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0230A -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0230A
CN107710230A CN201680036347.9A CN201680036347A CN107710230A CN 107710230 A CN107710230 A CN 107710230A CN 201680036347 A CN201680036347 A CN 201680036347A CN 107710230 A CN107710230 A CN 107710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entioned
baffle plate
folding baffle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63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0230B (zh
Inventor
石井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10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0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6Guiding cards; Check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card-convey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课题是维持从卡读取以及写入磁数据的可靠性,且小型化到卡的输送功能的结构上所需要的最小限的输送方向长度。解决手段,两组辊对(32A、32B)以比卡的长度稍短的间距配置。磁头(38)配置在两组辊对(32A、32B)之间、且深侧的辊对(32B)附近的位置。上游侧的第一开合挡板(24)和下游侧的第二开合挡板(26)配置在比两组辊对(32A、32B)靠上游侧。第二开合挡板(26)在卡插入待机中限制从外部的卡插入,第一开合挡板(24)在装置内卡(14)有读写处理中,为了不使下张卡或异物进入而动作。即,第一开合挡板(24)配置在当卡(14)的前端处于到达磁头(38)的位置、卡(14)的后端成为比第一开合挡板(24)靠下游侧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卡处理装置,被搭载于处理ATM及CD等的磁卡以及IC卡的装置中,在将磁数据遍及卡全长地进行读取信息(读)以及写入(写)信息的装置中,一般为由沿输送路径设置的辊对从卡的上下挟持而进行输送的结构。此外,在卡插入口设置有用于限制卡的插入的开合挡板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卡处理装置为至少沿着输送方向将3组辊对分别以比卡的输送方向长度稍短的间距配置的结构。即,需要卡的输送方向全长(例如85~86mm)的2倍以上的输送路径。
另一方面,磁数据遍及卡的输送方向全长被设置为条状(带状),在上述磁卡处理装置的结构中,为了可靠地从磁数据读取以及写入,在3组辊对之中,中央的辊附近配置有磁头。
然而,在卡处理装置中的卡的输送中,稳定的输送所要求的必要的最小限的结构为两组的辊对以比卡的输送方向全长短的间距配置即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74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70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169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切实从卡读取以及写入磁数据需要卡处理装置的全长是卡的输送方向全长(例如85~86mm)的2倍以上,卡处理装置的外形(尤其是沿着卡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的小型化存在有限度。
本发明鉴于所涉及课题,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维持从卡读取以及写入磁数据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小型化到卡的输送功能的结构上所需要的最小限的输送方向长度的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处理装置,具有:门区域以及处理区域,上述门区域具备:第一开合挡板,将供记录有信息的卡在特定方向插入的插入口开闭;以及第二开合挡板,被设置在上述第一开合挡板的下游侧,将接受该第一开合挡板开放时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卡的连通口开闭,上述处理区域具备:两组辊对,以比上述卡的特定方向的长度短的位置关系配置;以及处理部,在该两组辊对之间,且在开始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上述卡信息的读写时上述卡的后端位置成为比第一开合挡板靠下游侧的位置处读写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维持从卡读取及写入磁数据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小型化到卡的输送功能的结构上所需要的最小限的输送方向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本实施方式的平面图、(B)是本实施方式的图1中(A)的IB-IB线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的动作流程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的剖面图(相当于图1中(A)的IB-IB线剖面图),沿着卡的位置说明磁卡交易的状态(插入)的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的剖面图(相当于图1中(A)的IB-IB线剖面图),沿着卡的位置说明磁卡交易的状态(排出)的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的剖面图(相当于图1中(A)的IB-IB线剖面图),沿着卡的位置说明IC卡交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卡处理装置10。图1中(A)是卡处理装置10的正面图、(B)是图1中(A)的IB-IB线剖面图。
卡处理装置10被矩形的壳体12覆盖。该卡处理装置10针对设置于卡14的条状(带状)的磁数据层14A以及IC芯片14B读写(读和写)信息。
壳体12被区划为图1的右侧的门区域16和左部的处理区域18。
门区域16具有检测从设置在右侧面的插入口20插入的卡14的有无、并且判别被插入的卡14的真伪、经由连通口22向处理区域18送出的作用。
门区域16具备插入口20侧的第一开合挡板24、连通口22侧的第二开合挡板26、以及卡检测开关27。第一开合挡板24许可或禁止插入口20处的卡14的插入。此外,第二开合挡板26许可或禁止连通口22处的卡14的通过。第一开合挡板24以及第二开合挡板26能够分别通过独立的驱动系统(例如,螺线管24S、26S)来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卡处理装置10,在卡14的插入待机状态中,第一开合挡板24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关闭。另外,第一开合挡板24的螺线管24S优选的是能够在非励磁状态下被弹簧等向关闭方向施力,在励磁状态下抵抗施力而保持开放状态的螺线管。
在插入口20的下游侧以与设置于从插入口20插入的卡14上的磁数据层14A对峙的方式设置有预读头28(pre-head)。预读头28检测磁数据层14A的有无(由于磁数据层14A的有无而输出不同的信号)。
在此,预读头28通过检测在第一开合挡板24的开放中从插入口20插入的卡14中存在磁数据层14A,从而判断是真的卡(不是异物),将第二开合挡板26开放。由此,在卡持有者将卡14插入时,持续于该插入动作能够将卡14经由连通口22向处理区域18送出。
另外,近年,由于存在不具有磁数据层而仅是IC芯片14B的卡14,因此也可以是以与卡14的IC芯片14B对峙的方式设置IC检测部30,具有与上述预读头28同样的功能。IC检测部30能够使用金属检测传感器,根据是否金属对峙而输出不同的信号。
对于处理区域18,沿着从连通口22流入的卡14的输送方向配置有两组辊对32A、32B。
两组辊对32A、32B通过驱动系统的驱动力而旋转,夹入卡14,从而能够输送卡14。
驱动系统具备马达34、将马达34的转速变速的变速机(带轮、齿轮等)、以及检测卡14的前端部的光电传感器36A、36B、36C,能够控制卡14的位置。
两组辊对32A、32B被配置的间距尺寸L被设定为比卡14的输送方向长度(例如85~86mm)稍短。更详细而言,是通过两组辊对32A、32B能够分别夹入卡14的输送方向前后端部的间距尺寸L,间距尺寸L以80mm为基准,被设为预先确定的允许范围内。
该两组辊对32A、32B之间以能够与卡14的磁数据层14A对峙的方式配置有磁头38。
磁头38被配置在两组辊对32A、32B之间、且卡14的输送方向深侧的辊对32B附近的位置处,与磁头38对置地配置有压辊38A。
在此,以磁头38的位置为在卡14的输送方向前端部读取磁数据层14A的前端信息时、卡14的后端位于比上述门区域16的第一开合挡板24靠内方作为条件。换而言之,在以磁数据层14A的前端为对象读写信息时,第一开合挡板24关闭,防止在处理区域18内的卡14的输送中新卡被插入或是异物被插入。
此外,在两组辊对32A、32B之间配置有IC信息处理机构39。IC信息处理机构39在待机状态下从卡14的移动轨迹上离开,但在卡14被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时(IC芯片14B与IC信息处理部39对置时),向卡14方向接近,与IC芯片14B接触,进行信息的读写。
在此,卡14被定位在规定位置时,以卡14的后端位于比上述门区域16的第一开合挡板24靠内方为条件。换而言之,在针对IC芯片14B读写信息时,第一开合挡板24关闭,防止在处理区域18内的卡14的输送中,新卡被插入或是异物被插入。
另外,针对上述磁数据层14A的前端读写信息时,与针对IC芯片14B读写信息时的卡14的位置为相同。
此外,在壳体12的内侧,用于控制卡输送动作、以及信息读写动作的控制部42被作为基板而配置。
图2是控制部中的控制卡输送动作、以及信息读写动作的框图。
控制部42具备微型计算机44。微型计算机44具有CPU46、RAM48、ROM50、输入输出部(I/O)56以及与它们连接的数据线和控制线等的总线54。
I/O56与光电传感器36、预读头28、IC检测部30连接作为卡输送动作的输入系统。此外,I/O56与螺线管24S、26S以及马达34连接作为卡输送动作的输出系统。
而且,I/O56与磁头38和IC信息处理部39连接作为信息读写系统。
此外,I/O56与将从磁头38以及IC信息处理部39读取的信息向外部送出,或将来自外部的信息向磁头38以及IC信息处理部39送出的I/F57连接。
以下,根据图3的流程图以及图4~图6的动作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卡插入“磁数据读写”)
图4中(A),第一开合挡板24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关闭(步骤100),为卡14的受理等待状态,在该状态下卡14被插入,首先,如果通过卡检测开关27检测到卡(步骤101的肯定判定),则两组辊对32A、32B开始正转驱动(步骤103)。如果预读头28检测到磁数据层14A(步骤104的肯定判定),则判断为真卡14,向步骤106转移,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参照图4中(B))。
由此,卡14能够从门区域16经由连通口22向处理区域18送入。
如图4中(B)所示,当卡持有者将卡14继续向深处方向、即处理区域18处插入,卡14的前端部到达卡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辊对32A,卡14通过辊对32A被输送到处理区域18的深侧(图4中(B)的左侧)。另外,作为上述卡14的前端部到达辊对32A的时机(步骤108的肯定判定),第一开合挡板24为螺线管24S为非励磁(步骤110),通过作用力与通过插入口20中的卡14接触的状态。
如图4中(C)所示,卡14继续通过辊对32A、32B被输送,在卡14的输送方向后端通过第一开合挡板24的时点,第一开合挡板24成为关闭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能插入下一张卡以及不能插入异物。
然后,卡14的前端到达磁头38(步骤112),如图4中(D)中所示,磁数据层14A与磁头38相对移动,从而能够执行针对磁数据层14A的读写处理(步骤114)。此时,在图5中(A)的状态中,卡14从处理区域18的左侧面突出。即,在卡处理装置10的外部(处理区域18的左侧面周边的区域)需要与卡不干扰的区域。但是,在卡处理装置10的后方,没有壳体12,由于只要确保卡14的长度×宽度×厚度大小(比此稍大)的间隙即可,所以能够使卡处理装置10的设置空间小。
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壳体12的左侧面,设置能够充分收纳卡14的保护罩。
(卡排出)
如上所述,在图5中(A),完成在磁数据层14A的全长读写处理。另外,从磁数据层14A从反方向读取数据的情况,在从图5中(A)的状态经过图5中(B)的状态,到达图5中(C)的状态的过程(卡14的输送)中被实施。
在实际的处理中,在卡14的插入方向的输送中进行了写入处理之后,进行在与插入方向反方向的输送中能否读取、正常写入的确认。此时,由于第二开合挡板26被继续开放,所以不与卡14的往返输送时干扰,不影响读取处理。在该情况下,第一开合挡板24继续关闭。
如图5中(D)所示,当结束从磁数据14A的读写处理时,第一开合挡板24被开放(步骤116),接着,两组辊对32A、32B反向驱动(步骤118),卡14被从插入口20排出。另外,排出为卡14的一部分从插入口12突出的形状,此后,卡持有者拔出卡。当通过卡检测开关27成为关闭来确认卡14被拔出(步骤120),第二开合挡板26被关闭(步骤122)。此外,一定时间卡14没有被拔出的情况下,从安全的角度,卡14被回收(步骤124、126)。
(IC信息读取)
接着,根据图6中(A)~图中6(D)说明对于IC芯片14B读写IC信息的情况的动作。
图6中(A),第一开合挡板24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关闭,为卡14的受理等待状态,在该状态下卡14被插入,首先,当由卡检测开关27检测到卡时,两组辊对32A、32B开始正向旋转驱动。接着,当预读头28检测到磁数据层14A,判断为是真的卡14,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参照图6中(B))。
由此,卡14能够从门区域16经由连通口22向处理区域18送入。
另外,在没有磁数据层14A的卡14的情况下,在代替预读头而由IC检测部30检测到IC芯片14B的时点,开放第二开合挡板26。卡持有者将卡14继续向深处即处理区域18插入,则卡14的前端部到达卡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辊对32A时,卡14被辊对32A向处理区域18的深侧(图4中(B)的左侧)输送。此时,第一开合挡板24为未图示的挡块脱落通过弹簧等的作用力而与在插入口20中通过的卡14接触的状态。
如图6中(C)所示,卡14继续通过辊对32A、32B被输送,在卡14的输送方向后端通过第一开合挡板24的时点,第一开合挡板24成为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不能插入下一张卡以及不能插入异物。
然后,当IC芯片14B与IC信息处理部39对置时,如图6中(D)所示,使IC信息处理部39接近卡14,执行IC信息的读写处理。
IC读写处理完成后,以与上述图5中(C)以及图5中(D)同样的顺序卡14的一部分成为从插入口20突出的状态,督促卡持有者拔出卡。
(与以往结构1的比较)
以往结构1的卡处理装置,3组辊对以比卡的全长稍短的间距(L)配置在卡输送方向上,在中央的辊附近配置有读取以及写入用磁头。此外,单一的开合挡板配置在3组辊对附近。这种以往结构1的卡处理装置全长需要卡的全长的两倍以上。
(与以往结构2的比较)
作为以往结构2的卡处理装置,不进行磁数据的写入,仅进行读取,输送系统具备两组辊对。该以往结构2的卡处理装置,在磁信息读取时,由于卡从插入口突出,所以在卡持有者没有立即离开卡、或进行有意移动等行为时存在不能正常读取的情况。此外,即使在反向(卡排出方向)读取磁信息的情况下,在卡持有者接触卡的情况下也存在不能进行正常读取的情况。因此,以往结构2的卡处理装置很少使用于ATM以及CD等高安全性自动机器中。
如上所述,在读取和写入整个卡数据长度的卡处理设备10中,两组辊对32A和32B以比卡长度稍短的间距(L)配置。
此外,磁头38配置在两组辊对32A和32之间且靠近深侧的辊对32B的位置,将压辊38A配置在磁头38的对置部,从而提高读写时的卡14和磁头38之间的接触性。
作为限制卡14的插入的手段,设为第一开合挡板24和第二开合挡板26的两个结构,并且上游侧的第一开合挡板24和下游侧的第二开合挡板26配置在比两组辊对32A,32B靠上游侧。
第二开合挡板26在卡插入待机中限制卡从外部的插入,第一开合挡板24在装置内卡进行读写处理中为了不使下一张卡或异物被插入而动作。
即,第一开合挡板24配置在当卡的前端处于到达磁头38的位置、卡14的后端成为比第一开合挡板24靠下游侧的位置处。
此外,IC信息处理部39配置在两组辊对32A、32B之间且在针对IC芯片14B进行信息的读写处理中卡14的后端成为比第一开合挡板24靠下游侧的位置处。
根据以上的条件,能够使卡处理装置10的全长比卡14的全长的2倍(85×2=170mm)短。此外,设为2个结构的开合挡板(第一开合挡板24以及第二开合挡板26),因而不使装置的整体的长度变大而能够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实施限制卡的插入以及限制信息读取处理中的下一张卡或是异物的插入。
附图符号的说明
10卡处理装置;12壳体;14卡;14A磁数据层;14B IC芯片;16门区域;18处理区域;20插入口;22连通口;24第一开合挡板;26第二开合挡板;24S、26S螺线管;27卡检测开关;28预读头;30 IC检测部;32A、32B辊对;34马达;36A、36B、36C光电传感器;38磁头;38A压辊;39IC信息处理部;42控制部;44微型计算机;46 CPU;48 RAM;50 ROM;54总线;56输入输出部(I/O);57 I/F。

Claims (8)

1.一种卡处理装置,
具有门区域以及处理区域;
上述门区域具备:
第一开合挡板,将供记录有信息的卡在特定方向插入的插入口开闭;以及
第二开合挡板,被设置在上述第一开合挡板的下游侧,将接受在该第一开合挡板开放时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卡的连通口开闭,
上述处理区域具备:
两组辊对,以比上述卡的特定方向的长度短的位置关系配置;以及
处理部,在该两组辊对之间、且在开始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上述卡的信息的读写时上述卡的后端位置成为比上述第一开合挡板靠下游侧的位置处,读写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上述卡是设有条状的磁数据层的磁卡,
上述处理部在上述磁卡通过上述两组辊对夹持着卡而被输送时,针对磁数据层执行信息的读写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上述门区域具有插入检测部,该插入检测部检测上述卡从上述插入口插入,
在上述卡的插入待机状态中,上述第一开合挡板被开放,上述第二开合挡板被关闭,
在上述插入检测部检测到卡被插入到上述插入口的时点,上述第二开合挡板被开放,使得能够向上述处理部接受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在上述处理区域中针对上述卡的信息的读写处理中,上述第二开合挡板被开放,上述第一开合挡板被闭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上述门区域与上述处理区域直接连结时的全长形成为比在上述门区域以及上述处理区域中移动的上述卡的全长的2倍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上述处理区域具备IC信息处理部,该IC信息处理部能够针对IC卡的IC芯片进行信息的读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上述门区域具备IC检测部,该IC检测部检测IC卡的IC芯片的有无,上述门区域检测没有磁数据层的IC卡。
8.一种自动交易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处理装置。
CN201680036347.9A 2015-10-30 2016-10-20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Active CN107710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5138 2015-10-30
JP2015-215138 2015-10-30
PCT/JP2016/081185 WO2017073463A1 (ja) 2015-10-30 2016-10-20 カード処理装置、自動取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0230A true CN107710230A (zh) 2018-02-16
CN107710230B CN107710230B (zh) 2020-11-17

Family

ID=5863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6347.9A Active CN107710230B (zh) 2015-10-30 2016-10-20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68437B2 (zh)
KR (1) KR102010314B1 (zh)
CN (1) CN107710230B (zh)
WO (1) WO20170734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0037B2 (ja) * 2018-09-07 2023-02-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リーダ及びカードリーダ制御方法
FR3115898B1 (fr) * 2020-11-04 2023-12-22 Banks And Acquirers Int Holding Dispositif de transaction électronique comprenant un mécanisme de protection contre l’insertion d’un objet non conforme dans le lecteur de carte à pu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9637A (ja) * 1998-09-18 2000-04-0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
CN1494698A (zh) * 2001-04-12 2004-05-05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卡片强制排出机构
CN159145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Ic卡处理装置
JP3702636B2 (ja) * 1998-02-24 2005-10-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端末機へのカード誤挿入防止構造
JP2007102365A (ja) * 2005-09-30 2007-04-19 Nidec Sankyo Corp カード処理装置
CN1983304A (zh) * 2005-12-13 2007-06-2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卡处理装置
JP2008191916A (ja) * 2007-02-05 2008-08-21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記録媒体の受付装置と搬送方法
EP2075771A2 (en) * 2007-12-20 2009-07-01 NCR Corporation Card reader device
CN104137122A (zh) * 2012-09-28 2014-11-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9666U (ja) * 1992-03-31 1993-10-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H1131196A (ja) * 1997-07-11 1999-02-02 Anritsu Corp Ic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2074607A (ja) 2000-08-30 2002-03-1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
JP2005070986A (ja) 2003-08-22 2005-03-1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
JP2005309861A (ja) * 2004-04-22 2005-11-04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磁気カード処理装置
JP5198884B2 (ja) 2008-01-16 2013-05-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リーダ
JP5964191B2 (ja) * 2012-09-28 2016-08-0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リーダ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2636B2 (ja) * 1998-02-24 2005-10-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端末機へのカード誤挿入防止構造
JP2000099637A (ja) * 1998-09-18 2000-04-0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
CN1494698A (zh) * 2001-04-12 2004-05-05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卡片强制排出机构
CN159145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Ic卡处理装置
JP2007102365A (ja) * 2005-09-30 2007-04-19 Nidec Sankyo Corp カード処理装置
CN1983304A (zh) * 2005-12-13 2007-06-2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卡处理装置
JP2008191916A (ja) * 2007-02-05 2008-08-21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記録媒体の受付装置と搬送方法
EP2075771A2 (en) * 2007-12-20 2009-07-01 NCR Corporation Card reader device
CN104137122A (zh) * 2012-09-28 2014-11-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14737A (ko) 2018-02-09
JP6368437B2 (ja) 2018-08-01
JPWO2017073463A1 (ja) 2018-05-17
WO2017073463A1 (ja) 2017-05-04
CN107710230B (zh) 2020-11-17
KR102010314B1 (ko)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4363B2 (en) Card reader
US9576160B2 (en) Card reader
US7441702B2 (en) Card processing device
EP2902946A1 (en) Card reader
CN107710230A (zh) 卡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
JP3677778B2 (ja) 自動改札機
US11853999B2 (en) Card reader and foreign matter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JP7220037B2 (ja) カードリーダ及びカードリーダ制御方法
US20190163938A1 (en) Control method of card reader and card reader
JP2920038B2 (ja) 券処理装置
JP3440198B2 (ja) 自動改札機
EP3605396B1 (en) Card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omated transaction device
JP3731527B2 (ja) カードリーダ
JP3631623B2 (ja) カードリーダ
JP2006146474A (ja) 自動改札機
JP2001325623A (ja) 自動改札機
JP3638987B2 (ja) 自動改札装置
JP4099536B2 (ja) 誤媒体挿入防止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媒体処理装置
JP2014235673A (ja) 通帳伝票プリンタ
JPH0322095A (ja)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JP3338161B2 (ja) 自動改札機
JP2522016Y2 (ja) 自動改札機
JPH0579666U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2083347A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H0725506A (ja)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