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27A - 切去胶合板不规则端头并粘接由此成型的斜端面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去胶合板不规则端头并粘接由此成型的斜端面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27A
CN1061927A CN91111190A CN91111190A CN1061927A CN 1061927 A CN1061927 A CN 1061927A CN 91111190 A CN91111190 A CN 91111190A CN 91111190 A CN91111190 A CN 91111190A CN 1061927 A CN1061927 A CN 1061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d board
face
bracing
strutting arrangement
cutt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11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13C (zh
Inventor
坂本晋一
平岩贤市
小池优
野泽义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1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GACCESSORY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TOOL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SAFETY DEVICES FOR WOOD WORKING MACHINES OR TOOLS
    • B27G11/00Applying adhesives or glue to surfaces of wood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10Butting blanks of veneer; Joining same along edges;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edges, e.g. cu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89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of discrete laminae to single face of additional lamina
    • Y10T156/1092All laminae planar and face to face
    • Y10T156/1097Lamina is running length web
    • Y10T156/1098Feeding of discrete laminae from separate sour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 Manufacture Of Wood Veneers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以形成斜端面, 并把胶合板的斜端面粘合起来的装置,有一切去胶合 板不规则形端头而形成从上边缘向比上边缘略微靠 前的下边缘倾斜的端面的切刀。还带有设有可喷出 粘合剂的喷口涂胶装置。该喷口设置在靠近第一支 撑装置上的下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前端面上方。当第 二支撑装置转动把它上面的前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后 端面带到与下一块胶合板斜的前端面接触前,在前一 块胶合板的后端面上喷涂上粘合剂。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以形成斜端面并把胶合板的斜端面粘合起来的装置。
日本专利申请48-122461号(公开号57-17682号)中,申请人已提出了一种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并把切掉端头后形成的胶合板的平端面粘合起来的装置。该装置中,胶合板传送到一主辊轮上,切去不规则形端头而形成相对的平端面。然后把胶合板送到设置来作绕枢轴转动的胶合板支撑件上。在支撑件上的胶合板的后端被与胶合板支撑件配合设置的一压辊轻轻压住。然后,在支撑件上胶合板的后端提升到一中间位置。随后,第二块胶合板的不规则前端传送到切刀下面。这时,在支撑件上的前一块胶合板后端提升到靠近涂胶辊的最高的位置,在该辊上事先涂上热塑性粘合剂。当达到最高位置时,胶合板的上表面被涂胶辊涂上粘合剂。这样粘合剂涂到了前一块胶合板后端部分的上表面上。随后,第二胶合板的不规形前端被切去而形成平的前端面。此后,降低前一块胶合板的后端使它的平的后端面与第二胶合板的平的前端面接触。接着,再起动主辊轮把该两块胶合板往前传送。这样压辊把前一块胶合板后端部分上表面的粘合剂复盖到第二胶合板前端部分的上表面上。由此粘合剂也涂到第二胶合板前端的上表面,从而把两胶合板粘起来。再把第二胶合板不规则形的后端切去以便把第二胶合板与第三胶合板粘合起来。
上述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粘合剂不是涂在第一胶合板平的后端面或第二胶合板平的前端面上,而是涂到第一胶合板后端部分和第一胶合板前端部分的上表面上,因此,胶合板之间的粘结不是很牢固的。特别当胶合板越厚时,它们粘结得越差。另一个缺点是使两胶合板接触的位置与向第一胶合板涂粘合剂(一种热塑性粘合剂)的位置离得较远,因此由于自然冷却,在第一胶合板和第二胶合板接触前,涂在第一胶合板上的粘合剂会硬化。如果硬化开始得较早,则第一胶合板与第二胶合板不会粘合得很好。
发明人也了解到日本专利申请49-119757号(公开号为51-46498)公开了一种与上述装置类似的装置。在该装置中,胶合板传送到切刀下,切去其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而形成平的端面。胶合板被安放在胶合板支撑件上。随后,胶合板的后端升高到绕枢轴转动的涂胶器附近的位置。该涂胶器把粘合剂涂到胶合板的平的后端面上。随后,传送一块第二胶合板,切去其不规则形的前端形成一个平的前端面。接着,降低前一块胶合板的后端,使其平的后端面与第二胶合板的平的前端面接触,由此把两块胶合板粘结在一起。
上述两种装置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第一种装置把粘合剂涂到第一胶合板后端上表面和第二胶合板前端的上表面上,而第二种装置把粘合剂涂到第一胶合板的平的后端面上。但是,对第二种装置言,当降低第一胶合面的平的后端面使其与第二胶合板的平的前端接触时,涂在第一胶合板的平的后端面上的大部分粘合剂在其与第二胶合板前端上边缘接触时会被刮掉。这是因为胶合板的平端面是“笔直的”,或者说与它的上下表面成直角。这是第二种装置的主要缺点。另外,第二种装置还有与第一种装置同样的缺点,也就是把胶合板带到相互接触的位置与向第一胶合板涂上粘合剂的位置相隔较远。第二种装置还有一个缺点是涂胶器不是固定着的,而在把粘合剂涂到胶合板上时它是转动的。这使整个装置很复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的端头,并在切去端头后形成的平端面处把胶合板粘结起来的装置,其中,是以一个角度切去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的端头以形成下边缘比上边缘更长的斜的端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装置,其中粘合剂涂在前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后端面上,当该后端面被带到与后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前端面接触时,它上面的粘合剂不会被要与前一块胶合板粘结的后一块胶合板的前端上边缘所清除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装置,其中粘合剂在紧靠着粘合胶合板的位置的一个位置上进行涂复。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以形成倾斜的端面,并把胶合板的该倾斜端面粘合起来的装置,包括:
(a)把胶合板传送到第一支撑装置的传送装置,该传送方向垂直于胶合板的纤维延伸方向,
(b)在一段要求的时间中支撑胶合板的第一支撑装置,该段时间包括切下胶合板不规则形的前端和把胶合板和前一块胶合板粘合起来的时间,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是有一个当切刀切入胶合板时与切刀啮合的部分,
(c)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出要切去的不规则形前端的胶合板的第一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上的一固定位置x上游的一预定位置及探测出要切去的不规则后端的胶合板的第二预定部分已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上游的一预定位置,
(d)当所述的第一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挡住胶合板及当所述的第二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挡住胶合板的制动装置,
(e)当所述胶合板支撑在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上,切去胶合板的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而形成胶合板的相对的斜端面的切刀,
该切刀可在包括所述的固定位置(x)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当所述的胶合板的第一预定部分处在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和当所述的胶合板的第二预定部分处在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所述的切刀运动到所述的第二位置,切下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端头,
(f)在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端头被切下而形成一斜的前端面后支撑胶合板的第二支撑装置,该斜的前端面与在该第二支撑装置上的前一胶合板的斜的后端面已粘合住,
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可绕枢轴转动,而使在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上的前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后端面与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的胶合板的斜的前端面相接触,
(g)与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配合设置的胶合板夹具,用来把前一块胶合板的后端部分压在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上,而与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配合夹住和支撑着该胶合板,
(h)至少一个带有多个喷口的涂胶装置,该装置的喷口能喷出足够量的粘合剂,把在第二支撑装置上的前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后端面和在第一支撑装置上的胶合板的斜的前端面粘合起来,
所述的喷口沿与胶合板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着,
其特征在于:
(ⅰ)所述的切刀设置成使它能在胶合板上切出形成从上边缘向比上边缘略微靠前的下边缘倾斜的端面,
(ⅱ)所述的喷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位置(x)的上方,使得当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作绕枢轴转动的运动时,前一块胶合板的斜的后端面在与在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上的前合板的前端面接触前涂上从所述的喷口中喷出的粘合剂。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2到图6示出了图1所示装置的工作过程;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改型;
图8是一个切刀的刀尖的放大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改型。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装置。
参见图1,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砧面辊1。虽然图1中只示出一个凹槽14,但是该砧面辊1设置着多个沿着辊1的轴向相互间隔着的环形凹槽1a。辊1由伺服电动机之类的工作机(未示出)带动作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由传送带12传送的胶合板8搭到砧面辊1上,并被继续传送到胶合板8到达一预定的位置,这一点将在下面说明。
在砧面辊1的上方,一个可垂直移动的切刀夹具2a夹着一把切刀2。该切刀2位于通过砧面辊1上的一个固定位置x并且与从砧面辊1的中心延伸出并通过该固定位置x的一个斜面Z成一定的角度θ的一个平面内,角度θ一般为5到30度。砧面辊1上的该固定位置x固定在相对于切刀2的一个位置上并且不随砧面辊1的转动而改变。
虽然图1中只示出一个胶合板支撑件3,但是实际上设置了多个胶合板支撑件3,与砧面辊1的各个凹槽相配合。也就是说,每个支撑件3与一个凹槽对齐,使得每个支撑件3能插到每个凹槽1a中,这一点后面要说明。所有的胶合板支撑件3装在一个公共的转轴4上,并且其位置使得每个支撑件3的左端(如图1所示)可运动到相配的凹槽1a中。
在转轴4的上方有一根平行于该转轴4的棒6。虽然图中只示出了一个连结件6a,但是实际上设置了两个相对的连结件6a。一个连结件6a把在一侧的转轴4和棒6的端头连结起来,而另一个连结件6a把另一侧的转轴4和棒6的螺头进结起来。转轴4,连结件6a和棒6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绕枢轴转动。设置了胶合板夹具5,与每个胶合板支撑件3相配合,它的右端部装在棒6的下部开口中。胶合板夹具5可以是一个片簧。当转轴4转动时,支撑件3和胶合板夹具5的左端(如图1)可同时往下或往上运动。
虽然图1中只示出一个胶合板探测机构7,但实际上设置了多个胶合板探测机构7。这些探测机构7沿砧面辊1的轴向间隔设置着。每个探测机构7包括一个胶合板探测器7a,一个摆臂7b和一个滚轮7c。胶合板探测器7a主要包括一光电管和一限位开关(未示出)。
在砧面辊1的上方设有一涂胶装置9。该装置是固定着的,它有着沿砧面辊1的轴向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喷口9a。每次从每个喷口9a只射出少量的粘结材料。每个喷口9a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其位置位于砧面辊1上的固定位置x的正上方。一个控制阀(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把粘合剂输送到涂胶装置9中的管道10中,或就设置在该装置9中。如果需要的话,则不是设置单个涂胶装置,而是设置多个沿砧面辊的轴向相互间隔的并各带有一个喷口的涂胶装置。
胶合板支撑件3装有可在其底部活动的板头清除器11。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装置的操作。参见图1,由传送带12传送的胶合板8已搭在正在转动的砧面辊1上,胶合板8有相对着的不规则形的端头8a和8b,把胶合板8定向放置成使其纤维垂直于传送方向延伸。传送带12和砧面辊1把胶合板8向右方传送(如图所示)。因此,位于不规则形的端头8a后面的胶合板8的规则形的部分与胶合板探测机构7的滚轮7c相贴合。胶合板探测机构7就探测出胶合板8。当预定部分的胶合板8达到砧面辊上的固定位置x时,为准备切去该部分前面的不规则形的前端8a,传送带及砧面辊停止运动。随后,切刀2往下运动而从胶合板8上切去不规则形的前端8a(图2)。这样,切刀2以一平面Z夹一θ角度切入胶合板8,形成了胶合板的前端面19,它从上边缘21往比上边缘略靠前的下边缘22倾斜(图3)。换言之,切刀2切出了一个斜的前端面19,它与胶合板8的上表面夹一钝角,而与胶合板8的下表面夹一锐角。在把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的前端8a切去后,所有的胶合板件3的左端同时降低,直到与每个支撑件3相连的每个板头清除器11的带钩端11a进到由切刀2切进的胶合板8中的切口中(图2),这时切刀2还留在胶合板8中。此后,把切刀2提起,并退回板头清除器11,把不规则形的前端8a从胶合板8上除掉。然后,同时从涂胶装置9的各喷口9a同时射出少量粘合剂20。
如图所示,胶合板支撑件3和胶合板夹具5夹着第二胶合板18。该第二胶合板18就在胶合板8的前面被切刀2对其两端进行了处理,因此该第二胶合板18有一倾斜的后端面24,它有与胶合板8的前端面19同样的斜角。胶合板夹具5的左端轻压着胶合板18,与支撑件3一起夹着胶合板18。
在喷出粘合材料20后,紧接着进一步降低胶合板支撑件3的左端(以及胶合板夹具5),从图2所示位置降低到图4所示的位置。但是,在支撑件3的左端到达图4所示位置前,第二胶合板18的后端面在通过涂胶装置9的喷口9a时,接收了由喷口9a喷出的粘结材料20(图3)。这样,粘结剂20就喷涂到第二胶合板18的后端面24的不同部位上。当胶合板支撑件3的左端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时,第二胶合板18的后端面24与胶合板8相互补的前端面19接触,并且其中夹着粘结材料20(图4)。这就把胶合板18和8粘合在一起。在图4中,示出胶合板支撑件3的左端搁在砧面辊1的凹槽1a内。
随后,再起动砧面辊1。这样,如图5所示,由粘合剂20粘结在一起的胶合板8和18往右边传送。当预定部分的胶合板8(该部分后面的不规则形的后端8b要切去)到达砧面辊1上的固定位置x时,停止砧面辊1的转动。随后,切刀2再往下运动,把胶合板8的不规则形后端8b切去(图6)。这样,切刀2切出胶合板8的斜的后端面,它与胶合板的上表面一锐角,而与胶合板的下表面夹一钝角。
在把不规则形后端部除掉后,再提升起切刀2,支撑件3支撑着胶合板退回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等着要传送的下一块胶合板(未示出)。当下一块胶合板传送到,切去其不规则形前端,以如上面所述的同样方式切出要与胶合板8粘合的斜的前端面。
当再起动砧面辊1时,留在该辊1上的不规则形的后端8b很自然地落下去。
一些各有相对着的不规则形端头的胶合板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粘合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如上所述,把一胶合板的一个不规则形的端头切去形成一个端面,它从上边缘往略微靠前的下边缘倾斜。这样,当前一块胶合板18的后端面24通过装置9的喷口9a时,该后端面24涂上从喷口9a时,后端面24刮擦喷射出的粘合剂20,因此,粘合剂20粘到后端面24上。当后端面与下一块胶合板8的前端面19接触时,并不像在以前申请中所述的装置中发生的那样,大部分粘合剂20并不转移到下一块胶合板的前端上边缘,而是留在后端面24上。这样保证了可用粘合剂把两块胶合板牢固地粘合起来。
如上所述,后端面24与前端面19相接触。但是这一作用也可以表达成后端面24“从上面放到”了前端面19上。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前端面借助于它的倾斜方向,提供了支撑后端面24的一个表面。这样防止了在后端面24上的大部分粘合剂对着后一板的前端的上边缘21。但是,如果将胶合板的一个不规则形的端部切成一个笔直的端面,也就是与胶合板的上下表面成直角的端面,那么当前一块胶合板后端通过喷口9a时,涂上喷出的粘合剂的不是该后端面,而是后端面的下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使前一块胶合板的后端面能成功地涂上喷上的粘合剂,当前一块胶合板的后端面与后一块胶合板的前端面接触时,大部分粘合剂也会涂到后一块胶合板前端的上边缘上。也就是说,在前一块胶合板后端面上的大部分粘合剂被后一块胶合板的前端上边缘刮掉。
胶合板的端表面的斜角不应该太大。否则,只有后端面24的上部能涂上从喷口9a喷出的粘合剂。也就是说,如果这一角度太大,会产生如上述“端面为笔直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样结果。本发明的试验表明,对比较薄的胶合板,该斜角为10到30度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而对于比较厚的胶合板,该斜角边5到20度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就切刀2而言,最好使用至少在刀尖有两边刃口的切刀(图8),而不用单边刃切刀。
砧面辊1应该最好用如橡胶或合成树脂等合适的材料包复,以使它免受切刀2的损坏。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用一个固定的或不转动的胶合板支座31来代替砧面辊,如图9所示。如图9所示,如果使用上述的胶合板支座31,需要改变切刀2的位置。该胶合板支座31有一条很锋利的边缘26,和从边缘26往下延伸一段距离的斜面27。该锋利的边缘26有助于切刀2切下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的端头。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切刀2的背面位于斜面27所在的同一平面内,而锋利的边缘26所处的位置使得该边缘26与切刀2的刀尖啮合,当切刀2往下运动时,该边缘26能与切刀2配合切下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的端头。切下不规则形端头,切刀2进到在斜面27上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一个辊30。在胶合板8和18粘结后,该辊30与传送带13同时工作(转动),把胶合板往右面传送。
胶合板夹具5要用足够的压力把前一块胶合板18夹住,防止该胶合板18在胶合板支撑件3上运动,一直到胶合板18与后一块胶合板8粘住为止。在胶合板18和8粘住后,该夹具5要能允许这两块已粘住的胶合板18和8在支撑件3上运动。因此,如前所述,夹具5可以是一个片簧,它轻轻地夹住前一块胶合板18的后端。但是,如果用一个片簧,要用铬涂复在其后端,以产生一个硬的表面。如果有这样一层硬表面形成在上面,片簧和胶合板之间的摩擦力就降低到可允许胶合板在胶合板支撑件3上平滑地移动。另外,如果需要的话,除了胶合板夹具5外,还可设置另一个包括一辊15a和一片簧15b的胶合板夹具15(图7)。
本发明可用热塑性或热固性的粘合剂。如果使用热塑性粘合剂,当夹具5夹住前一块胶合板18时(如图4所示),该夹具的左端能被冷却。在此时冷却该夹具有利于在固定位置x使粘合剂硬化,并有助于把胶合板18和8粘合起来。如果使用热固性粘合剂,当夹具5夹住前一块胶合板18时(如图4所示),该夹具的左端能被加热,以助于热固性粘合剂在该固定位置x处固化。
如果设置一个机构(未示出)把再湿性粘合带粘在已在位置x处粘合了的胶合板8和18上,使得该粘合带对胶合板8和18产生一辅助的连接作用,这样,在胶合板8和18在固定位置x处完全粘合住之前,就可以往右边传送。这样就提高了处理胶合板的速度。对于同样的目的,可用浸有热塑性粘合剂的线来代替再湿性粘合带。
胶合板探测机构7通过与胶合板的规则形部分相接合(更确切地是如前所述,是滚轮7c与胶合板接合)而探测出胶合板。这样,探测机构7可测出胶合板上要切去不规则形端头(8a、8b)的预定位置。本发明实践中也可以使用其它探测机构,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代替所示出的探测机构7,可以使用另一种机构(未示出),它能通过胶合板的外形来探测出所述的位置。另外,代替所示的探测机构7,也可以事先在胶合板的预定位置,也就是要切去不规则形端头(8a、8b)的位置,设置一些标记,同时提供一个能探测出这些标记的机构(未示出)。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单个涂胶装置9有多个喷口9a,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设置多个沿砧面辊1的轴向互相间隔着的涂胶装置,每个都带有一个喷口,来代替单个涂胶装置。
如上所述,在切刀2切下不规则形端头8a后,端头8a被板头清除器11移走。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不用板头清除器11,而用压缩空气(未示出)把不规则形端头8a吹走。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胶合板的不规则形端头”也就是“胶合板的非平面形端头”的意思。

Claims (6)

1、一种切去胶合板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以形成倾斜的端面,并把胶合板的该倾斜端面粘合起来的装置,包括:
(a)把胶合板(8)传送到第一支撑装置(1,31)的传送装置(12),该传送方向垂直于胶合板(8)的纤维延伸方向,
(b)在一段要求的时间中支撑胶合板(8)的第一支撑装置(1,31),该段时间包括切下胶合板不规则形的前端(8a)和把胶合板(8)和前一块胶合板(18)粘合起来的时间,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31)具有一个当切刀(2)切入胶合板(8)时与切刀(2)啮合的部分,
(c)探测装置(7),用来探测出要切去的不规则形前端(8a)的胶合板的第一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31)上的一固定位置x上游的一预定位置及探测出要切去的不规则后端(8a)的胶合板的第二预定部分已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上游的一预定位置,
(d)当所述的第一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挡住胶合板及当所述的第二预定部分已经进到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挡住胶合板的制动装置,
(e)当所述胶合板(8)支撑在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31)上,切去胶合板*8)的相对的不规则形端头(8a、8b)而形成胶合板的相对的斜端面的切刀(2),
该切刀(2)可在包括所述的固定位置(x)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当所述的胶合板的第一预定部分处在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和当所述的前合板的第二预定部分处在所述的固定位置(x)时,所述的切刀(2)运动到所述的第二位置,切下胶合板(8)的不规则形端头(8a、8b),
(f)在胶合板(8)的不规则形端头(8s)被切下而形成一斜的前端面(19)后支撑胶合板(8)的第二支撑装置(3),该斜的前端面(19)与在该第二支撑装置上的前一胶合板(18)的斜的后端面(24)已粘合住,
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可绕枢轴转动,而使在所述第二支撑装置(3)上的前一块胶合板(18)的斜的后端面(24)与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31)上的胶合板(8)的斜的前端面(19)相接触,
(g)与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配合设置的胶合板夹具(5),用来把前一块胶合板(18)的后端部分压在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上,而与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配合夹住和支撑着该胶合板(18),
(h)至少一个带有多个喷口(9a)的涂胶装置(9),该装置的喷口(9a)能喷出足够量的粘合剂,把在第二支撑装置(3)上的前一块胶合板(18)的斜的后端面(24)和在第一支撑装置(1,31)上的胶合板(8)的斜的前端面(19)粘合起来,
所述的喷口(9a)沿与胶合板(8)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着,
其特征在于:
(ⅰ)所述的切刀(2)设置成使它能在胶合板上切去形成从上边缘(21)的比上边缘(21)略微靠前的下边缘(22)倾斜的端面,
(ⅱ)所述的喷口(9a)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位置(x)的上方,使得当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作绕枢轴转动的运动时,前一块胶合板(18)的斜的后端面(24)在与在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31)上的胶合板(8)的前端面(19)接触前能被涂上从所述的喷口(9a)中喷出的粘合剂(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是可转动的,它与所述的传送装置(12)一起传送胶合板(8),该支撑装置(1)还提供了当所述的切刀(2)切进胶合板(8)时,与所述的切刀(2)刀尖相啮合的表面,并且所述的切刀(2)位于通过所述固定位置(x)且与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的中心并通过所述固定位置(x)的平面Z夹一定的角度(θ)的平面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θ)为5到30度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31)是固定的,它有锋利的边缘(26)和斜面(27),所述的锋利的边缘(26)位于使得当所述的切刀(2)运动到所述的第二位置时,该边缘(26)与所述的切刀(2)和刀尖接合,从而与该切刀(2)配合切下胶合板的不规则的端头,而所述的斜面(27)从所述的边缘(26)往下延伸一段距离,
并且所述的切刀(2)位于所述的斜面(27)所在的同一平面内,使得在切下不规则形端头后,所述的切刀(2)能进到在斜面(27)上的空间中。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3)包括多个沿垂直于胶合板传送方向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的胶合板支撑元件,并且
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有多个以和所述的胶合板支撑元件同样间隔设置有环形凹槽(1a),使得当所述的支撑元件作绕枢轴转动时,每个支撑元件的一端(25)可进入每个相配的凹槽(1a)中。
6、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多于一个的涂胶装置(9),每个涂胶装置(9)设置有一个喷口(9a)。
CN91111190A 1990-11-28 1991-11-28 切去胶合板不规则端头并粘接由此成型的斜端面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31791A JP2887621B2 (ja) 1990-11-28 1990-11-28 単板の横矧装置
JP331791/90 1990-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27A true CN1061927A (zh) 1992-06-17
CN1028213C CN1028213C (zh) 1995-04-19

Family

ID=1824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11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13C (zh) 1990-11-28 1991-11-28 切去胶合板不规则端头并粘接由此成型的斜端面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185050A (zh)
EP (1) EP0488253B1 (zh)
JP (1) JP2887621B2 (zh)
KR (1) KR0169493B1 (zh)
CN (1) CN1028213C (zh)
CA (1) CA2056286C (zh)
DE (1) DE69103735T2 (zh)
MY (1) MY107845A (zh)
RU (1) RU2085368C1 (zh)
TW (1) TW2030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3918A (zh) * 2016-03-11 2016-05-18 鹤山市吉鼎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无限接长机
CN105599070A (zh) * 2016-03-11 2016-05-25 鹤山市吉鼎机械有限公司 板材无限接长机构
CN111546441A (zh) * 2020-04-09 2020-08-18 刘基伟 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1974B2 (ja) 2001-12-17 2007-01-24 株式会社名南製作所 ベニヤ単板の接合方法及び接合装置
DK2527107T3 (da) * 2011-05-24 2013-12-02 Padana Ag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fremstilling af et endeløst bånd ud fra en fibermaterialeblok, især træblok, og endeløst bå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28121A1 (de) * 1951-01-28 1970-09-24 Adolf John & Co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Schaeften von Furnier-Span-oder Sperrholzplatten u.dgl. und zu deren Verbindung zu Bahnen beliebiger Laenge
DE1604675C3 (de) * 1966-03-24 1973-11-15 Peralt Anstalt, Vaduz Vorrichtung zum randseitigen Ver binden von zwei flachig ausgelegten Kunststoff Folienbahnen
FR2062363A5 (zh) * 1968-09-09 1971-06-25 Meinan Machinery Works
US3562045A (en) * 1968-09-09 1971-02-09 Meinan Machinery Works Method of edgewise splicing sheets of veneer
US3854357A (en) * 1972-09-20 1974-12-17 Eastman Kodak Co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n imperfect portion of a web
JPS49119757A (zh) * 1973-10-16 1974-11-15
JPS5146498A (en) * 1974-10-18 1976-04-20 Ota Masayuki Tanhanyokohagiki niokeru arisunsetsudanyonaifuno ukeba okaneta setsuchakukaatsusochi
JPS51110004A (en) * 1975-02-20 1976-09-29 Meinan Machinery Works Tanpanno setsugohoho oyobi sochi
JPS5955702A (ja) * 1982-09-25 1984-03-30 株式会社名南製作所 ベニヤ単板の接合装置
EP0396845A1 (en) * 1989-05-08 1990-11-14 Basso, Antonio Automatic device for glue injection into panels to form parts of furnitur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3918A (zh) * 2016-03-11 2016-05-18 鹤山市吉鼎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无限接长机
CN105599070A (zh) * 2016-03-11 2016-05-25 鹤山市吉鼎机械有限公司 板材无限接长机构
CN105583918B (zh) * 2016-03-11 2019-06-14 广东吉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无限接长机
CN111546441A (zh) * 2020-04-09 2020-08-18 刘基伟 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488253A1 (en) 1992-06-03
JP2887621B2 (ja) 1999-04-26
TW203024B (zh) 1993-04-01
KR920009528A (ko) 1992-06-25
KR0169493B1 (ko) 1999-01-15
EP0488253B1 (en) 1994-08-31
CA2056286C (en) 1995-08-08
JPH04197603A (ja) 1992-07-17
MY107845A (en) 1996-06-29
RU2085368C1 (ru) 1997-07-27
DE69103735D1 (de) 1994-10-06
CA2056286A1 (en) 1992-05-29
DE69103735T2 (de) 1995-01-12
US5185050A (en) 1993-02-09
CN1028213C (zh) 1995-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2264B (zh) 一种粘箭头、箭尾和箭羽的装置
CA2108197C (en) Thin plate cutting/jointing apparatus
CN1028213C (zh) 切去胶合板不规则端头并粘接由此成型的斜端面的装置
US4841907A (en) Device for applying glue to a cut end of veneer sheet
US4151037A (en) Device for applying binding strips to the backs of layers of paper
CN100584556C (zh) 单个薄板片的连接方法
CN108471205A (zh) 自动贴磁设备
JP4814773B2 (ja) 紙葉類断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取扱い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268934A (zh) 取出板状物件的设备
US5162071A (en) Adjustable film cutoff unit
CN213732317U (zh) 一种板式家具全自动加工平台
JP2572196B2 (ja) ゴムシートのジョイント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4559506A (zh) 一种生产复合板用的热压设备
EP2344306A2 (en) Gluing apparatus for gluing ends of wood veneer together
CN112140255A (zh) 一种自动封边机
US6767404B2 (en) Gluing station for adhesive binding blocks of paper
JP3466013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3088973B2 (ja) L字型タイル形成用の連結紙貼着装置
EP0175666B1 (en) Apparatus for gluing sheets of material together
CN109551889A (zh) 一种印刷用覆膜装置
US5501148A (en) Automatic sheet printing and alignment system
JP3665142B2 (ja) ベニヤ単板縦接合装置及びベニヤ単板縦接合方法
CN210763073U (zh) 粉仓自动贴毛毡装置
JP2012218444A (ja) 本ブロック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
ATE125514T1 (de) Vorrichtung zum überlappen von stoffstücken eines stap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