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1272A -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1272A
CN110881272A CN201880037655.2A CN201880037655A CN110881272A CN 110881272 A CN110881272 A CN 110881272A CN 201880037655 A CN201880037655 A CN 201880037655A CN 110881272 A CN110881272 A CN 110881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chamber
pressure
membran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76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1272B (zh
Inventor
扬·弗兰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Fulanke
Original Assignee
Yang Fulan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Fulanke filed Critical Yang Fulanke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55Devices for absorbing or preventing back-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行和/或冲洗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1),其中,压力缓冲器(2)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3)限定的缓冲腔室(4),该设备包括:布置在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再填充阀用于对缓冲膜(3)拱入到缓冲腔室(4)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缓冲腔室(4)再填充;布置在缓冲腔室(4)之外的能控制的装置(6),该能控制的装置用于将外部压力施加到缓冲膜(3)的至少一个限定了缓冲腔室(4)的区域上,以便打开布置在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并且在此提供穿过压力缓冲器的用以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连贯的开放的通道,并且/或者以便将能调节的预紧力施加到布置在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上。

Description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 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压力缓冲器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由优选气密和/或液密的膜限定的腔室。
背景技术
在墨水书写机或打印机的发展中,早已认识到尽可能均匀地进行墨水输送的问题。例如,DE 2 224 590 A描述了墨水输送软管的振动,由此可能暂时中断墨水输送,并且因此提出将由本来的墨水容器供给的小的辅助存储器布置在承载有书写装置的滑架上,并且从那里将墨水在短的、细的软管内尽可能无振动地引导向本来的书写针。但是,被描述为不利的是:在滑架上也引起了振动,这例如造成气泡的大量形成。在滑架上携带的墨水也是附加的质量,该附加的质量在滑架的每次速度改变时必然附加地被加速,并且在此又引起墨水系统内的压力冲击。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在滑架侧携带的针对墨水的存储器内的压力波动,DE 31 37970 A1提出,在这种辅助存储器之内布置有柔性的囊,该囊的内部空间与大气连接,从而使辅助存储器之内的墨水压力总是维持大致恒定,即大约维持在大气压力的水平。但是这种系统的结构很昂贵。
DE 35 25 810 A1示出了一种用于向喷墨书写头进行墨水输送的缓冲和过滤元件,缓冲和过滤元件在底部部分内具有槽形的、蜿蜒曲折的凹陷部,该凹陷部通过柔性的器壁在上侧被封闭,并且由此与柔性的器壁上方的大气压力分隔开。在发生压力波动时,柔性的器壁可以暂时短时间地向内或向外持续拱曲,并且由此减弱这种压力波动。在此,虽然槽形的凹陷部内的空间相对于大气被封闭,但是不相对于输送软管封闭,由于缺少阀使得由此可能会不断发生压力波动。底部部分设有紧固壁,其被用作封闭板,在其上借助螺钉能定固本来的喷墨打印头。抽吸通道从底部部分内的蜿蜒曲折的凹陷部通向封闭板与喷墨打印头之间的缝隙,并且将没有夹杂空气的墨液引导到具有喷墨打印头的压电陶瓷式的压力生成器的中空空间。也许是为了冲洗的目的,在用作用于装配喷墨打印头的封闭板的紧固壁内设置有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盲目地通到(也许用于冲洗软管的)外部的接口上。为了冲洗目的,必须在此接口上手动地联接冲洗软管。这种冲洗软管可能并非永久地联接,这是因为由于该冲洗软管又可能将压力波动引入到压力系统内。但是,冲洗软管的手动地联接和封闭是自动冲洗的一种途径。
DE 690 06 521 T2描述了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板形的压力缓冲器,其具有一个或多个缓冲腔室,这些缓冲腔室尤其通过(各一个)柔性的膜在(多个)板底侧的区域内限定。这些(多个)柔性的膜可以借助相应的持续拱曲来补偿压力波动。此外,设置有过滤器,以便从墨水去除气泡和其他的污染物。当在喷墨打印头中出现不均匀的墨水的排放时,则实施清洁,以便使墨水管路内的墨水遭受压力或拉力,并且由此使异物从被阻塞的喷嘴排出。但是,在该设备中设置有具有从其输入端至其输出端的连贯的通道的压力缓冲器,这一方面损害其缓冲能力,并且另一方面使得对于现代的压电喷墨打印头所需的负压的产生变得困难,这是因为在每次负压下立即有墨水被额外抽吸。
发明内容
由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所造成的问题而引发了本发明,即,开发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用于冲洗打印头连同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设备,其中,压力缓冲器应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并且此外应能够产生并且维持用于压电喷墨打印头所需的负压。
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如下按类属的设备中成功得到,即,该设备具有布置在腔室内的阀用以对膜拱入到腔室内做出反应地以来自墨水存储容器或墨水中间容器的墨水对该腔室再填充,该拱入通过布置在腔室外部的能控制的装置来实现,该能控制的装置用于将外部压力施加到限定了腔室的膜的至少一个区域上直至布置在腔室内的阀打开,并且在此形成穿过压力缓冲器的用于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连贯的开放的通道。
通过在压力缓冲器的缓冲腔室之内的再填充阀,使得只要再填充阀被封闭,则根据DE 690 06 521 T2的缓冲器之内的双侧开放的通道在输入侧就被关闭。由此,一方面将缓冲腔室之内的压力与流入侧的压力波动完全地脱耦,并且仅在短的再填充阶段期间才短时地与墨水流入系统耦合;此外可以如下这样地调节再填充阀,即,在负的压力阈值低于对于压电喷墨打印头是典型的负压的情况下打开再填充阀;再填充阀甚至可以被如下这样地调节,即,在仍然是负的压力值的情况下(即在低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再填充阀已经又关闭,因此使得缓冲腔室内的压力达不到大气压力。该再填充阀在此可以由于内部的墨水压力与外部的大气压力的压力差异而对缓冲膜的持续拱曲做出反应。因为再填充阀被完全布置在缓冲腔室之内,但是再填充阀无法从外部打开,从而无法穿过压力缓冲器进行冲洗过程。因此设置有外部的冲洗接口,类似于DE 35 25 810 A1。像在所述文献中那样,但是因此在此处也无法进行自动冲洗,这是因为为了避免压力波动必须在每次冲洗过程之后手动去除冲洗软管。因此,在腔室之外设置有外部的能驱控的装置用以将外部压力施加到限定了腔室的膜的至少一个区域上。由此,在缓冲膜上产生了压力差,该压力差大于缓冲腔室内的墨水压力,并且因此模拟出促使内部的再填充阀打开的内部的负压;在此释放用于冲洗打印头的连贯的通道。在冲洗过程完成之后,通过合适的控制信号将外部压力从缓冲膜卸除,使其仍由大气压力来加载,并且因此再填充阀随后又仅对内部的负压做出反应,在高于内部的负压时再填充阀关闭。
本发明的特征此外还在于具有控制腔室,该控制腔室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面朝缓冲膜的限定了缓冲腔室的区域。通过该设计结构,使得缓冲腔室和控制腔室直接对置并且仅通过缓冲膜相互分离。缓冲膜现在经受缓冲腔室内的压力与控制腔室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并且相应地拱入到其中存在较低压力的那个腔室内。缓冲腔室内的压力大多接近大气压力地运动,必要时略低于大气压力,这是因为打印头典型地需要小的负压,而控制腔室内的压力可以在宽的界限内变化,其中,原则上能想到相对于大气压力的负压和相对于大气压力的过压。然而,控制腔室之内的此压力与缓冲腔室内的压力相比能从外部主动地影响。因此,缓冲膜的拱曲总是被有针对性地影响,并且因此也被如下这样地调节,即,由此使得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打开。如果该再填充阀以此方式是打开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以墨水冲洗打印头,即,简单地从墨水存储容器侧例如借助泵施加压力。
为了可以有目的地影响控制腔室之内的压力,必须将该控制腔室相对于环境、即相对于大气密闭地闭合或能封闭。在一般情况中,控制腔室仅具有面朝缓冲膜的一个开口,以及必要时还具有可以影响填充压力或填充体积的接口。针对应同时冲洗两个或更多个打印头的情况,控制腔室也可以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于是分别面朝不同的压力缓冲器的缓冲膜中的一个。
当控制腔室内的开口与例如被缓冲膜覆盖的缓冲腔室内的开口大致一样大,从而使缓冲膜在其整个能弯曲的区域内在两个腔室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时,则得到了最优的效果。
缓冲膜的定位可以因此对控制腔室之内的变化的填充压力做出反应地并且/或者对控制腔室内的流体的变化的质量或量做出反应地而不同地出现;这两个效应影响了控制腔室的压力和实际的体积,并且对应地影响缓冲膜在控制腔室与缓冲腔室之间的偏移。因此,控制腔室可以被与缓冲腔室不同的流体填充,尤其是甚至被液体、例如墨水或水填充。然而,控制腔室内的空气填充提供的优点是:该空气填充与没有控制腔室的情况下的大气的空气具有相同的特性,从而使控制腔室在无压力状态下,即在没有相对于大气压力的过压和负压的情况下,不会被缓冲膜感受到,并且因此不影响原本的切换特性,即再填充阀在缓冲腔室内的负压的情况中的取决于压力的打开,和例如在压力补偿之后的关闭。通过控制腔室与大气之间的阀的打开,使得总是可以产生这种无压力的状态。
本发明可作如下改进,即,通过控制膜覆盖控制腔室内的面朝缓冲膜的开口。这种薄的控制膜具有的优点是明显具有弯曲弹性或甚至是具有膨胀弹性,并且因此可以敏感地对控制腔室之内的变化的填充质量和/或变化的填充压力做出反应。这种控制膜可以随后与本来的缓冲膜构成面式的接触,从而使二者一起几乎具有与如同唯一的膜相同的特性。但是,尤其是当不使用空气作为控制流体时,建议使用自身的控制膜。随后可以将控制装置从压力缓冲器拆卸,而控制流体不会逸出。当然,为此应将这种控制膜以不能透气和/或不能透液地构成。这种控制膜应柔性地和/或弹性地构成,从而使控制膜的偏移能容易控制,并且这种控制膜应被整周环绕密封地定固在控制腔室内的开口的边沿上,以用于锚定控制膜并且同时用于密封控制腔室。
此外已表明合适的是,控制腔室内的开口具有与缓冲腔室的由缓冲膜形成的边缘区域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使两个腔室之间的压力差对缓冲膜具有最大影响,并且导致缓冲膜的最优的偏移。
控制腔室内的开口应具有圆形的圆周,从而使缓冲膜在其整个面积上可以形状相同地持续拱曲,而不发生单个的面区域的局部过载。
通过将控制腔室的壳体定固或能定固在压力缓冲器上,可以将支承力直接导出到压力缓冲器上,该支承力由于控制腔室内的压力引起,并且在过压时例如力图将控制装置从压力缓冲器压开。作为用于定固的简单的措施,合适的是例如粘合;例如螺接的其他的紧固方式是能松开的,并且因此必要时允许与压力缓冲器本身无关地更换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
通过如下方式能够实现控制流体流入到控制腔室内或从控制腔室流出,即,在控制腔室的壳体上布置有用于控制管路的接口。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具有空气作为控制流体。该空气在大气中总是以充足的量存在,并且因此不必存储。压缩机可以将空气压缩以用于填充控制腔室;为了排空控制腔室可以简单地打开放气阀,其中,然后可以发生与大气的压力平衡。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控制腔室上和/或控制管路上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以便可以检测和/或调控控制压力。因此,可以实现调控回路,以便例如确保可靠的运行,并且/或者以便避免由于过压导致膜的撕裂。
在压力缓冲器上或在其下游也可以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以便可以识别到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的打开。因为这种再填充阀通常作为缓冲膜的拱入的结果而打开,尤其是当拱入归因于缓冲腔室之内的负压时。在再填充阀打开时,此压力再次升高。
在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可以通过弹簧元件被预紧到关闭位置中。同时,该弹簧元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到缓冲膜上,并且将该缓冲膜向外预紧或向外持续拱曲,并且因此形成针对外部空气压力的反力,该空气压力因此在一般情况中不能够将再填充阀打开。只有当缓冲腔室之内的压力由于包含在缓冲腔室内的墨水的消耗而降低时,在一定的迟滞之后外部压力占优势并且可以将再填充阀打开,从而以此途径实现简单的两点调控。
该耦合可以以如下方式被实现,即,弹簧元件将再填充阀的能运动的元件在预紧的状态中从内部压靠缓冲膜,以及必要时将其与缓冲膜一起沿向外的方向压。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是:为了打开再填充阀所需的控制流体的控制压力大于为了关闭再填充阀所需的弹簧元件的力除以缓冲膜的面积。如此,则可以经由缓冲膜来交换压力,也就是说在平衡状态中作用在缓冲膜两侧上(即一方面作用在控制腔室之内的并且另一方面作用在缓冲腔室内)的总力大致相等。在此,在控制腔室的侧上仅作用有包含在控制腔室内的控制压力,而在缓冲腔室侧则一方面作用有在那里的压力以及必要时作用有弹簧元件的预紧力。假定缓冲腔室内的压力大致等于大气压力,则此压力在没有附加的控制压力的情况下已被补偿,即当控制腔室内存在大气压力时已被补偿。控制腔室之内的控制压力(即相对于大气压力的过压)因此必须基本上尤其施加或克服缓冲腔室内的弹簧元件的预紧力。
如果在缓冲腔室外设有能控制的装置用于将优选能变化的和/或预先给定的外部压力施加到缓冲膜的至少一个限定了缓冲腔室的区域上,以便将能调节的预紧力施加到布置到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上,则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也可用于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其中,压力缓冲器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限定的缓冲腔室,在缓冲腔室内布置有再填充阀以用于对缓冲膜拱入到缓冲腔室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缓冲腔室再填充。在没有此装置的情况下,预紧力仅取决于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经受取决于天气的波动。但是,海拔高度也对大气压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接通和关断阈值仅处于数毫巴的压力差,所以这些波动或偏差对压力结果具有不利影响。但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则可以将用于内部的再填充阀的切换阈值调节到特定的值。为此,在缓冲腔室的膜的另一面,即在膜外部,从外部作用的(反)压力可以被精确地保持恒定,并且/或者根据要求控制到特定的压力值。
因此,本发明也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运行和/或冲洗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其中,压力缓冲器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限定的缓冲腔室,该设备包括:布置在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用以对缓冲膜拱入到缓冲腔室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缓冲腔室再填充;布置在缓冲腔室外的能控制的装置用以将外部压力施加到缓冲膜的至少一个限定了缓冲腔室的区域上,以便将布置在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打开,并且在此提供穿过压力缓冲器的用于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连贯的开放的通道,并且/或者以便将能调节的预紧力施加到布置在缓冲腔室内的再填充阀上。
附图说明
基于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细节、优点和作用从如下的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以及根据附图得到。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装置的透视图,其安装于布置在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上游的压力缓冲器上;
图2在前视图中示出根据图1的构造的压力缓冲器,其中冲洗装置已拆除;
图3示出图2中的压力缓冲器的后视图;
图4示出穿过在正常压力状态下的根据图2的构造的纵截面;
图5示出穿过在冲洗时的图2的相应于图4的纵截面;
图6在类似于图2的前视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压力缓冲器;
图7示出图6中的压力缓冲器的后视图;以及
图8示出沿与前侧平行的中间的剖平面地穿过图6中的压力缓冲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的图1中所示的设备1用于以墨水穿过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对未示出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进行冲洗。
压力缓冲器2的内部结构在图2至5中可看出:
压力缓冲器2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被缓冲膜3限定的缓冲腔室4,在缓冲腔室内设置有再填充阀5,再填充阀对缓冲膜3向内拱入到缓冲腔室4内做出反应地控制以墨水对缓冲腔室4的再填充。
整个压力缓冲器模块2具有方形的造型,而容纳在其内的本身的缓冲腔室4大致是呈圆盘形的。然而,压力缓冲器2的壳体7具有在两个扁平侧是开放的框架8的形状,该框架具有四个相互连接的壁,即上侧9、下侧10和将上侧和下侧彼此连接起来的两个纵向侧11。
在上侧9上存在有用于第一软管的软管接套12,该第一软管接套例如通向墨水存储容器。
在下侧10上存在有用于第二软管的第二软管接套13,该第二软管将墨水进一步引导向本来的打印头。当然,如果压力缓冲器紧挨在打印头附近,则也可以在没有软管的情况下实现该连接。
优选被制成为注塑成型件的壳体7的两个扁平侧是开放的;然而,上侧9、下侧10和两个纵向侧11通过内部的中间壁14彼此连接,该内部的中间壁与在图2中所示的框架8的前侧16相比优选地更靠近在图3中所示的框架8的后侧15。
由于具有上侧的流入部和下侧的流出部的竖直的布局,使得墨水可以在压力缓冲器之内只在重力的影响下流动。
压力缓冲器2的内部的结构分为上部的区段17和下部的区段18。在下部的区段18内在中间壁14前方的空间几乎完全被缓冲腔室4占据,该缓冲腔室被柱体形的周侧面19包围,该周侧面与在下部的区段18的中心内的水平的轴线同心地布置。缓冲腔室4并非完全在压力缓冲器2的整个厚度上延伸,而是仅从框架形的壳体7的开放的前侧15延伸直至壳体的中间壁14。柱体形的周侧面19分区段地与下侧10和两个纵向侧11连接,如在图2中所示。
在压力缓冲器的上部的区段17内,在中间壁14后方存在有大致呈矩形的过滤腔室20,该过滤腔室一方面邻接到上侧9上以及另一方面邻接到两个纵向侧11的一个上。在该过滤腔室20内布置有细网的墨水过滤器21,其具有与中间壁14平行的底平面。墨水过滤器21与壳体7的中间壁14和壳体7的后侧15都具有间距。
壳体7的整个开放的前侧16被粘合在上壁、下壁和纵向壁9、10和11的前部的端侧棱边上的具有弯曲弹性的膜22所覆盖,该膜在缓冲腔室4的区域内形成那里的缓冲膜3。
另一方面,壳体7的整个开放的后侧15被粘合在上壁、下壁和纵向壁9、10和11的后部的端侧棱边上的优选不太易弯曲的膜23所覆盖。
从作为墨水流入部的上侧的软管接套12向过滤腔室20的后部部分,即墨水过滤器21后方引导有整合在壳体7内的第一流动通道24。
在过滤腔室20的下部区域内,从所述过滤腔室20的前部部分在墨水过滤器21与中间壁14之间侧向地分路出第二流动通道25,并且在中间壁14前方大致水平地从过滤腔室20延伸直至壳体7的对置的那个纵向侧11。
在那里存在有穿过中间壁14的缺口,并且与之联接有第三流动通道26,该第三流动通道又在中间壁14后方沿中间壁14延伸,并且相对于缓冲腔室4径向向内延伸直至缓冲腔室的中心27后方。
在那里,即在缓冲腔室4的中心27后方,又存在通向缓冲腔室4的缺口,并且然后在那里存在有再填充阀5,该再填充阀最后以其下游侧嘴口朝缓冲腔室4内地打开。
因此,在再填充阀5打开时,墨水可以从流入侧的软管接套12经由第一流动通道24、后方的过滤腔室区段、穿过墨水过滤器21地流向前方的过滤腔室区段,并且从那儿进一步经由第二流动通道25和第三流动通道26,以及穿过再填充阀5流入到缓冲腔室4内。
一旦缓冲腔室4被再填充,则再填充阀5又关闭,并且墨水可以在需要时从那里被打印头抽吸并且打印,在此期间再填充阀5保持关闭,并且因此使上游侧的压力冲击排斥在缓冲腔室4进而是本来的打印系统之外。
再填充阀5仅取决于缓冲腔室4内的压力关系地被打开和关闭。为此,从缓冲腔室4到第三流动通道26中的缺口在其朝向流动通道26的嘴口上被位于内部的膜或薄膜覆盖,该膜或薄膜在正常情况中被缓冲腔室4上游的压力牢固地挤压到缺口的嘴口上,并且将该嘴口封闭。
该位于内部的膜或薄膜无法从外部打开,而是仅由位于缓冲腔室4之内的中央的顶杆28向外压,即朝壳体7的后侧15的方向压,其中,然后位于内部的膜或薄膜从在第三流动通道26与缓冲腔室4之间的缺口的上游嘴口抬离,并且因此打开再填充阀5。
顶杆28处在板29的背侧上,面式地贴靠缓冲膜3的内侧。板29可以具有圆盘形的几何形状,并且与顶杆28整合为唯一的部分,例如与顶杆制成为共同的注塑成型件。
顶杆28在第三流动通道26与缓冲腔室4之间在缺口之内经历松动的引导,其中,该缺口可以被伸入到缓冲腔室4内的柱体形的边缘或裙部包围以用于改进引导。
顶杆28将其定位传给板29,板因此总是保持相对缓冲腔室4的中心27同心地取向。
但是此外,顶杆28也用作用于弹簧元件的、尤其是螺旋弹簧30的引导柱,螺旋弹簧以螺旋线的形式松动地围绕顶杆。该螺旋弹簧30一方面在第三流动通道26与缓冲腔室4之间的缺口的环境中支撑在中间壁14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板29的后侧上。螺旋弹簧30在此以如下方式预变形,即,使螺旋弹簧在不受力的状态中略长于中间壁14与缓冲膜3之间的缓冲腔室4的厚度,并且因此力图将板29从内部牢固地挤压到缓冲膜3上,并且在此甚至可以将弯曲弹性的缓冲膜3略向外压。
如果现在由打印头逐渐地从缓冲腔室4吸出越来越多的墨水,则在那里形成负压,并且在外部压到缓冲膜3上的大气压力逐渐地将向外被预紧的弹簧30压缩,其中,顶杆28被越来越深地压到第三流动通道26与缓冲腔室4之间的缺口内,并且最后可以将膜或薄膜在缺口的那侧的嘴口处从该嘴口抬离,并且由此将再填充阀5打开。然后使流入的墨水现在又填充了缓冲腔室4,并且使缓冲膜3因此又向外弯曲,其中,顶杆28由于压力弹簧30而逐渐地从其缺口移出,并且然后使位于内部的膜或薄膜又可以闭合。
此构造的优点是,不仅在墨水过滤器21内抑制了颗粒和气泡,而且也通过闭合的再填充阀5的薄膜将压力冲击和压力波动排斥在本来的打印头之外,从而使该打印头针对打印过程被最优地供应以纯的均匀流动的墨水。
但是,该构造具有其他缺点,该缺点在于将再填充阀5布置在缓冲腔室4内而从外部完全不可触及。在再填充阀5上游的外部过压无法将再填充阀5打开,而是仅将薄膜更强地压靠在缓冲腔室4与直接布置在缓冲腔室上游的流动通道26之间的缺口的边沿。
因此,当在冲洗之前无法成功实现打开压力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时,除非破坏压力缓冲器2,才使墨水能够通过压力缓冲器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
为此目的,本发明设置有布置在缓冲腔室4之外的能控制的装置6以用于将外部压力施加到缓冲膜3的至少一个限定了缓冲腔室4的区域上,以便将布置在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打开,并且在此提供了穿过压力缓冲器2的连贯的开放的通道,以用于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
可从外部控制的装置6包括方形的、优选呈板形的壳体31,该壳体具有两个对置的扁平侧32和四个将扁平侧彼此连接起来的端侧,即上侧33、下侧34和两个纵向侧35。如在压力缓冲器2的壳体7的情况中,因此在壳体31的情况中,上侧33和下侧34也可以彼此大小相同,但是比两个也彼此相同的纵向侧35更短。
优选地,能控制的装置6的壳体31的底面大致与压力缓冲器2的壳体7的底面相等。因此,壳体31可以面式地并且大致全等地安放或贴靠到壳体7的前侧16上,并且在那里在此定位中甚至被固定,例如借助粘合剂固定。
壳体31包括控制腔室36,该控制腔室大致具有与缓冲腔室4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底面,并且也在壳体31内根据缓冲腔室4的位置地被定位在壳体7内,从而使得在压力缓冲器2和能控制的装置6的全等的拼合时控制腔室36也能够与缓冲腔室4相符。
控制腔室36可以在能控制的装置6的一个或两个扁平侧32上具有开口37。在一般情况中,也就是说为了控制唯一的缓冲膜3,应仅存在有唯一的开口37,并且具有唯一的开口37的那个扁平侧32可以在下文中被称为前侧。只有当应同时控制两个压力缓冲器时,可以设有第二开口37,该第二开口则布置在另一个扁平侧32上。
能想到的是,通过膜来覆盖控制腔室36的开口37,膜朝向压力缓冲器2。这种控制膜应具有弯曲弹性地构成,并且更确切地说至少如缓冲膜3那样地具有弯曲弹性。然而,这种控制膜也体现出附加的成本,并且因此尤其是当不将空气用作控制腔室36之内的填充介质时是有意义的;这种控制膜允许对控制装置的拆卸,而在此不使填充介质逸出。
能控制的装置6利用具有开口37的扁平侧32以如下方式定位在压力缓冲器2的前侧16上,即,使得控制腔室26和缓冲腔室4大致相互同心,并且在那里仅通过缓冲膜3相互分离。
控制腔室36通过壳体31以及通过覆盖了该壳体的扁平侧32内的开口37的缓冲膜4被密封地封闭;然而,在控制腔室36的边沿内存在有相关的端侧,即优选是纵向侧35或贯穿了能控制的装置6的下侧34的控制开口38,该控制开口可仅设有内螺纹,以用于旋入软管接套。在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开口内示例性地旋入了弯头39,在弯头上然后可以紧固有控制软管。
经由这种控制软管可以然后将控制介质运送到控制腔室内或从那里又送出。优选地,在此将压缩空气或被压缩的大气空气用作控制介质,当然也能想到液体。
如果将控制介质向内运送到或向内挤压到控制腔室36内,则在在此构建的内部的过压的情况下使缓冲膜4从控制腔室36拱出并拱入到缓冲腔室4内,并且在此由于板29而将顶杆28压靠再填充阀5的位于内部的膜或薄膜,并且当在缓冲腔室4内恰好不存在负压时,将所述膜或薄膜打开。现在再填充阀5是打开的,并且可以利用墨水来冲洗打印头。
如果冲洗过程结束,则可以将过压从控制腔室36泄放掉,并且弹簧30将板29和顶杆28以及贴靠在其上的缓冲膜3一起又向外压,即朝着从缓冲腔室4到控制腔室36的方向压,其中,再填充阀5又被关闭。如果控制腔室36完全被排空或无压力,则大气压力又承担了压力弹簧30的对置方,并且使再填充阀5又自动打开和关闭,以便在两点调控的范围内在窄的界限内调控缓冲腔室内的压力。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通过将可变的压力加载到缓冲膜3的背对缓冲腔室4的外侧上来调节弹簧30的工作点。也就是说,当弹簧30例如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张紧力时,则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膜3那侧的压力来引起弹簧30被更强地弹入,从而使弹簧被设定到工作点中,在此它又产生了更强的弹簧力,然后为了打开再填充阀5则必须克服该弹簧力。
在图6至8中示出了用于通过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以墨水冲洗未示出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1’是整合的实施方式,这时,冲洗设备1’与压力缓冲器2’整合。
因为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与根据图1至5的实施方式中相同,所以在图中相互相应的部分被设有相互相应的附图标记。
在此,图8最确切地相应于图2,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情况中(在一个情况中由于移除了图2中的设备1,而在另一个情况中由于穿过与压力缓冲器2’整合的设备1’的截面)实质上仅分别能看到压力缓冲器2、2’,更确切地说从图中能看到覆盖了缓冲腔室4、4’的缓冲膜3、3’。
能看到,形式为框架8’的向外包围压力缓冲器2’的壳体7’,该框架具有上侧9’、下侧10’和将上侧和下侧连接起来的纵向侧11’。在上侧9’上存在有流入侧的软管接套12’,并且在下侧10’上存在有流出侧的软管接套13’。
与具有压力缓冲器2的设备1相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框架8’的深度延伸(即其后侧15’与其前侧16’之间的距离)不等于缓冲腔室4’的或容纳缓冲腔室的压力缓冲器2’的深度延伸,而是大于那个深度延伸并且相应于压力缓冲器2’的深度延伸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的设备1’的深度延伸的加和。
压力缓冲器2’自身被分为上部的区段17’和下部的区段18’。在下部的区段18’内(优选被柱体形的周侧面19’包围地)存在有本来的缓冲腔室4’,而在上部的区段17’内布置具有墨水过滤器21’的可选的过滤腔室20’。过滤腔室20’在墨水过滤器21’上游通过第一流动通道24’与流入侧的软管接套12’连接,而第二流动通道25’将过滤腔室20’的处于墨水过滤器21’下游的部分与缓冲腔室4’的中心27’内的再填充阀5’连接。
第三流动通道26’从缓冲腔室4’的外围通向流出侧的软管接套13’。
再填充阀5’的内部结构可以与根据图4和5的再填充阀5相同,或具有类似的或功能相同的结构。
本来的压力缓冲器2’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况中地在其两个扁平侧上分别通过至少一个膜来覆盖,即通过前部的膜22’并且通过后部的膜23’覆盖。
但是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前部的膜22’分为覆盖了压力缓冲器2’的上部的区段17’的第一膜区段40并且覆盖了压力缓冲器2’的下部的区段18’的第二膜区段41。
这两个膜区段40、41不处在相同的平面内,而是处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尤其地,第一膜区段分40距后部的膜23’的间距相应于壳体侧的框架8’的总深度,而第二膜区段41具有相应减小的间距,该间距仅相应于缓冲腔室4’的深度延伸。
由此,框架8’可以在其下部的区段18’内附加地、即在其前侧16’上地通过优选刚性的覆盖部42被封闭。该覆盖部42可以与在壳体7’的上部的区段17’内的第一膜区段40共同齐平。
因此,在该覆盖部42、即位于后方的第二膜区段41、框架8’的下侧10’与框架的纵向侧11’以及将两个区段17’、18’相互分离的中间壁43之间得到了控制腔室36’,该控制腔室向外尽可能地气密封闭。控制腔室与由压力缓冲器2’和控制设备1’构成的结构单元的外部空间仅通过通道44连通,该通道从控制腔室36’通向框架8’,优选地通向框架的上侧9’,并且通到那里的软管接套45内,在该软管接套上能联接未示出的控制软管。
如果借助软管接套45将过压导入到控制腔室36’内,则因此使下部的第二膜区段41拱入到缓冲腔室4’内,并且在此将再填充阀5’打开。而如果控制腔室36’无压力,则下部的膜区段41松弛,并且再填充阀5’被关闭。
附图标记列表
1 设备 26 第三流动通道
2 压力缓冲器 27 中心
3 缓冲膜 28 顶杆
4 缓冲腔室 29 板
5 再填充阀 30 螺旋弹簧
6 装置 31 壳体
7 壳体 32 扁平侧
8 框架 33 上侧
9 上侧 34 下侧
10 下侧 35 纵向侧
11 纵向侧 36 控制腔室
12 软管接套 37 开口
13 软管接套 38 控制开口
14 中间壁 39 弯头
15 后侧 40 第一膜区段
16 前侧 41 第二膜区段
17 上部的区段 42 覆盖部
18 下部的区段 43 中间壁
19 周侧面 44 通道
20 过滤腔室 45 软管接套
21 墨水过滤器
22 前部的膜
23 后部的膜
24 第一流动通道
25 第二流动通道

Claims (15)

1.用于冲洗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1),其中,所述压力缓冲器(2)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3)限定的缓冲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具有: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用以对所述缓冲膜(3)拱入到所述缓冲腔室(4)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所述缓冲腔室(4)再填充;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之外的能控制的装置(6)用以将外部压力施加到所述缓冲膜(3)的至少一个限定了所述缓冲腔室(4)的区域上,以便打开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并在此提供穿过所述压力缓冲器的用于冲洗所述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连贯的开放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腔室(36),所述控制腔室具有至少一个开口(37),所述开口面朝所述缓冲膜(3)的限定了所述缓冲腔室(4)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36)的开口(37)具有与所述缓冲腔室(4)的由所述缓冲膜(3)形成的边沿区域大致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36)的开口(37)具有圆形的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36)的壳体(31)定固或能定固在所述压力缓冲器(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腔室(36)的壳体(31)上布置有用于控制管路(37)的接口,以便能够实现控制流体流动到所述控制腔室(36)内或从所述控制腔室(36)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具有空气用作控制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腔室(36)上和/或在所述控制管路上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以便能够检测和/或调控控制压力。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缓冲器(2)上或在所述压力缓冲器的下游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以便能够识别到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的打开。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通过弹簧元件(30)使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预紧到关闭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30)将所述再填充阀(5)的能运动的元件或能运动的板(29)在预紧的状态中从内部压靠所述缓冲膜(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为了打开所述再填充阀(5)所需的控制流体的控制压力大于为了关闭所述再填充阀(5)所需的所述弹簧元件(30)的力除以直接对所述缓冲腔室(4)限定的所述缓冲膜(3)的面积。
13.用于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1),其中,所述压力缓冲器(2)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3)限定的缓冲腔室(4),在所述缓冲腔室内布置有再填充阀(5)用以对所述缓冲膜(3)拱入到所述缓冲腔室(4)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所述缓冲腔室(4)再填充,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之外的能控制的装置(6)用以将外部压力施加到所述缓冲膜(3)的至少一个限定了所述缓冲腔室(4)的区域上,以便将能调节的预紧力施加到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构造。
15.用于运行和/或冲洗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2)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力缓冲器(2)设有闭合的、至少部分地由缓冲膜(3)限定的缓冲腔室(4),所述设备包括: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用以对所述缓冲膜(3)拱入到所述缓冲腔室(4)内做出反应地以墨水对所述缓冲腔室(4)再填充,其特征在于,借助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之外的能控制的装置(6)将外部压力施加到所述缓冲膜(3)的至少一个限定了所述缓冲腔室(4)的区域上,以便打开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5)并在此提供穿过所述压力缓冲器的用于冲洗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连贯的开放的通道,并且/或者以便将能调节的预紧力施加到布置在所述缓冲腔室(4)内的再填充阀上。
CN201880037655.2A 2017-06-09 2018-06-11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10881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7003026.8 2017-06-09
DE202017003026.8U DE202017003026U1 (de) 2017-06-09 2017-06-09 Vorrichtung zum Spülen oder Betreiben eines mit einem vorgeschalteten Druckdämpfer ausgerüsteten Tinten- oder Tintenstrahl-Druckkopfs
PCT/IB2018/000616 WO2018224884A2 (de) 2017-06-09 2018-06-11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pülen und/oder betreiben eines mit einem vorgeschalteten druckdämpfer ausgerüsteten tinten- oder tintenstrahl-druckkopf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272A true CN110881272A (zh) 2020-03-13
CN110881272B CN110881272B (zh) 2021-11-05

Family

ID=59885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7655.2A Active CN110881272B (zh) 2017-06-09 2018-06-11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89288A1 (zh)
EP (1) EP3634762A2 (zh)
JP (1) JP7276861B2 (zh)
CN (1) CN110881272B (zh)
CA (1) CA3066545C (zh)
DE (1) DE202017003026U1 (zh)
WO (1) WO201822488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10845B3 (de) 2018-05-07 2019-07-25 Océ Holding B.V.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sorgung von Druckköpfen mit Tint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488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缓冲装置、液体供给装置及液滴排出装置
JP2014188924A (ja) * 2013-03-28 2014-10-0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ダンパー装置
CN105936182A (zh) * 2015-03-06 2016-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6187948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ヘッド用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06457838A (zh) * 2014-05-16 2017-02-2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US20170151805A1 (en) * 2015-12-01 2017-06-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6742A (en) 1971-05-21 1974-06-12 Hitachi Ltd Pen recorder
DE3137970A1 (de) 1981-09-24 1983-03-31 Olympia Werke Ag, 2940 Wilhelmshaven Tintenschreibwerk fuer bueromaschinen mit auf einem bewegbaren wagen angeordneten tintenschreibkopf und tintenzwischenbehaelter
DE3525810A1 (de) 1985-07-19 1987-01-22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Daempfungs- und filterelement fuer die tintenzufuhr zu einem tintenstrahlschreibkopf
CA2009631C (en) 1989-02-17 1994-09-20 Shigeo Nonoyama Pressure damper of an ink jet printer
US7431443B2 (en) * 2005-12-05 2008-10-0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 reservoir with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JP5047916B2 (ja) 2008-09-29 2012-10-1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の逆流遮断装置
JP5498307B2 (ja) 2010-07-30 2014-05-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900729B2 (ja) 2011-10-27 2016-04-0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ダンパ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488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缓冲装置、液体供给装置及液滴排出装置
JP2014188924A (ja) * 2013-03-28 2014-10-0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ダンパー装置
CN106457838A (zh) * 2014-05-16 2017-02-2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缓冲器和墨的循环方法
CN105936182A (zh) * 2015-03-06 2016-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6187948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ヘッド用インク供給装置
US20170151805A1 (en) * 2015-12-01 2017-06-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66545A1 (en) 2018-12-13
DE202017003026U1 (de) 2017-08-31
CN110881272B (zh) 2021-11-05
WO2018224884A3 (de) 2019-02-21
JP7276861B2 (ja) 2023-05-18
WO2018224884A2 (de) 2018-12-13
US20200189288A1 (en) 2020-06-18
JP2020527477A (ja) 2020-09-10
EP3634762A2 (de) 2020-04-15
CA3066545C (en)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83031A (en) Ink supply system
US803365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246787B1 (ja) インク貯蔵容器
JP2009513397A (ja) パルス減衰式流体体系
JPS60588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611167B2 (en) Flexible membrane mechanism, flow path member,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S599353B2 (ja) インクモザイク記録装置のインク給与系統内の液体の振動を減衰させる装置
JP2004314600A (ja)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使用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H10128993A (ja) インク配送システム
JP2017001374A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循環装置
CN110881272B (zh) 用于冲洗和/或运行装配有前置的压力缓冲器的墨水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的设备和方法
SE1130105A1 (sv) Vätskeförsörjningssystem för en bläckstråleskrivare
MXPA03010359A (es) Cartucho de tinta y metodo para regular el flujo de fluido.
JP6926610B2 (ja) 可撓膜機構、流路部材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S6124458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ト・ヘツド用脱泡装置
CN113002176A (zh) 低成本阻尼器
JP507687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46232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2015303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nd/or operating an ink-jet printer head equipped with an upstream pressure absorber
JP3804576B2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9925789B2 (en) Regulator component
JPH058387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ヘツド
JP2012250393A (ja) ヘッドタンク及び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09605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24024433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