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8265B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8265B
CN107018265B CN201611152878.2A CN201611152878A CN107018265B CN 107018265 B CN107018265 B CN 107018265B CN 201611152878 A CN201611152878 A CN 201611152878A CN 107018265 B CN107018265 B CN 107018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light
image
emitting component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28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8265A (zh
Inventor
春日昭夫
大石晓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4112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8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8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7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environment, e.g.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 H04N1/00978Temperature control
    • H04N1/00981Temperature control by forced convection, e.g. using f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6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capable of performing non-simultaneous scanning at more than one scann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9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produc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intermediate pi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且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降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发光部,其具有发出光的发光元件和使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以光量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均匀的方式照射于纸张的导光部件;读取部,其读取照射来自发光部的光而形成于纸张的图像;散热部,其对发光元件的热进行散热;以及冷却部,其对散热部进行冷却,发光元件和散热部被配置于宽度方向上的纸张的走纸区域外。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利用了电子照片工艺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对带电的感光体鼓(像载持体)照射(曝光)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由此形成静电潜像。然后,从显影装置向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供给调色剂,由此使静电潜像可视化,形成调色剂像。进而,在使该调色剂像直接或间接地转印于纸张后,在定影夹持部进行加热、加压来使调色剂像定影,由此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像。
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连接而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实用化正在进步,其中,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形成于纸张的调色剂像,将读取信息反馈给图像形成装置,以便调色剂像的颜色、位置、倍率等成为正确的值。在该图像形成系统中,在用户想打印的调色剂像被输出至纸张前,基于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信息进行画质的校正。
具体而言,将根据由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到的颜色和图像位置的信息而求得的校正值反馈给图像形成装置,由此进行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画质的校正。由此,能够在用户想打印的调色剂像被输出至纸张时,基于来自读取部的读取信息以高生产率进行画质的自动校正。
另外,读取部中的发光元件通过向元件本身施加电流来发光、发热,因此将发光时产生的热向温度比该元件低的元件周边散热。由此,发光元件本身的温度下降,所以维持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
另外,在读取部中,通过了定影夹持部的纸张被输送,因此装置内的温度容易因该纸张所带的热而上升。若因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而使得发光元件周边的温度上升,则发光元件发热时产生的热不易散热。若发光元件的散热性能低,则发光元件的温度不易下降,因此导致在发热方面处于饱和的状态,发光量降低。因此,期望冷却发光元件,维持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抑制装置内的温度而具备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风扇和用于供该风扇导入的空气通过的管道的结构。由此,能够使用外部空气冷却发光元件,从而维持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3391号公报
然而,若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那样设置导入外部空气的风扇和管道,则会产生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例如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发光元件的阵列方式的情况下,所输送的纸张与发光元件对置,因此受到来自通过了定影夹持部的纸张的散热的影响,各发光元件的发光能力容易降低,因此,需要相应地增大风扇的风力。故而,需要使风扇等冷却部件大型化,从而装置有可能进一步大型化。
另外,在阵列方式的情况下,发光元件与所输送的纸张对置,因此若将用于冷却发光元件的风吹向发光元件,则该风的方向相对于与发光元件对置的纸张的输送有可能会成为阻力。因此,若设定为不使管道影响走纸路径的结构,则装置可能进一步大型化。
特别是,在双面打印的结构中,在设置了与在纸张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对应的读取部以便能够以高生产率读取在纸张的双面打印的调色剂像并将该读取信息反馈给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与各读取部对应的管道,因此装置会进一步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且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降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发光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导光部件,上述发光元件发出光,上述导光部件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以光量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均匀的方式照射于上述纸张;
读取部,其读取照射来自上述发光部的光而形成于上述纸张的图像;
散热部,其对上述发光元件的热进行散热;以及
冷却部,其对上述散热部进行冷却,
上述发光元件和上述散热部被配置于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上述纸张的走纸区域外。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
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其读取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纸张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是示出阵列方式下的发光元件照射光的状况的图。
图4是示出相对于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发光元件的位置的发光元件的光量的变化的状况的图。
图5是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周边的放大图。
图6是发光部的立体图。
图7是读取部周边的放大图。
图8是从上观察发光部周边的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读取装置;73…风扇;90…控制部;110…读取部;120…发光部;121…发光元件;122…导光部件;130…散热部件;140…背衬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通过沿着纸张S的输送方向从上游侧起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读取装置2连接而构成。
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了电子照片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在感光体鼓413上的Y(黄色)、M(品红)、C(青色)、K(黑色)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在中间转印带421上使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后,二次转印至纸张S,由此形成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如下的串联方式,即将与YMCK的4种颜色对应的感光体鼓413沿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串联配置,在一次流程中使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90。
控制部9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91、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92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93等。CPU91从ROM92读取与处理内容相对应的程序并在RAM93展开,并与展开了的程序协作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此时,参照储存于存储部72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90经由通信部71与连接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控制部90例如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稿器)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和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而构成。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被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D并向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送出。通过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一举读取被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多张原稿D的图像(含双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于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该输入图像数据被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和操作部22发挥作用。显示部21根据从控制部9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向控制部90输出。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基于灰度校正数据(灰度校正表)进行灰度校正。另外,图像处理部30对输入图像数据除了实施灰度校正外,还实施颜色校正、阴影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基于实施了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中间转印单元42等。
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便于图示和说明,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共同的构成要素,在对各自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在附图标记中附加Y、M、C或者K来进行表示。在图1中,仅对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构成要素附加了附图标记,对其他的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省略了附图标记。
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体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体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素管)的周面依次层叠有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
带电装置414通过产生电晕放电,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负极性电。
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构成,对感光体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在感光体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正电荷并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由此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被中和。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因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是二成分反转方式的显影装置,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由此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显影装置412通过向感光体鼓413供给显影剂所含的调色剂,来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除去在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余调色剂。
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呈环状地张架于多个支承辊423。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的由从动辊构成。通过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421沿A方向以恒定速度行进。
中间转印带421是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带,表面具有高电阻层。中间转印带421根据来自控制部90的控制信号被驱动旋转。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体鼓413对置,被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一次转印辊422隔着中间转印带421压接于感光体鼓413,由此形成用于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的一次转印夹持部。
二次转印辊424与被配置于驱动辊423A的带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支持辊(Back-uproller)423B对置,被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二次转印辊424隔着中间转印带421压接于支持辊423B,由此形成用于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的二次转印夹持部。
带清洁装置426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转印残余调色剂。
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夹持部时,感光体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即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侧附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
之后,在纸张S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至纸张S。具体而言,对支持辊423B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对纸张S的表面侧、即与中间转印带421抵接侧附加与调色剂同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至纸张S。
定影部60具备上侧定影部60A和下侧定影部60B等,上侧定影部60A具有在纸张S的定影面亦即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配置的定影面侧部件,下侧定影部60B具有在纸张S的背面亦即与定影面相反的面侧配置的背面侧支承部件。背面侧支承部件被压接于定影面侧部件,由此形成夹持纸张S进行输送的定影夹持部。
定影部60通过在定影夹持部对被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并输送来的纸张S进行加热、加压,来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S。定影部60作为单元被配置于定影器F内。另外,也可以在定影器F内配置空气分离单元,该空气分离单元通过吹空气来使纸张S从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分离。
上侧定影部60A具有作为定影面侧部件的环状的定影带61、加热辊62以及定影辊63。定影带61由加热辊62和定影辊63张架。
加热辊62内置有加热源(卤素加热器),对定影带61进行加热。加热辊62被加热源加热,其结果是,定影带61被加热。
定影辊63通过由控制部90驱动控制,从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定影辊63旋转,从而定影带61和加热辊62沿顺时针方向从动旋转。
下侧定影部60B具有作为背面侧支承部件的加压辊64。在加压辊64与定影带61之间形成夹持纸张S进行输送的定影夹持部。加压辊64通过由控制部90驱动控制,从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纸张输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输送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按每一预先设定的种类,收纳有基于单位重量、尺寸等来识别的纸张S(规格纸张、特殊纸张)。
输送路径部53具有阻挡辊对53a等多个输送辊对、使纸张S通过图像形成部40和定影部60并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排纸托盘54排出的通常输送路53b以及在使通过了定影部60的纸张S的表背反转后在图像形成部40的上游再次与通常输送路53b合流的反转输送路53c。在双面打印时,在最初通过通常输送路53b时,在纸张S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在通过了反转输送路53c后,在再次通过通常输送路53b时,在纸张S的背面形成调色剂像。
被收纳于供纸托盘单元51a~51c的纸张S被从最上部起一张一张地送出,由输送路径部53向图像形成部40输送。此时,由配设有阻挡辊对53a的阻挡辊部对所供给的纸张S的倾斜进行校正并调整输送时机。而且,在图像形成部40,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一并二次转印至纸张S的一个面,在定影部60被实施定影工序。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S由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向机外排纸。
图像读取装置2读取形成于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纸的纸张S的调色剂像(图像),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反馈至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90。控制部90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2反馈的信息,进行调色剂像的校正,例如以使调色剂像的颜色、位置、倍率等成为正确的值。
图像读取装置2具备:2个读取部110,其能够对在纸张S的双面形成的调色剂像的位置和浓度进行读取;风扇73,其与各读取部110相对应地设置;以及测色部74,其能够读取调色剂像的颜色、亮度以及饱和度。
风扇73是用于冷却后述的发光部120的冷却部。测色部74被配置于比读取部110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将从通过的纸张S读取到的信息向控制部90输出。
读取部110在装置内在纸张S的输送路径的下侧和上侧各设置有一个。下侧的读取部110与本发明的“第一读取部”相对应,上侧的读取部110与本发明的“第二读取部”相对应。
下侧的读取部110读取形成于在装置内朝向纸张S的下侧的面亦即第一面的调色剂像(图像)的信息。上侧的读取部110读取形成于在装置内朝向纸张S的上侧的面亦即第二面的调色剂像(图像)的信息。各读取部110将读取到的信息向控制部90输出。
因为像这样设置有与纸张S的各面相对应的读取部110,因此能够以高生产率读取进行了双面打印后的纸张S。在图1中,示出了上侧的读取部110被配置于下侧的读取部1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读取部110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拍摄部件111和包含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发光部120,由发光元件向形成于纸张S的调色剂像照射光,由拍摄部件111读取来自纸张S的照射了光的部分的反射光,由此读取调色剂像的信息。
另外,在采用了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多个该发光元件的阵列方式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时各发光元件的光量的偏差会较大。图3是示出阵列方式下的发光元件照射光的状况的图。
如图3所示,在阵列方式下的发光部,多个发光元件81排列配置在基板80上。此外,在图3中,多个发光元件81排列的方向是纸张的宽度方向,考虑到附图的观看方便性,仅图示了4个发光元件81。
在这样的阵列方式下,所使用的发光元件81的数量较多,因此各发光元件81发出的光量L1、L2、L3、L4容易存在偏差而成为不同的值。图4是示出相对于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发光元件81的位置的发光元件81的光量的变化的状况的图。
例如,如图4所示,会产生发光元件81的光量在宽度方向上如实线D1所示那样不同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成为发光元件81的光量的目标值亦即虚线D2的光量,需要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各位置进行不同的校正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作为读取部110中的发光部120,不是采用阵列方式,而是采用导光棒方式。具体而言,发光部120具有发出光的发光元件121和沿纸张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光部件122。
发光元件121与上述阵列方式相同地为LED等,在导光部件1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各配置有一个。
导光部件122是棱镜玻璃、丙烯酸等树脂部件,与在装置内输送的纸张对置地配置。来自发光元件121的光射入导光部件122的端部,并且导光部件122使该光以光量L5在宽度方向上均匀的方式照射于纸张。由此,能够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个位置,缩小发光元件121的光量的偏差。
如图7所示,发光部120在每个读取部110中,在纸张的输送方向上排列设置有2个,如图6所示,各发光元件121被配置于设置在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基板123上。
在基板123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进一步外侧,配置有散热部件130,基板123被配置于散热部件130上。散热部件130与本发明的“散热部”相对应。
散热部件130是铝等金属部件,用于使从发光元件121传递的热散热。如图8所示,在与该散热部件130对置的装置内的侧壁,设置有上述风扇73。
如图7所示,风扇73被配置于相对于发光部120与纸张S的输送面相反侧。从风扇73吹出的风W通过未图示的通风引导部件,从相对于发光部120与纸张S相反侧吹到散热部件130。此外,风扇73为吹出风W的形式,但也可以是吸引空气的形式。
若散热部件130将发光元件121的热向周围散热,则散热部件130周边的温度上升。若散热部件130周边的温度上升而接近散热部件130的温度,则因散热部件130而发光元件121的热不易散热,导致发光元件121的温度饱和,从而发光性能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风扇73的风W经由散热部件130来冷却发光元件121,因此能够维持发光元件121的发光性能。
另外,风扇73不导入装置外的空气,而是使用装置内的空气,更加详细而言,使用散热部件130周边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散热部件130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将风扇73设定为比较小规模的尺寸。因此,无需为了大量获取外部空气而将风扇的尺寸设定为大规模的尺寸、或者设置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管道等,所以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另外,在隔着纸张S与各发光部120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背衬部件140。背衬部件140构成为沿纸张S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具有从朝向纸张S侧的部分向纸张S突出的支承部141。
支承部141能够支承所输送的纸张S,位于对置的读取部110中的2个发光部120的输送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支承部141隔着2个发光部120的间隙与读取部110的拍摄部件111对置。
2个发光部120被设定为朝向支承部141照射光L。支承部141汇集来自2个发光部120的光L,朝向上下方向、即拍摄部件111反射反射光R。反射光R通过2个发光部120的间隙被拍摄部件111读取。
在比较厚的纸张S的情况下,通过向纸张S照射光L,能够使反射光R向拍摄部件111反射,但在比较薄的纸张S的情况下,纸张S容易挠曲,所以仅靠纸张S无法反射光L。因此,通过设置支承部141来抑制纸张S的挠曲,从而能够经由支承部141将光L作为反射光R朝向拍摄部件111反射。
另外,对于支承部141的与纸张S的对置面而言,从容易吸收光L以及容易检测出读取部110的结构所涉及的玻璃面的纸粉等异物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黑色。
另外,如图8所示,发光元件121、散热部件130以及风扇73被设置于所输送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走纸区域外。更加详细而言,发光元件121、散热部件130以及风扇73被配置于比设置在装置内的输送辊75和背衬部件140的支承部141靠宽度方向的外侧。输送辊75与本发明的“输送部件”相对应。
对以上那样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2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出的纸张S被搬入图像读取装置2内,并朝向读取部110输送。
所输送的纸张S通过定影夹持部,由此变为高温(约70℃)状态,所以该纸张S将自身的热向比纸张S温度低的装置内散热,同时在装置内输送。
因此,例如,在使读取部110中的发光部为阵列方式的情况下,与纸张S对置的发光元件受到纸张S的散热的影响,不易使自身的热散热,发光能力容易降低。
另外,在为阵列方式的发光部的情况下,使用多个发光元件,从而为了冷却多个发光元件整体而例如使用导入装置外的空气的风扇的情况下,在连续地输送纸张S时等,需要增大风扇的送风能力,因此容易导致风扇、装置的大型化。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120为导光棒方式,发光元件121在纸张S的走纸区域外、即发光元件121不与纸张S对置,因此发光元件121不易受到纸张S的散热的影响。而且,仅通过风扇73对配置在纸张S的走纸区域外的散热部件130进行冷却,就能冷却发光元件121,因此能够将风扇73的风量设定为最低必要限度的风量。因此,无需将风扇73增大到必要程度以上,能够高效地抑制发光元件121的发光性能的降低,并且能够使装置省空间化。
另外,为了抑制定影后的纸张S的散热,通常考虑通过直接冷却纸张S来强制散热的方法,但若使风扇等的风直接吹向纸张S,则风的方向有时会相对于纸张S的输送成为阻力。
例如,若相对于输送方向垂直地吹风,则会因其风量/风速,使得纸张S和引导纸张S的引导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也增大。另外,在与输送方向大致平行且从纸张S的前端侧吹风的情况下,因该前端侧被风抬起而在纸张S的端部产生卷曲,在该情况下也会成为阻力。
若像这样风扇73的风W吹到纸张S,则会成为纸张S的输送的阻力,因此并不希望直接冷却所输送的纸张S。这里,例如在使用阵列方式的发光部的情况下,若向发光元件吹风,则风会吹到所输送的纸张,因此需要设置与走纸路径隔离的管道。若设置这样的管道,则需要设置管道的空间,因此装置会进一步大型化。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走纸区域外配置有发光元件121和散热部件130,因此通过从纸张S的外侧冷却该散热部件130来冷却发光元件121。故而,能够使风扇73的风W不易吹到纸张S,因此能够抑制成为纸张S的输送的阻力,并且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
另外,风扇73能够直接冷却配置于走纸区域外的散热部件130。因此,来自风扇73的风W不会成为纸张S与引导部件的摩擦阻力,能够冷却发光元件121。
另外,发光元件121和散热部件130被配置于输送辊75的外侧,即,被配置于比纸张S的走纸区域更靠外侧,因此发光元件121和散热部件130更加不易受到纸张S的热的影响。
另外,发光元件121和散热部件130被配置于比背衬部件140靠外侧,因此能够抑制背衬部件140因发光元件121的热的影响而必要程度以上地升温。
另外,仅冷却散热部件130周边就能冷却发光元件121,因此能够使风扇73的尺寸为小规模。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装置大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导光部件12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发光元件121,但在打印宽度较小的纸张S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在导光部件122的单侧的端部设置发光元件121。但是,若考虑到应对各种尺寸的纸张S,则优选在导光部件122的两端设置发光元件12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图像读取装置2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图像形成系统结构,但是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读取装置2可以是分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都只是示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个例子,这些并不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或者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实施。
最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2的评价实验进行说明。在本评价实验中,使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对使风扇73的风速变动的情况下的调色剂像的色差进行了确认。
实验条件被设定为:不施加风扇73的风速的条件(条件1)、将风扇73的风速设为1.5m/s的条件(条件2)、以及将风扇73的风速设为5.0m/s的条件(条件3)。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2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实线C1示出条件1下的实验结果,虚线C2示出条件2下的实验结果,单点划线C3示出条件3下的实验结果。
如图9所示,在任一条件下都是随着时间经过而色差上升,从时间经过了15分钟左右时起,在任一条件下都成为大致恒定的值。在条件1下,色差约为0.7,在条件2下,色差约为0.5,在条件3下,色差约为0.4。
根据该结果可以确认,通过设定为施加较小风速的条件2,与不施加风速的条件1相比,色差能够改善约0.2左右,并且能够确认通过设定为进一步增强风速的条件3,能够进一步改善色差。

Claims (8)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发光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导光部件,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所述导光部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以光量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上均匀的方式照射于所述纸张;
读取部,其通过照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而读取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图像;
散热部,其对所述发光元件的热进行散热;以及
冷却部,其对所述散热部进行冷却,
所述发光元件、所述散热部以及所述冷却部被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纸张的走纸区域外,
所述冷却部通过在相对于所述发光部而与所述纸张的输送面相反侧从与所述导光部件正交的方向直接将风吹至所述散热部来对所述散热部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被分别配置于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部使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内的空气对所述散热部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将所述纸张输送至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位置,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散热部被配置于比所述输送部件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在相对于所述纸张的输送面与所述读取部相反侧,具备与所述读取部对置的背衬部件,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散热部被配置于比所述背衬部件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部具有:第一读取部,其读取形成于所述纸张的第一面的图像;以及第二读取部,其读取形成于所述纸张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部、所述散热部以及所述冷却部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一读取部和所述第二读取部。
8.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具备:
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
图像读取装置,其为读取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纸张的图像的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201611152878.2A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7018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209.XA CN110138996A (zh)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4238A JP6350506B2 (ja) 2015-12-15 2015-12-15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244238 2015-12-1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1209.XA Division CN110138996A (zh)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265A CN107018265A (zh) 2017-08-04
CN107018265B true CN107018265B (zh) 2019-06-18

Family

ID=5742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2878.2A Active CN107018265B (zh)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201910411209.XA Pending CN110138996A (zh)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1209.XA Pending CN110138996A (zh) 2015-12-15 2016-12-14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83544B2 (zh)
EP (1) EP3182207A1 (zh)
JP (1) JP6350506B2 (zh)
CN (2) CN107018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5125B2 (ja) * 2015-06-04 2019-12-25 キヤノン・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紙葉類識別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US10212304B2 (en) * 2017-01-17 2019-02-19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scanner
US11372357B2 (en) * 2019-04-02 2022-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nsity of an output image based on read data of test imag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7471886B2 (ja) * 2020-03-25 2024-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89108A (ja) * 2020-12-03 2022-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8166A (ja) * 2010-03-08 2011-09-22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309595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3339917A (zh) * 2011-01-31 2013-10-02 立志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WO2015059997A1 (ja) * 2013-10-24 2015-04-30 キヤノン・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紙葉類識別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769929A (zh) * 2012-10-30 2015-07-08 立志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83529A (ko) * 2009-01-14 201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와 이를 갖는 화상독취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JP5630207B2 (ja) 2010-10-22 2014-1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533B2 (ja) * 2010-10-22 2014-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820196B2 (ja) 2011-08-31 2015-11-24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963455B2 (ja) * 2012-01-30 2016-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723841B2 (ja) * 2012-09-11 2015-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62899B2 (ja) * 2013-01-08 2016-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48664B2 (ja) * 2013-01-30 2016-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030221A (ja) 2013-08-05 2015-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6359898B2 (ja) * 2014-07-03 2018-07-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8166A (ja) * 2010-03-08 2011-09-22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3339917A (zh) * 2011-01-31 2013-10-02 立志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0309595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4769929A (zh) * 2012-10-30 2015-07-08 立志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WO2015059997A1 (ja) * 2013-10-24 2015-04-30 キヤノン・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紙葉類識別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71417A1 (en) 2017-06-15
CN110138996A (zh) 2019-08-16
JP2017112454A (ja) 2017-06-22
JP6350506B2 (ja) 2018-07-04
EP3182207A1 (en) 2017-06-21
US9983544B2 (en) 2018-05-29
CN107018265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8265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48658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967419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60039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2382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995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recording program
JP63079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525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加熱制御方法
JP64647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RE48982E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otary element opposite an image reading unit
US90370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WO2005015320A1 (ja)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49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1766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43718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12039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14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1960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336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389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67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411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0042213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