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2348B -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2348B
CN108382348B CN201810090544.XA CN201810090544A CN108382348B CN 108382348 B CN108382348 B CN 108382348B CN 201810090544 A CN201810090544 A CN 201810090544A CN 108382348 B CN108382348 B CN 108382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airbag
vehicle
diffuser
width direction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05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2348A (zh
Inventor
深渡濑修
古村崇道
国定正人
名仓博幸
川合琢真
清水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82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2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2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2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04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B60R2021/23509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23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for filling the bag with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气体产生装置,该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外侧框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侧部中;侧面安全气囊,该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接收来自容置在侧面安全气囊中的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而膨胀展开成从外侧框架的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扩大越过外侧框架;以及膨胀宽度扩大部,该膨胀宽度扩大部设置在侧面安全气囊中,并且膨胀宽度扩大部使侧面安全气囊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设置于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侧表面的外侧比在该侧表面的内侧大。

Description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6-513083(JP 2006-513083 A) 中描述的车辆座椅中,安全气囊单元(侧面安全气囊模块)设置在 车厢中的座椅靠背的框架中所包括的梁(外侧框架)的内侧。在侧 面安全气囊模块中,设置在外侧框架的最靠后区域中的充气装置(气 体产生装置)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期间将气体大致沿向前方向引入安 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中。因此,使侧面安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 变宽(膨胀展开)于外侧框架与就座乘员之间。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上述构型的车辆座椅中,侧面安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膨 胀展开于外侧框架与就座乘员之间,并且侧面安全气囊的所述至少 一部分快速地接收从外侧框架朝向就座乘员的反作用力。因此,就 座乘员会快速地被侧面安全气囊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约束。
然而,在具有上述构型的车辆座椅中,由于附接至车厢中的外 侧框架的内侧(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气体产生装置将气体大致沿 向前方向引入侧面安全气囊中,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容易朝向车辆前 侧及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膨胀展开,并且不太可能朝向车宽方向上的 外侧(朝向车厢侧部)膨胀展开。因此,在车厢侧部由于侧面碰撞 的碰撞载荷而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侵入之前,来自车厢侧部的反 作用力难以施加至侧面安全气囊。结果是,在侧面安全气囊约束乘 员的初始阶段,侧面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力暂时减小。因此,从进 一步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的角度来看,存在改进 的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该车辆 座椅能够提高具有下述构型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 在该构型中,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座椅靠背中的外侧框架的在车宽 方向上的内侧。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该 车辆座椅包括气体产生装置,该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外侧框架的在车 宽方向上的内侧,外侧框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 的侧部中;侧面安全气囊,该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接收来自容置在侧面 安全气囊中的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而膨胀展开成从外侧框架的车辆前 侧沿车宽方向扩大越过外侧框架;以及膨胀宽度扩大部,该膨胀宽度 扩大部设置在侧面安全气囊中,并且该膨胀宽度扩大部使侧面安全气 囊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设置于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 侧的侧表面的外侧比在该侧表面的内侧大。
根据该方面,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 内侧(车宽方向上的中央侧),外侧框架设置在位于座椅靠背的在车 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部中。例如,在检测到或预测到车辆的侧面碰 撞的情况下,气体产生装置被操作。然后,容置有气体产生装置的 侧面安全气囊以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的状态膨 胀展开。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快速地接收来自外侧框架的反作 用力并约束就座乘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设置在侧面安 全气囊中的膨胀宽度扩大部使侧面安全气囊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 度在设置于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侧表面的外侧比在该 侧表面的内侧大。因此,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容易快速接收来 自车厢侧部以及来自外侧框架的反作用力,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提 高侧面安全气囊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膨胀宽度扩大部可以是附加室, 该附加室附接至侧面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 侧表面,并且附加室构造成通过被供给来自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而朝 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
根据该方面,当气体产生装置被操作时,侧面安全气囊以从车 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的状态膨胀展开,并且附加室 被附接至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侧面安全气囊 的外表面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 型使侧面安全气囊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足够大的程度。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可以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 向上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气体引入口,附加室可以包括布置在侧面安 全气囊的前后方向上的一对前基布和后基布,该前基布和该后基布 的除第一端边缘部以外的外周部可以彼此接合,第一端边缘部可以 接合至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
根据该方面,来自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侧面安全气 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中的气体引入口被供给到附加室中, 使得附加室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由于附加室是如上面 描述的那样通过将前基布和后基布彼此接合而形成的,因此附加室 的制造是容易的。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可以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 向上的外侧表面中设置气体引入口,附加室可以包括布置在侧面安 全气囊的左右方向上并且具有彼此接合的外周部的一对右基布和左基 布,并且设置在右基布和左基布中的一者中的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 可以接合至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中的气体引入 口的边缘部。
根据该方面,来自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侧面安全气 囊的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中的气体引入口以 及形成在附加室的右基布和左基布中的一者中的气体引入口被供给 到附加室中。因此,附加室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由于 附加室是如上面描述的那样通过将右基布和左基布彼此接合而形成 的,因此附加室的制造是容易的。此外,由于形成在右基布和左基 布中的一者中的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被构造成接合至形成在侧面安 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中的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因此 与本发明的该方面相比,附加室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得以容易 地确保。因此,部分地增加侧面安全气囊的能量吸收行程是容易的。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膨胀宽度扩大部可以是外侧额外 长度部,该外侧额外长度部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中构造成使得:在 侧面安全气囊的平面截面图中,侧面安全气囊的外周长度在所述侧表 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所述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
根据该方面,构造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中的外侧额外长度部 使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平面截面图 中的外周长度在外侧框架的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该侧 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型使侧面安 全气囊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较大程度。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可以包括外 基布和内基布,内基布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定位在该外 基布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该外基布和该内基布可以形成为具有相 同的尺寸和形状,以使外基布的外周部和内基布的外周部彼此接合, 侧面安全气囊可以通过使用气体产生装置的双头螺栓固定至外侧框 架,双头螺栓穿过内基布和外侧框架,并且外侧额外长度部由外基布 的一部分和内基布的一部分形成。
根据该方面,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包括形成为具有相同尺寸和 形状以使其外周部彼此接合的外基布和内基布,并且侧面安全气囊 通过使用气体产生装置的穿过内基布和外侧框架的双头螺栓被固定 至外侧框架。此外,外侧额外长度部是由外基布的一部分和内基布 的一部分形成的。根据该方面,由于侧面安全气囊是如上面描述的 那样通过使用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外基布和内基布来制造的,因 此可以通过使用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来制造容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 外侧膨胀展开较大程度的侧面安全气囊。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膨胀宽度扩大部可以是带,该带 的第一端部接合至侧面安全气囊的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 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并且该带的第二端部锁定或固定至外侧框 架,并且该带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期间延伸,以将侧面安全气 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朝向车辆后侧拉动。
根据该方面,当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带伸展而将侧面安 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朝向车辆后侧拉动,其中,带的 第一端部接合至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并且带的 第二端部锁定或固定至外侧框架。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在车宽方向 上的膨胀宽度在设置于外侧框架的外侧的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 外侧比在该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即,由于侧面安全气 囊是通过带被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强制地膨胀展开的,因此使侧 面安全气囊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较大程度是容易的。此 外,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行为可以通过带的张力来稳定。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侧面安全气囊可以通过将在侧面安 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和后基布彼 此接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
根据该方面,侧面安全气囊是通过将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 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和后基布彼此接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的。 这里,例如,一般的侧面安全气囊是通过将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 在车宽方向上的一对基布片接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的,因此容易在 平面图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展开。与此相对,根据该方面的侧 面安全气囊容易在平面图中的车宽方向上膨胀展开,并且因此侧面 安全气囊容易在较短一段时间内无间隙地膨胀展开于就座乘员与门 饰件之间。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侧面安全气囊可以被前后分隔栓系 件分成前室和后室,该前后分隔栓系件包括前后分隔部,前后分隔部 沿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连通口,气体产生装置容 置在后室中,并且后室构造成在侧面安全气囊正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 与就座乘员和车厢侧部接触。
根据该方面,由侧面安全气囊中的后室中的气体产生装置产生 的气体通过形成在前后分隔部中的连通口被供给至前室。因此,后 室在比前室高的压力下更快地膨胀展开。此外,如上面描述的那样 在比前室高的压力下更快地膨胀展开的后室在侧面安全气囊正在膨 胀展开的状态(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完成之前的状态)下与就 座乘员和车厢侧部接触。因此,压力比前室高的后室快速地接收来 自车厢侧部的反作用力并约束就座乘员,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 初始乘员约束性能。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可以设 置有扩散器,该扩散器呈在该扩散器的上端部处具有开口的带底的管 状形状并且由布制成,从而将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扩散器中,并且在 扩散器的下端部中设置有前延伸部,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 下,扩散器的该下端部定位在就座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处,并且前延伸 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根据该方面,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设置有扩散器,该扩散 器呈在其上端部处具有开口的带底的管状形状并且由布制成,并且 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该扩散器中。因此,当气体产生装置被操作时, 扩散器在将气体从上端部的开口喷射到侧面安全气囊中的同时在较 高压力下快速地膨胀展开。由于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在侧面安全气囊 中设置有在较高压力下快速膨胀展开的扩散器,因此可以通过设定 扩散器的尺寸或形状来容易地调节达到较高压力的区域。在扩散器 的下端部中设置有前延伸部,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 扩散器的下端部定位在就座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处,并且前延伸部朝 向车辆前侧延伸。因此,具有较高压力的扩散器可以快速地约束就 座乘员的腰部的相对较宽的范围。此外,即使扩散器在就座乘员位 于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区域的不适当位置处的状态下膨胀展开 的情况下,就座乘员的具有相对较高载荷抵抗力的腰部也能承受来 自扩散器的载荷,并且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所谓的OOP性能(进 一步降低对不适当位置处的就座乘员的伤害的能力)。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扩散器具有气体喷射口,该气体 喷射口将气体产生装置产生的气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
根据该方面,由侧面安全气囊中的气体产生装置产生的气体从 扩散器的上端部处的开口向上喷射并且从形成在扩散器中的气体喷 射口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容易朝向车 宽方向上的外侧快速膨胀展开。由于从气体喷射口喷射出的气体是 朝向与就座乘员相反的一侧喷射的,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就座乘员 的安全。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后基布在平面截面图中可以比前 基布长额外长度部,额外长度部设置在后基布中,该额外长度部可 以是朝向侧面安全气囊的内部突出并且沿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 伸的褶部,外侧框架可以从车辆后侧配装到该褶部中。
根据该方面,如上所述,外侧框架被从车辆后侧配装到形成在 侧面安全气囊的后基布中的褶部中。因此,以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 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的状态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容易朝向车辆 后侧及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于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 侧。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容易与车厢侧部更快地接触。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在前基布与后基布之间可以设置 有前后分隔栓系件,并且该前后分隔栓系件可以接合至前基布与后 基布之间的接合部。
根据该方面,由于前基布和后基布可以与前后分隔栓系件接合 在一起,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被前后分隔栓系件分成前后两个室的 侧面安全气囊。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可以设 置有扩散器,该扩散器呈在该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 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由布制成,从而将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该扩散器 中,并且该扩散器可以具有气体喷射口,该气体喷射口将由气体产生 装置产生的气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
根据该方面,由侧面安全气囊中的气体产生装置产生的气体从 扩散器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向上及向下喷射,并且从形成在扩散器中 的气体喷射口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容 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快速膨胀展开。由于从气体喷射口喷射出 的气体是朝向与就座乘员相反的一侧喷射的,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 就座乘员的安全。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侧面安全气囊可以被前后分隔栓系 件分成前室和后室,该前后分隔栓系件包括前后分隔部,该前后分隔 部沿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连通口,气体产生装置 容置在后室中,并且附加室的容量小于后室的容量。
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后室可以包括对就座于车辆座椅上 的乘员的胸部的后部和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胸腹约束部以及对该乘 员的腰部的前部和后部进行约束的腰部约束部,该胸腹约束部可以主 要在前室的车辆后侧的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对从乘员的胸部的后 部的上端部到乘员的腹部的后部的下端部的部分进行约束,该腰部 约束部的对乘员的腰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后部侧可以在所述外侧部 内膨胀展开,并且腰部约束部的对乘员的腰部的前部进行约束的前 部侧可以与前室一起相对于所述外侧部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
如上所述,在根据该方面的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具有下述构型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初始乘员 约束性能:在该构型中,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座椅靠背中的外侧框 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 术及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 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侧面安全气囊 装置的车辆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切割截面的放大截面 图,并且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 态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一部 分的放大平面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 气囊的存储状态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附加室被附接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 囊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加室的构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未膨胀展开时 的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 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8是与图2对应的用于描述根据对比示例的侧面安全气囊的 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侧面安全气囊 装置的车辆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附加室被附接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 气囊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未膨胀展开 时的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 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截面 图;
图15是示出了图14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6A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未膨胀展开 时的状态的平面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了将侧面安全气囊附接至外侧 框架的附接方法的第一步骤的视图;
图16B是示出了附接方法的第二步骤的平面截面图;
图16C是示出了附接方法的第三步骤的平面截面图;
图16D是示出了附接方法的第四步骤的平面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具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了沿着图17的线XVIII-XVIII截取的切割截面的 放大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 胀展开状态的视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未膨胀展开 时的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20A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改型示例 的平面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了将带锁定至外侧框架的锁定方法的第 一步骤的视图;
图20B是示出了锁定方法的第二步骤的平面截面图;
图20C是示出了锁定方法的第三步骤的平面截面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具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未膨胀展开 时的状态的平面截面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前基布的 平面展开图;
图24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后基布的 平面展开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带的平面 展开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的扩散器的 平面展开图;以及
图27是示出了与图21对应的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 囊的改型示例的平面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8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10(在下文中简称为车辆座椅10)进 行描述。在每个图中适当描述的箭头FR、UP、OUT分别表示车辆 的向前方向(前进方向)、向上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的向外方向。在下文中,在仅使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提供描述的情 况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分别 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向前和向后、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 的向左和向右以及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向上和向下。在每个图中,可 能存在从易于观察图的角度出发而省略一些附图标记的情况。
车辆座椅10的整体构型
首先,将对车辆座椅10的整体构型的概要进行描述,之后将对 作为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50的构型进行描述。 如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10包括座垫14、以可倾斜的方式连接至 座垫14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16以及连接至座椅靠背16的上端部的头枕18。在车辆座椅10中,侧面安全气囊装置50被安装在座椅靠 背16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部(侧面支承部)16A中。车辆座 椅10例如是左侧驾驶车辆的驾驶员座位或右侧驾驶车辆的乘员座 位,并且车辆座椅10设置在车厢中的左侧。车辆座椅10的前后方 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左 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是一致的。在车辆座椅10 设置在车厢中的右侧的情况下,车辆座椅10具有与该实施方式的车 辆座椅左右对称的构型。
在图1中,用于碰撞测试的假人P坐在车辆座椅10上,而不是 实际的乘员。在图2中,假人P的胸部C由双点划线示意性地示出。 假人P是世界侧面碰撞假人(世界SID)的AM50(50百分位的美 国男性)。假人P通过在侧面碰撞测试方法中指定的就座方法坐在车 辆座椅10上。座椅靠背16相对于车辆的前后位置以及座椅靠背16 相对于座垫14的倾斜角度被调整成与上述就座方法对应的基准设 定位置。
在假人P的躯干上设置有六个肋R1、R2、R3、R4、R5、R6。 可能存在将肋R1、R2、R3、R4、R5、R6从上方开始按顺序称为 “肩部肋R1”、“上胸部肋R2”、“中胸部肋R3”、“下胸部肋R4”、 “上腹部肋R5”和“下腹部肋R6”的情况。肩部肋R1设置在假 人P的肩部S上。上胸部肋R2、中胸部肋R3和下胸部肋R4设置 在假人P的胸部C上。上腹部肋R5和下腹部肋R6设置在假人P 的腹部B上。在下文中,可能存在将假人P称为“就座乘员P”的 情况。
如图1至图3中所示,车辆座椅10的座椅靠背16包括座椅靠 背框架20、覆盖座椅靠背框架20的座椅靠背衬垫36(未在图3以 外的图中示出)以及覆盖座椅靠背衬垫36的座椅靠背表皮38。
座椅靠背框架20例如由金属形成并且形成座椅靠背16的框架。 座椅靠背框架20包括外侧框架22和内侧框架24,外侧框架22在 位于座椅靠背16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部16A中沿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延伸,内侧框架24在位于座椅靠背16的在车宽方向 上的内侧的侧部(侧支承部)16B中沿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延伸。 此外,座椅靠背框架20包括对外侧框架22和内侧框架24的上端部 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接的上框架(未示出)以及对外侧框架22和内 侧框架24的下端部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接的下框架(未示出)。在 以下描述中,侧部16A被称为“外侧部16A”。
如图3中所示,外侧框架22包括在座椅靠背16的平面截面图 中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22A、从侧壁部22A的前端朝向车 宽方向上的内侧(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前凸缘部 22B、以及从侧壁部22A的后端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后凸 缘部22C。后凸缘部22C设置成在车宽方向上的尺寸比前凸缘部22B 的尺寸大,外侧框架22在座椅靠背16的平面截面图中具有大致L 形的形状。在侧壁部22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形成有沿座椅 宽度方向向内突出的肋,并且在后凸缘部22C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 的中央部处形成有朝向座椅前侧突出的肋。内侧框架24具有与此相 同的构型,除了内侧框架24形成为与外侧框架22左右对称的形状 以外。
图3中示出的座椅靠背衬垫36由泡沫体比如聚氨酯泡沫形成并 且形成座椅靠背16的缓冲材料。座椅靠背衬垫36一体地包括衬垫 中央部36A和设置在衬垫中央部36A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左衬垫侧 部和右衬垫侧部36B(位于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衬垫侧部36B未示 出)。衬垫中央部36A设置在座椅靠背16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 左衬垫侧部和右衬垫侧部36B形成为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向内敞开的 大致C形形状,并且将外侧框架22和内侧框架24容置在其中。左 衬垫侧部和右衬垫侧部36B相对于衬垫中央部36A朝向座椅前侧突出,并且具有能确保就座乘员P的侧面支承性能的形状。
图3中示出的座椅靠背表皮38例如由布、皮革或合成皮革形成 并且形成座椅靠背16的表皮。座椅靠背表皮38具有前表皮40、前 侧表皮42以及后侧表皮44,前表皮40从座椅前侧覆盖衬垫中央部 36A,前侧表皮42从座椅前侧覆盖衬垫侧部36B,后侧表皮44从 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和座椅后侧覆盖衬垫侧部36B并从座椅后侧 覆盖衬垫中央部36A。前侧表皮42在缝合部T1处缝合至前表皮40, 并且在缝合部T2处缝合至后侧表皮44。前侧表皮42和后侧表皮 44的缝合部T2定位在外侧部16A的前边缘部16A1(所谓的“边挺 (stile)部”)附近。缝合部T2构造成在稍后将描述的侧面安全气 囊70膨胀展开时与衬垫侧部36B一起撕开。在该实施方式中,前 表皮40构造成使得表皮片40A、40B在比缝合部T1更靠座椅宽度 方向上的内侧的缝合部T3处彼此缝合。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50的构型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装置50包括单个气体产生 装置54和单个侧面安全气囊70,单个气体产生装置54安装在外侧 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车宽方向上的中央侧),单个侧面 安全气囊70接收来自气体产生装置54的气体而膨胀展开。气体产 生装置54和侧面安全气囊70通常用作图3中示出的安全气囊模块 52并且存储在外侧部16A中。安全气囊模块52构造成包括图3中 示出的围封构件82(未在图3以外的图中示出)。
气体产生装置54由单个充气装置56和单个保持器58(未在图 3以外的图中示出)构成。充气装置56和保持器58设置在外侧框 架22的侧壁部22A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后凸缘部22C 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充气装置56是所谓的筒型充气装置, 并且形成为筒形形状。充气装置56设置成这样的姿态:充气装置 56的轴向方向(纵向方向)与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对齐。保持 器58是也称为扩散器的构件,并且由金属形成为呈大致矩形管状形 状。保持器58设置成这样的姿态:保持器58的轴向方向与座椅靠 背16的上下方向对齐,并且充气装置56被插入到保持器58中。保 持器58具有对从充气装置56产生的气体整流的功能。
从充气装置56的外周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车宽方向 上的外侧)突出有一对上双头螺栓和下双头螺栓56A(参见图2和 图3)。上双头螺栓和下双头螺栓56A穿过保持器58和侧壁部22A, 并且螺母60被旋拧至双头螺栓56A中的每个双头螺栓的梢端侧。 因此,充气装置56与保持器58一起被紧固并固定(所谓的侧面紧 固)至外侧框架22。上双头螺栓和下双头螺栓56A不限于上双头螺 栓和下双头螺栓56A被设置在充气装置56中的构型,并且也可以 采用上双头螺栓和下双头螺栓56A被设置在保持器58中的构型。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充气装置56构造成借助于卷边等固定至保持 器58。
充气装置56的上端部或下端部(这里为上端部)处设置有气体 喷射部56B。气体喷射部56B设置在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所处的 高度相等的高度处。在气体喷射部56B上形成有沿充气装置56的 外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气体喷射口(未示出)。当充气装置56被启动 (操作)时,气体从所述多个气体喷射口径向地喷射出。如图1中 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侧面碰撞ECU 62被电连接至充气装置56。 侧面碰撞ECU 62电连接有用于检测侧面碰撞的侧面碰撞传感器 64。侧面碰撞ECU 62配置成在基于侧面碰撞传感器64的输出检测 到侧面碰撞时启动充气装置。例如,侧面碰撞传感器64构造成包括 设置在前侧门或后侧门中的压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室内传感 器)以及设置在B柱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柱中的传感器)。
在用于预测侧面碰撞的碰撞预测传感器(预碰撞传感器)被电 连接至侧面碰撞ECU 62的情况下,充气装置56可以配置成在侧面 碰撞ECU 62基于来自碰撞预测传感器的信号预测到侧面碰撞时被 启动。例如,可以应用能够监视车辆的前方和两侧的毫米波雷达、 立体摄像机以及红外激光器中的至少一者来作为碰撞预测传感器。
另一方面,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中所示,侧面安全 气囊70是所谓的前后两室式侧面安全气囊,并且侧面安全气囊70 构造成通过前后分隔栓系件74被分隔成前室70F和后室70R。侧面 安全气囊70设置有扩大后室70R的附加室70RA。在图1中,附加 室70RA被示意性地示出。
例如,通过切割尼龙基或聚酯基布料而形成的外基布76和内基 布78(附图标记在图1中被省略)彼此重叠,并且它们的外周部在 缝合部T4(图1中未示出)处被缝合(接合,下同)至彼此使得侧 面安全气囊70形成为长形袋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基布76形 成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 面,并且内基布78形成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在 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形成为具有相同的 尺寸和形状。
制造侧面安全气囊70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可以适当地改 变。例如,可以采用通过将单片基布对折并缝合外周部来制造侧面 安全气囊70的构型。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自动织机通过中空 编织方法(所谓的OPW方法)制造侧面安全气囊70的构型。在以下描述中,关于侧面安全气囊70所描述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 上下方向表示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处于侧面安全气囊 70的膨胀展开完成状态)下的方向,并且与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左 右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大致一致。
前后分隔栓系件74是称为隔板、分隔壁、分隔布等的一种元件。 例如,通过将与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相同的布料切割成长带形状 来形成前后分隔栓系件74。如图2、图6和图7中所示,前后分隔 栓系件74的第一长边缘部在缝合部T5处被至外基布76,并且第二 长边缘部在缝合部T6处缝合至内基布78。前后分隔栓系件74由前 后分隔部74A和上下分隔部74B构成,并且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 膨胀展开状态被沿车宽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呈大致L形的形状。
具体地,前后分隔部74A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 中央部中从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边缘部朝向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下 部侧延伸,并且沿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延伸。上下分隔部 74B从前后分隔部74A的下端部朝向侧面安全气囊70的前边缘部 侧延伸,并且上下分隔部74B的前端部到达侧面安全气囊70的前 边缘部。前后分隔栓系件74的前后分隔部74A上形成有布置在侧 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上的多个(这里为三个)连通口80(参 见图2;其他图中未示出)。前室70F和后室70R经由连通口80彼 此连通。连通口8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
上面描述的气体产生装置54容置在后室70R中的后端部分处的 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中。充气装置56的上双头螺栓和下双头螺栓 56A穿过外基布76的后端部和外侧框架22的侧壁部22A并旋拧至 螺母60。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通过使用充气装置56(气体产生装置54)而被紧固并固定至外侧框架22。
如图2、图4、图6和图7中所示,在侧面安全气囊70中,在 外基布76中的如下部分处形成有气体引入口(开口)84:外基布 76的该部分形成后室70R的前侧部。在图4中,附图标记77表示 供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插入穿过的螺栓插入孔。气体引入 口84形成为以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作为其长轴的椭圆形形 状,并且从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端部延伸至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下 端部。气体引入口84对应于附接至外基布76的附加室70RA。
如图2以及图5至图7中所示,附加室70RA具有布置在侧面 安全气囊70的前后方向上的一对前基布86和后基布88(附图标记 在图1中被省略)。前基布86和后基布88由与外基布76等相同的 布料形成,并且形成为以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作为其纵向方 向的大致长矩形形状。基布86、88的除第一端边缘部86A、88A(附 图标记在图5至图7以外的图中被省略)以外的外周部在缝合部T7 处彼此缝合,并且第一端边缘部86A、88A在缝合部T8处缝合(接 合)至气体引入口84的边缘部。因此,附加室70RA形成为其内部 与后室70R的内部连通的袋形形状,并且后室70R构造成被附加室 70RA扩大。即,附加室70RA可以被视为后室70R的一部分。然 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描述,可能存在将附加室70RA和 后室70R彼此区分的情况。在该实施方式中,附加室70RA形成为 具有比后室70R小的容量。
在附加室70RA和后室70R中,内管90(未在图6以外的图中 示出)设置成处于延伸越过附加室70RA的内部和后室70R的内部 的状态。例如,内管90通过将与外基布76等相同的布料缝制成管 状形状而形成。设置在附加室70RA中的内管90的第一端部缝合至 后基布88。内管90的设置在附加室70RA中的第一端侧处形成有 使内管90的内部与附加室70RA的内部彼此连通的气体喷射口92。 内管90的第二端侧设置在后室70R中,并且内管90将充气装置56 (图7中未示出)和保持器58(未在图3以外的图中示出)容置在 其中。
在具有上述构型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当充气装置56被操作 时,由充气装置56产生的气体通过内管90从气体喷射口92喷射(供 供给)到附加室70RA中。因此,附加室70RA开始快速膨胀展开。 供给到附加室70RA中的气体的一部分通过气体引入口84供给到后 室70R中。因此,后室70R和附加室70RA基本上同时开始膨胀展 开。此外,供给到后室70R中的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前后分隔 栓系件74的前后分隔部74A中的连通口80供给至前室70F。因此, 前室70F晚于附加室70RA和后室70R开始膨胀展开。因此,在侧 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的初始阶段,后室70R和附加室70RA 的内部压力比前室70F的内部压力高。
如上所述,气体产生装置54和具有上述构型的侧面安全气囊70 通常用作图3中示出的安全气囊模块52并且存储在外侧部16A中。 在图3中,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仅由侧面安全气囊70 的外形线(轮廓)示意性地示出。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 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并且包括前室70F的 部分折叠于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即,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由内存储部70A、外存储 部70B和连接部70C构成,内存储部70A与气体产生装置54一起 定位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外存储部70B定位在 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连接部70C在外侧框架22的 车辆前侧连接内存储部70A和外存储部70B。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 安全气囊70主要折叠在外存储部70B中。外存储部70B通过包括 波纹管折叠、辊折叠和竖向折叠或者将这些折叠方法适当地组合的 折叠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在内的折叠方法来折叠。
外存储部70B设置成比内存储部70A更靠车辆前侧,并且设置 成比螺母60更靠车辆前侧。大部分的外存储部70B定位成比外侧 框架22的前凸缘部22B更靠车辆前侧。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内存 储部70A定位成比前凸缘部22B更靠车辆后侧。因此,包括处于折 叠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安全气囊模块52沿着前侧表皮42倾 斜,前侧表皮42形成外侧部16A的位于就座乘客P侧的表面。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存储在外侧部16A 中的侧面安全气囊70在座椅靠背16的平面截面图中被围封构件82 (参见图3,未在其他图中示出)围绕。围封构件82由树脂或浸渍 有树脂的布(例如非织造织物,比如毛毡)形成,并且形成为在座 椅靠背16的平面截面图中围绕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 形状。围封构件82具有能够保持其自身形状的刚度。围封构件82 可以由布、纸等形成。
围封构件82的第一端部82A在外侧框架22的在座椅宽度方向 上的内侧置于保持器58与侧壁部22A之间。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 栓56A穿过围封构件82的第一端部82A。围封构件82的第二端部 82B设置在外侧框架22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充气装置56 的双头螺栓56A穿过围封构件82的第二端部82B并旋拧至螺母60。 因此,围封构件82被锁定至(这里为紧固并固定至)外侧框架22, 并且侧面安全气囊70的折叠状态由围封构件82保持。
在围封构件82中,在位于车辆前侧及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拐角 部段中形成有弱部82W。在弱部82W处,例如,围封构件82的拐 角部段形成为局部较薄的并且沿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延伸。弱部 82W构造成易于由于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压力而破裂(撕开)。 由于破裂,围封构件82的前部侧被沿座椅宽度方向分裂,并且侧面 安全气囊70被允许膨胀展开。弱部82W不限于围封构件82的形成 为局部较薄的拐角部段,弱部82W的构型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 可以采用通过在拐角部段中形成布置在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上 的多个狭缝、孔等而形成弱部的构型。
在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存储在外侧部16A中的侧面安全气囊70 中,当充气装置56被操作时,气体被供给至室70F、70R、70RA 中的每个室,如上面所描述的。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被构造成朝 向外侧部16A的车辆前侧及车宽方向上的两侧膨胀展开,如图1和 图2中所示,并且侧面安全气囊70被置于就座乘员P与车厢侧部 (这里为图2中示出的前侧车门SD的门饰件DT)之间。在下文中, 将对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进行描述。
如图1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70形成为以座椅靠背16的上下 方向作为其纵向方向膨胀展开,并且从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约束就座 乘员P的胸部C、腹部B和腰部L。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 开状态下,前后分隔栓系件74的前后分隔部74A沿着外侧部16A 的前边缘部16A1沿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就座乘员 P的胸部C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和腹部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 央部。如图2中所示,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在平面截 面图中观察的情况下,前后分隔部74A附接至外基布76和内基布 78以沿车宽方向延伸(被设置成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
前后分隔栓系件74的上下分隔部74B从前后分隔部74A的下 端部沿着就座乘员P的腰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因此,通过前后分 隔部74A和上下分隔部74B与后室70R隔开的前室70F被构造成 对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前部和腹部B的前部进行约束,并且后室 70R被构造成对胸部C的后部和腹部B的后部以及腰部L的前部和 后部进行约束。
作为补充,后室70R具有用于对胸部C的后部和腹部B的后部 进行约束的胸腹约束部70R1以及用于对腰部L的前部和后部进行 约束的腰部约束部70R2,并且后室70R在膨胀展开状态被沿车宽 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大致L形的形状。胸腹约束部70R1主要 在前室70F的车辆后侧在外侧部16A内膨胀展开,并且对从胸部C 的后部的上端部到腹部B的后部的下端部的部分进行约束。腰部约 束部70R2的对腰部L的后部进行约束的后部侧在外侧部16A内膨 胀展开,并且腰部约束部70R2的对腰部L的前部进行约束的前部 侧与前室70F一起相对于外侧部16A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腰部 约束部70R2的前部侧通过上下分隔部74B与前室70F隔开,并且 朝向前室70F的车辆下侧膨胀展开。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下分隔部74B倾斜成朝向车辆前侧逐渐下降。此外, 后室70R的下边缘部倾斜成朝向车辆前侧逐渐上升。因此,在膨胀 展开完成的状态下,腰部约束部70R2的前部侧(用于对腰部L的 前部进行约束的部分)形成为使得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朝向车 辆前侧减小。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处于膨胀展开完成状态的侧 面安全气囊70的上表面被构造成用作具有朝向车辆前侧的下降梯 度的倾斜表面70U。具体地,处于膨胀展开完成状态的前室70F的 整个上表面以及处于膨胀展开完成状态的胸腹约束部70R1的上表面的前部侧用作具有朝向车辆前侧的下降梯度的连续倾斜表面 70U。当侧面安全气囊70膨胀展开时,倾斜表面70U从车辆后侧按 压就座乘员P的上臂A。因此,实现了上臂A被倾斜表面70U向上 朝向车辆上侧推动(参见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上臂A)的构 型。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70的前室70F 和后室70R以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的状态 膨胀展开。此外,附接至外基布76的附加室70RA朝向后室70R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及车辆后侧膨胀展开。由于设置有附加室 70RA,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袋宽度; 膨胀范围)被设定成在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侧 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其中,侧表面22A1设置在外 侧框架22的侧壁部22A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即,侧面安全气 囊70被构造成使得:在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膨胀 宽度W1(参见图2)比在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膨 胀宽度W2(参见图2)大(W1>W2)。侧表面22A1是本发明中 的“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侧表面”的示例。在下文中, 侧表面22A1被称为“外侧表面22A1”。
膨胀宽度W1设定为等于或大于外侧框架22与门饰件DT之间 在车宽方向上的间隙的尺寸。因此,即使在前侧门SD由于侧面碰 撞的碰撞载荷而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车厢的内侧)侵入之前的 状态下,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70(这里为包括附加室70RA的 后室70R)也被构造成与门饰件DT接触。图2示出了使侧面安全 气囊70在没有发生侧面碰撞的正常状态下膨胀展开的情况下侧面 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期间的状态(膨胀展开的初始状态)。在图 2中,示出了侧面安全气囊70与就座乘员P接触的状态。然而,侧 面安全气囊70没有由于来自就座乘员P的载荷而变形。所描述的 要点以与此相同的方式适用于图8、图9、图14、图18、图21和图 27。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附加室70RA和后室70R膨 胀展开成在平面截面图中形成单个袋体。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外 基布76的形成后室70R的部分在平面截面图中的外周长度被附加 室70RA的前基布86和后基布88延长(参见图7中的箭头E)。结 果是,包括附加室70RA的后室70R的膨胀范围朝向车宽方向上的 外侧及车辆后侧扩大,使得后室70R与门饰件DT之间的接触面积 扩大。即,附加室70RA的前基布86和后基布88可以被视为增大 了侧面安全气囊70的外基布76(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 囊的基布的位于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的外周长度的额外长度 部。
操作和效果
接下来,将对该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进行描述。
在具有上述构型的车辆座椅10中,当侧面碰撞ECU 62基于侧 面碰撞传感器64的输出检测到车辆的侧面碰撞时,附接至外侧框架 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充气装置56被操作。由充气装置56产 生的气体通过内管90被供给到附加室70RA中,通过气体引入口84被供给到后室70R中,并且通过前后分隔部74A的连通口80被 进一步供给到前室70F中。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以从车辆前侧 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的状态膨胀展开。
在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后室70R快速地接收来自外 侧框架22的反作用力并且对就座乘员P进行约束(将就座乘员P 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按压)。此外,在侧面安全气囊70中,附接 至外基布76的附加室70RA朝向后室70R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膨胀展开。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外侧 框架22的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外侧表面22A1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结果是,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70 与前侧门SD的门饰件DT快速接触,并且除了来自外侧框架22的 反作用力之外,来自门饰件DT的反作用力也快速地施加至侧面安 全气囊70。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侧面安全气囊70的初始乘员约 束性能。
即,由于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70快速地接收来自门饰件 DT以及来自外侧框架22的反作用力,因此,在侧面安全气囊70 的膨胀展开的初始阶段从侧面安全气囊70施加至就座乘员P的朝 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按压力的暂时减小被防止或抑制。结果是, 可以有效地向就座乘员P施加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速度,并且 因此可以提高所谓的缓冲效率(ride-down effect),从而提高对就座 乘员P的保护性能。在侧面碰撞的后期阶段,侧面安全气囊70在 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侵入的门饰件DT与就座乘员P之间在车宽 方向上被挤压,并且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发生变形,使得侧面安全 气囊70的前部侧朝向车辆前侧突出。因此,即使在侧面安全气囊70容易在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足够大的 程度(容易在车宽方向上膨胀)的构型中,侧面安全气囊70也可以 如现有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那样约束就座乘员P。
这里,将使用由图8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侧面安全气囊70’(对 比示例)来提供对该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补充描述。侧面安全气囊70’ 不具有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附加室70RA和气体引入口84。然而,侧 面安全气囊70’的其他构型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参见图8中的实线)的构型相同。在图8中,侧面安全气囊70’ 中的与侧面安全气囊70的构型类似的相似构型由相似的附图标记 表示。
如在该实施方式中那样,侧面安全气囊70’通过接收来自附接至 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充气装置56的气体而膨胀展 开。此外,如在该实施方式中那样,前室70F和后室70R被前后分 隔栓系件74分隔开,并且前室70F晚于后室70R膨胀展开。因此, 在侧面安全气囊70’中,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膨胀展开被延迟, 并且侧面安全气囊70’难以与前侧门SD的门饰件DT快速接触(参 见图8中的双点划线)。结果是,来自门饰件DT的反作用力至侧面 安全气囊70’的输入被延迟,并且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的 初期阶段从侧面安全气囊70’施加至就座乘员P的朝向车宽方向上 的内侧的按压力暂时减小。
上面描述的要点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70(具 体是后室70R)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 向上的外侧扩大,并且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容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 外侧膨胀展开。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展 开速度增大,并且侧面安全气囊70与门饰件DT快速接触。因此, 防止或有效地抑制了上述按压力的减小。
如图8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70’在以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倾 斜的方式倾斜的同时膨胀展开,并且因此前后分隔部74A以关于车 宽方向倾斜的方式倾斜。结果是,压力比后室低的前室70F的一部 分被置于压力比前室高的后室70R与门饰件DT之间,并且由后室70R从门饰件DT接收的反作用力减小。因此,就座乘员P不能被 后室70R有效地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按压。
上述要点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8中的实线所表示的, 当侧面安全气囊70膨胀展开时,外基布76的形成后室70R的部分 在平面截面图中的外周长度被附加室70RA的前基布86和后基布 88延长。因此,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容易将前 后分隔部74A设置成在前后分隔部74A的平面截面图中沿车宽方向 延伸。结果是,防止了压力比后室低的前室70F的一部分被置于压 力比前室高的后室70R与门装饰件DT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后室70R 有效地将就座乘员P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按压。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体产生装置54在座椅靠背16 中附接至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构型中,侧面安全气 囊70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 附加室70RA被构造成附接至侧面安全气囊70的外基布76,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型使侧面安全气囊70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 展开足够大的程度。此外,由于实现了附加室70RA的前基布86和 后基布88的第一端边缘部86A、88A被缝合至气体引入口84的边 缘部并且前基布86和后基布88的除第一端边缘部86A、88A以外 的外周部被彼此缝合的简单构型,因此附加室70RA的制造是容易 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70以侧面安全 气囊70在车宽方向上从车辆前侧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的状态存储 在外侧部16A中,并且包括前室70F的部分折叠于外侧框架22的 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外侧框架22的与就座乘员P相反的一侧)。 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在设置成在外侧框架22与就座乘员P之间 具有相对较窄间隙的座椅靠背16中的安装是便利的。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膨胀展开完成状态的前室70F对 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前部和腹部B的前部进行约束。处于膨胀展 开完成状态的后室70R对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后部和腹部B的 后部以及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前部和后部进行约束。即,后室70R 在比前室70F高的压力下更快地膨胀展开,同时接收来自外侧框架 22的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反作用力,后室70R约束(朝向车宽 方向上的内侧按压)就座乘员P的从胸部C到腰部L的较宽范围。 因此,容易对就座乘员(假人)P的重心施加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 侧的按压力。此外,由于后室70R按压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前部 和后部,因此与后室仅按压腰部L的后部的情况相比,腰部L的按 压方向很可能依循车宽方向。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有效地使就座乘员P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锁定至外侧框架22的围封构件82在座椅靠 背16的平面截面图中通常围绕存储在外侧部16A中的侧面安全气 囊70。因此,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的包括前室70F 侧的部分、即折叠于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外存储部70B可以以简单的构型保持处于折叠状态。此外,由于围封构件82 中形成有会由于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压力而破裂的弱部82W, 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型使侧面安全气囊70膨胀展开。
此外,由于围封构件82是由树脂或浸渍有树脂的布形成的,因 此与围封构件82由布、纸等形成的情况相比,侧面安全气囊70的 折叠状态可以牢固地保持。此外,由于在安全气囊模块52被组装至 外侧框架22之前,侧面安全气囊70的折叠状态可以由围封构件82 保持,因此改善了安全气囊模块52与外侧框架22的组装。此外, 由于正常状态下来自就座乘员P的载荷难以施加至处于存储状态的 侧面安全气囊70,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的折叠状态可以保持处于 组装的初始状态较长一段时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在存储在外侧部16A中的侧 面安全气囊70中,定位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外 存储部70B设置成从定位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 内存储部70A朝向车辆前侧偏置。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的外存 储部70B、即折叠于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容易 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此外,由于处于存储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 70在座椅靠背16的平面截面图中具有沿着外侧部16A的位于就座 乘员P侧的表面的外部形状,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在座椅靠背 16中的可安装性不会劣化,其中,座椅靠背16设置成在外侧框架 22与就座乘员P之间具有相对较窄的间隙。此外,由于外存储部 70B定位得比螺母60更靠车辆前侧,因此在充气装置56被紧固并 固定至外侧框架22时,外存储部70B不会成为障碍。
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膨胀展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 上表面成为具有朝向车辆前侧的下降梯度的倾斜表面70U。倾斜表 面70U从车辆后侧按压就座乘员P的上臂A,使得上臂A可以被朝 向车辆的上侧推动。结果是,上臂A难以置于就座乘员P的胸部C 与侧面安全气囊70之间,并且因此胸部C不太可能受到来自上臂A 的载荷。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后室70R中的腰部约束部70R2 的前部侧膨胀展开成呈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朝向车辆前侧减小 的形状。因此,在压力比前室高的后室70R在乘员位于外侧部16A 的车辆前侧的不适当位置(不在适当的位置(OOP))的状态下膨胀展开的情况下,施加至乘员的载荷可以被减少。因此,可以提高 所谓的OOP性能。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与第一实施方 式的构型和作用相同的构型和作用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这些构型和作用的描述。在用于以 下描述的图9至图27中,可能存在从易于图的示出的角度出发而省 略一些附图标记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设置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100中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 截面图。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型,但是 设置在侧面安全气囊70中的附加室70RB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附 加室70RA不同。
如图9以及图11至图13中所示,附加室70RB具有沿侧面安 全气囊70的左右方向(厚度方向;宽度方向)布置的一对右基布 104和左基布102。右基布104和左基布102由与外基布76等相同 的布料形成,并且形成为以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作为其纵向 方向的大致长矩形形状。基布104、102的外周部在缝合部T9(图 11中未示出)处彼此缝合。因此,附加室70RB形成为以侧面安全 气囊70的上下方向作为其纵向方向的长形袋形状。附加室70RB形 成为具有比后室70R小的容量。
在右基布104和左基布102中的与外基布76接触的右基布104 中,在与形成在外基布76中的气体引入口84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有 气体引入口106。像气体引入口84一样,气体引入口106也形成为 以侧面安全气囊70的上下方向作为其长轴的椭圆形形状,并且形成为与气体引入口84重叠。此外,右基布104中的气体引入口106 的边缘部与外基布76中的气体引入口84的边缘部在缝合部T10处 彼此缝合。因此,附加室70RB被附接至外基布76的形成后室70R 的前部侧的部分。附加室70RB的内部经由气体引入口84、106与 后室70R的内部连通,并且后室70R构造成被附加室70RB扩大。 像附加室70RA一样,附加室70RB也可以被视为后室70R的一部 分。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描述,可能存在将附加室70RB 与后室70R彼此区分的情况。
在附加室70RB和后室70R中,内管108(未在图12以外的图 中示出)设置成处于延伸越过附加室70RB的内部和后室70R的内 部的状态。例如,内管108通过将与外基布76等相同的布料缝制成 管状形状而形成。设置在附加室70RB中的内管108朝向附加室 70RB的后端侧延伸,并且在缝合部T9处一起缝合至附加室70RB 的后端部。内管108的设置在附加室70RB中的第一端侧(中间部) 中形成有使内管108的内部与附加室70RB的内部彼此连通的一对 前气体喷射口110和后气体喷射口112。内管108的第二端侧设置 在后室70R中并且将充气装置56(图13中未示出)和保持器58(参 见图3:未在其他图中示出)容置在其中。
在具有上述构型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当充气装置56被操作 时,由充气装置56产生的气体通过内管108从前气体喷射口110和 后气体喷射口112朝向附加室70RB的前侧和后侧喷射,并且通过 气体引入口84、106供给到后室70R中,并且通过前后分隔部74A 的连通口80进一步供给到前室70F中。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以 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的状态膨胀展开,并且 附加室70RB朝向后室70R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因此, 侧面安全气囊70在车宽方向的膨胀宽度被设定成在外侧框架22的 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 方向上的内侧大。
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外基布76的形成后室70R的部分在平面 截面图中的外周长度被附加室70RB的右基布104和左基布102延 长(参见图13中的箭头E)。结果是,包括附加室70RB的后室70R 的膨胀范围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及车辆后侧扩大,使得后室70R 与门饰件DT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
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 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在右基布104 和左基布102中的右基布104中的气体引入口106的边缘部被构造 成缝合至形成在侧面安全气囊70的外基布76中的气体引入口84 的边缘部,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附加室70RB在车宽方向上 的膨胀宽度得以容易地确保。因此,部分地增加侧面安全气囊70 的能量吸收行程是容易的。
第三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设置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120中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面 截面图。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没有设置根据 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加室70RA和气体引入口84。取而代之,在第三 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70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式不同的方式 (参见图14和图15)附接至外侧框架22。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 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被设定成在外侧框架22的外侧表面22A1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 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 包括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形成为具有相 同的尺寸和形状(参见图16A)。上述要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要点相 同。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穿过 内基布78的后端部。当充气装置56被附接至外侧框架22时,充气 装置56被沿图16B中示出的箭头R的方向旋转,使得双头螺栓56A 如图16C中示出的那样指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在该姿态下,充气 装置56通过使用双头螺栓56A和螺母60被紧固并固定至外侧框架 22(参见图16D)。
在图16A至图16D中,省略了前后分隔栓系件74的图示。在 图16A至图16D中,为了便于对描述的理解,示出了侧面安全气囊 70的展开状态。然而,实际上,充气装置56是在侧面安全气囊70 处于折叠状态时被紧固并固定至外侧框架22的。如在第一实施方式 中那样,由图16A中的双点划线(假想线)表示的充气装置56的 双头螺栓56A穿过外基布76的后端部。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70中,由图16A中的箭头 E表示的范围被设定为外侧额外长度部70E。外侧额外长度部70E 由外基布76的一部分(后端部)和内基布78的一部分(后端部) 构成。由于侧面安全气囊70中设置有外侧额外长度部70E,因此在 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平面截面图中,侧面安全气 囊70的外周长度在外侧框架22的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 的外侧比在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参见图14)。 因此,侧面安全气囊70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被设定成在外侧框 架22的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外侧表面22A1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图14中的W1>W2)。
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类似,同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膨胀 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70也容易快速接收来自门装饰件DT的反作用 力,并且因此提高侧面安全气囊70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在第三实 施方式中,与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穿过外基布76的后端部的构型相比(参见由图14和图15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侧面安全气 囊70’),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范围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 上的外侧扩大,并且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缩小。因 此,就座乘员P不太可能受到来自侧面安全气囊70的膨胀展开于 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部分的过多载荷。此外,在第 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侧面安全气囊70是通过使用具有相同尺寸和形 状的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制造的,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现有的侧面 安全气囊来制造容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足够大的程度 的侧面安全气囊70。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形成为具有 相同尺寸和形状的构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可以采用外 基布形成为比内基布大并且外基布的一部分被视为外侧额外长度部 的构型。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设置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130中的侧面安全气囊132的膨胀展开状态的侧 视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132的构型与根据第一实 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的构型不同。侧面安全气囊132包括在膨 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 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通过将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等的外基布76 相同的布料切割成长矩形形状而形成。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形 成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在基布134、136在图18中示出的缝 合部T11、T12和缝合部(未示出)处彼此缝合时,侧面安全气囊 132形成为长形袋形状。
在侧面安全气囊132的后部中设置有扩散器138,扩散器138 由布制成并且呈在其上端部处具有开口140的带底的管状形状。扩 散器138通过将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等的外基布76相同的布料缝制 成带底的管状形状而形成,并且扩散器138设置成以侧面安全气囊132的上下方向作为其轴向方向。图18和图19中示出的附图标记 T13、T14表示通过将形成扩散器138的布料缝合至后基布136而形 成的缝合部,并且扩散器138的一部分由后基布136的一部分形成。 扩散器138构造成与侧面安全气囊132折叠在一起并容置在外侧部 16A中。
气体产生装置54容置在扩散器138的上部侧。如图18中所示, 气体产生装置54中所包括的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从车宽方 向上的内侧穿过扩散器138、后基布136以及外侧框架22的侧壁部 22A并旋拧至螺母60。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32通过使用充气装置 56被紧固并固定至侧壁部22A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在扩散 器138的上部侧上沿着扩散器138的轴向方向形成有多个(这里为 3个)气体喷射口(开口)142。因此,当充气装置56被操作时, 由扩散器138中的充气装置56产生的气体从扩散器138的上端部的 开口140以及气体喷射口142喷射到侧面安全气囊132中。因此, 扩散器138和侧面安全气囊132被构造成膨胀展开。
具体地,如图17中所示,侧面安全气囊132膨胀展开成在沿车 宽方向观察时呈以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作为其纵向方向的长矩 形形状,并且侧面安全气囊132对就座乘员P的从肩部S到腰部L 的部分进行约束。在扩散器138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气体喷射口142 被设置成面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因此,由扩散器138中的充气装 置56产生的气体从气体喷射口142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在 侧面安全气囊13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在扩散器138的定位在就座 乘员P的腰部L的高度处的下端部中设置有朝向车辆前侧延伸的前 延伸部138A。前延伸部138A形成为膨胀展开成在沿车宽方向观察 时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前部和后部重叠。
此外,侧面安全气囊132包括图18和图19中示出的带(延伸 构件;图17中未示出)146。例如,带146通过将与外基布76相同 的布料切割成大致矩形形状而形成。带146的第一端部(第一端边 缘部)在上述缝合部T14处缝合至后基布136。缝合部T14设置至 处于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13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 (这里为后基布136的位于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带146的第 二端部(第二端边缘部)与外侧框架22的侧壁部22A的在车宽方 向上的外侧表面重叠,并且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穿过带146 的第二端部并旋拧至螺母60。因此,带146的第二端部通过使用双 头螺栓56A和螺母60被紧固(固定)至外侧框架22。带146构造 成在侧面安全气囊132的膨胀展开期间伸展,以将侧面安全气囊132 的在车宽方向的外侧表面(这里为后基布136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 部)朝向车辆后侧拉动。带146的第二端部所被锁定或固定至的支 架也可以构造成附接至外侧框架22。在这种情况下,支架被视为本 发明中的“外侧框架”的一部分。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其他构型与第 一实施方式的构型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当侧面安全气囊132膨胀展开时,带146 伸展成使得侧面安全气囊13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被朝向车 辆后侧拉动,其中,带146的第一端部被缝合至侧面安全气囊132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并且带146的第二端部被锁定至外侧 框架22。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32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外侧 框架22的外侧表面22A1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外侧表面22A1 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图18中的W1>W2)。因此,同样在第 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类似,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132也容易快速接收来自门饰件DT的反作用力,并且因此提高侧 面安全气囊70的初始乘员约束性能。
此外,由于侧面安全气囊132是通过带146被朝向车宽方向上 的外侧强制地膨胀展开的,因此使侧面安全气囊132朝向车宽方向 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足够大的程度是容易的。侧面安全气囊132的展 开行为可以通过带146的张力来稳定。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132被构造成通过缝 合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134和后基布 136而形成为袋形形状。这里,例如,一般的侧面安全气囊是通过 缝合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一对基布片而形成为袋 形形状的,并且因此在平面图中容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膨胀展开。 与此相对,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32在平面图中容易在 车宽方向上膨胀展开,并且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32容易在较短一段 时间内膨胀展开于就座乘员P与门饰件DT之间。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132的后部中设置有由布 制成并且呈在其上端部处具有开口140的带底的管状形状的扩散器 138,并且充气装置56容置在扩散器138中。因此,当充气装置56 被操作时,扩散器138在较高压力下快速膨胀展开。如上所述,由于在侧面安全气囊132中设置有在较高压力下快速膨胀展开的扩散 器138,因此可以通过设定扩散器138的尺寸或形状来容易地调节 达到较高压力的区域。结果是,例如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就座乘员P 的伤害。
此外,在扩散器138的下端部中设置有前延伸部138A,在侧面 安全气囊13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扩散器138的下端部定位在就座 乘员P的腰部L的高度处,前延伸部138A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因 此,具有较高压力的扩散器138可以快速地约束就座乘员P的腰部 L的相对较宽的范围。此外,即使侧面安全气囊132和扩散器138 在就座乘员P位于侧面安全气囊132的膨胀展开区域的不适当位置 处的状态下膨胀展开的情况下,就座乘员P的具有相对较高载荷抵 抗力的腰部L也能承受来自扩散器138的载荷,并且因此可以良好 地确保所谓的OOP性能(进一步降低对不适当位置处的就座乘员 的伤害的能力)。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侧面安全气囊132中的充气装置56产生 的气体从扩散器138的上端部处的开口140向上喷射并且从形成在 扩散器138中的气体喷射口142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参见 图18中的箭头G)。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32容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快速膨胀展开。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使侧面安全气囊132 与门饰件DT快速接触的效果。此外,由于从气体喷射口142喷射 出的气体是朝向与就座乘员P相反的一侧喷射的,因此可以良好地 确保就座乘员P的安全。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132被构造成包括前 基布134和后基布136,但是不限于此。即,如图20A至图20C中 所示,也可以采用带146被添加至具有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的侧 面安全气囊70的构型。带146的第一端部在缝合部T14处缝合至 外基布76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带146的第二端部附接有J 形钩状件146A。如图20C中所示,钩状件146A钩在外侧框架22 的后凸缘部22C的梢端部上。因此,带146的第二端部被构造成经由钩状件146A锁定至外侧框架22。在上述改型示例中,如在第四 实施方式中那样,可以通过带146的张力强制地使侧面安全气囊70 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参见图20C),并且因此使侧面安 全气囊70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足够大的程度是容易的。 第五实施方式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设置有侧面安全气 囊装置的车辆座椅150中的侧面安全气囊152的膨胀展开状态的平 面截面图。由于侧面安全气囊152被构造成包括与根据第四实施方 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32共同的元件,因此相似的元件由相似的附图 标记表示,并将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并且将主要对差异进行 详细描述。
像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32一样,侧面安全气囊 152也具有将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彼此缝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 的构型。像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32一样,侧面安全 气囊152也包括带146和设置有气体喷射口142的扩散器154。然而,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扩散器138不同,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 扩散器154形成为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中均设置有开口(未示出) 的管状形状,并且以下述姿态设置在侧面安全气囊152的后部中: 在所述姿态,扩散器154的轴向方向遵循侧面安全气囊152的上下 方向。在侧面安全气囊152中,后基布136形成为在平面截面图中 比前基布134长额外长度部136A(参见图22),额外长度部136A 设置在后基布136中。额外长度部136A形成为朝向侧面安全气囊 152的内部突出并且沿侧面安全气囊15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褶部 156,并且外侧框架22构造成从车辆后侧配装到褶部156中。在下 文中,将对制造侧面安全气囊152的方法进行描述。
在图23至图26中,分别以平面展开图示出了前基布134、后基 布136、带146以及扩散器154。如图23中所示,在前基布134的 在宽度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中,沿着前基布134 的上下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前基布134对折的折痕L1。类似地,如图 24中所示,在后基布136的在宽度方向(图24中的左右方向)上 的中央部附近,沿着后基布136的上下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后基布136 对折的折痕L2。如图24中所示,在后基布136的在宽度方向(图 24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并且在后基布136的在上下方向 上的中央部附近形成有供充气装置56的双头螺栓56A插入穿过的 一对上螺栓插入孔和下螺栓插入孔158。此外,额外长度部136A设 置在后基布136经由折痕L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图24中的 左侧)。因此,后基布136经由折痕L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形 成为比后基布136经由折痕L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宽。
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在缝合部 T11处被彼此缝合,并且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的在宽度方向上 的第二端部在缝合部T12处被彼此缝合。此外,前基布134和后基 布136分别在折痕L1、L2处被对折并叠盖。前基布134和后基布 13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在缝合部T15处被彼此缝合,并且 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在缝合部T16 处被彼此缝合。此时,将后基布136的额外长度部136A沿着图24 中示出的折痕L3至L6折叠,然后使缝合部T15、T16形成为使得 额外长度部136A形成为褶部156。具体地,当从侧面安全气囊152 的外部观察时,折痕L3、L6形成为山折,并且折痕L4、L5形成 为谷折。因此,形成了朝向侧面安全气囊152的内部突出并沿侧面 安全气囊15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褶部。
图25中示出的带146在图24和图25中示出的缝合部T17处被 缝合至后基布136。例如,该缝合在前基布134与后基布136彼此 缝合之前执行。图26中示出的扩散器154被圆化为管状并且在缝合 部T18处被缝制。例如,在使缝合部T15、T16形成并且使侧面安 全气囊152形成为袋形状之前,将扩散器154与气体产生装置54 一起插入到侧面安全气囊152中。在扩散器154中形成有供充气装 置56的双头螺栓56A插入穿过的一对上螺栓插入孔和下螺栓插入 孔160,并且插入穿过上螺栓插入孔和下螺栓插入孔160的双头螺 栓56A被插入穿过形成在后基布136中的上螺栓插入孔和下螺栓插 入孔158。此后,将侧面安全气囊152与扩散器154和带146一起 折叠而形成侧面安全气囊模块,并且使用双头螺栓56A和螺母60将该侧面安全气囊模块紧固并固定至外侧框架22。此时,外侧框架 22被构造成从车辆后侧配装(插入)到折叠的侧面安全气囊152的 褶部156中。
此外,在图21、图22中,示出了通过上述钩状件146A将带146 锁定至外侧框架22的构型。然而,带146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采 用通过将双头螺栓56A插入穿过图25中示出的一对上螺栓插入孔 和下螺栓插入孔162而将带146锁定至外侧框架22的构型(参见图 18中示出的带146)。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其他构型与第四实施方式 的构型基本相同。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32不包括褶 部156(额外长度部136A)。然而,该构型和制造方法的其他要点 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152的构型和制造方法的要点是 共同的。
同样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展现出与第四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 作用和效果。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外侧框架22被从车辆后侧 配装到形成在侧面安全气囊152的后基布136中的褶部156中。因 此,以从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越过外侧框架22的状态膨胀展开 的侧面安全气囊152容易朝向车辆后侧及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 开于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52 容易与门饰件DT更快地接触。
在侧面安全气囊模块(充气装置和折叠的侧面安全气囊)仅设 置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构型(外侧安全气囊)中, 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的初始阶段,从侧面安全气囊施加至就 座乘员的载荷(在下文中被称为“约束载荷”)难以增大。这是因为, 在充气装置被设置在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外安全气囊 中,侧面安全气囊具有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的指向性, 在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在朝向车宽方向 上的内侧膨胀展开时之前,约束载荷不会施加至就座乘员(发生无 载荷膨胀展开)。
另一方面,在侧面安全气囊模块仅设置在外侧框架22的在车宽 方向上的内侧的构型(内侧安全气囊)中,尽管在侧面安全气囊的 膨胀展开之后约束载荷立即快速增大,但随后约束载荷暂时减小。 这是因为在车身侧部由于碰撞载荷而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侵入之 前,不能获得从车身侧部到侧面安全气囊的反作用力。
与此相对,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紧接在侧面安全气 囊152的膨胀展开之后,侧面安全气囊152快速地接收来自外侧框 架22和门饰件DT(车身侧部)两者的反作用力,并且从侧面安全 气囊152的膨胀展开的初始阶段到膨胀展开的后期阶段,约束载荷 不断增大。结果是,可以解决外侧安全气囊和内侧安全气囊中的上 述问题。上述优异效果对于上面描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是共同 的。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单室型侧面安全气囊152中设置 扩散器154(内挡板)的构型。然而,侧面安全气囊152不限于此。 如在图27中示出的改型示例中那样,侧面安全气囊152’可以构造 为两室型侧面安全气囊。根据上述改型示例的侧面安全气囊152’包括设置在前基布134与后基布136之间的前后分隔栓系件164。前 后分隔栓系件164在前基布134与后基布136之间的接合部(缝合 部T11、T12)处接合至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前后分隔栓系件 164设置有连通口(开口)(未示出)。侧面安全气囊152’也展现出 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基本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在侧面安全 气囊152’中,前基布134和后基布136可以与前后分隔栓系件164 接合在一起(缝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被前后分隔栓系 件164分成前后两个室的侧面安全气囊15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构造成使 得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基布76和内基布78彼 此接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 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也可以通过将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和后基布彼此接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可 以设置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扩散器154,并且充气装置56可以构造 成容置在扩散器154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侧面安全气囊70中的充 气装置56产生的气体从扩散器154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向上及向下喷 射,并且从气体喷射口142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因此,侧 面安全气囊70容易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快速膨胀展开。由于从气 体喷射口142喷射出的气体是朝向与就座乘员P相反的一侧喷射 的,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就座乘员P的安全。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70中设置扩散器154的情况下,省 略了内管90或内管108。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情况下以各种改型来实现。 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

Claims (24)

1.一种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产生装置,所述气体产生装置附接至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所述外侧框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侧部中;
侧面安全气囊,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接收来自容置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的所述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而膨胀展开成从所述外侧框架的车辆前侧沿车宽方向扩大越过所述外侧框架;
膨胀宽度扩大部,所述膨胀宽度扩大部设置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并且所述膨胀宽度扩大部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车宽方向上的膨胀宽度在设置于所述外侧框架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侧表面的外侧比在所述侧表面的内侧大;以及
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其中,所述气体产生装置位于所述扩散器中,并且所述扩散器具有气体喷射口,所述气体喷射口构造成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喷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宽度扩大部是附加室,所述附加室附接至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并且所述附加室构造成通过被供给来自所述气体产生装置的气体而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膨胀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所述外侧表面中设置有气体引入口;
所述附加室包括布置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上的一对前基布和后基布;
所述前基布和所述后基布的除第一端边缘部以外的外周部彼此接合;以及
所述第一端边缘部接合至所述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所述外侧表面中设置有气体引入口;
所述附加室包括布置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左右方向上并且具有彼此接合的外周部的一对右基布和左基布;以及
设置在所述右基布和所述左基布中的一者中的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接合至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所述外侧表面中的所述气体引入口的边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宽度扩大部是外侧额外长度部,所述外侧额外长度部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中构造成使得: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平面截面图中,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外周长度在所述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比在所述侧表面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所述基布包括外基布和内基布,所述内基布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定位在所述外基布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
所述外基布和所述内基布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以使所述外基布的外周部和所述内基布的外周部彼此接合;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使用所述气体产生装置的双头螺栓固定至所述外侧框架,所述双头螺栓穿过所述内基布和所述外侧框架;以及
所述外侧额外长度部由所述外基布的一部分和所述内基布的一部分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宽度扩大部是带,所述带的第一端部接合至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并且所述带的第二端部锁定或固定至所述外侧框架,并且所述带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期间伸展,以将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在车宽方向上的所述外侧表面朝向车辆后侧拉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将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基布和后基布彼此接合而形成为袋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前后分隔栓系件分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后分隔栓系件包括前后分隔部,所述前后分隔部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连通口;
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所述后室中;以及
所述后室构造成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正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与就座乘员和车厢侧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前后分隔栓系件分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后分隔栓系件包括前后分隔部,所述前后分隔部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连通口;
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所述后室中;以及
所述后室构造成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正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与就座乘员和车厢侧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处具有开口的带底的管状形状,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以及
在所述扩散器的下端部中设置有前延伸部,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扩散器的所述下端部定位在就座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处,并且所述前延伸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处具有开口的带底的管状形状,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以及
在所述扩散器的下端部中设置有前延伸部,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扩散器的所述下端部定位在就座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处,并且所述前延伸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基布在平面截面图中比所述前基布长额外长度部,所述额外长度部设置在所述后基布中;
所述额外长度部是朝向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内部突出并且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褶部;以及
所述外侧框架从车辆后侧配装到所述褶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基布与所述后基布之间的前后分隔栓系件,所述前后分隔栓系件接合至所述前基布与所述后基布之间的接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基布与所述后基布之间的前后分隔栓系件,所述前后分隔栓系件接合至所述前基布与所述后基布之间的接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位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后部中,
所述扩散器呈在所述扩散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两者处均具有开口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扩散器由布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前后分隔栓系件分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后分隔栓系件包括前后分隔部,所述前后分隔部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连通口;
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容置在所述后室中;以及
所述附加室的容量小于所述后室的容量。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室包括对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后部和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胸腹约束部以及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和后部进行约束的腰部约束部;
所述胸腹约束部主要在所述前室的车辆后侧在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对所述乘员的从所述乘员的胸部的后部的上端部到所述乘员的腹部的后部的下端部的部分进行约束;以及
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后部侧在所述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进行约束的前部侧与所述前室一起相对于所述外侧部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室包括对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后部和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胸腹约束部以及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和后部进行约束的腰部约束部;
所述胸腹约束部主要在所述前室的车辆后侧在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对所述乘员的从所述乘员的胸部的后部的上端部到所述乘员的腹部的后部的下端部的部分进行约束;以及
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后部侧在所述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进行约束的前部侧与所述前室一起相对于所述外侧部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室包括对就座于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胸部的后部和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胸腹约束部以及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和后部进行约束的腰部约束部;
所述胸腹约束部主要在所述前室的车辆后侧在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对所述乘员的从所述乘员的胸部的后部的上端部到所述乘员的腹部的后部的下端部的部分进行约束;以及
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后部进行约束的后部侧在所述外侧部内膨胀展开,并且所述腰部约束部的对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前部进行约束的前部侧与所述前室一起相对于所述外侧部朝向车辆前侧膨胀展开。
CN201810090544.XA 2017-02-03 2018-01-30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Active CN108382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8647 2017-02-03
JP2017018647A JP6658585B2 (ja) 2017-02-03 2017-02-03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2348A CN108382348A (zh) 2018-08-10
CN108382348B true CN108382348B (zh) 2021-03-26

Family

ID=6113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0544.XA Active CN108382348B (zh) 2017-02-03 2018-01-30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8887B2 (zh)
EP (1) EP3357764B1 (zh)
JP (1) JP6658585B2 (zh)
KR (1) KR102045985B1 (zh)
CN (1) CN108382348B (zh)
CA (1) CA2993843C (zh)
ES (1) ES2752235T3 (zh)
MX (1) MX2018001462A (zh)
PH (1) PH12018050014A1 (zh)
RU (1) RU2676388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6041B2 (en) * 2014-06-24 2019-04-0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JP6610493B2 (ja) * 2016-10-03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658585B2 (ja) * 2017-02-03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7202868B4 (de) * 2017-02-22 2022-11-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Fahrzeugsitz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10431052B (zh) * 2017-03-30 2022-01-28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乘员保护装置
JP6880954B2 (ja) * 2017-04-07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626547A4 (en) * 2017-05-17 2020-11-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DE102017113105A1 (de) * 2017-06-14 2018-12-2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eiten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sitz
EP3663140B1 (en) * 2017-08-01 202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JP6848762B2 (ja) 2017-08-09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22677B2 (ja) * 2017-11-13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8122044A1 (de) 2018-09-10 2020-03-12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JP7078742B2 (ja) 2018-10-03 2022-05-3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シート
JP7047701B2 (ja) * 2018-10-22 2022-04-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71378B2 (ja) * 2018-10-24 2023-05-1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731576B2 (en) * 2018-10-24 2023-08-2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JP7064020B2 (ja) * 2018-11-30 2022-05-09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81955B2 (ja) * 2018-12-14 2021-12-17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3423617B (zh) * 2018-12-21 2023-05-02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JP7180456B2 (ja) * 2019-03-06 2022-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構造
JP7201517B2 (ja) * 2019-04-12 2023-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1976644B (zh) * 2019-05-21 2022-10-14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装置
JP7419766B2 (ja) 2019-11-22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3428106B (zh) * 2020-03-04 2023-05-05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框架式空心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装置
JP7290793B2 (ja) * 2020-03-12 2023-06-1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41116B2 (ja) * 2020-11-27 2023-09-08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05428A1 (de) * 1971-02-05 1972-08-24 Uniroy al AG, 5100 Aachen Sicherheitsvorrichtung in Fahrzeugen zur Verminderung des Aufpralles
JP3642893B2 (ja) * 1996-09-06 2005-04-27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内蔵シートのシートパッド構造
JP2000016222A (ja) * 1998-07-02 2000-01-18 Toyoda Gosei Co Ltd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397048A (en) 2003-01-10 2004-07-14 Autoliv Dev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airbag
DE102005028702A1 (de) * 2004-06-28 2006-03-16 Mazda Motor Corp. Airbag-Vorrichtung
US20060119083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Ford Motor Company Seat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DE102005002464B4 (de) 2005-01-18 2009-04-0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anordnung
JP4600768B2 (ja) * 2005-11-04 2010-12-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面衝突用乗員保護装置
JP5082363B2 (ja) * 2005-12-28 2012-11-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4760533B2 (ja) * 2006-05-26 2011-08-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18715A (ja) * 2007-07-12 2009-01-29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8052480B4 (de) 2008-10-17 2011-04-28 Takata-Petri Ag Fahrzeugsitz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8053080A1 (de) * 2008-10-24 2010-04-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mit Lehnenbreitenverstellung und integriertem Airbag
DE102009005308B4 (de) * 2009-01-16 2011-02-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JP5433250B2 (ja) * 2009-02-13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9019766A1 (de) * 2009-04-28 2010-01-28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DE102009033181B3 (de) * 2009-07-13 2010-12-3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 Seitengassackeinrichtung und Sicherheitseinrichtung
DE102010051521A1 (de) * 2010-11-16 2012-05-16 Trw Automotive Gmbh Rückenlehne eines Fahrzeugsitzes sowie Fahrzeugsitz mit einer solchen Rückenlehne
JP5413523B2 (ja) * 2011-01-27 2014-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自動車用シート
JP5252000B2 (ja) * 2011-02-04 2013-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52847B2 (ja) 2011-11-02 2016-02-0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1086471A1 (de) * 2011-11-16 2013-05-16 Lear Corporation Fahrzeugsitzanordnung mit Airbag an innenliegender Seite
KR101355594B1 (ko) * 2011-12-07 2014-01-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듀얼 챔버 사이드에어백 장치
EP2839996B1 (en) * 2012-04-17 2016-09-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JP5918621B2 (ja) 2012-05-09 2016-05-18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17933B2 (ja) * 2012-08-27 2015-1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40103625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Tk Holdings Inc. Parachute airbag diffuser
JP5942772B2 (ja) * 2012-10-18 2016-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EP2746112B1 (en) * 2012-12-18 2016-10-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n airbag unit
JP5776733B2 (ja) * 2013-07-03 2015-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98409B2 (ja) * 2013-07-19 2017-03-2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41763B2 (ja) * 2013-07-22 2016-12-1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内蔵の車両用シート
JP6036658B2 (ja) * 2013-11-15 2016-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91443B2 (ja) * 2013-11-21 2016-09-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49737B2 (ja) 2013-12-06 2016-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81160B2 (ja) * 2014-03-26 2018-02-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JP6179469B2 (ja) * 2014-06-23 2017-08-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07749B2 (ja) * 2014-06-23 2017-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827940B2 (en) * 2016-03-16 2017-11-28 Autoliv Asp, Inc. Side airbag with internal diffuser
KR102095578B1 (ko) * 2016-06-01 2020-03-31 오토리브 디벨로프먼트 에이비 승차인 보호 장치
JP6561942B2 (ja) * 2016-08-22 2019-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610493B2 (ja) * 2016-10-03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561956B2 (ja) * 2016-10-03 2019-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658585B2 (ja) * 2017-02-03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848762B2 (ja) * 2017-08-09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56482B2 (ja) * 2017-09-20 2021-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584122B1 (en) * 2018-01-26 2021-11-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58585B2 (ja) 2020-03-04
ES2752235T3 (es) 2020-04-03
CN108382348A (zh) 2018-08-10
CA2993843A1 (en) 2018-08-03
CA2993843C (en) 2019-11-19
EP3357764A1 (en) 2018-08-08
EP3357764B1 (en) 2019-09-25
JP2018122812A (ja) 2018-08-09
PH12018050014B1 (en) 2018-10-08
PH12018050014A1 (en) 2018-10-08
BR102018002303A2 (pt) 2018-12-04
US20180222435A1 (en) 2018-08-09
RU2676388C1 (ru) 2018-12-28
MX2018001462A (es) 2018-11-09
KR20180090749A (ko) 2018-08-13
BR102018002303A8 (pt) 2022-10-18
KR102045985B1 (ko) 2019-11-18
US10668887B2 (en)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2348B (zh)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JP5637192B2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80132822A (ko) 승차인 보호 장치
CN107640119B (zh) 车辆乘员约束装置
CN107891834B (zh)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CN113825678B (zh) 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侧安全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180002763A (ko) 승차인 보호 장치
CN113423617B (zh)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JP6940627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11267433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same
CN112660060A (zh) 远侧安全气囊装置
CN111845613B (zh) 侧气囊装置
US11691588B2 (en)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and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JP6708108B2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230251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CN114454845B (zh)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JP2022110956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6198446A (zh) 远侧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