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415A - 噪声对策部件 - Google Patents

噪声对策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415A
CN107615415A CN201680021676.6A CN201680021676A CN107615415A CN 107615415 A CN107615415 A CN 107615415A CN 201680021676 A CN201680021676 A CN 201680021676A CN 107615415 A CN107615415 A CN 107615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acceptance division
receiving portion
moving part
noise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6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415B (zh
Inventor
青山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5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0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pivoting ja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8Casings with provisions to reduce aperture leakages in walls, e.g. terminals, connectors,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壳体难以打开的噪声对策部件。本发明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噪声对策部件(1),其包括磁芯(3)以及用于容纳磁芯(3)的壳体(5),壳体(5)具有构成用于容纳磁芯(3)的容纳空间的第一容纳部(11)和第二容纳部(13)、通过使爪部(21)钩挂在爪接收部(23)上而能够使第一容纳部(11)和第二容纳部(12)相互固定的锁定机构(13A)、以及支撑件接收部(15)。爪接收部(23)具有可以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当可动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时,爪部(21)从爪接收部(23)脱离。当支撑件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时,可动部分不能位移到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噪声对策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噪声对策部件。
背景技术
在构成为将磁芯容纳在壳体内的噪声对策部件中,已经提出了具有待固定 于被固定物上的固定部的噪声对策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下述专利 文献1中,说明了如上所述的噪声对策部件具有不会将磁芯的重量施加到波纹 管或容纳在波纹管中的各种缆线上的效果。此外,还说明了即使在不使用波纹 管而将噪声对策部件直接安装到缆线或缆线束上的情况下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5-15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例如,当在车载用途等可能作 用有较大的振动的环境中使用噪声对策部件时,有可能会因上述振动而使壳体 打开。当发生上述情况时,有可能会发生磁芯从壳体脱落等不能正常地发挥噪 声对策部件所带来的效果的情况。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壳体难以打开的噪声对策部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所说明的噪声对策部件包括:磁芯,该磁芯具有分别由磁性材料制成 的多个芯部件,并且通过组合多个芯部件而使该磁芯构成为环形;以及壳体, 该壳体用于容纳磁芯,壳体具有: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该第一容纳部 以及该第二容纳部分别具有凹部,当该第一容纳部的凹部和该第二容纳的凹部 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时,在第一容纳部的内部以及第二容纳部的内部会构 成用于容纳磁芯的容纳空间;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容纳部以 及第二容纳部之中的至少一方上的爪部,以及设置在至少另一方上的爪接收部, 当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配置在构成容纳空间的位置处时,通过爪部钩挂 在爪接收部上而能够使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相互固定;以及支撑件接收部,当壳体安装于能够支撑该壳体的支撑件上时支撑件插入支撑件接收部,爪 部以及爪接收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能够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 动部分,并构成为当可动部分朝向第一位置位移时,爪部钩挂在爪接收部上, 而当可动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时,爪部从爪接收部脱离,且构成为当支撑件已 插入支撑件接收部时,可动部分不能位移到第二位置。
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是安装在电线的外周或安装在插有电线的管等的外 周以使流动于电线中的噪声电流衰减的部件。磁芯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环形体。 芯部件构成磁芯,并且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部件。多个芯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形 状设计为,当组合多个芯部件时将成为环形体。壳体能够由任意材料制成,但 其前提为该材料能够构成该壳体所具有的每个部分,作为代表性示例可列举例 如由树脂材料制成该壳体。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通过将支撑件插入支撑件接收部便可将壳 体安装于支撑件上。此外,当支撑件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时,在锁定机构中可 动部分不能朝向第二位置位移。因此,可动部分不能从第一位置位移到第二位 置,从而能够维持爪部钩挂在爪接收部上的状态。因此,使第一容纳部以及第 二容纳部相互固定的状态得以维持,从而使容纳在第一容纳部内部以及第二容 纳部内部的多个芯部件构成环形的磁芯的状态得以维持。因此,例如即使在可 能作用有较大的振动的环境中使用噪声对策部件,也能够减少锁定机构所进行 的锁定因该振动而被解除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适当地发挥噪声对策部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右上前方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立体图。图 1B是从左下前方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立体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俯视图。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 噪声对策部件的左视图。图2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主视图。图 2D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右视图。图2E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 策部件的后视图。图2F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仰视图。
图3A是示出处于从支撑件拆下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 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处于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 策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即使将支撑件的朝向相对于图3A所示的朝向反转了180度也能 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当将支撑件的朝向设置成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朝向时的支撑 件与噪声对策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图5B是示出当将支撑件的朝向设 置成图4所示的朝向时的支撑件与噪声对策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6A是示出处于从支撑件拆下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 的剖视图。图6B是示出处于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 策部件的剖视图。
图7A是示出锁定机构中的可动部分的动作的剖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 VIIB部的放大图。
图8A是示出支撑件、爪接收部、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8B是图 8A所示的VIIIB部的放大图。
图9A是从右上前方观察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立体图。图 9B是从左下前方观察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处于从支撑件拆下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 的剖视图。图10B是示出处于安装在支撑件上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 对策部件的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支撑件与爪接收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 所示的XI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来说明上述噪声对策部件。并且,在以 下的说明中,将使用图中所标注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进行说明。这些方向 中的每个方向是以如下方式规定的相对方向,即,在噪声对策部件的六面图(参 照图2A~图2F。)中将示于主视图中的部分所朝向的方向规定为前,将示于后 视图中的部分所朝向的方向规定为后,将示于左视图中的部分所朝向的方向规 定为左,将示于右视图中的部分所朝向的方向规定为右,将示于俯视图中的部 分所朝向的方向规定为上,将示于仰视图中的部分所朝向的方向规定为下。不 过,上述每个方向仅是为了简要说明构成噪声对策部件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 系而规定的方向。因此,例如,在使用噪声对策部件时等使噪声对策部件朝向 哪个方向是不确定的。
(1)第一实施方式
[噪声对策部件的结构]
如图1A所示,噪声对策部件1是安装在波纹管2的外周以使流动于设置在 波纹管2的内周侧的电线(省略图示。)中的噪声电流衰减的部件。并且,也可 以不使用波纹管2而将噪声对策部件1直接安装在电线的外周。
如图1A、图1B、以及从图2A至图2F的各图所示,噪声对策部件1具有磁 芯3和壳体5。如图6A所示,磁芯3具有分别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芯部件3A, 并且通过组合这两个芯部件3A而使磁芯3构成为环形。其中,图6A是图2C 中VIA-VIA线所示的截断部位处的剖视图。
壳体5是由树脂制成的容纳磁芯3的容器。壳体5具有第一容纳部11、第 二容纳部12、锁定机构13A、13B、支撑件接收部15以及延伸片17。第一容纳 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分别具有凹部11A、12A(参照图6A。),当凹部11A 和凹部12A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时,在第一容纳部11的内部以及第二容纳 部12的内部构成用于容纳磁芯3的容纳空间。
延伸片17从第二容纳部12向图中的右侧延伸。当将噪声对策部件1安装 在波纹管2的外周时,延伸片17配置在沿着波纹管2的外周的位置。如果利用 上述延伸片17,通过缠绕在延伸片17以及波纹管2的外周上的捆扎束带(省 略图示。)等而束紧延伸片17以及波纹管2,便可将噪声对策部件1牢固地固 定在波纹管2上。
如图6A所示,一个锁定机构13A包括设置在第一容纳部11上的爪部21, 以及设置在第二容纳部12上的爪接收部23。另一个锁定机构13B包括设置在 第二容纳部12上的爪部21,以及设置在第一容纳部11上的爪接收部23。当第 一容纳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配置在构成容纳空间的位置处时,上述爪部21 以及爪接收部23处于爪部21钩挂在爪接收部23上的状态。由此,能够使第一 容纳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相互固定。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支撑件接收部15是当壳体5安装于支撑件90上 时供支撑件90插入的部分。图3A以及图3B所例示的支撑件90是由金属板制 成的部件,并且具有接合部91和安装部93,接合部91的图中示出的下表面是 待与未图示的接合对象部位相接合的接合面,安装部93从接合部91的端部向 上方延伸。安装部93是待插入到支撑件接收部15中的部分,并且具有板状的 基部93A和弯折部93B,弯折部93B从基部93A的两个边缘弯折并朝向基部93A 的板厚方向(图中的后方。)延伸。
安装部93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的方向为,与基部93A的板厚方向(图中 的前后方向。)以及弯折部93B的板厚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的双方正交的 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在基部93A中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基部93A的 通孔95。并且,只要安装部93的结构符合上述结构,支撑件90就能够插入支 撑件接收部15,因此,接合部91的形状和尺寸可不同于图示的形状和尺寸。 此外,对于将接合部91接合于接合对象部位的方法,则可以通过焊接、螺纹固 定或者粘合等任意方法进行接合。
如图4所示,即使上述支撑件90从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朝向成为在前后 方向上反转了180度后的朝向,也能够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更具体地,如图 5A以及图5B所示,支撑件接收部15具有供支撑件90插入的间隙25。间隙25 包括能够供基部93A插入的基部用间隙25A和能够供弯折部93B插入的弯折部 用间隙25B。其中,基部用间隙25A构成为,无论支撑件90的朝向处于第一朝 向(参照图5A。)还是处于第二朝向(参照图5B。),都能够导入基部93A,其 中第一朝向与第二朝向的位置关系为使基部93A的板厚方向反转了180度后的 位置关系。
此外,弯折部用间隙25B设置在两个部位,该两个部位为部位P1以及部位 P2,部位P1为当支撑件90的朝向为第一朝向时弯折部93B被导入的部位,部 位P2为当支撑件90的朝向为第二朝向时弯折部93B被导入的部位。因此,虽 然安装部93形成为包括如上所述的基部93A和弯折部93B的形状,不过通过使 噪声对策部件1的朝向反转180度便能够以两种朝向安装在支撑件90上。
此外,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支撑件接收部15上设置有防脱部27。 防脱部27构成为可弹性变形,如图6A所示,防脱部27的下端侧为与支撑件接 收部15相连接的固定端,防脱部27的上端侧为能够伴随弹性变形而在前后方 向上位移的自由端。如图6B所示,当支撑件90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时,该 防脱部27钩挂在设置在支撑件90上的通孔95中。由此抑制支撑件90和支撑 件接收部15朝向使支撑件90从支撑件接收部15拔出的方向进行相对位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锁定机构13A、13B的爪部21以及爪接收部 23之中,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爪接收部23具有可以朝向第一位置(由图 7B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由图7B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 位移的可动部分23A。当可动部分23A朝向第一位置位移时,爪部21会钩挂在 爪接收部23上,从而使爪部21与爪接收部23不能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移。此 外,当可动部分23A位移到第二位置时,爪部21会脱离于爪接收部23,从而 使爪部21与爪接收部2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移。
在爪接收部23附近(图中的前方。)设置有止动件29。在支撑件90已插 入支撑件接收部15的状态下,止动件29位于可动部分23A与支撑件90之间的 位置处。在支撑件90未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的状态下,当使可动部分23A朝 向第二位置侧位移时,该止动件29会与可动部分23A一起位移。另一方面,在 支撑件90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的状态下,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由于支 撑件90配置在与止动件29相邻的位置,所以止动件29不能位移到支撑件90 所处的位置。因此,即使欲使爪接收部23的可动部分23A朝向第二位置侧位移, 止动件29夹在可动部分23A与支撑件90之间,由此,止动件29阻止可动部分 23A朝向第二位置(图8B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位移,从而可动部分23A不 能位移到第二位置。
[效果]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1,通过将支撑件90插入支撑件接收部15, 而能够将壳体5安装于支撑件90上。此外,当支撑件90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 15时,锁定机构13A、13B中的可动部分23A不能朝向第二位置位移。因此, 可动部分23A不能从第一位置位移到第二位置,从而能够维持爪部21钩挂在爪 接收部23上的状态。因此,第一容纳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维持相互固定的 状态,从而使容纳在其内部的多个芯部件3A维持构成环形的磁芯3的状态。因 此,例如,即使在可能作用有较大的振动的环境中使用噪声对策部件1,也能 够减少锁定机构13A、13B所进行的锁定因该振动而被解除的可能性,从而能够 适当地发挥噪声对策部件1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1中,如上所述的止动件29夹在可 动部分23A与支撑件90之间,由此阻止可动部分23A位移到第二位置。因此, 即使在支撑件90配置于可动部分23A的动作范围之外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 够通过支撑件90以及止动件29双方的作用,而维持爪部21钩挂在爪接收部 23上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噪声对策部件1的情况下,防脱部27钩挂在设置于支撑件 90上的孔中。因此,与未设置同样的防脱部27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噪声对策 部件1更牢固地安装于支撑件90上。
此外,在上述噪声对策部件1中,虽然支撑件90的安装部93形成为包括 如上所述的基部93A和弯折部93B的形状,不过通过使噪声对策部件1的朝向 反转180度便能够以两种朝向安装在支撑件90上。因此,对于支撑件90,能 够采用使基部93A和弯折部93B具有高刚性的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 够提高在配置噪声对策部件1或支撑件90时的朝向的自由度。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第二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 中示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了变更。所以将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详 细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
[噪声对策部件的结构]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41具有磁芯3以及 壳体45。磁芯3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壳体45中细微部分的 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5不同。更具体地,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第 二实施方式的壳体45上未设置相当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5上设置的止动件 29的部分。
作为另一种选择,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45中,如果将支撑件90的安装 部93插入支撑件接收部55,则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安装部93配置在与 爪接收部23相接近的位置处。因此,在支撑件90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55的状 态下,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爪接收部23不能位移到支撑件90所处的位 置。由此,支撑件90阻止可动部分23A朝向第二位置(图11B中的虚线所示的 位置。)位移,从而可动部分23A不能位移到第二位置。
[效果]
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41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对策部件1 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即使在可能作用有较大的振动的环境中使用噪声对策部件 41,也能够减少锁定机构13A、13B所进行的锁定因该振动而被解除的可能性, 从而能够适当地发挥噪声对策部件1的效果。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90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55的状态下, 当使可动部分23A朝向第二位置侧位移时,支撑件90与可动部分23A接触从而 阻止可动部分23A位移到第二位置。因此,在支撑件90配置于可动部分23A 的动作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设置与止动件29相当的结构,通过支撑件 90单一个体的作用,也能够维持爪部21钩挂在爪接收部23上的状态。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已经通过列举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噪声对策部件进行了说明,不过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作为本公开一个方面而示出。即,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性 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磁芯3通过组合两个芯部件3A而构成为 环形的例子,不过,并不限定芯部件3A的数量,也可以通过组合三个以上的芯 部件而构成磁芯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防脱部27钩挂在设置于支撑件90的通 孔95中的例子,不过,也可以构造成防脱部27钩挂在非贯通形状的凹部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爪接收部23具有可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 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23A的例子,不过,爪部也可以具有可朝向第一位置以 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或者,爪部以及爪接收部双方均可具有可朝向第 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两个锁定机构13A、13B固定第一容 纳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的结构,不过也可以采用铰链机构来代替位于图中 的后方的锁定机构13B。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支撑件90插入支撑件接收 部15、55,则锁定机构13所进行的锁定便不会解除,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磁 芯3。在采用铰链机构的情况下,第一容纳部11以及第二容纳部12可以构成 为一体的成形品。
示出了爪接收部23具有能够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 23A的例子,不过,爪部也可以具有可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 部分。或者,爪部以及爪接收部双方均可具有可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 移的可动部分。
(4)补充
并且,从以上所说明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还 可以具有下述结构。
首先,在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中可设置有止动件,该止动件在支撑件已 插入支撑件接收部的状态下处于可动部分与支撑件之间的位置处,当使可动部 分朝向第二位置侧位移时,止动件夹在可动部分与支撑件之间,由此阻止可动 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止动件还可构成为,在支撑件未插入支撑件接收部的状 态下,当使可动部分朝向第二位置侧位移时,止动件能够与可动部分一起位移。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如上所述的止动件夹在可动部分与支撑件 之间,由此阻止可动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因此,即使在支撑件配置于可动部 分的动作范围之外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支撑件以及止动件双方的作 用,而维持爪部钩挂在爪接收部上的状态。
此外,在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可构成为,在支撑件已插入支撑件接收部 的状态下,当使可动部分朝向第二位置侧位移时,通过支撑件与可动部分相接 触,来阻止可动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通过支撑件与可动部分相接触,来阻止可 动部分位移到第二位置。因此,在支撑件配置于可动部分的动作范围内的情况 下,通过支撑件单一个体的作用,便能够维持爪部钩挂在爪接收部上的状态。
此外,在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中也可以具有防脱部,当支撑件已插入支 撑件接收部时,通过防脱部钩挂在设置于支撑件上的孔或凹部中,来抑制支撑 件和支撑件接收部朝向使支撑件从支撑件接收部拔出的方向进行相对位移。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防脱部钩挂在设置于支撑件上的孔或凹部 中,由此抑制支撑件和支撑件接收部进行相对位移。因此,与未设置有同样的 防脱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噪声对策部件更牢固地安装在支撑件上。
此外,在本公开的噪声对策部件中,支撑件中的插入支撑件接收部的部分 可形成为包括板状的基部以及从基部的两个边缘弯折并朝向基部的板厚方向延 伸的弯折部的形状,并且可以使与基部的板厚方向以及弯折部的板厚方向双方 正交的方向为朝向支撑件接收部插入的方向,支撑件接收部可具有能够供基部 插入的基部用间隙以及能够供弯折部插入的弯折部用间隙,基部用间隙可构成 为,无论支撑件的朝向处于第一朝向还是处于第二朝向,都能够导入基部,其 中,第一朝向与第二朝向的位置关系为使基部的板厚方向反转了180度后的位 置关系,弯折部用间隙可设置在两个部位,该两个部位为当支撑件的朝向为第 一朝向时弯折部被导入的部位以及当支撑件的朝向为第二朝向时弯折部被导入的部位。
根据如上构成的噪声对策部件,虽然支撑件中的插入支撑件接收部的部分 形成为包括如上所述的基部和弯折部的形状,不过通过使噪声对策部件的朝向 反转180度便能够以两种朝向安装在支撑件上。因此,对于支撑件,能够采用 使基部和弯折部具有高刚性的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在配置噪 声对策部件或支撑件时的朝向的自由度。
附图标记的说明
1、41…噪声对策部件;2…波纹管;3…磁芯;3A…芯部件;
5、45…壳体;11…第一容纳部;11A…凹部;12…第二容纳部;
13A…锁定机构;13A…一个锁定机构;13B…另一个锁定机构;
15、55…支撑件接收部;17…延伸片;21…爪部;23…爪接收部;
23A…可动部分;25…间隙;25A…基部用间隙;25B…弯折部用间隙;
27…防脱部;29…止动件;90…支撑件;91…接合部;93…安装部;
93A…基部;93B…弯折部;95…通孔

Claims (5)

1.一种噪声对策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芯,所述磁芯具有分别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多个芯部件,并且通过组合多个所述芯部件而使所述磁芯构成为环形;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磁芯,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别具有凹部,当所述第一容纳部的所述凹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所述凹部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时,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部会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磁芯的容纳空间;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之中的至少一方上的爪部,以及设置在至少另一方上的爪接收部,当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配置在构成所述容纳空间的位置处时,通过所述爪部钩挂在所述爪接收部上,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相互固定;以及
支撑件接收部,当所述壳体安装于能够支撑该壳体的支撑件上时所述支撑件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
所述爪部以及所述爪接收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能够朝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位移的可动部分,并构成为当所述可动部分朝向所述第一位置位移时,所述爪部钩挂在所述爪接收部上,而当所述可动部分位移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爪部从所述爪接收部脱离,且构成为当所述支撑件已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时,所述可动部分不能位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对策部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在所述支撑件已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的状态下处于所述可动部分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位置处,当使所述可动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位置侧位移时,所述止动件夹在所述可动部分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由此阻止所述可动部分位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止动件构成为,在所述支撑件未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的状态下,当使所述可动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位置侧位移时,所述止动件能够与所述可动部分一起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对策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噪声对策部件构成为,在所述支撑件已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的状态下,当使所述可动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位置侧位移时,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可动部分相接触,来阻止所述可动部分位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噪声对策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噪声对策部件具有防脱部,当所述支撑件已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时,通过所述防脱部钩挂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孔或凹部中,来抑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支撑件接收部朝向使所述支撑件从所述支撑件接收部拔出的方向进行相对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噪声对策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中的插入所述支撑件接收部的部分形成为包括板状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的两个边缘弯折并朝向所述基部的板厚方向延伸的弯折部的形状,并且使与所述基部的板厚方向以及所述弯折部的板厚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为朝向所述支撑件接收部插入的方向,
所述支撑件接收部具有能够供所述基部插入的基部用间隙以及能够供所述弯折部插入的弯折部用间隙,
所述基部用间隙构成为,无论所述支撑件的朝向处于第一朝向还是处于第二朝向,都能够导入所述基部,其中,所述第一朝向与所述第二朝向的位置关系为,使所述基部的板厚方向反转了180度后的位置关系,
所述弯折部用间隙设置在两个部位,该两个部位为当所述支撑件的朝向为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弯折部被导入的部位以及当所述支撑件的朝向为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弯折部被导入的部位。
CN201680021676.6A 2015-11-30 2016-11-16 噪声对策部件 Active CN107615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3994 2015-11-30
JP2015233994A JP6561287B2 (ja) 2015-11-30 2015-11-30 ノイズ対策部材
PCT/JP2016/084015 WO2017094513A1 (ja) 2015-11-30 2016-11-16 ノイズ対策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415A true CN107615415A (zh) 2018-01-19
CN107615415B CN107615415B (zh) 2019-11-12

Family

ID=5879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676.6A Active CN107615415B (zh) 2015-11-30 2016-11-16 噪声对策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0808B2 (zh)
JP (1) JP6561287B2 (zh)
CN (1) CN107615415B (zh)
WO (1) WO2017094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15317B1 (de) * 2014-10-30 2018-12-05 Nexans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langgestreckten Gegenstand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111114467B (zh) * 2020-01-08 2021-04-13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气线束连接固定结构、电气系统及汽车
JP7440900B2 (ja) 2020-03-31 2024-02-29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ノイズ対策部材
EP4112967A1 (de) * 2021-06-28 2023-01-04 Nexans Schwingungsdämpf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011A (zh) * 1997-03-14 1998-11-25 Tdk株式会社 噪音吸收器
JP2002008923A (ja) * 2000-06-21 2002-01-11 Sansei Sangyo Kk 高周波トランス
JP2013110168A (ja) * 2011-11-17 2013-06-06 Kitagawa Ind Co Ltd ノイズ対策部品
CN103238191A (zh) * 2010-10-21 2013-08-07 沃思电子埃索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吸收噪声的装置
CN104137664A (zh) * 2012-09-19 2014-11-05 北川工业株式会社 铁氧体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449Y2 (ja) * 1987-07-13 1994-04-13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雑音電流吸収具
US5003278A (en) * 1990-03-01 1991-03-26 Ferrishield, Inc. Ferrite suppressor case with retaining fingers
JPH0745995Y2 (ja) 1991-07-18 1995-10-18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雑音吸収具
US6023023A (en) 1996-07-19 2000-02-08 Takeuchi Industrial Co., Ltd. Noise absorbing apparatus
JP3075555B2 (ja) * 1996-07-19 2000-08-14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吸収装置
KR101007639B1 (ko) * 2006-09-14 2011-01-12 앰비언트 코오퍼레이션 전력선통신을 위한 비접촉식 커플러의 하우징
JP2015015828A (ja) 2013-07-04 2015-01-22 星和電機株式会社 フェライトケース
JP6156179B2 (ja) * 2014-02-19 2017-07-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クラン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011A (zh) * 1997-03-14 1998-11-25 Tdk株式会社 噪音吸收器
JP2002008923A (ja) * 2000-06-21 2002-01-11 Sansei Sangyo Kk 高周波トランス
CN103238191A (zh) * 2010-10-21 2013-08-07 沃思电子埃索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吸收噪声的装置
JP2013110168A (ja) * 2011-11-17 2013-06-06 Kitagawa Ind Co Ltd ノイズ対策部品
CN104137664A (zh) * 2012-09-19 2014-11-05 北川工业株式会社 铁氧体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73529A1 (en) 2018-03-15
CN107615415B (zh) 2019-11-12
US10920808B2 (en) 2021-02-16
JP2017103307A (ja) 2017-06-08
WO2017094513A1 (ja) 2017-06-08
JP6561287B2 (ja)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415A (zh) 噪声对策部件
US9488202B2 (en) Clip
EP2675020A1 (en) Connector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for
WO2012056747A1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
CN102290755A (zh) 线束夹具
KR20150067075A (ko) 케이블용 고정 장치
US9963093B2 (en) Wire harness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wiring unit
CN104870879B (zh) 包括锁定元件的连接器构件
JP2008178167A (ja) 電気部品装着ブロック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CN103682878B (zh) 选择连接器的保持结构
CN105144523A (zh) 带夹、带有带夹的线束及组装件
US8408934B2 (en) Connector
JP5910581B2 (ja)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US11485300B2 (en) Wire harness protector and routing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using wire harness protector
JP201812074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136811A (ja) 車載用機械部品の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仮止め構造
JP6647571B2 (ja) 配線クランプ
JP5987713B2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
JP613534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ベース体
JP2005080429A (ja) プロテクタ
JP2011147322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4116345A (ja) 固定具
JP2017153325A (ja) 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79618B2 (ja) コネクタホルダ
JP6820686B2 (ja) 導電性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