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5917A -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5917A
CN106985917A CN201611087796.4A CN201611087796A CN106985917A CN 106985917 A CN106985917 A CN 106985917A CN 201611087796 A CN201611087796 A CN 201611087796A CN 106985917 A CN106985917 A CN 106985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front frame
extension
joint portion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77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5917B (zh
Inventor
丸山贤司
松冈秀典
渡边重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85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5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5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5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悬架外壳对于车宽方向的变形力的截面二次力矩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前部车体具备:前框,形成闭合截面部;围板加强件,配置在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以及悬架外壳,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将前框和围板加强件连结。悬架外壳具备以将前框和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第2开放截面部。悬架外壳包括结合到前框的外面的第1结合部和结合到内面的第2结合部。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在悬架外壳的前框侧的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排列地配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该车辆在前部具备安装有悬架的构成部件的悬架外壳。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的前部具备悬架外壳,该悬架外壳承接从前悬架的减震器输入的载荷。一般来说,悬架外壳架设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框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围板加强件之间,该围板加强件配置在该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端部结合到前框和围板加强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悬架外壳包括:收容前悬架的外壳主体、支承悬架的减震器上端的悬架顶部、以及对于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的结合部等。这样的悬架外壳一般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形的方法来制造。另一方面,在冲压成形中,从形状的自由度较低且有利于车体的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考虑用铝来铸造(铝压铸)悬架外壳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11-005882号公报
在悬架外壳中,要求对于从悬架顶部输入的载荷具有耐性。特别是,要求该悬架外壳具备能够防止内倾变形的强度,该内倾变形指的是,悬架顶部被施加了在上下方向上变动的大载荷的情况下,悬架外壳倒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即使悬架外壳产生了0.1mm级别的,也会对操纵稳定性能、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强度耐久性能等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在悬架顶部被施加了大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前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闭合截面部;围板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悬架外壳,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连结,所述前框包括: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外面、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面、以及位于所述外面和所述内面之间的上部的上面,所述悬架外壳包括结合到所述前框的所述外面的多个第1结合部和结合到所述内面的多个第2结合部,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和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在所述悬架外壳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排列地配置。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由悬架外壳的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交替地夹着前框的外面和内面,从而将悬架外壳结合到前框。通过采用这样的夹持结合的方式,能够使输入到悬架外壳的载荷分散地传递到前框,能够提高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特别是,所述第1结合部在比对于悬架外壳的载荷的输入点(悬架顶部)更近的前框的外面形成结合部,所以能够减弱产生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的力矩力。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悬架外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具备多个开放截面部,该多个开放截面部以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所述悬架外壳的所述多个开放截面部所存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区域,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结合到所述前框。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悬架外壳具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开放截面部,所以能够提高该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此外,在所述开放截面部所存在的区域,相对于所述前框的内面存在所述第2结合部,在其以外的区域,相对于所述前框的外面存在所述第1结合部,所以结合的平衡良好。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多个开放截面部的每一个的至少所述前框侧的端部由一对侧板和连结板形成,所述一对侧板具有与所述前框的所述上面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所述连结板将所述一对侧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的每一个是在所述连结板的端部连设的连接部。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利用开放截面部的形状的特征,能够将第2结合部以简单的形态设置在悬架外壳上。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悬架外壳包括悬架顶部和平面板,所述悬架安装到所述悬架顶部,所述平面部从该悬架顶部向下方垂下,在所述平面部的下端连设有第1延长部,该第1延长部构成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之中的一个。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具备从悬架顶部向下方垂下的平面部,所以能够使输入到悬架顶部的载荷经由所述平面部垂直地传递到前框。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此外,在将所述平面部延长的形态的第1延长部中,容易构成相对于前框外面牢固的第1结合部。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第1开放截面部和第2开放截面部隔着所述平面部排列,所述悬架外壳还具备第2延长部及第3延长部,该第2延长部及第3延长部构成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之中的除了所述第1延长部以外的所述第1结合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第1延长部和所述第2延长部夹着所述第1开放截面部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1延长部和所述第3延长部夹着所述第2开放截面部的所述连接部。
构成第2结合部的所述连接部的强度容易变弱。但是,根据上述前部车体构造,由第1延长部和第2延长部、以及第1延长部和第3延长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着这样的所述连接部。因此,即使所述连接部的强度相对较弱,也能够通过第1~第3延长部所形成的第1结合部来加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即使在悬架顶部被施加了大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前部车体构造中的、悬架外壳的组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4是从图2的状态将前框内侧件取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悬架外壳的平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架外壳的平面图。
图7是悬架外壳的下端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第1隔板的立体图。
图9是第2隔板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对于悬架外壳的前框的结合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对于悬架外壳的前框的结合部的示意性的侧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前部车体;3前框;3A外面;3B内面;3C上面;4围板加强件;5悬架外壳;511平面部;512第1延长部(第1结合部);513第2延长部(第1结合部);514第3延长部(第1结合部);52悬架顶部;53第1开放截面部;531一对侧板;532连结板;535第1连接部(第2结合部);54第2开放截面部;541一对侧板;542连结板;545第2连接部(第2结合部);H1、H2、H3第1结合部;G1、G2第2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概略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车辆V的前部车体1的构造的立体图。在图1中,附记了车辆V的前后方向上的“前”及“后”的箭头、车宽方向上的“左”及“右”的箭头、以及车高方向上的“上”及“下”的箭头。在之后的图中附记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箭头与图1的方向标记一致。
在车辆V的前部车体1中设置有发动机挡板2、前框3、围板加强件4、悬架外壳5及副框7。前框3、围板加强件4及悬架外壳5分别是左右一对的车体部件,但是在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而图示了在车体右侧部分配设的部分,对于车体左侧部分省略了图示。
发动机挡板2是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前后划分出车厢S的前方部分和发动机室E。前框3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闭合截面部。前框3的后端与发动机挡板2的前侧结合。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内配设有用于加强截面的加强体(后述的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一对前框3之间是发动机室E,里面装着由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构成的省略图示的发动机单元。
围板加强件4配置在前框3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图示的右侧的前框3,右侧的围板加强件4配置在右斜上约45度的方位。在围板加强件4和前框3之间设置有能够形成轮罩WH的空间,该轮罩WH覆盖省略了图示的前轮。
悬架外壳5是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供由盘簧和吸震器构成的减震器(省略图示)的上端所安装的部件。悬架外壳5具有收容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开口的外壳形状,以覆盖轮罩WH的上方的方式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连结。悬架外壳5是通过铝压铸而形成的部件。当然,也可以是通过板金部件的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悬架外壳5。
副框7是配置在前框3的下方的车体部件。副框7位于发动机室E的下方,包括配设在一对前框3之间的形态的悬架横梁71。此外,副框7还包括从悬架横梁71的左右两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一对悬架臂7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发动机支撑梁73、架设在一对发动机支撑梁73的前端之间的前横梁74、以及横梁臂75。横梁臂75立设在悬架横梁71的上面,是用于将前框3和悬架横梁71连结的部件。在横梁臂75的上端,设置有收容两者的连结用的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圆筒部76。
[前部车体的主要部分]
图2是前部车体1中的、右侧的悬架外壳5的组装部分的立体图。这种情况下,左方是车宽方向内侧(方向标记为“内”),右方是车宽方向外侧(方向标记为“外”)。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概略性的截面图,图4是从图2的状态将后述的前框内侧件31取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前框>
前框3是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C1的车体刚性部件,例如由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的弯折加工品构成。前框3由前框内侧件31和前框外侧件32构成,该前框内侧件31由截面形状为左右方向宽度较大的大致コ字型构成,该前框外侧件32由截面形状为左右方向宽度较大的大致コ字型构成。如图3所示,前框3(闭合截面部C1)具有截面形状为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的形状。前框3在其外周具备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右)的外面3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左)的内面3B、外面3A和内面3B之间的位于上部的上面3C及位于下部的下面3D。
前框内侧件31在截面视图中,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板310、从侧板310的上端向右方延伸的上板311、以及从侧板310的下端向右方延伸的下板312。上述的横梁臂75的圆筒部76与下板312的规定位置抵接。在该抵接部位,在下板312上穿孔出与圆筒部76所具备的中空孔大致相同直径的贯通孔312A。上突缘313从上板311的右端向上方延伸。此外,下突缘314从下板312的右端向下方延伸。
前框外侧件32在截面视图中,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板320。侧板320的上端及下端稍稍向左方弯曲。上突缘321从侧板320的上端向上方延伸,下突缘322从下端向下方延伸。上突缘321为了安装悬架外壳5而具备上下宽度部分地扩展的扩宽部321A。上突缘313、321彼此、以及下突缘314、322彼此相对,通过点焊等固接。通过这样固接的前框内侧件31及前框外侧件32,形成闭合截面部C1。
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作为加强该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的加强体,配设有第1隔板6A和第2隔板6B。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具有对于前框3的内面的接合面。这些隔板6A、6B的详细情况留待后述。
此外,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配置有用于固定悬架横梁71的安装板33。安装板33由弯折板材构成,具有与前框内侧件31的下板312相接的水平板部。在所述水平板部设置有与下板312的贯通孔312A的穿孔位置相应的通孔。省略图示的所述紧固螺栓以贯穿这些贯通孔312A和所述通孔、以及横梁臂75的圆筒部76的所述中空孔的方式插通。该紧固螺栓的前端部分与配置在安装板33的上面侧的焊接螺母331螺合,由此将前框3和悬架横梁71固定。
<围板加强件>
围板加强件4是将例如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弯折为L字型而成的加强部件,包括水平板41和从该水平板4的右端向下方垂下的垂直板42。围板加强件4的后端侧固定于省略图示的前立柱。
<悬架外壳>
除了图2~图4之外,还参照图5~图7。图5是从上方观察悬架外壳5的平面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架外壳5的平面图,图7是悬架外壳5的下端附近的扩大立体图。悬架外壳5具备外壳主体51、悬架顶部52、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悬架外壳5的右端侧是固定于围板加强件4的上端501,左端侧是固定于前框3的下端502。在上端501的高度位置和下端502的高度位置之间,存在着与围板加强件4和前框3的上面3C的高低差相应的高低差。
外壳主体51是收容悬架的减震器的、具有大致圆锥台的塔形状的外壳。悬架顶部52位于外壳主体51的顶部。悬架顶部52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减震器的上端的悬架安装孔521。外壳主体51的水平截面大致为圆形,在其左面具有平面部511。平面部511是从悬架顶部52向下方垂下并延伸到下端502的垂直壁。
在悬架顶部52的右邻,设置有平坦的上面部503。上面部503位于比悬架顶部52低一截的高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带状延伸。在上面部503的右方,延伸设置有上端突缘504。上端突缘504位于比上面部503低一截的高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带状延伸。上面部503和上端突缘504通过垂直板505连结。
如图3所示,悬架顶部52成为从悬架输入上下方向的载荷的载荷输入部P1。悬架外壳5为,上端501在比下端502更高的位置固定于围板加强件4。因此,如果载荷输入部P1被从下方施加了使其顶起的载荷,则如箭头F所示,容易产生悬架外壳5倒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倾变形。如前述那样,即便悬架外壳只是产生少许内倾变形,也会对操纵稳定性能、NVH性能、强度耐久性能等造成影响。
为了对抗上述内倾变形力,要求提高针对箭头F的方向的变形力的、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为了提高所述截面二次力矩而在悬架外壳5设置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在本说明书中,开放截面部(open cross-section)不是像上述的闭合截面部C1那样的被板材完全封闭的截面、或者只除去少许的开口而被板材封闭的截面,而是以相对于平面具有方柱形、V字形等隆起的方式由多个弯折部形成的具有开口的截面。第1开放截面部53和第2开放截面部54在悬架外壳5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具体地说,以隔着外壳主体51(平面部511)而前后排列的方式配置。
第1开放截面部53在外壳主体51的前方侧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第1开放截面部53是由前后一对侧板531和连结板532形成的方柱形(所谓的帽型)的开放截面部。图6中示出了开放截面空间CA。该开放截面空间CA朝向轮罩WH侧开口。如图7所示,一对侧板531在前框3侧(左侧)的端部即下端502附近具有与前框3的上面3C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d。连结板532将一对侧板531的上端缘(在下端502附近,一对侧板5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
前方侧的侧板531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另一方面,后方侧的侧板531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左端附近、即大致从前框3到外壳主体51的平面部511之间向外侧露出。如图6所示,后方侧的侧板531的右端附近被隐藏到上面部503的背面侧,此外,中央附近与外壳主体51的右侧部相连。
一对侧板531和连结板532是大致相互正交地交叉的面。前方侧的侧板531和连结板532所交叉的部分是前棱线部533,后方侧的侧板531和连结板532所交叉的部分是后棱线部534。前棱线部533在车宽方向上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后棱线部534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平面部511。但是,后棱线部534的右端与连结板532和外壳主体51的前方侧的立壁所交叉的棱线相连,实质上作为高刚性部的后棱线部534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附近。这些前棱线部533及后棱线部534在第1开放截面部53中起到提高刚性的高刚性部的作用,提高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
第2开放截面部54在外壳主体51的后方侧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与第1开放截面部53同样,第2开放截面部54是由前后一对侧板541和连结板542形成的帽型的开放截面部。一对侧板541也在前框3侧的端部附近具有与前框3的上面3C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d。连结板542将一对侧板541的上端缘(一对侧板54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
连结板54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第1开放截面部53的连结板532更宽,除此之外,侧板541及连结板542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侧板531及连结板532相同。前方侧的侧板541和连结板542所交叉的部分是前棱线部543,后方侧的侧板541和连结板542所交叉的部分是后棱线部544。后棱线部544是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棱线部533相当的棱线,前棱线部543是与后棱线部534相当的棱线。这些前棱线部543及后棱线部544在第2开放截面部54中起到提高刚性的高刚性部的作用,提高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
<悬架外壳的连结构造部的说明>
接下来说明悬架外壳5的上端501侧及下端502侧的连结构造部。在上端501,由上面部503及上端突缘504构成与围板加强件4的连结部。参照图3,上面部503与围板加强件4的水平板41的左方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重合。上端突缘504的右端附近与垂直板42的下部突缘重合。在这些重合部分,上端501和围板加强件4被固定。
形成这样的上端501和围板加强件4的连结部的结果是,在该连结部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C2。即,水平板41的右方部分和上端突缘504的左方部分、以及垂直板42和垂直板505分别隔开间隔地对置,由它们围出的空间是闭合截面部C2。通过形成该闭合截面部C2,提高了悬架外壳5的上端501侧的刚性。
接下来说明下端502侧的连结构造部。悬架外壳5在成为对于前框3的连结部分的下端502具有分断部55、第1连接部535(第2结合部)、以及第2连接部545(第2结合部)。分断部55用于使得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下端502侧的端部(前框3侧的端部)和前框3的上面5C成为非接触。图7中示出了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下端缘53E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下端缘54E。通过形成分断部55,这些下端缘53E、54E隔着分断部55的间隙与上面5C对置。即,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在分断部55的位置断开。
前框3与轮罩WH邻接。因此,在雨天行驶时等,水滴可能会从轮罩WH侧溅到前框3的上面5C。如果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下端缘53E、54E向下方延伸到与上面5C密接,则所述水滴容易滞留在该密接部分。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分断部55而使下端缘53E、54E和上面5C分离,能够防止水滞留在上面5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外壳5通过铝压铸形成,前框3由钢材形成。即,悬架外壳5和前框3是不同种类的金属,但是通过形成分断部55,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两者抵接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不同种类金属的接触所引起的腐蚀等问题、特别是水导致的电腐蚀的问题。
第1、第2连接部535、545是为了将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和前框3的内面3B连接而设置的。第1连接部535是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连结板532的下端向下方连设的平板部分。同样,第2连接部545是从第2开放截面部54的连结板532的下端向下方连设的平板部分。第1、第2连接部535、545以跨过分断部55而与内面3B的上方部分在左右方向上重合的方式向下方延伸。第1、第2连接部535、545在与内面3B的重合部分通过点焊等而与该内面3B结合。图3中作为其固定部示意性地示出了内侧固定部P2。
悬架外壳5在下端502侧还具有对于前框3的突缘部3F(外面3A侧)的连结部(结合部)。为了形成该连结部,悬架外壳5具备第1延长部512、第2延长部513及第3延长部514(以上是第1结合部)。第1延长部512是在平面部511的下端连设的平板部,位于第1开放截面部53和第2开放截面部54之间。第2延长部513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方侧邻接地设置的平板部。第3延长部514是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后方侧邻接地设置的平板部。
如图2、图7所示,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下端缘53E、54E和第1、第2、第3延长部512、513、514的下端缘为同一面。此外,如图6所示,第1~第3延长部512~514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几乎相同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直线状排列。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前框3侧的端部从第1~第3延长部512~514所形成的平面向左方突出。
在前框3的突缘部3F,如前述那样,设置有上下宽度比其他部分更长的扩宽部321A。扩宽部321A具有能够与第1~第3延长部512~514全部对置的前后宽度。第1~第3延长部512~514与扩宽部321A在左右方向上重合,在该重合部分通过点焊等而固定到扩宽部321A。图3中作为其固定部示出了外侧固定部P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从前方侧起依次排列着第2延长部513(第1结合部)、第1连接部535(第2结合部)、第1延长部512(第1结合部)、第2连接部545(第2结合部)及第3延长部514(第1结合部)。即,在下端502侧,外侧固定部P3和内侧固定部P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关于这一点,在后文中基于图10、图11详细说明。
<悬架外壳的加强构造>
悬架外壳5通过具备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而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但是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加强构造。作为该加强构造,悬架外壳5具备第1纵肋536、第2纵肋546、第1横肋537、第2横肋547、厚壁部56及内肋571~579(图6)。
第1纵肋536设置于在第1开放截面部53连设的第1连接部535,第2纵肋546设置于在第2开放截面部54连设的第2连接部545。第1、第2纵肋536、546分别是抑制第1连接部535、第2连接部545向车宽方向的弯曲变形的加强部。由于设置分断部55,悬架外壳5的下端502和前框3的内面3B通过不具有开放截面构造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相连,所以该部分可能会成为机械强度的弱点部。但是,通过设置第1、第2纵肋536、546,能够提高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刚性,并且能够抑制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第1纵肋536突设在第1连接部535的左面,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肋。在此,示出了2条第1纵肋536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的例子。同样,第2纵肋546突设在第2连接部545的左面,是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肋。第2连接部545相对较宽,所以3条第2纵肋546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
第1横肋537分别突设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一对侧板531的下端附近,第2横肋547分别突设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一对侧板541的下端附近。通过形成第1、第2横肋537、547,抑制了一对侧板531、541的左右方向的挠曲变形。即,虽然由于形成分断部55而侧板531、541在下端缘53E、54E附近变得脆弱,但是通过第1、第2横肋537、547而提高了刚性。
第1横肋537是朝向左方而向下倾斜的细长的肋,前侧的第1横肋537从第2延长部513延伸到第1连接部535,后侧的第1横肋537从第1延长部512延伸到第1连接部535。同样,第2横肋547是朝向左方向下倾斜的细长的肋,前侧的第2横肋547从第1延长部512延伸到第2连接部545,后侧的第2横肋547从第3延长部514延伸到第2连接部545。另外,第1、第2横肋537、547也可以配置在一对侧板531、541的某一方。
厚壁部56是为了与第1、第2纵肋536、546一起对不具有开放截面构造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进行加强而设置的。厚壁部56形成在与分断部55相对的部分,在该厚壁部56的形成部位,第1、第2连接部535、545与悬架外壳5的其他部分相比板厚增加。如图6所示,厚壁部56是在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背面侧以从下方朝向上方厚度增加的方式突出的部分。这样的厚壁部56能够通过铝压铸容易地形成。在第1连接部535,厚壁部56配置在前后一对第1纵肋536之间。此外,在第2连接部545,厚壁部56配置在前后端的第2纵肋546之间。3个之中的中央的第2纵肋546突设在厚壁部56上。通过配置这样的厚壁部56,进一步提高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刚性。
如图6所示,内肋571~579是将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开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肋。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开放截面空间CA中,4个内肋571、572、573、574隔开适当的间隔而配置。内肋571~574遍及一对侧板531之间延伸,将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为多个空间。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中,5个内肋575、576、577、578、579隔开适当的间隔而配置。内肋575~579遍及一对侧板541之间而延伸,将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为多个空间。
<隔板(bulk head)>
如图4所示,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配设有用于对该截面进行加强的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是对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实施冲孔及弯折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将闭合截面部C1分隔开,起到提高该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的作用。第1隔板6A大致配置在将第1开放截面部53向下方延长的延长区域,第2隔板6B大致配置在将第2开放截面部54向下方延长的延长区域。
图8是第1隔板6A的立体图。第1隔板6A包括由沿着与闭合截面部C1所延伸的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平板构成的分隔面部61。分隔面部61具有上下较长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致与闭合截面部C1的截面尺寸相同。通过该分隔面部61,闭合截面部C1的空间被前后分隔。
从分隔面部61的4个边,分别突设有上突缘621、下突缘622、右突缘623及左突缘624。这些突缘621、622、623、624具有舌片状的形状,相对于分隔面部61分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形成。左突缘624的弯折方向为后方,其他的弯折方向均为前方。
突缘621、622、623、624是对于前框3的接合部。参照图3、图4,上突缘621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上板311,下突缘622通过点焊固接到下板312,右突缘623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外侧件32的侧板320,左突缘624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侧板310。
在分隔面部61和左突缘624的边界的棱线部63设置有用于提高隔板6A的刚性的2个凹部631。此外,在分隔面部61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大贯通孔611和2个小贯通孔612。大贯通孔611是在对车体电涂装防锈剂的工序中使电涂液前后流通的孔。小贯通孔612是电涂液能够流通的孔,但是专门为了点焊而设置的孔。此外,通过形成大贯通孔611及小贯通孔612,能够实现第1隔板6A的轻量化。在大贯通孔611的缘部,设置有通过打磨加工而形成的突缘部613。通过形成突缘部613,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1的刚性、特别是提高分隔面部61对于沿上下方向施加到第1隔板6A的载荷的刚性。
图9是第2隔板6B的立体图。第2隔板6B也与上述分隔面部61同样,具备将闭合截面部C1的空间前后分隔开的分隔面部64。分隔面部64是沿前后方向平缓地弯曲的平板,具有上下较长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致与闭合截面部C1的截面尺寸相同。从分隔面部64的4个边分别突设有上突缘651、下突缘(在图9中未示出)、右突缘652及左突缘653。这些突缘651、652、653具有舌片状的形状,通过相对于分隔面部64分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形成。右突缘652的弯折方向为后方,其他的弯折方向均为前方。
突缘651、652、653是对于前框3的接合部。参照图3、图4,上突缘651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上板311,未图示的下突缘通过点焊固接到下板312,右突缘652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外侧件32的侧板320,左突缘653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侧板310。
在分隔面部64设置有小贯通孔641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2条刚性加强部642。小贯通孔641是为了电涂液的流通和点焊而设置的孔。刚性加强部642通过实施冲压加工使分隔面部64的一部分以截面半圆状向后方突出而形成。通过形成刚性加强部642,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4的刚性。刚性加强部642具有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所以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4对于沿上下方向施加到第2隔板6B的载荷的耐性。即,对于从悬架顶部52经由第2开放截面部54施加的载荷,分隔面部64具有较强的耐性。
<前部车体的其他构造部>
除了上述以外,在前部车体1还设置有挡泥板8、车轮挡板9(参照图4)。挡泥板8是覆盖轮罩WH的上方的部件,是防止轮胎溅起的污泥、石子或水滴等击打或进入车体的部件。挡泥板8配置在悬架外壳5的下方,具有对于悬架外壳5的安装部。此外,挡泥板8具备在下端附近封盖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背面的开口部的延长部(省略图示)。车轮挡板9配置在悬架外壳5的后方且下方,专门为了遮挡轮胎的行驶音而设置。
[悬架外壳的对于前框的结合部的详细情况]
图10是用于说明悬架外壳5的对于前框3的结合部的立体图。如前述那样,作为对于前框3的结合部,在悬架外壳5的下端502侧设置有第1、第2连接部535、545和第1、第2、第3延长部512、513、514。第1、第2连接部535、545是对于前框3的内面3B的结合部,第1~第3延长部512~514是对于外面3A(突缘部3F)的结合部。在图10中,将第1、第2、第3延长部512、513、514所形成的结合部分别表示为第1结合部H1、H2、H3,将第1、第2连接部535、545所形成的结合部分别表示为第2结合部G1、G2。
参照图3,该结合部的第1特征在于,以从左右方向夹着前框3的方式配置第1结合部H1、H2、H3和第2结合部G1、G2。在图3中,第2结合部G1、G2所形成的结合部是内侧固定部P2,第1结合部H1、H2、H3所形成的结合部是外侧固定部P3。像这样,不仅具备对于前框3的内面3B的结合部,还具备对于外面3A的结合部,对于悬架外壳5的前框3的结合部变得更加牢固。
进而,能够将对于前框3的结合部配置在更接近载荷输入部P1的点。突缘部3F在距离上位于比内面3B更接近载荷输入部P1的位置。相反,仅通过第2结合部G1、G2使悬架外壳5和前框3结合的情况下,其内侧固定部P2存在于较为远离载荷输入部P1的位置。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更接近载荷输入部P1的外侧固定部P3。因此,外侧固定部P3比内侧固定部P2更接近载荷输入部P1,与此相应地,在悬架外壳5产生箭头F的内倾变形力时的弯曲力矩变弱。
该结合部的第2特征在于,第1结合部H1、H2、H3和第2结合部G1、G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排列地配置。如图10所示,从前方朝向后方,依次排列着第1结合部H2、第2结合部G1、第1结合部H1、第2结合部G2及第1结合部H3。通过这样的结合部的配置,第2结合部G1、G2的前后被夹在第1结合部H1、H2、H3之间。即,前方侧的第2结合部G1在前后方向上被夹在第1结合部H1、H2之间,后方侧的第2结合部G2在前后方向上被夹在第1结合部H1、H3之间。
构成第2结合部G1、G2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是连设在连结板532、542的下端部的部分,不具备开放截面构造。关于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所存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区域,悬架外壳5通过第1、第2连接部535、545结合到前框3。虽然作为加强部而具备第1、第2纵肋536、546,但是与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相比,刚性毕竟偏弱。但是,起到减小弯曲力矩的作用的第1结合部H1、H2、H3在前后方向上夹着第2结合部G1、G2,从而辅助机械强度较弱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所形成的第2结合部G1、G2。
图11是用于说明悬架外壳5的对于前框3的结合部的示意性的侧面图。在图11中,将第1连接部535(第2结合部G1)的前后宽度表示为a1,将第2连接部545(第2结合部G2)的前后宽度表示为a2。第1结合部H1、H2、H3和第2结合部G1、G2大致在前后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即可,两者间可以存在间隔,两者也可以部分地重叠。例如,在第1结合部H2和第2结合部G1之间,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或者,例如为了增大结合面积,可以通过使第1连接部535的前后宽度比第1开放截面部53更大,来使得第1结合部H2和第2结合部G1及/或第1结合部H1和第2结合部G1在前后方向上部分地重叠。
此外,至少对于内面3B的一个结合部(第2结合部)的前后被夹在对于外面3A的两个结合部(第1结合部)之间即可。例如,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第1延长部512的中间设置挖空的分断部的情况下,在前后方向上依次排列着第2结合部G1、第1结合部H1的前侧、分断部、第1结合部H1的后侧、第2结合部G2。这样的方式也是“在前后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一个方式。
[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能够实现如下的作用效果。首先,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悬架外壳5的第1结合部H1、H2、H3和第2结合部G1、G2,夹住前框3的外面3A和内面3B,悬架外壳5被结合到前框3上。通过采用这样的夹持结合的方式,能够使被输入到悬架外壳5的载荷输入部P1(悬架顶部52)的载荷分散地传递到前框3。其结果,能够提高悬架外壳5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
特别是,第1结合部H1、H2、H3在更接近载荷输入部P1的前框3的外面3A形成结合部(外侧固定部P3)。因此,载荷输入部P1被输入悬架的载荷、悬架外壳5被作用了图3的箭头F所示的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弱其弯曲力矩力。因此,该结合构造能够防止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悬架外壳5具备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第1开放截面部53作为高刚性部具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棱线部533及后棱线部534。此外,第2开放截面部54作为高刚性部具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棱线部543及后棱线部544。因此,能够提高悬架外壳5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
此外,关于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所存在的区域,通过构成第2结合部G1、G2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形成对于前框3的内面3B的结合部,关于其以外的区域,由于存在对于外面3A的第1结合部H1、H2、H3,所以能够良好地维持结合的平衡。此外,第1、第2连接部535、545是在连结板532、542的下端部连设的部分。因此,利用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形状的特征,能够以简单的形态在悬架外壳5设置第2结合部G1、G2。
悬架外壳5包括用于安装悬架的悬架顶部52和从该悬架顶部52向下方垂下的平面部511。如图3所示,平面部511是朝向突缘部3F的正上方延伸的垂直壁。在这样的平面部511的下端,连设着成为第1结合部H1的第1延长部512。根据该构造,能够使得被输入到悬架顶部52的载荷经由平面部511垂直地传递到前框3。并且,在前框3内,内设有第1、第2隔板6A、6B。由此,能够效果更好地抑制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此外,通过将平面部511延长的形态的第1延长部512,能够构成针对外面3A的牢固的第1结合部H1。
此外,前方侧的第2结合部G1在前后方向上被夹在第1结合部H1、H2之间,后方侧的第2结合部G2在前后方向上被夹在第1结合部H1、H3之间。构成第2结合部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不具备开放截面构造,所以强度容易变弱。但是,根据上述构造,能够通过第1延长部512和第2延长部513、以及第1延长部512和第3延长部51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将这样的第1连接部535、第2连接部545夹在之间。因此,即使第1、第2连接部535、545强度较弱,也能够通过第1~第3延长部512~514所形成的第1结合部H1、H2、H3来加强。
进而,如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相对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后宽度a1,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后宽度a2更大。围板加强件4的后端43固定于省略图示的前立柱,围板加强件4的前方侧、悬架外壳5能够以该后端43为支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揺动。该揺动力也能够成为悬架外壳5的横倾变形的原因。鉴于该情况,使得接近后端43(揺动支点)的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后宽度a2相对较大,有利于降低以后端43为起点的弯曲力矩。通过该构造的特征,也能够抑制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即使悬架顶部52被施加大的载荷,也能够提高悬架外壳5对于车宽方向的变形力的截面二次力矩。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悬架外壳5的横倾变形。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
前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闭合截面部;
围板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悬架外壳,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连结,
所述前框包括: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外面、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面、以及位于所述外面和所述内面之间的上部的上面,
所述悬架外壳包括结合到所述前框的所述外面的多个第1结合部和结合到所述内面的多个第2结合部,
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和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在所述悬架外壳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排列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外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具备多个开放截面部,该多个开放截面部以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所述悬架外壳的所述多个开放截面部所存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区域,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结合到所述前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多个开放截面部的每一个的至少所述前框侧的端部由一对侧板和连结板形成,所述一对侧板具有与所述前框的所述上面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所述连结板将所述一对侧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
所述多个第2结合部的每一个是在所述连结板的端部连设的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外壳包括悬架顶部和平面板,所述悬架安装到所述悬架顶部,所述平面部从该悬架顶部向下方垂下,
在所述平面部的下端连设有第1延长部,该第1延长部构成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之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外壳包括悬架顶部和平面板,所述悬架安装到所述悬架顶部,所述平面部从该悬架顶部向下方垂下,
在所述平面部的下端连设有第1延长部,该第1延长部构成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之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第1开放截面部和第2开放截面部隔着所述平面部排列,
所述悬架外壳还具备第2延长部及第3延长部,该第2延长部及第3延长部构成所述多个第1结合部之中的除了所述第1延长部以外的所述第1结合部,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第1延长部和所述第2延长部夹着所述第1开放截面部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1延长部和所述第3延长部夹着所述第2开放截面部的所述连接部。
CN201611087796.4A 2015-12-21 2016-12-01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85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8513 2015-12-21
JP2015248513A JP6390605B2 (ja) 2015-12-21 2015-12-21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5917A true CN106985917A (zh) 2017-07-28
CN106985917B CN106985917B (zh) 2019-09-27

Family

ID=5899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77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85917B (zh) 2015-12-21 2016-12-01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78743B2 (zh)
JP (1) JP6390605B2 (zh)
CN (1) CN106985917B (zh)
DE (1) DE10201601501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265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N10931899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9383633A (zh) * 2017-08-03 2019-02-2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构造
CN11031625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悬架塔
CN115107885A (zh) * 2021-03-17 2022-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1241A1 (de) * 2016-02-04 2017-08-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trukturknoten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16118891A1 (de) * 2016-10-05 2018-04-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bauteil
JP6428821B2 (ja) * 2017-03-27 2018-11-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10647362B2 (en) * 2017-03-27 2020-05-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6973327B2 (ja) 2018-08-22 2021-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67365B2 (ja) * 2018-08-22 2022-05-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973329B2 (ja) 2018-08-22 2021-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973328B2 (ja) 2018-08-22 2021-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95519B2 (ja) * 2018-09-19 2022-07-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KR102567273B1 (ko) * 2018-11-23 2023-08-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구조물
US10899109B2 (en) 2019-03-11 2021-01-26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0953930B2 (en) 2019-03-26 2021-03-23 Honda Motor Co., Ltd. Damper housing assembly
JP7267810B2 (ja) 2019-03-29 2023-05-02 株式会社エフテック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WO2021207887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震塔、后减震塔总成及车辆
US11390326B2 (en) * 2020-06-05 2022-07-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DE102020117193B3 (de) * 2020-06-30 2021-11-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ängsträger für einen Hinterwagen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Hinterwag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1505021B2 (en) * 2021-02-03 2022-1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tiered body frame integral structure for off road vehicles
JP2022185295A (ja) * 2021-06-02 2022-12-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JP2023183129A (ja) * 2022-06-15 2023-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470U (zh) * 1987-07-10 1989-01-19
JP2005219607A (ja) * 2004-02-05 2005-08-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625563A (zh) * 2012-08-20 2014-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车身加强结构
CN104334441A (zh) * 2012-12-27 2015-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US20150314811A1 (en) * 2012-12-21 2015-11-0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1061B2 (ja) 2009-06-23 2014-04-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JP5971215B2 (ja) * 2013-09-11 2016-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プレ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
US9714053B2 (en) * 2015-03-30 2017-07-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ront apron and cowl
JP6406196B2 (ja) * 2015-09-18 2018-10-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470U (zh) * 1987-07-10 1989-01-19
JP2005219607A (ja) * 2004-02-05 2005-08-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625563A (zh) * 2012-08-20 2014-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车身加强结构
US20150314811A1 (en) * 2012-12-21 2015-11-0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104334441A (zh) * 2012-12-27 2015-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265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N10931899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9318994B (zh) * 2017-07-31 2021-03-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9383633A (zh) * 2017-08-03 2019-02-2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构造
CN109383633B (zh) * 2017-08-03 2021-07-0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构造
CN11031625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悬架塔
CN115107885A (zh) * 2021-03-17 2022-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14150A (ja) 2017-06-29
US9878743B2 (en) 2018-01-30
DE102016015016A1 (de) 2017-06-22
CN106985917B (zh) 2019-09-27
JP6390605B2 (ja) 2018-09-19
US20170174265A1 (en)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5917A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N107031734A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JP6137118B2 (ja) 車両用接続部材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JP5971215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プレ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
JP6148134B2 (ja) 車体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CN107074297A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5799781A (zh)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JP663686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369427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WO2015045836A1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639060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96897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503400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856240B1 (ko) 쇽업쇼버 하우징 및 그의 체결구조
JP6228623B2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JP2011194945A (ja) 車両側部結合部構造
JP4186125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390604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EP3192724B1 (en) Motor-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7121931A (ja) 車体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JP6807047B2 (ja) 車両用構造体
JP6052231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5169078B2 (ja) 車体構造
JP200616853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7007411B2 (ja) 車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