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3451B -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3451B
CN106133451B CN201580017540.3A CN201580017540A CN106133451B CN 106133451 B CN106133451 B CN 106133451B CN 201580017540 A CN201580017540 A CN 201580017540A CN 106133451 B CN106133451 B CN 106133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outside air
flow path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7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3451A (zh
Inventor
杉尾孝
长谷川博基
米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33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3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3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34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vertically arranged fan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10)包括: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横流风扇、室内空气吸入口(12g)、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另外,具有用于使室内空气流动的室内空气用风扇、和连结部。在将壳体(12)和墙壁(W)在其相对方向观察时的壳体(12)的背后侧形成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外部空气排出口(12f)、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

Description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和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收纳于一个壳体内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将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和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收纳于一个壳体内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具有配置于室外的壳体。在该壳体内收纳有: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和经由制冷剂管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连接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另外,在壳体内收纳有:使通过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的外部空气流产生的外部空气用风扇;和使通过室内空气用交换器的室内空气流产生的室内空气用风扇。
这样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在形成于隔开室外和室内的住宅等建筑物的墙壁的、贯通孔状的吸入孔和吹出孔的附近、即与墙壁的外侧面接近的状态下设置。由此,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经由与吸入孔连接的吸入管道吸入室内空气,将与室内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经由与吹出孔连接的吹出管道吹出到室内。
在此,假定在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前侧形成有用于经由外部空气用风扇将外部空气取入到壳体内的外部空气取入口和用于排出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排出口中的至少一者的情况。该情况下,因其外部空气取入口和外部空气排出口的至少一者而不能将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和住宅等建筑物的墙壁在设计上协调,有可能损害建筑物的设计性。
尤其是,使用螺旋桨风扇作为外部空气用风扇,因此,在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到壳体内的外部空气取入口圆形地形成于壳体的前侧的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性可能被其圆形的外部空气取入口损害。
另外,建筑物的设计性可能被将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分别与墙壁的吸入孔和吹出孔连结的两根管道损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7-18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供一种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以隔开间隔靠近具有连结室内和室外的吸入孔和吹出孔的墙壁的状态配置,其具有壳体。
还具有:
外部空气取入口,其形成于壳体,取入外部空气;
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壳体内,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和
外部空气排出口,其形成于壳体,将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排出。
还具有:
横流风扇,其以在铅垂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旋转,产生外部空气以外部空气取入口、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排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和
室内空气吸入口,其形成于壳体,经由墙壁的吸入孔吸入室内空气。
还具有:
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壳体内,经由制冷剂管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连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和
室内空气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将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经由墙壁的吹出孔吹出到室内。
还具有:
室内空气用风扇,其产生使室内空气以室内空气吸入口、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室内空气吹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和
连结部,其包括连结墙壁的吸入孔和壳体的室内空气吸入口的吸入用内部流路、以及连结墙壁的吹出孔和壳体的室内空气吹出口的吹出用内部流路。
而且,在壳体与墙壁相对的方向上看壳体和墙壁时的壳体的背后侧,形成外部空气取入口、外部空气排出口、室内空气吸入口和室内空气吹出口。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因一体型空气调节机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从前侧观察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图,是概略性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从横侧观察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图,是概略性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4-4线的截面图。
图5是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连结部的长宽比和压力损失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连结部的长宽比和隔热材料的容积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连结部的长宽比和该连结部的体积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流路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概略性地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换气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分割了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壳体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分割了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壳体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从前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图,是概略性地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4是从横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图,是概略性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沿着外部空气热交换部的水平面的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沿着外部空气热交换部的水平面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变形例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以隔开间隔靠近具有连结室内和室外的吸入孔和吹出孔的墙壁的状态配置,其包括:
壳体;
外部空气取入口,其形成于壳体,取入外部空气;
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壳体内,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外部空气排出口,其形成于壳体,将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排出;
横流风扇,其以在铅垂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旋转,产生外部空气以外部空气取入口、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外部空气排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
室内空气吸入口,其形成于壳体,经由墙壁的吸入孔吸入室内空气;
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壳体内,经由制冷剂管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连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室内空气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将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经由墙壁的吹出孔吹出到室内;
室内空气用风扇,其产生使室内空气以室内空气吸入口、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室内空气吹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和
连结部,其包括连结墙壁的吸入孔和壳体的室内空气吸入口的吸入用内部流路、以及连结墙壁的吹出孔和壳体的室内空气吹出口的吹出用内部流路,
在壳体与墙壁相对的方向上看壳体和墙壁时的壳体的背后侧,形成外部空气取入口、外部空气排出口、室内空气吸入口和室内空气吹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抑制因一体型空气调节机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例如,壳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具有与墙壁平行且隔开间隔相对的背面、与背面平行的正面、和位于正面与背面之间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室内空气吸入口和室内空气吹出口这两者形成于背面、第1侧面和第2侧面中的任一者,外部空气取入口形成于背面和第1侧面的至少一者。而且,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于背面和第2侧面的至少一者。
优选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于背面。由此,由于在壳体的至少一侧面没有开口,所以抑制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优选外部空气排出口在与外部空气取入口分离的方向上排出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由此,能够抑制从外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经由外部空气取入口被取入到壳体内。
优选在壳体内设有遮断壁部,该遮断壁部从外部空气排出口与外部空气取入口之间的壳体的部分向壳体的外部突出,来遮断从外部空气排出口向外部空气取入口去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外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经由外部空气取入口被取入到壳体内。
优选在连结部内,吸入用内部流路和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连结部具有包括在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而且,在连结部的外侧表面、吸入用内部流路、和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连结部的截面的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由此,能够实现紧凑且隔热效率优秀、且压力损失小的连结部。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优选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壳体相对的墙壁,构成墙壁的一部分,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由此,空气调节机的施工变得容易。
优选连结部和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由此,室内空气不会从连结部和流路构造体之间泄漏。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优选在室内空气吸入口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在铅垂方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流路,在室内空气用风扇与室内空气吹出口之间设置有在铅垂方向延伸的第2直线状流路。而且,壳体以将第1直线状流路和第2直线状流路分开的方式构成为能够分割成具有室内空气吸入口和室内空气吹出口的上侧单元、和具有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和室内空气风扇的下侧单元。而且,优选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具有延长单元,该延长单元有选择地配置于上侧单元与下侧单元之间,包括将上侧单元侧的第1直线状流路和第2直线状流路的部分的各部分、与下侧单元侧的第1直线状流路和第2直线状流路的部分的各部分连结的2个延长流路。由此,能够变更室内空气吸入口和室内空气吹出口的铅垂方向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以配置于室外的状态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详细如后述,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以空开间隔接近隔开室外和室内的住宅等建筑物的墙壁W的外侧面W1状态设置于室外。
图2概略性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内部结构,是从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前侧观察的截面图,图3概略性表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内部结构,是从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横侧观察的截面图,图4是与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水平面平行的沿着图3的4-4线的截面图。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前侧”是指在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观察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能够被视认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部分(其壳体12的部分)。另一方面,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背后侧”是指在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观察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不能被视认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的部分(其壳体12的部分)。另外,以下,将一体型空气调节机10简称为“空气调节机10”。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10具有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2。
壳体12包括:在空气调节机10设置于室外时与墙壁W的外侧面W1大致平行且空开间隔相对的背面12a;与背面12a平行的正面12b;和位于正面12b与背面12a之间的左侧面12c(第1侧面)和右侧面12d(第2侧面)。
在这种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2的情况下,正面12b相当于空气调节机10的“前侧”,背面12a、左侧面12c和右侧面12d相当于空气调节机10的“背后侧”。即,在沿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观察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壳体12的正面12b能够被视认,但剩余的背面12a、左侧面12c和右侧面12d不能被视认。
另外,在壳体12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空气A1取入到壳体12内的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和用于将取入到壳体12内的外部空气A1排出到壳体12的外部的外部空气排出口12f。
在壳体12还形成有:用于将室内空气A2吸入到壳体12内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用于将吸入到壳体12内的室内空气A2吹出到壳体12的外部的室内空气吹出口12h。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和外部空气排出口12f通过将多个切槽状的开口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和水平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排列而构成。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分别形成于左侧面12c和背面12a。另一方面,外部空气排出口12f形成于背面12a与右侧面12d之间的角部。因此,在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观察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这些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和外部空气排出口12f不能被视认。此外,外部空气排出口12f也可以不形成于背面12a与右侧面12d之间的角部,而仅形成于右侧面12d。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壳体12的四个角设置用于提高壳体12的结构强度的多个支柱。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为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长的长方形状的开口,以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室内空气吸入口12g位于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上侧。因此,在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观察空气调节机10和W时,这些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不能被视认。
如图2和图3所示,空气调节机10大致包括:用于与外部空气A1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热交换部10A;用于与室内空气A2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用于进行室内换气的换气部10C;和收纳控制基板14和压缩机16等的收纳部10D。
在空气调节机10的外部空气热交换部10A的内部配置有:与外部空气A1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和产生外部空气A1以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外部空气排出口12f的顺序流过的气流的横流风扇20。
空气调节机10的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位于空气调节机10的外部空气热交换部10A的上方。另外,在其内部配置有:与室内空气A2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产生室内空气A2以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顺序流过的气流的室内空气用风扇即西罗科风扇24。
如图4所示,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沿着多个外部空气取入口12e设置。另外,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经由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和四通阀(未图示)与压缩机16和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热连接。即,构成制冷剂在压缩机16、四通阀、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连接它们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循环。
如图4所示,横流风扇20按照以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C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由电动机26驱动。此外,如图2所示,电动机26配置在收纳部10D内。另外,电动机26以与收纳部10D内的压缩机16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由此,与电动机26配置于压缩机16的上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空气调节机10(壳体12)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另外,从减小空气调节机10(壳体12)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和提高控制基板14的维护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控制基板14配置于比电动机26靠正面12b侧。
另外,横流风扇20以夹着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与多个外部空气取入口12e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壳体12内(外部空气热交换部10A)。
由此,在横流风扇20通过电动机26旋转时,经由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和左侧面12c的多个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外部空气A1被取入到壳体12内(外部空气热交换部10A内),并通过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内。其结果,外部空气A1与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进行热交换。
通过了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被取入到横流风扇20,经由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与右侧面12d之间的角部的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排出到壳体12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构成为在以壳体12的背面12a与墙壁W的外侧面W1大致平行且空开间隔相对的方式设置空气调节机10时,在与墙壁W的外侧面W1交叉的方向排出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
具体而言,外部空气排出口12f以在与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分离的方向排出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的方式构成,以使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不会经由外部空气取入口12e被再次取入到壳体12内(参照图4)。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外部空气排出口12f,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排出的外部空气A1在与墙壁W的外侧面W1交叉的方向向外侧面W1流动。而且,在壳体12的背面12a与墙壁W的外侧面W1的相对区域的相反方向,外部空气A1沿着外侧面W1流动。
这样,通过利用墙壁W的外侧面W1,能够抑制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经由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的外部空气取入口12e直接被取入到壳体12内。其结果,能够抑制空气调节机10的空气调节效率(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此外,使用以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C1为中心旋转的横流风扇20作为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到壳体12内的外部空气用风扇的理由之一是因为,与使用螺旋桨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壳体12的设置面积。另外,另一理由是因为,在使用螺旋桨风扇作为外部空气用风扇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圆形的外部空气取入口,该圆形的外部空气取入口大幅损害建筑物的设计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空气调节机10的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形成有将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连结的内部流路28。在该内部流路28内配置有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西罗科风扇24。在该内部流路28内,室内空气A2从空气吸入口12g向室内空气吹出口12h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西罗科风扇24按照以在空气调节机10(壳体12)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C2为中心旋转的方式由电动机30驱动。相对于该西罗科风扇24,在室内空气A2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配置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以在X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西罗科风扇24的旋转轴,所以与以在Y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旋转轴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与西罗科风扇24的侧面(与旋转中心线C2垂直的面)相对设置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整个面面积。另外,能够增大西罗科风扇24的风扇直径。
另外,在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下方设置有接收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落下的结露水的接水盘(未图示)。在接水盘内积存的水通过排水路径(未图示)向壳体12的外部排水。此外,在接水盘中积存的水也可以通过排水路径向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的表面散发。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设置于比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靠下部的位置,所以利用重力将水引导至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18的表面。
在西罗科风扇24通过电动机30旋转时,室内空气A2经由室内空气吸入口12g流入到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内部流路28内。流入到内部流路28内的室内空气A2通过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其结果,室内空气A2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进行热交换。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A2,被取入到西罗科风扇24,经由室内空气吹出口12h被吹出到室内。由此,利用空气调节机10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配置于比西罗科风扇24靠空气调节机10(壳体12)的正面12b侧,所以如图3所示,能够使构成内部流路28的一部分的在X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流路变长。由此,能够使经由构成内部流路28的一部分的在Z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流路28a被引导至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空气的流速分布均匀化。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机10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经由连结部40和流路构造体42与室内连结。
如图1和图3所示,连结部40配置于空气调节机10的壳体12的背面12a与墙壁W的外侧面W1之间。
另外,连结部40是长方体形状,在其内部设置有将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从室外向室内贯通墙壁W的吸入孔42a连结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吸入用内部流路40a,为了与室内空气吸入口12g连结,具有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的截面,并在壳体12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延伸。
连结部40还包括将壳体12的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和从室外向室内贯通墙壁W的吹出孔42b连结的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吹出用内部流路40b,为了与位于室内空气吸入口12g的下方的室内空气吹出口12h连结,具有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的截面,且在下方与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平行地延伸。即,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以在第1方向(在此为Z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另外,连结部40具有包括在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在此为Y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利用一体地具有用于将室内空气A2吸入到壳体12内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用于将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A2吹出到室内的吹出用内部流路40b的连结部40,抑制具有墙壁W的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即,与连结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吸入孔42a的管道(流路)和连结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和吹出孔42b的管道(流路)分别构成的情况相比,抑制具有墙壁W的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连结部40配置于壳体12的背面12a与墙壁W的外侧面W1之间,所以在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观察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连结部40不能被视认。
通过这种连结部40,墙壁W和空气调节机10设计上协调,抑制住宅等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此外,如图5所示,连结部40具有四边形形状的截面,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具有相同的四边形形状的流路截面,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排列且在连结部40内平行地延伸的情况下,其截面的长宽比(纵L/横S)(即Z轴方向尺寸/Y轴方向尺寸)优选为约1~2的范围。即,连结部40的截面的第1方向(Z轴方向)的大小相对于第2方向(Y轴方向)的大小的比优选为1~2的范围。
在连结部40的内部收纳有隔热材料,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以贯通该隔热材料的方式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延伸。即,在连结部40的外侧表面、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图6表示具有四边形形状的截面的连结部40的长宽比对应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的压力损失。图7表示连结部40的长宽比对应的隔热材料的容积。图8表示连结部40的长宽比对应的连结部40的体积。此外,隔热材料的容积相当于隔热材料的使用量,连结部40的体积相当于连结部40的紧凑度。因此,隔热材料的容积和连结部40的体积优选为小。
图6~图8所示的长宽比对应的连结部40的特性,是连结部40的长度为1m、风路面积(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各自的截面积)为0.01m2、且在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分别流动的空气的风速为10m/s时的特性。
如图6~图8所示,在连结部40的长宽比达到1之前,压力损失、隔热材料的容积、和连结部40的体积减少。在长宽比变得比2大时,压力损失、隔热材料的容积、和连结部40的体积增加。因此,连结部40的长宽比优选为压力损失、隔热材料的容积、和连结部40的体积变小的约1~2的范围。根据这样的长宽比,能够以紧凑的尺寸获得隔热效率优秀、且压力损失小的连结部40,其结果,空气调节机10能够获得高的空气调节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与这样的连结部40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分别连结的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没有直接形成于墙壁W。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形成于嵌入墙壁W内并构成墙壁W的一部分的流路构造体42。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9所示,流路构造体42以连通室外和室内的方式形成于墙壁W,且包括:插通到具有长方形状的截面的贯通孔状的安装孔W3的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42c;和安装于墙壁W的内侧面W2的装饰板42d。
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通过将主体部42c和装饰板42d贯通而连接室外和室内。
流路构造体42的主体部42c为箱状,在其内部具有隔热材料。以贯通该隔热材料的方式形成有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
另外,在流路构造体42的主体部42c内,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的截面形状随着从室外侧朝向室内侧而变化。
具体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壳体12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分别为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且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排列。该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经由连结部40(该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吹出用内部流路40b)连结,所以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各自的室外侧的开口具有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
另一方面,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的室内侧的开口(即形成于装饰板42d的开口)分别具有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且在铅垂方向上排列。
即,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各自四边形形状的截面的长宽比(纵(Z轴方向尺寸)/横(Y轴方向尺寸))变化着从室外向室内延伸。
流路构造体42的装饰板42d安装于墙壁W的内侧面W2,覆盖主体部42c与墙壁W的安装孔W3的间隙。另外,在装饰板42d设有用于用户操作空气调节机10的开关等操作部(未图示)。或者,在装饰板42d设有接收从用于遥控操作空气调节机10的遥控器发出的信号例如红外线信号的接收部。设于装饰板42d的操作部经由流路构造体42和连结部40与壳体12内的控制基板14电连接。
根据这种流路构造体42,与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分别直接形成于墙壁W的情况相比,空气调节机10的施工变得容易。尤其是,如本实施方式1那样,在随着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从室外向室内去其截面形状变化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10的施工尤其变得容易。
另外,如图1所示,流路构造体42以与壳体12的背面12a相对的方式嵌入墙壁W,由此,在空气调节机10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观看空气调节机10和墙壁W时,流路构造体42不能被视认。通过这种流路构造体42,抑制具有墙壁W的住宅等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另外,流路构造体42和连结部40也可以一体地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在空气调节机10中,换气部10C配置于最上部。
空气调节机10的换气部10C通过一边向室内供给外部空气A1,一边将室内空气A2排出到室外,由此进行室内的换气。为此,换气部10C具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A1的外部空气吸入口50;使从外部空气吸入口50向室内去的外部空气A1的流动产生的风扇52;用于将室内空气A2排出到室外的室内空气排出口54;和使从室内向室内空气排出口54去的室内空气A2的流动产生的风扇56。除此之外,换气部10C具有用于在供给到室内的外部空气A1与排出到室外的室内空气A2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气用热交换器58。
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换气部10C的外部空气吸入口50和室内空气排出口54以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形成于壳体12的背面12a的上侧部分。
此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外部空气吸入口50设置HEPA(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高效分子空气)过滤器等过滤器60,抑制微小颗粒等向室内的侵入。
如图2和图3所示,外部空气吸入口50经由形成于换气部10C内的内部流路62与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内部流路28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上游侧连接。在该内部流路62内,从外部空气吸入口50侧依次配置有换气用热交换器58、风扇52。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风扇52为西罗科风扇。
另一方面,如图3和图10所示,室内空气排出口54经由形成于换气部10C内的内部流路64与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内部流路28的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上游侧连接。如图3所示,该内部流路64和内部流路28的连接部与内部流路62和内部流路28的连接部相比,位于接近壳体12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的位置。另外,在内部流路64内,从室内空气排出口54依次配置有换气用热交换器58、风扇56。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风扇56为西罗科风扇。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形成于换气部10C内的内部流路62和内部流路64,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上游侧的内部流路28连接。因此,与跟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下游侧的内部流路28连接的情况相比,不将用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进行了热交换的热排出到室外较为高效。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换气部10C的2个风扇52、56以在壳体12与墙壁W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共通的旋转中心线C3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由共通的电动机66驱动。通过由1个电动机66驱动2个风扇52、56,能够省掉1个电动机。
此外,如图3所示,在外部空气吸入口50设有HEPA过滤器等过滤器60的情况下,考虑吸气阻力,优选将用于吸入外部空气A1的风扇52设置得比用于排出室内空气A2的风扇56大型。
根据这种空气调节机10的换气部10C,能够一边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一边对室内进行换气。此外,在不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而仅进行室内换气的情况下,以压缩机16和横流风扇20停止的状态使3个西罗科风扇24,52、56旋转。由此,如图3所示,室内空气A2依次通过流路构造体42的吸入孔42a、连结部40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内部流路28、换气部10C的内部流路64(风扇56和换气用热交换器58)、和室内空气排出口54,排出到室外。另外,外部空气A1依次通过外部空气吸入口50、换气部10C的内部流路62(换气用热交换器58和风扇52)、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内部流路28(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西罗科风扇24)、连结部40的吹出用内部流路40b、和流路构造体42的吹出孔42b,供给到室内。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在上侧设有内部流路28的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0B的上方设置有在下侧设有内部流路64的换气部10C,所以不用另外设置用于将从内部流路64流出的空气引导至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流路,能够利用内部流路28,所以能够减小空气调节机10(壳体12)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
而且,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10构成为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位置可变更。
根据住宅等建筑物的构造上的制约和用户的喜好中的至少一者,流路构造体42相对于墙壁W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安装位置、即流路构造体42的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各自的室内侧的开口的铅垂方向的位置可能取各种各样的位置。
作为该对策,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10的壳体12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分割。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壳体12构成为可分割为上侧单元12i和下侧单元12j。上侧单元12i具有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另一方面,下侧单元12j包括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和西罗科风扇24。
另外,在室内空气吸入口12g与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之间存在构成内部流路28的一部分且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流路即直线状流路28a。在西罗科风扇24与室内空气吹出口12h之间存在构成内部流路28的一部分且在铅垂方向延伸的第2直线状流路即直线状流路28b。壳体12构成为可分割为上侧单元12i和下侧单元12j,以分开这些直线状流路28a、28b。
在上侧单元12i与下侧单元12j之间选择性地配置有用于进行上侧单元12i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位置对准的延长单元12k。只要准备各种各样的高度的延长单元12k,就能够将上侧单元12i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在期望的铅垂方向位置对准位置。
另外,由发泡苯乙烯等容易切断的隔热材料构成延长单元12k,在设置空气调节机10时,只要与建筑物构造上的制约匹配地切断延长单元12k地进行配置,就能够将上侧单元12i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在期望的铅垂方向位置对准位置。此外,在该情况下,通过另外设置覆盖延长单元12k的罩,能够抑制设计性受损。
另外,延长单元12k具有:将上侧单元12i侧的直线状流路28a的部分28a1和下侧单元12j侧的直线状流路28a的部分28a2连结的延长流路28a3;和将上侧单元12i侧的直线状流路28b的部分28b1和下侧单元12j侧的直线状流路28b的部分28b2连结的延长流路28b3。
通过该延长单元12k的延长流路28a3、28b3,即使延长单元12k介于上侧单元12i与下侧单元12j之间,也能够构成室内空气A2从室内吸入口12g流动到室内空气吹出口12h的内部流路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在延长单元12k设置有包围延长单元12k的延长流路28a3、28b3的上侧单元12i侧的开口的、环状的密封部件70、72,以使室内空气A2不会从上侧单元12i与延长单元12k之间泄漏。另外,设置有包围下侧单元12j的直线状流路28a、28b的开口的密封部件74、76,以使室内空气A2不会从延长单元12k与下侧单元12j之间泄漏。
此外,如上所述,在切断延长单元12k进行配置的规格的情况下,密封部件70、72、74、76优选不设于延长单元12k,而设于上侧单元12i和下侧单元12j。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由于为能够将上侧单元12i与下侧单元12j分离的结构,所以在空气调节机10制造时、输送时的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1,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即,由于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和外部空气排出口12f形成于壳体12的背后侧,而且,由于连结部40和流路构造体42与壳体12的背面12a相对(即被壳体12隐藏),所以空气调节机10能够与住宅等建筑物的墙壁W在设计上协调。其结果,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110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110的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10B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12h不是形成于与墙壁W的外侧面W1相对的壳体112的背面112a,而是形成于右侧面112d。因此,连结部140的形状是与直线状的实施方式1的连结部40不同的“L”字状(即,包括“L”字状的吸入用内部流路1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140b)。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内部流路28同样,内部流路128形成于室内空气热交换部110B。
由此,如图13所示,即使在不能以与空气调节机110的壳体112的背面112a相对的方式配置流路构造体42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空气调节机110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12h、与流路构造体42的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连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2,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1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即,由于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和外部空气排出口12f形成于壳体12的背后侧,所以空气调节机110能够与住宅等建筑物的墙壁W在设计上协调。其结果,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1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将室内空气吸入口1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12h形成于右侧面112d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形成于左侧面112c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连接连结部140。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210除了遮断壁部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遮断壁部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210具有遮断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向外部空气取入口12e的外部空气A1的流动的遮断壁部280,以使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不再次经由外部空气取入口12e被取入壳体12内。
例如,在壳体12的背面12a的外部空气排出口12f与外部空气取入口12e之间的壳体12的部分设置有向壳体12的外部突出的遮断壁部280。该遮断壁部280在将空气调节机210沿着墙壁W设置时,通过与墙壁W的外侧面W1协同工作,能够遮断外部空气A1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直接向外部空气取入口12e去的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外部空气排出口12f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经由外部空气取入口12e被直接取入到壳体12内(与没有遮断壁部280的情况相比)。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调节机210的空气调节效率的降低。此外,该遮断壁部280可以与壳体12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壳体12分体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3,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2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310除了外部空气排出口以外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外部空气排出口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310的外部空气排出口312f形成于壳体312的右侧面312d(与实施方式1不同,不形成于背面312a)。另外,外部空气排出口312f以向与墙壁W的外侧面W1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排出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的方式构成。通过这种外部空气排出口312f,也能够抑制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经由形成于壳体312的背面312a的外部空气取入口312e被直接取入到壳体12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4,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抑制因空气调节机310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
此外,本实施方式4使用外部空气排出口312f形成于壳体312的右侧面312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正面312b观察成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即在左侧面312c形成外部空气排出口312f。
以上,列举上述4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室内空气A2的气流的西罗科风扇24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螺旋桨风扇。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壳体12(112)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相对于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位于上方,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该情况下,为了对应,连结部40(140)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140a)相对于吹出用内部流路40b(140b)位于下方。另外,同样,流路构造体42的吸入孔42a相对于吹出孔42b位于下方。
但是,在假设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位于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的上侧,并且,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与西罗科风扇24相比位于壳体12(112)的正面12b(112b)侧的情况时,流路结构变得复杂。即,从西罗科风扇24至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的流路、从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至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流路在壳体12(112)的侧视(Y轴方向观察)交叉。其结果,壳体12(112h)内的流路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为了使壳体112的右侧面112d和左侧面12c都能够连接连结部140,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优选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位于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的上侧。
此外,在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位于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的上侧的情况下,考虑例如图17所示的空气调节机410的结构。
图17所示的空气调节机410为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110的变形例,与实施方式2相同,在壳体412的右侧面(附图里侧)具有室内空气吹出口412h和室内空气吸入口412g。另外,与内部流路64相同,设有内部流路464。
另外,如图17所示,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配置于比西罗科风扇24靠空气调节机410(壳体412)的背面412a侧。由此,从西罗科风扇24至室内空气吹出口412h的流路428d、从室内空气吸入口412g至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的流路428c在壳体412的侧视(Y轴方向观察)时不交叉。此外,如图17所示,从西罗科风扇24至室内空气吹出口412h的流路428d,将为了进行室内的换气而外部空气A1流动的流路(相对于从风扇52向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22去的流路462,为壳体412的右侧面侧(附图里侧))延伸。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壳体12(112)的室内空气吸入口12g(112g)和室内空气吹出口12h(112h)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排列,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X轴方向))排列。另外,与它们连结的连结部40(140)的吸入用内部流路40a(140a)和吹出用内部流路40b(140b)也可以不在铅垂方向排列而在水平方向排列。同样,流路构造体42的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也可以不在铅垂方向排列而在水平方向排列。
再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10(110、210、310)为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大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圆柱形状。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10(110、210、310)包括对室内进行换气的换气部10C,但是也可以没有换气部10C。即,换气部也可以是由用户有选择地安装于空气调节机的可选配件。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部40(140)和流路构造体42为分体,但是它们也可以是一体。该情况下,不会从连结部40(140)与流路构造体42之间泄漏室内空气A2,所以空气调节机10(110、210、310)的空气调节效率提高。
此外,外部空气排出口12f(312f)可以将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A1在水平方向排出,也可以向下方向排出。优选外部空气排出口向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不碰到位于空气调节机附近的用户的脸的下方向排出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部空气取入口12e(312e)形成于壳体12(112、312)的背面12a(312a)和左侧面12c(312c),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形成于壳体的右侧面。但是,该情况下,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于左侧面。这是为了抑制从外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流入到外部空气取入口。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入孔42a和吹出孔42b形成于流路构造体42,但是如果它们的构造简单(例如,截面形状为一定的孔),则也可以形成于墙壁W。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发挥能够抑制因一体型空气调节机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性受损这一特别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将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和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收纳于一个壳体的一体型的空气调节机等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310、410 空气调节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10A 外部空气热交换部
10B、110B 室内空气热交换部
10C 换气部
10D 收纳部
12、112、312、412 壳体
12a、112a、312a、412a 背面
12b、112b、312b 正面
12c、112c、312c 左侧面
12d、112d、312d 右侧面
12e、312e 外部空气取入口
12f、312f 外部空气排出口
12g、112g、412g 室内空气吸入口12h、112h、412h 室内空气吹出口12i 上侧单元
12j 下侧单元
12k 延长单元
14 控制基板
16 压缩机
18 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
20 横流风扇
22 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
24 西罗科风扇
26 电动机
28、128 内部流路
28a 直线状流路
28a1 部分
28a2 部分
28a3 延长流路
28b 直线状流路
28b1 部分
28b2 部分
28b3 延长流路
30 电动机
40、140 连结部
40a、140a 吸入用内部流路
40b、140b 吹出用内部流路
42 流路构造体
42a 吸入孔
42b 吹出孔
42c 主体部
42d 装饰板
50 外部空气吸入口
52 风扇
54 室内空气排出口
56 风扇
58 换气用热交换器
60 过滤器
62 内部流路
64、464 内部流路
66 电动机
70、72、74、76 密封部件
280 遮断壁部
428c、428d、462 流路
W 墙壁
W1 外侧面
W2 内侧面
W3 安装孔
A1 外部空气
A2 室内空气
C1 旋转中心线
C2 旋转中心线
C3 旋转中心线。

Claims (26)

1.一种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以隔开间隔靠近具有连结室内和室外的吸入孔和吹出孔的墙壁的状态配置,所述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外部空气取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取入外部空气;
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外部空气排出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将与所述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所述外部空气排出;
横流风扇,其以在铅垂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旋转,产生外部空气以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所述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
室内空气吸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经由所述墙壁的所述吸入孔吸入室内空气;
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经由制冷剂管与所述外部空气用热交换器连接,与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室内空气吹出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将与所述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所述室内空气经由所述墙壁的所述吹出孔吹出到室内;
室内空气用风扇,其产生使所述室内空气以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所述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的顺序流动的气流;和
连结部,其包括连结所述墙壁的所述吸入孔和所述壳体的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的吸入用内部流路、以及连结所述墙壁的所述吹出孔和所述壳体的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的吹出用内部流路,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墙壁相对的方向上看所述壳体和所述墙壁时的所述壳体的背后侧,形成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
在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与所述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在铅垂方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流路,
在所述室内空气用风扇与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之间设置有在铅垂方向延伸的第2直线状流路,
所述壳体以将所述第1直线状流路和所述第2直线状流路分开的方式构成为能够分割成具有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的上侧单元、和具有所述室内空气用热交换器和所述室内空气风扇的下侧单元,
具有延长单元,该延长单元有选择地配置于所述上侧单元与所述下侧单元之间,包括将所述上侧单元侧的所述第1直线状流路和所述第2直线状流路的部分的各部分、与所述下侧单元侧的所述第1直线状流路和所述第2直线状流路的部分的各部分连结的2个延长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具有与所述墙壁平行且隔开间隔相对的背面、与所述背面平行的正面、和位于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
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吹出口这两者形成于所述背面、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中的任一者,
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形成于所述背面和所述第1侧面的至少一者,
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于所述背面和所述第2侧面的至少一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于所述背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在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分离的方向上排出热交换后的所述外部空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在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分离的方向上排出热交换后的所述外部空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遮断壁部,该遮断壁部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之间的所述壳体的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来遮断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向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去的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遮断壁部,该遮断壁部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之间的所述壳体的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来遮断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向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去的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遮断壁部,该遮断壁部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之间的所述壳体的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来遮断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向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去的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遮断壁部,该遮断壁部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与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之间的所述壳体的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来遮断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口向所述外部空气取入口去的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内,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结部具有包括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侧表面、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所述连结部的截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内,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结部具有包括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侧表面、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所述连结部的截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内,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结部具有包括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侧表面、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所述连结部的截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内,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结部具有包括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侧表面、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所述连结部的截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内,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用内部流路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结部具有包括在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一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截面,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侧表面、所述吸入用内部流路、和所述吹出流路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所述连结部的截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大小的比为1~2的范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嵌入到与所述壳体相对的所述墙壁,构成所述墙壁的一部分,
所述流路构造体具有吸入孔和吹出孔。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体型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流路构造体一体构成。
CN201580017540.3A 2014-04-11 2015-03-26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3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2127 2014-04-11
JP2014082127A JP6358534B2 (ja) 2014-04-11 2014-04-11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PCT/JP2015/001723 WO2015155947A1 (ja) 2014-04-11 2015-03-26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3451A CN106133451A (zh) 2016-11-16
CN106133451B true CN106133451B (zh) 2019-04-23

Family

ID=5428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75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3451B (zh) 2014-04-11 2015-03-26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58534B2 (zh)
CN (1) CN106133451B (zh)
WO (1) WO2015155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0649B2 (ja) * 2016-08-03 2020-12-16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407466B1 (ja) * 2018-04-19 2018-10-17 株式会社 エコファクトリー 外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JP6765144B1 (ja) * 2019-07-18 2020-10-07 株式会社 エコファクトリー 換気空調構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5548A (en) * 1976-03-24 1977-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S5736523U (zh) * 1980-08-11 1982-02-26
JPH02169938A (ja) * 1988-09-22 1990-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4344037A (ja) * 1991-05-20 1992-11-3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5306831A (ja) * 1991-05-08 1993-11-19 Isamu Tanabe 空調用ダクト
JPH062028U (ja) * 1992-06-04 1994-01-14 株式会社コロナ 室外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2000055449A (ja) * 1998-08-17 2000-02-25 Mitsubishi Estate Co Ltd 二管路ダクト
CN1668878A (zh) * 2002-07-10 2005-09-14 祥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装置
JP2007232276A (ja) * 2006-03-01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9041867A (ja) * 2007-08-10 2009-02-26 Daikin Ind Ltd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01900381A (zh) * 2009-05-25 2010-1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1634Y2 (zh) * 1973-03-09 1978-08-07
JPH0367928U (zh) * 1989-11-02 1991-07-03
JPH08189665A (ja) * 1995-01-12 1996-07-23 Tokyo Gas Co Ltd 冷暖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5548A (en) * 1976-03-24 1977-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S5736523U (zh) * 1980-08-11 1982-02-26
JPH02169938A (ja) * 1988-09-22 1990-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5306831A (ja) * 1991-05-08 1993-11-19 Isamu Tanabe 空調用ダクト
JPH04344037A (ja) * 1991-05-20 1992-11-3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62028U (ja) * 1992-06-04 1994-01-14 株式会社コロナ 室外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2000055449A (ja) * 1998-08-17 2000-02-25 Mitsubishi Estate Co Ltd 二管路ダクト
CN1668878A (zh) * 2002-07-10 2005-09-14 祥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装置
JP2007232276A (ja) * 2006-03-01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9041867A (ja) * 2007-08-10 2009-02-26 Daikin Ind Ltd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01900381A (zh) * 2009-05-25 2010-1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58534B2 (ja) 2018-07-18
WO2015155947A1 (ja) 2015-10-15
JP2015203512A (ja) 2015-11-16
CN106133451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93140A1 (en) Air condtioning apparatus indoor unit including refrigerant detection sensor
CN100593674C (zh) 空调
CN100390472C (zh) 空调装置
CN106133451B (zh)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
KR2021015173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블레이드 유닛
CN109990387B (zh) 空调组件
CN111094856B (zh) 空调
JP5267690B2 (ja) 室内機
CN102313318A (zh) 嵌入式空调装置
CN207990883U (zh) 冷库风幕机
KR10242586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454762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1041167U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6344684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209246328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风幕机
KR10242586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1309788B1 (ko) 급.배기 투 임펠러 환기장치
JP2020003176A (ja) 屋外空気調和装置
CN210320315U (zh) 一种空调壁挂机
KR102584604B1 (ko) 원심 송풍기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06018949U (zh) 空调器
JP4997888B2 (ja) 換気装置
JP6960182B2 (ja) 空調ユニット
KR20240085535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7162860U (zh) 一种自循环风幕机以及风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