转动部件42产生干扰的方式,相对于固定部件41、中继部件64配设于任意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65配设于固定部件41、中继部件64的下方侧。
操作部件65具备供用户的手指操作用的操作部66。操作部66形成为圆板状。在操作部66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凹陷部67。
多个凹陷部67在操作部66的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各凹陷部67在从轴向观察操作部66时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使用户的指尖与凹陷部67相适合,能够用手指简单地使操作部件65转动。
在以上的结构中,用户对操作部件65进行操作而使其转动,从而将操作部件65的转动传递至中继部件64,由此使中继部件64转动。并且,中继部件64的转动传递至固定部件41而使固定部件41转动。即,刀部件13转动。
如图2、图8、图10所示,操作部件65与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相同地,配设于基部110的内部。但是,操作部件65(特别是操作部66)向基部110(基台10)的外部露出。即,基部110还具有使操作部件65向基部110的外部露出的窗10D。窗10D例如可以仅设置于基部110的侧面10b,也可以设置于基部110的侧面10b以及底面10c双方。即,操作部件65例如可以仅在基部110的侧面10b露出,也可以在基部110的侧面10b以及底面10c双方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窗10D设置于基部110的底面10c。即,操作部件65在基部110的底面10c露出。这里,基部110的侧面10b是与基部110的上表面10a相邻的基部110的面,基部110的底面10c是与基部110的上表面10a相反朝向的基部110的面。在图示例中,操作部件65的操作部66未从基部110的底面10c(外表面)突出,但例如也可以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座14的操作部件65不管移动方向上的刀座14的位置如何,都始终向基部110的外部露出。即,即使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以及第二位置P2中的任一位置,操作部件65也向基部110的外部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例如图8、图10所示,基部110(基台1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覆盖从窗10D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件65的误旋转防止用的罩68。罩68例如可以以仅塞住窗10D的一部分的方式配设,但在图示例中以塞住窗10D整体的方式配设。罩68可以相对于基部11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也可以相对于基部110以对基部110的窗10D进行开闭的方式安装。
另外,如图5、图6、图8、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还具备将固定部件41(刀部件13)、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以及中继部件64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70(锁止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机构70将固定部件41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保持机构70构成为,在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作用于固定部件41时,固定部件41能够从规定的转动位置转动。
保持机构70由形成于固定部件41的外周的多个卡止部71、以及弹性地按压于固定部件41的外周从而卡止于固定部件41中的任一个卡止部71的被卡止部件72构成。多个卡止部71在固定部件4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卡止部71的数量与和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位置的数量(将外周缘部的整周等分割的数量)对应。本实施方式中的卡止部71的数量为16。
被卡止部件72卡止于任一个卡止部71,从而将固定部件41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另外,在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作用于固定部件41时,被卡止部件72克服被卡止部件72的弹力地移动,从而解除卡止部71与被卡止部件72的卡止状态。由此,固定部件41能够从规定的转动位置转动。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机构70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各卡止部71例如也可以是在径向上向固定部件41的外侧突出的凸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径向上向固定部件41的外侧开口的凹部73。
构成卡止部71的凹部73在从轴向观察固定部件41时形成为V字状。
如图7A~图7C、图8、图10所示,凹部73的两个内侧面73a、73b相对于固定部件41的径向在固定部件41的周向上相互反向地倾斜。凹部73的两个内侧面73a、73b相对于固定部件41的径向的倾斜角度相等。由此,构成卡止部71的凹部73的开口方向与固定部件41的径向一致。多个卡止部71构成卡止齿轮74。
如图5、图6、图8、图10所示,被卡止部件72是形成为带板状的板簧。被卡止部件72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固定于刀座14。如图8、图10所示,在被卡止部件72的长边方向的第二端部形成有卡止于固定部件41的卡止部71的被卡止部75。
被卡止部75例如也可以是供作为凸部的卡止部71插入的凹部。本实施方式的被卡止部75是能够插入于作为凹部73的卡止部71的凸部76。构成被卡止部75的凸部76通过对板簧施加弯折加工而形成。凸部76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形成于固定部件41的凹部73对应的V字状。
被卡止部件72的凸部76在被卡止部件72弹性地挠曲变形的状态下,插入于固定部件41的凹部73。由此,被卡止部件72的被卡止部75借助被卡止部件72的弹力而弹性地按压于固定部件41的外周,从而被卡止部75卡止于卡止部71。在该状态下,当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作用于固定部件41时,被卡止部件72的凸部76克服被卡止部件72的弹力地从固定部件41的凹部73抽出。由此,解除卡止部71与被卡止部75的卡止状态,从而固定部件41能够从规定的转动位置转动。
在上述的保持机构70中,例如,能够通过改变被卡止部件72的弹力、固定部件41的凹部73的内侧面73a、73b的倾斜角度等,来调整能够使固定部件41从规定的转动位置转动的可动转矩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如图4所示,安装于刀座14的固定部件41、操作部件65以及中继部件64的上方被罩部80覆盖。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80配置有第一罩部80A、第二罩部80B、以及第三罩部80C。第一罩部80A从上方覆盖固定部件41以及中继部件64的一部分(特别是后述的第一中继齿轮84A)。第二罩部80B从上方覆盖中继部件64的剩余部分(特别是后述的第二中继齿轮84B)以及操作部件65的一部分(特别是后述的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第三罩部80C从上方覆盖操作部件65的操作部66。罩部80可以如图示例那样一体地形成于刀座14,但并不限定于此。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参照图4~图10对固定部件41(刀部件13)、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的卡合构造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的卡合构造(例如,固定部件41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构造、转动部件42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构造、操作部件65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构造)利用齿轮而构成。即,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分别具备齿轮81、82、83、84。
如图4~图7所示,固定部件41的齿轮81(以下,称为转动传递齿轮81。)可以与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直接卡合,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卡合。转动传递齿轮81例如可以在与上述保持机构70的卡止齿轮74分开地形成的基础上,与该卡止齿轮74一体地固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传递齿轮81与卡止齿轮74一体地形成。转动传递齿轮81与卡止齿轮74沿固定部件41的轴向排列。
转动传递齿轮81的齿数、卡止齿轮74的齿数可以是任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传递齿轮81的齿数是卡止齿轮74的齿数的整数倍。在图示例中,卡止齿轮74的齿数是16个,转动传递齿轮81的齿数是32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41中,在转动传递齿轮81与卡止齿轮74之间形成有分隔壁部85。分隔壁部85防止卡合于转动传递齿轮81的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与卡止齿轮74产生干扰、或者卡止于卡止齿轮74的被卡止部件72(特别是被卡止部75)与转动传递齿轮81产生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8~图10所示,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卡合。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例如可以通过在转动部件42的整周上排列齿而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通过在转动部件42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齿而构成。即,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是间歇齿轮。
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中的形成有齿的部分相当于上述的卡合部53,未形成有齿的部分相当于上述的非卡合部54。构成同一卡合部53的齿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
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在马达55停止的状态下,不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卡合。即,转动部件42以使非卡合部54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对置的方式配设,从而不与中继部件64接触。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仅在由马达55进行转动驱动时,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动部件42中,如上述那样两个卡合部53在转动部件42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因此,转动部件42在每次对操作开关59进行操作时,都借助马达55的驱动力而转动180度,并且在不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转动位置停止。此外,在卡合部53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转动部件42在每次对操作开关59进行操作时,都借助马达55的驱动力而转动360度,并且在不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转动位置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6所示,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卡合。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例如可以在与上述操作部66分开地形成的基础上被固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操作部66一体地形成。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与操作部66沿操作部件65的轴向排列。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的齿数可以是任意的。
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以下,称为中继齿轮84。)的数量例如可以是一个,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6、图8、图10所示为两个。两个中继齿轮84、84例如可以通过一体形成而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开地形成的基础上相互固定。两个中继齿轮84、84沿中继部件64的轴向排列。
两个中继齿轮84、84的直径尺寸以及齿数相互不同。两个中继齿轮84、84中的第一中继齿轮84A与固定部件41的转动传递齿轮81卡合。
第二中继齿轮84B在周向上的相互不同的位置与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以及操作部件65的齿轮83分别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继齿轮84A的直径尺寸比第二中继齿轮84B的直径尺寸小,第一中继齿轮84A的齿数比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数少。
具体的第一中继齿轮84A的齿数、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数可以是任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数是第一中继齿轮84A的齿数的整数倍。在图示例中,第一中继齿轮84A的齿数是16个,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数是32个。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对变更与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位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图6、图8所示,在将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能够利用马达55的驱动力来使刀部件13转动。在该情况下,用户只要对设置于基台10的操作开关59(参照图1)进行操作即可。
在用户对操作开关59进行了操作时,马达55对转动部件42进行转动驱动。马达55只要使转动部件42以右旋、左旋中的任一方式转动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55使转动部件42转动180度。转动部件42的转动经由中继部件64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1。这里,在固定部件41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因此解除由保持机构70实现的固定部件41的卡止部71(一个卡止部71)与被卡止部件72的卡止状态。由此,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朝向与转动部件42的转动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
这里,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转动部件42的卡合部53仅形成于转动部件42的周向的一部分。因此,转动部件42的卡合部53在转动部件42转动180度的期间,与中继部件64暂时卡合,从而使中继部件64以及与该中继部件64卡合的固定部件41转动规定角度。此时,固定部件41所转动的规定角度与利用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时和光纤100接触的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对应。即,通过使转动部件42转动180度,从而能够以与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对应的角度单位,使刀部件13转动。
如上述那样,在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转动之后的状态下,保持机构70的被卡止部件72卡止于与一个卡止部71相邻的另一卡止部71。即,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被保持机构70保持为不转动。另外,转动部件42在不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转动位置停止。即,转动部件42以其非卡合部54与中继部件64对置的方式配设,从而解除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如图3、图5、图6、图8~图10所示,即使将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以及第二位置P2中的任一位置,也能够通过用户对操作部件65的操作部66进行操作,从而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操作部件65能够以右旋、左旋中的任一旋转方式转动。
在用户使操作部件65转动后,操作部件65的转动经由中继部件64传递至固定部件41。这里,若在固定部件41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则解除由保持机构70实现的固定部件41的卡止部71(一个卡止部71)与被卡止部件72的卡止状态。由此,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朝向与操作部件65的转动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
之后,若刀部件13以与其接触长度对应的角度单位转动,则被卡止部件72因自身的弹力而卡止于与一个卡止部71相邻的另一卡止部71,从而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被保持机构70保持为不转动。
用户通过手指、耳朵来感知被卡止部件72卡止于另一卡止部71时产生的振动、声音,从而能够知晓刀部件13以与其接触长度对应的角度单位进行了转动的事实。另外,用户也能够通过视觉确认形成于按压部件47的刻度52来知晓刀部件13的转动位置。即,即便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也能够使刀部件13以与刀部件13的接触长度对应的角度单位转动。
如上述那样,在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时,转动部件42如上述那样在不与中继部件64卡合的转动位置停止。因此,如图6、图8所示,即使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操作部件65的转动也不从中继部件64传递至转动部件42。即,即便使操作部件65转动,也能够防止对马达55施加负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还可以通过连续地对操作开关59进行操作、或者使操作部件65持续转动,来使刀部件13转动与接触长度的整数倍(2倍、3倍等)的长度对应的角度。由此,当在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规定区域存在缺损等不良状况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跳过刀部件13的规定区域,以便避免刀部件13的规定区域被用于光纤100的划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刀部件13相对于刀座14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刀座14,并且使刀部件13转动的转动部件42相对于基台10能够转动地固定于该基台10。因此,在借助马达55等驱动源对刀部件13的转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只要将驱动源与设置于基台10的转动部件42连接即可。即,能够将驱动源设置于基部110(基台10)。因此,能够实现用于使刀部件13转动的机构的简化,如缩短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配线(电气配线)等。
另外,与将马达55等驱动源设置于相对于基部110(基台10)移动的刀座14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将驱动源、配线的劣化抑制为较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能够仅由转动的部件构成从转动部件42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从而使刀部件13转动的机构(传递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递机构仅由转动的部件(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构成。因此,例如与专利文献1那样,上述的传递机构包括将驱动源的转动运动变换为工作销的直线运动的机构、将工作销的直线运动变换为刀部件的转动运动的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适当地抑制传递机构产生不良状况。另外,与包括上述运动变换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单地构成传递机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能够解除设置于刀座14的刀部件13与设置于基台10的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因此,通过解除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从而即便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也能够防止对马达55等驱动源施加负荷。即,能够实现驱动源的保护。
另外,即使马达55等驱动源、用于对驱动源进行驱动的电源(例如电池)、控制电路等产生不良状况,也能够通过解除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从而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仅能够在刀座14移动至规定位置(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通过将刀座14配设于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第二位置P2),从而不对马达55等驱动源施加负荷,另外即使驱动源等产生不良状况,也能够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与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对应地解除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具体而言,转动部件42通过将与固定部件41卡合的卡合部53、和不与固定部件41卡合的非卡合部54沿转动部件42的转动方向排列而构成。因此,即使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也能够与转动部件42的转动位置对应地,在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不卡合的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即便刀座14配设于第一位置P1,也不对与转动部件42连接的驱动源施加负荷,另外即便驱动源等产生不良状况,也能够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在马达55等驱动源停止的状态下,解除刀部件13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具体而言,转动部件42以使非卡合部54与中继部件64、固定部件41对置的方式配设。因此,转动部件42不与中继部件64、固定部件41接触。由此,无需进行将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从卡合状态切换为分离状态的动作(例如使刀座14从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的动作),能够通过手动和驱动源的驱动的任一方式使刀部件13转动。
另外,在使刀座14从第二位置P2移动至第一位置P1时,也能够防止转动部件42与中继部件64、固定部件41碰撞。因此,能够实现转动部件42、中继部件64、固定部件41的保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刀座14具有借助由用户进行的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刀部件13转动的操作部件65。另外,基台10具有使收容于内部的刀座14的操作部件65向外部露出的窗10D。因此,能够在从与刀部件13分离的位置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由此,在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时,能够抑制用户的手与刀部件13接触。
另外,在与供刀部件13露出的基部110的上表面10a朝向不同的方向的基部110的底面10c、侧面10b,露出操作部件65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时,用户的手与刀部件13接触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在基台10具有将收容于内部的刀座14的操作部件65覆盖的误旋转防止用的罩68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意外地对操作部件65作用外力而使刀部件13无意间转动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具备将固定部件41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70。由此,能够抑制刀部件13意外地转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机构70具备:沿固定部件41的外周排列的多个卡止部71;以及弹性地按压于固定部件41的外周从而卡止于任一个卡止部71的被卡止部件72。并且,在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作用于固定部件41时,将解除卡止部71与被卡止部件72的卡止状态。由此,通过使规定值以上的可动转矩作用于固定部件41,从而能够使固定部件41以及刀部件13转动。另外,能够在多个转动位置上保持刀部件13。
并且,用户在手动地使刀部件13转动时,能够通过手指、耳朵来感知被卡止部件72卡止于另一卡止部71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由此,用户能够通过手指的感觉等来识别刀部件13的转动位置产生了变化这一事实。
上述的与保持机构70相关的效果,即使在保持机构70构成为将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中,固定部件41的转动传递齿轮81的齿数是卡止齿轮74的齿数的整数倍,并且,中继部件64的第一中继齿轮84A的齿数是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数的整数倍。因此,即使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与第二中继齿轮84B不始终卡合,在被卡止部件72卡止于卡止齿轮74的卡止部71的状态下,也能够将第二中继齿轮84B配设于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与第二中继齿轮84B正确地卡合的转动位置(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的齿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之间的位置)。
由此,能够防止在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转动后,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的齿以及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的前端彼此碰撞。能够防止因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的齿以及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的前端彼此碰撞,从而导致转动部件42以及中继部件64变得无法转动的情况。
另外,即使在马达55停止的状态下转动部件42的卡合部53以与中继部件64的齿轮84对置的方式配设,也能够防止使刀座14从第二位置P2移动至第一位置P1时,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的齿以及第二中继齿轮84B的齿的前端彼此碰撞。
因此,也能够实现转动部件42的齿轮82以及第二中继齿轮84B的保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安装于刀座14的固定部件41、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的上方被罩部80覆盖。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异物到达固定部件41、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特别是能够在固定部件41、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的上方,适当地抑制利用刀部件13来划伤光纤100的表面时产生的纤维废料到达固定部件41、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由此,能够抑制基于纤维废料等异物而使得固定部件41、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中继部件64的相互的卡合状态产生不良状况。因此,能够抑制从转动部件42、操作部件65朝向固定部件41的转动的传递被异物阻碍。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在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中,操作部件例如也可以仅在刀座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从基台的窗向外部露出。例如图11、图12所示,操作部件65可以在刀座14(刀部件13)配设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不从基部110(基台10)的窗10E向外部露出,而在刀座14(刀部件13)配设于第二位置P2的状态下从基部110的窗10E向外部露出。另外,操作部件65例如可以在刀座14(刀部件13)配设于第二位置P2的状态下不从基部110的窗10E向外部露出,而在刀座14(刀部件13)配设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从基部110的窗10E向外部露出。
如上述那样,为了使操作部件65从基部110(基台10)的窗10E向外部露出,例如对基部110的窗10E的大小进行调整即可。具体而言,只要使刀座14的移动方向上的基部110的窗10E的长度尺寸比图8、图10所例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基部110的窗10D短即可。另外,如上述那样,为了使操作部件65向基部110的外部露出,例如也可以将仅覆盖图8、图10所例示的基部110的窗10D的一部分的罩设置于基部110。
在仅当刀座14配设于规定位置时、操作部件65从基台10的窗10E(窗10D)向外部露出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刀座14配设于规定位置以外时,意外地对操作部件65作用外力而使刀部件13无意间转动的情况。
另外,在仅当刀座14配设于固定部件41与转动部件42不相互卡合的第二位置P2时、操作部件65向基部110的外部露出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对操作部件65进行操作而使刀部件13转动时,转动部件42转动而对马达55等驱动源施加负荷的情况。
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例如也可以具备转动限制机构(棘轮机构),该转动限制机构(棘轮机构)限制能够转动的刀部件(固定部件)、转动部件、操作部件、中继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部件(能够转动部件)的朝向一方的转动方向(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允许朝向另一方的转动方向(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
转动限制机构例如可以与保持机构分开地设置,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地包含在保持机构70F中。
在图13所例示的保持机构70F中,构成卡止齿轮74F的卡止部71F的凹部73F的开口方向相对于固定部件41F(能够转动部件)的径向,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F1(图13中为左旋的方向)倾斜。具体而言,形成为V字状的凹部73F的两个内侧面73Fa、73Fb中的、位于第一转动方向RF1的前侧的前侧内侧面73Fa相对于固定部件41F的径向,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F1侧较大程度地倾斜。凹部73F中的位于第一转动方向RF1的后侧的后侧内侧面73Fb例如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41F的径向不倾斜,而沿固定部件41F的径向延伸。另外,后侧内侧面73Fb例如也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41F的径向,以比前侧内侧面73Fa小的倾斜角度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F1侧倾斜。即,保持机构70F的卡止齿轮74F构成棘齿轮91F。保持机构70F中的构成被卡止部件72F的被卡止部75F的凸部76F只要能够插入于构成卡止部71F的凹部73F即可,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但在图示例中形成为与凹部73F的形状对应的V字状。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保持机构70F中,允许刀部件13的朝向第二转动方向RF2(图13中为右旋的方向)的转动,限制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F1的转动。即,图13所例示的保持机构70F包括转动限制机构90F。
光纤切断装置具备上述的转动限制机构90F,从而能够抑制划伤光纤100的表面而损耗的刀部件13的外周缘部的规定的区域被错误地再次用于光纤100的划伤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刀部件(固定部件)、转动部件、操作部件、中继部件的相互的卡合构造并不限定于利用齿轮而构成,例如也可以利用摩擦轮、带等而构成。
在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与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例如可以在作用于刀部件、操作部件的转矩达到规定位置以上的情况下被解除。即,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例如也可以具备转矩限制部,该转矩限制部在作用于刀部件、操作部件的转矩达到规定位置以上的情况下,解除刀部件、操作部件与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转矩限制部例如可以利用摩擦力,也可以利用磁力。
在转矩限制部利用摩擦力的情况下,转矩限制部例如可以是借助摩擦力使转动部件与中继部件、刀部件(固定部件)卡合的结构、借助摩擦力使操作部件与中继部件、刀部件(固定部件)卡合的结构。另外,在刀部件(固定部件)与操作部件通过卷绕于它们的带而连结从而卡合的情况下,利用摩擦力的转矩限制部例如也可以是借助摩擦力使转动部件与带卡合的结构。
在转矩限制部利用磁力的情况下,转矩限制部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转动部件、中继部件的磁耦合器。
在光纤切断装置具备上述转矩限制部的情况下,即使刀座配设于第一位置,并且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与转动部件卡合,在作用于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的可动转矩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的转动传递至转动部件。由此,减轻在手动地使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转动后施加于与转动部件连接的马达等驱动源的负荷,从而能够实现驱动源的保护。特别是通过将上述规定值设为马达等驱动源的轴部(马达轴部)的旋转所需要的转矩以下,从而能够防止在手动地使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转动后,驱动源的轴部旋转的情况。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护驱动源。另外,即使驱动源等产生不良状况,也能够手动地使刀部件转动。
并且,在光纤切断装置具备转矩限制部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将刀部件(固定部件)、操作部件与转动部件的动力传递解除的动作(例如使刀座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动作),能够通过手动以及驱动源的驱动中的任一方式使刀部件转动。

Claims (11)

1.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其中,具备:
基台,其具有在光纤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设的一对夹具;
刀部件移动台,其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通过使所述刀部件在所述一对夹具之间移动,而使所述刀部件的外周缘部与所述光纤的表面接触并划伤该表面;以及
压靠部件,其将所述光纤的划伤部压弯从而将所述光纤切断,
所述刀部件被能够相对于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以便对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
所述基台还具有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台,
能够使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卡合,
在使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刀部件转动,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的卡合能够被解除,
所述转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刀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和不与所述刀部件卡合的非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非卡合部在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上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的卡合仅能够在所述刀部件移动台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的卡合与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位置对应地被解除。
4.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其中,具备:
基台,其具有在光纤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设的一对夹具;
刀部件移动台,其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通过使所述刀部件在所述一对夹具之间移动,而使所述刀部件的外周缘部与所述光纤的表面接触并划伤该表面;以及
压靠部件,其将所述光纤的划伤部压弯从而将所述光纤切断,
所述刀部件被能够相对于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以便对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
所述基台还具有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台,
若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则能够从所述转动部件向所述刀部件传递动力而使所述刀部件转动,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够被解除,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在作用于所述刀部件的转矩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被解除。
5.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其中,具备:
基台,其具有在光纤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设的一对夹具;
刀部件移动台,其具有圆板状的刀部件,通过使所述刀部件在所述一对夹具之间移动,而使所述刀部件的外周缘部与所述光纤的表面接触并划伤该表面;以及
压靠部件,其将所述光纤的划伤部压弯从而将所述光纤切断,
所述刀部件被能够相对于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以便对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外周缘部的位置进行变更,
所述基台还具有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台,
若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则能够从所述转动部件向所述刀部件传递动力而使所述刀部件转动,
所述刀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够被解除,
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还具有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该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被能够相对于所述刀部件移动台转动地固定于该刀部件移动台,并借助由用户进行的转动来传递动力从而使所述刀部件转动,
所述基台还具有使收容于内部的所述刀部件移动台的所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向外部露出的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窗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底面以及/或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基台还具有覆盖所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的误旋转防止用的罩。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仅在所述刀部件移动台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窗向外部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还具备将所述刀部件以及所述转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还具备将所述刀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以及所述手动操作用转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保持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部件借助电磁力而转动。
CN201710331873.4A 2017-03-24 2017-05-11 光纤切断装置 Active CN108627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9454 2017-03-24
JP2017059454 2017-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7917A CN108627917A (zh) 2018-10-09
CN108627917B true CN108627917B (zh) 2021-10-08

Family

ID=6134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408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92394U (zh) 2017-03-24 2017-05-11 光纤切断装置
CN201710331873.4A Active CN108627917B (zh) 2017-03-24 2017-05-11 光纤切断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408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92394U (zh) 2017-03-24 2017-05-11 光纤切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401715B1 (zh)
KR (1) KR101998646B1 (zh)
CN (2) CN206892394U (zh)
WO (1) WO20181733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5778B2 (en) 2017-03-24 2021-07-20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cutter
KR101998646B1 (ko) * 2017-03-24 2019-07-10 가부시키가이샤후지쿠라 광섬유 절단 장치
KR102395830B1 (ko) * 2020-08-07 2022-05-09 솔텍인포넷 주식회사 역회전 방지기어를 이용하여 블레이드를 일방으로만 등간격으로 회전시키는 휴대용 광섬유 절단 장치
CN113038717B (zh) * 2021-04-08 2022-03-01 无锡豪帮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麦集成电路的精确切割装置
WO2023277074A1 (ja) * 2021-06-30 2023-01-05 住友電工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313A (en) * 1975-12-29 1977-08-09 William John Lustgraaf Precision circular saw blade grinding machine
US4730763A (en) * 1984-07-12 1988-03-15 Trw Inc. Means and method for scoring and severing an optical fiber
JPS6161104A (ja) * 1984-08-31 1986-03-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フアイバの全自動融着接続装置
US5253412A (en) * 1991-04-12 1993-10-19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ip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jacketed optical fibers
JPH05232346A (ja) * 1992-02-18 1993-09-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融着機の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
JPH05232327A (ja) * 1992-02-18 1993-09-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融着機の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
JPH06186436A (ja) 1992-12-21 1994-07-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心線の自動切断装置
CN2341782Y (zh) * 1998-11-03 1999-10-06 南京华尔光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切断器
US20020064355A1 (en) * 2000-11-29 2002-05-30 Ware Scot K. Automatic fiber preparation unit for splicing
CN101210980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光纤切割装置
JP2011209071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ビッグデイト表示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時計
JP5217011B2 (ja) * 2011-03-17 2013-06-19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カッタ
US9726823B2 (en) * 2012-02-20 2017-08-08 Inno Instrument (China) Inc. Optical fiber cutting knife
CN103529515B (zh) * 2013-10-30 2016-08-17 上海电缆研究所 光纤涂覆层端面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998646B1 (ko) * 2017-03-24 2019-07-10 가부시키가이샤후지쿠라 광섬유 절단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35787A (ko) 2018-12-21
CN206892394U (zh) 2018-01-16
EP3401715A4 (en) 2019-04-24
CN108627917A (zh) 2018-10-09
EP3401715B1 (en) 2020-04-29
WO2018173301A1 (ja) 2018-09-27
KR101998646B1 (ko) 2019-07-10
EP3401715A1 (en)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7917B (zh) 光纤切断装置
CN106826699B (zh) 带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KR102236551B1 (ko) 도막 전사구
US7720345B2 (en)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ing jig
US11065778B2 (en) Optical fiber cutter
WO2017222049A1 (ja) 電動工具
JP6273399B1 (ja) 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
CN109834726B (zh) 电动把持装置
US780923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t least one optical waveguide
CN108700711B (zh) 光纤切割器
JP4673776B2 (ja) キーユニット
WO2016084710A1 (ja) 回転加工工具
CN111283729A (zh) 解刹车装置及其适用的机器手臂
JP4173872B2 (ja) 筐体
CN213081326U (zh) 动力工具及转动锁定机构
CN109941813B (zh) 转印用具
JP6584965B2 (ja) チューブ切断冶具
US20230045987A1 (en) Trigger switch and electric device
KR101933149B1 (ko) 전동 공구의 헤드 결합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동 공구
JP2019033058A (ja) 入力装置
CN107471166B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手柄
JP2017222025A (ja) ドリルチャック
JP6520350B2 (ja) 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3132921A (ja) 挟持機構および電子錠
JP5372360B2 (ja) 安全スイッチ付扉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