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990A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2990A CN108292990A CN201680070597.4A CN201680070597A CN108292990A CN 108292990 A CN108292990 A CN 108292990A CN 201680070597 A CN201680070597 A CN 201680070597A CN 108292990 A CN108292990 A CN 108292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data
- clock
- communication system
- s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12—Synchronisation of different clock signals provided by a plurality of clock generat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08—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s, e.g. clock distribut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08—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s, e.g. clock distribution lines
- H04L7/0012—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s, e.g. clock distribution lines by comparing receiver clock with transmitter clo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6—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the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differ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signals in amplitude, polarity or frequency or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通信系统设置有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以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输出时钟信号,并且还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水平来确定发送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由诸如智能电话和相机装置等移动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容量的增加,已经有在装置中或在不同装置之间更高速度并且更低功耗的数据发送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提出了高速接口规范的标准化,例如,由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联盟已开发的C-PHY规范和D-PHY规范作为耦接接口规范用于移动装置和相机装置。C-PHY规范和D-PHY规范是用于通信协议物理层(物理层:PHY)的接口规范。此外,设置用于移动装置显示器的显示器串行接口(DSI)或用于相机装置的相机串行接口(CSI)作为C-PHY规范或D-PHY规范的上层协议层。PTL 1提出了一种在D-PHY规范中实现稳定的信号发送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的公开日文译文)第JP2014-522204号
发明内容
在上述C-PHY规范和D-PHY规范中,高速(高速:HS)差分信号用于数据信号的基本发送。此外,在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消隐周期(blanking period)中使用低功率(低功率:LP)信号。在公共发送路径上发送HS差分信号和LP信号。例如,在D-PHY规范中,提供了发送时钟信号的一个发送路径(时钟通道)以及发送数据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发送路径(数据通道)。在时钟通道和数据通道中的每一者上的信号发送周期包括:执行使用HS差分信号的发送的周期和执行使用LP信号的发送的周期。在时钟通道和数据通道中的每一者上,在公共发送路径上发送HS差分信号和LP信号。然而,LP信号与HS差分信号的不同之处在于信号发送所需的电压值。因此,单独的需要用于发送和接收HS差分信号的电路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LP信号的电路,因此导致电路尺寸增加的问题。
此外,在其中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也可能类似地发生这种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如下包括(A)至(D):
(A)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
(B)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
(C)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
(D)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在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中,从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在接收装置中,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如在基于数据信号的振幅电压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情况下那样,对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从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在接收装置中,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应该注意,本公开的效果不一定限于上述效果,并且可以是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况。
[图2]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例。
[图3]示出了图2的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4]示出了图2的通信系统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5]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修改示例。
[图6]示出了图5的通信系统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7]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修改示例。
[图8]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修改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况。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况。
[图11]示出了图10的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12]示出了图10的通信系统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况。
[图14]示出了图10的通信系统中的双向通信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图13之后的双向通信的示例。
[图16]示出了上述通信系统的应用示例。
[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的应用示例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示例。
[图18]示出了应用上述通信系统的智能电话的外观配置的示例。
[图19]示出了应用上述通信系统的应用处理器的配置示例。
[图20]示出了应用上述通信系统的图像传感器的配置示例。
[图21]示出了应用上述通信系统的车载相机的安装示例。
[图22]示出了将上述通信系统应用于车载相机的配置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应该注意,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
3、第二实施方式
4、第三实施方式
5、第四实施方式
6、应用示例
<1、第一实施方式>
[配置]
首先,给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描述。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的概况。通信系统1应用于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发送,并且包括发送器10(发送装置)和接收器20(接收装置)。通信系统1包括跨越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以发送时钟信号的时钟通道CL和跨越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以发送诸如图像数据等数据信号的数据通道DL。应该注意,虽然图1示出了提供一个数据通道DL的示例,但是可以提供多个数据通道DL。
发送器10包括数字发送电路和模拟发送电路。接收器20包括数字接收电路和模拟接收电路。例如,在数字发送电路和模拟发送电路之间发送16位或8位并行信号。此外,在数字接收电路和模拟接收电路之间发送16位或8位并行信号。在时钟通道CL中,模拟发送电路和模拟接收电路通过发送差分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线彼此耦接。在数据通道DL中,模拟发送电路和模拟接收电路通过发送差分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彼此耦接。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均包括发送差分信号的一对正信号线Dp和负信号线Dn。例如,将1位串行信号发送到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中的每一个。
发送器10包括时钟发送电路110和数据发送电路120。接收器20包括时钟接收电路210和数据接收电路220。在时钟通道CL中,时钟发送电路110和时钟接收电路210通过上述时钟信号线彼此耦接。在数据通道DL中,数据发送电路120和数据接收电路220通过上述时钟信号线彼此耦接。时钟发送电路110是差分信号发送电路,其生成差分时钟信号作为时钟信号并将生成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出到时钟信号线。应该注意,时钟发送电路110可以是输出三元电平信号(ternary level signal)的三元信号发送电路。数据发送电路120是差分信号发送电路,其生成差分数据信号作为数据信号并将生成的差分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信号线。应该注意,数据发送电路120可以是输出三元电平信号的三元信号发送电路。时钟接收电路210是差分信号接收电路,其经由时钟信号线接收作为时钟信号的差分时钟信号,并且对接收到的差分时钟信号执行预定处理。应该注意,时钟接收电路210可以是接收三元电平信号的三元信号接收电路。数据接收电路220是差分信号接收电路,其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作为数据信号的差分数据信号,并且对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号执行预定处理。应该注意,数据接收电路220可以是接收三元电平信号的三元信号接收电路。
图2示出了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示例。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通过功能块表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
发送器10在时钟通道CL中包括发送模式控制器11、时钟生成器12和时钟发送器13。发送器10在数据通道DL中包括发送数据生成器14和数据发送器15。发送模式控制器11根据来自上层的指令(例如,高速发送控制信号HS-TxCnt或低速发送控制信号LS-TxCnt)来决定发送模式。发送模式控制器11还在时钟生成器12和发送数据生成器14上执行与决定的发送模式对应的控制。时钟生成器12根据发送模式控制器11的指令来生成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时钟生成器12将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时钟发送器13和发送数据生成器14。时钟发送器13将由时钟生成器12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时钟信号线。换言之,时钟发送器13经由时钟信号线将由时钟生成器12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时钟接收器21。
发送数据生成器14根据发送模式控制器11的指令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例如,高速发送数据HS-TxData或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上执行各种处理(例如,通信协议控制、解码从上层输入的数据、插入控制指令以及并行串行转换),由此生成数据信号。发送数据生成器14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15。发送数据生成器14根据发送模式控制器11的指令切换上述各种处理。数据发送器15将由发送数据生成器14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信号线。换言之,数据发送器15经由数据信号线将发送数据生成器14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24。
接收器20在时钟通道CL中包括时钟接收器21、时钟频率确定器22和接收模式控制器23。接收器20在数据通道DL中包括数据接收器24和接收数据解释器25。时钟接收器21经由时钟信号线接收时钟发送器13输出的时钟信号。时钟接收器21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到时钟频率确定器22和接收数据解释器25。时钟频率确定器22从输入的时钟信号中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时钟频率确定器22将从检测(或确定)中获得的时钟频率Fc输出到接收模式控制器23。接收模式控制器23基于接收到的时钟频率Fc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Fth之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发送模式。例如,执行确定发送模式的电路由典型的脉冲计数器等配置。在此处,假设具有较快发送速度的高速模式和具有较慢发送速度的低速模式被设置为发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时钟频率Fc高于预定参考频率Fth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当时钟频率Fc低于预定参考频率Fth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接收模式控制器23将通过确定而获得的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25。
数据接收器24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从数据发送器15输出的数据信号。数据接收器24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25。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输入的时钟信号和关于发送模式的输入信息对输入的数据信号执行各种处理(例如,串行并行转换、检测控制指令、解码信号数据以及通信协议控制),从而生成要提供给后续阶段的数据信号和接收状态通知信号。接收数据解释器25根据来自接收模式控制器23的指令(发送模式等)来切换上述各种处理。接收数据解释器25将生成的数据信号(例如,高速接收数据HS-RxData或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和生成的接收状态通知信号(高速接收状态通知信号HS-RxState或低速接收状态通知信号LS-RxState)输出到后续阶段的电路。
[高速数据发送]
图3示出了通信系统1中的高速数据发送的示例。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或时钟信号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
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变得高于参考频率Fth。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从“低速模式”转变到“高速模式”。应该注意,将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模式作为“高速模式”而进行处理。在发送模式从“低速模式”转变到“高速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观察发送模式的转变。具体地,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的组合的转变,来确定发送模式处于实际从“低速模式”转变为“高速模式”的中途还是已经完成从“低速模式”转变到“高速模式”,以使得发送模式转换为“高速模式”。在上述的组合的转变表示发送模式已经转换为“高速模式”结果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确定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在数据通道DL上以“高速模式”发送输入的数据信号。
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变得低于参考频率Fth。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应该注意,将在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模式作为“低速模式”进行处理。在发送模式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观察发送模式的转变。具体地,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的组合的转变,来确定发送模式处于实际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的中途还是已经完成从“高速模式”转变到“低速模式”,以使得发送模式转换为“低速模式”。在上述组合的转变表示发送模式已经转换为“低速模式”结果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
[低速数据发送]
图4示出了通信系统1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或时钟信号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在数据通道DL上以“低速模式”发送输入的数据信号。
[效果]
接下来,给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效果的描述。
已经利用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在这种通信系统中,通过检测电压振幅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类型。然而,这种确定方法涉及为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可能会导致电路尺寸增加的问题。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从发送器1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在接收器20中基于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如在基于数据信号的振幅电压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情况下那样,对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检测振幅电压值的电路。因此,这能够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电路尺寸的减小,其中,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时钟频率Fc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Fth之间的比较结果,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可以由典型的脉冲计数器等来配置。因此,单独提供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不会妨碍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适用于高速接口规范(例如,C-PHY规范和D-PHY规范)。因此,在这种高速接口规范中也可以实现电路尺寸的减小。
<2、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
(修改示例A)
图5示出了前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修改示例。在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1中,低速发送控制信号LS-TxCnt和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两者都不输入到发送器10。即,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低速发送控制信号LS-TxCnt和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两者都不从上层输入。此外,在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低速接收状态通知信号LS-RxState和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两者都不从接收器20输出。即,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低速接收状态通知信号LS-RxState和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两者都不输出到通信系统1的后续阶段。因此,在下文中,主要描述低速数据发送。
[低速数据发送]
图6示出了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或时钟信号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包括控制指令的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在数据通道DL上以“低速模式”发送包括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中的控制指令。应该注意,在接收器10中的发送数据生成器14处生成控制指令并且不从上层输入。
与前述实施方式类似,在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中,从发送器1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因此,这能够实现减小电压振幅值根据发送数据信号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
(修改示例B)
图7示出了前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修改示例。图7所示的通信系统1包括多个数据通道LD。因此,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多个数据通道LD。然而,与前述实施方式类似,在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中,从发送器1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基于在各个数据通道DL中的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因此,这能够实现减小电压振幅值根据发送数据信号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
(修改示例C)
图8示出了前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修改示例。图8所示的通信系统1在数据通道LD中包括多个数据信号线,每个数据信号线将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耦接在一起并且分别设置于其间。因此,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在数据通道LD中执行并行发送。然而,与前述实施方式类似,在本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中,从发送器1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基于在数据通道DL中的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因此,这能够实现减小电压振幅值根据发送数据信号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
<3、第二实施方式>
[配置]
接下来,给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2的描述。图9示出了通信系统2的概况。通信系统2应用于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发送,并且包括发送器10(发送装置)和接收器20(接收装置)。通信系统2包括跨越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的数据通道DL,以发送叠加信号,其中,时钟信号叠加在数据信号上。即,在通信系统2中使用嵌入时钟型串行IF。
在通信系统2中,发送器10向数据信号线输出其中时钟信号叠加在数据信号上的叠加信号。接收器20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叠加信号。发送器10是输出差分叠加信号作为叠加信号的差分信号发送电路或者是输出三元电平信号作为叠加信号的三元信号发送电路。接收器20是接收作为叠加信号的差分叠加信号的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或者是输出作为叠加信号的三元电平信号的三元信号接收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时钟生成器12将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发送数据生成器14。根据发送模式控制器11的指令,发送数据生成器14将从时钟生成器12输入的时钟信号叠加到输入的数据信号(例如,高速发送数据HS-TxData或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上,从而生成叠加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器20包括时钟提取器26,代替时钟接收器21。时钟提取器26接受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叠加信号,并提取与接受的叠加信号中的时钟信号有关的时钟信号或时钟信息。时钟提取器26将提取的时钟信号或时钟信息输出到时钟频率确定器22。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输入的时钟信号或时钟信息中的时钟频率。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2中,从发送器10输出叠加信号,在叠加信号中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叠加在信号数据上,并且基于在数据通道DL中从接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提取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因此,这能够实现减小电压振幅值根据发送数据信号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时钟频率Fc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Fth之间的比较结果,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可以由典型的脉冲计数器等配置。因此,单独提供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不会妨碍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适用于高速接口规范(例如,C-PHY规范和D-PHY规范)。因此,在这种高速接口规范中也可以实现电路尺寸的减小。
<4、第三实施方式>
[配置]
接下来,给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的描述。图10示出了通信系统3的概况。通信系统3应用于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发送,并且包括发送器10(发送装置)和接收器20(接收装置)。通信系统3包括跨越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以发送时钟信号的时钟通道CL以及跨越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以发送诸如图像数据等数据信号的数据通道DL。应该注意,虽然图10示出了提供一个数据通道DL的示例,可以提供多个数据通道DL。
在本实施方式中,时钟接收器21包括: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耦接到时钟信号线;以及开关元件,能够通过控制信号Ter接通/断开时钟信号线和终止电阻Rt之间的耦接。此外,数据接收器24包括: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耦接到数据信号;以及开关元件,能够通过控制信号Ter接通/断开数据信号线和终止电阻Rt之间的耦接。在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将该指令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输出到模式控制器23。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含预定命令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具体地,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输入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的控制指令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此外,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断开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具体地,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输入断开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的控制指令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断开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
[高速数据发送]
图11示出了通信系统3中的高速数据发送的示例。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或时钟信号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
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此外,假设已经输入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RxCom)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正在从“低速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应该注意,将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模式作为“低速模式”而进行处理。此外,接收模式控制器23使得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从断开转变为接通。
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变得高于参考频率Fth。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的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在数据通道DL上以“高速模式”发送输入的数据信号。
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变得低于参考频率Fth。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正在从“高速模式”转换为“低速模式”。应该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模式作为“低速模式”而进行处理。在发送模式从“高速模式”转换为“低速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观察发送模式的转变。具体地,接收数据解释器25基于来自时钟接收器21的时钟信号和来自数据接收器24的数据信号的组合的转变,来确定发送模式处于实际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的中途还是已经完成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以使得发送模式转换为“低速模式”。
在上述组合的转变表示发送模式已经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结果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确定发送模式处于实际从“高速模式”转变为“低速模式”的中途。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已经输入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RxCom)。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使得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从接通转换到断开。同时,在组合的上述转变表示发送模式已经转变为“低速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解释器25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
[低速数据发送]
图12示出了通信系统3中的低速数据发送的示例。假设时钟频率确定器22检测(或确定)时钟频率Fc低于参考频率Fth或时钟信号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模式控制器23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没有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不向数据通道DL输出数据信号。
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包括控制指令的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从输入的数据信号提取控制指令,并在数据通道DL上以“低速模式”发送所提取的控制指令。此外,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从数据接收器24输入数据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在数据通道DL上以“低速模式”发送输入的数据信号。
[效果]
接下来,给出对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的效果的描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中,从发送器1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如在基于数据信号的振幅电压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情况下那样,对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因此,这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时钟频率Fc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Fth之间的比较结果,在接收器20中确定发送模式。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可以由典型的脉冲计数器等来配置。因此,即使在单独提供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的情况下,不会妨碍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也适用于高速接口规范(例如,C-PHY规范和D-PHY规范)。因此,单独提供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不会妨碍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送模式处于从“低速模式”转换为“高速模式”的中途(发送模式作为“低速模式”而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这使得在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和终止电阻Rt(第二终止电阻)的状态下发送高速时钟信号或数据信号。因此,可以抑制生成不必要的辐射。
应该注意,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2中,数据接收器24可以包括: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耦接到数据信号线;以及开关元件,能够通过控制信号Ter来接通/断开数据信号线和终止电阻Rt之间的耦接。此外,在发送模式处于从“低速模式”转换为“高速模式”的中途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可以接通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此外,在发送模式处于从“高速模式”转换为“低速模式”的中途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可以断开终止电阻Rt(第一终止电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生成不必要的辐射。
<5、第四实施方式>
[配置]
接下来,给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4的描述。图13示出了通信系统4的概况。通信系统4应用于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发送,并且包括主设备30(发送装置)和从设备40(接收装置)。通信系统4包括跨越主设备30和从设备40以发送时钟信号的时钟通道CL以及跨越主设备30和从设备40以发送诸如图像数据等数据信号的数据通道DL。应该注意,虽然图13示出了提供一个数据通道DL的示例,但是可以提供多个数据通道DL。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主设备30来代替发送器10,并且设置从设备40来代替前述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中的接收器20。主设备30对应于前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包括数据接收器16和接收数据解释器17的发送器10。在主设备30中,发送模式控制器11与上层交换控制通信方向的信号(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和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此外,发送模式控制器11向发送数据生成器14输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
数据接收器16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从数据发送器28输出的数据信号。数据接收器16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17。接收数据解释器17基于输入的时钟信号和关于发送模式的输入信息对输入的数据信号执行各种处理(例如,串行并行转换、检测控制指令、解码信号数据以及通信协议控制),从而生成要提供给前一阶段的数据信号(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和控制指令RxCom。接收数据解释器17将生成的数据信号(例如,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输出到前一阶段的电路,并将控制指令RxCom输出到发送模式控制器11。
从设备40对应于前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包括发送数据生成器27和数据发送器28的接收器20。在从设备40中,接收模式控制器23与上层交换控制通信方向的信号(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和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Chan)。此外,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发送数据生成器27输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
发送数据生成器27根据接收模式控制器23的指令对输入的数据信号(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执行各种处理(例如,通信协议控制、解码从上层输入的数据、插入控制指令以及并行串行转换),从而生成数据信号。发送数据生成器27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28。数据发送器28将由发送数据生成器27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信号线。换言之,数据发送器28经由数据信号线将发送数据生成器27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16。
[双向通信]
图14和15示出了通信系统4中的双向通信的示例。图15示出了图14之后的通信的示例。假设从主设备30一侧的上层输入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然后,发送模式控制器11向发送数据生成器14输出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发送数据生成器14生成包括输入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数据信号,并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15。数据发送器15经由数据信号线以“低速模式”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24。数据接收器24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25。当提取包括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中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向接收模式控制器23输出提取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当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控制指令RxCom输入时,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从设备40的一侧的上层输出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
此外,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发送数据生成器27输出对已接受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输入的效果的响应。具体地,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发送数据生成器27输出信号(在下文中称为“接受信号”),该信号作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表示已接受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输入。发送数据生成器27生成包括输入的接受信号的数据信号,并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28。数据发送器28经由数据信号线以“低速模式”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16。数据接收器16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17。当提取包括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中的接受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17向发送模式控制器11输出提取的接受信号,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当输入接受信号作为控制指令RxCom时,发送模式控制器11向在主设备30的一侧的上层输出接受信号来作为对已经完成发送方向切换的效果的响应,并且作为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以这种方式,执行发送方向切换。
此后,当从上层等输入数据信号(低速发送数据LS-TxData)时,发送数据生成器27对数据信号执行预定处理,从而生成要发送的数据信号。发送数据生成器27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28。数据发送器28以“低速模式”经由数据信号线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16。数据接收器16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17。接收数据解释器17将输入的数据信号作为低速接收数据LS-RxData输出到上层。以这种方式,执行从从设备40到主设备30的数据发送。
在已经完成从从设备40到主设备30的数据发送之后,通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执行发送方向切换(TurnAround处理)。假设从从设备40侧的上层输入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然后,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发送数据生成器27输出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发送数据生成器27生成包括输入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数据信号,并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28。数据发送器28经由数据信号线以“低速模式”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16。数据接收器16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17。当提取包括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中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时,接收数据解释器17向发送模式控制器11输出提取的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当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控制指令RxCom输入时,发送模式控制器11向在主设备30侧的上层输出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作为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
此外,发送模式控制器11向发送数据生成器14输出对已接受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输入的效果的响应。具体地,接收模式控制器23向发送数据生成器14输出信号(在下文中称为“接受信号”),该信号作为要发送的控制指令TxCom,表示已接受发送方向切换信号TraChan的输入。发送数据生成器14生成包括输入的接受信号的数据信号,并将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器15。数据发送器15经由数据信号线以“低速模式”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器24。数据接收器24将输入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解释器25。当提取包括在输入的数据信号中的接受信号时,接收数据解释器25向接收模式控制器23输出提取的接受信号,作为接收到的控制指令RxCom。当输入接受信号作为控制指令RxCom时,发送模式控制器23向在从设备40的一侧的上层输出接受信号来作为对已经完成发送方向切换的效果的响应,并作为发送方向通知信号TraAna。以这种方式,发送方向返回到原始方向。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4中,类似于前述实施方式,从主设备30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Fc的时钟信号,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Fc的大小,在从设备40中确定发送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如在基于数据信号的振幅电压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情况下那样,对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因此,这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时钟频率Fc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Fth之间的比较结果,在从设备40中确定发送模式。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可以由典型的脉冲计数器等来配置。因此,即使在单独提供执行这种确定的电路的情况下,不会妨碍电路尺寸的减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4也适用于高速接口规范(例如,C-PHY规范和D-PHY规范)。因此,即使在这种高速接口规范中也可以实现电路尺寸的减小。
<6、应用示例>
在下文中,将给出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2、3和4的应用示例的描述。
(应用示例1)
图16示出了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2、3和4的应用的示例。例如,如图16所示,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的通信系统1、2、3和4适用于从图像传感器IS到应用处理器AP的数据发送。在图像传感器IS中设置发送器1B。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发送器1B对应于通信系统1、2、3和4的每个发送器10。在应用处理器AP中设置接收器2B。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接收器2B对应于通信系统1、2、3和4的每个接收器20。图像传感器IS和应用处理器AP通过时钟信号线31和数据信号线32彼此耦接,或者仅通过数据信号线32彼此耦接。使得经由时钟信号线31和数据信号线32的信号发送是单向的。
图像传感器IS和应用处理器AP通过双向控制总线33彼此耦接。控制总线33可以使用I2C(内部集成电路)接口或作为I2C接口的扩展版本的I3C接口。
图17示出了在包括图16所示的图像传感器IS和应用处理器AP的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示例。
当包括图像传感器IS和应用处理器AP的装置通电时(步骤S101),应用处理器AP使用控制总线33读取图像传感器IS的寄存器设置(步骤S102)。这允许应用处理器AP确定图像传感器IS是否对应于不存在LP信号的通信(步骤S103)。换言之,确定图像传感器IS是否对应于执行仅使用HS差分信号而不使用LP信号的通信的模式或者执行使用LP信号和HS差分信号两者的通信的模式。在确定图像传感器IS对应于不存在LP信号的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应用处理器AP使用控制总线35向图像传感器IS发送用于验证不存在LP信号的通信的设置(步骤S104)。
接下来,应用处理器AP确定应用处理器AP是否对应于新的LPDT通信(步骤S105)。在确定应用处理器AP对应于新的LPDT通信(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应用处理器AP使用控制总线35向图像传感器IS发送用于验证新的LPDT通信的设置(步骤S106)。
接下来,应用处理器AP使用控制总线35向图像传感器IS输出指示开始发送的信号(步骤S107)。在确定图像传感器IS与不存在LP信号的通信不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应用处理器AP认为图像传感器IS处于使用LP信号和HS差分信号两者进行通信的模式,以使用控制总线35向图像传感器IS输出指示开始发送的信号(步骤S107)。接下来,图像传感器IS在接收到指示开始发送的信号时,开始发送数据信号(步骤S108)。
(应用示例2)
图18示出了应用了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的智能电话300(多功能移动电话)的外观。在智能电话300中安装各种装置。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应用于在这些装置之间交换数据的通信系统。
图19示出了要在智能电话300中使用的应用处理器310的配置示例。应用处理器310包括均耦接到系统总线319的中央处理单元(CPU)311、存储器控制器312、电源控制器313、外部接口314、图形处理单元(GPU)315、媒体处理器316、显示控制器317和MIPI接口318。在该示例中,CPU 311、存储器控制器312、电源控制器313、外部接口314、GPU 315、媒体处理器316和显示控制器317,以允许经由系统总线319彼此进行数据交换。
CPU 311根据程序对智能电话300中处理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器控制器312对CPU 311执行信息处理时要使用的存储器501进行控制。电源控制器313控制智能电话300的电源。
外部接口314是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在该示例中,外部接口314耦接到无线通信部502和图像传感器410。无线通信部502执行与移动电话基站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部502包括例如基带部分、射频(RF)前端部分和其他部件。图像传感器410获取图像,并且包括例如CMOS传感器。
GPU 315执行图像处理。媒体处理器316处理诸如语音、字符和图形等信息。显示控制器317经由MIPI接口318控制显示器504。
MIPI接口318将图像信号发送到显示器504。例如,使用YUV格式信号、RGB格式信号或任何其他格式信号作为图像信号。例如,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应用于MIPI接口318和显示器504之间的通信系统。
图20示出了图像传感器410的配置示例。图像传感器410包括传感器部411、图像信号处理器(ISP)412、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编码器413、CPU 41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15、只读存储器(ROM)416、电源控制器417、内部集成电路(I2C)接口418和MIPI接口419。在这个示例中,这些块耦接到系统总线420,以允许经由系统总线420彼此进行数据交换。
传感器部分411获取图像,并且包括例如CMOS传感器。ISP 412对由传感器部分411获取的图像执行预定处理。JPEG编码器413对由ISP 412处理的图像进行编码,以生成JPEG格式图像。CPU 414根据程序控制图像传感器410的各个块。RAM 415是CPU 414执行信息处理时要使用的存储器。ROM 416存储要在CPU 414中执行的程序。电源控制器417控制图像传感器410的电源。I2C接口418从应用处理器310接收控制信号。尽管未示出,但是除了控制信号,图像传感器410还从应用处理器310中接收时钟信号。具体地,图像传感器410被配置为基于具有各种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操作。
MIPI接口419将图像信号发送到应用处理器310。例如,使用YUV格式信号、RGB格式信号或任何其他格式信号作为图像信。例如,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应用于MIPI接口419与应用处理器310之间的通信系统。
(应用示例3)
图21和图22均示出了作为成像装置的应用示例的车载相机的配置示例。图21示出了车载相机的安装示例,图22示出了车载相机的内部配置示例。
例如,如图21所示,车载相机401、402、403和404分别安装在车辆301的前(正面的)、左、右和后(背面的)方。车载相机401至404均经由车载网络耦接到电气控制单元(ECU)302。
例如,安装在车辆301的前方的车载相机401的图像捕获角度在图21中由“a”表示的范围内。例如,车载相机402的图像捕获角度在图21中由“b”表示的范围内。例如,车载相机403的图像捕获角度在图21中由“c”表示的范围内。例如,车载相机404的图像捕获角度在图21中由“d”表示的范围内。车载相机401至404中的每一个将捕获的图像输出至ECU302。因此,这能够在ECU 302中捕获在车辆301的前、右、左和后方的360度(全方位)图像。
例如,车载相机401至404中的每一个包括图像传感器431、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432、选择器433和串行器-解串器(SerDes)电路434,如图22所示。
DSP电路432对从图像传感器431输出的成像信号执行各种图像信号处理。SerDes电路434执行信号的串并行转换,并且包括例如车载接口芯片(例如,FPD-Link III)。
选择器433选择是否经由DSP电路432输出从图像传感器431输出的成像信号。
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例如适用于图像传感器431与DSP电路432之间的耦接接口441。此外,根据前述相应实施方式的任何通信系统例如适用于图像传感器431和选择器433之间的耦接接口442。
尽管上面参照多个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等,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修改。应该注意,在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的。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那些效果。本公开可能具有在说明书中描述的那些效果以外的效果。
此外,例如,本公开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以及
接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2)根据(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接收装置基于时钟频率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之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发送模式。
(3)根据(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当时钟频率高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中预定的一个频率时,接收装置确定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并且当时钟频率低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中预定的一个频率时,接收装置确定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发送装置向时钟信号线输出时钟信号并且向数据信号线输出数据信号,并且
接收装置经由时钟信号线接收时钟信号并且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数据信号。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发送装置包括差分信号发送电路,发送装置包括差分信号发送电路,差分信号发送电路输出差分时钟信号作为时钟信号并且输出差分数据信号作为数据信号,并且
接收装置包括差分信号接收电路,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接收作为时钟信号的差分时钟信号,并且接收作为数据信号的差分数据信号
(6)根据(4)或(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接收装置包括耦接到数据信号线的第一终止电阻和耦接到时钟信号线的第二终止电阻,并且
在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收装置接通第一终止电阻和第二终止电阻。
(7)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发送装置向数据信号线输出其中时钟信号叠加在数据信号上的叠加信号,并且
接收装置经由数据信号线接收叠加信号。
(8)根据(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发送装置包括差分信号发送电路,差分信号发送电路输出差分叠加信号作为叠加信号,并且
接收装置包括差分信号接收电路,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接收作为叠加信号的差分叠加信号。
(9)根据(7)或(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接收装置包括耦接到数据信号线的终止电阻,并且
当叠加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接收装置接通终止电阻。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
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
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以及
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5-242503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输出与所述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以及
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和所述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所述发送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基于所述时钟频率与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之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所述发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时钟频率高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中预定的一个频率时,所述接收装置确定所述发送模式处于高速模式,并且当所述时钟频率低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频率中预定的一个频率时,所述接收装置确定所述发送模式处于低速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向时钟信号线输出所述时钟信号并且向所述数据信号线输出所述数据信号,并且
所述接收装置经由所述时钟信号线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并且经由所述数据信号线接收所述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差分信号发送电路,所述差分信号发送电路输出差分时钟信号作为所述时钟信号,并且输出差分数据信号作为所述数据信号,并且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所述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接收作为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并且接收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所述差分数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耦接到所述数据信号线的第一终止电阻和耦接到所述时钟信号线的第二终止电阻,并且
在所述发送模式处于所述低速模式的情况下,当所述数据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所述接收装置接通所述第一终止电阻和所述第二终止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向所述数据信号线输出其中所述时钟信号叠加在所述数据信号上的叠加信号,并且
所述接收装置经由所述数据信号线接收所述叠加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差分信号发送电路,所述差分信号发送电路输出差分叠加信号作为所述叠加信号,并且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所述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接收作为所述叠加信号的所述差分叠加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耦接到所述数据信号线的终止电阻,并且
当所述叠加信号中包括预定命令时,所述接收装置接通所述终止电阻。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
输出与所述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
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和所述数据信号;以及
基于接收的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所述发送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42503 | 2015-12-11 | ||
JP2015242503 | 2015-12-11 | ||
PCT/JP2016/083911 WO2017098871A1 (ja) | 2015-12-11 | 2016-11-16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2990A true CN108292990A (zh) | 2018-07-17 |
CN108292990B CN108292990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5901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705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990B (zh) | 2015-12-11 | 2016-11-16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39812B2 (zh) |
EP (1) | EP3389215A4 (zh) |
JP (1) | JP6763398B2 (zh) |
CN (1) | CN108292990B (zh) |
WO (1) | WO201709887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4044A (zh) * | 2019-05-29 | 2019-10-15 |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mipi dphy发送电路及设备 |
CN112291126A (zh) * | 2020-10-23 | 2021-01-29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总线通信系统、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
CN114286034A (zh) * | 2021-12-23 | 2022-04-05 |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ipi电阻网络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5666B (zh) * | 2015-06-15 | 2020-09-21 |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 傳送裝置、接收裝置、通信系統 |
WO2019026362A1 (ja) * | 2017-08-02 | 2019-02-07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DE102017217051A1 (de) * | 2017-09-26 | 2019-03-28 | Spinner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zwei physikalischen Schnittstellen |
TWI809024B (zh) | 2018-01-23 | 2023-07-21 |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 通信系統及通信方法 |
US10715389B2 (en) * | 2018-08-29 | 2020-07-14 | Dell Products L.P. | Automatic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system |
US20220053053A1 (en) * | 2019-01-28 | 2022-02-17 |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device |
JP6896030B2 (ja) * | 2019-08-20 | 2021-06-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載カメラ装置 |
US11023409B2 (en) * | 2019-10-03 | 2021-06-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PI D-PHY receiver auto rate detection and high-speed settle time control |
CN113345359A (zh) * | 2020-03-03 | 2021-09-03 | 硅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数据驱动装置和系统 |
JPWO2022049907A1 (zh) | 2020-09-04 | 2022-03-10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1742A (zh) * | 2006-07-07 | 2008-01-09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数据接收电路和显示面板驱动器 |
US20090110130A1 (en) * | 2007-05-03 | 2009-04-30 | James Boomer | Method and circuit for changing modes without dedicated control pin |
WO2009058790A1 (en) * | 2007-10-30 | 2009-05-07 | Rambus Inc. | Signaling with superimposed differential-mode and common-mode signals |
CN101459427A (zh) * | 2007-12-11 | 2009-06-17 |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 以甚高频工作的双模预分频器电路 |
US20150098537A1 (en) * | 2013-10-03 | 2015-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to enhance mipi d-phy link rate with minimal phy changes and no protocol chang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08940A (ja) * | 2000-04-26 | 2001-11-02 | Sharp Corp | 通信速度切替装置 |
JP2005354271A (ja) * | 2004-06-09 | 2005-12-22 | Seiko Epson Corp | 半導体装置、クロック位相調整回路、送信回路及び受信回路。 |
US20060120296A1 (en) * | 2004-12-02 | 2006-06-08 | Goh Ban H | Auto mode detection for a switch |
JP2007049217A (ja) * | 2005-08-05 | 2007-02-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EP2064629B1 (en) * | 2006-09-18 | 2010-02-24 | Nxp B.V. | Improved mode switching of a data communications link |
US8149972B2 (en) * | 2007-05-30 | 2012-04-03 | Rambus Inc. | Signaling with superimposed clock and data signals |
US20110043707A1 (en) * | 2008-03-27 | 2011-02-24 | Pioneer Corporation | Content transmitting device |
JP4666030B2 (ja) * | 2008-09-03 | 2011-04-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信号判定方法 |
WO2013023653A2 (de) | 2011-08-16 | 2013-02-21 | Silicon Line Gmbh |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uebertragen von signalen |
JP6298629B2 (ja) * | 2013-12-24 | 2018-03-20 |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 データ受信装置 |
US9606954B2 (en) * | 2014-01-10 | 2017-03-28 |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ng with MIPI-compliant devices using non-MIPI interfaces |
JP2015177364A (ja) * | 2014-03-14 | 2015-10-05 | シナプティク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合同会社 | レシーバ回路、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表示装置及びレシーバ回路の動作方法 |
-
2016
- 2016-11-16 CN CN201680070597.4A patent/CN1082929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1-16 EP EP16872771.7A patent/EP338921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11-16 JP JP2017554989A patent/JP676339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1-16 US US15/772,253 patent/US107398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1-16 WO PCT/JP2016/083911 patent/WO20170988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1742A (zh) * | 2006-07-07 | 2008-01-09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数据接收电路和显示面板驱动器 |
US20090110130A1 (en) * | 2007-05-03 | 2009-04-30 | James Boomer | Method and circuit for changing modes without dedicated control pin |
WO2009058790A1 (en) * | 2007-10-30 | 2009-05-07 | Rambus Inc. | Signaling with superimposed differential-mode and common-mode signals |
CN101459427A (zh) * | 2007-12-11 | 2009-06-17 |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 以甚高频工作的双模预分频器电路 |
US20150098537A1 (en) * | 2013-10-03 | 2015-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to enhance mipi d-phy link rate with minimal phy changes and no protocol changes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4044A (zh) * | 2019-05-29 | 2019-10-15 |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mipi dphy发送电路及设备 |
CN112291126A (zh) * | 2020-10-23 | 2021-01-29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总线通信系统、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
CN114286034A (zh) * | 2021-12-23 | 2022-04-05 |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ipi电阻网络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89215A1 (en) | 2018-10-17 |
US20180321705A1 (en) | 2018-11-08 |
JP6763398B2 (ja) | 2020-09-30 |
JPWO2017098871A1 (ja) | 2018-09-27 |
WO2017098871A1 (ja) | 2017-06-15 |
EP3389215A4 (en) | 2018-10-17 |
US10739812B2 (en) | 2020-08-11 |
CN108292990B (zh) | 2021-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92990A (zh)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
US10944536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9076031A (zh) | 接收装置、发送装置、通信系统、信号接收方法、信号发送方法和通信方法 | |
CN107980215A (zh) | 一种协议转换器及协议转换方法 | |
CN108111382A (zh) | 基于i3c总线的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5898493A (zh) | 异步收发传输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复用电路及电路板 | |
KR20090102055A (ko) | 듀얼 표시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듀얼 표시장치 및 이를갖는 듀얼표시 핸드폰 | |
CN106532382A (zh) | 一种USB Type‑C转接器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7853917U (zh) | 一种从机、通讯扩展卡及组网系统 | |
CN107968738A (zh) | 一种从机、通讯扩展卡及组网系统 | |
CN209103796U (zh) | 2.5g/5g/10g以太网通信的led显示屏控制器 | |
CN107682587B (zh) | 视频处理器 | |
CN115641798A (zh) | Mipi信号发送器及其信号发送方法 | |
CN109639314A (zh) | 通讯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系统 | |
CN108668091A (zh) | 信号切换设备、信号控制系统和信号控制方法 | |
CN205091733U (zh) | 通信接口转换装置 | |
CN108701104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投影仪、和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3678227B (zh) | Usb功能和网络功能共用usb接口的电路及方法 | |
CN206759607U (zh) | 信号切换设备和信号控制系统 | |
CN206258861U (zh) | 一种配置设备网口的系统 | |
CN218826147U (zh) | Mipi信号发送器 | |
CN116521114B (zh) | 图像处理模组、设备及系统 | |
JP4087574B2 (ja) | 移動機、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 |
JP7204683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8738165A (zh) | 数据传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