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3870B - 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63870B CN106463870B CN201580032371.0A CN201580032371A CN106463870B CN 106463870 B CN106463870 B CN 106463870B CN 201580032371 A CN201580032371 A CN 201580032371A CN 106463870 B CN106463870 B CN 1064638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ard
- auxiliary
- card slot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5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onsisting of at least two resilient arms contacting the same counter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4—Resiliently-mounted rigid socke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该卡槽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能够多点连接设置于卡上的一个卡端子。本发明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设置在用于电子设备的卡槽的壳体,以与存储有各种信息或数据的卡连接,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包括:主端子,其数量与设置在卡上的卡端子的数量对应,以与卡端子连接;辅助端子,其与主端子连结并有选择地与主端子连接的同一个卡端子连接;以及连结部,其连结主端子和辅助端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例如移动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多点连接(multiple access)在卡上设置的单个卡端子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在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卡中,SIM卡内置有动作移动终端所需的大部分信息,特别是,SIM卡除内置有密码等用户个人信息外,还有包括电话号码、网络号码等相关的加密数据。因此,移动终端在内置于主体的主印制电路板上设有SIM卡槽,并且设计为使得SIM卡与SIM卡槽电连接连接。
在SIM卡槽中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设置在SIM卡上的卡端子连接。卡端子与卡槽的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如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0919948号(下文称为“现有文献”)中,一个连接端子连接一个卡端子。
根据该现有文献,在壳体中设置的连接端子的数量与设置在SIM卡上的卡端子的数量相同,连接端子的触点部从壳体的底面向上突出以与SIM卡的卡端子连接。
如在该现有专利中一样,如果设置在SIM卡槽上的连接端子与设置在SIM卡上的卡端子数量相同,如果设置在SIM卡槽上的一些连接端子损坏,则在彼此间信号不能被正确地传输,从而不可避免导致产品不良。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0919948号(2009.10.01公告)。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通过具有能够与安装在卡上的一个卡端子建立多点连接的多个触点而能够可靠地与卡端子连接。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为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卡槽的壳体,以与存储各种信息或者数据的卡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主端子,与设置在卡上的卡端子在数量上对应地设置,以与卡端子连接;辅助端子,与主端子连结并有选择地连接在主端子连接的相同的卡端子;以及连结部,连结主端子和辅助端子。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连结部形成有弹性加强孔,所述弹性加强孔使主端子和辅助端子能够顺畅地弹性变形而不塑性变形。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从连结部向前一体地延伸,弹性加强孔偏向连结部的中心的左侧或右侧形成,以使从中心线L到一侧边缘的宽度小于从中心线L到另一侧边缘的宽度,其中,中心线L从前后方向经由弹性加强孔的中心。
连结部的弹性加强孔的左右侧部分朝向前方左右宽度变窄。
弹性加强孔朝向连结部的前方左右宽度变宽。
连结部的到弹性加强孔的左右侧部分中,从弹性加强孔的中心线L的宽度小的一侧位于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中长度长的端子的后方,从弹性加强孔的中心线的宽度大的另一侧位于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中长度短的端子的后方。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中长度短的端子的左右宽度小于长度长的端子的左右宽度。
当卡或卡适配器插入或拔出时,辅助端子先接触卡或卡适配器并下降,辅助端子引导经由连结部连结于辅助端子的主端子下降。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包括:向上倾斜部,从连结部延伸,并朝向前端斜向上倾斜地形成而自身具有弹性;以及向下倾斜部,从向上倾斜部的前端为顶点,斜向下倾斜地延伸。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的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同的触点高度。
主端子的触点以及辅助端子的触点形成在前后不同的位置。
辅助端子形成为比主端子长,且在壳体上设置成辅助端子的前端比主端子的前端低。
当安装在壳体时,辅助端子的前端设置成比壳体的内侧底面低。
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从连结部的前端中心彼此分离地形成。
主端子形成为从连结于连结部的部分到触点之前的部分的左右宽度变窄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具有以下效果。
第一,与设置在SIM卡上的各个卡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被分为主端子和辅助端子,形成了与卡端子连接的多个触点,从而即使由于主端子的损坏等原因连接状态不良,由于辅助端子也与卡端子连接,所以能够防止连接端子和卡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从而保持了产品的可靠性。
第二,由于主端子和辅助端子形成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且在连结部上形成有弹性加强孔,从而当SIM卡插入卡槽或从卡槽拔出时,连接端子便于弹性变形,能够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由此能够长期保持产品质量。
第三,因为从卡或卡适配器拔出时,辅助端子先接触卡或卡适配器而下降,从而辅助端子引导经由连结部连结的主端子的下降,所以卡或卡适配器能够方便地插入或拔出,而不会卡在端子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概要地示出了SIM卡插入卡槽的状态的图,其中,所述卡槽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主视图。
图5为用箭头示出了图3中的各个端子的宽度与连结部的两侧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为梯形梁和矩形梁的应力分布图。
图7为示出卡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8至图11为示出了卡适配器从已插入卡槽的状态再拔出的过程的图,其中,卡槽设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端子。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示出应力趋势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图1为概要地示出了SIM卡插入卡槽的状态的图,其中,所述卡槽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卡槽1包括壳体100、连接端子200以及金属壳体300。
在壳体100中形成端子变形开口101,以在插入SIM卡2时能够使连接端子200被SIM卡2下压而发生弹性变形。
连接端子200的后端部埋设于壳体100,前端部经由壳体100的端子变形开口101露出,以与SIM卡2的卡端子2a连接。连接端子200包括:主端子210,其与卡端子2a连接,主端子210的数量对应于设置在SIM卡2上的卡端子2a的数量;以及辅助端子220,其与主端子210连接,从而即使主端子210损坏也能够保持与卡端子2a的连接。
如图所示,因为主端子210和辅助端子220同时与同一个卡端子2a连接,所以即使主端子210损坏,辅助端子220也保持与卡端子2a之间的连接(即使在辅助端子损坏时主端子也保持与卡端子的连接),但是不限于此,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先只有主端子210与卡端子2a连接,当主端子210损坏时辅助端子220才与卡端子2a连接。此外,主端子210与辅助端子220可以同时与卡端子2a连接,也可以仅主端子210与卡端子2a连接,这取决于插入的卡的厚度差异等因素。
主端子210的触点以及辅助端子220的触点都位于壳体100的内侧底面的上方,使得在SIM卡2插入之后能够与卡端子2a连接。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主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200包括:主端子210、辅助端子220、连结部230以及埋设部240。
主端子210包括:第一向上倾斜部211,其由于朝向前端向上倾斜地形成而自身具有弹性;第一向下倾斜部212,其以第一向上倾斜部211的前端为顶点向下倾斜地延伸;以及第一触点213,其形成在第一向上倾斜部分211的前端顶点,用于与卡端子2a连接。第一向上倾斜部211不以一直线形状形成,而是以向上弯曲一次的形状形成,以提供更大的弹性。
辅助端子220包括:第二向上倾斜部221,其由于向前端向上倾斜地形成而自身具有弹性;第二向下倾斜部222,其以第二向上倾斜部221的前端为顶点向下倾斜地延伸;以及第二触点223,其形成在第二向上倾斜部221的前端顶点,用于与卡端子2a连接。
连结部230将主端子210的后部和辅助端子220的后部连接,主端子210与辅助端子220从连结部230的前端的中心分支。弹性加强孔231形成在连结部230上,以增加主端子210和辅助端子220的弹性。当主端子210和辅助端子220变形时,由于存在所述弹性加强孔231,因此主端子210和辅助端子220将顺畅地弹性变形而不会塑性变形。
埋设部240从连结部230的后端朝向主端子210和辅助端子220的两侧延伸,从而在进行壳体100和连接端子200的包覆成型(over molding)时,埋设部240被埋设而固定于壳体100。
辅助端子220的第二触点223位于主端子210的第一触点213的前方,第二个触点223的高度低于第一触点213的高度。此外,辅助端子220形成为比主端子210长,辅助端子220的前端位于主端子210的前端的下方。
附图标记250为加强筋(reinforcing bead),加强筋250跨连结部230和各个端子210、220形成,以加强各个端子210、220的接触力(接触压力)。
图5为用箭头示出了图3中的各个端子的宽度与连结部的两侧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为梯形梁和矩形梁的应力分布图。
主端子210的长度比辅助端子220的长度短,且主端子210的左右宽度小于辅助端子220的左右宽度,因此两端子210、220的接触压力可以保持相等或近似。通过使两个端子210、220的接触压力之差最小化,能够使两个端子210、220的接触电阻(电特性)的差异最小化。
如下面的数学公式1所示(悬臂下垂量公式),施加在梁上的载荷(在连接端子称为接触压力)F与长度L的立方根成反比但与梁的左右宽度b成正比。
数学公式1
δ=F L3/3EI=4F L3/Eb t3
(δ:梁的下垂量,F:施加在梁上的载荷,L:梁的长度,E: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I:截面的二次矩,b:梁的左右宽度,t:梁的高度)
基于上述公式1,通过使两个端子210、220的长度形成为彼此不同且使两个端子210、220宽度形成为彼此不同,它们可被赋予相等或近似的接触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借助端子接触压力能够去除形成在端子的接触部上的杂质或氧化膜,在促进电导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接触压力低于所需的压力,则即使存在物理接触,电也不会流动或者接触电阻将增加,从而存在不必要的发热(火灾)风险。
弹性加强孔231形成在连结部230上,以增加端子210、220的弹性,由于弹性加强孔231的左右宽度形成为从后端向各端子210、220的前端增大的梯形,所以位于弹性加强孔231的左右侧的部分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朝向各个端子210、220的前端侧减小。即,连结部230中位于弹性加强孔231的左右侧的部分形成为朝向端子210、220的前端侧宽度减小的梯形。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a)所示,当俯视时具有梯形形状的梁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应力分布整体上均匀,而如图6(b)所示,当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的梁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应力分布不均匀。
从这些应力分布图就能够确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应力在连结部230的左右侧部分整体上均匀分布,所以能够消除塑性变形的危险。
此外,因为弹性加强孔231从连结部230的中心偏向一侧形成,所以从前后通过弹性加强孔231的中心的中心线L到连结部230的一侧边缘的宽度b1小于从中心线L到连结部230的另一侧边缘的宽度b2。
连结部230的两侧部的宽度差异在使两个端子210、220的接触压力相等或近似方面起很大作用。尤其是,如图5所示,优选地,连接部230的两侧部中,从弹性加强孔231的中心线L宽度窄的连结部230的侧部形成在两个端子210、220中长度长且宽度宽的辅助端子220的后方,且从弹性加强孔231的中心线L的宽度较宽的连结部230的侧部形成在两个端子210、220中长度短且宽度窄地主端子210的后方时,能够防止端子210、220的塑性变形。
换句话说,通过在连结部230上形成的弹性加强孔231的梯形形状,以及连结部230中位于弹性加强孔231的两侧部分的宽度与两个端子210、220的宽度成反比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端子的塑性变形。
主端子210形成为从连结部230分支的位置到第一触点213形成的部分之前左右宽度逐渐变窄的形状,以能够使弹性变形平滑地发生。为此,位于辅助端子220的相反侧的侧部倾斜地形成。
图7为示出卡适配器的俯视图,图8至图11为示出了卡适配器从已插入卡槽的状态再拔出的过程,其中,卡槽设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端子。
SIM卡以各种尺寸制造并使用,包括mini SIM卡、micro SIM卡以及nano SIM卡。由于这些卡在尺寸上不同,因此相应的卡槽的尺寸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如果根据这些的卡提供各自不同的卡槽,则产品的成本上升,为此已经开发并使用了卡适配器(card adapter)3,其能够在同一个卡槽中使用大SIM卡和小SIM卡。即,大SIM卡时直接使用而无需适配器,而小SIM卡时配合卡适配器使用。
当移动通信终端出库时,通常以卡适配器结合于卡槽的状态出库。此外,有时在使用时SIM卡不与SIM卡适配器结合,而只将卡适配器与卡槽结合。
如图7所示,在卡适配器3上设有卡结合开口3a,以供SIM卡插入并结合,因为连接端子沿插入方向倾斜地形成,所以当卡适配器3插入卡槽时,卡适配器3能够顺畅地插入而不被连接端子阻挡。然而,如果卡适配器3从卡槽中拔出时,不仅卡适配器3的卡结合开口3a卡在连接端子的端部不容易拔出,而且有可能因拔出时用力过大而连接端子变形损坏。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辅助端子220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当连接端子200安装在壳体100上时,主端子210的前端位于壳体100的内侧底面上方,辅助端子220的前端位于壳体100的内侧底面的下方。
当卡适配器3结合于卡槽1的状态下,卡结合开口3a的边缘处于不与连接端子200的前端接触的状态。即使是处于接触的状态,也不与主端子210接触,而与辅助端子22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9所示,为了拔出卡适配器3而拉动卡适配器3时,卡结合开口3a的边缘先接触辅助端子22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并向下按压辅助端子220。这样,当辅助端子220被向下按压时,与辅助端子220一体地连接的主端子210也下降,主端子210的前端下降到壳体100的内侧底面的下方。由此,卡结合开口3a的边缘不会卡在主端子210的前端。
如图10所示,当继续拉动卡适配器3时,卡结合开口3a的周围部分同时按压辅助端子220和主端子210,从而能够从卡槽1顺利的拔出。
如图11所示,在拔出卡适配器3的过程中,当卡适配器3经过了连接端子200时,包括主端子210以及辅助端子220的连接端子200因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始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因为主端子210的前端和辅助端子220的前端在壳体100内朝向里侧,所以插入卡适配器3时不存在被卡住的风险,但拔出时有被卡住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辅助端子220构成为能够引导主端子210的下降。这样的辅助端子220的作用即使在主端子210的前端和辅助端子220的前端在壳体100内朝向外侧也能够发挥。换言之,当卡或卡适配器3插入或拔出时,辅助端子220先接触卡或卡适配器3而下降,从而能够引导经由连结部230连结的主端子210的下降。
下面,对第一比较例、第二比较例、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形状的端子在受到相等大小的力时所呈现的应力(stress)趋势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形状地端子具有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两端子以及连接两个端子的连结部。应力趋势的结果如图14所示。
第一比较例是用于卡槽的端子,其中主端子和辅助端子的长度和宽度不同,且在连结部上没有形成弹性加强孔,第二比较例是用于卡槽的端子,其中主端子和辅助端子的长度和宽度不同,且在连结部上形成弹性加强孔。第二比较例中的弹性加强孔在图中显示为偏向右侧(在主端子后方)。第一实施例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槽的端子,主端子和辅助端子的长度和宽度不同,且连结部上形成的弹性加强孔在图中偏向左侧(在辅助端子后方)。
研究当连接端子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时的应力(stress)趋势,在没有弹性加强孔的第一比较例中,应力为837.138MPa,在设置有弹性加强孔但是向主端子的后方偏移的第二比较例中,应力为819.296MPa,而在弹性加强孔偏向辅助端子的后方的第一实施例中应力为802.222MPa。
检查这些分析结果,具有弹性加强孔的第二比较例以及第一实施例,可用作卡槽的连接端子,其中,当使用第一实施例时,能够增加接触的可靠性和端子的寿命,因此是优选的。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400包括主端子410、辅助端子420、连结部430以及埋设部440。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400具有的形状为主端子410的宽度朝向前端保持恒定。与第一实施例同样,辅助端子420的宽度朝向前端保持恒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结部430上不形成单独的弹性加强孔,埋设部440与第一实施例的埋设部240相同。
如上所述,基于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能以各种方式修改这些实施例。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仅排列设置各一个,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主端子的两侧均可以设置辅助端子。此外,如果在主端子的两侧上均设置辅助端子,则辅助端子的前端也可以被连接。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卡槽的壳体,以与存储有各种信息的卡连接,其中,包括:
主端子,数量与设置在所述卡上的卡端子的数量对应,与卡端子连接;
辅助端子,与所述主端子连结并有选择地与主端子连接的同一个卡端子连接;以及
连结部,连结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所述连结部形成有弹性加强孔,所述弹性加强孔使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能够顺畅地弹性变形而不塑性变形,以及
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从所述连结部向前一体地延伸,所述弹性加强孔从所述连结部的中心偏向左侧或右侧形成,以使从中心线(L)到连结部一侧边缘的宽度小于从中心线(L)到连结部另一侧边缘的宽度,其中,中心线(L)从前后方向经由所述弹性加强孔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中的所述弹性加强孔的左右侧的部分朝向前方左右宽度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强孔朝向所述连结部的前方左右宽度变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所述弹性加强孔的左右侧部分中,从所述弹性加强孔的中心线(L)起宽度小的一侧位于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中长度长的端子的后方,从所述弹性加强孔的中心线起宽度大的另一侧位于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中长度短的端子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中长度短的端子的左右宽度小于长度长的端子的左右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当卡或卡适配器插入或拔出时,所述辅助端子先接触卡或卡适配器而下降,并且引导经由所述连结部连结于所述辅助端子的所述主端子的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包括:
向上倾斜部,从所述连结部延伸,并朝向前端向上倾斜地形成而自身具有弹性;以及
向下倾斜部,以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前端为顶点,向下倾斜地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以及所述辅助端子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同的触点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的触点以及所述辅助端子的触点的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端子形成为比所述主端子长,且在所述壳体设置成所述辅助端子的前端比所述主端子的前端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当安装在所述壳体时,所述辅助端子的前端设置成比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面低。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和所述辅助端子从所述连结部的前端中心彼此分离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子形成为从连结于所述连结部的部分到触点之前的部分为止左右宽度变窄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069051 | 2013-06-17 | ||
KR1020140073663A KR101596315B1 (ko) | 2013-06-17 | 2014-06-17 | 카드 소켓용 접속단자 |
KR10-2014-0073663 | 2014-06-17 | ||
PCT/KR2015/006122 WO2015194845A1 (ko) | 2013-06-17 | 2015-06-17 | 카드 소켓용 접속단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3870A CN106463870A (zh) | 2017-02-22 |
CN106463870B true CN106463870B (zh) | 2019-02-15 |
Family
ID=5201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71269.3A Active CN104241904B (zh) | 2013-06-17 | 2014-06-17 |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
CN201580032371.0A Active CN106463870B (zh) | 2013-06-17 | 2015-06-17 | 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71269.3A Active CN104241904B (zh) | 2013-06-17 | 2014-06-17 |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236678B2 (zh) |
JP (2) | JP5798214B2 (zh) |
KR (1) | KR101596315B1 (zh) |
CN (2) | CN104241904B (zh) |
WO (1) | WO20151948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98214B2 (ja) * | 2013-06-17 | 2015-10-21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 カードソケットのための接触端子 |
CN104269691A (zh) * | 2014-08-25 | 2015-01-0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连接器 |
KR20170107196A (ko) * | 2016-03-15 | 2017-09-25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단자 걸림 방지를 위한 커넥터 장치 |
US9653859B1 (en) * | 2016-04-11 | 2017-05-16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KR101806107B1 (ko) * | 2016-10-07 | 2017-12-07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스위치의 접촉 신뢰성을 향상시킨 커넥터 장치 |
CN109326909A (zh) * | 2018-11-20 | 2019-02-12 |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度大功率卡类连接端子以及连接器 |
JP7422696B2 (ja) * | 2021-02-09 | 2024-01-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13258334B (zh) * | 2021-04-29 | 2023-07-2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飞弧结构和使用此结构的连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1381A (en) * | 1970-04-02 | 1971-12-28 | Ind Electronic Hardware Corp | Multip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2100440A (ja) * | 2000-07-21 | 2002-04-05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弾性コンタクト片 |
CN102025056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891403A (zh) * | 2011-09-16 | 2013-01-23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连接器装置 |
JP3186809U (ja) * | 2013-08-15 | 2013-10-2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CN203800225U (zh) * | 2013-08-16 | 2014-08-27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卡连接器和接触件 |
CN104241904A (zh) * | 2013-06-17 | 2014-12-24 | 莫列斯公司 |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33208A (en) * | 1963-09-06 | 1966-02-01 | Elco Corp | Contact for direct recep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
JPS443701Y1 (zh) * | 1965-06-25 | 1969-02-12 | ||
US4017143A (en) * | 1975-12-16 | 1977-04-12 | Litton Systems, Inc. | Solderless electrical contact |
JPH043701Y2 (zh) | 1986-10-29 | 1992-02-05 | ||
US4795374A (en) * | 1987-05-04 | 1989-01-03 | Molex Incorporated | Double sided edge connector |
JPH03105883A (ja) * | 1989-09-20 | 1991-05-02 | Fujitsu Ltd | コネクタ |
JPH1074568A (ja) * | 1996-06-25 | 1998-03-17 | Seiko Epson Corp | コネクタの接触端子及びカード型電子機器用コネクタ |
US5711690A (en) * | 1996-10-18 | 1998-01-27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tact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JP3286783B2 (ja) * | 1999-02-18 | 2002-05-2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ンタクト |
DE60002996T2 (de) * | 1999-03-08 | 2004-03-11 | The Whitaker Corp., Wilmington | Verbinder zur montage auf leiterplatten |
JP2001126791A (ja) * | 1999-10-26 | 2001-05-11 | Nec Gumma Ltd |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
JP3729720B2 (ja) * | 2000-09-28 | 2005-12-21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
JP4181307B2 (ja) * | 2001-01-19 | 2008-11-12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2003091700A (ja) * | 2001-09-19 | 2003-03-28 | Sony Corp | メモリカード装着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6616466B2 (en) * | 2002-02-06 | 2003-09-0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Latch for card edge socket |
JP3095043U (ja) * | 2002-12-27 | 2003-07-18 | 萬國電脳股▲ふん▼有限公司 | トレータイプのシリコ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
JP4020885B2 (ja) * | 2004-04-27 | 2007-12-1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カード用コンタクト端子 |
JP4428211B2 (ja) * | 2004-11-26 | 2010-03-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906312B2 (ja) * | 2005-10-24 | 2012-03-28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JP2007157347A (ja) * | 2005-11-30 | 2007-06-21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コンタクトアセンブリ、コンタクト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
JP4844927B2 (ja) | 2006-06-02 | 2011-12-28 | Smk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4799327B2 (ja) * | 2006-09-06 | 2011-10-26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
JP4973485B2 (ja) * | 2007-12-21 | 2012-07-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0919948B1 (ko) | 2007-12-21 | 2009-10-01 |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 심카드 커넥터 및 심카드 커넥터에 사용되는 접촉 단자 |
JP5001193B2 (ja) * | 2008-02-19 | 2012-08-15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JP4564551B2 (ja) * | 2008-05-30 | 2010-10-2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ソケット |
US7628655B1 (en) * | 2008-06-11 | 2009-12-08 | Lotes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nserting method thereof |
JP2010108880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メモリカードソケット |
JP4425987B1 (ja) * | 2009-06-10 | 2010-03-03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727776B2 (ja) * | 2010-12-14 | 2015-06-03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検出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
CN202111238U (zh) * | 2011-04-01 | 2012-01-1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JP2012221592A (ja) * | 2011-04-04 | 2012-11-12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コネクタ |
KR101146838B1 (ko) * | 2011-05-04 | 2012-05-18 | 주식회사 협진아이엔씨 | 무선단말기용 심카드 소켓 |
JP5172035B1 (ja) | 2011-09-16 | 2013-03-27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US8771018B2 (en) * | 2012-05-24 | 2014-07-0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rd edge connector |
-
2014
- 2014-05-27 JP JP2014108974A patent/JP57982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6-16 US US14/305,041 patent/US92366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6-17 KR KR1020140073663A patent/KR10159631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6-17 CN CN201410271269.3A patent/CN104241904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17 CN CN201580032371.0A patent/CN10646387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6-17 US US15/314,832 patent/US9865955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6-17 JP JP2017516625A patent/JP62953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6-17 WO PCT/KR2015/006122 patent/WO2015194845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1381A (en) * | 1970-04-02 | 1971-12-28 | Ind Electronic Hardware Corp | Multip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2100440A (ja) * | 2000-07-21 | 2002-04-05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弾性コンタクト片 |
CN102025056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891403A (zh) * | 2011-09-16 | 2013-01-23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连接器装置 |
CN104241904A (zh) * | 2013-06-17 | 2014-12-24 | 莫列斯公司 |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
JP3186809U (ja) * | 2013-08-15 | 2013-10-2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CN203800225U (zh) * | 2013-08-16 | 2014-08-27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卡连接器和接触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3870A (zh) | 2017-02-22 |
WO2015194845A1 (ko) | 2015-12-23 |
KR20140146551A (ko) | 2014-12-26 |
CN104241904A (zh) | 2014-12-24 |
KR101596315B1 (ko) | 2016-02-22 |
JP2017517864A (ja) | 2017-06-29 |
JP5798214B2 (ja) | 2015-10-21 |
CN104241904B (zh) | 2016-08-17 |
JP2015002174A (ja) | 2015-01-05 |
US20140370760A1 (en) | 2014-12-18 |
US20170194732A1 (en) | 2017-07-06 |
US9236678B2 (en) | 2016-01-12 |
JP6295376B2 (ja) | 2018-03-14 |
US9865955B2 (en) | 2018-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3870B (zh) | 用于卡槽的连接端子 | |
CN100557887C (zh) | 卡用连接器 | |
US7409225B2 (en) | Du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memory medium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with the same | |
KR101495002B1 (ko) | 카드 커넥터 및 콘택트 | |
US20150056851A1 (en) | Tray-type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receiving at least two cards simultaneously | |
CN101764300B (zh) | 连接器 | |
JP5738689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US7435117B2 (en) | Card connector | |
CN101305384A (zh) | 卡连接器 | |
CN203013979U (zh) | 连接器 | |
CN105337072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US20110250772A1 (en) | Small sized stacked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or facilitating ejection of a sim card | |
CN102074821A (zh) |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
JP2007227215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CN105186170B (zh) | 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 | |
KR20170080915A (ko) | 전자기기용 카드 소켓 | |
US20060205278A1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KR101574726B1 (ko) | 수동 카드 이젝터를 구비한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 |
CN100541918C (zh) | 卡用连接器 | |
CN112886297A (zh) | 堆叠式卡座 | |
CN101334832A (zh) | 存储卡用插座 | |
CN204834943U (zh) | 端子单元及卡用连接器 | |
CN214254790U (zh) | 堆叠式卡座 | |
CN204834958U (zh) | 一种防溃pin的导电端子及卡连接器 | |
JP2012195090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