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7034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7034A
CN106347034A CN201610239192.0A CN201610239192A CN106347034A CN 106347034 A CN106347034 A CN 106347034A CN 201610239192 A CN201610239192 A CN 201610239192A CN 106347034 A CN106347034 A CN 106347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land portion
tire
cutter groove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91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7034B (zh
Inventor
长濑博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47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7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7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7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12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arranged at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4Circumferential groove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充气轮胎,能够高水平地兼顾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以直线状延伸的多条主沟(3~5)、以及由主沟(3~5)划分出的多个陆地部(8、9)。外侧中央陆地部(8)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一中央刀槽(10)。内侧中央陆地部(9)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二中央刀槽(11)。第一中央刀槽(10)从中央主沟(5)延伸至外侧胎肩主沟(3),第二中央刀槽(11)从中央主沟(5)延伸至内侧胎肩主沟(4)。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11)大于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8)。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兼顾在湿路面上的较高的排水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改善胎面部的沟形状来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的充气轮胎。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为了提高排水性能而具备三条主沟以及多条横纹沟的充气轮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5904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加宽三条主沟的宽度,来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然而,有可能使胎面部的花纹刚性降低,从而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另外,一般的车辆以成为负外倾角的方式来调整车辆的定位。在这样的负外倾角的车辆安装有充气轮胎时,在充气轮胎的车辆内侧区域产生较大的负荷,从而成为产生不均匀磨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不均匀磨损大幅度降低了耐磨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在主沟之间设置刀槽为基本,以高水平兼顾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以直线状延伸的多条主沟、和由所述主沟划分的多个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具有因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由此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和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所述主沟包括: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外侧胎面端侧的外侧胎肩主沟、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内侧胎肩主沟、以及位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之间的中央主沟,所述陆地部包括: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中央主沟之间的外侧中央陆地部、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与所述中央主沟之间的内侧中央陆地部,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一中央刀槽,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二中央刀槽,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从所述中央主沟延伸至所述外侧胎肩主沟,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从所述中央主沟延伸至所述内侧胎肩主沟,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大于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之间设置有第三中央刀槽,该第三中央刀槽的至少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且宽度小于2mm。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一中央刀槽、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分别相对于轮胎轴向以40度以下的角度向相同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二中央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设置于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所述第二中央刀槽的条数为设置于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与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的合计条数的40%~70%。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在所述第一中央刀槽、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与各所述主沟所成的角为锐角的锐角部形成有对角切割部。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的60%~75%。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为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的101%~105%。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外侧胎肩主沟的宽度为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宽度的60%~80%。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陆地部还包括: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的内侧胎肩陆地部,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外侧胎肩横纹沟,所述内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内侧胎肩横纹沟,所述外侧胎肩横纹沟不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连通,而是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侧越过所述外侧胎面端延伸,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连通,并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侧越过所述内侧胎面端延伸。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在其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连通部具有拉筋。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为,在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所成的角为锐角的锐角部形成有对角切割部。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外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一中央刀槽,内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二中央刀槽,第一中央刀槽从中央主沟延伸至一方的胎肩主沟,第二中央刀槽从中央主沟延伸至另一方的胎肩主沟。
这样的第一中央刀槽以及第二中央刀槽不降低胎面部的刚性,能够使充气轮胎的实际接地面积降低,从而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接地压力。因此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刚性与接地压力最佳化,从而能够兼顾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内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大于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因此内侧中央陆地部的刚性高于外侧中央陆地部的刚性,从而充气轮胎安装于负外倾角的车辆时内侧中央陆地部以及外侧中央陆地部的磨损量会变得大致均匀。这样的内侧中央陆地部与外侧中央陆地部抑制不均匀磨损的产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能。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高水平地兼顾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外侧中央陆地部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第一锐角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胎面部;3…外侧胎肩主沟;4…内侧胎肩主沟;5…中央主沟;8…外侧中央陆地部;9…内侧中央陆地部;10…第一中央刀槽;11…第二中央刀槽;12…第三中央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条主沟、以及由多条主沟划分的多个陆地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例如适合作负外倾角的轿车用轮胎使用,具备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非对称的胎面图案。向车辆安装的方向例如用文字等表示于胎侧部(未图示)。
胎面部2通过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从而具有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To、以及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Ti。
外侧胎面端To以及内侧胎面端Ti被规定作为对正规状态下的充气轮胎1施加正规载荷并以0゜外倾角接地于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正规状态”是将轮胎轮辋安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填充有正规内压而且无负荷的状态。正规状态下的外侧胎面端To与内侧胎面端Ti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被规定为胎面接地宽度TW。以下,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充气轮胎1各部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轮胎规定其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轮胎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力,若为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在轮胎为轿车用的情况下形成为180kPa。
“正规载荷”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CAPACITY”。在轮胎为轿车用的情况下形成为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本实施方式的主沟包括:位于比充气轮胎1的轮胎赤道C靠外侧胎面端To侧的外侧胎肩主沟3、以及位于比轮胎赤道C靠内侧胎面端Ti侧的内侧胎肩主沟4。主沟还包括位于外侧胎肩主沟3与内侧胎肩主沟4之间的中央主沟5。
外侧胎肩主沟3、内侧胎肩主沟4以及中央主沟5分别形成为直线状。这样的主沟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方面优异。为了更可靠地发挥这样的作用,外侧胎肩主沟3的宽度W1、内侧胎肩主沟4的宽度W2以及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总和W1+W2+W3,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29%。
在上述总和W1+W2+W3小于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在上述总和W1+W2+W3超过胎面接地宽度TW的29%的情况下,胎面部2的实际接地面积不足,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外侧胎肩主沟3的宽度W1优选为小于内侧胎肩主沟4的宽度W2并且小于中央主沟5的宽度W3。外侧胎肩主沟3的宽度W1优选为内侧胎肩主沟4的宽度W2的60%~80%。这样的外侧胎肩主沟3提高在转弯行驶时作用有特别大的横向力的胎面部2的车辆外侧的刚性,从而提高耐磨损性能。另外,在车辆安装时,即便在因车辆的定位方式而存在排水性能降低的倾向的内侧胎肩主沟4,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
中央主沟5的宽度W3优选为大于内侧胎肩主沟4的宽度W2。这样的中央主沟5在接地压力增高的胎面部2的轮胎赤道C附近能够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
图2是图1的胎面部2的A-A线剖视图。如图2所示,外侧胎肩主沟3、内侧胎肩主沟4以及中央主沟5的深度D1、D2以及D3能够按照惯例进行各种设定。在本实施方式的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各主沟的深度D1~D3例如优选为5~10mm。
在各主沟的深度D1~D3小于5mm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在各主沟的深度D1~D3超过10mm的情况下,胎面部2的刚性降低,从而有可能对耐磨损性能产生影响。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陆地部包括:外侧胎肩主沟3与中央主沟5之间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和内侧胎肩主沟4与中央主沟5之间的内侧中央陆地部9。
图3是图1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11优选为大于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8。这样的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能够高于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刚性。因此充气轮胎1安装于负外倾角的车辆时内侧中央陆地部9以及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磨损量成为大致均匀,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11优选为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轮胎轴向的肋宽W8的101%~105%。这样的内侧中央陆地部9以及外侧中央陆地部8与所安装的车辆的定位方式对应地抑制不均匀磨损的产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能。
优选为在本实施方式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由此胎面部2能够提高接地压力高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从而获得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在外侧中央陆地部8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一中央刀槽10,在内侧中央陆地部9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二中央刀槽11。这样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能够借助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使得胎面部2的刚性最佳化。
在图4中示出图3的C-C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分别具有刀槽主体13和倒角部14。
刀槽主体13的宽度W4优选为小于1mm。这样的刀槽主体13因作用于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力而容易闭合,从而能够抑制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发生变形,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从胎面踏面至刀槽主体13的底为止的刀槽深度D4优选为中央主沟5(图2所示)的深度D3的50%~90%。在刀槽深度D4小于中央主沟5的深度D3的50%的情况下,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过度提高,从而有可能使乘坐舒适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在刀槽深度D4超过中央主沟5的深度D3的90%的情况下,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降低,从而有可能对耐磨损性能产生影响。
倒角部14设置于刀槽主体13的轮胎径向外侧。本实施方式的倒角部14是沟向刀槽主体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扩大的部分。倒角部14的宽度W5优选为1mm以上且小于2mm。倒角部14的深度D5优选为0.5~2.0mm。具有这样的剖面形状的倒角部14降低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实际接地面积,从而提高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接地压力。由此充气轮胎1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
这样的倒角部14优选设置于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的长度方向整体。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倒角部14的宽度方向的各个剖面形状优选为L字形。由此倒角部14能够排出更多的水。而且这样的倒角部14,由于倒角部14与胎面踏面之间的边缘、以及刀槽主体13与倒角部14之间的边缘这两个边缘接地,因此能够产生更大的边缘效应。
如图3所示,第一中央刀槽10例如从中央主沟5延伸至外侧胎肩主沟3。外侧中央陆地部8由多条第一中央刀槽10划分为多个外侧中央花纹块8A。这样的第一中央刀槽10能够有效地提高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接地压力。
第一中央刀槽10优选为相对于轮胎轴向朝一个方向倾斜。第一中央刀槽10在与中央主沟5的连通部附近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θ1优选为40度以下。若倾斜角度θ1超过40度,则上述连通部附近的刚性、即第一中央刀槽10与中央主沟5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一锐角部20的刚性局部降低,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优选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锐角部20形成有对角切割部21。另外,优选为在第一中央刀槽10与外侧胎肩主沟3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二锐角部22也同样形成有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抑制第一锐角部20以及第二锐角部22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图5是图3的第一锐角部20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优选为在第一锐角部20形成有圆弧状的对角切割部21。圆弧状的对角切割部21的半径r优选为3mm以下。若对角切割部21的半径r大于3mm,则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接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另外对角切割部21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
对角切割部21的深度d优选为2mm以下。若对角切割部21的深度d大于2mm,则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刚性大幅度降低,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如图3所示,第一中央刀槽10与轮胎轴向平行的成分较少,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具有该成分。由此在外侧中央陆地部8产生较大的横向力的转弯时第一中央刀槽10闭合。因而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外侧中央花纹块8A相互支承,从而提高胎面部2的横向刚性。因此外侧中央陆地部8抑制转弯时相对于横向力的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能。
第二中央刀槽11例如从中央主沟5延伸到内侧胎肩主沟4。内侧中央陆地部9由多条第二中央刀槽11划分为多个内侧中央花纹块9A。这样的第二中央刀槽11能够有效地提高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接地压力。
优选为,第二中央刀槽11相对于轮胎轴向朝与第一中央刀槽10相同的方向倾斜。第二中央刀槽11在与中央主沟5的连通部附近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40度以下。若倾斜角度θ2超过40度,则上述连通部附近的刚性、即第二中央刀槽11与中央主沟5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三锐角部23的刚性局部降低,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优选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锐角部23形成有与第一锐角部20相同的对角切割部21。并且优选为,在第二中央刀槽11与内侧胎肩主沟4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四锐角部24也同样形成有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抑制第三锐角部23以及第四锐角部24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第二中央刀槽11与轮胎轴向平行的成分较少,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具有该成分。由此在内侧中央陆地部9产生较大的横向力的转弯时第二中央刀槽11闭合。因此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内侧中央花纹块9A相互支承,从而提高胎面部2的横向刚性。因此内侧中央陆地部9抑制转弯时相对于横向力的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能。
第一中央刀槽10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第二中央刀槽1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优选为在中央主沟5内具有交点P。即,第一中央刀槽10与第二中央刀槽11优选配置为经由中央主沟5而平滑地连续。这样的第一中央刀槽10与第二中央刀槽11朝相同的方向倾斜,因此彼此在投影于轮胎赤道面时相互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不存在外侧中央陆地部8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相对于轮胎周向局部降低的担忧。
第一中央刀槽10优选形成为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的圆弧状,第二中央刀槽11优选形成为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的圆弧状。具有这样的第一中央刀槽10和第二中央刀槽11的充气轮胎1,在车辆安装时不限定轮胎的转弯方向。另外,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不具有角部,因此不存在刚性的局部的偏差,从而发生不均匀磨损的担忧较少。另外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特别是只要不具有锐角部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形成为S字形等其他曲线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中央陆地部8在相邻的第一中央刀槽10、10之间设置有第三中央刀槽12,该第三中央刀槽12的至少一端在外侧中央陆地部8内形成终端。第三中央刀槽12的剖面形状例如优选与第一中央刀槽10以及第二中央刀槽11相同且宽度小于2mm。
第三中央刀槽1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优选为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肋宽W8的50%以上。第三中央刀槽1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更优选为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肋宽W8的60%~75%。这样的第三中央刀槽12能够提高外侧中央陆地部8在轮胎轴向的中央部的刚性,从而使在外侧中央陆地部8内的耐磨损性能平衡。
第三中央刀槽12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朝与第一中央刀槽10相同的方向倾斜。第三中央刀槽12在与中央主沟5的连通部附近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θ3优选为40度以下。若倾斜角度θ3超过40度,则上述连通部附近的刚性、即第三中央刀槽12与中央主沟5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五锐角部25的刚性局部降低,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优选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五锐角部25也形成有与第一锐角部20同样的对角切割部21。另外优选为,在第三中央刀槽12与外侧胎肩主沟3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六锐角部26也同样形成有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能够抑制第五锐角部25以及第六锐角部26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提高耐磨损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第二中央刀槽11的条数N2优选为比设置于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第一中央刀槽10与第三中央刀槽12的合计条数N1少。第二中央刀槽11的条数N2优选为第一中央刀槽10与第三中央刀槽12的合计条数N1的40%~70%。因此内侧中央陆地部9即便在安装于负外倾角的车辆并产生了大的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耐磨损性能方面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中央刀槽11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大于第一中央刀槽10的倾斜角度θ1以及第三中央刀槽12的倾斜角度θ3。倾斜角度θ2例如优选为30~40度,倾斜角度θ1以及θ3例如优选为20~30度。这样的第二中央刀槽11使刀槽的条数少的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最佳化。
第三中央刀槽12例如具有:与外侧胎肩主沟3连通的外侧第三中央刀槽12o、以及与中央主沟5连通的内侧第三中央刀槽12i。优选为外侧第三中央刀槽12o与内侧第三中央刀槽12i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这样的第三中央刀槽12能够使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刚性均衡且最佳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陆地部还包括:外侧胎肩主沟3与外侧胎面端To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6、以及内侧胎肩主沟4与内侧胎面端Ti之间的内侧胎肩陆地部7。
优选为,在外侧胎肩陆地部6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多条外侧胎肩横纹沟15、以及宽度小于2mm的多条外侧胎肩刀槽16。优选为,外侧胎肩横纹沟15与外侧胎肩刀槽16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外侧胎肩横纹沟15优选为不与外侧胎肩主沟3连通,并从外侧胎肩主沟3侧越过外侧胎面端To延伸。外侧胎肩横纹沟15的宽度W6优选为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35%~50%。在外侧胎肩横纹沟15的宽度W6小于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3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降低。在外侧胎肩横纹沟15的宽度W6超过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50%的情况下,则外侧胎肩陆地部6的刚性不足,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
这样的外侧胎肩横纹沟15在外侧胎肩陆地部6内形成终端。因此外侧胎肩横纹沟15能够抑制因来自外侧胎肩主沟3的空气的流动而引起噪声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噪声性能。此外,由于外侧胎肩陆地部6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形成,因此提高在转弯时产生较大的横向力的外侧胎肩陆地部6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图6是图1的胎面部2的B-B线剖视图。如图6所示,外侧胎肩横纹沟15的深度D6优选为外侧胎肩主沟3的深度D1(图2所示)的100%以下。具有这样的剖面形状的外侧胎肩横纹沟15能够提高外侧胎肩陆地部6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
如图1所示,外侧胎肩刀槽16优选为与外侧胎肩主沟3连通,并从外侧胎肩主沟3朝向外侧胎面端To侧延伸。外侧胎肩刀槽16例如在比外侧胎面端To靠轮胎轴向内侧的外侧胎肩陆地部6内形成终端。
外侧胎肩刀槽16的剖面形状例如优选为与第一中央刀槽10等相同。外侧胎肩刀槽16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优选为外侧胎肩主沟3与外侧胎面端To的距离W9的40%~70%。这样的外侧胎肩刀槽16能够使外侧胎肩陆地部6的刚性最佳化。
优选为,在外侧胎肩刀槽16与外侧胎肩主沟3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七锐角部27也形成有与第一锐角部20同样的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抑制第七锐角部27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优选为,外侧胎肩刀槽16与第一中央刀槽10经由外侧胎肩主沟3而平滑地连续。由此外侧胎肩刀槽16与第一中央刀槽10在轮胎轴向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不存在外侧胎肩陆地部6以及外侧中央陆地部8的刚性相对于轮胎周向局部降低的担忧。
优选为,在内侧胎肩陆地部7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多条内侧胎肩横纹沟17、以及宽度小于2mm的多条内侧胎肩刀槽18。优选为,内侧胎肩横纹沟17与内侧胎肩刀槽18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内侧胎肩横纹沟17优选为与内侧胎肩主沟4连通,并从内侧胎肩主沟4侧越过内侧胎面端Ti延伸。内侧胎肩横纹沟17的宽度W7优选为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35%~50%。在内侧胎肩横纹沟17的宽度W7小于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35%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降低。在内侧胎肩横纹沟17的宽度W7超过中央主沟5的宽度W3的50%的情况下,外侧胎肩陆地部6的刚性不足,从而有可能使耐磨损性能降低。这样的内侧胎肩横纹沟17与内侧胎肩主沟4连通,因此能够提高内侧胎肩陆地部7在湿路面上的排水性能。
如图6所示,内侧胎肩横纹沟17的深度D7例如优选为内侧胎肩主沟4的深度D2(图2所示)的100%以下。内侧胎肩横纹沟17在与内侧胎肩主沟4的连通部具有拉筋19。拉筋19的深度D8优选为内侧胎肩横纹沟17的深度D7的50%~60%。具有这样的拉筋19的内侧胎肩横纹沟17能够提高内侧胎肩陆地部7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刚性,从而提高耐磨损性能。
如图1所示,优选为在内侧胎肩横纹沟17与内侧胎肩主沟4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八锐角部28,也形成有与第一锐角部20同样的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抑制第八锐角部28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内侧胎肩刀槽18优选为与内侧胎肩主沟4连通,并从内侧胎肩主沟4越过外侧胎面端To延伸。内侧胎肩刀槽18的剖面形状例如优选为与第一中央刀槽10等相同。
内侧胎肩刀槽18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3优选为内侧胎肩主沟4与内侧胎面端Ti的距离W10的130%以上。这样的内侧胎肩刀槽18能够使内侧胎肩陆地部7的刚性分布最佳化。
优选为,在内侧胎肩刀槽18与内侧胎肩主沟4所成的角为锐角的第九锐角部29也形成有与第一锐角部20同样的对角切割部21。这样的对角切割部21抑制第九锐角部29的局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
优选为,内侧胎肩刀槽18与第二中央刀槽11经由内侧胎肩主沟4而平滑地连续。由此内侧胎肩刀槽18与第二中央刀槽11在轮胎轴向重叠的部分较少,从而不存在内侧胎肩陆地部7以及内侧中央陆地部9的刚性相对于轮胎周向局部降低的担忧。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通过手工切割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图案的尺寸175/65R14的充气轮胎,并对排水性能、耐磨损性能以及噪声性能进行了评价。
测试方法如下。
<排水性能>
将安装于轮辋14×5J的试制轮胎安置于具有一定水膜的鼓试验机,对直线打滑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排水性能越优异。
<耐磨损性能>
将上述试制轮胎安置于磨损能量测量装置,并对胎面部的磨损能量进行了测量。结果是以比较例1的磨损能量的倒数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表示耐磨损性能越优异。
<噪声性能>
将上述试制轮胎安装于普通轿车的全部车轮,并在驾驶座椅车窗侧耳边位置对以速度60km/h在路面噪声测量道路(沥青粗糙面道路)上行驶时的车内噪声作为综合值的噪声等级dB(A)进行了测量。结果是以比较例1的声压等级的倒数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表示噪声性能越优异。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如从表1可明确的那样,确认了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能够维持噪声性能,并且能够有意地提高排水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能。

Claims (12)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以直线状延伸的多条主沟、和由所述主沟划分的多个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因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由此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和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
所述主沟包括: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外侧胎面端侧的外侧胎肩主沟、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内侧胎肩主沟、以及位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之间的中央主沟,
所述陆地部包括: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中央主沟之间的外侧中央陆地部、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与所述中央主沟之间的内侧中央陆地部,
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一中央刀槽,
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不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沟,并且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条第二中央刀槽,
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从所述中央主沟延伸至所述外侧胎肩主沟,
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从所述中央主沟延伸至所述内侧胎肩主沟,
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大于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之间设置有第三中央刀槽,该第三中央刀槽的至少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且宽度小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央刀槽、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分别相对于轮胎轴向以40度以下的角度向相同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中央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所述第二中央刀槽的条数为设置于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所述第一中央刀槽与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的合计条数的40%~70%。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中央刀槽、所述第二中央刀槽以及所述第三中央刀槽与各所述主沟所成的角为锐角的锐角部形成有对角切割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中央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的60%~7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为所述外侧中央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肋宽的101%~10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胎肩主沟的宽度为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宽度的6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还包括: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的内侧胎肩陆地部,
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外侧胎肩横纹沟,
所述内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内侧胎肩横纹沟,
所述外侧胎肩横纹沟不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连通,而是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侧越过所述外侧胎面端延伸,
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连通,并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侧越过所述内侧胎面端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在其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连通部具有拉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胎肩横纹沟与所述内侧胎肩主沟所成的角为锐角的锐角部形成有对角切割部。
CN201610239192.0A 2015-07-16 2016-04-18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6347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1930A JP6467309B2 (ja) 2015-07-16 2015-07-16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41930 2015-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7034A true CN106347034A (zh) 2017-01-25
CN106347034B CN106347034B (zh) 2019-11-15

Family

ID=5629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9192.0A Active CN106347034B (zh) 2015-07-16 2016-04-18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7184B2 (zh)
EP (1) EP3118025B1 (zh)
JP (1) JP6467309B2 (zh)
CN (1) CN10634703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704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712480A (zh) * 2018-07-12 2020-01-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3412202A (zh) * 2019-02-14 2021-09-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11285762B2 (en) * 2018-05-29 2022-03-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CN114514125A (zh) * 2019-09-27 2022-05-1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50984S (zh) * 2015-02-18 2016-06-06
JP1541051S (zh) * 2015-02-18 2015-12-28
JP6468300B2 (ja) 2017-02-13 2019-02-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JP6825434B2 (ja) * 2017-03-16 2021-02-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900758B2 (ja) 2017-04-14 2021-07-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540756B2 (ja) * 2017-07-27 2019-07-1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52319B2 (ja) * 2017-11-27 2022-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06183B2 (ja) * 2017-11-27 2022-01-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52318B2 (ja) * 2017-11-27 2022-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79152B2 (ja) * 2018-06-06 2022-06-0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26869B2 (ja) * 2018-06-06 2022-08-2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25283B2 (ja) 2018-06-06 2022-08-24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44279B2 (ja) * 2018-10-22 2022-09-2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31368B2 (ja) * 2018-12-21 2022-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1791649B (zh) * 2019-04-03 2024-02-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7275782B2 (ja) * 2019-04-03 2023-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75779B2 (ja) * 2019-04-03 2023-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363208B2 (ja) * 2019-08-30 2023-10-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134123A (ja) * 2022-03-14 2023-09-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146910A (ja) * 2022-03-29 2023-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8984A (ja) * 2011-10-03 2013-05-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249018A (ja) * 2012-06-01 2013-12-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0772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057785A (zh) * 2013-03-22 2014-09-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5044583A (ja) * 2014-11-05 2015-03-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5278B1 (ja) 1998-10-30 2000-04-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9900266C2 (de) * 1999-01-07 2003-08-14 Continental Ag Fahrzeugluftreifen mit einem laufrichtungsgebunden gestalteten Laufstreifenprofil
JP4548534B2 (ja) * 2008-09-01 2010-09-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55709B2 (ja) * 2009-08-03 2011-08-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51920B2 (ja) * 2011-03-28 2013-1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48995B2 (ja) * 2012-03-14 2016-07-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3191119A1 (ja) 2012-06-19 2013-12-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458145B2 (ja) * 2012-06-19 2014-04-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447748B1 (ja) * 2012-08-20 2014-03-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8728B2 (ja) * 2012-11-20 2015-01-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0547B2 (ja) * 2014-01-27 2018-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470852B (zh) * 2014-07-09 2018-08-10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轮胎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8984A (ja) * 2011-10-03 2013-05-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249018A (ja) * 2012-06-01 2013-12-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0772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057785A (zh) * 2013-03-22 2014-09-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5044583A (ja) * 2014-11-05 2015-03-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704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11285762B2 (en) * 2018-05-29 2022-03-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CN110712480A (zh) * 2018-07-12 2020-01-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3412202A (zh) * 2019-02-14 2021-09-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3412202B (zh) * 2019-02-14 2023-12-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11945261B2 (en) 2019-02-14 2024-04-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CN114514125A (zh) * 2019-09-27 2022-05-1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24454A (ja) 2017-02-02
CN106347034B (zh) 2019-11-15
US10377184B2 (en) 2019-08-13
US20170015143A1 (en) 2017-01-19
EP3118025B1 (en) 2019-09-11
JP6467309B2 (ja) 2019-02-13
EP3118025A1 (en)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034A (zh) 充气轮胎
CN105882321B (zh) 充气轮胎
CN104802604B (zh) 充气轮胎
JP526630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2796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791867B1 (ko) 공기 타이어
EP2631087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5034707B (zh) 充气轮胎
US8881782B2 (en) Pneumatic tire
JP4262286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936197B (zh) 充气轮胎
JP20031599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22940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809060B2 (en) Pneumatic tire
US10981419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4A (zh) 充气轮胎
EP3705313B1 (en) Tyre
JP3035278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04258A (zh) 充气轮胎
US9884518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6515316A (zh) 充气轮胎
JP642373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118279B (zh) 充气轮胎
US11872848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6985620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