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7887A -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7887A
CN112927887A CN202011405493.9A CN202011405493A CN112927887A CN 112927887 A CN112927887 A CN 112927887A CN 202011405493 A CN202011405493 A CN 202011405493A CN 112927887 A CN112927887 A CN 112927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re
end surface
flange
terminal electrod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54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7887B (zh
Inventor
孝山康太
宫本昌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27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7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7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7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组用芯体,该绕组用芯体(2)具有卷芯部(3)和分别设置于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5)、第二凸缘部(6),第一凸缘部(5)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7);朝向与底面(7)相反侧的顶面(8);将底面(7)与顶面(8)连结且朝向卷芯部(3)侧的内侧端面(9);朝向与内侧端面(9)相反侧的外侧端面(10);以及将底面(7)与顶面(8)之间及内侧端面(9)与外侧端面(10)之间连结且朝向彼此相反侧的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在外侧端面(10)中的靠底面(7)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斜坡面(13),第一斜坡面(13)越趋向底面(7)而越向靠近内侧端面(9)的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绕组用芯体、具备该绕组用芯体的线圈部件、以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绕组用芯体的形态。
背景技术
绕组型线圈部件具备:绕组用芯体,具有卷芯部及分别设置于其在轴线方向上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分别设置于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以及至少一根缆线,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之间并绕卷芯部卷绕。
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分别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朝向与底面相反侧的顶面;连结底面与顶面且朝向卷芯部侧的内侧端面;朝向与内侧端面相反侧的外侧端面;以及将底面与顶面之间及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之间连结且朝向彼此相反侧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分别覆盖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各自的底面,并从底面延伸至内侧端面、外侧端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各一部分。
作为这种构造的线圈部件,在例如国际公开第2018/008699号(专利文献1)及专利第377130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对于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各自从凸缘部的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沿着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凸缘部的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简单而言,将凸缘部的侧面作为正面观察时,端子电极的端缘倾斜地延伸。
根据上述那种形态的端子电极,能够在充分确保端子电极中的沿着凸缘部的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与卷绕于卷芯部的缆线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使有助于安装时的焊接圆角的形成的部分、即沿着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长,而增大焊料附着面积。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08699号
专利文献2:专利第5796603号公报
然而,即使是具有上述那样的优点的线圈部件。从其制造工序的观点来看,也发现了不利的方面。
端子电极经过将绕组用芯体的凸缘部的规定部分浸渍在导电性糊剂内,并将作为基底层的导电性糊剂膜形成于绕组用芯体的工序而形成。在该浸渍时,在欲不使端缘倾斜而形成沿与凸缘部的底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端子电极的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将第一凸缘部的底面与第二凸缘部的底面同时朝向导电性糊剂按压的一次浸渍操作,便完成对于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双方的导电性糊剂膜的形成。
相对于此,在欲形成端缘倾斜延伸的端子电极的情况下,仅通过一次浸渍操作,无法完成对于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双方的导电性糊剂膜的形成。例如,如专利文献2的图1及图3所示,像用于形成作为第一凸缘部侧的第一端子电极的基底层的导电性糊剂膜的第一浸渍操作和用于形成作为第二凸缘部侧的第二端子电极的基底层的导电性糊剂膜的第二浸渍操作那样,必须实施两次浸渍操作。因此,成为工序数量增加、线圈部件的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具有如下形态的绕组用芯体,能够仅通过实施一次浸渍操作,便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双方形成端子电极,并且对于从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形成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的端子电极。
另外,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具备上述的绕组用芯体,在充分确保端子电极中的沿着凸缘部的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与卷绕于卷芯部的缆线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使在沿着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长。
进一步,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具备上述的绕组用芯体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一形态所涉及的绕组用芯体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第一凸缘部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朝向与底面相反的顶面;将底面与顶面连结且朝向卷芯部侧的内侧端面;朝向与内侧端面相反侧的外侧端面;以及将底面与顶面之间及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之间连结且朝向彼此相反侧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在上述绕组用芯体中,在第一凸缘部的外侧端面中的靠底面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斜坡面,第一斜坡面越趋向底面越向接近内侧端面的方向倾斜。
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所涉及的绕组用线圈部件具备:上述绕组用芯体;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分别设置于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以及至少一根缆线,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之间并绕卷芯部卷绕。第一端子电极覆盖第一凸缘部的底面,并从底面延伸至内侧端面、外侧端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各一部分。
在上述线圈部件中,对于第一端子电极从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
本公开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即:准备上述绕组用芯体的工序;准备将导电性糊剂以规定的厚度存积的糊剂槽的工序;将绕组用芯体的一部分浸渍于糊剂槽内的导电性糊剂,并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分别形成导电性糊剂膜的工序;以及对导电性糊剂膜进行烧制的工序。
在上述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进行浸渍时,通过将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同时朝向导电性糊剂压入,由此对于从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形成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的导电性糊剂膜。
在进行该压入时,在凸缘部中的内侧端面侧,仅变成导电性糊剂在压入方向上的浸润,但在第一斜坡面的某一外侧端面侧,除导电性糊剂在压入方向上的浸润以外,还随着向导电性糊剂的压入,斜坡面欲排斥导电性糊剂,因此导电性糊剂向与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与斜坡面分离的方向流动。因此,在斜坡面侧形成导电性糊剂的隆起。其结果为,能够通过一次浸渍操作,对于从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形成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的导电性糊剂膜。
根据上述内容,能够仅通过实施一次浸渍操作,便在绕组用芯体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双方形成端子电极,并且对于从底面朝向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形成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的端子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外观的立体图,将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面朝向上方而示出。
图2是单独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具备的绕组用芯体2的沿着图1的线B-B的剖视图,与图1上下倒置地示出。
图3是放大表示图2所示的绕组用芯体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形成有端子电极19的状态。
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绕组用芯体2形成端子电极19、20的方法,(1)示出了将绕组用芯体2浸渍于导电性糊剂23之前的状态,(2)示出了将绕组用芯体2浸渍于导电性糊剂23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将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面朝向上方。
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1具备绕组用芯体2。绕组用芯体2代表性地由铁氧体构成,但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由氧化铝等烧结体、含金属磁性粉、绝缘填料的树脂等的成型体等构成。绕组用芯体2具有卷芯部3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3在轴线方向A上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第一凸缘部5、第二凸缘部6。绕组用芯体2在轴线方向A上例如具有0.4~4.5mm左右的尺寸,但关于该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图2中,单独示出了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具备的绕组用芯体2。图2是沿着图1的线B-B的剖视图,与图1上下倒置地示出。绕组用芯体2具备的第一凸缘部5及第二凸缘部6具有相互对称的形状。因此,关于第一凸缘部5详细地进行说明,关于第二凸缘部6省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及图2,第一凸缘部5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7;朝向与底面7相反侧的顶面8;将底面7与顶面8连结且朝向卷芯部3侧的内侧端面9;朝向与内侧端面9相反侧的外侧端面10;以及将底面7与顶面8之间及内侧端面9与外侧端面10之间连结且相互朝向相反侧的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
在外侧端面10中的至少靠底面7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斜坡面13,第一斜坡面13越趋向底面7越向靠近内侧端面9的方向倾斜。第一斜坡面13相对于与轴线方向A平行的安装面14(参照图2)优选75度以上且85度以下,例如具有80度左右的倾斜。通过倾斜为75度以上,能够确保安装面14的大小,安装时的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倾斜为85度以下,不会使在绕组用芯体形成用的成型模具中要求的尺寸、形状的精度过高,量产性提高。
另外,优选在将凸缘部5中的从底面7朝向顶面8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H时,第一斜坡面13靠顶面8侧的端缘在高度方向H上的位置比卷芯部3靠底面7侧的下表面15在高度方向H上的位置低。通过第一斜坡面13比卷芯部3的下表面15低,能够降低对磁通所通过的区域的影响。
另外,为了简化用于成型绕组用芯体2的模具及为了提高制造效率,第一斜坡面13优选遍及外侧端面10中的被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夹着的整个区域地设置。此外,第一斜坡面13也能够设置于外侧端面10中的被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夹着的区域的一部分。
第一斜坡面13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一个平面构成,但即使由形成凹面或凸面的曲面构成,也可以由经由弯曲部而相互相连的多个面构成。
另外,也可以在凸缘部5的底面7中的靠内侧端面9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斜坡面16,第二斜坡面16越趋向内侧端面9而越向靠近顶面8的方向倾斜。由此,能够降低缆线相对于后述的端子电极19压接时的针对缆线21的损伤。第二斜坡面16靠内侧端面9侧的端缘在高度方向H上的位置比第一斜坡面13靠顶面8侧的端缘在高度方向H上的位置低。由此,能够使端子电极19不过于靠近卷绕于卷芯部3的缆线21。
优选底面7与第一斜坡面13所成的内角比底面7与第二斜坡面16所成的内角小。由此,端子电极19靠外侧端面10侧的部分易比靠内侧端面9侧的部分高,且易降低缆线压接时的对缆线21的损伤。
第二斜坡面16与第一斜坡面13的情况同样地,为了简化用于成型绕组用芯体2的模具及为了提高制造效率,优选遍及底面7中的被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夹着的整个区域地设置,但也可以设置于底面7中的被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夹着的区域的一部分。
另外,关于沿轴线方向A测定出的尺寸,优选底面7中的与轴线方向A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的尺寸为内侧端面9与外侧端面10之间的最大尺寸、即凸缘部5的最大厚度方向尺寸的40%以上且95%以下。底面7中的与轴线方向A平行地延伸的部分是指,在仅设置第一斜坡面13和第二斜坡面16中的第一斜坡面13的情况下,为除第一斜坡面13以外的底面7的部分,在设置第一斜坡面13和第二斜坡面16双方的情况下,为除第一斜坡面13和第二斜坡面16以外的底面7的部分。
如上述那样,通过底面7中的与轴线方向A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的尺寸为凸缘部5的厚度方向尺寸的40%以上,从而在安装工序时,能够确保线圈部件1的姿势的稳定性,并且在安装后,能够在线圈部件1与安装基板之间确保较高的固着力。另一方面,通过底面7中的与轴线方向A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的尺寸为凸缘部5的厚度方向尺寸的95%以下,从而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一斜坡面13。
为了分别指代上述的第一凸缘部5的底面、顶面、内侧端面、外侧端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斜坡面及第二斜坡面而使用的附图标记7、8、9、10、11、12、13及16有时根据需要也为了分别指代第二凸缘部6的对应的部分而使用。
线圈部件1还具备以将第一凸缘部5及第二凸缘部6各自的顶面8间连结的方式配置的磁性体亦即顶板17。顶板17借助粘合剂而接合于第一凸缘部5及第二凸缘部6各自的顶面8。当绕组用芯体2及顶板17均由铁氧体等磁性体或含有铁氧体粉或金属磁性粉的树脂这样的磁性体构成时,绕组用芯体2与顶板17构成闭合磁路。也可以代替顶板17,而通过树脂或根据需要而含有磁性材料粉末的树脂,以将第一凸缘部5及第二凸缘部6各自的顶面8间连结的方式进行涂层,使该涂层作为磁性体而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1还具备分别设置于第一凸缘部5、第二凸缘部6的第一端子电极19、第二端子电极20、和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19和第二端子电极20之间并绕卷芯部3卷绕的缆线21。
第一端子电极19及第二端子电极20分别覆盖第一凸缘部5及第二凸缘部6各自的底面7,并从底面7延伸至内侧端面9、外侧端面10、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的各一部分。
端子电极19及20例如通过利用浸渍法将含有作为导体的Ag粉末等导电性金属粉末及玻璃粉末的导电性糊剂赋予到凸缘部5及6的规定的部分,接着,将其烧结而形成。由此,能够形成低成本且作为相对于烧结体的绕组用芯体2的紧贴性高的端子电极19及20。进一步,有时根据需要,例如实施镀Ni、镀Cu及镀Sn中的至少一种镀覆。无论哪种情况,端子电极19及20的形态均如上述那样,受在凸缘部5及6各自上通过导电性糊剂的烧结而形成的层、即由含有导体及玻璃的烧结体构成的层的形态支配性地影响。
关于第一凸缘部5的一部分,如图3中放大示出那样,对于第一端子电极19在从底面7朝向顶面8的高度方向H的尺寸而言,沿着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的尺寸H1比沿着内侧端面9延伸的部分的尺寸H2长。由此,在能够充分确保第一端子电极19中的沿着凸缘部5的内侧端面9延伸的部分与卷绕于卷芯部3的缆线21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使沿着凸缘部5的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在高度方向H上的尺寸较长,而能够增大焊料附着面积。由此,在对安装基板焊接安装状态下,能够期待可形成曲面的漂亮的焊接圆角的效果。
虽在图3中未图示,但关于第二端子电极20,也具有与第一端子电极19同样的形态。
上述那样的形态的第一端子电极19及第二端子电极20经过将绕组用芯体2的一部分浸渍于导电性糊剂的工序而形成。该浸渍工序的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凸缘部5的底面与第二凸缘部6的底面同时朝向导电性糊剂按压的工序。以下,参照图4,对在绕组用芯体2形成端子电极19及20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的(1)所示,准备绕组用芯体2、和以规定的厚度存积导电性糊剂23的糊剂槽24。绕组用芯体2以将该凸缘部5及6各自的底面7朝向导电性糊剂23侧的状态配置。
接下来,如图4的(2)所示,保持上述姿势不变地,将绕组用芯体2浸渍于糊剂槽24内的导电性糊剂23。因此,第一凸缘部5的底面7与第二凸缘部6的底面7被同时朝向导电性糊剂23压入。
此时,在凸缘部5及6各自的内侧端面9侧,仅变成导电性糊剂23在压入方向上的浸润,但在第一斜坡面13的某一外侧端面10侧,除导电性糊剂23在压入方向上的浸润以外,还随着向导电性糊剂23的压入,第一斜坡面13欲排斥导电性糊剂23,因此导电性糊剂23向与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为与第一斜坡面13分离的方向流动。因此,在第一斜坡面13侧形成导电性糊剂23的隆起25。其结果为,能够通过一次浸渍操作,对于在从底面7朝向顶面8的高度方向H上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如图3所示,形成沿着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的尺寸H1比沿着内侧端面9延伸的部分的尺寸H2长的应该变成端子电极19及20的导电性糊剂膜。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端子电极19及20沿着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的端缘位于第一斜坡面13的中途。
导电性糊剂膜接下来被烧制,形成由层构成的端子电极19及20,该层由含有导体及玻璃的烧结体构成。之后,根据需要,例如实施镀Ni、镀Cu及镀Sn中的至少一种镀覆。
在如上述那样而设置有端子电极19及20的绕组用芯体2的卷芯部3中,如图1所示,卷绕缆线21。缆线21例如由被聚酰胺酰亚胺、聚氨酯、聚酯酰亚胺那样的电绝缘性树脂绝缘覆盖的铜线构成。缆线21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极19连接,同样地另一端与第二端子电极20连接。对于端子电极19及20与缆线21的连接例如应用热压接、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等。缆线21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为多层卷绕。
前述的第二斜坡面16在将缆线21通过热压接而与端子电极19及20连接的情况下发挥效果。即,由于借助第二斜坡面16而缓和了凸缘部5及6各自的底面7与内侧端面9交叉的棱线的锐利程度,因此能够在将缆线21朝向端子电极19及20分别压接时减轻缆线21受到的某种损伤。
一般地,在对形成于凸缘部的底面的端子电极例如实施镀Sn那样的镀覆的情况下,有时在将缆线与端子电极进行热压接时,镀膜被压变形,从而从凸缘部的底面伸出,端子电极的外形变大。其结果为,具有导致作为产品的线圈部件的尺寸的增大的趋势。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需要预料到由于热压接而引起的尺寸的增大,来预先减小绕组用芯体的尺寸,但若减小绕组用芯体的尺寸,则限制了缆线的卷绕器区域,其结果为,必须牺牲电感等特性。另外,绕组用芯体的小型化也导致绕组用芯体的强度下降。
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由第一斜坡面13来吸收由于上述的缆线21向端子电极19及20的热压接而引起的镀膜的伸出,因此能够减小对线圈部件1的外形尺寸带来的影响。因此,能够避免牺牲线圈部件1的特性,并避免导致强度下降。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端子电极19及20各自沿着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的端缘位于第一斜坡面13的中途。而且,如前述那样,第一斜坡面13靠顶面8侧的端缘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比卷芯部3的下表面15在高度方向H上的位置低。由此,对于穿过卷芯部3的磁通而言,即使在由顶板17或含有磁性材料粉末的树脂涂层构成闭合磁路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端子电极19及20各自沿着外侧端面10延伸的部分遮挡上述磁通。这有助于维持线圈部件1的良好的特性。
以上,将本发明与图示的实施方式相关联来进行说明,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变形例。
上述线圈部件例如有利地用作车载用的电感器,但其用途不会被限制。
另外,上述线圈部件除如图示的实施方式那样,构成单个的线圈以外,也可以构成共模扼流圈,或者还可以构成变压器、平衡转换器等。因此,关于缆线的数量,也可根据线圈部件的功能而变更,与此相应地,也可变更设置于各凸缘部的端子电极的数量。
另外,关于上述线圈部件所具备的绕组用芯体及顶板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能够根据希望的设计来任意地进行变更。
另外,在构成上述线圈部件时,在该说明书所记载的不同实施方式之间,能够进行结构的局部置换或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部件;2…绕组用芯体;3…卷芯部;5、6…凸缘部;7…底面;8…顶面;9…内侧端面;10…外侧端面;11、12…侧面;13…第一斜坡面;15…下表面;16…第二斜坡面;17…顶板;19、20…端子电极;21…缆线;23…导电性糊剂;24…糊剂槽;25…隆起;A…轴线方向;H…高度方向;H1…沿着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H2…沿着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

Claims (12)

1.一种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卷芯部;和
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凸缘部具有:
底面,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
顶面,朝向与所述底面相反侧;
内侧端面,将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连结且朝向所述卷芯部侧;
外侧端面,朝向与所述内侧端面相反侧;以及
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将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之间以及所述内侧端面和所述外侧端面之间连结且朝向彼此相反侧,
在所述外侧端面中的靠所述底面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越趋向所述底面越向靠近所述内侧端面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时,所述第一斜坡面靠所述顶面侧的端缘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比所述卷芯部靠所述底面侧的下表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坡面遍及所述外侧端面中的被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夹着的整个区域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面中的靠所述内侧端面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二斜坡面越趋向所述内侧端面越向靠近所述顶面的方向倾斜,在将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时,所述第二斜坡面靠所述内侧端面侧的端缘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比所述第一斜坡面靠所述顶面侧的端缘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低。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一斜坡面所成的内角比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斜坡面所成的内角小。
6.根据权利要4或5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斜坡面遍及所述底面中的被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夹着的整个区域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4或5所述的绕组用芯体,其特征在于,
对于沿所述轴线方向测定出的尺寸而言,所述底面中的与所述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的尺寸为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之间的最大尺寸的40%以上且95%以下。
8.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用芯体;
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以及
至少一根缆线,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端子电极之间并绕所述卷芯部卷绕,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凸缘部的所述底面,并从所述底面延伸至所述内侧端面、所述外侧端面、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各一部分,对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在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而言,沿着所述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所述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部上的、由含有导体及玻璃的烧结体构成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以将所述第一凸缘部及所述第二凸缘部各自的所述顶面之间连结的方式配置的磁性体,
所述绕组用芯体与所述磁性体构成闭合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时,所述第一端子电极靠所述外侧端面侧的端缘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比所述卷芯部靠所述底面侧的下表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低。
12.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工序:
准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用芯体的工序;
准备将导电性糊剂以规定的厚度存积的糊剂槽的工序;
将所述绕组用芯体的一部分浸渍于所述糊剂槽内的所述导电性糊剂,并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及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别形成导电性糊剂膜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导电性糊剂膜进行烧制的工序,
在进行所述浸渍时,通过将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同时朝向所述导电性糊剂压入,由此对于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测定出的尺寸而言,形成沿着所述外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比沿着所述内侧端面延伸的部分的尺寸长的所述导电性糊剂膜。
CN202011405493.9A 2019-12-06 2020-12-03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927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1079 2019-12-06
JP2019221079A JP7172971B2 (ja) 2019-12-06 2019-12-06 巻線用コア、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7887A true CN112927887A (zh) 2021-06-08
CN112927887B CN112927887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16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5493.9A Active CN112927887B (zh) 2019-12-06 2020-12-03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8134B2 (zh)
JP (1) JP7172971B2 (zh)
CN (1) CN112927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6023B2 (ja) 2021-07-28 2024-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7918U (zh) * 1980-12-08 1982-06-16
JPH08279416A (ja) * 1995-04-05 1996-10-22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ー用コア
JPH10135048A (ja) * 1996-10-31 1998-05-22 Kyocera Corp 角型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2004228361A (ja) * 2003-01-23 2004-08-12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コイル
CN10442510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
CN106340373A (zh) * 2015-07-06 2017-01-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970Y2 (ja) 1990-12-15 1994-06-2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巻線部品用ドラムコア
JP3771308B2 (ja) 1996-02-13 2006-04-26 コーア株式会社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088134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umida Corporation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US8975993B2 (en) * 2010-11-26 2015-03-10 Tdk Corporation Transformer
JP2011223025A (ja) * 2011-07-04 2011-11-04 Kyocera Corp セラミック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チップ状電子部品
JP5796603B2 (ja) * 2012-10-16 2015-10-2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086018B2 (ja) * 2013-04-22 2017-03-0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DE102014103324B4 (de) * 2014-03-12 2022-11-24 Tdk Electronics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CN204011008U (zh) * 2014-07-04 2014-12-10 宁波智天档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片式电感器
JP6283116B2 (ja) * 2014-08-29 2018-0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インダクタコア部材およびインダクタ
JP2016076593A (ja) * 2014-10-06 2016-05-1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US10645811B2 (en) * 2015-07-02 2020-05-05 Pulse Electronics, Inc. Inductive devices with spli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6387977B2 (ja) * 2016-02-09 2018-09-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KR102109490B1 (ko) * 2016-07-05 2020-05-12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일용 부품 및 인덕터
JP6720914B2 (ja) * 2017-04-25 2020-07-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
JP6428858B1 (ja) * 2017-06-15 2018-11-2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並びに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640168B2 (ja) 2017-10-13 2020-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21039987A (ja) * 2019-08-30 2021-03-1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7918U (zh) * 1980-12-08 1982-06-16
JPH08279416A (ja) * 1995-04-05 1996-10-22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ー用コア
JPH10135048A (ja) * 1996-10-31 1998-05-22 Kyocera Corp 角型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2004228361A (ja) * 2003-01-23 2004-08-12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コイル
CN10442510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
CN106340373A (zh) * 2015-07-06 2017-01-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90033A (ja) 2021-06-10
US11848134B2 (en) 2023-12-19
US20210175000A1 (en) 2021-06-10
JP7172971B2 (ja) 2022-11-16
CN112927887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6032B (zh) 线圈元件
JP4421436B2 (ja) 面実装コイル部品
CN108933025B (zh) 绕线型线圈部件
US11031170B2 (en) Coil device
CN110223829B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US10483027B2 (en) Coil component
JP6720914B2 (ja) インダクタ
JP2018186157A (ja) インダクタ
US11515071B2 (en) Drum core and wire coil component
US11569032B2 (en) Coil component
CN112927887B (zh) 绕组用芯体、线圈部件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US20210098184A1 (en)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443891B2 (en) Coi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62353B2 (en) Winding inductor component
CN112117084B (zh) 绕线型电感部件
CN212516757U (zh) 绕线型电感部件
JP4337312B2 (ja) 低背型巻線コイル
CN110970200A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设备
US20240013969A1 (en) Coil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il component
US20230170129A1 (en) Coil component
JP2016149490A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