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718A -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71718A CN106471718A CN201480080088.0A CN201480080088A CN106471718A CN 106471718 A CN106471718 A CN 106471718A CN 201480080088 A CN201480080088 A CN 201480080088A CN 106471718 A CN106471718 A CN 1064717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flange part
- layer
- iron core
- ax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93—Rotors axially facing stators
- H02K1/2795—Rotors axially facing stator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2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windings on salient poles, such as claw-shaped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包括:多个磁芯部件(20)以旋转轴(A)为中心环状排列而构成的定子(19),磁芯部件(20)具有铁芯(21)、卷绕在铁芯外周的线圈(22)和设置在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绕线架(19);和在旋转轴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与铁芯的端面面相对的至少一个转子(30),绕线架(23)具有用于将铁芯插入的筒部(23a)和沿着与筒部(23a)的外周垂直的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部(23b),线圈(22)以排列卷绕的方式卷绕在筒部(23a)外周,并由如下所述的层连续地构成,即:在比与凸缘部(23b)接触地卷绕的层靠外侧的位置卷绕的层的每一层的匝数为比邻接的内侧的层的匝数至少依次减1的匝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涉及在绕线架上卷绕线圈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追求旋转电机的小型化、高效率化中,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受到关注。本旋转电机形成为圆盘状的转子与圆筒状的定子在旋转轴轴向上面相对的结构。由于产生转矩的间隙面大约与直径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对于使薄型形状的旋转电机小型化、高效率化尤其地有效。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沿壳体内周配置有多个的铁芯和隔着绝缘部件卷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从铁芯-线圈之间可靠的绝缘和组装的容易性等方面出发,绝缘部件多使用根据铁芯或绕组的侧面形状而成形的树脂性的绕线架。绕线架包括与铁芯接触并能够卷绕绕组的筒部和从筒部两端向铁芯的外周方向突出的凸缘部。由这些铁芯、线圈和绕线架构成的磁芯部件通过某种手段被支持为一体。在两个转子夹着定子的双转子型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中,有时使用模制树脂作为磁芯部件的保持机构。
在此,在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高效率化方面,将对转矩输出有直接贡献的铁芯和线圈高密度地配置在定子内是重要的。铁芯是形成旋转电机的磁路的骨架,形成为主磁路的磁阻减小,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由线圈或永磁铁产生的磁通。此外,在假定相同卷绕数的情况下,增加线圈的体积带来线径的扩大。这关系到将线圈中产生的焦耳损耗降低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提高铁芯或线圈的密度,则由于各部分的间隙尺寸减小,存在导致生产效率的恶化或成本的增加的风险。因此,为了维持生产效率和低成本特性,需要提高铁芯和线圈的占空系数。
作为实现旋转电机中的铁芯和电枢绕组的高密度化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旋转电机用的电枢的线圈高密度化的结构和方法。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容纳有铁芯的绕线架上卷绕线圈后对线圈表面向铁芯方向加压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5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利用专利文献1的公开技术,实现铁芯和电枢绕组的高密度化时存在以下问题。
(1)若高密度地配置铁芯和线圈,则邻接的磁芯部件的线圈之间的间隙以及线圈与壳体内周面的间隙缩小。在对定子实施树脂模塑的构成的情况下,由于树脂的流路缩小,需要增加填充压力。结果存在由其引起的铁芯或线圈的变形或位置偏移等填充不良的风险。
(2)若线圈与壳体内周靠近,则各磁芯部件的连接线必须配置在转子侧面。由于连接线与转子的靠近,它们之间的电容量增加。结果导致轴电压的增加及伴随其的轴承电腐蚀。另一方面,还需要用于避免连接线与转子的接触的保持机构。
(3)为了线圈卷绕的高密度化,需要在卷绕时增加对线圈施加的张力或增加卷绕后的成形压力。在绕线架端部侧具有凸缘部的情况下,根据施加在线圈的张力,从线圈对绕线架凸缘部施加力。此外,在卷绕后进行加压成形的情况下,与成形压力相应的力作用在绕线架凸缘部。结果,应力集中在绕线架凸缘部的根部而导致破损等。特别是,在铁芯在旋转轴轴向上具有相同截面的开口槽形状的磁芯部件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可承受从线圈施加在凸缘部的力的部件,因此存在容易导致凸缘部的变形或破损的隐患。
(4)开口槽形式的磁芯部件中,若旋转轴轴向上的铁芯端面与线圈端面靠近,则泄漏到线圈的磁通交链。特别是,在向线圈泄漏的磁通的趋肤深度相对于线圈直径足够小的情况下,线圈中产生的损耗大,存在导致旋转电机的效率降低的隐患。
期望有满足输出和效率的特性、可靠性、小型化、成本降低等要求的构成。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记载的结构。即一种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包括:多个磁芯部件以旋转轴为中心沿壳体内周面环状排列而构成的定子,上述磁芯部件具有由大致柱体构成的铁芯、卷绕在该铁芯外周的线圈和设置在上述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绕线架;和在旋转轴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与上述铁芯的端面面相对的至少一个转子,其中,上述绕线架包括用于将上述铁芯插入的筒部和在该筒部的两开口端部的至少一者的附近在与该筒部外周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部,上述线圈以排列卷绕的方式卷绕在上述筒部外周,并由如下所述的层连续地构成:在比与上述凸缘部接触地卷绕的层靠外侧的位置卷绕的层的每一层的匝数为比邻接的内侧的层的匝数至少依次减1的匝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在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中,能够在对输出和效率的特性、可靠性、小型化、成本降低等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实现铁芯和线圈的高密度化。
本发明的其他问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得以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轴向间隙型电机的电枢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旋转轴轴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样子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槽部分的磁芯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磁芯部件的截面图。
图5(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磁芯部件的线圈挤压力的截面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比较例的磁芯部件的线圈挤压力的截面图。
图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圈的配置等的截面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线圈的配置等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和连接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第一导电部件和引线的配置的截面立体图。
图9(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第二导电部件和第三导电部件的配置的截面立体图。(b)是图9(a)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转子型轴向间隙型永磁同步电机1(以下有时称为“电机1”)的电枢结构。
电机1包括沿壳体40内周的圆环形状的定子19和配置成在旋转轴轴向上夹着定子19的圆盘状的两个转子30。定子19的端面与转子30的圆形平面在旋转轴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而面相对。与转子19的中央连接的旋转轴(未图示)贯通于在定子20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内筒部分的空隙,与隔着定子20配置在相反侧的转子19连接。旋转轴的两端部经由轴承可旋转地连接在输出侧及输出侧的相反侧的支架(未图示)上。两端部支架在具有大致筒形形状的壳体40的两端面附近机械地连接。此外,在壳体40的外周侧面设有端子盒,初级侧的电线和次级侧的电线经由端子盒电连接。在次级侧连接有从各磁芯部件20引出的连接线。
转子30包括永磁铁31和支持其的磁轭32。永磁铁31中磁极不同的大致扇形的板状磁铁交替配置,通过与定子19中产生的旋转轴A方向的交替的磁通的反复吸引、排斥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永磁铁采用铁氧体磁铁,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永磁铁31与磁轭32之间配备后磁轭。
图2中表示从旋转轴轴向观察定子19的样子。定子19中,12个磁芯部件20以旋转轴为中心沿壳体40的内周环状地排列。邻接的磁芯部件20隔着间隙(d)等间隔地排列,间隙(d)由铁芯21之间的距离及宽度和绕线架23的凸缘部23b的宽度(W)决定。
磁芯部件20之间以及壳体40的内周通过树脂模塑而成形为一体,同时将定子19固定在壳体40上。磁芯部件20与邻接的磁芯部件20之间、与壳体40内周之间、与旋转轴侧的模塑模具5之间以及磁芯部件20的除了铁芯21的端面的表面部分被填充了树脂。此外,铁芯21端面也可利用树脂进行模塑。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对定子19和壳体40同时进行树脂模塑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定子19的模塑分开进行并利用螺栓等固定在壳体40上的结构。进一步地,也可以是不进行树脂模塑的结构。
图3中表示一个槽部分的磁芯部件20的外观立体图。磁芯部件20包括铁芯21、线圈22和绕线架23。铁芯21形成为具有大致梯形的截面的柱体形状。铁芯21为层叠铁芯,是对于含有磁性体材料的薄板部件,将随着从旋转轴心向壳体40的内周去宽度适当地增大的板片(薄板部件)层叠而构成的。作为磁性体材料使用非晶材料,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铁芯21的大致梯形的形状中也包含扇形或与其类似的形状。铁芯21也可为柱体之外的形状(旋转轴轴向的截面为I、H、T字形状等)。进一步地,铁芯21也可为压粉铁心或切削铁芯。
绕线架23为由树脂等构成的绝缘部件,包括具有与铁芯21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内径的筒部23a和从筒部23a的两开口端部附近在垂直方向的整个圆周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部23b。规定长度并不必在凸缘部整体上统一,可根据规格而适当地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位于旋转轴旋转方向的左右的部分(与梯形的斜边相对的部分)和位于壳体40的内周侧的部分(与梯形的下底相对的部分)比卷绕的线圈22的层叠厚度稍长,实现与邻接的磁芯部件的线圈22及壳体40的内周面的绝缘。此外,向旋转轴心延伸的部分又比它们稍长。此外,凸缘部22也可为线圈层叠厚度以下的结构。
线圈22卷绕在筒部23a的外周侧面且两凸缘部23b之间。线圈22其卷绕张力高,以高占空系数卷绕。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线圈22采用圆线材,但在使方线的对角线与铁芯2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线圈22从凸缘部23b在筒部23a侧的面的根部开始卷绕,通过排列卷绕来进行卷绕。此外,线圈22中,越在外侧卷绕的线圈以每层的匝数减一圈的方式卷绕,以使得在两凸缘部23b侧形成第一区域10。
图4表示卷绕线圈22后的磁芯部件20的截面图。首先,第一层的线圈22从(图中上方的)凸缘部23的根部开始卷绕(22a),之后卷绕至另一凸缘部23b的根部。第二层折返地卷绕以使其尽量配置在第一层的线圈22之间。
此外,折返卷绕至(图中上方)凸缘部23侧的第二层线圈22以卷绕在线圈22b与线圈22c之间为结束,然后折返进行第三层的卷绕,其中线圈22b是在第一层开始卷绕的线圈22a的下一圈卷绕的线圈。之后,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分别从邻接的层的匝数减去一圈来卷绕。其结果是,如图4所示,线圈22形成与凸缘部23b之间构成角θ的分层卷绕。
这样卷绕的线圈22在绕线架23方向产生成形压力。
图5(a)中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绕后的加压关系,图5(b)中表示比较例。如图5(a)所示,线圈22从外侧向绕线架23方向产生F’的力。F’被分解成与筒部22a正交的力和沿筒部22a的延伸方向的力F3。F3经由第一层线圈22a和22x挤压凸缘部23b的根部。
与此相对,图5(b)的比较例是在两凸缘部23a之间的卷绕区域整体上卷绕线圈的结构。在该例子中,第一、第三和第五层线圈接触凸缘部23b且以F1、F2的力挤压。
一般情况下,凸缘部23a在根部侧对于F1、F2、F3等沿筒部23a的延伸方向的力的应力较强。在图5(b)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存在使凸缘部23b向转子侧弯曲变形或者损伤根部的隐患,而在如图5(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加压成形时或成形后对凸缘部23b施加的力大幅度地减少,所以可以说没有这种隐患。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大幅地减少从卷绕的线圈22对凸缘部23b施加的挤压力,获得实现小型化、高性能化、低成本的电机1。特别是,由于铁芯21自身没有对抗来自线圈的挤压力的机构,绕线架23的凸缘存在成形时及成形后容易因来自线圈的挤压力而破损的倾向。可以说第一实施方式在开口槽的铁芯结构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此外,构成为第一层开始卷绕的第一圈与之后其他层的线圈不接触,由此能够进行第一区域10的空间大小的调节。即,如后述的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将第一区域10作为配线的容纳区域加以利用时,通过根据容纳的配线等的量来增减与其他层不接触的线圈的匝数,能够进行容纳区域的大小调节。
此外,第一层的第一圈和最后一圈被两凸缘部23b可靠地支承,因此能够防止线圈22的卷绕崩坏等。
此外,由于通过模塑树脂保持定子19,第一区域10起到作为树脂的流路的功能。第一区域10还使流路阻力减少,对填充性能的提高有贡献。
此外,由于线圈22的与旋转轴30相对的端面与转子30对抗的距离平均地增加,因此与线圈22交链的泄漏磁通减少。由此,还能够期待减少线圈22中产生的涡流、增加效率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线圈22的卷绕方法并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配置,可以说只要形成第一区域10即可。图6(a)和(b)中表示变形例的磁芯部件20的截面图。
观察图6(a)的图中下侧的凸缘部23b,第三层的最后一圈的线圈22x与其接触。在第四层之后,以从与内侧邻接的层开始依次减少一圈的匝数进行卷绕。如前面所述,凸缘部23b越靠近根部则对抗F1力的应力越增加。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从接触筒部22a的卷绕开始的第一层起外侧的层的匝数一定依次减少一圈的绕线方法,而是包括了如图6(a)所示的接触凸缘部23b的第三层成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层”的情况。可根据凸缘部23的强度和线圈22所需的卷绕量来决定将从最内侧的层起的第几层作为“第一层”。
此外,观察图6(b)的图中上侧的凸缘部23b,第四层、第五层的匝数与它们内侧的层的匝数相等(没有减一圈)。进一步地,卷绕位置也不在内侧邻接层的线圈之间。但它们都不与凸缘部23b接触。从针对线圈挤压力的凸缘部23b的维护的方面出发,只要外侧的层的线圈22不接触凸缘部23b,部分层的匝数也可以与邻接层相等或为其之上。
此外,图6(b)中,图中上侧的凸缘部23b的长度短。凸缘部23b的距离筒部的垂直方向的长度只要为至少能够保持最内侧第一层的绕线的程度的长度即可,不必一定为覆盖线圈22的轴向端面整体的长度。通过缩短凸缘部23b,能够获得提高树脂的流动性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1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区域10用作容纳从各磁芯部件20引出的连接线51的区域的点为特征之一。
图7是表示电机1的定子19的立体图。此外,为了简单起见而省略了对定子19模塑的树脂。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地方,使用相同记号并省略说明。
从磁芯部件51引出的连接线51配置在形成于一方输出轴侧的第一区域10。各连接线51向最靠近端子盒的磁芯部件20集中成为连接线组50。
在线圈22卷绕于凸缘部23b之间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下,作为连接线的配置空间,虽然可考虑配置在凸缘部23b的转子30侧的面附近,但存在与转子30之间产生的电容量和与转子30接触等问题。进而,为了对抗树脂模塑时的填充压力,还存在需要保持连接线51的部件的问题。此外,虽然还可考虑将连接线51配置在线圈22的最外周的更靠外侧的位置,但需要在与壳体40的内周之间形成与连接线51的部分相应的游隙,存在相对于电机1的尺寸的性能比的问题。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获得克服这些问题的效果。即,在可确保与壳体40的内周面的间隙的范围内能够增大转子30的外径。使永磁铁31的外径比铁芯21端面的径向外径位置更大的外伸式(overhang)结构增加了转子30的有效磁通量,有利于高输出化、高效率化。此外,连接线51与转子30之间的距离必然地增大,达到能够忽略两者的电容量对轴电压产生的影响的程度。还不必设置用于保持连接线51的保持部件。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展示了仅利用旋转轴轴向一个第一区域10来配设连接线51的例子,但也可利用另一个第一区域10,或者可按照磁芯部件20交替地利用它们。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机1以将从旋转轴心方向在壳体40内周侧形成的第一区域10用作配线的配置区域的点作为特征之一。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19的截面立体图。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地方,使用相同记号并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机1在定子19的旋转轴心侧具有圆筒形状的第一导电部件61。第一导电部件61由弯曲成圆筒状的薄板构成,旋转轴在内筒侧贯通。引线62连接在第一导电部件61的外种的一部分上。引线61通过从旋转轴心开始形成在壳体40的内周侧的第一区域10,另一端与壳体40的内周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61是为了降低旋转轴与线圈22之间产生的电容量而设置的。上述电容量是增加轴电压的一个因素。
如上述图5(b)所示的比较例所示,在两凸缘部23b之间的整体上卷绕线圈22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引线61的配置空间,但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导电部件61与壳体40的连接。进而,在利用螺栓螺母或铆接部件来连结第一导电部件61和引线62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0可作为这些部件的设置位置起到作用。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机1以在第一导电部件61的基础上在凸缘部23b的与转子30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导电部件63和第三导电部件64的点作为特征之一。
图9(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19的截面立体图,图9(b)中表示部分放大图。此外,对于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地方,使用相同记号并省略说明。
第二导电部件63配置在与转子30相对的凸缘部23b的表面上且配置在被铁芯21和壳体40夹着的部分上。第二导电部件63由长边方向为旋转轴旋转方向的板状金属构成。第二导电部件63设有与设于凸缘部23b的突起部23c嵌合的孔,被定位在绕线架23上。此外,第二导电部件63与具有大致梯形的端面的铁芯21的下底侧外周和壳体40的内周面机械地连接并电连接。
进而,第二导电部件6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为了与邻接的磁芯部件20的第二导电部件63连接而延伸,设于延伸部分的连结孔65由螺栓或铆钉等连结。第二导电部件具有如下所述的功能:作为在转子30与线圈22之间产生的电容量的接地件的功能;作为铁芯21的冷却板的功能;在线圈22与旋转轴30之间屏蔽的功能;和磁芯部件20彼此之间的定的功能。
第三导电部件64具有大致“コ”字形状,配置在与转子30相对的凸缘部23b的表面上,且配置在与铁芯21的左右斜边外周相对的部分和与下底侧相对的部分。第三导电部件64由薄的板状导电性部件(包括带状的)构成,具有在线圈22与转子30之间进行电屏蔽的功能。此外,第三导电部件64与第二导电部件64机械地连接并电连接,还具有将线圈22与转子30之间的电容量接地的功能。此外,第三导电部件64在旋转轴附近不连续,防止涡流的产生。
第一导电部件61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与引线62a连接,通过第一区域10后配置在第一导电部件61方向。引线62a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导电部件63机械地连接并电连接。其结果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电部件电连接,起到线圈22与转子30之间产生的电容量的接地的功能,降低轴电压并防止轴承电腐蚀。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为了实现线圈22与转子30的屏蔽以及电容量降低,而在凸缘部23a的与转子30相对的面设置第二、第三导电部件,因此成为空间上的余裕比第三实施方式更为严峻的状况,但因为具有第一区域10的点,使得各种配线的配设的便利性飞跃地得到提高。
以上针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第三导电部件构成为不同部件,但它们也可由一块金属板一体地冲切而成,任一者或两者的导电部件也可为涂敷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涂料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双转子型轴向间隙型电机,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具有单转子、两个或以上的定子、三个或以上的转子的结构。此外,也可为同步磁阻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或感应电机等。进而,也可不是电动机,为发电机亦可。
附图记号说明
1……双转子型轴向间隙型永磁同步电机(电机)
5……模塑模具
10……第一区域
19……定子
20……磁芯部件
21……铁芯
22……线圈
22a……卷绕始端线圈
22b……第二圈线圈
22c……第三圈线圈
22x……第三层线圈
23……绕线架
23a……筒部
23b……凸缘部
23c……突出部
30……转子
31……永磁铁
32……磁轭
40……壳体
50……连接线组
51……连接线
61……第一导电部件
62……引线
62a、62b……引线
63……第二导电部件
64……第三导电部件
65……连结部
Claims (13)
1.一种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磁芯部件以旋转轴为中心沿壳体内周面环状地排列而构成的定子,所述磁芯部件具有由大致柱体构成的铁芯、卷绕在该铁芯外周的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绕线架;和
在旋转轴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与所述铁芯的端面面相对的至少一个转子,
所述绕线架具有用于将所述铁芯插入的筒部和在该筒部的两开口端部的至少一者的附近沿着与该筒部外周垂直的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部,
所述线圈以排列卷绕的方式卷绕于所述筒部外周,并由如下所述的层连续地构成,即:在比与所述凸缘部接触地卷绕的层靠外侧的位置卷绕的层的每一层的匝数为比邻接的内侧的层的匝数至少依次减1的匝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凸缘部接触地卷绕的第一层之后的第二层的线圈卷绕至该第一层的与所述凸缘部接触的线圈之后下一圈卷绕的线圈与该线圈的再下一圈卷绕的线圈之间,之后折返为第三层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筒部的根部附近与该凸缘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与所述凸缘部中的所述筒部外周侧的面接触地卷绕的层靠内侧的位置至少有一层卷绕的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从各个所述磁芯部件引出的连接线配设在所述凸缘部和与该凸缘部相对的线圈端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还具有旋转轴从内部贯通的筒状的第一导电部件,
所述定子还具有一个端部与第一导电部件的外周连接且另一端部与所述壳体内周面电连接的引线,
所述引线配设在所述凸缘部和与该凸缘部相对的线圈端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转子相对的面上还具有覆盖该面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壳体内周面电连接的其他导电部件,
该其他导电部件与所述引线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转子相对的面上且在壳体内周面侧的部分配置有旋转轴旋转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第二导电部件,
第二导电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电连接,并且与所述引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端面,
所述绕线架的筒部和凸缘部具有与所述铁芯的外周形状对应的大致梯形的截面形状,
所述绕线架在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转子相对的面上且在旋转轴旋转方向上与邻接的磁芯部件的凸缘部相对的部分,还配置有从壳体内周面向旋转轴去的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第三导电部件,
第三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部件彼此通过树脂模塑形成为一体。
11.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部件彼此与所述壳体内周面通过树脂模塑成形为一体。
12.一种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磁芯部件以旋转轴为中心沿壳体内周面环状排列而构成的定子,所述磁芯部件具有由大致柱体构成的铁芯、卷绕在该铁芯外周的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绕线架;和
在旋转轴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与所述铁芯的端面面相对的至少一个转子,
所述绕线架具有用于将所述铁芯插入的筒部和在该筒部的两开口端部的至少一者的附近沿着与该筒部外周垂直的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部,
所述线圈中,在比与所述凸缘部接触地卷绕的层靠外侧的位置卷绕的层的匝数少且不与所述凸缘部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以排列卷绕的方式卷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61350 WO2015162708A1 (ja) | 2014-04-23 | 2014-04-23 |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71718A true CN106471718A (zh) | 2017-03-01 |
CN106471718B CN106471718B (zh) | 2019-06-07 |
Family
ID=5433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80088.0A Active CN106471718B (zh) | 2014-04-23 | 2014-04-23 |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51670B2 (zh) |
EP (1) | EP3136564B1 (zh) |
JP (1) | JP6220962B2 (zh) |
CN (1) | CN106471718B (zh) |
TW (1) | TWI536712B (zh) |
WO (1) | WO201516270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7992A (zh) * | 2020-05-08 | 2022-03-18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铁芯片、定子铁芯、定子及旋转电机 |
CN114365387A (zh) * | 2019-09-25 | 2022-04-15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轴向通量型电机 |
CN114823047A (zh) * | 2021-01-29 | 2022-07-29 | Tdk株式会社 | 线圈零件和具备它的移动终端支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47006B2 (ja) * | 2015-11-24 | 2019-07-17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固定子 |
USD841703S1 (en) | 2016-05-19 | 2019-02-26 | Sumitomo Electric Sintered Alloy, Ltd. | Cor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US10358039B1 (en) * | 2018-09-14 | 2019-07-23 | Edward Michael Frierman | Vehicle turbine system |
US10892654B2 (en) * | 2018-11-09 | 2021-01-12 | Shenzhen Sh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Enterprise | Axial magnetic field motor with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sheets |
JP6972056B2 (ja) * | 2019-03-12 | 2021-11-24 | 株式会社東芝 |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システム、車、発電装置、昇降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 |
WO2021145135A1 (ja) * | 2020-01-14 | 2021-07-2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JP7337001B2 (ja) * | 2020-02-04 | 2023-09-01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JP7477377B2 (ja) * | 2020-06-17 | 2024-05-01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JP2023047885A (ja) * | 2021-09-27 | 2023-04-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29623A (ja) * | 2004-10-29 | 2006-05-18 | Showa Corp | 回転電機 |
CN1874114A (zh) * | 2005-05-30 | 2006-12-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旋转电机、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及电动助力转向用电动机 |
JP2009278839A (ja) * | 2008-05-19 | 2009-11-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US20140009009A1 (en) * | 2012-07-06 | 2014-01-09 | Hitachi, Ltd. | Axial Gap Rotating-Electric Ma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04605A (ja) * | 1997-04-24 | 1998-11-13 | Toshiba Corp | 直流モータ |
JP4687871B2 (ja) * | 2004-11-26 | 2011-05-2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
JP4816879B2 (ja) * | 2005-06-30 | 2011-11-16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
JP2007228790A (ja) * | 2006-01-27 | 2007-09-06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モータ |
JP2007135397A (ja) | 2006-12-01 | 2007-05-31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JP2009044941A (ja) | 2007-08-11 | 2009-02-26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アキシャルモータ用コア、ステータおよびアキシャルモータ |
JP2009148084A (ja) * | 2007-12-14 | 2009-07-02 | Daikin Ind Ltd | 電機子 |
JP5463878B2 (ja) | 2009-11-30 | 2014-04-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巻線付き磁芯および電機子 |
JP5059165B2 (ja) | 2010-05-14 | 2012-10-2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5916591B2 (ja) * | 2012-12-07 | 2016-05-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モータ |
GB201301758D0 (en) * | 2013-01-31 | 2013-03-20 | Yasa Motors Ltd | Shoe cooling cap |
-
2014
- 2014-04-23 JP JP2016514598A patent/JP62209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WO PCT/JP2014/061350 patent/WO20151627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4-23 US US15/305,706 patent/US112516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CN CN201480080088.0A patent/CN106471718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EP EP14890397.4A patent/EP31365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03 TW TW104103614A patent/TWI53671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29623A (ja) * | 2004-10-29 | 2006-05-18 | Showa Corp | 回転電機 |
CN1874114A (zh) * | 2005-05-30 | 2006-12-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旋转电机、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及电动助力转向用电动机 |
JP2009278839A (ja) * | 2008-05-19 | 2009-11-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US20140009009A1 (en) * | 2012-07-06 | 2014-01-09 | Hitachi, Ltd. | Axial Gap Rotating-Electric Machine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5387A (zh) * | 2019-09-25 | 2022-04-15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轴向通量型电机 |
CN114365387B (zh) * | 2019-09-25 | 2024-03-26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轴向通量型电机 |
CN114207992A (zh) * | 2020-05-08 | 2022-03-18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铁芯片、定子铁芯、定子及旋转电机 |
CN114207992B (zh) * | 2020-05-08 | 2022-08-09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铁芯片、定子铁芯、定子及旋转电机 |
CN114823047A (zh) * | 2021-01-29 | 2022-07-29 | Tdk株式会社 | 线圈零件和具备它的移动终端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163112A1 (en) | 2017-06-08 |
EP3136564A4 (en) | 2017-12-27 |
TW201541809A (zh) | 2015-11-01 |
CN106471718B (zh) | 2019-06-07 |
US11251670B2 (en) | 2022-02-15 |
EP3136564A1 (en) | 2017-03-01 |
WO2015162708A1 (ja) | 2015-10-29 |
EP3136564B1 (en) | 2020-05-27 |
JP6220962B2 (ja) | 2017-10-25 |
TWI536712B (zh) | 2016-06-01 |
JPWO2015162708A1 (ja) | 2017-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71718A (zh) |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 |
CN106416024B (zh) |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 |
US8069555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utilizing a dual layer winding pattern | |
CN1848612B (zh) | 电机 | |
FR2896350B1 (fr) | Procede pour realiser le bobinage d'un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stator obtenu par ce procede | |
JP2009106003A (ja) | 回転電機 | |
CN108141082B (zh) | 旋转电机 | |
JP6153143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US9819238B2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stator with coil conductors having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width | |
US20120102724A1 (en) | Method of forming stator coils of electric machinery | |
CN204408035U (zh) | 一种定子冲片及其应用的塑封定子和外转子电机 | |
JP5889765B2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JP2012095488A (ja) |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 |
JP6210705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固定子 | |
JP5906029B2 (ja) | 電動モータ | |
JP2015077024A (ja) | 電機子、回転電機、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
CN204012966U (zh) |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定子和压缩机 | |
CN204835745U (zh) | 一种无刷无铁芯盘式永磁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及具有该定子绕组结构的电机 | |
CN213367495U (zh) | 三相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结构 | |
JP6239343B2 (ja) | アーマチュアおよび電動モータ | |
JP2014192997A (ja) | 電動モータ | |
JP5916650B2 (ja) |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
CN101588102A (zh) | 一种电机 | |
CN115632529A (zh) | 定子及其绕线方法、电机及压缩机 | |
CN112271835A (zh) | 三相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