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832A -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832A
CN106470832A CN201580036459.XA CN201580036459A CN106470832A CN 106470832 A CN106470832 A CN 106470832A CN 201580036459 A CN201580036459 A CN 201580036459A CN 106470832 A CN106470832 A CN 106470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ximum
adhesion promoting
group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64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尼斯·奥克斯曼
于尔根·比肖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 Combibloc Service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G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SIG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647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the apertures going through the whol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e.g. expanded metal, perforated layer, slit layer regular cells B32B3/1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8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resins; comprising acrylic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7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olefins obtained by a metallocene or single-site cataly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e.g. denser near its faces
    • B32B5/145Variation across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7Therm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32B2255/205Metall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8Heat s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32B2307/734Dimensional s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40Close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其中包含的层序列的层是:a)一外聚合物层,b)在外聚合物层之后的一承载层,c)在所述承载层之后的一阻挡层,d)在所述阻挡层之后的一粘附促进层,以及e)在所述粘附促进层之后的一内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包括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和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i)与所述阻挡层相邻,以及ii)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A)邻近内聚合物层,B)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C)具有到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片状复合材料的方法;可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片状复合材料;容器前体;生产容器前体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容器前体;容器;一种制造容器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容器;所述片状复合体的用途;以及所述容器的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 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粘合促进层的片状复合材料,所述粘合促进层包含外表面粘合促进层和内表面粘合促进层,其中所述外表面粘合促进层的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内表面粘合促进层的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最大吸收值;一种片状复合体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一种片状复合材料;一种容器前体;一种生产容器前体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一种容器前体;一种容器;一种制造容器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一种容器;片状复合材料的一种用途;以及容器的一种用途。
食品的保存由来已久,无论是用于人类食用的食品还是用于动物的食品,这些食品均保存在盖子密封的锡罐中或玻璃罐中。食品和容器,在这种情况下为玻璃罐或锡,尽可能地被消毒,随后再将食品产品填充到最终被密封的容器中,这可以提高食品储存的耐久性。这些措施已经被证明可以长时间的增加食品储存的耐久性,但它们也有许多缺点;例如,必要的进一步随后灭菌。罐和玻璃罐都具有缺点,即由于其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不可能以非常密集和节省空间的方式存储食品。此外,罐和玻璃罐具有相当大的净重,这导致在运输期间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另外,即使用于此目的的原料是循环利用的,也需要耗费相当多的能量用于生产玻璃、锡或铝。在使用玻璃罐的情况下,增加的运输成本则是额外的问题。玻璃罐通常在玻璃厂预制,然后必须耗费相当大的运输量运输到食品填充厂。此外,玻璃罐和罐只能使用相当大的力或其他工具的帮助下,在相当麻烦的过程中打开。而在使用罐储存食品的情况下,由于打开过程会产生尖锐边缘,存在附加伤害的高风险。在使用玻璃罐储存食品的情况下,通常,在填充或打开过程中填充的玻璃罐,玻璃碎片会进入食品中,这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在食用食品时导致人体内部器官的损伤。此外,罐和玻璃罐需要在其上粘贴标签,以便识别其中储存的食品以及宣传的作用。信息和广告的插图不能直接打印到玻璃瓶和罐子上。因此,除了实际的印刷过程外,还需要用于该目的的基底,即纸或合适的膜,以及固定剂、粘合剂或密封剂。
用于尽可能长时间储存食品而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其他现有技术的包装系统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包括由片状复合材料制成的容器,通常称为层压材料。这种片状复合材料通常具有热塑性层,以及主要由纸板或纸组成的承载层、粘合促进层、阻挡层和额外的塑料层组成,如已公开的WO 90/09926 A2专利中所述。
与常规的玻璃罐和罐相比,这些层压容器已经具有许多优点。尽管如此,这些包装系统也有改进的空间。在现有技术的层压板中,附加的粘附促进层位于阻挡层和附加塑料层之间。根据DE 10 2010 033 466 B4,附加的粘合促进层旨在与阻挡层建立固定的粘合,例如通过形成化学键来固定。这是为了防止附加塑料层与阻挡层分离。这是特别关键的,因为附加塑料层与填充到层压容器中的食品接触,因此应当确保高度不渗透性和附加塑料层的最佳可能的无菌性。为了实现附加的粘附促进层与阻挡层可能的最佳粘附,DE 10 2010033 466 B4中所述的附加粘合剂层包含官能化的聚烯烃,其通过乙烯与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衍生物或双键羧酸酐通过共聚作用形成。在WO 98/26994 A1专利中,另外的粘合促进层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这使得附加的粘附促进层的塑料的制造相对更加昂贵和精细。这具有特别的影响,因为附加的粘附促进层应该具有足够的厚度,并且应当优选比附加塑料层更厚。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产生的缺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由层压板制成,所述层压板较便宜,同时在阻挡层和内聚合物层之间保持相同的粘合性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层压制品制成的食品容器,其中改进了非乳化肉汤,尤其是火腿肉汤和/或腰果苹果汁储存的耐久性。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具有较低重量的层压体制成的食品容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层压材料制成的食品容器,其中所述食品容器具有高的稳定性或密封性,特别是用于储存脂肪和/或酸性食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层压件制成的食品容器,其可通过折叠层压件容易地制造,但同时具有高的紧密性。因此,容器应特别适合于敏感的,特别是脂肪和/或酸性食物的长期储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层压板制成的食品容器,该食品容器是廉价的和/或可以通过尽可能少的工艺步骤来制造。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层压件制成的食品容器,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但优选地所有上述优点的组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达到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或两个组合的缺点的目的,且不会造成食品容器劣化的任何其它性质的问题。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至少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部分。从属权利要求提供了有助于至少实现一个或部分上述目的的优选实施例。
对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其包括作为层序列的层:
a)一外聚合物层,
b)在外聚合物层之后的一承载层,
c)在所述承载层之后的一阻挡层,
d)在所述阻挡层之后的一粘附促进层,以及
e)在所述粘合促进层之后的一内聚合物层;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包括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和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
I)与所述阻挡层相邻,以及
ii)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
A)与内聚合物层相邻,
B)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C)具有到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的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构造,其中在距离外表面粘合增进层第二距离的第一层级中的粘附促进层具有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等于5至95%的所述第一距离;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3,根据实施方案1或2构造,其中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1至5,优选为0.2至4,更优选为0.3~3,进一步优选为0.35至2.8,更优选为0.4至2.6,进一步优选为0.45至2.4,最优选为0.5至2.2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4,根据实施方案1至3之一构造,其中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至1,优选为0.01至1,更优选0.02至1,更优选0.04至1,更优选0.06至1,更优选0.08至1,最优选0.1至0.9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5,并根据实施例2至4中的一个实施例构造,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15至4.5,优选在0.02至3.5,优选0.05至2.5,优选0.1至2,更优选0.15至1.7,更优选0.15至1.3,最优选0.2至1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6,根据实施方案2至5中的一个实施方案构造,其中第二距离为5至20%,优选5至15%,更优选5至12%的第一距离的范围内,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5至4.5,优选0.1至4,更优选0.2至3,更优选0.3至2.5,更优选0.35至2.2,更优选为0.4至2.2,最优选为0.4至2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7,根据实施方案2至5中的一个实施方案构造,其中第二距离为50至95%,优选60至95%,更优选70至95%,更优选80-95%,最优选90-95%的第一距离,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15-1.2,优选0.02-1.2,优选0.04-1.1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07至1.1,更优选为0.1至1.1,更优选为0.15至1.1,最优选为0.15至1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2至7中的一个实施例构造,其中在距离外表面粘附促进层第三距离的附加层级中的粘附促进层具有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之一构造,其中粘附促进层的直线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沿着从外表面粘附促进层到内表面粘合促进层的一直线,减少至少2个,优选至少3个,更优选至少4个,最优选至少5个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之一构造,其中选自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和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中的一个,或它们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是C=O基团的最大吸收值,其中所包括的C=O基团为官能团,选自羧酸基团、羧酸基团的盐、羧酸酐基团中的一种,或其至少两种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1,根据实施方案1至9之一构造,其中选自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和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中的一个,或它们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是官能团的吸收最大值,其中官能团是基于单体的重复单元,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的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盐、丙烯酸酯、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上述单体优选作为共聚单体与主单体一起使用,优选与不饱和烃一起使用,优选与α-烯烃一起使用,优选与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己烯、1-辛烯、1-壬烯中的一种,或其至少两种的组合一起使用,特别优选与乙烯或丙烯,特别优选乙烯一起使用。进一步优选的是,聚合物基于各自的聚合物,由50%重量或更多,优选70%重量或更多,特别优选85%重量或更多的主要单体组成,并且基于各自的聚合物,由小于50%重量,优选小于30%重量,特别优选小于15%重量的共聚单体组成。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方案设计,并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2,其中内聚合物层基于内聚合物层的总重量,含有至少30%重量,优选至少40%重量,更优选基于内聚合物层的总重量计至少50%重量,更优选至少60%重量,更优选至少70%重量,最优选至少75%重量的聚合物,其中聚合物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备。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方案设计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3,其中内聚合物层包括混合物,混合物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和另外的聚合物产生。另外优选的聚合物是聚乙烯(PE)。优选的PE是LDPE。优选地,混合物包含另外的聚合物,分别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另外的聚合物的重量为1-70%重量,优选1-50%重量,更优选1-40%重量,更优选10-30%重量。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方案设计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14,其中承载层优选地包括选自硬纸板、纸板和纸张中的一种材料,或其至少两种的组合。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例设计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15,其中阻挡层优选地包括由塑料、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中选择的一种材料,或者至少其中两个的组合。优选的金属是铝。优选的塑料是EVOH和/或聚酰胺。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例设计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16,其中承载层包括至少一个孔,其中孔至少被承载层和内聚合物层覆盖,并且内聚合物层应是孔覆盖层。优选地,孔进一步用粘附促进层和/或聚合物外层覆盖。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例设计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17,其中第一距离,与内聚合物层的层厚度相比,优选地在1.1至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2至4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3至3.5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距离是粘附促进层的层厚度。
根据前述任一实施方案设计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方案18,其中将片状复合材料卷成具有至少2个,优选至少3个,更优选至少4个,更优选至少5个,更优选至少10个,最优选至少15个层的片状复合材料。在该方法中,片状复合材料优选形成为一体的。片状复合材料优选以螺旋图案沿着线圈的横截面滚动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方法1的实施例1,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a)提供复合前体,其包含作为层序列的层:
i)一外聚合物层,
ii)在外聚合物层之后的一承载层,以及
iii)在承载层之后的一阻挡层;
b)在所述阻挡层上背离所述承载层的一侧上叠加粘附促进层;
c)在所述粘附促进层上背离所述阻挡层的一侧上叠加内聚合物层;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包括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和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
A)与阻挡层相邻,以及
B)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
I)邻近内聚合物层,
II)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III)具有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的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根据片状复合材料1的一个实施例,形成和/或排列优选的外部聚合物层。根据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形成和/或排列优选的承载层。根据片状复合材料的实施例,形成和/或布置优选的阻挡层。根据片状复合材料1的一个实施例,形成和/或排列优选的粘附促进层。根据片状复合材料1的实施例,形成和/或排列优选的内聚合物层。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的实施方案2,根据实施例1构造,其中在距离外表面粘附促进层,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一层水平中的粘附促进层,具有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5%至95%;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的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构造,其中在方法步骤b)和/或方法步骤c)中,叠加包括一挤出。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的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3构造,其中方法步骤b)中的挤出包括共挤出至少第一聚合物熔体、第二聚合物熔体和第三聚合物熔体;其中在方法步骤b)之前,所述第一聚合物熔体由第一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所述第二聚合物熔体由第二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所述第三聚合物熔体由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其中所述第一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所述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一种优选的多个聚合物颗粒是颗粒。所以优选的多个聚合物颗粒是颗粒。优选地,第一、第二和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基于官能化聚烯烃,官能化聚烯烃通过共聚获得,共聚包括至少一种不饱和烃作为主要单体,优选至少一种α-烯烃,特别优选至少一种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的其中一个和其至少两种的组合的α-烯烃,特别优选乙烯或丙烯,最优选乙烯和至少一种带有杂原子的共聚单体,优选至少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官能团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所述官能团选自羧酸基团、羧酸基团、羧酸酐基团中的一个或其至少两种的组合,更优选至少一种共聚单体,其选自丙烯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衍生物或双键羧酸酐如马来酸酐中的一个,以及至少其中两种的组合。在本文中,优选第一聚合物熔体的聚合物、第二聚合物熔体的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熔体的聚合物相对于共聚单体相对于主单体的含量彼此不同。在本文中,进一步优选,在方法步骤b)中,将第一聚合物熔体施加到阻挡层上,将第三聚合物熔体施加到第一聚合物熔体的层上,并且将第二聚合物熔体施加到第三聚合物熔体,其中共聚单体相对于聚合物中主要单体的含量从第一聚合物熔体超过第三聚合物熔体降至第二聚合物熔体。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4其中之一的方法1获得的片状复合材料2的实施例1。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容器前体1的实施例1,包括根据实施例1至17其中之一的片状复合材料1,或根据实施例1的片状复合材料2,其中所述片状复合材料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相邻折叠表面的至少一个折叠,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折叠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密封件与相应的另一子部分连接。
对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做出的贡献是提供了方法1的实施例1,其包括以下过程步骤:
a)提供根据其实施例1至18之一的片状复合材料1,或提供根据其实施例1的片状复合材料2;
b)折叠所述片状复合材料以形成具有至少两个相邻折叠表面的折叠;以及
c)通过密封将所述至少两个折叠表面的至少一个子部分连接到相应的另一子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2的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构造,其中在折叠期间,片状复合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具有10至50℃的温度,优选15至45℃的温度,更优选20至40℃的温度。优选的折叠方法是冷折叠和/或热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2的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构造,其中通过选择照射,与热固体材料接触,诱发机械振动和与热气接触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来执行所述密封。热固体材料优选的温度高于密封剂的熔融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2的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3构造,其中在方法步骤a)中的片状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折痕,并且在方法步骤b)中折叠沿着折痕进行。优选地,片状复合材料包含至少2个折皱,优选至少3个折皱,更优选至少4个折皱,最优选至少10个折皱。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可通过根据实施例1至4之一的方法2获得的容器前体2的实施例1。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密闭容器1的实施例1,其中容器包括根据其实施例1至17其中之一的片状复合材料1,或者根据实施例1的片状复合材料2。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方法3的实施例1,其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提供根据其实施例1的容器前体1,或提供根据其实施例1的容器前体2;以及
b)通过闭合工具闭合所述容器前体。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3的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构造,其中容器前体在关闭之前用食品填充。优选地,容器前体是具有固定纵向接缝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被侧向压缩、固定和分离,并通过折叠形成和密封或胶合形成开口容器。在固定、分离和折叠形成底部之前,食品可能已经被填充在容器中。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通过根据其实施例1或2的方法3可获得的容器2的实施例1。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根据其实施例1至18其中之一的片状复合材料1的用途1,或根据其实施例1的片状复合材料2的用途1,实施例1用于制造容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提供了用于根据其实施例1的容器1用于用途2,或根据其实施例1的容器2的用途2,用于将食品引入容器。
层序列
层序列的层之间连接在一起。这里使用的术语“接合”或“复合”包括超过范德华力吸引力的两个物体的粘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层序列中,这些层可以间接地一个接一个,即具有一个或至少两个中间层,或者直接地一个接一个,即没有中间层。然而,如果层或表面彼此相邻,则在这些层或表面之间不存在另外的层。在片状复合材料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阻挡层直接相邻并因此直接接合到粘合促进层。此外,外部聚合物层可以直接连接到承载层,但是在它们之间也可以存在额外的物品,例如以附加的聚合物层的形式,其中优选为相邻的连接。如上所用的表述“包含层序列”是指所指定的层至少以指定的顺序存在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该表述不一定意味着这些层直接彼此相邻。
聚合物层
随后,术语“聚合物层”是指外聚合物层和内聚合物层。外聚合物层或内聚合物层的优选聚合物是聚烯烃。聚合物层可以包含其它组分。聚合物层优选通过挤出方法引入或施加到片状复合材料上。聚合物层的附加组分优选在聚合物熔体作为层施加期间不会不利地影响聚合物熔体行为的组分。附加组分可以是无机化合物,例如金属盐或其它塑料,或其它热塑性材料。然而,另外的组分还可以是填料或颜料,例如炭黑或金属氧化物。用于附加组分的合适的热塑性材料特别是那些由于其良好的挤出行为而易于施加的热塑性材料。其中,通过链聚合获得的聚合物是合适的,特别是聚酯或聚烯烃,其中环烯烃共聚物(COC)、多环烯烃共聚物(POC),特别是聚乙烯和聚丙烯是特别优选的,聚乙烯是最优选的。在聚乙烯中,HDPE、MDPE、LDPE、LLDPE、VLDPE和PE以及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是优选的。也可以使用其中至少两种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合适的聚合物层具有在1至25g/10min范围内,优选在2至20g/10min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5至15g范围内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熔体流动速率)/10min,并具有在0.890g/cm3至0.980g/cm3的范围内,优选在0.895g/cm3至0.975g/cm3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900g/cm3至0.970g/cm3的范围内的密度。聚合物层优选具有至少80至155℃的熔融温度,优选90至145℃的熔融温度,特别优选95至135℃的熔融温度。优选地,阻挡层和承载层之间的片状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层,优选聚烯烃层,优选聚乙烯层。更优选地,复合材料前体包括在阻挡层和承载层之间的聚合物层,优选聚烯烃层,优选聚乙烯层。上述关于聚合物层的说明书也适用于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前体的这些聚合物层。
外聚合物层
对于外聚合物层,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所有聚合物可用作片状复合材料。通常具有5至25μm,特别优选8至20μm,最优选10至18μm范围内层厚度的外部聚合物层,尤其包括具有热塑性的材料。在本文中,优选的热塑性聚合物特别是具有80至155℃的熔融温度,优选90至145℃的熔融温度,特别优选95至135℃的熔融温度。
任选地,除了热塑性聚合物之外,外聚合物层还可以包含无机填料。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所有固体材料可以用作无机填料,优选颗粒固体,尤其能够改善塑料内的热分布,从而提高塑料的密封性的颗粒固体。通过无机固体筛分分析(D50)测定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10μm,优选为0.5~5μm,特别优选为1~3μm。二价或四价金属的金属盐或氧化物应优选无机固体。钙、钡或镁的硫酸盐或碳酸盐或二氧化钛,优选碳酸钙,可以被作为它的一个例子。然而,在本文中,分别基于外聚合物层,外聚合物层应至少包含60%体积,优选至少80%体积,特别优选至少95%体积的热塑性聚合物。
通过链聚合获得的聚合物,特别是聚烯烃,其中环烯烃共聚物(COC)、多环烯烃共聚物(POC),优选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特别适合作为用于外聚合物层的热塑性聚合物。最优选地,外聚合物层包含聚乙烯。通过聚合物的DIN 1133(190℃/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1~25g/10分钟,优选为2~9g/10分钟,特别优选为3.5~8g/10分钟的至少两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混合物。
在聚乙烯中,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优选HDPE、MDPE、LDPE、LLDPE和PE以及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通过DIN 1133(190℃/2.16kg)测定的聚合物的MFR优选在3至15g/10min范围内的,优选在3至9g/10min范围内的,特别优选在3.5至8g/10min范围内的。关于外聚合物层,优选密度(根据ISO 1183-1:2004)在0.912至0.950g/cm3范围内的,MFR在2.5至8g/10min范围内的和在熔融温度(根据ISO 11357)在96至135℃范围内的聚乙烯。与外聚合物层相关的其它优选聚乙烯密度在0.900至0.960g/cm3范围内的(根据ISO 1183-1:2004)。优选地,外聚合物层包含相对于外部聚合物的总重量为50至95%,或优选60至90%,或优选70至85%重量范围内的LDPE。外聚合物层在其主膨胀方向上以片状方式沿片状复合材料的方向上展开。因此,主膨胀方向的表面之一形成外聚合物层的表面和相对表面,外聚合物层的下表面。外聚合物层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优选彼此平行设置的。此外,顶表面和底表面彼此之间成一定角度,优选小于90°的,优选小于45°的,或优选小于20°的角度,沿外聚合物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膨胀延伸。
内聚合物层
内聚合物层基于热塑性聚合物,如上文对外聚合物层的描述,其中内聚合物层可以像外聚合物层一样包含颗粒无机固体材料。然而,优选内部聚合物应包含相对于内部聚合物的总重量至少70%重量,优选至少80%重量,特别优选至少95%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内聚合物层相对于内部聚合物的总重量包含至少30%重量,特别优选至少40%重量,最优选至少50%重量的聚烯烃,优选为聚乙烯,聚烯烃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乙烯优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mPE)制备。进一步优选地,内聚合物层包含mLLDPE。
优选地,内聚合物层的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的密度(根据ISO 1183-1:2004)应在0.900至0.930g/cm3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900至0.920g/cm3范围内,最优选在0.900至0.910g/cm3范围内的。MFR(ISO 1133,190℃/2.16kg)优选在4至17g/10min范围内,特别优选在4.5至14g/10min范围内,最优选在6.5至10g/10min范围内。
借助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
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优选是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烯烃,优选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mPE)。优选的mPE是mLLDPE。
载体层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载体层可以常规地由对于本目的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合于的任何材料制成,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给予容器延展稳定性,使容器在填充状态时基本上能保持它的形状。除了许多塑料之外,基于植物的纤维物质,特别是纤维素,优选有一定尺寸的、漂白和/或未漂白的纤维素,特别优选纸张和硬纸板。载体层的每平方米重量优选在120至450g/m2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30至400g/m2范围内的,最优选在150至380g/m2范围内的。优选的硬纸板通常由一层或多层组成,并且可以在一面或两面上涂覆一层或多层面漆。优选的硬纸板的残留水分含量相对于硬纸板的总重量小于20%重量,优选2至15%重量,特别优选4至10%重量。特别优选的硬纸板由若干层组成。进一步优选地,硬纸板在面向空气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层,特别优选至少两层顶层,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为“涂层”。在造纸中,“涂层”主要描述了含有无机固体颗粒的液相,优选含有白垩、石膏或粘土的溶液,将其施加到硬纸板的表面。优选的硬纸板还具有在100至360J/m2,优选120至350J/m2,特别优选135至310J/m2范围内的Scott Bond值。通过上述区域,可以提供一种复合物,在其外可容易的并具有低公差的折叠具有高度不渗透性的容器。
优选地,至少一个聚合物层,更优选外聚合物层和/或内聚合物层,或优选所有熔融温度低于阻挡层的熔融温度的聚合物层。阻挡层由聚合物制成是特别有效的。因此,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聚合物层,特别是内聚合物层和外聚合物层的熔融温度与阻挡层的熔融温度相差至少1K,特别优选至少10K,还更优选至少50K,更优选相差至少100K。温度差的优选仅为使得不会导致阻挡层的熔化,特别是在折叠过程中塑料阻挡层的熔化。
阻挡层
作为阻挡层,可以使用看起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适合于此目的的任何材料,其对氧气应具有足够的阻挡效果。阻挡层优选选自
a.一塑料阻挡层;
b.一金属层;
c.一金属氧化物层;或者
d.上述a.至c.里面至少两个组成的一组合物。
根据选择方案a.选择塑料阻挡层作为阻挡层,其优选含有至少70%重量,特别优选至少80%重量,最优选至少95%重量的至少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为此目的已知的塑料,特别是具有适于包装容器的香味和气体阻隔性的。可能的塑料,特别是热塑性塑料,这里为携带N或O的塑料,可以是它们本身,也可以是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根据本发明,选择的塑料阻挡层的熔融温度应在155至300℃范围内,优选在160至280℃范围内,特别优选在在170~270℃范围内。
塑料阻挡层优选具有在2至120g/m2范围内,优选在3至60g/m2范围内,特别优选在4至40g/m2范围内,并且进一步优选为6至30g/m2的表面重量。进一步优选地,塑料阻挡层可以通过熔融,例如通过挤出,特别是层挤出获得。塑料阻挡层也可优选通过层压引入片状复合材料中。箔优选结合到片状复合材料中。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选择能通过从塑料的溶液或分散体中分离而获得塑料阻挡层。
合适的聚合物优选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使用光散射测定,其重均分子量在3×103至1×107g/mol范围内,优选在5×103至1·106g/mol范围内,特别优选在6·103至1·105g/mol范围内。特别考虑选择聚酰胺(PA)或聚乙烯乙烯醇(EVOH)或其混合物作为合适的聚合物。
聚酰胺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合用于本发明用途的所有PA,特别是PA 6、PA6.6、PA 6.10、PA 6.12、PA 11或PA 12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PA 6和PA 6.6是特别优选的,其中PA 6是最优选的。PA 6,例如可以通过购买商品名的商品获得。其他适合的是无定形聚酰胺,例如MXD6、Grivory和PA。优选的是,PA具有在1.01至1.40g/cm3范围内的密度,优选在1.05至1.30g/cm3范围内,更优选在1.08至1.25g/cm3范围内的密度。更优选的PA其粘度值在130至185ml/g范围内的,优选在140至180ml/g范围内的。
合适的EVOH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用于本发明用途的EVOH。包括在多个不同实施方案中由EVAL Europe NV、Belgium以商品名为EVALTM销售的那些,例如EVALTM F104B或EVALTM LR171B。优选的EVOH具有至少一种、两种、几种或所有以下性质:
-乙烯含量在20至60mol%,优选25至45mol%范围内的;
-密度在1.0至1.4g/cm3,优选1.1至1.3g/cm3范围内的;
-熔点在155至235℃,优选165至225℃范围内的;
-MFR值(如果TS(EVOH)<230℃,210℃/2.16kg;如果210℃<TS(EVOH)<230℃,230℃/2.16kg)在1~25g/10min范围内,优选在2~20g/10min范围内;
-氧渗透速率在0.05-3.2cm3·20μm/m2·天·atm范围内,优选在0.1-1cm3·20μm/m2·天·atm范围内。
根据选择方案b.选择金属层作为阻挡层。原则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产生对光和氧的高度不渗透性的所有金属适合作为金属层。根据优选实施例,金属层可以作为箔或作为沉积层存在,例如在物理气相沉积之后。金属层优选为连续层。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金属层具有在3至2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优选在3.5至12μm范围内的厚度,并且特别选在4至10μm范围内的厚度。
选择的金属优选铝、铁或铜。铁层优选可以是钢层,例如以膜的形式。金属层优选含铝的层。铝层可以由铝合金构成,例如AlFeMn、AlFe1.5Mn、AlFeSi或AlFeSiMn。其纯度通常为97.5%或更高的,优选98.5%或更高的,这两个数字都与总铝层有关。在特定实施例中,金属层由铝箔组成。合适的铝箔具有大于1%,优选大于1.3%,特别优选大于1.5%的弹性,和大于30N/mm2,优选大于40N/mm2,特别优选大于50N/mm2的拉伸强度。在移液管测试中,合适的铝箔具有大于3mm,优选大于4mm,特别优选大于5mm的液滴尺寸。用于制造铝层或箔的合适的合金可以通过购买由Hydro Aluminum Deutschland GmbH或Amcor FlexiblesSingen GmbH制造、销售的EN AW 1200,EN AW 8079或EN AW 8111获得。在金属箔作为阻挡层的情况下,可以在金属箔和相邻聚合物层之间的金属箔的一侧和/或两侧上设置粘附促进层。
根据选择方案c.优选金属氧化物层作为阻挡层。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所有金属氧化物层,并且认为适于实现对光、蒸气和/或气体产生阻挡效果的所有金属氧化物层,都可作为金属氧化物层。基于上述金属的铝、铁或铜的金属氧化物层,以及基于钛或氧化硅化合物的金属氧化物层是特别优选的。金属氧化物层,例如通过借助于气相沉积用金属氧化物涂覆塑料层,例如定向聚丙烯膜,而产生。优选的方法是物理气相沉积法。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金属氧化物层的金属层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塑料层与金属层构成的层复合材料。这样的层,例如通过借助于气相沉积用金属涂覆塑料层,例如定向聚丙烯膜,来产生。优选的方法是物理气相沉积法。
孔/开启辅助
为了便于打开本发明的容器或片状复合材料,承载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孔。在特定实施例中,孔至少被阻挡层和至少被内聚合物层覆盖,以作为孔覆盖层。优选的是片状复合材料,其中承载层包括至少一个孔,其至少被阻挡层、内聚合物层和粘合促进层覆盖。因此,孔覆盖层通过由孔形成的表面,优选至少30%,特别优选至少70%,特别优选至少90%部分彼此接合。在特定实施例中,优选地,孔穿透整个复合材料并且被孔密封封闭件或打开装置覆盖。关于第一优选实施例,设置在承载层中的孔可以具有合适的形式,用于适合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不同封闭物、吸管或打开辅助装置。通常,片状复合材料或具有片状复合材料的容器的开口,至少通过破坏部分覆盖孔的孔覆盖层来进行。这种破坏可以通过切割、压入容器或从容器中拉出来进行。破坏可以通过可打开的封闭件或吸管进行,所述吸管被推动穿过覆盖孔的孔覆盖层,通常设置在孔的上方。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复合材料的承载层包括多个穿孔形式的孔,其中各个孔至少被阻挡层和内聚合物层覆盖,以作为孔覆盖层。然后可以通过沿着穿孔撕开来打开由这种复合材料制成的容器。这种用于穿孔的孔优选通过激光产生的。当金属箔或金属化箔用作阻挡层时,使用激光束是特别优选的。也可以通过机械穿孔工具(通常具有刀片)引入穿孔。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片状复合材料在至少单孔的区域中经受热处理;在多个孔以承载层中的穿孔形式存在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在孔的边缘周围执行该热处理。热处理可以通过辐射、热气体、固体热接触、机械振动,优选通过超声波或通过这些措施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来进行。特别优选地,热处理通过辐射,优选通过电磁辐射,特别优选通过电磁感应或也通过热气体进行。在每种情况下选择的最佳操作参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在辐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适于软化塑料的辐射类型。优选的辐射类型是IR、UV射线和微波。优选的振动模式是超声波。在也用于片状复合材料的IR焊接的IR射线的情况下,提及的波长范围为0.7至5μm。此外,可以使用在0.6至小于1.6μm的波长范围内的激光束。IR射线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合适的发射体产生。在1-1.6μm范围内的短波发射器优选是卤素聚光灯。在>1.6至3.5μm范围内的中波发射器优选是金属箔发射器。石英加热器通常用作>3.5μm范围内的长波发射器。激光器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因此,使用波长范围为0.8至1μm的二极管激光器,约1μm的Nd:YAG激光器和约10.6μm的CO2激光器。还使用频率范围为10至45MHz,通常功率范围为0.1至100kW的高频技术。
在使用超声波的情况下,优选以下辐射参数:
P1频率在5至100kHz范围内,优选在10至50kHz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5至40kHz范围内;
P2振幅在2~100μm范围内,优选在5~70μm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0~50μm范围内;
P3振动周期(作为振动体,例如超声波发生器或电感器作用在具有振动接触的片状复合材料上的周期)在50~1000ms范围内,优选在100~600ms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50~300ms范围内。
为了适当地选择辐射或振动条件,考虑塑料的固有共振并选择接近它们的频率是有利的。
在与固体材料的接触加热,例如,可以使用直接与片状复合材料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片状复合材料的热板或加热模具进行。热空气可以通过适当的鼓风机出口开口或喷嘴或其组合引导到片状复合材料上。接触加热和热气体经常同时使用。因此,例如,由具有用于热气体流过的适当开口的片状复合材料形成的管的保持装置,可以通过与保持装置的壁和热气体接触来加热片状复合材料。此外,管的加热还可以通过用管保持器固定管并且通过设置在外壳壳体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热气喷嘴将气体流动到待加热的管的区域上来实现。
粘附促进层
所有的塑料,通过产生离子键或共价键或两种类型的键,产生适当官能团的官能化,从而使相应其它层的表面牢固结合,可被认为是粘合剂。优选为官能化聚烯烃,其通过至少一种不饱和烃作为主要单体的聚合作用获得,优选至少一种α-烯烃,更优选至少一种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的其中一个和其种至少两种的组合,特别优选乙烯或丙烯,特别优选乙烯与至少一种带有杂原子的共聚单体的组合,优选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官能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所述官能团选自羧酸基团、羧酸基团的盐、羧酸酐基团的其中之一和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特别优选的共聚单体选自丙烯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衍生物或双键羧酸酐,例如马来酸酐,的其中之一及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优选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EMAH)、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它们可通过购买DuPont销售的或ExxonMobile Chemicals销售的商品获得。片状复合材料中的粘附促进层LTapl优选层厚度高于内聚合物层LTapl层厚度。特别优选的是,粘附促进层LTapl的层厚度比聚合物内层LTapl的层厚度高1.1至5倍,或优选1.2至4倍,或者优选1.3至3.5倍。粘附促进层和内聚合物层的总厚度优选在10至120μm范围内,优选在15至80μm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8至60μm范围内。各个两层之间的优选层厚度由上述因素产生。
根据本发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与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正在减少。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值优选通过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距离的单调递减函数来描述。优选的单调递减函数是阶跃函数。另一个优选的单调递减函数是严格单调递减函数。严格单调递减函数的斜率优选随着距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优选粘附促进层,或其中包含的聚合物之一,或粘合促进材料的第一峰值在1750至1650cm-1的波数范围内。这是由C=O基团的振荡产生的。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聚合物在1400至1500cm-1的波数范围内显示对应于CH2振荡的另外的峰值。各光谱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被确定为在1750至165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峰高与在1400至150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峰高的比率。因此,C=O振荡被标准化为来自相同光谱的CH2振荡。这种标准化的C=O振荡是待测定的C=O基团最大吸收。此外,根据C=O基团的振荡的峰高与CH2基团的振荡的峰高的比率,可以得出基于共聚单体的聚合物中重复单元的量与基于主单体的聚合物中重复单元的量的比值。C=O基团吸收最大值越小,相对于各聚合物或粘附促进层中的基于主单体的重复单元,基于共聚单体的重复单元的比例越低。与聚合物相同,这也适用于粘附促进层。特别地,C=O基团最大吸收越小,与在粘附促进层中的基于主单体的重复单元相比,基于共聚单体的重复单元的比例越低。优选地,以下适用:基于共聚单体的重复单元与粘附促进层中的基于主单体的重复单元的比例,沿着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的直线减小。随着这种降低,优选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具有基于共聚单体的重复单元。随着这种降低,也优选降低在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步骤中受到影响。本文中关于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粘附促进层减少的陈述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适用。
优选地,粘附促进层通过共挤出过程获得。优选的共挤出是挤出,同时使用至少2个,优选至少3个,优选至少4个挤出机。优选地,通过在一个施加步骤中将促进粘附的至少两种不同材料(也称为粘附促进材料)施加到阻挡层的表面上,使得它们至少部分共混,共同形成粘附促进层。因此,优选至少两种粘附促进材料同时施加到相应的表面。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粘附促进层成形期间形成粘附促进层的所有粘合促进材料。优选地,粘附促进材料可以在施加到表面之前接触在一起,优选在形成粘附促进材料的层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熔融状态下组合各种材料,实现了各种材料的至少部分共混。这区分了因而这样施加的层中粘附促进层,其中一个接一个地施加,其中一个层已经硬化。优选地,在粘附促进层中沿其层厚度施加至少两种粘附促进层材料时产生C=O基团最大吸收值的梯度。通过施加至少两种处于熔融状态的粘附促进层材料,两种材料彼此共混,使得它们不形成两个单独的层,但可以被认为是单个接合层。为了形成粘附促进层,优选将至少两种,优选至少3种,更优选至少4种,最优选至少5种聚合物熔体引入进料块,通过形成聚合物熔体的层状结构彼此接触,然后以熔融和接触的状态施加到阻挡层上。所述至少两种粘附促进层材料优选为上述官能化聚烯烃,通过至少一种不饱和烃作为主要单体和至少一种带有杂原子的共聚单体的共聚获得,其中所述单独粘附促进层材料关于共聚单体相对于主单体的含量彼此不同。为了确保粘附促进层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朝向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减小,在共挤出过程中,至少两个促进层材料以这样的方式施加,使得这些材料的施加顺序取决于相应的粘附促进层材料的官能化聚烯烃中的共聚单体的含量。在这样做时,具有最高共聚单体含量的官能化聚烯烃优选直接施加到阻挡层上,随后是进一步官能化的聚烯烃或具有逐渐降低的共聚单体含量的进一步官能化的聚烯烃,共聚单体含量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相应层区域的官能化聚烯烃中主要单体的含量限定。
附加聚合物层
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上述层之间,除非另有说明,可以存在附加的粘附促进层,但也可以存在其它塑料或聚合物层,例如通过指定某些层或表面彼此相邻。用于附加塑料或聚合物层的材料优选与对于内聚合物层或外聚合物层所规定的材料相同。优选地,在承载层和阻挡层之间设置附加的粘附促进层。附加的粘附促进层可以以与粘附促进层相同的方式构造或由其它材料制成。附加的粘附促进层的厚度优选小于粘附促进层的厚度的5至15倍,优选7至13倍,更优选9至11倍。该材料还优选选自用于粘附促进层的材料组。优选地,附加的粘附促进层的材料在该层的厚度上具有恒定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然而,附加的粘附促进层也可以以前述粘附促进层的形式在承载层和阻挡层处具有不同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优选地,附加的粘附促进层在阻挡层侧比在载体层侧具有较高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另外,可以将另一保护层施加到外聚合物层的背离承载层的一侧。因此,优选聚碳酸酯层作为保护层。
C=O基团吸收最大值
本文中指定的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最大吸收值和第三C=O基团最大吸收值的值的范围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有助于解决本发明的目的。此外,以这样的方式选择数值范围,使得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和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可以总是以这样的方式选择,以便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并且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低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并且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第二C=O基团最大吸收。因此,第一至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其它两个必须从它们各自的值的范围中选择,使得它们满足上述条件。这适用于值范围的所有偏好水平。不同的偏好水平不应混合。因此,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值应当总是选自相同的优选数值范围。
附着力
根据本发明,载体层、外聚合物层、内聚合物层或阻挡层(优选其中至少两个)与相应的下一层之间的粘合力优选至少0.5N/15mm,优选至少0.7N/15mm,特别优选至少0.8N/15mm。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聚合物层和承载层之间的粘合力优选至少0.3N/15mm,优选至少0.5N/15mm,特别优选至少0.7N/15mm。进一步优选的是,阻挡层和内聚合物层之间的粘合力为至少0.8N/15mm,优选至少1.0N/15mm,特别优选至少1.4N/15mm。阻挡层和粘附促进层之间的粘合力优选至少1.8N/15mm,优选至少2.2N/15mm,特别优选至少2.8N/15mm。在片状复合材料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各层之间的粘附力被强烈地发展,使得在硬纸板作为承载层的情况下,粘附试验导致承载层中的撕裂,即所谓的纸板纤维撕裂。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复合材料的方法1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相邻层的粘合性,优选在涂布期间对其进行表面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或用臭氧处理尤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作为用于表面之外合适的处理方法。然而,也可以是能想到导致在处理层的表面上形成官能团的其它方法。在特定实施例中,这些工艺中的至少一个用于金属层的层压,特别是金属箔的层压。
聚烯烃
优选的聚烯烃是聚乙烯和/或聚丙烯。优选的聚乙烯是选自LDPE、LLDPE和HDPE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另一种优选的聚烯烃是间聚烯烃。合适的聚乙烯具有在1至25g/10min范围内,优选在2至20g/10min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5至15g/10min范围内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熔体流动速率),其密度在0.910g/cm3至0.935g/cm3的范围内,优选在0.912g/cm3至0.932g/cm3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915g/cm3至0.930g/cm3
m-聚合物
m-聚合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茂金属是其中中心金属原子排列在两个有机配体如环戊二烯基配体之间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优选的m-聚合物是m-聚烯烃,优选m-聚乙烯和/或m-聚丙烯。优选的m-聚乙烯选自mLDPE、mLLDPE和mHDPE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挤出
在挤出中,通常将聚合物加热至210至330℃的温度,该温度是在挤出机喷嘴出口下方的熔融聚合物膜上测量的。挤出可以通过专业专业人员已知的市场销售的挤出工具进行,例如挤出机、挤出机螺杆、进料块等。在挤出机的末端,优选具有开口,聚合物熔体通过该开口被挤压。开口可以具有允许聚合物熔体挤出到复合材料前体的任何形状。因此,开口可以是正方形、椭圆形或圆形。开口优选具有漏斗的狭缝的形状。在该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实施通过狭缝进行。狭缝的长度优选为0.1~100m,更优选为0.5~50m,特别优选为1~10m。此外,狭缝优选具有在0.1至20mm范围内,优选在0.3至10mm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5至5mm范围内的宽度。在施加聚合物熔体期间,优选狭缝和复合材料前体相对于彼此可以移动。因此,通过复合材料前体相对于狭缝移动的选择是一种优选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优选在施加期间拉伸聚合物熔体,其中该拉伸优选在熔体路径进行,最优选在单轴熔体路径上进行。为此,将该层通过熔融挤出机以熔融状态施加到复合材料前体上,并且仍然以熔融状态施加层,然后优选在单轴方向上拉伸以在这个方向获得聚合物取向。随后,使涂层冷却以进行热定形。在本文中,特别优选的是,通过至少以下施加步骤进行拉伸:
b1.作为熔体膜的熔融聚合物通过至少一个挤出机喷嘴狭缝以排出速度Vdis.排出;
b2.熔体膜施加到复合材料前体,复合材料前体相对于至少一个挤出机喷嘴狭缝以移动速度Vc.p.移动。
其中Vdis.<Vc.p.,特别是,Vc.p大于Vdis.的倍数在5至200的范围内,优选在7至1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至50的范围内,最优选在15至35的范围内。Vc.p.优选至少大于100m/min,更优选至少大于200m/min,最优选至少大于350m/min,但通常不大于1300m/min。在通过上述拉伸工艺将熔体层施加到复合材料前体之后,使熔体层冷却以进行热定形,其中允许该冷却优选通过与表面接触冷却,其中表面保持在5至50℃的温度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0至30℃的范围内。如上所述,在热定形之后,如果可以在至少一个孔的区域中热处理片状复合材料以消除聚合物的取向,则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将排出的表面冷却至低于在该表面或其边缘中提供的聚合物的最低熔融温度的温度,然后至少使表面的边缘与该表面分离。冷却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并且适合于此目的的任何方式进行。在此也可以优选上述热定形。然后至少使边缘与表面分离。分离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并且似乎适合于此目的的任何方式进行。分离优选通过刀、激光束或水射流或其中两者的组合进行,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刀,特别是具有剪刀状切割作用的刀。
片状复合材料的折叠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容器坯料的方法2,折叠优选在10至50℃,优选15至45℃,特别优选在20至40℃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如果片状复合材料的制作在上述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则可以实现。折叠工具,优选与片状复合材料一起,具有在上述范围内的温度。为此,折叠工具不具有加热功能。相反,可以冷却折叠工具和/或片状复合材料。此外,折叠优选在最高温度50℃下进行冷却折叠,并且步骤(c)中的接合优选在大于50℃,优选大于80℃,特别优选大于120℃的温度下的热密封发生。上述条件,特别是温度优选地也适用于折叠的紧邻周围部件进行,例如在折叠工具的壳体中。在根据本发明2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冷折叠或冷折叠与热密封组合,在折叠期间形成的在低于100°,优选低于90°,特别优选低于70°,最优选低于50°的角度μ下使用。角度μ由两个相邻的折叠表面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折叠”应被理解为一种操作,其中优选地通过折叠工具的折叠边缘在折叠的片状复合材料中产生形成角度的细长折痕。为此,片状复合材料的两个相邻表面经常弯曲,甚至朝向彼此弯曲。折叠产生至少两个相邻的折叠表面,然后可以通过至少部分地区域连接以形成容器区域。根据本发明,接合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措施来实现,并且其尽可能使得气密和水密的接合成为可能。连接可以通过密封或胶合或两种措施的组合来实现。在密封的情况下,通过液体和固化产生接合。在胶合的情况下,在待接合的两个物体的界面或表面之间形成连接的化学键。在密封或胶合的情况下,通常有利的是将待密封或粘合的表面彼此压在一起。
密封温度优选选择为使得参与密封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性聚合物,优选聚合物层的聚合物作为熔体存在。因此,密封温度比相应聚合物的熔融温度高至少1K,优选至少5K,特别优选至少10K。另外,密封温度不应太高,以免过分强烈地不必要地负载聚合物,使得它们失去其固有的材料性质。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2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折叠表面形成小于90°,优选小于45°,特别优选小于20°的角度μ。折叠表面通常被折叠到这样的程度,即在折叠结束时它们彼此叠置。如果相互叠置的折叠表面随后彼此连接以便形成容器底部和容器顶部,其构造为山形或平坦的,则这是特别有利的。关于山形构造,可以参考已公开专利WO 90/09926 A2。
食物产品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人类消费的所有食品和动物饲料都可作为食品。优选的食品是5℃以上形态为液体的食品,例如乳制品、汤、调味汁和非碳酸饮料。容器或容器坯料可以以各种方式填充。一方面,在填充之前,食品和容器或容器坯料可以通过合适的措施尽可能地单独灭菌,例如用H2O2、UV辐射或其它合适的高能辐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处理容器或容器坯料,并且通过加热食品,然后将其填充到容器或容器坯料中。这种类型的填充通常被称为“无菌填充”,并且根据本发明是优选的。除了或代替无菌填充,在容器或容器坯料已被填充食物之后加热容器或容器坯料以便减少细菌数量是广泛的。这优选通过巴氏灭菌或高压灭菌进行。通过该程序,可以使用较少无菌的食品和容器或容器坯件。
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然而,优选具有立方体结构的容器。容器可以完全由片状复合材料形成或者具有两部分或多部分结构。在多部分结构的情况下,除了片状复合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例如塑料,其可以特别地用于容器基部和容器顶部。然而,优选容器形成为来自片状复合材料的其表面的至少50%的程度,优选至少70%的程度,更优选至少90%的程度。容器还可以具有用于排空内容物的装置。这可以例如由塑料形成并且附接到容器的外部。该装置通过直接注射成型而集成到容器中。根据优选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具有至少1个,优选4至22个或更多个边缘,特别优选7至12个边缘。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边缘”通过折叠表面形成的部分构成。作为示例,我们可以将容器的两个壁表面的细长接触区域限定为“边缘”。在容器中,容器壁优选地表示由边缘包围的容器的表面。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容器的内部包含食品。
容器前体
优选的容器前体具有壳或管或两者的形状。另一种优选的容器前体包括开放的顶部和/或开放的底部。在优选的容器前体中,内聚合物层向内转向。
测量方法
在本发明中使用以下测量方法。除非另有说明,测量在环境温度为25℃,环境空气压力为100kPa(0.986atm),相对湿度为50%下进行。
MFR值
MFR值根据ISO 1133标准(除非另有说明,在190℃和2.16kg下)测量。
密度
密度根据ISO 1183-1测量。
熔点
熔融温度通过DSC方法ISO 11357-1,-5测定。仪器校准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使用以下测量进行:
-铟温度-起始温度,
-铟熔化温度,
-锌温度-开始温度。
PA的粘度数
PA的粘度数根据标准ISO 307在95%硫酸环境中测量。
氧气渗透速率
氧渗透速率根据标准ISO 14663-2附录C在20℃和65%相对湿度下测定。
纸板水分含量
纸板的水分含量根据标准ISO 287:2009测量。
附着力
为了确定两个相邻层的粘附力,将它们连接到在40mm/min的测量期间旋转的可旋转辊上的90°剥离试验装置,例如Instron的“德国旋转轮固定装置”。将样品预先切成15mm宽的条。在样品的一侧上,层彼此分离,并且将分离的端部夹持在垂直向上的牵引装置中。用于确定张力的测量装置被施加到牵引装置。在辊旋转时,测量将层彼此分离所需的力。该力对应于层彼此的粘附力,并且表示为N/15mm。单独层的分离可以例如通过机械地实现,或通过特定的预处理,例如通过将样品在加热至60℃的30%乙酸中浸泡3分钟来实现。
C=O基团吸收最大值
C=O基团吸收最大值通过ATR-红外光谱法进行测量。
a)粘附促进层的制备
为此目的,首先制备含有粘附促进层的片状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层序列创建截面,其垂直于层序列方向进行。这是通过由切片机产生的切割完成的。
b)多个聚合物颗粒的制备
对于聚合物颗粒的测量,需要使用刀通过聚合物颗粒的截面产生平滑表面。所获得的表面应该完全覆盖分光镜的测量区域。将样品的切割表面放置在测量表面上并且牢固地压在其上。为了测定各种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如本文所述随机选择和测量来自多个聚合物颗粒的10个聚合物颗粒。根据10个测量结果,计算表示多个结果的平均值。
c)ATR-红外光谱
借助于FT-IR显微镜(赛默飞世尔科技NicoletTM iNTM 10 MX热红外线成像显微镜,产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分析切割平面。这里,在对粘附促进层进行测量的情况下,通过识别阻挡层来确定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的位置。记录在2000~100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处的待测样品的ATR光谱,分辨率为4cm-1。图7,例示了用于不同测量的多个这样的光谱,下文将对此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测量的光谱包括在1650至1750cm-1的波数范围内测量的吸收/吸光度的第一最大值。该第一最大值是由C=O基团的振荡引起的。另外,光谱包括在1400至1500cm-1的波长范围内的另一最大值。该附加最大值对应CH2振荡。C=O基团吸收最大值确定为第一最大值与额外最大值的比值。因此,C=O振动由来自相同光谱的CH2振荡归一化产生。这种标准化的C=O振荡是待测定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
C=O基团吸收最大值=Imax(1650-1750cm-1)/Imax(1400-1500cm-1)
在根据本发明的粘附促进层中,对于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不同距离的不同测量位置,第一最大值结果的不同高度,其中附加最大值(CH2振荡)近似恒定。术语C=O基团吸收最大值是指在不同光谱中的归一化的C=O基团最大值,其在不同的测量位置或不同的样品(例如不同的颗粒)测量。
下面在实施例和附图中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各附图表示:
图1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2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片状复合材料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3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片状复合材料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4根据本发明,根据测量位置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粘附促进层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测量结果;
图5a)根据本发明粘附促进层的C=O基团最大吸收值的示意性阶跃函数,位于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的直线上的位置;
图5b)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直线的片状复合材料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沿着该直线可以测量图5a)中所示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图6根据本发明,在距离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一定距离处的另外的粘附促进层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示意性阶跃函数;
图7各种聚合物的ATR-IR光谱;
图8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前体的示意图;
图9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示意图;
图10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容器前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容器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图1示出了通过片状复合材料100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片状复合材料100包括作为层序列的层的外聚合物层101,随后是载体层102,随后是聚乙烯层103,随后是阻挡层104,随后是粘附促进层105,随后是内聚合物层106。粘附促进层105包括粘附促进层107的外表面和粘附促进层108的内表面。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与阻挡层104相邻,并且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内聚合物层106相邻,并且其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此外,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第一距离109。第一距离109等于100μm。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1.7。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22。外部聚合物层101相对于LDPE的外部聚合物层101构成100%重量,并且其表面重量为20g/m2。承载层102的表面重量为210g/m2,由来自StoraEnso AG公司的液体包装板Stora Enso Natura T duplex制成。承载层102的特征在于双涂层,其Scott Bond值为200J/m2,残留水分含量为7.5%。聚乙烯层103的特征在于表面重量为22g/m2,由LDPE组成。另一层可以位于聚乙烯层103和阻挡层104(未示出)之间,其100%重量由来自构成,并且表面重量为3g/m2。阻挡层104具有6μm的层厚度并且由来自Hydro Aluminum Deutschland GmbH的铝EN AW 8079组成。粘附促进层105具有90g/m2的表面重量,100μm的层厚度,并且相对于来自Exxon Mobil Corporation的EscorTM5100和来自IneosGmbH的M21N430的粘附促进层105的各自50%的重量组成。通过共挤出制备粘附促进层105。为此目的,产生最初的EscorTM5100的聚合物熔体和的聚合物熔体。将两种聚合物熔体放在一起并在进料块中接触。接触的聚合物熔体一起挤出到阻挡层104上。因此,当制造粘附促进层105时,在过渡段中部分混合EscorTM5100和的熔融。在过渡部分之外,粘附促进层105在面向阻挡层104主要由EscorTM5100组成的部分,并且在面向内聚合物层106主要由组成的部分。内聚合物层106的表面重量为22g/m2,层厚度为10μm,由PE共混物组成。相对于PE共混物,PE共混物包含约80%重量的mLDPE和20%重量的LDPE。
根据本发明,图2示出了通过另一片状复合材料100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图2的片状复合材料100是图1的片状复合材料100,但是具有不同的粘附促进层105。粘附促进层105包括粘附促进层107的外表面和粘附促进层108的内表面。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与阻挡层104相邻,并且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邻近内聚合物层106,其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此外,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第一距离109。第一距离109等于100μm。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1.7。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22。粘附促进层105的特征还在于,在第一层级201处的第三级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具有距离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 50μm的第二距离202。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9。粘附促进层105的表面重量为90g/m2,粘附促进层105的总重量的33.3%重量分别来自Exxon Mobil公司的EscorTM5100;Exxon Mobil Corporation的EscorTM6000;IneosGmbH的通过共挤出制造粘附促进层105。为此目的,首先制备EscorTM5100的聚合物熔体和EscorTM6000的聚合物熔体和的聚合物熔体。将三种聚合物熔体放在一起并在进料块中接触。接触的聚合物熔体一起挤出到阻挡层104上。因此,当制造粘附促进层105时,在过渡区域中部分混合EscorTM5100和EscorTM6000的熔融;以及在另一过渡区域中混合EscorTM6000和的熔融。在过渡区域之外,粘附促进层105主要由面向EscorTM5100的阻挡层104的部分组成;在中心部分主要是EscorTM6000;以及面向主要由构成的内聚合物层106的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图3示出了通过另一片状复合材料100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图3的片状复合材料100是图1的片状复合材料100,但是具有不同的粘附促进层105。粘附促进层105包括粘附促进层107的外表面和粘附促进层108的内表面。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与阻挡层104相邻,并且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内聚合物层106相邻,并且其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此外,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第一距离109。第一距离109等于100μm。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1.9。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2。粘附促进层105的特征还在于,在第一层级201处的第三级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25μm的第二距离202。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9。粘附促进层105的特征还在于,其在另一层级301中具有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中在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75μm的第三距离302。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5。粘附促进层105的表面重量为100g/m2,并相对于来自Exxon MobilCorporation的EscorTM5100的粘;来自Exxon Mobil Corporation的EscorTM6000;来自IneosGmbH的以及来自IneosGmbH的各自具有粘附促进层105的总重量的25%重量。通过共挤出制造粘附促进层105。为此,首先生产每种EscorTM5100、EscorTM6000、的聚合物熔体。将四种聚合物熔体放在一起并在进料块中接触。接触的聚合物熔体一起挤出到阻挡层104上。因此,当制造粘附促进层105时,在过渡区域中部分混合EscorTM5100和EscorTM6000的熔融;在第二过渡区域中部分混合EscorTM6000和的熔融;以及在第三过渡区域中混合的熔融。在过渡区域之外,粘附促进层105主要由面向EscorTM5100的阻挡层104的部分组成;在粘附促进层的内部部分108之后的部分,主要为并且在面向内聚合物层106的部分,主要为M21N430。
根据本发明,图4示出了粘附促进层105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测量结果,其源自测量位置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的距离。距离为0的测量位置位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上。距离100μm的测量位置在粘附促进表面的内表面108上。图4示出了在粘附促进层105内,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对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变低。
根据本发明,图5a)示出了粘附促进层105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示意性阶跃函数,在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的直线501的位置上。位置0对应于粘附促进层的外侧107。图5a)中的虚线标记了对应于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的位置。阶跃函数包括3个阶跃500,并且是单调递减,但是不严格的单调递减。第一阶跃500(从左开始)是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第三阶跃500(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的位置处的值)之下是第二C=O基团最大吸收值。第二阶跃500(从左数第二个)是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第三阶跃500(左起第三个)上是第四个C=O基团吸收最大值。图5a)中所示的值属于图5b)中的片状复合材料100的粘附促进层105。
根据本发明,图5b)示出了通过具有线501的片状复合材料100的层序列的示意性横截面,沿着该线可以测量图5a)所示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外聚合物层101、承载层102、聚乙烯层103、阻挡层104和内聚合物层106类似于图1中所描述的那些层。粘附促进层105由4种不同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组成。为了产生粘附促进层105,共挤出4种不同的EAA共聚物熔体。在这种情况下,丙烯酸含量从第一共聚物熔体经第二和第三共聚物熔体降至第四共聚物熔体。
根据本发明,图6示出了距离粘附促进层107的外表面107一段距离的另一个粘附促进层105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的示意性阶跃函数。距离0对应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图6中的虚线标记对应于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的距离。阶跃函数包括4个步骤500,并且是单调递减,但不是严格的单调递减。粘附促进层105由5种不同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组成。为了产生粘附促进层105,共挤出5种不同的EAA共聚物熔体。在这种情况下,甲基丙烯酸含量从第一共聚物熔体经第二、第三和第四共聚物熔体降至第五共聚物熔体。
图7示出了各种聚合物的ATR-IR光谱。对于各种共聚物(具有乙烯丙烯酸(EAA)和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作为共聚单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含量显示在括号之间。根据本发明,在纯共聚物上而不是在粘附促进层105上测量所示的光谱。图7仅仅是ATR-红外光谱的说明。测量在2000~1000cm-1的波数范围内,以4cm-1的分辨率进行。波数范围1750-1650cm-1中的最大值由C=O基团的振荡产生。另外,图7包括在1400至150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另一组最大值。这些额外的最大值对应于CH2振荡。各光谱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由在1750至165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峰值与在1400至1500cm-1的波数范围内的峰值的比率确定。因此,C=O振荡因而在与CH2振荡相同的光谱上被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C=O振荡是待测定的无因次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可以看出,各种共聚物之间的峰高在1750至1650cm-1的波长范围内不同,而峰高在1400至1500cm-1的波长范围内大致恒定。
根据本发明,图8示出了容器前体800的示意图。容器前体800包括图1的片状复合材料100。此外,容器前体800包括折叠801,折叠801具有相邻的第一折叠表面802和第二折叠表面803。第一折叠表面802和第二折叠表面803彼此重叠并且通过在密封部分804中的密封而彼此连接。密封部分804表示容器前体800的纵向接缝。图8中的容器前体800 8是壳形的。
根据本发明,图9示出了容器900的示意图。容器900是封闭的并且包围内部空间901,其包含腰果苹果汁作为食品。如图2所示,容器900包括作为壁的片状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图10示出了用于生产片状复合材料100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包括提供复合材料前体的步骤a)1001,所述复合材料前体包括层序列:
外聚合物层101,跟在外聚合物层101之后的承载层102,跟随承载层的聚乙烯层103,跟随在聚乙烯层之后的另外的聚合物层,以及在另一聚合物层之后的阻挡层104。外聚合物层101由相对于LDPE的外聚合物层101的100%的重量组成,并且其表面重量为20g/m2。承载层102的表面重量为210g/m2,由来自Stora Enso AG公司的液体包装板Stora EnsoNatura T duplex制成。承载层102的特征在于双涂层,Scott Bond值为200J/m2,残留水分含量为7.5%。聚乙烯层103的特征在于表面重量为22g/m2,由LDPE组成。另一聚合物层由来自IneosGmbH的Novex M21N430的另一聚合物层的100%重量组成,并且表面重量为3g/m2。阻挡层104具有6μm的层厚度并且由来自Hydro Aluminum Deutschland GmbH的铝EN AW8079组成。在方法1000的方法步骤b)1002中,阻挡层104在背离承载层102的一侧上由粘附促进层105覆盖。这通过共挤出3个乙烯-丙烯酸,或不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含量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完成。3种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是来自Exxon Mobil Corporation的EscorTM5100;来自Exxon Mobil Corporation的EscorTM6000;和来自IneosGmbH的通过共挤出3种上述共聚物的熔体来进行粘附促进层105对阻挡层104的施加。在过程步骤c)1003中,粘附促进层105通过在远离阻挡层104的一侧上的内聚合物层106挤出而覆盖。内聚合物层106的表面重量为10g/m2,层厚度为10μm,并且由PE共混物组成。PE共混物包含各自相应于PE共混物的70%的重量mLDPE和30重量%的LDPE。因此,获得了粘附促进层105,其包括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和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与阻挡层104相邻,并且具有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内聚合物层106相邻,并且具有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此外,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第一距离109。第一距离109等于100μm。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1.7。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2。粘附促进层105还具有,在第一层级201处的第三级C=O基团吸收最大值,其具有距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 50μm的第二距离202。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为0.9。粘附促进层105的表面重量为90g/m2
图11示出了用于制造容器前体800的本发明的方法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包括方法步骤a)1101:提供根据图1的片状复合材料100;方法步骤b)1102:折叠片状复合材料100以形成具有至少两个邻接的折叠表面802和803的折叠801;和处理步骤c)1103:通过密封将至少两个折叠表面802、803的至少部分区段804与另一个部分区段804接合。在处理步骤c)1103中,形成了容器前体800的纵向接缝。步骤b)1102中的折叠为冷折叠,并且步骤c)中的密封通过经由超声波发生器传输的超声波的热密封进行。
根据本发明,图12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图9的容器900的方法1200的流程图。方法1200包括方法步骤a)1201:提供容器前体800。容器前体800包括图2的片状复合材料100。此外,容器前体800包括具有邻接的折叠表面802和803的折叠801。两个折叠表面802、803相邻于折叠801,折叠801覆盖了密封部分804。在密封部分804中,在两个折叠表面802和803之间存在密封连接。容器前体是管状的。在方法1200的处理步骤b)1202中,容器前体800通过闭合工具闭合。为此,容器前体800被侧向压缩、固定,并且管状容器前体800的一部分在管的方向上分离。该部件通过折叠成形,以及密封或胶合获得底部部分,该部分是封闭的。这将创建一个开放的容器。开放的容器通过折叠形成,以及密封或胶合获得顶部部分,其被封闭以获得密闭容器900。
根据本发明,图13示出了用于生产容器900的另一处理1200的流程图。图13中的处理1200是图12中的处理,其中图13中的处理包括处理步骤a)1201和b)1202之间的另一处理步骤1301。在进一步的处理步骤1301中,将食品产品、火腿肉汤填充到容器前体800中。在管状容器前体800的一部分分离之前进行填充。
参考号列表
100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
101 外聚合物层
102 承载层
103 聚乙烯层
104 阻挡层
105 粘附促进层
106 内聚合物层
107 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
108 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
109 第一距离
201 第一层级
202 第二距离
301 附加层级
302 第三距离
500 级别
501 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的直线
800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前体
801 折叠
802 第一折叠表面
803 第二折叠表面
804 密封部
900 根据本发明的密封容器
901 内部空间
1000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1001 用于制造片状复合材料的方法的处理步骤a)
1002 用于制造片状复合材料的方法的处理步骤b)
1003 用于制造片状复合材料的方法的处理步骤c)
1100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前体的方法
1101 用于制造容器前体的方法的处理步骤a)
1102 用于制造容器前体的方法的处理步骤b)
1103 用于制造容器前体的方法的处理步骤c)
1200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方法
1201 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的处理步骤a)
1202 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的处理步骤b)
1301 用于填充食品的处理步骤。

Claims (35)

1.一种片状复合物(100),其中包含的层序列的层是:
a)一外聚合物层(101),
b)在所述外聚合物层(101)之后的一承载层(102),
c)在所述承载层(102)之后的一阻挡层(104),
d)在所述阻挡层(104)之后的一粘附促进层(105),以及
e)在所述粘附促进层(105)之后的一内聚合物层(106);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105)包括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和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
i)与所述阻挡层(104)相邻,以及
ii)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
A)邻近内聚合物层(106),
B)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C)具有与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的第一距离(109);
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级(201)内的所述粘附促进层(105),与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相距第二距离(202),并具有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202)等于所述第一距离(109)的5%至95%;
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1至5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大于0至1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15至4.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202)等于所述第一距离(109)的5%至20%,
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5至4.5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202)等于所述第一距离(109)的50%至95%,
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0.015至1.2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在另一层平面(301)内的所述粘合层(105),与所述粘附促进层外表面相距第三距离(302),并具有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三距离(302)比所述第二距离(202)长;
其中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促进层(105)沿着从所述粘附促进层外表面(107)至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的直线(501)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在至少两个阶段(500)中减小。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选自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中的一个,或其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是C=O基团的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C=O基团包括选自羧酸基团、羧酸基团的盐、羧酸酐基团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的官能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一种: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和第四C=O基团吸收最大值,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是官能团的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官能团是基于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的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盐、丙烯酸酯、马来酸和马来酸酐,或者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中一种单体的重复单元。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内层(106)相对于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的所述内聚合物层(106)的总重量,含有至少30%的重量。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聚合物层(106)是一混合物,包含通过茂金属催化剂产生的聚合物和另外的聚合物。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102)包含选自硬纸板、纸板和纸张,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中的一种材料。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104)包括选自塑料、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中至少两种组合中的一种材料。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102)具有至少一个孔,
其中所述孔至少被阻挡层(104)和至少被所述聚合物内层(106)覆盖,所述聚合物内层(106)作为孔覆盖层。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109)大于所述内聚合物层(106)的一个层厚度。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卷绕成具有至少两层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的线圈。
19.一方法(1000),包括处理步骤(1001,1002,1003):
a)提供复合前体,其中包含的层序列的层是:
i)一外聚合物层(101),
ii)在外聚合物层(101)之后的一承载层(102),以及
iii)在所述承载层(102)之后的一阻挡层(104);
b)在背离所述承载层(102)的一侧上在所述阻挡层(104)上叠加粘附促进层(105);
c)在背离所述阻挡层(104)的一侧上在所述粘附促进层(105)上叠加内聚合物层(106);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105)包括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和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
A)与所述阻挡层(104)相邻,以及
B)特征在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内表面(108)
I)邻近内聚合物层(106),
II)特征在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III)具有与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之间的第一距离(109);
其中所述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1000),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级(201)中的粘附促进层(105),与所述粘附促进层的外表面(107)具有第二距离(202),并具有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202)等于所述第一距离(109)的5%至95%;
其中第三C=O基团吸收最大值
a)低于第一C=O基团吸收最大值,以及
b)高于第二C=O基团吸收最大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1000),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步骤b)(1002)中,或在处理步骤c)(1003)中,或在两种处理步骤中,叠加包括挤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1000),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步骤b)(1002)中的挤出包括至少第一聚合物熔体、第二聚合物熔体和第三聚合物熔体的共挤出;
其中在处理步骤b)(1002)之前,由第一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所述第一聚合物熔体,由第二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所述第二聚合物熔体,以及由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制备所述第三聚合物熔体;
其中所述第一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三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高于所述第二多个聚合物颗粒的C=O基团吸收最大值。
23.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其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0)获得。
24.一种容器前体(80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
其中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相邻折叠表面(802,803)的至少一个折叠(801),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折叠表面(802,803)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804)通过与相应的另一个部分区段(804)的密封而接合。
25.一种方法(1100),包括处理步骤(1101,1102,1103):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18,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
b)折叠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以形成具有至少两个相邻折叠表面(802,803)的折叠(801);以及
c)通过密封将所述至少两个折叠表面(802,803)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804)与另一个部分区段(804)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的至少一部分在折叠期间具有10℃至50℃范围内的温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通过以下的一种方法进行:照射、与热固体材料接触、诱发机械振动、以及与热气接触、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100),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步骤a)(1101)中的所述片状复合材料(100)包括至少一个折痕,并且在处理步骤b)沿着折痕进行折叠。
29.一种容器前体,其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100)获得。
30.一种围绕内部空间(901)的封闭容器(900),其中所述容器(90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的片状复合材料(100)。
31.一种方法(1200),包括处理步骤(1201,1202):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24或29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前体(800);以及
b)通过闭合工具封闭所述容器前体(800)。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1200),其特征在于,在闭合带有食品的容器之前填充所述容器前体(800)。
3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的方法获得的容器。
3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8,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复合材料(100)的用途,用于制造容器。
3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0或33所述的容器(900)的用途,用于将食品填充到所述容器(900)。
CN201580036459.XA 2014-07-08 2015-07-01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Pending CN1064708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10016.2 2014-07-08
DE102014010016.2A DE102014010016A1 (de) 2014-07-08 2014-07-08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für Behälter, mit einer durch verschiedene C=O-Gruppenabsorptionsmaxima gekennzeichneten Haftvermittlerschicht
PCT/EP2015/064958 WO2016005241A1 (en) 2014-07-08 2015-07-01 A sheet-like composite, especially for containers, with an adhesion-promot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different c=o group absorption maxim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832A true CN106470832A (zh) 2017-03-01

Family

ID=5352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6459.XA Pending CN106470832A (zh) 2014-07-08 2015-07-01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57885A1 (zh)
EP (1) EP3166782B1 (zh)
JP (1) JP6397985B2 (zh)
CN (1) CN106470832A (zh)
AU (1) AU2015286974B2 (zh)
BR (1) BR112017000220B1 (zh)
DE (1) DE102014010016A1 (zh)
ES (1) ES2719580T3 (zh)
MX (1) MX2016017170A (zh)
PL (1) PL3166782T3 (zh)
RU (1) RU2016152086A (zh)
TR (1) TR201906226T4 (zh)
WO (1) WO2016005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8013116A2 (pt) * 2015-12-28 2018-12-11 Sig Technology Ag compósito em forma de folha, precursor de recipiente, processo e uso do compósito em forma de folha
WO2017207367A1 (en) * 2016-05-31 2017-12-07 Sig Technology Ag Laminate for dimensionally stable foodstuff containers having an outer polymer layer with a reflectance
DE102016213838A1 (de) * 2016-07-27 2018-02-01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mit einer biobasierten Barriereschicht
DE102016216241A1 (de) * 2016-08-29 2018-03-01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mit einer barriereschicht, deren glänzendere oberfläche nach innen weist
DE102016219119B4 (de) 2016-09-30 2020-09-03 Sig Technology Ag Rollenaufnahmeeinricht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Kontakt für eine Rolle eines flächenförmigen Verbunds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DE102017201449A1 (de) 2017-01-30 2018-08-02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mit einer Barriereschicht, die eine Barrieresubstratschicht und eine nach innen weisende Barrierematerialschicht aufweist
DE102017212142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beinhaltend eine Polymerschicht P mit einem L-Wert
DE102017212144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mit einer ersten und einer weiteren Haftvermittlerschicht, die jeweils einen Acrylatanteil aufweisen
WO2019222433A1 (en) * 2018-05-16 2019-11-2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Layered film structures, article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DE102018212798A1 (de) * 2018-07-31 2020-02-06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beinhaltend eine polymerschicht mit einem polyester und einer scherverdünnung
DE102018212799A1 (de) * 2018-07-31 2020-02-06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BEINHALTEND EINE POLYMERAUßENSCHICHT MIT EINEM POLYESTER
DE102018212797A1 (de) * 2018-07-31 2020-02-06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beinhaltend eine polymerschicht mit einem polyester und isotropem e-modul
CN118103564A (zh) * 2021-10-12 2024-05-28 维实洛克Mwv有限责任公司 高阻隔纤维素结构和纤维素容器
WO2023170320A1 (es) * 2022-03-11 2023-09-14 ULMA Packaging, S.Coop. Método de control para una máquina de envasado y máquina de envasado asociada
EP4242117A1 (en) * 2022-03-11 2023-09-13 Ulma Packaging, S.Coop. Control method for a packaging machine and associated packaging mach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226Y2 (zh) * 1985-04-17 1990-06-08
JPH07205365A (ja) * 1993-11-30 1995-08-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内容物性に優れる包装材料
CN1628965A (zh) * 2003-12-15 2005-06-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容器用层压材料及使用该层压材料的纸容器
DE102010033466A1 (de) * 2010-08-05 2012-02-09 Sig Technology Ag Verpackungsbehälter aus einem flächenförmigen Verbund mit verbesserter Haft- und Innenschichtkombin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931A (en) * 1961-06-26 1982-09-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thylene copolymers
US3658741A (en) * 1966-09-19 1972-04-25 Allied Chem Homogeneous copolymers from ethylene
US4267928A (en) * 1978-07-26 1981-05-19 Curry Byron V Jun Composite container structure
EP0079178A1 (en) * 1981-10-29 1983-05-18 N.V. Raychem S.A. Hot melt adhesive
BR9007183A (pt) 1989-03-03 1992-01-28 Fbi Brands Ltd Liquidos pereciveis acondicionaveis em caixas com topo de empena
US5108844A (en) * 1989-12-28 1992-04-28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Blended films, structures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m
US5206279A (en) * 1991-01-25 1993-04-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hod of preparing aqueous dispersions of ethylene/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interpolymers
SE9604687L (sv) 1996-12-19 1998-06-20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Förpackningslaminat, sätt att framställa förpackningslaminatet samt förpackningsbehållare
JP4249278B2 (ja) * 1997-08-01 2009-04-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紙容器
US6500514B1 (en) * 2000-08-29 2002-12-31 Pechiney Emballage Flexible Europe Encapsulated barrier for flexible film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500656B1 (en) * 2001-04-03 2002-12-31 Applera Corporation Isolated human kinase proteins, nucleic acid molecules encoding human kinase proteins, and uses thereof
US20040105994A1 (en) * 2002-12-03 2004-06-03 Pang-Chia Lu Thermoplastic film structures with a low melting point outer layer
US7125929B2 (en) * 2004-05-11 2006-10-24 Equistar Chemicals, Lp Adhesive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clarity for coextruded barrier films
SE528259C2 (sv) * 2004-12-22 2006-10-03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Förpackningslaminat, sätt i samband med tillverkning därav, film för dess tilverkning samt en förpackningsbehållare
AU2008201776A1 (en) * 2008-04-22 2009-11-05 Amcor Limited Corrugated paperboard
CN102470626B (zh) * 2009-07-08 2015-07-08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牢固的包装层压材料,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包装容器
DE102010006036A1 (de) * 2010-01-27 2011-07-28 Sig Technology Ag Behälter für Nahrungsmittel aus einem aluminiumfreien flächenförmigen Verbund mit einem überzogenen Loch als Teil eines Verschluss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226Y2 (zh) * 1985-04-17 1990-06-08
JPH07205365A (ja) * 1993-11-30 1995-08-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内容物性に優れる包装材料
CN1628965A (zh) * 2003-12-15 2005-06-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容器用层压材料及使用该层压材料的纸容器
DE102010033466A1 (de) * 2010-08-05 2012-02-09 Sig Technology Ag Verpackungsbehälter aus einem flächenförmigen Verbund mit verbesserter Haft- und Innenschichtkombination
CN103209833A (zh) * 2010-08-05 2013-07-17 Sig技术股份公司 由具有改进的粘合层和内层组合的片状组合物制备的包装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29256A (ja) 2017-10-05
EP3166782B1 (en) 2019-02-20
RU2016152086A (ru) 2018-08-08
PL3166782T3 (pl) 2019-08-30
DE102014010016A1 (de) 2016-01-14
TR201906226T4 (tr) 2019-05-21
BR112017000220B1 (pt) 2021-08-24
ES2719580T3 (es) 2019-07-11
MX2016017170A (es) 2017-06-29
EP3166782A1 (en) 2017-05-17
AU2015286974B2 (en) 2017-11-16
JP6397985B2 (ja) 2018-09-26
BR112017000220A2 (pt) 2018-01-16
WO2016005241A1 (en) 2016-01-14
US20170157885A1 (en) 2017-06-08
AU2015286974A1 (en)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0832A (zh) 一种片状复合材料,尤其用于容器,具有以不同的c=o基团最大吸收为特征的粘附促进层
CN209365510U (zh) 片状复合材料,包含片状复合材料的容器前体和密闭容器
CN103209833B (zh) 由具有改进的粘合层和内层组合的片状组合物制备的包装容器
CN103747956B (zh) 具有升高的维卡软化温度的中间层的鲁棒平面复合材料
CN103702830B (zh) 具有不同维卡软化温度的塑料层的平面复合材料
JP6717814B2 (ja) 特に食品包装のための、酸化防止剤の割合を減らしたm−ポリオレフィン層を有するシート状コンポジット
CN109249668A (zh) 片状复合材料,特别用于生产尺寸稳定的食品或饮品容器,包含具有一个l值的聚合物层p
CN106458358B (zh) 容器前体,特别用于制造食品容器,有剥离的边缘区域的层压体,边缘区域部分折回其自身
CN107073868A (zh) 容器前体,特别是食物容器的制造,由包含塑料气体和香气隔离物的层压板及剥离的边缘区域组成,其部分折叠在自身上
CN103180142B (zh) 由容器坯制成的、具有通过拉伸热处理聚合物层得到的改善的开启性能的容器
CN108472925A (zh) 片状复合材料,特别适用于尺寸稳定的食品容器的包装层压件,具有聚合物内层,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
CN103189208B (zh) 通过辊制成的、具有通过拉伸热处理聚合物层得到的改善的开启性能的容器
CN104379349B (zh) 具有不同阻尼性能的塑料层的平面复合材料
CN109476131A (zh) 用于生产具有生物基阻挡层的尺寸稳定的食品容器的片状复合材料
CN108472931A (zh) 片状复合材料,特别适用于尺寸稳定的食品容器的包装层压件,具有聚合物中间层,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
CN106457675B (zh) 一种用于封闭容器前体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7346297U (zh) 容器前体及密封容器
JP2022527824A (ja) 着色塗布物に重ね合わされた外側ポリマー層を有する、特に寸法安定性のある食品容器の製造のためのシート状複合体
CN107000872A (zh) 装置,特别是用于封闭由具有被刮削和折叠的边缘区域的层压板制成的食品容器的头部区域
JP2007136969A (ja) レトルト食品用包装容器及び包装積層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