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7551A -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7551A
CN106477551A CN201610894332.8A CN201610894332A CN106477551A CN 106477551 A CN106477551 A CN 106477551A CN 201610894332 A CN201610894332 A CN 201610894332A CN 106477551 A CN106477551 A CN 106477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f
nitrogen
pvp
porous carbon
carb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43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彦瑜
来庆学
赵颖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6108943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7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7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一种PVP协助限域热解的方法在ZIF‑8衍生的碳材料中引入分级孔结构,根据ZIF‑8与PVP混合方式的不同可制备三维(直接混合)、一维(混合后静电纺丝)或二维(原料中加入GO)的富氮多孔碳材料,根据ZIF‑8前躯体尺寸的不同可制备大孔/微孔(80nm ZIF‑8)或介孔/微孔(40nm ZIF‑8)结构的富氮碳材料,此方法简单易扩大生产,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用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e imidazole framework,ZIF,MOF的一种)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为前驱体制备富氮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构筑而成的多孔材料。以MOF为前躯体制备的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在许多领域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前躯体MOF的结构特点导致制备的碳材料大多只存在微孔结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现有的在MOF衍生碳材料中引入分级孔的方法主要有模板法(J.Am.Chem.Soc.2014,136,14385),超声自组装法(Chem.Commun.2014,50,1519)和原位氨气刻蚀法(J.Power Sources 2016,302,174),其中模板法过程较为繁琐,超声自组装和氨气刻蚀法不易控制孔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微观结构使得MOF衍生的碳材料具备分级孔结构能有效改善其单一的孔径分布,提升应用前景。本发明采用一种PVP协助限域热解的方法在ZIF-8衍生的碳材料中引入分级孔结构,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方法简单且过程可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该材料为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目的是将PVP与ZIF-8均匀混合并且将PVP包覆在ZIF-8上;
第二步,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三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该材料为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目的是将PVP与ZIF-8均匀混合并且将PVP包覆在ZIF-8上;
第二步,随后转移入针筒中进行静电纺丝,电压15kV,接受距离15cm,推注速度0.6mL/h,所得的纤维在60℃下干燥;
第三步,干燥后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四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该材料为二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氧化石墨烯与PVP在蒸馏水中混合,记为溶液A;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记为溶液B,
第二步,随后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冷冻干燥;
第三步,干燥后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四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进一步,上述三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孔道的大小由前躯体ZIF-8的大小决定,若使用40nm的ZIF-8,最终产物为介孔结构。
进一步,上述三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孔道的大小由前躯体ZIF-8的大小决定,若使用80nm的ZIF-8,最终产物为大孔结构。
本发明的关键点为PVP的引入对ZIF-8的热解起了一个限域和诱导作用,改变了ZIF-8的热解方式,保护点即为PVP的引入。
常规ZIF-8碳化过程中,多面体结构的ZIF-8由外向里收缩,最终得到的产物具有与前躯体ZIF-8相似的形状,只是尺寸有所缩小。本方法中由于PVP的引入,碳化过程中PVP与ZIF-8之间存在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ZIF-8碳化收缩由里向外进行,最终形成孔道结构,如附图1所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
1、由制备材料的TEM图(图2)可以看到,PVP的包覆改变了ZIF-8的热解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限域的作用,从而在ZIF-8衍生的碳材料中引入了分级孔结构,改变了以往ZIF-8衍生碳材料中单一的微孔结构特征,此方法简单易扩大生产,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根据ZIF-8与PVP混合方式的不同可制备三维(直接混合)、一维(混合后静电纺丝)或二维(原料中加入GO)的富氮多孔碳材料,根据ZIF-8前躯体尺寸的不同可制备大孔/微孔(80nm ZIF-8)或介孔/微孔(40nm ZIF-8)结构的富氮碳材料,拓展了其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PVP的引入改变ZIF-8热解过程,最终形成孔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SEM图(ZIF-8,40nm)。
图3.是本发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SEM图(ZIF-8,80nm)。
图4.是本发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SEM图(ZIF-8,40nm)。
图5.是本发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二维富氮多孔碳材料SEM图(ZIF-8,40n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ZIF-8(40nm)的制备
50ml溶有2.47mmol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的甲醇溶液与50ml与溶有19.85mmol 2-甲基咪唑(2-mIm)的甲醇溶液混合后,室温下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溶液底层的白色固体,60℃干燥,得到粒径为40nm的ZIF-8。
实施例2、ZIF-8(80nm)的制备
50ml溶有3.6mmol Zn(NO3)2·6H2O的甲醇溶液与50ml与溶有28.71mmol 2-mIm的甲醇溶液混合后,室温下搅拌24小时,离心分离溶液底层的白色固体,60℃干燥,得到粒径为80nm的ZIF-8。
实施例3、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300mg制备的ZIF-8(40nm)与600mg PVP(分子量1300000)在甲醇中充分混合后,室温干燥24小时除去甲醇,将所得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在氮气保护下升至900℃,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置于30%氢氟酸中搅拌24小时,过滤,蒸馏水清洗后60℃干燥,得到产物。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
300mg制备的ZIF-8(80nm)与600mg PVP(分子量1300000)在甲醇中充分混合后,室温干燥24小时除去甲醇,将所得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在氮气保护下升至900℃,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置于30%氢氟酸中搅拌24小时,过滤,蒸馏水清洗后60℃干燥,得到产物。扫描电镜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4、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300mg ZIF-8(40nm)与600mg PVP在10ml甲醇中充分混合,随后转移入一个5ml的针筒中使用21号不锈钢针头(直径0.5mm)进行静电纺丝,电压15kV,接受距离15cm,推注速度0.6mL/h。所得的纤维在60℃下干燥后以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处理与酸洗过程,得到产物。扫描电镜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5、二维富氮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20mg氧化石墨烯(GO,改进Hummer法制备)与120mg PVP在20ml蒸馏水中混合,记为溶液A。120mg PVP与240mg ZIF-8(40nm)在20ml蒸馏水中混合,记为溶液B。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冷冻干燥,以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进行热处理与酸洗过程。扫描电镜图如图5所示。

Claims (5)

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目的是将PVP与ZIF-8均匀混合并且将PVP包覆在ZIF-8上;
第二步,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三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三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2.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目的是将PVP与ZIF-8均匀混合并且将PVP包覆在ZIF-8上;
第二步,随后转移入针筒中进行静电纺丝,电压15kV,接受距离15cm,推注速度0.6mL/h,所得的纤维在60℃下干燥;
第三步,干燥后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四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3.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二维富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氧化石墨烯与PVP在蒸馏水中混合,记为溶液A;将PVP与ZIF-8以2:1~2:1的比例在甲醇溶液中溶解,将甲醇蒸干后得到PVP与ZIF-8的混合物记为溶液B,
第二步,随后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冷冻干燥;
第三步,干燥后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900℃,保温2小时;
第四步,将热处理后的产物置于30%氢氟酸中刻蚀除去多余的金属颗粒,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一维富氮多孔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孔道的大小由前躯体ZIF-8的大小决定,若使用40nm的ZIF-8,最终产物为介孔/微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孔道的大小由前躯体ZIF-8的大小决定,若使用80nm的ZIF-8,最终产物为大孔/微孔结构。
CN201610894332.8A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477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4332.8A CN106477551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4332.8A CN106477551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7551A true CN106477551A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7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4332.8A Pending CN106477551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7551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050A (zh) * 2017-04-19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Co/N/S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6396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甲醛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5396A (zh) * 2018-04-18 2018-11-0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09293939A (zh) * 2018-10-24 2019-02-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分级孔结构的zif-67的制备方法及类蜂窝状碳/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26374A (zh) * 2019-01-22 2019-04-16 天津大学 一种氮氧双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01495A (zh) * 2019-02-27 2019-05-03 南昌航空大学 介孔Zn-ZI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15930A (zh) * 2019-06-17 2019-09-10 西南石油大学 氮掺杂碳包覆的Co基MOF衍生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19183820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中山大学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16546A (zh) * 2019-07-24 2019-11-05 湖北大学 三维自支撑氮掺杂碳钠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11666A (zh) * 2019-11-27 2020-03-24 合肥学院 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含氮的碳包覆铌酸钛材料合成方法
CN111769294A (zh) * 2019-04-02 2020-10-13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Mof化合物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580A (zh) * 2009-04-03 2009-1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单源化合物一步分解法制备多孔碳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5668548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北京化工大学 核壳结构定制高分散共掺杂多孔碳的新方法
CN105932291A (zh) * 2016-06-14 2016-09-07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以金属有机框架为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580A (zh) * 2009-04-03 2009-1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单源化合物一步分解法制备多孔碳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5668548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北京化工大学 核壳结构定制高分散共掺杂多孔碳的新方法
CN105932291A (zh) * 2016-06-14 2016-09-07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以金属有机框架为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NGXUE LAI ET AL: "In Situ Confinement Pyrolysis Transformation of ZIF-8 to Nitrogen-Enriched Meso-Microporous Carbon Frameworks for Oxygen Reduc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050A (zh) * 2017-04-19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Co/N/S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69050B (zh) * 2017-04-19 2019-08-3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Co/N/S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6396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甲醛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76396B (zh) * 2017-12-07 2021-02-09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甲醛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183820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中山大学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45396A (zh) * 2018-04-18 2018-11-0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08745396B (zh) * 2018-04-18 2021-04-1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09293939B (zh) * 2018-10-24 2021-01-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分级孔结构的zif-67的制备方法及类蜂窝状碳/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93939A (zh) * 2018-10-24 2019-02-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分级孔结构的zif-67的制备方法及类蜂窝状碳/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26374A (zh) * 2019-01-22 2019-04-16 天津大学 一种氮氧双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01495A (zh) * 2019-02-27 2019-05-03 南昌航空大学 介孔Zn-ZI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769294A (zh) * 2019-04-02 2020-10-13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Mof化合物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15930A (zh) * 2019-06-17 2019-09-10 西南石油大学 氮掺杂碳包覆的Co基MOF衍生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16546A (zh) * 2019-07-24 2019-11-05 湖北大学 三维自支撑氮掺杂碳钠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16546B (zh) * 2019-07-24 2021-04-30 湖北大学 三维自支撑氮掺杂碳钠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11666A (zh) * 2019-11-27 2020-03-24 合肥学院 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含氮的碳包覆铌酸钛材料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7551A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富氮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2292B (zh) 多孔微纳米pet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780198B (zh) 一种有序介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DE112017001567T5 (de) Ein Schnell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Aerogel mit einer Mikroemulsion als Prekursor
CN109746008A (zh) 一种CoP纳米颗粒嵌入的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电解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7661B (zh) 无机盐界面诱导组装制备二维有序介孔纳米片的方法
CN105217601A (zh) 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空心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05502342A (zh) 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纳米空心碳球的方法
CN106587077B (zh) 一种三维有序大孔-介孔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356B (zh) 一种低细胞毒性中空多孔纳米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2423B (zh) 一种酚醛树脂基中空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02504430B (zh) 用于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纳米多孔生物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9465B (zh) 一种钛酸钡掺杂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核壳型高介电填料的方法
CN104261456A (zh) 一种二氧化铈纳米带或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5603585A (zh) 一种尺度可控的中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94179B (zh) 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5967176B (zh) 一种蜂窝状三维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907580A (zh) 包含金属纳米粒子的中空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385048A (zh) 一种二维多孔碳纳米片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4889A (zh) 一种蜂窝状三维网络结构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6180B (zh) 一种纳米级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460916B (zh) 一种空心纳米碳球组装介孔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11132B (zh) 一种单分散碳纳米碗的制备方法
CN106278267A (zh) 一种原位生长碳化硅纳米线增强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16708B (zh) 一种高抗折强度陶瓷管支撑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