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1072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1072A
CN110301072A CN201880011214.5A CN201880011214A CN110301072A CN 110301072 A CN110301072 A CN 110301072A CN 201880011214 A CN201880011214 A CN 201880011214A CN 110301072 A CN110301072 A CN 110301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front wall
holding member
wall memb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2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1072B (zh
Inventor
宫村哲矢
大森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0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1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1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1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3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using twisted pairs of wir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使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嵌合动作的可靠性提高并存。连接器(1)具备:电介体(10),其具有由隔壁部(15)沿左右方向划分出多个导体收纳室(17);多个内导体(36),其单个地收纳于多个导体收纳室(17);合成树脂制的主体构件(11),其构成电介体(10),形成有隔壁部(15)和多个导体收纳室(17);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前壁构件(28),其构成电介体(10),以将导体收纳室(17)的前端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构件(11)的前端部,隔壁部(15)的材料或者材质是介电常数比前壁构件(28)低的材料或者材质,前壁构件(28)的材料或者材质是机械强度比隔壁部(15)高的材料或者材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连接器,其在阳侧电介体安装阳型内导体,在阴侧电介体安装阴型内导体,通过将阴阳两个电介体嵌合,从而将阳型内导体和阴型内导体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9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这种连接器,也考虑到如下方式的连接器:在阴侧电介体形成由隔壁划分的多个导体收纳室,在多个导体收纳室单个地收纳多个阴侧内导体。在将这样的连接器适用于通信电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通信性能,优选将阴侧电介体设为介电常数低的合成树脂材料。但是,介电常数低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强度比较低。因此,在将阴阳两个电介体嵌合的过程中,在阳型内导体的顶端的细长的突片与阴侧电介体的正面时,有可能突片刺入阴侧电介体的正面。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使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嵌合动作的可靠性提高并存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介体,其具有由隔壁部沿左右方向划分出的多个导体收纳室;
多个内导体,其单个地收纳于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
合成树脂制的主体构件,其构成所述电介体,形成有所述隔壁部和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
合成树脂制的前壁构件,其构成所述电介体,以将所述导体收纳室的前端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前端部;以及
突片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前壁构件,容许将对方侧内导体的突片从所述电介体的前方插入到所述导体收纳室内,
所述隔壁部的材料或者材质是介电常数比所述前壁构件低的材料或者材质,
所述前壁构件的材料或者材质是机械强度比所述隔壁部高的材料或者材质。
发明效果
因为将夹在多个内导体之间的隔壁部的材料或者材质设为介电常数比较低的材料或者材质,所以可保证通过内导体的电信号的通信性能。另外,前壁构件的材料或者材质由与隔壁部相比机械强度高的材料或者材质构成,所以即使对方侧内导体的突片与前壁构件干扰,突片也不可能刺入前壁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在前壁构件将两个内导体定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保持构件的仰视图。
图7是盖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前壁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前壁构件的后视图。
图10是前壁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C-C线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保持构件的仰视图。
图16是盖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盖构件的仰视图。
图18是前壁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前壁构件的后视图。
图20是前壁构件的侧视图。
图21是前壁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可以为,电介体构成为具备:保持构件,其形成有所述隔壁部和构成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的多个槽部;以及盖构件,其以将所述多个槽部的开口部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保持构件。根据该结构,不必将多个内导体从电介体的后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所以在与内导体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是构成双绞线的电线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将电线的绞合解开的长度。
本发明也可以为,在所述前壁构件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将所述多个内导体的前端部定位。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多个内导体以用定位部定位的状态与前壁部一体化,从而能够将多个内导体以单作用收纳于多个槽部。
本发明也可以为,在所述前壁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形成有通过相互嵌合而保持为组装状态的嵌合部,在所述前壁构件形成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将所述前壁构件组装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通过抵接于所述盖构件而将所述盖构件保持为组装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盖构件和保持构件确实地保持为组装状态。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2~7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2、5、7~10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电介体10、一对(多个)内导体36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壳体44。电介体10构成为具备:主体构件11,其在内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导体收纳室17;以及前壁构件28,其组装于主体构件11的前端部。主体构件11通过将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组装而构成。
如图5、6所示,保持构件12在整体上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保持构件12具备:在前后方向较长的上壁部13;一对侧壁部14,其从上壁部13的左右两个侧缘遍及其全长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伸;以及隔壁部15,其从上壁部1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中央遍及其全长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伸。
由保持构件12中的上壁部13和一对侧壁部14围成的空间成为由隔壁部15沿左右方向划分出一对槽部16。各槽部16构成导体收纳室17。各槽部16在前后方向细长,遍及其全长在保持构件12的下表面开放。在各槽部16内的上表面形成有防脱凹部18。槽部16的前端在保持构件12的前表面开放。在槽部16的前端部形成有退避凹部19,退避凹部19为将上壁部13、侧壁部14及隔壁部15的一部分切除的形态,且在保持构件12的前端面开放。槽部16的后端在保持构件12的后表面开放。
在保持构件12的前端面中的左右两个侧壁部14的前端面分别形成有在上下隔开间隔的各一对嵌合孔20。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4的外侧面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前侧锁定突起21F,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4的外侧面的后端部形成有一对后侧锁定突起21R。另外,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4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配置于前侧锁定突起21F与后侧锁定突起21R之间的定位凹部22。在上壁部13的外表面(上表面)形成有卡止突起23。
如图7所示,盖构件24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盖构件24是具有在前后方向较长的下壁部25、从下壁部25的左右两个侧缘的前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前侧弹性锁定片26F、以及从下壁部25的左右两个侧缘的后端部向上方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后侧弹性锁定片26R的单一部件。在下壁部25的左右两个侧缘形成有配置于前侧弹性锁定片26F与后侧弹性锁定片26R之间的左右一对定位突出部27。
盖构件24以将保持构件12的下表面(槽部16遍及从其前端到后端的全长区域而开放的面)封闭的状态组装于保持构件12。在组装状态下,通过下壁部25抵接于左右两个侧壁部14的下端面和隔壁部15的下端面,从而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在上下方向定位。另外,通过前侧锁定突起21F和前侧弹性锁定片26F卡止,且后侧锁定突起21R和后侧弹性锁定片26R卡止,从而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被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离开和向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而且,通过定位凹部22和定位突出部27嵌合,从而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的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被限制。
通过以上,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保持为在上下合体而安装的状态。通过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合体,从而构成主体构件11。在主体构件11的内部通过槽部16和下板部形成有导体收纳室17。换言之,各导体收纳室17是由上壁部13、一方侧壁部14、隔壁部15以及下壁部25围成的空间。另外,一对导体收纳室17由隔壁部15划分而成为绝缘状态。导体收纳室17的前端在主体构件11的前表面开放,导体收纳室17的后端在主体构件11的后表面开放。
前壁构件28是具有壁主体部29和从壁主体部29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定位部30的单一部件。在壁主体部29的后表面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后方呈悬臂状突出的形态的上下各一对嵌合突起31。在各嵌合突起31的突出端部(后端部)形成有扩径部32。
壁主体部29为开口形状呈方形的左右一对突片插入口33在前后方向(壁主体部29的壁厚方向)贯穿的形态。在突片插入口33插通有对方侧内导体46的顶端细长的突片47。在壁主体部29的前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引导面34。各引导面34为使壁主体部29的前表面中沿着各突片插入口33的孔缘部的方形框状区域凹陷为锥形的形态。当突片47抵接于引导面34时,通过引导面34的倾斜将突片47向突片插入口33引导。
各定位部30呈从壁主体部29的后表面向后方呈悬臂状延伸的方筒形状。如图9所示,定位部30的后视形状在整体上为方形,在上端部的右侧部分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形态的误嵌合限制凹部35。在各定位部30的前端部开设有突片插入口33。定位部30的内部成为向后方开放的空间。
前壁构件28安装于主体构件11的前端面。通过将前壁构件28组装到主体构件11,从而构成电介体10。前壁构件28和主体构件11通过将嵌合突起31压入到嵌合孔20,并使嵌合突起31的顶端的扩径部32卡止于嵌合孔20的后表面侧的孔缘部,从而锁定为组装状态。
内导体36是对金属板材实施弯曲加工等而成形的,在整体上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在内导体36的前端侧区域形成有方筒状的导体主体部37,在内导体36的后端侧区域形成有开放筒状的压接部38。在导体主体部37的前端部形成有从其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稳定部39(参照图2)。在导体主体部37的后端部形成有从其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形态的防脱突起40。
在两个内导体36单个且能导通地连接有两条电线42的前端部。详细地讲,在各压接部38分别能导通且大致同轴状压接有电线42的前端部。两条电线42是通过相互绞合为螺旋状而构成双绞线41的电线。双绞线41以被筒状的绝缘构件43一并包围的状态一体化,构成信号电路。
内导体36的前端部从前壁构件28的后方嵌合到各定位部30的内部。嵌合到定位部30的内导体36以被限制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定位于前壁构件28。另外,稳定部39收纳于误嵌合限制凹部35。
因此,当要将内导体36以上下反转的方向嵌合于定位部30时,稳定部39与定位部30的下端部的后端缘干扰,所以可防止内导体36以上下反转的不当方向嵌合于定位部30(前壁构件28)。
各内导体36分别收纳于导体收纳室17内。收纳于导体收纳室17的内导体36通过抵接于上壁部13、下壁部25、侧壁部14及隔壁部15,从而在导体收纳室17(电介体10)保持为被限制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另外,通过防脱突起40和防脱凹部18的嵌合,内导体36在导体收纳室17(电介体10)保持为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
电介体10通过将保持构件12、盖构件24以及前壁构件28这三个部件组装而构成。保持构件12的材料、材质使用聚丙烯(PP)。另外,盖构件24的材料、材质也是聚丙烯。也就是说,构成主体构件11的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由同一材料、材质形成。另一方面,构成电介体10的前表面部的前壁构件28的材料、材质使用作为机械强度比较高的合成树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作为主体构件11的材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丙烯相比机械强度高,且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也高。在选定主体构件11的材料、材质时考虑到如下:内导体36是构成信号电路的导体,在保持构件12一体形成有分隔两个内导体36的隔壁部15。由此,作为主体构件11的材料、材质,选择对信号传送的影响少的合成树脂、即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比较低的聚丙烯。
另一方面,在选定前壁构件28的材料、材质时考虑到如下:因为对方侧内导体46的细长的突片47从电介体10的前方插入到突片插入口33,所以有可能突片47由于公差的影响等而刺入到前壁构件28的前表面的引导面34。由此,作为前壁构件28的材料,可选择具有突片47不刺入的程度的机械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的组装步骤。电线42的前端部压接于各内导体36的后端部。已经压接电线42的两个内导体36单个地嵌合到前壁构件28的左右一对定位部30,由此,相对于前壁构件28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被定位。之后,将前壁构件28和两个内导体36设置于上下反转的保持构件12。
此时,在使前壁构件28位于比正规的安装位置稍微靠前方的状态下,将各内导体36收纳于槽部16。此时的内导体36相对于槽部16的安装方向为与内导体36及电线42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大致垂直交叉的方向,所以两条电线42的前端部中从绝缘构件43的前端露出并解开绞合的区域的长度与从后方在槽部16(导体收纳室17)插入内导体36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因此,作为双绞线41的电磁屏蔽功能优良。
在将前壁构件28和内导体36一体地设置于保持构件12的状态下,壁主体部29向保持构件12的前方离开,所以内导体36的位置也比正规的安装位置向前方偏移。因此,为了校正该位置偏移,使内导体36与前壁构件28一起向后方移动,使壁主体部29的后表面抵接于保持构件12的前表面。此时,将前壁构件28的嵌合突起31压入到保持构件12的嵌合孔20,使嵌合突起31的扩径部32卡止于保持构件12。通过以上,前壁构件28以正规的形态组装于保持构件12,并且内导体36收纳于槽部16内的正规位置。
在内导体36适当地收纳于槽部16的状态下,防脱突起40卡止于防脱凹部18,从而内导体36在保持构件12(槽部16)保持为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另外,定位部30与保持构件12的退避凹部19嵌合。通过以上,前壁构件28和两个内导体36相对于保持构件12一体化。
然后,使盖构件24相对于保持构件12以在上下接近的方式合体。在使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合体的状态下,前侧弹性锁定片26F和前侧锁定突起21F卡止,后侧弹性锁定片26R和后侧锁定突起21R卡止,定位凹部22和定位突出部27卡止,从而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保持为合体状态。通过以上,成为在电介体10的组装完成的同时在电介体10内收纳有两个内导体36的状态。安装有内导体36的电介体10插入到壳体44内,通过矛状部45和卡止突起23的卡止而锁定为防脱状态。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以使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嵌合动作的可靠性提高并存为目的,具备电介体10和两个(多个)内导体36。电介体10具有由隔壁部15沿左右方向划分出两个导体收纳室17,在两个导体收纳室17单个地收纳有两个内导体36。
电介体10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主体构件11,其形成有隔壁部15和两个导体收纳室17;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前壁构件28,其以将导体收纳室17的前端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构件11的前端部。在前壁构件28形成有突片插入口33,突片插入口33容许将对方侧内导体46的突片47从电介体10的前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17内。
隔壁部15的材料、材质由介电常数比前壁构件28低的合成树脂材料(聚丙烯)形成。前壁构件28的材料、材质由机械强度比隔壁部15高的合成树脂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在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中,将夹在两个内导体36之间的隔壁部15的材料、材质设为介电常数比较低的材料、材质,所以可保证通过内导体36的电信号的通信性能。另外,因为前壁构件28的材料、材质是与隔壁部15相比机械强度高的材料、材质,所以即使对方侧内导体46的突片47与前壁构件28干扰,突片47也不可能刺入前壁构件28。
另外,与内导体36的后端部连接的两条电线42是构成双绞线41的电线。因此,在将与各电线42连接的内导体36从主体构件11的后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17的情况下,需要加长将电线42的绞合解开的长度。鉴于这点,在本实施例1中,将电介体10设为分割成保持构件12和盖构件24的形态,在保持构件12形成有隔壁部15和构成两个导体收纳室17的两个槽部16。并且,盖构件24以将两个槽部16的开口部封闭的方式安装于保持构件12。盖构件24和保持构件12的安装方向是与内导体36及电线42的长度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根据该结构,不必将两个内导体36从电介体10的后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17,所以能够缩短将电线42的绞合解开的长度,进而能够避免双绞线41的屏蔽功能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前壁构件28形成有定位部30,定位部30能够将两个内导体36的前端部定位。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两个内导体36以用定位部30定位的状态与前壁部一体化,从而能够将两个内导体36以单作用收纳于两个槽部16。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11~图21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2~17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1、12、14、16、18~20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本实施例2的连接器2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电介体50、一对(多个)内导体76、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壳体85。电介体50构成为具备:主体构件51,其在内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导体收纳室57;以及前壁构件69,其组装于主体构件51的前端部。主体构件51通过将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组装而构成。
如图14、15所示,保持构件52在整体上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保持构件52具备:在前后方向较长的上壁部53;一对侧壁部54,其从上壁部53的左右两个侧缘遍及其全长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伸;以及隔壁部55,其从上壁部5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中央遍及其全长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伸。
由保持构件52中的上壁部53和一对侧壁部54围成的空间成为由隔壁部55沿左右方向划分出一对槽部56。各槽部56构成导体收纳室57。各槽部56在前后方向细长,遍及其全长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开放。在各槽部56内的上表面形成有防脱凹部58。槽部56的前端在保持构件52的前表面开放。槽部56的后端在保持构件52的后表面。
在保持构件52的前端面中的左右两个侧壁部54的前端面分别形成有在上下隔开间隔的各一对嵌合孔60(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在左右两个侧壁部54的外侧面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前侧锁定突起61F,在左右两个侧壁部54的外侧面的后端部形成有一对后侧锁定突起61R。另外,在左右两个侧壁部54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配置于前侧锁定突起61F与后侧锁定突起61R之间的定位凹部62。在上壁部53的外表面(上表面)形成有卡止突起63。
如图16、17所示,盖构件64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盖构件64是具有在前后方向较长的下壁部65、从下壁部65的左右两个侧缘的前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前侧弹性锁定片66F、以及从下壁部65的左右两个侧缘的后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后侧弹性锁定片66R的单一部件。在下壁部65的左右两个侧缘形成有配置于前侧弹性锁定片66F与后侧弹性锁定片66R之间的左右一对定位突出部67。在下壁部65的前端部外表面(下表面)形成有使左右方向中央部较浅地凹陷的形态的受压部68。
盖构件64以将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槽部56遍及从其前端到后端的全长区域而开放的面)封闭的状态组装于保持构件52。在组装状态下,通过下壁部65抵接于左右两个侧壁部54的下端面和隔壁部55的下端面,从而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在上下方向定位。另外,通过前侧锁定突起61F和前侧弹性锁定片66F卡止,且后侧锁定突起61R和后侧弹性锁定片66R卡止,从而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被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离开和向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而且,通过定位凹部62和定位突出部67嵌合,从而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的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被限制。
通过以上,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保持为在上下合体而安装的状态。通过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合体,从而构成主体构件51。在主体构件51的内部通过槽部56和下板部形成有导体收纳室57。换言之,各导体收纳室57是由上壁部53、一方侧壁部54、隔壁部55以及下壁部65围成的空间。另外,一对导体收纳室57由隔壁部55划分而成为绝缘状态。导体收纳室57的前端在主体构件51的前表面开放,导体收纳室57的后端在主体构件51的后表面开放。
前壁构件69是具有壁主体部70和按压部71的单一部件。按压部71呈从壁主体部70的下端缘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向后方大致垂直地呈悬臂状延伸的板状。在壁主体部70的后表面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后方呈悬臂状突出的形态的上下各一对嵌合突起72(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在各嵌合突起72的突出端部(后端部)形成有扩径部73。
壁主体部70为开口形状呈方形的左右一对突片插入口74在前后方向(壁主体部70的壁厚方向)贯穿的形态。在突片插入口74插通有对方侧内导体83的顶端的细长的突片84。在壁主体部70的前表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引导面75。各引导面75为使壁主体部70的前表面中沿着各突片插入口74的孔缘部的方形框状区域凹陷为锥形的形态。当突片84抵接于引导面75时,通过引导面75的倾斜将突片84向突片插入口74引导。
前壁构件69安装于主体构件51的前端面。通过将前壁构件69组装到主体构件51,从而构成电介体50。前壁构件69和主体构件51通过将嵌合突起72压入到嵌合孔60,并使嵌合突起72的顶端的扩径部73卡止于嵌合孔60的后表面侧的孔缘部,从而锁定为组装状态。
内导体76是对金属板材实施弯曲加工等而成形的,在整体上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在内导体76的前端侧区域形成有方筒状的导体主体部77,在内导体76的后端侧区域形成有开放筒状的压接部78。在导体主体部77的后端部形成有从其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形态的防脱突起79。
在两个内导体76单个且能导通地连接有两条电线81的前端部。详细地讲,在各压接部78分别能导通且呈大致同轴状压接有电线81的前端部。两条电线81是通过相互绞合为螺旋状而构成双绞线80的电线。双绞线80以被筒状的绝缘构件82一并包围的状态一体化,构成信号电路。
各内导体76分别收纳于导体收纳室57内。收纳于导体收纳室57的内导体76通过抵接于上壁部53、下壁部65、侧壁部54及隔壁部55,从而在导体收纳室57(电介体50)保持为被限制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另外,通过防脱突起79和防脱凹部58的嵌合,内导体76相对于导体收纳室57(电介体50)保持为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
电介体50通过将保持构件52、盖构件64以及前壁构件69这三个部件组装而构成。保持构件52的材料使用聚丙烯(PP)。另外,盖构件64的材料也是聚丙烯。也就是说,构成主体构件51的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由同一材料构成。另一方面,构成电介体50的前表面部的前壁构件69的材料使用作为机械强度比较高的合成树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作为主体构件51的材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丙烯相比机械强度高,且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也高。在选定主体构件51的材料、材质时考虑到如下:内导体76是构成信号电路的导体,在保持构件52一体形成有分隔两个内导体76的隔壁部55。由此,作为主体构件51的材料、材质,选择对信号传送的影响少的合成树脂、即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比较低的聚丙烯。
另一方面,在选定前壁构件69的材料、材质时考虑到如下:因为对方侧内导体83的细长的突片84从电介体50的前方插入到突片插入口74,所以有可能突片84由于公差的影响等而刺入到前壁构件69的前表面的引导面75。由此,作为前壁构件69的材料、材质,可选择具有突片84不刺入的程度的机械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2的连接器2的组装步骤。电线81的前端部压接于各内导体76的后端部。已经压接电线81的两个内导体76设置于上下反转的保持构件52,单个地收纳于两个槽部56。在内导体76适当地收纳于槽部56的状态下,防脱突起79卡止于防脱凹部58,从而内导体76在保持构件52(槽部56)保持为被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位的状态。
另外,内导体76相对于槽部56的安装方向是与内导体76及电线81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大致垂直交叉的方向,所以两条电线81的前端部中从绝缘构件82的前端露出并将绞合解开的区域的长度与从后方在槽部56(导体收纳室57)插入内导体76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因此,作为双绞线80的电磁屏蔽功能优良。
然后,使盖构件64相对于保持构件52以在上下接近的方式合体。在使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合体的状态下,前侧弹性锁定片66F和前侧锁定突起61F卡止,后侧弹性锁定片66R和后侧锁定突起61R卡止,定位凹部62和定位突出部67卡止,从而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保持为合体状态。在合体状态下,两个内导体76保持为收纳于导体收纳室57内的状态。
在将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合体后,将前壁构件69安装到主体构件51。在安装时,使前壁构件69从前方接近主体构件51,使壁主体部70的后表面抵接于主体构件51的前表面。此时,将前壁构件69的嵌合突起72压入到主体构件51的嵌合孔60,使嵌合突起72的扩径部73卡止于主体构件51。通过以上,前壁构件69以正规的形态组装到主体构件51。
另外,在将盖构件64安装到主体构件51的状态下,盖构件64的壁主体部70相对于保持构件52通过从前方压入而保持为安装状态,按压部71相对于盖构件64的受压部68从下方以面接触状态抵接。通过该按压部71的抵接,盖构件64的前端部被限制向从保持构件52向下方脱离的方向移位。通过以上,成为在电介体50的组装完成的同时在电介体50内收纳有两个内导体76的状态。安装有内导体76的电介体50插入到壳体85内,通过使卡止突起63卡止于矛状部86而锁定为防脱状态。
本实施例2的连接器2以使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嵌合动作的可靠性提高并存为目的,具备电介体50和两个(多个)内导体76。电介体50具有由隔壁部55沿左右方向划分出两个导体收纳室57,在两个导体收纳室57单个地收纳有两个内导体76。
电介体50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主体构件51,其形成有隔壁部55和两个导体收纳室57;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前壁构件69,其以将导体收纳室57的前端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构件51的前端部。在前壁构件69形成有突片插入口74,突片插入口74容许将对方侧内导体83的突片84从电介体50的前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57内。
隔壁部55由介电常数比前壁构件69低的合成树脂材料(聚丙烯)形成,前壁构件69的材料、材质由机械强度比隔壁部55高的材料、材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在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2中,将夹在两个内导体76之间的隔壁部55设为介电常数比较低的材料、材质,所以可保证通过内导体76的电信号的通信性能。另外,前壁构件69由与隔壁部55相比机械强度高的材料、材质构成,所以即使对方侧内导体83的突片84与前壁构件69干扰,突片84也不可能刺入前壁构件69。
另外,与内导体76的后端部连接的两条电线81是构成双绞线80的电线。因此,在将与各电线81连接的内导体76从主体构件51的后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57的情况下,需要加长将电线81的绞合解开的长度。鉴于这点,在本实施例1中,将电介体50设为分割成保持构件52和盖构件64的形态,在保持构件52形成有隔壁部55和构成两个导体收纳室57的两个槽部56。
并且,盖构件64以将两个槽部56的开口部封闭的方式安装于保持构件52。根据该结构,不必将两个内导体76从电介体50的后方插入到导体收纳室57,所以能够缩短将电线81的绞合解开的长度,进而能够避免双绞线80的屏蔽功能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前壁构件69和保持构件52形成有通过相互嵌合而保持为组装状态的嵌合部(嵌合突起72和嵌合孔60)。并且,在前壁构件69形成有按压部71,在将前壁构件69组装到保持构件52的状态下,按压部71通过抵接于盖构件64的外表面而将盖构件64保持为组装到保持构件52的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盖构件64和保持构件52确实地保持为组装状态。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1、2中,将保持构件设为材料和材质单一的部件,但是保持构件也可以是将隔壁部和隔壁部以外的部位在设为相互不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质的基础上利用双色成形而一体化的单一部件。
(2)在上述实施例1、2中,将隔壁部一体形成于保持构件,但是隔壁部也可以是与保持构件分体的部件。
(3)在上述实施例1、2中,在一个电介体收纳有两个内导体,但是收纳于一个电介体的内导体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4)在上述实施例1、2中,主体构件由保持构件和盖构件这两个部件构成,但是主体构件也可以是单一部件。
(5)在上述实施例1、2中,与内导体连接的电线是构成双绞线的电线,但是本发明也能够使用于与内导体连接的电线不构成双绞线的情况。
(6)在上述实施例1、2中,将隔壁部(保持构件)的材料、材质设为聚丙烯(PP),但是隔壁部(保持构件)的材料、材质也可以是聚乙烯(PE)、苯乙烯(PS)、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7)在上述实施例1、2中,将前壁构件的材料、材质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但是前壁构件的材料、材质也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外的材料、材质。
(8)在上述实施例中,前壁构件和隔壁部的材料或者材质的组合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丙烯,但是前壁构件和隔壁部的材料或者材质的组合也可以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乙烯(PE),还可以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附图标记说明
1、2:连接器
10、50:电介体
11、51:主体构件
12、52:保持构件
15、55:隔壁部
16、56:槽部
17、57:导体收纳室
20、60:嵌合孔(嵌合部)
24、64:盖构件
28、69:前壁构件
30:定位部
31、72:嵌合突起(嵌合部)
33:突片插入口
36:内导体
46:对方侧内导体
47:突片
71:按压部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介体,其具有由隔壁部沿左右方向划分出的多个导体收纳室;
多个内导体,其单个地收纳于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
合成树脂制的主体构件,其构成所述电介体,形成有所述隔壁部和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
合成树脂制的前壁构件,其构成所述电介体,以将所述导体收纳室的前端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前端部;以及
突片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前壁构件,容许将对方侧内导体的突片从所述电介体的前方插入到所述导体收纳室内,
所述隔壁部的材料或者材质是介电常数比所述前壁构件低的材料或者材质,
所述前壁构件的材料或者材质是机械强度比所述隔壁部高的材料或者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电介体构成为具备:
保持构件,其形成有所述隔壁部和构成所述多个导体收纳室的多个槽部;以及
盖构件,其以将所述多个槽部的开口部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保持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壁构件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将所述多个内导体的前端部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壁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形成有通过相互嵌合而保持为组装状态的嵌合部,
在所述前壁构件形成有按压部,在将所述前壁构件组装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通过抵接于所述盖构件而将所述盖构件保持为组装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
CN201880011214.5A 2017-02-17 2018-01-29 连接器 Active CN110301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672A JP2018133276A (ja) 2017-02-17 2017-02-17 コネクタ
JP2017-027672 2017-02-17
PCT/JP2018/002664 WO2018150854A1 (ja) 2017-02-17 2018-01-2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1072A true CN110301072A (zh) 2019-10-01
CN110301072B CN110301072B (zh) 2020-10-20

Family

ID=6316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214.5A Active CN110301072B (zh) 2017-02-17 2018-01-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0838B2 (zh)
JP (1) JP2018133276A (zh)
CN (1) CN110301072B (zh)
WO (1) WO20181508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330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采样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242736S (en) * 1976-01-20 1976-12-14 Thermal Hydraulics Corporation Plant pot
JP6393301B2 (ja) * 2016-10-11 2018-09-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6575546B2 (ja) * 2017-03-15 2019-09-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D884638S1 (en) * 2018-06-08 2020-05-19 J.S.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20053280A (ja) * 2018-09-27 2020-04-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772141B1 (en) * 2019-08-02 2022-08-1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Rf connector elements and rf connector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0197A (ja) * 1992-02-19 1993-09-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コネクター
JPH10275648A (ja) * 1997-03-29 1998-10-13 Omron Corp コネクタ
JP2011054521A (ja) * 2009-09-04 2011-03-17 Honda Motor Co Ltd 接触不良測定方法及び接触不良測定装置
CN103069660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具有端子的电线及连接器
JP2015037007A (ja) * 2013-08-12 2015-02-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29350B2 (ja) * 2012-04-25 2015-06-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水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6185A (en) 1975-12-22 1977-06-27 Toyo Seikan Kaisha Ltd Lid adapted to pour for stackable liquid can
JP2597502B2 (ja) * 1988-06-10 1997-04-09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コネクター
JP2597502Y2 (ja) 1992-09-22 1999-07-05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
US5729350A (en) * 1994-12-20 1998-03-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sing information on an input sheet to change apparatus settings
JP2000067986A (ja) * 1998-08-27 2000-03-03 Teijin Ltd コネクター材料
JP3723066B2 (ja) * 2000-09-28 2005-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200407140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部分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及びその端末処理構造
US8249413B1 (en) * 2007-07-31 2012-08-21 Verint Systems Inc. Video recording failover
EP2539971A4 (en) * 2010-02-24 2014-08-20 Amphenol Corp CONNECTOR WITH HIGH BANDWIDTH
JP2012129103A (ja) 2010-12-16 2012-07-05 Yazaki Corp 同軸コネクタ
US8814595B2 (en) * 2011-02-18 2014-08-2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934568B2 (ja) * 2012-04-26 2016-06-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459747B2 (ja) * 2015-04-21 2019-01-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0197A (ja) * 1992-02-19 1993-09-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コネクター
JPH10275648A (ja) * 1997-03-29 1998-10-13 Omron Corp コネクタ
JP2011054521A (ja) * 2009-09-04 2011-03-17 Honda Motor Co Ltd 接触不良測定方法及び接触不良測定装置
CN103069660A (zh) * 2010-08-06 2013-04-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具有端子的电线及连接器
JP5729350B2 (ja) * 2012-04-25 2015-06-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5037007A (ja) * 2013-08-12 2015-02-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330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采样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1072B (zh) 2020-10-20
JP2018133276A (ja) 2018-08-23
WO2018150854A1 (ja) 2018-08-23
US10770838B2 (en) 2020-09-08
US20200006891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1072A (zh) 连接器
US10644416B2 (en) Connector
US10069233B2 (en) Female terminal having an outwardly bulging lance locking portion on a folded U-shaped plate
US7559808B2 (en) Connector
CN110383591A (zh) 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JP2006253017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10916876B2 (en) Terminal unit and connector
JP639330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8147816A (ja) シールド端子
US11791584B2 (e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lding force for retainer
JP2011258472A (ja) 結合検知手段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2005327502A (ja) コネクタ
US9559460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regulating protrusion on male housing that engages lever on female housing to achieve connection without inclin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housings
CN110098538A (zh) 连接器
JP5440453B2 (ja) コネクタ
US20200388963A1 (en)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US10826229B2 (en) Connector with coupling portion
CN111480270B (zh) 屏蔽端子
JP2021182496A (ja) コネクタ
CN110233382A (zh) 连接器
JP2005222815A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CN112582822B (zh) 阳端子及阳连接器
JP2017016898A (ja) 防水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2014207070A (ja) コネクタ
JP7306885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