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8391B -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8391B
CN108298391B CN201710473916.2A CN201710473916A CN108298391B CN 108298391 B CN108298391 B CN 108298391B CN 201710473916 A CN201710473916 A CN 201710473916A CN 108298391 B CN108298391 B CN 108298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user
destination
floor
destination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39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8391A (zh
Inventor
平山一成
中西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8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8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8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8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4Mechanical devices that can be illumin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3Destination call input before entering the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84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or deliberate mis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利用者误乘到其它乘用轿厢的情况,无需再登记就能够将利用者运送到作为目的的层。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基于由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登记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从多个乘用轿厢(31a~31d)中使最佳的乘用轿厢应答到乘梯处。该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具有通知控制部(43),在乘用轿厢(31a~31d)的任一个在乘梯处开门了时,该通知控制部(43)向乘坐到了该乘用轿厢的利用者通知至少该乘用轿厢的号机名。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004206(申请日:1/13/2017)作为基础,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建筑物的各层的乘梯处设置有用于登记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呼叫按钮。当电梯的利用者操作了该乘梯处呼叫按钮时,乘用轿厢应答于乘梯处呼叫的登记层。当利用者乘入乘用轿厢而操作轿厢操作盘的目的地层按钮时,乘用轿厢向通过上述目的地层按钮而登记了的目的地层移动。
近年来,不同于上述的乘梯处呼叫按钮,具有可在乘梯处直接指定目的地层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HDC:Hall Destination Controller,门厅目的地层控制器)的电梯系统被实用化。将这样的电梯系统称为“目的地层控制系统(DCS:Destination ControlSystem)”。DCS基于利用者在乘梯处登记的目的地层而从多台乘用轿厢中选出最佳的乘用轿厢,使之应答到该乘梯处。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同一目的地层的利用者乘坐相同的乘用轿厢,实现了输送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DCS中,利用者能够在乘梯处登记目的地层,所以,无需乘用轿厢内的目的地层的登记操作。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利用者错误地乘坐了其它乘用轿厢时,不能到达作为目的的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该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利用者误乘到其它乘用轿厢的情况,无需再登记就能够将利用者运送到作为目的的层。
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基于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登记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从多个乘用轿厢中选择最佳的乘用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使之应答到乘梯处,其中,该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具有通知控制部,该通知控制部在上述乘用轿厢在上述乘梯处开门了时,向乘坐到了上述乘用轿厢中的利用者通知至少该乘用轿厢的号机名。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利用者误乘到其它乘用轿厢的情况,无需再登记就能够将利用者运送到作为目的的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的乘梯处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的外观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号机名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目的地层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乘用轿厢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登记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示出了乘用轿厢关门前的与误乘有关的处理流程。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确认通知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布局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误乘消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带路径的布局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示出了乘用轿厢关门后的与误乘有关的处理流程。
图1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换乘到按条件1选出的换乘对象轿厢时的工作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换乘消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路径的布局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换乘到按条件2选出的换乘对象轿厢时的工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假设具有由A~D号机所示的4台乘用轿厢的群管理系统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4台,只要是群管理至少2台以上的乘用轿厢的构成即可。另外,在存在多台乘用轿厢的情况下,有时将乘用轿厢1台1台地称为“号机”,将被分配了乘梯处呼叫的乘用轿厢称为“分配轿厢”或“分配号机”。
“乘梯处呼叫”是指在各层的乘梯处登记的呼叫的信号,包括登记层和目的地方向的信息。“轿厢呼叫”是指在轿厢室内登记的呼叫的信号,包括目的地层的信息。但是,在本系统中,利用DCS在乘梯处登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所以,在上述乘梯处呼叫中带有利用者的目的地层的信息而无需轿厢室内的轿厢呼叫的登记(目的地层按钮的操作)。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的乘梯处的构成的图。图中的11表示乘梯处,12a~12d表示A~D号机的乘梯处门。
在图1的例子中,在A号机的乘梯处门12a与B号机的乘梯处门12b之间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在C号机的乘梯处门12c与D号机的乘梯处门12d之间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b。另外,在各号机的乘梯处门12a~12d的附近设置有号机名显示装置14a~14d、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15d。
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13b是用于在乘梯处11登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的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是在所有层都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的所谓“全DCS”,但也可以是例如在基准层等特定的层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的构成。号机名显示装置14a~14d按各号机设置,显示与之分别对应的乘用轿厢的号机名。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15d按各号机设置,显示与之分别对应的乘用轿厢的目的地层。
图2是表示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外观构成的图。此外,其它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b也是同样的构成。
在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设有操作部21和显示部22。操作部21由多个按钮键构成。利用者通过按下操作这些按钮键来登记目的地层。在显示部22显示被分配给登记了目的地层的利用者的乘用轿厢(分配轿厢)的号机名。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设有ID读取部23。该ID读取部23作为用于识别在乘梯处11登记了目的地层的利用者的第1识别部来使用。该ID读取部23是所谓的“读卡器”,通过电磁感应方式等来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取ID(identification,身份证明)卡24的信息。在ID卡24中至少预先记录着利用者所固有的ID信息。当利用者将ID卡24靠近ID读取部23时,记录于ID卡24中的ID信息就会被读取。由该ID读取部23所读取的ID信息作为第1识别信息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ID卡24中记录ID信息和利用者的目的地层而与利用者的识别一起进行目的地层的自动登记。
图3是表示A号机的号机名显示装置14a的构成的图。此外,其它号机名显示装置14b~14d也是同样的构成。
号机名显示装置14a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在A号机乘梯处门12a的附近可识别地显示出是A号机的乘梯处。另外,号机名显示装置14a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在A号机的乘用轿厢31a到达乘梯处11时点亮,向利用者通知乘用轿厢31a的到达。
图4是表示A号机的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的构成的图。此外,其它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b~15d也是同样的构成。
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显示被分配给A号机的乘用轿厢a的目的地层。在图4的例子中,作为目的地层,显示了“14F”、“15F”。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由1台显示装置来进行图3所示的号机名的显示和图4所示的目的地层的显示。
图5是表示A号机的乘用轿厢31a的构成的图。此外,其它乘用轿厢31b~31d也是同样的构成。
在乘用轿厢31a的升降口,可自由开关地设有轿厢门32。在该轿厢门32的附近设有操作盘(控制板)33。在操作盘33设有例如包括开门按钮34a、关门按钮34b等在内的操作按钮。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盘33设有ID读取部35。该ID读取部35作为用于识别乘坐到乘用轿厢31a中的利用者的第2识别部来使用。该ID读取部35与设于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的ID读取部23同样地,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取利用者所持的ID卡24的信息。当利用者所持的ID卡24靠近ID读取部35时,预先记录于ID卡24的ID信息就会被读取。由该ID读取部35所读取的ID信息作为第2识别信息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
另外,在乘用轿厢31a内的任意部位设置有显示装置36和声音输出装置37。显示装置36由LCD构成,显示乘用轿厢31的当前位置和运行方向,并且在此进行与利用者的误乘有关的显示。声音输出装置37由扬声器构成。
图6是表示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此外,与图1同样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来进行说明。
在各层的乘梯处11设置有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13a、13b)、号机名显示装置14(14a~14d)、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15a~15d)。它们经由传送缆线而与后述的群管理控制装置40相连。
如在图2中说明的那样,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具有操作部21、显示部22、ID读取部23。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所登记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作为乘梯处呼叫的信息而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该乘梯处呼叫中包括目的地层和登记了该目的地层的层的信息。另外,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的ID读取部23所读取的ID信息作为第1识别信息而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
群管理控制装置40是对乘用轿厢31a~31d的运行进行群管理控制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群管理控制装置40具有呼叫管理部41、分配控制部42、通知控制部43、误乘检测部44。它们是由微处理器上的软件来执行的处理部,可在各部之间进行信息的授受。
此外,在此,为了方便,将呼叫管理部41、分配控制部42、通知控制部43、误乘检测部44都配置于群管理控制装置40地来说明,但没有必要将它们都配置于同一装置,也可以将它们配置于不同的装置。
呼叫管理部41具有图7所示那样的登记表41a。每当利用者在各层的乘梯处通过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而登记目的地层时,呼叫管理部41就将包括该目的地层在内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与利用者的ID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于登记表41a。乘梯处呼叫信息包括目的地层和登记层这两个信息。另外,当对于利用者的目的地层分配乘用轿厢时,将该乘用轿厢(分配轿厢)的号机名与该利用者的ID信息建立关联地加以存储。
在图7的例子中,将ID:01、登记层:1F、目的地层:15F、分配号机:A号机存储于登记表41a。这意味着:用“ID01”识别的利用者操作1F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而将15F登记为目的地层,此时被分配A号机。
分配控制部42基于各号机的运行信息(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运行方向等)来决定分配乘梯处呼叫的乘用轿厢(分配轿厢),并使之应答于该乘梯处呼叫的登记层。此时,在DCS中,进行如下分配控制:考虑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使具有同一目的地层的利用者乘坐相同的乘用轿厢。
通知控制部43接收分配控制部42的分配结果而在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22显示分配轿厢,并在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显示该分配轿厢的目的地层。另外,通知控制部43在号机名显示装置14显示到达乘梯处的乘用轿厢的号机名。此外,号机名显示装置14也可以是预先标明了号机名的面板等。在此情况下,无需通知控制部43进行的号机名的显示。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知控制部43具有当乘用轿厢31a~31d的任一个在乘梯处开门了时向乘坐到该乘用轿厢中的利用者通知至少该乘用轿厢的号机名的功能。而且,通知控制部43具有在由后述的误乘检测部44检测出利用者的误乘的情况下向该利用者通知误乘的功能。作为通知方法,有消息的显示、声音广播等。消息在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36中显示。声音广播通过图5所示的声音输出装置37来输出。
误乘检测部44基于在轿厢内作为第2识别信息而获得的ID信息来检索登记表41a,从而检测利用者的误乘。详细地说,误乘检测部44通过ID信息而将在乘梯处识别的利用者与在轿厢内识别的利用者建立关联并检索登记表41a,在该利用者并未乘坐分配轿厢时判断为误乘。
另外,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0连接着与各号机(在此为A~D号机)相对应的号机控制装置50a~50d。这些号机控制装置50a~50d是用于分别单独控制乘用轿厢31a~31d的运行的装置。具体地说,号机控制装置50a~50d分别进行用于使乘用轿厢31a~31d进行升降动作的马达的控制、门的开关控制等。此外,群管理控制装置40和号机控制装置50a~50d由计算机来实现。
接下来说明本系统的工作。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示出了乘用轿厢关门前的与误乘有关的处理流程。此外,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群管理控制装置40读取预定的程序来执行。
设为现在,在任意层的乘梯处11,利用者操作图2所示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来登记目的地层。此时,将利用者所持的ID卡24靠近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ID读取部23来进行ID信息的读取操作。
当利用者的目的地层被登记于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时(步骤A11的“是”),包括目的地层和登记层在内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就从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通过群管理控制装置40的呼叫管理部41而被存储于登记表41a。群管理控制装置40的分配控制部42基于被存储于登记表41a的乘梯处呼叫的信息,将乘用轿厢31a~31d中的最佳的轿厢决定为分配轿厢,并使该分配轿厢应答于利用者所在的层(登记层)(步骤A12)。此外,在DCS中,由考虑了利用者的目的地层的分配控制来选出分配轿厢。
当决定了分配轿厢时,将该分配轿厢的号机名与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于登记表41a。群管理控制装置40的通知控制部43将被存储于登记表41a的分配轿厢的号机名显示于利用者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显示部22。另外,通知控制部43在被设置于乘梯处11的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15d中的与分配轿厢相对应的目的地层显示装置显示该分配轿厢的目的地层(步骤A13)。
另一方面,群管理控制装置40将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ID读取部23所读取的利用者的ID信息作为第1识别信息而获取,通过呼叫管理部41而与该乘梯处呼叫的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于登记表41a(步骤A14)。上述第1识别信息作为用于识别在乘梯处登记了目的地层的利用者的信息来使用。
具体地说,设为例如利用者在1F的乘梯处11操作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而将15F登记为目的地层。对于该登记分配了A号机。在此情况下,如图7所示,存储“登记层:1F”、“目的地层:15F”、“分配轿厢:A号机”这样的信息。另外,在利用者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显示部22显示“A号机”,在与A号机相对应的目的地层显示装置15a上加上“15F”的显示(参照图2、图4)。
另外,设为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3a的ID读取部23所读取的利用者的ID信息是“ID01”。在此情况下,“ID01”作为第1识别信息而与上述乘梯处呼叫(登记层和目的地层)以及分配轿厢的信息建立关联地被存储于登记表41a。
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对在上述步骤A11中将目的地层和登记层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并在上述步骤A14中将利用者的ID信息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发送ID信息的定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述步骤A11中将ID信息与目的地层和登记层一起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或者,也可以在先将ID信息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之后,将目的地层和登记层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
在此,设为任意的乘用轿厢(例如设为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到达乘梯处11并开门(步骤A15的“是”→A16)。通知控制部43通过该乘用轿厢31d内的显示装置36来进行用于使利用者确认号机名和目的地层的通知(步骤A17)。将此时的通知称为“确认通知”。
图9示出了确认通知的一个例子。
例如设为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到达乘梯处11并开门。此时,在设于轿厢内的显示装置36进行“号机名:D号机目的地层:10F,11F”这样的显示。由此,当利用者乘坐到乘用轿厢31d中时,能够根据在显示装置36显示的信息来自己判断是否误乘。
此外,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布局显示乘梯处11中的各号机的配置61,将利用者乘坐中的乘用轿厢的号机名的显示色改变或点亮等等,来进行区别显示。通过这样的布局显示,利用者能够在轿厢内确认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的乘梯处位置,在注意到误乘时能够掌握往哪儿去为好。在此,作为确认通知的方法,以显示为例,但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37用声音广播向利用者通知号机名和目的地层,还可以并用显示和声音广播来通知。
另一方面,即使进行了确认通知,在利用者忘记自己要乘坐的乘用轿厢的情况下,也无法自己判断是否误乘。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利用者将ID卡24靠近被设于轿厢内的ID读取部35时,能够确认是否误乘。
也就是说,当利用者的ID卡24靠近轿厢内的ID读取部35时,利用者的ID信息就会被读取并被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40。群管理控制装置40将该ID信息作为第2识别信息而获取并送给误乘检测部44。上述第2识别信息作为用于识别乘坐于乘用轿厢的利用者的信息来使用。
误乘检测部44利用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而得到的ID信息和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而得到的ID信息将乘梯处的利用者与轿厢内的利用者建立关联,检索登记表41a来检测该利用者是否误乘(步骤A19)。在此情况下,在利用者并未乘坐到被存储于登记表41a的分配轿厢时判断为误乘。
在利用者误乘的情况下(步骤A19的“是”),通知控制部43在轿厢内的显示装置36显示图11所示那样的误乘消息,向利用者通知误乘和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的号机名(步骤A20)。
此外,例如图12所示,也可以布局显示乘梯处11中各号机的配置61,显示去往利用者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的路径62。通过这样的带路径的布局显示,利用者能够在轿厢内确认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与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的位置关系,能够沿着路径62不迷路地朝向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去。此时的通知方法不限于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37用声音广播来通知利用者,还可以并用显示和声音广播来通知。
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在开门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关门,向预先登记了的目的地层出发(步骤A21)。此外,在上述步骤A19中检测出误乘的情况下,可以使乘用轿厢31d的关门开始时间相比通常有所延长。由此,在利用者注意到误乘时能够不慌不忙地从乘用轿厢31d下来。
这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乘用轿厢在乘梯处开门了时,通知该乘用轿厢的号机名和目的地层,由此能够使利用者在乘坐时注意到误乘、进而使之乘坐到本来此次应乘坐的乘用轿厢。
另外,在乘梯处和轿厢内认证利用者并基于该认证结果来自动判断利用者的误乘,在误乘了的情况下通知该情况,从而即使在利用者忘了自己应乘坐的乘用轿厢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也就是说,通过通知误乘,能够使利用者迅速地换乘到本来此次应乘坐的乘用轿厢。由此,利用者即使不进行再登记也能够乘坐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去到作为目的的层。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是在乘用轿厢的关门前应对利用者的误乘。而与之相对地,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在乘用轿厢的关门后应对利用者的误乘。
基本的装置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对乘用轿厢的关门后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示出了乘用轿厢关门后的与误乘有关的处理流程。此外,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群管理控制装置40读入预定的程序来执行。
设为现在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搭乘有利用者A而处于运行中(步骤B11)。在例如乘用轿厢31d关门后由误乘检测部44检测出利用者A的误乘的情况下(步骤B12的“是”),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此外,作为关门后检测出误乘的状况,包括例如关门后利用者A注意到在轿厢内显示的目的地层中并没有自己的目的地层而将ID卡24靠近轿厢内的ID读取部35的情况等。
也就是说,分配控制部42基于当前时刻下的各号机(乘用轿厢31a~31d)的运行信息(当前位置、运行方向)和各号机的目的地层来判断是否存在利用者A可换乘的乘用轿厢(步骤B13)。此外,各号机的运行信息从号机控制装置50a~50d获得。各号机的目的地层从呼叫管理部41获得。
在此,分配控制部42将满足下述条件1的乘用轿厢选出作为换乘对象轿厢。
[条件1]:在向与利用者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中的各乘用轿厢中,在从该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之间停止在同一层的乘用轿厢。其中,在有多个的情况下,以其中可最早换乘的乘用轿厢为优先。
若存在符合的乘用轿厢,则分配控制部42判断为可换乘,将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变更分配给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被选出的乘用轿厢(步骤B14)。另外,当利用者A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31d在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停止时(步骤B15的“是”),通知控制部43通过乘用轿厢31d内的显示装置36向利用者通知向换乘对象轿厢的换乘(步骤B16)。此外,此时的通知方法也不限于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37用声音广播来通知利用者,还可以并用显示和声音广播来通知。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设为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搭乘有利用者A并向上方运行中。设为: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为15F,本来应乘坐A号机的乘用轿厢31a。D号机的目的地层为10F、11F。此时,C号机的乘用轿厢31c处于朝向10F的运行中。
在此,在D号机运行中检测出利用者A的误乘的情况下,在向与D号机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中的各号机中的、在与D号机同一层(10F)停止的C号机的乘用轿厢31c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被选出。由此,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15F被变更分配给C号机,当D号机停止在10F时,图15所示那样的换乘消息显示在乘用轿厢31d内的显示装置36。若利用者A根据该换乘消息在10F下来并换乘到C号机,则能够去到15F。
此外,例如图16所示,也可以显示乘梯处11中的各号机的配置61,将其中的利用者所乘坐中的乘用轿厢的号机名的显示色改变或点亮等等,来区别显示,进而显示去往换乘目标的乘用轿厢的路径62。通过这样的带路径的布局显示,利用者能够在轿厢内确认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和换乘目标的乘用轿厢的位置关系,能够沿着路径62不迷路地换乘。此时的通知方法也不限于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37用声音广播来通知利用者,还可以并用显示和声音广播来通知。
另外,在上述图13的例子中,对在上述步骤B15中利用者A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31d停止在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时通知向换乘对象轿厢的换乘进行了说明,但通知换乘的定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乘用轿厢31d停止在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之前、或变更分配后立刻通知。总之,上述步骤B15的处理并非必需的,只要在直到乘用轿厢31d停止在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为止的期间在轿厢内进行换乘通知即可。
在向与D号机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中的各号机中不存在停止在与D号机同一层(10F)的号机的情况下,分配控制部42按照下述条件2来搜索换乘对象轿厢。
[条件2]:在向与利用者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中的各乘用轿厢中,在从该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之间停止在任意层的乘用轿厢。其中,在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以其中可最早换乘的乘用轿厢为优先。
若存在符合的乘用轿厢,则分配控制部42判断为可换乘,将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变更分配给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被选出的乘用轿厢。而且,将利用者所乘坐的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强制性地停止到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并在此将换乘通知给利用者A。
图17示出了上述条件2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设为利用者A乘坐中的D号机的乘用轿厢的目的地层为10F和11F,不存在停止在同一层的乘用轿厢。此时,设为B号机的乘用轿厢31b处于朝向2F、3F的运行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从D号机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15F之间的任意层(3F)停止的B号机的乘用轿厢31b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被选出。利用者A的目的地层15F被变更分配给该乘用轿厢31b。另外,将D号机的乘用轿厢31d强制停止到作为乘用轿厢31b的停止层的3F,并在此将换乘通知给利用者A。
此外,根据各号机的运行状态,有时按照上述条件1或上述条件2而选出的换乘对象轿厢为原来的乘用轿厢、即利用者本应乘坐的乘用轿厢(在图14、图17的例子中为A号机的乘用轿厢31a)。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而在该乘用轿厢的停止层使利用者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停止、进行换乘。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即使在乘用轿厢的关门后检测出利用者的误乘的情况下,若存在可在中途层换乘的乘用轿厢,则能够通过在该乘用轿厢的停止层进行换乘而将利用者运送到作为目的的层。
根据上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该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利用者误乘到其它乘用轿厢的情况,无需再登记就能够将利用者运送到作为目的的层。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用利用者的ID卡24来进行认证的构成,但认证方法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在乘梯处和轿厢内设置相机,根据该相机的影像来认证利用者的构成。
综上所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欲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基于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登记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从多个乘用轿厢中选择最佳的乘用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使之应答于乘梯处,其特征在于,具有:
误乘检测部,该误乘检测部检测利用者的误乘;和
通知控制部,该通知控制部在利用者乘坐到上述多个乘用轿厢中的一个乘用轿厢并关门后由上述误乘检测部检测出利用者的误乘的情况下,通知向与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在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且在从上述一个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之间停止在同一层的其他乘用轿厢的换乘并进行换乘消息的显示。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知控制部以能够在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内确认利用者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和换乘目标的乘用轿厢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 1 识别部,该第1 识别部识别在上述乘梯处登记了目的地层的利用者;
管理部,该管理部将由该第 1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与分配轿厢建立关联而加以存储;以及
第 2 识别部,该第2 识别部识别乘坐到了上述一个乘用轿厢中的利用者;
上述误乘检测部将由上述第 1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与由上述第2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建立关联而检索上述管理部,在该利用者没有乘坐到上述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判断为误乘。
4.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基于由乘梯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登记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从多个乘用轿厢中选择最佳的乘用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使之应答于乘梯处,其特征在于,具有:
误乘检测部,该误乘检测部检测利用者的误乘;
分配控制部,该分配控制部在利用者乘坐到上述多个乘用轿厢中的一个乘用轿厢并关门后由上述误乘检测部检测出利用者的误乘的情况下,从向与上述一个乘用轿厢相同的方向进行后续运行中的各乘用轿厢中选出任意的乘用轿厢作为换乘对象轿厢,将利用者的目的地层变更分配给该换乘对象轿厢;以及
通知控制部,该通知控制部在直到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停止到上述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为止的期间向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通知向上述换乘对象轿厢的换乘。
5.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配控制部将在从上述一个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之间停止在同一层的乘用轿厢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选出,将利用者的目的地层变更分配给该换乘对象轿厢。
6.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配控制部将在从上述一个乘用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之间的任意层停止的乘用轿厢作为换乘对象轿厢而选出,将利用者的目的地层变更分配给该换乘对象轿厢,并且强制性地使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停止在上述换乘对象轿厢的停止层。
7.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知控制部以能够在上述一个乘用轿厢内确认利用者当前乘坐中的乘用轿厢和换乘目标的乘用轿厢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通知。
8.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 1 识别部,该第1 识别部识别在上述乘梯处登记了目的地层的利用者;
管理部,该管理部将由该第 1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的目的地层与分配轿厢建立关联而加以存储;以及
第 2 识别部,该第2 识别部识别乘坐到了上述一个乘用轿厢中的利用者;
上述误乘检测部将由上述第1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与由上述第2 识别部识别了的利用者建立关联而检索上述管理部,在该利用者没有乘坐到上述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判断为误乘。
CN201710473916.2A 2017-01-13 2017-06-21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Active CN108298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4206A JP6301513B1 (ja) 2017-01-13 2017-01-13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7-004206 2017-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8391A CN108298391A (zh) 2018-07-20
CN108298391B true CN108298391B (zh) 2020-04-03

Family

ID=6175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3916.2A Active CN108298391B (zh) 2017-01-13 2017-06-21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01513B1 (zh)
CN (1) CN1082983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506B (zh) * 2019-07-09 2022-03-1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电梯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3613B2 (ja) * 2018-07-31 2020-03-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294377A (zh) * 2019-06-27 2019-10-0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乘客错误乘梯的提示方法及电梯
CN110329863A (zh) * 2019-06-27 2019-10-1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乘客错误乘梯提示系统及电梯设备
CN110304503B (zh) * 2019-07-24 2021-05-2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换乘系统
CN110745654B (zh) * 2019-08-21 2023-01-2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调配系统、调配方法和电梯设备
CN111302166B (zh) * 2020-02-27 2022-07-15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管控系统
JP7286744B1 (ja) 2021-12-20 2023-06-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2362A (ja) * 1998-02-05 1999-08-1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表示装置
JP2012056653A (ja) * 2010-09-06 2012-03-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783726B2 (ja) * 2011-01-05 2015-09-24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KR20140009506A (ko) * 2011-04-26 2014-01-2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알림시스템
JP5804864B2 (ja) * 2011-09-14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割当エレベータへの乗車案内装置及び乗車案内方法
JP5579238B2 (ja) * 2012-10-01 2014-08-2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5770150B2 (ja) * 2012-11-20 2015-08-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506B (zh) * 2019-07-09 2022-03-1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电梯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1585A (ja) 2018-07-19
JP6301513B1 (ja) 2018-03-28
CN108298391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8391B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4773655B2 (ja) 自動的なエレベータ呼びの行先階の登録及び処理
JP535401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00798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JP563050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呼び登録装置
US20120152660A1 (en) Elevator system
US9382095B2 (en) Elevator system for generating automatic elevator calls using a personal identifier
JP5196375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2056653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20100135912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US8584813B2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car panel with adjustable views based on floor data,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3112515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KR20120061957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592380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25532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登録装置
JP201106341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4250191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切替え方法
JP6068690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9091097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2197153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208386B2 (ja)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9365391B2 (e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JP713503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11788135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以及电梯系统
JP6512251B2 (ja) 乗り場行先階登録システムを具える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