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2867A - 定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2867A
CN106842867A CN201710040150.9A CN201710040150A CN106842867A CN 106842867 A CN106842867 A CN 106842867A CN 201710040150 A CN201710040150 A CN 201710040150A CN 106842867 A CN106842867 A CN 106842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band
aligning gear
face
recording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01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2867B (zh
Inventor
太田英生
远藤昭孝
尾畑征儿
守屋次郎
水田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575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829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051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885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468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8430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842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2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柔性筒状旋转部件和内表面对向部,该内表面对向部在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端部处与旋转部件的内表面对向。相应于旋转部件在母线方向的横向偏移,内表面对向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这限制了旋转部件的横向偏移。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
本申请是2014年7月30日提出的、名称为“定影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No.201410370665.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其包括柔性筒状旋转部件,并用于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采用电子照相记录系统的成像设备上并使用柔性旋转部件的定影装置中,在旋转部件旋转过程中旋转部件在母线方向的横向偏移是一个问题。为了限制该横向偏移,用于限制旋转部件横向偏移的限制部件有时设置在与旋转部件端面对向的位置。日本专利特开平2011-248285公开了包括这种限制部件的定影装置。
然而,近来的成像设备存在高速化和节能化的要求。该要求导致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增大,以及在旋转部件接触横向偏移限制部件时导致施加给旋转部件端面的压力增大。此外,为了限制旋转部件的热容量,要减小旋转部件的厚度和直径。因此,施加给旋转部件端面的单位面积的压力增大。此外,近来的成像设备具有长寿命化的要求。这导致旋转部件端面滑动摩擦横向偏移限制部件的时间增大。因此,随着成像设备需要的性能提高,旋转部件的端面变得容易被刮擦,旋转部件的耐久性变得不足。因此,需要对限制旋转部件横向偏移的机构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柔性旋转部件耐久性降低的定影装置。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柔性筒状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与已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接触的同时旋转;和
内表面对向部,该内表面对向部在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端部处与旋转部件的内表面对向,
其中,相应于旋转部件在母线方向的横向偏移,内表面对向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柔性筒状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与已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接触的同时旋转;和
可动部件,其与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旋转部件端面对向,该可动部件包括内表面对向部和端面对向部,该内表面对向部在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端部处与旋转部件的内表面对向,端面对向部与旋转部件的端面对向,
其中,当旋转部件沿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并推动端面对向部时,旋转部件在旋转部件推动端面对向部的力作用下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柔性筒状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与已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接触的同时旋转;和
外表面对向部,其在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端部处与旋转部件的外表面对向,
其中,外表面对向部相应于旋转部件在母线方向的横向偏移而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3A和3B分别是定影装置内部部分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4A和4B分别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校正机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5A和5B分别是可动部件的透视图和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校正机构的剖视图。
图7A和7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8A和8B示出了施加给带的力。
图9示出了施加给可动部件的力。
图10A和10B分别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动部件的透视图和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校正机构的剖视图。
图12A和12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14A和14B分别是可动部件的透视图和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15A是连杆部件的透视图,图15B是校正机构的剖视图。
图16A和16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7A和17B分别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校正机构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18A和18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校正机构的透视图。
图20A和20B分别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校正机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21A和21B分别是可动部件的透视图和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22是校正机构的剖视图。
图23A和23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24A至24D都示出了施加给带的力。
图25示出了限制可动部件的定向的机构。
图26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变例。
图27示出了第七实施例。
图28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变例。
图29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另一个变例。
图30A和30B分别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校正机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31A是可动部件的透视图,图31B是保持部件的透视图,图31C和31D示出了保持部件。
图32是校正机构的剖视图。
图33A和33B是校正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34A和34B示出了施加给带的力。
图35示出了限制可动部件的定向的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采用电子照相记录系统的打印机(成像设备)100的剖视图,其上安装有定影装置1。全色调色剂图像是通过在成像部101重叠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该全色调色剂图像由转印部102转印到从给送单元给送的记录材料P上。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定影装置1被加热定影到记录材料上。已经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输出托盘103。在双面打印中,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材料的第一面后,记录材料被转向和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104,使得通过与在第一面形成图像已执行的操作相似的操作,在记录材料的第二面形成图像。这些成像操作是已知的,下面不再详细地描述。
图2是定影装置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A是定影装置内部的透视图。图3B是从记录材料排出侧来看定影装置时定影装置内部的剖视图。箭头S表示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虚线X表示在纵向方向定影装置的中心。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虚线X是记录材料P的输送基准。不管尺寸如何,记录材料P是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与虚线X对齐的条件下输送。
定影装置1例如包括加热单元2、与加热单元2一起形成定影夹持部的辊3、以及输送已经定影有图像的记录材料的输送辊4。加热单元2包括柔性筒状旋转部件(筒状带、筒状薄膜)9(下文将其称为“带9”)和通过接触带9的内表面来加热带的加热器5。加热单元2还包括例如加热器支座6和支架8。加热器支座6保持加热器5。支架8设置用于维持加热单元5的刚性。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5、加热器支座6和支架8形成沿带的母线方向接触带9的内表面的支撑单元。带9的内表面处没有设置张紧辊。因此,带9不被张紧。辊3具有橡胶层,并与支撑单元一起形成定影夹持部N,且带9布置在其间。定影夹持部N夹持输送记录材料。辊3由马达(未示出)通过齿轮61驱动。带9随着辊3的旋转而旋转。
如图3A所示,用于安装辊3的两个轴承的U形凹部设置在定影装置的框架13中。分别设置在辊3的两个轴端部的两个轴承保持在凹部中。校正带9倾斜的校正机构(也可以称为“移动机构”)10L和10R设置在支撑单元的相应端部。通过在这些位置布置校正机构,校正机构10L和10R与带9的两端面对向。校正机构10L和10R每一个都具有保持部件12(在后面描述)。通过在框架13的U形凹部(参见图4A)设置保持部件12的凹槽12f,加热单元2与辊3一样由框架13保持。压缩弹簧7(第一推压部件)向保持部件12的顶面12c(参见图4A)施加压力。弹簧7施加的压力经保持部件12、支架8和加热器支座6把加热器5朝辊3推压。这导致辊3的橡胶层被压缩,且支撑单元和辊3形成定影夹持部N,带9布置在其间。承载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在接触带9的同时被夹持输送到定影夹持部N。在此期间,调色剂图像由加热器5经由带9加热,然后定影到记录材料P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带9包括耐热树脂(更加具体地是聚酰亚胺)构成的基层、氟碳树脂构成的表面层和形成在基层和表面层之间的橡胶层(硅橡胶层)。基层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如不锈钢或镍。如果不需要,可以省略橡胶层。
如图3B所示,加热器5在定影装置的纵向方向(也就是说带9的母线方向)是伸长的。加热器5是陶瓷加热器,其中,发热电阻印刷在陶瓷基板上。电力通过连接器62供给到加热器5以提供电力。加热器5的温度由温度检测元件(未示出)监控。控制供给到加热器5的电力,以把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通过模塑耐热树脂如液晶聚合物(LCP)或聚苯硫醚(PPS)来形成加热器支座6。加热器支座6具有用于装配加热器5的凹槽。通过将加热器5装配在凹槽上,在纵向方向保持加热器5。支架8的横截面为U形,其由金属(在本实施例中为铁)构成。支架8在纵向方向接触支座6,并加强支座6。
接着,参考图4A至8B描述用于校正带9的横向偏移的校正机构10R和校正机构10L。校正机构10R的形状和校正机构10L的形状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输送基准X大体上轴向对称。因此,仅描述校正机构10R,不描述校正机构10L。
图4A是校正机构10R的透视图。图4B是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来看时校正机构10R的剖视图。图5A是可动部件11(在后面描述)的透视图。图5B是保持可动部件11的保持部件12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从图4B中箭头VI方向来看时的校正机构10R。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示出了通过校正机构校正带定向的机构。
校正机构10R包括可动部件11、保持可动部件11的保持部件12和推压可动部件11的压缩弹簧(第二推压部件)14。如上所述地,保持部件12装配在定影装置的框架13的U形凹部上。这大体上确定了保持部件12在加热器纵向方向的位置以及保持部件12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位置。由于保持部件12被弹簧7朝辊3推压,因此保持部件12处于大体上固定的状态。
可动部件11是与保持部件12可动地接合的部件。可动部件11与设置在支架8纵向端部的切除部接触。在保持部件12和可动部件11的顶部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如图4A所示,可动部件11具有与带9的端面对向的端面对向部11a。当带9在其母线方向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碰上端面对向部11a。可动部件11具有与带9的端部内表面对向的内表面对向部11c。在带9的内表面和内表面对向部11c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内表面对向部11c具有在带9旋转时引导带9的内表面的功能。
如图5A所示,可动部件11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凸部11b。如图5B所示,保持部件12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凹部(引导部)12b。当可动部件11和保持部件12组合时,可动部件11的凸部11b装配在保持部件12的凹部12b中。由于这种结构,可动部件11沿保持部件12的凹部12b可滑动地保持。附图标记14表示压缩弹簧,用于把可动部件11推压远离保持部件12的支承面12a。
接着,参考图6至8B描述校正机构10的操作。图6和7A均示出了校正机构的状态,其中,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a。当带9随辊3的旋转而旋转时,带9在沿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上游的区域接触可动部件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c。相反地,在沿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下游的区域,带9与可动部件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c分离。
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a时,被弹簧14推压的可动部件11定位在离保持部件12的支承面12a最远的位置。此时,即使可动部件11的凸部11b碰上保持部件12的第一止挡部12d并被弹簧14推压时,也能通过限制可动部件11的移动来定位可动部件11。
如图7A所示,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a时,带9的端面和可动部件11的端面对向部11a之间距离为D1。从保持部件12的支承面12a到可动部件11的端面对向部11a的距离为D2。
图7B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由于带9在箭头M1方向的横向偏移导致带9的端面接触端面对向部11a,且带9抵抗弹簧14的推压力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11。
例如,当因例如辊3和带9彼此失准而导致带9朝可动部件11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接触可动部件11。当带9进一步横向偏移时,带9抵抗弹簧14的推压力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使得可动部件11移动。由于可动部件11的凸部11b沿保持部件12的凹部12b移动,因此可动部件11沿箭头M2方向移动。当凸部11b碰到凹部12b的第二止挡部12g时,可动部件11停止移动。此时,如图7B所示,从保持部件12的支承面12a到可动部件11的端面对向部11a的距离为D3(<D2)。与图7A的状态相比,可动部件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了距离D4。
如上所述地,当带9旋转时,带9的内表面接触可动部件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c。因此,如图7B所示当可动部件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时,内表面对向部11c推动带9的内表面,使得在校正机构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相反地,由于在加热器纵向方向与校正机构10R对置的校正机构10L未被带9的端面推动,因此校正机构10L的可动部件不移动。
当带9的横向偏移的移动方向是相反方向时,即在带碰到校正机构10L时,仅仅校正机构10L中的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该移动导致在校正机构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
通过这种方式,当带9沿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即带的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并碰到校正机构10R和10L中的一个时,仅处于横向偏移方向下游侧的带9的端部接受朝向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力。由于该原理,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状态改变,带的定向被校正,带远离可动部件(即沿与图7B所示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受到限制。这样能够限制带的断裂。如上所述地,可动部件11被弹簧14推压。因此,当带9从图7B示出的状态沿与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可动部件11被推回到图7A示出的位置或者被推回到图7A和7B示出的位置之间的位置。
接着,参考图8A和8B进一步描述减小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的原理。图8A和8B示出了从带9侧来看时的加热单元2和辊3。图8A示出了带横向偏移的状态。图8B示出了带不再横向偏移的状态。
一般地,由于辊3和带9彼此失准,导致带9沿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图8A示出了辊3和带9彼此失准的状态。也就是说,图8A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在校正机构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下游侧倾斜,以及在校正机构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倾斜。如图8A所示,由于辊3的旋转,力F被施加给带9。力F能够分解为沿带9母线方向的力F1和沿垂直于母线方向的方向的力F2。带9因力F1而朝校正机构10R横向偏移。当带9接触并推动校正机构10R的可动部件11时,可动部件11被引导到保持部件12,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如图8B所示,根据上述原理,可动部件11的移动可校正带9的定向。由于辊3和带9不再失准,力F和带9的母线方向之间的角度被改变。结果,力F1减小,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也减小。
力F1的大小随着可动部件11的移动量而改变。图9示出了对应于可动部件11在加热器纵向方向的移动量在通过带9推动可动部件11的力和通过弹簧14推动可动部件11的力之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当带9开始推动可动部件11时,带的一个端部被可动部件的内表面对向部11c推动,使得它们逐渐变得对齐。也就是说,由于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移动量随着可动部件移动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带定向(倾斜)的校正量增大,从而减小了力F1。当可动部件的移动量增大时,弹簧14推动可动部件11的力逐渐增大。如果在带9开始推动可动部件11时的力较小,即如果力F1较小,则在达到最大移动量(D2-D3)之前,可动部件11停止在力F1和弹簧14的力处于平衡的位置(状态1)。如果在带9开始推动可动部件11时的力较大,即当力F1较大,则在力F1和弹簧14的力处于平衡之前达到最大移动量(D2-D3),可动部件11停止在达到最大移动量的位置(状态2)。在带内表面和内表面对向部11c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即使在可动部件11移动了最大移动量(D2-D3)的状态,也保持内表面对向部11c和带内表面之间的接触状态。也就是说,在带内表面和内表面对向部11c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即使在可动部件11已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了距离D4的状态下,也保持内表面对向部11c和带内表面之间的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地,由于能够减小向带9的端面施加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带9的端面的磨损。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校正机构设置在带的两个相对端部,但是上述校正机构可以仅设置在带横向偏移朝向的一侧,带横向偏移的方向预先设定为一个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长度假定为小于两个可动部件之间的跨度。然而,带长度可以与两个可动部件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带的两端可以始终接触两个可动部件。此外,尽管描述了内表面对向部和端面对向部形成为作为可动部件的一个部件的结构,但是内表面对向部和端面对向部可以是分别的部件。这可应用于下面描述的其他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接着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主要集中在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图10A是可动部件21的透视图。图10B是保持可动部件21的保持部件22的透视图。此外,图11示出了在从与图4B示出箭头VI方向相同的方向来看时的校正机构20R,它是两个校正机构中的一个。图12A和12B均示出了通过校正机构20R校正带9的定向的机理。
校正机构20R包括可动部件21、保持可动部件21的保持部件22、推压可动部件21的拉簧24和连杆部件25。
可动部件21包括端面对向部21a、凸部21b和内表面对向部21c。在带9横向偏移时,端面对向部21a碰到带的端面。内表面对向部21c在带的母线方向与带的内表面对向。此外,可动部件21包括凸部21d和拉簧24的支撑部21e。凸部21d可旋转地保持连杆部件25(在后面描述)。
保持可动部件21的保持部件22具有表面22a和凹部22b。表面22a大体上平行于可动部件21的端面对向部21a。凹部22b引导可动部件21的凸部21b。保持部件22还具有凸部22d、拉簧24的支撑部22e以及凹槽22f。凸部22d用作连杆部件25的旋转中心。凹槽22f设置成用于将保持部件22装配在装置框架13的U形凹部上。连杆部件25安装成连接凸部21d和凸部22d。
接着,描述校正机构20R的操作。如图12A所示,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21a时,带9的端面和可动部件21的端面对向部21a之间的距离为D1。从保持部件22的表面22a到可动部件21的端面对向部21a的距离为D2。
图12B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由于带9在箭头M1方向的横向偏移导致带9的端面接触端面对向部21a,且带9抵抗弹簧24的推压力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21。当带9推动可动部件21时,凸部21b在由凹部22b引导的同时沿箭头M3方向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连杆部件25围绕凸部22d旋转。通过连杆部件25的作用,可动部件21平行于箭头M3方向移动,但不从图12A示出的状态改变其定向。接着,当凸部21b已经移动到凹部22b的端部时,可动部件21停止移动。此时,如图12B所示,从保持部件22的表面22a到可动部件21的端面对向部21a的距离为D3(<D2)。与图12A示出的状态相比,可动部件2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了距离D4。
当可动部件2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时,内表面对向部21c推动带9的内表面,结果,在校正机构2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相反地,由于在加热器纵向方向与校正机构20R对置的校正机构20L(未示出)未被带9的端面推动,因此校正机构20L的可动部件不移动。
如上所述地,当可动部件移动时,基于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相同原理,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改变,校正了带的定向。这使带移离可动部件(也就是说,沿与图12B示出的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限制了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这样能够限制带的断裂。
第三实施例
接着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主要集中在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图13是定影装置的透视图。图14A是可动部件31的透视图。图14B是保持可动部件31的保持部件32的透视图。此外,图15A是连杆部件36(在后面描述)的端部的透视图。图15B示出了从与图4B所示箭头VI方向相同的方向来看时的校正机构30R,它是两个校正机构中的一个。图16A和16B均示出了通过校正机构30R和30L校正带9的定向的机理。
校正机构30R和30L每一个都包括可动部件31和保持可动部件31的保持部件32。连接两个可动部件31的连杆部件36设置在校正机构30R和30L上。
每个可动部件31包括端面对向部31a、凸部31b和内表面对向部31c。在带9横向偏移时,每个端面对向部31a碰到带的端面。每个内表面对向部31c在带的母线方向与带的内表面对向。此外,每个可动部件31具有用于可旋转地保持连杆部件36(在后面描述)的孔31d。
保持相应可动部件31的每个保持部件32具有表面32a和凹部32b。每个表面32a大体上平行于相应可动部件31的端面对向部31a。每个凹部32b引导可动部件31的相应凸部31b。每个保持部件32还具有凹槽32f,用于将相应的保持部件32装配在装置框架13的U形凹部上。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包括连接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和校正机构30L的可动部件的连杆部件36。连杆部件36包括插入到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的孔31d中的轴36R和插入到和校正机构30L的可动部件的孔31d中的轴36L。
接着,描述校正机构30R和校正机构30L的操作。如图16A所示,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31a时,带9的每一端面和其相对应可动部件31的端面对向部31a之间的距离为D1。从每一保持部件32的表面32a到其相对应可动部件31的端面对向部31a的距离为D2。
图16B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由于带9在箭头M1方向的横向偏移导致带9的端面接触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的端面对向部31a,且带9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31。当带9推动可动部件31时,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沿箭头M4方向移动,同时凸部31b由凹部32b引导。校正机构30L的可动部件和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通过连杆部件36连接。两个可动部件随彼此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当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沿箭头M4方向移动时,校正机构30L的可动部件沿箭头M5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校正机构30R的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时,校正机构30L的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下游移动。
在图16B中,距离D3是在凸部31b已经移动到凹部32b的端部时从表面32a到端面对向部31a的距离。此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两个可动部件的移动距离都是D4。当带9朝校正机构30L横向偏移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两个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与图16B示出的方向相反。
由于上述结构,与仅移动两个可动部件中的一个的结构相比,增大了带9在带横向偏移校正方向的倾斜,从而提高了校正带横向偏移的能力。
第四实施例
接着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主要集中在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校正机构包括检测带9横向偏移的传感器46,并根据传感器46的输出利用马达(驱动部)的动力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可动部件。
图17A是校正机构40L的透视图。图17B示出了从校正机构40L上方来看时的校正机构40L。布置在相对侧的校正机构40R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图18A和18B示出了校正机构的操作。
光传感器46布置在可动部件41的上方。传感器46检测可动部件41在带母线方向的移动。当带9没有接触可动部件41且可动部件没有移动时,可动部件41处于图18A示出的位置,来自设置在传感器46处的光源的反射光不被传感器反射。然而,当可动部件41因带9的横向偏移而沿带母线方向移动时,可动部件41移动到图18B示出的位置,来自光源的反射光被传感器46检测到。根据该输出,马达(未示出)使与齿轮41hG(该齿轮41hG设置在可动部件41的齿条41h上)接合的齿轮40RG旋转,以沿箭头M6方向移动可动部件41,即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可动部件。
基于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相同原理,这导致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改变,并校正带的定向。这使带移离可动部件,从而限制了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
在第四实施例中,可以在带的端面接触可动部件的端面对向部之前沿箭头M6方向移动可动部件。
第五实施例
接着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主要集中在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可动部件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部件的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推动带以校正带定向的部分与带的外表面对向。图1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装置的校正机构50R的透视图。校正机构50R包括可动部件51和保持部件52。可动部件51包括与带端部的外表面对向的外表面对向部51j。当带横向偏移并推动可动部件时,可动部件的外表面对向部51j利用该推动引起的力而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推压带的端部。基于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相同原理,这导致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改变,并校正带的定向。这使带远离可动部件移动,从而限制了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
第六实施例
接着,参考图20A至24D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用于校正带9的倾斜的校正机构110R和110L。校正机构110R和校正机构110L的形状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输送基准X大体上轴向对称。因此,通过主要描述校正机构110R和部分地描述校正机构110L,来描述校正机构110R和110L。
图20A是校正机构110L的透视图。图20B是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来看时校正机构110R的剖视图。图21A是可动部件111(下面描述)的透视图。图21B是保持可动部件111的保持部件112的透视图。此外,图22示出了从图20B中箭头XXII方向来看时的校正机构110R。图23A和23B以及图24A至24D示出了通过校正机构校正带定向的机理。
校正机构110R包括可动部件111、保持可动部件111的保持部件112和推压可动部件111的压缩弹簧(推压部件)14。如上所述地,保持部件112装配在定影装置框架13的U形凹部上。这大体上确定了保持部件112在加热器纵向方向的位置以及保持部件112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位置。由于保持部件112被弹簧7朝辊3推压,因此保持部件112处于大体上固定的状态。
可动部件111是与保持部件112可动地接合的部件。可动部件111与设置在支架8纵向方向端部的切除部接触。在保持部件112和可动部件111的顶部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如图20A所示,可动部件111具有与带9的端面对向的端面对向部111a。当带9在其母线方向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碰到端面对向部111a。可动部件111具有与带9的端部内表面对向的内表面对向部111c。在带9的内表面和内表面对向部111c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内表面对向部111c具有在带旋转时引导带9的内表面的功能。
如图21A所示,可动部件111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凸部111b。如图21B所示,保持部件112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凹部(引导部)112b。当可动部件111和保持部件112组合时,可动部件111的凸部111b装配在保持部件112的凹部112b中。由于这种结构,可动部件111沿保持部件112的凹部112b可滑动地保持。附图标记14表示压缩弹簧,其推压可动部件111远离保持部件112的支承面112a。
接着,参考图22至24D描述校正机构110的操作。图22和23A均示出了校正机构的一种状态,其中,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1a。当带9随辊3的旋转而旋转时,带9在沿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上游的区域接触可动部件1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1c。相反地,在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下游的区域,带9与可动部件1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1c分离。
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1a时,被弹簧14推压的可动部件111定位在离保持部件112的支承面112a最远的位置。此时,即使可动部件111的凸部111b碰到保持部件112的第一止挡部112d并被弹簧14推压时,通过限制可动部件111的移动也定位了可动部件111。
如图23A所示,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111a时,带9的端面和可动部件111的端面对向部111a之间距离为D1。从保持部件112的支承面112a到可动部件111的端面对向部111a的距离为D2。
图23B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由于带9在箭头M1方向的横向偏移导致带9的端面接触端面对向部111a,且带9抵抗弹簧14的推压力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111。
例如,当因例如辊3和带9彼此失准而导致带9朝可动部件111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接触可动部件111。当带9进一步横向偏移时,带9抵抗弹簧14的推压力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从而可动部件111通过利用带横向偏移的力而移动。由于可动部件111的凸部111b沿保持部件112的凹部112b移动,因此可动部件111沿箭头M2方向移动。当凸部111b碰到凹部112b的第二止挡部112g时,可动部件111停止移动。此时,如图23B所示,从保持部件112的支承面112a到可动部件111的端面对向部111a的距离为D3(<D2)。与图23A的状态相比,可动部件1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了距离D4。
如上所述地,当带9旋转时,带9的内表面接触可动部件111的内表面对向部111c。因此,如图23B所示当可动部件1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时,内表面对向部111c推动带9的内表面,使得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相反地,由于在加热器纵向方向与校正机构110R对向定位的校正机构110L未被带9的端面推动,因此校正机构110L的可动部件不移动。
当带9横向偏移的移动方向是相反方向时,也就是说,在带碰到校正机构110L时,仅仅校正机构110L中的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该移动导致在校正机构1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
通过这种方式,当带9沿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即带的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并碰到校正机构110R和110L中的一个时,仅处于横向偏移方向下游侧的带9的端部接受朝向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力。由于该原理,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改变,带的定向被校正,带远离可动部件(即沿与图23B所示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受到限制。这样能够限制带的断裂。如上所述地,可动部件111被弹簧14推压。因此,当带9从图23B示出的状态沿与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可动部件111被推回到图23A示出的位置或者被推回到图23A和23B示出的位置之间的位置。
接着,参考图24A至24C进一步描述减小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的原理。图24A至24C均示出了从带9侧来看时的加热单元2和辊3。图24A示出了带横向偏移的状态。图24B示出了带不再横向偏移的状态。图24C示出了带9的倾斜已经被校正的状态。
一般地,由于辊3和带9彼此失准,导致带9沿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图24A示出了辊3和带9彼此失准的状态。也就是说,图24A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在校正机构1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下游侧倾斜,以及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倾斜。如图24A所示,由于辊3的旋转,力F被施加给带9。力F能够分解为沿带9母线方向的力F1和沿垂直于母线方向的方向的力F2。带9因力F1而朝校正机构110L横向偏移。当带9接触并推动校正机构110L的可动部件111时(图24B),可动部件111被引导到保持部件112,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如图24C所示,根据上述原理,可动部件111的移动可校正带9的定向。由于辊3和带9不再失准,力F和带9的母线方向之间的角度被改变。结果,力F1减小(F1到F1′),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也减小。
如上所述地,由于能够减小向带9的端面施加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带9的端面的磨损。
当加压辊3在纵向方向的辊部中心位置和片材S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彼此偏移时,因加压辊3的旋转而施加给带9的输送力在带9的两个端部变得不均匀。例如,如图24D所示当片材S朝校正机构110R侧移位时,加压辊3直接接触带9的区域在校正机构110L侧比在校正机构110R侧长。加压辊3和带9之间的摩擦力比纸和带9之间的摩擦力大。因此,由加压辊3产生的带9的旋转力为使得在校正机构110L处的旋转力Ff比在校正机构110R处的旋转力Fr大。结果,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的旋转被延迟。因此,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通过力T而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此时,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推动可动部件111。如图25所示,被推动的可动部件111趋于沿箭头W方向围绕凹部112b和凸部111b之间的接触点P旋转并开始倾斜。当力T超过了使可动部件111移位的力T极限时,可动部件111倾斜,结果,可动部件111的阴影部Y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位。如图24A所示,带9与加压辊的旋转轴线(交替的长短点划线)失准。因此,为了防止可动部件倾斜,设置了倾斜限制机构,以限制可动部件(内表面对向部)的倾斜。更加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11h设置在可动部件111的端面对向部111a上,第二接合部112h设置在保持部件112上。也就是说,倾斜限制机构包括设置在端面对向部上的第一接合部和设置在保持部件上的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与第一接合部接合。
当可动部件111开始倾斜时,第一接合部111h和第二接合部112h彼此接触。结果,进一步防止了可动部件111倾斜。在由于第一接合部111h和第二接合部112h彼此接触而限制了可动部件倾斜的状态下,可动部件的凸部111b和保持部件的凹部(引导部)112b在点P彼此接触,该点P是可动部件在箭头W方向的旋转中心。然而,在箭头W方向,在其他部分(即图25中点Q附近的部分)处,凸部和凹部彼此分离。根据实验,倾斜限制机构能够使当朝输送方向上游侧推动可动部件的部分Y时可动部件移位的力T极限增大1.8倍。尽管在第六实施例中两个接合部的接触面成形为与片材输送方向平行,但是接触面可以成形为相对输送方向倾斜。这样能够在不使可动部件111倾斜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带9的对齐,以及在减小施加给带端面的应力的同时继续限制带的横向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在由于片材S从其宽度方向正常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进行输送而导致从加压辊3传递给带9的旋转力F在纵向方向变得不均匀以及产生趋于将处于未横向偏移一侧的带端面朝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的力T时提供优点。
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可以具有图26示出的形状。在图26中,肋状部(第二接合部)212h设置在校正机构210R的保持部件212上,凸部(第一接合部)211h设置在可动部件211上,凸部211h由肋状部212h保持。即使这种形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带未横向偏移的一侧的可动部件通过来自带的推力而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位。在图26中,由于附图标记211b、212b和212d表示的是与图22示出的凸部111b、凹部112b和止挡部112d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因此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第七实施例
接着,参考图27至29描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描述没有给出。尽管在第六实施例中保持部件限制可动部件的倾斜,但在第七实施例中是保持部件之外的部分限制可动部件的倾斜。
在图27示出的示例中,凸部(第一接合部)311h设置在可动部件311上,与凸部311h接合的凹槽(第二接合部)308h设置在加压支架308上。在图27中,当带9朝与校正机构310R对置的校正机构310L横向偏移时,校正机构310R中的可动部件311被推压部件14推压并碰到加压支架308,从而凸部311h和凹槽308h彼此接合。
如第六实施例一样,当使带9和加压辊3失准的力起作用时,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推动校正机构310R中的可动部件311。被推动的可动部件311趋于围绕滑动肋状部311b和引导部312b之间的接触点P沿箭头W方向倾斜。这里,可动部件311的凸部311h和加压支架308的凹槽308h彼此接合,以防止可动部件311倾斜。
在图28示出的示例中,凸部(第二接合部)408h设置在加压支架408的沿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侧面,使该凸部408h接触可动部件411的抵接部(第一接合部)411h,以防止可动部件411倾斜。
在图29示出的示例中,凸部(第二接合部)506h设置在加热器支座506(其保持陶瓷加热器505)的沿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侧面,使该凸部506h接触可动部件511的抵接部(第一接合部)511h,以防止可动部件511倾斜。在图27至29中,由于附图标记311b、312b、411b、412b、511b和512b表示的是具有与图22示出的凸部111b和凹部112b相同功能的部件,因此没有对其进行描述。
第八实施例
接着,参考图30A至34B描述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用于校正带9的倾斜的校正机构610R和610L。校正机构610R的形状和校正机构610L的形状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输送基准X大体上轴向对称。因此,通过主要描述校正机构610R和部分地描述校正机构610L,来描述校正机构610R和610L。
图30A是校正机构610L的透视图。图30B是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下游侧来看时校正机构610L的剖视图。图31A是可动部件611(下面描述)的透视图。图31B至31D是保持可动部件611的保持部件612的透视图、前视图和沿线XXXID截开的剖视图。此外,图32示出了从图30B中箭头XXXII方向来看时的校正机构610L。图33A至34B均示出了通过校正机构校正带的定向的机理。
校正机构610L包括可动部件(限制部件)611、保持可动部件611的保持部件612和推压可动部件611的压缩弹簧(推压部件)614(614a、614b)。如上所述地,保持部件612装配在定影装置的框架13的U形凹部上。这大体上确定了保持部件612在加热器纵向方向的位置以及保持部件612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位置。由于保持部件612被弹簧7朝辊3推压,保持部件612处于大体上固定的状态。
可动部件611是与保持部件612可动地接合的部件。可动部件611与设置在支架8纵向端部的切除部接触。在保持部件612和可动部件611的顶部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如图30A所示,可动部件611具有与带9的端面对向的端面对向部611a。当带9在其母线方向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碰到端面对向部611a。可动部件611具有与带9的端部内表面对向的内表面对向部611c。在带9的内表面和内表面对向部611c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内表面对向部611c具有在带旋转时引导带9的内表面的功能。
如图31A所示,可动部件611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凸部611b。如图31B至31D所示,保持部件612具有相对于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凹部(引导部)612b。当可动部件611和保持部件612组合时,可动部件611的凸部611b装配在保持部件612的凹部612b中。由于这种结构,可动部件611沿保持部件612的凹部612b可滑动地保持。
附图标记614a和614b表示压缩弹簧(推压部件),其推压可动部件611远离保持部件612的支承面612a(即朝带的端面推压可动部件611)。在本实施例中有多个推压部件。使用螺旋弹簧作为推压部件。在可动部件611未被带9推动时,螺旋弹簧614a和614b布置在处于可动部件611的与带端面接触的区域CA(参见图32)之外的区域。在后面将描述,螺旋弹簧布置成使得至少处于螺旋弹簧中心的位置614X定位在区域CA之外。安装螺旋弹簧的弹簧保持座612a设置在保持部件612上。
接着,参考图32至34B描述校正机构610的操作。图32和33A均示出了校正机构的一种状态,其中,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611a。当带9随辊3的旋转而旋转时,带9在沿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上游的区域接触可动部件611的内表面对向部611c。相反地,在沿带旋转方向处于加热器5下游的区域,带9与可动部件611的内表面对向部611c分离。
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611a时,被弹簧614a和614b推压的可动部件611定位在离保持部件612的弹簧保持座612a最远的位置。此时,可动部件611碰到设置于保持部件612上的止挡部(未示出),使得即使可动部件611被弹簧614a和614b推压,也可以限制可动部件611的移动,结果可动部件611被定位。
如图33A所示,当带9的端面不接触端面对向部611a时,带9的端面和可动部件611的端面对向部611a之间距离为D1。从保持部件612的保持座612a到可动部件611的端面对向部611a的距离为D2。
图33B示出了由于带9在箭头M1方向的横向偏移导致带9的端面接触端面对向部611a且带9抵抗弹簧614a和614b的推压力而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111的状态。
例如,当因辊3和带9彼此失准而导致带9朝可动部件611横向偏移时,带9的端面接触可动部件611。当带9进一步横向偏移时,带9抵抗弹簧614a和614b的推压力而沿箭头M1方向推动可动部件,从而可动部件611利用带横向偏移的力而移动。
由于可动部件611的凸部611b沿保持部件612的凹部612b移动,因此可动部件611沿箭头M2方向移动。当凸部611b碰到凹部612b的端部时,可动部件611停止移动。此时,如图33B所示,从保持部件612的保持座612a到可动部件611的端面对向部611a的距离为D3(<D2)。与图33A的状态相比,可动部件6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了距离D4。
如上所述地,当带9旋转时,带9的内表面接触可动部件611的内表面对向部611c。因此,如图33B所示当可动部件611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时,内表面对向部611c推动带9的内表面,使得在校正机构6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相反地,由于在加热器纵向方向与校正机构610L相对定位的校正机构610R未被带9的端面推动,因此校正机构610R的可动部件不移动。
当带9的横向偏移的移动方向是相反方向时,也就是说,在带碰到校正机构610R时,仅仅校正机构610R中的可动部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该移动导致在校正机构1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
通过这种方式,当带9沿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即带的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并碰到校正机构610R和610L中的一个时,仅处于横向偏移方向下游侧的带9的端部接受朝向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力。由于该原理,带9相对于辊3的对齐改变,带的定向被校正,带远离可动部件(即沿与图33B所示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力受到限制。这样能够限制带的断裂。如上所述地,可动部件611被弹簧614a和614b推压。因此,当带9从图33B示出的状态沿与箭头M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可动部件611被推回到图33A示出的位置或者被推回到图33A和33B示出的位置之间的位置。
接着,参考图34A和34B进一步描述减小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的原理。图34A和34B均示出了从带9侧来看时的加热单元2和辊3。图34A示出了带横向偏移的状态。图34B示出了带的定向已经被校正的状态。
一般地,因辊3和带9彼此失准而导致带9沿母线方向横向偏移。图34A示出了辊3和带9彼此失准的状态。也就是说,图34A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在校正机构610R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下游侧倾斜,以及在校正机构610L侧的带端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倾斜。如图34A所示,由于辊3的旋转,力F被施加给带9。力F能够分解为沿带9母线方向的力F1和沿垂直于母线方向的方向的力F2。带9因力F1而朝校正机构610R横向偏移。当带9接触并推动校正机构610R的可动部件611时,可动部件611被引导到保持部件612并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S的上游侧移动。如图34B所示,根据上述原理,可动部件611的移动可校正带9的定向。由于辊3和带9不再失准,力F和带9的母线方向之间的角度被改变。结果,力F1减小,使得施加给带9的端面的应力也减小。
如上所述地,由于能够减小向带9的端面施加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带9的端面的磨损。
当带9因带9和辊3彼此失准而横向偏移时,处于已经横向偏移侧的带端部向片材输送方向下游倾斜。之后,如图35所示,当带9碰到可动部件611的端面对向部611a时,带9碰到处于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面对向部611a的区域。当带9已碰到端面对向部611a时,可动部件611受到使凸部611b(沿图35示出的箭头RO方向)旋转的力,从而在点Q碰到凹部612b,凸部611b的点Q作为支点。因此,可动部件的凸部611b和保持部件的凹部612b被卡住,结果防止了可动部件顺畅地移动。
相反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可动部件611未被带9推动时,螺旋弹簧614a和614b整体布置在处于可动部件611的与带端面接触的区域CA(参见图32)之外的区域。因此,对于沿箭头RO方向的力矩,弹簧614a的力CF变成抗力,用于减小施加给每个点P和Q的力。这允许可动部件611沿保持部件612的凹部612b顺畅地移动。螺旋弹簧仅需要布置成使得螺旋弹簧中心的位置614X处于区域CA之外。
当带9横向偏移时,弹簧614a的力用作与沿箭头RO方向的力矩相对抗的力。这是因为弹簧614a布置在端面对向部处带接触区域CA之外(即,朝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因弹簧614a的压缩而产生的抗力的大小与因带9横向偏移而产生的用于推动端面对向部611a的力的大小相同。到弹簧614a的距离L2比从支点P到端面对向部611a接触带9的点的距离L1大。因此,力CF有效地作用进而抵消沿箭头RO方向的力矩。
如果带9沿与图35示出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则弹簧614b类似于弹簧614a那样地作用,并提供抵抗沿与箭头RO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矩的抗力,从而顺畅地引导和移动可动部件611。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校正机构设置在带的两端,但是上述校正机构可以仅设置在带横向偏移朝向的一侧,带横向偏移的方向预先设定为一个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的长度假定为比两个可动部件之间的跨度小。然而,带的长度可以与两个可动部件之间的跨度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带的两端可以始终接触两个可动部件。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修改、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

1.一种定影装置,用于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该定影装置包括:
柔性筒状的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与已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接触的同时旋转;和
内表面对向部,该内表面对向部在旋转部件母线方向的端部处与旋转部件的内表面对向,
其中,相应于旋转部件在母线方向的横向偏移,内表面对向部朝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游移动。
CN201710040150.9A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Active CN106842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7582 2013-07-30
JP2013157582A JP5882956B2 (ja) 2013-07-30 2013-07-30 像加熱装置
JP2013-205134 2013-09-30
JP2013205134A JP6188520B2 (ja) 2013-09-30 2013-09-30 像加熱装置
JP2013-246805 2013-11-28
JP2013246805A JP6184307B2 (ja) 2013-11-28 2013-11-28 像加熱装置
CN201410370665.1A CN10434561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665.1A Division CN10434561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2867A true CN106842867A (zh) 2017-06-13
CN106842867B CN106842867B (zh) 2020-08-07

Family

ID=512632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665.1A Active CN10434561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CN201710040150.9A Active CN106842867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CN201710040176.3A Active CN10684286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665.1A Active CN10434561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0176.3A Active CN106842868B (zh) 2013-07-30 2014-07-30 定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7) US9513583B2 (zh)
EP (2) EP3734370B1 (zh)
KR (3) KR101787812B1 (zh)
CN (3) CN104345618B (zh)
RU (1) RU2589253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84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34370B1 (en) * 2013-07-30 2022-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JP6452486B2 (ja) * 2015-02-20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72404B2 (ja) * 2015-05-07 2019-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US10001746B2 (en) 2015-05-07 2018-06-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JP6657814B2 (ja) * 2015-11-09 2020-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66900A (ja) * 2016-10-20 2018-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7292875B2 (ja) * 2018-12-27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CN109590971B (zh) * 2018-12-29 2023-10-20 昆山拓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画线装置及画线方法
WO2021050044A1 (en) * 2019-09-09 2021-03-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eripheral device with gear train protection
KR20210117721A (ko) * 2020-03-20 2021-09-2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가열 벨트에 의하여 틸팅 가능한 부시
JP2021189305A (ja) 2020-05-29 2021-12-13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ベルト損傷を低減する定着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7160A (en) * 1988-12-08 1991-06-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film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film position
US5305066A (en) * 1991-08-06 1994-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employing endless belt
US5343279A (en) * 1991-06-20 1994-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ateral shift preventing mechanism for endless belt
US5404214A (en) * 1992-07-31 1995-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grounded film
US20090317153A1 (en) * 2008-06-18 2009-1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24828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55407A (zh) * 2011-08-12 2013-03-06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20130121736A1 (en) * 2011-11-10 2013-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CN104345618B (zh) * 2013-07-30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650049A1 (ru) 1976-08-01 1979-02-28 Риж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Авиационное Инженерное Училище Им. Я.Алкснис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иси изображени
US5722025A (en) 1995-10-24 1998-02-24 Minolta Co., Ltd. Fixing device
JP4298542B2 (ja) * 2004-02-20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4804024B2 (ja) * 2005-04-14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1917A (ja) 2006-03-31 2007-10-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60315B2 (ja) * 2007-01-17 2012-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17963B2 (ja) * 2007-05-25 2012-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9139635A (ja) 2007-12-06 2009-06-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0151906A (ja) 2008-12-24 2010-07-08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機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1123A (ja) 2009-03-30 2010-10-14 Canon Inc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加熱装置
JP5035365B2 (ja) * 2010-02-26 2012-09-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1191572A (ja) 2010-03-15 2011-09-2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25408B2 (ja) * 2011-03-18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寄り防止装置、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3869B2 (ja) * 2011-09-28 2015-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7160A (en) * 1988-12-08 1991-06-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film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film position
US5343279A (en) * 1991-06-20 1994-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ateral shift preventing mechanism for endless belt
US5305066A (en) * 1991-08-06 1994-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employing endless belt
US5404214A (en) * 1992-07-31 1995-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grounded film
US20090317153A1 (en) * 2008-06-18 2009-1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24828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55407A (zh) * 2011-08-12 2013-03-06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20130121736A1 (en) * 2011-11-10 2013-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CN104345618B (zh) * 2013-07-30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84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37078A1 (en) 2015-02-05
US11320770B2 (en) 2022-05-03
US20180239281A1 (en) 2018-08-23
US10824102B2 (en) 2020-11-03
KR101787812B1 (ko) 2017-10-18
KR20180035204A (ko) 2018-04-05
EP3734370A2 (en) 2020-11-04
CN106842868A (zh) 2017-06-13
KR101907350B1 (ko) 2018-10-11
CN104345618A (zh) 2015-02-11
US10386761B2 (en) 2019-08-20
RU2589253C2 (ru) 2016-07-10
CN106842868B (zh) 2020-08-07
KR101845204B1 (ko) 2018-05-18
EP2853956B1 (en) 2020-07-01
US11846902B2 (en) 2023-12-19
US20220244666A1 (en) 2022-08-04
EP2853956A1 (en) 2015-04-01
RU2014131376A (ru) 2016-02-20
US20170038715A1 (en) 2017-02-09
US20240085832A1 (en) 2024-03-14
EP3734370A3 (en) 2020-12-16
CN106842867B (zh) 2020-08-07
US9983523B2 (en) 2018-05-29
CN104345618B (zh) 2017-04-12
EP3734370B1 (en) 2022-09-07
KR20170118649A (ko) 2017-10-25
US20190332044A1 (en) 2019-10-31
US9513583B2 (en) 2016-12-06
US20210011405A1 (en) 2021-01-14
KR20150014876A (ko) 2015-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5618B (zh) 定影装置
JP5882956B2 (ja) 像加熱装置
US8177229B2 (en) Sheet transport roller system
JP562346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6372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88520B2 (ja) 像加熱装置
JP6143900B2 (ja) 像加熱装置
US7384034B2 (en) Sheet convey apparatus
JP49181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4307B2 (ja) 像加熱装置
JP4842877B2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4555508A (zh) 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JP5451448B2 (ja) シート状物の搬送機構
JP2007137530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4250182A (ja) 帯状体の搬送ローラ及び帯状体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