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6766B - 芳构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芳构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6766B
CN106316766B CN201510345987.5A CN201510345987A CN106316766B CN 106316766 B CN106316766 B CN 106316766B CN 201510345987 A CN201510345987 A CN 201510345987A CN 106316766 B CN106316766 B CN 106316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grams
zsm
silica alumina
aromati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59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6766A (zh
Inventor
宋奇
郑均林
孔德金
祁晓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5103459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6766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DK16810696.1T priority patent/DK3312153T3/da
Priority to JP2017565948A priority patent/JP6877367B2/ja
Priority to US15/738,063 priority patent/US10358606B2/en
Priority to ES16810696T priority patent/ES2880326T3/es
Priority to KR1020187001728A priority patent/KR102454225B1/ko
Priority to BR112017027347-0A priority patent/BR112017027347B1/pt
Priority to EP16810696.1A priority patent/EP3312153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00315 priority patent/WO20162019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6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6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6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构化的方法,在芳构化条件下,使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芳烃物流;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8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20~80份的分子筛;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ZSM‑11、ZSM‑23、ZSM‑38、Y、beta、MCM‑22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b)20~80份的粘结剂;c)0.01~10份的助剂;所述助剂选自Na、Ca、K、Be、Mg、Ba、V、Nb、Cr、Mo、W、Mn、Re、Fe、Co、Ni、Cu、Zn、Ga、Ru、Pd、Pt、Ag、B、Al、Sn、P、Sb、La、Ce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可用于非化石资源制芳烃领域。

Description

芳构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构化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芳构化制备苯、甲苯、二甲苯轻质芳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烃产品广泛应用于聚酯、化纤、橡胶、医药以及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国内消费量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苯、甲苯、二甲苯是芳烃中应用广泛的三种芳烃大宗化学品。苯是一种多用途基本石化原料,可以生产其衍生的众多产品,包括乙苯/苯乙烯、异丙苯/苯酚等等。对二甲苯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通过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MT)中间体,用于生产聚酷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和薄膜。目前国内外芳烃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如可通过在催化剂上将石油经过加氢、重整、芳烃转化和分离等工艺过程获得。但是,化石资源储量有限和不可再生性,使得以石油为主要炼制原料生产芳烃的成本愈见高涨。另外,化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发展从可再生资源路线生产芳烃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乙酰丙酸(4-氧化戊酸、左旋糖酸或戊隔酮酸)是一种短链非挥发性脂肪酸。乙酰丙酸低毒,有吸湿性,常压下蒸馏几乎不分解,其分子中含有羰基和羧基,易于发生成盐、酯化、加氢、缩合、氧化和卤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是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香料、溶剂、油品添加剂、医药和增塑剂等工业领域。乙酰丙酸酯是一类短链脂肪酸酯,一般为无色液体,沸点较高,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可直接用作香料、食品添加剂、汽油添加剂和生物液体燃料等,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塑料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目前,人们对乙酰丙酸的利用展开了研究。文献US20140171688A1公开了将乙酰丙酸转化为甲乙酮等酮类溶剂。该方法首先将六碳糖转化为乙酰丙酸和甲酸后,经过碱处理形成金属盐,之后再在电解池中电解脱羧后得到可作为溶剂用的甲基乙基酮。文献US20060247444A1公开了将乙酰丙酸转化为N-烷基吡咯烷酮。N-烷基吡咯烷酮可以用作溶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乳化剂,可用于油井和气井的维护、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医药方面。该专利描述了2步过程,将乙酰丙酸和有机胺混合后在氢气下催化加氢制备5-甲基-N-烷基-2吡咯烷酮。文献CN200910073688.5公开了将乙酰丙酸制备当归内酯的方法。乙酰丙酸中加入其重量1~10%的无机液体酸或固体酸催化剂,100~150℃温度下,控制真空度为20~150mmHg,反应体系气相中的乙酰丙酸和α-当归内酯通过精馏进行分离,乙酰丙酸回流至反应体系,α-当归内酯冷凝,控制冷凝温度60~90℃,分离精制得产品。总体上看,乙酰丙酸的转化主要集中在转化为醇和酯等精细化学品,鲜有报道将乙酰丙酸转化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芳构化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芳构化效率高,BTX选择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芳构化的方法,在芳构化条件下,使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芳烃物流;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
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8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a)20~80份的分子筛;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ZSM-11、ZSM-23、ZSM-38、Y、beta、MCM-22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b)20~80份的粘结剂;
c)0.01~10份的助剂;所述助剂选自Na、Ca、K、Be、Mg、Ba、V、Nb、Cr、Mo、W、Mn、Re、Fe、Co、Ni、Cu、Zn、Ga、Ru、Pd、Pt、Ag、B、Al、Sn、P、Sb、La、Ce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4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5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4的正整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助剂选自Ca、K、Mg、Cr、Mo、Fe、Ni、Cu、Zn、Ga、Ru、Pd、Pt、Ag、B、Sn、P、La或Ce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粘结剂选自硅溶胶、拟薄水铝石、氧化铝、经酸处理后粘土、高岭土、蒙脱土、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0~500,Y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2~70,beta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0~150,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20~250。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优选地,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5~100,Y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5~50,beta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50~100,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40~15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芳构化条件为:反应温度300~800℃,氢气压力以表压计0.1~5MPa,原料重量空速0.3~10小时-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原料来自生物质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原料来自木糖醇、葡萄糖、纤维二糖、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原料来自甘蔗渣、葡萄糖、木材、玉米秸或稻草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原料为具有所述特征结构的生物质基羰基类化合物,例如乙酰丙酸、乙酰乙酸等。该类羰基类化合物可通过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的生物质原料获得,可以大规模制备。例如,乙酰丙酸可以在锆氧化物、金属氯化物、有机酸或无机酸的存在下,由纤维素、秸秆等生物质底物制取(Efficient Conversion ofCellulose to Levulinic Aci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Using Zirconium Dioxideas a Recyclable Solid Acid Catalyst,Ind.Eng.Chem.Res.,2014,53(49),pp 18796–18805;Production of levulinic acid from cellulose by hydrothermaldecomposition combined with aqueous phase dehydration with a solid acidcatalyst,Energy Environ.Sci.,2012,5,7559-7574;Effective Production ofLevulinic Acid from Biomass through Pretreatment Using Phosphoric Acid,Hydrochloric Acid,or Ionic Liquid,Ind.Eng.Chem.Res.,2014,53(29),pp 11611–11621)。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分子筛、粘结剂、助挤剂、扩孔剂混捏,挤条成型,成型后100~200℃干燥1~24小时,再于400~700℃下焙烧1~10小时。其中,所述助挤剂为田菁粉、聚乙二醇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扩孔剂为柠檬酸、草酸或乙二胺四乙酸中的至少一种,加入的助挤剂和扩孔剂的总量不超过混合物重量的10%。成型时加入酸进行捏合,加入的酸包括无机酸或乙酸中的至少一种,无机酸包括硝酸、硫酸或磷酸中的至少一种,所加入的酸溶液的量为混合物重量的50~90%。助剂组分的引入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或者浸渍的方法,这是为本领域所熟知的。所述金属的助剂组分,其前驱体可以是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氯化盐,硼来自硼酸,磷来自磷酸氢二铵。
本发明方法对乙酰丙酸类化合物有较好的转化率,对苯、甲苯、二甲苯产物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本发明方法,原料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9%;苯、甲苯、二甲苯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最高可达95%,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35克硅铝比为25的ZSM-5与35克γ-氧化铝助剂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Zn(NO3)2,Zn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
称取60克玉米秸,置于压力釜中并加入700克水,再加入水质量7%的5mol/L的硫酸溶液,升温到200℃下反应45分钟,之后冷却,将冷却后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滤饼和过滤液,过滤液为纤维素的水解液,反应结束后,采用质谱对反应结果进行鉴定主要产物为乙酰丙酸,其产生量为24克。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反应结束后,其中,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9%,BTX的选择性为93%。
【实施例2】
称取35克硅铝比为50的ZSM-5与35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等体积浸渍Cu(NO3)2,Cu添加量为2%,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2。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20℃。反应结束后,其中,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2%,BTX的选择性为95%。
【实施例3】
称取30克木材,置于压力釜中并加入300克乙醇,再加入水质量7%的5mol/L的硫酸溶液,升温到200℃下反应30分钟,之后冷却,将冷却后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滤饼和过滤液,过滤液为纤维素的水解液,反应结束后,采用质谱对反应结果进行鉴定主要产物为乙酰丙酸,其产生量为10.5克。
称取35克硅铝比为150的ZSM-5与35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捏合过程中加入Ga(NO3)2,Ga的添加量为分子筛质量1%,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3。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5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20℃。
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6%,BTX的选择性为91%。
【实施例4】
称取80克硅铝比为500的ZSM-5与2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硼酸,B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4。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4.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7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8%,BTX的选择性为87%。
【实施例5】
称取80克硅铝比为150的ZSM-38与20克硅溶胶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钼酸铵,Mo添加量为4%,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3.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38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1%,BTX的选择性为74%。
【实施例6】
称取80克硅铝比为150的ZSM-11与20克硅溶胶进行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镧,La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5.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8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6%,BTX的选择性为89%。
【实施例7】
称取70克硅铝比为100的ZSM-11与30克高岭土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磷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铈,Ce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乙酯,重量空速3.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55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9%,BTX的选择性为83%。
【实施例8】
称取50克硅铝比为100的ZSM-23与50克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氯化锡,Sn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乙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5.0MPa,流量2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9%,BTX的选择性为91%。
【实施例9】
称取60克硅铝比为50的ZSM-5粉60克,在90℃下180毫升含有硝酸镧和硝酸铈的水溶液离子交换2小时。溶液中金属La和Ce的质量分别为固体分子筛粉的1%。交换结束后干燥,并称取35克硅铝比为50的ZSM-5与35克γ-氧化铝助剂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9。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2.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6%,BTX的选择性为89%。
【实施例10】
称取35克硅铝比为6的Y分子筛与35克γ-氧化铝助剂进行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捏合过程中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锌,其中铜和锌的加入量为分子筛固体质量的1%和1%,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0。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1%,BTX的选择性为81%。
【实施例11】
称取60克硅铝比为8的Y分子筛与40克γ-氧化铝助剂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磷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捏合过程中加入硝酸银,其中Ag的加入量为分子筛固体质量的1%,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1。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3.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3%,BTX的选择性为88%。
【实施例12】
称取60克硅铝比为8的Y分子筛,在90℃下180毫升含有硝酸镍的水溶液离子交换2小时。溶液中金属Ni的质量分别为固体分子筛粉的5%。交换结束后干燥,并称取70克硅铝比为8的Y分子筛与3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2。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4%,BTX的选择性为89%。
【实施例13】
称取180克硅铝比为8的Y分子筛,在90℃下180毫升含有硝酸镓的水溶液离子交换2小时。溶液中金属Ga的质量分别为固体分子筛粉的2%。交换结束后干燥,并称取80克硅铝比为8的Y分子筛,与2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3。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4.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86%,BTX的选择性为87%。
【实施例14】
称取50克硅铝比为30的beta与5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在捏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镁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1%,BTX的选择性为82%。
【实施例15】
称取60克硅铝比为50的beta与4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钼酸铵,Mo添加量为6%,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6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8%,BTX的选择性为87%。
【实施例16】
称取70克硅铝比为100的beta与3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铌,Nb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4%,BTX的选择性为88%。
【实施例17】
称取50克硅铝比为20的MCM-41与5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钨酸铵,W添加量为1%,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7。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1%,BTX的选择性为82%。
【实施例18】
称取50克硅铝比为50的MCM-22与5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采用等体积浸渍硝酸锰,Mn添加量为3%,干燥后焙烧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8。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93%,BTX的选择性为89%。
【比较例1】
【比较例1】用来说明5A型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的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酰丙酸芳构化的性能。具体反应物配比和实验方法如下:
称取35克硅铝比为2的5A分子筛和35克γ-氧化铝助剂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分数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5A。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评价,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min-1,温度400℃。反应结束后,计算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底物转化率为35%,BTX的选择性为17%。
表1
催化剂 分子筛 硅铝比 助剂 底物 转化率/% BTX选择性/%
比较例 5A 2 - 乙酰丙酸 35 17
C1 ZSM-5 25 Zn 乙酰丙酸 99 93
C2 ZSM-5 50 Cu 乙酰丙酸 92 95
C3 ZSM-5 150 Ga 乙酰丙酸 96 91
C4 ZSM-5 500 B 乙酰丙酸 98 87
C5 ZSM-38 150 Mo 乙酰丙酸甲酯 91 74
C6 ZSM-11 150 La 乙酰丙酸甲酯 96 89
C7 ZSM-11 100 Ce 乙酰丙酸乙酯 99 83
C8 ZSM-23 100 Sn 乙酰丙酸乙酯 99 91
C9 ZSM-5 100 La-Ce 乙酰丙酸丁酯 96 89
C10 Y 6 Cu-Zn 乙酰丙酸丁酯 91 81
C11 Y 8 Ag 乙酰丙酸甲酯 93 88
C12 Y 8 Ni 乙酰丙酸甲酯 94 89
C13 Y 8 Ga 乙酰丙酸甲酯 86 87
C14 beta 30 Mg 乙酰丙酸甲酯 91 82
C15 beta 50 Mo 乙酰丙酸丁酯 98 87
C16 beta 100 Nb 乙酰丙酸丁酯 94 88
C17 MCM-41 20 W 乙酰丙酸丁酯 91 82
C18 MCM-22 50 Mn 乙酰丙酸丁酯 93 89

Claims (10)

1.一种芳构化的方法,在芳构化条件下,使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芳烃物流;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
式(I)中,R1为C1-8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a)20~80份的分子筛;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ZSM-11、ZSM-23、ZSM-38、Y、beta、MCM-22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b)20~80份的粘结剂;
c)0.01~10份的助剂;所述助剂选自Na、K、Be、V、Nb、Cr、Mn、Co、Cu、Zn、Ru、Ag、Al、Sn、P和Sb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中,R1为C1-4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C1-5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4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K、Cr、Cu、Zn、Ru、Ag、Sn和P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选自硅溶胶、拟薄水铝石、氧化铝、经酸处理后粘土、高岭土、蒙脱土、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0~500,Y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2~70,beta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0~150,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20~2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15~100,Y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5~50,beta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50~100,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4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构化条件为:反应温度300~800℃,氢气压力以表压计0.1~5MPa,原料重量空速0.3~10小时-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来自生物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来自木糖醇、葡萄糖、纤维二糖、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来自甘蔗渣、葡萄糖、木材、玉米秸或稻草秸中的至少一种。
CN201510345987.5A 2015-06-19 2015-06-19 芳构化的方法 Active CN106316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5987.5A CN106316766B (zh) 2015-06-19 2015-06-19 芳构化的方法
JP2017565948A JP6877367B2 (ja) 2015-06-19 2016-06-17 芳香族炭化水素、p−キシレン及びテレフタル酸の製造方法
US15/738,063 US10358606B2 (en) 2015-06-19 2016-06-17 Process for producing aromatics, p-xylene and terephthalic acid
ES16810696T ES2880326T3 (es) 2015-06-19 2016-06-17 Métodos para fabricar hidrocarburo aromático, paraxileno y ácido tereftálico
DK16810696.1T DK3312153T3 (da) 2015-06-19 2016-06-17 Fremgangsmåder til fremstilling af aromatisk carbonhydrid, paraxylen og terephthalsyre
KR1020187001728A KR102454225B1 (ko) 2015-06-19 2016-06-17 방향족 탄화수소, 파라크실렌 및 테레프탈산의 제조 방법
BR112017027347-0A BR112017027347B1 (pt) 2015-06-19 2016-06-17 Processos para produção de hidrocarboneto aromático, paraxileno e ácido tereftálico
EP16810696.1A EP3312153B1 (en) 2015-06-19 2016-06-17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paraxylene and terephthalic acid
PCT/CN2016/000315 WO2016201955A1 (zh) 2015-06-19 2016-06-17 芳香烃、对二甲苯和对苯二甲酸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5987.5A CN106316766B (zh) 2015-06-19 2015-06-19 芳构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6766A CN106316766A (zh) 2017-01-11
CN106316766B true CN106316766B (zh) 2019-04-12

Family

ID=5772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987.5A Active CN106316766B (zh) 2015-06-19 2015-06-19 芳构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67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5147B (zh) * 2017-06-27 2019-03-29 浙江大学 一种含油污泥制备高含量芳香烃产物的方法
TWI637910B (zh) * 2017-10-18 2018-10-11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選擇性製備烷基苯化合物之方法
CN111135858B (zh) * 2019-04-09 2021-02-09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长链烷烃芳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91699B (zh) * 2019-10-23 2023-08-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Scm-25分子筛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48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agoshima Univ レブリン酸の製造装置、レブリン酸の分離装置及びレブリン酸から炭化水素を製造す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48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agoshima Univ レブリン酸の製造装置、レブリン酸の分離装置及びレブリン酸から炭化水素を製造す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6766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6766B (zh) 芳构化的方法
CN104711007A (zh) 一种航空煤油或柴油范围液态烷烃的制备方法
CN101768142B (zh) 一种由碳水化合物催化合成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
CN104045503B (zh) 一种利用糠醛类化合物与环酮制备c10-c18长链环烷烃的方法
CN106866364A (zh) 一种由糠醇制备1,3-环戊二醇的方法
CN114656345B (zh) 一种4-甲基-1-戊烯的合成方法
CN102746100A (zh) 制备异丙苯的方法
CN106316763B (zh) 内酯类化合物芳构化生产芳烃的方法
CN104193606A (zh) 一种合成气制丙酮的工艺
CN107721794A (zh) 芳构化的方法
KR20170054230A (ko) 방향족 탄화수소, p-자일렌 및 테레프탈산의 제조 방법
CN103586025A (zh) 一种醋酸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16740B (zh) 芳构化方法
CN106316742B (zh) 制取碳四烯烃的方法
CN107586245A (zh) 芳构化的方法
CN106316764B (zh) 芳构化制芳烃方法
CN106256808B (zh) 内酯类化合物芳构化的方法
CN111116283A (zh) 以甲醇和杂醇油为原料生产芳烃的方法
CN106316741B (zh) 芳构化合成芳烃的方法
CN106256811B (zh) 合成芳烃的方法及该方法得到的组合物
CN106256814B (zh) 增产二甲苯的方法
CN106316765B (zh) 四氢呋喃类化合物芳构化的方法
CN107721793B (zh) 制备芳香烃的方法
CN101502806B (zh) 一种合成醋酐的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CN107586242A (zh) 芳构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