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2937B -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2937B
CN106572937B CN201580045529.8A CN201580045529A CN106572937B CN 106572937 B CN106572937 B CN 106572937B CN 201580045529 A CN201580045529 A CN 201580045529A CN 106572937 B CN106572937 B CN 106572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ist system
driving assist
engaging groov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55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2937A (zh
Inventor
高铁雄
洪在洙
崔玹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66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9848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66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9847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66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5296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66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9848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filed Critical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Publication of CN106572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2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4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3Tricy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abled riders, e.g. personal mobility type vehi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62K5/025Tricy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abled riders, e.g. personal mobility type vehicles with three wheels power-driv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驶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以手动式轮椅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手动式轮椅的框架上;主框架,所述主框架支撑整个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立管框架,所述立管框架可旋转地插入固定至所述主框架,在所述立管框架的一侧上形成有把手且在另一侧上接合有驱动轮;以及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呈长形,其一侧连接至所述主框架上且另一侧包括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接合部,其中,所述连接框架以约束旋转的方式被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以防止所述连接框架由于用户的单向外力而相对于所述安装框架进行旋转。

Description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椅用行驶辅助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该另外的安装框架被设置在手动式轮椅上且被配置成能够容易地与行驶辅助装置装卸。
背景技术
常用的轮椅包括手动式轮椅和电动式轮椅。
长距离移动或在斜坡等上移动时,手动式轮椅可以给用户造成大的负担,尤其是,轮椅的大部分用户是身体不方便的人,因此存在实际上不可能长距离移动或在斜坡上移动的问题。
由此开发了电动式轮椅,由于电动式轮椅上配备有多个部件(诸如内置有电力供给部,且设置有另外的驱动用马达等),因此重量和体积增大,从而不便于使用。
而且,通常,轮椅的大部分用户的生活条件不宽裕,因此难以购买昂贵的电动式轮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安装在手动式轮椅上的另外的行驶辅助装置。
简单地设置有驱动马达的以往开发的行驶辅助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在轮椅上的另外的安装装置选择性地接合。
其中,现有的行驶辅助装置不能根据用户的便利性而容易地装卸,且形成在乘坐在轮椅上的状态下包围用户腿部分的外侧的框架,因此存在在轮椅翻倒时用户难以快速应对而可能发生摔伤事故的问题。
此外,行驶辅助装置和轮椅的接合方法复杂,因此存在在用户上身需要大量的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其中,在手动式轮椅上设置另外的安装框架,以使用户在乘坐在轮椅上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一键式操作对行驶辅助装置与轮椅进行装卸。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文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下面的记载能够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行驶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以手动式轮椅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手动式轮椅的框架上;主框架,所述主框架支撑整个行驶辅助装置;立管框架,所述立管框架可旋转地插入固定至所述主框架,在所述立管框架的一侧上形成把手且在另一侧上接合驱动轮;以及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呈长形,其一侧连接至所述主框架上且另一侧包括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接合部,其中,所述连接框架以约束旋转的方式被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以防止所述连接框架由于用户的单向外力而相对于所述安装框架进行旋转。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述安装框架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框架的另一侧的端部接合,在用户乘坐在所述轮椅中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框架位于用户的腿之间。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形成的第一轴和第二轴。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槽,所述第一接合槽在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开口以供所述第一轴插入;以及第二接合槽,所述第二接合槽与所述第一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且向一侧开口以接合至与所述第一轴间隔开的所述第二轴。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接合部还包括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与所述第二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二接合槽选择性地固定接合。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卡止部包括:卡止构件,所述卡止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且所述卡止构件的一部分选择性地阻塞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部分;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合部上且沿所述卡止构件阻塞所述第二接合槽的方向施加弹力;以及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借助用户的操作使所述卡止构件沿与所述弹性构件所施加的弹力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部分的阻塞。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一接合槽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方向彼此不同地形成。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一接合槽朝向所述主框架的方向形成开口,所述第二接合槽朝向上部方向形成开口,所述卡止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一轴插入所述第一接合槽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接合槽与所述第二轴接合。
此外,所述安装框架可以包括: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沿所述轮椅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轮椅的框架上且各个所述接合构件的一部分沿面向彼此的方向突出形成;以及主体,所述主体呈长形,在沿长度方向的中央处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两端分别形成选择性地与所述接合构件固定接合的固定部。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述接合构件上设置有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沿突出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凹陷形成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周长比周边的周长相对小,所述固定部选择性地包围所述台阶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使所述接合构件固定而不脱离。
此外,所述安装框架可以包括: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沿轮椅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轮椅的框架上,各个所述接合构件面向彼此地设置且形成有沿同一方向凹陷的接合口;以及主体,所述主体呈长形,在沿长度方向的中央处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两端插入所述接合口内部以选择性地进行固定。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长度被选择性地调节以与所述轮椅的宽度对应。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长度调节部,在所述主体上以所述安装部为中心在左右侧设置一对所述长度调节部,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主体的长度。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主体由多个构件沿长度方向可滑动地构成,所述长度调节部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多个构件是否滑动。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被配置成能够被更换以使其长度对应于所述轮椅的宽度。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主框架的接合位置被选择性地调节。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述主框架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狭槽,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一侧进一步设置有用于接合至所述狭槽的突出构件,所述连接框架的沿上下方向的位置沿所述狭槽的长度方向被选择性地调节。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狭槽弯曲地形成,以一起调节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主框架的接合位置和接合角度。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形成为能够沿长度方向选择性地伸缩。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主框架的接合角度被选择性地调节。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立管框架被配置成允许沿长度方向调节所述把手的位置,且对所述把手的位置的调节与对所述主框架和所述连接框架的接合角度的调节联动。
此外,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连接至所述驱动轮以提供旋转力;以及电力供给部,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且向所述驱动马达供给电力。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主框架在前方具有倾斜部,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上且与所述驱动轮相比相对靠后。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倾斜部包括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件,所述电力供给部沿长度方向滑动以与所述滑动导向件选择性地接合。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沿所述主框架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的中心线上。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驱动马达内置在所述驱动轮内部。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还包括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在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侧朝向下部方向延伸地形成且在端部设置有辅助轮。
此外,所述行驶辅助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辅助框架被配置成允许相对于所述主框架进行旋转,以能够选择性地调节所述辅助轮和地面的接触。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设置在轮椅的框架上的安装框架和行驶辅助装置的连接框架被配置成能够借助另外的卡止部选择性地装卸,且连接框架和安装框架以约束旋转的状态相接合,由此具有行驶辅助装置和轮椅可以为用户的便利性而容易地装卸的优点。
第二,在行驶辅助装置和轮椅的接合状态下连接框架位于用户的腿之间,由此具有能够在翻倒时减小受伤发生的优点。
第三,安装框架被配置成包括固定地设置在轮椅上的接合构件和两端部接合至接合构件的主体,由此具有能够选择性地从轮椅分离主体以容易地折叠轮椅的优点。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文提及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能够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和与其接合的手动式轮椅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的侧面的图;
图4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根据主框架的左右侧宽度方向的重心上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在主框架上安装电力供给部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在图1的连接框架中的接合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接合至轮椅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连接框架和安装框架接合的过程的图;
图9是示出在图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第一轴插入第一接合槽中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图9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第二轴插入第二接合槽中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连接框架的长度和高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的变型形式的图;
图13是示出在图12的安装框架中主体和接合构件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的另一变型形式的图;
图15是示出在图14的安装框架中主体和接合构件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4的安装框架的长度与轮椅的宽度对应地增大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示出图14的安装框架的长度与轮椅的宽度对应地减小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的变型形式的图;
图19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和连接框架的接合角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立管框架的长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21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立管框架和把手倾斜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本质明了,省略对公知的功能或结构的说明。
此外,在说明本发明时,记载了前方?后方或上侧?下侧等指示方向的术语,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地理解本发明,这些术语指示相对的方向,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不受限于此。
首先,参照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和与其接合的手动式轮椅的结构的图,且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的后部结构的图。
而且,图3是示出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的侧面的图,图4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根据主框架的左右侧宽度方向的重心上的状态的图;
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为选择性地可拆卸地设置在一般的手动式轮椅10上以能够根据用户的便利性辅助行驶的装置,该行驶辅助装置被配置成在手动式轮椅10的框架12上设置另外的安装框架100并使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选择性地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大体包括安装框架100、主框架200、立管框架300和连接框架400。
安装框架100具有对应于所述轮椅1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两端部沿着所述轮椅10的宽度方向接合至设置在所述轮椅10上的框架12上。
而且,在安装框架100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独立的安装部110,以与后述的连接框架400选择性地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安装框架100固定接合至在轮椅10的下部设置的框架12上,在安装框架100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处设置有由一对轴112、114(参照图7)形成的安装部110。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装部110与安装框架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且多个轴112、114相互间隔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0包括设置在轮椅10的前部的第一轴112(参照图5)和在第一轴112的后方间隔开设置的第二轴114,通过将在后述的连接框架400上形成的接合部410与所述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都接合,能够对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的自由旋转状态进行约束并保持约束性接合。
在下文参照图6描述接合部410和安装部110的具体接合形式。
如上所述,安装框架100以轮椅10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设置且其两端部被设置在轮椅10的框架12上,从而能够选择性地接合后述的连接框架400。
其中,安装框架100可以被更换以使其长度对应于轮椅10的宽度,或也可以被配置成其长度被选择性地调节。
此外,主框架20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支撑整个行驶辅助装置的结构,与后述的立管框架300和连接框架400固定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立管框架300的一部分插入固定至主框架200,且主框架200支撑连接框架400向后方突出,因此主框架200支撑整个行驶辅助装置。
而且,如图所示,用于向后述的驱动轮320提供驱动力的电力供给部210被设置在主框架200的前方,选择性地,电力供给部210和主框架200被可分离地构成。
具体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主框架200的前方形成另外的倾斜部230,在倾斜部230的前方设置电力供给部210。而且,如图所示,电力供给部210被配置成在前方以倾斜的状态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倾斜部230上设置另外的滑动导向件232,且倾斜部230被配置成通过滑动与电力供给部210选择性地接合。
在下文参照图5说明倾斜部230的具体结构和与电力供给部210的接合状态。
此外,如图4所示,接合至主框架200的前方的电力供给部210位于相对于主框架200的左右侧宽度方向的中央,以被配置成重心位于中心线L2上而不偏向左右侧。
如上所述,主框架200被配置成允许与立管框架300和连接框架400接合并维持接合状态,且还允许容纳电力供给部210。
此外,立管框架300呈长形,其一部分可旋转地插入固定至主框架200,在其一侧上形成把手310且在另一侧上接合驱动轮320。
立管框架300与一般的自行车的框架12类似地以圆筒形状呈长形,且在其一侧设置用户能够抓握的把手310。
其中,所述把手310可以以与一般的自行车类似的形式形成,且在所述把手310上还可以设置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调节驱动轮320的驱动和停止的制动器(未示出)。
因此,立管框架300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把手310而选择性地旋转。
而且,可以在立管框架300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上述驱动轮3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驱动轮320在立管框架300的另一侧的端部中被接合成具有沿横向方向的旋转轴线,且在内部一体地内置另外的驱动马达(未示出)。
其中,如图所示,所述驱动马达可以内置在驱动轮320的轮内部,且被配置成从上述电力供给部210接收电力以能够选择性地驱动和停止。当然,所述驱动马达也可以与图所示不同另外地设置在驱动轮320的外部。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驱动轮320的内部而使重心位于下部,由此可以增大行驶辅助装置的稳定性。
此外,如上所述,在设置在主框架200上的电力供给部210如图所示位于驱动轮320的上部时,能够增大驱动轮320与地面的着地力以使驱动力的损失最小化。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立管框架300且用户抓握把手310以使立管框架300旋转,可以调节驱动轮320的行使方向。
此外,连接框架400被接合成从主框架200以向后方的长度方向突出,且被配置成其另一侧与上述安装框架100选择性地接合。
具体地,连接框架200呈长形,其一侧的端部与主框架200接合且在其另一侧的端部上形成与上述安装部110选择性地接合的接合部4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接框架400与主框架200的接合位置能够被选择性地调节,连接框架400与主框架200的接合角度也可以被选择性地调节。
此外,在连接框架400的另一侧的端部上设置上述接合部410,接合部410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与上述安装部110固定接合。
具体地,接合部410包括与上述安装部110的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的结构对应的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414,在所述第一接合槽412中插入第一轴112且在所述第二接合槽414中插入第二轴114。。
而且,在接合部410上还设置另外的卡止部416,该卡止部416能够使上述第一轴112或第二轴114中的至少一者选择性地固定至第一接合槽412或第二接合槽414内。
如上所述,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以插入状态固定至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414,由此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能够被稳定地固定,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通过上述两点接合而被约束成在接合状态下不能旋转。
也就是说,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通过接合部410和安装部110的两点接合而以约束旋转的方式被接合,因此,连接框架400和手动式轮椅10可以稳定地维持接合状态。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配置连接框架400,由于安装部110位于安装框架100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因此在接合部410与安装部110接合时,安装框架400在用户乘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用户的腿之间。
因此,由于连接框架400位于用户的腿之间,因此在轮椅10翻倒时用户容易快速应对,由此能够使由于轮椅10翻倒而发生的伤害最小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被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装卸设置在手动式轮椅10上的安装框架100和连接至主框架200的连接框架400,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便利性辅助轮椅10的行驶。
例如,当用户希望在坐在手动式轮椅10中的状态下靠自己的力量移动时,通过将上述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分离,用户可以以仅安装框架100接合至轮椅10的下部的状态靠自己的力量使轮椅10移动。
然而,与此不同,在用户希望移动驱动轮300来移动轮椅10时,用户在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将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接合,以能够利用驱动轮320的驱动力来辅助轮椅10的行驶,且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把手310来调节行驶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性地将其接合至轮椅10来稳定地辅助轮椅10行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力供给部210可以如上所述被配置成设置在主框架200上以向所述驱动马达供给电力,且可以使用一般的充电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电力供给部210设置在主框架200的左右侧的重心上,且位于驱动轮320的上部,因此在增加行驶辅助装置的稳定性的同时将负载集中至驱动轮320,由此可以增加驱动轮320的着地力。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供给部210呈长形且沿上下方向设置在主框架200的前方,由此使重心不偏向左右侧。
此外,如上所述,在设置在主框架200上的电力供给部210如图所示位于驱动轮320的上部时,增加驱动轮320与地面的着地力以使驱动力的损失最小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力供给部210如图所示设置在倾斜部230上且与驱动轮320相比相对靠后。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轮320以内置有所述驱动马达的状态设置在立管框架300的另一侧的端部,且在主框架200上设置电力供给部210,由此能够沿行驶辅助装置的前后方向均匀分布重量。
具体地,如图3所示,立管框架300沿上下方向以倾斜的状态与主框架200接合,由此驱动轮320可以基于前后方向的重心线L1设置在前方。此时,在驱动轮320的内部内置有所述驱动马达。
而且,电力供给部210设置在主框架200上形成的倾斜部230上,但是沿着前后方向基于所述重心线L1被设置在后方。
也就是说,基于重心线L1,在前后方分别设置内置有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轮320和电力供给部210,由此使行驶辅助装置的重量分布均匀且增加行进稳定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还可以包括辅助框架500,其在主框架200的左右侧向下方延伸地形成,且在其下端部上设置另外的辅助轮510。
具体地,辅助框架500为在安装框架100和连接框架400分离的状态下支撑行驶辅助装置不倒下的结构,可以与驱动轮320一起在地面上以三点支撑形式维持行驶辅助装置的站立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辅助框架500在主框架200的左右侧对称地沿下部方向设置。而且,行驶辅助装置能够借助在辅助框架500的下端部设置的辅助轮510和在立管框架300上设置的驱动轮320而容易地移动。
此外,辅助框架500被配置成允许相对于主框架200选择性地旋转,由此在行驶辅助装置与轮椅10接合的状态下,用户可以旋转辅助框架500以不妨碍行驶。
接着,参照图5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和电力供给部接合的具体结构。
图5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在主框架上安装电力供给部的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电力供给部210呈长形,且接合至在主框架200上形成的倾斜部230上。
具体地,倾斜部230在主框架200的前方位置中形成一面且倾斜地形成,在倾斜部230的一面上设置有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另外的滑动导向件232。
如图所示,滑动导向件232在主框架200的前方沿下部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30上向前方突出地形成,且沿上下方向呈长形。
而且,如上所述形成的滑动导向件232被设置至少一个,且可以沿主框架200的宽度方向间隔预定的距离进行设置。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电力供给部210在上述倾斜部230的一面上沿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被配置成与上述滑动导向件232沿上下方向滑动以选择性地接合。
具体地,如图所示,电力供给部210具有呈长形的四角柱形态,且与滑动导向件232接合的槽以上下方向作为长度方向。
其中,在电力供给部210上形成具有与滑动导向件23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和间隔距离的槽,且电力供给部210被配置成与滑动导向件232沿上下方向接合。
如上所述,在倾斜部230上形成滑动导向件232,且电力供给部210被配置成与滑动导向件232对应地接合,由此用户可以容易地选择性地接合主框架200和电力供给部210。
此外,电力供给部210以从主框架200上的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侧中心线L2上不偏向的方式与滑动导向件232接合,由此主框架200自身的重心不偏向一侧从而能够增大行驶辅助装置的行驶稳定性。
此外,如上所述,电力供给部210设置成沿主框架200的前后方向与驱动轮320相比相对靠后,由此可以基于中心线L1沿前后方向均匀地分布行驶辅助装置自身的重量。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电力供给部210以在位于主框架200的前方的倾斜部230上倾斜的形状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设置,且以不偏向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侧的方式接合,由此可以均匀地分布行驶辅助装置自身的重量。
接着,参照图6和图7说明上述接合部410和安装部110的具体结构。
图6是示出在图1的连接框架400中的接合部410的结构的图,图7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100接合至轮椅10上的状态的图。
首先,图6示出了上述接合部410的结构,如上所述,接合部410包括第一接合槽412、第二接合槽414和卡止部416。
具体地,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414向一侧形成开口,以供上述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能够选择性地插入。而且,卡止部416设置在第一接合槽412或第二接合槽414中的至少一者上,且被配置成选择性地阻塞第一接合槽412或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
也就是说,卡止部416设置在第一接合槽412或第二接合槽414上,且被配置成通过在第一轴112或第二轴114插入的状态下阻塞开口部分来使接合部410和安装部110不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114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开口且彼此相邻地设置。此时,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114与上述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的间隔距离对应地彼此间隔开形成。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接合槽412形成为朝向主框架200方向开口,第二接合槽414形成为在沿连接框架400的长度方向的后方朝向上部方向开口。
因此,在接合部410和安装部110接合时,首先,在第一轴112接合至第一接合槽412的状态下第二轴414在上部方向上向下接合至第二接合槽414。此时,卡止部416被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
此外,对卡止部41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卡支部416主要包括卡止构件416a、弹性构件(未示出)和分离部416b。
具体地,卡止构件416a与第二接合槽414相邻地设置,且形成为其一部分选择性地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卡止构件416a与第二接合槽414相邻地设置,且被配置成能够将横向方向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在其一部分上形成突起,以根据旋转状态调节是否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
此外,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连接框架400上,且被设置成沿卡止构件416a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方向施加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弹性构件提供外力以使卡止构件416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不向卡止构件416a施加附加外力的情况下,卡止构件416a成为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的状态。
分离部416b设置在接合部410上,通过用户的操作使卡止构件416a沿与所述弹性构件所施加的弹力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的阻塞。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分离部416b以另外的线形式形成,其一端部接合至卡止构件416a且另一侧设置在主框架200上,且被配置成通过用户拉动而使卡止构件416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通过卡止构件416a的旋转解除对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的阻塞。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卡止部416,用户在将第一轴112插入第一接合槽412的状态下抓握接合部410向上部拉动或向前方推动立管框架300时,连接框架400将第一接合槽412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且第二轴114插入第二接合槽414内部。
此时,卡止构件416a被配置成其阻塞上述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的部分逐渐变细地形成,在第二轴114借助外力插入第二接合槽414中时,瞬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第二轴114能够插入第二接合槽414内部。
而且,卡止构件416a在第二轴114插入第二接合槽414内部的状态下再次接受所述弹性构件提供的弹力而进行旋转,以阻塞第二接合槽414的开口部分。
用户能够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的卡止部416在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简单地向上拉动接合部410或向前方推动立管框架300,以接合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
此外,在用户分离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时,通过用户拉动设置在主框架200上的分离部416b,卡止构件416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二轴114从第二接合槽414内部分离。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通过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的以约束旋转的方式的接合而维持和轮椅10的稳定的接合状态,此外,能够容易地分离安装框架100和连接框架400。
接着,参照图8至图10更详细地说明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的接合过程。
图8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接合的过程的图,图9是示出在图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第一轴插入第一接合槽中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在图9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第二轴插入第二接合槽中的状态的图。
首先,图8为安装框架100设置在手动式轮椅10的框架12上的状态,用户抓握把手310以将接合部410定位在安装框架100的下部。
而且,如图9所示,在安装部110上形成的第一轴112插入在接合部410上形成的第一接合槽412中。此时,用于可以在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执行上述过程。
其中,由于第一接合槽412如上所述朝向前方开口,因此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把手310或把持主框架200以调节接合部410的位置,来使第一轴112稳定地插入第一接合槽412内。
接着,如图10所示,在第一轴112插入第一接合槽412内部的状态下,用户向前方推动把手310,由此连接框架400可以将第一接合槽412作为旋转轴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而且,通过连接框架400将第一接合槽412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第二接合槽414朝向第二轴114方向旋转,以使第二轴114插入第二接合槽414内部。此时,插入至第二接合槽414内部的第二轴114通过卡止部416稳定地位于第二接合槽414内部而不会脱离。
此时,由于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414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开口,因此即使仅维持第二接合槽414和第二轴114的接合状态,也会由于连锁而使第一轴112固定在第一接合槽412内部而不会脱离。
通过上述过程,第一轴112和第二轴114稳定地位于第一接合槽412和第二接合槽414内部,从而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以约束旋转的状态接合。
然后,参照图11说明上述主框架200的形状和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100的接合结构。
图11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连接框架400的长度和高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在主框架200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狭槽220,在连接框架4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合至所述狭槽220的突出构件402。
而且,如图所示,可以沿着狭槽220沿上下方向调节连接框架400的一端部的位置,因此用户可以对应于用户的身体或手动式轮椅10的尺寸调节连接框架400的位置。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用户可以根据轮椅10的高度适当地调节连接框架400的高度,因此,可以稳定地接合连接框架400和安装框架100。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框架400由上述突出构件402、接合部410和另外的多个构件构成,且也可以配置成这些构件可以沿长度方向彼此滑动以改变长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接框架400包括可彼此滑动地构成的第一构件420和第二构件430,且还包括另外的调节部440,以调节第一构件420和第二构件430是否滑动。
因此,如图所示,可以调节连接框架400的长度以符合用户的身体。
尤其是,在用户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考虑与把手310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连接框架400的长度来根据用户的便利性使用行驶辅助装置。
可以通过如上所述形成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来对应于用户的身体条件和轮椅10的尺寸来选择性地调节行驶辅助装置的尺寸。
接着,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10的变型形式。
图12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100的变型形式的图,图13是示出在图12的安装框架100中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分离的状态的图。
参照附图,安装框架100主要包括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
具体地,接合构件130沿轮椅10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轮椅10的框架12上,且设置成各个接合构件130面向彼此。
此时,接合构件130也可以被配置成稳定地固定在在轮椅10的框架12上而不容易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接合构件130沿轮椅10的宽度方向固定接合在两侧,且形成有朝向下部方向形成凹陷的接合口134。
具体地,接合口134以四角形式形成且朝向下部方向开口,主体120的一部分插入接合口134内部。
此外,主体120呈长形且在中央部形成有上述安装部110,且被配置成其两端部能够插入上述接合口134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所示,主体120的两端部与接合口134的形状对应地以四角形式形成,且接合成其两端部从下部方向插入各个接合口134的内部。
同时,在主体120上设置另外的固定构件122,该固定构件122与接合构件130接合,以使主体120的两端部为插入接合口134内部的状态而不脱离。
具体地,固定构件122以螺纹形式形成,且被配置成通过插入在接合口134内部形成的另外的孔中来固定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
因此,接合构件130和主体120可以在主体120的两端部插入接合口134内部的状态下通过固定构件122选择性地进行固定。
此时,主体120的两端部与上述接合口134的形状对应地以四角形式形成,由此即使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接合,主体120也能稳定地维持接合状态而不进行自由旋转。
如图13所示,如上所述构成的安装框架100可以容易地从轮椅10装卸主体120。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安装框架100,可以容易地从轮椅10分离安装框架100的一部分,以能够容易地根据用户的便利性折叠轮椅10。
然后,参照图14至图1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框架的另一变型形式。
图14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框架100的另一变型形式的图,图15是示出在图14的安装框架100中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4的安装框架的长度与轮椅的宽度对应地增大的状态的图,图17是示出图14的安装框架的长度与轮椅的宽度对应地减小的状态的图。
参照附图,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结构类似,但接合构件130和主体120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接合构件130沿轮椅10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轮椅10的框架12上,且各个接合构件130的一部分沿面向彼此的方向突出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接合构件130上设置有具有圆柱形状且在接合构件130的沿突出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凹陷形成的台阶部132,台阶部132的周长比周边的周长相对小。
而且,主体120呈长形且在中央处设置有上述安装部110,两端形成分别与上述接合构件130选择性地固定的固定部12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固定部124被配置成其一部分凹陷地形成以包围上述接合构件130的台阶部132,从而与接合构件130接合。
其中,如图所示,固定部124以抓锁(snatch lock)形式形成,以包围在接合构件130上形成的台阶部132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使接合构件130固定而不脱离。
此时,在主体120的两端部形成的各个固定部124朝向彼此相同的方向凹陷,从而形成为在与上述接合构件130接合时能够沿一方向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主体120上形成的各个固定部124以向后方开口的方式形成凹陷,因此,主体120被配置成以从轮椅10的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形式与接合构件130接合。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合构件130具有圆形截面且突出形成,但是与此不同,可以具有四角形截面且突出形成,固定部124对应地以四角形状形成,且选择性地包围台阶部132的一部分以与接合部件130接合。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框架100,在用户折叠轮椅100并存放时,可以仅将上述主体120与接合构件130分离以折叠轮椅10,而无需分离整个安装框架100。
此外,参照图16和图17,根据本发明的主体120可以被配置成其长度可以被选择性地调节以与轮椅10的宽度对应。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框架100包括另外的长度调节部126以能够选择性地调节主体120的长度。此时,如图所示,沿主体120上的长度方向以安装部110为中心在左右侧设置一对长度调节部126,可以通过同时或独立地操作各个长度调节部126来调节主体120的长度。
同时,如图所示,主体120由多个构件构成且可以被配置成多个构件可以沿长度方向相互滑动。
也就是说,主体120由多个构件构成以通过滑动调节彼此长度,通过以安装部110为中心在左右侧设置的长度调节部126可以调节所述多个构件之间是否相互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主体120由三个构件构成且被配置成该三个构件能够沿长度方向相互滑动,且在位于中央的构件上设置有安装部110。而且,以安装部110为中心在左右侧设置一对长度调节部126,以调节主体120的长度。
因此,如图16所示,在轮椅10的宽度大的情况下,主体120的长度也相应地变长,如图17所示,在轮椅10的宽度小的情况下,主体120的长度也相应地变短。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主体120由多个构件构成,通过长度调节部126选择性地调节其长度,从而可以设置安装框架100而不受轮椅100的宽度的限制。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主体120,主体120借助固定部124选择性地与接合构件130可拆卸地接合,且通过长度调节部126选择性地调节主体120的长度。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框架100如上所述包括主体120和接合构件130,且被配置成其至少一部分能够选择性地从轮椅10分离,以能够根据用户的便利性容易地折叠轮椅10。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安装在轮椅10的下部的安装框架100和从主框架200向后方突出并结合的连接框架400选择性地且可拆卸地以约束旋转的状态接合,由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调节轮椅10与行驶辅助装置是否装卸。
接着,参照图18至图21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的变型形式和因此调节尺寸的状态。
图18是示出在图1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的变型形式的图,图19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主框架和连接框架的接合角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
而且,图20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立管框架的长度被调节的状态的图,图21是示出在图18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立管框架和把手倾斜的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结构类似,但是主框架100的形状改变。
具体地,在主框架200上形成的狭槽220与上述不同地弯曲地形成,以使所述连接框架400和所述主框架200的接合位置和接合角度一同被调节。
参照图19,狭槽220呈长形,突出构件402被配置成沿狭槽2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其位置。此时,由于狭槽220弯曲地形成,因此在突出构件402沿狭槽220移动时,自然地调节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中,狭槽220弯曲地形成,由此可以容易地调节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
此外,图20是立管框架300的长度被调节的状态,用户在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以坐高为基准调节立管框架300的长度,以调节把手31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具体地,如图所示,与上述的连接框架400同样地,立管框架300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沿长度方向可滑动地配置,由此可以调节把手31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同时,参照图21,在立管框架300的一端部上设置的把手310可以被配置成能够沿前后方向倾斜。
具体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立管框架300的一端部上设置把手310,把手310被配置成能够沿前后方向倾斜,由此调节立管框架300和把手310的接合角度。
这可以被配置成对把手310的倾斜允许与借助对上述立管框架300的长度调节的对把手310的上下位置的调节。
而且,还可以被配置成对把手310的倾斜角度的调节与调节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的结构联动。
例如,在沿减小的方向调节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时,立管框架300的向后方的倾斜角度减小,由此立管框架300向乘坐在轮椅10中的用户的身体方向突出。
此时,调节立管框架300的长度以防止由于立管框架300的倾斜把手310过度接近用户的身体,由此用户可以稳定地抓握把手310。
通过如上所述一起调节立管框架300的倾斜角度和长度以符合用户的身体,用户可以容易地调节行驶辅助装置的尺寸以符合身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被配置成能够分别调节立管框架300的长度、连接框架400的长度、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和把手310向前后方的倾斜,由此具有能够调节尺寸以符合用户的身体的优点。
此外,各个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独立地操作以调节行驶辅助装置的尺寸,而且可以相互联动地同时操作以使用户更便利地调节行驶辅助装置的尺寸。
尤其是,通过配置成对把手310的位置和倾斜的调节能够与对主框架200和连接框架400的接合角度的调节联动,以使坐在轮椅10中的状态下的用户可以容易地调节行驶辅助装置的尺寸以符合自己的身体。
如上说明并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发明不限于所记载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这些修改例或变型例不应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观点分开理解,所变型的实施例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轮椅 100:安装框架
110:安装部 120:主体
130:接合部件 200:主框架
210:电力供给部 220:狭槽
230:倾斜部 232:滑动导向件
300:立管框架 310:把手
320:驱动轮 400:连接框架
410:接合部 412:第一接合槽
414:第二接合槽 416:卡止部
500:辅助框架

Claims (23)

1.一种行驶辅助装置,包括:
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以手动式轮椅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设置在所述手动式轮椅的框架上;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支撑整个所述行驶辅助装置;
立管框架,所述立管框架可旋转地插入固定至所述主框架,在所述立管框架的一侧上形成把手且在另一侧上接合驱动轮;以及
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呈长形,所述连接框架的一侧连接至所述主框架上且另一侧包括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接合部,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以约束旋转的方式被接合至所述安装框架,以防止所述连接框架由于用户的单向外力而相对于所述安装框架进行旋转,
其中,在所述安装框架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框架的另一侧的端部接合,在用户乘坐在所述轮椅中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框架位于用户的腿之间,
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形成的第一轴和第二轴,
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槽,所述第一接合槽在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开口以供所述第一轴插入;以及第二接合槽,所述第二接合槽与所述第一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且向一侧开口以接合至与所述第一轴间隔开的所述第二轴,
其中,所述接合部还包括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与所述第二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二接合槽选择性地固定接合,
其中,所述卡止部包括:卡止构件,所述卡止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槽相邻地设置且所述卡止构件的一部分选择性地阻塞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部分;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合部上且沿所述卡止构件阻塞所述第二接合槽的方向施加弹力;以及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借助用户的操作使所述卡止构件沿与所述弹性构件所施加的弹力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部分的阻塞,
其中,所述卡止构件被配置成能够将横向方向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在所述卡止构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起,所述弹性构件沿使得所述卡止构件旋转以通过所述突起阻塞所述第二接合槽的方向施加所述弹力,所述分离部以另外的线形式形成,所述分离部的一端接合至所述卡止构件且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分离部被配置成通过用户拉动而使得所述卡止构件克服所述弹力进行旋转以解除所述突起对所述第二接合槽的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槽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接合槽的开口方向彼此不同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槽朝向所述主框架的方向形成开口,所述第二接合槽朝向上部方向形成开口,所述卡止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一轴插入所述第一接合槽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接合槽与所述第二轴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所述安装框架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沿所述轮椅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轮椅的框架上且各个所述接合构件的一部分沿面向彼此的方向突出形成;以及
主体,所述主体呈长形,在所述主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处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选择性地与所述接合构件固定接合的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构件上设置有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沿突出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凹陷形成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周长比周边的周长相对小,
所述固定部选择性地包围所述台阶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使所述接合构件固定而不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所述安装框架包括: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沿所述轮椅的横向方向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轮椅的框架上,各个所述接合构件面向彼此地设置且形成有沿同一方向凹陷的接合口;以及
主体,所述主体呈长形,在所述主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央处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主体的两端插入所述接合口内部以被选择性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长度被选择性地调节以与所述轮椅的宽度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长度调节部,在所述主体上以所述安装部为中心在左右侧设置有一对所述长度调节部,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主体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沿长度方向可滑动的多个构件构成,所述长度调节部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多个构件的滑动与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被配置成能够被更换以使其长度对应于所述轮椅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主框架的接合位置被选择性地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框架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狭槽,
在所述连接框架的一侧进一步设置有用于接合至所述狭槽的突出构件,
所述连接框架的沿上下方向的位置沿所述狭槽的长度方向被选择性地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弯曲地形成,以使所述连接框架和所述主框架的接合位置和接合角度一同被调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形成为能够沿长度方向选择性地伸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主框架的接合角度被选择性地调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框架被配置成允许沿长度方向调节所述把手的位置,且对所述把手的位置的调节与对所述主框架和所述连接框架的接合角度的调节联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还包括:
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连接至所述驱动轮以提供旋转力;以及
电力供给部,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且向所述驱动马达供给电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在前方具有倾斜部,
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上且与所述驱动轮相比相对靠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包括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件,
所述电力供给部沿长度方向滑动以与所述滑动导向件选择性地接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给部设置在沿所述主框架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的中心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内置在所述驱动轮内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在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侧朝向下部方向延伸地形成且在端部设置有辅助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行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框架被配置成允许相对于所述主框架进行旋转,以能够选择性地调节所述辅助轮和地面的接触。
CN201580045529.8A 2014-06-23 2015-05-21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Active CN106572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76653A KR101598481B1 (ko) 2014-06-23 2014-06-23 장착프레임 유닛의 분리가 가능한 휠체어용 주행보조장치
KR1020140076650A KR101598478B1 (ko) 2014-06-23 2014-06-23 별도의 장착프레임을 가지는 휠체어용 주행보조장치
KR10-2014-0076659 2014-06-23
KR10-2014-0076653 2014-06-23
KR1020140076659A KR101552963B1 (ko) 2014-06-23 2014-06-23 자세조절이 가능한 휠체어용 주행보조장치
KR10-2014-0076650 2014-06-23
KR10-2014-0076664 2014-06-23
KR1020140076664A KR101598484B1 (ko) 2014-06-23 2014-06-23 착탈 가능한 휠체어 주행보조장치
PCT/KR2015/005086 WO2015199334A1 (ko) 2014-06-23 2015-05-21 별도의 장착프레임을 가지는 주행보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2937A CN106572937A (zh) 2017-04-19
CN106572937B true CN106572937B (zh) 2019-07-23

Family

ID=5493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5529.8A Active CN106572937B (zh) 2014-06-23 2015-05-21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50782B2 (zh)
CN (1) CN106572937B (zh)
WO (1) WO2015199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0024B3 (de) 2016-08-12 2017-06-01 Walter Föhl Rollstuhl-Vorsatzträgervorrichtung
JP6746521B2 (ja) * 2017-03-16 2020-08-26 Whill株式会社 電動モビリティおよびその分解方法
WO2019075081A1 (en) 2017-10-12 2019-04-18 The Center for Discovery, Inc. DRIVE ASSEMBLY FOR A MANUALLY OPERATING WHEELCHAIR AND METHODS OF USE
CN108478346B (zh) * 2018-04-03 2020-10-16 蔡书洪 一种可连接轮椅的电动车头
CN108514480A (zh) * 2018-05-10 2018-09-11 姚水福 用于轮椅的连接装置和轮椅助力车
TWI676471B (zh) * 2018-05-24 2019-11-11 伍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輪椅載具及其輪椅結合裝置
TWI681767B (zh) * 2018-08-16 2020-01-11 中華民國照護型機器人發展協會 具有爬梯能力的載具
CN108852674B (zh) * 2018-08-20 2023-08-04 古交市银河镁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用多功能双向安全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109481167A (zh) * 2018-12-29 2019-03-19 陈立新 一种轮椅移动辅助装置及轮椅
TWI705196B (zh) * 2019-08-09 2020-09-21 立淵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快拆機構
CN112455582B (zh) * 2019-09-06 2023-05-05 竺宸有限公司 电动手推两用车
IT202100003680A1 (it) * 2021-02-23 2022-08-23 Pandhora Srl Ruota supplementare per carrozzine con cavalletto a ruota ottimizzato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29390A1 (en) * 1993-06-04 1994-12-21 Hendrik Jan Ordelman Auxiliary frame for a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for use with an auxiliary frame
CN2805728Y (zh) * 2005-07-08 2006-08-16 郑敏雄 便于拆装之电动轮椅车
DE202006009717U1 (de) * 2006-06-22 2006-09-28 Pfau-Tec Gmbh Vorspannfahrrad
ES2425316A1 (es) * 2013-07-08 2013-10-14 Batec Mobility, S.L. Sistema auxiliar de movilidad para silla de rued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4985A (en) * 1982-07-01 1984-02-29 Jones Edward Daniel Steerable drive unit for wheelchair
US5826670A (en) * 1996-08-15 1998-10-27 Nan; Huang Shun Detachable propulsive device for wheelchair
JP2000135250A (ja) * 1998-11-02 2000-05-16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式車椅子における電源バッテリの取付構造
JP2000262563A (ja) * 1999-03-18 2000-09-26 Araco Corp 電動車両の連結構造
JP2001186836A (ja) * 1999-12-29 2001-07-10 Sanee:Kk 薬剤散布装置
JP4214552B2 (ja) * 2002-12-24 2009-01-28 アイ・アール・ケア株式会社 組立て式電動車いす及び電動車いすの組立て方法
US20050206115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Jung-Tien Lee Wheelchair with a steering/driving device
JP2011030964A (ja) * 2009-08-05 2011-02-17 Ox Engineering:Kk 車いす用組み立て式電気駆動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いす
KR101171141B1 (ko) * 2010-10-28 2012-08-06 한국산재의료원 휠체어 보조동력장치용 착탈장치
JP2013048735A (ja) * 2011-08-31 2013-03-14 Ox Engineering:Kk 組立式電動車いす
KR101391403B1 (ko) * 2013-04-24 2014-06-03 주식회사 스마트가이 휠체어용 전동 카트
ES2443085B1 (es) * 2013-07-08 2014-11-25 Batec Mobility, S.L. Sistema de acoplamiento de un elemento auxiliar en una silla de rueda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29390A1 (en) * 1993-06-04 1994-12-21 Hendrik Jan Ordelman Auxiliary frame for a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for use with an auxiliary frame
CN2805728Y (zh) * 2005-07-08 2006-08-16 郑敏雄 便于拆装之电动轮椅车
DE202006009717U1 (de) * 2006-06-22 2006-09-28 Pfau-Tec Gmbh Vorspannfahrrad
ES2425316A1 (es) * 2013-07-08 2013-10-14 Batec Mobility, S.L. Sistema auxiliar de movilidad para silla de rued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9334A1 (ko) 2015-12-30
JP6450782B2 (ja) 2019-01-09
JP2017518838A (ja) 2017-07-13
CN106572937A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2937B (zh) 具有另外的安装框架的行驶辅助装置
US10576850B2 (en) Child safety seat
BR122015015918B1 (pt) içador do suporte de cabo do braço e aparelho de exercícios reformador
CN109661328A (zh) 交通工具挂接安装的自行车支架
JP3102656U (ja) ブラケット
CA2887609C (en) Security arrangement in a multi-function passenger carrier
KR101192959B1 (ko) 노약자용 실버카트
CN206456418U (zh) 一种婴幼儿车架
KR20140090832A (ko) 전향 및 후향 겸용 isofix 카시트 고정장치
KR101598484B1 (ko) 착탈 가능한 휠체어 주행보조장치
CN113556958A (zh) 形成支架的行李箱
KR101658802B1 (ko) 접이식 적재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동 캐리어
JP3571681B2 (ja) 収納式シート
AU2011101394A4 (en) A Stroller Frame with an Angle Adjustable Second Seat
US20080156838A1 (en) Wheelchair basket
KR20160000075A (ko) 장착프레임 유닛의 분리가 가능한 휠체어용 주행보조장치
CN107072857B (zh) 轮椅用行驶辅助装置
TWI812956B (zh) 具輔助籃的可轉換兒童推車系統
JP200718610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操作部材配置構造
AU2011101476A4 (en) A stroller frame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detachably installing a second seat
KR101722118B1 (ko) 의자부와 바퀴부의 분리가 가능한 휠체어 장치
KR101598478B1 (ko) 별도의 장착프레임을 가지는 휠체어용 주행보조장치
KR200358069Y1 (ko) 전동 스쿠터
KR200273974Y1 (ko) 2단절첩 유모차
JPH07232580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