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8703B -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38703B
CN106738703B CN201710155197.XA CN201710155197A CN106738703B CN 106738703 B CN106738703 B CN 106738703B CN 201710155197 A CN201710155197 A CN 201710155197A CN 106738703 B CN106738703 B CN 106738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er
side core
guide hole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51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38703A (zh
Inventor
潘安明
陈怀迎
汤玲孟
唐国华
钱碎通
林望
宋战东
王伟
朱余旺
万福旗
谢金彪
程贤峰
郑勇乾
朱洪强
沈文军
方修龙
温芝行
张贤锋
徐建文
张贤光
吴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x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x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x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x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551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38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38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8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38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8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抽芯方法,该侧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以及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第二滑块沿侧抽芯方向滑动驱动第三滑块与第四滑块相互远离,打开注塑空间。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使得第一型芯外的注塑空间能够先打开,再通过延时滑动的第一滑块带动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同时进行侧抽芯,通过机械控制使侧抽芯机构自身的各个滑块完成顺序开合,避免了电气控制失效导致零件损坏的风险,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控制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安全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注塑模具是用于成型塑件的常用模具,通过注塑模具能成型出形式多样的塑件,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且由于塑件的各种工艺要求,故需在塑件的侧壁处开设孔或槽等结构,相应地,注塑模具设置有相应的侧抽芯机构,以在开模过程中借助侧抽芯机构去对成型品进行侧抽顶出动作,实现在塑件上形成孔或槽等结构的目的。
如图1示出了一种注塑成型工件,该塑件的x方向一端成型有中空的管状部,y方向一端还成型有凸出部,该凸出部具有沿x方向设置的一个矩形通孔,由于管状部的开模过程应为沿y方向上包围在管状部外侧的两个小滑块先开模,再通过沿x方向上的侧抽芯机构,侧抽芯成型该管状部;而凸出部的开模过程则为先通过沿x方向上的侧抽芯机构侧抽芯成型该矩形通孔,再通过包围在塑件y方向上两端的两个主滑块开模,即管状部与凸出部的开模方向的顺序相反,存在矛盾,受这种产品结构的限制,使得主滑块需要在该矩形通孔内的侧向抽芯机构完全抽出后再移动,但由于机台高度限制,无法设计主滑块延时,因此侧抽芯机构的各个小滑块采用气缸为动力,在两个主滑块开模前将该矩形通孔内的小滑块完全拉出,否则未完全拉出的小滑块将受主滑块开模影响而被损坏,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该塑件模具所需气缸较多,控制较困难,导致客户在生产时需要为侧抽芯机构准备较多备件,模具成本高,并且一旦控制失效,造成滑块零件损坏,生产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气缸控制成本高、易失效发生主滑块与侧抽芯机构撞模,可靠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通过机械控制使模具自身机构完成顺序开合,避免电气控制失效导致模具损坏的侧抽芯机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侧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能够沿水平的第一方向移动,具有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塑件侧抽芯的第一型芯,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在竖直的第二方向上贯穿其本体且底端朝向所述第一型芯的侧抽芯方向倾斜的第一导向孔;第二滑块,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其上设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其本体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斜向一致的第二导向孔;弯拉杆,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及第二导向孔斜向一致的斜杆部,所述斜杆部自上而下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和第一导向孔内,所述弯拉杆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开模时先通过所述斜杆部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待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弯拉杆通过所述斜杆部同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和第一导向孔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一起朝所述第一方向方向移动;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在水平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型芯的两侧,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在合模状态下包围所述第一型芯并与所述第一型芯形成注塑空间,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该配合结构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滑块在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开模时带动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朝相互远离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注塑空间打开;第二型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塑件侧抽芯。
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内侧相对设置的一对缺口形成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开口的楔形导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且在合模状态下嵌入到所述楔形导向槽内部的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随所述第二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向两侧的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施加偏压力以打开所述注塑空间。
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与所述弯拉杆的斜杆部的施力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与所述斜杆部的施力面之间留有设定距离的间隙,该间隙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弯拉杆带动下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变为0。
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前将所述第一滑块锁定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后自动解锁。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或滑块,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直拉杆,所述直拉杆具有与所述滑槽或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或滑槽,当所述直拉杆沿第二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处,所述滑块或滑槽脱离所述滑槽或滑块。
所述弯拉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斜杆部上方的、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直杆部。
所述直拉杆与所述弯拉杆的直杆部同步移动。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与动模,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动模能够沿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模运动;以及所述的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装配于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形成的型腔内,所述弯拉杆安装于所述动模上,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定模上。
所述弯拉杆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的斜杆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斜杆部的直杆部,所述直杆部安装于所述动模上。
还包括锁定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或滑块,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直拉杆,所述直拉杆具有与所述滑槽或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或滑槽,当所述直拉杆沿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块运动至预定位移处,所述滑块或滑槽脱离所述滑槽或滑块,所述直拉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动模上。
一种采用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所述动模沿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定模方向运动开模;
b.与所述动模一起运动的所述弯拉杆通过其斜杆部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配合首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通过所与所述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之间设置的所述配合结构将所述注塑空间打开;
c.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后,使所述弯拉杆的斜杆部同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和第一导向孔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及第一滑块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继续移动,直至完成开模动作。
在步骤b中,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楔形滑块向两侧的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施加推力,使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注塑空间。
在步骤b和c中,所述弯拉杆的斜杆部的施力面先是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此时所述斜杆部的施力面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导向孔的所述配合面之间留有设定距离的间隙,在所述斜杆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斜杆部的施力面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导向孔的配合面的间隙变为0。
在步骤b中,通过锁定结构将所述第一滑块锁定,在所述步骤c中,锁定结构自动解锁以使所述第一滑块随所述第二滑块一同移动。
在步骤b中,通过直拉杆的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滑槽配合形成所述锁定结构,所述直拉杆与所述弯拉杆同步运动,在所述弯拉杆带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直拉杆的滑块脱出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滑槽,以使所述锁定结构解锁。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以及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第二滑块沿侧抽芯方向滑动,驱动第三滑块与第四滑块相互远离,打开注塑空间;第一滑块内成型有沿第二方向贯穿设置、且底端朝第一型芯/第二型芯的侧抽芯方向倾斜的第一导向孔,第二滑块内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设置、且与第一导向孔斜向一致的第二导向孔,具有与第一导向孔及第二导向孔斜向一致的斜杆部的弯拉杆,自上而下依次穿设于第二导向孔和第一导向孔内,斜杆部能够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配合,先后驱动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同时,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在合模状态下包围第一型芯,并与第一型芯形成注塑空间,开模时,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带动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打开该注塑空间;这种设置使得在开模过程中,弯拉杆沿第二方向移动,能够先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驱动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沿第三方向相互远离,注塑空间打开,此时,弯拉杆继续沿第二方向移动,驱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同步移动,第一滑块移动带动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沿第一方向对注塑工件侧抽芯,通过机械控制使各个滑块顺序开合,降低了模具成本,避免了电气控制失效所造成的模具损坏,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控制成本,提高了控制稳定性,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的安全与可靠性。
2.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机构,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配合结构与第二滑块相配合,该配合结构包括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内侧相对设置的一对缺口形成的朝向第一方向开口的楔形导向槽,以及设于第二滑块上的楔形滑块,在合模状态下,楔形滑块嵌入在楔形导向槽的内部,开模时,当第二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带动楔形滑块与其同步移动,并对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施加偏压力,将注塑空间打开;这种设置使得在弯拉杆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前,先将注塑空间打开,为第一型芯的侧抽芯做好准备,注塑空间打开后,第二滑块也移动至设定位置,此时弯拉杆驱动开始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完成对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的同时侧抽芯。
3.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机构,锁定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弯拉杆驱动第二滑块移动而第一滑块未动的状态下,第一滑块受其与第二滑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沿第一方向产生位移,导致第一滑块在注塑空间打开前就开始移动。
4.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机构,锁定结构包括成型于第一滑块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或滑块,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直拉杆,直拉杆具有与所述滑槽或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或滑槽,当直拉杆沿第二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处,滑块与滑槽脱离,锁定结构对第一滑块的锁定解锁,直拉杆的预定位置与第二滑块的设定位置相关,恰好第二滑块移动至设定位置,直拉杆移动至预定位置,也即注塑空间打开后,第一滑块解锁。
5.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以及上述侧抽芯机构,侧抽芯机构装配于定模与动模形成的型腔内,弯拉杆安装于动模上,第一滑块安装于定模上,动模沿第二方向远离定模运动,带动弯拉杆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行开模;通过机械控制使模具自身顺序开合,降低了模具成本,避免了电气控制失效所造成的模具损坏,提高了控制稳定性,提升了生产效率。
6.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锁定结构的直拉杆也安装于动模上,动模沿第二方向远离定模运动,带动直拉杆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行锁定结构解锁。
7.本发明提供的侧抽芯方法,依靠模具自身的机械结构,实现模具自身的顺序开合,先打开第一型芯周围的注塑空间,再对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同时侧抽芯,侧抽芯方法巧妙可靠,实用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注塑成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侧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侧抽芯机构的隐去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滑块;11-第一导向孔;12-弯拉杆;121-直杆部;122-斜杆部;2-第二滑块;21-第二导向孔;3-第三滑块;4-第四滑块;5-楔形导向槽;6-锁定结构;61-直拉杆;62-滑块;63-滑槽;7-第一型芯;8-第二型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注塑成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侧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侧抽芯机构的隐去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1、设于第一滑块1上的第二滑块2,设于第一滑块1上的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以及设于第一滑块1上的第一型芯7与第二型芯8,第一滑块1内成型有沿第二方向Z贯穿设置、且底端朝第一型芯7/第二型芯8的侧抽芯方向倾斜的第一导向孔11,第一导向孔11内穿设有弯拉杆12,弯拉杆1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直杆部121与斜杆部122,斜杆部122朝向侧抽芯方向一侧的施力面与第一导向孔11的相应的配合面之间留有设定距离的间隙;第一滑块1上设有第二滑块2,第一滑块1上成型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轨,第二滑块2上成型有与导轨配合的导槽,使得第二滑块2能够沿导轨相对于第一滑块1滑动,第二滑块2内成型有沿第二方向Z贯穿且底端朝第一方向X倾斜的第二导向孔21,第一导向孔11与第二导向孔21的倾斜方向与角度一致,弯拉杆12的斜杆部122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二导向孔21与第一导向孔11,并且,斜杆部122朝向侧抽芯方向一侧的施力面与第一导向孔11的相应的配合面贴合,使得当弯拉杆12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第一滑块1方向运动时,能够先驱动第二滑块2沿侧抽芯方向移动,再驱动第一滑块1与第二滑块2同步移动。
为了避免第二滑块2相对于第一滑块1先行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1受相对摩擦力作用而一起运动,侧抽芯机构还设置有锁定结构6,锁定结构6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滑块1沿第三方向Y上的两侧,并且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各一个滑槽63,以及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各一个直拉杆61,所述直拉杆61具有与所述滑槽63滑动配合的滑块62,使得第一滑块1在第一方向X上不发生位移。
第一滑块1朝向塑件的一侧成型有沿第三方向Y设置的导轨,导轨上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与第四滑块4,第二滑块3与第四滑块4相互靠近对合,并与第一型芯7形成包围所述第一型芯7的注塑空间,用于成型塑件上的圆形管状部、方形管状部或者其它异形管状部,第二滑块3与所述第四滑块4上分别成型有一个缺口,所述第三滑块3与所述第四滑块4相向滑动,带动两个所述缺口对合形成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楔形导向槽5,所述楔形导向槽5靠近塑件的一端呈沿所述侧抽芯方向逐渐变窄,并且,所述第二滑块2具有适于嵌入所述楔形导向槽5内、且与所述楔形导向槽5的内轮廓相适应的楔形滑块,所述第二滑块2沿所述侧抽芯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1滑动时,所述楔形滑块相对于所述楔形导向槽5滑动,楔形导向槽受楔形滑块的外推力逐渐打开,驱动所述第三滑块3与所述第四滑块4沿第三方向Y相互远离,打开注塑空间。
注塑空间打开的同时,直拉杆61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第一滑块1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处,所述滑块62脱离所述滑槽63,释放第一滑块1,此时,弯栏杆12的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也与第一导向孔11滑动配合,驱动第一滑块1与第二滑块2沿侧抽芯方向同步滑动,完成第一型芯7与第二型芯8的同步侧抽芯。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所述弯拉杆为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斜度一致的直杆。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不设置在第一滑块上,侧抽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滑块沿第三方向上两侧的两个导向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分别位于一个导向台上,能够与导向台上的导槽结构配合,沿第三方向移动。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侧抽芯机构不设置锁定结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的接触面较为光滑,第一滑块不会由于其与第二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发生位移。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注塑空间打开后,直拉杆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第一滑块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移处,所述滑块脱离所述滑槽,释放第一滑块,此时,弯栏杆的斜杆部的驱动面也与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驱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沿侧抽芯方向同步滑动,完成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的同时侧抽芯。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锁定结构为设于第一滑块沿侧抽芯方向前端的限位杆,用于限制第一滑块沿侧抽芯方向滑动,并且限位杆能够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开模时,限位杆沿第二方向朝向远离第一滑块方向运动,当注塑空间打开,限位杆与第一滑块的抵挡力消除,释放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同步滑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沿第二方向Z相对设置的定模与动模,所述动模能够沿第二方向Z靠近或远离所述定模运动,以及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装配于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形成的型腔内,所述第一滑块1安装于所述定模上,所述弯拉杆12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内的斜杆部122,以及连接于所述斜杆部122的直杆部121,所述直杆部121安装于所述动模上,所述锁定结构6的两个直拉杆61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动模上。
当开模时,动模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运动,带动弯拉杆12与两个直拉杆61同时朝远离第一滑块1的方向运动,先驱动第二滑块2沿侧抽芯方向滑动,使得第三滑块3与第四滑块4所围成的注塑空间打开,此时,锁定结构6解锁,弯拉杆12继续驱动第一滑块1沿侧抽芯方向与第二滑块2同步滑动,完成第一型芯7与第二型芯8的同步侧抽芯。
作为实施例二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弯拉杆为斜度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斜度一致的直杆,弯拉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安装于动模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二中的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包括:
所述动模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所述定模方向运动开模时,所述弯拉杆12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块1运动,通过所述弯拉杆12的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与第二导向孔21的配合,驱动第二滑块2沿侧抽芯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1滑动;同时,所述直拉杆61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块1运动,所述第一滑块1上的滑槽63与所述直拉杆61上的滑块62沿第二方向Z滑动配合,锁定第一滑块1,使所述第一滑块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不发生位移;
所述第二滑块2沿侧抽芯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1滑动,带动所述楔形滑块相对于所述楔形导向槽5滑动,所述楔形滑块与所述楔形导向槽5配合,驱动所述第三滑块3与所述第四滑块4沿第三方向Y相互远离,打开所述注塑空间;当所述注塑空间打开的同时或之后,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直拉杆61移动至预定位置处,所述滑块62脱离所述滑槽63,所述弯栏杆的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配合,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沿侧抽芯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型芯7与所述第二型芯8同时完成侧抽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滑块(1),能够沿水平的第一方向(X)移动,具有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X)对塑件侧抽芯的第一型芯(7),所述第一滑块(1)设有在竖直的第二方向(Z)上贯穿其本体且底端朝向所述第一型芯(7)的侧抽芯方向倾斜的第一导向孔(11);
第二滑块(2),可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1)上,其上设有在所述第二方向(Z)上贯穿其本体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斜向一致的第二导向孔(21);
弯拉杆(12),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及第二导向孔(21)斜向一致的斜杆部(122),所述斜杆部(122)自上而下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21)和第一导向孔(11)内,所述弯拉杆(12)在沿所述第二方向(Z)移动开模时先通过所述斜杆部(122)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朝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待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弯拉杆(12)通过所述斜杆部(122)同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和第一导向孔(11)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和所述第一滑块(1)一起朝所述第一方向(X)方向移动;
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在水平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三方向(Y)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型芯(7)的两侧,所述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在合模状态下包围所述第一型芯(7)并与所述第一型芯(7)形成注塑空间,所述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通过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块(2)相配合,该配合结构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滑块(2)在朝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开模时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和所述第四滑块(4)朝相互远离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注塑空间打开;
第二型芯(8),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上,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X)对塑件侧抽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三滑块(3)和所述第四滑块(4)内侧相对设置的一对缺口形成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开口的楔形导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块(2)且在合模状态下嵌入到所述楔形导向槽内部的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随所述第二滑块(2)朝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时向两侧的所述第三滑块(3)和所述第四滑块(4)施加偏压力以打开所述注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二导向孔(21)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与所述弯拉杆(12)的斜杆部(122)的施力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导向孔(11)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与所述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之间留有设定距离的间隙,该间隙在所述第二滑块(2)在所述弯拉杆(12)带动下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变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前将所述第一滑块(1)锁定的锁定结构(6),所述锁定结构(6)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后自动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6)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滑块(1)上的,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63)或滑块,以及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至少一个直拉杆(61),所述直拉杆(61)具有与所述滑槽(63)或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62)或滑槽,当所述直拉杆(61)沿第二方向(Z)移动至预定位置处,所述滑块(62)或滑槽脱离所述滑槽(63)或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拉杆(1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斜杆部(122)上方的、在所述第二方向(Z)延伸的直杆部(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拉杆(61)与所述弯拉杆(12)的直杆部(121)同步移动。
8.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与动模,沿第二方向(Z)相对设置,所述动模能够沿第二方向(Z)靠近或远离所述定模运动;
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装配于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形成的型腔内,所述弯拉杆(12)安装于所述动模上,所述第一滑块(1)安装于所述定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拉杆(12)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内的斜杆部(122),以及连接于所述斜杆部(122)的直杆部(121),所述直杆部(121)安装于所述动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结构(6),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滑块(1)上的,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63)或滑块,以及沿第二方向(Z)设置的至少一个直拉杆(61),所述直拉杆(61)具有与所述滑槽(63)或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块(62)或滑槽,当所述直拉杆(61)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块(1)运动至预定位移处,所述滑块(62)或滑槽脱离所述滑槽(63)或滑块,所述直拉杆(6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动模上。
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使所述动模沿第二方向(Z)朝向远离所述定模方向运动开模;
b.与所述动模一起运动的所述弯拉杆(12)通过其斜杆部(122)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的配合首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通过所与所述第三滑块(3)及第四滑块(4)之间设置的所述配合结构将所述注塑空间打开;
c.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后,使所述弯拉杆(12)的斜杆部(122)同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和第一导向孔(11)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及第一滑块(1)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X)继续移动,直至完成开模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抽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2)上的楔形滑块向两侧的所述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施加推力,使所述第三滑块(3)和第四滑块(4)在所述第三方向(Y)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注塑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抽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c中,所述弯拉杆(12)的斜杆部(122)的施力面先是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的位于所述侧抽芯方向一侧的配合面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朝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此时所述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与所述第一滑块(1)的第一导向孔(11)的所述配合面之间留有设定距离的间隙,在所述斜杆部(122)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斜杆部(122)的施力面与所述第一滑块(1)的第一导向孔(11)的配合面的间隙变为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抽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通过锁定结构(6)将所述第一滑块(1)锁定,在所述步骤c中,锁定结构(6)自动解锁以使所述第一滑块(1)随所述第二滑块(2)一同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侧抽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通过直拉杆(61)的滑块(62)与所述第一滑块(1)上的滑槽(63)配合形成所述锁定结构(6),所述直拉杆(61)与所述弯拉杆(12)同步运动,在所述弯拉杆(12)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移动至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直拉杆(61)的滑块(62)脱出所述第一滑块(1)上的滑槽(63),以使所述锁定结构(6)解锁。
CN201710155197.XA 2017-03-15 2017-03-15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Active CN106738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5197.XA CN106738703B (zh) 2017-03-15 2017-03-15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5197.XA CN106738703B (zh) 2017-03-15 2017-03-15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8703A CN106738703A (zh) 2017-05-31
CN106738703B true CN106738703B (zh) 2022-11-25

Family

ID=5896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5197.XA Active CN106738703B (zh) 2017-03-15 2017-03-15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38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075A (zh) * 2018-09-11 2018-12-25 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芯结构及注塑系统
CN109366903B (zh) * 2018-10-26 2023-08-15 浙江合兴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系统
CN110341136A (zh) * 2019-07-31 2019-10-18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泵壳及泵壳的注塑模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6391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yundai Motor Co Ltd インテークホース用射出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テークホース製造方法
CN102320111A (zh) * 2011-08-04 2012-01-18 宁海县大鹏模具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联动滑块抽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0548A (en) * 1981-03-13 1982-09-17 Sekisui Chem Co Ltd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JP2867963B2 (ja) * 1996-06-14 1999-03-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装置
JP5179127B2 (ja) * 2007-09-19 2013-04-10 株式会社山城精機製作所 成形ネジの脱型装置
CN201784101U (zh) * 2010-08-06 2011-04-0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具有滑块的模具
US20120100246A1 (en) * 2010-10-21 2012-04-2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lide core-pulling delayed mechanism and mould with the same
JP5464138B2 (ja) * 2010-12-16 2014-04-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Cvjブーツ成形用金型及びcvjブーツ成形方法
CN202088409U (zh) * 2011-03-24 2011-12-28 唯科(厦门)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二级延迟多重复合抽芯结构
CN202029358U (zh) * 2011-04-21 2011-11-09 杭州飞尔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长延时侧抽芯装置
CN103381634A (zh) * 2013-07-18 2013-11-06 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脱模的二次行位结构
CN103660190B (zh) * 2013-12-30 2016-02-10 宏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CN203697390U (zh) * 2014-01-08 2014-07-09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104149289B (zh) * 2014-07-31 2016-06-01 东莞汇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二次侧抽芯机构
CN204235834U (zh) * 2014-10-31 2015-04-01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水平垂直方向组合抽芯机构
CN104526987B (zh) * 2014-12-31 2016-09-07 合兴集团有限公司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抽芯方法
CN204431654U (zh) * 2015-01-27 2015-07-01 骏艺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行位抽芯装置
CN205522321U (zh) * 2016-03-25 2016-08-31 厦门中达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可缓抽芯的斜抽芯机构
CN206536785U (zh) * 2017-03-15 2017-10-03 合兴集团有限公司 侧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6391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yundai Motor Co Ltd インテークホース用射出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テークホース製造方法
CN102320111A (zh) * 2011-08-04 2012-01-18 宁海县大鹏模具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联动滑块抽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8703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8703B (zh) 侧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方法
TW201521995A (zh) 射出成型模具
CN206536785U (zh) 侧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106426810A (zh) 滑动型芯装置
CN207044613U (zh) 斜顶脱模机构及其注塑模具
CN210679494U (zh) 一种多层嵌件的安放结构
CN109866397B (zh) 一种组合滑块横向法向二次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108015990B (zh) 一种模具内抽芯机构
CN111823506B (zh) 一种行程限制下的分裂式滑块结构
KR101156196B1 (ko) 사출 금형장치
CN206937862U (zh) 自锁机构、抽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CN115556310A (zh) 一种无顶杆多腔弯头成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07044612U (zh) 二次脱模机构
CN212219150U (zh) 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CN215359675U (zh) 一种大角度直顶斜抽芯机构
CN209812994U (zh) 一种组合滑块横向法向二次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0082301U (zh) 一种三板模注塑模具
CN110480807B (zh) 一种高级地铺预制构件组合模具
CN21709872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自锁机构
JP2000289035A (ja) 樹脂成形金型のスライドコア駆動機構
CN216683169U (zh) 洁牙器外壳的注塑模具
CN217257993U (zh) 一种细长零件注塑的定位装置
CN212826627U (zh) 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结构
CN110524814A (zh) 一种长滑块抽芯模脱模结构及其脱模方法
CN205380810U (zh) 一种用于斜向管状结构的模具抽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7

Address after: 215413 No. 117 East Guangzhou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x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aic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8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Hongqiao Town, Wenzhou, Zhejiang, Yueqing A-8

Applicant before: CWB GROUP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