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780A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780A
CN107031780A CN201710061428.0A CN201710061428A CN107031780A CN 107031780 A CN107031780 A CN 107031780A CN 201710061428 A CN201710061428 A CN 201710061428A CN 107031780 A CN107031780 A CN 10703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line
brake
wheeled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14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780B (zh
Inventor
堀内哲
服部佑子
齐藤聪
今尾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4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foot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产生用于使所述前轮制动器以及所述后轮制动器制动的力的制动踏板;分配由该制动踏板产生的力的联动机构;将由该联动机构分配的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传递的联动制动器拉索;头管;主架;设置在转向轴的下端的底梁。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由设置在所述主架的上表面部的第一拉索支承部和设置在所述底梁(17)的第二拉索支承部支承。在所述第一、第二拉索支承部之间,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被支承为具有弯曲凸部,该弯曲凸部在侧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以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斜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联动制动系统的机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在二轮车中,公知的有通过操作一个操作件能够向前轮制动器以及后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联动制动系统(CBS)。(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46798号公报(图8))。
如日本特开2014-46798号公报的图8所示,从制动踏板(30)(括弧内的数字表示日本特开2014-46798号公报中记载的附图标记。下文同样)延伸的联动制动器拉索(50)沿主架(12)延长后,被引导至头管(11)的前方。
联动制动器拉索(50)由中空的外管和在外管内移动的内拉索构成。在这样的结构的联动制动器拉索中,伴随内管的动作在外管和内拉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以下记为摩擦。)。
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的曲率半径(弯曲半径)越小该摩擦越大,因此需要设法不使曲率半径过小或减少弯曲的部位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679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机动二轮车中提供联动制动器拉索的配索结构,能够使内拉索和外管之间产生的联动制动器拉索的摩擦变小。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产生用于使所述前轮制动器以及所述后轮制动器制动的力的制动踏板;分配由该制动踏板产生的力的联动机构;将由联动机构分配的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传递的联动制动器拉索;能够转动地支承转向轴的头管;从该头管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延伸的主架;在由所述头管支承的转向轴的下端设置的底梁;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由设置在所述主架的上表面部的第一拉索支承部和设置在所述底梁的第二拉索支承部支承;
在所述第一拉索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拉索支承部之间,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被支承为具有弯曲凸部,该弯曲凸部在侧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以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斜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索支承部具有沿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延伸的轴线,该轴线在俯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向所述前轮制动器侧倾斜地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索支承部的支承拉索的轴线在侧视观察时以后方下降的方式倾斜;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的弯曲凸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承为比转向轴的轴线靠向前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被支承为在从主架的上表面到底梁之间弯曲,因此完弯曲半径不会变小,能够减小在制动器拉索产生的摩擦。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联动制动器拉索的配索结构,能够使内拉索和外管之间产生的联动制动器拉索的摩擦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向前轮制动器侧倾斜地设置,因此转向变得更流畅。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的弯曲凸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承为比转向轴的轴线靠向前方,因此使转向容易通过弯曲凸部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说明联动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左侧视图。
图4是保持联动制动器拉索的第一拉索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5的(a)~(c)是说明保持联动制动器拉索等的保持部件(第二拉索保持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底梁以及保持部件(第二拉索保持部)的俯视图。
图7是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机动二轮车
15 转向轴
17 底梁
23 前轮制动器
24 后轮制动器
31 头管
32 主架
43 联动制动器拉索
45 制动踏板
60 联动机构
70 第一拉索支承部
80 第二拉索支承部件(保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按照附图标记的朝向观察时的图。另外,图中的“前·后、左·右、上·下”表示的是以坐在座位上的驾驶员为基准决定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备:车体架30;由该车体架30支承的动力单元12;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摇臂13的后轮14;由车体架30的前部的头管31支承的转向轴15;在该转向轴15的上端安装的顶梁16;在转向轴15的下端安装的底梁17;由这些顶梁16以及底梁17支承且自由转动地支承前轮18的前悬架19;在车体架30上配置的燃料箱20以及座位21。动力单元12优选为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也可以是电动机。
车体架30具有:头管31;从该头管31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延伸的主架32;从该主架32的后部斜向下延伸的枢轴架33;从头管31斜向下延伸的下部架34。通过下部架34和枢轴架33支承动力单元12。
摇臂13自由上下移动地支承于枢轴架33。通过从主架32的后端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延伸的座位架35支承座位21。而且,在座位架35和摇臂13之间架设有后悬架22。
在前轮18和后轮14之间(此例中为动力单元12的后方位置),配置有供驾驶员放脚的主踏板28以及驾驶员操作的脚蹬踏板29,并且设置有向前轮制动器23和后轮制动器24分配制动力的联动机构60。该联动机构60的详细内容在图2中说明。
在顶梁16上经由把手保持25安装有转向车把26,在安装于该转向车把26的右手柄27配置有第一操作件41,作为第一线状部件的第一传递部件42从该第一操作件41延伸至前轮制动器23。
第一操作件41优选为前制动杆,但也可以是制动踏板,不问种类形式。另外,作为第一线状部件的第一传递部件42优选为能够机械地传递制动力的制动器拉索,但也可以为制动杆或传递制动液压的制动软管(或制动配管)。
另外,作为第二传递部件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从配置在动力单元12附近的联动机构60延伸至前轮制动器23。该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上斜向上延伸后向前方弯曲,沿座位架35以及主架32延伸,在转向轴15附近向下方弯曲并到达前轮制动器23。
需要说明的是,联动机构60由第二操作件45驱动。第三传递部件46从联动机构60延伸至后轮制动器24。第二操作件45优选为制动踏板,但也可以为制动杆。第三传递部件46优选为制动杆,但也可以为制动软管或制动线。
另外,在顶梁16的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配置有速度计47以及前照灯48,作为第二线状部件的速度计拉索49从速度计47延伸至前轮制动器23附近。
如图2所示,座位架35由从枢轴架33斜向上延伸的副架36加强。在该副架36和枢轴架33上安装有L字形的后座踏板支架37,在该后座踏板支架37上安装有供同乘者放脚的后座踏板38。
第二操作件45经由转动轴51安装于枢轴架33。在第二操作件45为制动踏板的情况下,在前端具备踏面52,在后端具备从转动轴51向上延伸的臂部53。
联动机构60具有:在臂部53的上部经由连结轴61自由转动地安装的纵向长的板状的平衡器62;架设在该平衡器62的上端和后座踏板支架37的上端的延迟弹簧63;在向连结轴61下方延伸的平衡器62的下部设置的止动销64。
联动制动器拉索43连结在平衡器62的上部,第三传递部件46连结在平衡器62的下部。第二操作件45通过踏板弹簧54向上方施力。通过臂部53的后表面抵接于在车体架侧设置的止动部39上,来抑制绕图中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当乘员踩踏踏面52时,第二操作件45以转动轴51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臂部53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移动。通过该移动,第三传递部件46被拉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操作件45的操作初期阶段,由于纵向长的平衡器62的上部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的移动被延迟弹簧63限制,因此联动制动器拉索43不被拉动。平衡器62的上部和臂部53成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打开的V字形,但通过臂部53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移动,试图变为I字形。一旦止动销64接触臂部53,之后平衡器62就与臂部53联动地开始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移动,联动制动器拉索43开始被拉动。
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第三传递部件46之后被拉动。像这样由第二操作件(制动踏板45)产生的力,通过联动机构60向联动制动器拉索43和第三传递部件46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联动制动器拉索43由外管43a和在该外管43a内移动的内拉索43b构成。外管43a起包裹并保护内拉索43b的作用。
如图3所示,沿主架32从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向头管31延伸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转向轴15附近向下改变方向,向下方充分地延伸以后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改变方向并与前轮制动器23连结。
另外,从图1的第一操作件41延伸的第一传递部件42从转向轴15的附近沿联动制动器拉索43下降,与前轮制动器23连结。另外,从图1的速度计47延伸的速度计拉索49从转向轴15的附近沿联动制动器拉索43下降,与前轮18的轮毂55连结。
联动制动器拉索43由设置在主架32的上表面部32b的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设置在底梁17的第二拉索支承部80保持。由于第一拉索支承部70的轴线71在侧视观察时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斜向上地延伸,第二拉索支承部80的轴线81在侧视观察时以后方下降地倾斜的方式延伸,因此在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第二拉索支承部80之间,联动制动器拉索43以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斜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
即,如图3所示,第二拉索支承部80的支承拉索的轴线81在侧视观察时以后方下降的方式倾斜,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弯曲凸部43A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承为比转向轴15的轴线15A靠向前方。另外,如图1所示,在侧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在比气缸盖12A的前端靠前侧设置有第一拉索支承部70。
接下来说明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第二拉索支承部80的优选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拉索支承部70是将钢线弯折而形成的单纯的止动机构,其具有收纳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地移动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第一袋部(第一凹部)72和将向上移动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从上方限制的第二袋部(第二凹部)73。优选的是,在联动制动器拉索43嵌入地固定于带有一对突缘74、74的筒75。
第一袋部72的外宽W1比突缘74和突缘74的内宽W2稍(0.5mm左右)窄。若将筒75嵌入第一袋部72,通过一对突缘74、74,联动制动器拉索43就不能在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通过第二袋部73限制向上方的移动,因此筒75不能向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如图5(a)所示,第二拉索支承部80是被弯折的保持部件,其在带状的金属板82的两端设置有螺丝孔83、83,在中央设置U字切口84、84,在除了U字切口84、84以外的部位具有弯折形成的凸缘部85、85,在U字切口84和螺丝孔83、83之间,形成有主保持部87、第一副保持部88和第二副保持部89。
准备如图5(c)所示的护线套91、92。各个护线套91、92在上下具有突缘93、93。一个护线套91以被插入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状态设置于主保持部87。另一个护线套92以被插入第一传递部件42的状态设置于第二副保持部89。
如图5(c)所示,联动制动器拉索43、速度计拉索49和第一传递部件42在并列的状态下由作为第二拉索支承部的保持部件80保持,该状态的保持部件80通过螺丝或螺钉等紧固部件95固定于底梁17。
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外管43a隔着护线套91被保持部件80夹住。由于护线套91的突缘93抵接于凸缘部85(部视图中上方的凸缘部未图示),因此不必担心在上下方向(附图的内外方向)上脱落。而且,由于护线套91保持圆形,因此不担心外管43a扁平化。由于外管43a保持圆形,因此不妨碍内部的内拉索43b的移动。
由于第一传递部件42和联动制动器拉索4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一方面,由于速度计拉索49确保距保持部件80的内表面具有充分的间隙,因此在上下方向(附图中的内外方向)上自由地移动。
如图6所示,保持部件80通过紧固部件95固定于底梁17。紧固部件95通过在紧靠转向轴15的位置拧入等而被紧固。而且,外径近似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速度计拉索49和第一传递部件42配置在联动制动器拉索43离转向轴15最近的位置。其结果,联动制动器拉索43能够减少转向的影响。
速度计拉索49配置在离转向轴15第二近的位置。速度计拉索49也能够减少转向的影响。
如图7所示,在车宽中心线32a的车宽方向一方(此例中为左方)配置有前轮制动器23。而且,第一拉索支承部70的轴线71相对于兼作为车宽中心线的主架32的中心轴(所述机动二轮车的长轴)32a,向前轮制动器23侧以角度θ倾斜。像这样由第一拉索支承部70支承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俯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经过较短的路径到达保持部件80。
从在顶梁16的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配置的速度计47延伸的速度计拉索49经过较短的路径到达保持部件80。从第一操作件41延伸的第一传递部件42在沿方向把手26延伸后,经过顶梁16的下方到达保持部件8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如图5(c)所示,在作为第二拉索支承部的保持部件80中设置主保持部87、第一副保持部88和第二副保持部89,通过主保持部87保持联动制动器拉索43,通过第一副保持部88保持作为第二线状部件的速度计拉索49,通过第二副保持部89保持第一线状部件42。第一·第二线状部件42、49可以是拉索和配管的任意一种。即,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持部件80保持一根联动制动器拉索43和两根拉索(或配管)42、49。
但是,两根拉索(或配管)也可以是一根或三根以上。即,保持部件80是同时支承由拉索或配管构成的至少一根线状部件42或49和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第二拉索支承部件。
另外,在图6中,外径大致相同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速度计拉索49和第一传递部件42中,将联动制动器拉索43配置为最靠近转向轴15,但是如果是比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直径充分小的线或管的话,也可以使其在比联动制动器拉索43靠近转向轴15的位置由保持部件80支承。
在图7中,将联动制动器拉索43配置为相比其他的拉索或配管42、49靠近转向轴15。从转向轴15到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半径比从转向轴15到其他拉索或配管42、49的半径小,旋转的移动距离变小。旋转的移动距离变小的话,能够使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摩擦变小。其结果,相比其他拉索或配管42、49,联动制动器拉索43能够减少转向的影响。
如图6所示,保持部件80安装于底梁17。如图3所示,底梁17与前轮18一起转向。前轮18由前悬架19支承为能够上下移动。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比保持部件80靠向上侧的部位吸收转向,并在比保持部件80靠向下侧的部位吸收前悬架19的动作即可,由于能够各自分开地考虑转向和悬架的动作,因此包含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配索的设计变得简单。
如图5(c)所示,速度计拉索49不经由护线套地插入第一副保持部88。如图3所示,速度计拉索49将前轮18的轮毂55和上方的速度计(图1的附图标记47)连接。由于该速度计拉索49仅插入第一副保持部88,因此能够确保轮毂55和速度计47之间充分地移动速度计拉索49的长度。
另外,如图3中说明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第二拉索支承部80之间,以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斜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从主架32的上表面到底梁17之间以画出圆孤的方式弯曲并被支承,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弯曲半径的大小。若曲率半径大,则内拉索(图4的附图标记43b)就变得不会较强地接触外管(图4的附图标记43A),其结果,能够减小联动制动器拉索43中产生的摩擦。
进一步地,如图7中说明的,由于联动制动器拉索43设置为向前轮制动器23侧倾斜,因此无需使联动制动器拉索43在车宽方向上蜿蜒,能够缩短拉索长度,因此能够减小摩擦。由于摩擦小,因此制动操作能够更流畅且更轻地进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备联动制动系统的机动二轮车。

Claims (3)

1.一种机动二轮车(10),具备:前轮制动器(23);后轮制动器(24);产生用于使所述前轮制动器(23)以及所述后轮制动器(24)制动的力的制动踏板(45);分配由该制动踏板(45)产生的力的联动机构(60);将由联动机构(60)分配的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23)传递的联动制动器拉索(43);能够转动地支承转向轴(15)的头管(31);从该头管(31)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延伸的主架(32);在由所述头管(31)支承的转向轴(15)的下端设置的底梁(17);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43)由设置在所述主架(32)的上表面部(32B)的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设置在所述底梁(17)的第二拉索支承部(80)支承;
在所述第一拉索支承部(70)和所述第二拉索支承部(80)之间,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43)被支承为具有弯曲凸部(43A),该弯曲凸部(43A)在侧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以向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方斜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索支承部(70)具有沿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43)延伸的轴线(71),该轴线(71)在俯视观察所述机动二轮车时向所述前轮制动器(23)侧倾斜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支承部(80)的支承拉索的轴线(81)在侧视观察时以后方下降的方式倾斜;
所述联动制动器拉索(43)的弯曲凸部(43A)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承为比转向轴(15)的轴线(15A)靠向前方。
CN201710061428.0A 2016-01-27 2017-01-26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7031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3722 2016-01-27
JP2016013722A JP6234486B2 (ja) 2016-01-27 2016-01-27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780A true CN107031780A (zh) 2017-08-11
CN107031780B CN107031780B (zh) 2019-12-03

Family

ID=5950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1428.0A Active CN107031780B (zh) 2016-01-27 2017-01-26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34486B2 (zh)
CN (1) CN1070317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667A (zh) * 2020-09-17 2020-12-08 宁子怡 一种自行车前后轮协同刹车装置
CN113135258A (zh) * 2020-01-20 2021-07-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7450B2 (ja) * 2018-03-29 2021-03-03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車両
WO2023053224A1 (ja) * 2021-09-28 2023-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081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JP2010013067A (ja) * 2008-07-07 2010-01-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11195023A (ja) * 2010-03-19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制動装置
CN10369315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CN203592977U (zh) * 2012-10-15 2014-05-1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后制动装置
CN105189276A (zh) * 2013-03-21 2015-1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7282A (en) * 1980-09-04 1982-03-18 Yamaha Motor Co Ltd Front and rear interlocking brake for autobicycle
JPS58188287U (ja) * 1982-06-07 1983-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キ装置
JP6000873B2 (ja) * 2013-02-27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ペダル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081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JP2010013067A (ja) * 2008-07-07 2010-01-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11195023A (ja) * 2010-03-19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制動装置
CN10369315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CN203592977U (zh) * 2012-10-15 2014-05-1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后制动装置
CN105189276A (zh) * 2013-03-21 2015-1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制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5258A (zh) * 2020-01-20 2021-07-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13135258B (zh) * 2020-01-20 2023-03-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12046667A (zh) * 2020-09-17 2020-12-08 宁子怡 一种自行车前后轮协同刹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4486B2 (ja) 2017-11-22
JP2017132357A (ja) 2017-08-03
CN107031780B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780A (zh) 机动二轮车
US7887070B2 (en) Vehicle which can tilt in turns, in particular tricycle
CN100465051C (zh) 车架结构
CN104875835B (zh) 摩托车
JP6112935B2 (ja)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4648738B2 (ja)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EP3444174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201025427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5517883B (zh) 两轮摩托车
JP6112933B2 (ja)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6112934B2 (ja)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JP57921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CN107010161B (zh) 机动二轮车
JP4129904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JPH0124116B2 (zh)
WO2017056281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WO2017130355A1 (ja) 連動ブレーキ装置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646507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11121435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輪操舵装置
CN102001407B (zh) 坐式踏步滑板车
CN106741505B (zh) 跨乘式交通工具
JP2018140761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8177201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322692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インスタンド
JP646824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