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1399A -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41399A CN107841399A CN201610837744.8A CN201610837744A CN107841399A CN 107841399 A CN107841399 A CN 107841399A CN 201610837744 A CN201610837744 A CN 201610837744A CN 107841399 A CN107841399 A CN 1078413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e
- mixed
- fruit
- passion fruit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1/00—Preparation of wine or sparkling wine
- C12G1/02—Preparation of must from grapes; Must treatment and fermentation
- C12G1/0203—Preparation of must from grapes; Must treatment and fermentation by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atic treat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8—Cyanobacteria, i.e. blue-green bacteria or blue-green algae, e.g. spirulin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7—Basidiomycota, e.g. Cryptococcus
- A61K36/076—Por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2—Nymphaeaceae (Water-lily fami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2—Rhamnaceae (Buckthorn family), e.g. buckthorn, chewstick or umbrella-tree
- A61K36/725—Ziziphus, e.g. jujub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7—Vitaceae or Ampelidaceae (Vine or Grape family), e.g. wine grapes, muscadine or pepperv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为原料,并配以调配剂及适量辅料,经如下方法制备:1)百香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得百香果汁;2)白葡萄清洗、榨汁得白葡萄汁,与百香果汁按体积比混匀,酶解;3)成分调整、发酵、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4)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调配膜滤、灌装封口,即得混酿百香果酒。本发明所制得的混酿百香果酒澄清度高、挥发酸和杂醇油含量低、酒体口感佳,且具备镇静安神、抗氧化功效。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各种保健酒饮的制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百香果,又称西番莲、巴西果、鸡蛋果,西番莲科,是一种芳香水果,百香果的果汁色、香、味具佳,可散发出番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种水果浓郁的复合香味。果汁营养丰富,含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成份,有“果汁之王”的美称。百香果富含氨基酸、多糖、VB2、VC、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矿物元素等有益成分,还含有多种类黄酮、生物碱、挥发油等生物活性物质,因而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如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抗焦虑等功效。
白葡萄酸甘性平,补气血,生津,益肝肾,美胸塑形,《随息居饮食谱》载本品“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而现代研究表明,葡萄籽中内含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具有补益气血、紧致肌肤作用。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即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中国有劝酒和醉酒的传统餐饮文化,特别是在商务和社交的场合,酒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载体。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多数的社交和商务场所,越来越多的领域都能看到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的身影,这些叱咤商场的女强人都有着共同担忧的事情,就是“人在江湖走,不得不喝酒”。因此,本着女性的特点,申请人旨在将百香果、白葡萄与酒科学结合,开发出一种具有天然、养身保健的混酿百香果酒。
目前百香果的开发困难,营养保健得不到充分利用,且目前国内开发的百香果酒存在澄清困难、酸高,且发酵相对困难,导致酒体的风味口感劣化,提高酒体的澄清度和降低酒中的挥发酸,开发一种天然、且具备镇静安神、抗氧化等功效的酒饮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镇静安神、抗氧化功效的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百香果开发困难、营养保健得不到充分利用,且已开发的百香果酒存在澄清困难、酸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具有镇静安神、抗氧化功效的混酿百香果酒,所述混酿百香果酒以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为原料,并配以果葡糖浆及白砂糖作为调配剂,辅以适量的辅料,经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过滤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用水浸泡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混合后,用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加入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5~20min后入罐发酵,起酵后降温至10~20℃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0.5~4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除去沉淀物,发酵液澄清处理,取上清液陈酿,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备用;
S6.调配膜滤:在步骤S5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调整糖度、酸度,经两级膜滤后灌装,即得本发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
步骤S2中,所述白葡萄可以采用普通市售优质白葡萄。
优选地,所述白葡萄为新疆产白葡萄,所述白葡萄的清洗用水的pH值为7.0~7.2,硬度为8~10°,所述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本发明采用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该深井水可以很好地满足pH为7.0~7.2,硬度为8~10°的要求,本发明人采用所述特定的深井水清洗白葡萄,有效除菌,并为后续发酵,提高酒体的澄清度和口感提供有力的保障。
步骤S2中,采用特定的酶解条件进行酶解,可以保证后续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更高。优选地,所述果胶酶的添加量为60~180ppm。
更优选地,所述果胶酶的添加量为80~120ppm。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糖度调整值为150~300g/L。
更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调整糖度后的糖度值为180~220g/L。
在步骤S3中,同时添加特定量的二氧化硫,可以很好的抑制百香果、白葡萄汁中的杂菌,能有效预防微生物入侵,为后续果汁发酵、澄清、改善酒体口感,提高酒体的澄清度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步骤中,控制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二氧化硫的浓度为30~80ppm,优选二氧化硫的浓度为40~60ppm。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添加量为100~300mg/L。
更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添加量为180~240mg/L。
上述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可以以现有常规酵母活化方法制得。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DV10备用,将0.2~1.5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白砂糖用5~20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DV10,于30~50℃水浴中活化15~45min,即得。
更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DV10备用,将0.5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DV10,于37℃水浴中活化30min,即得;
或,称取酿酒酵母VL1备用,将0.2~1.5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白砂糖用5~20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VL1,于30~50℃水浴中活化15~45min,即得。
更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VL1备用,将0.5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VL1,于37℃水浴中活化30min,即得。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步骤S4中,所述发酵温度为14~18℃。
更优选地,其制备方法步骤S4中,所述发酵温度为16℃。
制备方法步骤S5中,所述澄清处理可以采用离心澄清,也可以采用皂土澄清剂澄清。
当步骤S5中,采用离心澄清时,离心机选用特定型号SS1000型三足式离心机离心,离心转速为1000r/min,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在此离心条件下,能保证后续制得的混酿酒的酒体澄清度,而且能够保证在离心过程中不易染杂菌。
当步骤S5中,采用澄清剂澄清时,选用皂土作为澄清剂,其中皂土的添加量为100~1500ppm,澄清温度为低温澄清,温度控制在2~4℃,在此低温条件下澄清,可以保证发酵果汁新鲜,口感佳。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步骤S5中,所述陈酿的温度为2~10℃,陈酿的时间为3~9个月。
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为提取物粉。
步骤S6中,本发明通过科学分析百香果与白葡萄的协同配伍作用的规律,总结得到,不仅制得的混酿百香果酒能起到很好的镇静安神、抗氧化作用,且此时,因优选的发酵工艺,更加遵循了中医临床协同配伍理论,使得百香果与白葡萄的混合发酵原酒与中医方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科学的配比,使得制得的混酿百香果酒在具备镇静安神、抗氧化功效的同时,还能扶正祛邪。本发明同时科学控制酒的糖度及酸度,使得酒质醇厚柔顺、酸甜爽口,且澄清度获得保障,而且风味独特。
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百香果、白葡萄酒混合发酵原酒的糖度采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来调配,酸度采用碳酸盐调配;调配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糖度值为60~110g/L,酸度值为4~7g/L。
更优选地,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
更优选地,调配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糖度值为100g/L,酸度值为5.5~6.5g/L。
优选地,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组分中,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比为3:1~1:3,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总质量为60~110g/L,其中g/L,表示每1L混酿百香果酒中含有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数。
更优选地,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比为1:1,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总质量为100g/L,其中g/L,表示每1L混酿百香果酒中含有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数。
优选地,步骤S6所述两级滤膜是采用厚度为0.45μm与0.22μm的混合滤膜。
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混酿百香果酒。
优选地,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原料中,百香果汁和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1:9~4:6;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按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总质量的0.01%~0.05%添加,其中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5种药材的配伍参照本领域常规配伍比例。
更优选地,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原料中,百香果汁和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2:8;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按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总质量的0.02%添加,其中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5种药材的配伍比例各占20%。
在本发明提供的调配工艺和配方技术方案条件下,获得的混酿百香果酒酒体澄清透明,酒质清爽柔顺、酸甜爽口,风味独特,尤其适合女性消费者的口味。
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混酿百香果酒在制备镇静安神、抗氧化作用的保健品或饮料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对制备步骤和工艺条件,进行了整体优化,使得本发明混酿百香果酒的原料中的活性物质得到很好的保留,不同原料中的活性物质产生协同增效的保健作用,尤其是镇静安神、抗氧化方面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增强。首先本发明选用新鲜百香果、白葡萄,榨汁混合后用特定量的酶解剂,加入二氧化硫抑菌,并通过分析百香果与白葡萄的成分及其发酵特点,采用科学发酵的方法,确定适宜的发酵菌种及发酵条件,从而制得天然保健、风味独特、且具有镇静安神、抗氧化等功效的混酿百香果酒,酒体澄清透明,挥发酸与杂醇油含量低、不上头,酒质醇厚柔顺、酸甜爽口,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基础上配以精选的食疗组方成分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组成了一种新的符合中医理论的保健方剂:方中百香果性温味苦,入肺经,具有凉血养颜,润肺化痰,通肠胃,理三焦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内含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以及氨基酸、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故为方中君药。白葡萄酸甘性平,补气血,生津,益肝肾,美胸塑形,《随息居饮食谱》载本品“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而现代研究表明,葡萄籽中内含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紧致肌肤、抗氧化;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入心、肝、胆经,具养心安神,敛汗之功效,可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虚烦不眠、多梦健忘、惊悸怔忡等症;莲子性平味干、涩,入脾、肾、心经,可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效,本品与诸药相伍能相辅相成,以增强补益心脾、养阴安神之功。故上四者为臣药。螺旋藻是一种低等原核生物,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为佐药;红枣性平味甘,入心、脾、胃经,具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之功效,故为使药。
诸药相合,药食同用,既可达到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作用,还可清热解毒、滋肝明目,故是安神镇静、抗氧化的理想果酒。
经大量试验证明,本发明发酵工艺很好地保留了原料中的活性成分,各种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相得益彰,协调增效,所得混酿百香果酒可以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可明显增加小鼠协同戊巴比妥睡眠百分率,具有提升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本发明混酿百香果酒具有镇静安神、抗氧化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和设备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原料和设备。
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均为上述物质的市售提取物粉。
实施例1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去除腐败、破碎、未成熟的果实以及混在果实中的异物,用pH为7.0,硬度为9°,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浸泡15分钟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按比例混合,其中百香果汁与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2:8,添加100ppm的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到210g/L,加入60ppm的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200mg/L的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10min后接种均匀入罐,起酵后降温至16℃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3.5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分离酒泥、除去酒脚等沉淀物,发酵液中添加1000ppm的皂土作为澄清剂,在3℃的低温环境下澄清处理,取上清液,在8℃的温度下陈酿7个月,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
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酿酒酵母DV10适量,将0.5倍酵母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酵母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准备好的酵母中,于37℃水浴中活化30分钟,得酿酒酵母活化液。
实施例2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去除腐败、破碎、未成熟的果实以及混在果实中的异物,用pH为7.1,硬度为8°,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浸泡10分钟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按比例混合,其中百香果汁与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1:9,添加80ppm的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到180g/L,加入40ppm的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180mg/L的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5min后接种均匀入罐,起酵后降温至14℃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0.5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分离酒泥、除去酒脚等沉淀物,发酵液中添加100ppm的皂土作为澄清剂,在2℃的低温环境下澄清处理,取上清液,在2℃的温度下陈酿3个月,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
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酿酒酵母DV10适量,将0.2倍酵母质量的白砂糖用5倍酵母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准备好的酵母中,于30℃水浴中活化15分钟,得酿酒酵母活化液。
实施例3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去除腐败、破碎、未成熟的果实以及混在果实中的异物,用pH为7.2,硬度为10°,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浸泡20分钟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按比例混合,其中百香果汁与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4:6,添加120ppm的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到220g/L,加入60ppm的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240mg/L的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20min后接种均匀入罐,起酵后降温至18℃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4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分离酒泥、除去酒脚等沉淀物,发酵液中添加1500ppm的皂土作为澄清剂,在4℃的低温环境下澄清处理,取上清液,在10℃的温度下陈酿9个月,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
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酿酒酵母DV10适量,将1.5倍酵母质量的白砂糖用20倍酵母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准备好的酵母中,于50℃水浴中活化45分钟,得酿酒酵母活化液。
实施例4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去除腐败、破碎、未成熟的果实以及混在果实中的异物,用pH为7.0,硬度为10°,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浸泡18分钟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按比例混合,其中百香果汁与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3:7,添加60ppm的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到150g/L,加入30ppm的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200mg/L的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10min后接种均匀入罐,起酵后降温至16℃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3.9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分离酒泥、除去酒脚等沉淀物,发酵液离心机离心处理SS1000型三足式离心机离心,离心转速为1000r/min,取上清液,在2℃的温度下陈酿6个月,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
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酿酒酵母VL1适量,将0.5倍酵母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酵母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准备好的酵母中,于37℃水浴中活化30分钟,得酿酒酵母活化液。
实施例5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过滤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去除腐败、破碎、未成熟的果实以及混在果实中的异物,用pH为7.0,硬度为10°,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浸泡18分钟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按比例混合,其中百香果汁与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3:17,添加180ppm的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到300g/L,加入80ppm的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发酵:用现有常规酵母活化方法制得酿酒酵母活化液,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200mg/L的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15min后接种均匀入罐,起酵后降温至16℃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3.5g/L时,发酵结束;
S5.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分离酒泥、除去酒脚等沉淀物,发酵液用SS1000型三足式离心机离心,离心转速为1000r/min,取上清液,在10℃的温度下陈酿9个月,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
实施例6一种混酿百香果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100L,螺旋藻4g、酸枣仁4g、莲子4g、茯苓4g、红枣4g;
调配剂:果葡糖浆5000g,白砂糖5000g;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调整糖度,糖度调整为100g/L,用碳酸钙调整酸度,酸度调整为5.5g/L,用厚度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进行两级膜滤灌装,即得混酿百香果酒。
实施例7一种混酿百香果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100L,螺旋藻1g、酸枣仁3g、莲子4g、茯苓1g、红枣1g;
调配剂:果葡糖浆4500g,白砂糖1500g;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调整糖度,糖度调整为60g/L,用碳酸钙调整酸度,酸度调整为6.5g/L,用厚度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进行两级膜滤灌装,即得混酿百香果酒。
实施例8一种混酿百香果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100L,螺旋藻15g、酸枣仁5g、莲子5g、茯苓15g、红枣10g;
调配剂:果葡糖浆7300g,白砂糖3700g;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调整糖度,糖度调整为110g/L,用碳酸钙调整酸度,酸度调整为4g/L,用厚度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进行两级膜滤灌装,即得混酿百香果酒。
实施例9一种混酿百香果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100L,螺旋藻12g、酸枣仁3g、莲子6g、茯苓3g、红枣6g;
调配剂:果葡糖浆6000g,白砂糖3000g;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调整糖度,糖度调整为90g/L,用碳酸钠调整酸度,酸度调整为7g/L,用厚度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进行两级膜滤灌装,即得混酿百香果酒。
实施例10一种混酿百香果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100L,螺旋藻6g、酸枣仁12g、莲子4g、茯苓2g、红枣16g;
调配剂:果葡糖浆6000g,白砂糖6000g;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调整糖度,糖度调整为60g/L,用碳酸钾调整酸度,酸度调整为6g/L,用厚度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进行两级膜滤灌装,即得混酿百香果酒。
对比例1一种百香果酒
参照现有常规果酒发酵酿造方法制百香果酒,现有制备方法为:将鲜新鲜百香果用清水洗干净,再将果肉中的果浆与籽实分离,取纯果浆,待用;按比例向纯果浆中同等量的纯净水稀释果浆,加入0.6份糖,制得所需果酒发酵液,果浆溶液的糖度在280~350g/L之间,发酵液的PH值为2.5~3.5,将上述果酒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向其中加入0.25%份果酒酵母,在厌氧条件下发酵100~150小时,分析其酒精含量为7~9%vol时,将酒液经500目筛网过滤,将过滤后的酒液在发酵罐中温度为15~25℃,继续发酵10~20天,酒液酒精度为10~14%vol时,将酒液经硅藻土过滤,终止发酵,将已经终止发酵的百香果酒液在储酒罐中采用常规方法陈化,时间为60~90天,取其澄清液杀菌包装,即得百香果酒。
对比例2一种百香果酒
参照现有常规果酒发酵酿造方法制备百香果酒,现有制备方法为:挑选未成熟的富硒百香果,洗净后去核,果肉和皮用刀切成块,然后将其打浆,加入蜂花粉,搅拌均匀;将富硒百香果浆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处理,果胶酶的添加量为富硒百香果浆总重量的0.01%,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富硒百香果浆总重量的0.005%,在40℃下酶解12小时,将酶解后的富硒百香果浆离心分离,取上清富硒白香果汁,进行灭菌处理,将灭菌后的富硒百香果汁和酒醪糟按2:3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置于发酵罐中,加入总质量0.1%的酵母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控制为15天,发酵结束后,从发酵罐底阀门放出原酒,经离心过滤出渣,灭菌,低温灌装,即得百香果酒。
对比例3一种百香果酒
与实施例6相比,区别仅在于,在原酒的制备过程中,步骤S3中,没有同时加入二氧化硫。其余操作与实施例6相同。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百香果酒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发现:在微生物的检测中,菌落总数达到32CFU/mL,显著高于实施例6~实施例10方法中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的菌落数,实施例6~实施例10方法中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的菌落数均在7CFU/mL以下。
对比例4一种百香果酒
与实施例6相比,区别仅在于,在原酒的制备过程中,步骤S2中,未进行果胶酶的酶解。其余操作与实施例6相同。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百香果酒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发现:在澄清度的检测中,澄清度为74%(T680,%),显著低于实施例6~实施例10方法中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的澄清度,实施例6~实施例10方法中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的澄清度均在90%(T680,%)以上。
实验例11混酿百香果酒的稳定性实验:
2015年12月26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6方法调配样品,对样品进行稳定性实验。选50位消费者作为感官评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要求感官评定人员在评定前12h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评定前后2个样品要以清水漱口并间隔10min,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逐个进行感官评定,填写感官评定表,收集感官评定表进行统计分析。稳定性实验和感官评定结果见下表1:
表1:样品稳定性实验数据和感官评定结果
结论:表1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在常温及冷藏条件下稳定性好,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酒体澄清、口感协调平衡,典型性好。
实验例12质量检测
按照国家对发酵酒的标准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如下:
1、理化检验:分别按照实施例6~实施例10、对比例1~对比例4的方法制备混酿百香果酒样品,对其样品进行理化检验,结果如下:
表2:各样品理化检验数据
结论:表2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二氧化硫残留量少,黄曲霉素B含量及铅含量均为0,远远高于国家对发酵酒的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游离二氧化硫应≤50mg/L。
2、成分检测:分别按照实施例6~实施例10、对比例1~对比例4的方法制备混酿百香果酒样品,对其样品进行成分检测,结果如下:
表3:各样品成分检测数据
结论:表3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澄清度高、杂醇油含量低,百香果、白葡萄中的有效成分完整保留,制备出的混酿百香果酒香气浓郁,口感饱满、香气优雅清新不刺激,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3、细菌指标检测: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方法调配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表4:样品细菌指标检测数据
结论:本发明所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符合微生物检测指标。
实验例13混酿百香果酒的对比实验:
2015年12月26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8、对比例1、对比例2的方法调配样品,对样品进行色泽、香气与口感的摸索实验。选200位消费者作为感官评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要求感官评定人员在评定前12h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评定前后2个样品要以清水漱口并间隔10min,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逐个进行感官评定,填写感官评定表,收集感官评定表进行统计分析。稳定性实验和感官评定结果见下表5:
表5:混酿百香果酒的对比感官评定结果
结论:表5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混酿百香果酒色泽好、澄清透明;香气和谐纯正,果香浓郁典型,优雅清新;酒体完整,柔和,舒畅协调。在感官上的效果显著优于按照对比例1及对比例2常规方法制备的百香果酒。
实施例14药效实验一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80只,体重18~22g,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
1.2实验材料与仪器:
样品:按照实施例6~实施例10,对比例1~对比例2方法分别做7组浓缩50%后的酒饮样品,冷藏备用;
仪器:YLS-1A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产品,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系统仪,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LDZ-52型自动平衡离心机。
1.3实验方法:
1.3.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取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依次标记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6~实施例10组,对比例1~对比例2组,共8组,实施例组与对比例组按每2ml/100g的小鼠给样(每100g小鼠每次灌胃给予2ml样品),每天早、晚灌胃给药,共2次,空白对照组给予大豆油水溶液,体积为10ml/kg,连续给药15天,在第15天给药后的1h后,将小鼠放入自主活动仪内,再次记录小鼠的活动次数,所有测试均在8:00~14:00安静环境下进行。
1.3.2对域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作用的影响:各组的设立同1.3.1项,在对每组进行灌胃给药1h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记录睡眠动物数和睡眠百分率,采用计数资料“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试验结果:具体试验数据如表5、表6所示。
表5,各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5结果表明:
实施例6组~实施例10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实施例6组~实施例10组样品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镇静安神作用,且实施例6组作用最强,实施例10组作用最弱;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表6,各组对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百分率的影响(x±s)
组别 | N | 睡眠百分率(%) |
空白对照组 | 10 | 0 |
实施例6组 | 10 | 27* |
实施例7组 | 10 | 25* |
实施例8组 | 10 | 18* |
实施例9组 | 10 | 19* |
实施例10组 | 10 | 15* |
对比例1组 | 10 | 9 |
对比例2组 | 10 | 10 |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6结果表明:
实施例6组~实施例10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实施例6组~实施例10组样品可增加小鼠协同戊巴比妥睡眠百分率,具有一定镇静安神作用;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本发明混酿百香果酒具有镇静安神作用,且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15药效实验二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分组:15月龄Wistar大鼠30只,体重350~500g,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1.2实验方法:随机抽取本发明实施例6和实施例9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每组样品浓缩50%后,取浓缩液备用。实施例6组与实施例9组每天灌胃给予浓缩后的样品两次,按每次1ml/100g的大鼠给样(每100g大鼠每次灌胃给予1ml样品),同时喂食基础饲料和蒸馏水;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和基础饲料,实验期10周。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进行测定。
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程序包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样品组(实施例6组及实施例9组)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显著升高(p<0.05)。见表6。
表6:3组大鼠T-AOC、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x±s,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论:本发明混酿百香果酒对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显著升高(p<0.05)。证明本发明混酿百香果酒具有抗氧化活性,也充分说明本发明制备方法较好地保留了百香果及白葡萄中的抗氧化活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2)
1.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以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为原料,并配以果葡糖浆及白砂糖作为调配剂,辅以适量的辅料,经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 原料处理:选取八九成成熟度的百香果鲜果,清洗,对半切开,掏出果肉,去籽压榨,过滤得百香果汁,备用;
S2.精选白葡萄,用水浸泡后清洗干净,压榨得白葡萄汁,与步骤S1中的百香果汁混合后,用果胶酶室温下酶解;
S3.成分调整:在开始发酵时用白砂糖调整糖度,加入二氧化硫后,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备用;
S4. 发酵:在步骤S3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添加酿酒酵母活化液,室温静置5~20min后入罐发酵,起酵后降温至10~20℃发酵,当发酵液的含糖量达到0.5~4g/L时,发酵结束;
S5. 倒罐分离、澄清、陈酿:当步骤S4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分离除去沉淀物,发酵液澄清处理,取上清液陈酿,即得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备用;
S6. 调配膜滤:在步骤S5所得的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中,添加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调整糖度、酸度,经两级膜滤后灌装,即得本发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白葡萄为新疆产白葡萄,所述清洗用水为pH值为7.0~7.2,硬度为8~10°,经砂滤泵除杂除菌的深井水,所述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果胶酶的量为60~180ppm,优选果胶酶的量为80~12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汁在调整糖度后的糖度值为150~300 g/L,控制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30~80ppm;
优选地,所述调整糖度后的糖度值为180~220g/L。
4.优选地,控制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果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40~6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添加量为100~300mg/L;
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的添加量为180~24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DV10备用,将0.2~1.5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白砂糖用5~20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DV10,于30~50℃水浴中活化15~45min,即得;
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DV10备用,将0.5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酿酒酵母DV10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DV10,于37℃水浴中活化30min,即得;
或,称取酿酒酵母VL1备用,将0.2~1.5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白砂糖用5~20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VL1,于30~50℃水浴中活化15~45min,即得;
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活化液以下述方法制得:
称取酿酒酵母VL1备用,将0.5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白砂糖用10倍酿酒酵母VL1质量的纯净水溶解后,加入酿酒酵母VL1,于37℃水浴中活化30min,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发酵温度为14~18℃,优选地,所述发酵温度为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澄清处理采用SS1000型三足式离心机离心,离心转速为1000r/min;
或,所述澄清处理采用添加皂土澄清,所述皂土的添加量为100~1500ppm,澄清温度为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陈酿的温度为2~10℃,陈酿的时间为3~9个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百香果、白葡萄酒混合发酵原酒的糖度采用果葡糖浆与白砂糖来调配,酸度采用碳酸盐调配;调配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糖度值为60~110g/L,酸度值为4~7g/L;
优选地,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
优选地,调配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糖度值为100g/L,酸度值为5.5~6.5g/L;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酿百香果酒的组分中,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比为3:1~1:3,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总质量为60~110 g/L,其中g/L,表示每1L混酿百香果酒中含有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数;
优选地,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比为1:1,所述调配剂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总质量为100g/L,其中g/L,表示每1L混酿百香果酒中含有果葡糖浆与白砂糖的质量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原料中,百香果汁和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1:9~4:6;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按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总质量的0.01%~0.05%添加,其中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5种药材的配伍参照本领域常规配伍比例;
优选地,所述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的原料中,百香果原汁和白葡萄汁的体积比为2:8;所述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按百香果、白葡萄混合发酵原酒总质量的0.02%添加,其中螺旋藻、酸枣仁、莲子、茯苓、红枣5种药材的配伍比例各占20%。
12.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混酿百香果酒在制备镇静安神与抗氧化作用的保健品或饮料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37744.8A CN107841399A (zh) | 2016-09-21 | 2016-09-21 |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37744.8A CN107841399A (zh) | 2016-09-21 | 2016-09-21 |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1399A true CN107841399A (zh) | 2018-03-27 |
Family
ID=61656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37744.8A Pending CN107841399A (zh) | 2016-09-21 | 2016-09-21 |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4139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2051A (zh) * | 2018-08-20 | 2019-01-01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百香果木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2003A (zh) * | 2012-08-29 | 2014-03-12 | 浙江劲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神安眠调理配餐或代餐品 |
CN103952254A (zh) * | 2014-04-30 | 2014-07-30 | 桂林军供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西番莲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81068A (zh) * | 2014-06-11 | 2014-08-13 | 邓成凯 | 一种浆果、植物香料和可食用花组合搭配的奶酒 |
CN104893912A (zh) * | 2015-05-07 | 2015-09-09 | 陈玲华 | 一种百香果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52139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藻宁心安神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46780A (zh) * | 2017-09-27 | 2017-12-08 | 印江彬彬百香果种植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百香果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9-21 CN CN201610837744.8A patent/CN1078413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2003A (zh) * | 2012-08-29 | 2014-03-12 | 浙江劲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神安眠调理配餐或代餐品 |
CN103952254A (zh) * | 2014-04-30 | 2014-07-30 | 桂林军供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西番莲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81068A (zh) * | 2014-06-11 | 2014-08-13 | 邓成凯 | 一种浆果、植物香料和可食用花组合搭配的奶酒 |
CN104893912A (zh) * | 2015-05-07 | 2015-09-09 | 陈玲华 | 一种百香果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52139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藻宁心安神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46780A (zh) * | 2017-09-27 | 2017-12-08 | 印江彬彬百香果种植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百香果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黄国清等: "西番莲干型果酒固定化发酵工艺", 《酿酒》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2051A (zh) * | 2018-08-20 | 2019-01-01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百香果木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4504B (zh) | 五行酵素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2344863B (zh) | 一种木瓜酒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213101A (zh) | 一种发酵型果蔬汁 | |
CN105441296B (zh) | 一种甘蔗发酵果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5431A (zh) | 一种养生保健紫酒 | |
CN103409267A (zh) | 一种保健葡萄酒 | |
CN101338264A (zh) | 一种桑果黄酒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852090A (zh) | 山楂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01343A (zh) | 一种解酒护肝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660039A (zh) | 枸杞露酒及枸杞露酒的制备工艺 | |
CN103468476A (zh) | 一种艾叶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19099A (zh) | 一种利用葛根、桑葚制备酵素的方法 | |
CN106987504A (zh) | 一种黄酒的生产方法 | |
CN104946504A (zh) | 一种玫瑰露葡萄醋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635719A (zh) | 一种百香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69592A (zh) | 一种黄皮百香果酒 | |
CN109527547A (zh) | 一种乳酸菌发酵桑葚多糖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7841434A (zh) | 一种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
CN107805583A (zh) | 一种五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112051A (zh) | 一种百香果木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557254B (zh) | 一种荔枝玫瑰酒和制备方法及补益气血与抗氧化应用 | |
CN108485865A (zh) | 一种蜂蜜柚子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57204A (zh) | 一种混酿荔枝玫瑰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41399A (zh) | 一种混酿百香果酒及其应用 | |
CN107841403A (zh) | 一种百香果杨桃酒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