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0373A -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0373A
CN106340373A CN201610527706.2A CN201610527706A CN106340373A CN 106340373 A CN106340373 A CN 106340373A CN 201610527706 A CN201610527706 A CN 201610527706A CN 106340373 A CN106340373 A CN 106340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terminal electrode
recess
flange part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7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御子神祐
高木信雄
大井康裕
芦泽瞬
土田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40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7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of signal type inductors or transformers with electronic circuits, e.g. 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01F41/069Winding two or more wires, e.g. bifilar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圈部件,在线圈部件的外侧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本发明的线圈部件(10A)具备:鼓形芯(20);形成于鼓形芯(20)的凸缘部(22、23)的多个端子电极(E1~E8);卷绕于鼓形芯(20)的卷芯部(21),且端部分别与对应的端子电极(E1~E8)接线的绕线(S1~S4)。凸缘部(22、23)具有与卷芯部(21)连接的内侧面(Si)和位于内侧面(Si)的相反侧的外侧面(So)。外侧面(So)具有凸部及凹部,端子电极(E1~E8)至少形成于外侧面(So)的凸部,由此,形成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被外侧面(So)的凹部相互分离。根据本发明,外侧面(So)具有凹凸形状,因此,可以在外侧面(So)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使用了鼓形芯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所使用的电子部件,强烈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因此,脉冲变压器等线圈部件也不使用环型芯,而大量使用采用了鼓形芯的表面安装型线圈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了鼓形芯的表面安装型升压变压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脉冲变压器的鼓形芯如其图2所记载,凸缘部的安装面具有凹凸形状,且绕线的端部与凸部接线。另一方面,凸缘部的外侧面平坦,且未形成端子电极。通过这种结构,当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脉冲变压器安装于印刷基板时,在印刷基板上的焊盘和凸缘部的凸部之间形成焊锡。与之相对,在凸缘部的外侧面未形成端子电极,因此,在外侧面未形成焊锡圆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9906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特别是车载用的线圈部件中,要求比以往更高的可靠性,为了满足该可靠性,认为在安装时形成焊锡圆角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形成焊锡圆角,需要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形成端子电极,但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鼓形芯那样,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凸缘部的外侧面平坦,则形成端子电极的工序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具备:鼓形芯,其包含一对凸缘部和位于所述一对凸缘部之间的卷芯部;多个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多个绕线,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且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电极电连接,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内侧面和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具有凸部及凹部,所述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凸部,由此,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所述多个端子电极被所述外侧面的凹部相互分离。
根据本发明,凸缘部的外侧面具有凹凸形状,且在凸部形成有端子电极,因此,可以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由此,在安装时形成焊锡圆角,因此,可以得到较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具有所述绕线的端部被接线的多个凸部和位于所述多个凸部间的凹部,所述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安装面的凸部,由此,形成于所述安装面的所述多个端子电极被所述安装面的凹部分离。据此,也可以在凸缘部的安装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
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安装面的相反侧的粘接面,且在所述凸缘部的所述粘接面上粘接有板状芯。据此,可以提高线圈部件的磁特性。
本发明中,也可为,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从所述安装面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粘接面的端部,在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中接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形成有所述端子电极,在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中接近所述粘接面的部分不形成所述端子电极。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安装时也形成焊锡圆角。
本发明中,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也可以具有宽度比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更宽的部分。据此,形成更大的圆角,因此,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中,也可为,所述安装面的凸部包含第一及第二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凸部的所述端子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凸部的所述端子电极而电气短路。据此,可以使两个端子电极电气短路,并且可以形成更大的圆角。
本发明中,也可为,所述多个绕线包含第一~第四绕线,所述多个端子电极包含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一方的第一~第四端子电极和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另一方的第五~第八端子电极,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的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的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据此,可以将该线圈部件用作脉冲变压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优选具备:准备包含一对凸缘部和位于所述一对凸缘部间的卷芯部的鼓形芯的第一工序;在所述凸缘部形成多个端子电极的第二工序;在所述卷芯部卷绕多个绕线,且将所述绕线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电极接线的第三工序,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内侧面和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具有凸部及凹部,所述第二工序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准备液状的电极材料,且以所述外侧面的凹部不与所述电极材料接触的方式,将所述外侧面的凸部浸渍于所述电极材料中。
据此,可以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具有凸部及凹部,所述第三工序包含将所述绕线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接线的工序。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第二工序包含以所述安装面的凹部不与所述电极材料接触的方式,将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浸渍于所述电极材料中的工序。据此,也可以在凸缘部的安装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可以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容易地形成端子电极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由此,当将线圈部件安装于印刷基板时,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形成焊锡圆角,因此,可以得到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凸缘部22、23的安装面Sb上形成端子电极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凸缘部22的外侧面So上形成端子电极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B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C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D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E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F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A~10E 线圈部件
20 鼓形芯
21 卷芯部
22、23 凸缘部
30 板状芯
40 容器
E1~E8 端子电极
L 凹部的底面
M 电极材料
S1~S4 绕线
Sb 安装面
Si 内侧面
So 外侧面
St 粘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是表面安装型脉冲变压器,如图1所示,具备:鼓形芯20、粘接于鼓形芯20的板状芯30、卷绕于鼓形芯20的卷芯部21的绕线S1~S4。但是,本发明的线圈部件不限定于脉冲变压器,也可以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或升压变压器等其它变压器部件,也可以是共模扼流线圈等过滤部件。
鼓形芯20及板状芯30由透磁率较高的磁性材料、例如Ni-Zn系铁氧体或Mn-Zn系铁氧体的烧结体构成。此外,Mn-Zn系铁氧体等的透磁率较高的磁性材料的固有电阻较低且通常具有导电性。
鼓形芯20具备棒状的卷芯部21和设于卷芯部21在y方向上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凸缘部22、23,且具有将它们一体化的结构。凸缘部22、23具有:与卷芯部21连接的内侧面Si、位于内侧面Si的相反侧的外侧面So、与卷芯部21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Sb、位于安装面Sb的相反侧的粘接面St。内侧面Si及外侧面So具有xz平面,且安装面Sb及粘接面St具有xy平面。
线圈部件10A是实际使用时表面安装于印刷基板上的部件,且在使凸缘部22、23的安装面Sb与基板对向的状态下安装。在凸缘部22、23的粘接面St上,利用粘接剂粘固有板状芯30。通过这种结构,利用鼓形芯20和板状芯30构成闭磁路。
如图1所示,凸缘部22、23的外侧面So及安装面Sb具有凹凸形状。更具体而言,在外侧面So及安装面Sb上均具有多个凸部,且具有x方向上邻接的凸部被凹部分离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面So及安装面Sb上分别设有4个凸部,它们被3个凹部分离。设于外侧面So的4个凸部在x方向上的位置与设于安装面Sb的4个凸部在x方向上的位置分别一致,在该表面上连续形成有端子电极。由此,在凸缘部22、23分别形成4个端子电极。
具体而言,在一凸缘部22上设置L字型的4个端子电极E1~E4,在另一凸缘部23上设置L字型的4个端子电极E5~E8。这些端子电极E1~E8由涂布于对应的凸缘部22、23的导体膜构成。导体膜未涂布于凹部,由此,设于相同的凸缘部的多个端子电极(例如E1~E4)被没有导体膜的凹部相互电气分离。
如图1所示,在卷芯部21卷绕有4条绕线S1~S4。而且,绕线S1~S4的一端分别与端子电极E1~E4的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绕线S1~S4的另一端分别与端子电极E5~E8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绕线S1~S4的接线在安装面Sb的凸部进行。接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通过热压接或激光接合进行。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绕线S1与端子电极E1及端子电极E8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顺时针方向。绕线S2与端子电极E2及端子电极E7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逆时针方向。绕线S3与端子电极E3及端子电极E6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顺时针方向。绕线S4与端子电极E4及端子电极E5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逆时针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电极E2与端子电极E3的距离及端子电极E6与端子电极E7的距离较宽地设计。即,在将端子电极E2与端子电极E3的距离(或端子电极E6与端子电极E7的距离)设为W1,且将邻接的其它端子电极间的距离、例如端子电极E1与端子电极E2的距离设为W2的情况下,
W1>W2。
由此,例如在将端子电极E1、E2用作脉冲变压器的初级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5、E6用作脉冲变压器的次级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7、E8用作脉冲变压器的初级侧中心抽头,且将端子电极E3、E4用作脉冲变压器的次级侧中心抽头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的绝缘耐压。在该情况下,构成初级侧中心抽头的端子电极E7、E8只要在印刷基板上短路即可,构成次级侧中心抽头的端子电极E3、E4只要也在印刷基板上短路即可。
此外,凸缘部22、23的其它面不具有凹凸形状。特别是粘接面St大致平坦,由此,与平坦的板状芯30紧密接合。
接着,说明在鼓形芯20形成端子电极E1~E8的方法。
首先,制作具有图1所示的形状的鼓形芯20,同时准备液状的电极材料。如图2所示,液状的电极材料M放入上部开放的容器40中。而且,通过将凸缘部22、23的安装面Sb的凸部浸渍于电极材料M中,而在安装面Sb上形成端子电极。此时,以安装面Sb的凹部不与电极材料M接触的方式控制浸渍深度。即,以电极材料M的液面位于凸部和凹部之间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图2及图3所示的符号L是凹部的底面。由此,在1次浸渍作业中,可以在凸缘部22、23的安装面Sb上同时形成8个端子电极E1~E8。
接着,如图3所示,通过将凸缘部22的外侧面So的凸部浸渍于电极材料M中,在凸缘部22的外侧面So上形成端子电极。此时,也以外侧面So的凹部不与电极材料M接触的方式控制浸渍深度。由此,在1次浸渍作业中,可以在凸缘部22的外侧面So上同时形成4个端子电极E1~E4。同样,在凸缘部23的外侧面So上也同时形成4个端子电极E5~E8。
根据以上,通过合计3次浸渍作业,可以在鼓形芯20上形成端子电极E1~E8。即,不使用丝网印刷法或掩模溅射法等,通过浸渍法可以非常简单地形成端子电极E1~E8。
这样形成端子电极E1~E8后,如果向卷芯部21卷绕绕线S1~S4,且将绕线S1~S4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端子电极E1~E8接线,则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完成。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中,鼓形芯20的外侧面So及安装面Sb具有凹凸形状,因此,通过使用浸渍法,可以容易地形成多个端子电极E1~E8。而且,端子电极E1~E8也形成于外侧面So,因此,在安装于印刷基板上的情况下,形成焊锡圆角。由此,提高安装强度,因此,适用于车载用的线圈部件那样要求较高的可靠性的用途。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B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B在设于外侧面So的凸部的宽度(x方向的宽度)从安装面Sb向粘接面St扩大的点上,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不同。与此同时,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的宽度(x方向的宽度)也从安装面Sb向粘接面St扩大。其结果,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的宽度比设于安装面Sb的端子电极E1~E8的宽度更宽。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相同,因此,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B将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的宽度放大,因此,在安装于印刷基板上时能够形成更大的圆角。由此,进一步提高安装强度。此外,作为提高安装强度的方法,除了图4所示的例子以外,也可以仅将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的一部分放大,也可以仅将特定的端子电极E1~E8的宽度放大。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C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C中,将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3、E4一体化,且将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7、E8一体化。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在外侧面So上,与端子电极E3、E4对应的凸部一体化,与端子电极E7、E8对应的凸部也一体化。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相同,因此,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C将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的一部分一体化,因此,该部分的端子电极的宽度(x方向的宽度)非常宽。由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安装强度。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电极E3、E4电气短路,端子电极E7、E8电气短路,因此,可将前者用作次级侧中心抽头,将后者用作初级侧中心抽头。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D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D未将设于外侧面So的凸部延伸到粘接面St,而在中途中止。与此同时,设于外侧面So的端子电极E1~E8也未延伸到粘接面St,而在中途中止。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相同,因此,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D,不需要使外侧面So的凸部延伸到粘接面St,也可以在形成圆角的位置附近中止。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E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第五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E中,凸部的表面不平坦,而具有圆弧状或倒角的形状。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相同,因此,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浸渍法形成端子电极E1~E8时,气泡不易滞留在液状的电极材料M与凸部表面之间,因此,不易在端子电极产生涂布不良。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F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第六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F中,不在设于外侧面So的凸部的整个面上形成端子电极E1~E8,而仅在凸部的一部分即接近安装面Sb的部分形成端子电极E1~E8。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相同。换而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F具有如下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A中,从设于外侧面So的凸部中接近粘接面St的部分删除端子电极E1~E8。
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近安装面Sb的凸部也形成有端子电极E1~E8,因此,可以在外侧面So上形成焊锡圆角。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F可以通过如下制作,即,通过浸渍法在外侧面So形成端子电极E1~E8时,一边使外侧面So相对于电极材料M的液面稍微倾斜一边浸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当然这些变更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鼓形芯,其包含一对凸缘部和位于所述一对凸缘部之间的卷芯部;
多个端子电极,形成于所述凸缘部;以及
多个绕线,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且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内侧面和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
所述外侧面具有凸部及凹部,
所述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凸部,由此,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所述多个端子电极被所述外侧面的凹部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
所述安装面具有所述绕线的端部被接线的多个凸部和位于所述多个凸部间的凹部,
所述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安装面的凸部,由此,形成于所述安装面的所述多个端子电极被所述安装面的凹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安装面的相反侧的粘接面,
且在所述凸缘部的所述粘接面上粘接有板状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从所述安装面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粘接面的端部,在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中接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形成有所述端子电极,在所述外侧面的凸部中接近所述粘接面的部分不形成所述端子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面的凸部具有宽度比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更宽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的凸部包含第一及第二凸部,
形成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凸部的所述端子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外侧面的凸部的所述端子电极而电气短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绕线包含第一至第四绕线,
所述多个端子电极包含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一方的第一至第四端子电极和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另一方的第五至第八端子电极,
所述第一至第四绕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四端子电极的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至第四绕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至第八端子电极的不同的一个电极连接。
8.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准备包含一对凸缘部和位于所述一对凸缘部间的卷芯部的鼓形芯的第一工序;
在所述凸缘部形成多个端子电极的第二工序;
在所述卷芯部卷绕多个绕线,且将所述绕线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电极接线的第三工序,
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内侧面和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
所述外侧面具有凸部及凹部,
所述第二工序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准备液状的电极材料,且以所述外侧面的凹部不与所述电极材料接触的方式将所述外侧面的凸部浸渍于所述电极材料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
所述安装面具有凸部及凹部,
所述第三工序包含将所述绕线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接线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序包含以所述安装面的凹部不与所述电极材料接触的方式将所述安装面的凸部浸渍于所述电极材料中的工序。
1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卷芯部;
凸缘部;
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和
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
所述凸缘部具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具备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及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的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表面具备第三凸部、第四凸部、及位于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之间的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上延伸,
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上延伸,
所述第一绕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凸部上的所述第一端子电极,以及
所述第二绕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凸部上的所述第二端子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至少在底表面不存在导电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大致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第三端子电极;
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三绕线,
所述第一表面还具备第五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五凸部之间的第三凹部,
所述第二表面还具备第六凸部和位于所述第四凸部和所述第六凸部之间的第四凹部,
所述第三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五凸部和所述第六凸部上延伸,
所述第三绕线连接至所述第五凸部上的所述第三端子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凹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凹部的宽度更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第四端子电极;
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第四绕线,
所述第一表面还具备第七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五凸部和所述第七凸部之间的第五凹部,
所述第二表面还具备第八凸部和位于所述第六凸部和所述第八凸部之间的第六凹部,
所述第四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七凸部和所述第八凸部上延伸,
所述第四绕线连接至所述第七凸部上的所述第三端子电极,
所述第三凹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五凹部的宽度更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五凹部的宽度彼此大致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彼此电连接。
CN201610527706.2A 2015-07-06 2016-07-06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63403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5491 2015-07-06
JP2015135491A JP6554947B2 (ja) 2015-07-06 2015-07-06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373A true CN106340373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31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7706.2A Pending CN106340373A (zh) 2015-07-06 2016-07-06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8174B2 (zh)
JP (1) JP6554947B2 (zh)
CN (1) CN10634037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501A (zh) * 2017-01-23 2018-07-31 Tdk株式会社 共模滤波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7379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8933025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线圈部件
CN109148095A (zh) * 2017-06-15 2019-01-04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6681A (zh) * 2018-03-07 2019-09-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
CN110706905A (zh) * 2018-07-09 2020-01-17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及具备其的电路模块
CN11292788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8613B2 (en) * 2017-03-23 2021-05-04 Wits Co., Ltd. Chip antenna
JP6830424B2 (ja) 2017-10-12 2021-02-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用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巻線付き電子部品
JP6784266B2 (ja) * 2018-01-30 2020-11-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7148247B2 (ja) * 2018-02-09 2022-10-0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JP7135398B2 (ja) 2018-04-12 2022-09-1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N11097020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范云光 用于脉冲滤波器的变压器
JP7450331B2 (ja) * 2018-10-03 2024-03-1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パルストランス
JP7156327B2 (ja) * 2020-03-12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極付き巻線用コア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JP7314877B2 (ja) * 2020-07-31 2023-07-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9333A (ja) * 1996-02-13 1997-08-19 Koa Corp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6760A (ja) * 1997-06-20 1999-01-22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の外部電極形成方法
CN1285597A (zh) * 1999-08-19 2001-02-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298188A (zh) * 1999-11-26 2001-06-06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面安装型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49325A (ja) * 2007-08-22 2009-03-05 Tdk Corp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5807B2 (ja) * 2008-06-30 2012-03-2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TW201438038A (zh) * 2013-03-29 2014-10-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3217A (en) * 1967-10-27 1971-07-13 Texas Instruments Inc Subminiature tunable circuits in modular form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S5926577Y2 (ja) * 1979-09-17 1984-08-02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小型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H04216603A (ja) * 1990-12-15 1992-08-06 Taiyo Yuden Co Ltd 巻線部品の製造方法
JPH0624970Y2 (ja) * 1990-12-15 1994-06-2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巻線部品用ドラムコア
JPH06325938A (ja) * 1993-05-11 1994-11-25 Murata Mfg Co Ltd 巻線型コイル
JP3087659B2 (ja) * 1996-08-23 2000-09-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1326122A (ja) * 2000-03-10 2001-11-22 Murata Mfg Co Ltd 多層インダクタ
JP2003168611A (ja) * 2001-09-18 2003-06-13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用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TW559321U (en) * 2002-12-10 2003-10-21 Ferrico Corp Device structure for sensing magnetism
JP2007005769A (ja) * 2005-05-27 2007-01-11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JP4184394B2 (ja) * 2006-06-30 2008-11-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US8975993B2 (en) * 2010-11-26 2015-03-10 Tdk Corporation Transformer
JP5395852B2 (ja) * 2011-08-02 2014-01-2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巻線部品用コ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巻線部品
US8686822B2 (en) * 2011-08-22 2014-04-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face mounted pulse transformer
TWI508110B (zh) * 2012-03-05 2015-11-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磁性元件
JP5673585B2 (ja) * 2012-03-13 2015-02-1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US10141098B2 (en) * 2015-02-12 2018-11-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9333A (ja) * 1996-02-13 1997-08-19 Koa Corp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6760A (ja) * 1997-06-20 1999-01-22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の外部電極形成方法
CN1285597A (zh) * 1999-08-19 2001-02-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298188A (zh) * 1999-11-26 2001-06-06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面安装型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49325A (ja) * 2007-08-22 2009-03-05 Tdk Corp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5807B2 (ja) * 2008-06-30 2012-03-2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TW201438038A (zh) * 2013-03-29 2014-10-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裝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501A (zh) * 2017-01-23 2018-07-31 Tdk株式会社 共模滤波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7379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8933025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线圈部件
CN109148095A (zh) * 2017-06-15 2019-01-04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48095B (zh) * 2017-06-15 2021-02-02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6681A (zh) * 2018-03-07 2019-09-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
CN110246681B (zh) * 2018-03-07 2022-07-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
CN110706905A (zh) * 2018-07-09 2020-01-17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及具备其的电路模块
CN11292788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2927887B (zh) * 2019-12-06 2023-03-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US11848134B2 (en) 2019-12-06 2023-12-1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Wire-wound core,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il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17288A (ja) 2017-01-19
JP6554947B2 (ja) 2019-08-07
US20170011843A1 (en) 2017-01-12
US10418174B2 (en)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0373A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69600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CN105990008B (zh) 线圈部件和具有该线圈部件的板
CN103703617B (zh) 磁性体天线、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825994A (zh) 电子组件
JPWO2014171140A1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28004A (zh) 线圈部件和具有该线圈部件的板
CN104766694A (zh) 线圈组件和其上安装有线圈组件的板
CN103765347B (zh) 操作装置
CN110459390A (zh) 电子部件
US20160322153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6018812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KR101741364B1 (ko) 코일 타입 기반의 안테나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JP2018206869A (ja) インダクタ
CN108336833A (zh)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8790B (zh) 一种叠层天线装置
CN104185883B (zh) 电感元件
CN206134917U (zh) 导电模组及触摸屏
CN209170059U (zh) 无线装置
JP2007128934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
TWI627642B (zh) 可變耦合電感器
CN106299633B (zh) 用于通信模块的天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8078740U (zh)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05303663U (zh) 一种叠层天线装置
CN10610075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