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7407B -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7407B
CN107897407B CN201711303284.1A CN201711303284A CN107897407B CN 107897407 B CN107897407 B CN 107897407B CN 201711303284 A CN201711303284 A CN 201711303284A CN 107897407 B CN107897407 B CN 107897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ixing
temperature
suspension
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3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7407A (zh
Inventor
昌智才
林睦华
丁深根
林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oming Tea Industry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aoming Tea Indust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aoming Tea Industry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aoming Tea Indust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032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7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7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7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7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23F3/10Fermentation with 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包括悬液制备,茶砖制备等步骤,所述悬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茶汁制备、育菌、混合筛选、制液等步骤;所述茶砖制备,包括茶叶原料选择、茶叶拼配、气蒸、混合、发酵、压制成型、烘干等步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茶香独特,水浸出物丰富且易于析出,促使青砖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砖茶属黑茶种类,以海拔600-1200m高山茶树鲜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而成,其产地主要在长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区,原产地在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羊楼洞古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橙红,叶底暗褐。
金花,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叶的口感等特性提高和优化。虽然茯砖茶与青砖茶同属于黑茶,但是一般金花多见于茯砖茶,青砖茶基本没有金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通过让青砖茶发花,使得茶香独特,水浸出物丰富且易于析出,促使青砖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液制备,茶砖制备等步骤,所述悬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茶汁制备,将若干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熬煮成茶汁,再混合蔗糖溶液,得茶液;
b、育菌,采用三级黑毛茶制备茯砖茶,并发花,取金花(冠突散囊菌)作为样菌;
c、混合筛选,将步骤b中的样菌加入到步骤a中制备的茶液中混合;
d、制液,将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液稀释后,制得孢子悬液;
所述茶砖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原料选择:选择健康、无污染的黑毛茶,且为5年以上的陈料;
2)、茶叶拼配:按照特级黑毛茶8-12份,一级黑毛茶16-22份,二级黑毛茶65-75份进行混合,调配;
3)、气蒸:将拼配好的茶叶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气蒸,至茶叶水分16-18%;
4)、混合,将气蒸后的茶叶与所得的孢子悬液混合;
5)、发酵:将步骤4中混合后的茶叶放置发酵仓发酵,水分降到14%;
6)、压制成型:将发酵后的茶叶模压成型,得到青砖茶成品;
7)、烘干:将成型后的成品放置烤房烘干,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12%以下。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的配比为1:10-15:8-12。
优选的,步骤c中混合后,加热到100℃-102℃,保持1-2min,后自然冷却到65-70℃,保持至少24h;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完成筛选。
优选的,悬液中冠突散囊菌浓度为107-108个/mL。
优选的,步骤4)中,发酵时间20-24h,发酵温度能达到65-70℃。
优选的,步骤4)中,悬液与茶叶的添加比例为3:20-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7)烘干的过程为:将茶砖放入烘房时,烘房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60-70%,之后烘房温度每小时升高5-7℃直至达到58-62℃,然后连续3-5小时保持温度不变,之后温度每小时降低2-3℃直至达到常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青砖茶制备方法,茶香独特,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水浸出物丰富且易于转化和析出,促使青砖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2、采用茶汁配合高温实现冠突散囊菌优势菌种筛选,方便快捷,无需采用培养基,工业实用性强;采用混合接种后,可实现在青砖茶上发出金花;
3、发明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采用本发明的特级黑毛茶,与一级黑毛茶、二级黑毛茶按照特定的比例,且采用放置5年以上的陈料,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是带有苦味的,本发明采用特定的茶叶原料以及配比,进行拼配,是为了更加的促进茶叶中的茶多酚转化成其茶烷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液制备,茶砖制备等步骤,所述悬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茶汁制备,将若干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熬煮成茶汁,再混合蔗糖溶液,得茶液;
b、育菌,采用三级黑毛茶按照常规工艺制备茯砖茶,并发花,取金花(冠突散囊菌)作为样菌;
c、混合筛选,将步骤b中的样菌加入到步骤a中制备的茶液中混合;
d、制液,将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液稀释后,制得孢子悬液;
所述茶砖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原料选择:选择健康、无污染的黑毛茶,且为5年以上的陈料;
2)、茶叶拼配:按照特级黑毛茶8份,一级黑毛茶16份,二级黑毛茶65份进行混合,调配;
3)、气蒸:将拼配好的茶叶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气蒸,至茶叶水分16-18%;
4)、混合,将气蒸后的茶叶与所得的孢子悬液混合;
5)、发酵:将步骤4中混合后的茶叶放置发酵仓发酵,水分降到14%;
6)、压制成型:将发酵后的茶叶模压成型,得到青砖茶成品;
7)、烘干:将成型后的成品放置烤房烘干,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12%以下;
8)、检查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的配比为1:10:8。
优选的,步骤c中混合后,加热到100℃-102℃,保持1-2min,后自然冷却到65-70℃,保持至少24h;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完成筛选。
优选的,悬液中冠突散囊菌浓度为107-108个/mL。
优选的,步骤4)中,发酵时间20h,发酵温度能达到65-70℃。
优选的,步骤4)中,悬液与茶叶的添加比例为3:20。
优选的,所述步骤7)烘干的过程为:将茶砖放入烘房时,烘房的温度为28-30℃,湿度为60%,之后烘房温度每小时升高5℃直至达到58-60℃,然后连续5小时保持温度不变,之后温度每小时降低3℃直至达到常温。
所述一级黑毛茶和二级黑毛茶为海拔500米以上。
所述特级黑毛茶为海拔800米以上。
所述特级黑毛茶、一级黑毛茶、二级黑毛茶为5年以上陈料;且均来自自然保护区,无农药污染,无重金属污染,所述特级黑毛茶来源于湖南雪峰山上黑毛茶。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步骤a中,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的配比为1:15:8-12。
黑毛茶12份,一级黑毛茶22份,二级黑毛茶75份进行混合,调配;
悬液与茶叶的添加比例为5:20。
发酵时间24h。
烘干的过程为:将茶砖放入烘房时,烘房的温度为30-32℃,湿度为70%,之后烘房温度每小时升高7℃直至达到60-62℃,然后连续3小时保持温度不变,之后温度每小时降低2℃直至达到常温。
本发明青砖茶技术指标如下:
一、感官评审
1.外形:砖面光滑、棱角整齐、紧结平整、色泽青褐、压印纹理清晰、砖内无黑霉、白霉和青霉等霉菌。
2.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橙红、叶底暗褐。
二、理化指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三、卫生指标
污染物限量按GB2762的规定执行。
农药残留限量按GB2763和GB26130的规定执行。
四、净含量
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五、发酵时间
1、传统的青砖茶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半年以上。
2、本发明发酵时间:20h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液制备,茶砖制备步骤,所述悬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茶汁制备,将若干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熬煮成茶汁,再混合蔗糖溶液,得茶液;
b、育菌,采用三级黑毛茶制备茯砖茶,并发花,取冠突散囊菌作为样菌;
c、混合筛选,将步骤b中的样菌加入到步骤a中制备的茶液中混合;
d、制液,将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液稀释后,制得孢子悬液;
所述茶砖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原料选择:选择健康、无污染的黑毛茶,且为5年以上的陈料;
2)、茶叶拼配:按照特级黑毛茶8-12份,一级黑毛茶16-22份,二级黑毛茶65-75份进行混合,调配;
3)、气蒸:将拼配好的茶叶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气蒸,至茶叶水分16-18%;
4)、混合,将气蒸后的茶叶与所得的孢子悬液混合;
5)、发酵:将步骤4中混合后的茶叶放置发酵仓发酵,水分降到14%;
6)、压制成型:将发酵后的茶叶模压成型,得到青砖茶成品;
7)、烘干:将成型后的成品放置烤房烘干,控制茶叶水分,含量在12%以下;
所述步骤7)烘干的过程为:将茶砖放入烘房时,烘房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60-70%,之后烘房温度每小时升高5-7℃直至达到58-62℃,然后连续3-5小时保持温度不变,之后温度每小时降低2-3℃直至达到常温;
步骤c中混合后,加热到100℃-102℃,保持1-2min,后自然冷却到65-70℃,保持至少24h;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完成筛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茶叶与茶梗、茶籽壳的配比为1:10-15: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悬液中冠突散囊菌浓度为107-108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 )中,发酵时间20-24h,发酵温度能达到65-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悬液与茶叶的添加比例为3:20-5:20。
CN201711303284.1A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Active CN107897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3284.1A CN107897407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3284.1A CN107897407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7407A CN107897407A (zh) 2018-04-13
CN107897407B true CN107897407B (zh) 2021-05-28

Family

ID=6186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3284.1A Active CN107897407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7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2362B (zh) * 2019-04-02 2021-11-16 湖北久茶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老青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559B (zh) * 2008-09-12 2012-07-04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提高六堡茶品质的生产方法
CN102217688A (zh) * 2011-06-23 2011-10-19 牛乃秀 一种金花普洱茶的制作方法
CN102524442B (zh) * 2012-01-27 2013-05-29 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发花工艺
CN103283882A (zh) * 2012-03-05 2013-09-11 刘立辉 金花黑茶的固体发酵工艺
CN103859081B (zh) * 2014-02-26 2015-04-22 湖南农业大学 陈茶金花黑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3859084B (zh) * 2014-04-02 2015-04-22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低氟茯砖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4222352B (zh) * 2014-07-25 2017-12-15 周壮生 一种黑茶散茶金花发花的方法及用于黑茶散茶金花发花工序的温湿度控制培养箱
CN104286238A (zh) * 2014-09-19 2015-01-2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散茶发花工艺
CN104222353A (zh) * 2014-09-22 2014-12-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茯砖茶提香技术
CN104920653A (zh) * 2015-05-26 2015-09-2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浅度发酵的茯黑砖茶的生产方法
CN105076517A (zh) * 2015-08-10 2015-11-25 溧阳市天目湖龙鑫农业生态园 功能茶生产方法
CN105454480A (zh) * 2015-12-11 2016-04-06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具有抗炎清火功效的陈年黑茶
CN105724645A (zh) * 2016-02-19 2016-07-06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性黑桑茶产品及其制作工艺
CN105875884A (zh) * 2016-04-28 2016-08-24 王婧 一种新型青砖茶的制作工艺
CN106676014A (zh) * 2016-12-13 2017-05-17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冠突散囊菌制备方法及冠突散囊菌
CN106689458A (zh) * 2016-12-13 2017-05-24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茯茶的综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7407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3941B (zh) 一种菌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262919A (zh) 一种提高天尖黑毛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03371238A (zh) 一种以人工接菌和液态发酵工艺相结合生产发酵茶的技术
CN102187920A (zh) 一种接种真菌微生物制作金花普洱茶的方法
CN108244296B (zh) 一种全发酵蒲公英茯砖茶的制作方法
CN102550718A (zh) 普洱金花菌紧压茶及制法
CN103525610B (zh) 一种红葡萄烈酒生产工艺
CN103859083A (zh) 一种蛹虫草茯砖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11676111A (zh) 荷花曲、制备方法、应用及荷花酒的制备方法
CN103493917B (zh) 六堡茶的二次发酵方法及设备
CN102690750A (zh) 一种紫甘薯醋及其酿造工艺
CN104886304A (zh) 一种高香速溶黑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71997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液态发酵制备速溶黑茶的方法
CN102690742B (zh) 一种红树莓甜酒的制作方法
CN102876532A (zh) 一种咖啡型红葡萄酒
CN104694340B (zh) 一种基于酿造用液体红曲的全液态法马铃薯红曲黄酒的制备方法
CN110393222A (zh) 一种以黑毛茶和绿毛茶为原料生产金花黑茶的方法
CN107897407B (zh) 一种提高青砖茶品质的方法
KR101157545B1 (ko) 도라지, 오디, 산초, 천마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한약재 발효 와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1743023A (zh) 一种石斛花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0936B (zh) 一种毛栓菌菌株及其应用,以及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CN105967773A (zh) 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料及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CN102488037B (zh) 一种发酵物及用该发酵物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KR20100040715A (ko) 파프리카를 이용한 발효주 제조방법
KR100850182B1 (ko) 항산화활성이 우수한 양조용 코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류의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