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4108B - 座椅式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座椅式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74108B
CN106074108B CN201610051209.XA CN201610051209A CN106074108B CN 106074108 B CN106074108 B CN 106074108B CN 201610051209 A CN201610051209 A CN 201610051209A CN 106074108 B CN106074108 B CN 106074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ure
massage
mode
backrest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12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74108A (zh
Inventor
大出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74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4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74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4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21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A61H2201/025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by direct air flow on the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35Hand or arm, e.g. handle
    • A61H2201/1638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61H2201/1642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61H2201/5035Several programs selec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61H2201/5043Displays
    • A61H2201/5046Touch scre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69Angl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8Leg for the upp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也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任意选择靠背部的姿势且使用方便的座椅式按摩机。该座椅式按摩机(1)具备: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3);配置在该座部(3)的后侧的靠背部(4);使该靠背部(4)在立起姿势与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的靠背动作部(7);以及按摩部(21、22、23),该座椅式按摩机(1)具备选择机构(73),该选择机构(73)在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61)被复位时靠背部(4)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将靠背部(4)维持为该倾斜姿势的待机模式(73a)、和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恢复模式(73b、73c)中的任一种。

Description

座椅式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式按摩机,该座椅式按摩机具备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配置在该座部的后侧的靠背部、使该靠背部在立起姿势与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之间变更角度的靠背动作部、以及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有具备能够将靠背部变更为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自动调节功能的座椅式按摩机。在具备这种自动调节功能的座椅式按摩机中,例如,在按摩结束的时刻和/或在按摩中途停止了按摩的时刻,靠背部的姿势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由于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等的原因,有时在保持为倾斜姿势的状态下停止。
在这种座椅式按摩机的情况下,从倾斜姿势恢复到作为扶起靠背部的初始姿势的立起姿势使用遥控器(远程控制器)而手动地进行恢复操作。
但是,在通过手动操作而使靠背部向立起姿势恢复时,被施疗者例如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将手伸向在一方的扶手附近配备的遥控器,并且以从靠背部抬起头部的姿势持续按压遥控器的自动调节角度调整用的开关,直到靠背部成为所希望的立起姿势。
在刚按摩后的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这种恢复操作会破坏被施疗者的放松心情,会让被施疗者感到烦恼。
此外,座椅式按摩机通常大多在按摩部位的位置检测后,将被施疗者保持为在按摩中途使被施疗者的身体相对于座部和/或靠背部不发生错位,并且为了获得按摩效果而以从座部到靠背部都包进去的方式使被施疗者舒适地就座,因此,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或女性等力气不够的人来说,上述的靠背部向立起姿势的恢复操作增加负担。
与此相对地,在座椅式按摩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的座椅式施疗装置所例示的那样,存在如下的类型:在按摩后立即将以倾斜姿势停止的状态的靠背部自动地恢复到立起姿势。
专利文献1的座椅式施疗装置具备在施疗结束时使靠背部自动返回到作为立起姿势的原位置之际向被施疗者通知施疗结束的通知功能,但在施疗结束时,不考虑被施疗者的意愿而一律伴随着将靠背部的姿势变更到立起姿势而抬起被施疗者的上身。
即,在被施疗者中,也存在即便按摩结束也想要在沉浸于该余韵且放松的状态下安静地保持在倾斜姿势的情况,若不考虑这种情况而一律将靠背部变更到立起姿势,则有时破坏放松的心情,无法使被施疗者得到满足感,从而有可能损害舒适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5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任意地选择靠背部的姿势且使用方便的座椅式按摩机。
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式按摩机,其具备:座部,其供被施疗者就座;靠背部,其配置在该座部的后侧;靠背动作部,其使该靠背部在立起姿势与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以及按摩机构,其中,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选择机构,在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时所述靠背部为所述倾斜姿势的情况下,所述选择机构能够选择待机模式和恢复模式中的任一种,该待机模式是将所述靠背部维持为该倾斜姿势的模式,该恢复模式是使所述靠背部从所述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模式。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也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任意地选择靠背部的姿势,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座椅式按摩机。
在此,所述个别登记信息示出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信息,例如是与被施疗者的身体信息、按摩的强度和/或速度、按摩部位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此外,也包括根据需要检测被施疗者的心跳数和/或血压等得到的活体检测信息。
对于所述“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时”,例如能够举出经时性组合了多个按摩方式的自动程式结束时和/或按下了遥控器所设置的停止开关时、或者按下遥控器所设置的电源开关而成为断开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了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靠背部保持该倾斜姿势不变而待机,例如,在舒展程式等程式结束时,靠背部成为较大倾斜的倾斜姿势直至被施疗者的背部成为扭向后方的姿势为止的情况下,靠背部以松缓角度的方式自动倾斜,以使得从这种姿势成为容易使被施疗者放松的姿势。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恢复模式包括即时恢复模式和延迟恢复模式,该即时恢复模式是在按摩结束时恢复的模式,该延迟恢复模式是在从按摩结束时起与即时恢复模式下的恢复时间相比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恢复的模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为即时恢复模式,能够使靠背部的姿势即时恢复到立起姿势,因此容易从座椅式按摩机立起。另外,通过设为延迟恢复模式,不会伴随着向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而违背被施疗者的意愿而将被施疗者抬起,能够使被施疗者沉浸于刚按摩后的放松的余韵中,并且靠背部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恢复到立起姿势,因此能够防止超出预定地无节制过度放松。
在即时恢复模式与延迟恢复模式的任一种的情况下均能够使靠背部的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因此能够消除将手伸至遥控器或进行遥控器操作的烦恼,能够保持为按摩刚刚结束后的放松的状态。
此外,由于能够像这样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任意地设定按摩后的姿势,因此能够使喜好的变化多样化而进一步提高被施疗者的满足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通知机构,在选择了所述恢复模式的情况下,该通知机构在使所述靠背部进行所述自动恢复时向被施疗者通知所述靠背部的从所述倾斜姿势向所述立起姿势的姿势变更。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进行所述自动恢复时,向被施疗者通知所述靠背部的姿势变更通知,从而在唤醒被施疗者的意识的状态下自动恢复,因此不会突然破坏被施疗者在刚按摩后的放松的心情,在使所述靠背部的姿势变更自动恢复时,能够带给被施疗者安全感。
在此,所述“自动恢复时”也包括自动恢复前、同时、刚自动恢复后的任一种情况。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通知机构由按摩动作通知机构构成,该按摩动作通知机构使所述按摩机构以比该按摩机构的按摩强度弱的强度进行动作,由此来通知所述姿势变更。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通知所述姿势变更的通知机构而采用按摩动作通知机构,从而无需另行具备动作通知机构,能够有效利用原本具备的按摩机构。
另外,由于按摩动作通知机构使按摩机构以比按摩强度弱的强度进行动作,因此对被施疗者来说可靠且不会带给被施疗者突然袭击而能够进行通知。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在所述座部的前部设置的脚踏部;以及使该脚踏部在立起姿势与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的脚踏动作部,所述通知机构由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构成,该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使所述靠背部与所述脚踏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以比从所述倾斜姿势向所述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角度小的角度进行动作,由此来通知所述姿势变更。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通知所述姿势变更的通知机构而采用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从而无需另行具备动作通知机构,能够有效利用原本具备的靠背动作部和/或脚踏动作部。
另外,由于使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以比从所述倾斜姿势向所述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角度小的角度动作,因此对被施疗者来说可靠且不会带给被施疗者突然袭击而能够进行通知。
在此,所述“以小的角度动作”也包括所述靠背部和/或所述脚踏部向立起的方向、放倒的方向的任一方向动作的情况,并且还包括以振动等较短的周期反复动作的情况。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对经时性组合有多个按摩方式的自动程式进行存储,并且将至少一个自动程式结束时的所述靠背部的姿势向如下所述的姿势变更,所述姿势与所述选择机构的选择无关,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为将所述靠背部维持为该倾斜姿势的待机模式、以及使靠背部从所述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恢复模式,从而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选择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时的靠背部的姿势,并且例如优先安全方面和/或被施疗者的健康方面等其他的观点,能够向与所述选择机构的选择无关、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的所述姿势变更。
由此,能够兼顾施疗者的喜好性和安全性这两者。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座椅式按摩机还具备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该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伴随着根据按摩方式而设定的自动程式的开始,能够选择自动倾斜模式和操作倾斜模式中的任一种,该自动倾斜模式是使所述靠背部从所述立起姿势自动倾斜到所述倾斜姿势的模式,该操作倾斜模式是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靠背部倾斜的模式。
根据上述结构,在自动程式开始时也能够选择自动倾斜模式和操作倾斜模式中的任一种,能够进一步使施疗者的喜好性多样化。
在此,所述“伴随着自动程式开始”也可以是自动程式开始前、同时、刚开始后。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所述座椅式按摩机构成为,在所述自动倾斜模式中,作为所述倾斜姿势而使所述靠背部以适于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在所述自动倾斜模式中,能够将所述靠背部以适于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倾斜,因此能够顺利且舒适地开始基于自动程式的按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也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任意选择靠背部的姿势且使用方便的座椅式按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座椅式按摩机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座椅式按摩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3是本座椅式按摩机所具备的远程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4是自动程式一览表、以及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的概要图。
图5是批码表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本座椅式按摩机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座椅式按摩机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远程控制器所显示的选择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由按摩动作通知机构、以及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进行的动作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式按摩机
3…座部
4…靠背部
5…脚踏部
7…姿势变更用致动器
21…座部用按摩部
22…靠背部用按摩部
23…腿部用按摩部
50…控制部
63…个别登记信息
68B…固定批码表
69A…按摩动作通知程序
69B…角度变更动作通知程序
72…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
72a…主动倾斜模式
72b…手动倾斜模式
73…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
73a…待机模式
73b…即时恢复模式
73c…延迟恢复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附图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机1,图1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机1的车辆的外观图,图2示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座椅式按摩机1中,在载置于地面的基台2上支承有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3。在座部3的后端侧支承供被施疗者的脊背抵靠的靠背部4,并且在座部3的前端侧支承用于收容被施疗者的腿部的脚踏部5。
座部3、靠背部4以及脚踏部5分别通过姿势变更机构6而能够相对于基台2倾动。姿势变更机构6构成为具备多个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参照图2)和将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的驱动向座部3、靠背部4以及脚踏部5的各部分传递的连杆机构(省略图示),使座部3、靠背部4以及脚踏部5单独地或协调地动作。在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8(参照图2),并将获取到的角度信息输出至控制部50。
由此,靠背部4构成为,在成为供被施疗者就座时的靠背的立起姿势与比该立起姿势的角度更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脚踏部5构成为,在退避姿势与同退避姿势大致水平地向前方突出的突出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了特别示出的情况之外,在靠背部4为立起姿势的情况下脚踏部5成为退避姿势,在靠背部4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脚踏部5成为突出姿势。
另外,在座部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基台2而与座部3一体倾动的扶手11。扶手11上设置有供放置肘部的被施疗者的小臂部(比肘部靠下的部分)插入的臂插入凹部12。
另外,如图1所示,脚踏部5具有在退避姿势下载置被施疗者的脚的脚载置部13,并且具有供腿部(小腿部)插入的腿插入凹部14。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座部3、靠背部4以及脚踏部5上分别配备有对被施疗者实施按摩的座部用按摩部21、靠背部用按摩部22、腿部用按摩部23。
座部用按摩部21、靠背部用按摩部22、以及腿部用按摩部23均具备由气囊30和/或供气排气装置构成的气压式的结构和例如由振动式、辊式构成的机械式的结构(省略图示)。
靠背部用按摩部22除了具备上述的振动式和/或辊式的按摩机构作为机械式的按摩机构之外,还具备沿着靠背部4的长度方向而上下升降的揉捏球式的按摩机构(省略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上述机械式的按摩机构的按摩用致动器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由于检测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获取到的角度信息被输出至控制部50。
如图1所示,气压式的按摩机构具备通过空气的供给而膨胀来对人体的施疗部位进行按压的多个气囊30,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还具备供气排气装置,该供气排气装置具备向该气囊30供给空气的泵、以及配置在该泵与所述气囊30之间的阀。如图1所示,气囊30例如装配在作为肩部用30a、腰部用30b、臀部用30c、腿部用30d、臂部用30e而分别对应的部位。
作为气压式的腿部用按摩部23的一例,若着眼于装配在腿插入凹部14、以及脚载置部13上的多个气囊30d,则通过气囊30d的膨胀、收缩,能够以夹入被施疗者的小腿肚和/或脚踝、脚尖的方式进行按摩。
另外,如图2所示,在座椅式按摩机1上设置有基于控制部50的指示而向被施疗者发出声音和/或语音通知的扬声器29。此外,尽管未图示,但在座椅式按摩机1上,将由设定好温度的暖风对腰部周围、脚尖进行加热的加热器配备在分别对应的位置。
座椅式按摩机1的操作使用配备于一方的扶手11的、图3所示那样的遥控器40(远程控制器)来进行。
遥控器40具备操作部41,该操作部41在表面上除了配设有电源接通/断开按钮42a、通过后述的自动程式等使按摩开始/停止的开/关按钮42b、加热器的接通/断开按钮42c之外,还在表面上配设有用于调整按摩点、和/或靠背部4、和/或脚踏部5的姿势(角度、位置)的多个操作按钮42。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操作部41的电源接通/断开按钮42a是与座椅式按摩机1的主电源连接且根据来自遥控器40的操作而接通、断开的中继式的开关,兼具急速停止按摩的功能。
此外,在遥控器40上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面板43,该显示面板43对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和/或按摩部21、22、23的动作状态、位置、强度、经过时间等按摩信息进行显示,并且通过触摸来选择显示于选择画面的各种选择菜单。
如图2所示,控制部50具有:由微处理器等构成的CPU51以及存储各种控制程序、按摩设定信息等的存储部60,经由接口53而分别与遥控器40、和/或使靠背部4及脚踏部5动作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和/或检测该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的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8电连接。
此外,控制部50经由接口53而与使按摩部21、22、23适当具备的机械式的按摩机构(例如辊、揉捏球、振动装置)动作(捶打、揉捏、升降、振动等)的驱动马达电连接,并且与气囊30用的气泵、供气排气装置电连接。
由此,当通过操作部41的操作而选择自动程式并按下开/关按钮42b开始按摩时,按摩部21、22、23等基于预先存储于控制部50的控制程序62而工作,使得捶打动作、揉捏动作、气囊30的膨胀、收缩被控制。
在此,自动程式是指,以如下方式编程的程式,将基于气压式和/或机械式的多个按摩方式经时性组合、并且整体上对多个施疗部位按摩例如20分左右的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准备有全身疲劳恢复程式、全身舒展程式、全身气压程式、部位集中程式。
在存储部61存储有:控制程序62、个别登记信息63、基于以疲劳恢复和/或舒展等为目的且按照各种自动程式的时序图的自动程式信息64、后述的自动程式一览表66、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7、批码表68等各种信息。
在此,个别登记信息63是指,例如被施疗者的身体信息、按摩的强度和/或速度、按摩部位的位置等的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与按摩相关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按下电源接通/断开按钮42a和/或开/关按钮42b使按摩停止时或者在自动程式结束时被复位。
CPU51基于存储部61所存储的上述信息,执行使按摩部21、22、23和/或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动作的控制程序62。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0伴随着基于控制程序62选择出的自动程式开始,来执行能够对主动倾斜模式(自动倾斜模式)和手动倾斜模式(操作倾斜模式)中的任一种进行选择的控制,该自动倾斜模式是将座椅式按摩机1的程式开始时的姿势从立起姿势自动倾斜到倾斜姿势的模式,该手动倾斜模式是通过操作部41的操作而倾斜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根据自动程式的内容,例如如全身疲劳恢复程式那样具有程式开始时的姿势为倾斜姿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图8的(b)所示,控制部50在被施疗者选择该自动程式时,执行如下的控制:在遥控器40的显示面板43上,显示能够由被施疗者对“主动倾斜模式”72a与“手动倾斜模式”72b中的任一个选择菜单进行选择的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
此外,在由被施疗者选择了上述的“主动倾斜模式”72a的情况下,控制部50基于控制程序62来执行使靠背部4和/或脚踏部5的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驱动的控制,以使得靠背部4以适于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倾斜而作为倾斜姿势。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0在按摩结束时、或者在被施疗者通过按下遥控器40的停止按钮42b和/或电源接通/断开开关42a等而停止按摩时,即在个别登记信息63被复位时,在靠背部4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基于控制程序62来执行允许被施疗者对遥控器40的选择的控制,以使得大致成为维持该靠背部4的倾斜姿势的“待机模式”73a、和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恢复模式”73b、73c中的任一种。
但是,控制部50根据所选择的自动程式的属性,与被施疗者对个别登记信息63被复位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复位时姿势)的选择无关地,执行将该自动程式结束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向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的控制。
这种控制程序62是存储于存储部61的本实施方式的一例,能够使用图4的(a)、(b)、以及图5的(a)、(b)所示的各种表65、66并基于CPU51的指令来执行。
图4的(a)是示出表示各种自动程式与自动程式识别码81之间的对应的自动程式一览表65的概要图,图4的(b)是示出表示各种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与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之间的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6的概要图。
如图4的(a)所示,在自动程式一览表65中,作为自动程式而登记有全身疲劳恢复程式、全身舒展程式、全身气压程式、部位集中程式,这些自动程式被赋予分别与各程式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A”、“B”、“C”、“D”)。
另外,如图4的(b)所示,在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6中,作为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而登记有待机模式、即时恢复模式、延迟恢复模式、强制倾斜姿势模式(强制待机模式)、强制立起姿势模式(强制恢复模式),上述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被赋予分别与各模式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01”、“02”、“03*”、“04”“05”)。
此外,关于延迟恢复模式,分配有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03a”,“03b”,“03c”,“03d”),该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与作延迟时间(待机时间)的5分钟、30分钟、60分钟这三种固定的延迟时间以及能够由被施疗者通过操作遥控器40而任意设定时间的延迟时间的合计四种延迟时间建立对应关系(参照图4的(b))。
在此,待机模式是将靠背部4的复位时姿势维持倾斜姿势不变的模式,即时恢复模式是在复位时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模式,延迟恢复模式是从按摩结束时起经过规定时间后恢复的模式,强制倾斜姿势模式(强制待机模式)是与遥控器40的选择无关地维持倾斜姿势不变的模式,强制立起姿势模式(强制恢复模式)是与遥控器40的选择无关地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模式。
图5的(a)、(b)均是表示存储有将自动程式识别码81与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建立对应关系的批码83的批码表68的概要图,图5的(a)是表示可变批码表83A的概念图,图5的(b)是表示固定批码表83B的概念图。
批码83存储在存储部61的批码表68中,如图5的(a)所示,在分配给存储部61的存储器空间中,具有使自动程式识别码81和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可改写地排列成一列而存储的可变批码83A,以及如图5的(b)所示,还具有预先将自动程式识别码81与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建立唯一对应关系而存储的固定批码83B。
例如,如图5的(a)所示,在可变批码83A中的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1a中,能够写入与图4的(a)所示的各种自动程式中的全身疲劳恢复程式、全身气压程式分别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A”,“C”)中的任一个。
此外,在可变批码83A中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区域91b中,能够写入与图4的(b)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中的待机模式、即时恢复模式、各延迟时间的各延迟恢复模式分别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01”、“02”、“03*”)中的任一个(参照该图)。
另一方面,如图5的(b)所示,作为固定批码83B的一例,在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2a1中存储有与图4的(a)所示的全身舒展程式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B”),并且在与该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2a1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区域92b1中,存储有与图4的(b)所示的强制倾斜姿势模式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04”)。
如此,在固定批码83B中,通过将全身舒展程式与强制立起姿势模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即便全身舒展程式的结束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为倾斜姿势,也能够设定为强制将靠背部4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
此外,如图5的(b)所示,作为固定批码83B的另一例,在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2a2中存储有与图4的(a)所示的部位集中程式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D”),并且在与该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2a2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区域92b2中,存储有与图4的(b)所示的强制立起姿势模式对应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05”)。
如此,在固定批码83B中,通过将部位集中程式与强制立起姿势模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设定为使靠背部4维持作为部位集中程式结束时的姿势的立起姿势不变。
接着,使用图6及图7所示的流程图、以及如图8所示那样在遥控器40的显示面板43中按照规定的处理而显示的选择画面,来说明上述的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机1进行所希望的按摩的情况下的一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图8的(a)是自动程式选择画面71的说明图,图8的(b)是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的说明图,图8的(c)是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的说明图。
另外,被施疗者就座在靠背部4为立起姿势且脚踏部5配置为退避姿势的状态的座椅式按摩机1中,并且为腿部收容于腿插入凹部14且臂部收容于臂插入凹部12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在自动程式为全身疲劳恢复程式、全身舒展程式、全身气压程式的情况下,将按摩开始时以及按摩结束时的姿势设为倾斜姿势,在自动程式为部位集中程式的情况下,将按摩开始时以及按摩结束时的姿势设为立起姿势。
首先,在步骤1的自动程式选择处理中,如图8的(a)所示,在遥控器40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面板43上一览显示有各种自动程式名称,并且允许被施疗者通过触摸与任意的自动程式对应的选择菜单而进行选择。而且,基于图4的(a)所示的自动程式一览表65,将与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存储于存储部61中的图5的(a)或图5的(b)所示的批码表68中。
在步骤1中,在选择了作为部位集中程式以外的自动程式的全身疲劳恢复程式、全身舒展程式、或者全身气压程式的情况下(步骤2:否),接着在步骤3的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处理中,如图8的(b)所示,在遥控器40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面板43中,作为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而显示伴随着靠背部4向倾斜姿势的姿势变更而自动进行靠背部4及脚踏部5的倾斜的“主动倾斜模式”72a、以及由操作部41手动进行的靠背部4及脚踏部5的倾斜的“手动倾斜模式”72b这两个选择菜单,允许被施疗者通过触摸选择菜单而进行选择。在该步骤3中选择出的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模式作为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信息65而存储于存储部61。
接着,在步骤4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处理中,在遥控器40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面板43中显示如图8的(c)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允许选择作为任意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的“待机模式”73a、以及作为恢复模式的“即时恢复模式”73b和“延迟恢复模式”73c中的任一种。
此外,关于“延迟恢复模式”73c,通过对各延迟时间的选择菜单进行选择,从而能够根据延迟时间从“5分钟”74a、“30分钟”74b、“60分钟”74c、“时间设定”74d中一并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触摸“延迟恢复模式”73c中的“时间设定”74d菜单,尽管未图示,但显示作为另一画面的延迟时间指定画面,从而能够通过遥控器40的操作而以分钟为单位来指定任意的延迟时间。如图5的(a)所示,与在此选择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对应的、图4的(b)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存储在存储部61中的可变批码83A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区域91b中。
接着,当在步骤5中通过按压开/关按钮42b(自动程式开始按钮42b)而使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开始时(步骤5:是),座椅式按摩机1在变更到与选择出的自动程式对应的程式开始时姿势后开始按摩(步骤11)。
详细而言,在存储部61中存储有各个初始设定自动调节角度作为自动程式信息64,以使得靠背部4及脚踏部5成为适于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倾斜姿势。因此,在步骤3中,在选择了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参照图8的(b))中的“主动倾斜模式”72a的情况下(步骤6:否),根据控制部50的指令并通过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进行驱动,将座椅式按摩机1自动变更为适于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规定的自动调节角度(步骤7)。
另一方面,在步骤3中选择了“手动倾斜模式”72b的情况下(步骤6:是),由扬声器29进行声音通知和/或通过显示面板43的显示进行通知,以使得被施疗者通过遥控器40的操作而向倾斜姿势变更(步骤8)。此时,控制部50控制为,直到向倾斜姿势的变更完成为止待机,以使得自动调节角度落入规定范围内(步骤9:否)。
然后,控制部50在自动调节角度达到规定的角度时(步骤7或步骤9:是),读出所选择的自动程式信息64,并根据该自动程式信息64开始按摩(步骤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中作为自动程式而选择了部位集中程式的情况下(步骤2:是),通过按压开/关按钮42b(自动程式开始按钮42b)(步骤10:是)而保持在作为部位集中程式开始时姿势的立起姿势的状态下开始按摩(步骤11)。
在步骤11中,控制部50读出与存储部61的图5的(a)所示的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1a或者图5的(b)所示的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2a1、92a2所存储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对应的自动程式信息64,并根据该自动程式信息64对各施疗部位经时性地进行气压式的按摩和/或机械式的按摩。
在基于步骤11的自动程式的按摩结束后,在从在步骤1中显示面板43所显示的自动程式选择画面71(图8的(a))的选择菜单中选择出的自动程式为“全身舒展程式”71b的情况下(图7中的步骤12:是),如图5的(b)所示,控制部50基于存储部61的固定批码表83B所存储的、与“全身舒展程式”71b对应的自动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6中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即“B”,来确定作为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的“04”。然后,基于图4的(b)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6,来确定“强制立起姿势模式”,由此控制靠背部4成为立起姿势,在靠背部4为立起姿势的状态下结束按摩。
如此,在按摩结束时不会保持为拉伸背部肌肉的姿势,而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由此能够防止对背部肌肉增加负担。
在基于步骤11的自动程式的按摩结束后,在步骤1中所选择的自动程式为“部位集中程式”71d的情况下(步骤13:是),控制部50基于存储部61的图5的(b)所示的固定批码表83B所存储的、与“部位集中程式”71d对应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即“D”,来确定作为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的“05”。然后,基于图4的(b)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一览表67来确定“强制立起姿势模式”,由此控制靠背部4维持作为按摩结束时的姿势的立起姿势不变,并在立起姿势的状态下结束按摩。
在此针对步骤14~16、18、19的处理,接着以在基于步骤11的自动程式的按摩结束后,在步骤1中选择了“全身疲劳恢复程式”71a作为自动程式的情况进行说明(步骤12:否,且步骤13:否)。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步骤14~16、18、19的处理,在步骤1中选择了“全身气压程式”71c作为自动程式的情况也成为与选择了“全身疲劳恢复程式”71a作为自动程式的情况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自动程式为全身疲劳恢复程式的情况下,在存储部61的图5的(a)所示的可变批码表83A中的自动程式识别码区域91a中,作为图4的(a)所示的自动程式识别码81而写入有“A”。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全身疲劳恢复程式的按摩结束时的姿势、即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如上所述为倾斜姿势。
另外,例如在步骤4中选择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为“待机模式”73a的情况下(步骤14:2),在存储部61的图5的(a)所示的可变批码表83A中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区域91b中,作为图4的(b)所示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识别码82而写入有“01”。
因此,在“全身疲劳恢复程式”71a结束时,控制部50基于作为可变批码83A的“A01”,控制靠背部4维持作为按摩结束时的姿势的倾斜姿势不变,在倾斜姿势的状态下结束按摩。
如此,由于靠背部4维持倾斜姿势不变,因此不会如自动程式结束后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情况那样,违背被施疗者的意愿而强行进行伴随靠背部4立起的姿势变更,因此能够沉浸于刚按摩后的放松的余韵中。
而且,在将靠背部4设为立起姿势时,被施疗者在以满足按摩后的放松的余韵后,通过操作遥控器40而能够从倾斜姿势抬起。
另外,在基于步骤11的自动程式的按摩结束后,针对在步骤4中所选择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为“即时恢复模式”73b的情况(步骤14:1,步骤15:2)(参照图8的(c)),控制部50也按照与上述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为“待机模式”73a的处理相同的方法,基于图5的(a)所示的作为可变批码83A的“A02”来确定“即时恢复模式”73b,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步骤18),并结束按摩。
由此,座椅式按摩机1成为被施疗者容易立起的立起姿势,因此被施疗者能够从座椅式按摩机1顺利地立起。
另外,在基于步骤11的自动程式的按摩结束后,针对在步骤4中所选择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为“延迟恢复模式”73c且例如设定了“5分钟”74a的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步骤14:1,步骤15:1)(参照图8的(c)),控制部50按照与上述的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模式为“待机模式”73a的处理相同的方法,基于图5的(a)中作为可变批码83A的“A03a”,在按摩结束后经过了5分钟的时间(步骤16:是),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步骤19),并结束按摩。
由此,被施疗者能够从按摩结束后沉浸于5分钟的按摩余韵中,并且在经过5分钟后,通过自动恢复而抬起靠背部4,由此能够唤醒意识。
而且,由于靠背部4进行自动恢复,因此被施疗者无需为了操作遥控器40而在刚按摩结束后的放松的状态下从靠背部4抬起上半身或伸出手,并且,能够消除如下所述的烦恼:从操作部41所具有的多个操作按钮42中寻找靠背部4的自动调节角度变更用的开关,并且直至成为立起姿势为止持续按压自动调节角度变更用的操作按钮42。
上述的座椅式按摩机1具备:座部3,其供被施疗者就座;靠背部4,其配置在该座部3的后侧;作为靠背动作部的、靠背部4所具备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其使该靠背部4在立起姿势与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作为按摩机构的座部用按摩部21、靠背部用按摩部22、以及腿部用按摩部23,作为能够选择待机模式73a与恢复模式(73b、73c)中的任一种的选择机构而具备控制部50,该控制部50控制为在显示面板43中显示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参照图8的(c)),该待机模式73a是在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63被复位时靠背部4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将靠背部4维持在该倾斜姿势的模式,该恢复模式(73b、73c)是在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63被复位时靠背部4为倾斜姿势的情况下,将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模式。
根据上述结构,在作为将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维持在倾斜姿势的待机模式73a的情况下,通过保持该倾斜姿势,在按摩后也能够使被施疗者保持在放松的状态,并且在恢复模式(73b、73c)的情况下,通过将靠背部4返回到立起姿势,从而被施疗者能够顺利地从座椅式按摩机1立起,这样,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任意地选择个别登记信息复位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的座椅式按摩机。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恢复模式(73b、73c)中具有:按摩结束时恢复的即时恢复模式73b;以及从按摩结束时起,与即时恢复模式73b中的恢复时间相比经过规定时间后恢复的延迟恢复模式73c(参照图8的(c))。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为即时恢复模式73b,能够使靠背部4的姿势即时恢复到立起姿势,因此被施疗者容易从座椅式按摩机1立起。另外,通过设为延迟恢复模式73c,不会伴随着向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而不考虑被施疗者的自身意愿将被施疗者抬起,因此能够使被施疗者沉浸于刚按摩后的放松的余韵中。
由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够使靠背部4的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因此能够消除将手伸至遥控器40或进行遥控器40操作的烦恼,能够保持为刚按摩结束后的放松的状态。
此外,由于能够像这样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任意地设定按摩后的姿势,因此能够使喜好的变化多样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施疗者的满足感。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存储部61中存储将多个按摩方式经时性组合的自动程式,并且作为将至少一个自动程式结束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变更为与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中的选择无关地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的姿势的控制机构,具备基于图5的(b)所示的固定批码表83B来进行控制的控制部50。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为将靠背部4维持为该倾斜姿势的待机模式73a、以及使靠背部4从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恢复模式(73b、73c)等,从而能够根据被施疗者的喜好而选择个别登记信息63被复位时的靠背部4的姿势,并且例如优先安全方面和/或被施疗者的健康方面等其他的观点,能够与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参照图8的(c))中的被施疗者的选择无关地强制地变更为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的姿势。
由此,能够兼顾施疗者的喜好性和安全性这两者。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作为伴随着根据按摩方式而设定的自动程式开始而能够选择主动倾斜模式72a和手动倾斜模式72b中的任一种的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还具备控制部50(参照图8的(b)),该控制部50控制为在显示面板43中显示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该主动倾斜模式72a是将靠背部4从立起姿势自动倾斜到倾斜姿势的自动倾斜模式,该手动倾斜模式72b是通过操作部41的操作而倾斜的操作倾斜模式。
根据上述结构,不仅在自动程式结束时,在开始时也能够选择主动倾斜模式72a和手动倾斜模式72b中的任一种,能够进一步使施疗者的喜好性多样化。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主动倾斜模式72a中,根据控制程序62而控制的控制部50控制为,作为倾斜姿势而使靠背部4和/或脚踏部5以适于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在主动倾斜模式72a中,能够以适于所选择的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而使靠背部4和/或脚踏部5倾斜,因此能够顺利且舒适地开始基于自动程式的按摩。
本发明的靠背动作部对应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靠背部4所具备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以下同样地,按摩机构对应于座部用按摩部21、靠背部用按摩部22、腿部用按摩部23,选择机构对应于控制为在显示面板43中显示程式结束时设定姿势选择画面73的控制部50,脚踏动作部对应于脚踏部5所具备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控制机构对应于基于固定批码表83B进行控制的控制部50,自动倾斜模式对应于主动倾斜模式72a,操作倾斜模式对应于手动倾斜模式72b,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对应于控制为在显示面板43中显示程式开始时姿势变更选择画面72的控制部50,按摩动作通知机构对应于执行后述的按摩动作通知程序69A的控制部50,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对应于执行后述的角度变更动作通知程序69B的控制部50,并且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的结构。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机1中,在步骤17、步骤18、或步骤19中进行靠背部4的从倾斜姿势向立起姿势的自动恢复处理时,如图2中的假想线的块所示,在控制部50中还可以具备基于存储部61所存储的按摩动作通知程序69A和/或角度变更动作通知程序69B而执行的控制部50。
具体而言,控制部50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4中选择了“即时恢复模式”73b的情况下,或者选择了“延迟恢复模式”73c的情况下,在使靠背部4向立起姿势恢复时,能够进行如下的控制:基于按摩动作通知程序69A,使腰部用气囊30b例如如图9的(a)所示那样以成为比原本的按压强度弱的强度的方式膨胀,由此向被施疗者通知靠背部4的向立起姿势的姿势变更。
如此,控制部50构成为使按摩部21、22、23以比按摩部21、22、23的按摩强度弱的强度进行动作来通知姿势变更,由此在使靠背部4的姿势变更自动恢复时向被施疗者进行通知,由此能够在唤醒被施疗者的意识的状态下自动恢复,因此不会突然破坏被施疗者在刚按摩后的放松的心情,在使靠背部4的姿势变更自动恢复时,能够带给被施疗者安全感。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构成为使用按摩部21、22、23来通知姿势变更,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的按摩部21、22、23,无需另行具备用于通知的结构。
另外,由于使按摩部21、22、23以比按摩强度弱的强度进行动作,因此对被施疗者来说可靠且不会带给被施疗者突然袭击而能够进行通知。
当然,座椅式按摩机1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使配置于腰部用气囊30b以外的其他部位的气囊30膨胀、收缩,另外,也可以使机械式的按摩机构的按摩用致动器以比按摩强度弱的强度来驱动。此外,也可以使气压式的按摩机构与机械式的按摩机构这两者动作而进行通知。
另外,控制部50也可以控制为,基于上述的按摩动作通知程序69A以外的角度变更动作通知程序69B,或者基于按摩动作通知程序69A以及角度变更动作通知程序69B,使靠背部4与脚踏部5中的至少任一方以比从倾斜姿势向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角度小的角度进行动作来通知姿势变更。
具体而言,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4中选择了“即时恢复模式”73b的情况下、或者选择了“延迟恢复模式”73c的情况下使靠背部4恢复到立起姿势时,例如如图9的(b)所示,能够使靠背部4和脚踏部5以比各自原本的恢复角度、恢复速度、恢复加速度小的方式进行动作而进行通知。
根据上述结构,除了在使靠背部4的姿势变更自动恢复时向被施疗者进行通知而起到的上述效果之外,通过使靠背部4和脚踏部5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动作,从而无需另行具备用于通知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靠背部4和脚踏部5所具备的姿势变更用致动器7。
需要说明的是,使靠背部4倾斜的方向不限定于从倾斜姿势成为立起姿势的方向,使脚踏部5倾斜的方向不限定于从突出姿势成为退避姿势的方向,可以向各自的自动调节角度更大的方向倾斜,还可以使彼此倾斜的方向不同。

Claims (7)

1.一种座椅式按摩机,其具备:座部,其供被施疗者就座;靠背部,其配置在该座部的后侧;靠背动作部,其使该靠背部在立起姿势与向后方倾斜的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以及按摩机构,
其中,
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
选择机构,在与每个被施疗者所登记的按摩相关的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时所述靠背部为所述倾斜姿势的情况下,所述选择机构能够选择待机模式和恢复模式中的任一种,所述待机模式是将所述靠背部维持为该倾斜姿势的模式,所述恢复模式是使所述靠背部从所述倾斜姿势自动恢复到立起姿势的模式;以及
控制机构,其对经时性组合有多个按摩方式的自动程式进行存储,并且将至少一个自动程式结束时且所述个别登记信息被复位时的所述靠背部的姿势向如下所述的姿势变更,所述姿势与所述选择机构的选择无关,与该自动程式建立对应关系而被预先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所述恢复模式包括即时恢复模式和延迟恢复模式,所述即时恢复模式是在按摩结束时恢复的模式,所述延迟恢复模式是在从按摩结束时起与所述即时恢复模式下的恢复时间相比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恢复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通知机构,在选择了所述恢复模式的情况下,该通知机构在使所述靠背部进行所述自动恢复时向被施疗者通知所述靠背部的从所述倾斜姿势向所述立起姿势的姿势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所述通知机构由按摩动作通知机构构成,该按摩动作通知机构使所述按摩机构以比该按摩机构的按摩强度弱的强度进行动作,由此来通知所述姿势变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
在所述座部的前部设置的脚踏部;以及
使该脚踏部在立起姿势与倾斜姿势的范围内变更角度的脚踏动作部,
所述通知机构由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构成,该角度变更动作通知机构使所述靠背部与所述脚踏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以比从所述倾斜姿势向所述立起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角度小的角度进行动作,由此来通知所述姿势变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所述座椅式按摩机还具备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该程式开始时选择机构伴随着根据按摩方式而设定的自动程式的开始,能够选择自动倾斜模式和操作倾斜模式中的任一种,所述自动倾斜模式是使所述靠背部从所述立起姿势自动倾斜到所述倾斜姿势的模式,所述操作倾斜模式是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靠背部倾斜的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中,
在所述自动倾斜模式中,作为所述倾斜姿势而使所述靠背部以适于自动程式开始时的按摩内容的角度倾斜。
CN201610051209.XA 2015-04-28 2016-01-26 座椅式按摩机 Active CN1060741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1588A JP6632812B2 (ja) 2015-04-28 2015-04-28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15-091588 2015-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4108A CN106074108A (zh) 2016-11-09
CN106074108B true CN106074108B (zh) 2020-09-25

Family

ID=5720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1209.XA Active CN106074108B (zh) 2015-04-28 2016-01-26 座椅式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9611B2 (zh)
JP (1) JP6632812B2 (zh)
CN (1) CN106074108B (zh)
TW (1) TWI682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1916B2 (ja) * 2015-03-30 2019-05-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6810751B2 (ja) 2016-10-14 2021-01-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8094249A (ja) * 2016-12-15 2018-06-21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6600655B2 (ja) * 2017-01-16 2019-10-3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6934160B2 (ja) * 2017-02-21 2021-09-1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18134181A (ja) * 2017-02-21 2018-08-3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18143369A (ja) * 2017-03-02 2018-09-20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2018183474A (ja) * 2017-04-27 2018-11-22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CN108938397A (zh) * 2017-05-27 2018-12-07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手套及疲劳驾驶按摩系统
TWI648046B (zh) * 2017-09-14 2019-01-21 巫東和 Passive massage structure
US20190208911A1 (en) * 2018-01-06 2019-07-11 Trucore Distributors, Inc. Rocking chair massager
WO2020013136A1 (ja) * 2018-07-13 2020-01-16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09431768A (zh) * 2018-11-23 2019-03-08 上海拓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可编程汽车座椅气动按摩系统
DE102019201591A1 (de) * 2019-02-07 2020-08-13 Bühler Motor GmbH Flugzeugsitz-Massagesystem und Flugzeugsitz mit einem Massagesystem
JP7189811B2 (ja) * 2019-03-08 2022-12-1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コントローラチェア
JP7203326B2 (ja) * 2019-05-29 2023-0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12076058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式按摩机以及按摩机
JP2021000380A (ja) * 2019-06-24 2021-01-07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KR102506146B1 (ko) * 2020-06-22 2023-03-0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혈압을 측정하는 마사지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20240067345A1 (en) * 2022-08-31 2024-02-29 Rockwell Collins, Inc. High comfort endurance haptic cush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268A (ja) * 1995-06-28 1997-01-14 Tec Corp 椅子式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85422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oshiba Tec Corp 椅子式施療装置
JP2015027405A (ja) * 2013-07-31 2015-02-12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43902C2 (de) * 1996-10-07 2002-06-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ntspannungsvorrichtung
US6087942A (en) * 1998-05-18 2000-07-11 Jb Research, Inc. Tactile alert and massaging system
US7239096B2 (en) * 2002-02-12 2007-07-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seat having a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JP4153795B2 (ja) * 2003-01-10 2008-09-2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236710A (ja) * 2003-02-03 2004-08-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3687660B2 (ja) * 2003-04-22 2005-08-2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3873937B2 (ja) 2003-06-25 2007-01-3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天井直付け電気器具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US20050049530A1 (en) * 2003-08-27 2005-03-03 Hakjin Kim Reclining massager system
JP2005185373A (ja) * 2003-12-24 2005-07-14 T S Tec Kk 疲労低減機能付き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5125846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 S Tec Kk 疲労低減機能付き自動車用シート
US7341565B2 (en) * 2004-04-02 2008-03-11 Suncepts, Inc. Passive motion machine providing controlled body motions for exercise and therapeutic purposes
JP4420410B2 (ja) * 2005-06-20 2010-02-24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US7081099B1 (en) * 2006-01-04 2006-07-25 American Lighting Industry, Inc. Massager footrest
JP4731422B2 (ja) * 2006-08-01 2011-07-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710758B2 (ja) * 2006-08-28 2011-06-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US7854710B2 (en) * 2006-09-25 2010-12-21 Ching-Yao Liang Massaging apparatus for a massage chair
JP4731439B2 (ja) * 2006-09-29 2011-07-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US20080252116A1 (en) * 2006-10-02 2008-10-16 Vbpm,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Llc) Therapeutic Device For Inducing Blood Pressure Modulation
JP4435215B2 (ja) * 2007-07-19 2010-03-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US20100198120A1 (en) * 2007-07-24 2010-08-05 Family Co. Ltd Chair-type massage machine
AU2008316981A1 (en) * 2007-10-22 2009-04-30 Martin B. Rawls-Meehan Adjustable bed position control
JP2010220820A (ja) * 2009-03-24 2010-10-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器およびマッサージプログラム
US9098114B2 (en) * 2009-09-03 2015-08-04 Human Touch, Llc Comprehensive user control system for therapeutic wellness devices
JP5636610B2 (ja) * 2009-10-23 2014-12-10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11092513A (ja) * 2009-10-30 2011-05-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11172639A (ja) * 2010-02-23 2011-09-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TWM429472U (en) * 2011-10-14 2012-05-21 Fang-Yu Lv Massage chair with stretching function
CA2903552C (en) * 2013-03-15 2021-08-24 Stryker Corporation Medical suppor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268A (ja) * 1995-06-28 1997-01-14 Tec Corp 椅子式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85422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oshiba Tec Corp 椅子式施療装置
JP2015027405A (ja) * 2013-07-31 2015-02-12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2812B2 (ja) 2020-01-22
US10729611B2 (en) 2020-08-04
CN106074108A (zh) 2016-11-09
US20160317382A1 (en) 2016-11-03
JP2016202818A (ja) 2016-12-08
TW201637636A (zh) 2016-11-01
TWI682774B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4108B (zh) 座椅式按摩机
JP5449762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21121314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24014901A (ja) 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470888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660104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85115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813653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041416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481221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76339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700720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051062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94811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80565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455021B2 (ja) 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474129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73145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705161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17582076A (zh) 椅子及桌子
JP679517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1154113A (ja) 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200534233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8057687A (ja) マッサー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