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7466B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7466B
CN108407466B CN201810150329.4A CN201810150329A CN108407466B CN 108407466 B CN108407466 B CN 108407466B CN 201810150329 A CN201810150329 A CN 201810150329A CN 108407466 B CN108407466 B CN 1084074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placement
suction
mounting surfa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7466A (zh
Inventor
酒井裕彰
保延优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85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756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12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498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07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7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7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7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去除在介质上所产生的褶皱的记录装置或者能够抑制在被载置在载置部上的介质上产生褶皱的情况的记录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对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头的打印机,并具备:基座,其具有能够载置介质的载置面;泵,其对被载置在基座的载置面上的介质进行吸附,从介质的一部分至整体均施加压力或抽吸力。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本申请为,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510104524.X、申请日为2015年3月10日、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公知一种通过在介质上形成画像从而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在这种记录装置中,通过在辊与被载置于载置台上的被印染材料相接触状态下,载置台与辊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被印染材料被辊按压而将在被印染材料上产生的褶皱去除。此外,在这种记录装置中,在使形成于吸附板的上表面上的抽吸孔内产生负压的状态下,介质被输送至吸附板的上表面。并且,通过这种结构,由于从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起,介质依次被吸附在吸附板的上表面上,从而抑制了在被吸附于吸附板的上表面上的介质上产生褶皱的情况。
然而,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存在当辊对被印染材料进行按压时,被印染材料相对于载置台产生位置偏移,从而无法适当地去除被印染材料的褶皱的问题。此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由于在以使吸附板的抽吸孔内产生负压的状态从吸附板的上方对介质进行载置的情况下,吸附力会从吸附板的上表面同时作用于介质的整个区域,因此存在容易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11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如上的情况而被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去除在介质上所产生的褶皱的记录装置或者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被载置于载置部上的介质上产生褶皱的记录装置。
解決上述课题的记录装置为,具备对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并具备:支承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吸附部,其将所述介质吸附在所述支承部上;压力施加部,其在相对于被吸附于所述支承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的同时对所述介质施加压力。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吸附部能够执行第一吸附模式以及与该第一吸附模式相比吸附力较大的第二吸附模式,在所述压力施加部对所述介质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吸附模式。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吸附部在所述压力施加部完成了对所述介质的压力的施加动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吸附模式。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吸附部以所述第一吸附模式而对所述介质中未执行由所述压力施加部进行的压力的施加的介质部分实施吸附,并且以所述第二吸附模式而对所述介质中执行了由所述压力施加部进行的压力的施加的介质部分实施吸附。
上述记录装置还具备传感器和距离调节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介质的厚度进行检测,所述距离调节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对在所述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介质与所述压力施加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所述压力施加部以非接触的方式而对所述介质进行压力的施加,在对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介质的厚度互不相同的两个检测结果下的所述距离调节部的动作进行比较时,在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介质的厚度相对较厚的情况下,与所述介质的厚度相对较薄的情况相比,所述距离调节部将所述介质与所述压力施加部之间的距离缩短。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所述压力施加部从所述介质中开始进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的介质部分起,开始进行压力的施加。
解決上述问题的记录装置为具备对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部,并具备:载置部,其具有能够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吸附部,其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吸附;所述吸附部从沿着所述载置面的方向的端部起依次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吸附。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当将沿着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的方向且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时,所述端部为,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中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端部。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记录部从所述介质中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上的介质部分起开始进行记录。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载置部具有在所述载置面上开口的多个抽吸孔和与该多个抽吸孔连通的负压室,所述吸附部通过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抽吸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而使所述负压室中产生负压,从而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并将其吸附于所述载置面上。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在所述负压室中,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通过所述吸附部而被抽吸的空气的流道截面积逐渐地变大。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多个抽吸孔从所述端部起以放射状而被配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所述多个抽吸孔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窄。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所述多个抽吸孔的孔密度逐渐地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时的作用图,(a)为表示按压辊与介质接触前的状态的模式图,(b)为表示按压辊与介质接触时的状态的模式图,(c)为表示按压辊正在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状态的模式图,(d)为表示从图2(c)所示的状态起按压辊正进一步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时的作用图,(a)为表示距离传感器与介质对置前的状态的模式图,(b)为表示距离传感器与介质对置时的状态的模式图,(c)为表示从如图3(b)所示的状态起液体喷射单元的高度被调节后的状态的模式图,(d)为表示风扇正在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状态的模式图,(e)为表示从图3(d)所示的状态起风扇正进一步对介质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为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为模式化地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基座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抽吸孔的排列的模式图。
图7为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使介质吸附在基座的载置面上之际的作用图,(a)为表示介质被载置于基座的载置面上的状态的模式图,(b)为表示从图7(a)所示的状态起真空泵被驱动的状态的模式图,(c)为表示从图7(b)所示的状态起真空泵进一步被驱动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8(a)、(b)为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抽吸孔的排列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机具备作为支承部(载置部)的一个示例的基座12,所述基座12被构成为,包括被置于地面上的框结构的支承架座11。基座12的上表面为对介质P进行支承的支承面(载置面)13,在该支承面13上开口有多个抽吸孔14。此外,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的下部设置有减压室(负压室)15。
如图2(a)所示,减压室15由在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被分割的多个减压室单元15A构成。与作为吸附部的一个示例的真空泵16连接的排气管17以与减压室单元15A的个数相同的数量而分支为多个,并且分别与上述减压室单元15A连接。并且,在根据来自对基座12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支承控制部18的控制指令而使真空泵16驱动时,各减压室单元15A成为减压气氛,从而抽吸力经由抽吸孔14而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
此外,在排气管17中与分支点相比靠减压室单元15A一侧的部分中,针对每个减压室单元15A而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9。各流量调节阀19根据来自支承控制部18的控制信号而对开度实施控制,从而对真空泵16经由排气管17而从减压室单元15A排出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在该情况下,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根据来自支承控制部18的控制信号而分别被调节。因此,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上的抽吸力针对与各个减压室单元15A相对应的每个抽吸孔14而分别被调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控制部18能够将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调节为“小”与“大”这两个级别。而且,在支承控制部18将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设为“小”的情况下,以第一吸附模式而使抽吸力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上的介质P。另一方面,在支承控制部18将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设为“大”的情况下,以第二吸附模式而使与第一吸附模式相比较大的抽吸力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
如图1所示,在基座12中的沿着介质P的长边方向X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引导槽20(图1中仅图示了单侧)。在该引导槽20中,以能够沿着介质P的长边方向X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而嵌合有在与介质P的长边方向X交叉的宽度方向Y上较长地延伸的门型的液体喷射单元21的下端部。
此外,在基座12上,沿着单侧(图1中为右侧)的侧面而架设有滚珠螺杆22,所述单侧是沿着该介质P的长边方向X的。在该滚珠螺杆22上连接有,被设置在液体喷射单元21中的长边方向的一侧的下端部的驱动机构23。驱动机构23被构成为,包括与滚珠螺杆22螺合的螺母部件和使该螺母部件在正反两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并且,通过在驱动机构23的驱动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驱动机构23的螺母部件边进行旋转边沿着滚珠螺杆22进行移动,从而液体喷射单元21在被引导槽20引导的同时在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另外,在基座12上沿着介质P的长边方向X而设置有线性刻度(省略图示)。而且,被搭载在液体喷射单元21中的编码器(省略图示)根据线性刻度而向支承控制部18输出与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脉冲数的信号。
液体喷射单元21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的主轴24以及副轴25。在上述轴24、25上支承有能够沿着其长边方向进行滑动的滑架26。在液体喷射单元21中的与两轴24、25的两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处,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支承有驱动滑轮27以及从动滑轮28。在驱动滑轮27上连接有成为使滑架26进行往复移动时的驱动源的滑架电机29的输出轴,并且在该一对滑轮27、28之间挂装有一部分与滑架26连接的无接头的同步齿型带30。因此,滑架26在被两轴24、25引导的同时,通过滑架电机29的驱动力而经由无接头的同步齿型带30,沿着两轴24、25的长边方向进行移动。
在液体喷射单元21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图1中为右端侧)配置有容纳UV固化型的油墨(以下,称为“UV油墨”)的墨盒31。墨盒31内的UV油墨能够通过油墨供给管33而向被支承在滑架26的下表面上的作为记录部的一个示例的记录头32供给油墨。并且,通过记录头32向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喷射从墨盒31被供给的UV油墨,从而实施印刷。
此外,在遍及介质P的宽度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的印刷结束时,液体喷射单元21向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的一侧(图1中为左侧)移动固定量,而对在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相邻的介质部分实施印刷。
此外,在滑架26的两个侧面上支承有一对照射器35。该照射器35被支承在滑架26的移动方向上的隔着记录头32的两侧。并且,通过各个照射器35向被喷射在介质P上的UV油墨照射UV光,从而使UV油墨固化。
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具有按压辊37,所述按压辊37被架设在相对于滑架26而成为介质P印刷时的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方向A的前侧的位置处。按压辊37以横跨介质P的宽度方向Y的整个区域的方式而延伸,并且在其长边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连接有线圈弹簧39的第二端,所述线圈弹簧39的第一端与荷重传感器38连接。线圈弹簧39向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方向A的前斜下方对按压辊37进行施力。因此,按压辊37作为基于来自线圈弹簧39的施力而对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施加按压力的压力施加部而发挥作用。
接下来,在下文中,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尤其是着眼于按压辊37对在被支承于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上产生的褶皱进行拉伸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a)所示,通过支承控制部18将全部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设为“小”,从而以第一吸附模式使抽吸力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
然后接下来,如图2(b)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随着驱动机构23的驱动而向移动方向A的前侧移动。然后,当按压辊37越过介质P的端部时,通过线圈弹簧39进行弹性压缩从而使荷重从线圈弹簧39被施加至荷重传感器38。然后,液体喷射单元21在荷重被施加于荷重传感器38的时刻对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液体喷射单元21根据被检测出的介质P的位置而设定对介质P的印刷动作的开始位置。
接下来,如图2(c)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随着驱动机构23的驱动而进一步向移动方向A的前侧移动。如此,按压辊37在相对于介质P进行相对移动的同时将介质P中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按压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此时,在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上作用有比较小的抽吸力。因此,虽然介质P被临时固定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但是由于介质P能够移动,因此在被按压辊37按压时去除了介质P的褶皱。
然后,如图2(d)所示,按压辊37通过了成为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方向A上的最近前侧的减压室单元15A的位置。此时,支承控制部18将与按压辊37尚未通过的减压室单元15A对应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维持为“小”,并且将与按压辊37已通过的减压室单元15A对应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改变为“大”。如此,以第一吸附模式使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未进行按压辊37的按压力的施加的介质部分,而以第二吸附模式使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进行了按压辊37的按压力的施加的介质部分。其结果为,比较大的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因来自按压辊37的按压而使褶皱被去除的介质部分。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介质P以比较弱的抽吸力而被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状态下,按压辊37被按压在介质P上。因此,随着来自按压辊37的按压而使介质P相对于基座12的支承面13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被抑制,从而可适当地去除介质P的褶皱。
此外,介质P中通过按压辊37的按压而使褶皱暂时被去除的介质部分以比较强的抽吸力而牢固地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因此,可对在介质P的褶皱暂时被去除之后介质P产生位置偏移等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再次产生褶皱的情况进行抑制。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以下所示的效果。
(1)通过将介质P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从而抑制了基座12相对于支承面13的相对移动,对介质P的压力的施加被实施。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去除在介质P上所产生的褶皱。
(2)以吸附力比较小的第一吸附模式而将介质P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并且实施对介质P的压力的施加。因此,介质并未被过度强力地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从而能够适当地去除在介质P上所产生的褶皱。
(3)从结束了对介质P的压力的施加的介质部分起依次被强力地吸附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因此,能够抑制在结束了对介质P压力的施加之后在介质P上再次产生褶皱的情况。
(4)将介质P中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作为起点,而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在对介质P的褶皱进行拉伸时介质P的记录开始位置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打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在通过风扇对介质吹送空气从而将介质的褶皱去除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3(a)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从介质P印刷时的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方向A上的前侧起依次具有距离传感器40以及风扇41。距离传感器40作为根据距介质P的距离而对介质P的厚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而发挥作用。另外,距离传感器40优选为非接触式的传感器,例如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此外,风扇41作为通过对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进行送风从而对介质P施加作为压力的风压的压力施加部而发挥作用。此外,液体喷射单元21具有,使液体喷射单元21的整体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42。升降机构42作为通过使液体喷射单元21升降从而对介质P与风扇41的距离进行调节的距离调节部而发挥作用。
接下来,在下文中,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尤其是着眼于风扇41对在被支承于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上产生的褶皱进行拉伸时的动作而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通过支承控制部18将全部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设为“小”,从而以第一吸附模式而使抽吸力作用于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
然后接下来,如图3(b)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伴随着驱动机构23的驱动而向移动方向A的前侧移动。然后,液体喷射单元21在通过距离传感器40而被检测出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刻,判断为距离传感器40与介质P对置配置,并对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液体喷射单元21根据被检测出的介质P的位置而设定对介质P的印刷动作的开始位置。
接下来,如图3(c)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根据距离传感器40与介质P的距离而对介质P的厚度进行计算。然后,液体喷射单元21通过根据基于距离传感器40的检测结果而被计算出的介质P的厚度而对升降机构42进行驱动,从而相对于基座12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然后,液体喷射单元21在距离传感器40距介质P的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值的时刻而使升降机构42停止。此时,风扇41距介质P的距离也同样被维持为预先设定的值,而与介质P的厚度无关。
然后接下来,如图3(d)所示,液体喷射单元21随着驱动机构23的驱动而进一步向移动方向A的前侧移动。如此,风扇41相对于介质P而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将介质P中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按压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此时,在被支承于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上作用有比较小的抽吸力。因此,虽然介质P被临时固定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但是在风扇41送风时介质P的褶皱被去除。
然后,如图3(e)所示,风扇41通过了成为液体喷射单元21的移动方向A上的最近前侧的减压室单元15A的位置。此时,支承控制部18将与按压辊37尚未通过的减压室单元15A对应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维持为“小”,并将与按压辊37已通过的减压室单元15A对应的流量调节阀19的开度改变为“大”。如此,以第一吸附模式使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未实施来自风扇41的风压的施加的介质部分,而以第二吸附模式使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实施了来自风扇41的风压的施加的介质部分。其结果为,比较大的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中通过来自风扇41的风压的施加而使褶皱被去除的介质部分。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获得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4)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如下文所示的效果。
(5)即使被支承在基座12的支承面13上的介质P的厚度发生了变化,介质P与风扇41之间的距离也会被维持为适当的长度。因此,能够通过来自风扇41的送风而适当地去除在介质P上产生的褶皱。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的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按压辊37也可以通过在液体喷射单元21向与移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期间内将介质P按压在支承面13上,从而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动作。在该情况下,将介质P中与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在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成为相反侧的介质部分作为起点,而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风扇41也可以通过在液体喷射单元21向与移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期间内向介质P吹空气而将介质P按压在支承面13上,从而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将介质P中与介质P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在介质P的长边方向X上成为相反侧的介质部分作为起点,而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单元21也可为具备对风扇41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液体喷射单元21也可以通过根据基于距离传感器40与介质P之间的距离所计算出的介质P的厚度而对升降机构进行驱动,从而使风扇41相对于介质P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单元21也可以根据基于距离传感器40与介质P之间的距离所计算出的介质P的厚度,而使从风扇41向介质P送出的风力的大小进行变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支承控制部18也可以在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的期间内以第一吸附模式而使抽吸力作用于介质P的整个区域,而在对介质P的整个区域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结束之后,以第二吸附模式使抽吸力再次作用于介质P的整个区域。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支承控制部18也可以在实施对介质P上的褶皱进行拉伸的动作之前和之后,使作用于介质P上的抽吸力维持为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基座12也可以通过在支承面13的下部设置抽吸风扇并对该抽吸风扇进行驱动,从而使介质P吸附在支承面13上。此外,基座12也可以通过使支承面13带电从而使介质P静电吸附在支承面13上。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打印机具备作为载置部的一个示例的基座12,所述载置部被构成为,包括被置于地面上的框结构的支承架座11。基座12的上表面成为载置有介质P的矩形形状的载置面13,并且在该载置面13上开口有多个抽吸孔14。此外,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下部设置有与抽吸孔14连通的负压室15,并且作为吸附部的一个示例的真空泵16经由排气管17而与该负压室15连接。并且,在真空泵16被驱动的情况下,负压室15成为减压气氛,从而抽吸力通过抽吸孔14而作用于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
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随着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第一方向)以及短边方向Y(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端部即角部A朝向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的距离变长,负压室15的底面成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因此,在负压室15中,随着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角部A朝向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的距离变长,与该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大。
此外,同样地,如图4所示,随着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角部A朝向载置面13的短边方向Y的距离变长,负压室15的底面成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因此,在负压室15中,随着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角部A朝向载置面13的短边方向Y的距离变长,与该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大。
在基座12中的沿着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引导槽20(图4中仅图示了单侧)。在该引导槽20中,以能够沿着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而嵌合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门型的液体喷射单元21的下端部。并且,液体喷射单元21被引导槽20引导并且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上往复移动。
液体喷射单元21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的主轴24以及副轴25。在该轴24、25上支承有能够沿其长边方向进行滑动的滑架26。
在液体喷射单元21中的与两轴24、25的两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处,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支承有驱动滑轮27以及从动滑轮28。在驱动滑轮27上连接有成为使滑架26往复移动时的驱动源的滑架电机29的输出轴,并且在该一对滑轮27、28之间挂装有一部分与滑架26连接的无接头的同步齿型带30。因此,滑架26被两轴24、25引导并且通过滑架电机29的驱动力而经由无接头的同步齿型带30,沿着两轴24、25的长边方向移动。
在液体喷射单元21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图4中为右端侧)配置有容纳UV固化型的油墨(以下,称为“UV油墨”)的墨盒31。墨盒31内的UV油墨能够通过油墨供给管33而向被支承滑架26的下表面上的作为记录部的一个示例的记录头32供给油墨。而且,通过记录头32向被载置于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喷射从墨盒31被供给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
此外,在滑架26的两个侧面上支承有一对照射器35。该照射器35被支承在滑架26的移动方向上的隔着记录头32的两侧。并且,通过各照射器35向被喷射在介质P上的UV油墨照射UV光,从而使UV油墨固化。
另外,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孔14以格子状被配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相邻的抽吸孔14彼此的开口面积中,距载置面13的一个角部A的距离相对较短的抽吸孔14的开口面积较大。即,抽吸孔14的开口面积随着距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而逐渐地变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抽吸孔14按照开口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而依次地称为第一抽吸孔14A、第二抽吸孔14B、第三抽吸孔14C、第四抽吸孔14D以及第五抽吸孔14E。在该情况下,角部A与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中开始进行印刷的介质部分对应,而成为对介质P实施印刷时的基准位置。并且,液体喷射单元21从介质P中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角部A的介质部分开始进行印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7被连接于负压室15中的与载置面13的角部A对应的位置处。
接下来,在下文中,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尤其是着眼于介质P被吸附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a)所示,在使真空泵16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介质P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在该情况下,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所形成的抽吸孔14A~14E的开口被介质P从上方覆盖。
然后接下来,如图7(b)所示,当开始进行真空泵16的驱动时,负压室15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17而被排出。此时,排气管17从负压室15中的与载置面13的角部A对应的位置将空气排出。因此,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所形成的多个抽吸孔14A~14E中的、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最短的第一抽吸孔14A内抽吸空气而产生负压。
然后,通过介质P中被载置在载置面13的角部A上的介质部分被吸附在载置面13上,从而在该介质部分上所产生的褶皱被去除。
接下来,如图7(c)所示,当继续进行真空泵16的驱动时,从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所形成的多个抽吸孔14A~14E中的、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第二近的第二抽吸孔14B内抽吸空气而产生负压。即,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所形成的多个抽吸孔14A~14E中的、与最先产生负压的第一抽吸孔14A相邻的第二抽吸孔14B内产生负压。然后,通过介质P中与已被吸附在载置面13上的介质部分相邻的介质部分被吸附在载置面13上,从而在该介质部分上所产生的褶皱被去除。
之后,当继续进行真空泵16的驱动时,按照第三抽吸孔14C、第四抽吸孔14D、第五抽吸孔14E的顺序抽吸空气而产生负压。即,从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开口的抽吸孔14A~14E中的、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较近的抽吸孔起,依次抽吸空气而产生负压。其结果为,通过使介质P中与已被吸附在载置面13上的介质部分相邻的部分依次被吸附在载置面13上,从而在介质P全体上所产生的褶皱被去除。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文所示的效果。
(1)以从介质P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的顺序对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实施吸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介质P被吸附于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时在介质P上产生褶皱的情况。
(2)从开始进行印刷的介质部分起依次对被支承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实施吸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在介质P被吸附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时介质P的印刷开始位置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3)在抽吸孔14A~14E中,从被设置在载置面13的角部A上的第一抽吸孔14A起依次产生负压。因此,能够实现从介质P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依次对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实施吸附动作的结构。
(4)在负压室15中,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通过真空泵16而被抽吸的空气的流道截面积逐渐地变大。因此,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所形成的抽吸孔14A~14E中,随着远离载置面13的角部A,产生负压的时间点容易产生时间差。因此,在从介质P中被支承在载置面13的角部A上的介质部分被吸附起到相邻的介质部分被吸附的期间内,可确保对介质P的形状进行调节的时间。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介质P被吸附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时在介质P上产生褶皱的情况。
(5)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抽吸孔14A~14E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窄。因此,在介质P中被载置在载置面13的角部A上的介质部分被牢固地吸附的状态下,将该介质部分作为起点而从介质P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依次实施吸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在介质P被吸附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时在介质P上产生褶皱的情况。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以如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对于抽吸孔114而言,也可以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而使抽吸孔114的孔密度逐渐地变小。在该情况下,全部的抽吸孔114的开口面积可以互为相等,也可以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而使抽吸孔114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窄。
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抽吸孔214也可以将基座12的载置面13的角部A作为起点而以放射状被配置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短边方向Y以及对角线方向C上。在该情况下,抽吸孔214既可以以等间隔被配置在各方向X、Y、C上,也可以以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而使各方向X、Y、C上的抽吸孔214之间的间隔逐渐地变大的方式被配置。此外,在该情况下,全部的抽吸孔214的开口面积可以互为相等,也可以随着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变长而使抽吸孔214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负压室15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上的整个区域内与该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为固定。此外,负压室15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载置面13的短边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内与该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为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7也可以被连接在负压室15中对应于与载置面13的角部A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上成为相反侧的角部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将介质P中与开始进行由记录头32实施的印刷动作的介质部分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上成为相反侧的介质部分作为起点,而实施对载置面13的吸附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7也可以被连接在负压室15中的与载置面13的短边方向Y上的中央部分对应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排气管17可以连接于负压室15中包括载置面13的角部A在内的载置面13的短边的中央部分,也可以连接于负压室15中包括与载置面13的角部A在载置面13的长边方向X上成为相反侧的角部在内的载置面13的短边的中央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座12也可以通过在载置面13的下部设置多个抽吸风扇并对这些抽吸风扇进行驱动,从而将介质P吸附在载置面13上。在该情况下,基台12中,通过使多个抽吸风扇中的距载置面13的角部A的距离较短的抽吸风扇起依次驱动,从而从介质P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依次对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实施吸附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座12也可以通过使载置面13带电而使介质P静电吸附在载置面13上。在该情况下,通过从载置面13中距角部A的距离较短的面部位起依次使其带电,从而从介质P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依次对被载置在基座12的载置面13上的介质P实施吸附动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也可以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流体(包括液体、功能材料的粒子被分散或混合于液体中而形成的液状体、如凝胶那样的流状体、能够作为流体而流动并喷射的固体)从而实施记录的流体喷射装置。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液状体喷射装置,即,通过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而含有被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的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来实施印刷的液状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为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射装置、喷射以碳粉等粉体(粉粒体)为示例的固体的粉粒体喷射装置(例如喷粉式印刷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流体喷射装置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流体”为,不包括仅由气体形成的流体的概念,流体例如包括液体(包括无机溶剂、有机溶剤、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等)、液状体、流状体、粉粒体(包括粒体、粉体)等。
符号的说明
12…作为支承部(载置部)的一个示例的基座;13…载置面;14、14A、14B、14C、14D、14…抽吸孔;15…负压室(减压室);16…作为吸附部的一个示例的真空泵;32…作为记录部的一个示例的记录头;37…作为压力施加部的一个示例的按压辊;40作为传感器的一个示例的距离传感器;41作为压力施加部的一个示例的风扇;42…作为距离调节部的一个示例的升降机构;114、214…抽吸孔;A…作为端部的一个示例的角部;P…介质;X…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的载置面的长边方向;Y…作为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的载置面的短边方向;P…介质。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介质实施记录的记录部,并具备:
载置部,其具有能够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
吸附部,其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吸附,
所述吸附部从沿着所述载置面的方向的端部起依次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吸附,
所述载置部还具有在所述载置面上开口的多个抽吸孔和与该多个抽吸孔连通的负压室,
所述吸附部通过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抽吸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而使所述负压室中产生负压,从而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面上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并将其吸附于所述载置面上,
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所述多个抽吸孔的开口面积逐渐地变窄,
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所述多个抽吸孔的孔密度逐渐地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将沿着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的方向且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时,所述端部为,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中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部从所述介质中被载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上的介质部分起开始进行记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负压室中,随着距所述载置部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变长,通过所述吸附部而被抽吸的空气的流道截面积逐渐地变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抽吸孔从所述端部起以放射状而被配置在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上。
CN201810150329.4A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8407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8528A JP6375647B2 (ja) 2014-03-12 2014-03-12 記録装置
JP2014-048528 2014-03-12
JP2014-071233 2014-03-31
JP2014071233A JP6349869B2 (ja) 2014-03-31 2014-03-31 記録装置
CN201510104524.XA CN104908420B (zh)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524.XA Division CN104908420B (zh)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7466A CN108407466A (zh) 2018-08-17
CN108407466B true CN108407466B (zh) 2020-06-09

Family

ID=5406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524.XA Active CN104908420B (zh)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CN201810150329.4A Active CN108407466B (zh)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524.XA Active CN104908420B (zh) 2014-03-12 2015-03-10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50546B2 (zh)
CN (2) CN104908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5197B2 (ja) * 2016-02-12 2020-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媒体支持方法
CN106379060B (zh) * 2016-10-26 2019-04-30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可调式吸风平台及平板式喷墨打印机
EP3392047B1 (en) * 2017-04-18 2021-03-24 HP Scitex Ltd Suction array layouts
WO2018233825A1 (en) * 2017-06-21 2018-12-27 Hp Indigo B.V. VACUUM TABLES
EP3427961B1 (en) * 2017-07-14 2021-04-21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Method of ink jet printing on porous media
CN109334242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滁州千字文印务有限公司 吸附式印刷设备
CN110027314B (zh) * 2019-04-16 2020-08-28 北京黎马敦太平洋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高利用效率的电化铝烫印设备
CN114269564A (zh) * 2019-07-11 2022-04-01 西康制造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液体施加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2789A (ja) * 2011-12-26 2013-07-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セッティング方法
CN103358711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施乐公司 配准和固支介质衬底片材的气动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081A (en) 1997-03-27 2000-07-11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3864791B2 (ja) 2002-01-25 2007-01-10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246042A (ja) 2002-02-26 2003-09-0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用紙吸着テーブル
JP4089471B2 (ja) * 2003-03-07 2008-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2005335246A (ja) 2004-05-27 2005-12-0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06194A (ja) 2005-01-25 2006-08-10 Mutoh Ind Ltd 記録装置
JP2005335400A (ja) 2005-08-09 2005-12-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5026297B2 (ja) * 2008-02-04 2012-09-12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媒体押さえ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125678B2 (ja) * 2008-03-27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469857B2 (ja) 2008-12-15 2014-04-1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922174B2 (en) * 2009-03-19 2011-04-12 Xerox Corporation Vacuum transport device with non-uniform belt hole pattern
JP2010269586A (ja) * 2009-04-23 2010-12-02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0253795A (ja) * 2009-04-24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US9102136B2 (en) * 2010-01-13 2015-08-11 Mimaki Engineering Company, Ltd. Ink-jet printer and medium transfer method
JP5316443B2 (ja) 2010-02-18 2013-10-16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549452B2 (ja) * 2010-07-21 2014-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707800B2 (ja) * 2010-09-10 2015-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585396B2 (ja) * 2010-11-05 2014-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2673141B (zh) * 2011-03-17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5857486B2 (ja) 2011-07-14 2016-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
US9266224B2 (en) * 2012-06-25 2016-02-23 Hewlett-Packard Industrial Printing Ltd Vacuum hole array
US8944588B2 (en) * 2013-03-12 2015-02-03 Xerox Corporation Pneumatic sheet registration and clamping with vectored air flow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2789A (ja) * 2011-12-26 2013-07-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セッティング方法
CN103358711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施乐公司 配准和固支介质衬底片材的气动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420B (zh) 2018-03-23
CN104908420A (zh) 2015-09-16
US9950546B2 (en) 2018-04-24
US20150258818A1 (en) 2015-09-17
CN108407466A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7466B (zh) 记录装置
US8708480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585262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540428B2 (ja) 記録装置
US2019034459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WO2017203972A1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140989A (ja) 記録装置
US9919541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ssing medium
JP5786415B2 (ja) 描画方法、描画装置
JP6375647B2 (ja) 記録装置
JP20091436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94342B2 (ja) 記録装置
JP2011194297A (ja) 吸着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6070806B2 (ja) 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1230463A (ja) 吸着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5831618B2 (ja) 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11691442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19031021A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用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機
JP6349869B2 (ja) 記録装置
JP20003514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用紙送り装置
JP697312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15972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025500A (ja) 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1156507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1156508A (ja) 液滴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