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654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6549A
CN106066549A CN201610257086.5A CN201610257086A CN106066549A CN 106066549 A CN106066549 A CN 106066549A CN 201610257086 A CN201610257086 A CN 201610257086A CN 106066549 A CN106066549 A CN 106066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light
seal
storage device
electrica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7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6549B (zh
Inventor
吉谷友辅
桑原秀明
高濑奈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678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9958A/zh
Priority to CN202110607702.6A priority patent/CN113341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6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6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9/00Watch crystals; Fastening or sealing of crystals; Clock glas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04G17/045Mounting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9/00Electric power supply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electronic time-piec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4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6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voic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04G9/08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by building-up character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dicating elements, e.g. by using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G04G9/12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by building-up character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dicating elements, e.g. by using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using light valves, e.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4R60/06Antenna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clock or watch bodies
    • G04R60/10Antenna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clock or watch bodies inside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6Pixel structures with an emissive area and a light-modulating area combined in one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69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 G09G2300/0478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related to liquid crystal pixels
    • G09G2300/0495Use of transitions between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phases in liquid crystals, by voltage controlled deform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as opposed to merely chang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molecules as in, e.g. twisted-nematic [TN], vertical-aligned [VA], cholesteric, in-plane, or bi-refringent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2Flexible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戴在身上使用的方便性高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臂戴式电子设备。显示面板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电路包括天线,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具有使可见光透过的部分。密封体能够戴在手臂上或者连接于能够戴在手臂上的结构体。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涉及一种臂戴式电子设备。
注意,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技术领域。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技术领域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存储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输入装置(例如,触摸传感器等)、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面板等)、其驱动方法或者其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书等中,电子设备是指通过被供应电力而工作的所有装置,包括电源(例如蓄电装置)的电光学装置、信息终端装置等都是电子设备。
在本说明书等中,蓄电装置是指具有蓄电功能的所有元件及装置,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池(也称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以及双电层电容器等都是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戴在身上使用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将这些装置称为可穿戴式显示器或可穿戴装置等。例如,已对戴在头上的头戴显示器及戴在手臂上的智能手表进行了开发。
专利文献1提出了能够戴在身上使用的环状显示装置。
因为可穿戴装置戴在身上使用,所以为了实现高携带性及舒适的穿戴感,需要使包括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电源的装置整体轻量化。
在很多情况下,蓄电装置安装在可穿戴装置中。例如,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实现高电容化及小型化,所以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发日益火热。
此外,利用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的发光元件(也记载为“EL元件”)具有容易实现薄型轻量化及柔性化;能够高速地响应输入信号;以及能够使用直流低电压电源等而驱动的特征等,其是适用于可穿戴显示器的显示元件之一。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077438号说明书
被要求能够在游泳、水肺潜水(scuba diving)等水上运动(water sports)(包括海洋运动(marine sports))或洗澡时使用的可穿戴装置。
另外,因为使用可穿戴装置的使用环境是各种各样的,所以被要求显示面板及蓄电装置的可用的温度范围较广。例如,在汽车的仪表盘或窗前等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在烈日下停车的车内、沙漠等高温环境下或者如有冰河的寒冷地区等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有时不进行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水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水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戴在身上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全天侯型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方便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都具有高可见度的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广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或具有柔性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耗电量低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一旦充满电就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电子设备。
注意,上述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透过的功能。密封体能够戴在手臂上。
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使用者将密封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天线及显示面板。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密封体及结构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与结构体连接。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透过的功能。结构体能够戴在手臂上。
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使用者将结构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天线及显示面板。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可见光透过的功能。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第一显示元件包括具有反射光的功能的反射层。第一显示元件具有控制光的透过的功能。反射层具有开口部。第二显示元件具有与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第二显示元件具有向开口部发射光的功能。开口部的面积优选为反射层的面积的5%以上且20%以下。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显示面板优选还包括信号线、像素电路、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绝缘层。第二显示元件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一导电层具有隔着绝缘层重叠于第二导电层的部分。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与信号线电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可见光透过的功能。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元件及发光元件。液晶元件包括液晶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具有反射光的功能。第一导电层具有开口部。发光元件包括包含发光物质的层、第三导电层及第四导电层。发光元件具有与开口部重叠的部分。发光元件具有向开口部发射光的功能。开口部的面积优选为第一导电层的面积的5%以上且20%以下。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显示面板优选还包括信号线、像素电路、第五导电层、第六导电层及绝缘层。发光元件与像素电路电连接。液晶元件与第五导电层电连接。第五导电层具有隔着绝缘层重叠于第六导电层的部分。第五导电层与第六导电层电连接。第六导电层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与信号线电连接。
在上述各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密封体优选能够戴在手臂上。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使用者将密封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天线及显示面板。
另外,在上述各结构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包括结构体。密封体与结构体链接。结构体能够戴在手臂上。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使用者将结构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天线及显示面板。
另外,在上述各结构中,也可以包括声音输入部、触摸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和用来戴在手臂上的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声音输入部或触摸传感器能够配置在密封体的内部或外部。声音输入部、触摸传感器及照度传感器优选配置在密封体的内部。声音输入部、触摸传感器及照度传感器也可以分别与显示面板、蓄电装置或电路等连接。此外,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用来戴在手臂上的构件与密封体或结构体连接。
另外,在上述各结构中,显示面板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为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此外,在上述各结构中,显示面板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大于150mm的曲面。例如,显示面板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大于150mm且小于1m的曲面或者曲率半径为1m以上且10m以下的曲面。显示面板所具有的曲面也可以为凹曲面、凸曲面或者凹曲面和凸曲面的双方。此外,在上述各结构中,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各结构中,蓄电装置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为10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此外,在上述各结构中,蓄电装置也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各结构中,密封体的内部优选处于减压气氛。此外,在上述各结构中,在密封体的内部优选包含浮力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水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防水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戴在身上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全天侯型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方便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都具有高可见度的电子设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广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或具有柔性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耗电量低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一旦充满电就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新颖的电子设备。
注意,这些效果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效果的存在。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需要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另外,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效果以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G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A至图2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A至图3F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A至图5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A至图6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A至图9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A至图10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穿戴例子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及电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A至图19D是示出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A、图20B、图20C1及图20C2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A至图22D是示出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4A和图24B是示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5A和图25B是示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6A至图26D是示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A和图27B是示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8A至图28C是示出输入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9A和图29B是示出输入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0A和图30B是示出输入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1A至图31C是示出输入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A和图32B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A和图33B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A至图34C是示出晶体管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5A至图35G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6A和图36B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7A至图37F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8A至图38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9A至图39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0A至图40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是示出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2A、图42B1及图42B2是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3A、图43B1及图43B2是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4A至图44D是示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5是示出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说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其方式及详细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仅局限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
注意,在下面说明的发明的结构中,在不同的附图中共同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反复说明。此外,当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时有时使用相同的阴影线,而不特别附加附图标记。
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有时附图中示出的各构成的位置、大小及范围等并不表示其实际的位置、大小及范围等。因此,所公开的发明不一定局限于附图所公开的位置、大小、范围等。
另外,根据情况或状态,可以互相调换“膜”和“层”。例如,可以将“导电层”变换为“导电膜”。此外,可以将“绝缘膜”变换为“绝缘层”。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A至图11C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以臂戴式电子设备及手表型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电子设备既可以以不佩戴在身上的方式使用,又可以以佩戴在手臂以外的部分(腰、腿等)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并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透过的功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既可以将密封体戴在手臂上,又可以将连接于密封体的结构体戴在手臂上。
通过使用密封体,可以保护作为被密封体的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等,由此可以实现耐久性高的电子设备。此外,通过使用防水性高的密封体,可以实现防水性高且能够在水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注意,在本说明书等中,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中的位于密封体中并被密封体密封的构成要素总称为被密封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制造中,可以由密封体覆盖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而对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进行密封。由此,可以容易制造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并且,通过使密封体成为容易戴在身上的形状如带状等,可以将密封体本身戴在身上而用作可穿戴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非接触电力传送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因此,在充电时,不需要从密封体取出蓄电装置。因此,能够由密封体完全覆盖被密封体整体,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被密封体的构成要素中的一种以上也可以具有柔性。例如,显示面板或蓄电装置也可以具有柔性,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的双方都可以具有柔性。
由于密封体具有柔性,所以在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柔性的情况下能够不减少柔性地保护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如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可靠性及安全性高且具有柔性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具有柔性时,可以得到容易装卸电子设备、使用者获得舒适的佩戴感等效果,所以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被密封体整体由具有柔性的密封体覆盖。通过由具有柔性的密封体覆盖被密封体,可以实现即使反复进行弯曲和延伸也不容易损坏的电子设备。
另外,通过使用耐热性高的密封体,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使显示面板驱动。此外,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可逆性地弯曲电子设备。此时,更优选使用耐热性高的发光元件及蓄电装置。
接着,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图1A示出电子设备100的透视图。此外,图1B示出电子设备100的俯视图,图1C示出沿图1B中的点划线A-B间的截面图,图1F示出沿图1B中的点划线C-D间的截面图。
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密封体40。在图1A等中,将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的显示的部分记载为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部15。
<显示部15>
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部15。在图1A中,显示部15具有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显示面板10包括发光元件的例子。此外,在图1C等中,以箭头表示取出该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方向。
显示部15也可以具有柔性。即,显示部15也可以通过使其变形而使其曲率从图1A所示的状态改变。另外,显示部15也可以从如图1A所示的具有曲面的状态变形为如图1B所示的平坦的状态。注意,不一定需要将具有柔性的显示部15变形为平坦的状态。
此外,显示部15也可以不具有柔性。不具有柔性的显示部15既可以为平坦,又可以具有曲面。
在显示面板的柔性比密封体的柔性低的情况下,在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手臂上等时,显示部15的曲率半径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该电子设备的端部优选具有柔性。
<密封体40>
电子设备100包括密封体40。在图1A中,密封体40具有曲面。
密封体40具有能够戴在手臂上的带状部分。带状部分可以被用作电子设备100的带子。
密封体40具有柔性。即,密封体40可以通过使其变形而使其曲率从图1A所示的状态改变。密封体40的曲率可以被改变成大于图1A所示的状态的曲率、小于图1A所示的状态的曲率或者既可大于又可小于图1A所示的状态的曲率。另外,密封体40也可以从如图1A所示的具有曲面的状态变形为如图1B所示的平坦的状态。注意,不一定需要将具有柔性的密封体40变形为平坦的状态。
密封体40优选包括薄膜。薄膜具有选自表面保护特性、形状维持特性、光学特性和气体阻挡特性中的一个以上的特性。薄膜包括无机膜和有机膜中的一个或两个。密封体40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
密封体40在其内部包括作为被密封体的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等。被密封体由密封体40密封,与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的大气隔开。
例如,也可以通过将被密封体配置在被折叠的一个薄膜之间或者将被密封体配置在一对薄膜之间,对一个或一对薄膜进行层压加工(袋加工等),由此密封被密封体。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贴合一个或一对薄膜对被密封体进行密封。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光固化粘合剂、反应固化粘合剂、热固化粘合剂、厌氧粘合剂等各种固化粘合剂。作为这些粘合剂,可以举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硅酮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酰亚胺树脂、PVC(聚氯乙烯)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等。尤其优选使用环氧树脂等透湿性低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使用两液混合型树脂。
另外,当沿被密封体的形状的凹凸产生在电子设备100的表面时,有时导致显示的可见度的下降。于是,将被密封体放入塑料壳等壳中,由密封体40密封该壳,由此可以使电子设备100的表面平坦,所以是优选的。
通过将薄膜用于密封体40,可以提高密封体40的柔性。
密封体40的材料只要是能够承受使用环境的温度的材料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密封体40例如可以使用玻璃、有机树脂、橡胶、塑料、金属等各种材料形成。
例如,作为密封体40,可以使用如下具有柔性以及对可见光的透过性的材料:聚酯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丙烯腈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醚砜(PES)树脂、聚酰胺树脂、环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或芳族聚酰胺树脂等。
密封体40优选具有高防水性。具体地,优选在密封体40中使用防水性高的材料或者对密封体40的表面进行防水加工。由此,可以抑制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的水分侵入显示面板10等,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提高密封体40的防水性,可以在水中使用电子设备100。
密封体40至少在显示部15中能够使可见光透过。使用者可以透过密封体40看到显示面板10上的显示。再者,还可以看到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密封体40中的显示部15以外的部分也可以不使可见光透过。例如,也可以采用显示部15以外的部分遮断可见光的结构,而使使用者看不到蓄电装置20和电路30中的至少一个。
在电子设备100中层叠有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只要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就对它们的叠层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它们不一定需要被层叠,也可以在同一平面上配置有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和电路30中的两个以上。
例如,如图1F等所示,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在蓄电装置20上包括电路30,在电路30上包括显示面板10。当将密封体40戴在手臂上时,通过采用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显示面板10的结构,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上的显示。另外,也可以采用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电路30、蓄电装置20及显示面板10的结构。
由密封体40密封的空间优选处于减压气氛或惰性气氛。通过采用这种气氛,与该空间处于大气气氛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等的可靠性。
图1D和图1E是与图1C不同的沿图1B中的点划线A-B间的截面图。另外,图1G是与图1F不同的沿图1B中的点划线C-D间的截面图。
虽然在图1C和图1F中示出电子设备100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为平坦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如图1D和图1G所示,可以使电子设备100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和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的双方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使电子设备100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双方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另外,如图1E所示,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也可以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0的正面(显示面)也可以为平坦。另外,如图1C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包括显示部15的部分也可以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此外,如图1E所示,在电子设备100的后面一侧也可以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
图2A至图5D示出与电子设备100不同的电子设备。
图2A示出电子设备100a的透视图。另外,图3A示出电子设备100a的俯视图,图3B示出沿图3A中的点划线E-F间的截面图,图3F示出点划线G-H间的截面图。
电子设备100a包括显示部15。此外,电子设备100a包括密封体40。此外,电子设备100a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
在电子设备100a中,显示面板10与蓄电装置20重叠,电路30与蓄电装置20重叠,并且显示面板10不与电路30重叠。如此,被密封体也可以位于密封体40中的用作带子的部分。例如,在使用具有柔性的蓄电装置20的情况下,可以将蓄电装置20配置在密封体40的内部的广区域中,从而可以实现一旦充满电就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电子设备。
在密封体40的内部也可以包含浮力材料。作为浮力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固体浮力材料或气体密封式浮力材料。作为浮力材料,也可以包含高分子材料(树脂等)或气体(二氧化碳等)。作为浮力材料,也可以使用使聚乙烯、聚丙烯或苯乙烯等发泡的发泡树脂。
通过使用浮力材料,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容易浮在水中,由此当在水中丢失该电子设备时容易发现该电子设备。
另外,也可以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含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在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中,容易分散在变形时产生的内部应力。因此,当折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时,缓和局部性地对弯曲部分施加的应力,从而可以防止该电子设备的损伤。另外,该构件也可以被用作分散来自外部的物理上的压力或冲击的缓冲物。
注意,橡胶弹性是指在被施加外力时能够吸收且积蓄能量以回到原本的状态的弹性。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能够进行可逆性的变形。
图3C至图3E是与图3B不同的沿图3A中的点划线E-F间的截面图。
例如,优选在图3B、图3C、图3D及图3F所示的空间42中包括浮力材料或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
如图3B所示,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接触,电路30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接触。另外,如图3C所示,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与蓄电装置20接触。与此同样,电路30也可以不与蓄电装置20接触。此外,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也可以与密封体40接触。图3B和图3C示出蓄电装置20与密封体40接触的例子。图3C示出显示面板10与密封体40接触的例子。此外,如图3D所示,密封体40也可以不与被密封体接触。另外,在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和密封体40中的两个以上具有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情况下,它们既可以使用粘合剂等被固定,又可以以它们能够相对地转移的方式接触。
此外,如图3E所示,密封体40的内部也可以处于充分被减压的气氛。由此,可以抑制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等因杂质等而劣化。此外,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及轻量化。
虽然在图3B和图3F中示出电子设备100a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0a的背面为平坦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如图3D所示,可以使电子设备100a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和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的双方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使电子设备100a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双方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的个数不局限于一个,各自的个数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显示部15的个数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图2B示出包括三个显示部(显示部15a、显示部15b及显示部15c)的电子设备100b的透视图。
电子设备100b的三个显示部既可以由包括三个显示部的一个显示面板10构成,又可以由各包括一个显示部的三个显示面板10构成。
在电子设备包括多个显示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显示的多样性。也可以将多个显示部用作独立的显示部而显示不同的图像。此外,也可以在各显示部上显示相同的图像。另外,也可以在两个以上的显示部上显示一个图像。
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中设置检测使用者的视线、电子设备的上下方向、旋转的角度或方向等的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陀螺仪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因此,可以在使用者容易看见的方向上进行显示,或者可以在使用者容易看到的显示部上进行显示。另外,通过使使用者不容易看到的显示部成为关闭状态,可以减少耗电量。此外,使用者也可以操作电子设备来选择所使用的显示部或显示部的显示内容。
图2C所示的电子设备100c包括大于电子设备100a的显示部15。
通过使用上述传感器或者使用者操作电子设备等,即使在使用包括大显示部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只在使用者容易看到的部分上进行显示,而使其他部分成为关闭状态,由此可以减少耗电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既可以具有将密封体戴在手臂上的结构,又可以具有将与密封体连接的结构体戴在手臂上的结构。作为结构体,可以举出带子(绳、金属丝、网状带、皮带等)或弹簧等。作为穿戴方式,有将电子设备直接接触于皮肤上的方式、隔着衣服将电子设备戴在手臂上的方式、在衣服的重叠于手臂的部分上通过缝制加工将电子设备缝在衣服上的方式、在衣服的重叠于手臂的部分上设置以魔术贴(Magic Tape)(在日本注册的商标)为代表的尼龙搭扣等而将电子设备贴在衣服上的方式等。
密封体也可以具有将薄膜与使用凸面材料(不锈钢等)的带状片弹簧组合的结构。另外,作为结构体,也可以采用使用凸面构件(不锈钢等)的带状片弹簧。因此,能够瞬间装卸电子设备。在此情况下,将电子设备紧密性地固定于皮肤上或者隔着衣服将电子设备固定于手臂上。由于使用片弹簧,所以不需要调节带子的长度,因此可以实现能够与手臂的粗度无关地穿戴的电子设备。
图4A示出电子设备100d的透视图。此外,图5A示出电子设备100d的俯视图,图5B示出沿图5A中的点划线J-K间的截面图。此外,在图5B中,以箭头表示取出显示面板10所包括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方向。
电子设备100d包括密封体40及带子155。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电路30及蓄电装置20等。密封体40与带子155连接。
密封体40与带子155优选可装卸地连接。例如,准备能够与密封体40连接的设计彼此不同的多个带子,根据当天的服装、场所、时间、情况等选择与密封体40连接的带子,可以增加使用电子设备的机会。此外,也可以将旧带子155交换为新带子。此外,也可以准备形状或性能等不同的多个密封体40,根据情况选择与带子连接的密封体40。
另外,如图4B中的电子设备100e所示,也可以采用带子155具有凹部并在凹部中配置有密封体40的结构。当密封体40比带子155突出时,有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由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物体摩擦或碰撞等而显示部15被损伤或该电子设备被破坏的担忧。因此,优选以带子155与密封体40的表面形成大致相同的平面的方式连接带子155与密封体40。另外,带子155的凹部也可以比密封体40的厚度深。
虽然在图4A及图5A中示出密封体40的宽度与带子155的宽度相等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如图5C所示,密封体40的宽度也可以小于带子155的宽度。此外,如图5D所示,密封体40的宽度也可以大于带子155的宽度。
接着,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
图6A所示的构成要素150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密封体40。密封体40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下面,有时将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总称为被密封体。
例如,构成要素150如图4A的构成要素150a及图4B的构成要素150b所示能够以密封体40与带子155连接的方式使用。另外,如图3A至图3E所示,也可以通过将密封体40形成为带状将密封体40本身戴在手臂上。
在图6B中,使用方框图示出被密封体的连接关系的例子。
显示面板10包括发光元件11。发光元件11也可以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20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
另外,显示面板10也可以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20以外的构成要素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
蓄电装置20具有与显示面板10重叠的部分。
另外,蓄电装置20也可以具有向显示面板10以外的构成要素供应电力的功能。
蓄电装置20包括正极、负极、隔离体、电解质及外包装体等。
电路30包括天线31。天线31具有与显示面板10重叠的部分。电路30可以以无线方式(也称为以非接触)对蓄电装置20进行充电。
由于具有显示面板10和电路30互相重叠的部分或者显示面板10和蓄电装置20互相重叠的部分,因此可以实现构成要素150的小型化。尤其是,优选设置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这三个互相重叠的部分。构成要素150的小型化在除了密封体40之外还设置带子的情况下尤其有效的。注意,在不需要构成要素150的小型化的情况如将密封体40用作电子设备的带子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具有显示面板10与电路30彼此重叠的部分或显示面板10与蓄电装置20彼此重叠的部分。
蓄电装置20优选具有与电路30重叠的部分。例如,天线31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重叠。通过将天线31配置在显示面板10和蓄电装置20之间等,重叠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以使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不容易看到天线31,由此可以维持电子设备的外观,所以是优选的。在外部的天线与天线31之间配置有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电波的收发。也就是说,外部的天线所发送的电波经过显示面板10,天线31接收该电波。
在决定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的情况下,使用在该环境下能够发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在该环境下能够向显示面板供应电力的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及高温环境下使用。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可以在较广的温度范围(例如,0℃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25℃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200℃以下)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在室内和室外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发光元件优选可以在0℃的环境和100℃的环境下发光。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蓄电装置优选可以在0℃的环境和100℃的环境下向显示面板供应电力。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开关。在图6C、图6D中,作为被密封体示出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电路50及开关51。
例如,如图6C所示,在开关51处于关闭状态时,电路30可以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20进行充电。
例如,如图6D所示,在开关51处于导通状态时,蓄电装置20可以向显示面板10供应电力。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说明。
<显示面板10>
显示面板10包括发光元件11。作为显示面板10的结构实例,在实施方式3中详细说明发光装置,在实施方式4中详细说明输入输出装置。注意,显示面板10所包括的显示元件不局限于发光元件。另外,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等检测元件。
显示面板10可以采用在像素中具有有源元件(非线性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或在像素中没有有源元件的无源矩阵方式。
显示面板10也可以具有柔性。例如,通过将薄膜用于发光元件11的支撑衬底和密封衬底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柔性。
例如,优选使用在曲率半径为5mm的弯曲试验时能够承受10万次的弯曲的显示器。优选可以在曲率半径为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5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范围中折弯显示面板的状态下使用电子设备。
作为发光元件11,优选使用可以在低温环境及高温环境下发光的元件。作为低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00℃以上且-25℃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100℃以上且-50℃以下的环境。作为高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2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注意,除了在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下以外,还可以在高于0℃且低于100℃的环境下使发光元件11发光。例如,可以在室温(20℃以上且30℃以下)使发光元件11发光。
作为发光元件11,可以使用可以进行自发光的元件,并且在其范畴内包括由电流或电压控制亮度的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有机EL元件以及无机EL元件等。发光元件11不局限于发光元件,也可以适用其他显示元件。
发光元件11的耐热性越高越好。例如,当作为发光元件11使用有机EL元件时,有机EL元件所包含的各有机化合物的玻璃转化温度优选为10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天线31从外部的天线通过显示面板10接收电力的情况下,发光元件11所包括的一对电极的厚度越薄越好。例如,一对电极的厚度的总和为1μm以下,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3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nm以下。
<蓄电装置20>
作为蓄电装置20,优选使用可以在低温环境及高温环境下给显示面板10供应电力的蓄电装置。作为低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00℃以上且-25℃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100℃以上且-50℃以下的环境。作为高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2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注意,除了在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下以外,还可以在高于0℃且低于100℃的环境下使用蓄电装置20。例如,蓄电装置20可以在室温(20℃以上且30℃以下)使用。
作为蓄电装置20,例如,可以举出利用凝胶状电解质的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等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有机自由基电池、铅蓄电池、空气二次电池、镍锌电池、银锌电池等。
通过使用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轻量化及小型化,所以是优选的。
例如,可以使用包括非水电解质的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含有离子液体(常温融化盐)及碱金属盐。因为离子液体具有阻燃性及难挥发性,所以可以实现耐热性高的二次电池。例如,离子液体优选包含咪唑鎓阳离子及阴离子。碱金属盐优选为锂盐。
利用凝胶状电解质的二次电池或利用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二次电池的耐热性或安全性高,所以是优选的。
作为蓄电装置20,可以使用硬币型(单层扁平型)、圆筒型、薄型、方型、密封型等各种形状的二次电池。此外,也可以采用层叠有多个正极、多个负极及多个隔离体的结构或者卷绕有正极、负极及隔离体的结构(卷绕型)。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作为蓄电装置20包括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
蓄电装置20也可以具有柔性。例如,通过作为外包装体使用薄膜,可以提高蓄电装置20的柔性。由外包装体围绕的区域至少包括正极、负极及电解质(或电解液)。
在电子设备中,也可以采用重叠发光元件11和蓄电装置20的结构。发光元件11和蓄电装置20互相重叠的面积越大,越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利用发光元件11的发热加热蓄电装置20。即使使用与在高环境下相比在低温环境下更难以工作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关于蓄电装置20的结构例子,将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电路30>
电路30包括天线31。而且,电路30也可以包括控制器32。
天线31从外部的天线(例如,充电器的天线68)可以接收电力。天线31也可以从外部的天线通过显示面板10接收电力。或者,天线31也可以从外部的天线通过蓄电装置20接收电力。
控制器32具有将利用天线31接收的电力转换为向蓄电装置20供应的电力,并将其输出到蓄电装置20的功能。例如,控制器32也可以具有作为ACDC转换器的功能。此时,将利用天线31接收的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将其输出到蓄电装置20。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利用如下结构进行充电,其中将充电器的天线68(初级线圈)和电子设备的天线31(次级线圈)磁耦合,通过利用在初级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磁场而在次级线圈中产生电压的电磁感应方式,非接触地将电力传输到次级线圈一侧。注意,接受电力的方式不局限于电磁感应方式。
电子设备所包括的天线的用途不局限于以非接触的蓄电装置20的充电。例如,也可以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天线及存储器,发送并接受电子数据。也可以根据所接受的数据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图像或信息等。也可以设置具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功能而能够取得位置信息或GPS时间的天线。
在安全性上,优选不使对蓄电装置充电或放电的输入输出端子露出在电子设备的表面上。当输入输出端子被露出时,有因雨等的水而输入输出端子发生短路或者输入输出端子与身体接触而触电的担忧。通过使用天线31可以以非接触对蓄电装置充电,因此可以实现不使该输入输出端子露出在电子设备的表面的结构。
<电路50>
电路50具有将从蓄电装置20供应的电力转换为使发光元件11发光的电力的功能。例如,电路50可以具有将蓄电装置20的输出电压转换为(升压到或降压到)发光元件11发光时所需要的电压的功能。
电路50也可以具有生成用来驱动显示面板10的信号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面板10的功能。电路50也可以包括信号线驱动电路或扫描线驱动电路。显示面板10也可以包括信号线驱动电路或扫描线驱动电路。
<开关51>
开关51与电路50电连接。开关51与蓄电装置20电连接。开关51与电路30电连接。
作为开关51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电开关、机械开关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晶体管、二极管、磁性开关、具有机械接触的开关等。
图7A和图7B示出被密封体的具体例子。图7A示出被密封体的正面(显示面),图7B示出被密封体的背面。
图7A和图7B示出作为蓄电装置20使用层压型二次电池的例子。如图7B所示,蓄电装置20的中央部是层叠有多个电极的部分,其厚度比端部厚。
电极21a与蓄电装置2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电连接。电极21b与蓄电装置2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将电极21a和电极21b夹着电路板55弯折,分别与电路板55上的端子33a、端子33b电连接。
在电路板55上设置有构成图6C等所示的电路30、电路50等的元件(作为电子构件35图示)。电路板55例如设置有电容器、电阻元件或开关元件等电子构件。作为电路板55例如可以使用印刷电路板。
在电路板55上设置有开关51。图7A、图7B示出作为开关51使用磁性开关的例子。利用磁石的装卸可以切换开关的打开/断开。
天线31与电路板55上的端子34电连接。天线31的一部分位于蓄电装置20和显示面板10之间。就是说,在电子设备中,天线31具有与显示面板10重叠的部分。天线31具有与蓄电装置20重叠的部分。
天线31可以从外部的天线通过显示面板10接收电力。
显示面板10所包括的端子12a通过布线53a与电路板55上的端子52a电连接。显示面板10所包括的端子12b通过布线53b与电路板55上的端子52b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中,蓄电装置和天线都具有与显示面板重叠的部分。另外,蓄电装置和电路部分地互相重叠。如图7A、图7B所示,例如,天线31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和蓄电装置20之间。
如上所述,当具有蓄电装置、显示面板、电路板及天线等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任何两个互相重叠的部分时,可以实现被密封体的小型化,所以是优选的。
例如,蓄电装置20优选具有与显示面板10、电路板55及天线31中的至少一个重叠的部分。如图7A和图7B所示,蓄电装置20特别优选具有与显示面板10、电路板55和天线31的每一个重叠的部分。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环境不局限于大气气氛。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在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中使用。由于可以使用发光元件及蓄电装置的温度范围较广且发光元件及蓄电装置被密封体密封等,因此即使在水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确保高可靠性。
另外,如图8A和图8B所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由密封体40密封的多个区域。如图8A和图8B所示,也可以在多个空间中分开配置被密封体,密封区域41也可以与连接分开配置的构成要素的布线45等重叠。可以说该区域是具有柔性的区域70。如图8B所示,可以在具有柔性的区域70将电子设备折弯。在图8B中,通过折弯具有柔性的区域70及密封体40的与蓄电装置20重叠的部分,即使显示面板10不具有柔性也可以折弯电子设备并将该电子设备缠在手臂等上。此外,在显示面板10具有柔性的情况下,也可以折弯显示面板10而使电子设备变形。
在图8A中,在上侧空间中包括显示面板10,在下侧空间中包括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显示面板10通过布线45电连接于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
另外,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双层的密封区域。如图8C所示,也可以设置围绕密封区域41a的密封区域41b,对显示面板10等进行双层密封。通过进行双层以上的密封,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8C所示,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的端部优选被倒角。由此,可以抑制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等的角部破密封,即使作为密封体使用薄膜等也可以抑制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包括光电转换元件并使用该光电转换元件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例如,优选通过太阳能发电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通过使用者的手臂的动作进行发电及充电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包括一个以上的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测量如下因素的功能的传感器:力量、位移、位置、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转动数、距离、光(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等)、液、磁、温度、化学物质、声音、时间、硬度、电场、电流、电压、电力、辐射线、流量、湿度、斜率、振动或气味。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包括测量使用者的生物信息如心律、呼吸数、脉搏数、体温或血压等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具有检测生物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功能和发送这些信息的功能。例如,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出使用者的健康状态的变化并将生物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其他电子设备。因此,在使用者身体欠佳或遇到事故等时,使用者可以被迅速地救护。
例如,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根据手臂等的毛细血管的收缩测量心律。
另外,可以使用根据皮肤的导电率掌握电子设备是否被戴在使用者的手臂上的传感器,来自动地进行电子设备的电源的导通、关闭工作。
例如,这些传感器优选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面一侧。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测量使用环境的数据的电子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紫外线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通过掌握紫外线量,对使用者的防晒有用。另外,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照度自动地调节显示部的亮度。例如,这些传感器优选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面一侧。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接收GPS信号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用来以无线方式对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路以及防止蓄电装置的过充电等的保护电路。再者,还可以包括用来控制或驱动其他的功能元件的电路,具体而言包括集成电路(CPU等)。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成像元件、发电元件、扬声器及麦克风等各种功能元件或构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触摸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可以采用将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感压式触摸传感器重叠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结构或者显示面板本身具有触摸传感器的功能的结构(也称为In-Cell型触摸面板)等。作为In-Cell型触摸面板,可以使用静电电容式或光学式触摸传感器等。
当进行游泳、水肺潜水等水上运动或洗澡时,有时不容易进行触摸操作或者难以检测出触摸动作。于是,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作为输入单元,优选包括声音输入部。例如,电子设备优选包括麦克风、尤其是骨传导麦克风。因为骨传导麦克风优于抗噪音性,所以即使在噪音或杂音多的室外也能够以高灵敏度检测出声音。另外,在水中也可以适合使用骨传导麦克风。再者,由于麦克风的位置不局限于口附近,电子设备的穿戴位置的自由度很高,所以可以没有障碍地适用于臂戴式电子设备。此外,电子设备作为输出单元也可以包括骨传导扬声器。另外,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能够在水中使用的其他麦克风或扬声器。
此外,通过适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日常生活用的具有防水性的可穿戴装置。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2气压(bar)以上,优选为5气压以上,更优选为10气压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气压以上的防水性。
另外,通过适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潜水用可穿戴装置。例如,在水肺潜水等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100m的防水性,优选具有200m的防水性的情况下,可以在浅海中进行潜水时使用。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300m的防水性,优选具有1000m的防水性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在浅海中而且可以在深海中进行潜水时使用。因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所以具有夜间或水中的显示的可见度较高的特征。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包括用来测量潜水时间或减压时间的旋转框架(bezel),尤其是反旋转防止框架。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对气温、水温、水深或潜水记录(Dive Log)等进行测量、记录及显示的功能或者记时计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具有将由GPS信号指定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由此,可以提高海洋运动或海中工作的安全性。
此外,当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耐盐水性时,在进行海洋运动或海中工作的情况下适合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以是优选的。
图9A至图9D以及图10A至图10D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臂戴式电子设备的具体例子。
图9A至图9D以及图10A至图10D所示的电子设备各包括一个以上的显示部15及一个以上的密封体40。
图9A和图9B以及图10A至图10C是能够将密封体40直接缠在手臂等上的电子设备的例子。
密封体40具有柔性,可以沿着穿戴电子设备的部分的形状弯曲。再者,显示部15也可以具有柔性。
夹子91连接于密封体40。
在密封体40中设置有多个开口93。为了抑制密封体40以开口93的端部为起点被破坏或者杂质从开口93的端部侵入密封体40的内部,在开口93的端部优选包括密封部95。密封部95可以加强密封体40的开口93的端部附近。对密封部95的材料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金属、合金、有机树脂等。
图9A及图10A示出显示部15为四角形的例子,图9B、图10B及图10C示出显示部15为圆形的例子。对显示部15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还可以使用除了四角形以外的多角形、椭圆形、半圆形、星形、红桃形等各种形状的显示部。
虽然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包括大致位于电子设备的中央的一个显示部的电子设备,但是对显示部的位置及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如图10A所示,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三个显示部。此外,如图10B和图10C所示,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与电子设备的中央错开的位置包括显示部。另外,在电子设备包括多个显示部的情况下,多个显示部的形状既可以相同,又可以彼此不同。
此外,图9C、图9D及图10D是能够将与密封体40连接的结构体缠在手臂等上的电子设备的例子。
例如,如图9C和图10D所示,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作为结构体的锁状带子97。另外,如图9D所示,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作为结构体的带状的带子155。
图9C和图9D示出包括一个密封体40及一个显示部15的例子,图10D示出包括两个密封体40及两个显示部15的例子。
作为结构体,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树脂和天然材料等中的一个以上。作为金属可以使用不锈钢、铝、钛合金等。此外,作为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另外,作为天然材料可以使用对木材、石头、骨头、皮革、纸、布进行加工的材料等。
图11A至图11C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穿戴例子。图11A是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手腕上的例子。图11B是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衣服上的例子,换言之是袖章型电子设备的例子。图11C是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上臂上的例子。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不局限于戴在身体的一部分上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机器人(工厂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柱状物体(建筑物的柱子、电线杆、标志杆)或工具等上。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通信功能,并可以具有能够以单体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等的结构。例如,电子设备优选可以执行移动电话、电子邮件、文章的阅读及编写、音乐播放、网络通讯、电脑游戏等各种应用程序。
此外,通过以无线方式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连接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机或其他便携式信息终端,也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等。例如,通过与智能手机一起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用作副显示器。
如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通过使用防水性高的密封体密封显示面板、电路、蓄电装置等,可以实现在水上运动或洗澡时能够使用的可穿戴装置。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通过使用耐热性高的密封体、显示面板及蓄电装置,可以实现能够使用的温度范围广的可穿戴装置。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A至图23说明能够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蓄电装置。注意,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蓄电装置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所例示的结构,可以适用各种形状、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可以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应用于电池、一次电池、二次电池、锂空气电池、铅蓄电池、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镍氢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镍铁蓄电池、镍锌蓄电池、氧化银锌蓄电池、固体电池、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超级电容器(ultracapacitor、supercapacitor)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对蓄电装置的供电方式可以为在不接触于电力供应源(以下也称为送电装置)的状态下对对象物(以下也称为受电装置)供电(也称为非接触供电、无线供电等)的方式。作为非接触供电的方式,可以举出磁共振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感应方式等。
<结构实例1>
图12A示出电池单元500。虽然在图12A中作为电池单元500的一个例子示出薄型二次电池的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使用卷绕体的二次电池、圆筒型二次电池或硬币型二次电池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
如图12A所示,电池单元500包括正极503、负极506、隔离体507及外包装体509。电池单元500也可以包括正极导线510及负极导线511。
图13A和图13B示出沿图12A中的点划线A1-A2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的例子。图13A和图13B示出使用一对正极503和负极506制造的电池单元500的截面结构。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电池单元500包括正极503、负极506、隔离体507、电解液508及外包装体509。隔离体507夹在正极503与负极506之间。由外包装体509围绕的区域充满有电解液508。
正极503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502和正极集流体501。负极506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505和负极集流体504。活性物质层可以形成在集流体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隔离体507位于正极集流体501与负极集流体504之间。
电池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正极及一个以上的负极。例如,电池单元可以具有包括多个正极及多个负极的叠层结构。
图14A示出沿图12A中的点划线A1-A2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的其他例子。另外,图14B示出沿图12A中的点划线B1-B2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4A和图14B示出使用多组正极503和负极506制造的电池单元500的截面结构。对电池单元500所包括的电极层的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在电极层的个数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具有更大的容量的蓄电装置。另外,在电极层的个数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薄型且柔性高的蓄电装置。
图14A和图14B示出例子,其中包括:两个在正极集流体501的一个表面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502的正极503;两个在正极集流体501的两个表面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502的正极503;以及三个在负极集流体504的两个表面上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505的负极506。就是说,电池单元500包括六个正极活性物质层502和六个负极活性物质层505。注意,图14A和图14B示出隔离体507为袋状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隔离体507可以为长方形或波纹管状。
下面,图12B示出正极503的外观图。正极503包括正极集流体501及正极活性物质层502。
另外,图12C示出负极506的外观图。负极506包括负极集流体504及负极活性物质层505。
在此,正极503及负极506优选包括用来使所层叠的多个正极彼此及多个负极彼此电连接的突片区域。另外,突片区域优选连接有电极导线。
如图12B所示,正极503优选具有突片区域281。突片区域281的一部分优选与正极导线510焊接。突片区域281优选具有使正极集流体501露出的区域,通过对使正极集流体501露出的区域焊接正极导线510,可以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在图12B中,示出在突片区域281整个区域中使正极集流体501露出的例子,但是突片区域281也可以在其一部分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502。
如图12C所示,负极506优选具有突片区域282。突片区域282的一部分优选与负极导线511焊接。突片区域282优选具有使负极集流体504露出的区域,通过对使负极集流体504露出的区域焊接负极导线511,可以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在图12C中,示出在突片区域282整个区域中使负极集流体504露出的例子,但是突片区域282也可以在其一部分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505。
注意,虽然图12A示出正极503的端部与负极506的端部大致对齐的例子,但是正极503也可以具有位于负极506的端部的外侧的部分。
在电池单元500中,负极506的不与正极503重叠的区域的面积越小越好。
图13A示出负极506的端部位于正极503的内侧的例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负极506整体与正极503重叠,或者可以减少负极506的不与正极503重叠的区域的面积。
另外,在电池单元500中,正极503的面积和负极506的面积优选大致相同。例如,隔着隔离体507相对的正极503的面积和负极506的面积优选大致相同。例如,隔着隔离体507相对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02的面积和负极活性物质层505的面积优选大致相同。
例如,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正极503的隔离体507一侧的面的面积和负极506的隔离体507一侧的面的面积优选大致相同。通过使正极503的负极506一侧的面的面积与负极506的正极503一侧的面的面积大致相同,可以减少负极506的不与正极503重叠的区域(或者,理想的是消除该区域),可以降低电池单元500的不可逆容量,所以是优选的。或者,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层502的隔离体507一侧的面的面积和负极活性物质层505的隔离体507一侧的面的面积优选大致相同。
另外,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正极503的端部与负极506的端部优选大致对齐。此外,正极活性物质层502的端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505的端部优选大致对齐。
此外,图13B示出正极503的端部位于负极506的内侧的例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正极503整体与负极506重叠,或者可以减少正极503的不与负极506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如果负极506的端部位于正极503的端部的内侧,则有时电流集中在负极506的端部。例如,如果电流集中在负极506的一部分,则有时锂析出在负极506上。通过减少正极503的不与负极506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可以抑制电流集中在负极506的一部分。由此,例如可以抑制锂析出在负极506上,所以是优选的。
如图12A所示,正极导线510优选与正极503电连接。同样地,负极导线511优选与负极506电连接。正极导线510及负极导线511露出到外包装体509的外侧,并用作与外部电接触的端子。
正极集流体501及负极集流体504也可以兼作与外部电连接的端子。此时,也可以不使用电极导线而将正极集流体501及负极集流体504以其一部分露出到外包装体509的外侧的方式配置。
在图12A中,将正极导线510及负极导线511配置在电池单元500的同一边上,但是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正极导线510及负极导线511配置在电池单元500的不同的边上。如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池单元中,可以自由地配置电极导线,因此其设计自由度高。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蓄电装置的产品的设计自由度。另外,可以提高使用蓄电装置的产品的生产率。
以下,对电池单元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集流体》
作为集流体,只要是在蓄电装置中不会引起显然的化学变化而呈现高导电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不锈钢、金、铂、锌、铁、镍、铜、铝、钛、钽、锰等金属、这些金属的合金或烧结的碳等。此外,也可以使用由碳、镍或钛等覆盖铜或不锈钢。另外,也可以使用添加有硅、钛、钕、钪、钼等提高耐热性的元素的铝合金。另外,也可以使用与硅起反应而形成硅化物的金属元素形成集流体。作为与硅起反应而形成硅化物的金属元素,有锆、钛、铪、钒、铌、钽、铬、钼、钨、钴、镍等。
在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或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上,有时产生与电解液的不可逆反应。因此,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的与电解液的反应性优选低。例如,通过将不锈钢等用于正极集流体或负极集流体,有时可以进一步降低与电解液的反应性,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作为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都可以适当地采用包括箔状、板状(薄片状)、网状、圆柱状、线圈状、冲孔金属网状、拉制金属网状、多孔状及无纺布状的各种各样的形状。还有,为了提高与活性物质层的紧密性,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也可以在其表面具有微小的凹凸。另外,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优选具有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厚度。
另外,也可以在集流体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底涂层。在此,底涂层是指如下膜:用来降低集流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的接触电阻或者用来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紧密性的覆盖层。此外,底涂层不一定必须形成在集流体的整个面上,而也可以为岛状(部分地形成)。另外,底涂层也可以作为活性物质而具有容量。作为底涂层例如可以使用碳材料。作为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乙炔黑等碳黑、碳纳米管、石墨等。另外,作为底涂层,也可以使用金属层、包含碳及高分子的层、以及包含金属及高分子的层。
《活性物质层》
活性物质层包含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只是指与用作载流子的离子的嵌入及脱嵌有关的物质,在本说明书等中,将含有活性物质的层称为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除了活性物质之外还可以包含导电助剂及粘结剂。
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一种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一种以上的负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在蓄电装置的电池反应中起中心作用,进行载流子离子的释放及吸收。为了延长蓄电装置的寿命,活性物质优选为涉及电池反应的不可逆反应的容量较小且充放电效率高的材料。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其中锂离子等载流子离子能够嵌入及脱嵌的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举出具有橄榄石型结晶结构、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尖晶石型结晶结构、NASICON型结晶结构的材料等。
例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可以使用LiFeO2、LiCoO2、LiNiO2、LiMn2O4、V2O5、Cr2O5、MnO2等化合物。
作为具有橄榄石型结晶结构的材料,可以举出含锂复合磷酸盐(通式LiMPO4(M是Fe(II)、Mn(II)、Co(II)、Ni(II)中的一种以上))。作为通式LiMPO4的典型例子,可以举出LiFePO4、LiNiPO4、LiCoPO4、LiMnPO4、LiFeaNibPO4、LiFeaCobPO4、LiFeaMnbPO4、LiNiaCobPO4、LiNiaMnbPO4(a+b为1以下,0<a<1,0<b<1)、LiFecNidCoePO4、LiFecNidMnePO4、LiNicCodMnePO4(c+d+e为1以下,0<c<1,0<d<1,0<e<1)、LiFefNigCohMniPO4(f+g+h+i为1以下,0<f<1,0<g<1,0<h<1,0<i<1)等化合物。
例如,磷酸铁锂(LiFePO4)均匀地满足正极活性物质被要求的条件诸如安全性、稳定性、高容量密度、高电位、初期氧化(充电)时能够抽出的锂离子的存在等,所以是优选的。
通过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LiFePO4,可以实现对过充电等外部负荷也稳定的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因此,例如这种蓄电装置特别适合于用于携带的便携式设备或带在身上的可穿戴设备等的蓄电装置。
作为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的材料,例如有:钴酸锂(LiCoO2);LiNiO2;LiMnO2;Li2MnO3;LiNi0.8Co0.2O2等NiCo类(通式为LiNixCo1-xO2(0<x<1));LiNi0.5Mn0.5O2等NiMn类(通式为LiNixMn1-xO2(0<x<1));以及LiNi1/3Mn1/3Co1/3O2等NiMnCo类(也称为NMC。通式为LiNixMnyCo1-x-yO2(x>0,y>0,x+y<1))。此外,也可以举出Li(Ni0.8Co0.15Al0.05)O2、Li2MnO3-LiMO2(M是Co、Ni、Mn)等。
特别是,LiCoO2具有容量大、与LiNiO2相比在大气中稳定以及与LiNiO2相比热稳定等优点,所以是优选的。
作为具有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LiMn2O4、Li1+xMn2-xO4(0<x<2)、LiMn2-xAlxO4(0<x<2)、LiMn1.5Ni0.5O4等。
当对LiMn2O4等含有锰的具有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材料混合少量镍酸锂(LiNiO2或LiNi1-xMxO2(0<x<1)(M=Co、Al等))时,具有抑制锰的溶出或电解液的分解等优点,所以是优选的。
或者,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以通式Li(2-j)MSiO4(M为Fe(II)、Mn(II)、Co(II)和Ni(II)中的一个以上,0≤j≤2)等含锂复合硅酸盐。作为通式Li(2-j)MSiO4的典型例子,可以举出Li(2-j)FeSiO4、Li(2-j)NiSiO4、Li(2-j)CoSiO4、Li(2-j)MnSiO4、Li(2-j)FekNilSiO4、Li(2-j)FekColSiO4、Li(2-j)FekMnlSiO4、Li(2-j)NikColSiO4、Li(2-j)NikMnlSiO4(k+l为1以下,0<k<1,0<l<1)、Li(2-j)FemNinCoqSiO4、Li(2-j)FemNinMnqSiO4、Li(2-j)NimConMnqSiO4(m+n+q为1以下,0<m<1,0<n<1,0<q<1)、Li(2-j)FerNisCotMnuSiO4(r+s+t+u为1以下,0<r<1,0<s<1,0<t<1,0<u<1)等化合物。
此外,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以通式AxM2(XO4)3(A=Li、Na、Mg,M=Fe、Mn、Ti、V、Nb、Al,X=S、P、Mo、W、As、Si)表示的NASICON型化合物。作为NASICON型化合物,可以举出Fe2(MnO4)3、Fe2(SO4)3、Li3Fe2(PO4)3等。
此外,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以通式Li2MPO4F、Li2MP2O7、Li5MO4(M=Fe、Mn)表示的化合物;FeF3等钙钛矿氟化物;TiS2、MoS2等金属硫族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LiMVO4(M=Mn、Co、Ni)等具有反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材料;钒氧化物类(V2O5、V6O13、LiV3O8等);锰氧化物;以及有机硫化合物等材料。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使用组合多个上述材料而成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组合多个上述材料而成的固溶体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使用LiCo1/3Mn1/3Ni1/3O2和Li2MnO3的固溶体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另外,当载流子离子是锂离子之外的碱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时,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在上述锂化合物、含锂复合磷酸盐及含锂复合硅酸盐中,使用用碱金属(例如,钠、钾等)、碱土金属(例如,钙、锶、钡、铍、镁等)等的载流子取代锂的化合物。
正极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优选为5nm以上且100μm以下。
例如,当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橄榄石结构的含锂复合磷酸盐时,锂的扩散路径为一次元,所以锂的扩散速率慢。因此,当使用橄榄石结构的含锂复合磷酸盐时,为了提高充放电的速率,优选将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例如设定为5nm以上且1μm以下。或者,优选将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设定为10m2/g以上且50m2/g以下。
例如与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的活性物质等相比,具有橄榄石结构的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时的结构变化极少,结晶结构稳定,因此对过充电等工作稳定,所以在使用具有橄榄石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时可以实现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使用碳类材料、合金类材料等。
作为碳类材料,有石墨、易石墨化碳(graphitizing carbon)(软碳)、难石墨化碳(non-graphitizing carbon)(硬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黑等。作为石墨,有中间相碳微球(MCMB)、焦炭类人造石墨(coke-based artificial graphite)、沥青类人造石墨(pitch-based artificial graphite)等人造石墨、球状化天然石墨等天然石墨。另外,作为石墨形状有鳞片状及球状等。
作为石墨,当锂离子嵌入在石墨中时(在锂-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生成时),其示出与锂金属相同程度的低电位(0.1以上且0.3V以下vs.Li/Li+)。由此,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示出高工作电压。再者,石墨具有如下优点:每单位体积的容量较大;体积膨胀小;便宜;与锂金属相比安全性高等,所以是优选的。
在载流子离子为锂离子的情况下,作为合金类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包含Mg、Ca、Ga、Si、Al、Ge、Sn、Pb、As、Sb、Bi、Ag、Au、Zn、Cd、Hg和In等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这种元素的容量比碳大,尤其是硅的理论容量大,为4200mAh/g,由此可以增大蓄电装置的容量。作为使用这种元素的合金类材料(化合物系材料),例如有Mg2Si、Mg2Ge、Mg2Sn、SnS2、V2Sn3、FeSn2、CoSn2、Ni3Sn2、Cu6Sn5、Ag3Sn、Ag3Sb、Ni2MnSb、CeSb3、LaSn3、La3Co2Sn7、CoSb3、InSb、SbSn等。
此外,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氧化物诸如SiO、SnO、SnO2、二氧化钛(TiO2)、锂钛氧化物(Li4Ti5O12)、锂-石墨层间化合物(LixC6)、五氧化铌(Nb2O5)、氧化钨(WO2)、氧化钼(MoO2)等。在此,SiO是包含硅和氧的化合物,在硅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硅:氧=α:β的情况下,α优选具有β的近似值。在此,“具有近似值”例如是指α与β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β的值的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的情况。
此外,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包含锂和过渡金属的氮化物的具有Li3N型结构的Li3-xMxN(M为Co、Ni或Cu)。例如,Li2.6Co0.4N3示出大的充放电容量(900mAh/g、1890mAh/cm3),所以是优选的。
当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锂和过渡金属的氮化物时,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包含有锂离子,因此可以将其与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不包含锂离子的V2O5、Cr3O8等材料组合。注意,当将含有锂离子的材料用于正极活性物质时,通过预先使包含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锂离子脱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使用包含锂和过渡金属的氮化物。
此外,也可以将引起转化反应的材料用于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将氧化钴(CoO)、氧化镍(NiO)、氧化铁(FeO)等不与锂起合金化反应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于负极活性物质。作为引起转化反应的材料,还可以举出Fe2O3、CuO、Cu2O、RuO2、Cr2O3等氧化物、CoS0.89、NiS、CuS等硫化物、Zn3N2、Cu3N、Ge3N4等氮化物、NiP2、FeP2、CoP3等磷化物、FeF3、BiF3等氟化物。
负极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优选为5nm以上且100μm以下。
正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也可以包含导电助剂。
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以使用碳材料、金属材料或导电性陶瓷材料等。此外,作为导电助剂,也可以使用纤维状的材料。相对于活性物质层总重量的导电助剂含量优选为1wt%以上且10wt%以下,更优选为1wt%以上且5wt%以下。
由于导电助剂,而在电极中可以形成导电网络。由于导电助剂,可以维持负极活性物质彼此之间的导电路径。通过对活性物质添加导电助剂,可以实现具有高电导性的活性物质层。
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以使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人造石墨、碳纤维等。作为碳纤维,例如可以使用中间相沥青类碳纤维、各向同性沥青类碳纤维等碳纤维。作为碳纤维,可以使用碳纳米纤维或碳纳米管等。例如,可以通过气相生长等制造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以使用碳黑(乙炔黑(AB)等)、石墨(黑铅)粒子、石墨烯或富勒烯等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铜、镍、铝、银、金等的金属粉末或金属纤维、或者导电性陶瓷材料等。
薄片状的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等良好的电特性、以及良好的柔软性及机械强度等物理特性。因此,通过将石墨烯用作导电助剂可以增高活性物质彼此之间或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电导率。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石墨烯包括单层石墨烯或2层以上且100层以下的多层石墨烯。单层石墨烯是指具有π键合的一原子层的碳分子的薄片。另外,氧化石墨烯是指上述石墨烯被氧化而成的化合物。
石墨烯能够实现接触电阻低的面接触,并且石墨烯即使厚度薄也具有非常高的导电性,且即使量少也可以在活性物质层中高效地形成传导通路。
在使用平均粒径小的活性物质,例如使用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活性物质时,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大,所以需要更多的连接活性物质彼此之间的传导通路。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导电性非常高且即使是少量也可以高效地形成传导通路的石墨烯。
正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也可以包含粘结剂。
在本说明书中,粘结剂具有使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粘结或粘合的功能和使活性物质层与集流体粘结或粘合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在电极或电池的制造中,粘结剂的状态有时发生变化。例如,粘结剂有时处于液体、固体和凝胶等中的至少一个状态。另外,在电极或电池的制造中,粘结剂有时从单体变化到聚合物。
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水溶性高分子。作为水溶性高分子,例如也可以使用多糖类等。作为多糖类,可以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再生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或淀粉等。
此外,作为粘结剂可以使用丁苯橡胶(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橡胶(styrene-isoprene-styrene rubbe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butadienerubber)、氟橡胶、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dienecopolymer)等橡胶材料。可以组合这些橡胶材料与上述水溶性高分子而使用。这些橡胶材料由于具有橡胶弹性而容易伸缩,因此可以得到能够耐受应力的可靠性高的电极,该应力是因充放电而发生的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或电极的弯曲等所导致的。另一方面,这些橡胶材料有时具有疏水基而不容易溶解于水。在此情况下,因为粒子在不溶解的状态下分散在水溶液中,所以有时难以将包含用于形成活性物质层的溶剂的组成物(也称为电极粘结剂组成物)的粘度提高到适合于涂敷的粘度。此时通过使用粘度调节功能高的水溶性高分子,例如是多糖类,既可以适当地提高溶液的粘度,又可以使水溶性高分子与橡胶材料均匀地分散。由此,可以得到均匀性高的良好的电极(例如,电极厚度或电极电阻的均匀性高的电极)。
作为粘结剂,可以使用PVdF、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PVA)、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异丁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丙烯腈(PAN)、聚氯乙烯、三元乙丙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硝酸纤维素等材料。
作为粘结剂,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
活性物质层总重量中的粘结剂含量优选为1wt%以上且10wt%以下,更优选为2wt%以上且8w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wt%以上且5wt%以下。
《电解液》
作为电解液508的溶剂,优选使用非质子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以任意组合及比率使用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丁烯酯、碳酸氯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VC)、γ-丁内酯、γ-戊内酯、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丁酸甲酯、1,3-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二乙醚、甲基二甘醇二甲醚(methyl diglyme)、乙腈、苯腈、四氢呋喃、环丁砜、磺内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通过作为电解液的溶剂使用一种或多种具有阻燃性及难挥发性的离子液体(室温熔融盐),即使因蓄电装置的内部短路或过充电等而使内部温度上升也可以防止蓄电装置的破裂或起火等。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及阴离子,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离子液体包括有机阳离子及阴离子。作为用于电解液的有机阳离子可以举出:季铵阳离子、叔锍阳离子及季鏻阳离子等脂肪族鎓阳离子;以及咪唑鎓阳离子及吡啶鎓阳离子等芳香族阳离子。作为用于电解液的阴离子,可以举出一价酰胺类阴离子、一价甲基化物类阴离子、氟磺酸阴离子、全氟烷基磺酸阴离子、四氟硼酸盐阴离子、全氟烷基硼酸盐阴离子、六氟磷酸盐阴离子及全氟烷基磷酸盐阴离子等。
此外,作为溶解于上述溶剂的电解质,当将锂离子用于载流子时,例如可以以任意组合及比率使用LiPF6、LiClO4、LiAsF6、LiBF4、LiAlCl4、LiSCN、LiBr、LiI、Li2SO4、Li2B10Cl10、Li2B12Cl12、LiCF3SO3、LiC4F9SO3、LiC(CF3SO2)3、LiC(C2F5SO2)3、LiN(FSO2)2、LiN(CF3SO2)2、LiN(C4F9SO2)(CF3SO2)、LiN(C2F5SO2)2等锂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用于蓄电装置的电解液,优选使用粒状的尘埃或电解液的构成元素以外的元素(以下,简单地称为“杂质”)的含量少的高纯度化的电解液。具体而言,杂质的相对于电解液的重量比为1%以下,优选为0.1%以下,更优选为0.01%以下。
也可以对电解液添加碳酸亚乙烯酯(VC)、丙烷磺内酯(PS)、叔丁基苯(TBB)、氟代碳酸乙烯酯(FEC)、LiBOB等添加剂。可以将添加剂的浓度设定为溶剂整体的0.1wt%以上且5wt%以下。
另外,也可以使用由电解液使聚合物膨胀而成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作为聚合物,例如可以使用聚环氧乙烷(PEO)等具有聚环氧烷结构的聚合物、PVdF、聚丙烯腈及包含它们的共聚物等。例如,可以使用PVdF和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的PVdF-HFP。聚合物也可以具有多孔形状。
另外,也可以对电解液添加聚合引发剂及交联剂而使电解液凝胶化。例如,对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引入聚合官能团,使用聚合引发剂使它们聚合,由此使离子液体本身聚合。并且,也可以使用交联剂使被聚合的离子液体凝胶化。
也可以组合使用电解液与包含硫化物类或氧化物类等无机物材料的固体电解质或包含PEO(聚环氧乙烷)类等高分子材料的固体电解质。例如,也可以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在组合使用固体电解质和电解液时,有时不需要隔离体或间隔物。
此外,当作为电解液的溶剂使用凝胶化的高分子材料时,抗漏液性等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实现蓄电装置的薄型化及轻量化。例如可以使用聚环氧乙烷类聚合物、聚丙烯腈类聚合物、聚偏氟乙烯类聚合物、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另外,优选使用可以以常温(例如为25℃)使电解液凝胶化的聚合物。此外,也可以使用硅酮胶等。注意,在本说明书等中,例如聚偏氟乙烯类聚合物(PVdF)是指包含聚偏氟乙烯的聚合物,并包括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
另外,通过利用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可以对上述聚合物进行定性分析。例如,聚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在通过FT-IR获得的光谱中具有来源于C-F键合的吸收峰值。此外,聚丙烯腈类聚合物在通过FT-IR获得的光谱中具有来源于C≡N键合的吸收峰值。
《隔离体》
作为隔离体507,可以使用纸、无纺布、玻璃纤维、陶瓷、或者合成纤维如尼龙(聚酰胺)、维尼纶(聚乙烯醇类纤维)、聚酯、丙烯酸、聚烯烃、聚氨酯等。隔离体507也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
更具体而言,作为隔离体507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选自氟化类聚合物、聚醚如聚环氧乙烷及聚环氧丙烷等、聚烯烃如聚乙烯及聚丙烯等、聚丙烯腈、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腈(polymethacrylonitrile)、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亚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氨酯类高分子、聚苯硫醚及上述物质的衍生物;纤维素;纸;无纺布;以及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外包装体》
在外包装体509中,优选与电解液508接触的面,即内侧的面不与电解液508起明显的反应。当水分从电池单元500的外部进入电池单元500中时,电解液508的成分等会与水起反应。因此,外包装体509优选具有低水分透过性。
作为外包装体509,例如可以使用如下三层结构的膜:在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离聚物、聚酰胺等的膜上设置铝、不锈钢、铜、镍等柔性高的金属薄膜,并且在该金属薄膜上作为外包装体的外表面设置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等绝缘性合成树脂膜。通过采用上述三层结构,可以遮断电解液或气体的透过,同时确保绝缘性并具有耐电解液性。可以通过将外包装体折叠向内侧并重叠或者通过以两个外包装体的里面互相相对的方式重叠并进行加热,里面的材料溶解而焊接两个外包装体,由此可以形成密封结构。
通过使用具有柔性的外包装体509,电池单元500可以具有柔性。当电池单元具有柔性时,可以将其安装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柔性的蓄电装置或电子设备,而可以伴随蓄电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变形而使电池单元500弯曲。
〈结构实例2〉
图16A示出二次电池200的透视图,图16B示出二次电池200的俯视图。
图17A示出沿图16B中的点划线C1-C2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图17B示出沿图16B中的点划线C3-C4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注意,为了明确起见,图17A和图17B摘要示出一部分的构成要素。
二次电池200包括正极211、负极215及隔离体203。二次电池200还包括正极导线221、负极导线225及外包装体207。
正极211及负极215都包括集流体及活性物质层。正极211及负极215以隔着隔离体203使活性物质层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在二次电池200所包括的电极(正极211及负极215)中,优选的是,位于弯曲的外径一侧的电极比位于内径一侧的电极在弯曲方向上长。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以某个曲率使二次电池200弯曲时,可以对齐正极211的端部和负极215的端部。就是说,可以使正极211所具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整个区域以负极215所具有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方式配置。由此,正极211所具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无浪费地贡献于电池反应。由此,可以增大二次电池200的每单位体积的容量。该结构在二次电池200的曲率被固定的情况下使用二次电池200时特别有效。
正极导线221与多个正极211电连接。负极导线225与多个负极215电连接。正极导线221及负极导线225都包括密封层220。
外包装体207覆盖多个正极211、多个负极215及多个隔离体203。二次电池200在被外包装体207覆盖的区域中具有电解液(未图示)。通过粘合外包装体207的三个边密封二次电池200。
在图17A和图17B中示出使用多个长方形的隔离体203且一对正极211和负极215都夹住一个隔离体203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一个薄片状的隔离体曲折(也可以称为波纹管状)或卷绕而使隔离体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
例如,图19A至图19D示出二次电池200的制造方法。图18示出使用上述制造方法时的沿图16B中的点划线C1-C2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
首先,在隔离体203上设置负极215(图19A)。此时,以负极215所包括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体203重叠的方式设置负极215。
接着,使隔离体203折叠且将该隔离体203重叠在负极215上。然后,将正极211重叠在隔离体203上(图19B)。此时,以正极211所包括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体203及负极活性物质层重叠的方式设置正极211。另外,当使用在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时,设置正极211及负极215,以便使该正极21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该负极215负极活性物质层隔着隔离体203彼此相对。
在将聚丙烯等能够进行热熔接的材料用于隔离体203的情况下,通过将隔离体203彼此重叠的区域热熔接,然后将另一个电极重叠在隔离体203上,可以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电极体错开。具体而言,优选将不与负极215或正极211重叠且隔离体203彼此重叠的区域,例如以图19B的区域203a所示的区域热熔接。
通过反复上述工序,如图19C所示那样,可以以夹着隔离体203的方式将正极211与负极215层叠。
注意,也可以将多个负极215与多个正极211交替夹在预先反复折叠好的隔离体203之间的空间来设置。
接着,如图19C所示,利用隔离体203覆盖多个正极211及多个负极215。
再者,如图19D所示,通过将隔离体203彼此重叠的区域,例如图19D所示的区域203b热熔接,利用隔离体203将多个正极211及多个负极215覆盖并捆扎在一起。
另外,也可以使用捆扎材料将多个正极211、多个负极215及隔离体203捆扎在一起。
因为通过上述步骤将正极211及负极215重叠,所以一个隔离体203包括被夹在正极211和负极215之间的区域以及被设置为覆盖多个正极211和多个负极215的区域。
换言之,图18和图19D所示的二次电池200所包括的隔离体203是其一部分被折叠的一个隔离体。在隔离体203被折叠的区域中夹有多个正极211以及多个负极215。
〈结构实例3〉
图20A示出二次电池250的透视图,图20B示出二次电池250的俯视图。另外,图20C1示出第一电极组装体230的截面图,图20C2示出第二电极组装体231的截面图。
二次电池250包括第一电极组装体230、第二电极组装体231及隔离体203。二次电池250还包括正极导线221、负极导线225及外包装体207。
如图20C1所示,在第一电极组装体230中,依次层叠有正极211a、隔离体203、负极215a、隔离体203及正极211a。正极211a及负极215a都在集流体的两个表面上包括活性物质层。
如图20C2所示,在第二电极组装体231中,依次层叠有负极215a、隔离体203、正极211a、隔离体203及负极215a。正极211a及负极215a都在集流体的两个表面上包括活性物质层。
换言之,在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及第二电极组装体231中,正极及负极以活性物质层隔着隔离体203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正极导线221与多个正极211电连接。负极导线225与多个负极215电连接。正极导线221及负极导线225都包括密封层220。
图21示出沿图20B中的点划线C3-C4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注意,为了明确起见,图21摘要示出一部分的构成要素。
如图21所示,二次电池250具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及多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被卷绕的隔离体203覆盖的结构。
外包装体207覆盖多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多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及隔离体203。二次电池200在被外包装体207覆盖的区域中具有电解液(未图示)。通过粘合外包装体207的三个边密封二次电池200。
例如,图22A至图22D示出二次电池250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隔离体203上设置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图22A)。
接着,使隔离体203折叠且将隔离体203重叠在第一电极组装体230上。然后,将两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隔着隔离体203重叠于第一电极组装体230之上下(图22B)。
接着,使隔离体203覆盖两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地卷绕。再者,将两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隔着隔离体203重叠于两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之上下(图22C)。
接着,使隔离体203覆盖两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地卷绕(图22D)。
因为通过上述工序将多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及多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重叠,所以这些电极组装体被设置在被卷绕为螺旋状的隔离体203之间。
另外,优选的是,在设置在最外侧的电极的外侧不包括活性物质层。
此外,虽然在图20C1及图20C2中示出了电极组装体包括三个电极和两个隔离体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而也可以包括四个以上的电极和三个以上的隔离体。通过增加电极的个数,可以进一步增加二次电池250的容量。另外,也可以包括两个电极和一个隔离体。当电极的个数较少时,可以制造对弯曲的耐受性更高的二次电池。此外,虽然在图21中示出了二次电池250包括三个第一电极组装体230和两个第二电极组装体231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而也可以包括更多的电极组装体。通过增加电极组装体的个数,可以进一步增加二次电池250的容量。此外,二次电池250所包括的电极组装体的个数也可以更少。当电极组装体的个数较少时,也可以制造对弯曲的耐受性更高的二次电池。
另外,图23示出沿图20B中的点划线C3-C4所示的部分的截面图的其他例子。如图23所示,也可以通过将隔离体203折叠为波纹管状而在第一电极组装体230与第二电极组装体231之间配置隔离体203。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将说明可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发光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主要例示出使用有机EL元件的发光装置,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
<结构实例1>
图24A示出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4B示出沿着图24A中的点划线D1-D2间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结构实例1所示的发光装置为采用滤色片方式的顶部发射型发光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例如可以采用:用R(红色)、G(绿色)、B(蓝色)这三种颜色的子像素表示一个颜色的结构;用R、G、B、W(白色)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表示一个颜色的结构;或者用R、G、B、Y(黄色)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表示一个颜色的结构等。对颜色要素没有特别的限制,也可以使用RGBWY以外的颜色,例如可以使用青色(cyan)或品红色(magenta)等。
图24A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804、驱动电路部806以及FPC808。
图24B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多个晶体管、导电层857、绝缘层815、绝缘层817、多个发光元件、绝缘层821、粘合层822、着色层845、遮光层847、绝缘层715、粘合层713及柔性衬底711。粘合层822、绝缘层715、粘合层713及柔性衬底711使可见光透过。包括在发光部804及驱动电路部806中的发光元件及晶体管由柔性衬底701、柔性衬底711以及粘合层822密封。
在发光部804中,在柔性衬底701上隔着粘合层703及绝缘层705设置有晶体管820及发光元件830。发光元件830包括绝缘层817上的下部电极831、下部电极831上的EL层833以及EL层833上的上部电极835。下部电极831与晶体管820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电连接。下部电极831的端部由绝缘层821覆盖。下部电极831优选反射可见光。上部电极835使可见光透过。
此外,发光部804包括与发光元件830重叠的着色层845及与绝缘层821重叠的遮光层847。在发光元件830与着色层845之间填充有粘合层822。
绝缘层815具有抑制杂质扩散到构成晶体管的半导体中的效果。另外,为了减少起因于晶体管的表面凹凸,作为绝缘层817优选选择具有平坦化功能的绝缘层。在作为绝缘层817使用有机材料的情况下,有水分等杂质从发光装置的外部经过露出在发光装置的端部的绝缘层817侵入晶体管或发光元件830等的担忧。因杂质的侵入而使晶体管或发光元件830劣化,由此导致发光装置的劣化。因此,如图24B等所示,优选通过在绝缘层817中设置到达无机膜(在此,绝缘层815)的开口,使发光装置具有即使水分等杂质从发光装置的外部侵入也不容易到达晶体管或发光元件830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以不位于发光装置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绝缘层817。
在驱动电路部806中,在柔性衬底701上隔着粘合层703及绝缘层705设置有多个晶体管。图24B示出驱动电路部806所包括的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
使用粘合层703贴合绝缘层705与柔性衬底701。另外,使用粘合层713贴合绝缘层715与柔性衬底711。通过作为绝缘层705和绝缘层715中的至少一个使用防潮性高的膜,可以抑制水等杂质进入发光元件830或晶体管820,因此可以提高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所以是优选的。
导电层857与将来自外部的信号或电位传达给驱动电路部806的外部输入端子电连接。在此,示出作为外部输入端子设置FPC808的例子。为了防止工序数的增加,导电层857优选以与用于发光部或驱动电路部的电极或布线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工序制造。在此,示出以与构成晶体管820的电极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工序制造导电层857的例子。
在图24B所示的发光装置中,FPC808位于柔性衬底711上。连接体825通过设置于柔性衬底711、粘合层713、绝缘层715、粘合层822、绝缘层817及绝缘层815中的开口与导电层857连接。另外,连接体825连接于FPC808。FPC808与导电层857通过连接体825电连接。在导电层857与柔性衬底711重叠的情况下,通过对柔性衬底711进行开口(或者使用具有开口部的衬底),可以电连接导电层857、连接体825及FPC808。
示出图24A和图24B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变形例子。图25A示出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5B示出图25A中的点划线D3-D4间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图26A示出沿图25A中的点划线D5-D6间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
图25A和图25B所示的发光装置是柔性衬底701与柔性衬底711具有不同尺寸的例子。FPC808位于绝缘层715上,不重叠于柔性衬底711。连接体825通过设置于绝缘层715、粘合层822、绝缘层817及绝缘层815中的开口与导电层857连接。因为不需要在柔性衬底711中设置开口,所以对柔性衬底711的材料没有限制。
另外,使用气体阻挡性或防潮性低的有机树脂形成的绝缘层优选不露出到发光装置的端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杂质从发光装置的侧面侵入。例如,如图25B及图26A所示,也可以在发光装置的端部不设置绝缘层817。
另外,图26B示出发光部804的变形例子。
图26B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绝缘层817a及绝缘层817b,在绝缘层817a上包括导电层856。晶体管820的源电极或漏电极与发光元件830的下部电极通过导电层856电连接。
图26B所示的发光装置在绝缘层821上包括间隔物823。通过设置间隔物823,可以调整柔性衬底701与柔性衬底711之间的间隔。
图26B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覆盖着色层845及遮光层847的保护层849。在发光元件830与保护层849之间填充有粘合层822。
此外,图26C示出发光元件830的变形例子。
另外,如图26C所示,发光元件830也可以在下部电极831与EL层833之间包括光学调整层832。作为光学调整层832优选使用透光导电性材料。由于滤色片(着色层)与微腔结构(光学调整层)的组合,所以能够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装置提取色纯度高的光。使光学调整层的厚度根据各子像素的发光颜色变化。
<结构实例2>
图26D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导电层814、导电层857a、导电层857b、发光元件830、绝缘层821、粘合层713以及柔性衬底711。
导电层857a及导电层857b是发光装置的外部连接电极,可以与FPC等电连接。
发光元件830包括下部电极831、EL层833以及上部电极835。下部电极831的端部由绝缘层821覆盖。发光元件830可以采用底部发射结构、顶部发射结构或双发射结构。提取光一侧的电极、衬底、绝缘层等分别使可见光透过。导电层814与下部电极831电连接。
在提取光一侧的衬底中,作为光提取结构可以具有半球透镜、微透镜阵列、具有凹凸结构的薄膜或光扩散薄膜等。例如,通过使用具有与该衬底、该透镜或该薄膜相同程度的折射率的粘合剂等将上述透镜或上述薄膜粘合在树脂衬底上,可以形成具有光提取结构的衬底。
虽然导电层814不一定必须设置,但因为导电层814可以抑制起因于下部电极831的电阻的电压下降,所以优选设置。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以在绝缘层821、EL层833或上部电极835上等设置与上部电极835电连接的导电层。
导电层814可以通过使用选自铜、钛、钽、钨、钼、铬、钕、钪、镍和铝中的材料或以这些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等,以单层或叠层形成。可以将导电层814的厚度例如设定为0.1μm以上且3μm以下,优选为0.1μm以上且0.5μm以下。
<结构实例3>
图25A示出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7A示出沿着图25A中的点划线D3-D4间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结构实例3所示的发光装置为采用滤色片方式的底部发射型发光装置。
图27A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多个晶体管、导电层857、绝缘层815、着色层845、绝缘层817a、绝缘层817b、导电层856、多个发光元件、绝缘层821、粘合层713及柔性衬底711。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绝缘层815、绝缘层817a及绝缘层817b使可见光透过。
在发光部804中,在柔性衬底701上隔着粘合层703及绝缘层705设置有晶体管820、晶体管824及发光元件830。发光元件830包括绝缘层817b上的下部电极831、下部电极831上的EL层833以及EL层833上的上部电极835。下部电极831与晶体管820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电连接。下部电极831的端部由绝缘层821覆盖。上部电极835优选反射可见光。下部电极831使可见光透过。对设置与发光元件830重叠的着色层845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设置在绝缘层817a与绝缘层817b之间或绝缘层815与绝缘层817a之间等。
在驱动电路部806中,在柔性衬底701上隔着粘合层703及绝缘层705设置有多个晶体管。图27A示出驱动电路部806所包括的多个晶体管中的两个。
使用粘合层703贴合绝缘层705与柔性衬底701。通过作为绝缘层705使用防潮性高的膜,可以抑制水等杂质进入发光元件830、晶体管820或晶体管824,因此可以提高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所以是优选的。
导电层857与将来自外部的信号或电位传达给驱动电路部806的外部输入端子电连接。在此,示出作为外部输入端子设置FPC808的例子。在此,示出以与导电层856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工序制造导电层857的例子。
<结构实例4>
图25A示出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7B示出沿着图25A中的点划线D3-D4间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结构实例4所示的发光装置为采用分别涂色方式的顶部发射型发光装置。
图27B所示的发光装置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多个晶体管、导电层857、绝缘层815、绝缘层817、多个发光元件、绝缘层821、间隔物823、粘合层713及柔性衬底711。粘合层713及柔性衬底711使可见光透过。
在图27B所示的发光装置中,连接体825位于绝缘层815上。连接体825通过设置于绝缘层815中的开口与导电层857连接。另外,连接体825连接于FPC808。FPC808与导电层857通过连接体825电连接。
<材料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说明可用于发光装置的材料等。注意,有时省略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前面已说明的构成要素。
作为衬底,可以使用玻璃、石英、有机树脂、金属、合金、半导体等材料。提取发光元件的光一侧的衬底使用使该光透过的材料。
尤其是,优选使用柔性衬底。例如,可以使用有机树脂或其厚度为允许具有柔性的厚度的玻璃、金属或合金。例如,柔性衬底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且25μm以下。
由于有机树脂的比重小于玻璃,因此通过作为柔性衬底使用有机树脂,与作为柔性衬底使用玻璃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发光装置的重量更轻,所以是优选的。
衬底优选使用韧性高的材料。由此,能够实现耐冲击性高的不易损坏的发光装置。例如,通过使用有机树脂衬底、厚度薄的金属衬底或合金衬底,与使用玻璃衬底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量且不易损坏的发光装置。
由于金属材料以及合金材料的导热性高,并且容易将热传导到衬底整体,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装置的局部的温度上升,所以是优选的。使用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的衬底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对于构成金属衬底或合金衬底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优选使用铝、铜、镍、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的合金等。作为构成半导体衬底的材料,可以举出硅等。
另外,当作为衬底使用热辐射率高的材料时,能够抑制发光装置的表面温度上升,从而能够抑制发光装置的损坏或可靠性的下降。例如,衬底也可以采用金属衬底与热辐射率高的层(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氧化物或陶瓷材料)的叠层结构。
作为具有柔性以及透光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材料:聚酯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丙烯腈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醚砜(PES)树脂、聚酰胺树脂(尼龙、芳族聚酰胺等)、聚环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等。尤其优选使用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例如优选使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PET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将树脂浸渗于纤维体中的衬底(也称为预浸料)或将无机填料混合到有机树脂中来降低线膨胀系数的衬底。
柔性衬底可以是叠层结构,其中层叠使用上述材料的层与保护装置的表面免受损伤等的硬涂层(例如,氮化硅层等)或能够分散压力的材料的层(例如,芳族聚酰胺树脂层等)等。
柔性衬底也可以为多个层的层叠。特别是,通过采用具有玻璃层的结构,可以提高对水或氧的阻挡性而提供可靠性高的发光装置。
例如,可以使用从离发光元件近的一侧层叠有玻璃层、粘合层及有机树脂层的柔性衬底。将该玻璃层的厚度设定为2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优选为2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这种厚度的玻璃层可以同时实现对水或氧的高阻挡性和柔性。此外,将有机树脂层的厚度设定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通过设置这种有机树脂层,可以抑制玻璃层的破裂或裂缝来提高机械强度。通过将这种玻璃材料和有机树脂的复合材料应用于衬底,可以实现可靠性极高的柔性发光装置。
作为粘合层,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光固化粘合剂、反应固化粘合剂、热固化粘合剂、厌氧粘合剂等各种固化粘合剂。此外,也可以使用粘合薄片等。
另外,在粘合层中也可以包含干燥剂。例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氧化钙或氧化钡等)那样的通过化学吸附吸附水分的物质。或者,也可以使用沸石或硅胶等通过物理吸附来吸附水分的物质。当在树脂中包含干燥剂时,能够抑制水分等杂质侵入功能元件,从而提高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所以是优选的。
此外,通过使折射率高的填料或光散射构件包含在粘合层中,可以提高发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钛、氧化钡、沸石、锆等。
作为绝缘层705及绝缘层715优选使用防潮性高的绝缘膜。或者,绝缘层705及绝缘层715优选具有防止杂质扩散到发光元件的功能。
作为防潮性高的绝缘膜,可以举出氮化硅膜、氮氧化硅膜等含有氮与硅的膜以及氮化铝膜等含有氮与铝的膜等。另外,还可以使用氧化硅膜、氧氮化硅膜、氧化铝膜等。
例如,将防潮性高的绝缘膜的水蒸气透过量设定为1×10-5[g/(m2·day)]以下,优选为1×10-6[g/(m2·day)]以下,更优选为1×10-7[g/(m2·day)]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8[g/(m2·day)]以下。
在发光装置中,绝缘层705和绝缘层715中的至少一个的绝缘层需要使发光元件的发光透过。优选绝缘层705与绝缘层715中之一的使发光元件的发光透过一侧的绝缘层的波长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中的光的平均透射率比另一个绝缘层高。
对发光装置所具有的晶体管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交错型晶体管或反交错型晶体管。此外,还可以采用顶栅型或底栅型的晶体管结构。对用于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硅、锗及有机半导体等。或者,也可以使用包含铟、镓和锌中的至少一个的氧化物半导体诸如In-Ga-Zn类金属氧化物等。
对用于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的结晶性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非晶半导体或结晶半导体(微晶半导体、多晶半导体、单晶半导体或其一部分具有结晶区域的半导体)。当使用结晶半导体时可以抑制晶体管的特性劣化,所以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作为用于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优选使用CAAC-OS(CAxis Aligned Crystalline Oxide Semiconductor:c轴取向结晶氧化物半导体)。CAAC-OS与非晶不同,缺陷能级密度低,所以能够提高晶体管的可靠性。此外,因为CAAC-OS具有观察不到晶界的特征,所以能够大面积地形成稳定且均匀的膜,并且不容易因弯曲具有柔性的发光装置时产生应力而在CAAC-OS膜中产生裂缝。
CAAC-OS是结晶的c轴在大致垂直于膜面的方向上取向的结晶氧化物半导体。还确认到氧化物半导体除了单晶结构之外还具有多种结晶结构诸如纳米尺寸的微晶集合体的nano-crystal(nc:纳米晶)结构等。CAAC-OS的结晶性低于单晶结构且高于nc结构。
为了实现晶体管的特性稳定化等,优选设置基底膜。作为基底膜,可以使用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氧氮化硅膜、氮氧化硅膜等无机绝缘膜的单层或叠层。基底膜可以通过溅射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CVD法、热CVD法、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或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层沉积)法、涂敷法、印刷法等形成。注意,基底膜若不需要则也可以不设置。在上述各结构实例中,绝缘层705可以兼用作晶体管的基底膜。
作为发光元件,可以使用能够进行自发光的元件,并且在其范畴内包括由电流或电压控制亮度的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有机EL元件以及无机EL元件等。
发光元件可以采用顶部发射结构、底部发射结构或双面发射结构。作为取出光一侧的电极使用使可见光透过的导电膜。另外,作为不取出光一侧的电极优选使用反射可见光的导电膜。
作为使可见光透过的导电膜,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铟、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Oxide)、铟锌氧化物、氧化锌(ZnO)、添加有镓的氧化锌等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将金、银、铂、镁、镍、钨、铬、钼、铁、钴、铜、钯或钛等金属材料、包含这些金属材料的合金或这些金属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钛)等形成得薄到具有透光性来使用。此外,可以使用上述材料的叠层膜作为导电膜。例如,当使用银和镁的合金与ITO的叠层膜等时,可以提高导电性,所以是优选的。另外,也可以使用石墨烯等。
作为反射可见光的导电膜,例如可以使用铝、金、铂、银、镍、钨、铬、钼、铁、钴、铜或钯等金属材料或包含这些金属材料的合金。另外,也可以在上述金属材料或合金中添加有镧、钕或锗等。此外,反射可见光的导电膜可以使用铝和钛的合金、铝和镍的合金、铝和钕的合金、铝、镍和镧的合金(Al-Ni-La)等包含铝的合金(铝合金)、银和铜的合金、银、钯和铜的合金(Ag-Pd-Cu,也记载为APC)或者银和镁的合金等包含银的合金来形成。包含银和铜的合金具有高耐热性,所以是优选的。并且,通过以与铝合金膜接触的方式层叠金属膜或金属氧化物膜,可以抑制铝合金膜的氧化。作为该金属膜、该金属氧化膜的材料,可以举出钛、氧化钛等。另外,也可以层叠上述使可见光透过的导电膜与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膜。例如,可以使用银与ITO的叠层膜、银和镁的合金与ITO的叠层膜等。
各电极可以通过利用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利用喷墨法等喷出法、丝网印刷法等印刷法、或者镀法形成。
当在下部电极831与上部电极835之间施加高于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时,空穴从阳极一侧注入到EL层833中,而电子从阴极一侧注入到EL层833中。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EL层833中复合,由此,包含在EL层833中的发光物质发光。
EL层833至少包括发光层。作为发光层以外的层,EL层833也可以还包括包含空穴注入性高的物质、空穴传输性高的物质、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性高的物质、电子注入性高的物质或双极性的物质(电子传输性及空穴传输性高的物质)等的层。
作为EL层833可以使用低分子化合物,也可以使用高分子化合物,还可以包含无机化合物。构成EL层833的层可以通过蒸镀法(包括真空蒸镀法)、转印法、印刷法、喷墨法、涂敷法等的方法形成。
发光元件830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发光物质。由此,例如能够实现白色发光的发光元件。例如,通过以使两种以上的发光物质的各发光成为补色关系的方式选择发光物质,来能够得到白色发光。例如,可以使用呈现R(红色)、G(绿色)、B(蓝色)、Y(黄色)或O(橙色)等的发光的发光物质或呈现包含R、G及B中之两种以上的颜色的光谱成分的发光的发光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呈现蓝色发光的发光物质及呈现黄色发光的发光物质。此时,呈现黄色发光的发光物质的发光光谱优选包含绿色及红色的光谱成分。另外,发光元件830的发光光谱优选在可见区域的波长(例如为350nm以上且750nm以下,或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等)的范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峰值。
EL层833也可以具有多个发光层。在EL层833中,可以彼此接触地层叠多个发光层,也可以隔着分离层层叠多个发光层。例如,也可以在荧光发光层与磷光发光层之间设置分离层。
设置分离层以用来例如防止从在磷光发光层中生成的磷光材料的激发状态到荧光发光层中的荧光材料的由于Dexter机理所引起的能量转移(尤其是三重态能量转移)。分离层具有几nm左右的厚度即可。具体而言,0.1nm以上且20nm以下,或1nm以上且10nm以下,或1nm以上且5nm以下。分离层包含单个材料(优选为双极性物质),或者多个材料(优选为空穴传输性材料及电子传输性材料)。
分离层也可以使用与该分离层接触的发光层所包含的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容易制造发光元件,并且驱动电压降低。例如,在磷光发光层由主体材料、辅助材料及磷光材料(客体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主体材料及辅助材料形成分离层。换言之,分离层具有不包含磷光材料的区域,磷光发光层具有包含磷光材料的区域。由此,能够通过选择磷光材料的有无分别蒸镀分离层及磷光发光层。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在相同的腔室中形成分离层及磷光发光层。由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发光元件830可以是包括一个EL层的单元件,也可以是包括隔着电荷产生层层叠的多个EL层的串联元件。
发光元件优选设置于一对防潮性高的绝缘膜之间。由此,能够抑制水分等杂质侵入发光元件中,从而能够抑制发光装置的可靠性下降。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当作为绝缘层705及绝缘层715使用防潮性高的绝缘膜时,发光元件位于一对防潮性高的绝缘膜之间,从而能够抑制发光装置的可靠性下降。
作为绝缘层815,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硅膜、氧氮化硅膜、氧化铝膜等无机绝缘膜。另外,作为绝缘层817、绝缘层817a及绝缘层817b,例如可以使用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聚酰亚胺酰胺、苯并环丁烯类树脂等有机材料。还可以使用低介电常数材料(low-k材料)等。此外,也可以层叠多个绝缘膜来形成各绝缘层。
绝缘层821使用有机绝缘材料或无机绝缘材料形成。作为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硅氧烷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等。尤其是,优选使用感光性的树脂材料在下部电极831上形成开口部,并且其开口部的侧壁形成为具有曲率的倾斜面。
对绝缘层821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光刻法、溅射法、蒸镀法、液滴喷射法(喷墨法等)、印刷法(丝网印刷、胶版印刷等)等。
间隔物823可以使用无机绝缘材料、有机绝缘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形成。例如,作为无机绝缘材料或有机绝缘材料,可以举出可用于上述绝缘层的各种材料。此外,作为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钛、铝等。通过使包含导电材料的间隔物823与上部电极835电连接,能够抑制起因于上部电极835的电阻的电位下降。另外,间隔物823的形状可以为正锥形或反锥形。
作为用作晶体管的电极或布线、或者发光元件的辅助电极等的用于发光装置的导电层,例如可以使用钼、钛、铬、钽、钨、铝、铜、钕、钪等金属材料或含有上述元素的合金材料的单层或叠层。另外,导电层可以使用导电金属氧化物形成。作为导电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用氧化铟(In2O3等)、氧化锡(SnO2等)、ZnO、ITO、铟锌氧化物(In2O3-ZnO等)或者在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中含有氧化硅的材料。
着色层是使特定波长范围的光透过的有色层。例如,可以使用使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绿色波长范围的光、蓝色波长范围的光、黄色波长范围的光透过的滤色片等。各着色层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并利用印刷法、喷墨法、使用光刻法技术的蚀刻方法等在所需的位置形成。此外,也可以在白色子像素中,与发光元件重叠地设置透明或白色等的树脂。
遮光层设置在相邻的着色层之间。遮光层遮断从相邻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从而抑制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的混色。这里,通过以其端部与遮光层重叠的方式设置着色层,可以抑制漏光。遮光层可以使用遮断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包含金属材料、颜料或染料的树脂材料等形成黑矩阵。另外,通过将遮光层设置于驱动电路部等发光部之外的区域中,可以抑制起因于波导光等的非意图的漏光,所以是优选的。
此外,也可以设置覆盖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保护层。通过设置保护层,可以防止包含在着色层中的杂质等扩散到发光元件。保护层由透射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使用氮化硅膜、氧化硅膜等无机绝缘膜或丙烯酸树脂膜、聚酰亚胺膜等有机绝缘膜,也可以采用有机绝缘膜与无机绝缘膜的叠层结构。
此外,当将粘合层的材料涂敷于着色层及遮光层上时,作为保护层的材料优选使用对粘合层的材料具有高润湿性的材料。例如,作为保护层,优选使用ITO膜等氧化物导电膜或其厚度薄得足以具有透光性的Ag膜等金属膜。
通过作为保护层的材料使用对粘合层的材料具有高润湿性的材料,可以均匀地涂敷粘合层的材料。由此,可以防止当贴合一对衬底时混入气泡,从而可以防止显示缺陷。
作为连接体,可以使用各种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或各向异性导电膏(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等。
如上所述,可以将发光装置、显示装置、输入输出装置等应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例如,作为显示元件可以举出EL元件(包含有机物及无机物的EL元件、有机EL元件、无机EL元件)、LED(白色LED、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等)、液晶元件、电泳元件、使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的显示元件等。
另外,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装置既可以用作显示装置,又可以用作照明装置。例如,也可以用作背光源或前光源等光源,即,用于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说明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装置。关于输入输出装置所具有的构成要素中的与实施方式3所说明的发光装置同样的构成要素,可以参照上面的记载。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使用发光元件的触摸面板,但是不局限于此。
<结构实例1〉
图28A是输入输出装置的俯视图。图28B是沿着图28A中的点划线A-B及点划线C-D的截面图。图28C是沿着图28A中的点划线E-F的截面图。
图28A所示的触摸面板390包括显示部301(兼作输入部)、扫描线驱动电路303g(1)、成像像素驱动电路303g(2)、图像信号线驱动电路303s(1)及成像信号线驱动电路303s(2)。
显示部301包括多个像素302及多个成像像素308。
像素302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及像素电路。
像素电路可以供应使发光元件驱动的电力。像素电路与能够供应选择信号的布线电连接。此外,像素电路与能够供应图像信号的布线电连接。
扫描线驱动电路303g(1)能够对像素302供应选择信号。
图像信号线驱动电路303s(1)能够对像素302供应图像信号。
使用成像像素308能够构成触摸传感器。具体而言,成像像素308能够检测出接触于显示部301的手指等。
成像像素308包括光电转换元件及成像像素电路。
成像像素电路能够驱动光电转换元件。成像像素电路与能够供应控制信号的布线电连接。此外,成像像素电路与能够供应电源电位的布线电连接。
作为控制信号,例如可以举出能够选择用于读出所记录的成像信号的成像像素电路的信号、能够使成像像素电路初始化的信号以及能够决定成像像素电路检测光的时间的信号等。
成像像素驱动电路303g(2)能够对成像像素308供应控制信号。
成像信号线驱动电路303s(2)能够读出成像信号。
如图28B及图28C所示,触摸面板390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柔性衬底711、粘合层713及绝缘层715。此外,柔性衬底701与柔性衬底711由粘合层360贴合。
柔性衬底701与绝缘层705由粘合层703贴合。此外,柔性衬底711与绝缘层715由粘合层713贴合。关于可用于衬底、粘合层及绝缘层的材料,可以参照实施方式3。
像素302包括子像素302R、子像素302G及子像素302B(图28C)。另外,子像素302R包括发光模块380R,子像素302G包括发光模块380G,并且子像素302B包括发光模块380B。
例如,子像素302R包括发光元件350R及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能够对发光元件350R供应电力的晶体管302t。此外,发光模块380R包括发光元件350R及光学元件(例如,使红色光透过的着色层367R)。
发光元件350R包括依次层叠的下部电极351R、EL层353及上部电极352(图28C)。
EL层353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EL层353a、中间层354及第二EL层353b。
另外,为了高效地取出特定波长的光,可以在发光模块380R中设置微腔结构。具体而言,也可以在为了高效地取出特定光设置的反射可见光的膜与半反射半透射膜之间设置EL层。
例如,发光模块380R包括与发光元件350R及着色层367R接触的粘合层360。着色层367R位于与发光元件350R重叠的位置。由此,发光元件350R所发射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粘合层360及着色层367R,而如图28B或图28C中的箭头的方向发射到发光模块380R的外部。
触摸面板390包括遮光层367BM。以包围着色层(例如着色层367R)的方式设置有遮光层367BM。
触摸面板390包括与显示部301重叠的防反射层367p。作为防反射层367p,例如可以使用圆偏振片。
触摸面板390包括绝缘层321。绝缘层321覆盖晶体管302t等。另外,可以将绝缘层321用作使起因于像素电路或成像像素电路的凹凸平坦化的层。此外,优选由能够抑制杂质向晶体管302t等扩散的绝缘层覆盖晶体管302t等。
触摸面板390包括与下部电极351R的端部重叠的分隔壁328。在分隔壁328上设置有用来控制柔性衬底701与柔性衬底711之间的间隔的隔离体329。
图像信号线驱动电路303s(1)包括晶体管303t及电容器303c。另外,驱动电路可以通过与像素电路相同的制造工序形成在与像素电路相同的衬底上。如图28B所示,晶体管303t可以在绝缘层321上设置有第二栅极304。既可使第二栅极304与晶体管303t的栅极电连接,又可对第二栅极304以及晶体管303t的栅极施加不同的电位。另外,若需要,则可以在晶体管308t或晶体管302t等中分别设置第二栅极304。
成像像素308包括光电转换元件308p及成像像素电路。成像像素电路可以检测出照射到光电转换元件308p的光。成像像素电路包括晶体管308t。例如,可以将pin型光电二极管用于光电转换元件308p。
触摸面板390包括能够供应信号的布线311,并且对布线311设置端子319。能够供应图像信号及同步信号等信号的FPC309与端子319电连接。该FPC309也可以安装有印刷线路板(PWB)。
另外,可以通过相同的制造工序形成晶体管302t、晶体管303t及晶体管308t等晶体管。或者,这些晶体管也可以通过彼此不同的制造工序形成。
<结构实例2>
图29A及图29B是触摸面板525的透视图。注意,为了容易理解,示出典型的构成要素。图30A和图30B是沿着图29A中的点划线X1-X2的截面图。
如图29A及图29B所示,触摸面板525包括显示部521、扫描线驱动电路303g(1)及触摸传感器595等。另外,触摸面板525包括柔性衬底701、柔性衬底711及柔性衬底590。
触摸面板525包括多个像素及多个布线311。多个布线311能够对像素供应信号。多个布线311被引导在柔性衬底701的外周部,其一部分构成端子319。端子319与FPC529(1)电连接。
触摸面板525包括触摸传感器595及多个布线598。多个布线598与触摸传感器595电连接。多个布线598被引导在柔性衬底590的外周部,其一部分构成端子。并且,该端子与FPC529(2)电连接。注意,为了容易理解,在图29B中由实线示出设置在柔性衬底590的背面一侧(与柔性衬底701相对的面一侧)的触摸传感器595的电极及布线等。
作为触摸传感器595,例如可以应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作为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有表面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投影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等。在此,以下示出应用投影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情况。
作为投影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有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等。优选使用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因为可以同时进行多点检测。
另外,对触摸传感器595可以使用可检测出手指等检测对象的靠近或接触的各种传感器。
投影型电容式触摸传感器595包括电极591及电极592。电极591与多个布线598中的任一个电连接,电极592与多个布线598中的其他的一个电连接。
如图29A和图29B所示,电极59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反复地配置的多个四边形在角部相互连接的形状。
电极591是四边形且在与电极592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反复地配置。多个电极591不一定配置得与一个电极592正交,也可以以它们之间的角度小于90°的方式设置。
布线594以与电极592交叉的方式设置。布线594使夹着电极592之一的两个电极591电连接。此时,优选尽量使电极592与布线594交叉部的面积小。由此,可以减少不设置电极的区域的面积,所以可以降低光透射率的不均匀。其结果,可以减少透过触摸传感器595的光的亮度不均匀。
电极591及电极592的形状不局限于此,而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如图30A所示,触摸面板525包括柔性衬底701、粘合层703、绝缘层705、柔性衬底711、粘合层713及绝缘层715。柔性衬底701及柔性衬底711由粘合层360贴合。
粘合层597以使触摸传感器595与显示部521重叠的方式将柔性衬底590与柔性衬底711贴合在一起。粘合层597具有透光性。
电极591及电极592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作为透光导电材料,可以使用氧化铟、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锌、添加有镓的氧化锌等导电氧化物。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石墨烯的膜。包含石墨烯的膜例如可以使形成为膜状的氧化石墨烯还原而形成。作为还原方法,可以采用进行加热的方法等。
注意,作为可用于电极591、电极592、布线594等导电膜,即构成触摸面板的布线或电极的材料,例如可举出包含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等的透明导电膜(例如,ITO等)。此外,可以用于构成触摸面板的布线或电极的材料优选具有低电阻值。例如,可以使用银、铜、铝、碳纳米管、石墨烯、卤化金属(卤化银等)等。并且,也可以使用由极细(例如,直径为几纳米)的多个导电体构成的金属纳米线。或者,也可以使用使导电体为网状的金属丝网(metalmesh)。例如,可以使用Ag纳米线、Cu纳米线、Al纳米线、Ag丝网、Cu丝网以及Al丝网等。例如,在作为构成触摸面板的布线或电极使用Ag纳米线的情况下,能够实现89%以上的可见光透过率及40Ω/平方以上且100Ω/平方以下的薄层电阻值。此外,因为作为可以用于上述构成触摸面板的布线或电极的材料的一个例子的金属纳米线、金属丝网、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等对可见光具有高透过率,所以也可以将它们用作用于显示元件的电极(例如,像素电极或共同电极等)。
在通过溅射法将透光导电材料形成在柔性衬底590上之后,可以通过光刻法等各种图案化技术去除不需要的部分来形成电极591及电极592。
电极591及电极592由绝缘层593覆盖。到达电极591的开口设置在绝缘层593中,并且布线594使相邻的电极591电连接。因为可以提高触摸面板的开口率,所以作为布线594优选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另外,由于其导电性比电极591及电极592高的材料可以减少电阻,所以适用于布线594。
通过设置覆盖绝缘层593及布线594的绝缘层,可以保护触摸传感器595。
连接层599使布线598与FPC529(2)电连接。
显示部521包括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因为像素的结构与结构实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如图30B所示,也可以使用柔性衬底701及柔性衬底711的两个衬底构成触摸面板而不使用柔性衬底590。柔性衬底711与绝缘层715由粘合层713贴合,并且与绝缘层715接触地设置有触摸传感器595。与覆盖触摸传感器595的绝缘层589接触地设置有着色层367R及遮光层367BM。也可以以与布线594接触的方式设置着色层367R或遮光层367BM而不设置绝缘层589。
<结构实例3>
图31A至图31C是触摸面板525B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触摸面板525B与结构实例2的触摸面板525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被供应的图像信息显示在设置有晶体管的一侧;以及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部的柔性衬底701一侧。在此,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而关于可使用相同结构的部分,援用上述说明。
着色层367R位于与发光元件350R重叠的位置。另外,图31A所示的发光元件350R向设置有晶体管302t的一侧射出光。由此,发光元件350R所发射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着色层367R,而发射到图中的箭头的方向上的发光模块380R的外部。
触摸面板525B在射出光的方向上包括遮光层367BM。以包围着色层(例如为着色层367R)的方式设置有遮光层367BM。
触摸传感器595设置在柔性衬底701一侧,而非柔性衬底711一侧(图31A)。
粘合层597以使触摸传感器595与显示部重叠的方式将柔性衬底590与柔性衬底701贴合。粘合层597具有透光性。
在图31A和图31B中示出将底栅型晶体管应用于显示部521时的结构。
例如,可以将包含氧化物半导体、非晶硅等的半导体层应用于图31A所示的晶体管302t及晶体管303t。
例如,可以将包含多晶硅等的半导体层应用于图31B所示的晶体管302t及晶体管303t。
在图31C中示出应用顶栅型晶体管时的结构。
例如,可以将包含多晶硅或从单晶硅衬底等转置的单晶硅膜等的半导体层应用于图31C所示的晶体管302t及晶体管303t。
如实施方式1等所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重叠地包括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图32A和图32B分别示出重叠触摸面板与薄型二次电池的情况下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图32A所示的触摸面板具有与图30A所示的触摸面板525同样的结构,图32A所示的薄型二次电池具有与图14A所示的电池单元500同样的结构。图32B所示的触摸面板具有与图30B所示的触摸面板525同样的结构,图32B所示的薄型二次电池具有与图14B所示的电池单元500同样的结构。
虽然在图32A和图32B中示出触摸面板所包括的柔性衬底701与电池单元所包括的外包装体509接触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粘合剂等彼此固定触摸面板与电池单元。此外,也可以在触摸面板与电池单元之间包括电路板等。
图33A和图33B示出图32A中的包括子像素302R和扫描线驱动电路303g(1)的触摸面板与薄型二次电池的叠层结构的变形例子。
图33A示出由粘合层703贴合绝缘层705与外包装体509的例子。如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将在制造衬底上制造的晶体管及发光元件等转置在二次电池上。
另外,在图33B中,示出由粘合层703a贴合柔性衬底701与绝缘层705并由粘合层703b贴合柔性衬底701与外包装体509的例子。
图34A至图34C所示的晶体管848是包括背栅电极的顶栅型晶体管之一。图34A是晶体管848的俯视图。图34B是沿图34A中的点划线X1-X2间的截面图。图34C是沿图34A中的点划线Y1-Y2间的截面图。
在晶体管848中,在绝缘层772的凸部上设置有半导体层742。通过在绝缘层772的凸部上设置半导体层742,半导体层742的侧面也可以被电极743覆盖。即,晶体管848具有能够由电极743的电场电围绕半导体层742的结构。如此,将由导电膜的电场电围绕形成有沟道的半导体层的晶体管结构称为surrounded channel(s-channel)结构。另外,将具有s-channel结构的晶体管也称为“s-channel型晶体管”或“s-channel晶体管”。
在s-channel结构中,也可以在半导体层742的整体(块体)形成沟道。在s-channel结构中可以使晶体管的漏电流增大,由此可以得到更高的通态电流。此外,也可以由电极743的电场使形成在半导体层742中的沟道形成区域的整个区域耗尽化。因此,s-channel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晶体管的关态电流(off-state current)。
电极723设置在具有绝缘表面的衬底771上。电极723可以被用作背栅电极。
设置在绝缘层729上的电极744a在设置在绝缘层726、绝缘层728及绝缘层729上的开口747c中与半导体层742电连接。另外,设置在绝缘层729上的电极744b在设置在绝缘层726、绝缘层728及绝缘层729中的开口747d中与半导体层742电连接。
设置在绝缘层726上的电极743在设置在绝缘层726及绝缘层772中的开口747a及开口747b中与电极723电连接。由此,向电极746和电极723供应相同的电位。此外,也可以不设置开口747a和开口747b中的一个或两个。在不设置开口747a及开口747b的情况下,可以向电极723和电极746供应不同的电位。
另外,作为用于具有s-channel结构的晶体管的半导体,可以举出氧化物半导体、或者硅等如多晶硅或从单晶硅衬底等转置的单晶硅等。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5A至图40D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电路及密封体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的功能。电路包括天线。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密封体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可见光透过的功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既可以将密封体戴在手臂上,又可以将连接于密封体的结构体戴在手臂上。
通过使用密封体,可以保护作为被密封体的显示面板、蓄电装置及电路等,由此可以实现耐久性高的电子设备。此外,通过使用防水性高的密封体,可以实现防水性高且能够在水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制造中,可以由密封体覆盖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而对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进行密封。由此,可以容易制造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并且,通过使密封体成为容易戴在身上的形状如带状等,可以将密封体本身戴在身上而用作可穿戴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非接触电力传送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因此,在充电时,不需要从密封体取出蓄电装置。因此,能够由密封体完全覆盖被密封体整体,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被密封体的构成要素中的一种以上也可以具有柔性。例如,显示面板或蓄电装置也可以具有柔性,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的双方都可以具有柔性。
由于密封体具有柔性,所以在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柔性的情况下能够不减少柔性地保护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如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可靠性及安全性高且具有柔性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具有柔性时,可以得到容易装卸电子设备、使用者获得舒适的佩戴感等效果,所以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被密封体整体由具有柔性的密封体覆盖。通过由具有柔性的密封体覆盖被密封体,可以实现即使反复进行弯曲和延伸也不容易损坏的电子设备。
另外,通过使用耐热性高的密封体,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驱动显示面板。此外,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可逆性地折弯电子设备。此时,更优选使用耐热性高的显示面板及蓄电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显示面板使用在实施方式6中详细说明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注意,可以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结构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通过根据周围的亮度或入射到显示装置的外光的情况切换用来显示的元件(选择用来显示的显示元件),使用者能够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都充分看到显示装置的显示。例如,在明亮的环境下,优选使用外光和反射型液晶元件进行显示。例如,在昏暗的环境下,优选使用有机EL元件等发光元件进行显示。显示装置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显示元件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的亮度的传感器。例如,优选包括光电二极管或图像传感器。电子设备优选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亮度自动地切换用来显示的元件。在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的亮度自动地改变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时,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方便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优选能够手动地切换用来显示的元件。
接着,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图35A示出电子设备101的透视图。此外,图35B示出电子设备101的俯视图,图35C示出沿图35B中的点划线A-B间的截面图,图35F示出沿图35B中的点划线C-D间的截面图。
电子设备101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密封体40。在图35A等中,将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的显示的部分记载为电子设备101的显示部15。
<显示部15>
电子设备101包括显示部15。在图35A、图35C及图35F等中,显示部15为平面。在图35C等中,以箭头表示的一侧是电子设备101的显示面一侧。
显示部15也可以具有柔性。即,显示部15也可以通过使其变形而使其曲率从图35A所示的状态改变。此外,也可以将显示部15固定为平面的状态或具有曲面的状态。
在显示面板的柔性比密封体的柔性低的情况下,在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戴在手臂上等时,显示部15的曲率半径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该电子设备的端部优选具有柔性。
<密封体40>
电子设备101包括密封体40。在图35A中,密封体40具有曲面。另外,密封体40也可以从如图35A所示的具有曲面的状态变形为如图35B所示的平坦的状态。由于能够用于电子设备101的密封体40的详细内容与实施方式1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在电子设备101中层叠有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只要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就对它们的叠层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它们不一定需要被层叠,也可以在同一平面上配置有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和电路30中的两个以上。
例如,如图35F等所示,电子设备101也可以在蓄电装置20上包括电路30,在电路30上包括显示面板10。当将密封体40戴在手臂上时,通过采用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显示面板10的结构,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面板10上的显示。另外,也可以采用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电路30、蓄电装置20及显示面板10的结构。
由密封体40密封的空间优选处于减压气氛或惰性气氛。通过采用这种气氛,与该空间处于大气气氛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等的可靠性。
图35D和图35E是与图35C不同的沿图35B中的点划线A-B间的截面图。另外,图35G是与图35F不同的沿图35B中的点划线C-D间的截面图。
虽然在图35C和图35F中示出电子设备101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1的背面为平坦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如图35D和图35G所示,可以使电子设备101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和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的双方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使电子设备101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双方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另外,如图35E所示,电子设备101的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也可以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1的正面(显示面)也可以为平坦。另外,如图35C所示,电子设备101的包括显示部15的部分也可以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此外,如图35E所示,在电子设备101的后面一侧也可以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
图36A至图39D示出与电子设备101不同的电子设备。
图36A示出电子设备101a的透视图。另外,图37A示出电子设备101a的俯视图,图37B示出沿图37A中的点划线E-F间的截面图,图37F示出点划线G-H间的截面图。此外,图36B示出电子设备101b的透视图。
图36A和图36B示出显示部15为平面的例子。图36A是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具有柔性及曲面的例子。图36B是蓄电装置20具有柔性及曲面的例子。在图36A和图36B中,对显示面板10的柔性没有限制。在图36B中,对电路30的柔性没有限制。
电子设备101a包括显示部15。此外,电子设备101a包括密封体40。此外,电子设备101a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
在电子设备101a中,显示面板10与蓄电装置20重叠,电路30与蓄电装置20重叠,并且显示面板10不与电路30重叠。如此,被密封体也可以位于密封体40中的用作带子的部分。例如,在使用具有柔性的蓄电装置20的情况下,可以将蓄电装置20配置在密封体40的内部的广区域中,从而可以实现一旦充满电就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电子设备。
如实施方式1所详细说明,也可以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括浮力材料和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图37C至图37E是与图37B不同的沿图37A中的点划线E-F间的截面图。
例如,优选在图37B、图37C、图37D及图37F所示的空间42中包括浮力材料或具有橡胶弹性的构件。
如图37B所示,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接触,电路30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接触。另外,如图37C所示,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与蓄电装置20接触。与此同样,电路30也可以不与蓄电装置20接触。此外,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也可以与密封体40接触。图37B和图37C示出蓄电装置20与密封体40接触的例子。图37C示出显示面板10与密封体40接触的例子。此外,如图37D所示,密封体40也可以不与被密封体接触。另外,在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和密封体40中的两个以上具有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情况下,它们既可以使用粘合剂等被固定,又可以以它们能够相对地转移的方式接触。
此外,如图37E所示,密封体40的内部也可以处于充分被减压的气氛。由此,可以抑制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等因杂质等而劣化。此外,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及轻量化。
虽然在图37B和图37F中示出电子设备101a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电子设备101a的背面为平坦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如图37D所示,可以使电子设备101a的正面(显示面)一侧的密封体40和背面一侧的密封体40的双方覆盖被密封体的侧面且使电子设备101a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双方具有比其他部分(带部等)突出的部分。
图38A示出电子设备101c的透视图。此外,图39A示出电子设备101c的俯视图,图39B示出沿图39A中的点划线J-K间的截面图。
电子设备101c包括密封体40及带子155。在密封体40的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电路30及蓄电装置20等。密封体40与带子155连接。密封体40与带子155优选可装卸地连接。
另外,如图38B中的电子设备101d及图38C中的电子设备101e所示,也可以采用带子155具有凹部并在凹部中配置有密封体40的结构。当密封体40比带子155突出时,有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由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物体摩擦或碰撞等而显示部15被损伤或该电子设备被破坏的担忧。因此,优选以带子155与密封体40的表面形成大致相同的平面的方式连接带子155与密封体40。另外,带子155的凹部也可以比密封体40的厚度深。
电子设备101d是显示部15为平面的例子。电子设备101e是显示部15具有曲面的例子。
虽然在图38A及图39A中示出密封体40的宽度与带子155的宽度相等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如图39C所示,密封体40的宽度也可以小于带子155的宽度。另外,如图39D所示,密封体40的宽度也可以大于带子155的宽度。
接着,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
图40A所示的构成要素151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及密封体40。密封体40在其内部包括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下面,有时将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总称为被密封体。
例如,构成要素151如图38A的构成要素151a、图38B的构成要素151b及图38C的构成要素151c所示能够以密封体40与带子155连接的方式使用。此外,如图37A至图37E所示,也可以通过将密封体40形成为带状将密封体40本身戴在手臂上。
在图40B中,使用方框图示出被密封体的连接关系的例子。
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元件13。显示面板10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20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的功能。
另外,显示面板10也可以具有使用从蓄电装置20以外的构成要素供应的电力进行显示的功能。
蓄电装置20具有与显示面板10重叠的部分。
另外,蓄电装置20也可以具有向显示面板10以外的构成要素供应电力的功能。
电路30包括天线31。天线31具有与显示面板10重叠的部分。电路30可以以无线方式(也称为以非接触)对蓄电装置20进行充电。
由于具有显示面板10和电路30互相重叠的部分或者显示面板10和蓄电装置20互相重叠的部分,因此可以实现构成要素151的小型化。尤其是,优选设置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这三个互相重叠的部分。构成要素151的小型化在除了密封体40之外还设置带子的情况下尤其有效的。注意,在不需要构成要素151的小型化的情况如将密封体40用作电子设备的带子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具有显示面板10与电路30彼此重叠的部分或显示面板10与蓄电装置20彼此重叠的部分。
蓄电装置20优选具有与电路30重叠的部分。例如,天线31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蓄电装置20重叠。通过将天线31配置在显示面板10和蓄电装置20之间等,重叠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及电路30以使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不容易看到天线31,由此可以维持电子设备的外观,所以是优选的。在外部的天线与天线31之间配置有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电波的收发。也就是说,外部的天线所发送的电波经过显示面板10,天线31接收该电波。
在决定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的情况下,使用在该环境下能够发射光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环境下能够向显示面板供应电力的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及高温环境下使用。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优选可以在较广的温度范围(例如,0℃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25℃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200℃以下)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在室内和室外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显示面板优选可以在0℃的环境和100℃的环境下显示。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蓄电装置优选可以在0℃的环境和100℃的环境下向显示面板供应电力。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开关。在图40C、图40D中,作为被密封体示出显示面板10、蓄电装置20、电路30、电路50及开关51。
例如,如图40C所示,在开关51处于关闭状态时,电路30可以以无线方式对蓄电装置20进行充电。
例如,如图40D所示,在开关51处于导通状态时,蓄电装置20可以向显示面板10供应电力。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说明。
<显示面板10>
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元件13。作为显示面板10的结构实例,在实施方式6中详细说明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等检测元件。
显示面板10可以采用有源矩阵方式或无源矩阵方式。
显示面板10也可以具有柔性。例如,通过将薄膜用于显示元件13的支撑衬底和密封衬底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柔性。
例如,优选可以在曲率半径为1m以上且10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1m以上且5m以下的范围中折弯显示面板的状态下使用电子设备。另外,在显示面板的柔性更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曲率半径为1mm以上且小于1m的范围中折弯显示面板的状态下使用电子设备。
显示面板10优选可以在低温环境及高温环境下显示。作为低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00℃以上且-25℃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100℃以上且-50℃以下的环境。作为高温环境,例如可以举出1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更优选为200℃以上且300℃以下的环境。注意,除了在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下以外,还可以在高于0℃且低于100℃的环境下使显示面板10显示。例如,可以在室温(20℃以上且30℃以下)使显示面板10显示。
作为显示元件13可以使用发光元件、液晶元件、电泳元件或使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的显示元件等。作为发光元件,可以使用可以进行自发光的元件,并且在其范畴内包括由电流或电压控制亮度的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有机EL元件以及无机EL元件等。
显示元件13的耐热性越高越好。例如,当作为显示元件13使用有机EL元件时,有机EL元件所包含的各有机化合物的玻璃转化温度优选为10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
<蓄电装置20>
关于蓄电装置20的详细内容及结构实例,可以参照实施方式1、2,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在电子设备中,也可以采用重叠显示元件13和蓄电装置20的结构。显示元件13和蓄电装置20互相重叠的面积越大,越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利用显示元件13的发热加热蓄电装置20。即使使用与在高环境下相比在低温环境下更难以工作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电路30>
关于电路30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实施方式1,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电路50>
电路50具有将从蓄电装置20供应的电力转换为使显示元件13驱动的电力的功能。例如,电路50可以具有将蓄电装置20的输出电压转换为(升压到或降压到)使显示元件13驱动时所需要的电压的功能。
<开关51>
关于开关51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实施方式1,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环境不局限于大气气氛。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在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中使用。由于可以使用显示面板及蓄电装置的温度范围较广且显示面板及蓄电装置被密封体密封等,因此即使在水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确保高可靠性。
参照图8A至图8C说明的内容也可以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构成要素。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及其构成要素也可以适用于图9A至图10D所示的臂戴式电子设备。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说明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例示出使用液晶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另外,在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构成要素中,关于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构成要素,也可以参照上面的记载。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第一显示元件包括具有反射光的功能的反射层。第一显示元件具有控制光的透过的功能。反射层具有开口部。第二显示元件具有与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第二显示元件具有向开口部发射光的功能。开口部的面积优选为反射层的面积的5%以上且20%以下。
例如,当外光充分入射到显示装置时(在明亮的环境等下),可以使用外光和第一显示元件进行显示。由此,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量。此外,即使在显示装置的周围昏暗而入射到显示装置的外光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第二显示元件进行显示。此外,在昏暗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第一显示元件和第二显示元件的双方驱动而进行显示。此外,在昏暗的环境下也可以只使用第二显示元件进行显示。如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都具有高可见度及高方便性的显示装置或全天侯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既可以对一个第一显示元件具有一个第二显示元件,又可以对一个第一显示元件具有两个以上的第二显示元件。例如,当由第一显示元件构成的像素的数量与由第二显示元件构成的像素的数量相等时,使用第一显示元件的显示的分辨率与使用第二显示元件的显示的分辨率相等,所以是优选的。
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优选还包括信号线、像素电路、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绝缘层。第二显示元件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一导电层具有隔着绝缘层重叠于第二导电层的部分。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与信号线电连接。像素电路能够驱动以夹有绝缘层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显示元件及第二显示元件的双方。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元件及发光元件。液晶元件包括液晶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具有反射光的功能。第一导电层具有开口部。发光元件包括包含发光物质的层、第三导电层及第四导电层。发光元件具有与开口部重叠的部分。发光元件具有向开口部发射光的功能。开口部的面积优选为第一导电层的面积的5%以上且20%以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作为第一显示元件包括反射型液晶元件,作为第二显示元件包括有机EL元件。
由此,当外光充分入射到显示装置时,可以使用外光和反射型液晶元件进行显示。即使在显示装置的周围昏暗而入射到显示装置的外光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有机EL元件进行显示。如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都具有高可见度及高方便性的显示装置或全天侯型显示装置。
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优选还包括信号线、像素电路、第五导电层、第六导电层及绝缘层。发光元件与像素电路电连接。液晶元件与第五导电层电连接。第五导电层具有隔着绝缘层重叠于第六导电层的部分。第五导电层与第六导电层电连接。第六导电层与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与信号线电连接。像素电路能够驱动以夹有绝缘层的方式配置的发光元件及液晶元件的双方。
图4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41是像素电路630(i,j)及像素电路630(i,j+1)的电路图。
图41所示的像素电路630(i,j)、像素电路630(i,j+1)包括开关SW1、开关SW2、电容元件C1、电容元件C2及晶体管M。注意,虽然在图41中的示出像素电路的虚线的边线内包括第一显示元件650及第二显示元件640,但是下面对在像素电路中不包括第一显示元件650及第二显示元件640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1示出开关SW1及开关SW2包括晶体管的例子。开关SW1及开关SW2优选包括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管。
说明图41所示的像素电路630(i,j)、像素电路630(i,j+1)的连接关系。
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于信号线S1(j)、信号线S2(j)、扫描线G1(i)、扫描线G2(i)、布线CSCOM及布线ANO。
像素电路630(i,j+1)电连接于信号线S1(j+1)、信号线S2(j+1)、扫描线G1(i)、扫描线G2(i)、布线CSCOM及布线ANO。
在用于供应到信号线S2(j)的信号的电压与用于供应到信号线S1(j+1)的信号的电压不同的情况下,以与信号线S2(j)相离的方式配置信号线S1(j+1)。图41示出以与信号线S2(j)相邻的方式配置信号线S2(j+1)的例子。
开关SW1的栅极与扫描线G1(i)电连接。开关SW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信号线S1(j)电连接,开关SW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电容元件C1的一个电极及第一显示元件650的一个电极电连接。
电容元件C1的另一个电极与布线CSCOM电连接。
第一显示元件650的另一个电极与布线VCOM1电连接。
开关SW2的栅极与扫描线G2(i)电连接。开关SW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信号线S2(j)电连接,开关SW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电连接于晶体管M的栅极、背栅极及电容元件C2的一个电极。
晶体管M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布线ANO及电容元件C2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晶体管M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显示元件640的一个电极电连接。
第二显示元件640的另一个电极与布线VCOM2电连接。
像素电路630(i,j)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电连接。像素电路630(i,j)与第二显示元件640(i,j)电连接。
图42A示出说明显示装置600所包括的像素及布线等的配置的方框图。图42B1和图42B2是说明显示装置600所具有的开口部651H的示意图。
如图42A所示,显示装置600包括i个扫描线G1、i个扫描线G2、j个信号线S1、j个信号线S2、j个布线CSCOM、j个布线ANO、m×n个像素602、驱动电路GD以及驱动电路SD。注意,i为1以上且m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且n以下的整数,m及n为1以上的整数。
图42A、图42B1和图42B2所示的显示装置600包括像素602(i,j)。
扫描线G1(i)、扫描线G2(i)、布线CSCOM及布线ANO电连接于在行方向(附图中以箭头R表示的方向)上配置的一群像素602(i,1)至像素602(i,n)。
信号线S1(j)及信号线S2(j)电连接于在列方向(附图中以箭头C表示的方向)上配置的其他一群像素602(1,j)至像素602(m,j)。
例如,与像素602(i,j)的行方向相邻的像素602(i,j+1)优选以相对于像素602(i,j)的开口部651H的配置不同的方式具备开口部(图42B1)。
例如,与像素602(i,j)的列方向相邻的像素602(i+1,j)优选以相对于像素602(i,j)的开口部651H的配置不同的方式具备开口部(图42B2)。
另外,开口部651H也可以在所有像素中配置于相同的位置。
驱动电路GD与扫描线G1(i)电连接。作为驱动电路GD,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等各种顺序电路等。作为驱动电路GD可以使用晶体管及电容元件等。驱动电路GD所包括的晶体管可以通过与像素电路630(i,j)所包括的晶体管相同的工序形成。
驱动电路SD与信号线S1(j)电连接。例如,作为驱动电路SD可以使用集成电路。具体而言,作为驱动电路SD,可以使用形成在硅衬底上的集成电路。
例如,通过利用COG(Chip on glass)法,可以将驱动电路SD安装在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的焊盘上。具体地,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将集成电路安装在焊盘上。
图43A是显示装置600的底面图(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图)。图43B1和图43B2是说明显示装置600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底面图。图43B2是省略了图43B1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底面图。图43A示出一个单元包括三个像素602(i,j)的例子。
图44A是沿图43A、图43B1及图43B2所示的点划线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中的截面图。图44B至图44D是可以用于显示装置600的晶体管的结构实例。
在图44A中,以虚线的箭头表示第一显示元件650(i,j)通过控制反射外光的强度进行显示的方向。另外,在图44A中,以实线表示第二显示元件640(i,j)进行显示的方向。如此,第二显示元件640(i,j)在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进行显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显示。
如图44A所示,驱动电路GD包括晶体管MD。
如图44A所示,像素602(i,j)包括第一显示元件650(i,j)、第二显示元件640(i,j)、第一导电层681、第二导电层682、绝缘层621及像素电路630(i,j)。在图44A中示出像素电路630(i,j)中的晶体管M及开关SW1。
第一显示元件650(i,j)包括第一电极651(i,j)、第二电极652及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第二电极652以在与第一电极651(i,j)之间形成控制液晶材料的取向的电场的方式配置。
显示装置600优选包括取向膜AF1及取向膜AF2。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位于取向膜AF2与取向膜AF1之间。
第一显示元件650(i,j)包括具有反射入射的光的功能的反射层。另外,第一显示元件650(i,j)具有控制反射的光的强度的功能。反射层具备开口部651H。在图44A中,示出第一电极651(i,j)包括使光透过的导电层与反射光的导电层的叠层的例子。此外,除了第一电极651(i,j)之外还可以设置反射层。
如图44A所示,第一电极651(i,j)的侧端部埋入在绝缘层621中。
作为第二显示元件640(i,j),可以使用发光元件。第二显示元件640(i,j)包括第三电极641(i,j)、第四电极642及包含发光物质的层643(j)。绝缘层668覆盖第三电极641(i,j)的端部。沿第三电极641(i,j)的边缘形成的绝缘层668可以防止第三电极641(i,j)与第四电极642的短路。
第二显示元件640(i,j)具有向开口部651H发射光的功能。
第二显示元件640(i,j)能够在由第一显示元件650(i,j)显示的区域围绕的区域上进行显示(图43B1和图43B2)。第一显示元件650(i,j)在与第一电极651(i,j)重叠地区域上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元件640(i,j)在与开口部651H重叠的区域上进行显示。
第一导电层681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电连接。图44A示出第一导电层681与第一电极651(i,j)电连接的例子。第一导电层681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第一导电层681也可以被用作第一电极651(i,j)。
第二导电层682具有与第一导电层681重叠的区域。第二导电层682可以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
绝缘层621具有夹在第二导电层682与第一导电层681之间的区域。
在区域691c中,第二导电层682与第一导电层681电连接。
第二导电层682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在图44A中,第二导电层682与导电层612b电连接。
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一个被用作作为开关SW1的晶体管的源极,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另一个被用作漏极。导电层612a与信号线S1(j)电连接。导电层612a也可以说是信号线S1(j)的一部分(图41及图44A)。
第一显示元件650(i,j)所包括的第一电极651(i,j)隔着第一导电层681及第二导电层682电连接于开关SW1所包括的导电层612b。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元件650(i,j)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注意,电连接第一显示元件650(i,j)与像素电路630(i,j)的方法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层681和第二导电层682中的一个电连接第一电极651(i,j)与导电层612b。此外,也可以直接连接第一电极651(i,j)与导电层612b。
晶体管M所包括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与布线ANO电连接。第二显示元件640(i,j)所包括的第三电极641(i,j)在连接部662中与晶体管M所包括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因此,第二显示元件640(i,j)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晶体管M隔着绝缘层661重叠于第三电极641(i,j)。
另外,显示装置600包括导电层619b和导电层611b(图44A)。
绝缘层621具有夹在导电层619b及导电层611b之间的区域。
导电层619b在区域691b中与导电层611b电连接。此外,导电层611b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
导电层619b通过连接体ACF电连接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称为FPC)。由此,可以隔着导电层619b将电力或信号供应到像素电路。虽然在图44A中示出导电层619b与FPC的连接部位于显示装置600的显示面一侧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位于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像素602(i,j)还包括着色层CF、遮光层BM、绝缘层671及功能膜670。
着色层CF具有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重叠的区域。遮光层BM在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开口部。
着色层CF具有与第二显示元件640(i,j)重叠的区域。遮光层BM在与第二显示元件640(i,j)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开口部。
绝缘层671配置在着色层CF与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之间或遮光层BM与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之间。由此,可以使起因于着色层CF的厚度的凹凸平坦。另外,可以抑制杂质从遮光层BM或着色层CF等扩散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
功能膜670具有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重叠的区域。功能膜670具有与第二显示元件640(i,j)重叠的区域。功能膜670以将衬底690夹在功能膜670与第一显示元件650(i,j)之间的方式配置。
第二显示元件640(i,j)由粘合层605及衬底610密封。第二显示元件640(i,j)的密封方法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气体阻挡性高的绝缘膜覆盖第二显示元件640(i,j)。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粘合层605及衬底610。
衬底690具有与衬底610重叠的区域。功能层660配置在衬底610与衬底690之间。功能层660包括像素电路630(i,j)、第二显示元件640(i,j)、绝缘层616、绝缘层618、绝缘层621、绝缘层661及绝缘层668。粘合层695具有贴合功能层660与衬底690的功能。结构体KB具有在功能层660与衬底690之间设置预定的间隙的功能。
衬底690的厚度优选薄。例如,作为衬底690优选使用抛光到0.2mm或0.1mm的厚度的无碱玻璃。
显示装置600包括导电层619a、导电层611a及导电体CP。
绝缘层621具有夹在导电层619a与导电层611a之间的区域。
导电层619a在区域691a中与导电层611a电连接。此外,导电层611a与像素电路630(i,j)电连接。
导电体CP夹在导电层619a与第二电极652之间并电连接导电层619a与第二电极652。例如,可以将导电粒子用于导电体CP。
下面,可以举出能够用于显示装置的材料的一个例子。注意,因为能够用于显示装置所包括的衬底、粘合层、晶体管、发光元件、导电层、绝缘层、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材料可以参照实施方式3的记载,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作为第一显示元件650(i,j),可以使用具有控制光的反射或透过的功能的显示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将液晶元件与偏振片组合的结构或者快门方式的MEMS显示元件等。通过使用反射型显示元件,可以抑制显示面板的耗电量。具体而言,可以将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用于第一显示元件650(i,j)。
作为液晶元件的驱动方法,可以使用: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内转换)模式、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电场转换)模式、ASM(Axially Symmetric aligned Micro-cell:轴对称排列微单元)模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模式、FLC(FerroelectricLiquid Crystal:铁电性液晶)模式以及AFLC(Anti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反铁电性液晶)模式等。
另外,作为液晶元件的驱动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垂直取向(VA)模式,具体而言,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取向)模式、PVA(Patterned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构型)模式、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模式、CPA(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ASV(AdvancedSuper View:高级超视觉)模式等。
例如,可以使用热致液晶、低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高分子分散型液晶、铁电液晶、反铁电液晶等。此外,可以使用呈现胆甾相、近晶相、立方相、手征向列相、各向同性相等的液晶材料。另外,可以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材料。
作为反射层使用反射可见光的材料。例如,作为反射层,可以使用包含银的材料、包含银及钯的材料或者包含银及铜等的材料等。
反射层能够反射透过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的光。
反射层也可以在其表面具有凹凸。因此,可以将入射的光反射到各方向而进行白色的显示。
第一电极651(i,j)也可以被用作反射层。另外,也可以在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与第一电极651(i,j)之间配置反射层。此外,也可以在反射层与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之间配置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电极651(i,j)。
可以适当地设定开口部651H的总面积。当开口部651H的总面积与非开口部的总面积的比值小时,能够使用第一显示元件650(i,j)进行明亮的显示。另外,当开口部651H的总面积与非开口部的总面积的比值大时,能够使用第二显示元件640(i,j)进行明亮的显示。优选以在使用任何显示元件进行显示的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亮度的方式设定开口部651H的面积。
此外,当开口部651H的面积小时,能够使施加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653的电场均匀,由此可以抑制第一显示元件650(i,j)的显示质量下降。当开口部651H的面积大时,可以提高将第二显示元件640(i,j)所发射的光提取到显示装置的外部的效率。
对开口部651H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具有四角形等多角形、椭圆形、圆形、十字形、条纹状、狭缝状、方格花纹状。也可以将开口部651H配置在相邻的像素附近。优选的是,将开口部651H配置在相同颜色的子像素附近。由此,可以抑制第二显示元件640(i,j)所发射的光入射到配置在相邻的其他颜色的子像素中的着色层的现象(也称为串扰)。
作为第二电极652可以使用使可见光透过的导电材料。例如,作为第二电极652,可以使用包含铟的导电氧化物等导电氧化物。另外,作为第二电极652,可以使用薄得使光透过的(例如,厚度为1nm以上且10nm以下的)金属膜。另外,作为第二电极652,可以使用含有银的纳米线等金属纳米线。
具体地,作为第二电极652,可以使用氧化铟、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锌、添加有镓的氧化锌、添加有铝的氧化锌等。
作为结构体KB,可以使用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结构体KB被用作间隔物。此外,作为结构体KB也可以使用粒状间隔物。作为粒状间隔物,优选使用二氧化硅或者树脂或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有时粒状间隔物在垂直方向上成为压扁的形状。
例如,作为取向膜AF1及取向膜AF2,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等。优选通过摩擦处理或光取向技术以取向于预定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取向膜AF1及取向膜AF2。例如,可以将包含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膜用于取向膜AF1或取向膜AF2。
作为功能膜670,可以使用偏振片、相位差板、扩散薄膜、抗反射膜或聚光薄膜(condensingfilm)等。此外,可以将包含二向色性染料的偏振片用于功能膜670。另外,可以将抑制尘埃的附着的抗静电膜,不容易被弄脏的具有拒水性的膜,抑制使用时的损伤的硬涂膜等用于功能膜670。
显示装置包括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晶体管。例如,可以将图44B至图44D所示的结构的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显示装置。
图44B所示的开关SW1包括导电层604、绝缘层606、半导体层608、导电层612a及导电层612b。导电层604被用作栅极。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一个被用作源极,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另一个被用作漏极。绝缘层606被用作栅极绝缘层。开关SW1不局限于图44B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具有图44C和图44D所示的结构。
图44C所示的晶体管M及晶体管MD包括导电层604、绝缘层606、半导体层608、导电层612a、导电层612b及导电层624。导电层604被用作栅极。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一个被用作源极,导电层612a和导电层612b中的另一个被用作漏极。绝缘层606被用作栅极绝缘层。导电层624被用作背栅极。绝缘层616位于导电层624与半导体层608之间。导电层624及导电层604具有隔着半导体层608重叠的部分。导电层624位于绝缘层616与绝缘层618之间。晶体管M及晶体管MD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又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晶体管M及晶体管MD可以具有图44B至图44D所示的结构中的任何结构。虽然在图44A所示的晶体管M中导电层604的宽度小于导电层624的宽度,但是不局限于此。虽然在图44A所示的晶体管MD中导电层604的宽度大于导电层624的宽度,但是不局限于此。
图44D所示的晶体管包括导电层604、绝缘层606、半导体层608、导电层612a及导电层612b。导电层604被用作栅极。绝缘层606被用作栅极绝缘层。
半导体层608具有不与导电层604重叠的第一区域608a及第二区域608b。半导体层608还具有第一区域608a与第二区域608b之间的第三区域608c。第三区域608c与导电层604重叠。
第一区域608a和第二区域608b的电阻率比第三区域608c低,第一区域608a和第二区域608b中的一个被用作源区域,第一区域608a和第二区域608b中的另一个被用作漏区域。第一区域608a与导电层612a电连接。第二区域608b与导电层612b电连接。
如实施方式1等所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重叠地包括显示面板和蓄电装置。图45示出重叠显示面板与薄型二次电池的情况下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图45所示的显示面板具有与图44A所示的显示装置600同样的结构,图45所示的薄型二次电池具有与图14A所示的电池单元500同样的结构。
虽然在图45中示出显示面板所包括的衬底610与电池单元所包括的外包装体509接触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此。显示面板和电池单元也可以由粘合剂等彼此固定。另外,在显示面板与电池单元之间也可以包括电路板等。
本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符号说明
AF1 取向膜
AF2 取向膜
C1 电容元件
C2 电容元件
G1 扫描线
G2 扫描线
S1 信号线
S2 信号线
SW1 开关
SW2 开关
VCOM1 布线
VCOM2 布线
10 显示面板
11 发光元件
12a 端子
12b 端子
13 显示元件
15 显示部
15a 显示部
15b 显示部
15c 显示部
20 蓄电装置
21a 电极
21b 电极
30 电路
31 天线
32 控制器
33a 端子
33b 端子
34 端子
35 电子构件
40 密封体
41 密封区域
41a 密封区域
41b 密封区域
42 空间
45 布线
50 电路
51 开关
52a 端子
52b 端子
53a 布线
53b 布线
55 电路板
68 天线
70 区域
91 夹子
93 开口
95 密封部
97 带子
100 电子设备
100a 电子设备
100b 电子设备
100c 电子设备
100d 电子设备
100e 电子设备
101 电子设备
101a 电子设备
101b 电子设备
101c 电子设备
101d 电子设备
101e 电子设备
150 构成要素
150a 构成要素
150b 构成要素
151 构成要素
151a 构成要素
151b 构成要素
151c 构成要素
155 带子
200 二次电池
203 隔离体
203a 区域
203b 区域
207 外包装体
211 正极
211a 正极
215 负极
215a 负极
220 密封层
221 正极导线
225 负极导线
230 电极组装体
231 电极组装体
250 二次电池
281 突片区域
282 突片区域
301 显示部
302 像素
302B 子像素
302G 子像素
302R 子像素
302t 晶体管
303c 电容器
303g (1)扫描线驱动电路
303g (2)成像像素驱动电路
303s (1)图像信号线驱动电路
303s (2)成像信号线驱动电路
303t 晶体管
304 栅极
308 成像像素
308p 光电转换元件
308t 晶体管
309 FPC
311 布线
319 端子
321 绝缘层
328 分隔壁
329 间隔物
350R 发光元件
351R 下部电极
352 上部电极
353 EL层
353a EL层
353b EL层
354 中间层
360 粘合层
367BM 遮光层
367p 抗反射层
367R 着色层
380B 发光模块
380G 发光模块
380R 发光模块
390 触摸面板
500 电池单元
501 正极集电体
502 正极活性物质层
503 正极
504 负极集电体
505 负极活性物质层
506 负极
507 隔离体
508 电解液
509 外包装体
510 正极导线
511 负极导线
521 显示部
525 触摸面板
525B 触摸面板
529 FPC
589 绝缘层
590 柔性衬底
591 电极
592 电极
593 绝缘层
594 布线
595 触摸传感器
597 粘合层
598 布线
599 连接层
600 显示装置
602 像素
604 导电层
605 粘合层
606 绝缘层
608 半导体层
608a 区域
608b 区域
608c 区域
610 衬底
611a 导电层
611b 导电层
612a 导电层
612b 导电层
616 绝缘层
618 绝缘层
619a 导电层
619b 导电层
621 绝缘层
624 导电层
630 像素电路
640 第二显示元件
641 第三电极
642 第四电极
643 包含发光物质的层
650 第一显示元件
651 第一电极
651H 开口部
652 第二电极
653 包含液晶材料的层
660 功能层
661 绝缘层
662 连接部
668 绝缘层
670 功能膜
671 绝缘层
681 第一导电层
682 第二导电层
690 衬底
691a 区域
691b 区域
691c 区域
695 粘合层
701 柔性衬底
703 粘合层
703a 粘合层
703b 粘合层
705 绝缘层
711 柔性衬底
713 粘合层
715 绝缘层
723 电极
726 绝缘层
728 绝缘层
729 绝缘层
742 半导体层
743 电极
744a 电极
744b 电极
746 电极
747a 开口
747b 开口
747c 开口
747d 开口
771 衬底
772 绝缘层
804 发光部
806 驱动电路部
808 FPC
814 导电层
815 绝缘层
817 绝缘层
817a 绝缘层
817b 绝缘层
820 晶体管
821 绝缘层
822 粘合层
823 间隔物
824 晶体管
825 连接体
830 发光元件
831 下部电极
832 光学调整层
833 EL层
835 上部电极
845 着色层
847 遮光层
848 晶体管
849 保护层
856 导电层
857 导电层
857a 导电层
857b 导电层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
蓄电装置;
电路;以及
密封体,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元件具有使用从所述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
所述电路包括天线,该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
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蓄电装置及所述电路在所述密封体的内部,
所述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过的功能,
并且,所述密封体能够戴在手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所述密封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所述蓄电装置、所述天线及所述显示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声音输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摸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戴在手臂上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曲率半径为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
并且所述蓄电装置具有曲率半径为10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密封体的内部处于减压气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浮力材料在所述密封体的内部。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
蓄电装置;
电路;
密封体;以及
结构体,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元件具有使用从所述蓄电装置供应的电力发射光的功能,
所述电路包括天线,该电路具有以无线方式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功能,
所述密封体与所述结构体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蓄电装置及所述电路在所述密封体的内部,
所述密封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过的功能,
并且,所述结构体能够戴在手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结构体戴在手臂上时,从手臂一侧依次层叠所述蓄电装置、所述天线及所述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声音输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摸传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戴在手臂上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曲率半径为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
并且所述蓄电装置具有曲率半径为10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具有柔性的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密封体的内部处于减压气氛。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浮力材料在所述密封体的内部。
CN201610257086.5A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066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7843.9A CN116699958A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N202110607702.6A CN113341682B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8420 2015-04-23
JP2015088420 2015-04-23
JP2015157021 2015-08-07
JP2015-157021 2015-08-0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7702.6A Division CN113341682B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N202310567843.9A Division CN116699958A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549A true CN106066549A (zh) 2016-11-02
CN106066549B CN106066549B (zh) 2021-06-22

Family

ID=5714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7086.5A Active CN106066549B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N202310567843.9A Pending CN116699958A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N202110607702.6A Active CN113341682B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67843.9A Pending CN116699958A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N202110607702.6A Active CN113341682B (zh) 2015-04-23 2016-04-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664020B2 (zh)
JP (4) JP2017032975A (zh)
CN (3) CN10606654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641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报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9656059A (zh) * 2019-02-26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050374A (zh) * 2017-11-13 2019-07-2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及制造该电极组件的方法
CN111600219A (zh) * 2020-04-21 2020-08-28 安徽丹凤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报警的防雨式配电箱
CN115167090A (zh) * 2022-06-22 2022-10-11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陶瓷表壳的制造工艺
WO2022262363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TWI806956B (zh) * 2018-03-27 2023-07-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器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US11832464B2 (en) 2019-08-02 2023-11-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unctional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TWI832553B (zh) * 2022-11-11 2024-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與其製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0142B2 (en) 2013-03-11 2021-06-29 Suunto Oy Coupled antenna structure
US11059550B2 (en) * 2013-03-11 2021-07-13 Suunto Oy Diving computer with coupled antenna and water contact assembly
KR102255710B1 (ko) * 2014-10-07 2021-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TWI566464B (zh) * 2015-03-05 2017-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電子裝置
WO2016154847A1 (zh) * 2015-03-30 2016-10-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
US11554576B2 (en) * 2017-01-26 2023-01-17 Fac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methods for providing autonomous electrical power to mobile devices
US10664020B2 (en) * 2015-04-23 2020-05-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9570808B2 (en) * 2015-07-01 2017-02-14 WiseWear Corporation Coplanar antenna
WO2017025835A1 (en) 2015-08-07 2017-0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WI776519B (zh) 2015-08-19 2022-09-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處理裝置
WO2017064587A1 (en) 2015-10-12 2017-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input/output device, data proc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WO2017064593A1 (en) 2015-10-12 2017-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081575A1 (en) 2015-11-11 2017-05-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12017001004T5 (de) 2016-02-26 2018-11-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Verbindungselement, Leistungsversorgungsvorrich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System
JP6863803B2 (ja) 2016-04-07 2021-04-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ES2794899T3 (es) * 2016-05-02 2020-1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 de visualización de pantalla y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que soporta la misma
US10078243B2 (en) 2016-06-03 2018-09-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10431878B2 (en) * 2016-06-23 2019-10-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earable device design for 4G antennas
CN106200801B (zh) * 2016-07-08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0678078B2 (en) 2016-08-05 2020-06-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TWI729030B (zh) 2016-08-29 2021-06-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控制程式
CN116775543A (zh) 2016-09-06 2023-09-1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电子设备
KR102595232B1 (ko) * 2016-09-23 202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 있어서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6119906A1 (de) * 2016-10-19 2018-04-19 Osram Ole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und eine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opto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S10777619B2 (en) 2016-11-11 2020-09-15 HotaluX, Ltd. Organic EL device
EP3336961A1 (fr) * 2016-12-16 2018-06-20 Gemalto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objet electronique comprenant un corps et une batterie a membrane poreuse
US11310637B2 (en) * 2017-01-26 2022-04-19 Fac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producing security and tracking systems including energy harvesting components for providing autonomous electrical power
JP7078352B2 (ja) * 2017-04-17 2022-05-3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装置
CN107068863B (zh) * 2017-06-07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7211451B4 (de) 2017-07-05 2019-03-21 Robert Bosch Gmbh Mikromechanische Sensorvorrichtung und entsprechend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2019045767A (ja) * 2017-09-05 2019-03-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EP3689227B1 (en) * 2017-09-29 2024-05-08 Maxell, Ltd. Waterproof device
US10264678B1 (en) * 2017-10-03 2019-04-16 Rfmicron, Inc. Integrated and flexible battery securing apparatus
JP2019102576A (ja) * 2017-11-30 2019-06-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光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173434B1 (ko) * 2017-12-19 2020-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798344B (zh) 2018-02-08 2023-04-11 芬蘭商順妥公司 槽孔模式天線
US10644044B2 (en) * 2018-05-31 2020-05-0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rintable photodetector array panels
TWI698071B (zh) * 2018-06-14 2020-07-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電子裝置
JP7140603B2 (ja) * 2018-08-28 2022-09-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A3016051A1 (en) * 2018-08-31 2020-02-29 Alain Carel A method of providing power input to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having power inp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WO2020082068A1 (en) * 2018-10-19 2020-04-23 Ossia Inc. Wireless power enabled electronic shelf label
JP7327927B2 (ja) * 2018-11-16 2023-08-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11095048B2 (en) * 2018-12-13 2021-08-17 Fitbit, Inc. Multiple band antenna structures
US10935790B2 (en) * 2019-02-07 2021-03-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flexible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evices
CN109870840A (zh) * 2019-03-26 2019-06-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646727A (zh) * 2019-03-28 2021-11-12 杜索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水下使用的信息输入和显示装置(变型)
CN110164313B (zh) * 2019-05-31 2022-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KR20200144632A (ko) * 2019-06-18 2020-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210013481A (ko) 2019-07-26 2021-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7218914B2 (ja) * 2019-08-16 2023-02-07 株式会社電子技販 発光表示装置
RU2732848C1 (ru) * 2019-08-30 2020-09-23 Евген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 и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од водой
DE102019123893A1 (de) * 2019-09-05 2021-03-1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nzeigemodul, bildschir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nzeigemoduls
US11210048B2 (en) 2019-10-04 2021-12-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70414A1 (ja) * 2019-10-11 2021-04-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レス充電固体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556882B (zh) * 2020-04-23 2022-08-16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电路板的制作方法以及透明电路板
US11570911B2 (en) * 2020-08-20 2023-01-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20083911A (ko) * 2020-12-11 2022-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D1014295S1 (en) * 2021-12-14 2024-02-13 Shanghai Tbag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Watch
CN114859694A (zh) * 2022-04-27 2022-08-05 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 太阳能时间同步机械仿真数字开花时钟
CN116784814B (zh) * 2023-08-16 2023-11-14 安徽沪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刺激监测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0017A1 (en) * 2000-12-21 2002-07-03 Seiko Instruments Inc. Portabl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59108A (zh) * 2006-10-06 2008-04-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KR20120096780A (ko) * 2011-02-23 2012-08-31 주식회사 플렉스엘시디 유에스비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손목밴드형 스마트카드
CN103403627A (zh) * 2010-11-01 2013-11-20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运动功能的可佩戴装置组件
CN103399423A (zh) * 2009-05-02 2013-11-2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设备
CN203930353U (zh) * 2014-04-29 2014-11-05 兆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表
JP2015038868A (ja) * 2013-07-16 2015-02-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CN104395851A (zh) * 2012-04-25 2015-03-04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 用于通过检测显示器的覆盖区域来管理电子装置上的内容的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57194A (fr) * 1952-05-12 1954-03-05 Bracelet lumineux faisant emploi de lampe de poche, surtout sous forme d'un bracelet-montre
JP3301774B2 (ja) * 1992-03-12 2002-07-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の収容筐体とその成形方法及び金型
GB2328139B (en) * 1995-01-13 1999-06-16 Radley Smith Philip John Bracelet
US6307751B1 (en) 1998-06-01 2001-10-23 Wearlogic, Inc. Flexible circuit assembly
JP2001037518A (ja) 1999-08-03 2001-02-13 Satoshi Arai 電気、電子機器、精密機器の防護カバー
JP2001118674A (ja) * 1999-10-19 2001-04-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1217732A (ja) 2000-01-31 2001-08-10 Casio Comput Co Ltd 受信装置
US20010011025A1 (en) 2000-01-31 2001-08-02 Yuji Ohki Receiver wearable on user's wrist
DE60044081D1 (de) * 2000-05-19 2010-05-12 Asulab Sa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zum Ausarbeiten und Anzeigen von Informationen
EP1213629A1 (fr) * 2000-12-11 2002-06-12 Eta SA Fabriques d'Ebauches Objet portatif, notamment pièce d'horlogerie, comportant un container étanche monté dans une boíte métallique
JP2002366059A (ja) * 2001-06-07 2002-12-20 Hitachi Ltd 携帯情報端末
JP3761843B2 (ja) * 2001-07-03 2006-03-2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564471B (en) 2001-07-16 2003-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eeling off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637906B2 (en) * 2001-09-11 2003-10-28 Recot, Inc. Electroluminescent flexible film for product packaging
US6886864B2 (en) * 2002-10-09 2005-05-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sheet having at least one region of electroluminescence
DE60220927T2 (de) * 2002-11-13 2008-04-03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Armbanduhr mit einem RFID-Etikett
EP1437683B1 (en) 2002-12-27 2017-03-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C card and booking account system using the IC card
US7652359B2 (en) 2002-12-27 2010-01-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rticle having display device
JP3789449B2 (ja) * 2003-10-09 2006-06-21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50442A (ja) 2004-01-30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8698262B2 (en) 2004-09-14 2014-04-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Wireless chi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7793361B2 (en) * 2004-11-12 2010-09-14 Nike,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orporating a sep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280388A (ja) * 2005-03-09 2006-10-19 Yasuhiko Hiraki 防水カバー
JP2006253053A (ja) 2005-03-14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配線基板の洗浄方法、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83919A (ja) * 2005-12-05 2007-07-19 Nec Corp Rfidタグ
JP5239152B2 (ja) * 2006-02-02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78821A (ja) * 2006-04-06 2007-10-25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US7583566B2 (en) * 2006-09-11 2009-09-01 Timex Group B.V.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electroluminescence lens mask
US7722245B2 (en) 2006-10-06 2010-05-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US20080158217A1 (en) 2006-12-28 2008-07-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3540560B1 (en) 2007-07-12 2022-03-09 Apple Inc. Methods for integrally trapping a glass insert in a metal bezel and produced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07043407A1 (de) * 2007-09-12 2009-03-19 Polyic Gmbh & Co. Kg Mehrschichtiger flexibler Folienkörper
JP3138967U (ja) * 2007-11-09 2008-01-24 伊藤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1014817B1 (ko) 2007-12-14 2011-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 부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스택/폴딩형 전극조립체 및그것의 제조방법
JP5111201B2 (ja) * 2008-03-31 2013-0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有機el表示装置
US8127477B2 (en) * 2008-05-13 2012-03-06 Nthdegree Technologies Worldwide Inc Illuminating display systems
KR101546774B1 (ko) * 2008-07-29 2015-08-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제어 방법
JP5384889B2 (ja) * 2008-09-17 2014-0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集合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552270B1 (ko) * 2009-02-13 2015-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부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JP2010265106A (ja) * 2009-05-18 2010-11-25 Bridgestone Corp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及び回転搬送体
EP2273162B1 (de) * 2009-07-06 2019-01-09 Carl Freudenberg KG Dichtungsrahmen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Batterie
JP5493527B2 (ja) * 2009-07-14 2014-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機能付き時計
WO2011103317A1 (en) * 2010-02-17 2011-08-25 Art Technology Limited Timepiece with twist restricted flexible display
US20130126533A1 (en) * 2010-03-31 2013-05-23 Justin Klosky Water resistant buoyant case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239139A (ja) 2010-05-10 2011-11-24 Nec Corp 携帯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筐体構造
JP5667412B2 (ja) * 2010-10-20 2015-02-12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体
US8814754B2 (en) 2010-11-01 2014-08-26 Nike, Inc. Wearable device having athletic functionality
US9011292B2 (en) 2010-11-01 2015-04-21 Nike, Inc.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having athletic functionality
US9383220B2 (en) 2010-11-01 2016-07-05 Nike, Inc.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US8974349B2 (en) 2010-11-01 2015-03-10 Nike, Inc.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having athletic functionality
EP2484243A1 (en) * 2011-02-08 2012-08-08 Massimo Amenduni Gresele Wrist belt or bracelet having a timepiece function
US20120316456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Aliphcom Sensory user interface
JP6121092B2 (ja) 2011-09-13 2017-04-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35879A (ko) * 2011-09-30 2013-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모듈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202261436U (zh) * 2011-10-12 2012-05-30 李锐 一种防水手机
WO2013084480A1 (ja) * 2011-12-07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5168404B1 (ja) 2011-12-07 2013-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KR20140117550A (ko) 2012-01-18 2014-10-07 나이키 이노베이트 씨.브이. 활동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271355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Multi-segment wearable accessory
US9735443B2 (en) * 2012-04-17 2017-08-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31532B2 (ja) * 2012-05-29 2017-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KR101926564B1 (ko) * 2012-07-11 2018-12-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착용형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TWI463458B (zh) * 2012-08-17 2014-12-01 E Ink Holdings Inc 具無線充電功能的顯示面板
US20160070393A1 (en) * 2014-09-08 2016-03-10 Aliphcom Wearable devices including metalized interfaces and strap-integrated sensor electrodes
GB201218004D0 (en) * 2012-10-08 2012-11-21 Plastic Logic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isplay
WO2014073455A1 (ja) * 2012-11-09 2014-05-1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電子・電気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9362776B2 (en) * 2012-11-27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P2926433A4 (en) * 2012-11-29 2016-10-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STRUCTURE OF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COIL
EP2743786B1 (fr) * 2012-12-17 2018-10-31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portabl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US9553475B2 (en) * 2013-06-20 2017-01-24 Sol Cuff Technologies, LLC Wearable mobile device charger
JP5596875B1 (ja) * 2013-07-19 2014-09-2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ル及び空気極材料
KR102244374B1 (ko) 2013-08-09 2021-04-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US9568891B2 (en) * 2013-08-15 2017-02-14 I.Am.Plus, Llc Multi-media wireless watch
JP6426402B2 (ja) 2013-08-30 2018-11-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CN112185259B (zh) * 2013-08-30 2023-02-2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TWI723271B (zh) 2013-09-18 2021-04-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程式以及儲存介質
KR102169952B1 (ko) * 2013-10-18 202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50138699A1 (en) 2013-11-15 2015-05-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9331731B2 (en) * 2014-01-09 2016-05-03 Coremate Technical Co., Ltd. Wireless charge wristband-typ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121763A2 (en) * 2014-02-13 2015-08-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KR20150101599A (ko) * 2014-02-27 2015-09-04 이상복 스마트워치
KR102183514B1 (ko) * 2014-03-13 2020-11-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장치
US9583256B2 (en) * 2014-06-13 2017-02-28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Three-dimensional wireless charging coil
CN104157116B (zh) 2014-06-26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戒指及可佩戴智能显示系统
KR102222118B1 (ko) * 2014-07-14 2021-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이차 전지
JP3193457U (ja) 2014-07-24 2014-10-02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素子
KR102376656B1 (ko) * 2014-08-14 2022-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장치
US9946297B2 (en) * 2014-09-30 2018-04-17 Apple Inc. Auxiliary electronic device attachable to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88267B1 (ko) * 2014-10-02 2020-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6110075A (ja) * 2014-10-03 2016-06-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US10664020B2 (en) * 2015-04-23 2020-05-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129336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5549235A (zh) * 2016-01-29 2016-05-04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电池以及包含该电池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0017A1 (en) * 2000-12-21 2002-07-03 Seiko Instruments Inc. Portabl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59108A (zh) * 2006-10-06 2008-04-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399423A (zh) * 2009-05-02 2013-11-2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设备
CN103403627A (zh) * 2010-11-01 2013-11-20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运动功能的可佩戴装置组件
KR20120096780A (ko) * 2011-02-23 2012-08-31 주식회사 플렉스엘시디 유에스비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손목밴드형 스마트카드
CN104395851A (zh) * 2012-04-25 2015-03-04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 用于通过检测显示器的覆盖区域来管理电子装置上的内容的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JP2015038868A (ja) * 2013-07-16 2015-02-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CN203930353U (zh) * 2014-04-29 2014-11-05 兆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641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报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0050374A (zh) * 2017-11-13 2019-07-2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及制造该电极组件的方法
CN110050374B (zh) * 2017-11-13 2022-04-2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及制造该电极组件的方法
US11784352B2 (en) 2017-11-13 2023-10-10 Lg Energy Solution, Lt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806956B (zh) * 2018-03-27 2023-07-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器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CN109656059A (zh) * 2019-02-26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1832464B2 (en) 2019-08-02 2023-11-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unctional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11600219A (zh) * 2020-04-21 2020-08-28 安徽丹凤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报警的防雨式配电箱
WO2022262363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15167090A (zh) * 2022-06-22 2022-10-11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陶瓷表壳的制造工艺
CN115167090B (zh) * 2022-06-22 2024-02-20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陶瓷表壳的制造工艺
TWI832553B (zh) * 2022-11-11 2024-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與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72093A (ja) 2022-11-15
JP2017032975A (ja) 2017-02-09
US20200264671A1 (en) 2020-08-20
US10664020B2 (en) 2020-05-26
US20160313769A1 (en) 2016-10-27
CN113341682A (zh) 2021-09-03
US11397451B2 (en) 2022-07-26
CN113341682B (zh) 2023-06-13
JP7325587B2 (ja) 2023-08-14
JP2021012378A (ja) 2021-02-04
JP2023159134A (ja) 2023-10-31
CN116699958A (zh) 2023-09-05
CN106066549B (zh) 2021-06-22
US20220326740A1 (en)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6549A (zh) 电子设备
US11869715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0548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830108B (zh) 電子裝置
KR102664996B1 (ko) 전자 기기
KR20240069820A (ko)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