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672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6729B
CN106716729B CN201580049376.4A CN201580049376A CN106716729B CN 106716729 B CN106716729 B CN 106716729B CN 201580049376 A CN201580049376 A CN 201580049376A CN 106716729 B CN106716729 B CN 106716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motion body
orientation
frame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93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6729A (zh
Inventor
守安圣典
田端正明
松井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c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c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c,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716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6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能够避免在止动体插通孔内发生短路。止动体插通孔(15)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18),短路防止壁(18)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腔体(11)之间隔开。在止动体(13)上,沿各个腔体(11)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20),且各个框状部(20)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腔体(11)连通,并且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框状部(20)之间沿所述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32),且通过退避槽(32)在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开口,从而能够避免止动体(13)与短路防止壁(18)发生干涉的同时,将止动体(13)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15)。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前,对于收纳于连接器壳体的腔体内的端子零件的防脱是通过形成在腔体内的矛状部以及组装在连接器壳体上的止动体进行的。其中,止动体被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止动体插通孔通过在连接器壳体的侧面开口而形成。止动体插通孔设置在腔体的途中的位置,且从最上段的腔体直至最下段的腔体而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5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前的连接器壳体中,止动体插通孔的内部没有设置将腔体之间隔开的隔壁,全部的腔体处于直接连通的状态。因此,具有电位差的端子零件在宽度方向相邻的情况下,如果止动体插通孔内有水分进入,则水分穿过止动体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有可能导致在宽度方向相邻的端子零件彼此发生短路。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有效避免在带有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内的止动体的连接器中发生短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端子零件;连接器壳体,其形成为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壳体嵌合,在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收纳端子零件的多个腔体,多个腔体在与嵌合方向相交的排列方向排列,并且在连接器壳体的侧面开口形成有与腔体连通的止动体插通孔;以及止动体,其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内,能够卡止端子零件来防止其脱落,在止动体插通孔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短路防止壁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腔体之间隔开,并且各个短路防止壁形成为在嵌合方向上从构成各个腔体的侧壁连续,
在所述止动体上,沿各个腔体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且各个框状部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腔体对齐并连通的方形的框体,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框状部之间沿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且各个退避槽在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开口,从而各个所述框状部形成为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状,通过所述短路防止壁嵌入到所述退避槽,从而能够在避免止动体与所述短路防止壁之间发生干渉的同时,将止动体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当所述止动体被组装时,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端子零件之间,所述短路防止壁被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框状部之中的分别构成两个所述框状部的框片夹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即使在止动体插通孔内,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腔体也被短路防止壁隔开。因此,即使发生了水进入到止动体插通孔内的问题,也可以避免相邻的端子零件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母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下表面侧看的母连接器壳体与止动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母连接器壳体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止动体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止动体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止动体的临时卡止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止动体的正式卡止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止动体的正式卡止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止动体的正式卡止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止动体的正式卡止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的公连接器壳体嵌合母连接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沿图12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连接器优选构成为,所述止动体在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组装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有将各个所述框状部连接的按压部,在所述按压部的下表面,从构成所述框状部的框片中的位于排列方向的两个框片朝向前方或后方延伸设置有一对延长壁,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互不相同,并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端部分别在从所述按压部连续形成的多个延长按压部的内表面侧连续,在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面,与各个所述延长按压部对应地在排列方向的前后相互不同的位置以使所述止动体插通孔扩张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回避凹部,在所述止动体被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回避凹部能够与所述止动体插通孔一起将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延长按压部相配合嵌合,另外,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有回避凹部的部位,沿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插入槽,各个所述延长壁能够插入到所述插入槽。
在考虑到收纳于腔体内的端子零件中与止动体插通孔相对的部位的情况,假设止动体中没有设置延长壁的情况,相邻的端子零件之间只能通过按压部与短路防止壁之间的间隙而确保比较短的沿面距离。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在止动体上在前方或后方设置延长壁,从而能够使相邻的端子零件之间的沿面距离朝前方或后方中的至少某一个方向增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发生短路。
(2)优选采用如下构成,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以及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缘或者所述回避凹部的开口缘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引导部,在组装所述止动体时,通过与引导部相互滑接而将所述退避槽的组装方向前端侧的开口宽度矫正为正规宽度。
根据这一构成,例如止动体在退避槽的顶端侧向扩开方向发生变形的情况下,通过引导部的作用,将退避槽矫正为正规宽度,能够顺利地进行将短路防止壁插入的动作。
<实施例>
接着,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端子零件6>
首先,对端子零件进行说明(参照图9、图10)。端子零件6被安装在各个电线W的端部。端子零件6是通过对铜或铜合金制的板材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其采用公知的母型端子零件。也就是说,如图10等所示,端子零件6在前端部形成有呈方筒状的端子连接部6A,在后部侧形成有绝缘筒部6B以及电线筒部6C,绝缘筒部6B被紧固连接在电线W的绝缘覆盖部,电线筒部6C被紧固连接在芯线。
<母连接器壳体8>
接着,对收纳有各个端子零件6的母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8进行说明(参照图1乃至图4)。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左右、上下方向的称呼是以图1的方向为基准,关于前后方向的称呼对应母公连接器的嵌合方向。
母连接器壳体8是合成树脂制,整体形成为箱体形状。母连接器壳体8的上表面形成有能够挠曲的锁定臂9。在母连接器F相对于公连接器壳体10正规嵌合的情况下,锁定臂9将母公连接器壳体8、10彼此锁定为嵌合状态。
母连接器壳体8的内部形成有多个用于收纳端子零件6的腔体11。如图1等所示,腔体11配置为分别沿图示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排列方向)排列各4个。各个腔体11以沿前后方向(嵌合方向)贯通母连接器壳体8的方式形成,在正面(嵌合面)以端子插通孔12开口。如图4所示,各个腔体11形成为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截面。也就是说,各个腔体11除了组装有后述的止动体13的区域,其四方由隔壁所包围,相邻的上下·左右的腔体11彼此被隔开。
如图2等所示,在母连接器壳体8的下表面凹陷形成有止动体插通孔15,止动体插通孔15与全部腔体11连通。如图10所示,各个腔体11通过止动体插通孔15分割为前后2个室11F、11R,前侧的室11F收纳有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如图10等所示,端子零件6在腔体11内被插入到正规深度的状态下,各端子连接部6A的后端位置在前后方向大致对齐,与止动体插通孔15隔开仅一点的距离相对。另外,所述前侧的室11F的顶棚面形成有能够挠曲的矛状部33,矛状部33卡止于端子连接部6A而防止端子零件6脱落。如图10等所示,各个腔体11的后侧的室11R中收纳有端子零件6的绝缘筒体6B部分以及电线W,电线筒体6C部分基本位于止动体插通孔15部分。
如图1、图2等所示,在母连接器壳体8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面,在与组装止动体13的区域对应的部分分别在上下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贯穿设置有临时卡止孔16以及正式卡止孔17。
如图2等所示,在止动体插通孔15内,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各个腔体11被短路防止壁18隔开。短路防止壁18将腔体11的前室11F以及后室11R的左右两侧壁连结,且形成为与这些壁大致相同的壁厚。另外,如图3所示,位于止动体插通孔15的左右两端部的腔体11的端部侧的侧壁以及各个短路防止壁18的下端缘部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长方形形状的缺口部19。另外,各个缺口部19用于在后述的止动体13被组装到母连接器壳体8时,避免与在止动体13中沿上下方向形成列的各个框状部20彼此的连结部位之间发生干涉。
此外,如图1、图2等所示,母连接器壳体8的下表面形成有止动体插通孔15的开口面。所述开口面对应于在左右方向相邻的腔体11,以前端位置与后端位置交替地错开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所述开口面是由从通过止动体13的各个框状部20的中央区域朝前方或后方交替地改变扩张方向的区域(回避凹部21)构成。
在母连接器壳体8中的形成有回避凹部21的部位,对应的腔体11的底壁被切除,在图3所示的仰视图中,该腔体11的顶硼壁的一部分通过回避凹部21露出于外部。因此,在该腔体11内收纳有端子零件6的状态下,端子连接部6A的后部或绝缘筒体6B部分与回避凹部21的内侧相对。但是,在形成有回避凹部21的部分,在左右方向相邻的腔体11之间也通过构成腔体11的隔壁被隔开。
此外,如图3、图4所示,在母连接器壳体8中的形成有各个回避凹部21的部分,以沿着在上下方向排列的各个腔体11的左右的隔壁且贯穿在上下方向排列的各个腔体11的方式,沿纵向分别切削形成有一对插入槽22。成对的插入槽22设置为能够使后述的形成于止动体13的各一对延长壁23插入到其中。
另外,在各个回避凹部21的开口缘形成有具有朝内向下的梯度的锥状的倾斜面,各个倾斜面分别构成对止动体13的组装动作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4。
<止动体13>
止动体13也是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构成。如图2、图5所示,止动体13具有多个框状部20。框状部20形成为能够与各个腔体11对齐并连通的方形的框状,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止动体13构成为,将各个框状部20沿上下方向堆积3个,将所形成的堆积构成在左右方向排列4列。在构成各个框状部20的一个框片20A设置有卡止突部25。但是,在位于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的框片20A(图5中位于最上方的框片)也形成有卡止突部25。如图10所示,在止动体13位于后述的正式卡止位置时,各个卡止突部25能够卡止在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的后端。
如图2、图5所示,排列在左右方向的各个框状部20的组装方向的下端部彼此被在左右方向较长的平板状的按压部26连接。如图5所示,在上下方向被连接设置的框状部20的各列之间设置有用于避免与短路防止壁18发生干渉的退避槽32。通过这种方式,构成止动体13的框状部20的各列形成为以插入方向的前端部侧为自由端的悬臂结构。
在止动体1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面突出形成有第1卡止突起27和第2卡止突起28,第1卡止突起27与第2卡止突起28沿上下方向隔开一定的间隔并列。通过位于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侧的第1卡止突起27卡止在母连接器壳体8的临时卡止孔16,从而止动体13相对于母连接器壳体8被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图7状态)。当止动体13位于临时卡止位置时,各个框状部20与对应的腔体11以大致对齐的状态连通,各个卡止突部25位于端子零件6的插入路径的外侧。这样,端子零件6相对于腔体11能够自由地被拔出插入。另一方面,在止动体13更加深入地被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15内时,第1卡止突起27在临时卡止孔16内被原样地位移,通过第2卡止突起28卡止到正式卡止孔17,从而止动体13相对于母连接器壳体8被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图8状态)。当止动体13处于正式卡止位置时,各个卡止突部25突出位于端子零件6的插入路径内,能够与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相卡止。
另外,从按压部26的前后缘部以与按压部26大致齐平的状态延伸设置有延长按压部29,延长按压部29对应于所述的回避凹部21而形成为呈大致长方形。也就是说,各个延长按压部29以延伸方向交替为相反方向的方式从按压部26相对于沿左右方向排列的腔体11朝前方或后方延伸。于是,当止动体13相对于母连接器壳体8以正式卡止状态被安装时,按压部26以匹配状态将止动体插通孔15封闭,各个延长按压部29分别以匹配状态将对应的回避凹部21封闭,此时,按压部26以及各延长按压部29成为与母连接器壳体8的下表面大致对齐。
在各个延长按压部29的内表面侧,从位于沿上下方向构成列的全部框状部2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框片20A连续地设置有一对延长壁23,一对延长壁23具有与延长按压部29的突出宽度相同的延伸宽度。换句话说,两个延长壁23以与对应的延长按压部29相同的宽度形成于止动体13的全部高度范围,使在上下方向构成列的各个框状部20的左右的框片20A朝前方或者后方延伸而形成,将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侧作为自由端。当止动体13被组装到母连接器壳体8时,延长壁23被插入到插入槽22,各个延长壁23中朝前方延伸的延长壁23从左右方向夹住对应的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的后端部,另一方面,各个延长壁23中朝后方延伸出的延长壁23从左右方向夹住端子零件6中的大致绝缘筒体6B部分。
<公连接器M>
公连接器M设置在印制电路板4上。如图12所示,公连接器M具有公连接器壳体10。公连接器壳体10形成为朝嵌合面侧开口的方筒状,其内部分别形成为能够与母连接器壳体8相嵌合,并且虽然具体未在图中示出,但在顶硼壁的靠近嵌合面的位置形成有锁定接受部,能够与母连接器F的锁定臂9相卡止。在公连接器壳体10的内部对应于母连接器F侧的各端子零件6(端子连接部6A)的排列配置有多个公端子零件31。各个公端子零件31形成为销状,分别以压入状态贯穿公连接器壳体10的底壁而导出到外部,大致直角折弯后,各个端部被插入到对应地形成于印制电路板4的通孔。于是,在插入到通孔的插入部分进行焊接,从而与在印制电路板4上形成的导电电路电气连接。
接着,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组装母连接器F的情况下,首先,将止动体13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15。在这种情况下,以如图2所示的朝向,并对准各个延长按压部29与回避凹部21之间的位置关系,使止动体13配合插入到止动体插通孔15。然后,对按压部26以及延长按压部29进行按压操作,将止动体13压入到止动体插通孔15内。在此时,即使止动体13的各个退避槽32的顶端部的间隔扩开变形,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与在止动体插通孔15的开口缘以及各个回避凹部21的开口缘形成的引导部24滑接,通过在引导部24形成的锥形部的功能,强制使各个退避槽32的顶端侧关闭。由此,退避槽32以夹住对应的短路防止壁18的方式被组装,各个延长壁23被插入到对应的插入槽22内。于是,止动体13被保持在如图7所示的临时卡止位置。
在该状态下,将各个端子零件6插通到对应的腔体11内。如果各个端子零件6相对于腔体11被插通到正规深度为止的话,各个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被矛状部33卡止从而防止脱落。
接着,进一步按压止动体13,将其保持在图8所示的正式卡止位置。在正式卡止位置,由于止动体13的各个卡止突部25卡止到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的后端,所以加上由矛状部33进行的卡止,端子零件6被双重地防止脱落。
如上所述,母连接器F被组装的话,其将被嵌合到公连接器M的公连接器壳体10中。于是,公母连接器彼此被正规嵌合的话,锁定臂9与锁定接受部相互卡止,公母连接器以嵌合状态被锁定。
在从公母连接器M、F之间的间隙渗水的情况下,有可能从止动体13与止动体插通孔15(包含回避凹部21)之间的间隙向内部渗水。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即使发生这样的情况,也能有效地避免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端子零件6之间发生短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止动体插通孔15的内部,左右方向相邻的腔体11之间也被短路防止壁18隔开。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端子零件6之间发生短路。
此外,本实施例的止动体13构成为,从在上下方向形成列的各框状部20交替地向前方或后方延伸出一对延长壁23。假设不具有延长壁23的止动体13被组装到连接器壳体的情况,由于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端子零件6的端子连接部6A彼此或者从电线筒体6C到绝缘筒体6B的部分彼此设置于通过短路防止壁18的缺口部19被隔开比较短的电气距离的位置,尽管发生短路的可能性比较低,但也不能说在这些之间没有短路的可能性。但是,本实施例的止动体13用一对延长壁23将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端子连接部6A中一方的端子连接部6A的后端部,或者从电线筒体6C到绝缘筒体6B的部分包围。因此,在左右方向相邻的端子零件6之间的电气距离通过设置延长壁23而增长,其结果,能够更确实地避免发生短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回避凹部21的开口缘形成引导部24,在组装止动体时,使引导部24与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滑接。因此,即使止动体13的各个退避槽32的前端侧扩开变形,由于在组装途中可以自动地朝变窄方向被矫正,所以能够圆滑地进行止动体13的组装动作。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为,在止动体13形成延长壁23以及延长按压部29,朝前后突出的结构在左右方向交替反复,但是也可以是不具有朝前后突出的结构而是在左右方向形成平板状的方式。与此相对应,母连接器壳体8的止动体插通孔15也可以形成为不具有回避凹部21,而具有均匀的槽宽度(前后方向的宽度)。
附图标记说明
6…第2端子零件(端子零件)
8…母连接器壳体
11…腔体
13…止动体
15…止动体插通孔
18…短路防止壁
20…框状部
21…回避凹部
22…插入槽
23…延长壁
24…引导部
29…延长按压部
32…退避槽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零件;连接器壳体,其形成为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壳体嵌合,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收纳所述端子零件的多个腔体,所述多个腔体在与嵌合方向相交的排列方向排列,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面开口形成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止动体插通孔;以及止动体,其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能够卡止所述端子零件来防止其脱落,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所述短路防止壁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腔体之间隔开,并且各个短路防止壁形成为在所述嵌合方向上从构成各个所述腔体的侧壁连续,
在所述止动体上,沿各个所述腔体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且各个所述框状部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所述腔体对齐并连通的方形的框状,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框状部之间沿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且各个所述退避槽在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开口,从而各个所述框状部形成为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状,通过所述短路防止壁嵌入到所述退避槽,从而能够在避免所述止动体与所述短路防止壁之间发生干渉的同时,将所述止动体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当所述止动体被组装时,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端子零件之间,所述短路防止壁被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框状部之中的分别构成两个所述框状部的框片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体在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组装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有将各个所述框状部连接的按压部,
在所述按压部的下表面,从构成所述框状部的框片中的位于排列方向的两个框片朝向前方或后方延伸设置有一对延长壁,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互不相同,并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端部分别在从所述按压部连续形成的多个延长按压部的内表面侧连续,
在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面,与各个所述延长按压部对应地在排列方向的前后相互不同的位置以使所述止动体插通孔扩张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回避凹部,在所述止动体被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回避凹部能够与所述止动体插通孔一起将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延长按压部相配合嵌合,
另外,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有回避凹部的部位,沿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插入槽,各个所述延长壁能够插入到所述插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以及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缘中的任何一方、或者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回避凹部的开口缘中的任何一方形成有引导部,在组装所述止动体时,通过与引导部相互滑接而将所述退避槽的组装方向前端侧的开口宽度矫正为正规宽度。
4.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零件;连接器壳体,其形成为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壳体嵌合,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收纳所述端子零件的多个腔体,所述多个腔体在与嵌合方向相交的排列方向排列,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面开口形成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止动体插通孔;以及止动体,其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能够卡止所述端子零件来防止其脱落,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所述短路防止壁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腔体之间隔开,并且各个短路防止壁形成为在所述嵌合方向上从构成各个所述腔体的侧壁连续,
在所述止动体上,沿各个所述腔体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且各个所述框状部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框状部之间沿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且各个所述退避槽在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开口,从而各个所述框状部形成为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状,通过所述短路防止壁嵌入到所述退避槽,从而能够在避免所述止动体与所述短路防止壁之间发生干渉的同时,将所述止动体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当所述止动体被组装时,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端子零件之间,所述短路防止壁被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框状部之中的分别构成两个所述框状部的框片夹住,
所述止动体在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组装方向的后端部形成有将各个所述框状部连接的按压部,
在所述按压部的下表面,从构成所述框状部的框片中的位于排列方向的两个框片朝向前方或后方延伸设置有一对延长壁,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互不相同,并且各个所述一对延长壁的端部分别在从所述按压部连续形成的多个延长按压部的内表面侧连续,
在所述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面,与各个所述延长按压部对应地在排列方向的前后相互不同的位置以使所述止动体插通孔扩张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回避凹部,在所述止动体被组装到所述止动体插通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回避凹部能够与所述止动体插通孔一起将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延长按压部相配合嵌合,
另外,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有回避凹部的部位,沿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形成有插入槽,各个所述延长壁能够插入到所述插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以及止动体插通孔的开口缘中的任何一方、或者所述止动体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回避凹部的开口缘中的任何一方形成有引导部,在组装所述止动体时,通过与引导部相互滑接而将所述退避槽的组装方向前端侧的开口宽度矫正为正规宽度。
CN201580049376.4A 2014-09-19 2015-08-31 连接器 Active CN106716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0770 2014-09-19
JP2014190770A JP6252417B2 (ja) 2014-09-19 2014-09-19 コネクタ
PCT/JP2015/074562 WO2016043027A1 (ja) 2014-09-19 2015-08-3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729A CN106716729A (zh) 2017-05-24
CN106716729B true CN106716729B (zh) 2019-11-15

Family

ID=5553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9376.4A Active CN106716729B (zh) 2014-09-19 2015-08-3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97867B2 (zh)
JP (1) JP6252417B2 (zh)
CN (1) CN106716729B (zh)
WO (1) WO20160430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3168B2 (en) * 2016-01-14 2020-06-02 J.S.T. Corporation MSL connector series
US10622746B2 (en) 2016-01-15 2020-04-14 J.S.T. Corporation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JP6838883B2 (ja) * 2016-07-29 2021-03-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KR102366146B1 (ko) * 2017-09-27 2022-02-2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JP2019083109A (ja) * 2017-10-30 2019-05-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CN108539463B (zh) * 2018-06-29 2019-09-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插件
US10566728B1 (en) * 2018-10-30 2020-02-18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vibration resistant locks
US11837808B2 (en) * 2018-12-28 2023-12-05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Board connector and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4619A2 (en) * 1993-09-20 1995-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uble securing a terminal within a connector
CN102163774A (zh) * 2010-01-22 2011-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2284U (zh) * 1978-12-22 1980-06-26
JP2002075508A (ja) * 2000-08-31 2002-03-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921051B2 (ja) * 2001-01-15 2007-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2343499A (ja) * 2001-05-14 2002-11-29 Yazaki Corp ホルダ付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3614837B2 (ja) * 2002-08-30 2005-01-26 Smk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用プラグ
JP4316451B2 (ja) * 2004-09-02 2009-08-1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コネクタ
US7112067B1 (en) * 2005-04-11 2006-09-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ion
JP4616150B2 (ja) 2005-10-24 2011-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8084793A (ja) * 2006-09-29 2008-04-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および検知端子
JP5189941B2 (ja) * 2008-09-16 2013-04-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06439B2 (ja) 2010-02-05 2014-05-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04021B2 (ja) * 2011-08-25 2015-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ゴム栓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4619A2 (en) * 1993-09-20 1995-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uble securing a terminal within a connector
CN102163774A (zh) * 2010-01-22 2011-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729A (zh) 2017-05-24
WO2016043027A1 (ja) 2016-03-24
US9997867B2 (en) 2018-06-12
JP2016062792A (ja) 2016-04-25
US20170288334A1 (en) 2017-10-05
JP6252417B2 (ja)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6729B (zh) 连接器
CN102437457B (zh) 连接器
CN101872914B (zh) 端子接头及形成端子接头的方法
EP2375506A1 (en)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KR101899891B1 (ko) 피메일 단자 및 전기 커넥터
JP2006253017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7004994B (zh) 连接器
US20070099520A1 (en) Connecting terminal
CN102265464B (zh) 电连接器
US91123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mproved i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 while suppressing an increase in external dimensions
CN101079524B (zh) 电气连接器的绝缘材料外壳
US9413095B2 (en) Connector
CN110301072A (zh) 连接器
CN106415942A (zh) 电连接器
JP2012169186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1667689A (zh) 连接器
US9153909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02280747B (zh) 连接器
CN104103941A (zh) 连接器
CN1881700B (zh) 阴端子以及使用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7210556B (zh) 连接器
JP2018181555A (ja) コネクタ
KR20130022229A (ko) 커넥터조립체
JP6064832B2 (ja) コネクタ
US20220247095A1 (en) Transformer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