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838A -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838A
CN106457838A CN201580025401.5A CN201580025401A CN106457838A CN 106457838 A CN106457838 A CN 106457838A CN 201580025401 A CN201580025401 A CN 201580025401A CN 106457838 A CN106457838 A CN 106457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uffer
chamber
supply
shower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5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838B (zh
Inventor
宫下荣志
武内彬
佐藤友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44800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645783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5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的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缓冲器(40)是用于利用水头差将自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供给过来的墨向喷头供给的水头差式的缓冲器。缓冲器(40)包括: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墨;墨室(45),其用于向喷头供给墨,该墨室(45)经由连通通路(49)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开闭阀(42)。当墨室(45)内的墨减少时,打开连通通路(49),当墨室(45)内的墨增加时,闭塞连通通路(49)。在墨室(45)内开设有用于将墨室(45)内的墨向用于使墨在墨室内与墨盒之间循环的循环用管引导的导出口(50)。

Description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喷墨打印机有时包括循环机构,在用于喷出墨的喷头待机时,循环机构将墨自喷头向墨盒侧引导而使墨在喷头与墨盒之间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9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循环机构中,在墨盒的出口安装三通阀,在用于将来自墨盒的墨向喷头供给的缓冲器的入口安装三通阀,利用水头差将墨自墨盒向缓冲器供给的墨供给管和用于将缓冲器侧的墨向墨盒侧引导的墨循环用管将三通阀彼此连结起来。循环机构在墨循环用管上安装有用于使墨在墨盒与缓冲器之间循环的循环用泵。在循环机构中,在进行自喷头喷出墨的打印时,三通阀使墨盒和墨供给管相连通,并使墨供给管和缓冲器相连通,且闭塞墨循环用管的两端。
在喷头待机时,循环机构的三通阀闭塞墨盒的出口和缓冲器的入口,并使墨供给管和墨循环用管相连通,循环用泵使墨在墨供给管与墨循环用管之间循环。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循环机构存在因设置价格昂贵的三通阀而使喷墨打印机的成本高涨的倾向。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循环机构中,由于在墨的循环时闭塞缓冲器的入口,因此,无法防止缓冲器内的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的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其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低成本化的墨的循环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实现第1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器,其是用于利用水头差将自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供给过来的墨向用于喷出所述墨的喷头供给的水头差式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器包括: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在所述墨室内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墨向用于使所述墨在所述墨室内与所述墨盒侧之间循环的循环用管引导的导出口。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墨室内开设有用于向循环用管引导墨的导出口,因此,在使墨在喷头与墨盒之间循环时,使墨室的墨在墨室内与墨盒之间循环。因而,能够抑制缓冲器的墨室内等的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为了使墨室内的墨在墨室内与墨盒之间循环,用于使墨循环的泵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不必在墨盒与缓冲器之间等设置三通阀,能够在维持喷头的喷嘴的弯液面的状态下使墨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并且,由于用于使墨循环的泵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能够兼顾墨向喷头的供给和墨的循环。因而,在打印时,也能够使墨循环,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并且,即使使泵的抽吸力较弱,也能够使墨循环,因此能够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能够成为,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所述导出口配置于所述墨室内的比所述连通通路的开口靠下方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导出口配置于比连通通路的开口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墨室内的墨在墨室内与墨盒之间可靠地循环。
另外,能够成为,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在缓冲器的上表面设有自所述墨盒供给墨且将供给过来的墨向所述供给室引导的墨流入口和用于将来自所述导出口的所述墨室内的墨向所述循环用管引导的墨循环口。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因此,能够利用水头差将墨向喷头供给。另外,由于在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和墨循环口,因此能够使缓冲器和墨盒容易地连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的循环方法,在该墨的循环方法中,使所述墨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头侧与墨盒侧之间循环,该喷墨打印机具有用于储存所述墨并将该墨供给至用于喷出所述墨盒的所述墨的所述喷头的墨供给路径,该喷墨打印机自该墨供给路径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墨盒、缓冲器、以及所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在使所述喷头的喷嘴和用于向缓冲器的喷头供给墨的流路相连通的状态下,自在所述缓冲器的墨室内开设的导出口将所述墨室内的墨向所述墨供给路径的供给管和所述墨盒中的一者引导。
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墨自在墨室开口的导出口向墨供给路径的供给管和墨盒中的一者引导,因此能够使墨在喷头与墨盒之间循环而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为了使缓冲器的墨室内的墨在墨室内与墨盒之间循环,用于使墨循环的泵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不必在墨盒与缓冲器之间等设置三通阀,能够在维持喷头的喷嘴的弯液面的状态下使墨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并且,由于用于使墨循环的泵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能够兼顾墨向喷头的供给和墨的循环。因而,在打印时,也能够使墨循环,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并且,即使使泵的抽吸力较弱,也能够使墨循环,因此能够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成为,使所述供给管直接与所述墨盒和所述缓冲器的墨流入口连结,使墨供给路径的循环用管直接与所述缓冲器的墨循环口和所述供给管连结,以维持形成于所述喷头的喷嘴顶端的墨的弯液面的方式来驱动设于所述循环用管的泵。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供给管直接与墨盒和缓冲器的墨流入口连结,使循环用管直接与缓冲器的墨循环口和供给管连结,并以维持弯液面的方式来驱动泵,因此,能够在不设置三通阀地维持弯液面的状态下使墨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并且,在打印时也能够使墨循环,因此,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成为,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将所述循环用管设于比所述供给管靠下方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循环用管设置于比供给管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泵使墨循环时,能够使供给管内的压力比循环用管内的压力升高与水头差的压力相对应的量。因而,在不设置三通阀的情况下进行循环时,也能够可靠地维持喷头的顶端的弯液面。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实现第2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的循环方法,在该墨的循环方法中,使所述墨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头侧与墨盒侧之间循环,该喷墨打印机具有用于储存所述墨并将该墨供给至用于喷出所述墨盒的所述墨的所述喷头的墨供给路径,该喷墨打印机自该墨供给路径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墨盒、缓冲器、以及所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循环用管连接于所述墨供给路径的供给管的靠近所述墨盒且比所述墨盒靠下游侧的端部和所述墨盒中的一者以及所述墨供给路径的所述供给管的靠近所述缓冲器且比所述缓冲器靠上游侧的端部,在所述密封体闭塞所述连通通路时,驱动泵而使所述墨在所述供给管与所述循环用管之间循环。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密封体闭塞连通通路时驱动泵而使墨循环,因此,能够在不在缓冲器的上游设置三通阀地维持喷嘴的弯液面的状态下使墨循环。另外,在本发明中,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的开闭阀,从而能够在不设置三通阀的情况下使墨循环,因此,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成为,所述循环用管连接于所述墨盒。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循环用管直接与墨盒连接,因此,还能够进行包含墨盒在内的墨的循环。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使供墨循环的路径较长,因此能够增加墨的流路中的使墨循环的路径的比例,从而能够提高循环效率。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成为,以使在所述密封体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方向上的所述墨的压力作用于所述供给室的方式来驱动所述泵。
在本发明中,由于以利用密封体闭塞连通通路的方式来驱动泵,因此,在使墨循环时,以对缓冲器供给室施加正压的方式来驱动泵。因而,采用本发明,在使墨循环时,能够利用密封体闭塞连通通路。
在墨的循环方法中,若以使缓冲器的供给室成为负压的方式来驱动泵,则密封体被拉拽而使密封体成为易于打开连通通路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为了使墨循环而驱动泵时,密封体打开连通通路,经由缓冲器而喷头内的墨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很可能招致破坏喷头的弯液面这样的情况。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在墨的循环方法中,要求在使墨循环的路径中设置调节器以进行墨的压力调整等严格的管理,并且,随着设置用于进行压力调整的传感器等,结果使墨循环的整个装置的成本也增加。
但是,在本发明中,以使缓冲器的供给室成为正压的方式来驱动泵,能够使密封体向闭塞连通通路的方向发挥作用。因而,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为了使沉淀物较多的墨循环而欲较强地驱动泵时,与以使缓冲器的供给室成为负压的方式来驱动泵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驱动泵时对墨的压力进行管理的要求。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以使缓冲器的密封体闭塞连通通路的方式来驱动泵,因此,能够自喷头起阻断墨所循环的区域,由此,喷头内的墨不会受到影响。因而,在本发明中,能够在不破坏喷头的墨的弯液面的情况下使墨循环。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成为,在所述喷墨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在所述供给管中,利用水头差将所述墨自所述墨盒经由所述缓冲器向所述喷头供给,所述泵仅设于所述循环用管。
在本发明中,在喷墨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在供给管中,能够利用水头差将墨自墨盒向喷头供给。因而,在本发明中,不必在供给管上设置泵,因此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仅在循环用管上设置泵,因此,即使泵发生故障而不能送出墨,也能够将墨自墨盒利用水头差经由供给管向喷头供给,从而喷墨打印机能够进行打印。
另外,在所述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将所述泵设成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停止时被驱动而使所述墨循环。在本发明中,在打印停止时进行墨的循环,由此,在使墨循环时,能够使缓冲器的墨室内的开闭阀的动作停止。在本发明中,在缓冲器的墨室内充满墨的状态下使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停止时,成为密封体闭塞连通通路的状态。因而,在本发明中,在使墨循环时,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的墨室内的密封体,并能够将使墨循环的区域和喷头的区域阻断,即使利用泵使墨循环,也不会破坏喷头的弯液面,在墨循环结束后,仍能够正常地喷出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起到能够抑制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这样的效果。并且,由于着色材料、金属颜料不会在墨室中沉淀,因此,不会浪费墨室的容积,能够使缓冲器高效地发挥功能。
另外,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起到能够谋求低成本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安装于喷头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另一剖视图。
图7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安装于喷头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的B-B线的另一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替换且容易替换的构成要件、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件。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循环机构。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有本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墨循环机构1(以下,仅记作循环机构)被应用于喷墨打印机100。在喷墨打印机100中,通过使包括用于喷出自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的多个喷嘴102a(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喷嘴102a)的喷头10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且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并自喷嘴102a向打印介质喷出墨I,从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在墨盒101中储存有容易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例如,白色墨等)、难以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墨等)。
循环机构1用于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尤其用于抑制白色墨等容易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在本发明中,作为容易发生沉淀的墨I,也可以使用例如银等金属颜料墨。另外,循环机构1也可以使难以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循环。在例如使喷头10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和停止自喷嘴102a喷出墨I的的待机状态下,循环机构1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
如图1所示,循环机构1包括墨供给路径2、开闭阀30、缓冲器40、泵60、以及控制部件70等。墨供给路径2是用于储存墨I并将墨I供给至用于喷出墨盒101的墨I的喷头102的路径。在喷墨打印机100中,自墨供给路径2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去依次配置有墨盒101、缓冲器40、以及喷头102。墨供给路径2用于将来自墨盒101的墨自墨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去依次向缓冲器40和喷头102供给且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该墨供给路径2包括供给管10和循环用管20。供给管10和循环用管20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并形成为管状。
将供给管10的一端10a直接连结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将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流入口46。在供给管10中,利用水头差将墨盒101内的墨I向缓冲器40供给。此外,在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设有开闭阀103,在墨盒10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该开闭阀103始终打开。
循环用管20是用于使墨I在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与墨盒101侧之间循环的管。将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循环口47,将循环用管20的另一端20b直接连结于与供给管10的墨盒101相连结的一端10a。在循环机构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即,在循环机构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将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开闭阀30设于循环用管20的靠近缓冲器40的端部。开闭阀30用于对循环用管20所构成的墨供给路径2进行开闭。
接下来,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图2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的另一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安装于喷头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另一剖视图。
缓冲器40是用于将通过水头差自喷墨打印机100的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向用于喷出墨I的喷头102供给的水头差式的缓冲器。缓冲器40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的喷头102,其将自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向喷头102供给。缓冲器40用于一边将喷头102的内压调整至比大气压稍微低的预定的微负压一边向喷头102供给墨I。即,缓冲器40用于在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处形成向上方凸起的曲面状的墨I的弯液面IS(如图1所示)。
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器40包括缓冲器主体41、设于缓冲器主体41内的未图示的过滤器、以及开闭阀42。缓冲器主体41使用合成树脂等并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且如图4所示,缓冲器主体41以自喷头102竖立设置的状态安装于喷头102。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形成有过滤室43(如图3所示)、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这些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是自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凹陷而成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1中,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分别设有两个。
另外,在缓冲器主体41安装于喷头102的状态、即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墨流入口46和两个墨循环口47。如图4所示,墨流入口46与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连结,墨循环口47与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连结。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墨I自墨盒101向墨流入口46供给,墨流入口46将供给过来的墨I向供给室44引导。墨循环口47用于将墨室45内的墨I向墨供给路径2的循环用管20引导。在缓冲器主体41安装于喷头102的状态、即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向喷头102供给墨I的两个喷头用供给口48。在本实施方式1中,墨流入口46、过滤室43、供给室44、墨室45、墨循环口47以及喷头用供给口48相互一一对应。
经由所对应的墨流入口46向过滤室43供给墨I。过滤室43用于容纳对墨I进行过滤而自墨I去除异物的未图示的过滤器。利用所对应的过滤室43内的过滤器过滤后的墨I向供给室44供给。供给室44暂时容纳供给过来的墨I。
墨室45设于所对应的供给室44的里侧,其经由连通通路49与供给室44相连通且用于将自供给室44供给过来的墨I向喷头102供给。另外,在墨室45内开设有用于将墨室45内的墨向循环用管20引导的导出口50。导出口50将墨室45内的墨I向墨循环口47引导,墨循环口47将来自导出口50的墨室45内的墨I向循环用管20引导。在缓冲器40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导出口50配置于比墨室45内的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靠下方的位置。
当墨室45内的墨I减少时,开闭阀42将连通通路49打开,并且,在墨室45内的墨I增加时,开闭阀42闭塞连通通路49。如图5和图6所示,开闭阀42包括密封体51、打开体52、以及挠性膜53。
密封体51用于闭塞连通通路49,其形成为圆盘状并容纳在供给室44内。密封体51形成为比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大的圆盘状。密封体51被密封弹簧55向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向施力,密封弹簧55设于密封体51与将在供给室44的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设置的开口封堵的密封盖54之间。密封体51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分开而将连通通路49打开,紧密接触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而闭塞连通通路49。
打开体52用于与挠性膜53的挠曲相联动地使密封体51打开连通通路49。打开体52包括一体的、圆柱状的打开部52a和圆盘状的承压部52b。承压部52b的外径形成得大于打开部52a的外径,打开部52a自承压部52b的中央竖立设置。打开部52a的外径小于连通通路49的内径。打开体52以承压部52b位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表面侧且打开部52a与连通通路49相对的状态容纳在墨室45内。打开体52被设于承压部52b与墨室45的底面之间的打开弹簧56向与连通通路49分开的方向即墨室45的外侧方向施力。当打开体52在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作用下与连通通路49分开时,打开体52与密封体51分开并将密封体51维持为闭塞连通通路49的状态。通过使打开体52靠近连通通路49并使打开部52a克服密封弹簧55的施力地按压密封体51,从而打开连通通路49。
挠性膜53由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等构成,其形成为片状。挠性膜53熔接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打开体52的承压部52b以及密封盖54等,该挠性膜53以自外侧覆盖墨室45的方式安装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挠性膜53将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等密闭。另外,由于挠性膜53熔接于承压部52b,因此,挠性膜53以使打开体52向靠近连通通路49的方向或远离连通通路49的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该打开体52。如上所述,缓冲器40是开闭阀42由密封体51、打开体52以及挠性膜53等构成的所谓的机械式缓冲器。
泵60仅设置在循环用管20上,其将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的墨I经由循环用管20内朝向墨盒101送出并将墨I经由供给管10内朝向缓冲器40送出,从而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作为泵60,能够使用周知的管式泵、隔膜泵。
控制部件70用于对包括喷头102和循环机构1的泵60在内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控制装置70由运算装置、存储器等硬件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预定功能的程序构成。
接着,对于所述喷墨打印机100,在向控制部件70输入打印命令时,利用控制部件70使喷头10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一边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一边自喷头9的喷嘴102a喷出墨I而在打印介质上打印预定图案。在打印时,使泵60停止。这样,在打印时,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喷出墨I,但由于与自喷嘴102a喷出的墨I的喷出量相对应的墨I是自缓冲器40向喷头102供给的,因此,能够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稳定地喷出墨I,而不会产生墨I的不足。例如,如图6所示,在连通通路49被密封体51闭塞的状态下,当在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作用下使打开体52与连通通路49分开时,挠性膜53相对于缓冲器主体51的两侧面向外侧挠曲,开闭阀42对墨室45内赋予负压。在连通通路49被密封体51闭塞的状态下,当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喷出墨I时,随着墨I的喷出,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内压逐渐降低,使与喷头102的喷嘴102a相连通的墨室45的内压逐渐降低。
当墨室45内的墨I减少而使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的合力小于作用于挠性膜53的外侧的大气压时,挠性膜53克服打开弹簧56的施力而向墨室45的内侧挠曲。然后,使打开体52与挠性膜53的挠曲联动地克服打开弹簧56的施力而接近连通通路49,利用打开体52的打开部52a将密封体51以克服密封弹簧55的施力的方式向打开连通通路49的方向按压,由此,如图5所示,使密封体51向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分开的一侧移动而打开连通通路49,使墨I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这样,同时进行向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墨I的供给和向墨室45的墨I的供给。
随着墨I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墨室45的内压逐渐增加,当墨室45内的墨I增加时,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的合力大于作用于挠性膜53的外侧的大气压。于是,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使挠性膜53向墨室45的外侧挠曲,由此使挠性膜53移动而使墨室45的容积增加。然后,如图6所示,打开体52的打开部52a与挠性膜53向墨室45的外侧进行的挠曲联动地与密封体51分开。因此,密封弹簧55使密封体51向接近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的另一侧移动而闭塞连通通路49,从而停止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墨I。这样,在喷墨打印机100中,在打印时,使墨盒101作为上游侧,将墨I自墨盒101朝向下游侧地依次供给至供给管10、缓冲器40以及喷头102。
接下来,所述喷墨打印机100在完成输入到控制部件70中的打印命令的打印后进入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控制部件70使喷头10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停止、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停止、以及使墨I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喷出停止。并且,在喷墨打印机100处于待机状态(打印停止)时,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件70执行使用循环机构1的墨的循环方法。墨的循环方法是使墨I在墨盒101与通过水头差自墨盒101供给墨I的喷头102之间循环的方法。即,墨的循环方法是使墨I在喷头102侧与墨盒101侧之间循环的方法。
在墨的循环方法中,控制部件70使泵60在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和缓冲器40的作为用于向喷头102供给墨I的流路的喷头用供给口48相连通的状态下工作。这样,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喷墨打印机100的打印停止时,驱动泵60而使墨I循环。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当使泵60工作时,经由循环用管20和墨循环口47等自导出口50抽吸墨室45内的墨I,并将墨室45内的墨I自导出口50向循环用管20引导。墨I被经由循环用管20向供给管10供给并向缓冲器40内供给。然后,利用密封体51和打开体52开闭缓冲器40的连通通路49而将供给到缓冲器40中的墨I容纳于墨室45。这样,在墨的循环方法中,使墨在墨盒101与喷头102之间循环。此时,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其成为预先确定的转速等。此外,预先确定的转速指的是使墨I的压力成为能够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墨I的弯液面IS的压力的转速。例如,在弯月面强度为A(kPa:表压)的情况下,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墨I的压力成为高于A(kPa:表压)的压力。即,控制部件70以维持被形成于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弯液面IS的方式来驱动泵60。
另外,水头压力能够通过重力加速度、水头差、以及墨的比重这三者的乘积来求出。例如,当将墨室45与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差设为L并将墨的比重设为ρ时,墨室45和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压力成为9.8ρL(kPa),在L=Bm的情况下,墨室45和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压力成为9.8ρB(kPa)。在弯月面强度为A(kPa:表压)的情况下,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其成为预先确定的转速,使得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的压力成为高于A的负压C(kPa:表压)且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压力成为C+9.8ρB(kPa:表压)。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墨室45内设置压力传感器等,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便能够利用所谓的反馈控制来维持弯液面IS。
采用以上的实施方式1的缓冲器40,由于在墨室45内开设了用于向循环用管20引导墨I的导出口50,因此,在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时,使墨室45的墨I在墨室45内与墨盒101之间循环。因而,能够抑制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等的墨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并且,由于着色材料、金属颜料不会在缓冲器40的墨室45中沉淀,因此,不会浪费墨室45的容积,能够使缓冲器40高效地发挥功能。
另外,采用缓冲器40,为了使墨室45内的墨I在墨室45内与墨盒101之间循环,用于使墨I循环的泵60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不必在墨盒101与缓冲器40之间等设置三通阀,能够在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并且,由于利用抽吸力较弱的泵60将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的墨I向循环用管20引导,因此,即使开闭阀42为机械式缓冲器,也能够在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如上所述,本发明尤其适合于机械式缓冲器40。
并且,由于用于使墨I循环的泵60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能够兼顾墨I向喷头102的供给和墨I的循环。因而,在打印时,也能够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并且,由于即使使泵60的抽吸力较弱也能够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对于缓冲器40,由于导出口50配置于比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墨室45内的墨I在墨室45内与墨盒101之间可靠地循环。
另外,对于缓冲器40,由于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46,因此,能够利用水头差将墨I向喷头102供给。另外,由于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46和墨循环口47,因此能够使缓冲器40和墨盒101容易地连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将墨I自在墨室45内开设的导出口50向循环用管20引导,因此能够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在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等的沉淀。
另外,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将供给管10直接连结于墨盒101和缓冲器40的墨流入口46,将循环用管20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循环口47和供给管10,以维持弯液面IS的方式驱动泵60,因此,能够在不设置三通阀地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用于使墨I循环的泵60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能够兼顾墨I向喷头102的供给和墨I的循环,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在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将循环用管20设置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泵60使墨I循环时,能够使供给管10内的压力比循环用管20内的压力升高与水头差的压力相对应的量。因而,在不设置三通阀的情况下进行循环时,也能够可靠地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弯液面IS。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循环机构。图7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7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循环机构1中,将循环用管20的另一端20b直接连接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在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与缓冲器40的用于向喷头102供给墨的流路相连通的状态下,将墨室45内的墨自在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开设的导出口50向墨盒101引导。
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将墨I自在墨室45内开设的导出口50向墨盒101引导,因此能够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在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等的沉淀。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具有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40-1的循环机构1-1。图8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有本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墨循环机构1-1(以下,仅记作循环机构)被应用于喷墨打印机100。在喷墨打印机100中,通过使包括用于喷出自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的多个喷嘴102a(在图8中仅示出了一个喷嘴102a)的喷头10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且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并自喷嘴102a向打印介质喷出墨I,从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在墨盒101中储存有容易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例如,白色墨等)、难以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墨等)。
循环机构1-1用于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尤其用于抑制白色墨等容易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在本发明中,作为容易发生沉淀的墨I,也可以使用例如银等金属颜料墨。另外,循环机构1-1也可以使难以发生着色材料沉淀的墨I循环。在例如使喷头10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和停止自喷嘴102a喷出墨I的的待机状态下,循环机构1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
如图8所示,循环机构1包括墨供给路径2、缓冲器40-1、泵60、以及控制部件70等。墨供给路径2是用于储存墨I并将墨I供给至用于喷出墨盒101的墨I的喷头102的路径。在喷墨打印机100中,自墨供给路径2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去依次配置有墨盒101、缓冲器40、以及喷头102。墨供给路径2用于将来自墨盒101的墨自墨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去依次向缓冲器40和喷头102供给且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该墨供给路径2包括供给管10(相当于墨供给路径)和循环用管20(相当于墨循环路径)。供给管10和循环用管20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并形成为管状。
将供给管10的一端10a直接连结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将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流入口46。在喷墨打印机100进行打印时,在供给管10中,利用水头差将墨盒101内的墨I向缓冲器40-1供给。此外,在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设有开闭阀103,在墨盒10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该开闭阀103始终打开。
循环用管20是用于使墨I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与墨盒101侧之间循环的管。如图8和图11所示,将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直接连结于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相当于供给管10的靠近缓冲器40且位于比缓冲器40靠上游侧的位置的端部)。将循环用管20的另一端20b直接连结于与供给管10的墨盒101相连结的一端10a(相当于供给管10的靠近墨盒101且位于比墨盒101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端部)。在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即,在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将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
接下来,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图9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的另一立体图。图11是实施方式2的缓冲器安装于喷头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11中的B-B线的另一剖视图。
缓冲器40-1是用于将通过水头差自喷墨打印机100的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向用于喷出墨I的喷头102供给的水头差式的缓冲器。缓冲器40-1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的喷头102,其将自墨盒101供给过来的墨I向喷头102供给。缓冲器40用于一边将喷头102的内压调整至比大气压稍微低的预定的微负压一边向喷头102供给墨I。即,缓冲器40用于在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处形成向上方凸起的曲面状的墨I的弯液面IS(如图8所示)。
如图9和图10所示,缓冲器40-1包括缓冲器主体41、设于缓冲器主体41内的未图示的过滤器、以及开闭阀42。缓冲器主体41使用合成树脂等并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且如图4所示,缓冲器主体41以自喷头102竖立设置的状态安装于喷头102。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形成有过滤室43(如图10所示)、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这些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是自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凹陷而成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2中,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分别设有两个。
另外,在缓冲器主体41安装于喷头102的状态、即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墨流入口46。如图11所示,墨流入口46与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连结,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与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连结。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墨I自墨盒101向墨流入口46供给,墨流入口46将供给过来的墨I向供给室44引导。在缓冲器主体41安装于喷头102的状态、即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向喷头102供给墨I的两个喷头用供给口48。在本实施方式2中,墨流入口46、过滤室43、供给室44、墨室45、墨循环口47以及喷头用供给口48相互一一对应。
经由所对应的墨流入口46向过滤室43供给墨I。过滤室43用于容纳对墨I进行过滤而自墨I去除异物的未图示的过滤器。利用所对应的过滤室43内的过滤器过滤后的墨I向供给室44供给。供给室44暂时容纳供给过来的墨I。
墨室45设于所对应的供给室44的里侧,其经由连通通路49与供给室44相连通且用于将自供给室44供给过来的墨I向喷头102供给。另外,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缓冲器40-1中,未设置在墨室45内开口的导出口50。
当墨室45内的墨I减少时,开闭阀42将连通通路49打开,并且,在墨室45内的墨I增加时,开闭阀42闭塞连通通路49。如图12和图13所示,开闭阀42包括密封体51、打开体52、以及挠性膜53。
密封体51用于闭塞连通通路49,其形成为圆盘状并容纳在供给室44内。密封体51形成为比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大的圆盘状。密封体51被密封弹簧55向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向施力,密封弹簧55设于密封体51与将在供给室44的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设置的开口封堵的密封盖54之间。密封体51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分开而将连通通路49打开,紧密接触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而闭塞连通通路49。
打开体52用于与挠性膜53的挠曲相联动地使密封体51打开连通通路49。打开体52包括一体的、圆柱状的打开部52a和圆盘状的承压部52b。承压部52b的外径形成得大于打开部52a的外径,打开部52a自承压部52b的中央竖立设置。打开部52a的外径小于连通通路49的内径。打开体52以承压部52b位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表面侧且打开部52a与连通通路49相对的状态容纳在墨室45内。打开体52被设于承压部52b与墨室45的底面之间的打开弹簧56向与连通通路49分开的方向即墨室45的外侧方向施力。当打开体52在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作用下与连通通路49分开时,打开体52与密封体51分开并将密封体51维持为闭塞连通通路49的状态。通过使打开体52靠近连通通路49并使打开部52a克服密封弹簧55的施力地按压密封体51,从而打开连通通路49。
挠性膜53由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等构成,其形成为片状。挠性膜53熔接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打开体52的承压部52b以及密封盖54等,该挠性膜53以自外侧覆盖墨室45的方式安装于缓冲器主体41的两侧面。挠性膜53将过滤室43、供给室44以及墨室45等密闭。另外,由于挠性膜53熔接于承压部52b,因此,挠性膜53以使打开体52向靠近连通通路49的方向或远离连通通路49的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该打开体52。如上所述,缓冲器40是开闭阀42由密封体51、打开体52以及挠性膜53等构成的所谓的机械式缓冲器。
泵60仅设置在循环用管20上,其将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的墨I经由循环用管20内朝向墨盒101送出并将墨I经由供给管10内朝向缓冲器40送出,从而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作为泵60,能够使用周知的管式泵、隔膜泵。
控制部件70用于对包括喷头102和循环机构1的泵60在内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控制装置70由运算装置、存储器等硬件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预定功能的程序构成。
接着,对于所述喷墨打印机100,在向控制部件70输入打印命令时,利用控制部件70使喷头10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一边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一边自喷头9的喷嘴102a喷出墨I而在打印介质上打印预定图案。在打印时,使泵60停止。这样,在打印时,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喷出墨I,但由于与自喷嘴102a喷出的墨I的喷出量相对应的墨I是自缓冲器40向喷头102供给的,因此,能够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稳定地喷出墨I,而不会产生墨I的不足。例如,如图13所示,在连通通路49被密封体51闭塞的状态下,当在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作用下使打开体52与连通通路49分开时,挠性膜53相对于缓冲器主体51的两侧面向外侧挠曲,开闭阀42对墨室45内赋予负压。在连通通路49被密封体51闭塞的状态下,当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喷出墨I时,随着墨I的喷出,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内压逐渐降低,使与喷头102的喷嘴102a相连通的墨室45的内压逐渐降低。
当墨室45内的墨I减少而使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的合力小于作用于挠性膜53的外侧的大气压时,挠性膜53克服打开弹簧56的施力而向墨室45的内侧挠曲。然后,使打开体52与挠性膜53的挠曲联动地克服打开弹簧56的施力而接近连通通路49,利用打开体52的打开部52a将密封体51以克服密封弹簧55的施力的方式向打开连通通路49的方向按压,由此,如图12所示,使密封体51向与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分开的一侧移动而打开连通通路49,使墨I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这样,同时进行向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墨I的供给和向墨室45的墨I的供给。
随着墨I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墨室45的内压逐渐增加,当墨室45内的墨I增加时,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的合力大于作用于挠性膜53的外侧的大气压。于是,墨室45内的内压和打开弹簧56的施力使挠性膜53向墨室45的外侧挠曲,由此使挠性膜53移动而使墨室45的容积增加。然后,如图13所示,打开体52的打开部52a与挠性膜53向墨室45的外侧进行的挠曲联动地与密封体51分开。因此,密封弹簧55使密封体51向接近连通通路49的开口49a的另一侧移动而闭塞连通通路49,从而停止自供给室44向墨室45供给墨I。这样,在喷墨打印机100中,在打印时,使墨盒101作为上游侧,将墨I自墨盒101朝向下游侧地依次向供给管10、缓冲器40以及喷头102供给。
接下来,所述喷墨打印机100在完成输入到控制部件70中的打印命令的打印后进入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控制部件70使喷头10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停止、使喷头102和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停止,以及使墨I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喷出停止。并且,在喷墨打印机100处于待机状态(打印停止)时、即密封体51闭塞了连通通路49时,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件70执行使用循环机构1的墨的循环方法。墨的循环方法是使墨I在墨盒101与通过水头差自墨盒101供给墨I的喷头102之间循环的方法。即,墨的循环方法是使墨I在喷头102侧与墨盒101侧之间循环的方法。
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密封体51闭塞了连通通路49时,控制部件70使泵60工作而使墨I在供给管10与循环用管20之间循环。这样,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喷墨打印机100的打印停止时,驱动泵60而使墨I循环。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当使泵60工作时,经由循环用管20等抽吸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内的墨I,并将供给管10内的墨I向循环用管20引导。墨I被经由循环用管20向供给管10一端10a供给。这样,在墨的循环方法中,使墨在墨盒101与喷头102之间循环。此时,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其成为预先确定的转速等。此外,预先确定的转速指的是使墨I的压力成为能够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墨I的弯液面IS的压力的转速。例如,在弯月面强度为A(kPa:表压)的情况下,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内的墨I的压力成为高于A(kPa:表压)的压力。即,控制部件70以维持被形成于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弯液面IS的方式来驱动泵60。
另外,水头压力能够通过重力加速度、水头差、以及墨的比重这三者的乘积来求出。例如,当将墨室45与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差设为L并将墨的比重设为ρ时,墨室45和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压力成为9.8ρL(kPa),在L=Bm的情况下,墨室45和喷嘴102a顶端之间的水头压力成为9.8ρB(kPa)。在弯月面强度为A(kPa:表压)的情况下,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使其成为预先确定的转速,使得缓冲器40的墨室45内的压力成为高于A的负压C(kPa:表压)且使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压力成为C+9.8ρB(kPa:表压)。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墨室45内设置压力传感器等,控制部件70驱动泵60,以便能够利用所谓的反馈控制来维持弯液面IS。
并且,在实施方式2中,在使墨I在墨盒101与通过水头差自墨盒101供给墨I的喷头102之间循环时,控制部件70如图13所示那样以使在密封体51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向上的墨I的压力作用于缓冲器40-1的供给室44的方式来驱动泵60。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充满墨I的状态下,控制部件70使打印停止。
采用以上的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由于在密封体51闭塞了连通通路49时驱动泵60而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在不在缓冲器40-1的上游设置三通阀地维持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另外,对于缓冲器40-1,替代三通阀而使用开闭阀42,从而能够在不设置三通阀的情况下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另外,由于能够兼顾墨I向喷头102的供给和墨I的循环,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在墨的循环方法中,为了使墨I在墨室45内与墨盒101之间循环,用于使墨I循环的泵60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不必在墨盒101与缓冲器40-1之间等设置三通阀,能够在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因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打印停止时进行墨I的循环,由此,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使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的开闭阀42的动作停止。在墨室45内充满墨I的状态下使喷墨打印机100的打印停止时,缓冲器40-1成为密封体51闭塞了连通通路49的状态。因而,在实施方式2中,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的密封体51,并能够将使墨I循环的区域和喷头102的区域阻断,即使利用泵60使墨I循环,也不会破坏喷头102的弯液面IS,在墨I循环结束后,仍能够正常地喷出墨I。
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在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墨室45内的密封体51,由于利用抽吸力较弱的泵60将墨I向墨供给路径2引导,因此,即使开闭阀42为机械式缓冲器,也能够在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的弯液面IS的状态下使墨I循环。如上所述,本发明尤其适合于机械式缓冲器40。
并且,在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用于使墨I循环的泵60的抽吸力非常弱,因此,能够借助墨I向喷头102的供给和墨I的循环。因而,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打印时,也能够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并且,由于即使使泵60的抽吸力较弱也能够使墨I循环,因此能够抑制墨I的着色材料的沉淀。
另外,在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46,因此能够利用水头差将墨I向喷头102供给。另外,由于在缓冲器主体41的上表面设置了墨流入口46,因此能够使缓冲器40和墨盒101容易地连结。
另外,采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由于将循环用管20设置于比供给管10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泵60使墨I循环时,能够使供给管10内的压力比循环用管20内的压力升高与水头差的压力相对应的量。因而,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不设置三通阀的情况下进行循环时,也能够可靠地维持喷头102的喷嘴102a顶端的弯液面IS。
采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由于以使在利用密封体41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向上的墨I的压力作用于供给室44的方式来驱动泵60,因此,在使墨I循环时,以对缓冲器40-1的供给室44施加正压的方式来驱动泵60。因而,采用墨的循环方法,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利用密封体41闭塞连通通路49。
在墨的循环方法中,若以使缓冲器40-1的供给室44成为负压的方式来驱动泵60,则密封体51被拉拽而使密封体51成为易于打开连通通路49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墨的循环方法中,在为了使墨I循环而驱动泵60时,密封体51打开连通通路49,经由缓冲器40-1而喷头102内的墨I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很可能招致破坏喷头102的弯液面IS这样的情况。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在墨的循环方法中,要求在使墨I循环的路径中设置调节器以进行墨I的压力调整等严格的管理,并且,随着设置用于进行压力调整的传感器等,结果使墨I循环的整个装置的成本也增加。
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以使缓冲器40-1的供给室44成为正压的方式来驱动泵60,能够使密封体51向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向发挥作用。因而,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例如,在为了使沉淀物较多的墨I循环而欲较强地驱动泵60时,与以使缓冲器40-1的供给室44成为负压的方式来驱动泵60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驱动泵60时对墨I的压力进行管理的要求。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以使缓冲器40-1的密封体51闭塞连通通路49的方式来驱动泵60,因此,能够自喷头102起阻断墨I所循环的区域,由此,喷头102内的墨I不会受到影响。因而,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能够在不破坏喷头102的墨I的弯液面IS的情况下使墨I循环。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在喷墨打印机100进行打印时,在供给管10中,能够利用水头差将墨I自墨盒101向喷头102供给。因而,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不必在供给管10上设置泵60,因此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仅在循环用管20上设置泵60,因此,即使泵60发生故障而不能送出墨I,也能够将墨自墨盒101利用水头差经由供给管10向喷头102供给,从而喷墨打印机100能够进行打印。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循环机构。图14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14中,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循环机构1-1中,将循环用管20的另一端20b直接连接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
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墨的循环方法中,通过将墨I自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向墨盒101引导,在打印停止时进行墨I的循环,由此,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的密封体51,从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并且,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将循环用管20的另一端20b直接连接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因此,不仅能够利用墨供给路径2进行墨I的循环,还能够进行包含墨盒101在内的墨I的循环。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墨的循环方法中,由于能够使供墨I循环的路径较长,因此能够增加墨I的流路中的使墨I循环的路径的比例,从而能够提高循环效率。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循环机构。图15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15中,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循环机构1-1中,将供给管10的一端10a直接连结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将另一端10b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流入口46。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循环机构1-1中,将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直接连结于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将另一端20b直接连结于供给管10的与墨盒101相连结的一端10a。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循环用管20设置在比供给管10靠上方的位置。即,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将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上方的位置,使循环时的墨I的流动方向与实施方式2和变形例1的循环时的墨I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墨的循环方法中,将墨自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向墨盒101引导,在打印停止时进行墨I的循环,由此,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的密封体51,从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循环机构。图16是表示具有包括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缓冲器的循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16中,对于与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6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循环机构1-1中,将供给管10的一端10a直接连结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将另一端10b直接连结于缓冲器40的墨流入口46。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循环机构1-1中,将循环用管20的一端20a直接连结于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将另一端20b直接连结于墨盒101的供给口101a。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循环用管20设置在比供给管10靠上方的位置。即,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循环机构1-1设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将循环用管20设于比供给管10靠上方的位置,使循环时的墨I的流动方向与实施方式2和变形例1的循环时的墨I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墨的循环方法中,将墨自供给管10的另一端10b向墨盒101引导,在打印停止时进行墨I的循环,由此,在使墨I循环时,能够替代三通阀而使用缓冲器40-1的墨室45内的密封体51,从而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等中,在待机状态下,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自喷头102的喷嘴102a喷出墨I时,即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过程中,也驱动泵60而循环机构1使墨I在喷头102与墨盒101之间循环。
如上所述那样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等,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的变更等。
附图标记说明
1、1-1、墨循环机构;2、循环路径;10、供给管;20、循环用管;20a、一端(靠近墨盒且位于比墨盒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端部);20b、另一端(靠近缓冲器且位于比缓冲器靠上游侧的位置的端部);40、40-1、缓冲器;42、开闭阀;44、供给室;45、墨室;46、墨流入口;47、墨循环口;49、连通通路;49a、开口;50、导出口;51、密封体;52、打开体;60、泵;100、喷墨打印机;101、墨盒;102、喷头;102a、喷嘴;I、墨;IS、弯液面。

Claims (11)

1.一种缓冲器,其是用于利用水头差将自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供给过来的墨向用于喷出所述墨的喷头供给的水头差式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该缓冲器包括:
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
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
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
在所述墨室内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墨向用于使所述墨在所述墨室内与所述墨盒侧之间循环的循环用管引导的导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所述导出口配置于所述墨室内的比所述连通通路的开口靠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在所述缓冲器的上表面设有自所述墨盒供给墨且将供给过来的墨向所述供给室引导的墨流入口和用于将来自所述导出口的所述墨室内的墨向所述循环用管引导的墨循环口。
4.一种墨的循环方法,在该墨的循环方法中,使所述墨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头侧与墨盒侧之间循环,该喷墨打印机具有用于储存所述墨并将该墨供给至用于喷出所述墨盒的所述墨的所述喷头的墨供给路径,该喷墨打印机自该墨供给路径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墨盒、缓冲器、以及所述喷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器包括:
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
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
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
在使所述喷头的喷嘴和用于向缓冲器的喷头供给墨的流路相连通的状态下,自在所述缓冲器的墨室内开设的导出口将所述墨室内的墨向所述墨供给路径的供给管和所述墨盒中的一者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供给管直接与所述墨盒和所述缓冲器的墨流入口连结,使所述墨供给路径的循环用管直接与所述缓冲器的墨循环口和所述供给管连结,以维持形成于所述喷头的喷嘴顶端的墨的弯液面的方式来驱动设于所述循环用管的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将所述循环用管设于比所述供给管靠下方的位置。
7.一种墨的循环方法,在该墨的循环方法中,使所述墨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头侧与墨盒侧之间循环,该喷墨打印机具有用于储存所述墨并将该墨供给至用于喷出所述墨盒的所述墨的所述喷头的墨供给路径,该喷墨打印机自该墨供给路径的上游侧起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墨盒、缓冲器、以及所述喷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器包括:
供给室,其用于暂时容纳所述墨;
墨室,其用于向所述喷头供给墨,该墨室经由连通通路与所述供给室连通;以及
开闭阀,其具有用于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密封体、以自外侧覆盖所述墨室的方式安装的挠性膜、与所述挠性膜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打开的打开体、以及对所述打开体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方向施力的打开弹簧,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减少时,所述挠性膜克服所述打开弹簧的施力而向所述墨室的内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利用所述打开体使所述密封体向一侧移动而打开所述连通通路,并且,当所述墨室内的墨增加时,所述挠性膜向所述墨室的外侧挠曲,与该挠曲联动地使所述密封体向另一侧移动而闭塞所述连通通路,
循环用管连接于所述墨供给路径的供给管的靠近所述墨盒且比所述墨盒靠下游侧的端部和所述墨盒中的一者以及所述墨供给路径的所述供给管的靠近所述缓冲器且比所述缓冲器靠上游侧的端部,
在所述密封体闭塞所述连通通路时,驱动泵而使所述墨在所述供给管与所述循环用管之间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用管连接于所述墨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使在所述密封体闭塞所述连通通路的方向上的所述墨的压力作用于所述供给室的方式来驱动所述泵。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墨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在所述供给管中,利用水头差将所述墨自所述墨盒经由所述缓冲器向所述喷头供给,
所述泵仅设于所述循环用管。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停止时驱动所述泵而使所述墨循环。
CN201580025401.5A 2014-05-16 2015-05-15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Active CN106457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2908 2014-05-16
JP2014102908 2014-05-16
PCT/JP2015/064115 WO2015174535A1 (ja) 2014-05-16 2015-05-15 ダンパ及びインクの循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838A true CN106457838A (zh) 2017-02-22
CN106457838B CN106457838B (zh) 2018-04-03

Family

ID=5448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5401.5A Active CN106457838B (zh) 2014-05-16 2015-05-15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55762B2 (zh)
JP (1) JP6590797B2 (zh)
CN (1) CN106457838B (zh)
WO (1) WO20151745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5509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10881272A (zh) * 2017-06-09 2020-03-13 扬·弗兰克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CN11107089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连结结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14974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墨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3323B2 (ja) * 2014-09-10 2018-07-04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951091B1 (ja) * 2015-08-28 2016-07-13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供給システム、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836158B2 (ja) * 2017-02-15 2021-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情報通知方法
US10926546B2 (en) * 2017-04-24 2021-02-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formable fluid supply
JP7204462B2 (ja) * 2018-12-11 2023-01-16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7312647B2 (ja) * 2019-08-27 2023-07-21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ダンパー内のインク攪拌制御方法
WO2023242789A1 (en) * 2022-06-16 2023-12-21 System Ceramics S.P.A. Plotter for inkjet print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9461A (ja) * 2002-11-12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機能液滴吐出ヘッドの吸引方法および吸引装置、並びに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70279461A1 (en) * 2006-06-05 2007-12-06 Fuji Xerox Co., Ltd.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09279932A (ja) * 2008-04-23 2009-12-03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1746126A (zh) * 2008-12-05 2010-06-2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液体填充方法
JP2011046070A (ja) * 2009-08-26 2011-03-1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液体封止用膜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圧供給装置
CN10202979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填充装置
CN102126350A (zh) * 2010-01-08 2011-07-2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9476A (ja) * 2003-08-18 2005-03-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00471678C (zh) * 2004-02-03 2009-03-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压力控制阀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6088564A (ja) * 2004-09-24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31664B2 (en) * 2004-10-29 2008-0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delivery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replacing ink
US7845784B2 (en) * 2006-12-28 2010-12-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k supplying mechanism and ink supplying method
JP2011235506A (ja) * 2010-05-10 2011-11-24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8474930B2 (en) * 2010-08-30 2013-07-02 Donald O. Rasmussen Inkjet printer ink delivery system
JP5449296B2 (ja) * 2011-11-01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ユニット
JP6115029B2 (ja) * 2012-05-31 2017-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149455B2 (ja) * 2012-07-30 2013-02-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44633B2 (ja) * 2013-03-01 2017-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9461A (ja) * 2002-11-12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機能液滴吐出ヘッドの吸引方法および吸引装置、並びに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70279461A1 (en) * 2006-06-05 2007-12-06 Fuji Xerox Co., Ltd.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09279932A (ja) * 2008-04-23 2009-12-03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1746126A (zh) * 2008-12-05 2010-06-2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液体填充方法
JP2011046070A (ja) * 2009-08-26 2011-03-1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液体封止用膜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圧供給装置
CN10202979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填充装置
CN102126350A (zh) * 2010-01-08 2011-07-2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1272A (zh) * 2017-06-09 2020-03-13 扬·弗兰克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CN110881272B (zh) * 2017-06-09 2021-11-05 扬·弗兰克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CN109895509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9895509B (zh) * 2017-12-07 2021-07-2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1107089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连结结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14974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墨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838B (zh) 2018-04-03
US20170087868A1 (en) 2017-03-30
JP6590797B2 (ja) 2019-10-16
WO2015174535A1 (ja) 2015-11-19
JPWO2015174535A1 (ja) 2017-04-20
US9855762B2 (en)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838A (zh)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CN10181725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538087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272523B2 (en) Printer configured for optimized printing
US10226940B2 (en) Printer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 air isolation chamber and a printer fluid pressure control valve
KR102194622B1 (ko) 잉크젯 헤드의 잉크 순환 공급 시스템 및 방법
ES2595627T3 (es) Sistema para el suministro de tinta
CN103786439A (zh) 液体喷射单元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568561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780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23781B (zh)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8472962A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供应系统
JP2020078872A (ja) 液体タンク、液体循環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566709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6666549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supply method therein
JP2019001000A (ja) 液体循環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206394244U (zh)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
US11789473B2 (en) Ink delivery system with gravity, valve and pump control of backpressure
US20020027584A1 (en) Ink-jet printer
JP20121926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67130B2 (en) Fluid ejection and circulation
JP6494316B2 (ja) インク印刷機器
CN104718082B (zh) 喷墨打印装置、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70483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7192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のインク初期充填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