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083A -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 Google Patents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083A
CN107547083A CN201710441700.8A CN201710441700A CN107547083A CN 107547083 A CN107547083 A CN 107547083A CN 201710441700 A CN201710441700 A CN 201710441700A CN 107547083 A CN107547083 A CN 107547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part
oscillator
base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1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4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0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02Details
    • H03B5/04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compensate for variations in physical values, e.g. power supply, load,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1/00Details
    • H03B1/02Structural details of power oscillators, e.g. f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3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with frequency-determining element be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
    • H03B5/32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with frequency-determining element be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 being a piezoelectric resona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007Details of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086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02102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influe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04Holders; Support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514Holders; Support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consisting of mounting pads or bumps
    • H03H9/0519Holders; Support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consisting of mounting pads or bumps for cantile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38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 H03H9/0547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consisting of a vertical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8Holders with means for regulat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10Mounting in enclosures
    • H03H9/1007Mounting in enclosure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BAW] devices
    • H03H9/1014Mounting in enclosure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BAW] devices the enclosure being defined by a frame built on a substrate and a cap, the frame having no mechanical contact with the BAW device
    • H03H9/1021Mounting in enclosure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BAW] devices the enclosure being defined by a frame built on a substrate and a cap, the frame having no mechanical contact with the BAW device the BAW device being of the cantilever ty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1/00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 output against variations of physical values, e.g. power supply
    • H03L1/02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 output against variations of physical values, e.g. power supply against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nly
    • H03L1/028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 output against variations of physical values, e.g. power supply against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nly of generators comprising piezoelectric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61Cap
    • H01L2924/1615Shape
    • H01L2924/16195Flat cap [not enclosing an internal ca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Abstract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振荡器包括:第1封装件,其包括第1底座和与所述第1底座接合的第1盖部;第1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第2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以及电路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之间。

Description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15-18610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以往,作为利用石英振动元件的振荡器,公知有带恒温槽的石英振荡器(OCXO)。日本特开2015-186108号公报的振荡器具有封装件、收容在封装件内的振动元件、发热体和电路元件。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5-186108号公报的振荡器中,振动元件和发热体经由安装板固定在封装件上,电路元件不经由安装板而固定在封装件上。因此,从发热体到电路元件的热的传递路径延长,可能无法通过发热体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因此,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应用例来实现。
本应用例的振荡器具有:第1封装件,其包括第1底座和与所述第1底座接合的第1盖部;第1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第2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以及电路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之间。
这样,通过在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第2温度控制元件之间配置电路元件,能够通过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第2温度控制元件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因此,成为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
本应用例的振荡器具有:第1封装件,其具有第1底座和与所述第1底座接合的第1盖部;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第2温度控制元件,它们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固定在所述第1底座上;以及电路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固定在所述第1底座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在设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1、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2、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3时,满足L1<L3且L2<L3的关系。
由此,能够通过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第2温度控制元件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因此,成为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在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在设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1、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2时,满足0.9≤L1/L2≤1.1的关系。
由此,能够使第1、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热大致均等地传递到电路元件,能够均匀且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振荡器具有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的第2封装件和收容在所述第2封装件内的振荡元件,所述第2封装件经由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上,所述电路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封装件与所述第1底座之间。
由此,能够通过第1、第2温度控制元件对第2封装件进行加热,能够通过第2封装件的热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第2封装件具有安装有所述振荡元件的第2底座、与所述第2底座接合以使得在与所述第2底座之间收容所述振荡元件的第2盖部、位于所述第2底座与所述第2盖部之间并使所述第2底座和所述第2盖部接合的框状的密封圈,在所述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所述密封圈配置成包围所述电路元件的至少一部分。
由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振荡器具有收容在所述第2封装件内的第3温度控制元件和第4温度控制元件。
由此,能够通过第3、第4温度控制元件对振荡元件和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在所述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所述第3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4温度控制元件之间。
由此,能够通过第3、第4温度控制元件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在所述第1封装件的俯视时,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沿着第1方向并列配置,所述第3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4温度控制元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并列配置。
由此,能够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加热。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第1封装件和所述第2封装件分别气密密封。
由此,更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振荡器具有:布线基板;以及挠性基板,其支承所述第1封装件,并且与所述布线基板连接。
由此,挠性基板与第1封装件以及布线基板与挠性基板的机械和电连接的可靠性提高。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振荡器具有收容所述布线基板、所述挠性基板和所述第1封装件的第3封装件。
由此,能够保护第1封装件。并且,例如,通过使第3封装件成为减压状态,成为更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
在本应用例的振荡器中,优选所述振荡器具有设置成贯通所述第3封装件的销,该销与所述布线基板电连接,并且将所述布线基板固定在所述第3封装件上。
由此,容易进行与外部之间的电连接。
本应用例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应用例的振荡器。
由此,可得到可靠性较高的电子设备。
本应用例的移动体具有上述应用例的振荡器。
由此,可得到可靠性较高的移动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振荡器所具有的第2封装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2封装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第2封装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振荡器所具有的第1封装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1封装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第1封装件的俯视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俯视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剖视图。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移动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便携电话机(还包括PHS)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数字静态照相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汽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振荡器所具有的第2封装件的剖视图。图3和图4分别是图2所示的第2封装件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振荡器所具有的第1封装件的剖视图。图6和图7分别是图5所示的第1封装件的俯视图。另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上侧称为“上”,将下侧称为“下”。
如图1所示,振荡器1是OCXO(恒温槽型石英振荡器)。这种振荡器1具有:第1封装件5,其具有第1底座51和与第1底座51接合的第1盖部52;作为第1温度控制元件的第1发热元件6A和作为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第2发热元件6B,它们收容在第1封装件5内,并且安装在第1底座51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元件7,其收容在第1封装件5内,并且安装在第1底座51上。而且,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从第1封装件5的厚度方向观察的俯视时),电路元件7配置在第1发热元件6A与第2发热元件6B之间。根据这种结构的振荡器1,电路元件7配置在第1发热元件6A和第2发热元件6B之间,所以,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减少电路元件7相对于规定温度的变动,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成为可靠性较高的振荡器1。下面,对这种振荡器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振荡器1具有:第1封装件5;收容在第1封装件5内的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和电路元件7;收容在第1封装件5内的第2封装件2;收容在第2封装件2内的作为振荡元件的振动元件3;作为第3温度控制元件的第3发热元件4A和作为第4温度控制元件的第4发热元件4B;配置在第1封装件5的上表面5a上的电路部件12;布线基板8;支承第1封装件5并且与布线基板8连接的挠性基板9;收容布线基板8、挠性基板9和第1封装件5的第3封装件10;以及多个销11,这多个销11与布线基板8电连接,并且将布线基板8固定在第3封装件10上,设置成贯通第3封装件10。
[第2封装件]
图2是第2封装件2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第2封装件2具有:安装有振动元件3和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第2底座21;与第2底座21接合以使得在与第2底座21之间收容振动元件3和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第2盖部22;以及位于第2底座21与第2盖部22之间并将第2底座21和第2盖部22接合的框状的密封圈23。
第2底座21呈具有在上表面开口的凹部211的腔状,如图3所示,在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状。并且,凹部211具有在第2底座21的上表面开口的第1凹部211a、在第1凹部211a的底面开口的2个第2凹部211b。并且,2个第2凹部211b在第2底座2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相对于第2封装件2的中心O彼此配置在相反侧。
另一方面,第2盖部22呈板状,堵住凹部211的开口,经由密封圈23与第2底座21的上表面接合。密封圈23呈框状,位于第2底座21的上表面与第2盖部22之间。这种密封圈23由金属材料构成,密封圈23熔融,由此,第2底座21和第2盖部22气密接合。这样,通过利用第2盖部22堵住凹部211的开口而形成第2收容空间S2,在第2收容空间S2内收容振动元件3和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
第2封装件2进行了气密密封,第2收容空间S2成为减压状态(例如10Pa以下。优选为真空)。由此,能够持续进行振动元件3的稳定驱动。并且,第2收容空间S2作为隔热层发挥功能,成为更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1。但是,第2收容空间S2的环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填充氮、氩等惰性气体而成为大气压。
作为第2底座21的结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使用氧化铝等各种陶瓷。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对陶瓷片(生片)的层叠体进行烧结来制造第2底座21。并且,作为第2盖部22的结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是线膨胀系数与第2底座21的结构材料近似的部件即可。例如,在设第2底座21的结构材料为所述陶瓷的情况下,优选第2盖部22的结构材料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伐等合金)。
并且,第2底座21具有配置在第1凹部211a的底面上的多个内部端子212、以及配置在第2底座21的底面(第2封装件2的下表面)上的多个外部端子213。各内部端子212经由键合线BW1、BW2与振动元件3或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电连接。并且,各内部端子212经由埋设在第2底座21内的内部布线214与外部端子213电连接。
[第3、第4发热元件]
如图3所示,振荡器1具有收容在第2封装件2内且固定在第2底座21上的第3发热元件4A和第4发热元件4B。第3发热元件4A经由粘接剂等固定在一个第2凹部211b的底面上,第4发热元件4B经由粘接剂等固定在另一个第2凹部211b的底面上。因此,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相对于第2封装件2的中心O彼此配置在相反侧。这种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是对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使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的温度大致保持恒定的具有所谓“恒温功能”的电子部件。通过使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的温度大致保持恒定,能够抑制由于外部(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动而引起的频率的变动,成为具有优良频率稳定度的振荡器1。另外,在振荡器1中,对振动元件3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使其接近表示零温度系数的顶点温度(根据规格而不同,但是,例如为70℃~100℃左右)。由此,能够发挥更加优良的频率稳定度。
这种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例如具备具有功率晶体管的发热电路41A、41B以及由二极管或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检测电路42A、42B,根据来自温度检测电路42A、42B的输出对发热电路41A、41B的温度进行控制,能够使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保持恒定温度。另外,发热电路41A、41B和温度检测电路42A、42B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温度检测电路42A、42B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分开。
并且,在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端子43A、43B,这些多个端子43A、43B分别经由键合线BW1与内部端子212电连接。
[振动元件]
如图4所示,振动元件3配置在第2收容空间S2内,经由导电性的固定部件29固定在内部端子212上,该内部端子212配置在第2底座21的第1凹部211a的底面上。这种振动元件3具有石英基板31和配置在石英基板31上的电极32。
石英基板31是通过机械加工等使SC切石英基板成为大致圆形的俯视形状而得到的。通过使用SC切石英基板,可得到由于寄生振动而引起的频率跳跃和电阻上升较少、温度特性也稳定的振动元件3。另外,石英基板31的俯视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长圆形等非线形形状,还可以是三角形、矩形等线形形状。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石英基板31成为圆形,石英基板31的对称性提高,能够有效地抑制副振动(寄生振动)的振荡。
电极32具有配置在石英基板31的上表面上的第1激励电极321a和第1引出电极321b、以及配置在石英基板31的下表面上的第2激励电极322a和第2引出电极322b。
这种振动元件3在其外缘部经由导电性的固定部件29固定于内部端子212。固定部件29将第2底座21和振动元件3接合,并且,将内部端子212和第2引出电极322b电连接,将第2底座21和振动元件3热连接。另一方面,第1引出电极321b经由键合线BW2与其他内部端子212电连接。
固定部件29兼有导电性和接合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金属接合材料(例如银浆料、铜浆料)、合金接合材料(例如金锡合金、焊锡等凸块)、导电性粘接剂(例如使银填充料等金属微粒子分散的聚酰亚胺系的粘接剂)等。
如图4所示,振动元件3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配置在第3发热元件4A和第4发热元件4B之间。具体而言,振动元件3的中心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位于第3发热元件4A和第4发热元件4B之间。并且,固定部件29配置在距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分开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热均等地传递到振动元件3,能够高效且均匀地对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进而,振动元件3配置成其一部分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重合。由此,能够减小振动元件3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分开距离,通过来自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热辐射,也能够高效地对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第1封装件]
如图5所示,第1封装件5具有固定有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和电路元件7的第1底座51;与第1底座51的下表面接合以使得在与第1底座51之间收容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电路元件7和第2封装件2的第1盖部52;以及位于第1底座51与第1盖部52之间并将第1底座51和第1盖部52接合的密封圈53。
第1底座51呈具有在下表面开口的凹部511的腔状,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呈大致正方形状。并且,凹部511具有在第1底座51的下表面开口的第1凹部511a、在第1凹部511a的底面开口的第2凹部511b、在第2凹部511b的底面开口的第3凹部511c。另一方面,第1盖部52呈板状,堵住凹部511的开口,经由密封圈53与第1底座51的下表面接合。密封圈53呈框状,位于第1底座51的下表面与第1盖部52之间。这种密封圈53由金属材料构成,密封圈53熔融,由此,第1底座51和第1盖部52气密接合。这样,通过利用第1盖部52堵住凹部511的开口而形成第1收容空间S1,在该第1收容空间S1内收容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电路元件7和第2封装件2。
第1封装件5进行了气密密封,第1收容空间S1成为减压状态(例如10Pa以下。优选为真空)。由此,能够使第1收容空间S1作为隔热层发挥功能,成为更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1。但是,第1收容空间S1的环境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第1底座51的结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使用氧化铝等各种陶瓷。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对陶瓷片(生片)的层叠体进行烧结来制造第1底座51。并且,作为第1盖部52的结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是线膨胀系数与第1底座51的结构材料近似的部件即可。例如,在设第1底座51的结构材料为所述陶瓷的情况下,优选第1盖部52的结构材料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伐等合金)。
并且,第1底座51具有配置在第1凹部511a的底面上的多个内部端子512、配置在第2凹部511b的底面上的多个内部端子513以及配置在第1底座51的底面(第1封装件5的上表面)上的多个外部端子514。各内部端子512经由键合线BW4与第2封装件2的外部端子213或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电连接,各内部端子513经由键合线BW3与电路元件7电连接。并且,内部端子512、513经由埋设在第1底座51内的内部布线515相互电连接,或者,与外部端子514电连接。
[第1、第2发热元件]
如图5所示,振荡器1具有经由粘接剂等固定在第2凹部511b的底面上的第1发热元件6A和第2发热元件6B。这些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是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并且对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使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的温度大致保持恒定的具有所谓“恒温功能”的电子部件。
这样,作为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的要素,振荡器1具有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所以,能够更加强力地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因此,在外部的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使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的温度保持恒定(换言之,能够减少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的温度变动)。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具有温度特性(特性根据温度而变化的性质),所以,通过使它们保持恒定温度,能够有效地抑制频率的变动,成为具有优良的频率稳定度、可靠性较高的振荡器1。
如图6所示,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配置成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在中间夹着电路元件7。因此,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从两侧均匀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能够更高精度地使电路元件7的温度保持恒定。这里,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在设电路元件7与第1发热元件6A的分开距离为L1、电路元件7与第2发热元件6B的分开距离为L2时,优选满足0.9≤L1/L2≤1.1的关系,更加优选满足0.95≤L1/L2≤1.05的关系。通过满足这种关系,能够将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热大致均等地传递到电路元件7,能够更加均匀且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
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同样,这种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例如具备具有功率晶体管的发热电路61A、61B以及由二极管或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检测电路62A、62B,根据来自温度检测电路62A、62B的输出对发热电路61A、61B的温度进行控制,能够使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保持恒定温度。另外,发热电路61A、61B和温度检测电路62A、62B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6所示,在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端子63A、63B,这些多个端子63A、63B分别经由键合线BW4与内部端子512电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这种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上固定有第2封装件2。具体而言,第2封装件2经由固定部件59安装在第1发热元件6A和第2发热元件6B的下表面。这样,通过在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上固定第2封装件2,能够高效地将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热经由第2封装件2传递到振动元件3。因此,容易使振动元件3的温度保持恒定,并且能够削减功耗。并且,第2封装件2配置成在与第1底座51之间夹着电路元件7,电路元件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2封装件2与第1底座51之间。由此,还能够通过由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加热的第1底座51和第2封装件2,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即,能够从上下左右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从左右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通过第1底座51和第2封装件2从上下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更加高效且均匀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元件7的整体位于第2封装件2与第1底座51之间,所以,上述效果更加显著。
并且,如图5所示,第2封装件2将第2盖部22配置在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侧,在第2盖部22固定于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上。如上所述,第2盖部22能够由可伐等合金构成,与第2底座21相比,能够提高热传导率。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将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热传递到第2封装件2。这样,通过使用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直接对热传导率较高的第2盖部22进行加热,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进而,第2盖部22的热均匀地稳定地经由第2底座21传递到振动元件3,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使振动元件3的温度保持恒定。
并且,如图6所示,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相对于第2封装件2的中心O彼此配置在相反侧。并且,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第1发热元件6A配置成与第2封装件2的一个长边2a重合,第2发热元件6B配置成与第2封装件2的另一个长边2b重合。并且,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配置成振动元件3的中心和电路元件7的中心重合,第1发热元件6A与振动元件3的分开距离和第2发热元件6B与振动元件3的分开距离大致相等。通过使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成为这种配置,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热大致均等地经由第2封装件2传递到振动元件3,所以,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均匀且高效地对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并且,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密封圈23配置成包围电路元件7的至少一部分。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23配置成包围电路元件7的整周。根据这种配置,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能够使第2封装件2(第2盖部22)与电路元件7的整体重合,所以,能够通过第2封装件2的热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
并且,如图7所示,电路元件7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配置在第3发热元件4A与第4发热元件4B之间。具体而言,电路元件7的中心在第2封装件2的俯视时位于第3发热元件4A与第4发热元件4B之间,电路元件7的中心与第3发热元件4A的分开距离和电路元件7的中心与第4发热元件4B的分开距离大致相等。因此,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热大致均等地传递到电路元件7,能够通过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均匀且更加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
并且,如图7所示,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分别配置成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不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重合。例如,当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至少一部分与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重合时,在重合的部分,第2封装件2可能过度被加热,可能在第2封装件2内产生过度的温度不均(温度梯度)。当产生这种温度不均时,可能妨碍稳定地对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是不理想的。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以不重合的方式配置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和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能够稳定地对振动元件3和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但是,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和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也可以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合。
并且,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第1发热元件6A和第2发热元件6B沿着第1方向X并列配置,第3发热元件4A和第4发热元件4B沿着与第1方向X交叉的第2方向Y并列配置。因此,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能够通过4个发热元件4A、4B、6A、6B从四个方向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由此,能够更加高效且均匀地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1方向X和第2方向Y正交、且4个发热元件4A、4B、6A、6B相对于电路元件7的中心对称(即,俯视时的从电路元件7的中心起的分开距离相等)的方式进行配置,所以,上述效果更加显著。
[电路元件]
如图5和图6所示,电路元件7经由粘接剂等固定在第3凹部511c的底面上。并且,电路元件7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位于第1封装件5的大致中央。并且,电路元件7经由键合线BW3与内部端子513电连接。这种电路元件7例如具有使振动元件3振荡的振荡电路71、以及根据温度检测电路42A、42B的输出对发热电路41A、41B的工作进行控制且根据温度检测电路62A、62B的输出对发热电路61A、61B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电路72。另外,温度控制电路72能够分别独立地对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驱动进行控制。
[电路部件]
如图5所示,在第1封装件5的上表面(第1底座51的底面)5a配置有多个电路部件12。多个电路部件12是与电路元件7一起构成振荡电路71和温度控制电路72的电路结构部件。这样,通过在第1封装件5的外侧配置电路部件12,能够实现第1封装件5的小型化,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更加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另外,电路部件12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举出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等。这些电路部件中也存在具有温度特性的部件。因此,通过在第1封装件5的上表面5a配置电路部件12,即隔着第1底座51相对地配置电路部件12和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对电路部件12进行加热,能够使电路部件12和电路元件7成为大致相同的温度,并且保持恒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频率的变动,成为具有优良的频率稳定度的振荡器1。
[布线基板]
布线基板8能够由公知的刚性印刷布线基板构成,如图1所示,例如具有硬质的基部81和配置在基部81上的布线82。并且,在基部81设置有开口811,在该开口811内配置有第1封装件5。
[挠性基板]
如图1所示,挠性基板9支承第1封装件5,并且与布线基板8连接。挠性基板9和第1封装件5经由导电性的固定部件98固定,挠性基板9和布线基板8经由导电性的固定部件99固定。这种挠性基板9能够由公知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构成,具备具有挠性的片状(膜状)的基部91和配置在基部91上的布线92。
基部91呈片状,具有设定在其中央部的封装件安装区域9A和设定在缘部的布线基板连接区域9B。而且,在封装件安装区域9A上安装有第1封装件5,在布线基板连接区域9B与布线基板8连接。并且,布线92在封装件安装区域9A经由固定部件98与第1封装件5的各外部端子514电连接,在布线基板连接区域9B经由固定部件99与布线82电连接。这种挠性基板9具有挠性,所以,例如,能够随着第1封装件5和布线基板8的热膨胀而变形。因此,不容易对与第1封装件5、布线基板8的接合部分施加压力,第1封装件5与挠性基板9以及布线基板8与挠性基板9的机械和电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特别是在通过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进行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的温度控制的情况下,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和电源未接通的状态下,温度大幅不同,所以,与不具有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3发热元件4A、第4发热元件4B的振荡器相比,热膨胀引起的变形增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可靠性。并且,在施加冲击时,能够利用挠性基板9吸收、缓和该冲击,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破损的可能性。
并且,在基部91的封装件安装区域9A形成有开口911,在该开口911内配置有电路部件12。通过设置开口911,不会妨碍在第1封装件5的上表面安装电路部件12。另外,开口911的形状可以是不在基部91的侧面开放的闭合形状,也可以是在挠性基板9的侧面开放的打开形状。
[第3封装件、销]
如图1所示,第3封装件10收容由第1封装件5、挠性基板9和布线基板8构成的构造体1A。通过这种第3封装件10,能够保护构造体1A。
第3封装件10具有板状的第3底座101和与第3底座101接合的帽状的第3盖部102,在由它们形成的第3收容空间S3内收容构造体1A。第3封装件10进行了气密密封,第3收容空间S3成为减压状态(10Pa以下。优选为真空)。由此,能够使第3收容空间S3作为隔热层发挥功能,成为更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1。但是,第3收容空间S3的环境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填充氮、氩等惰性气体而成为大气压,还可以向大气开放。
另外,第3底座101和第3盖部102例如分别能够由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等构成。
并且,在第3底座101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各贯通孔内插入导电性的销11。各销11由密封端子等构成,贯通孔与销11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材料103气密密封。并且,通过密封材料103,销11固定在第3底座101上。并且,各销11利用其上端部固定在布线基板8上,将构造体1A在从第3封装件10分离的状态下固定在第3封装件10上。因此,外部的热不容易传递到构造体1A,成为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1。
并且,销11与设置在布线基板8上的布线82电连接。销11的下端部露出到振荡器1的外部,所以,经由该下端部,能够容易地将振荡器1与母板等外部装置机械和电连接。
<第2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俯视图。
下面,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对第2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进行说明,省略相同事项的说明。
主要是具有配置在第1封装件内的第5发热元件,除此以外,第2实施方式的振荡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相同。另外,在图8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1中,在第1封装件5内,除了设置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以外,还设置第5发热元件6C。并且,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第5发热元件6C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以包围电路元件7的方式等间隔地配置在电路元件7的周围。而且,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在设电路元件7与第1发热元件6A的分开距离为L1、电路元件7与第2发热元件6B的分开距离为L2、第1发热元件6A与第2发热元件6B的分开距离为L3时,满足L1<L3且L2<L3的关系。根据这种结构的振荡器1,能够通过第1发热元件6A和第2发热元件6B高效地对电路元件7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减少电路元件7相对于规定温度的变动,成为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温度变动的影响的振荡器1。
并且,在第1封装件5的俯视时,在设电路元件7与第5发热元件6C的分开距离为L4、第1发热元件6A与第5发热元件6C的分开距离为L5、第2发热元件6B与第5发热元件6C的分开距离为L6时,满足L4<L5且L4<L6的关系。但是,第5发热元件6C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省略第5发热元件6C。
通过这种第2实施方式,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剖视图。
下面,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对第3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进行说明,省略相同事项的说明。
主要是第2封装件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第3实施方式的振荡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相同。另外,在图9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1中,第2封装件2在第2底座21的底面中经由固定部件59固定在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上。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1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第2封装件2上下反转地进行配置。由此,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缩短从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到振动元件3的热的路径,所以,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另外,由于这种配置,在第2底座21的下表面、且从第2盖部22露出的部分配置有外部端子213。通过在这种部位配置外部端子213,能够容易地将外部端子213和内部端子512线键合。
通过这种第3实施方式,也能够发挥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的俯视图。
下面,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对第4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进行说明,省略相同事项的说明。
主要是第1、第2发热元件的数量不同,除此以外,第4实施方式的振荡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振荡器相同。另外,在图10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1中,配置2个第1发热元件6A,配置2个第2发热元件6B。2个第1发热元件6A沿着第2封装件2的一个长边2a并列配置,配置成与长边2a重合。另一方面,2个第2发热元件6B沿着第2封装件2的另一个长边2b并列配置,配置成与长边2b重合。这样,通过各配置2个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各具有一个第1发热元件6A、第2发热元件6B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强力地对电路元件7和振动元件3进行加热。
通过这种第4实施方式,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电子设备]
接着,对具有本发明的振荡器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该图中,个人计算机1100由具有键盘1102的主体部1104和具有显示部1108的显示单元1106构成,显示单元1106经由铰链构造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主体部1104上。在这种个人计算机1100中内置有振荡器1。
图1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便携电话机(还包括PHS)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该图中,便携电话机1200具有天线(未图示)、多个操作按钮1202、受话口1204和送话口1206,在操作按钮1202与受话口1204之间配置有显示部1208。在这种便携电话机1200中内置有振荡器1。
图13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构成为在数字静态照相机1300中的外壳(机身)1302的背面设置有显示部1310,根据基于CCD的摄像信号进行显示,显示部1310作为将被摄体显示为电子图像的取景器发挥功能。并且,在外壳1302的正面侧(图中背面侧)设置有包含光学镜头(摄像光学系统)和CCD等的受光单元1304。而且,拍摄者确认显示部1310中显示的被摄体像,当按压快门按钮1306后,该时刻的CCD的摄像信号被转送到存储器1308进行存储。在这种数字静态照相机1300中内置有振荡器1。
这种电子设备具有振荡器1,所以,能够发挥上述振荡器1的效果,能够发挥优良的可靠性。
另外,除了图11的个人计算机、图12的便携电话机、图13的数字静态照相机以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例如还能够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终端、钟表(包括智能手表)、喷墨式排出装置(例如喷墨打印机)、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电视机、HMD(头戴式显示器)等的可穿戴终端、摄像机、录像机、车载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还包括带通信功能的电子记事本)、电子辞典、计算器、电子游戏设备、文字处理器、工作站、视频电话、防盗用电视监视器、电子双筒望远镜、POS终端、医疗设备(例如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计、心电图计测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电子内窥镜)、鱼群探测器、各种测定设备、移动终端基站用设备、计量仪器类(例如车辆、飞机、船舶的计量仪器类)、飞行模拟器、网络服务器等。
[移动体]
接着,对具有本发明的振荡器的移动体进行说明。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移动体的汽车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在汽车1500中内置有振荡器1。振荡器1例如能够广泛应用于无钥匙进入、防盗控制系统、车载导航系统、汽车空调、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轮胎压力监控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发动机控制、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电池监视器、车体姿态控制系统等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
这种汽车1500具有振荡器1,所以,能够发挥上述振荡器1的效果,能够发挥优良的可靠性。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各部的结构能够置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并且,也可以对本发明附加其他的任意结构物。
并且,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石英振动元件作为振荡元件的结构,但是,振荡元件不限于石英振动元件,例如能够使用氮化铝(AlN)、铌酸锂(LiNbO3)、钽酸锂(LiTaO3)、锆钛酸铅(PZT)、四硼酸锂(Li2B4O7)、硅酸镧镓(La3Ga5SiO14)、铌酸钾(KNbO3)、磷酸钾(GaPO4)、砷化镓(GaAs)、氧化锌(ZnO、Zn2O3)、钛酸钡(BaTiO3)、钛酸铅(PbPO3)、铌酸钾钠((K,Na)NbO3)、铁酸铋(BiFeO3)、铌酸钠(NaNbO3)、钛酸铋(Bi4Ti3O12)、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等氧化物基板;在玻璃基板上层叠氮化铝或五氧化二钽(Ta2O5)等压电体材料而构成的层叠压电基板、或使用压电陶瓷等的压电振动元件。并且,还能够使用在硅基板上配置压电元件而构成的振动元件。并且,石英振动元件不限于SC切的振动元件,例如也可以使用AT切、BT切、Z切、LT切等的振动元件。
并且,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2封装件上配置第3、第4发热元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省略第3、第4发热元件中的至少一方,还可以配置其他发热元件。

Claims (14)

1.一种振荡器,其包括:
第1封装件,其包括第1底座和与所述第1底座接合的第1盖部;
第1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
第2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以及
电路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俯视时,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之间。
2.一种振荡器,其包括:
第1封装件,其包括第1底座和与所述第1底座接合的第1盖部;
第1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
第2温度控制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以及
电路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1底座上,包括振荡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俯视时,
在设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的距离为L1、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距离为L2、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距离为L3时,满足L1<L3且L2<L3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在俯视时,
在设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1、所述电路元件与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的分开距离为L2时,满足0.9≤L1/L2≤1.1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振荡器还包括:
第2封装件,其收容在所述第1封装件内,经由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上;以及
振荡元件,其收容在所述第2封装件内,
所述电路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封装件与所述第1底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第2封装件包括安装有所述振荡元件的第2底座、第2盖部、以及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配置在所述第2底座与所述第2盖部之间,并将所述第2底座和所述第2盖部接合,
在所述俯视时,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电路元件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振荡器还包括收容在所述第2封装件内的第3温度控制元件和第4温度控制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在所述俯视时,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所述第3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第4温度控制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在所述俯视时,所述第1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2温度控制元件沿着第1方向并列配置,所述第3温度控制元件和所述第4温度控制元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并列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第1封装件和所述第2封装件分别气密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振荡器还包括:
布线基板;以及
挠性基板,其支承所述第1封装件,并且与所述布线基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振荡器还具有收容所述布线基板、所述挠性基板和所述第1封装件的第3封装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荡器,其中,
所述振荡器包括贯通所述第3封装件的销,该销与所述布线基板电连接,并且将所述布线基板固定在所述第3封装件上。
13.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
14.一种移动体,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
CN201710441700.8A 2016-06-27 2017-06-13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Withdrawn CN107547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627 2016-06-27
JP2016126627A JP2018006809A (ja) 2016-06-27 2016-06-27 発振器、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083A true CN107547083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67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1700.8A Withdrawn CN107547083A (zh) 2016-06-27 2017-06-13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4647B2 (zh)
JP (1) JP2018006809A (zh)
CN (1) CN10754708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5605B2 (ja) * 2017-10-11 2020-01-2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電流導入端子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圧力保持装置及びx線撮像装置
JP2019153849A (ja) * 2018-02-28 2019-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JP2019153850A (ja) * 2018-02-28 2019-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JP7331376B2 (ja) * 2019-02-22 2023-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JP7516959B2 (ja) * 2020-07-30 2024-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
JP7559524B2 (ja) * 2020-11-26 2024-10-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
JP7544247B2 (ja) * 2021-02-25 2024-09-03 株式会社大真空 恒温槽型圧電発振器
JP2022148082A (ja) * 2021-03-24 2022-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振動デバイス
US11520391B1 (en) * 2021-05-14 2022-12-06 AA Power Inc. Power supply for a mining machine
JP2023031988A (ja) * 2021-08-26 2023-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振器
US11722096B2 (en) * 2021-09-30 2023-08-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ven controlled MEMS oscillator with multiple temperature control loop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3787A (ja) * 1987-12-28 1989-07-10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気密封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27579A (ja) * 1999-10-25 2001-05-1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圧電振動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圧電発振器
JP2005039435A (ja) * 2003-07-17 2005-02-10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表面実装型圧電発振器
US20050225406A1 (en) * 2004-01-29 2005-10-13 Kyocera Corporation Temperature-compensated quartz-crystal oscillator
JP200533331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恒温槽を用いた高安定用の水晶発振器
US7345552B2 (en) * 2004-05-19 2008-03-18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Constant temperature type crystal oscillator
JP2010177732A (ja) * 2009-01-27 2010-08-12 Epson Toyocom Corp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JP2011217302A (ja) * 2010-04-02 2011-10-27 Seiko Epson Corp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US20120139648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Temperature-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ing unit and crystal oscillator
JP2013005364A (ja) * 2011-06-21 2013-01-07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
CN10385618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US20140293551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atomic oscilla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oving object
JP2015186108A (ja) * 2014-03-25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JP2015228609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0870A (ja) * 1991-09-30 1993-04-09 Ribaa Eretetsuku Kk 水晶振動子
JP6183156B2 (ja) * 2013-10-30 2017-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振動デバイス、発振器、電子機器及び移動体
JP2015173315A (ja) 2014-03-11 2015-10-01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恒温槽付発振器の温度制御回路及び恒温槽付発振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3787A (ja) * 1987-12-28 1989-07-10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気密封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27579A (ja) * 1999-10-25 2001-05-1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圧電振動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圧電発振器
JP2005039435A (ja) * 2003-07-17 2005-02-10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表面実装型圧電発振器
US20050225406A1 (en) * 2004-01-29 2005-10-13 Kyocera Corporation Temperature-compensated quartz-crystal oscillator
JP200533331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恒温槽を用いた高安定用の水晶発振器
US7345552B2 (en) * 2004-05-19 2008-03-18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Constant temperature type crystal oscillator
JP2010177732A (ja) * 2009-01-27 2010-08-12 Epson Toyocom Corp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JP2011217302A (ja) * 2010-04-02 2011-10-27 Seiko Epson Corp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US20120139648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Nihon Dempa Kogyo Co., Ltd. Temperature-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ing unit and crystal oscillator
JP2013005364A (ja) * 2011-06-21 2013-01-07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
CN10385618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US20140293551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atomic oscilla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oving object
JP2015186108A (ja) * 2014-03-25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JP2015228609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恒温型圧電発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44647B2 (en) 2020-05-05
JP2018006809A (ja) 2018-01-11
US20170373637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083A (zh)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CN107547063A (zh)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CN104242865B (zh) 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CN107493087A (zh) 振荡器、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US9344056B2 (en) Resonator, oscilla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oving object
CN104079252B (zh) 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CN105322909A (zh) 电子器件封装用基板、电子器件封装、电子器件及制造方法
US10637481B2 (en) Oscill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638311B2 (ja) 振動デバイス、振動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発振器、電子機器、移動体および基地局
JP6965687B2 (ja) 発振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90267941A1 (en) Oscilla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05490661B (zh) 振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CN109842394A (zh) 振动器件、振动器件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US1056693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7211082B2 (ja) 振動デバイスおよび振動モジュール
JP6866588B2 (ja) 電子デバイス、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CN111510104A (zh) 振动器件、振动模块以及电子设备
US10536112B2 (en) Oscilla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5231191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11575361B2 (en) Resonator device, resonator modu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10875726B (zh) 振动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JP2017220702A (ja) 振動素子、振動素子の製造方法、振動子の製造方法、振動子、発振器、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US10720886B2 (en) Oscilla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JP2015231001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230318567A1 (en) Resonator device, resonator modu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