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4110A -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4110A
CN106114110A CN201610797553.3A CN201610797553A CN106114110A CN 106114110 A CN106114110 A CN 106114110A CN 201610797553 A CN201610797553 A CN 201610797553A CN 106114110 A CN106114110 A CN 106114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late
plate spring
spring support
load
sup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7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4110B (zh
Inventor
王月娥
钱海
李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7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14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14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4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4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4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 B60G11/1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1Leaf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其中副板簧支架装置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可转动连接有接触副板簧的缓冲垫。这种副板簧支架装置中采用承重结构上设置可转动结构的设计,承重结构与缓冲垫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载荷和震动的原因导致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不平行发生偏置接触时,在可转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缓冲垫相对承重轴旋转一定角度令缓冲垫与副板簧恢复完整的平面接触,也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偏磨现象,减小了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装置间的磨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副板簧支架装置及副板簧的抗磨性能,提高了悬架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还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系统,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接起来,以缓冲从凹凸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的冲击,规避振动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悬架系统关系到整车的操稳、平顺等多种性能。
大型车辆如卡车后悬架多采用主、副板簧钢板弹簧的设计结构。传统的主、副板簧结构为副板簧托架固定在车架上,在板簧压平状态下副板簧与副板簧托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面接触,实现较好的垂直载荷传递。
然而发明人发现这样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在车辆行驶中,以样车运行为例,由于工况路况的变化,板簧弧高发生变化,导致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间很可能不再是面接触。事实上,卡车运行的常用工况并不是板簧压平状态,因此,传统的副板簧支架结构,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之间长期处于偏置接触状态,由于偏置接触的接触面积相对平置状态时小的多,使得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之间产生偏置侧向力,容易产生偏磨现象,影响副板簧和副板簧支架的使用寿命,并且车辆运行时副板簧支架受力复杂,制约了车辆的载重等性能,也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的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的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部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板簧支架装置,该副板簧支架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的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的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部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的汽车悬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可转动连接有接触副板簧的缓冲垫。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结构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副板簧支架本体,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上伸出有用于承托所述承重轴的承托结构。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轴外周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接触连接。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还包括副板簧支架本体,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与所述汽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上伸出有用于承托所述承重轴的承托结构。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承重轴外周接触配合的承重弧面。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承重弧面,所述承重轴的外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承重弧面接触配合。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副板簧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装入销钉将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与汽车车架安装固定。
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悬架系统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可转动连接有接触副板簧的缓冲垫。这种副板簧支架装置中采用承重结构上设置可转动结构的设计,承重结构与缓冲垫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载荷和震动的原因导致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不平行发生偏置接触时,在可转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缓冲垫相对承重轴旋转一定角度令缓冲垫与副板簧恢复完整的平面接触,也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偏磨现象,减小了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装置间的磨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副板簧支架装置及副板簧的抗磨性能,提高了悬架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该汽车悬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副板簧支架装置。由于上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副板簧支架装置的汽车悬架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汽车悬架系统。由于上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汽车悬架系统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板簧支架装置未装入承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与副板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承重轴1、副板簧支架本体2、承托结构3、承重弧面3-1、第一轴承4、缓冲垫5、销钉6、副板簧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的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的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部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板簧支架装置未装入承重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的副板簧支架装置与副板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系统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可转动连接有接触副板簧的缓冲垫。
其中,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垫位于汽车车架与副板簧之间,通过缓冲垫的结构间接实现副板簧与汽车车架之间的面接触。通过可转动连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缓冲垫整个底部平面都能够与副板簧实现面接触;副板簧7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部件,其承载副板簧支架装置提供支撑,缓冲垫与副板簧7之间面面相互接触,以便增大接触面积将应力分散,更好的承担负载。
这种副板簧支架装置中采用承重结构上设置可转动结构的设计,承重结构与缓冲垫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载荷和震动的原因导致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不平行发生偏置接触时,在可转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缓冲垫相对承重轴旋转一定角度令缓冲垫与副板簧恢复完整的平面接触,也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偏磨现象,减小了副板簧与副板簧支架装置间的磨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副板簧支架装置及副板簧的抗磨性能,提高了悬架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结构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可转动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承重轴的设计优选为常用的轴类部件设计,即具有圆柱形的结构及圆弧形的承重轴面,其中可转动的连接指的是承重轴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可无阻碍转动的部件如轴承类的部件,当然也可改进缓冲垫表面形状使二者之间容易相对转动运动,也可辅助的在二者之间设置润滑,以便提高相互转动的效果减小摩擦。这种设计结构简单,轴面实现转动运动稳定,承载和转动效果都能很好满足本技术方案的要求。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副板簧支架本体,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上伸出有用于承托所述承重轴的承托结构。
其中,承托结构与承重轴面接触,实现力的传导,承托结构伸出副板簧支架本体,优选的方案是二者为通过冲型等工序得到的一体式结构,确保二者结构固定牢固;承托结构伸出副板簧支架本体,二者角度基本呈直角,为了承重效果,可在承托结构的底部与副板簧支架本体之间设置加强筋等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承托结构,在承重轴与汽车车架之间增加了一重承重结构,令车身及负载的重量能够更加分散的通过承重轴传递至车轮,减少了原本结构的应力集中,令悬架系统更加牢固耐用。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重轴1外周套装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5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轴承连接的方式,通过第一轴承令承重轴与缓冲垫接触连接,确保了承重轴与缓冲垫的可转动连接,采用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具有承重能力优异,转动阻碍小的优点;并且轴承连接技术成熟,相应的型号容易匹配,容易维修替换,零部件成本低廉。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托结构3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承重轴1外周接触配合的承重弧面3-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鞍形凹陷及其承重弧面的设计增大了承重轴与承托结构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应力集中,相应的也就减小了承重轴面或第一轴承与承托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零件磨损,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令悬架系统更加牢固耐用。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承托结构3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承重弧面3-1,所述承重轴1的外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承重弧面3-1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承重轴与承托结构之间也设置轴承,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令承重轴与承托结构实现面接触,这种设计令承重轴与承托结构之间可通过旋转的方式,消除在车辆运行当中由于震动可能产生的承重轴与承托结构之间的扭转应力,同时也能够减小承托结构与承重轴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减小了零件磨损,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令悬架系统更加牢固耐用。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装入销钉6将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与汽车车架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销钉的连接方式将副板簧支架本体与汽车车架固定,优选的根据副板簧支架本体设置与其大小及形状相互匹配的尺寸及个数的销钉,实现固定连接。销钉具体形式可包括铆钉、螺栓螺母配合件,可根据不同的具体车架情况选用不同种类的销钉实现连接固定。销钉固定的连接方式连接牢固,固定效果好,并且安装实施容易,较好的实现副板簧支架本体与汽车车架的固定。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周面与所述缓冲垫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第一轴承与缓冲垫固定一体,减小了第一轴承的承重面与缓冲垫之间的摩擦,减小了缓冲垫的损耗,延长了缓冲垫及第一轴承的更新周期,节约了零部件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第一轴承4与缓冲垫5固定一体优选的,上述副板簧支架装置中,所述缓冲垫5的上表面设置弧面结构,通过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第一轴承4固定连接。
弧面结构的设计优选的将弧面结构的形状尺寸与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保持一致,增加第一轴承与缓冲垫之间的贴合面积令二者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且增大受力面积减小磨损消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副板簧支架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该汽车悬架系统包括悬架主体,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副板簧支架装置。由于该汽车悬架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副板簧支架装置,所以该汽车悬架系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悬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悬架系统。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悬架系统,所以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可转动连接有接触副板簧的缓冲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承重轴(1),所述承重轴(1)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5)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的副板簧支架本体(2),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伸出有用于承托所述承重轴(1)的承托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1)外周套装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周与所述缓冲垫(5)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3)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承重轴(1)外周接触配合的承重弧面(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3)包括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伸出的鞍型凹陷,所述鞍型凹陷上设置有承重弧面(3-1),所述承重轴(1)的外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承重弧面(3-1)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装入销钉(6)将所述副板簧支架本体(2)与汽车车架安装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周面与所述缓冲垫(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副板簧支架装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
CN201610797553.3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Active CN106114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553.3A CN1061141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553.3A CN1061141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4110A true CN106114110A (zh) 2016-11-16
CN106114110B CN106114110B (zh) 2018-09-14

Family

ID=5727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7553.3A Active CN1061141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141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0439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悬架组件、底盘及车辆
CN11300225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板簧支架、主副板簧悬架总成和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8239A (ja) * 1995-08-30 1997-03-04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懸架装置
CN203666309U (zh) * 2013-12-13 2014-06-25 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 重卡汽车后板簧副簧安装支架
CN104085263A (zh) * 2014-07-24 2014-10-08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
CN204978138U (zh) * 2015-08-04 2016-01-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车的后悬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8239A (ja) * 1995-08-30 1997-03-04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懸架装置
CN203666309U (zh) * 2013-12-13 2014-06-25 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 重卡汽车后板簧副簧安装支架
CN104085263A (zh) * 2014-07-24 2014-10-08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
CN204978138U (zh) * 2015-08-04 2016-01-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车的后悬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0439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悬架组件、底盘及车辆
CN11300225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板簧支架、主副板簧悬架总成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4110B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1009B (zh) 一种前桥转向节总成装置
CN204736920U (zh) 一种后转向节和多连杆悬架
CN106114110A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及其副板簧支架装置
CN201989585U (zh) 一种断开式平衡悬架系统
CN201613795U (zh) 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
CN201824831U (zh) 兼有减振器支架功能的钢板弹簧
CN204452586U (zh) 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04398798U (zh) 一种钢板弹簧悬架总成
CN201034121Y (zh) 多孔式侧面连接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
CN207903760U (zh) 一种起重机支腿滑移补偿机构
CN203864378U (zh) 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及与其匹配的板簧总成
CN105501373A (zh) 三轮滑板车后轮装配结构
CN201931959U (zh) 一种重型汽车平衡悬架系统
CN2787486Y (zh) 摆臂式车辆悬架
CN201736759U (zh) 一种载货汽车转向桥用空心橡胶弹簧复合悬架装置
CN204895009U (zh) 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独立悬架系统
CN10286245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横向力补偿的车轮悬架
CN208233169U (zh) 一种高强度后悬架支架
CN206367374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与一种汽车
CN112172428A (zh) 一种非公路矿用自卸汽车的双叉臂式前悬架
CN202080348U (zh) 弯管槽形结构翼子板支架
CN201703218U (zh) 一种汽车悬架吊挂结构
CN201703217U (zh) 一种汽车悬架挂耳结构
CN204278972U (zh) 一种板簧悬架用多功能组合支架
CN207583891U (zh) 一种制动器用凸轮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