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9211A -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9211A
CN107849211A CN201680042112.0A CN201680042112A CN107849211A CN 107849211 A CN107849211 A CN 107849211A CN 201680042112 A CN201680042112 A CN 201680042112A CN 107849211 A CN107849211 A CN 107849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doubl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optical material
mixed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9211B (zh
Inventor
末杉幸治
筱原直树
冈崎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723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21680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4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9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9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9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6Catalysts
    • C08G18/2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 C08G18/2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 C08G18/24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in-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6Catalysts
    • C08G18/2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 C08G18/2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 C08G18/24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tin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08G18/246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tin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lso tin-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76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5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20/00Compositions for 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混合的工序,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为0.05以下。(R4)c‑Sn‑X4‑c(1)。

Description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 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与无机透镜相比,塑料透镜的折射率高,阿贝数高,质轻且不易破裂,且可进行染色,因此,在眼镜透镜、相机透镜等光学材料中迅速普及起来。
尤其是,眼镜透镜根据其用途而要求下述诸多功能:(1)高折射率、(2)低分散(高阿贝数)这样的光学性能;以及(3)耐热性优异;(4)耐冲击性优异;(5)容易染色;(6)切削加工等加工性优异;等等,迄今为止已开发了多种透镜用树脂材料并加以使用。
其中,作为代表例,可举出聚硫氨酯系树脂,而且公开了由规定的单体形成的聚合性组合物(专利文献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70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24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522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7/020817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由这些专利文献记载的聚硫氨酯系树脂形成的成型体而言,在耐冲击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即使发现了耐冲击性得到改善的聚合性组合物,在工业上大量制备聚合性组合物、并在工业上制造多个塑料眼镜透镜的情况下,有时仍然无法稳定地呈现出耐冲击性,结果,存在塑料眼镜透镜制品的成品率降低等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的单体成分与催化剂的混合液的规定物性值或聚合性组合物本身的规定物性值与树脂成型体的耐冲击性之间存在关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可如下所示。
[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混合,得到雾度(haze)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化学式1]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2]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与(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进行混合的工序;和
将(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其中,包含(A)成分及(B)成分的上述混合液的雾度为0.05以下,
[化学式2]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3]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混合的工序;和
将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与(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其中,包含(B)成分及(C)成分的上述混合液的雾度为0.05以下,
[化学式3]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6]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4]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和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为0.05以下。
[7]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知
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上述混合液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和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5]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8]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和
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上述混合液包含: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6]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和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9]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0]如[9]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1]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及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2]如[1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3]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向透镜浇铸用铸模内注入[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将上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聚合的工序;和
将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树脂从上述透镜浇铸用铸模中脱模而得到成型体的工序。
[14]成型体,其是使[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15]光学材料,其是由[14]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16]透镜,其是由[15]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的。
[17]眼镜透镜,其是由[16]所述的透镜形成的。
[18]眼镜透镜,其具有[16]所述的透镜、和在上述透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硬涂层及/或防反射涂层。
[19]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混合状态控制方法,其包括[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单体成分与作为催化剂的锡化合物的混合液的雾度及聚合性组合物本身的雾度进行控制,能够提供可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能够稳定地得到成为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提供制造稳定性优异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具有规定的雾度,因此,能够稳定地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第1~第3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也可表述为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混合状态控制方法。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以下记为硫醇化合物(A))、(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以下记为锡化合物(B))、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以下记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进行混合的工序。并且,在该工序中,可使所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为0.05以下。
作为该制造方法,具体而言,可举出如下所示的、包括工序a1及工序a2的制造方法a或者包括工序b1及工序b2的制造方法b。
制造方法a
工序a1:将硫醇化合物(A)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
工序a2: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制造方法b
工序b1: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
工序b2:将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b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首先,对制造方法a进行说明。
(制造方法a)
制造方法a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a1:将硫醇化合物(A)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
工序a2: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1]
首先,得到硫醇化合物(A)与锡化合物(B)的混合液。
(硫醇化合物(A))
硫醇化合物(A)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芳香族硫醇化合物等。
作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二硫醇、1,2-乙二硫醇、1,2-丙二硫醇、1,3-丙二硫醇、1,4-丁二硫醇、1,5-戊二硫醇、1,6-己二硫醇、1,2-环己二硫醇、3,4-二甲氧基丁烷-1,2-二硫醇、2-甲基环己烷-2,3-二硫醇、1,2-二巯基丙基甲基醚、2,3-二巯基丙基甲基醚、双(2-巯基乙基)醚、四(巯基甲基)甲烷、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甲基硫基)甲烷、双(2-巯基乙基硫基)甲烷、1,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烷、1,2-双(2-巯基乙基硫基)乙烷、1,3-双(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3-双(2-巯基乙基硫基)丙烷、1,2,3-三(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2,3-三(2-巯基乙基硫基)丙烷、1,2,3-三(3-巯基丙基硫基)丙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四(巯基甲基硫基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基硫基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2,3-二巯基-1-丙醇(3-巯基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二(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巯基丙酸酯)、甘油二(2-巯基乙酸酯)、甘油三(2-巯基乙酸酯)、甘油二(3-巯基丙酸酯)、甘油三(3-巯基丙酸酯)、1,4-环己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1,4-环己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3-巯基丙酸酯)、巯基乙酸双(2-巯基乙基酯)、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N,N’,N”-三(β-巯基丙基羰基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作为芳香族硫醇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2-二巯基苯、1,3-二巯基苯、1,4-二巯基苯、1,2-双(巯基甲基)苯、1,4-双(巯基甲基)苯、1,2-双(巯基乙基)苯、1,4-双(巯基乙基)苯、1,2,3-三巯基苯、1,2,4-三巯基苯、1,3,5-三巯基苯、1,2,3-三(巯基甲基)苯、1,2,4-三(巯基甲基)苯、1,3,5-三(巯基甲基)苯、1,2,3-三(巯基乙基)苯、1,3,5-三(巯基乙基)苯、1,2,4-三(巯基乙基)苯、2,5-甲苯二硫醇、3,4-甲苯二硫醇、1,4-萘二硫醇、1,5-萘二硫醇、2,6-萘二硫醇、2,7-萘二硫醇、1,2,3,4-四巯基苯、1,2,3,5-四巯基苯、1,2,4,5-四巯基苯、1,2,3,4-四(巯基甲基)苯、1,2,3,5-四(巯基甲基)苯、1,2,4,5-四(巯基甲基)苯、1,2,3,4-四(巯基乙基)苯、1,2,3,5-四(巯基乙基)苯、1,2,4,5-四(巯基乙基)苯、2,2’-二巯基联苯、4,4’-二巯基联苯等。
这些示例化合物中,优选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其中,更优选选自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特别优选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及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锡化合物(B))
锡化合物(B)可由下述通式(1)表示。
[化学式7]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优选为氯原子。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作为锡化合物(B),可举出二甲基二氯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辛基二氯化锡等二烷基卤化锡类、二乙酸二甲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二羧酸二烷基锡类。
这些中,作为室温下为固体的锡化合物,可举出二甲基二氯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辛基二氯化锡、二乙酸二甲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作为室温下为液体的锡化合物,可举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室温下为液体的锡化合物(B)时,有得到的树脂成型体的耐冲击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在二烷基卤化锡类中,可包含单烷基卤化锡类、三烷基卤化锡类。在二羧酸二烷基锡类中,可包含三羧酸单烷基锡类、羧酸三烷基锡类。
这些中,优选二烷基卤化锡类,进一步优选具有C1~C8的碳原子数的烷基的二烷基卤化锡类,特别优选具有C1~C4的碳原子数的烷基的二烷基卤化锡类。具体而言,为二丁基二氯化锡、二甲基二氯化锡。
锡化合物(B)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硫醇化合物(A)而言为0.018~1.080重量份的量使用,优选以0.035~0.750重量份的量使用,更优选以0.050~0.400重量份的量使用。
锡化合物(B)与硫醇化合物(A)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工序a2]
接着,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异氰酸酯化合物(C))
异氰酸酯化合物(C)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脂环族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芳香族异氰酸酯、杂环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C)可包含它们的二聚体、三聚体、缩二脲体、及预聚物。
作为脂环族异氰酸酯,可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3,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可使用至少一种。
作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可举出1,6-己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甲酯基)萘、1,3,5-三(异氰酸甲酯基)苯、双(异氰酸甲酯基)硫醚、双(异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乙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乙烷、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乙烷等。
作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可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等,甲苯二异氰酸酯为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异氰酸酯。作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可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等。
作为杂环异氰酸酯,可举出2,5-二异氰酸酯基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四氢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3,4-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1,4-二硫杂环己烷、2,5-双(异氰酸甲酯基)-1,4-二硫杂环己烷、4,5-二异氰酸酯基-1,3-二硫杂环戊烷、4,5-双(异氰酸甲酯基)-1,3-二硫杂环戊烷等。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优选包含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包含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优选将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不具有环状结构的碳原子数为4~11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并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更优选将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1种以上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不具有环状结构的碳原子数为4~11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并用。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1,6-己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
进而,更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1,6-己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醇化合物(A)及异氰酸酯化合物(C)优选为以下的组合(1)~(4),更优选为组合(1)及(2),特别优选为组合(1)。
·组合(1)
硫醇化合物(A):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异氰酸酯化合物(C):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组合(2)
硫醇化合物(A):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异氰酸酯化合物(C):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
·组合(3)
硫醇化合物(A):5,7(或4,7或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
异氰酸酯化合物(C):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
·组合(4)
硫醇化合物(A):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异氰酸酯化合物(C):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另外,在工序a2中,可另行添加与工序a1中使用的硫醇化合物(A)相同或不同的硫醇化合物(D)。可以在将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与硫醇化合物(D)进行混合后混合异氰酸酯化合物(C),可以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硫醇化合物(D)的混合液添加至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中,或者也可以在将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与异氰酸酯化合物(C)进行混合后添加硫醇化合物(D)。
作为硫醇化合物(D),是与硫醇化合物(A)同样地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芳香族硫醇化合物等。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如工序a1的说明中所列举记载的那样。
作为硫醇化合物(D),优选包含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酯键的脂肪族多硫醇化合物。作为在分子内具有酯键的脂肪族多硫醇化合物,优选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二(3-巯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巯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五(3-巯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更优选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及季戊四醇三(3-巯基丙酸酯)。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醇化合物(A)及硫醇化合物(D)中的巯基的总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总量而言的摩尔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得到可合适地用作光学材料、尤其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成型体。
另外,为了调节得到的成型体的光学物性、耐冲击性、比重等诸多物性、并且调整聚合性组合物的各成分的操作性,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向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改性剂。
作为改性剂,例如可举出环硫化物化合物、醇化合物、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有机酸及其酐、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的烯烃化合物等。从透镜聚合时的不均的产生、染色性的观点考虑,不含羟基的情况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目的与已知的成型方法同样地向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内部脱模剂、扩链剂、交联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着色剂、油溶染料、填充剂、密合性提高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内部脱模剂,可使用酸性磷酸酯。作为酸性磷酸酯,可举出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可分别单独使用或者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化合物(A)、化合物(B)及化合物(C)、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化合物(D)及其他添加剂。
在工序a2中,将利用工序a1得到的混合液、异氰酸酯化合物(C)、根据需要添加的硫醇化合物(D)、以及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而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通常在25℃以下的温度下进行制备。从聚合性组合物的适用期的观点考虑,有时优选设定为更低的温度。但是,当内部脱模剂、添加剂在聚合性组合物等中的溶解性不好时,也可预先进行加热从而使其溶解于聚合性组合物、改性剂等中。
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
通过将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作为指标而对其进行控制,能够稳定地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提高。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能够稳定地得到成为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提供制造稳定性优异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此外,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能够提高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虽然影响雾度的诱因物质并不明确,但推测是来自硫醇化合物(A)及/或锡化合物(B)的极微量的杂质的存在。认为通过该操作能够减少聚合性组合物的杂质的量,结果使得雾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难以通过过滤而降低,在过滤工序前就落在上述范围内。作为过滤工序,例如可举出使用1μm 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的工序等。
当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而使用。
(制造方法b)
制造方法b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b1: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
工序b2:将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b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b1]
异氰酸酯化合物(C)及锡化合物(B)可以使用与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
锡化合物(B)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C)而言为0.010~0.620重量份的量使用,优选以0.020~0.430重量份的量使用,更优选以0.030~0.230重量份的量使用。
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工序b2]
在本工序中,将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b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硫醇化合物(A)可使用与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硫醇化合物(D)而作为硫醇化合物(A)使用。此外,可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工序a2中记载的其他成分。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硫醇化合物(A),包含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及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b1得到的混合液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
通过将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作为指标而对其进行控制,能够稳定地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提高。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能够稳定地得到成为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提供制造稳定性优异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此外,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能够提高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虽然影响雾度的诱因物质并不明确,但推测是来自硫醇化合物(A)及/或锡化合物(B)的极微量的杂质的存在。认为通过该操作能够减少聚合性组合物的杂质的量,结果使得雾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难以通过过滤而降低,在过滤工序前就落在上述范围内。作为过滤工序,例如可举出使用1μm 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的工序等。
当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而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醇化合物(A)中的巯基的总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总量而言的摩尔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得到可合适地用作光学材料、尤其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成型体。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c1:将硫醇化合物(A)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工序c2: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利用工序c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c1]
首先,得到硫醇化合物(A)与锡化合物(B)的混合液。工序c1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a的工序a1同样地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硫醇化合物(A)及锡化合物(B)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
锡化合物(B)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硫醇化合物(A)而言为0.018~1.080重量份的量使用,优选以0.035~0.750重量份的量使用,更优选以0.050~0.400重量份的量使用。
锡化合物(B)与硫醇化合物(A)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雾度在该范围内的混合液可用于工序c2。需要说明的是,在工序c2中被添加至该混合液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C)或者将其他成分溶解在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而得到的溶液的雾度几乎为0,不会对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造成大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对该混合液的雾度进行控制。
通过将该混合物的雾度作为指标而对其进行控制,能够稳定地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提高。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能够稳定地得到成为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提供制造稳定性优异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当混合液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虽然影响雾度的诱因物质并不明确,但推测是来自硫醇化合物(A)及/或锡化合物(B)的极微量的杂质的存在。认为通过该操作能够减少混合液的杂质的量,结果使得雾度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液的雾度难以通过过滤而降低至上述范围内。作为过滤,例如可举出使用了1μm PTFE制的过滤器的过滤等。
当混合液的雾度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可以将该混合液用于工序c2。
[工序c2]
将利用工序c1得到的混合液、与异氰酸酯化合物(C)进行混合,制备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工序c2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a的工序a2同样地实施。异氰酸酯化合物(C)可举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此外,可使用硫醇化合物(D),可举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
利用工序c1得到的混合液与异氰酸酯化合物(C)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异氰酸酯化合物(C)或者将其他成分溶解在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而得到的溶液的雾度几乎为0,不会对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造成大的影响,但在由于本工序而导致所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进行混合并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醇化合物(A)及硫醇化合物(D)中的巯基的总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总量而言的摩尔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得到可合适地用作光学材料、尤其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成型体。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硫醇化合物(A),包含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在进一步添加硫醇化合物(D)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d1:将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工序d2:将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d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d1]
首先,得到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的混合液。工序d1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b的工序b1同样地进行。
异氰酸酯化合物(C)及锡化合物(B)可举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
锡化合物(B)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C)而言为0.010~0.620重量份的量使用,优选以0.020~0.430重量份的量使用,更优选以0.030~0.230重量份的量使用。
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锡化合物(B)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雾度在该范围内的混合液可用于工序d2。需要说明的是,在工序d2中被添加至该混合液中的、硫醇化合物(A)或者将其他成分溶解在硫醇化合物(A)中而得到的溶液的雾度几乎为0,不会对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造成大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对该混合液的雾度进行控制。
通过将该混合物的雾度作为指标而对其进行控制,能够稳定地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光学材料等制品的成品率提高。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能够稳定地得到成为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提供制造稳定性优异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当混合液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虽然影响雾度的诱因物质并不明确,但推测是极微量的杂质的存在。认为通过该操作能够减少混合液的杂质的量,结果使得雾度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液的雾度难以通过过滤而降低至上述范围内。作为过滤,例如可举出使用了1μmPTFE制的过滤器的过滤等。
当混合液的雾度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可以将该混合液用于工序d2。
[工序d2]
在本工序中,将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d1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硫醇化合物(A)可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a同样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硫醇化合物(D)而作为硫醇化合物(A)使用。此外,可以向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第1实施方式中的制造方法a的工序a2中记载的其他成分。
硫醇化合物(A)与利用工序d1得到的混合液的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于室温(25℃)在干燥空气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硫醇化合物(A)或者将其他成分溶解在硫醇化合物(A)中而得到的溶液的雾度几乎为0,不会对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造成大的影响,但在由于本工序而导致所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进行混合并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醇化合物(A)中的巯基的总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总量而言的摩尔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得到可合适地用作光学材料、尤其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成型体。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硫醇化合物(A),包含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及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成型体及用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聚硫氨酯树脂形成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制造方法,可举出浇铸聚合。作为浇铸聚合的例子,向利用衬垫或胶带等将2个成型模具进行保持而得到的浇铸用铸模内注入聚合性组合物。此时,依据得到的塑料透镜所要求的物性,根据需要常常优选进行减压下的脱泡处理、加压、减压等的过滤处理等。
关于聚合条件,由于根据聚合性组合物、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模具的形状等的不同而导致条件差别很大,因此不作限定,可于约-50~150℃的温度经1~50小时进行。优选在5~1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持或缓缓升温而使其固化,但可进行适当设定。
然后,将经聚合固化而得到的树脂从浇铸用铸模中脱模,得到成型体。
根据需要,可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进行退火等处理。对于处理温度而言,通常在50~150℃之间进行,优选于90~140℃进行,更优选于100~130℃进行。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而言,可通过改变浇铸聚合时的模具而以各种形状的成型体的形式得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而言,通过形成所期望的形状,并具有根据需要而形成的涂层、其他构件等,从而可作为各种光学材料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具有高折射率及高透明性,可作为眼镜透镜、相机透镜、发光二极管(LED)、棱镜、光纤、信息记录基板、滤波器、发光二极管等光学用成型体而用于这些光学材料。尤其适合作为眼镜透镜、相机透镜等透镜、发光二极管等的光学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可根据需要在一面或两面上施以涂覆层而使用。作为涂覆层,可举出硬涂层、防反射膜层、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底涂层、光致变色层等。这些涂覆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将多种涂覆层形成为多层而使用。在两面上施以涂覆层时,可在各个面上施以同样的涂覆层,也可施以不同的涂覆层。
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透镜可具有在使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成型体(透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硬涂层及/或防反射涂层。此外,也可具有上述之外的其他层。另外,对于由特定的硫醇化合物(A)及异氰酸酯化合物(C)得到的眼镜透镜而言,即使在基材层与硬涂层或防反射涂层之间不具有底涂层,有时耐冲击性也优异。即,可在基材层的一面上直接形成硬涂层及/或防反射涂层。由于不需要设置底涂层,因此眼镜透镜的生产率提高。
硬涂层被设置于使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成型体(透镜)的至少一面上,是以向透镜表面赋予耐擦伤性、耐磨损性、耐湿性、耐热水性、耐热性、耐光性等功能为目的的涂覆层。硬涂层可由下述组合物得到,所述组合物含有:选自硅、钛、锆、锡、铝、钨、锑的元素组中的1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和具有选自烷基、烯丙基、烷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氨基、异氰酸酯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及其水解物。
基于促进固化的目的,可在硬涂层组合物中包含固化剂。作为固化剂的具体例,可举出无机酸、有机酸、胺、金属络合物、有机酸金属盐、金属氯化物等。硬涂层组合物的制备中可使用溶剂。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
硬涂层是在利用旋涂、浸涂等已知的涂布方法将硬涂层组合物涂布于成型体表面后进行固化而形成的。作为固化方法,可举出热固化、通过照射紫外线、可见光线等能量射线而进行固化的方法等。进行加热固化时,优选于80~120℃实施1~4小时。为了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硬涂层的折射率与成型体的折射率之差优选在±0.1的范围内。
在赋予硬涂层前,优选以满足下述条件(a)~(d)的方式用碱性水溶液对基材的表面实施超声波洗涤。
(a)碱性水溶液为5~40%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的处理温度为30~60℃,
(c)处理时间为3~5分钟,
(d)超声波的频率为20~30kHz。
用碱性水溶液进行洗涤后,可利用蒸馏水、异丙醇等醇类等进行洗涤,并在50℃~80℃的范围内将成型体的表面干燥5分钟~20分钟。
由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的耐碱性优异,即使在利用碱性水溶液进行洗涤后也可抑制白浊等的产生。
所谓防反射层,是指被设置在成型体(透镜)的至少一面上、以降低因空气与成型体的折射率差而产生的反射率、大幅减少塑料透镜表面的光的反射从而提高透过率为目的的涂覆层。本实施方式中的防反射层由含有氧化硅的低折射率膜层、和含有选自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钽中的1种以上金属氧化物的高折射率膜层形成,各个层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
防反射层为多层结构时,优选层叠5~7层。作为膜厚,优选为100~300nm,进一步优选为150~250nm。作为形成多层防反射层的方法,可举出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离子束辅助法、CVD法等。
根据需要,可在防反射膜层上形成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作为形成防雾涂层、防污染层、防水层的方法,只要不对防反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则对其处理方法、处理材料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防雾涂布处理方法、防污染处理方法、防水处理方法、材料。例如,防雾涂布、防污染处理方法中,可举出用表面活性剂覆盖表面的方法、在表面上附加亲水性的膜而成为吸水性的方法、用微细的凹凸覆盖表面而提高吸水性的方法、利用光催化活性而成为吸水性的方法、实施超级防水性处理而防止水滴附着的方法等。另外,防水处理方法中,可举出下述方法:通过蒸镀、溅射含氟硅烷化合物等而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在将含氟硅烷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后,进行涂覆而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等等。
这些涂覆层可以分别并用基于保护透镜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的目的的紫外线吸收剂、基于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伤害的目的的红外线吸收剂、基于提高透镜的耐气候性的目的的光稳定剂或抗氧化剂、基于提高透镜的时尚性的目的的染料或颜料、以及光致变色染料或光致变色颜料、抗静电剂、其他用于提高透镜性能的已知添加剂。关于通过涂布来进行涂覆的层,可使用以改善涂布性为目的的各种流平剂。
对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塑料透镜而言,基于赋予时尚性、光致变色性等的目的,可使用与目的相适应的色素进行染色而使用。透镜的染色可利用已知的染色方法来实施,通常利用以下所示的方法来实施。
通常而言,为下述方法:在将要使用的色素溶解或均匀分散而得到的染色液中,浸渍已加工成规定的光学面的透镜坯料(染色工序),然后,根据需要对透镜进行加热从而将色素固定(染色后退火工序)。染色工序中使用的色素只要是已知的色素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可使用油溶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能将所使用的色素溶解或均匀分散则没有特别限制。在该染色工序中,可根据需要向染色液中添加用于使色素分散的表面活性剂、促进染色的载体。
染色工序中,将色素及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到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制备染色浴,在该染色浴中浸渍光学透镜,以规定温度进行规定时间的染色。染色温度及时间根据所期望的着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可于120℃以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左右,对于染色浴的染料浓度而言,以0.01~10重量%来实施。另外,在难以进行染色的情况下,也可在加压下进行染色。
根据需要而实施的染色后退火工序是对经染色的透镜坯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加热处理中,利用溶剂等除去在利用染色工序而进行了染色的透镜坯料的表面上残留的水并将溶剂风干,然后,在例如大气气氛的红外线加热炉、或电阻加热炉等炉中停留规定时间。染色后退火工序不仅可防止经染色的透镜坯料的脱色(防脱色处理),而且还可将染色时渗透到透镜坯料内部的水分除去。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含醇化合物的情况下,染色后的不均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偏光膜的至少一面上层叠使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得的成型体从而得到偏光透镜。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已知的方法。作为偏光膜,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聚酯、聚乙烯醇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是本发明的示例,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构成。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硫醇化合物(A)、锡化合物(B)与异氰酸酯化合物(C)一并进行混合。
得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进行测定,可以使其为0.05以下,优选为0.03以下,更优选为0.0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当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可通过对混合时间、搅拌速度的调节等操作来进行调整,以使得雾度成为上述范围。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对将全部量的锡化合物(B)与硫醇化合物(A)或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的任一者进行混合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一部分的锡化合物(B)添加至硫醇化合物(A)中、并将剩余的锡化合物(B)添加至异氰酸酯化合物(C)中。
另外,在作为硫醇化合物(A)使用2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的情况下,可向至少一种硫醇化合物中添加锡化合物(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制备锡化合物(B)与硫醇化合物(A)或异氰酸酯化合物(C)的母料,并与其他化合物进行混合,由此将锡化合物(B)与其他化合物进行混合。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雾度、耐冲击性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雾度(Haze):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的Haze Meter NDH2000(雾度计NDH2000),并按照JIS K 7136(ISO 14782)标准对雾度进行测定。首先,向10mm见方的池中装入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实施零点校正。接着,将要测定雾度的对象物装入至10mm见方的池中,测定雾度。
耐冲击性(落球试验):针对中心厚度为0.3mm、直径为75mm、S=-4.75D形状的透镜,使8g、16g、28g、33g、45g、67g、95g、112g、174g、226g、534g这11种重量不同的铁球依次从高127cm(50英寸)的位置落下至透镜中心部,测试透镜是否破损。对10片透镜进行试验,针对各透镜确认未发生破损的铁球的重量的最大值,求出10片透镜的最大值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利用该平均值来评价耐冲击性。
[实施例1]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29.19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9.48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1.50重量份、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0.10重量份于20℃进行混合并溶解。进一步添加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3.48重量份,于15℃使其混合溶解,得到第1混合液。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作为催化剂的Honjo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30分钟,得到第2混合液。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35。
然后,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于15℃进行混合,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然后使用1μm 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其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形成的型模内。将该型模投入到聚合炉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而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炉中取出型模。成型体从型模中脱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于13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
对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61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1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15。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1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2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3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24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4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29.19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9.48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1.50重量份、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0.10重量份于20℃经1小时进行混合并溶解。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进一步添加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3.48重量份,于15℃使其混合溶解,得到第1混合液。对得到的第1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作为催化剂的Honjo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30分钟,得到第2混合液。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35。
然后,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于15℃进行混合,制成均匀溶液。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35。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然后使用1μm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其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形成的型模内。将该型模投入到聚合炉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而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炉中取出型模。成型体从型模中脱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于13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
对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61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1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15。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15。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1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2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3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8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24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84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50.6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1.5重量份、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0.1重量份于20℃经2小时进行混合并溶解。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进一步添加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3.9重量份,于15℃使其混合溶解,得到第1混合液。对得到的第1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5重量份、与作为催化剂的Honjo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35重量份于25℃混合30分钟,得到第2混合液。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35。
然后,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于15℃进行混合,制成均匀溶液。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35。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然后使用1μm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其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形成的型模内。将该型模投入到聚合炉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而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炉中取出型模。成型体从型模中脱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于13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
对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34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将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5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35重量份于25℃混合2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39g。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50.7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1.5重量份、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0.1重量份于20℃经2小时进行混合并溶解,得到第1混合液。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1。
将多硫醇化合物(其为5,7(或4,7或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49.3重量份、与作为催化剂的Honjo 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08重量份于25℃混合30分钟,得到第2混合液。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60。
然后,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于15℃进行混合,制成均匀溶液。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70。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然后使用1μm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其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形成的型模内。将该型模投入到聚合炉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而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炉中取出型模。成型体从型模中脱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于13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
对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24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1]
将多硫醇化合物(其为5,7(或4,7或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49.3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08重量份于25℃混合24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1。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27g。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26.17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7.46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1.50重量份、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0.10重量份于20℃经1小时进行混合并溶解,得到第1混合液。对得到的第1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
将季戊四醇四(2-巯基丙酸酯)56.37重量份、与作为催化剂的Honjo Chemical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3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60。
然后,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于15℃进行混合,制成均匀溶液。对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60。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然后使用1μmPTFE制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其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形成的型模内。将该型模投入到聚合炉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而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炉中取出型模。成型体从型模中脱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于130℃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
对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68g。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2]
将季戊四醇四(2-巯基丙酸酯)56.37重量份、与Honjo Chemical Corporation的Nestin P(批号为50607,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0.04重量份于25℃混合24小时,得到第2混合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得到的第2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O.00。另外,对将第1混合液与第2混合液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的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0.00。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了落球试验,结果未发生破损的重量的平均值为74g。将结果示于表1。
a1: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a2: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a3:5,7(或4,7或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
b1:99.8%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与0.2%的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混合物
c1: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
c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c3: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d1: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Viosorb 583)
e1:内部脱模剂(酸性磷酸酯,Stepan公司制,商品名ZELEC UN)
本申请主张以于2015年8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5-155710号、及于2015年8月6日提出申请的国际申请PCT/JP2015/072332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9)

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混合,得到雾度为0.05以下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化学式1]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2.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与(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进行混合的工序;和
将(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其中,包含(A)成分及(B)成分的所述混合液的雾度为0.05以下,
[化学式2]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3.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与(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混合的工序;和
将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与(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其中,包含(B)成分及(C)成分的所述混合液的雾度为0.05以下,
[化学式3]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6.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4]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和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雾度为0.05以下。
7.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和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5]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
8.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巯基的硫醇化合物;和
雾度为0.05以下的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包含:
(B)通式(1)表示的锡化合物,
[化学式6]
(R4)c-Sn-X4-c (1)
通式(1)中,R4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O-C(=O)-R5,R5表示碳原子数1~11的烷基,c表示1~3的整数;和
(C)一种以上的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C)包含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及2,6-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双巯基甲基-1,4-二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及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硫醇化合物(A)包含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3.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向透镜浇铸用铸模内注入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聚合的工序;和
将利用上述工序得到的树脂从所述透镜浇铸用铸模中脱模而得到成型体的工序。
14.成型体,其是使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15.光学材料,其是由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16.透镜,其是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的。
17.眼镜透镜,其是由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形成的。
18.眼镜透镜,其具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和在所述透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硬涂层及/或防反射涂层。
19.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混合状态控制方法,其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
CN201680042112.0A 2015-08-06 2016-08-05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Active CN107849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2332 WO2016021680A1 (ja) 2014-08-07 2015-08-06 重合性組成物、成形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PCT/JP2015/072332 2015-08-06
JP2015155710 2015-08-06
JP2015-155710 2015-08-06
PCT/JP2016/073117 WO2017022855A1 (ja) 2015-08-06 2016-08-05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9211A true CN107849211A (zh) 2018-03-27
CN107849211B CN107849211B (zh) 2021-05-28

Family

ID=5794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112.0A Active CN107849211B (zh) 2015-08-06 2016-08-05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9060B2 (zh)
EP (1) EP3333207B1 (zh)
JP (1) JP6450460B2 (zh)
KR (1) KR102082059B1 (zh)
CN (1) CN107849211B (zh)
BR (1) BR112018001382A2 (zh)
WO (1) WO201702285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573A (zh) * 2018-08-13 2019-01-11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树脂镜片表面加硬膜的浸涂工艺
CN113348223A (zh) * 2019-01-30 2021-09-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3614581A (zh) * 2019-03-29 2021-11-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13924326A (zh) * 2019-07-17 2022-01-1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多硫醇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91297B2 (en) 2016-10-05 2020-03-1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evel with removable and/or interchangeable sleeve
JP2020166103A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光学部材用重合性組成物、光学部材およ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JP7228206B2 (ja) * 2019-04-19 2023-02-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1073B1 (en) * 1988-07-14 1994-09-21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Lens comprising a resin having a large refractive index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lens
JP2011231305A (ja) * 2010-04-08 2011-11-1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光学材料用組成物
JP2012082415A (ja) * 2010-09-17 2012-04-26 Hoy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2082416A (ja) * 2010-09-17 2012-04-26 Hoya Corp ウレタン系光学部材
CN103108918A (zh) * 2011-03-02 2013-05-15 可奥熙搜路司有限公司 利用通用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系光学材料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和树脂组合物及制备的光学材料
CN103797040A (zh) * 2011-09-12 2014-05-14 Hoya株式会社 聚氨酯类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3842855A (zh) * 2011-09-01 2014-06-04 Hoya株式会社 聚氨酯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4011103A (zh) * 2011-11-18 2014-08-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聚合组合物、由其获得的光学制品及生产所述光学制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7758A (en) 1988-12-22 1992-02-11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Mercapto compound, a high refractive index resin and lens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JP2621991B2 (ja) 1988-12-22 1997-06-18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メルカプト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91055A (en) 1988-12-22 1993-03-02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Mercapto compound, a high refractive index resin and lens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JPH0768326B2 (ja) 1989-10-09 1995-07-26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系レンズ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US5608115A (en) 1994-01-26 1997-03-04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Polythiol useful for preparing sulfur-containing urethane-based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8208794A (ja) * 1995-02-03 1996-08-13 Mitsui Toatsu Chem Inc 含硫ウレタン系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3992310B2 (ja) 1996-07-25 2007-10-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4460682B2 (ja) 1999-07-23 2010-05-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ペンタエリスリトールポリ(チオグリコレート)の精製方法
KR100973858B1 (ko) * 2005-04-11 2010-08-03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티오우레탄계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광학용수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0994313B1 (ko) 2005-08-18 2010-11-12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우레탄ㆍ티오우레탄계 광학용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EP1925629B1 (en) 2005-08-18 2010-12-29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thiourethane-base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resin obtained from the same
EP1987377A2 (en) * 2006-02-24 2008-11-05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énérale d'Optique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polarized poly(thio)urethane optical lens
JP5358182B2 (ja) 2006-04-19 2013-12-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ポリ)チオ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WO2009017191A1 (ja) * 2007-07-31 2009-02-05 Hoya Corporation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61238B2 (en) 2009-11-06 2013-06-11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ternal mold release agent for optical material, internal mold release agent for optical material, a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3037749A (ja) * 2011-08-09 2013-02-21 Fujitsu Ltd 書込回路、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書込方法
JP2014104738A (ja) 2012-11-30 2014-06-09 Mitsui Chemicals Inc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系レンズ成形用鋳型およびポリ(チオ)ウレタン系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1073B1 (en) * 1988-07-14 1994-09-21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Lens comprising a resin having a large refractive index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lens
JP2011231305A (ja) * 2010-04-08 2011-11-1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光学材料用組成物
JP2012082415A (ja) * 2010-09-17 2012-04-26 Hoy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2082416A (ja) * 2010-09-17 2012-04-26 Hoya Corp ウレタン系光学部材
CN103108918A (zh) * 2011-03-02 2013-05-15 可奥熙搜路司有限公司 利用通用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系光学材料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和树脂组合物及制备的光学材料
CN103842855A (zh) * 2011-09-01 2014-06-04 Hoya株式会社 聚氨酯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3797040A (zh) * 2011-09-12 2014-05-14 Hoya株式会社 聚氨酯类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4011103A (zh) * 2011-11-18 2014-08-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聚合组合物、由其获得的光学制品及生产所述光学制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学零件工艺手册》编写组: "《光学零件工艺手册》", 30 April 1977,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曹天宇: "《光学零件制造工艺》", 30 June 1987,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573A (zh) * 2018-08-13 2019-01-11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树脂镜片表面加硬膜的浸涂工艺
CN113348223A (zh) * 2019-01-30 2021-09-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3614581A (zh) * 2019-03-29 2021-11-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13924326A (zh) * 2019-07-17 2022-01-1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多硫醇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924326B (zh) * 2019-07-17 2023-10-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多硫醇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3207A1 (en) 2018-06-13
JP6450460B2 (ja) 2019-01-09
JPWO2017022855A1 (ja) 2018-02-08
KR20180019682A (ko) 2018-02-26
WO2017022855A1 (ja) 2017-02-09
US10519060B2 (en) 2019-12-31
BR112018001382A2 (pt) 2018-09-11
CN107849211B (zh) 2021-05-28
KR102082059B1 (ko) 2020-02-26
US20180194672A1 (en) 2018-07-12
EP3333207A4 (en) 2019-01-16
EP3333207B1 (en)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9211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03547608B (zh) 聚合性组合物
CN10177252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14398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245666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960425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和光学材料
CN105992781B (zh)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6574034B (zh) 聚合性组合物、成型体及其用途
AU2006280850B2 (en) Polythiourethane-base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resin obtained from the same
CN102186897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755520B (zh) 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11895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催化剂、含有该催化剂的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聚硫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32658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CN104011103B (zh) 可聚合组合物、由其获得的光学制品及生产所述光学制品的方法
CN104335083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塑料透镜
CN104903754A (zh) 光学材料、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715693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06240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71030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797619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JP2004502842A (ja) 光互変性ポリウレタンラテックス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の眼用光学物品への適用方法
CN108026366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6232660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由其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EP275711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urethane optical member
US20220204685A1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embers, optical member, and colored optical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