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9447A - 钢筋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钢筋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9447A
CN107399447A CN201710347260.XA CN201710347260A CN107399447A CN 107399447 A CN107399447 A CN 107399447A CN 201710347260 A CN201710347260 A CN 201710347260A CN 107399447 A CN107399447 A CN 107399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reinforcing
lid
binding machine
bar b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72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9447B (zh
Inventor
町田吉隆
松野匡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99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9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9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9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185Details of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5/00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 B21F15/02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 B21F15/04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without additional connecting elements or material, e.g.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10Bundling rods, sticks, or like elongated obj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钢筋捆扎机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筒的装卸的作业性的技术。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的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钢丝输送机构,其自卷线筒输送钢丝;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和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关闭的操作联动地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切换。以及/或者,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打开的操作联动地从第2状态向第1状态切换。

Description

钢筋捆扎机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捆扎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的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钢丝输送机构,其自卷线筒输送钢丝;开闭式的盖,其覆盖钢丝输送机构的一部分;施力机构,其以使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2状态向第1状态切换的方式使作用力进行作用;锁定机构,其禁止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2状态向第1状态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5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安装卷线筒时,需要进行将卷线筒安装到第1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上的动作、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使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切换的动作、利用锁定机构锁定卷线筒支承机构的动作、将自卷线筒延伸的钢丝安置到卷线筒输送机构上的动作以及将盖关闭的动作,安装卷线筒的作业麻烦。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卸下卷线筒时,需要进行将盖打开的动作、自卷线筒输送机构卸下自卷线筒延伸的钢丝的动作、解除锁定机构对卷线筒支承机构的锁定的动作以及自第1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取出卷线筒的动作,卸下卷线筒的作业麻烦。
在本说明书中,在钢筋捆扎机中,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筒的装卸的作业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的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钢丝输送机构,其自卷线筒输送钢丝;以及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和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在该钢筋捆扎机中,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关闭的操作联动地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切换。
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安装卷线筒时,只进行将卷线筒安装到第1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上的动作、将自卷线筒延伸的钢丝安置到卷线筒输送机构上的动作以及将盖关闭的动作即可。即,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将卷线筒安装到第1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上并将盖关闭时,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1状态自动向第2状态切换,将卷线筒安装到钢筋捆扎机上。采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筒的安装的作业性。
本说明书还公开了一种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的另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钢丝输送机构,其自卷线筒输送钢丝;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和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在该钢筋捆扎机中,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打开的操作联动地从第2状态向第1状态切换。
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卸下卷线筒时,只进行将盖打开的动作、自卷线筒输送机构卸下自卷线筒延伸的钢丝的动作以及自第1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取出卷线筒的动作即可。即,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中,使用者通过将盖打开,能使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2状态自动向第1状态切换,自卷线筒支承机构取出卷线筒。采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筒的拆卸的作业性。
本说明书还公开了一种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的另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其对卷绕有钢丝的卷线筒进行支承;以及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在该钢筋捆扎机中,在盖打开并且卷线筒支承机构支承卷线筒的情况下,卷线筒的上部至少局部地向外部突出。
在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中,当使用者自卷线筒支承机构取出卷线筒时,由于卷线筒的上部向外部突出,因此能够易于抓住卷线筒。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立体图。
图3是从右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捆扎机主体4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从左前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钢丝输送机构32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捆扎机主体4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6是从左前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捆扎机主体4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立体图。
图8是从右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立体图。
图9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盖116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完全关闭了的状态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1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左壳体14和中继构件104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完全关闭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稍微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进一步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完全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盖116完全打开了的状态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钢筋捆扎机;4、捆扎机主体;6、把手;7、触发器;8、电池安装部;10、卷线筒;10a、卡合部;10b、轴承槽;10c、轴承槽;12、右壳体;14、左壳体;14a、通孔;14b、凹部;16、内壳体;18、第1操作显示部;20、主开关;22、主电源LED;24、第2操作显示部;26、设定按钮;28、显示部;30、卷线筒支承机构;32、钢丝输送机构;34、钢丝引导机构;36、制动机构;38、钢丝切断机构;40、钢丝扭转机构;42、引导构件;42a、通孔;43、基座构件;44、输送马达;46、主动齿轮;46a、V字形槽;47、减速机构;48、从动齿轮;48a、V字形槽;50、释放杆;50a、齿轮臂;50b、操作臂;50c、摆动轴;52、压缩弹簧;54、杆保持件;54a、弹簧支架部;56、固定杆;56a、摆动轴;56b、凹部;58、引导管;60、上侧卷曲引导件;62、下侧卷曲引导件;64、第1引导通路;66、第2引导通路;68、引导销;70、切割刀;72、第3引导通路;72a、右侧引导壁;72b、左侧引导壁;74、上侧引导壁;76、螺线管;78、连杆;80、制动臂;81、扭簧;82、连杆;84、扭转马达;86、减速机构;88、丝杠;90、套筒;92、钩;94、卷线筒装填室;96、固定轴承部;98、盖保持部;100、可动轴承部;102、轴承构件;104、中继构件;104a、凸部;106、盖保持构件;106a、凸轮突起;108、压缩弹簧;110、紧固件;112、紧固件;116、盖;116a、盖主体;116b、右侧安装部;116c、左侧安装部;116d、凸轮槽;134、控制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卷线筒具有轴承槽,卷线筒支承机构具有卷线筒装填室和轴承构件,所述卷线筒装填室能够载置卷线筒,所述轴承构件能与卷线筒的轴承槽卡合,并能在自卷线筒装填室取出卷线筒时和向卷线筒装填室放入卷线筒时不与卷线筒干涉的第1位置和与卷线筒的轴承槽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轴承构件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关闭的操作联动地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
采用所述的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在将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卷线筒支承机构。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轴承构件的前端呈锥形状。
采用所述的结构,在轴承构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时,轴承构件的前端的锥形状部分成为引导件,能够进行卷线筒与轴承构件的对位。在卷线筒支承机构以第1状态对卷线筒进行支承时,即使不进行卷线筒的定位,通过使卷线筒支承机构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切换,也能使轴承构件与卷线筒的轴承槽可靠地卡合。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与轴承构件借助凸轮机构联动。
采用所述的结构,由于盖与轴承构件机械性地联动,因此与借助电路使盖与轴承构件联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不易发生故障。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和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
采用所述的结构,在盖打开的状态下,卷线筒支承机构、钢丝输送机构的上方成为开口,因此把持着钢筋捆扎机的使用者能够易于从上方辨认卷线筒支承机构、钢丝输送机构的内部。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通过转动而进行开闭。
采用所述的结构,能使用于开闭盖的机构形成为简单的结构。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的转动轴线与被卷线筒支承机构以第2状态支承的卷线筒的旋转轴线大致一致。
采用所述的结构,与将盖的转动轴线配置在钢筋捆扎机的表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盖打开时的尺寸。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卷线筒具有轴承槽,卷线筒支承机构具有卷线筒装填室和轴承构件,所述卷线筒装填室能够载置卷线筒,所述轴承构件能与卷线筒的轴承槽卡合,并能在自卷线筒装填室取出卷线筒时和向卷线筒装填室放入卷线筒时不与卷线筒干涉的第1位置和与卷线筒的轴承槽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轴承构件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盖打开的操作联动地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
采用所述的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在将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卷线筒支承机构。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与轴承构件借助凸轮机构联动。
采用所述的结构,由于盖与轴承构件机械性地联动,因此与借助电路使盖与轴承构件联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不易发生故障。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在盖打开且卷线筒支承机构处于第1状态的情况下,卷线筒的上部至少局部地向外部突出。
采用所述的结构,当使用者取出卷线筒时,由于卷线筒的上部向外部突出,因此能够易于抓住卷线筒。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至少局部地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和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
采用所述的结构,在打开了盖的状态下,卷线筒支承机构、钢丝输送机构的上方成为开口,因此把持着钢筋捆扎机的使用者能够易于从上方辨认卷线筒支承机构、钢丝输送机构的内部。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通过转动而进行开闭。
采用所述的结构,能使用于开闭盖的机构形成为简单的结构。
所述的钢筋捆扎机也可以构成为盖的转动轴线与被卷线筒支承机构以第2状态支承的卷线筒的旋转轴线大致一致。
采用所述的结构,与将盖的转动轴线配置在钢筋捆扎机的表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盖打开时的尺寸。
实施例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图1所示的钢筋捆扎机2是利用钢丝W将多根钢筋R捆扎的电动工具。
如图1和图2所示,钢筋捆扎机2包括捆扎机主体4、设置在捆扎机主体4的下部的把手6和设置在把手6的下部的电池安装部8。在把手6的前方上部设置有触发器7。电池B能装卸地安装在电池安装部8的下部。通过将右壳体12和左壳体14组合,使捆扎机主体4、把手6和电池安装部8形成为一体。另外,捆扎机主体4在右壳体12与左壳体14之间具有内壳体16。右壳体12、左壳体14以及内壳体16能够分别为壳板。在捆扎机主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1操作显示部18。在第1操作显示部18上设置有切换钢筋捆扎机2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主开关20,以及显示钢筋捆扎机2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状态的主电源LED22。在电池安装部8的前方上表面设置有第2操作显示部24。在第2操作显示部24设置有用于设定钢丝W的送出量和扭转强度等的设定按钮26以及显示由设定按钮26设定的内容的显示部28。电池B、触发器7、第1操作显示部18以及第2操作显示部24与后述的控制基板134相连接。
如图3至图6所示,捆扎机主体4主要包括卷线筒支承机构30(参照图3)、钢丝输送机构32(参照图3和图4)、钢丝引导机构34(参照图5和图6)、制动机构36(参照图3)、钢丝切断机构38(参照图5)、钢丝扭转机构40(参照图5和图6)和控制基板134(参照图3、图5和图6)。另外,为了使图示清晰,在图3中,省略图示右壳体12和盖116(详见后述),在图4中,省略图示盖116,在图6中,省略图示左壳体14和盖116。另外,在图3至图6中,也省略图示钢筋捆扎机2的内部的布线。控制基板134在捆扎机主体4的中央下部以横跨内壳体16的方式配置。控制基板134的一部分自内壳体16观察配置在一侧(右壳体12侧),控制基板134的另一部分自内壳体16观察配置在另一侧(左壳体14侧)。
图3所示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能在将卷绕有钢丝W的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卷线筒10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详细说明见后述。
图3和图4所示的钢丝输送机构32向捆扎机主体4的前方的钢丝引导机构34(参照图5和图6)送出自被第2状态的卷线筒支承机构30(参照图3)支承的卷线筒10供给的钢丝W。钢丝输送机构32包括引导构件42、基座构件43、输送马达44、主动齿轮46、减速机构47、从动齿轮48、释放杆50、压缩弹簧52、杆保持件54以及固定杆56。引导构件42具有后端宽且前端窄的圆台形状的通孔42a。引导构件42固定在基座构件43上。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8配置在比引导构件42靠前方的位置。主动齿轮46借助减速机构47而与输送马达44相连结,利用输送马达44的驱动进行旋转。输送马达44利用未图示的布线与控制基板134相连接。控制基板134能够控制输送马达44的动作。在主动齿轮46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中央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V字形槽46a。如图4所示,从动齿轮48能旋转地支承于释放杆50的齿轮臂50a。在从动齿轮48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中央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V字形槽48a。释放杆50是包括齿轮臂50a和操作臂50b的大致L字形的构件。释放杆50借助摆动轴50c能摆动地支承于基座构件43。释放杆50的操作臂50b借助压缩弹簧52而与杆保持件54的弹簧支架部54a相连结。杆保持件54被内壳体16和左壳体14夹持固定。压缩弹簧52沿使操作臂50b自弹簧支架部54a离开的方向对操作臂50b施力。在通常时,因压缩弹簧52的作用力,使从动齿轮48靠近主动齿轮46的方向的转距作用于释放杆50,从动齿轮48被压靠于主动齿轮46。由此,从动齿轮48的侧面的齿与主动齿轮46的侧面的齿卡合,并且钢丝W被夹持在主动齿轮46的V字形槽46a与从动齿轮48的V字形槽48a之间。在该状态下,当输送马达44使主动齿轮46旋转时,从动齿轮48逆向旋转,并且将利用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8夹持的钢丝W向钢丝引导机构34送出,自卷线筒10拉出钢丝W。
固定杆56借助摆动轴56a能摆动地支承于杆保持件54。利用未图示的扭簧沿与释放杆50的操作臂50b抵接的方向对固定杆56施力。在固定杆56上形成有与释放杆50的操作臂50b的前端卡合的凹部56b。
当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克服压缩弹簧52的作用力而按压操作臂50b时,释放杆50绕摆动轴50c进行摆动,从动齿轮48离开主动齿轮46。此时,固定杆56绕摆动轴56a进行摆动,操作臂50b的前端与凹部56b卡合,从而操作臂50b保持被按压了的状态。在将自被卷线筒支承机构30支承的卷线筒10延伸的钢丝W安置到钢丝输送机构32上时,使用者按压操作臂50b而使从动齿轮48离开主动齿轮46,使在该状态下自卷线筒10拉出的钢丝W的前端经由引导构件42的通孔42a而配置在主动齿轮46与从动齿轮48之间。并且,当使用者使固定杆56沿离开操作臂50b的方向进行摆动时,释放杆50绕摆动轴50c进行摆动,从动齿轮48与主动齿轮46卡合,并且钢丝W被夹持在主动齿轮46的V字形槽46a与从动齿轮48的V字形槽48a之间。
图5和图6所示的钢丝引导机构34将自钢丝输送机构32输送的钢丝W呈圆环状引导到钢筋R的周围。钢丝引导机构34包括引导管58、上侧卷曲引导件60和下侧卷曲引导件62。引导管58的后方侧的端部朝向主动齿轮46与从动齿轮48之间开口。自钢丝输送机构32输送的钢丝W被向引导管58的内部送入。引导管58的前方侧的端部朝向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内部开口。在上侧卷曲引导件60设置有用于引导自引导管58输送的钢丝W的第1引导通路64以及用于引导自下侧卷曲引导件62输送的钢丝W的第2引导通路66(参照图6)。
如图5所示,在第1引导通路64设置有多个引导销68和切割刀70,所述引导销68以使钢丝W带有向下的卷曲倾向的方式引导钢丝W,所述切割刀70构成后述的钢丝切断机构38的一部分。自引导管58输送的钢丝W在第1引导通路64内被引导销68引导,通过切割刀70而自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前端向下侧卷曲引导件62输送。
如图6所示,在下侧卷曲引导件62设置有第3引导通路72。第3引导通路72具有对自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前端输送的钢丝W进行引导的右侧引导壁72a以及左侧引导壁72b。利用下侧卷曲引导件62引导的钢丝W被朝向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第2引导通路66的后端输送。
在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第2引导通路66设置有上侧引导壁74,该上侧引导壁74引导自下侧卷曲引导件62输送来的钢丝W,并自上侧卷曲引导件60的前端朝向下侧卷曲引导件62输送该钢丝W。
利用上侧卷曲引导件60和下侧卷曲引导件62将自钢丝输送机构32输送的钢丝W呈圆环状卷绕在钢筋R的周围。当钢丝输送机构32以由使用者设定的钢丝W的送出量送出钢丝W时,使输送马达44停止运转而停止钢丝W的送出。
图3所示的制动机构36与钢丝输送机构32停止钢丝W的送出相联动地使卷线筒10的旋转停止。制动机构36包括螺线管76、连杆78、制动臂80和扭簧81。制动机构36的螺线管76利用未图示的布线而与控制基板134相连接。控制基板134能够控制制动机构36的动作。在卷线筒10上沿径向以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有与制动臂80卡合的卡合部10a。在未向螺线管76通电的状态下,利用扭簧81的作用力使制动臂80离开卷线筒10的卡合部10a。在向螺线管76通电了的状态下,制动臂80借助连杆78克服扭簧81的作用力地进行转动,从而制动臂80与卷线筒10的卡合部10a卡合。在钢丝输送机构32送出钢丝W时,制动机构36不向螺线管76通电,使制动臂80离开卷线筒10的卡合部10a。由此,卷线筒10能够自如旋转,钢丝输送机构32能够自卷线筒10拉出钢丝W。另外,在钢丝输送机构32停止送出钢丝W时,制动机构36向螺线管76通电,使制动臂80与卷线筒10的卡合部10a卡合。由此,卷线筒10的旋转被禁止。由此,能够防止在钢丝输送机构32停止了钢丝W的送出后,卷线筒10因惯性仍继续旋转,从而导致钢丝W在卷线筒10与钢丝输送机构32之间松弛。
图5所示的钢丝切断机构38在将钢丝W卷绕在钢筋R的周围的状态下切断钢丝W。钢丝切断机构38包括切割刀70和连杆82。连杆82与后述的钢丝扭转机构40联动而使切割刀70旋转。通过使切割刀70旋转,将在切割刀70的内部通过的钢丝W切断。
图6所示的钢丝扭转机构40通过使卷绕在钢筋R的周围的钢丝W扭转,而利用钢丝W捆扎钢筋R。钢丝扭转机构40包括扭转马达84、减速机构86、丝杠88(参照图5)、套筒90和一对钩92。
扭转马达84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86向丝杠88传递。扭转马达84能够正向旋转以及逆向旋转,相对应地丝杠88也能正向旋转以及逆向旋转。扭转马达84利用未图示的布线与控制基板134相连接。控制基板134能够控制扭转马达84的动作。套筒90配置为将丝杠88的周围覆盖。在禁止套筒90的旋转的状态下,当丝杠88正向旋转时,套筒90朝向前方移动,当丝杠88沿逆向旋转时,套筒90朝向后方移动。另外,在允许套筒90的旋转的状态下,当丝杠88旋转时,套筒90与丝杠88一起进行旋转。另外,当套筒90从初始位置前进至预定的位置时,钢丝切断机构38的连杆82使切割刀70旋转。一对钩92设置在套筒90的前端,依据套筒9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开闭。当套筒90向前方移动时,一对钩92闭合,对钢丝W进行把持。相反,当套筒90向后方移动时,一对钩92打开而释放钢丝W。
钢丝扭转机构40在将钢丝W卷绕在钢筋R的周围的状态下,使扭转马达84旋转。此时,套筒90的旋转被禁止,套筒90因丝杠88的旋转而前进,并且一对钩92前进,一对钩92闭合而对钢丝W进行把持。随后,当允许套筒90的旋转时,利用丝杠88的旋转使套筒90进行旋转,并且使一对钩92进行旋转。由此,钢丝W扭转而捆扎钢筋R。钢丝W的扭转强度能够由使用者预先设定。当钢丝扭转机构40使钢丝W扭转至设定的扭转强度时,使扭转马达84逆向旋转。此时,套筒90的旋转被禁止,利用丝杠88的旋转使套筒90后退,并且使一对钩92一边打开一边后退,将钢丝W释放。随后,一对钩92后退至初始位置,并且允许套筒90的旋转,一对钩92返回至初始角度。
如图1所示,使用者将钢筋捆扎机2配置为使多根钢筋R位于上侧卷曲引导件60与下侧卷曲引导件62之间,当对触发器7进行拉动操作时,钢筋捆扎机2执行如下一连串的动作,即、利用钢丝输送机构32、钢丝引导机构34以及制动机构36将钢丝W卷绕在钢筋R的周围,并且利用钢丝切断机构38以及钢丝扭转机构40将钢丝W切断,使卷绕在钢筋R上的钢丝W扭转。
以下,说明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详细结构。如图7至图11所示,卷线筒支承机构30包括卷线筒装填室94、固定轴承部96、盖保持部98、可动轴承部100和盖116(参照图9)。另外,为了使图示清晰,在图7和图8中,省略图示卷线筒10和盖116。
卷线筒装填室94形成为能将卷线筒10载置在内部的形状。卷线筒装填室94的上方开口,能自上方取出或放入卷线筒10。卷线筒装填室94的前表面由内壳体16规定。卷线筒装填室94的右表面由右壳体12和内壳体16规定。卷线筒装填室94的左表面由左壳体14规定。卷线筒装填室94的后表面以及底面由右壳体12、左壳体14和内壳体16规定。在捆扎机主体4的前后方向上,卷线筒装填室94的前表面、底面以及后表面形成向下凸出的圆弧形状。因此,在将卷线筒10装填到卷线筒装填室94内时,卷线筒10被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的最下部。
如图7所示,固定轴承部96配置为自卷线筒装填室94的右表面向卷线筒装填室94的内部突出。详细而言,固定轴承部96配置为在内壳体16的与左壳体14相对的面上朝向左壳体14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承部96与内壳体16形成为一体。固定轴承部96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形。固定轴承部96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与捆扎机主体4的左右方向大致一致。固定轴承部96的前端的角部呈锥形状。如图10所示,在卷线筒10的与固定轴承部96相对的一侧的面的中央形成有圆筒形状的轴承槽10b。固定轴承部96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b卡合而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8所示,盖保持部98配置在右壳体12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盖保持部98与右壳体12形成为一体。盖保持部98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形。盖保持部98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与固定轴承部96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大致一致。
可动轴承部100配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左表面上。详细而言,可动轴承部100配置为贯穿左壳体14。如图10所示,可动轴承部100包括轴承构件102、中继构件104、盖保持构件106和压缩弹簧108。
如图8所示,轴承构件102配置为自卷线筒装填室94的左表面向卷线筒装填室94的内部突出。轴承构件102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形。轴承构件102的前端的角部呈锥形状。轴承构件102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与固定轴承部96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大致一致。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轴承构件102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称为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如图10所示,在卷线筒10的与轴承构件102相对的一侧的面的中央形成有圆筒形状的轴承槽10c。轴承构件102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c卡合而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构件102借助紧固件110固定在中继构件104上。
如图11所示,中继构件104贯穿形成于左壳体14的通孔14a而支承于左壳体14。中继构件104以能沿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即,捆扎机主体4的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壳体14。在中继构件104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沿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凸部104a,在通孔14a形成有与凸部104a对应的凹部14b。因此,中继构件104以不能绕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即,捆扎机主体4的左右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左壳体14。如图10所示,中继构件104借助紧固件112固定在盖保持构件106上。
如图7所示,盖保持构件106配置在左壳体14的外侧。盖保持构件106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形。盖保持构件106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与轴承构件102的圆筒形状的中心轴线大致一致。另外,在盖保持构件106的圆筒形状的外侧面上以径向的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凸轮突起106a。
如图10所示,压缩弹簧108将左壳体14与轴承构件102连结。压缩弹簧108沿靠近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对轴承构件102施力。
如图9所示,盖116包括盖主体116a、右侧安装部116b和左侧安装部116c。盖主体116a形成为将卷线筒装填室94的上方和钢丝输送机构32的上方覆盖的形状。更详细而言,盖主体116a形成为在上方将卷线筒装填室94内的卷线筒10、钢丝输送机构32的引导构件42、基座构件43、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8覆盖的形状。通过使盖主体116a覆盖卷线筒装填室94的上方,能够防止钢丝W松弛而脱离卷线筒10,并且能够防止水、灰尘和沙子等从外部进入到卷线筒装填室94内。通过使盖主体116a覆盖钢丝输送机构32的上方,能够防止水、灰尘和沙子等从外部进入到钢丝输送机构32内。为了使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易于进行盖116的开闭操作,将盖主体116a形成为易于从左右抓住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在盖主体116a上形成当使用者向后方拉起盖116时供手指勾挂的凸部或凹部。另外,为了即使在关闭了盖116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从外部辨认卷线筒10的状态,利用透明的材料形成盖主体116a。
右侧安装部116b形成为能够以能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图8所示的盖保持部98的外侧面上的圆环形状。左侧安装部116c形成为能够以能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图7所示的可动轴承部100的盖保持构件106的外侧面上的圆环形状。另外,在左侧安装部116c上以与盖保持构件106的凸轮突起106a相对应的方式沿径向以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凸轮槽116d。凸轮槽116d形成为在盖116完全关闭了的状态时使凸轮突起106a完全进入到内部的位置以及形状。另外,凸轮槽116d配置为在盖116完全打开了的状态时,处于脱离了凸轮突起106a的位置。凸轮突起106a和凸轮槽116d构成凸轮机构。
如图12所示,在盖116完全关闭了的状态下,利用压缩弹簧108使朝向捆扎机主体4的右侧(即,靠近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轴承构件102、中继构件104和盖保持构件106,并使将凸轮突起106a向凸轮槽116d的内部压入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轴承构件102、中继构件104和盖保持构件106。即,在盖116关闭了的状态下,利用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维持将盖116关闭了的状态。当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该状态抓住盖主体116a,克服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地向后方拉起盖主体116a时,右侧安装部116b相对于盖保持部98一边滑动一边转动,并且左侧安装部116c相对于盖保持构件106一边滑动一边转动。此时,如图13所示,自凸轮槽116d逐渐将凸轮突起106a推出去,盖保持构件106、中继构件104以及轴承构件102一体地向捆扎机主体4的左方向(即,离开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移动过去。另外,当在该状态下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盖主体116a放开手时,利用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使将凸轮突起106a向凸轮槽116d的内部压入的方向的力进行作用,盖116沿关闭的方向进行转动,盖116返回到关闭了的状态。当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图13所示的状态克服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地进一步向后方拉起盖主体116a时,如图14所示,凸轮突起106a处于自凸轮槽116d完全脱出的状态,凸轮突起106a与左侧安装部116c的未形成有凸轮槽116d的部位抵接而进行滑动。另外,即使在该状态下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盖主体116a放开手,由于凸轮突起106a位于脱离了凸轮槽116d的位置,因此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不会作为使盖116关闭的方向的力进行作用,盖116维持当下的打开角度不变。当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图14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方拉起盖主体116a时,如图15所示,盖116成为完全打开了的状态。
当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图15所示的盖116完全打开了的状态抓住盖主体116a,向前方推倒盖主体116a时,右侧安装部116b相对于盖保持部98一边滑动一边转动,并且左侧安装部116c相对于盖保持构件106一边滑动一边转动。并且,如图14和图13所示,当在盖116的转动的作用下从凸轮突起106a自凸轮槽116d完全脱出了的状态成为凸轮突起106a进入到凸轮槽116d内的状态时,利用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使轴承构件102、中继构件104和盖保持构件106一体地朝向捆扎机主体4的右方向(即,靠近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利用压缩弹簧108的作用力使将凸轮突起106a压入到凸轮槽116d的内部的方向的力进行作用,因此即使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自盖主体116a放开手,盖116也会沿关闭的方向进行转动,如图12所示,盖116成为完全关闭了的状态。
下面,说明将卷线筒10安装到钢筋捆扎机2上的顺序。首先,使用者使盖116处于打开了的状态,并将卷线筒10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上。如图16所示,在此时刻,轴承构件102配置在当自卷线筒装填室94取出卷线筒10或将卷线筒10放入到卷线筒装填室94中时不与卷线筒10干涉的位置,卷线筒10不与固定轴承部96和轴承构件102卡合,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在该状态下,可以说是将卷线筒10能装卸地支承于卷线筒支承机构30。随后,使用者自卷线筒10拉出钢丝W,并将钢丝W安置在钢丝输送机构32上。随后,当使用者关闭盖116时,轴承构件102沿靠近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移动至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c卡合的位置,如图10所示,轴承构件102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c卡合,并且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b与固定轴承部96卡合,从而卷线筒10以不能装卸的方式支承于卷线筒支承机构30。
如图10所示,在将卷线筒10安装到钢筋捆扎机2上的状态下,利用固定轴承部96和轴承构件102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旋转。当利用钢丝输送机构32自卷线筒10拉出钢丝W时,卷线筒10相对于固定轴承部96滑动,并且相对于轴承构件102滑动,卷线筒10旋转。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固定轴承部96能够相对于内壳体16旋转,使卷线筒10不相对于固定轴承部96滑动地进行旋转,也可以构成为使卷线筒10不相对于轴承构件102滑动地进行旋转。
下面,说明自钢筋捆扎机2卸下卷线筒10的顺序。当使用者打开盖116时,轴承构件102沿离开固定轴承部96的方向移动,从而轴承构件102离开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c,并且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b离开固定轴承部96,卷线筒10处于被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的状态。如图16所示,在该状态下,轴承构件102移动至在自卷线筒装填室94取出卷线筒10或将卷线筒10放入到卷线筒装填室94中时不与卷线筒10干涉的位置。使用者在从钢丝输送机构32上卸下了自卷线筒10延伸的钢丝W后,能够自卷线筒装填室94取出卷线筒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卷线筒支承机构30与由使用者进行的盖116的开闭操作联动地在将卷线筒10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的状态,即、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状态,与利用固定轴承部96和轴承构件102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即、将卷线筒10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通过形成为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筒10的装卸的作业性。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在盖116打开、卷线筒10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的情况下,卷线筒10的上部向比右壳体12、左壳体14以及内壳体16靠上方的位置突出,并且向捆扎机主体4的外部突出。通过形成为这种结构,使用者在取出卷线筒10时,能够易于抓住卷线筒10。另外,规定卷线筒装填室94的右表面的右壳体12以及内壳体16、规定卷线筒装填室94的左表面的左壳体14形成为关于固定轴承部96、盖保持部98以及可动轴承部100的支承构造,因此在捆扎机主体4的前后方向上,在固定轴承部96、盖保持部98以及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的附近,不能大幅降低所述壳体的上端的高度。但是,在捆扎机主体4的前后方向上,在比固定轴承部96、盖保持部98以及可动轴承部100的中心轴线靠前方侧或靠后方侧的位置,与中心轴线的附近相比,能够将所述壳体的上端的高度形成为较低,从而在使用者取出卷线筒10时,能够更加易于抓住卷线筒10。
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盖116的盖主体116a形成为将卷线筒支承机构30和钢丝输送机构32的上方覆盖的形状。采用这种结构,在打开了盖116的状态下,卷线筒支承机构30和钢丝输送机构32的上方成为开口,因此把持着钢筋捆扎机2的使用者能够易于从上方辨认卷线筒支承机构30和钢丝输送机构32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盖116的转动轴线与利用固定轴承部96和轴承构件102将卷线筒10支承为能够旋转时的卷线筒10的旋转轴线大致一致。在该情况下,与盖116的转动轴线位于捆扎机主体4的表面、例如位于捆扎机主体4的后端的情况相比,能使打开了盖116时的尺寸减小。
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盖116的盖主体116a形成为将卷线筒支承机构30和钢丝输送机构32二者覆盖的形状。与此不同,盖116的盖主体116a既可以形成为只覆盖卷线筒支承机构30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只覆盖钢丝输送机构32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固定轴承部96的前端和轴承构件102的前端分别呈锥形状。因此,即使在打开盖116并将卷线筒10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的状态时不使卷线筒10与固定轴承部96以及轴承构件102对位,在关闭盖116并使轴承构件102朝向固定轴承部96移动时,轴承构件102的前端的锥形状部分也会成为引导件,使轴承构件102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c卡合,并且固定轴承部96的前端的锥形状部分也会成为引导件,使固定轴承部96与卷线筒10的轴承槽10b卡合。即使在将卷线筒10载置在卷线筒装填室94的底面上的状态时,不使卷线筒10与固定轴承部96以及轴承构件102对位,也能利用固定轴承部96和轴承构件102可靠地支承卷线筒10。
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盖116和轴承构件102借助由凸轮突起106a和凸轮槽116d构成的凸轮机构联动。也可以与此不同,例如设置用于检测盖116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以及依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驱动轴承构件102的致动器,使盖116和轴承构件102借助电路联动。另外,在如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那样使盖116和轴承构件102借助由凸轮突起106a和凸轮槽116d构成的凸轮机构联动的情况下,盖116与轴承构件102是机械性地联动的,因此与盖116和轴承构件102借助电路联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不易发生故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中,以采用转动式结构进行开闭的盖116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与此不同,例如既可以使用以滑动式结构进行开闭的盖,也可以使用能够卸下的盖。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具体例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将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后得到的结构。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使用或者各种组合而发挥技术上的有用性,并不限定于提交时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组合。另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能够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的目的的技术本身具有技术上的有用性。

Claims (15)

1.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其中,
所述钢筋捆扎机包括:
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所述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所述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钢丝输送机构,其自所述卷线筒输送所述钢丝;
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及所述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所述盖关闭的操作联动地从所述第1状态向所述第2状态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卷线筒具有轴承槽,
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具有:
卷线筒装填室,其能够载置所述卷线筒;以及
轴承构件,其能与所述卷线筒的所述轴承槽卡合,能在自所述卷线筒装填室取出所述卷线筒时和向所述卷线筒装填室放入所述卷线筒时不与所述卷线筒干涉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卷线筒的所述轴承槽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所述轴承构件与由所述使用者进行的将所述盖关闭的操作联动地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轴承构件的前端呈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与所述轴承构件借助凸轮机构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及所述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通过转动而进行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的转动轴线与被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所述第2状态支承的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线大致一致。
8.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其中,
所述钢筋捆扎机包括:
卷线筒支承机构,其能在将卷绕有所述钢丝的卷线筒支承为能够装卸的第1状态与将所述卷线筒支承为不能装卸的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钢丝输送机构,其自所述卷线筒输送所述钢丝;
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及所述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与由使用者进行的将所述盖打开的操作联动地从所述第2状态向所述第1状态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卷线筒具有轴承槽,
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具有:
卷线筒装填室,其能够载置所述卷线筒;
轴承构件,其能与所述卷线筒的所述轴承槽卡合,在自所述卷线筒装填室取出所述卷线筒时和向所述卷线筒装填室放入所述卷线筒时不与所述卷线筒干涉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卷线筒的所述轴承槽卡合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所述轴承构件与由所述使用者进行的将所述盖打开的操作联动地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和所述轴承构件借助凸轮机构联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在所述盖打开并且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处于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卷线筒的上部至少局部地向外部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及所述钢丝输送机构中的至少一者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通过转动而进行开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盖的转动轴线与被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以所述第2状态支承的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线大致一致。
15.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利用钢丝捆扎多根钢筋,其中,
所述钢筋捆扎机包括:
卷线筒支承机构,其对卷绕有所述钢丝的卷线筒进行支承;
开闭式的盖,其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
在所述盖打开并且所述卷线筒支承机构支承所述卷线筒的情况下,所述卷线筒的上部至少局部地向外部突出。
CN201710347260.XA 2016-05-20 2017-05-17 钢筋捆扎机 Active CN107399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1717 2016-05-20
JP2016101717A JP6698425B2 (ja) 2016-05-20 2016-05-20 鉄筋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9447A true CN107399447A (zh) 2017-11-28
CN107399447B CN107399447B (zh) 2020-09-11

Family

ID=6025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7260.XA Active CN107399447B (zh) 2016-05-20 2017-05-17 钢筋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655348B2 (zh)
JP (1) JP6698425B2 (zh)
CN (1) CN107399447B (zh)
DE (1) DE10201711063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403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10614334A (zh) * 2018-06-19 2019-12-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筋捆扎机的传动设备、用于装配传动设备的方法和筋捆扎机
CN110816929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2343348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李绍清 一种钢筋角度连接装置
CN113247337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3247336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3474258A (zh) * 2019-02-27 2021-10-01 京瓷株式会社 钢筋捆扎机
CN114555476A (zh) * 2019-10-11 2022-05-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2553B2 (ja) * 2016-12-29 2021-11-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7040100B2 (ja) * 2018-02-16 2022-03-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208397169U (zh) * 2018-07-05 2019-01-18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钢筋捆扎机送丝盘制动机构
JP6633720B1 (ja) * 2018-11-08 2020-01-22 建ロボテック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用自走ロボット
CN110842841A (zh) * 2019-11-19 2020-02-28 徐州易尚饰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缆张紧结构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8067A (ja) * 1986-01-07 1987-07-1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1256448A (ja) * 1988-04-04 1989-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ル紙取付装置
JPH056015U (ja) * 1991-07-11 1993-01-29 マツ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の針金リールカバー装置
US5279336A (en) * 1992-05-21 1994-01-18 Max Co., Ltd. Wire binder
US6412725B2 (en) * 2000-01-11 2002-07-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upply magazine for containing recording material roll
JP3451437B2 (ja) * 2001-03-15 2003-09-29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巻取紙支持装置
JP2003341889A (ja) * 2002-05-28 2003-12-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紙ロール用給紙マガジン
JP200630651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ロール紙頭出し機構、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JP2008291642A (ja) * 2008-07-22 2008-12-04 Max Co Ltd 鉄筋結束機、ワイヤリール及びワイヤリールの識別方法
CN101353088B (zh) * 2008-06-20 2010-07-28 蔡昌开 钢筋捆扎机
CN102739892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JP2015147647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20160108632A1 (en) * 2013-05-23 2016-04-21 Taizhou Xindal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Rebar Ty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8613A (en) * 1995-06-30 1997-10-21 Max Co., Ltd.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JP4016784B2 (ja) * 2001-09-28 2007-12-0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ル
JP4710438B2 (ja) * 2005-07-01 2011-06-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2008202390A (ja) * 2007-01-25 2008-09-04 Max Co Ltd 鉄筋結束機のワイヤリール
JP5532610B2 (ja) * 2008-05-19 2014-06-2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ワイヤリール及び鉄筋結束機
EP2123847B1 (en) * 2008-05-19 2016-07-06 Max Co., Ltd. Brake system of wire reel i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4858488B2 (ja) 2008-05-19 2012-01-1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8067A (ja) * 1986-01-07 1987-07-1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1256448A (ja) * 1988-04-04 1989-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ル紙取付装置
JPH056015U (ja) * 1991-07-11 1993-01-29 マツ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の針金リールカバー装置
US5279336A (en) * 1992-05-21 1994-01-18 Max Co., Ltd. Wire binder
US6412725B2 (en) * 2000-01-11 2002-07-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upply magazine for containing recording material roll
JP3451437B2 (ja) * 2001-03-15 2003-09-29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巻取紙支持装置
JP2003341889A (ja) * 2002-05-28 2003-12-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紙ロール用給紙マガジン
JP200630651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ロール紙頭出し機構、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CN101353088B (zh) * 2008-06-20 2010-07-28 蔡昌开 钢筋捆扎机
JP2008291642A (ja) * 2008-07-22 2008-12-04 Max Co Ltd 鉄筋結束機、ワイヤリール及びワイヤリールの識別方法
CN102739892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US20160108632A1 (en) * 2013-05-23 2016-04-21 Taizhou Xindal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Rebar Tying Machine
JP2015147647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403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US11466466B2 (en) 2018-02-16 2022-10-11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tool
CN110155403B (zh) * 2018-02-16 2022-04-05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10614334A (zh) * 2018-06-19 2019-12-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筋捆扎机的传动设备、用于装配传动设备的方法和筋捆扎机
CN110816929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0816929B (zh) * 2018-08-07 2022-07-22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3474258A (zh) * 2019-02-27 2021-10-01 京瓷株式会社 钢筋捆扎机
CN114555476A (zh) * 2019-10-11 2022-05-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4555476B (zh) * 2019-10-11 2023-10-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3247336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3247337A (zh) * 2020-02-10 2021-08-1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US11819904B2 (en) 2020-02-10 2023-11-21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US11858670B2 (en) 2020-02-10 2024-01-02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CN112343348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李绍清 一种钢筋角度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98425B2 (ja) 2020-05-27
CN107399447B (zh) 2020-09-11
US10655348B2 (en) 2020-05-19
JP2017206302A (ja) 2017-11-24
US11098492B2 (en) 2021-08-24
US20200270881A1 (en) 2020-08-27
DE102017110636A1 (de) 2017-11-23
US20170335582A1 (en)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9447A (zh) 钢筋捆扎机
US5279336A (en) Wire binder
CN109154160B (zh) 钢筋捆扎机
CN107031891A (zh) 钢筋捆扎机
TWI500843B (zh) 鐵筋捆紮機
KR20200083667A (ko) 결속기
JP2621129B2 (ja) 洗濯機のドア開閉装置
JP5357018B2 (ja) 引出しの引込み装置
JP4562696B2 (ja) フラップ開放装置
CN114056637B (zh) 捆扎机
KR102662059B1 (ko) 결속기
EP3945180B1 (en) Binding machine
WO2008062213A2 (en) Wire tying machines
JP6489147B2 (ja)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JP2006325476A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JP6919017B2 (ja) 鉄筋結束機
RU2818274C2 (ru) Обвязочная машина
KR200166491Y1 (ko) 파레트포장결속기
JP2839834B2 (ja) 農用結束装置
JP4618428B2 (ja) 穀類自動計量機におけるシャッタ手動閉鎖装置
JP4943974B2 (ja) 窓開閉装置
RU2818741C2 (ru) Обвязочная машина
JPH0592106U (ja) 結束機の捩り用フック制御装置
JPH051244Y2 (zh)
JP2000000023A (ja)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排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