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791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6791A CN108136791A CN201680060528.5A CN201680060528A CN108136791A CN 108136791 A CN108136791 A CN 108136791A CN 201680060528 A CN201680060528 A CN 201680060528A CN 108136791 A CN108136791 A CN 1081367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recycling
- record head
- recycled
- storing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825 Flush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54 Surface Pri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0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binary-valued defl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025/008—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rint heads placed around a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墨而进行彩色印刷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幅度地减少废墨的量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3),其向介质喷出不同种类的油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其针对每种油墨而对从记录头(3)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并贮留;新油墨管(28),其根据从记录头(3)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的量,而将新油墨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稀释液管(25),其根据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油墨粘度,而将稀释液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以及回流用管(22),其将贮留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记录头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像素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从记录头对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在这种记录装置中,为了防止记录头中的油墨的粘度的增加,有时会执行如下的冲洗等清洁,所述冲洗为,通过从形成在记录头上的喷嘴空喷出油墨,从而使粘度增加了的油墨从记录头排出的动作。
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为了喷嘴的维护而实施清洁或冲洗的动作,会消耗未用于印刷的油墨,从而它们成为废墨。
当产生这样的废墨时,油墨的消耗变得浪费(经济上的缺陷),并且会增加废弃物(环境方面的缺陷)。
作为减少这样的废墨的记录装置,例如有时会采用如下方式,即,设置对废墨进行贮留的再利用废油墨罐,并使用喷出用油墨和废油墨,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黑色的像素(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79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印刷中使用混合了多个颜色的废墨,因此可印刷的颜色仅为黑色。此外,虽然对将新的油墨回收而得到的废墨进行再利用,但是不会对使用过一次的废墨进行再次利用,而是将其废弃。其原因认为是,虽然若是仅使用过一次则能够进行再利用,但是若多次循环利用,则会加剧油墨的劣化。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施利用了废墨的彩色印刷,此外,还存在无法实现使废墨的量实质为零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墨而进行彩色印刷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幅度地减少废墨的量的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向介质喷出不同种类的油墨,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回收油墨贮留部,其针对每种油墨而对从所述记录头被喷出的所述油墨进行回收并贮留;油墨补给流道,其根据从所述记录头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量,而将新油墨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稀释液流道,其根据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的油墨粘度,而将稀释液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以及油墨供给流道,其将贮留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向所述记录头进行供给。
根据该结构,通过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经由油墨补给流道而供给新油墨,并且经由稀释液流道而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向记录头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粘度检测部,所述粘度检测部对被贮留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粘度进行检测,并且根据通过所述粘度检测部而被检测出的粘度,而将所述稀释液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
根据该结构,通过根据粘度而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回收油墨贮留部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各自喷出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多个所述记录头具备多个喷出喷嘴,多个所述记录头为能够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离开的结构,并且针对每个从所述输送路径离开了的所述记录头,而具备对所述多个喷出喷嘴进行覆盖的油墨回收盖。
根据该结构,在冲洗时被喷出至油墨回收盖中的回收油墨被贮留在回收油墨贮留部中,并且回收油墨通过新油墨以及稀释液而被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通过在从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离开了的记录头上设置油墨回收油墨回收盖,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为能够从各自喷出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具备多个喷出喷嘴的多个所述记录头退避的结构,并且具备油墨回收盖,所述油墨回收盖进入从所述记录头退避了的所述输送路径中,从而对所述多个喷出喷嘴进行覆盖。
根据该结构,在冲洗时被喷出至油墨回收盖中的回收油墨被贮留在回收油墨贮留部中,并且回收油墨通过新油墨以及稀释液而被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通过在从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离开了的记录头上设置油墨回收盖,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为,在非印刷动作中被冲洗喷出的油墨。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为,在印刷动作中被喷出且未喷落在所述介质上的油墨。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未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回收。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液滴被构成为,通过对在印刷动作中行进的油墨的液滴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从而收入到被设置于所述记录头上的油墨捕集器中。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油墨捕集器而对未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回收。
此外,所述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将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的内部的压力设为负压。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压力调节机构而对再利用回收油墨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
图2为表示打印机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主视图。
图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印刷区域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记录头的退避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记录头的退避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印刷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维护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图。
图10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打印机1是在记录介质(未图示)上对文字或图形、图案等图像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的喷墨式打印机,其根据应当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而使预定的颜色的点(像素)以预定的形态形成在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作为记录介质,可列举出被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被切割成预定长度的单张薄片、多张薄片相连接的连张薄片等。这些记录介质为普通纸、复写纸、厚纸等纸类、合成树脂制等薄片,也能够使用在这些薄片上实施了涂布或者浸润等加工的薄片。此外,作为单张薄片的形态,例如除了PPC纸张或者明信片等特定形状大小的切纸以外,还可列举出存折等多张薄片装订而成的册子形态的薄片、或者被形成为信封等袋状的薄片。此外,作为连张薄片的形态,可列举出例如在宽度方向两端插穿设置有定位孔并按照预定长度而被折叠了的连续纸张。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多个记录头3。
在所述各记录头3的顶端面上,开口有多个以细微的墨滴的方式而喷出油墨的喷嘴孔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3被设为,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油墨的喷嘴孔4的行式头。另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仅图示三个记录头3,根据油墨的种类而设置所需的数量。
所述各记录头3为各自喷出不同的单一种类的油墨的记录头,并且从一个记录头3喷出一种油墨。在记录头3的内部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贮留的墨盒6。作为不同油墨的种类,例如使用黑色、蓝绿色、黄色、品红色、白色等的油墨。
记录头3通过利用压电元件所构成的致动器,而朝向记录介质挤压出从各油墨罐被供给的油墨,从而选择性地从喷嘴孔4喷出细微的墨滴。
打印机1通过在利用未图示的输送机构而将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输送动作的同时,从记录头3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在记录动作中,打印机1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同时,从各记录头3的喷嘴孔4分别喷出预定量的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构成应当记录的图像的点。
此外,打印机1具备加盖装置10。加盖装置10针对每个记录头3而被设置。
加盖装置10具备上表面开口了的箱状的油墨回收盖11,该油墨回收盖11利用橡胶等弹性部件而构成。油墨回收盖11以在后文所述的盖驱动电机48的驱动下而能够上升以及下降的方式而构成,并且在上升时以对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被安装。
详细而言,油墨回收盖11的内周被设为与记录头3的外周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当油墨回收盖11上升至预定的位置时,在油墨回收盖11的内周以与记录头3的外周发生了接触的状态而收纳喷嘴形成部5。
此外,在油墨回收盖1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贯穿该下表面的回收油墨排出孔12,该回收油墨排出孔12与供回收油墨流通的回收油墨流出管13的一端连结。
该回收油墨流出管13在分支点14处分支为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5以及废弃油墨流出管16这两个管。一方的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5与对再利用的回收油墨进行临时性地贮留的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回收油墨贮留部)连接。另一方的废弃油墨流出管16与对废弃的回收油墨进行临时性地贮留的废弃油墨罐18连接。
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针对每个记录头3、即每个油墨的颜色而被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对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分别贮留,而不会混合不同颜色的油墨。
在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5上设置有对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5中的回收油墨的流通进行控制的再利用侧电磁阀19。在废弃油墨流出管16上设置有对废弃油墨流出管16中的回收油墨的流通进行控制的废弃侧电磁阀20。在与分支点14相比靠上游的回收油墨流出管13上,设置有经由回收油墨排出孔12而吸入回收油墨并喷出的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利用该加盖装置10而执行冲洗动作。
冲洗动作为,在喷嘴形成部5被收纳于油墨回收盖11中的状态下从被形成于喷嘴形成部5上的喷嘴孔4空喷出油墨的动作。
在被形成于喷嘴形成部5上的多个喷嘴孔4之中,在记录动作中未被使用的喷嘴孔4或者使用频率较低的喷嘴孔4中,有可能发生因油墨的干燥等而增粘从而造成喷射不良的情况。冲洗动作是为了防止该喷射不良而被执行的动作。
在采用使用了行式头的打印机1的情况下,由于在与记录头3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因此通过使记录头3退避或者使输送路径退避,从而在使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露出的状态下实施冲洗动作。
在冲洗动作时,通过加盖装置10的油墨回收盖11上升至预定位置,从而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被收纳在油墨回收盖11中。接着,使预定量的油墨从形成于喷嘴形成部5上的各喷嘴列的各喷嘴孔4空喷出,从而将滞留在各喷嘴孔4中的油墨置换为新的油墨。冲洗动作例如每经过预定时间而被执行。
通过冲洗动作而从记录头3被喷出的油墨作为回收油墨而被临时性地贮留在油墨回收盖11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次执行冲洗动作时,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被驱动,从而使贮留于油墨回收盖11中的回收油墨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或者废弃油墨罐18中的任意一个排出。
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与回流用管22(油墨供给流道)的一端连接,而该回流用管22的另一端与墨盒6连接。回流用管22与回流用泵23连接,所述回流用泵23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侧吸入回收油墨并向墨盒6侧喷出。
此外,在墨盒6中,设置有对墨盒6中的油墨的剩余量是否小于预定的阈值进行检测的回收油墨剩余量传感器(未图示)。在墨盒6中的回收油墨的剩余量小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回流用泵23而使被贮留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经由回流用管22而流入墨盒6中,并被贮留在墨盒6中。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备对稀释液进行贮留的稀释液罐24。稀释液罐24和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通过稀释液管25(稀释液流道)而被连接在一起。在稀释液管25的中途部处设置有稀释液泵26,所述稀释液泵26吸入被贮留于稀释液罐24中的稀释液,并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喷出。
此外,打印机1具备对新的油墨进行贮留的新油墨罐27。新油墨罐27和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通过新油墨管28(油墨补给流道)而被连接在一起。在新油墨管28的中途部处设置有新油墨补给泵29,所述新油墨补给泵29吸入被贮留于新油墨罐27中的新油墨,并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喷出。
并且,所述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回流用泵23、稀释液泵26以及新油墨补给泵29例如由管泵而构成。
另外,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上设置有用于对被贮留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的粘度进行检测的粘度传感器30(粘度检测部)。在通过该粘度传感器30而检测出回收油墨的粘度高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稀释液泵26被驱动,从而稀释液从稀释液罐24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由此对回收油墨的粘度进行调节。
此外,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上连接压力调节流道31,并且在压力调节流道31的中途部上设置压力调节阀32。通过压力调节流道31和压力调节阀32而构成压力调节机构。
并且,使压力调节阀32进行开闭动作,从而经由压力调节流道31来对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压力进行调节。被回收的回收油墨内的气泡能够通过将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压力设为负压而去除。
并且,通过使异物沉淀于该副罐的底部,从而能够防止异物被送至记录头3。
通过上述的加盖装置10、各油墨罐17、27、27、各管13、15、16、22、25、28、各泵21、23、26、29、各电磁阀19、20以及压力调节流道31和压力调节阀32,而构成了油墨回收机构。
此外,根据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的量,而对新油墨补给泵29进行驱动,从而将新油墨从新油墨罐27补给至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由此,能够确保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的品质在一定品质以上。
具体而言,在将通过冲洗动作而回收的回收油墨的量设为通过实际的印刷而消耗的油墨的量的X%的情况下,若设定为回收油墨的量:补充的新油墨的量=X:(100-X),则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回收油墨的量维持在一定量。
此外,在长时间未进行印刷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X的比例会变高。于是,新油墨相对于再利用的回收油墨的比例会变少,因此有可能导致油墨品质的劣化。
因此,对于回收油墨与新油墨的比率,预先设定固定的阈值。例如将回收油墨与新油墨的比率的阈值预先设定为20%。
并且,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若回收油墨的比率高于该阈值、即20%,则不再将回收油墨全部送至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而是关闭再利用侧电磁阀19,并打开废弃侧电磁阀20而将回收油墨送至废弃油墨罐18。
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内部始终贮留具有一定量且一定的品质的油墨。
并且,虽然所回收的回收油墨的量能够通过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的动作时间或者动作量等来进行把握,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5上设置流量计。通过以此方式设置流量计,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对回收油墨的量进行把握,并且能够准确地对应当补给的新油墨的量进行判断,从而易于确保回收油墨的品质。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打印机1具备:打印机侧控制部40,其对打印机1各部进行控制;以及驱动器电路部41,其根据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而对各电机等进行驱动,另一方面,将检测电路的检测状态向打印机侧控制部40进行输出。
打印机侧控制部40为,对打印机1的各部进行中枢性控制的构成。打印机侧控制部4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对可执行的基本控制程序、该基本控制程序所涉及的数据等进行非易失性存储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对CPU所执行的程序或者预定数据等进行临时性地存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其他周围电路等。
驱动器电路部41具备记录头驱动器42、送纸驱动器43、泵驱动器44、盖驱动驱动器47、阀驱动器49以及检测电路45。
记录头驱动器42与针对每种不同的颜色而设置的记录头3分别连接,并且根据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而对记录头3具备的致动器进行驱动,从而使所需量的油墨从喷嘴形成部5的喷嘴孔4喷射。
送纸驱动器43与送纸电机46连接,并向送纸电机46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使送纸电机46以由打印机侧控制部40所指示的量来进行动作。根据送纸电机46的动作,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被输送预定量。
泵驱动器44与针对每种不同的颜色而设置的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回流用泵23、稀释液泵26以及新油墨补给泵29连接。泵驱动器44根据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而对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回流用泵23、稀释液泵26以及新油墨补给泵29进行驱动。
盖驱动驱动器47与针对每种不同的颜色而设置的盖驱动电机48连接,并且根据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而对盖驱动电机48进行驱动,从而使油墨回收盖11上升或者下降所需量。
阀驱动器49与针对每种不同的颜色而设置的再利用侧电磁阀19、废弃侧电磁阀20以及压力调节阀32连接,并且根据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而使再利用侧电磁阀19、废弃侧电磁阀20以及压力调节阀32开闭。
检测电路45与针对每种不同的颜色而设置的粘度传感器30连接,并取得通过粘度传感器30而检测出的、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的粘度,并向打印机侧控制部40进行输出。
此外,打印机侧控制部40与显示部50连接,并能够通过打印机侧控制部40而对显示部50所具备的多个LED的点灯状态进行控制。此外,打印机侧控制部40与输入部51连接,并通过操作员对输入部51所具备的开关进行操作,从而从输入部51向打印机侧控制部40输入操作信号。
打印机侧控制部40基于从输入部51被输入的操作信号,而对驱动器电路部41的各部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通过用户而指示图像记录开始时,打印机侧控制部40取得预定的印刷数据,并通过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送纸驱动器43进行控制,从而对送纸电机46进行驱动以输送记录介质。与此同时,通过对记录头驱动器42进行控制,从而对各色的记录头3的致动器进行驱动以从各喷嘴孔4喷出油墨,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进行所需的印刷。
并且,当经过固定时间时,实施冲洗动作。通过利用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盖驱动驱动器47进行控制而对盖驱动电机48进行驱动,从而将油墨回收盖11安装于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上,由此实施冲洗动作。
在该状态下,通过记录头驱动器42而对记录头3的致动器进行驱动,从而从喷嘴孔4喷出油墨。通过利用泵驱动器44对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进行驱动控制,从而使喷出在油墨回收盖11上的回收油墨被输送至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
此时,打印机侧控制部40通过基于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1的动作时间或者动作量来对回收油墨的量进行把握,从而能够对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回收油墨的量进行把握,由此,可知晓应当补充的新油墨量。
在因此知晓了补充新油墨量的情况下,通过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泵传动器44进行控制而对新油墨补给泵29进行驱动,从而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补充所需量的新油墨。
此外,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回收油墨与新油墨的比率进行判断,若与预定的阈值相比回收油墨的比率变高,则关闭再利用侧电磁阀19,并打开废弃侧电磁阀20,从而将回收油墨送至废弃油墨罐18。
此外,在通过粘度传感器30而检测出回收油墨的粘度高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泵驱动器44进行控制而对稀释液泵26进行驱动,从而从稀释液罐24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供给稀释液。
通过这样的打印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从而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内部的回收油墨会被保持为与新油墨的比率最佳且粘度也最佳的高品质。
并且,在墨盒6的油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打印机侧控制部40对泵传动器44进行控制而对回流用泵进行驱动,从而将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油墨向墨盒6进行供给。
此外,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使压力调节阀32进行开闭动作,从而经由压力调节流道31而对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压力进行调节。被回收的回收油墨内的气泡能够通过将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压力设为负压而去除。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3;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回收油墨贮留部),其针对每种油墨而对从记录头3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并贮留;新油墨管28(油墨补给流道),其根据从记录头3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的量,而将新油墨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稀释液管25(稀释液流道),其根据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油墨粘度,而将稀释液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以及回流用管22(油墨供给流道),其将被贮留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
据此,通过经由新油墨管28而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供给新油墨,并且经由稀释液管25而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粘度传感器30(粘度检测部),所述粘度传感器30对被贮留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的粘度进行检测,并且,根据通过粘度传感器30而被检测出的粘度而将稀释液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进行供给。
据此,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油墨的粘度始终保持为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为,在非印刷动作中被冲洗喷出的油墨。
据此,能够有效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特别是在产业用的大型打印机中,由于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量非常多,因此通过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能够减少废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将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的内部的压力设为负压的压力调节流道31以及压力调节阀32(压力调节机构)。
据此,能够使压力调节阀32进行开闭动作,并经由压力调节流道31而对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油墨回收装置应用于打印机1中的具体示例。
图3为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主视图。图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印刷区域部分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退避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退避状态的立体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3所示,在打印机1中,沿着输送路径而张架有一张薄片状的记录介质2,该记录介质2的两端以卷筒状而被卷绕于放卷轴101以及收卷轴102上。
打印机1具备:放卷部103,其从放卷轴101将记录介质2进行放卷;印刷部104,其在从放卷部103被放卷出的记录介质2上进行印刷;以及收卷部105,其将由印刷部104印刷后的记录介质2收卷于收卷轴102上。所述放卷部103、印刷部104以及收卷部105被收纳于外壳106的内部。
放卷部103具有将卷绕有记录介质2的端的放卷轴101、和对从放卷轴101被拉出的记录介质2进行卷挂的从动辊110。
放卷轴101在将记录介质2的印刷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对记录介质2进行卷绕并支承。并且,通过放卷轴101在图3中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被卷绕于放卷轴101上的记录介质2经由从动辊110而向印刷部104被放卷。
印刷部104在由转动硒鼓111而对从放卷部103被放卷出的记录介质2进行支承的同时,通过沿着转动硒鼓111的外周面而配置的印刷单元112而在记录介质2上进行印刷。在该印刷部104中,在转动硒鼓111的两侧设置有前驱动辊113和后驱动辊114。
此外,在印刷部104中,在向转动硒鼓111卷挂的卷挂部分的两侧设置有使记录介质2折返的从动辊115、116。从动辊115在前驱动辊113与转动硒鼓111之间将记录介质2的表面卷挂,并且使记录介质2折返。另一方面,从动辊116在转动硒鼓111与后驱动辊114之间将记录介质2的表面卷挂,并使记录介质2折返。
如此,通过相对于转动硒鼓111而分别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游侧使记录介质2折返,从而能够在确保记录介质2向转动硒鼓111卷挂的卷挂部分较长的状态下对记录介质2进行支承。
转动硒鼓111为圆筒形状的硒鼓,并且转动硒鼓111具有穿过其圆筒形状的中心线而在轴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20。转动轴12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省略图示的支承机构支承,并且转动硒鼓111以转动轴120为中心而进行转动。
此外,印刷部104具备用于对被支承于转动硒鼓111上的记录介质2的表面印刷彩色图像的印刷单元112。
印刷单元112以通过滑架122而对记录头3a~3g、UV照射器121a~121e以及油墨供给系统7进行支承的方式被构成。
在输送方向上依次排列的七个记录头3a~3g例如与白色、白色、黄色、蓝绿色、品红色、黑色以及透明相对应,并以喷墨方式而从喷嘴喷出所对应的颜色的油墨。
各记录头3a~3g被设为,排列有在记录介质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喷嘴的行式头。所述各记录头3a~3g从转动硒鼓111的转动轴120以放射状的方式被配置,并且沿着转动硒鼓111的外周面而排列。
并且,各记录头3a~3g通过滑架122而相对于旋转硒鼓111被定位,并且以隔开若干的间隙的方式而与转动硒鼓111对置。以此方式,在通过滑架122而使纸张间隙被规定了的状态下,通过各记录头3a~3g喷出油墨,从而油墨喷落在记录介质2表面上的所需的位置上,由此在记录介质2上形成彩色图像。
作为记录头3a~3g所使用的油墨,而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UV固化油墨(光固化性油墨)。因此,为了使油墨固化并定影在记录介质2上,而设置有UV照射器121a~121e。
此外,在滑架122的后侧(+Y侧),两个油墨供给系统123以在X方向上并列的方式被安装。
左侧(+X侧)的油墨供给系统123具备针对每个颜色而具有供给白色、白色、黄色、蓝绿色的油墨的机构(油墨流动控制机构)并将其收纳于外壳70中的结构。右侧(+X侧)的油墨供给系统123具备针对每种颜色而具有供给品红色、黑色、透明的油墨的机构(油墨流动控制机构)并将其收纳于外壳中的结构。
如图4所示,滑架122由在Y方向上并列的两个圆弧状的支承框架130、和对各支承框架130的下端进行连接的基架(未图示)所构成。并且,记录头3a~3g、UV照射器121a~121e以被两个支承框架130从Y方向夹持的方式被保持,并且油墨供给系统123以被安装于后侧(-Y侧)的支承框架130上的方式被保持。
在滑架122的X方向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对滑架122进行支承的向Y方向延伸的两条导轨131。
滑架122的驱动机构132具备输送带136,所述输送带136由驱动滑轮133、从动滑轮134以及被架设于驱动滑轮133与从动滑轮134上的带135构成。
驱动滑轮133和从动滑轮134为以预定齿距而形成有多个齿的带齿滑轮,并且带135为以预定齿距而形成有多个齿的有齿带。
并且,带135在驱动滑轮133和从动滑轮134的各自的齿与带135的齿互相啮合的状态下,被卷挂在驱动滑轮133和从动滑轮134上。
此外,驱动机构132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连杆轴137,并且通过连杆轴137而对被设置于左端部处的输送带136的驱动滑轮133与被设置于右端部处的输送带136的驱动滑轮133相互进行连接。
另外,驱动机构132具有对左端部的驱动滑轮133进行驱动而使该驱动滑轮133转动的电机138。
并且,通过使电机138转动,从而能够使分别被卷挂于两个驱动滑轮133上的各带135同步转动。并且,当使两条带135同步转动时,滑架122受到从各传送带135所传递的驱动力,从而沿着左右两端部的导轨131而在Y方向上移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而滑架122能够随着记录头3a~3g、UV照射器121a~121e以及油墨供给系统123而在导轨131上沿Y方向进行移动。并且,能够使印刷单元112择一地定位于在Y方向上排列的印刷位置、自动维护位置、手动操作维护位置上。
在将滑架122定位于印刷位置上的情况下,被保持于滑架122上的记录头3a~3g以及UV照射器121a~121e与记录介质2的输送路径对置。因此,实施油墨从记录头3a~3g的喷出或者紫外线从UV照射器121a~121e的照射,从而能够在沿着输送路径而被输送的记录介质2上进行图像的印刷。
此外,在将滑架122定位于自动维护位置或者手动操作维护位置上的情况下,被保持于滑架122上的记录头3a~3g以及UV照射器121a~121e从记录介质2的输送路径向Y方向进行退避。
因此,能够在防止与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2发生干涉的同时,实施所需的维护。
在自动维护位置的下方,配置有构成维护单元的油墨回收盖(未图示)。油墨回收盖针对每个记录头3a~3g而分别被设置。
油墨回收盖在将滑架122定位于自动维护位置上的状态下,记录头3a~3g从上方与油墨回收盖分别对置。
油墨回收盖被设置成,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能够相对于记录头3接近或分离。
并且,在对被保持于位于维护位置处的滑架122上的记录头3a~3g,而安装有油墨回收盖的状态下,实施冲洗动作。
在手动操作维护位置的下方被开放且将滑架122定位于手动维护位置上的状态下,在记录头3a~3g、UV照射器121a~121e的下方确保了手动操作空间。
因此,操作者能够对被定位于手动操作维护位置处的滑架122所保持的记录头3a~3g以及UV照射器121a~121e实施油墨的擦除等由手动操作而实现的维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记录头3采用能够从记录介质2(介质)的输送路径离开的结构,并且针对每个从输送路径离开了的记录头3而具备对多个喷出喷嘴进行覆盖的油墨回收油墨回收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使滑架122在相对于记录介质2的配送路径而正交的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记录头3分离的结构。
并且,在以滑架122被保持在维护位置上的状态而实施冲洗的情况下,在记录头3上安装油墨回收盖。此时,在油墨回收盖中设置有图1所示的油墨回收机构。
由此,在冲洗时被喷出至油墨回收盖中的回收油墨被贮留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并且回收油墨通过新油墨以及稀释液而被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通过在从记录介质2的输送路径离开了的记录头3上设置油墨回收油墨回收盖,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供给新油墨,并且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为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印刷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维护状态的侧视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打印机1具备装置主体201,装置主体201具备对多张记录介质2进行收纳的纸张收纳盒202。纸张收纳盒202以能够从图7中的Y方向侧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
此外,在装置主体20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接收记录后的记录介质2的纸张接收托盘203。
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具备纸张输送路径210。纸张输送路径210由将记录介质2从纸张收纳盒202输送至印刷位置的供送路径211、以及将记录介质从印刷位置输送至纸张接收托盘203的排纸路径212所构成。
在处于供送路径211与排纸路径212之间的印刷位置上,设置有带输送单元213。
在供送路径211上,沿着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而依次设置有供送辊214、分离辊对215以及输送辊对216。供送辊214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被旋转驱动。分离辊对215通过夹持记录介质2而实施记录介质2的分离。输送辊对216中的一个辊作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辊而构成,另一个辊作为从动辊而构成。
被收纳于纸张收纳盒202中的记录介质2通过供送辊214而向供送路径211的下游侧被供送。通过供送辊214而被供送的记录介质2依次被分离辊对215以及输送辊对216夹持而向供送路径211的下游侧被输送。此外,在输送辊对216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输送辊对217。
在与带输送单元213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由行式头构成的记录头3。
记录头3具备被形成为行状的喷嘴形成部5。记录头3在记录介质2被输送至与喷嘴形成部5对置的区域内时,从设置喷嘴形成部5上的多个喷嘴而向记录介质2的记录面喷出油墨从而实施记录。
并且,虽然在图7中图示了一个记录头3,但是实际上成为如下结构,即,排列有喷出不同颜色的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具备多个喷出喷嘴的多个记录头3的结构。
带输送单元213通过带驱动而将记录介质2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进行输送,并且对记录介质2的记录面的相反侧进行支承。
由记录头3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2通过沿着输送方向而依次被设置在排纸路径212上的输送辊对218而依次被夹持并输送。并且,记录介质2从出口219朝向纸张接收托盘203而被排出。
被设置于装置主体201内的带输送单元213具备带驱动部220和带摆动部221。
带驱动部220具备:驱动轴222、以与驱动轴222具有预定间隔的方式而配置的从动轴223、被架设于驱动轴222与从动轴223上的输送带224以及摆动台225。
并且,驱动轴22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而被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将输送带224向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进行驱动。
此外,在驱动轴222与从动轴223之间配置有摆动台225。摆动台225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位于输送带224的上侧路径与下侧路径之间。摆动台225沿着驱动轴222的轴线方向而延伸设置,并且摆动台225的两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驱动轴222轴支承。
并且,如图7所示,在带输送单元213与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对置的位置上,能够实施对记录介质2的印刷。
此外,带摆动部221具备第一臂226、第二臂227、摆动轴228以及摆动齿轮229。
第一臂226的一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摆动台225摆动的方式而被安装到摆动台225。此外,第一臂226的另一端部以能够相对于第二臂227的一端部摆动的方式而被安装到第二臂227的一端部。此外,第二臂227以与摆动轴228一起进行旋转的方式而被安装于摆动轴228上。
并且,通过利用未图示的摆动驱动电机而使摆动齿轮229摆动,从而使第二臂227在图7中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并且随此使第一臂226相对于第二臂227而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由此,摆动台225以驱动轴222为中心而在图7中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并且如图8所示,能够使摆动台225移动至使带输送单元213从印刷状态退避了的维护位置。
此外,打印机1具备维护单元230。维护单元230具备维护部231、移动台232、平行连杆机构233、引导部件234以及基座部件235。
基座部件235沿着纸张宽度方向而延伸设置,并且一对引导部件234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而被直立设置在纸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处。
移动台232沿着纸张宽度方向而延伸设置,并且在纸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处安装有平行连杆机构233。移动台232被设为,通过对未图示的移动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从而能够经由未图示的滚珠丝杠等动力传递机构而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
平行连杆机构233具备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241。第一连杆240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并且第一连杆240的与第一顶点相对应的部分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与移动台232连结。与第二顶点相对应的部分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与维护部231连结。此外,在与第三顶点相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与被形成于引导部件234上的引导槽236卡合的被引导部242。
第二连杆241的一端以能够相对于移动台232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移动台232,另一端以能够相对于维护部231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维护部231。
维护部231与第一连杆240以及第二连杆241连结。此外,维护部231具备对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进行覆盖的油墨回收盖(未图示)。
并且,维护部231被构成为,能够在非维护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非维护位置成为从与图7所示的喷嘴形成部5对置的位置退避了的状态,所述维护位置成为被安装在图8所示的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上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记录介质2(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能够从各自喷出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具备多个喷出喷嘴的多个记录头3退避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使记录介质2的配送路径相对于记录头3而向下方退避从而使记录头3退避的结构。
并且,在以此方式而使带输送单元213从记录头3退避了的状态下,维护部231进入而将油墨回收盖安装在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部5上,从而实施冲洗。此时,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在油墨回收盖中设置有图1所示的油墨回收机构。
由此,在冲洗时被喷出至油墨回收盖中的回收油墨被贮留在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并且回收油墨通过新油墨以及稀释液而被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成为,通过在从记录介质2的输送路径离开了的记录头3上设置油墨回收盖,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因冲洗而被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各本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供给新油墨,并且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并非对记录头3的冲洗,而是对在印刷时被喷出到记录介质2以外的油墨进行回收的情况下的示例。
图9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各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打印机1具备由行式头构成的记录头3。
在与记录头3的喷出喷嘴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对记录介质2进行支承的压印板400。
在压印板400的与记录头3对置的面上,设置有在与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由细槽构成的油墨捕集器401。
如图9所示,在与记录头3的行长相比较短的记录介质2上实施印刷的情况下,存在例如像无缘印刷那样会直至记录介质2的边缘为止而实施印刷的情况。于是,未喷落在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未被用于印刷。这样的油墨被回收至油墨捕集器401中。
回收油墨的油墨捕集器401被设定为对于液滴进入而言足够且最小的宽度。将液滴的直径设为0.2mm,从而即使喷落位置偏移了±0.1mm,在考虑到余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油墨捕集器401的间隙设定为小于1mm,从而不会因记录用纸在油墨捕集器401的部分处发生挠曲而有损印刷品质。
此外,在油墨捕集器401中,设置有图1所示的油墨回收机构。该油墨回收机构只需为例如设置与油墨捕集器401连通的孔并从该孔经由回收油墨流出泵而将回收油墨回收至再利用回收油墨罐中即可。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各本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供给新油墨,并且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中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中的油墨为,在印刷动作中被喷出且未喷落于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
据此,能够利用压印板400的油墨捕集器401而对未喷落于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进行回收。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示出了并非对记录头3的冲洗,而是对在印刷时被喷出到记录介质2以外的油墨进行回收的情况下的示例。
图10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各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向记录介质2喷出油墨而进行印刷的由行式头构成的记录头3。
在记录头3与记录介质2之间,设置有朝向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而开口的油墨捕集器501。油墨捕集器501与记录头3被一体设置,并且油墨捕集器501与油墨回收机构502连接。
此外,在与油墨捕集器501的开口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将用于油墨回收的风沿着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而送风的油墨回收用风扇503。
对喷落在记录介质2上的墨滴与所回收的墨滴进行切换的技术以连续喷墨方式这样的名称而广为人知。
作为具体的方法为,(1)制作较小的液滴和较大的液滴,通过仅使较小的液滴被油墨回收用风扇503的送风吹飞,从而实施所需的印刷。或者,(2)任意地变更油墨回收用风扇503的送风位置,从而实施所需的印刷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记录头3对记录介质2喷出油墨的同时进行印刷时,对油墨回收用风扇503进行驱动,从而朝向油墨捕集器501而进行送风。由此,未喷落在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的前进路线被偏转而进入油墨捕集器501中。
并且,进入到油墨捕集器501中的油墨通过油墨回收机构502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利用油墨回收用风扇503而将未喷落在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回收至油墨捕集器501中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采用从油墨捕集器501的内部对油墨进行抽吸而回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通过静电来进行回收的方式,除此以外,能够通过已知的方法来进行回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第四实施方式那样,在打印机1的设计上难以在使印刷的油墨喷落到记录介质2的位置处设置由细槽构成的油墨捕集器501的情况下较为有效。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各本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向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供给新油墨,并且供给稀释液,从而能够使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回收油墨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品质。此外,由于针对每种油墨而对油墨进行回收,因此通过将每种油墨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向记录头3进行供给,从而能够针对每种油墨而对回收油墨进行再利用,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回收于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7中的油墨的液滴被构成为,通过对在印刷动作中行进的油墨的液滴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从而收入到被设置于记录头3上的油墨捕集器501中。
据此,能够通过油墨捕集器501而对未喷落在记录介质2上的油墨进行回收。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形以及应用。
例如,虽然在上述各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对因记录头3的冲洗动作而喷出的油墨进行回收的结构,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应用于例如通过从喷嘴孔4对油墨进行抽吸的清洁动作等其他的维护而回收到的油墨。
符号说明
1…打印机;2…记录介质;3…记录头;4…喷嘴孔;5…喷嘴形成部;6…墨盒;7…油墨供给系统;10…加盖装置;11…油墨回收盖;12…回收油墨排出孔;13…回收油墨流出管;14…分支点;15…再利用回收油墨流出管;16…废弃油墨流出管;17…再利用回收油墨罐;18…废弃油墨罐;19…再利用侧电磁阀;20…废弃侧电磁阀;21…回收油墨流出用泵;22…回流用管;23…回流用泵;24…稀释液罐;25…稀释液管;26…稀释液泵;27…新油墨罐;28…新油墨管;29…新油墨补给泵;30…粘度传感器;31…压力调节流道;32…压力调节阀。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向介质喷出不同种类的油墨,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头;
回收油墨贮留部,其针对每种油墨而对从所述记录头被喷出的所述油墨进行回收并贮留;
油墨补给流道,其根据从所述记录头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量,而将新油墨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
稀释液流道,其根据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的油墨粘度,而将稀释液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以及
油墨供给流道,其将贮留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向所述记录头进行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粘度检测部,所述粘度检测部对被贮留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粘度进行检测,并且
根据通过所述粘度检测部而被检测出的粘度,而将所述稀释液向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进行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自喷出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多个所述记录头具备多个喷出喷嘴,
多个所述记录头为能够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离开的结构,并且
针对每个从所述输送路径离开了的所述记录头,而具备对所述多个喷出喷嘴进行覆盖的油墨回收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为能够从各自喷出单一种类的油墨的具备多个喷出喷嘴的多个所述记录头退避的结构,并且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油墨回收盖,所述油墨回收盖进入从所述记录头退避了的所述输送路径中,从而对所述多个喷出喷嘴进行覆盖。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为,在非印刷动作中被冲洗喷出的油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为,在印刷动作中被喷出且未喷落在所述介质上的油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回收于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中的油墨的液滴被构成为,通过对在印刷动作中行进的油墨的液滴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从而收入到被设置于所述记录头上的油墨捕集器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将所述回收油墨贮留部的内部的压力设为负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3930 | 2015-10-30 | ||
JP2015213930 | 2015-10-30 | ||
PCT/JP2016/004749 WO2017073074A1 (ja) | 2015-10-30 | 2016-10-28 | 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6791A true CN108136791A (zh) | 2018-06-08 |
Family
ID=586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0528.5A Pending CN108136791A (zh) | 2015-10-30 | 2016-10-28 | 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91782B2 (zh) |
EP (1) | EP3369579A4 (zh) |
JP (1) | JP6528855B2 (zh) |
CN (1) | CN108136791A (zh) |
WO (1) | WO2017073074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1463A (zh) * | 2019-01-07 | 2019-04-0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油墨回收功能的光纤喷码装置 |
CN110978783A (zh) * | 2018-10-02 | 2020-04-10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设备 |
CN115230327A (zh) * | 2021-04-22 | 2022-10-2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79138B2 (ja) * | 2018-07-13 | 2021-12-08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取り外し可能な抽出リザーバによる流体抽出 |
WO2021118574A1 (en) * | 2019-12-12 | 2021-06-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fluid circulation in a printing device |
JP7508319B2 (ja) * | 2020-09-23 | 2024-07-01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印刷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3545B1 (en) * | 1997-12-15 | 2001-08-14 | Fuji Xerox Co., Ltd.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that reuses waste ink as process black Ink |
JP2003127435A (ja) * | 2001-10-29 | 2003-05-08 | Hitachi Koki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2004174773A (ja) * | 2002-11-26 | 2004-06-24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1533900A (zh) * | 2003-03-31 | 2004-10-06 | ������������ʽ���� | 具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 |
US20060061620A1 (en) * | 2004-09-22 | 2006-03-23 | Fuji Xerox Co., Ltd.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
US20080284835A1 (en) * | 2007-05-15 | 2008-11-20 | Panchawagh Hrishikesh V | Integral, micromachined gutter for inkjet printhead |
JP2010228300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2011079216A (ja) * | 2009-10-07 | 2011-04-21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81177A (ja) * | 1982-06-17 | 1984-05-10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ジエツト印写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粘度制御装置 |
JP4802530B2 (ja) * | 2005-03-22 | 2011-10-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TW200718895A (en) * | 2005-11-08 | 2007-05-16 | Wen-Chin Shiau | Switch device for lamp base of flashlight |
US7758155B2 (en) | 2007-05-15 | 2010-07-2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onolithic printhead with multiple rows of inkjet orifices |
JP2010167606A (ja) | 2009-01-20 | 2010-08-05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噴射装置 |
JP2010264654A (ja) * | 2009-05-14 | 2010-11-25 | Riso Kagaku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JP6402963B2 (ja) | 2013-09-19 | 2018-10-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
2016
- 2016-10-28 US US15/771,755 patent/US103917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0-28 JP JP2017547630A patent/JP65288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0-28 CN CN201680060528.5A patent/CN10813679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10-28 WO PCT/JP2016/004749 patent/WO201707307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0-28 EP EP16859312.7A patent/EP336957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3545B1 (en) * | 1997-12-15 | 2001-08-14 | Fuji Xerox Co., Ltd.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that reuses waste ink as process black Ink |
JP2003127435A (ja) * | 2001-10-29 | 2003-05-08 | Hitachi Koki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2004174773A (ja) * | 2002-11-26 | 2004-06-24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1533900A (zh) * | 2003-03-31 | 2004-10-06 | ������������ʽ���� | 具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 |
US20060061620A1 (en) * | 2004-09-22 | 2006-03-23 | Fuji Xerox Co., Ltd.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
US20080284835A1 (en) * | 2007-05-15 | 2008-11-20 | Panchawagh Hrishikesh V | Integral, micromachined gutter for inkjet printhead |
JP2010228300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2011079216A (ja) * | 2009-10-07 | 2011-04-21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8783A (zh) * | 2018-10-02 | 2020-04-10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设备 |
CN110978783B (zh) * | 2018-10-02 | 2023-10-20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喷墨印刷设备 |
CN109591463A (zh) * | 2019-01-07 | 2019-04-0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油墨回收功能的光纤喷码装置 |
CN115230327A (zh) * | 2021-04-22 | 2022-10-2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91782B2 (en) | 2019-08-27 |
JP6528855B2 (ja) | 2019-06-12 |
US20180345679A1 (en) | 2018-12-06 |
EP3369579A1 (en) | 2018-09-05 |
WO2017073074A1 (ja) | 2017-05-04 |
JPWO2017073074A1 (ja) | 2018-08-30 |
EP3369579A4 (en) | 2019-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36791A (zh) | 记录装置 | |
US8215756B2 (en) | Labelling machine | |
CN103085492A (zh) | 印刷装置以及白色墨水循环方法 | |
JP2009073012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106042647B (zh)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中的维护方法 | |
JP2008188963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 |
WO2013038661A1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移送方法 | |
JP6228991B2 (ja) | 印刷基板に印刷するための印刷装置 | |
CN109278411B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JP5720273B2 (ja) | インク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73001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563682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398432A (zh)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7034005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JP5756593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5157341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11067964A (ja)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方法 | |
JP5569020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US2014014610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825432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 |
JP6048550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CN111591042B (zh) | 液剂雾沫回收装置 | |
JP2009073011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12111133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
JP2017056683A (ja) | 塗布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