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5028A -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5028A
CN107125028A CN201710411168.5A CN201710411168A CN107125028A CN 107125028 A CN107125028 A CN 107125028A CN 201710411168 A CN201710411168 A CN 201710411168A CN 107125028 A CN107125028 A CN 107125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ma
yellow ring
agaric
days
domes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1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宏志
秦玲
张晨
李希政
路晓玉
吴海英
张智超
孟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INSTITUTE OF BI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INSTITUTE OF BI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INSTITUTE OF BIOLOGY filed Critical JILIN INSTITUTE OF BI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111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5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5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5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属于真菌人工培育领域,包括四个步骤如下:步骤一、野生黄环鳞伞菌母种培养、步骤二、野生黄环鳞液体菌种培养、步骤三、野生黄环鳞菌种培养及步骤四、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培养。本发明公开的人工培育方法,成功培育出黄环鳞伞,具有产量高、生长快、生物转化率稳定的特点,驯化的黄环鳞伞菌株转代3次不出现退化现象。驯化出的黄环鳞伞菌株生长发育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生物学形状稳定,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人工培育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关于黄环鳞伞菌株的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环鳞伞Descolea flavoannulata(L.Vassilieva)Horak,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球盖菇科、磷伞属。生于阔叶林地,外生菌根菌。菌盖直径5~12cm,初期半球形,后期逐渐平展,中部圆形突出。表面土黄色至黄褐色,具有纵向排列的细毛状鳞片,菌肉污黄色。菌褶直生至稍弯生,灰褐色至黄褐色,菌缘呈黄色粉状。菌柄长4~12cm,粗0.8~1.2cm,向下渐粗呈棒状,孢子印褐黄色。
黄环鳞伞氨基酸含量丰富,是食、药兼用珍稀菇类,其有效药用成分对艾氏癌抑制率为90%,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80%,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迫切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选种目标,在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采集质优形美、无病虫害发生的黄环鳞伞子实体,进行筛选、提纯、品比试验筛选优良菌株,提供黄环鳞伞人工驯化培育方法。
建立黄环鳞伞种质资源库,驯化出能够进行人工栽培的稳产、高抗优良菌株,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野生黄环鳞伞菌母种培养
选取形状完整、无病虫害的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将黄环鳞伞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黄环鳞伞切两半,采用接种钩取出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内部断面为5mm的组织块,放到PH值为6~6.5的斜面培养基中进行斜面培养,在23℃~2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萌发后,挑取前端菌丝转管提纯培养,经过5次提纯,每次培养时间为5天~7天;继续进行筛选驯化试验,选取无空泡、无杂菌的菌种作为黄环鳞伞一级母种;
步骤二、野生黄环鳞液体菌种培养
将所述步骤一中获得的黄环鳞伞一级母种,在装有200ml的培养液的摇瓶进行接菌,接种量为1cm见方的培养基,在23℃~27℃的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70转/分钟,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5~7天,获得菌种;
步骤三、野生黄环鳞菌种培养
取出菇袋备用,向出菇袋内装入20㎝高的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按照1.2kg/㎝2的高压灭菌1.5小时,或按照一个大气压,在100℃的条件下,灭菌11小时~12小时,冷却至22℃~25℃后,无菌操作接入所述步骤二中培养后的菌种,避光,在温度22℃~26℃、空气相对湿度50%~60%的条件下培养30天~45天,至菌丝长满全袋;
步骤四、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培养
将步骤三中培养的菌丝继续培养45天~55天,将出菇袋口打开出菇,保持温度在13℃~1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85%~90%,每天通风5小时~6小时,每天散射光照射5小时~6小时,7天~10天可形成菇蕾。
所述步骤二中摇瓶内的培养液的组分为每1000ml水加入20g蛋白胨、1g酵母膏、5g麦芽糖、5g葡萄糖、50g麦麸、1.5g硫酸镁、3g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B2各20mg,PH值为6.5。
所述步骤三中出菇袋内培养料的组分为重量百分比为硬杂木屑50%、农作物秸秆粉20%、玉米面20%、麦麸7%、白糖1%、石膏1%、白灰1%,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5%,PH值为6~6.5。
所述步骤三中出菇袋为15㎝×38㎝的聚丙烯袋。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公开的人工培育方法,成功培育出黄环鳞伞,具有产量高、生长快、生物转化率稳定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野生黄环鳞伞菌母种培养:选取形状完整、无病虫害的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将黄环鳞伞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黄环鳞伞切两半,采用接种钩取出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内部断面为5mm的组织块,放到PH值为6~6.5的斜面培养基中进行斜面培养,在23℃~2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萌发后,挑取前端菌丝转管提纯培养,经过5次提纯,每次培养时间为5天~7天;
菌丝呈现白色绒毛状,初期较蓬松,后期气生菌丝紧贴培养基,分枝多。通过镜检可看到,菌丝分枝多,锁状联合发达,可见少量生长点,无空泡,无杂菌污染;继续进行筛选驯化试验,选取无空泡、无杂菌的菌种作为黄环鳞伞一级母种;
步骤二、野生黄环鳞液体菌种培养:所用的培养液成分包括:1000ml水、20g蛋白胨、5g麦芽糖、1g酵母膏、5g葡萄糖、50g麦麸、1.5g硫酸镁、3g磷酸二氢钾、20mg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2,PH值为6.5,培养液调制完毕后通过1.2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强进行灭菌25分钟。
待冷却后接种,接种量为一个试管菌种接6个500ml的摇瓶,每个摇瓶装200ml培养液,培养温度23℃~27℃,旋转式摇床170转/分钟,培养5~7天。
菌球湿重占培养基重量达25%以上,培养液气味为水果香味,镜检观察到菌丝分枝多,锁状联合发达,可见少量生长点,无空泡,无杂菌污染,即可作为种子备用。
使用种子罐为容器培养时,培养基与摇瓶种子培养基相同,PH值6.5,温度23℃~27℃,空气流量0.5V/V,罐压0.5kg/㎝2,接种量为种子罐容积的15%,培养5~7天。
当通过观察判断菌球湿重占培养基重量达25%以上,味感呈水果味,镜检检查到菌球湿重达25%以上,镜检观察到菌丝分枝多,锁状联合发达,可见少量生长点,无空泡,无杂菌污染时即可进行菌丝体培养。
步骤三、野生黄环鳞菌种培养:黄环鳞伞培养料配方为:硬杂木屑50%,农作物秸杆粉20%,玉米面20%,麦麸7%,白糖1%,石膏1%,白灰1%,含水量65%,选用15×38㎝聚丙烯袋,装料高20㎝,套棉花,上包牛皮纸,高压灭菌1.2kg/㎝21.5小时。冷却后无菌操作接入菌种,温度22℃~26℃,保持黑环境,空气相对湿度50%~60%,培养30~45天,至菌丝长满全袋。
外观检查,菌丝洁白、生长均匀、边缘整齐、菌丝初期白色、绒毛状、不易产生菌被,培养袋内无黄色积水,没有干枯收缩现象,无杂菌感染,生长后期有部分菇蕾出现,镜检菌丝着色深,粗壮,分枝多,有锁状联合,生长点明显可见。
步骤四、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培养:菌袋培养40天,菌丝会长满全袋,后熟继续培养8天,共继续培养45天~55天,打开袋口或袋划口出菇,拉大温差刺激,温度保持在13℃~18℃,同时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85%~90%,每天通风5小时~6小时,每天散射光照射5小时~6小时,7天~10天可形成菇蕾。
在人工培养过程中为扩大产量,增加菌种数量,还可在液体菌培养之后增加种子罐培养,培养基与摇瓶种子培养所用的培养料相同。PH值为6.5,接种量为15%,温度23~27℃,培养时间为5~7天。
子实体一般菌盖直径5~12cm,初期半球形,后期逐渐平展,中部圆形突出。表面土黄色至黄褐色,具有纵向排列的细毛状鳞片,菌肉污黄色。菌褶直生至稍弯生,灰褐色至黄褐色,菌缘呈黄色粉状。菌柄长4~12cm,粗0.8~1.2cm,向下渐粗呈棒状,孢子印褐黄色。
上述形态与野生黄环鳞伞菌完全相同。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驯化的黄环鳞伞菌株转代3次不出现退化现象。
利用驯化的菌株进行人工栽培黄环鳞伞,采用固态-液态-固态的工艺路线。
驯化出的黄环鳞伞菌株生长发育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生物学形状稳定,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Claims (4)

1.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野生黄环鳞伞菌母种培养
选取形状完整、无病虫害的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将黄环鳞伞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黄环鳞伞切两半,采用接种钩取出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内部断面为5mm的组织块,放到PH值为6~6.5的斜面培养基中进行斜面培养,在23℃~2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萌发后,挑取前端菌丝转管提纯培养,经过5次提纯,每次培养时间为5天~7天;继续进行筛选驯化试验,选取无空泡、无杂菌的菌种作为黄环鳞伞一级母种;
步骤二、野生黄环鳞液体菌种培养
将所述步骤一中获得的黄环鳞伞一级母种,在装有200ml的培养液的摇瓶进行接菌,接种量为1cm见方的培养基,在23℃~27℃的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70转/分钟,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5~7天,获得菌种;
步骤三、野生黄环鳞菌种培养
取出菇袋备用,向出菇袋内装入20㎝高的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按照1.2kg/㎝2的高压灭菌1.5小时,或按照一个大气压,在100℃的条件下,灭菌11小时~12小时,冷却至22℃~25℃后,无菌操作接入所述步骤二中培养后的菌种,避光,在温度22℃~26℃、空气相对湿度50%~60%的条件下培养30天~45天,至菌丝长满全袋;
步骤四、野生黄环鳞伞子实体培养
将步骤三中培养的菌丝继续培养45天~55天,将出菇袋口打开出菇,保持温度在13℃~1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85%~90%,每天通风5小时~6小时,每天散射光照射5小时~6小时,7天~10天可形成菇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摇瓶内的培养液的组分为每1000ml水加入20g蛋白胨、1g酵母膏、5g麦芽糖、5g葡萄糖、50g麦麸、1.5g硫酸镁、3g磷酸二氢钾、20mg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2,PH值为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出菇袋内培养料的组分为重量百分比为硬杂木屑50%、农作物秸秆粉20%、玉米面20%、麦麸7%、白糖1%、石膏1%、白灰1%,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5%,PH值为6~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出菇袋为15㎝×38㎝的聚丙烯袋。
CN201710411168.5A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7125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1168.5A CN107125028A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1168.5A CN107125028A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5028A true CN107125028A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3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1168.5A Pending CN107125028A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502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592A (zh) * 2018-05-10 2018-11-09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柠檬鳞伞栽培用培养基及柠檬鳞伞的栽培方法
CN109566274A (zh) * 2018-12-21 2019-04-05 蚌埠学院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
CN111084052A (zh) * 2020-01-16 2020-05-0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野生棱柄马鞍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1670751A (zh) * 2020-06-29 2020-09-18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
CN111727810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的专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15A (zh) * 2004-12-29 2005-11-23 杨军 野生宾王菇人工驯化及其栽培方法
CN102172168A (zh) * 2010-12-08 2011-09-07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野生翘鳞环锈伞菌种分离及其驯化栽培方法
CN105766381A (zh) * 2016-05-16 2016-07-20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月夜菌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06561268A (zh) * 2016-11-08 2017-04-19 嘉兴圣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巴西蘑菇驯化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15A (zh) * 2004-12-29 2005-11-23 杨军 野生宾王菇人工驯化及其栽培方法
CN102172168A (zh) * 2010-12-08 2011-09-07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野生翘鳞环锈伞菌种分离及其驯化栽培方法
CN105766381A (zh) * 2016-05-16 2016-07-20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月夜菌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06561268A (zh) * 2016-11-08 2017-04-19 嘉兴圣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巴西蘑菇驯化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剑斌等: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及仍驯化栽培技术", 《防护林科技》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592A (zh) * 2018-05-10 2018-11-09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柠檬鳞伞栽培用培养基及柠檬鳞伞的栽培方法
CN109566274A (zh) * 2018-12-21 2019-04-05 蚌埠学院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
CN111084052A (zh) * 2020-01-16 2020-05-0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野生棱柄马鞍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1084052B (zh) * 2020-01-16 2022-05-24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 野生棱柄马鞍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1670751A (zh) * 2020-06-29 2020-09-18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
CN111727810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的专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11727810B (zh) * 2020-06-29 2021-12-21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的专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11670751B (zh) * 2020-06-29 2022-03-22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330B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3598010B (zh) 桑黄原生态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7125028A (zh) 一种野生黄环鳞伞菌驯化及人工培育方法
CN103283485B (zh) 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5474995A (zh) 一种野生鸡枞菌的栽培驯化方法
CN101720627A (zh) 一种活体蚕蛹栽培蛹虫草的方法
CN107460133B (zh)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hs40及其在铁皮石斛生产上的应用
CN104381011B (zh) 一种具有高侵染活性的冬虫夏草菌种材料的制备及侵染钩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06613355A (zh) 一种平菇生态种植方法
CN103270887B (zh) 蚕蛹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技术
CN103891524A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3004454A (zh) 白蚁系列鸡枞菌的纯人工栽培方法
CN102754596A (zh) 滇青冈与牛肝菌纯共生体的建立方法
CN101333550B (zh) 一种环二肽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18909A (zh) 一种增产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3283481B (zh) 一种鸡油菌对马尾松幼苗的浸染方法
CN108243832A (zh) 花脸蘑的人工种植方法
KR20180051795A (ko) 신균주 총명버섯
KR101934341B1 (ko) 신균주 총명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5838621B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的培养液以及培育方法
CN103070015B (zh) 一种切花灵芝培育方法
JP2676502B2 (ja) 冬虫夏草の子実体人工栽培方法
CN107641600A (zh) 适于低温出菇的平菇jk02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CN110447457A (zh) 一种血红密孔菌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
CN116396869A (zh) 一株羊肚菌的驯化菌株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