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6301A -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6301A
CN108606301A CN201810373989.9A CN201810373989A CN108606301A CN 108606301 A CN108606301 A CN 108606301A CN 201810373989 A CN201810373989 A CN 201810373989A CN 108606301 A CN108606301 A CN 108606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 sauce
added
weight
dregs
dark s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3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君
王惠芳
左上春
赵辉平
刘�英
荣秋亮
罗红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HE FLAVOURI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HE FLAVOURI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HE FLAVOURI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HE FLAVOURI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3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6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6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6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50Soya sau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40Colouring or decolouring of foods
    • A23L5/42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 A23L5/47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using synthetic organic dyes or pig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L5/43 - A23L5/46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oy Sauces And Products Related Theret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以豆粕为基本原料,依次经过粉碎、熬煮和发酵,过滤获得酱油原液,在酱油原液中加入糖糕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是以红薯为原料,红薯磨浆后依次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分别进行液化和糖化处理获得纯糖液,纯糖液采用负压浓缩获得浓缩混合糖液,浓缩混合糖液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乙酸熬制获得糖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用焦糖色着色导致酱油中含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酱油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中国传统调味品,是以大豆、小麦、麸皮等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形成具有特殊色泽、滋味和体态的调味液。
按照GB/T18186-2000标准,我国酿造酱油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二是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第一类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产品基本上是由我国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一般发酵期在3-6个月。第二类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酱油生产工艺是一种速酿生产工艺(发酵期一般10-20天),是在引进前苏联固态无盐发酵法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堆积速酿法研究开发出来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周期短,产量大,酱香浓,色泽深,氨基酸转化率较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酱油的质量竞争已经成为当今酱油发展的主流,开发具有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的酱油成为企业的首选。根据中国消费者习惯,菜肴浓油重色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催生了老抽酱油在酱油中占有30-40%的份额。目前已有技术的老抽酱油,生产方法各异,各有所长。但是多数市面上的老抽酱油是在酿造酱油的基础上添加焦糖色来增加老抽的颜色,口感咸带微苦。生产时间长,额外添加焦糖色,成本相对较高,品质不易控制稳定,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含量较高,长期摄入过多对人体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采用焦糖色着色导致酱油中含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的问题。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以豆粕为基本原料,依次经过粉碎、熬煮和发酵,过滤获得酱油原液,在酱油原液中加入糖糕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是以红薯为原料,红薯磨浆后依次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分别进行液化和糖化处理获得纯糖液,纯糖液采用负压浓缩获得浓缩混合糖液,浓缩混合糖液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乙酸熬制获得糖糕。
现有老抽酱油的着色剂采用焦糖色,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品质不易控制稳定,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含量较高,长期摄入过多对人体危害较大。
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红薯为原料制备的糖糕作为着色剂,糖糕指标为色价0.03-0.04,波美38-40Be,氨基酸态氮0.8-0.9g/100ml,盐含量15-17g/100ml,能够替代焦糖色作为老抽酱油的着色剂,不仅制备的老抽酱油没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检出,安全健康,营养更丰富,色泽更红亮,风味美味独特,而且充分利用了农副产物,提高了红薯的利用价值。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采用红薯作为老抽酱油的生产原料,但是其作用与本申请有着本质区别,在本申请中,并不是以红薯作为基本原料,而是将红薯磨浆后,依次经过液化、糖化、负压浓缩,然后添加食品级氢氧化钠、乙酸熬制获得糖糕,将糖糕用作着色剂。
本发明在制备糖糕的过程中采用负压浓缩,能够避免浓缩混合糖液因高温带来的焦糊味和一些香味物质的损失。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1)、糖糕制备:
a1)、原料处理:红薯洗净后磨浆,调节浆液pH为5.5-6.0;
b1)、液化和糖化:按红薯重量加入淀粉酶0.1%,升温至90-95℃液化维持40-50min,冷却至60-65℃,调节pH为4.5-5.0,按红薯重量加入糖化酶0.2%,糖化8-12h,DE值达55-60结束,过滤获得纯糖液;
c1)、调配浓缩:在温度70-80℃下负压浓缩至DE值达85-90结束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糖液;
d1)、糖糕熬制:浓缩混合糖液中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12,在压力0.3-0.4Mpa、温度140-150℃下加压反应4-6h,卸压降温至40-45℃,加入乙酸调节pH为5.5-6.0,即得到糖糕;
2)、酱油原液制备:
a2)、豆粕熬煮:豆粕粉碎后按重量比1:1-1:3加入水,密闭熬煮1-3h;
b2)、发酵:豆粕熬煮后冷却到45-50℃,调节pH为5.0-5.5,按豆粕重量加入酶制剂1.9%,通入无菌空气0.3-0.6v/v.min、恒温45-50℃发酵4-6天,过滤获得酱油原液;
3)、老抽酱油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糖糕加入步骤2)制备的酱油原液,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
所述糖糕的制备工艺结合传统制糖工艺,以红薯代替淀粉质原料,经济实惠。红薯经磨浆变成淀粉质生浆,生浆加入淀粉酶经90-95℃熬煮水解了生淀粉;再加入糖化酶在60-65℃把淀粉水解成可利用的稀糖液,为了解决后期熬糖上色的效果;采用70-80℃负压浓缩快速提高糖液浓度,减少糖液颜色加深程度,保证后期糖液颜色红亮有光泽;糖糕熬制加入氢氧化钠加快反应速度,使熬制的糖糕光鲜亮丽;压力0.3-0.4Mpa、温度140-150℃、时间4-6小时的密闭反应条件下,利于糖糕焦糖化反应,提高糖糕着色力及色率;压力、温度过低、时间过短反应速度较慢,过高设备及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容易出现焦化现象;加入乙酸调节糖糕PH在老抽酱油的适合PH范围,降低糖糕的苦味,使糖糕的焦糖风味更浓郁。
在本发明中,一方面采用以红薯为原料制备的糖糕作为着色剂,能够替代焦糖色作为老抽酱油的着色剂,制备的老抽酱油没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检出;另一方面,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合理设置,采用酶解发酵,优化参数设置,使发酵时间大幅缩短,降低了老抽酱油成本。
传统老抽发酵采用低盐固态或低盐稀态发酵工艺,原料经蒸制、制曲、加盐水混合后发酵,时间在15-20天、发酵温度在40-45℃,蛋白利用较低在70-75%;而采用本工艺技术,原料经粉碎后加水熬煮,粉碎原料使物料接触面积更大,利于熬煮时使蛋白质充分变性;调节PH5.0-5.5,以利酶活性在发酵过程保持更高活力,再加入酶制剂酶解发酵,温度45-50℃、时间4-5天,蛋白质利用率较高85-90%。
并且,在发酵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量为0.3-0.6v/v.min,在发酵过程通入无菌空气可以加速发酵进程,通氧的情况下酶制剂的活性处在较高的水平,缩短发酵时间,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通气量过大挥发物质较多,微量香味物质不易保留,通气量过小反应较慢,酶活性激活不够。申请人通过试验发现,将通气量设置为0.3-0.6v/v.min为最佳通气量。
进一步地,酶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纤维素酶0.5%,所述重量以豆粕重量计。
本发明所述米曲霉能够分解蛋白质变成氨基酸;所述淀粉酶能够水解多余淀粉变成糖,提高酶解液口感;所述蛋白酶能够辅助米曲霉分解多余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即通过蛋白酶与米曲霉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蛋白质的转化率;所述纤维素酶利于酶进入到物料内部,使得水解彻底。
本发明通过将米曲霉、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合到一起用于豆粕的发酵工艺,合理控制各个生物酶的用量,能够提高蛋白质转化率和水解程度。
米曲霉用量过大风味不正,过小中性蛋白酶活力不够;淀粉酶辅助水解残余的淀粉,过多造成浪费,过少水解不彻底,造成残糖过高,发酵总酸偏高,口感较差;蛋白酶过少使氨基酸产出较低,发酵出的酱油氨基酸态氮达不到要求,过多造成蛋白沉淀产生,过滤困难,利用率偏低;纤维素酶是破壁酶,过多酶残留,风味不好,过少造成豆粕表皮分解不彻底,蛋白利用率较低。
因此,申请人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将酶制剂的含量分别设置为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纤维素酶0.5%,不仅口感好、风味正,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高,又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在发酵过程中还加入微量元素。
在发酵过程中适量的加入微量元素,能够保证后期酶生长繁殖所需营养,利于蛋白质水解彻底,得到更多氨基酸。
进一步地,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硫酸铵0.1%,所述重量以豆粕重量计。
进一步地,在发酵过程中以豆粕重量计还加入盐7-9%、酒精3-5%
本发明采用酒精与盐组合能提高渗透压,抑制低盐情况下杂菌生长,保持发酵的正常进行;丰富口感。
进一步地,步骤3)中糖糕和酱油原液的重量比为1:1-3。
糖糕与酱油原液按此比例调出的老抽酱油,色泽、口感、理化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糖糕过多造成老抽颜色过深、菜肴上色发乌;过少菜肴不上色、着色力弱、氨基酸态氮偏低、鲜味不够。
进一步地,发酵过程中过滤后的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
将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实现滤渣的循环利用,避免了废渣的产生。
进一步地,在纯糖液的调配浓缩过程中,按纯糖液重量加入味精80-90%、食用盐7-9%。
所述味精和食用盐的添加能够提高糖液鲜度和氨基酸态含量,利于后期生产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红薯为原料制备的糖糕作为着色剂,糖糕指标为色价0.03-0.04,波美38-40Be,氨基酸态氮0.8-0.9g/100ml,盐含量15-17g/100ml,能够替代焦糖色作为老抽酱油的着色剂,不仅制备的老抽酱油没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检出,而且充分利用了农副产物,提高了红薯的利用价值。
2、一方面采用以红薯为原料制备的糖糕作为着色剂,能够替代焦糖色作为老抽酱油的着色剂,制备的老抽酱油没有4-甲基咪唑、二氧化硫检出;另一方面,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合理设置,采用通无菌空气、酶解发酵,优化参数设置,使发酵时间大幅缩短,降低了老抽酱油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糖糕制备:
a1)、原料处理:红薯清洗后,用磨浆机磨浆,浆液调节pH5.5;
b1)、液化和糖化:按红薯重量加入淀粉酶0.1%,升温至90℃液化维持40min,冷却至60℃,调节pH为4.5,按红薯重量加入糖化酶0.2%,糖化8h,DE值达55结束,用板框过滤糖液,去除杂质后,得到纯糖液;
c1)、调配浓缩:纯糖液按重量加入味精80%、食用盐7%,通过温度70℃负压浓缩至DE值达85结束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糖液;
d1)、糖糕熬制:浓缩混合糖液中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在压力0.3Mpa、温度140℃下加压反应4h,卸压降温至40℃,加入乙酸调节pH为5.5,调节糖糕口感,即得到糖糕,糖糕指标为色价0.03,波美38Be,氨基酸态氮0.8g/100ml,盐含量15g/100ml;
2)、酱油原液制备:
a2)、豆粕熬煮:豆粕用粉碎机粉碎,按重量比1:1加入水,密闭熬煮2h;
b2)、发酵:豆粕熬煮后冷却到45℃,调节pH为5.0,按豆粕粉重量加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硫酸铵0.1%;按豆粕重量加入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和纤维素酶0.5%,按豆粕粉重量加入盐9%、酒精3%,通入无菌空气0.3v/v.min、恒温50℃发酵5天,过滤得到氨基酸态氮1.0g/100ml、全氮1.65g/100ml、盐17g/100ml的酱油原液,过滤后的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
3)、老抽酱油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糖糕加入步骤2)制备的酱油原液,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和酱油原液的比例为1:1。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糖糕制备:
a1)、原料处理:红薯清洗后,用磨浆机磨浆,浆液调节pH5.8;
b1)、液化和糖化:按红薯重量加入淀粉酶0.1%,升温至92℃液化维持45min,冷却至62℃,调节pH为4.8,按红薯重量加入糖化酶0.2%,糖化10h,DE值达58结束,用板框过滤糖液,去除杂质后,得到纯糖液;
c1)、调配浓缩:纯糖液按重量加入味精85%、食用盐8%,通过温度75℃负压浓缩至DE值达88结束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糖液;
d1)、糖糕熬制:浓缩混合糖液中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pH为11,在压力0.5Mpa、温度145℃下加压反应5h,卸压降温至45℃,加入乙酸调节pH为5.8,调节糖糕口感,即得到糖糕,糖糕指标为色价0.035,波美39Be,氨基酸态氮0.85g/100ml,盐含量16g/100ml;
2)、酱油原液制备:
a2)、豆粕熬煮:豆粕用粉碎机粉碎,按重量比1:2加入水,密闭熬煮1h;
b2)、发酵:豆粕熬煮后冷却到48℃,调节pH为5.2,按豆粕粉重量加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硫酸铵0.1%;按豆粕重量加入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和纤维素酶0.5%,按豆粕粉重量加入盐8%、酒精4%,通入无菌空气0.5v/v.min、恒温45℃发酵4天,过滤得到氨基酸态氮0.9g/100ml、全氮1.60g/100ml、盐16g/100ml的酱油原液,过滤后的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
3)、老抽酱油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糖糕加入步骤2)制备的酱油原液,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和酱油原液的比例为1: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糖糕制备:
a1)、原料处理:红薯清洗后,用磨浆机磨浆,浆液调节pH6.0;
b1)、液化和糖化:按红薯重量加入淀粉酶0.1%,升温至90℃液化维持40min,冷却至60℃,调节pH为4.5,按红薯重量加入糖化酶0.2%,糖化8h,DE值达55结束,用板框过滤糖液,去除杂质后,得到纯糖液;
c1)、调配浓缩:纯糖液按重量加入味精80%、食用盐7%,通过温度70℃负压浓缩至DE值达85结束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糖液;
d1)、糖糕熬制:浓缩混合糖液中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在压力0.3Mpa、温度140℃下加压反应4h,卸压降温至40℃,加入乙酸调节pH为5.5,调节糖糕口感,即得到糖糕,糖糕指标为色价0.03,波美38Be,氨基酸态氮0.9g/100ml,盐含量17g/100ml;
2)、酱油原液制备:
a2)、豆粕熬煮:豆粕用粉碎机粉碎,按重量比1:3加入水,密闭熬煮2h;
b2)、发酵:豆粕熬煮后冷却到45℃,调节pH为5.0,按豆粕粉重量加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硫酸铵0.1%;按豆粕重量加入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和纤维素酶0.5%,按豆粕粉重量加入盐7%、酒精5%,通入无菌空气0.6v/v.min、恒温50℃发酵6天,过滤得到氨基酸态氮0.85g/100ml、全氮1.58g/100ml、盐17g/100ml的酱油原液,过滤后的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
3)、老抽酱油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糖糕加入步骤2)制备的酱油原液,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和酱油原液的比例为1:3。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发酵过程中不加入微量元素。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蛋白酶。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发酵过程中不加酒精。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盐和酒精。
将实施例1-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1与市购老抽酱油的物质检测进行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的数据可知:
1、由实施例1-实施例3与市购老抽酱油的对比可知:采用糖糕作为着色剂,与采用焦糖色作为着色剂相比,色泽和体态没有变化的,且4-甲基咪唑和二氧化硫物检出。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至对比例5的对比可知:
当在发酵过程中不加入微量元素时,氨基酸态氮低19%、全氮低6%、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低2%。
当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蛋白酶时,氨基酸态氮低25%、全氮低12%、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低9%。
当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时,氨基酸态氮低30%、全氮低15%、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低12%。
当在发酵过程中不加酒精时,微量醇含量为0。
当在发酵过程中不使用盐和酒精时,氨基酸态氮低50%、全氮低58%、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低2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豆粕为基本原料,依次经过粉碎、熬煮和发酵,过滤获得酱油原液,在酱油原液中加入糖糕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所述糖糕是以红薯为原料,红薯磨浆后依次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分别进行液化和糖化处理获得纯糖液,纯糖液采用负压浓缩获得浓缩混合糖液,浓缩混合糖液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乙酸熬制获得糖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糖糕制备:
a1)、原料处理:红薯洗净后磨浆,调节浆液pH为5.5-6.0;
b1)、液化和糖化:按红薯重量加入淀粉酶0.1%,升温至90-95℃液化维持40-50min,冷却至60-65℃,调节pH为4.5-5.0,按红薯重量加入糖化酶0.2%,糖化8-12h,DE值达55-60结束,过滤获得纯糖液;
c1)、调配浓缩:在温度70-80℃下负压浓缩至DE值达85-90结束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糖液;
d1)、糖糕熬制:浓缩混合糖液中加入食品级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12,在压力0.3-0.4Mpa、温度140-150℃下加压反应4-6h,卸压降温至40-45℃,加入乙酸调节pH为5.5-6.0,即得到糖糕;
2)、酱油原液制备:
a2)、豆粕熬煮:豆粕粉碎后按重量比1:1-1:3加入水,密闭熬煮1-3h;
b2)、发酵:豆粕熬煮后冷却到45-50℃,调节pH为5.0-5.5,按豆粕重量加入酶制剂1.9%,通入无菌空气0.3-0.6v/v.min,恒温45-50℃发酵4-6天,过滤获得酱油原液;
3)、老抽酱油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糖糕加入步骤2)制备的酱油原液,经过高温瞬时灭菌获得老抽酱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米曲霉1%、淀粉酶0.2%、蛋白酶0.2%、纤维素酶0.5%,所述重量以豆粕重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过程中还加入微量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硫酸铵0.1%,所述重量以豆粕重量计。
6.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酵过程中以豆粕重量计还加入盐7-9%、酒精3-5%。
7.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糖糕和酱油原液的重量比为1:1-3。
8.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过滤后的滤渣粉碎后与原料豆粕一起熬煮。
9.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纯糖液的调配浓缩过程中,按纯糖液重量加入味精80-90%、食用盐7-9%。
CN201810373989.9A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606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989.9A CN108606301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989.9A CN108606301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6301A true CN108606301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3989.9A Pending CN108606301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63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081A (zh) * 2021-03-17 2021-06-08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零添加酱油的酿造方法
CN113367320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老抽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4949A (zh) * 2021-07-23 2021-09-24 宋明翰 一种高氨基酸氮有机红烧酱油的制作方法
CN113647602A (zh) * 2021-07-27 2021-11-16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1541A (zh) * 2022-02-22 2022-05-10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替代老抽的红烧酱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247A (zh) * 1997-05-28 1998-12-02 朱清沧 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
CN101693903A (zh) * 2009-10-14 2010-04-14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一种焦糖色素的生产工艺
CN102643862A (zh) * 2012-04-06 2012-08-22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催化反应生产高安全性焦糖色的方法
CN103349322A (zh) * 2013-06-18 2013-10-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红薯酶解液化制备浓缩汁的方法
CN104366191A (zh) * 2014-11-21 2015-02-2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以碎米为原料制取酱油专用淀粉糖浆的方法
CN104473126A (zh) * 2014-10-22 2015-04-01 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一种老抽酱油的生产工艺及老抽酱油
CN105506028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薯渣制糖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22212A (zh) * 2016-07-22 2016-12-1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红薯渣高固相循环酶解制备高浓度葡萄糖的方法
CN107467460A (zh) * 2017-09-20 2017-12-15 安徽三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糖浆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作工艺
CN107712816A (zh) * 2017-11-23 2018-02-23 张红 一种三七茎叶保健酱油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247A (zh) * 1997-05-28 1998-12-02 朱清沧 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
CN101693903A (zh) * 2009-10-14 2010-04-14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一种焦糖色素的生产工艺
CN102643862A (zh) * 2012-04-06 2012-08-22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催化反应生产高安全性焦糖色的方法
CN103349322A (zh) * 2013-06-18 2013-10-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红薯酶解液化制备浓缩汁的方法
CN104473126A (zh) * 2014-10-22 2015-04-01 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一种老抽酱油的生产工艺及老抽酱油
CN104366191A (zh) * 2014-11-21 2015-02-2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以碎米为原料制取酱油专用淀粉糖浆的方法
CN105506028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薯渣制糖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22212A (zh) * 2016-07-22 2016-12-1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红薯渣高固相循环酶解制备高浓度葡萄糖的方法
CN107467460A (zh) * 2017-09-20 2017-12-15 安徽三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薯糖浆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作工艺
CN107712816A (zh) * 2017-11-23 2018-02-23 张红 一种三七茎叶保健酱油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萃明,等: "利用红薯全薯制取焦糖色素", 《农产品加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081A (zh) * 2021-03-17 2021-06-08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零添加酱油的酿造方法
CN113367320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老抽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7320B (zh) * 2021-06-29 2022-09-16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老抽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4949A (zh) * 2021-07-23 2021-09-24 宋明翰 一种高氨基酸氮有机红烧酱油的制作方法
CN113647602A (zh) * 2021-07-27 2021-11-16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47602B (zh) * 2021-07-27 2024-02-06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1541A (zh) * 2022-02-22 2022-05-10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替代老抽的红烧酱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6301A (zh)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4161259B (zh) 一种酵母细胞破壁并制备酵母抽提物的方法
CN111920031B (zh) 一种高谷氨酸含量富硒酱油的酿造方法
EP0429760B1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un agent aromatisant
CN107227222A (zh) 一种红心蜜柚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3222612A (zh) 一种双豆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2308948B (zh) 一种利用麸皮酶解物生产的酱类食品基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39380B (zh) 一种玉米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674318A (zh) 一种基于大豆和小麦提高酱油色、香、味的方法
CN114343162A (zh) 一种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14403420B (zh) 一种减盐酱油的酿造方法及低食盐含量的减盐酱油
CN106962884A (zh) 香菇酱油的制作工艺
CN102687891B (zh) 山杏仁多肽饮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5295B (zh) 薏米蜂蜜醋的制备方法
CN114365838B (zh) 一种生蚝发酵全汁蚝油的制备方法
CN108201109B (zh) 一种红曲酒糟的红曲多肽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152A (zh) 一种金针菇水解液的制备方法
CN109380701A (zh) 利用酱油渣酶法生产酱油基质调味料的方法
CN113647602B (zh) 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531B (zh) 大米原浆酒的制备方法
CN110305753B (zh) 一种花青素玉米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8289B (zh) 一种虫草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10754646A (zh) 一种玉米浆调味汁
CN114451541A (zh) 一种可替代老抽的红烧酱的制备方法
CN105218622A (zh) 一种碎米联产制备大米低温蛋白粉和淀粉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