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7122B -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 Google Patents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7122B
CN107847122B CN201680044774.1A CN201680044774A CN107847122B CN 107847122 B CN107847122 B CN 107847122B CN 201680044774 A CN201680044774 A CN 201680044774A CN 107847122 B CN107847122 B CN 107847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otype
display
function
peripheral
insp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4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7122A (zh
Inventor
川原稔
高桥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hime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Ehime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hime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Ehime University NUC
Publication of CN107847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7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4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determining the visual field, e.g. perimeter ty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33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put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e.g. eye mod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41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32Devices for presenting test symbols or characters, e.g. test chart proje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轻被验者和检查技师的负担的视野计测方法和视野计测装置,并且,提供能够使作为检查结果得到的最小分离阈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且适用于自动计测、本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和视野计测装置的视力检查视标。测定视野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基准视标显示步骤,在设置于显示部(2)的中央的基准位置(BP)显示检查视标;基准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周边视标显示步骤,在基准输入步骤中输入了识别到检查视标后,在与基准位置(BP)不同的位置显示检查视标;以及周边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测定从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检查视标到周边输入步骤中表明识别到检查视标为止的反应时间。

Description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更详细地讲,涉及为了检查各种疾病和各疾病的发展度而使用的视野计测方法、实施该视野计测方法的视野计测装置、为了测定视力中的最小分离阈而使用的视力检查视标。
背景技术
为了得到眼疾的病态掌握、治疗方针的决定、治疗效果的验证等客观的判断,眼科医疗中的视功能检查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检查的视功能中具有作为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的输入功能的视力、视野、色觉等。
作为这些视功能的一例,一般进行视力的检查,但是,在广义中,视力意味着识别物体的存在并识别它是什么的功能(形觉)。该视力(形觉)被分类为“最小视觉辨认阈”、“最小分离阈”、“最小可读阈”、“游标视力”这4种。在一般的视力测定中,测定“最小分离阈”。
在该“最小分离阈”的测定中,一般使用兰多尔特(landolt)环。兰氏环具有在环状的外缘的一部分设置切口的形状,通过是否能够识别该切口的存在来测定最小分离阈。具体而言,使被验者观看大小不同的兰氏环,确认能够识别该切口的位置的大小。于是,能够将能够识别切口的位置的大小最小的兰氏环中的切口的间隙间隔设为被验者的最小分离阈。
并且,为了调查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疾病和各疾病的发展度,实施视野检查。在该视野检查中,使用视野计来测定注视一点时在周围能看到的范围。具体而言,针对视野计固定面部,使被验者观看视野计内的显示部示出的中心的标记。在该状态下,在显示部的周边出现光等,在看到该光时,使被验者发出蜂鸣。这样,通过调查被验者是否能够识别某个位置的光,调查视野和缺失部(参照http://medical-checkup.info/article/43671142.html http://www.nichigan.or.jp/ public/disease/ryokunai_ryokunai.jsp)。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13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3/057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这种最小分离阈本来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但是,在本发明人的实验中,可知使用兰氏环测定的最小分离阈与视网膜分辨率不一致。即,确认了虽然兰氏环是国际认证的检查视标,但是,实际上不具有最小分离阈的充分检查精度。
进而,近年来,还进行利用信息通信设备自动测定视力这样的尝试。在进行这种自动计测的情况下,使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装置。但是,由于该兰氏环具有由曲线形成的部分,因此,产生检查视标越小、则在液晶显示器等中越难准确标绘兰氏环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研究了能够代替兰氏环进行使用的适合于自动计测的检查视标(参照专利文献1、2)。在这些视标的情况下,在使液晶显示器等进行显示的方面,与兰氏环相比,容易确保形状,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没有研究作为检查结果而得到的最小分离阈是否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
并且,关于视野检查,在现有的检查中,到双眼检查结束为止需要30分钟左右,而且,由于固定视线进行检查,因此,检查中的被验者的负担较大。而且,由于进行长时间的检查,因此,还产生在检查中注意力下降、即使不是缺陷也无法进行光的识别等问题。而且,为了适当实施视野检查,检查技师必须进行装置的操作和检查错误的监视,因此,不仅被验者,还存在检查技师的负担也较大这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被验者和检查技师的负担的视野计测方法和视野计测装置。
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作为检查结果而得到的最小分离阈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且适合于自动计测、本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和视野计测装置的视力检查视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视野计测方法)
第1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使显示部依次显示检查视标来测定视野,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野计测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基准视标显示步骤,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中央的基准位置显示检查视标;基准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周边视标显示步骤,在该基准输入步骤中输入了识别到检查视标后,在与所述基准位置不同的位置显示检查视标;以及周边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依次反复执行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至所述周边输入步骤,测定从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检查视标到所述周边输入步骤中被验者进行表明为止的反应时间。
第2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在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使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
第3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发明中,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在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使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在所述周边输入步骤中被验者输入的朝向和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不一致的比例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周边输入步骤中被验者输入的朝向和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一致、且所述反应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该周边位置判断为暗点。
第4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3发明中,将对如下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而得到的近似线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其中,该曲线图以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偏移信息为横轴、以所述反应时间为纵轴而标绘了所述反应时间。
第5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4发明中,利用除了暗点候选以外的数据形成所述近似线,根据所述暗点候选计算与所述近似线平行的暗点分离线,将与所述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
第6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5发明中,利用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位于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计算暗点判别线。
第7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6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在所述基准位置显示大小不同的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测定从显示检查视标到被验者输入检查视标的方向为止的反应时间,根据检查视标的大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决定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
第8发明的视野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7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检查视标是ARO。
(视野计测装置)
第9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视野计测装置具有:显示部,其显示检查视标;输入部,其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显示部中显示的检查视标;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对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检查视标的位置和时机进行控制,该显示控制部具有以下功能: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检查视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与所述基准位置不同的周边位置显示检查视标;显示切换功能,根据来自所述输入部的信号对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和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从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所述检查视标到被验者在所述输入部中进行表明为止的时间。
第10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发明中,通过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所述输入部构成为,使识别到通过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
第11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或第10发明中,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所述输入部构成为,使识别到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所述显示控制部具有根据对所述输入部的输入来判断暗点的暗点判断功能,关于该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的暗点判断功能:在所述周边位置显示检查视标时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朝向和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不一致的比例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周边位置显示检查视标时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朝向和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一致、且通过所述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的测定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周边位置判断为暗点。
第12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1发明中,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将对如下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而得到的近似线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其中,该曲线图以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偏移信息为横轴、以所述反应时间为纵轴而标绘了所述测定的反应时间。
第13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2发明中,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利用除了暗点候选以外的数据形成所述近似线,根据所述暗点候选计算与所述近似线平行的暗点分离线,将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与所述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
第14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3发明中,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利用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位于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计算暗点判别线。
第15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第14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具有决定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周边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大小的视标尺寸决定功能,该视标尺寸决定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反应时间测定功能,在所述基准位置显示大小不同的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测定从显示该检查视标到被验者输入该检查视标的方向为止的反应时间;以及尺寸决定功能,根据该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的反应时间与所述检查视标的大小的关系决定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
第16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第15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检查视标是ARO。
(视力检查视标)
第17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用于最小分离阈的检查,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力检查视标由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平行线和连结该一对平行线中的相互对置的端缘间的一条连结线形成,所述一对平行线形成为相同长度,所述连结线被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平行线垂直,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线宽、所述一对平行线间的间隙的宽度和所述连结线的线宽全部成为相同长度。
第18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的特征在于,在第17发明中,所述检查视标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和所述一对平行线的外缘间的距离成为相同长度。
第19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的特征在于,在第17或第18发明中,调整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与线宽之比成为2:1~5:1。
发明效果
(视野计测方法)
根据第1发明,能够通过简便且短时间的检查准确地计测马里奥特盲点和暗点。于是,能够有助于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各疾病的发展度的评价/确定。
根据第2发明,能够使被验者的视线可靠地朝向基准位置,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
根据第3发明,能够减少将暗点判断为正常的判断错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暗点。
根据第4发明,能够对由于检查视标的显示位置而引起的反应时间的差进行校正,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暗点。
根据第5发明,使用暗点候选的数据形成暗点判别线,因此,能够提高判断暗点的精度。
根据第6发明,使用确实是暗点的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形成暗点判别线,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暗点的精度。
根据第7发明,能够使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成为适当大小,因此,能够使反应时间稳定。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检查视标的视野检查的检查精度。
根据第8发明,能够使被验者对检查视标的识别成为符合被验者的实际视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
(视野计测装置)
根据第9发明,能够通过简便且短时间的检查准确地计测马里奥特盲点和暗点。于是,能够有助于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各疾病的发展度的评价/确定。
根据第10发明,能够使被验者的视线可靠地朝向基准位置,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
根据第11发明,能够减少将暗点判断为正常的判断错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暗点。
根据第12发明,能够对由于检查视标的显示位置而引起的反应时间的差进行校正,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暗点。
根据第13发明,使用暗点候选的数据形成暗点判别线,因此,能够提高判断暗点的精度。
根据第14发明,使用确实是暗点的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形成暗点判别线,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暗点的精度。
根据第15发明,能够使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成为适当大小,因此,能够使反应时间稳定。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检查视标的视野检查的检查精度。
根据第16发明,能够使被验者对检查视标的识别成为符合被验者的实际视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而且,由于检查视标不具有曲线部分,所以,能够缩短等待显示检查视标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检查时间。进而,不会产生由于显示错误等而引起的检查遗漏等,因此,能够使视野检查自动化。
(视力检查视标)
根据第17~第19发明,能够得到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的最小分离阈。而且,由于不具有曲线部分,所以,在进行数字显示时,能够准确且高速地显示检查视标。因此,能够使视力检查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测定装置1的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ARO(Accurate Resolution Optotype)的概略说明图,(B)是兰氏环L的概略说明图。
图3是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测定装置1的视野测定方法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测定装置1的视野测定方法中使周边位置SP所显示的视标变化的情况下的概略说明图。
图5是测定暗点的位置的图。
图6是实验结果的图。
图7是实验结果的图。
图8是实验结果的图。
图9是实验结果的图。
图10(A)是示出视标尺寸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图,(B)是示出显示映射图(map)中的暗点判定区的一例的图。
图11(A)是示出暗点判别线的图,(B)是示出实施例2的1)的方法和2)的方法的实验结果的表。
图12是示出实施例2的1)的方法的结果的图。
图13是示出汉弗莱(Humphrey)视野计的检查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视野测定方法是检查被验者的视野并检测缺失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简便地进行检查。
本发明的视野测定装置是被验者的视野检查中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简便地进行检查。
本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是为了检查最小分离阈而使用的检查视标,其特征在于,成为如下形状:与兰氏环等现有的检查视标相比,能够得到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的最小分离阈。
另外,本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不仅适用于最小分离阈的检查,还适用于在检查人的视野时使用的检查视标。具体而言,能够用于判断人的暗点的位置和有无暗点的本发明的视野检查方法的检查视标。
(视力检查视标)
首先,对本发明的视野测定方法和视野测定装置中使用的视力检查视标(以下称为ARO(Accurate Resolution Optotype))进行说明。
图2(A)中示出ARO。该ARO与为了进行现有的视力检查(即最小分离阈的检查)而使用的兰氏环L(图2(B))同样,在环状的线Ar(由线A1~A3构成)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Ag。
但是,在兰氏环L中,环状的线Lr为圆形,由该线Lr包围的部分也成为圆形。另一方面,在ARO中,环状的线Ar(由线A1~A3形成)为矩形,由该线Ar包围的部分也成为矩形。而且,在ARO中,与兰氏环L不同,环状的线Ar不具有曲线的部分,仅由直线形成。
而且,在兰氏环L中,由线Lr包围的部分的直径ld和切口Lg的宽度lg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在ARO中,形成为由线Ar包围的矩形部分的宽度ad和切口Ag的宽度ag成为相同宽度。
进而,在兰氏环L中,切口Lg的宽度lg和线宽lw是相同宽度,但是,切口形状不是矩形。另一方面,在ARO中,形成为切口Ag的宽度ag与环状的线Ar(即各线A1~A3)的线宽aw成为相同宽度,成为矩形。
ARO与兰氏环L具有上述一致点,因此,如果使用使其切口Ag的位置和尺寸变化的ARO,则能够如兰氏环L那样用于视力检查。即,通过回答ARO的切口Ag位于哪个位置,能够检查是否具有能够识别ARO的切口Ag的宽度ag的视力。
另一方面,ARO与兰氏环L具有上述不同点,因此,与兰氏环L相比,能够进行准确的视力检查。即,在利用ARO进行视力检查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使视力检查中检测的最小分离阈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的检查结果。
其理由如下所述。
首先,在使用条纹图案测定了能够作为条纹图案识别的最小条纹宽度的情况下,该最小条纹宽度与视网膜分辨率大致一致。关于该条纹图案,当对空间频谱进行分析时,得到空间频率的峰值。作为该峰值的空间频率(峰值频率)成为被验者最容易判别的空间频率、换言之为使用条纹图案检测的被验者能够识别的最小条纹宽度。
在ARO和兰氏环L中,根据是否能够识别切口来检查视力。于是,可以认为ARO和兰氏环L根据是否能够识别切口作为条纹来检查视力。因此,如果ARO或兰氏环L的空间频谱中的峰值频率与跟ARO或兰氏环L的切口宽度相同的线宽的条纹图案的空间频谱中的峰值频率相同,则认为ARO或兰氏环L的视力检查结果与使用条纹图案测定的最小条纹宽度一致。换言之,认为ARO或兰氏环L的视力检查结果(最小分离阈)能够与视网膜分辨率一致。
在对兰氏环L的空间频谱进行了分析的情况下,在比本来应该判别的空间频率(即切口的频率)小的空间频率中具有峰值,在相同线宽的条纹图案的峰值频率中不具有峰值。即,在兰氏环L的视力检查中,即使是比视网膜分辨率窄的宽度,被验者也能够识别,另一方面,认为可能无法适当检查被验者的视网膜分辨率。
另一方面,在对ARO的空间频谱进行了分析的情况下,在本来应该判别的空间频率(即切口的频率)中具有峰值,在相同线宽的条纹图案的峰值频率中具有峰值。即,在ARO的视力检查中,认为能够适当检查被验者的视网膜分辨率。
而且,由于ARO不具有曲线部分,因此,在使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能够准确且高速地进行显示。例如,在使用点矩阵方式进行显示时,仅通过简单地指定要显示的位置(即要显示的格子(cell)等),就能够显示ARO。例如,ARO能够以3pixel×3pixel的像素数进行显示,而且,能够明确地显示其形状。于是,能够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进行使用ARO的视力检查。即,个人也能够简便地实施视力检查。并且,如果能够适当显示ARO并输入其结果,则还能够使视力检查自动化。
进而,ARO不止于视力检查用的视标,通过组入其他视功能检查即视野检查(后述)中,能够提高各个检查的精度。
更加详细地对ARO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ARO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平行线A1、A2。这一对平行线A1、A2形成为相同长度,其相互对置的端缘(在图2(A)中为左侧的端部)通过连结线A3连结。该连结线A3设置成与一对平行线A1、A2垂直。即,ARO形成为片假名的コ字状(如果是字母,则为有棱角的U字状)。而且,ARO形成为一对平行线A1、A2的线宽、一对平行线A1、A2间的间隙的宽度(即切口Ag的宽度)和连结线A3的线宽全部成为相同长度。由于形成为这种形状,因此,ARO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ARO形成为一对平行线A1、A2的长度s1、s2和一对平行线A1、A2的外缘间的距离s3成为相同长度。这是为了使ARO成为正方形的形状。在视力检查中,需要无法根据视标的外形来估计切口的位置。通过使ARO成为正方形,无法进行基于外形旋转的切口方向的估计。即,通过使ARO成为正方形,能够实施准确的视力检查。
(视野检查)
如果使用上述视力检查视标(ARO),则能够通过后述检查装置迅速且简便地实施视野检查、具体而言为视野内是否存在暗点的检查。例如,在以往使用的视野检查装置中,在检查时,必须固定视线的移动,必须固定被验者的面部并且固定视线。而且,在检查时,为了去除外部光的影响,必须在覆盖被验者的面部的前表面整体的状态下进行检查。进而,为了适当实施检查,检查技师必须进行装置的操作和检查错误的监视。但是,如果是使用上述视力检查视标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则不需要约束被验者的面部等,并且,可以不考虑外部光的影响。于是,不需要覆盖被验者的面部的器具等,因此,能够简化装置,得到即使没有专用装置也能够进行检查这样的优点。而且,仅由被验者实施测定,也能够维持检查精度,因此,得到不仅被验者、还能够减轻检查技师的负担这样的优点。
而且,能够利用简便的方法和装置进行检查,因此,还有助于被验者的疾病的早期发现。例如,根据由视野检查结果得到的暗点的状况,还能够早期发现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疾病。
(视野检查装置1)
下面,对使用上述视力检查视标的视野检查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视野检查装置1具有显示部2、输入部3、存储部4、显示控制部10。在该视野检查装置1中,通过显示控制部10使在显示部2中显示ARO(检查视标)的位置变化。而且,采用从输入部3输入所显示的ARO的切口Ag位于哪个位置(即ARO的朝向)的结构。
(关于检查视标)
另外,视野检查装置1显示的检查视标不限于ARO,也可以使用其他检查视标。例如,能够使用兰氏环或作为被验者的母语的字符等。但是,如果使用ARO作为检查视标,则能够使被验者对检查视标的识别成为符合被验者的实际视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
而且,ARO不具有曲线部分,因此,能够在显示部2中准确且高速地进行显示。因此,能够缩短等待显示检查视标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检查时间。进而,不会产生由于显示错误等而引起的检查遗漏等,因此,能够使视野检查装置1的视野检查自动化。
另外,后述基准位置BP和周边位置SP显示的视标不需要是相同种类的视标。即,可以改变基准位置BP和周边位置SP显示的视标的种类。例如,可以在基准位置BP显示ARO,在周边位置SP显示字符等。特别地,关于周边位置SP显示的视标,只要被验者能够识别出显示了视标即可,因此,也可以是简单的黑点等(参照图4)。该情况下,后述输入部3只要能够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周边位置SP的视标即可。例如,如果输入部3是键盘等,则不仅是特定键,可以是无论按下哪个键都识别为进行了适当输入。另一方面,为了使被验者的视线可靠地朝向基准位置BP,优选基准位置BP显示的视标使用ARO等检查视标。即,优选基准位置BP显示的视标使用如下视标:如果不将视线朝向视标来观察视标,则无法识别视标。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基准位置BP和周边位置SP均显示ARO的情况进行说明。
(显示部2)
显示部2能够根据来自显示控制部10或外部的指示,显示从显示控制部10或外部供给的信息。具体而言,能够根据来自显示控制部10的指示,在规定位置(后述基准位置BP或周边位置SP)显示ARO。
另外,显示部2只要能够以某种程度的高速显示ARO即可,可以使用任意的显示装置。例如,能够使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公知的显示装置。该显示部2的大小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尽可能小时,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因此是优选的。人能够识别字符等的视野是从视野中心起最多30度左右的范围。因此,关于显示部2的大小,例如在视距离(从被验者到显示部2的距离)为450mm的情况下,如果纵横长度为300mm×520mm左右(23英寸显示器),则能够充分进行视野检查。另外,显示部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另外,显示部2还能够使用在内部具有液晶等画面的头戴显示器。如果使用头戴显示器,则容易固定从人的眼睛到画面的距离。并且,在人移动面部的情况下,画面也伴随面部的运动而移动,因此,能够排除面部运动的影响。进而,如果分别设置右眼用和左眼用显示器,则能够成为用一只眼睛无法看到另一只眼睛用的画面的状态。于是,能够简单地实施使用双眼的检查和仅单眼的检查。而且,在随机实施左右眼的检查等时,如果被验者无法识别正在进行哪只眼睛的检查,则能够防止被验者人为地操作检查结果,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另外,在成为用一只眼睛无法看到另一只眼睛用的画面的状态的情况下,在进行双眼的检查的情况下,在分别利用各眼观看右眼用和左眼用各画面中显示的图像时,对各画面中显示的图像进行调整,以使得人不会有违和感。
(输入部3)
输入3用于使被验者输入显示部2中显示的ARO的朝向。该输入部3能够使被验者输入ARO的朝向、具体而言为ARO的切口Ag配置在上下左右这4个方向的哪个位置。例如,能够采用键盘、操纵杆、鼠标等输入装置作为输入部3。如果使用键盘的光标键,则能够减少熟练度对输入装置的操作的影响,因此是优选的。并且,在使用操纵杆的情况下,仅使操纵杆倒向切口Ag的方向(上下成为前后),因此,能够减少熟练度对输入装置的操作的影响。
该输入部3还具有如下功能:当存在来自被验者的输入时,向显示控制部10(具体而言为显示控制部10的各功能)发送用于通知存在输入的信号。
(存储部4)
存储部4与显示控制部10连接,从显示控制部10的各功能发送信息,存储部4具有存储该信息的功能。例如,具有将从显示控制部10的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发送的与所显示的ARO和显示ARO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与输入到输入部3的方向及后述反应时间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的功能。
而且,存储部4还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来自显示控制部10或外部的指示,将所存储的信息供给到显示部2或者发送到外部。
(显示控制部10)
显示控制部10具有控制使显示部2显示ARO的位置和时机的功能。即,显示控制部10根据来自输入部3的信号对ARO的显示进行控制。该显示控制部10具有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切换功能13、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暗点判断功能15。
(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
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具有在显示部2的基准位置BP显示ARO的功能。具体而言,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具有如下功能:在从显示切换功能13被发送指令后,向显示部2发送包含与基准位置BP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和基准位置BP所显示的ARO的信息在内的信息(基准显示信息),使显示部2显示ARO。
与基准位置BP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是显示部2上的基准位置BP的坐标等信息。基准位置BP是预先设定的位置,根据显示部2的形状和大小而设定为适当位置。例如,能够在显示部2的中央设定基准位置BP。另外,基准位置BP也可以设定为从显示部2的中央稍微偏移的位置。
基准位置BP显示的ARO的信息是与所显示的ARO的大小和ARO的朝向有关的信息。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显示的ARO的大小可以是预定的大小,也可以结合被验者而变更为适当大小。例如,通过ARO测定被验者的视力,能够使用比作为其视力极限的ARO稍大(例如大一级)的ARO。并且,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显示的ARO的朝向可以随机变化,也可以始终是固定的朝向。
并且,根据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决定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在基准位置BP显示ARO的时机。即,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在输入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后,开始进行处理以使得在基准位置BP显示ARO。该情况下,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可以在输入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的同时进入显示ARO的处理,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期间后进入显示ARO的处理。前者的情况下,得到能够迅速实施检查这样的优点,后者的情况下,得到减少被验者的疲劳等优点。
另外,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还具有停止(熄灭)ARO的显示的功能。具体而言,具有如下功能:在正在进行显示ARO的处理的状态下,如果从输入部3对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输入信号,则停止(熄灭)ARO的显示。当然,在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切换成了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的情况下,即,在从显示切换功能13向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发送了指令时,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也可以停止(熄灭)ARO的显示。
(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
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具有在显示部2的基准位置BP以外的场所(周边位置SP)显示ARO的功能。具体而言,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具有如下功能:在从显示切换功能13被发送指令后,向显示部2发送包含与周边位置SP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和在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信息在内的信息(周边显示信息),在显示部2中显示ARO。
与周边位置SP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是显示部2上的显示周边位置SP的坐标等信息。显示ARO的周边位置SP随机决定。例如,可以在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中设置随机数产生功能,根据通过该随机数产生功能产生的随机数来决定显示ARO的周边位置SP。并且,可以在存储部4中存储预定的显示映射图等,根据该显示映射图等决定显示ARO的周边位置SP。当然,可以在显示切换功能13中设置随机数产生功能和显示映射图等,根据从该显示切换功能13发送的指令决定显示ARO的周边位置SP。
在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信息是与所显示的ARO的大小和ARO的朝向有关的信息。通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的ARO的朝向也随机决定。例如,可以在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中设置随机数产生功能,根据通过该随机数产生功能产生的随机数决定ARO的朝向。相反,可以在存储部4中存储预定的显示映射图等,根据该显示映射图等决定ARO的朝向。当然,可以在显示切换功能13中设置随机数产生功能和显示映射图等,根据从该显示切换功能13发送的指令决定要显示的ARO的朝向。要显示的ARO的大小可以是预定的大小,也可以结合被验者而变更为适当大小。例如,通过ARO测定被验者的视力,能够使用比作为其视力极限的ARO稍大(例如大一级)的ARO。并且,在变更大小的情况下,优选进行调整以使得成为与基准位置BP显示的ARO的大小相同的大小。
根据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决定通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的时机。即,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在被输入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后,开始进行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的处理。该情况下,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可以在输入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令的同时进入显示ARO的处理,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期间后进入显示ARO的处理。前者的情况下,得到能够迅速实施检查这样的优点,后者的情况下,得到减少被验者的疲劳等优点。
另外,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还具有停止(熄灭)ARO的显示的功能。具体而言,具有如下功能:在正在进行显示ARO的处理的状态下,如果从输入部3对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输入信号,则停止(熄灭)ARO的显示。当然,在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切换为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的情况下,即,在从显示切换功能13向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发送了指令时,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也可以停止(熄灭)ARO的显示。
(显示切换功能13)
显示切换功能13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在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之间切换显示检查视标的功能。具体而言,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决定使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和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中的哪一方进行动作。
更加具体地说明时,在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在基准位置BP显示ARO时,对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于是,输入部3向显示切换功能13通知存在输入。接收该通知后,显示切换功能13将显示ARO的功能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切换为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
相反,在通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时,对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于是,输入部3向显示切换功能13通知存在输入。接收该通知后,显示切换功能13将显示ARO的功能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切换为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
(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
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具有如下功能:在通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ARO后,计测到对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为止的时间。
具体而言,在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向显示部2发送周边显示信息的同时,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向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发送信号。接收该信号后,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开始进行时间的测定。不久,在对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后,从输入部3向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发送信号。于是,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结束时间的测定,向存储部4发送所测定的反应时间。在存储部4中,与周边位置SP的信息一起存储反应时间。
另外,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也可以不测定反应时间,而是仅存储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发送信号的时间和从输入部3发送信号的时间,向存储部4发送该时间。
(暗点判断功能15)
暗点判断功能15具有根据通过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测定的反应时间判断周边位置SP是否是暗点的功能。而且,暗点判断功能15具有如下功能:在将该周边位置SP判断为暗点的情况下,将暗点信息与周边位置SP的信息和反应时间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4中。
暗点判断功能15判断暗点的方法能够采用各种方法。例如,暗点判断功能15能够简单地在从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后到对输入部3输入朝向为止的时间成为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或者所输入的朝向不对的情况下,将该位置判断为暗点。
并且,利用以下方法也能够判断暗点。
例如,暗点判断功能15在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朝向和对输入部3输入的朝向不同的比例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反应时间较短,也将该位置判断为暗点。具体而言,在产生了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朝向和对输入部3输入的朝向不同的情况(识别错误)的情况下,针对产生识别错误的周边位置SP,隔开间隔地多次显示ARO。然后,在识别错误的比例(次数)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该位置判断为暗点。
或者,即使在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朝向和对输入部3输入的朝向相同的情况下,在反应时间比一定时间长的情况下,暗点判断功能15能够将该位置判断为暗点。
如果利用这种方法判断暗点,则能够减少将暗点判断为正常的判断错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暗点。
并且,在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向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发送信号时、以及从输入部3向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发送信号时,也可以还向暗点判断功能15发送信号。该情况下,在暗点判断功能15中设置如下功能:在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向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发送信号后、在一定时间以上未从输入部3向暗点判断功能15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周边位置SP判断为暗点。同时,在暗点判断功能15中设置如下功能:对显示切换功能13发送将显示功能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切换为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的信号。于是,进行检查而不用以必要以上的程度等待输入,因此,能够缩短检查时间。
但是,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从暗点判断功能15还向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发送信号。该情况下,优选在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中设置如下功能:在从暗点判断功能15向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输入信号后,即使未从输入部3输入信号,也停止(熄灭)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显示。
另外,暗点判断功能15也不是必须设置。例如,在视野检查结束后对存储部4中记录的信息进行处理来判断暗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暗点判断功能15。当然,也可以使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切换功能13、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等具有暗点判断功能15。
(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
基准位置BP或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提高检查精度的方面,优选在检查之前测定被验者的识别能力,根据该结果决定显示部2中显示的ARO的大小。即,优选显示控制部10具有决定ARO的大小的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
具体而言,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具有如下功能(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6a):向显示部2发送与基准位置BP显示的ARO的大小和朝向有关的信息,在显示部2中显示ARO,测定从在显示部2中显示ARO到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为止的时间(反应时间)。另外,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6a还具有如下功能:在输入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信号后,停止(熄灭)ARO的显示,在显示部2中显示不同大小(或相同大小)的ARO。
并且,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具有如下功能(尺寸决定功能16b):在针对一定范围的大小的ARO测定反应时间后,根据ARO的大小和所测定的反应时间决定作为检查视标的ARO的大小。另外,尺寸决定功能16b还具有向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切换功能13、存储部4等发送与所决定的尺寸有关的信息的功能。
在尺寸决定功能16b中,根据以下基准决定作为检查视标的ARO的大小。
通常,ARO越小,则反应时间越长,ARO越大,则反应时间越快。但是,在ARO成为一定以上的大小后,即使ARO增大,反应速度也大致恒定(参照图10(A)的圆圈包围部分)。因此,在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中,将所测定的反应时间恒定的最小的大小设为检查视标。
如果这样决定作为检查视标的ARO的大小,则能够使反应时间稳定,因此,能够提高视野检查精度。
另外,关于作为检查视标的ARO的大小,只要是所测定的反应时间恒定的大小,则能够采用。但是,当ARO过大时,在周边部显示时容易进入视场,因此,周边部显示时的反应时间可能比本来的反应时间短。因此,优选作为检查视标的ARO的大小是所测定的反应时间恒定的大小、且尽可能小。特别是在提高检查精度的方面,更加优选设为所测定的反应时间恒定的最小的大小。
并且,在针对一定范围的大小的ARO测定反应时间的方面,显示部2中显示的ARO的大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变更尺寸,也可以随机变更大小。在依次变更大小的情况下,如果最大(或最小)的尺寸的反应时间的测定结束,则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结束即可。并且,在随机变更ARO的大小的情况下,如果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尺寸的ARO的反应时间的测定结束,则结束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即可。
进而,在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中,在决定视标尺寸时,可以仅显示一次相同大小的ARO而使用其反应时间,也可以显示多次相同大小的ARO而使用其反应时间的平均值。而且,也可以具有如下功能:在进行了错误的输入的情况下,以相同尺寸再次显示朝向不同的ARO。
(视野检查)
接着,对使用上述视野检查装置1的视野检查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例子中,对在基准位置BP和周边位置SP显示相同大小的ARO并进行检查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使被验者正对着显示部2,使从显示部2到眼睛的距离(视距离)维持固定距离。例如,使从显示部2到眼睛的视距离维持50cm左右。
维持距离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方法。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检查装置1中,不需要如现有的视野检查装置那样固定面部的移动,并且,不需要遮断外部光。因此,仅设置下颚台并在该下颚台上载置下颚即可。
另外,还能够利用头戴显示器构成显示部2。该情况下,视距离必然是固定的。
在配置被验者的面部以使得成为规定视距离后,开始进行检查。
被验者按下键盘的键等,由此检查开始。
另外,检查开始的指示可以采用任意方法。
检查开始后,首先,通过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决定检查中使用的ARO的尺寸。即,在基准位置BP依次显示尺寸不同的ARO,测定对输入部3输入的反应时间。然后,根据ARO的尺寸和反应时间,通过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决定视标尺寸。决定视标尺寸后,向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切换功能13、存储部4等发送与所决定的视标尺寸有关的信息。
输入与所决定的视标尺寸有关的信息后,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执行确认基准位置BP的确认处理。在确认处理中,显示用于使被验者识别基准位置BP的确认用画面。在确认用画面中,在画面中心显示ARO,然后,暂时消除ARO的显示。
另外,在不具有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的情况下、或者预先确定了视标尺寸的情况下,不进行决定视标尺寸的作业,在检查开始的同时进行上述确认处理。
确认处理结束后,执行实际的检查。
首先,根据来自显示切换功能13的指示,在基准位置BP,在画面中心显示ARO(图3(A))。被验者确认基准位置BP显示的ARO的朝向后,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
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后,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切换为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
另外,在从输入部3输入的ARO的朝向错误的情况下,显示切换功能13不进行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的切换,继续进行基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的显示。
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图3(B))。被验者确认周边位置SP显示的ARO的朝向后,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
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后,通过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测定反应时间。所测定的反应时间与周边显示信息一起存储在存储部4中。同时,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切换为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于是,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再次在基准位置BP显示ARO(图3(C))。
另外,在从输入部3输入的ARO的朝向错误的情况下,显示切换功能13也可以不进行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的切换,继续进行基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的显示。该情况下,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也不测定反应时间,维持待机状态。
被验者确认基准位置BP显示的ARO的朝向,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于是,再次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切换为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通过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在周边位置SP显示ARO(图3(D))。
然后,从输入部3输入ARO的朝向后,通过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测定反应时间,与周边显示信息一起存储在存储部4中。同时,通过显示切换功能13从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切换为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
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上述作业,测定规定数量的周边位置SP的反应时间后,检查结束。
如上所述,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检查装置1的视野检查中,仅输入通过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和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显示的ARO的朝向。因此,不使用特殊装置也能够进行检查,仅被验者也能够实施检查。因此,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检查装置1,则能够简便地在短时间内实施视野检查。
(关于显示控制部10)
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显示控制部10具有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1等多个独立功能的情况。但是,显示控制部1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显示功能,使该显示功能具有上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切换功能的全部功能。例如,也可以根据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在基准位置BP和周边位置SP交替显示ARO。
并且,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不是必须独立设置。上述一个显示功能(显示切换功能11或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2等)也可以具有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4的功能。
(映射图形成功能)
并且,视野检查装置1也可以具有使检查结果成为映射图(暗点映射图)来进行显示的映射图形成功能。如果作为暗点映射图来显示结果,则能够在视觉上掌握暗点的分布,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容易利用。
特别地,关于上述视野检查,除了仅单眼的检查以外,还进行双眼的检查(即利用双眼确认ARO的检查),如果根据两个结果形成暗点映射图并进行显示,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疾病的诊断精度。
(暗点判别的另一例)
关于暗点判断功能15进行的是否是暗点的判断,可以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但是,如果使用以下判断方法,则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暗点。
首先,认为在上述反应时间中通常包含以下时间。
(1)视标发现时间(a)
(2)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
(3)间隙判别时间(c)
(4)键按下运动时间(d)
于是,能够利用以下式子求出反应时间T1。
T1=视标发现时间(a)+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间隙判别时间(c)+键按下运动时间(d)
但是,反应时间T1中的视标发现时间(a)和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根据显示ARO的位置而产生差异。即,根据与基准位置BP之间的距离,与是否是暗点无关,反应时间T1不同。换言之,如果从基准位置BP到周边位置SP的距离较远,如果未适当设定判断为暗点的反应时间T1,则即使不是暗点也可能判断为暗点。
这里,认为视标发现时间(a)、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间隙判别时间(c)、键按下运动时间(d)均具有个人差异。于是,在这些时间较长的被验者和这些时间较短的被验者中,不能将判断为暗点的反应时间T1设定为相同时间。
另一方面,认为只要发现了ARO,则在相同被验者中,间隙判别时间(c)、键按下运动时间(d)大致相同。并且,认为如果不是暗点,则视标发现时间(a)大致为0,因此,认为反应时间T1根据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而变化。而且,认为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根据从基准位置BP到显示ARO的周边位置SP的角度(偏角θ)而变化。于是,能够估计出如果不是暗点,则视线移动(扫视)时间(b)即反应时间T1与偏角θ处于线性关系。
通过对以偏角θ为横轴、以反应时间T1为纵轴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能够求出该反应时间T1与偏角θ的关系。即,通过对该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能够得到表示反应时间T1与偏角θ的关系的近似式(即回归直线、最小平方直线等近似直线)。
另外,对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并导出近似式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公知的各种方法。
与通过该近似式得到的反应时间T1进行比较,在实测的反应时间大幅偏移的情况下,能够估计出该位置是很难发现ARO的位置即暗点。
如上所述,优选暗点判断功能15具有如下功能:将对标绘了ARO的位置和反应时间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而得到的近似线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该情况下,能够对由于ARO的显示位置而引起的反应时间的差进行校正,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暗点。
另外,能够根据从基准位置BP到周边位置SP的距离和视距离求出偏角θ。
并且,代替反应时间T1与偏角θ的关系,也可以使用从基准位置BP到周边位置SP的距离来形成曲线图。即,对以从基准位置BP到周边位置SP的距离为横轴、以反应时间T1为纵轴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的情况下,通过对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也能够得到表示反应时间T1与距离的关系的近似式。因此,也可以具有将该近似式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的功能。
上述偏角θ和从基准位置BP到周边位置SP的距离相当于本发明中所说的检查视标的偏移信息。
(暗点分离判别)
并且,在要得到上述近似式时,如果包含暗点的数据而形成近似式,则所得到的近似式可能从仅根据本来没有暗点的数据得到的近似式偏移。因此,在更高精度地检测暗点的方面,优选实施以下处理。
首先,针对所得到的数据,通过聚类而分离为线性部分(即非暗点部分)和暗点部分(以下称为暗点候选)。能够通过公知方法来实施聚类。例如,能够使用EM算法或K-means法等分离为非暗点部分和暗点候选。
接着,通过与上述计算近似式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导出非暗点部分的回归直线或最小平方直线等近似直线。能够通过与上述的计算近似式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导出该近似直线,但是没有特别限定。
导出近似直线后,导出暗点分离线。能够使用各种方法导出暗点分离线。例如,能够将与上述近似直线平行的线、即形成为穿过被分离为暗点候选的数据与被分离为非暗点候选的数据的中间的线设为暗点分离线。
求出该暗点分离线后,如果将与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则能够求出暗点。
(马里奥特盲点利用法)
在导出暗点分离线时,优选利用确实是暗点的马里奥特盲点。该情况下,能够将暗点分离线设为与上述近似直线平行的线、且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线。
1)与通过暗点判定区内的数据且被分类为暗点候选的数据的近似直线平行的直线中的、与时间轴的截距最小的线
2)与通过被分类为非暗点候选的数据的近似直线平行的直线中的、位于通过1)的方法求出的直线下方且与时间轴的截距最大的线
如上所述设定暗点判定区,如果假设存在马里奥特盲点的区域位于该区域内,则求出暗点分离线,如果将与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则能够高精度地求出暗点。
特别是在利用2)的方法采用暗点分离线的情况下,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暗点。
(周缘部去除)
这里,在显示部2的周缘部,容易产生图像的变形等,被验者不容易视觉辨认ARO,因此,在不是暗点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也可能变长,从而判断为暗点。因此,可以将位于显示部2的周缘部的区域从求出暗点的区域中排除。从求出该暗点的区域中排除的区域(排除区域)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定,根据显示部2的设备的特性而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如果显示部2是HMD画面,则仅将位于最外周缘的像素作为排除区域即可。并且,如果是其他设备,则可以将从外周缘起的多个像素(例如2~5个像素左右)作为排除区域。
(暗点判别的又一例)
作为更加简便的方法,能够根据利用双眼测定的结果和利用单眼测定的结果之差求出单眼的暗点。即,在利用双眼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利用另一只眼睛的信息补偿一只眼睛的暗点,因此,能够将两者出现不同结果的位置判断为暗点。因此,暗点判断功能15可以对利用双眼测定的各位置的数据和利用单眼测定的各位置的数据进行比较,将存在差异的位置判断为暗点。
实施例1
确认了能够通过本发明的视野检查装置实施暗点检测。
在实验中,在本发明的视野检查装置中,生成具有与上述显示控制部相同功能的应用,通过该应用在显示装置中显示ARO。然后,通过键盘的光标键使被验者输入显示装置中显示的ARO的朝向,测定到利用光标键进行输入为止的反应时间,对该反应时间的数据进行解析,生成暗点映射图。
下面详细示出实验步骤。
1)以500msec显示表示画面中心(基准位置)的前置刺激(ARO)。
2)以500msec显示无刺激画面(什么都不显示的画面)。
3)在基准位置显示ARO。
4)在输入ARO的朝向后,消除基准位置的ARO,在周边位置显示ARO。
5)在输入ARO的朝向后,消除周边位置的ARO,以1000msec显示无刺激画面。
6)反复进行250次上述2~5,结束实验。
所使用的显示装置的规格和ARO如下所述。
(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器:IO-DATA制LCD-MF222FBR-T
像素数:1920(H)×1080(V)
像素间距:0.24825(H)×0.24825(V)
显示面积:476.64mm(H)×268.11mm(V)
显示色:1677万色
视野角度:上下160°/左右170°
最大亮度:260cd/m2
响应速度:5ms
亮度(cd/m2):白部140.8、黑部3.3
迈克尔逊对比度:0.954
(ARO)
纵横尺寸:12pixel×12pixel(切口尺寸:4pixel)
测定暗点的位置即在显示装置中显示ARO的位置是对画面进行高度方向27分割、宽度方向15分割后的405点(参照图5)。另外,在一次实验中,以提高了马里奥特盲点周边的显示密度的250点的显示模式显示ARO,以使得能够可靠地检测405点中的马里奥特盲点。
另外,将对以偏角θ为横轴、以反应时间T1为纵轴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后的近似线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即,将反应时间T1从近似线起的偏移较大(偏差为500ms以上)的位置判断为暗点。
在16名18~24岁的眼睛健康者中实施了实验。
实施实验的房间的环境设为明亮房间,利用下颚台将视距离(从被验者的面部到显示装置的距离)固定为50cm。
另外,在实验中,在裸眼(在利用隐形眼镜或眼镜进行矫正的情况下为该状态)状态下,利用右眼和双眼进行实验。另外,在右眼的测定时,利用纱布覆盖左眼。
图6~9示出结果的一例。
如图6所示,在正常被验者中,反应时间大致分布在近似线附近。确认了根据近似线估计出的被验者的暗点大致集中在马里奥特盲点附近(图7)。
另一方面,在其他被验者中,如图8所示,分散存在有从近似线大幅分开的反应时间。针对该被验者,根据近似线估计的暗点大多分布在马里奥特盲点附近以外(图9),估计为存在异常。针对该被验者,日后由眼科专业医生使用现有的医疗设备精密地调查暗点后,确认了存在先天性的视网膜异常。
根据以上结果,确认了本发明的视野检查方法能够简便地确保必要精度来实施检查,能够用作能够判断疾病的检查方法。
实施例2
确认了对分离暗点的方法进行变更,能够更加适当地分离暗点。关于暗点的判别,除了以下的点以外,对32名21~25岁的眼睛健康者实施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
另外,显示装置使用头戴显示器SONY制HMZ-T3,输入装置使用操纵杆。
另外,在显示装置中显示ARO的位置,将图10(B)所示的位置设为暗点判别区。
首先,针对测定结果的数据,通过使用了EM算法的聚类而分离为暗点候选和非暗点部分。
然后,在求出非暗点部分的回归直线后,导出暗点分离线。
导出满足以下2个条件的暗点分离线,对两者的暗点判别进行比较。
1)与通过暗点判定区内的数据且被分类为暗点候选的数据的近似直线平行的直线中的、与时间轴的截距最小的线
2)与通过被分类为非暗点候选的数据的近似直线平行的直线中的、位于通过1)的方法求出的直线下方且与时间轴的截距最大的线
另外,暗点判定区设定成包含假设存在马里奥特盲点的区域(参照图10(B))。
另外,根据在暗点判定区中包含的显示位置包含暗点候选的比例,求出平均暗点检测率(再现率)。
并且,根据判定为暗点的显示位置针对暗点判定区中包含的比例,求出平均精度(适合率)。
图11~图12示出结果。
如图11(A)所示,在1)的方法和2)的方法中,暗点分离线产生偏移,平均暗点检测率和平均精度也产生偏移(图11(B))。因此,确认了根据采用哪个方法作为导出暗点分离线的方法,判断为暗点的部分产生偏移。
另外,在导出暗点分离线时,作为求出近似直线的统计平均的方法,采用相加平均以及向量合成这2个方法,但是,确认了在1)的方法和2)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方法的情况下,几乎不存在这些方法的差。
针对右眼存在视野异常的被验者,将1)的方法与汉弗莱视野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如图12、图13所示,能够确认1)的方法的结果得到了与汉弗莱视野计的检查结果大致相同的结果。即,确认了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进行简便的检查,并且,能够以与汉弗莱视野计相同程度的精度检测暗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视野计测装置适用于为了判断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视网膜剥离、黄斑变性等疾病而使用的计测暗点的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视力检查视标适用于用于检查最小分离阈的检查视标。
标号说明
1:视野检查装置;2:显示部;3:输入部;4:存储部;10:显示控制部;11:基准视标显示功能;12:周边视标显示功能;13:显示切换功能;14: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5:暗点判断功能;16:视标尺寸决定功能;16a:反应时间测定功能;16b:尺寸决定功能。

Claims (17)

1.一种视野计测方法,使显示部依次显示检查视标来测定视野,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野计测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基准视标显示步骤,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中央的基准位置显示检查视标;
基准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
周边视标显示步骤,在该基准输入步骤中表明了识别到检查视标后,在与所述基准位置不同的位置显示检查视标;以及
周边输入步骤,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
依次反复执行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至所述周边输入步骤,测定从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检查视标到所述周边输入步骤中被验者进行表明为止的反应时间,对如下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而得到近似线,其中,该曲线图以所述周边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偏移信息为横轴、以所述反应时间为纵轴而标绘了所述反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
在所述基准视标显示步骤中,使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除了暗点候选以外的数据形成所述近似线,
根据所述暗点候选计算与所述近似线平行的暗点分离线,
将与所述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位于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计算暗点判别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准位置显示大小不同的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测定从显示检查视标到被验者输入检查视标的方向为止的反应时间,
根据检查视标的大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决定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视标是用于最小分离阈的检查的视力检查视标,
所述视力检查视标由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平行线和连结该一对平行线中的相互对置的端缘间的一条连结线形成,
所述一对平行线形成为相同长度,
所述连结线被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平行线垂直,
所述视力检查视标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线宽、所述一对平行线间的间隙的宽度和所述连结线的线宽全部成为相同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视标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和所述一对平行线的外缘间的距离成为相同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视野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整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与线宽之比成为2:1~5:1。
9.一种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野计测装置具有:
显示部,其显示检查视标;
输入部,其使被验者表明识别到该显示部中显示的检查视标;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对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检查视标的位置和时机进行控制,
该显示控制部具有以下功能:
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检查视标;
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与所述基准位置不同的周边位置显示检查视标;
显示切换功能,根据来自所述输入部的信号对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和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进行切换;
第1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从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所述检查视标到被验者在所述输入部中进行表明为止的时间;以及
暗点判断功能,根据对所述输入部的输入来判断暗点,
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将对如下的曲线图进行线性近似而得到的近似线作为基准来判断暗点,其中,该曲线图以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偏移信息为横轴、以所述反应时间为纵轴而标绘了所述测定的反应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
所述输入部构成为,使识别到通过所述基准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基准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与基准位置不同的周边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是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
所述输入部构成为,使识别到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在所述显示部中与基准位置不同的周边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被验者输入所述检查视标的朝向,
关于该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的暗点判断功能:在所述周边位置显示了检查视标时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朝向和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不一致的比例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周边位置显示了检查视标时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朝向和通过所述周边视标显示功能显示的检查视标的朝向一致、且通过所述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的测定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周边位置判断为暗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利用除了暗点候选以外的数据形成所述近似线,根据所述暗点候选计算与所述近似线平行的暗点分离线,将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与所述暗点分离线相比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判断为暗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暗点判断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利用所述暗点候选中的位于马里奥特盲点的数据计算暗点判别线。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具有决定在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周边位置显示的检查视标的大小的视标尺寸决定功能,
该视标尺寸决定功能具有如下功能:
第2反应时间测定功能,在所述基准位置显示大小不同的检查视力的检查视标,测定从显示该检查视标到被验者输入该检查视标的方向为止的反应时间;以及
尺寸决定功能,根据该第2反应时间测定功能测定的反应时间与所述检查视标的大小的关系决定视野检查中使用的检查视标的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视标是用于最小分离阈的检查的视力检查视标,
所述视力检查视标由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平行线和连结该一对平行线中的相互对置的端缘间的一条连结线形成,
所述一对平行线形成为相同长度,
所述连结线被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平行线垂直,
所述视力检查视标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线宽、所述一对平行线间的间隙的宽度和所述连结线的线宽全部成为相同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视标形成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和所述一对平行线的外缘间的距离成为相同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视野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整为所述一对平行线的长度与线宽之比成为2:1~5:1。
CN201680044774.1A 2015-08-03 2016-08-02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Active CN107847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3722 2015-08-03
JP2015153722 2015-08-03
PCT/JP2016/072647 WO2017022757A1 (ja) 2015-08-03 2016-08-02 視野計測方法、視野計測装置および視力検査視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122A CN107847122A (zh) 2018-03-27
CN107847122B true CN107847122B (zh) 2020-08-11

Family

ID=5794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4774.1A Active CN107847122B (zh) 2015-08-03 2016-08-02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7700B2 (zh)
EP (1) EP3332692B1 (zh)
JP (1) JP6230086B2 (zh)
CN (1) CN107847122B (zh)
WO (1) WO2017022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8481B2 (en) * 2016-11-17 2020-04-21 Ebay Inc. Projecting visual aspects into a vector space
JPWO2019124449A1 (ja) * 2017-12-22 2020-08-20 株式会社ビジュアル・テクノロジー研究所 視機能検査および光学特性算出システム
JP7290916B2 (ja) * 2018-03-07 2023-06-14 株式会社クリュート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 視覚検査装置及び視覚検査プログラム
DE102018106125B4 (de) * 2018-03-16 2019-09-26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s Gesichtsfelds einer ein Skotom aufweisenden Person
CN112165901B (zh) * 2018-05-29 2024-04-05 国立大学法人爱媛大学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8937839A (zh) * 2018-08-24 2018-12-07 周丰超 一种视标及其应用的三分视力表
KR102295587B1 (ko) * 2019-01-15 2021-08-31 주식회사 엠투에스 가상현실 기반의 시야검사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0050497A1 (ko) * 2018-09-04 2020-03-12 주식회사 엠투에스 가상현실 기반의 시야검사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606264B1 (ja) * 2018-12-25 2019-11-13 国立大学法人愛媛大学 視野検査装置
CN109875498B (zh) * 2019-02-19 2021-07-30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动态视力测量系统
JP2022037273A (ja) 2020-08-25 2022-03-09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デックス 可視判定システム及び視野検査装置
JP2021194289A (ja) 2020-06-16 2021-12-27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デックス 視野検査装置
US20230260666A1 (en) * 2020-06-25 2023-08-17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ind spot tracking
CN116171123A (zh) * 2020-07-15 2023-05-26 依视路国际公司 用于评估人的视敏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56177B (zh) * 2020-08-17 2022-01-1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种用于量化视物变形的系统
US11467207B2 (en) 2020-12-23 2022-10-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assive testing of micro integrated circuit
CN113273957A (zh) * 2021-04-12 2021-08-20 瀛乾邦实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vr技术的视力检测筛查系统
WO2023042869A1 (ja) * 2021-09-14 2023-03-23 株式会社ナックイメージ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トラスト感度検査装置、光学素子評価装置、コントラスト感度検査方法、光学素子評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709A (zh) * 2002-01-04 2005-05-04 株式会社威炯眼镜 视力测定装置、视力测定方法及视力测定服务器
WO2015028721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Ocuspecto Oy Testing and determining a threshold val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457A (ja) 1994-05-24 1995-12-05 Canon Inc 視標装置
JP2002000565A (ja) 2000-06-20 2002-01-08 Akio Nakagawa 視力表
JP2002172089A (ja) 2000-12-07 2002-06-18 Akio Nakagawa 中心外視力測定用視力表
JP2002315725A (ja) * 2001-04-20 2002-10-29 Menicon Co Ltd 視力検査表
JP4288128B2 (ja) 2003-09-30 2009-07-01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4734052B2 (ja) 2005-07-14 2011-07-27 興和株式会社 視野計
CN1827035A (zh) * 2006-04-06 2006-09-06 赵阳 减少视野检查中被检者主观误差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JP5234924B2 (ja) * 2008-03-31 2013-07-10 国立大学法人 千葉大学 視機能評価装置
CN100579444C (zh) * 2008-08-29 2010-01-13 天津医科大学 四点视野检测装置
US9492344B2 (en) * 2009-08-03 2016-11-15 Nike, Inc. Unified vision testing and/or training
JP5421146B2 (ja) * 2010-02-15 2014-02-19 学校法人 関西大学 視野検査システム
US9433346B2 (en) 2011-11-21 2016-09-06 Gobiquity, Inc. Circular preferential hyperacuity perimetry video game to monitor macular and retinal diseases
JP2014087660A (ja) * 2013-11-08 2014-05-15 Tomohiro Tsuta 閾値上且つ一定の強度を有する視覚刺激に対する反応時間に基づく視野視覚機能測定装置
JP5826902B2 (ja) 2014-09-05 2015-12-02 株式会社クリュート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 視覚検査装置及び視覚検査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709A (zh) * 2002-01-04 2005-05-04 株式会社威炯眼镜 视力测定装置、视力测定方法及视力测定服务器
WO2015028721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Ocuspecto Oy Testing and determining a threshold val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122A (zh) 2018-03-27
EP3332692A4 (en) 2019-08-07
JPWO2017022757A1 (ja) 2017-11-30
US20180296084A1 (en) 2018-10-18
EP3332692B1 (en) 2020-09-23
WO2017022757A1 (ja) 2017-02-09
US10687700B2 (en) 2020-06-23
EP3332692A1 (en) 2018-06-13
JP6230086B2 (ja)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122B (zh) 视野计测方法、视野计测装置和视力检查视标
JP7223491B2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及び自覚式検眼プログラム
JP5421146B2 (ja) 視野検査システム
JP5624272B2 (ja) 視野計
KR20160017079A (ko) 주관적인 거리측정에 기초한 눈의 굴절 이상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307058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CN109008939B (zh) 检查装置以及检查方法
CN111542258B (zh) 用于眼科成像设备的对准的方法和系统
US20110128498A1 (en)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2009273869A (ja) 多機能眼科検査装置
KR20150036395A (ko) 사시 검출
US20170202454A1 (en) Eye Exami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ye Examination
JP2018047049A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及び自覚式検眼プログラム
JP2018047050A (ja) 検眼装置及び検眼プログラム
JP2019063265A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
JP6892540B2 (ja) 眼科装置
JP6266515B2 (ja) 視野計
JP5553659B2 (ja) 視野計
CN111479494B (zh) 眼屈光力测定装置
JP6606264B1 (ja) 視野検査装置
CN110604542B (zh) 视觉抑制判定方法及其系统
JP5852187B2 (ja) 視野計
JP2021061916A (ja) 眼科装置
KR20120132801A (ko) 대비감도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JP7298134B2 (ja) 検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uan Yuanren

Inventor after: Nobuyuki Tomihashi

Inventor before: Chuan Yuanre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