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5258A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5258A
CN113135258A CN202010062357.8A CN202010062357A CN113135258A CN 113135258 A CN113135258 A CN 113135258A CN 202010062357 A CN202010062357 A CN 202010062357A CN 113135258 A CN113135258 A CN 113135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able
disposed
saddle
ride typ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23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5258B (zh
Inventor
杉桥达弘
李佳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23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5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5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5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5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4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foot le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且能够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的骑乘型车辆。骑乘型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动力单元、后轮、后制动器装置、第1支承轴、踏板臂、制动器踏板、制动器拉索、中央支脚及第1引导件。动力单元能够绕摆动轴心(B)摆动。制动器拉索具备前部、后部及横穿部。横穿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第1引导件具备第1左限制部和第2左限制部。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都在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重叠。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制动器踏板的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自动二轮车。以下,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标号以写进括号的方式记载。自动二轮车(10)具备车身框架(11)。车身框架(11)具备头管(12)、下伸框架(英文:down frame)(26)及下框架(英文:lower frame)(18)。下伸框架(26)从头管(12)向下方延伸。下框架(18)从下伸框架(26)向后方延伸。
自动二轮车(10)具备地板罩(31)。地板罩(31)配置于下框架(18)的上方。
自动二轮车(10)具备中央支脚(英文:center stand)(28)。中央支脚(28)被支承于车身框架(11)。
自动二轮车(10)具备连接(英文:link)构件(21)、动力单元(英文:power unit)(22)、后轮(23)及后制动器装置(32)。动力单元(22)经由连接构件(21)而被支承于下框架(18)。动力单元(22)能够摆动。后轮(23)安装于动力单元(22)。后制动器装置(32)对后轮(23)进行制动。
自动二轮车(10)具备支承轴(34)、踏板臂(33a)、制动器踏板(33b)及制动器拉索(35)。支承轴(34)配置于比地板罩(31)靠下方处。支承轴(34)配置于比下框架(18)靠上方处。支承轴(34)被支承于下框架(18)。踏板臂(33a)被支承于支承轴(34)。踏板臂(33a)能够绕支承轴(34)旋转。踏板臂(33a)具有基端部。踏板臂(33a)的基端部连接于支承轴(34)。踏板臂(33a)具有顶端部。踏板臂(33a)的顶端部位于比踏板臂(33a)的基端部靠前方且上方处。踏板臂(33a)从基端部遍及到顶端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踏板臂(33a)的基端部配置于地板罩(31)的下方。踏板臂(33a)的顶端部配置于地板罩(31)的上方。踏板臂(33a)贯通地板罩(33)。制动器踏板(33b)被支承于踏板臂(33a)的顶端部。制动器拉索(35)具有连结于踏板臂(33a)的基端部的第1端和连结于后制动器装置(32)的第2端。更详细而言,踏板臂(33a)的基端部包括向下方延伸的拉索连结臂(33c)。制动器拉索(35)的第1端连结于拉索连结臂(33c)。
对制动器拉索(35)的路径进行说明。制动器拉索(35)从制动器拉索(35)的第1端向前方延伸。换言之,制动器拉索(35)从踏板臂(33a)的基端部向前方延伸。更详细而言,制动器拉索(35)在比踏板臂(33a)低的位置延伸至比踏板臂(33a)靠前方的位置。之后,制动器拉索(35)在下伸框架(26)的下方的位置向左方弯曲,而且向后方弯曲。然后,制动器拉索(35)向后方延伸至后制动器装置(3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9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于制动器拉索(35)从踏板臂(33a)的基端部向前方延伸,所以制动器拉索(35)比较长。
而且,制动器拉索(35)从踏板臂(33a)的基端部延伸的方向与踏板臂(33a)从踏板臂(33a)的基端部延伸的方向相同。因而,制动器拉索(35)配置于踏板臂(33a)的下方。为了在踏板臂(33a)的下方确保制动器拉索(35)的设置空间,踏板臂(33a)的基端部被设为比较高的位置。其结果,地板罩(31)也配置于比较高的位置。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且能够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的骑乘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研究了以使制动器拉索从制动器拉索的第1端(换言之,踏板臂的基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制动器拉索。由此,能够合适地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而且,制动器拉索配置于踏板臂的后方。即,制动器拉索不配置于踏板臂的下方。由此,能够合适地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在制动器拉索从踏板臂的基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是制动器拉索可能会与中央支脚干涉。以下,对新的问题进行说明。
将通过骑乘型车辆1的中心且与车辆宽度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称作“车辆中心面”。制动器拉索具备前部、后部及横穿部。前部配置于车辆中心面的右方。前部从第1端向后方延伸。后部配置于车辆中心面的左方。后部从第2端向前方延伸。横穿部设置于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之间。横穿部横穿车辆中心面。由于制动器拉索具有横穿部,所以制动器拉索具有在横穿部的前后弯曲的弯曲部。弯曲部例如包括设置于前部与横穿部之间的前弯曲部和设置于横穿部与后部之间的后弯曲部。
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因而,制动器拉索容易挠曲。换言之,制动器拉索容易动作。尤其是,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及弯曲部与制动器拉索的前部及后部相比容易挠曲。例如,在踏板臂将制动器拉索的第1端向前方拉拽时,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及弯曲部容易挠曲。
制动器拉索设置于中央支脚。因而,制动器拉索可能会与中央支脚干涉。
于是,本发明人进一步研究了能够进一步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的骑乘型车辆。
基于这些见解及研究的本发明采用以下这样的结构。
即,本发明是一种骑乘型车辆,其中,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
单元摆动(英文:unit swing)式的动力单元,以能够绕摆动轴心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
后轮,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
后制动器装置,对所述后轮进行制动;
第1支承轴,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前方处,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踏板臂,被支承于所述第1支承轴,能够绕所述第1支承轴旋转,具备连接于所述第1支承轴的基端部和配置于比所述基端部靠前方且上方处的顶端部;
制动器踏板,被支承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顶端部;
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后制动器装置的第2端;
中央支脚,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能够移动到立起位置和收纳位置;及
第1引导件,配置于比所述立起位置下的所述中央支脚的前端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
前部,配置于通过所述骑乘型车辆的中心且与车辆宽度方向垂直的车辆中心面的右方,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第1端向后方延伸;
后部,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第2端向前方延伸;及
横穿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前部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之间,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的位置向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的位置延伸,
所述横穿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前方处,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
第1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左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左方移动;及
第2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左限制部靠后方处,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左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左方移动,
在所述中央支脚处于所述立起位置及所述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所述中央支脚都在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重叠。
制动器拉索的第1端连结于踏板臂的基端部。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从制动器拉索的第1端向后方延伸。因而,能够合适地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
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从踏板臂的基端部向后方延伸。踏板臂的顶端部配置于比踏板臂的基端部靠前方且上方处。因而,踏板臂从踏板臂的基端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因此,制动器拉索配置于踏板臂的后方。即,制动器拉索不配置于踏板臂的下方。由此,能够合适地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
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摆动轴心靠前方处。中央支脚配置于比摆动轴心靠后方处。因而,能够合适地确保横穿部与中央支脚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横穿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横穿部设置于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之间。即,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位于比横穿部靠前方处。因而,能够充分确保前部与中央支脚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第1引导件引导制动器拉索。第1引导件配置于比立起位置下的中央支脚的前端靠后方处。因而,第1引导件配置于中央支脚的附近。因此,即使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
中央支脚被支承于动力单元。第1引导件也被支承于动力单元。因而,动力单元的摆动不使中央支脚与第1引导件的相对位置变动。由此,即使在动力单元绕摆动轴心摆动时,第1引导件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
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从车辆中心面的右方的位置延伸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的位置。制动器拉索的后部配置于车辆中心面的左方。因而,在制动器拉索的后部挠曲的情况下,制动器拉索容易向左方鼓出。即,在制动器拉索的后部挠曲的情况下,制动器拉索的后部容易向左方移动。第1引导件具备第1左限制部和第2左限制部。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分别配置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的左方。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分别在不同的位置限制制动器拉索的后部向左方移动。因此,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能够确切地抑制制动器拉索的后部的挠曲。
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都在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重叠。因而,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都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此外,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至少任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也可以进一步在第1左限制部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重叠。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至少任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也可以进一步在第2左限制部的后方与制动器拉索重叠。
若进行总结,则根据本骑乘型车辆,能够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且能够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而且,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更详细而言,能够充分确保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与中央支脚的间隔。能够合适地确保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与中央支脚的间隔。第1引导件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中央支脚具备:
旋转轴,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旋转;
腿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第2支承轴,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及
第1弹簧,具有连结于所述第2支承轴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腿部的第2端,
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通过比所述旋转轴靠左方、比所述第1弹簧靠右方、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下方且比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心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1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前方处,
所述第2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后方处,
在所述中央支脚处于所述立起位置及所述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所述第1弹簧都在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重叠。
第1左限制部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靠前方处。第2左限制部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靠后方处。因而,能够一边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一边将制动器拉索配置于中央支脚的附近。具体而言,制动器拉索的后部通过比旋转轴靠左方、比第1弹簧靠右方、比第2支承轴靠下方且比旋转轴的轴心靠上方的位置。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更具体而言,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第1弹簧干涉。
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第1弹簧都在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的后部重叠。因而,在中央支脚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都能够更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第1弹簧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支撑件(英文:stay),该支撑件被支承于所述第2支承轴,支承所述第1左限制部及所述第2左限制部。
由于支撑件被支承于第2支承轴,所以能够将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容易地设置于接近第2支承轴的位置。由此,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左限制部及所述第2左限制部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
能够合适地简化第1引导件的构造。由此,能够容易地减少第1引导件的成本。而且,能够将第1左限制部及第2左限制部这双方相对于动力单元一举装卸。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右限制部,该右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右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右方移动。
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
第1上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上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上方移动;及
第2上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上限制部靠后方处,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上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上方移动。
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下限制部,该下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下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下方移动。
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第2引导件,该第2引导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配置于比所述第1引导件靠前方处,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第2引导件在车辆中心面的左方的位置且比第1引导件靠前方的位置引导制动器拉索。因此,即使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也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移动。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1左限制部与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距离比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2引导件与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距离短。
第1左限制部和第2左限制部互相接近。由此,第1左限制部和第2左限制部能够更确切地限制制动器拉索向左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后弯曲部,该后弯曲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横穿部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之间,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
所述第2引导件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弯曲部。
第2引导件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后弯曲部移动。由此,能够间接地抑制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及后部动作。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制动器拉索的后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第3引导件,该第3引导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靠后方处,配置于比所述第1引导件靠前方处,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第3引导件在车辆中心面的右方的位置且比踏板臂靠后方且比第1引导件靠前方的位置引导制动器拉索。因此,尽管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也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移动。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收容电池的电池壳体、和燃料箱,
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横穿部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及所述燃料箱的至少任一方靠后方处。
在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配置于比电池壳体靠后方处的情况下,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与电池壳体干涉。在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配置于比燃料箱靠后方处的情况下,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的横穿部与燃料箱干涉。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地板罩,该地板罩配置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上方,
所述地板罩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的所述顶端部及所述制动器踏板低的位置。
地板罩配置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上方。如上所述,根据本骑乘型车辆,能够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因而,能够降低地板罩的高度位置。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车身框架具备:
头管;
下伸框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
右下框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右方且后方延伸;及
左下框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左方且后方延伸,
所述踏板臂、及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前部配置于比所述右下框架靠右方处。
能够将踏板臂及制动器拉索的前部合适地设置于车辆中心面的右方。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托架,该托架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中空的外拉索、和向所述外拉索的内部插入的内拉索,
所述外拉索具有被支承于所述托架的第1端,
所述内拉索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第1端。
托架支承外拉索的第1端。因而,能够将内拉索的第1端合适地连结于踏板臂的基端部。托架配置于比踏板臂的基端部靠后方处。因而,能够将外拉索的第1端配置于比踏板臂的基端部靠后方处。由此,能够将外拉索的第1端配置于比内拉索的第1端靠后方处。因此,能够将制动器拉索的前部从制动器拉索的第1端向后方容易地延伸。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制动灯开关,被支承于所述托架;
推杆(英文:pusher),被支承于所述踏板臂,与所述制动灯开关接触;及
第2弹簧,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托架的第2端。
托架支承制动灯开关。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制动灯开关。踏板臂支承推杆。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推杆。踏板臂与第2弹簧的第1端连结。托架与第2弹簧的第2端连结。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第2弹簧。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转向装置和被支承于所述转向装置的前轮,
所述踏板臂绕所述第1支承轴的旋转不与所述前轮的制动联动。
换言之,优选的是,不通过踏板臂绕第1支承轴的旋转而对前轮进行制动。
能够合适地减少制动器拉索的长度。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摆动轴心包括;
第1摆动轴心;及
第2摆动轴心,配置于比所述第1摆动轴心靠后方且比中央支脚靠前方处,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以能够绕所述第1摆动轴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将所述动力单元支承为能够绕所述第2摆动轴心旋转,
所述横穿部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靠前方处,
所述中央支脚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靠后方处。
即使在动力单元经由连接构件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的情况下,也能够合适地确保横穿部与中央支脚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横穿部与中央支脚干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能够缩短制动器拉索的长度,且能够降低踏板臂的基端部的高度位置。而且,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与中央支脚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4是腿遮蔽件、地板罩及制动器踏板的立体图。
图5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图6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7的(a)是第1引导件的左视图,图7的(b)是第1引导件的俯视图,图7的(c)是第1引导件的后视图。
图8的(a)是从水平第1方向观察到的第2引导件的图,图8的(b)是从水平第2方向观察到的第2引导件的图,图8的(c)是第2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9的(a)是第3引导件的左视图,图9的(b)是第3引导件的俯视图,图9的(c)是第3引导件的后视图。
图10是变形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变形实施方式的第1引导件的后视图。
标号说明
1:骑乘型车辆
3:车身框架
4:头管
5:下伸框架
6:下框架
6R:右下框架
6L:左下框架
11:转向装置
13:把手
18:前轮
22:腿遮蔽件
23:地板罩
24:电池壳体
26:车座
27:动力单元
31:连接构件
33:后轮
34:后制动器装置
51:中央支脚
51f:立起位置下的中央支脚的前端
51b:收纳位置下的中央支脚的后端
52:旋转轴
53:腿部
54:第2支承轴
61:第1支承轴
62:踏板臂
62a:基端部
62b:顶端部
63:制动器踏板
64:托架
65:第3支承轴
66:止动件
67:第2弹簧
67a:第2弹簧的第1端
67b:第2弹簧的第2端
68:制动灯开关
69:推杆
71:制动器拉索
71a:第1端
71b:第2端
73:前部
74:前弯曲部
75:横穿部
76:后弯曲部
77:后部
78:外拉索
78a:外拉索的第1端
79:内拉索
79b:内拉索的第1端
91:第1引导件
92:第1左限制部
93:第2左限制部
94:右限制部
95:第1上限制部
96:第2上限制部
97:下限制部
98:支撑件
101:第2引导件
105:第3引导件
111:左壁部
111a:左壁部的前端部(第1左限制部)
111b:左壁部的后端部(第2左限制部)
112:上壁部
112a:上壁部的前端部(第1上限制部)
112b:上壁部的后端部(第2上限制部)
A52:旋转轴的轴心
A54:第2支承轴的轴心
B:摆动轴心
B1:第1摆动轴心
B2:第2摆动轴心
C:车辆中心面
P1:第1连结位置
P2:第2连结位置
D1:前后方向上的第2引导件与第1左限制部的距离
D2:前后方向上的第1左限制部与第2左限制部的距离
X:骑乘型车辆的前后方向
Y:骑乘型车辆的宽度方向
Z:骑乘型车辆的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进行说明。
1.骑乘型车辆的概略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1示出骑乘型车辆1的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以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驾驶员为基准来定义。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互相正交。前后方向X及宽度方向Y为水平。上下方向Z为铅直。
“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分别意味着对于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驾驶员而言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只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说明,“前方”及“后方”就不仅包括与前后方向X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接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例如是与前后方向X所成的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向。同样,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右方”及“左方”就不仅包括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于宽度方向Y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上方”及“下方”就不仅包括与上下方向Z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于上下方向Z的方向。在各图中,作为参考而适当示出前、后、上、下、右、左。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配置的各表述分别具有以下的含义。以下,以宽度方向Y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关于前后方向X及上下方向Z也是同样的。
“构件Ma配置于比构件Mb靠右方/左方处”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不规定前后方向X及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在本表述的情况下,构件Ma在车辆侧视下可以与构件Mb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不伴有观察方向的提及的、“构件Ma配置于构件M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及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Ma配置于比构件Mb靠右方/左方处且构件Ma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构件M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构件Ma在车辆俯视下配置于构件M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和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不规定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Ma配置于比构件Mb靠右方/左方处,构件Ma的前端位于比构件Mb的后端靠前方处,且构件Ma的后端位于比构件Mb的前端靠后方处。
“构件Ma在车辆主视下配置于构件M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和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不规定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Ma相对于构件M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Ma配置于比构件Mb靠右方/左方处,构件Ma的上端位于比构件Mb的下端靠上方处,且构件Ma的下端位于比构件Mb的上端靠下方处。
骑乘型车辆1是踏板(英文:scooter)型车辆。骑乘型车辆1具备车身框架3。在图1中,将车身框架3的一部分用虚线示出。车身框架3具备头管4、下伸框架5、下框架6及车座框架7。头管4配置于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下伸框架5与头管4连接。下伸框架5从头管4向下方延伸。下框架6与下伸框架5的下部连接。下框架6从下伸框架5向后方延伸。车座框架7与下框架6的后部连接。车座框架7从下框架6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图2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示出车辆中心面C。车辆中心面C是通过骑乘型车辆1的中心且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假想面。头管4及下伸框架5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上。
下框架6具备右下框架6R和左下框架6L。右下框架6R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右下框架6R从下伸框架5向右方且后方延伸。左下框架6L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左下框架6L从下伸框架5向左方且后方延伸。
车座框架7具备右车座框架7R和左车座框架7L。右车座框架7R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右车座框架7R从右下框架6R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左车座框架7L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左车座框架7L从左下框架6L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车身框架3具备横向框架8。横向框架8连结右下框架6R与左下框架6L。横向框架8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左方且左下框架6L的右方。横向框架8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
参照图1。骑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装置11和前轮18。转向装置11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转向装置11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3旋转。转向装置11支承前轮18。
转向装置11具备转向轴12、把手13、下托架(英文:under bracket)14、一对前悬架15及车轴16。转向轴12被支承于头管4。转向轴12贯通头管4的内部。转向轴12能够相对于头管4旋转。把手13与转向轴12的上部连接。把手13配置于比头管4高的位置。下托架14与转向轴12的下部连接。下托架14配置于比头管4低的位置。各前悬架15分别与下托架14连接。各前悬架15分别从下托架14向下方延伸。车轴16与各前悬架15的下部连接。前轮18被支承于车轴16。前轮18能够绕车轴16旋转。
骑乘型车辆1具备前罩21、腿遮蔽件22及地板罩23。前罩21、腿遮蔽件22及地板罩23分别配置于比把手13低的位置。前罩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管4的前方。腿遮蔽件22配置于前罩21的后方。腿遮蔽件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管4及下伸框架5的后方。地板罩23从腿遮蔽件2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地板罩2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下框架6的上方。
骑乘型车辆1还具备电池壳体24。电池壳体24收容未图示的电池。电池壳体24配置于地板罩23的下方。电池壳体24在车辆侧视下与下框架6重叠。
参照图2。图2省略腿遮蔽件22及地板罩23等的图示。电池壳体24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左方且左下框架6L的右方。电池壳体24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上。电池壳体24配置于横向框架8的前方。
参照图1。骑乘型车辆1具备车座26。车座26配置于比把手13、腿遮蔽件22及地板罩23靠后方处。车座26配置于比地板罩23高的位置。车座26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车座框架7的上方。
骑乘型车辆1具备动力单元27。动力单元27配置于比下框架6及横向框架8靠后方处。动力单元27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车座框架7的下方。动力单元27安装于车身框架3。动力单元27是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27能够绕摆动轴心B摆动。摆动轴心B是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假想线。
具体而言,摆动轴心B包括第1摆动轴心B1和第2摆动轴心B2。动力单元27经由连接构件31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连接构件31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例如,下框架6)。连接构件31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3绕第1摆动轴心B1旋转。连接构件31从第1摆动轴心B1向后方延伸。动力单元27被支承于连接构件31的后部。动力单元27能够相对于连接构件31绕第2摆动轴心B2旋转。第2摆动轴心B2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后方处。第1摆动轴心B1及第2摆动轴心B2分别是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假想线。
更具体而言,动力单元27具备动力单元主体28和动力单元用托架29。动力单元用托架29固定于动力单元主体28。动力单元用托架29从动力单元主体28向前方延伸。动力单元用托架29连接于连接构件31。连接构件31经由动力单元用托架29而支承动力单元主体28。
骑乘型车辆1具备后轮33。后轮33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后轮33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后方处。即,后轮33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及第2摆动轴心B2靠后方处。动力单元27驱动后轮33旋转。虽然省略图示,但动力单元27(具体而言是动力单元主体28)包括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和将发动机的动力向后轮33传递的变速器。
骑乘型车辆1具备后制动器装置(rear brake device)34。后制动器装置34对后轮33进行制动。后制动器装置34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后轮33的中央。后制动器装置34例如是鼓式制动器。
具体而言,后制动器装置34具备制动器主体35和制动器臂36。虽然省略图示,但制动器主体35具备鼓和制动蹄。鼓固定于后轮33。制动蹄能够与鼓接触。制动器臂36与制动蹄连结。制动器臂36能够绕轴心E摆动。轴心E是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假想线。通过制动器臂36的摆动,制动蹄被压靠于鼓,后轮33的旋转被制动。
骑乘型车辆1具备尾灯38。在后制动器装置34对后轮33进行制动时,尾灯38点亮。
骑乘型车辆1具备中央支脚51。中央支脚51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后方处。中央支脚51配置于比制动器臂36靠前方处。中央支脚51配置于比后制动器装置34靠前方处。中央支脚51配置于动力单元27的下方。中央支脚51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
中央支脚51能够移动到立起位置和收纳位置。图1将处于立起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实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与路面接触,后轮33与路面不接触,骑乘型车辆1以直立状态自立。图1将处于收纳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虚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与路面不接触,后轮33与路面接触,骑乘型车辆1能够行驶。
参照图2。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支承轴61。第1支承轴61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例如,右下框架6R)。第1支承轴61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第1支承轴61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第1支承轴61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右方。第1支承轴61配置于比下伸框架5靠后方处。第1支承轴61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第1支承轴61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前方处。第1支承轴61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前方处。
骑乘型车辆1具备踏板臂62。踏板臂62被支承于第1支承轴61。踏板臂62能够绕第1支承轴61旋转。踏板臂62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踏板臂62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踏板臂62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右方。踏板臂62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踏板臂62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前方处。
骑乘型车辆1具备制动器踏板63。制动器踏板63被支承于踏板臂62。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右方。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前方处。
图3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右视图。图3省略腿遮蔽件22及地板罩23等的图示。第1支承轴61在车辆侧视下与下框架6重叠。踏板臂62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下框架6重叠。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下框架6高的位置。
踏板臂62具备基端部62a和顶端部62b。基端部62a连接于第1支承轴61。顶端部62b配置于比基端部62a靠前方且上方处。顶端部62b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前方且上方处。踏板臂62从基端部62a朝向顶端部62b而向前方且上方弯曲。制动器踏板63被支承于顶端部62b。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基端部62a靠前方且上方处。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前方且上方处。
骑乘型车辆1的驾驶员能够利用驾驶员的脚来操作制动器踏板63。具体而言,驾驶员使制动器踏板63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通过制动器踏板63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踏板臂62绕第1支承轴61旋转。在本说明书中,将在制动器踏板63向下方移动时踏板臂62旋转的方向称作“正方向”。将在制动器踏板63向上方移动时踏板臂62旋转的方向称作“反方向”。
参照图1。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把手13低的位置。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车座26低的位置。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地板罩23高的位置。
图4是腿遮蔽件22、地板罩23及制动器踏板63的立体图。腿遮蔽件22具有开口22a。踏板臂6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开口22a。顶端部62b配置于比开口22a高的位置。顶端部62b配置于比地板罩23高的位置。制动器踏板63配置于比开口22a高的位置。
虽然省略图示,但基端部62a配置于地板罩23的下方。第1支承轴61配置于地板罩23的下方。
参照图2、3。骑乘型车辆1具备制动器拉索71。制动器拉索71具有挠性。
制动器拉索71具有第1端71a。第1端71a连结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第1端71a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第1端71a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右方。第1端71a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第1端71a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前方处。第1端71a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第1端71a配置于地板罩23的下方。
参照图3。将第1端71a与基端部62a连结的位置称作第1连结位置P1。第1连结位置P1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高的位置。第1连结位置P1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在踏板臂62向正方向旋转时,第1连结位置P1向前方移动。在踏板臂62向反方向旋转时,第1连结位置P1向后方移动。
参照图1。制动器拉索71具有第2端71b。第2端71b连结于后制动器装置34。具体而言,第2端71b连结于制动器臂36。第2端71b配置于比中央支脚51靠后方处。
这样,制动器拉索71连结踏板臂62与后制动器装置34。踏板臂62的旋转与后轮33的制动联动。具体而言,在踏板臂62向正方向旋转时,后制动器装置34对后轮33的旋转进行制动。不过,踏板臂62的旋转不与前轮18的制动联动。即,在踏板臂62进行了旋转时,仅后轮33被制动,前轮18不被制动。
图5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仰视图。图5省略地板罩23等的图示。第2端71b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制动器臂36也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第2端71b配置于比第1端71a靠后方处。制动器拉索71从第1端71a朝向第2端71b而向后方延伸。制动器拉索71的全部配置于比第1端71a靠后方且比第2端71b靠前方处。制动器拉索71不包括配置于比第1端71a靠前方处的部分。制动器拉索71不包括配置于比第2端71b靠后方处的部分。制动器拉索71配置于比踏板臂62靠后方处。制动器拉索71的全部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
制动器拉索71具备前部73、横穿部75及后部77。前部73是制动器拉索71的从第1端71a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前部73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横穿部75配置于比前部73靠后方处。横穿部75是制动器拉索71的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的位置延伸到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的位置的部分。横穿部75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更详细而言,横穿部75向左方且后方延伸。后部77配置于比横穿部75靠后方处。后部77是制动器拉索71的从第2端71b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后部77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
前部73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前部73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前方处。前部73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右方处。前部73配置于比右下框架6R靠右方处。
横穿部75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后方处。横穿部75配置于比中央支脚51靠前方处。横穿部7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横向框架8的下方。横穿部75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俯视下与横向框架8重叠。横穿部75配置于比下框架6及横向框架8低的位置。
横穿部7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横穿部75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横穿部75的全部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
后部77配置于动力单元27的左方。后部77配置于中央支脚51的附近。后部77配置于后轮33的左方。
制动器拉索71具备前弯曲部74。前弯曲部74配置于前部73与横穿部75之间。前弯曲部74是制动器拉索71的弯曲的部分。前弯曲部74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前弯曲部74从比右下框架6R靠右方的位置延伸至在车辆俯视下与右下框架6R重叠的位置。前弯曲部74配置于比下框架6低的位置。
制动器拉索71具备后弯曲部76。后弯曲部76配置于横穿部75与后部77之间。后弯曲部76是制动器拉索71的弯曲的部分。后弯曲部76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后弯曲部76从比连接构件31靠前方的位置弯曲到比连接构件31靠左方的位置。
参照图1。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引导件91。第1引导件91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第1引导件91配置于动力单元27的左方。第1引导件91配置于中央支脚51的附近。第1引导件9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第1引导件9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第1引导件91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移动。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2引导件101。第2引导件101被支承于连接构件31。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连接构件31的上方。制动器拉索71(具体而言是后弯曲部76)通过连接构件31的上方。第2引导件101引导制动器拉索71。具体而言,第2引导件10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第2引导件101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的移动。
参照图2。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引导件105。第3引导件105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具体而言是右下框架6R)。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下方。第3引导件105在车辆俯视下与右下框架6R重叠。第3引导件105引导制动器拉索71。具体而言,第3引导件105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第3引导件105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的移动。
2.中央支脚51
图5示出处于立起位置的中央支脚51。中央支脚51具备旋转轴52。旋转轴52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旋转轴52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旋转轴52能够绕旋转轴52的轴心A52旋转。轴心A52是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假想线。
中央支脚51具备腿部53。腿部53固定于旋转轴52。腿部53与旋转轴52一体地旋转。
腿部53具备右腿部53R和左腿部53L。右腿部53R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左腿部53L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
图6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侧视图。中央支脚51具备第2支承轴54。第2支承轴54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第2支承轴54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第2支承轴54从动力单元27向左方延伸。第2支承轴54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第2支承轴5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旋转轴52靠前方处。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配置于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前方处。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是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假想线。第2支承轴54例如是螺栓。
中央支脚51具备第1弹簧55。第1弹簧55配置于比腿部53靠左方处。第1弹簧55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腿部53重叠。
第1弹簧55具有第1端55a。第1端55a连结于第2支承轴54。第1弹簧55能够绕第2支承轴54旋转。在旋转轴52及腿部53绕轴心A52旋转时,第1弹簧55绕第2支承轴54旋转。
参照图1。第1弹簧55具有第2端55b。第1弹簧55的第2端55b连结于腿部53(具体而言是左腿部53L)。
图6将处于立起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实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腿部53从旋转轴52向下方延伸。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第1弹簧55从第2支承轴54向下方延伸。
图6将处于收纳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虚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腿部53从旋转轴52向后方延伸。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第1弹簧55从第2支承轴54向后方延伸。
对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配置于中央支脚51的附近。后部77通过中央支脚51的附近。后部77通过比旋转轴52靠左方的位置。后部77通过比第1弹簧55靠右方的位置。后部77通过比第2支承轴54靠下方的位置。后部77通过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靠下方的位置。后部77通过比旋转轴52靠上方的位置。后部77通过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上方的位置。
3.第1引导件
参照图1。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后方处。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制动器臂36靠前方处。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后制动器装置34靠前方处。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后轮33靠前方处。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引导件91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
图1示出处于立起位置的中央支脚51的前端51f。前端51f例如相当于立起位置下的中央支脚51的下端。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前端51f例如与路面接触。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前端51f靠后方处。
图1示出收纳位置下的中央支脚51的后端51b。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后端51b靠前方处。
参照图6。第1引导件91具备第1左限制部92和第2左限制部93。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左方。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在车辆侧视下与后部77重叠。第2左限制部93配置于比第1左限制部92靠后方处。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限制后部77向左方移动。
第1左限制部92优选配置于比第1弹簧55靠右方处。第2左限制部93配置于比第1弹簧55靠右方处。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防止后部77与第1弹簧55干涉。
第1左限制部92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第1左限制部9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第1左限制部9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
第2左限制部93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处。第2左限制部93配置于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后方处。第2左限制部9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第2左限制部9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
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例如,第1弹簧55)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与后部77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例如,第1弹簧55)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与后部77重叠。
换言之,将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51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称作第1重叠部。第1重叠部例如相当于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第1弹簧55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第1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将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51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称作第2重叠部。第2重叠部例如相当于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第1弹簧55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第2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
此外,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第2左限制部93的后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第2左限制部93的后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
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通过第1左限制部92与第2左限制部93之间。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通过第1左限制部92与第2左限制部93之间。
图7的(a)是第1引导件的左视图。图7的(b)是第1引导件的俯视图。图7的(c)是第1引导件的后视图。
第1引导件还具备右限制部94。右限制部94配置于后部77的右方。虽然省略图示,但右限制部94在车辆侧视下与后部77重叠。右限制部94限制后部77向右方移动。
右限制部94配置于比第1左限制部92靠后方处。右限制部94配置于比第2左限制部93靠前方处。
第1引导件还具备第1上限制部95和第2上限制部96。第1上限制部95及第2上限制部96分别配置于后部77的上方。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上限制部95及第2上限制部96分别在车辆俯视下与后部77重叠。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第1上限制部95靠后方处。第1上限制部95及第2上限制部96分别限制后部77向上方移动。
第1上限制部9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1左限制部92靠后方处。第1上限制部95配置于比第2左限制部93靠前方处。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第1左限制部92靠后方处。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右限制部94靠后方处。
第1引导件还具备下限制部97。下限制部97配置于后部77的下方。虽然省略图示,但下限制部97在车辆俯视下与后部77重叠。下限制部97限制后部77向下方移动。下限制部97防止后部77向下方过度移动。
下限制部97配置于比第1左限制部92靠后方处。下限制部9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右限制部94靠后方处。下限制部9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左限制部93靠前方处。
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在前后方向X上贯通由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包围的空间。
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具体而言,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由弯折成形的1根线材构成。线材例如是圆钢、圆线材、钢线、圆棒等。
第1左限制部92、第1上限制部95、右限制部94、下限制部97、第2左限制部93及第2上限制部96依次连续。具体而言,第1左限制部92从第1左限制部92的下端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第1上限制部95从第1左限制部92的上端向右方延伸。右限制部94从第1上限制部95的右端向下方延伸。下限制部97从右限制部94的下端向左方且后方延伸。第2左限制部93从下限制部97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第2上限制部96从第2左限制部93的上端向右方延伸。
第1引导件还具备支撑件98。支撑件98支承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具体而言,支撑件98连接于第1上限制部95及第2上限制部96。支撑件98具有贯通孔98a。
参照图6。右限制部94配置于比腿部53靠左方处。右限制部94防止后部77与腿部53干涉。
右限制部94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右限制部9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右限制部9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
第1上限制部9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第1上限制部95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低的位置。第2上限制部9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低的位置。第1上限制部95及第2上限制部96分别防止后部77与第2支承轴54干涉。
第1上限制部95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第1上限制部95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
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处。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后方处。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旋转轴52高的位置。
下限制部97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的位置延伸至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的位置。下限制部97从比旋转轴52靠前方的位置延伸至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后方的位置。下限制部97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下限制部9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低的位置。下限制部97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旋转轴52重叠。
支撑件98被支承于第2支承轴54。具体而言,第2支承轴54向支撑件98的贯通孔98a插入。由此,支撑件98与第2支承轴54结合。支撑件98不绕第2支承轴54旋转。这样,第1引导件91经由第2支承轴54而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
4.第2引导件101
参照图2。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及踏板臂62靠后方处。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后方处。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后方处。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左车座框架7L靠右方处。
参照图6。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1引导件91靠前方处。图6示出前后方向X上的第2引导件101与第1左限制部92的距离D1。图6示出前后方向X上的第1左限制部92与第2左限制部93的距离D2。距离D1比距离D2大。
第2引导件10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1引导件91高的位置。第2引导件10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高的位置。
图8的(a)示出从水平第1方向H1观察到的第2引导件101。图8的(b)示出从水平第2方向H2观察到的第2引导件101。水平第2方向H2与水平第1方向H1正交。图8的(c)是第2引导件101的俯视图。
第2引导件101具有环状部102。环状部102的内径比制动器拉索71的外径大一些。环状部102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具体而言,环状部102由弯折成形的1根线材构成。制动器拉索71在前后方向X上贯通环状部102。更详细而言,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向后方且左方贯通环状部102的内部。环状部102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向上方、下方、右方及左方移动。
5.第3引导件105
参照图2。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及踏板臂62靠后方处。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后方处。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第2引导件101靠前方处。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
图9的(a)是第3引导件105的左视图。图9的(b)是第3引导件105的俯视图。图9的(c)是第3引导件105的后视图。
第3引导件105具备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上限制部106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的上方。上限制部106在车辆俯视下与横穿部75重叠。上限制部106限制横穿部75向上方移动。前限制部107配置于横穿部75的前方。前限制部107在车辆主视下与横穿部75重叠。前限制部107限制横穿部75向前方移动。下限制部108配置于横穿部75的下方。下限制部108在车辆俯视下与横穿部75重叠。下限制部108限制横穿部75向下方移动。
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在宽度方向Y上贯通由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包围的空间。
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具体而言,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由弯折成形的1根线材构成。
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依次连续。具体而言,上限制部106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前限制部107从上限制部106的前端向下方延伸。下限制部108从前限制部107的下端向后方延伸。
第3引导件105具备支撑件109。支撑件109支承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具体而言,支撑件98连接于构成上限制部106、前限制部107及下限制部108的线材的一端部。支撑件98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具体而言是右下框架6R)。支撑件109具有贯通孔109a。
参照图5。骑乘型车辆1具备线束82和夹紧件(英文:clamp)83。支撑件109支承夹紧件83。具体而言,夹紧件83安装于贯通孔109a。夹紧件83保持线束82。
6.制动器拉索71的第1端71a的支承构造
参照图2、3。骑乘型车辆1具备托架64。托架64被支承于右下框架6R。托架64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托架64配置于比踏板臂62靠后方处。托架64配置于比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靠后方处。托架64配置于比横向框架8靠前方处。托架64配置于比第3引导件105靠前方处。托架64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托架64配置于右下框架6R的右方。托架64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右下框架6R重叠。
制动器拉索71具备外拉索78和内拉索79。外拉索78是中空的。内拉索79向外拉索78的内部插入。
外拉索78具有第1端78a。外拉索78的第1端78a被支承于托架64。外拉索78的第1端78a固定于托架64。
内拉索79具有第1端79a。内拉索79的第1端79a连结于基端部62a。内拉索79的第1端79a配置于比外拉索78的第1端78a靠前方处。内拉索79的第1端79a相当于制动器拉索71的第1端71a。
具体而言,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支承轴65和止动件66。第3支承轴65被支承于基端部62a。第3支承轴65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第3支承轴65从基端部62a向右方延伸。止动件66被支承于第3支承轴65。止动件66能够相对于基端部62a绕第3支承轴65旋转。止动件66与第1端79a连结。
止动件66及第3支承轴65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高的位置。止动件66及第3支承轴65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止动件66配置于比托架64靠前方处。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2弹簧67。第2弹簧67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的下方。第2弹簧67的一部分在车辆俯视下与前部73重叠。第2弹簧67具备第1端67a和第2端67b。第1端67a示于图3。第1端67a连结于踏板臂62。具体而言,第1端67a连结于基端部62a。第2端67b连结于托架64。第2端67b配置于比第1端67a靠后方处。
参照图3。将第1端67a与基端部62a连结的位置称作第2连结位置P2。第2连结位置P2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高的位置。第2连结位置P2配置于比第1支承轴61靠后方处。第2弹簧67施加使踏板臂62绕第1支承轴61向反方向旋转的力。
骑乘型车辆1具备制动灯开关68和推杆69。制动灯开关68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的右方。制动灯开关68在车辆侧视下与前部73重叠。制动灯开关68配置于第2弹簧67的右方。制动灯开关68在车辆侧视下与第2弹簧67重叠。制动灯开关68被支承于托架64。推杆69被支承于踏板臂62。推杆69被支承于基端部62a。根据踏板臂62的旋转,推杆69相对于制动灯开关68进退移动,使制动灯开关68工作。制动灯开关68开闭尾灯38的电路。由此,根据踏板臂62相对于第1支承轴61的角度,尾灯38点亮/熄灭。
骑乘型车辆1具备电气配线81。电气配线81电连接于制动灯开关68。线束82收容电气配线81的一部分。电气配线81在制动灯开关68的附近的位置从线束82引出。
7.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起到以下的效果。
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从制动器拉索71的第1端71a向后方延伸。因而,能够合适地缩短制动器拉索71的长度。
更具体而言,制动器拉索71的第2端71b配置于比制动器拉索71的第1端71a靠后方处。制动器拉索71从第1端71a朝向第2端71b而向后方延伸。因而,能够合适地缩短制动器拉索71的长度。
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向后方延伸。踏板臂62的顶端部62b配置于比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靠前方且上方处。因而,踏板臂62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因此,制动器拉索71配置于踏板臂62的后方。即,制动器拉索71不配置于踏板臂62的下方。因而,可以不将制动器拉索71的设置空间形成于踏板臂62的下方。由此,能够合适地降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的高度位置。
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摆动轴心B靠前方处。中央支脚51配置于比摆动轴心B靠后方处。因而,能够合适地确保横穿部75与中央支脚51的间隔(分离距离)。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横穿部75与中央支脚51干涉。
横穿部75设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之间。即,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位于比横穿部75靠前方处。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前部73与中央支脚51的间隔(分离距离)。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引导件9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第1引导件91配置于比立起位置下的中央支脚51的前端51f靠后方处。因而,第1引导件91配置于中央支脚51的附近。因此,即使制动器拉索71具有挠性,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干涉。
中央支脚51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第1引导件91也被支承于动力单元27。因而,即使动力单元27绕摆动轴心B摆动,中央支脚51与第1引导件91的相对位置也保持为一定。由此,即使在动力单元27绕摆动轴心B摆动时,第1引导件91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干涉。
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的位置延伸到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的位置。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因而,在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挠曲时,制动器拉索71容易向左方鼓出。即,在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挠曲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容易向左方移动。第1引导件91具备第1左限制部92和第2左限制部93。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左方。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分别在不同的位置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向左方移动。因此,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能够确切地抑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挠曲。
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都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重叠。因而,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都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若进行总结,则根据骑乘型车辆1,能够缩短制动器拉索71的长度,且能够降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的高度位置。而且,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干涉。更详细而言,能够充分确保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与中央支脚51的间隔。能够合适地确保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与中央支脚51的间隔。第1引导件91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左限制部92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第2左限制部93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处。因而,能够一边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干涉,一边将制动器拉索71配置于中央支脚51的附近。具体而言,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通过比旋转轴52靠左方、比第1弹簧55靠右方、比第2支承轴54靠下方且比旋转轴52的轴心A52靠上方的位置。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更具体而言,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能够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第1弹簧55干涉。
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第1弹簧55都在第1左限制部92的后方且第2左限制部93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重叠。因而,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及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都能够更确切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第1弹簧55干涉。
第1引导件91具备支撑件98。支撑件98被支承于第2支承轴54。支撑件98支承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因而,能够将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容易地设置于接近第2支承轴54的位置。由此,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因而,能够合适地简化第1引导件91的构造。由此,能够容易地减少第1引导件91的成本。而且,能够将第1左限制部92及第2左限制部93这双方相对于动力单元27一举装卸。
第1引导件91具备右限制部94。右限制部94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右方。右限制部94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所述后部77向右方移动。由此,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引导件91具备第1上限制部95和第2上限制部96。第1上限制部95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上方。第1上限制部95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向上方移动。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比第1上限制部95靠后方处。第2上限制部96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上方。第2上限制部96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向上方移动。由此,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引导件91具备下限制部97。下限制部97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下方。下限制部97限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因而,能够更合适地简化第1引导件91的构造。由此,能够容易地减少第1引导件91的成本。而且,能够将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右限制部94、第1上限制部95、第2上限制部96及下限制部97相对于动力单元27一举装卸。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2引导件101。第2引导件10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1引导件91靠前方处。由此,第2引导件101在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的位置且比第1引导件91靠前方的位置引导制动器拉索71。因此,即使制动器拉索71具有挠性,也能够更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移动。
距离D2比距离D1短。这样,第1左限制部92和第2左限制部93互相接近。由此,第1左限制部92和第2左限制部93能够更确切地限制制动器拉索71向左方向移动。
制动器拉索71具备后弯曲部76。后弯曲部76设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之间。后弯曲部76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左方。第2引导件10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由此,第2引导件101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移动。由此,能够间接地抑制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及后部77动作。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与中央支脚51干涉。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引导件105。第3引导件105引导制动器拉索71。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踏板臂62靠后方处。第3引导件105配置于比第1引导件91靠前方处。由此,第3引导件105能够在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的位置且比踏板臂62靠后方且比第1引导件91靠前方的位置引导制动器拉索71。因此,尽管制动器拉索71具有挠性,也能够更合适地抑制制动器拉索71移动。
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后方处。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与电池壳体24干涉。
地板罩23配置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的上方。地板罩23配置于比踏板臂62的顶端部62b及制动器踏板63低的位置。如上所述,根据骑乘型车辆1,能够降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的高度位置。因而,能够降低地板罩23的高度位置。
踏板臂62及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配置于比右下框架6R靠右方处。由此,能够将踏板臂62及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合适地设置于车辆中心面C的右方。
托架64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具体而言是右下框架6R)。制动器拉索71具备中空的外拉索78、和向外拉索78的内部插入的内拉索79。外拉索78具有被支承于托架64的第1端78a。内拉索79具有连结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的第1端79a。这样,托架64支承外拉索78的第1端78a。因而,能够将内拉索79的第1端79a合适地连结于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
托架64配置于比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靠后方处。因而,能够将外拉索78的第1端78a配置于比踏板臂62的基端部62a靠后方处。由此,能够将外拉索78的第1端78a配置于比内拉索79的第1端79a靠后方处。因此,能够将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从制动器拉索71的第1端71a向后方容易地延伸。
托架64支承制动灯开关68。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制动灯开关68。
踏板臂62支承推杆69。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推杆69。
踏板臂62与第2弹簧67的第1端67a连结。托架64与第2弹簧67的第2端67b连结。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第2弹簧67。
踏板臂62绕第1支承轴61的旋转不与前轮18的制动联动。换言之,前轮18不通过踏板臂62绕第1支承轴61的旋转而被制动。由此,能够合适地减少制动器拉索71的长度。
动力单元27经由连接构件31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因而,摆动轴心B包括第1摆动轴心B1和第2摆动轴心B2。动力单元27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3绕第1摆动轴心B1摆动。而且,动力单元27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3绕第2摆动轴心B2摆动。第2摆动轴心B2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后方处。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中央支脚51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后方处。由此,能够合适地确保横穿部75与中央支脚51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防止横穿部75与中央支脚51干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这样变形实施。
(1)在实施方式中,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等由线形状的线材构成。不过,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1左限制部92、第2左限制部93等用面形状的壁部构成。
图10是变形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此外,关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通过标注相同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1引导件91具备左壁部111。左壁部111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左方。左壁部111在车辆侧视下与后部77重叠。左壁部111限制后部77向左方移动。
左壁部111配置于比第1弹簧55靠右方处。左壁部111防止后部77与第1弹簧55干涉。
左壁部111具有与宽度方向Y大致正交的平板形状。左壁部111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左壁部111具有前端部111a和后端部111b。后端部111b配置于比前端部111a靠后方处。前端部111a及后端部111b也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左方。前端部111a及后端部111b也在车辆侧视下与后部77重叠。前端部111a及后端部111b也限制后部77向左方移动。
前端部111a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后端部111b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处。
图10将处于立起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实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例如,第1弹簧55)在前端部111a的后方且后端部111b的前方与后部77重叠。
图10将处于收纳位置的中央支脚51用虚线示出。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例如,第1弹簧55)在前端部111a的后方且后端部111b的前方与后部77重叠。
换言之,将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51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称作第1重叠部。第1重叠部例如相当于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第1弹簧55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第1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配置于前端部111a的后方且后端部111b的前方。即,第1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左壁部111重叠。
将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51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称作第2重叠部。第2重叠部例如相当于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第1弹簧55与后部77在车辆侧视下重叠的部分。第2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前端部111a的后方且后端部111b的前方。即,第2重叠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侧视下与左壁部111重叠。
此外,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前端部111a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前端部111a的前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后端部111b的后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在车辆侧视下,中央支脚51也可以进一步在后端部111b的后方与制动器拉索71重叠。
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通过前端部111a与后端部111b之间。即,在中央支脚51处于立起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与左壁部111重叠。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通过前端部111a与后端部111b之间。即,在中央支脚51处于收纳位置时,中央支脚51的一部分(例如,第1弹簧55)在车辆侧视下与左壁部111重叠。
前端部111a是本发明中的第1左限制部的例子。后端部111b是本发明中的第2左限制部的例子。
第1引导件91具备上壁部112。上壁部112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上方。上壁部112在车辆俯视下与后部77重叠。上壁部112限制后部77向上方移动。
上壁部11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上壁部112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低的位置。上壁部112防止后部77与第2支承轴54干涉。
上壁部112具有与上下方向Z大致正交的平板形状。上壁部112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上壁部112具有前端部112a和后端部112b。后端部112b配置于比前端部112a靠后方处。前端部112a及后端部112b也配置于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的上方。前端部112a及后端部112b也在车辆俯视下与后部77重叠。前端部112a及后端部112b也限制后部77向上方移动。
上壁部112的前端部112a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前方处。上壁部112的前端部112a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至少一部分低的位置。上壁部112的前端部112a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低的位置。上壁部112的后端部112b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靠后方处。上壁部112的后端部112b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低的位置。上壁部112的后端部112b配置于比第2支承轴54的轴心A54低的位置。前端部112a及后端部112b分别防止后部77与第2支承轴54干涉。
前后方向X上的上壁部112的长度与前后方向X上的左壁部111的长度大致相同。前后方向X上的上壁部112的前端部112a的位置与前后方向X上的左壁部111的前端部111a的位置大致相同。前后方向X上的上壁部112的后端部112b的位置与前后方向X上的左壁部111的后端部111b的位置大致相同。
上壁部112的前端部112a是本发明中的第1上限制部的例子。上壁部112的后端部112b是本发明中的第2上限制部的例子。
图11是变形实施方式的第1引导件91的后视图。左壁部111及上壁部112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具体而言,左壁部111及上壁部112由弯折成形的1个板材构成。板材例如是金属板、板金等。
左壁部111和上壁部112互相连续。具体而言,左壁部111从左壁部111的下端向上方延伸。上壁部112从左壁部111的上端向右方延伸。
支撑件98支承左壁部111和上壁部112。具体而言,支撑件98连接于上壁部112。
(2)在实施方式中,摆动轴心B包括第1摆动轴心B1和第2摆动轴心B2。即,动力单元27能够绕2个摆动轴心B摆动。不过,不限于此。例如,摆动轴心B也可以不包括第1摆动轴心B1。例如,摆动轴心B也可以不包括第2摆动轴心B2。也可以是,动力单元27能够绕1个摆动轴心B摆动。
(3)在实施方式中,动力单元27经由连接构件31而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不过,不限于此。例如,动力单元27也可以以不经由连接构件31的方式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例如,动力单元27也可以直接被支承于车身框架3。
(4)在实施方式中,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的全部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横穿部75的一部分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横穿部75的其他部分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后方处。
(5)在实施方式中,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的一部分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前方处,横穿部75的其他部分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后方处。不过,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横穿部75的全部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前方处。
(6)在实施方式中,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靠后方处。不过,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骑乘型车辆1具备未图示的燃料箱,横穿部75配置于比燃料箱靠后方处。例如,横穿部75也可以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4及燃料箱的至少任一方靠后方处。
(7)在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件101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后弯曲部76。不过,不限于此。第2引导件101也可以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第2引导件101也可以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后部77。
(8)在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后方处。不过,不限于此。第2引导件101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1摆动轴心B1靠前方处。在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件101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前方处。不过,不限于此。第2引导件101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B2靠后方处。
(9)在实施方式中,第3引导件105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前弯曲部74。不过,不限于此。第3引导件105也可以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前部73。第3引导件105也可以引导制动器拉索71的横穿部75。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骑乘型车辆1是踏板型的车辆。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骑乘型车辆1变更为机动脚踏两用(英文:moped)型、街道(英文:street)型、运动型、不平整地行驶用车辆(ALL-TERRAIN VEHICLE)等其他种类的车辆。
(1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前轮18的数量是1个。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前轮18的数量变更为2个。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后轮33的数量是1个。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后轮33的数量变更为2个。
(1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动力源而例示了发动机(内燃机),但不限于此。例如,骑乘型车辆1也可以具备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例如,骑乘型车辆1也可以具备发动机及电动马达这双方作为动力源。
(13)关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上述(1)~(12)中说明了的各变形实施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将各结构置换为其他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或与之组合等而适当变更。

Claims (18)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其中,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
单元摆动式的动力单元,以能够绕摆动轴心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
后轮,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
后制动器装置,对所述后轮进行制动;
第1支承轴,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前方处,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踏板臂,被支承于所述第1支承轴,能够绕所述第1支承轴旋转,具备连接于所述第1支承轴的基端部和配置于比所述基端部靠前方且上方处的顶端部;
制动器踏板,被支承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顶端部;
制动器拉索,具有挠性,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后制动器装置的第2端;
中央支脚,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能够移动到立起位置和收纳位置;及
第1引导件,配置于比所述立起位置下的所述中央支脚的前端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
前部,配置于通过所述骑乘型车辆的中心且与车辆宽度方向垂直的车辆中心面的右方,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第1端向后方延伸;
后部,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第2端向前方延伸;及
横穿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前部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之间,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的位置延伸到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的位置,
所述横穿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所述摆动轴心靠前方处,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
第1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左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左方移动;及
第2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左限制部靠后方处,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左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左方移动,
在所述中央支脚处于所述立起位置及所述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所述中央支脚都在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中央支脚具备:
旋转轴,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旋转;
腿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第2支承轴,被支承于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及
第1弹簧,具有连结于所述第2支承轴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腿部的第2端,
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通过比所述旋转轴靠左方、比所述第1弹簧靠右方、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下方且比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心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1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前方处,
所述第2左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2支承轴靠后方处,
在所述中央支脚处于所述立起位置及所述收纳位置的任何一方时,在车辆侧视下,所述第1弹簧都在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后方且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前方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支撑件,该支撑件被支承于所述第2支承轴,支承所述第1左限制部及所述第2左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左限制部及所述第2左限制部由不能分离的1个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右限制部,该右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右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右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
第1上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上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上方移动;及
第2上限制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上限制部靠后方处,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上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上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引导件具备下限制部,该下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的下方,限制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向下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第2引导件,该第2引导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配置于比所述第1引导件靠前方处,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1左限制部与所述第2左限制部的距离比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第2引导件与所述第1左限制部的距离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后弯曲部,该后弯曲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横穿部与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部之间,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
所述第2引导件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后弯曲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第3引导件,该第3引导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靠后方处,配置于比所述第1引导件靠前方处,引导所述制动器拉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收容电池的电池壳体、和燃料箱,
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横穿部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及所述燃料箱的至少任一方靠后方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地板罩,该地板罩配置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上方,
所述地板罩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的所述顶端部及所述制动器踏板低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车身框架具备:
头管;
下伸框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
右下框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右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右方且后方延伸;及
左下框架,配置于所述车辆中心面的左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左方且后方延伸,
所述踏板臂及所述制动器拉索的所述前部配置于比所述右下框架靠右方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托架,该托架配置于比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靠后方处,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所述制动器拉索具备中空的外拉索、和向所述外拉索的内部插入的内拉索,
所述外拉索具有被支承于所述托架的第1端,
所述内拉索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所述基端部的第1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制动灯开关,被支承于所述托架;
推杆,被支承于所述踏板臂,与所述制动灯开关接触;及
第2弹簧,具有连结于所述踏板臂的第1端和连结于所述托架的第2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转向装置和被支承于所述转向装置的前轮,
所述踏板臂绕所述第1支承轴的旋转不与所述前轮的制动联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摆动轴心包括:
第1摆动轴心;及
第2摆动轴心,配置于比所述第1摆动轴心靠后方且比中央支脚靠前方处,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以能够绕所述第1摆动轴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将所述动力单元支承为能够绕所述第2摆动轴心旋转,
所述横穿部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靠前方处,
所述中央支脚配置于比第2摆动轴心靠后方处。
CN202010062357.8A 2020-01-20 2020-01-20 骑乘型车辆 Active CN113135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2357.8A CN113135258B (zh) 2020-01-20 2020-01-20 骑乘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2357.8A CN113135258B (zh) 2020-01-20 2020-01-20 骑乘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5258A true CN113135258A (zh) 2021-07-20
CN113135258B CN113135258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80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2357.8A Active CN113135258B (zh) 2020-01-20 2020-01-20 骑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525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0A (zh) * 1996-06-18 1998-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脚踏式制动器的小型摩托车
CN101234656A (zh) * 2007-01-31 2008-08-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脚制动器结构
CN201124918Y (zh) * 2007-11-22 2008-10-01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轮电动车脚制动装置
CN101372252A (zh) * 2007-08-20 2009-02-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1850810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脚踏底板结构
JP2011162117A (ja) * 2010-02-12 2011-08-25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後輪用制動装置
JP2014040124A (ja) * 2012-08-21 2014-03-0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二輪車用索体のクランプ構造
CN203485911U (zh) * 2012-10-03 2014-03-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制动软管的支承构造
CN204341350U (zh) * 2015-01-05 2015-05-20 临海市美尼特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电瓶车刹车装置
CN107031780A (zh) * 2016-01-27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WO2018124099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0A (zh) * 1996-06-18 1998-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脚踏式制动器的小型摩托车
CN101234656A (zh) * 2007-01-31 2008-08-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脚制动器结构
CN101372252A (zh) * 2007-08-20 2009-02-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201124918Y (zh) * 2007-11-22 2008-10-01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轮电动车脚制动装置
CN101850810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脚踏底板结构
JP2011162117A (ja) * 2010-02-12 2011-08-25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後輪用制動装置
JP2014040124A (ja) * 2012-08-21 2014-03-0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二輪車用索体のクランプ構造
CN203485911U (zh) * 2012-10-03 2014-03-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制动软管的支承构造
CN204341350U (zh) * 2015-01-05 2015-05-20 临海市美尼特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电瓶车刹车装置
CN107031780A (zh) * 2016-01-27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WO2018124099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5258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7177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9238494B2 (en) Vehicle
EP3263432B1 (en) Straddled vehicle
EP2599698A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7018419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3135258B (zh) 骑乘型车辆
EP3366564B1 (en) Straddled vehicle
TW201307125A (zh) 機車
EP2599697B1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119161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12678105B (zh)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CN111032502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JP2022184502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8027771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サイドスタンド構造
JP665572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支持構造
JP6564129B2 (ja) 灯火器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JPWO2004078575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8296668A (ja) 車両
CN106741505B (zh) 跨乘式交通工具
CN108016555B (zh) 骑乘式车辆
US9868487B2 (en) Routing structure for braking force-transmitting member in motorcycle
JP753606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3782886B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11717313A (zh) 鞍座型车辆
JP670868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