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能够提高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工艺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包括: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对接的送瓶装置和与所述输送装置的后端对接的出瓶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中部对接有主传动装置,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呈圆盘状的等分转盘,所述等分转盘的外周面上等间距设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固定槽,所述等分转盘的外周依次设有灌装工位、挂盖工位、压盖校正工位和旋盖工位,所述挂盖工位对接于送盖装置的末端;所述灌装工位设有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直线式蠕动泵,所述直线式蠕动泵的管沟中设有蠕动泵软管,所述蠕动泵软管的入口段插设于供液容器中,所述蠕动泵软管的出口段端口连接有用于朝向瓶体内灌装的灌装针。
优选地,所述灌装针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灌装针升降的灌装针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用于按预设频率、幅度晃动的台式摇床,所述供液容器设于所述台式摇床上。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主轴;所述等分转盘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主传动齿轮,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传动齿轮相啮合配合。
优选地,所述旋盖工位设有旋盖装置,所述旋盖装置包括:
用于套设并紧贴于瓶盖上以带动所述瓶盖旋转的旋盖头;
用于带动所述旋盖头旋转的气动起子,所述气动起子上设有扭力调节装置,所述气动起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旋盖头;
滑台气缸,其活塞杆用于带动所述气动起子朝向或远离所述瓶盖运动,所述气动起子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气缸的活塞杆;
设于所述滑台气缸的下方的挤瓶气缸,所述挤瓶气缸的活塞杆用于朝向预设位置压紧瓶体,所述挤瓶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与瓶体外形相吻合的挤瓶块。
优选地,所述旋盖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滑台气缸升降的气缸升降装置,所述滑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气缸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挂盖工位设有挂盖装置,所述挂盖装置包括:
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轴上的第一限位块和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轴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上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壁面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设有用于在施加回复力时使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靠近的弹簧;
挂盖气缸;
用于压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进行摆动的撞杆,所述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挂盖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撞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靠近形成用于卡住瓶盖的卡槽,所述撞杆压住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端时,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远离以便所述瓶盖下落;
连接于所述挂盖气缸的活塞杆的压杆,所述撞杆压住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端时,所述压杆下压所述瓶盖。
优选地,所述挂盖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校正块和第二校正块,所述第一校正块与所述第二校正块分别连接于漏斗气缸的活塞杆和缸体,所述漏斗气缸的活塞杆相对回缩时,所述第一校正块与所述第二校正块之间形成用于校正所述瓶盖降落方向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中间位置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挂盖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设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下方的导轨座,所述第一摆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二摆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所述导轨座均沿所述瓶盖的传输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尾端且所述第一摆动轴插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尾端且所述第二摆动轴插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前端均连接于所述送盖装置的送盖料斗。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贯穿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形成的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中设有用于连接喷气装置的快插接头。
本发明提供的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通过直线式蠕动泵可以将供液容器中的呈放物经蠕动泵软管以及灌装针传送至瓶体内,实现了灌装工序的自动化,解决了人手持注射器灌装存在的工作强度大、易疲劳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灌装效率,避免对瓶体内的呈放物产生污染,进而提高了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工艺的生产效率,能够保证生产质量。
同时,对人体红细胞悬浮液进行灌装时,由于人血红细胞制品不同于其他制品,一般强度的搅动、挤压都可能导致细胞破裂,从而降低制品质量甚至失效变性,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灌装、挂盖、旋盖等工序工艺尤其灌装工序工艺要求极高。而目前物料的灌装常用的泵中,械式柱塞泵、玻璃泵分装误差较大,且由于机械结构原因,死角较多、易残留、清洗过程复杂,在工作过程中,其机械摩擦会引起微粒脱落泵体中,积液无法排净,由于此种泵对敏感物料产生剪切,不适于粘性物料灌装;旋转式蠕动泵的分装精度可达±1%,但每次分装滚轮挤压软管次数多、频次高,对敏感物料产生剪切,并且软管磨损快、易失效。
采用的直线式蠕动泵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直线式蠕动泵的分装精度高,分装误差≤±0.2%,具备回吸防滴漏功能,其装量调节简单且装量持续稳定,其灌装效果较好,在进行人血红细胞悬浮液的灌装时,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对人血红细胞的挤压、剪切破坏,可保证灌装后的人血红细胞静置小时后仍不会发生溶血,能够充分满足灌装要求。
此外,主传动装置的等分转盘可以使瓶体在各个工位之间的传输,等分转盘呈圆盘状,使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作,能够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空间利用率,且通过固定槽固定瓶体可以提高瓶体传送时放置的稳定性,主传动装置与输送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瓶体的全自动输送,有利于实现人血红细胞多品种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能够提高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工艺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输送装置4、与输送装置4的前端对接的送瓶装置2和与输送装置4的后端对接的出瓶装置10,送瓶装置2可将无序的试剂瓶经过震动有序输出到输送装置4上。输送装置4的中部对接有主传动装置5,主传动装置5包括呈圆盘状的等分转盘5.16,等分转盘5.16的外周面上等间距设有用于固定瓶体12的固定槽,等分转盘5.16的外周依次设有灌装工位、挂盖工位、压盖校正工位和旋盖工位,挂盖工位对接于送盖装置3的末端,送盖装置3可将无序的试剂瓶瓶盖13经过震动有序输出到挂盖工位。其中,输送装置4具体可以呈直线式。压盖校正工位设有压盖校正装置8。
灌装工位设有灌装装置6,灌装装置6包括直线式蠕动泵6.16,直线式蠕动泵6.16的管沟中设有蠕动泵软管6.20。蠕动泵软管6.20的入口段插设于供液容器6.17中,蠕动泵软管6.20的出口段端口连接有用于朝向瓶体12内灌装的灌装针6.10。
送瓶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4朝向主传动装置5传送,等分转盘5.16的其中一个固定槽接收瓶体12,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该瓶体12送至灌装工位。灌装时,人血红细胞悬浮液呈放于供液容器6.17中,通过直线式蠕动泵6.16进程动作挤压蠕动泵软管6.20中的人血红细胞悬浮液,使供液容器6.17中的人血红细胞悬浮液传至灌装针6.10,经灌装针6.10将人血红细胞悬浮液灌入瓶体12中。当瓶体12达到设定装量时,直线式蠕动泵6.16回程复位,等待下一次动作。灌装后,等分转盘5.16转动并带动该瓶体12依次经过挂盖工位、压盖校正工位、旋盖工位后,由主传动装置5传回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将完成旋盖的瓶体12送至出瓶装置10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直线式蠕动泵6.16可以将供液容器6.17中的呈放物经蠕动泵软管6.20以及灌装针6.10传送至瓶体12内,实现了灌装工序的自动化,解决了人手持注射器灌装存在的工作强度大、易疲劳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灌装效率,避免对瓶体12内的呈放物产生污染,进而提高了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工艺的生产效率,能够保证生产质量。
同时,直线式蠕动泵6.16的分装精度高,分装误差≤±0.2%,具备回吸防滴漏功能,其装量调节简单且装量持续稳定,其灌装效果较好,在进行人血红细胞悬浮液的灌装时,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对人血红细胞的挤压、剪切破坏,可保证灌装后的人血红细胞静置小时后仍不会发生溶血,能够充分满足灌装要求。
此外,主传动装置5的等分转盘5.16可以使瓶体12在各个工位之间传输,等分转盘呈圆盘状,使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作,能够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空间利用率,且通过固定槽固定瓶体12可以提高瓶体12传送时放置的稳定性,主传动装置5与输送装置4的配合可以实现瓶体12的全自动输送,有利于实现人血红细胞多品种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地,蠕动泵软管6.20的入口段可以可拆卸插设于供液容器6.17中,蠕动泵软管6.20的出口段端口可以可拆卸连接灌装针6.10,从而便于灌装装置6中各部件的更换,提高该灌装装置6的适用性。在灌装人血红细胞悬浮液时,蠕动泵软管6.20、直线式蠕动泵6.16与灌装针6.10之间拆卸、更换方便快捷,能满足A、B、O不同细胞类型的灌装需求4%、2%、0.8%不同细胞浓度的切换生产,同时方便清洗消毒高压灭菌以达到GMP要求。其中,供液容器6.17具体可以为带有螺纹盖的供液瓶,开合方便,且闭合时密封性较好。
具体地,主传动装置5和输送装置4可以均设置在机架1上,触摸屏控制装置11固定在机架1上,以便对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进行整体控制。
灌装装置6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灌装针6.10的灌装针升降装置。灌装针升降装置可以控制灌装针6.10的升降。在灌装之初,灌装针6.10的自由端可以深入瓶体12的底部位置,随着人血红细胞悬浮液越来越多,灌装针升降装置控制灌装针6.10上升,即根据瓶体12中人血红细胞悬浮液的高度,灌装针6.10边上升边灌装,以防止在灌装过程中瓶体12内出现飞溅、泡沫等问题。
具体地,灌装针升降装置可以包括升降轴6.5和升降电缸6.3,升降轴6.5的一端连接升降电缸6.3,另一端固定连接灌装针6.10。其中,升降轴6.5可以竖直设置,其顶端连接灌装针6.10,其底端连接升降电缸6.3,在灌装之初,升降电缸6.3收缩动作带动升降轴6.5向下运动,继而带动灌装针6.10向下运动,灌装针6.10深入到瓶体12的底部位置,在灌装过程中,升降电缸6.3伸长动作带动灌装针6.10向上运动,实现边上升边灌装。通过升降电缸6.3与升降轴6.5配合对灌装针6.10的升降进行控制,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进一步地,为保证升降轴6.5的稳定移动,升降轴6.5可以插设在灌装支撑柱6.1中,且升降轴6.5的两端分别伸出灌装支撑柱6.1之外。其中,灌装支撑柱6.1可以通过压紧螺丝等部件固定连接于机架1。
更进一步地,升降轴6.5与灌装支撑柱6.1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直线滑动轴承6.6,以减少升降轴6.5的磨损。其中,第一直线滑动轴承6.6具体可以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升降轴6.5的上下两端,相应地,设置在上端的第一直线滑动轴承6.6的上侧可以对应设置轴承端盖6.7。
另外,升降轴6.5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灌装针6.10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升降轴6.5可以固定连接有固定销6.9,固定销6.9固定连接有灌装针固定架6.8,灌装针6.10固定设置在灌装针固定架6.8上,设置方便。其中,灌装针6.10具体可以通过六角旋钮6.11固定设置于灌装针固定架6.8。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灌装装置6中还可以包括电缸固定座6.2,电缸固定座6.2具体可以通过压紧螺丝等部件固定连接于机架1。升降电缸6.3固定设置在电缸固定座6.2上,升降电缸6.3连接有升降轴固定座6.4,升降轴6.5固定设置在升降轴固定座6.4上。升降轴固定座6.4的过渡连接可以实现任意径向尺寸的升降轴6.5与任意径向尺寸的升降电缸6.3的输出轴之间的连接,提高升降电缸6.3与升降轴6.5选用的灵活性;电缸固定座6.2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实现升降电缸6.3在机架1上的安装与固定。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蠕动泵软管6.20的入口段端口可以设有防吸附沉头6.21,配合在程序中合理设置的灌装工艺参数,可以防止蠕动泵软管6.20在供液容器6.17中漂浮或吸于供液容器6.17的内壁。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灌装装置6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按预设频率、幅度晃动的台式摇床6.18,供液容器6.17设于台式摇床6.18上。台式摇床6.18带动供液容器6.17晃动,可以避免人血红细胞在供液容器6.17中发生沉积。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灌装装置6还可以包括靠近灌装针6.10设置的第一软管固定架6.13以及靠近供液容器6.17设置的第二软管固定架,蠕动泵软管6.20依次经过供液容器6.17、第二软管固定架、直线式蠕动泵6.16、第一软管固定架6.13后连接灌装针6.10。
具体地,第一软管固定架6.13可以固定在灌装针固定架6.8上;台式摇床6.18可以设置在固定底架6.19上,第二软管固定架可以固定在该固定底架6.19上。其中,固定底架6.19可以通过地脚6.22固定于地面上。
其中,根据实际需要,第一软管固定架6.13与第二软管固定架可以设置为一体件或由至少两个支架拼接而成。例如,第二软管固定架可以包括第一支架6.23和设于第一支架6.23上方的第二支架6.12,其中,第一支架6.23与第二支架6.12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以保证第二软管固定架支撑的稳定性;又或者,第一支架6.23与第二支架6.12之间具体可以可滑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一支架6.23与第二支架6.12的相对位置来调节第二软管固定架的总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供液容器6.17。
在安装蠕动泵软管6.20时,蠕动泵软管6.20的入口段插入供液容器6.17中,伸出供液容器6.17后连接直线式蠕动泵6.16,从直线式蠕动泵6.16伸出后连接灌装针6.10。在直线式蠕动泵6.16与灌装针6.10之间,由第一软管固定架6.13支撑蠕动泵软管6.20,在直线式蠕动泵6.16与供液容器6.17之间,由第二软管固定架支撑蠕动泵软管6.20。
通过第一软管固定架6.13与第二软管固定架的设置,可以调节蠕动泵软管6.20的高度,保证人体红细胞悬浮液在蠕动泵软管6.20中流动的顺畅性。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直线式蠕动泵6.16可以设置在蠕动泵底板6.15上,蠕动泵底板6.15通过蠕动泵支撑柱6.14进行支撑。具体地,蠕动泵支撑柱6.14可为中空结构且侧面开孔,直线式蠕动泵6.16的电源线、控制线可以通过蠕动泵支撑柱6.14上开孔与机柜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蠕动泵支撑柱6.14可以为可伸缩支柱,以便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直线式蠕动泵6.16的设置高度。另外,蠕动泵支撑柱6.14可以通过压紧螺丝等部件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供液容器6.17的顶盖上可以设有软管轴套6.25,蠕动泵软管6.20的入口段插设于软管轴套6.25中,且蠕动泵软管6.20通过软管固定螺母6.24与供液容器6.17的顶盖相固定。蠕动泵软管6.20穿过软管轴套6.25,通过软管固定螺母6.24紧固在供液容器6.17瓶口处,拆装方便,且便于蠕动泵软管6.20在供液容器6.17中的插入。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主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传动装置5具体可以包括电机5.2、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该电机5.2的输出轴的主轴5.7。其中,电机5.2具体可以为伺服电机。
输送装置4将瓶体12传输至主传动装置5并进入对应的固定槽中,电机5.2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主轴5.7转动,等分转盘5.16随主轴5.7转动,在等分转盘5.16转动时,等分转盘5.16将瓶体12依次输送至灌装工位、挂盖工位、压盖校正工位、旋盖工位,在完成旋盖工位上的加工后,瓶体12最终由主传动装置5带出,回到输送装置4上。
具体地,传动组件可以包括主传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5.4。主传动齿轮5.3固定连接于电机5.2的输出轴,从动齿轮5.4固定连接于主轴5.7,从动齿轮5.4与主动齿轮相啮合配合,主传动齿轮5.3与从动齿轮5.4形成一对传动齿轮组。主轴5.7与电机5.2的输出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能够保证传动精度。其中,从动齿轮5.4的直径具体可以大于主传动齿轮5.3。当然,传动组件也可以为传送带或者其他传动组件。
进一步地,该主传动装置5还可以包括轴承座5.8,轴承座5.8具体可以固定连接于机架1。主轴5.7转动设置在轴承座5.8中且两端分别从轴承座5.8中伸出。其中,主轴5.7的上端套设等分转盘5.16,主轴5.7的下端套设从动齿轮5.4。在运行时,主轴5.7在轴承座5.8中自转。轴承座5.8的设置可以对主轴5.7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主轴5.7的上端可以固定套设有连接块5.15,且连接块5.15设于轴承座5.8与等分转盘5.16之间;等分转盘5.16夹设于连接块5.15与压块5.17之间,压块5.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块5.15;等分转盘5.16上盖设有等分转盘压盖5.18,压块5.17设于等分转盘5.16与等分转盘压盖5.18之间,等分转盘压盖5.18通过锁紧旋钮5.19连接于主轴5.7,连接可靠。
其中,主轴5.7与轴承座5.8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具体可以包括设于主轴5.7的上端的角接触球轴承5.10和设于主轴5.7的下端的第一深沟球轴承5.12。角接触球轴承5.10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较好,可以承受等分转盘5.16、主轴5.7、连接块5.15和压块5.17等部件施加的轴向力,第一深沟球轴承5.12能够可靠承受主轴5.7的径向力。
具体地,角接触球轴承5.10可对应设有油封5.11,第一深沟球轴承5.12可对应设有孔用挡圈5.13和轴用挡圈5.14,且油封5.11、角接触球轴承5.10、第一深沟球轴承5.12、孔用挡圈5.13、轴用挡圈5.14沿主轴5.7的轴向依次设置,以避免外界污染物等进入轴承座5.8中。其中,油封5.11具体可以为骨架式橡胶油封。
在实际使用时,机架1可以固定连接在轴承座5.8的底端,主轴5.7的下端伸出机架1之下,从动齿轮5.4设置在机架1的下方。在轴承座5.8的上方,由下至上依次为连接块5.15、等分转盘5.16、压块5.17、等分转盘压盖5.18。在轴承座5.8中,角接触球轴承5.10设置在主轴5.7的上端,油封5.11设置在角接触球轴承5.10之上,第一深沟球轴承5.12设置在主轴5.7的下端,孔用挡圈5.13、轴用挡圈5.14设置在第一深沟球轴承5.12之下。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主传动装置5还可以包括用于对主传动齿轮5.3进行轴向限位的上端头挡片5.5,上端头挡片5.5螺栓连接于电机5.2的输出轴。上端头挡片5.5的设置可以对主传动齿轮5.3进行电机5.2的输出轴轴向的可靠限位。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轴5.7上可以固定套设有螺钉锁紧挡圈5.9,从动齿轮5.4夹设于螺钉锁紧挡圈5.9与下端头挡片5.6之间,且下端头挡片5.6螺栓固定于主轴5.7的下端端面,从而保证从动齿轮5.4与主轴5.7连接可靠。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主传动装置5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主轴5.7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5.21,且传感器5.21信号连接电机5.2。传感器5.21可以向电机5.2实时反馈主轴5.7转动的位置,使电机5.2能够根据主轴5.7的实时转动情况来控制主轴5.7的转动,以实现对主轴5.7的闭环控制,精确、稳定、高效。其中,传感器5.21可以设置在传感器支架5.20上,且传感器支架5.20可以固定连接机架1。当然,传感器5.21也可以对应于从动齿轮5.4或等分转盘5.16进行设置。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主传动装置5还可以包括电机固定座5.1,电机固定座5.1可用于固定连接于机架1。电机5.2固定连接于电机固定座5.1,以保证电机5.2的稳定设置。其中,电机固定座5.1具体可以通过压紧螺丝连接于机架1。
请参考图7至图9,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旋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旋盖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旋盖装置的左视图。
旋盖工位设有旋盖装置9。旋盖装置9具体可以包括气动起子9.16、旋盖头9.17、滑台气缸9.13、挤瓶气缸9.19、挤瓶块9.20。
旋盖头9.17固定连接在气动起子9.16的底端,用于套设并紧贴于瓶盖13上以带动瓶盖13旋转。其中,旋盖头9.17上具体可以设置与瓶盖13的形状相吻合的定位槽,该定位槽套在瓶盖13上,瓶盖13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使瓶盖13与旋盖头9.17同步运动。另外,旋盖头9.17可以可拆卸连接在气动起子9.16的底端,根据瓶盖13的型号选用并安装适当的旋盖头9.17。
气动起子9.16能够带动旋盖头9.17旋转,进而旋紧瓶盖13。其中,气动起子9.16通过管路与气源连接,进气量可通过气动起子9.16上的开关旋钮进行调节,瓶盖13旋紧所需扭力可通过气动起子9.16上扭力调节装置进行设定。
滑台气缸9.13包括活塞杆,滑台气缸9.13的活塞杆用于带动气动起子9.16朝向或远离瓶盖13运动,气动起子9.16固定连接在滑台气缸9.13的活塞杆上。
挤瓶气缸9.19设置在滑台气缸9.13的下方,挤瓶气缸9.19的活塞杆用于朝向预设位置压紧瓶体12,该预设位置具体为主传动装置5上对应的固定槽。挤瓶气缸9.19的活塞杆通过挤瓶块9.20压紧瓶体12,挤瓶块9.20与瓶体12直接接触,由于挤瓶块9.20与瓶体12的外形相吻合,能够保证瓶体12的可靠压紧。进一步地,挤瓶块9.20上可以设置海绵,以进一步减小挤瓶块9.20对瓶体12表面的摩擦损伤。另外,挤瓶块9.20与挤瓶气缸9.19的活塞杆之间可以可拆卸连接,以便根据实际瓶体12的型号更换合适的挤瓶块9.20。
当经过灌装、挂盖工序之后,瓶体12与瓶盖13输送到旋盖工位,旋盖装置9设置在旋盖工位,挤瓶气缸9.19的活塞杆带动挤瓶块9.20朝向预设位置压紧瓶体12,以防止瓶体12在旋盖过程中运动。滑台气缸9.13的活塞杆带动气动起子9.16、旋盖头9.17向下运动,与此同时,气动起子9.16进行进气操作,带动旋盖头9.17实现瓶盖13的拧紧,当瓶盖13扭矩达到设定值时,气动起子9.16内部离合器跳脱,此后,滑台气缸9.13的活塞杆带动气动起子9.16、旋盖头9.17向上运动,挤瓶气缸9.19的活塞杆也进行复位运动,一次旋盖操作即完成,旋盖装置9可以开始准备下一次动作。
本实施例中,挤瓶气缸9.19可以带动挤瓶块9.20固定瓶体12,滑台气缸9.13、气动起子9.16配合控制旋盖头9.17的升降、转动,进而实现瓶盖13的旋紧。该旋盖装置9可方便地进行扭力的调节,能够实现恒定扭力旋盖,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瓶体12内的试剂污染,充分解决了人工作强度大、易疲劳问题,极大提高了旋盖效率,旋盖质量稳定可靠,同时,结构简单、紧凑,适用性较好,具体可以适用于人血红细胞多品种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具体地,该旋盖装置9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滑台气缸9.13升降的气缸升降装置,滑台气缸9.13的缸体连接于气缸升降装置。在气缸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滑台气缸9.13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瓶体12。
具体地,气缸升降装置可以包括导向柱9.2、滑动套设于该导向柱9.2上的滑块9.4、丝杠螺母组件。其中,滑台气缸9.13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滑块9.4上。丝杠螺母组件包括平行于导向柱9.2插设于滑块9.4中的丝杠9.6和固定设于滑块9.4中的螺母副9.7,丝杠9.6与螺母副9.7配合连接,螺母副9.7具有消除间隙的功能。其中,导向柱9.2具体可以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丝杠9.6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转动丝杠9.6即可调节滑块9.4的高度,调节方便,同时,导向柱9.2可以对滑块9.4进行导向,保证滑块9.4的平稳移动。
具体地,滑块9.4可以通过轴套9.5连接于导向柱9.2,轴套9.5具体可以具有无油自润滑功能,可以减少滑块9.4受到的磨损。
具体地,丝杠9.6的顶端可以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9.10,丝杠9.6的一侧设有用于锁紧丝杠9.6的丝杠夹9.12和用于显示丝杠9.6高度的位置显示器9.11。其中,位置显示器9.11具体可以通过读取丝杠9.6的转动圈数来实现对高度的测量与显示,具体可以设置在丝杠夹9.12上。
在旋盖装置9进行旋盖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具体为:根据瓶体12的高度,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调节手轮9.10来带转丝杠9.6,丝杠9.6、螺母副9.7之间相互作用带动滑块9.4、滑台气缸9.13、气动起子9.16以及旋盖头9.17升降至合适的高度位置,以满足不同装量、不同规格瓶体12和瓶盖13的旋紧要求。丝杠9.6上的位置显示器9.11可随时显示调节量,以便进行滑块9.4高度的精准、快速调节。在调节到位后,丝杠夹9.12可以对丝杠9.6的位置进行锁紧,防止设备震动、人为误触碰等带来的位置窜动,则准备工作完成。
在完成准备工作之后,该旋盖装置9可以在旋盖工位进行旋盖操作,即通过滑台气缸9.13、挤瓶气缸9.19、旋盖头9.17、气动起子9.16的配合旋盖。而在旋盖操作过程中,无需再调整滑台气缸9.13的缸体高度。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导向柱9.2的上端可以固定连接固定端板9.3,导向柱9.2的下端可以固定连接旋盖固定底座9.1,且滑块9.4设于固定端板9.3与旋盖固定底座9.1之间。固定端板9.3与旋盖固定底座9.1的设置可以避免滑块9.4滑出导向柱9.2,且便于实现导向柱9.2的稳定放置。其中,旋盖固定底座9.1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另外,丝杠夹9.12具体可以固定在该固定端板9.3上。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固定端板9.3中可以设有第二深沟球轴承9.9,丝杠9.6的上端轴肩顶在第二深沟球轴承9.9上,且丝杠9.6的顶端伸出固定端板9.3并连接调节手轮9.10;旋盖固定底座9.1中可以设有单向推力球轴承9.8,丝杠9.6的下端轴肩压在单向推力球轴承9.8上,以降低丝杠9.6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丝杠9.6的回转精度。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导向柱9.2可以通过锁紧螺丝等部件固定连接有挤瓶气缸固定板9.18,挤瓶气缸9.19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挤瓶气缸固定板9.18,也就是说,挤瓶气缸9.19、滑台气缸9.13均连接于导向柱9.2,便于调整挤瓶气缸9.19与滑台气缸9.13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旋盖装置9还可以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台气缸9.13的活塞杆的第一夹紧块9.14和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第一夹紧块9.14的第二夹紧块9.15,第一夹紧块9.14与第二夹紧块9.15之间形成抱紧气动起子9.16的抱紧结构,第一夹紧块9.14与第二夹紧块9.15将气动起子9.16夹在中间。通过第一夹紧块9.14与第二夹紧块9.1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地进行气动起子9.16的拆装,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夹紧块9.14与第二夹紧块9.15之间的间距,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气动起子9.16。
请参考图10至图13,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挂盖装置的主视图;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挂盖装置的左视图;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挂盖装置在撞杆压住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上端时的剖视图;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中挂盖装置在撞杆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处于分离状态时的剖视图。
挂盖工位设有挂盖装置7。挂盖装置7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挂盖气缸7.6、撞杆7.13。
第一限位块7.22转动连接于第一摆动轴7.20上,第二限位块7.35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动轴7.33上。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一摆动轴7.20与第二摆动轴7.33可以平行设置。第一限位块7.22能够绕第一摆动轴7.20进行摆动,第二限位块7.35能够绕第二摆动轴7.33进行摆动。
第一限位块7.22上靠近第二限位块7.35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卡块,第二限位块7.35上靠近第一限位块7.22的壁面上设有第二卡块,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之间设有弹簧7.26,弹簧7.26能够在施加回复力时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靠近。其中,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上可以设置弹簧挂轴7.25,弹簧7.26的两端可以挂在弹簧挂轴7.25上。
撞杆7.13固定连接于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能够带动撞杆7.13升降,撞杆7.13能够压动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进行摆动。撞杆7.13与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处于分离状态时,即撞杆7.13未向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施加压力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靠近形成用于卡住瓶盖13的卡槽;撞杆7.13压住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上端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远离以便瓶盖13下落,瓶体12对应置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下方,使瓶盖13能够自动落在瓶体12的瓶口处。
压杆7.8连接于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撞杆7.13压住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上端时,压杆7.8下压瓶盖13。即,在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分离时,瓶盖13在重力和压杆7.8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下落。
本实施例中,通过挂盖气缸7.6、撞杆7.13和弹簧7.26对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的摆动控制,可以控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卡槽的形成,瓶盖13在重力和压杆7.8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下落,从而能够自动控制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工艺中的挂盖过程,提高了挂盖效率,充分解决了人工作业强度大、易疲劳问题,减少人工与瓶盖13的接触,有利于减少对瓶体12内试剂的污染,保证挂盖质量,为后续旋盖工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该挂盖装置7结构简单、紧凑,且实用较强。
具体地,该弹簧7.26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摆动轴7.20与第二摆动轴7.33下方的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具体可以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的底端,第一卡块位于第一摆动轴7.20的下方,第二卡块位于第二摆动轴7.33的下方。
撞杆7.13与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底端由拉簧拉紧,在拉簧的作用下,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顶端相对张开,且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靠近形成卡槽,卡槽阻碍瓶盖13往下坠落;在撞杆7.13压向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上端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顶端被相向压动,第一限位块7.22绕第一摆动轴7.20摆动,第二限位块7.35绕第二摆动轴7.33摆动,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顶端相对靠近,并带动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相远离,瓶盖13在重力和压杆7.8推力的作用下可以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向下掉落。其中,第一卡块也可以位于第一摆动轴7.20的上方,相应地,第二卡块也可以位于第二摆动轴7.33的上方。
又或者,该弹簧7.26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摆动轴7.20与第二摆动轴7.33上方的压簧,该压簧的两端具体可以分别连接在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的顶端,通过压簧在复位时推动第一限位块7.22的顶端、第二限位块7.35的顶端相远离而控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相对运动。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14,该挂盖装置7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校正块7.30和第二校正块7.31,第一校正块7.30与第二校正块7.31分别连接于漏斗气缸7.28的活塞杆和缸体。漏斗气缸7.28的活塞杆相对回缩时,第一校正块7.30与第二校正块7.31之间形成用于校正瓶盖13降落方向的导向孔,且导向孔位于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的中间位置的正下方。
在使用时,瓶体12位于第一校正块7.30与第二校正块7.31的下方。在瓶盖13从第一卡块、第二卡块之间下落的过程中,第一校正块7.30与第二校正块7.31在漏斗气缸7.28的作用下合拢形成导向孔,瓶盖13经导向孔的校正作用顺利滑落到瓶体12上,完成挂盖动作;在完成一次挂盖动作后,挂盖气缸7.6与漏斗气缸7.28复位,等待下一次动作。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导向孔具体可以漏斗状,且小径端位于底端,以进一步提高导向与校正效果。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的上端可以分别通过转轴7.23连接有第三深沟球轴承7.24,撞杆7.13通过压住第三深沟球轴承7.24相向运动而压动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的上端,从而可以减小撞杆7.13对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35的撞击损伤。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挂盖装置7还可以包括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和设于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下方的导轨座7.16,第一摆动轴7.20的轴向、第二摆动轴7.33的轴向、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导轨座7.16均沿瓶盖13的传输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块7.22设于第一导轨7.17的尾端且第一摆动轴7.20插接于第一导轨7.17,第二限位块7.35设于第二导轨7.18的尾端且第二摆动轴7.33插接于第二导轨7.18。第一导轨7.17与第二导轨7.18的前端均连接于送盖装置3的送盖料斗7.32。送盖料斗7.32可以固定在震动料斗底架上。其中,第一导轨7.17与第二导轨7.18上可以对应设有与瓶盖13形状相适配的凹槽,以对瓶盖13进行上方、下方、侧面的限位。
杂乱无序的瓶盖13通过送盖料斗7.32有序输出并进入导轨座7.16、第一导轨7.17与第二导轨7.18之间,其中,导轨座7.16从瓶盖13的底端支撑瓶盖13,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分别从瓶盖13左右两侧和上下方向对瓶盖13进行导向,输送到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之间。瓶盖13从送盖料斗7.32中经导轨座7.16传输至从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之间,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更进一步地,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上可以分别贯穿设有通气通道,具体请参考图15和图16,通气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之间形成的通道,通气通道中设有用于连接喷气装置的快插接头7.34。
在快插接头7.34中插设喷气装置,瓶盖13在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之间的通道上传输的同时,喷气装置朝向第一导轨7.17、第二导轨7.18之间的通道吹气,从而可以为输盖提供动力,进一步提高瓶盖13传输效率。
其中,在第一导轨7.17上和第二导轨7.18上,可以沿着瓶盖13的传输方向按需设置多个通气通道。进一步地,通气通道的出口段可以倾斜设置,具体可以相对于瓶盖13的传输方向形成锐角,例如°,以便吹出的气体具有与和瓶盖13的传输方向相同的分运动,保证吹出的气体具有推动瓶盖13前进的力。其中,通气通道的进口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7,第一限位块7.22与第二限位块7.35具体可以设置在导轨座7.16上方。导轨座7.16上可以设有摆动轴安装块7.19,第一限位块7.22夹设于摆动轴安装块7.19与第一导轨7.17之间,第二限位块7.35夹设于摆动轴安装块7.19与第二导轨7.18之间。第一摆动轴7.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摆动轴安装块7.19与第一导轨7.17、第二摆动轴7.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摆动轴安装块7.19与第二导轨7.18。进一步地,第一摆动轴7.20与第一导轨7.17、摆动轴安装块7.19之间可以设有法兰轴承7.21,第二摆动轴7.33与第二导轨7.18、摆动轴安装块7.19之间可以设有法兰轴承7.21,以减小第一摆动轴7.20、第二摆动轴7.33受到的磨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挂盖装置7还可以包括挂盖底座7.2和固定连接于挂盖底座7.2的上方的支撑立柱7.1,支撑立柱7.1具体可以为两根。其中,挂盖底座7.2可以通过压紧螺丝等部件固定连接于机架1。支撑立柱7.1的中部固定插接于中间固定板7.4,中间固定板7.4上固定连接有压杆导向固定板7.9,压杆导向固定板7.9上设有压杆固定孔,压杆固定孔中设有第二直线滑动轴承7.10,压杆7.8插设于第二直线滑动轴承7.10中,从而在保证压杆7.8运动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压杆7.8的磨损。进一步地,压杆导向固定板7.9上可以固定连接直线轴承端盖7.11,以便将第二直线滑动轴承7.10压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支撑立柱7.1可以固定插接于气缸固定板7.3和下端固定板7.5,气缸固定板7.3、中间固定板7.4和下端固定板7.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挂盖气缸7.6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气缸固定板7.3,下端固定板7.5上沿瓶盖13传输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支座7.14和第二导轨支座7.15,导轨座7.16固定设于第一导轨支座7.14与第二导轨支座7.15上,通过第一导轨支座7.14、第二导轨支座7.15将导轨座7.16与下端固定板7.5连接在一起,能够保证导轨座7.16的稳定性。其中,气缸固定板7.3、中间固定板7.4、下端固定板7.5可以通过锁紧螺丝固定在支撑立柱7.1上。
其中,下端固定板7.5上可以固定连接有漏斗气缸固定板7.27,漏斗气缸7.28的缸体可以连接在该漏斗气缸固定板7.27上。第一校正块7.30、第二校正块7.31可以分别通过L形固定板7.29固定在漏斗气缸7.28上。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可以朝上,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7.7,压杆7.8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气缸连接板7.7的下方。活塞杆的伸出方向朝上有利于减小挂盖装置7在纵向上的占用空间。优选地,压杆7.8与活塞杆呈平行状态,压杆7.8与气缸连接板7.7呈垂直状态。
进一步地,压杆导向固定板7.9还可以固定连接有带法兰直线轴承7.37,带法兰直线轴承7.37中插接有导向杆7.36,导向杆7.36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气缸连接板7.7上。此结构可有效增加挂盖气缸7.6动作时的平稳性,并有效保证撞杆7.13和压杆7.8动作时为竖直方向。
其中,挂盖气缸7.6、导向杆7.36与压杆7.8的相对位置可以按需设置,例如,可以将导向杆7.36设置在挂盖气缸7.6与压杆7.8之间,也可将挂盖气缸7.6设置在压杆7.8与导向杆7.36之间,均可以保证各部件动作的流畅性与平稳性。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压杆7.8可以固定连接有撞杆固定块7.12,撞杆7.13固定连接于撞杆固定块7.12,通过撞杆固定块7.12的设置,可以提高压杆7.8与撞杆7.13运动的一致性。其中,撞杆7.13可以包括两个立杆,立杆的顶端连接于撞杆固定块7.12,底端为自由端,撞杆7.13与撞杆固定块7.12形成U字形结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挂盖装置7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挂盖工位是否放置瓶体12的传感器,传感器信号连接挂盖气缸7.6。当传感器检测到瓶体12时,挂盖气缸7.6接收信号控制挂盖气缸7.6的活塞杆运动,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分离,进一步提高该挂盖装置7的自动化程度,且控制可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人血红细胞灌装旋盖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