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832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832B
CN106027832B CN201610150065.3A CN201610150065A CN106027832B CN 106027832 B CN106027832 B CN 106027832B CN 201610150065 A CN201610150065 A CN 201610150065A CN 106027832 B CN106027832 B CN 106027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reading
conditions
amplitude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00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7832A (zh
Inventor
门林瑞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27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7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8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3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e.g. issu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77Inhibiting, e.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复印条件存储部,其至少对应于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而存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原稿幅度检测部,其检测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复印条件读出部,其从复印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原稿幅度对应的复印条件;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纸上进行图像形成;图像读取部,其读取复印对象原稿的图像;控制部,其按照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复印条件,使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上对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据此,即使原稿尺寸为规格外的尺寸,也能够按照预先对应于原稿尺寸而设定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复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具有原稿读取功能的原稿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复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倍率或浓度、用纸尺寸等印刷设定项目可预先设定。并且,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对应于每种原稿尺寸预先设定倍率或浓度、用纸尺寸等印刷设定项目,原稿复印时,对于由原稿尺寸检测部检测出的属于标准尺寸的各原稿尺寸,根据所设定的印刷设定项目进行图像读取及图像形成。该图像形成装置,对应于A3、A4这种标准尺寸,每种尺寸预先设定复印条件,在原稿复印时,按照由原稿尺寸检测部检测出的原稿的尺寸所对应的复印条件复印原稿。
发明内容
然而,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技术中,原稿尺寸检测部所检测出的原稿尺寸为A3、A4这种上述的标准尺寸时,能够按照上述印刷设定项目进行复印,然而,若原稿为标准之外的尺寸,则存在无法按照上述预先设定的印刷设定项目进行复印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即使原稿尺寸为规格外的尺寸,也能够按照预先对应于原稿尺寸而设定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复印条件存储部,其至少对应于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而存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
原稿幅度检测部,其检测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原稿幅度,
复印条件读出部,其从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对应的所述复印条件,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纸上进行图像形成,
图像读取部,其读取所述复印对象原稿的图像,
控制部,其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纸上对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具备:
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其至少对应于读取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而存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
原稿幅度检测部,其检测读取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原稿幅度,
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其从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对应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
原稿读取部,其读取所述读取对象原稿的图像,
控制部,其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使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原稿。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正截面图;
图2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
图3A及图3B为示出复印条件数据库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A及图4B为示出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正截面图;
图7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
图8A及图8B为示出复印条件数据库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A及图10B为示出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
图12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正截面图。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为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传真功能这样的多种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在装置本体11具备操作部47、原稿供应部6及原稿读取部5。
原稿供应部6具有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Sensor)8。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具有原稿导引(Guide)(未图示),该原稿导引用于适配原稿台7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幅度。该原稿导引被设置为可在原稿台7上沿主扫描方向滑动(slide)移动,通过该滑动移动从主扫描方向夹持原稿的两端,是整理原稿台7上放置的原稿的幅度对齐部件。可通过传感器等检测该原稿导引在原稿台7上的主扫描方向位置。该原稿导引及传感器为检测该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的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
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执行的各种动作及处理,操作部47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图像形成动作执行指示、原稿读取动作执行指示等指示,具有向操作者显示操作指引等的显示部473。
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所执行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原稿读取部5光学地读取由具有原稿台7的原稿供应部6运送来的原稿,或者原稿放置玻璃161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原稿读取部5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保存到内置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或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
原稿读取部5具备读取机构163,该读取机构163具有光照射部及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等,原稿读取部5利用光照射部照射原稿,通过CCD传感器接收其反射光,从而由原稿读取图像。并且,将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与原稿被读取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图中的左右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原稿被读取的方向)。
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所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基于原稿读取动作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或者内置HDD所存储的图像数据,或者从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图像形成部12在由送纸部14供应的、作为记录纸的用纸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图2为概略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包括:控制单元10、原稿供应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图像内存32、HDD 92、定影部13、驱动马达70、操作部47、传真通信部71以及网络接口部91。并且,对于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结构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另外,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以及操作部47为权利要求书中原稿读取部、图像形成部以及操作部的一个例子。
原稿供应部6具有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该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用于检测原稿台7上所放置的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向控制部100发送原稿台7上所放置原稿的原稿幅度W的信息。并且,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为权利要求书中原稿幅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原稿读取部5具备处于构成控制单元10的控制部100的控制下的读取机构163(图1),该读取机构163具有光照射部及CCD传感器等,原稿读取部5利用光照射部照射原稿,通过CCD传感器接收其反射光,从而由原稿读取图像。
图像内存32为,用于暂时存储原稿读取部5读取得到的原稿图像的数据,或暂时保存作为图像形成部12的打印对象的数据的区域。HDD 92为存储原稿读取部5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等的大容量存储装置。
驱动马达70为向图像形成部12的各旋转部件及运送辊对19等施加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传真通信部71具备未图示的编码解码部、调制解调部以及NCU(Network ControlUnit,网络控制单元)等,可利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来进行传真通信。
网络接口部91构成为包括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板(board)等通信模块,可经由网络接口部91所连接的LAN等,在局部区域(Local Area)内,或者与网络上的个人电脑等外部装置20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控制单元10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具有控制部100、原稿幅度计算部101以及复印条件读出部102。并且,控制部100、原稿幅度计算部101以及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为权利要求书中控制部、原稿幅度检测部、复印条件读出部以及通知部的一个例子。
控制单元10根据HDD 92中所装载(install)的动作控制程序的动作,作为控制部100、原稿幅度计算部101以及复印条件读出部102而起作用。但是,该控制部100、原稿幅度计算部101以及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不限于控制单元10按照动作控制程序的动作,还可分别由硬件电路构成。以下,只要不特别说明,各实施方式相同。
控制部100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的全局的动作控制。
原稿幅度计算部101基于上述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的输出,计算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即,通过原稿幅度计算部101及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来检测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原稿幅度计算部101及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为权利要求书中原稿幅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从后续说明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读取与原稿幅度计算部101算出的原稿幅度W对应的复印条件。
图3(A)、(B)为示出用于存储复印条件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复印条件数据库DB形成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控制单元10的RAM,与原稿幅度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原稿幅度而存储在复印条件数据库DB中。图3(A)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1示出了存储有由设计者、系统管理者等预先设定的数据值(默认值)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图3(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2示出了存储有由操作者进行变更后的数据值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并且,具有复印条件数据库DB1、DB2的存储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述RAM)为权利要求书中复印条件存储部的一个例子。
复印条件数据库DB1、DB2中对应于每种原稿幅度(最小值、最大值)存储有变更标志(flag)以及复印条件(例如,倍率、浓度、用纸尺寸),其中,变更标志用于表示有无相对复印条件的默认值(初始值)发生了变更。
例如,由图3(A)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1可知,对应于原稿幅度为“211~297mm”的原稿,存储有表示倍率为“100%”,浓度为“标准”,用纸尺寸为“A3”的复印条件,进一步由变更标志为“0”可知,该复印条件为默认值。
关于原稿的大小所对应的复印条件,操作者可通过对操作部47的操作进行自由设定,若操作者经由操作部47请求设定与原稿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则控制部100使显示部473显示例如图4(A)所示的操作画面D1。若操作者根据操作部47及显示部473所具有的触控面板功能,通过操作画面D1输入原稿幅度(最大值、最小值),并设定复印条件(倍率、浓度、用纸尺寸),则控制部100使该输入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原稿幅度而存储到复印条件数据库DB2中。
例如,在操作者输入原稿幅度的最小值“250mm”、最大值“320mm”,设定倍率为“66%”、浓度为“淡”、用纸尺寸为“A4”的情况下,由图3(A)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1可知,该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250~320mm”与已经登记的原稿幅度的范围“211~297mm”、“298mm以上”之间部分重叠,因此,控制部100例如图3(B)所示那样,从这些原稿幅度的范围中除去操作者新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250~320mm”,将原稿幅度的范围分别更新为“211~249mm”、“321mm以上”,并将变更标志变更为“1”。
此后,控制部100对应于最小值为“250mm”、最大值为“320mm”的原稿幅度而存储该输入的复印条件(倍率“66%”、浓度“淡”、用纸尺寸“A4”),并将变更标志设定为“1”。
并且,在此通过设定最小值与最大值来指定原稿幅度的范围,然而,范围的指定并不限于此,例如,控制部100可基于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像“210mm±20mm”这样,设定基准值与偏离该基准值的允许范围。
接着,基于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并且,此处的动作为,在操作者通过操作部47进行指示的情况,执行对原稿台7上所放置的原稿,或者原稿放置玻璃161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复印的动作。
首先,控制部100基于来自原稿台7上所设置的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判断原稿台7上是否放置有原稿(步骤S1)。若控制部100判断原稿台7上放置有原稿(步骤S1处的“YES”),则原稿幅度计算部101基于由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输出的原稿幅度信息,计算出原稿幅度W(步骤S2)。其后,控制部100使原稿供应部6开始向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运送原稿的同时(步骤S3),使原稿读取部5从原稿读取图像(步骤S4)。并且,判断原稿台7上是否放置有原稿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于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可采用其他机构。
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在控制部100判断原稿台7上未放置有原稿(步骤S1处的“NO”)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原稿放置玻璃161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图像(步骤S5)。接着,原稿幅度计算部101根据原稿读取部5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所示的、原稿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量,计算出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步骤S6)。
控制部100基于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或原稿幅度计算部101检测到的原稿幅度W的信息,搜索例如图3(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2,判断是否存在与原稿幅度W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7),若判断存在与原稿幅度W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7处的“YES”),则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从复印条件数据库DB2中读出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8)。
例如,上述算出的原稿幅度W为262mm的情况下,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从图3(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2中读出表示倍率为“66%”、浓度为“淡”、用纸尺寸为“A4”的复印条件。
接着,控制部100基于原稿读取部5所读取得到的原稿图像,使显示部473预览显示按照读出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的情况下的复印内容,另外,还使显示部473显示消息(步骤9),该消息用于提醒操作者输入是否实施按照所读出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以下,也将该复印记作“自动复印模式”)的指示。并且,显示部473为权利要求书中通知部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100判断操作者向操作部47输入的指示是否为表示实施自动复印模式的自动复印实施指示(步骤S10),若判断来自操作者的指示为自动复印执行指示(步骤S10处的“YES”),则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12基于步骤S8中复印条件读出部102所读出的复印条件,对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保存在图像内存32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即,控制部100使根据“自动复印模式”的原稿复印进行(步骤S11)。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中,在控制部100判断来自操作者的响应操作不为“实施OK”的情况下(步骤S10处的“NO”),控制部100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的复印条件,进行原稿的复印(步骤S12)。
并且,在步骤S7中,在控制部100判断不存在与原稿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7处的“NO”),控制部100也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的复印条件,进行原稿的复印(步骤S12)。
以上,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复印条件数据库DB2中,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而存储;复印条件读出部102基于该原稿幅度,从复印条件数据库DB2读出与复印对象原稿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控制部100按照该读出的复印条件,使图像形成部12在记录纸上对原稿读取部5所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在上述那样的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按照原稿幅度所对应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因此,即使原稿不为A4(横边×纵边为210mm×297mm)、B5(相应为182mm×257mm)这样的印刷物规格的尺寸,而属于规格外的其他尺寸,也能够按照与检索出的原稿幅度对应的复印条件,进行与原稿尺寸对应的“自动复印模式”的复印,而无需操作者手动输入复印条件。
另外,由于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动复印模式”的复印,因此,能够防止并非操作者希望的“自动复印模式”复印被执行。另外,由于有预览显示,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进行该选择。并且,通过省略上述步骤S10的处理,可在不基于来自操作者的指示的情况下使“自动复印模式”复印执行,该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9中像上述那样进行预览显示时,控制部100可使显示部473显示复印条件变更画面以提示操作者进行复印条件变更,并经由操作部47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变更复印条件的指示,控制部100基于来自操作者的该指示,变更复印条件再使“自动复印模式”复印执行。
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正截面图。并且,对于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结构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按照与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对应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按照与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幅度W)及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原稿长度L)对应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原稿供应部6构成为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台7;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其设置于用于适配原稿台7上所放置原稿的幅度的原稿导引,用于检测原稿幅度W;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其设置于原稿台7上的、相比原稿台7上所放置的原稿的运送方向顶端部更位于运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且用于检测原稿台7上是否放置有原稿。并且,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属于权利要求书中原稿长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在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的配置位置存在原稿的情况下,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向后述的原稿长度计算部104输出ON(开)信号,在配置位置不存在原稿的情况下,输出OFF(关)信号。
图7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对于与图2所示的、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原稿供应部6具备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及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可向控制单元10输出原稿台7上所放置的原稿中的原稿幅度W及原稿长度L所关联的信息。
图8(A)、(B)为示出用于存储复印条件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复印条件数据库DB形成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控制单元10的RAM,与原稿的尺寸对应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原稿尺寸(原稿幅度、原稿长度)而存储在复印条件数据库DB中。图8(A)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3示出了存储有由设计者、系统管理者等预先设定的数据值(默认值)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图8(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4示出了存储有由操作者进行变更后的数据值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并且,具有复印条件数据库DB3、DB4的存储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述RAM)为权利要求书中复印条件存储部的一个例子。
复印条件数据库DB3、DB4中对应于每种原稿幅度(最小值、最大值)及原稿长度存储有变更标志(flag)以及复印条件(例如,倍率、浓度、用纸尺寸),其中,变更标志用于表示有无相对复印条件的默认值(初始值)发生了变更。
例如,由图8(A)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3可知,对应于原稿幅度为“211~297mm”,原稿长度为“0~299mm”的原稿,存储有表示倍率为“100%”,浓度为“标准”,用纸尺寸为“A3”的复印条件,进一步由变更标志为“0”可知,该复印条件为默认值。
关于原稿的大小所对应的复印条件,操作者可通过对操作部47的操作进行自由设定,若操作者经由操作部47请求设定与原稿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则控制部100使显示部473显示例如图4(B)所示的操作画面D2。若操作者根据操作部47及显示部473所具有的触控面板功能,通过操作画面D2输入原稿幅度(最大值、最小值)及原稿长度(最大值、最小值),并设定复印条件(倍率、浓度、用纸尺寸),则控制部100使该输入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原稿幅度及原稿长度而存储到复印条件数据库DB4中。
原稿长度计算部104基于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输出ON信号的时间及原稿供应部6的原稿运送速度,计算原稿长度L。原稿长度计算部104为权利要求书中原稿长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接着,基于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处的动作为,执行对原稿台7上所放置原稿的复印的情况下的动作。并且,省略对与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的说明。
首先,控制单元10的原稿幅度计算部101基于来自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的输出,计算出原稿幅度W(步骤S21),原稿长度计算部104基于来自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9(长度SW)的输出,计算出原稿长度L(步骤S22)。其后,控制部100使原稿供应部6开始向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运送原稿的同时(步骤S23),使原稿读取部5从原稿读取图像(步骤2S4)。
控制部100基于计算出的原稿幅度W及原稿长度L,搜索例如图8(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4,判断是否存在与由原稿幅度W及原稿长度L构成的原稿尺寸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25),若判断存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25处的“YES”),则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从复印条件数据库DB4中读出对应的复印条件(步骤S26)。
例如,原稿幅度W为240mm,原稿长度L为290mm的情况下,复印条件读出部102从图8(B)所示的复印条件数据库DB4中读出表示倍率为“100%”、浓度为“标准”、用纸尺寸为“A3”的复印条件。
接下来的步骤S27~步骤S30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步骤S9~步骤S12相同地进行。
以上,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复印条件数据库DB4中,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对应于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以及复印对象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长度而存储;复印条件读出部102基于该原稿幅度及原稿长度,从复印条件数据库DB4读出与复印对象原稿的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控制部100按照该读出的复印条件,使图像形成部12在记录纸上对原稿读取部5所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在上述那样的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按照原稿幅度及原稿长度所对应的复印条件进行复印,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与原稿大小对应的“自动复印模式”复印。
另外,检测原稿尺寸(原稿幅度W、原稿长度L)的方法,不限定于此处所示,还可采用其他方法。
接着,对原稿台7上放置多张原稿的情况下的原稿尺寸检测进行说明。若原稿幅度全部相同,原稿的大小容易检测,在混杂有不同原稿幅度的原稿的情况下,由原稿台7的上述原稿导引上设置的原稿幅度检测部,可能无法确切地检测全部原稿的原稿幅度。
例如,A3(297mm×420mm)的原稿上放置有B4(257mm×364mm)的原稿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的输出,将无法检测出比A3小的B4的原稿幅度。
为此,若控制部100被操作者经由操作部47的指示要求进行原稿混载模式(以下,称为混载模式)设定,则控制部100使显示部473显示例如图10(A)所示的操作画面D3。若操作者根据操作部47及显示部473所具有的触控面板功能,通过操作画面D3指定混载模式(等幅混载模式或异幅混载模式),则控制部100根据操作者指定的模式进行原稿长度的检测。
例如,在判断操作者设定了等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在原稿读取部5读取多张原稿时仅对第一张原稿进行原稿幅度检测。复印条件读出部102在对作为读取对象的各原稿进行复印条件读出时,将检测第一张原稿得到的原稿幅度,用作全部这些原稿的原稿幅度。
另一方面,在判断操作者设定了异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在原稿读取部5读取多张原稿时对全部原稿进行原稿幅度检测。复印条件读出部102在对作为读取对象的各原稿进行复印条件读出时,分别利用检测得到的原稿幅度读出各原稿的复印条件。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使显示部473显示例如图10(B)所示的操作画面D4。操作者根据操作部47及显示部473所具有的触控面板功能,通过操作画面D4,按照操作者希望的原稿幅度,对应于每种原稿幅度设定“自动复印模式”的复印实施/不实施,该指示被控制部100接收,控制部100可按照该指示实施或不实施“自动复印模式”复印。
据此,如上所述,在原稿台7放置有多张大小不同的原稿的情况下,能够仅对操作者所希望的原稿幅度实施“自动复印模式”复印。
接着,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每次均进行判断是否实施“自动复印模式”复印的处理(图5所示的步骤S9、步骤S10中所进行的处理,图9所示的步骤S27、步骤S28中所进行的处理),然而,在下述确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该处理可由控制部100执行。该确认条件例如可列举出以下条件1、2。
<条件1>对每张复印对象原稿,操作者已经设定了复印条件
这是因为,由于操作者对每张复印对象原稿已经设定了复印条件,因此,能够推定操作者希望的是“自动复印模式”复印以外的复印。
<条件2>操作者已经变更了原稿的大小
这是因为,在操作者已经变更了原稿的大小的情况下,能够推定“自动复印模式”复印并非操作者所希望的。
另外,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控制单元10具备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该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用于判断使“自动复印模式”复印不实施的不实施条件是否成立。在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判断不实施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不实施“自动复印模式”复印。
并且,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为权利要求书中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的一个例子,对于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可由控制单元10按照HDD 92所装载的动作控制程序的动作实现其功能。另外,不实施条件例如可列举出以下条件1~3。
<条件1>从复印条件数据库DB1~DB4读出的复印条件相对被设计者、系统管理者等预先设定的数据值(默认值)发生了变更
该情况下,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105例如可根据复印条件数据库DB1~DB4所存储的变更标志判断复印条件是否相对默认值发生了变更。
<条件2>对每张复印对象原稿,操作者已经设定好了复印条件
<条件3>操作者选择了不实施“自动复印模式”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有多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彩色复合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这仅为一个例子,单色复合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装置及适用于其的复印条件进行了说明,然而,同样地技术显然能够适用于原稿读取装置及其中的原稿读取条件。图12为概略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模块图。
作为该第4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适用于图1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是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在此,具备: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未图示),以及替代第1至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复印条件读出部102的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108。在第4实施方式中,构成控制单元10的RAM所具备的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中,存储有原稿读取条件。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108从该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读出,与原稿幅度计算部101所算出的原稿幅度W对应的、原稿读取部5进行原稿读取的读取条件。原稿读取条件是指,例如,读取解像度、单色/彩色、原稿种类(文字/照片)等。
并且,对于作为该第4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动作及功能,可解释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说明的复印条件,解读为原稿读取条件。
例如,控制部100基于原稿幅度检测传感器8或原稿幅度计算部101所检测的原稿幅度W的信息,搜索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判断是否存在与原稿幅度W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若判断存在与原稿幅度W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则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108从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读出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
控制部100利用该原稿读取条件,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原稿。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12形成该原稿读取得到的原稿图像,或使HDD 92等存储区域存储该原稿读取得到的原稿图像。
另外,利用图1至图12由上述各实施方式示出的结构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结构及处理并不限定于此。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复印条件存储部,其至少对应于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而存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
原稿幅度检测部,其检测复印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原稿幅度,
复印条件读出部,其从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对应的所述复印条件,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纸上进行图像形成,
图像读取部,其读取所述复印对象原稿的图像,
控制部,其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纸上对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操作部,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变更存储在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中的所述复印条件的指示,
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具有用于存储每个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内的所述复印条件的复印条件数据库,
当操作者在所述操作部中输入新的原稿幅度的范围和该新的原稿幅度的范围所对应的所述复印条件时,在每个所述复印条件数据库中已经登记的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中,所述控制部将与所述操作部新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有重叠部分的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更新为除去所述新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以外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对应于所述原稿幅度及所述复印对象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而存储与所述原稿大小对应的复印条件,
还具备原稿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复印对象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长度,
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从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及由所述原稿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长度对应的所述复印条件,
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纸上对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地设定等幅混载模式及异幅混载模式,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上述任意一个混载模式的情况下,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所述等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在多张原稿作为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仅对第一张原稿进行所述原稿幅度检测,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将对所述第一张原稿检测得到的原稿幅度所对应的复印条件,作为所述读取对象即全部原稿的复印条件而读出,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所述异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在多张原稿作为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对全部原稿进行所述原稿幅度检测,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对于所述读取对象即各原稿,从所述复印条件存储部读出各自的复印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对于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进行的动作,所述操作部从操作者选择性地接收如下指示中的任一个:使所述动作执行的执行指示,或使所述动作不执行的不执行指示,
在所述操作部接收到所述执行指示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执行按照所述复印条件的动作,在所述操作部接收到所述不执行指示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执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复印条件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其进行通知以提示操作者输入指示,所述指示为是否使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执行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预先设定的确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所述通知部执行所述通知,
所述确认条件为下述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对于每张所述复印对象原稿,操作者设定了所述复印条件,以及操作者通过操作变更了原稿大小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对应于每种所述原稿大小,接收是否使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执行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的复印动作,
所述控制部对应于每种所述原稿大小,根据所述操作部接收到的指示,判断是否使按照所述复印条件的所述复印动作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其判断不实施条件是否成立,所述不实施条件用于使按照由所述复印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复印条件的复印不实施,
在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判断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不使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执行按照所述复印条件的动作,
所述不实施条件为下述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所述复印条件相对默认值发生了变更,以及
操作者选择了不实施按照所述复印条件的复印,
在所述复印条件数据库中存储有变更标志以及所述复印条件,变更标志用于表示在每个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内,有无相对于所述复印条件的默认值发生了变更,
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复印条件数据库中的所述变更标志,来判断所述复印条件相对于默认值是否发生了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所述预览图像示出按照所述复印条件进行图像形成后的结果。
9.一种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其至少对应于读取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幅度而存储与原稿大小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
原稿幅度检测部,其检测读取对象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原稿幅度,
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其从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对应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
原稿读取部,其读取所述读取对象原稿的图像,
控制部,其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使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原稿,
操作部,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变更存储在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中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指示,
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具有用于存储每个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内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
当操作者在所述操作部中输入新的原稿幅度的范围和该新的原稿幅度的范围所对应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时,在每个所述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中已经登记的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中,所述控制部将与所述操作部新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有重叠部分的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更新为除去所述新输入的原稿幅度的范围以外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对应于所述原稿幅度及所述读取对象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而存储与所述原稿大小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
还具备原稿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读取对象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长度,
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从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读出与由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幅度及由所述原稿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原稿长度对应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
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使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原稿。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地设定等幅混载模式及异幅混载模式,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上述任意一个混载模式的情况下,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所述等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在多张原稿作为所述原稿读取部的读取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仅对第一张原稿进行所述原稿幅度检测,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将对所述第一张原稿检测得到的原稿幅度所对应的原稿读取条件,作为所述读取对象即全部原稿的原稿读取条件而读出,
在被操作者设定为所述异幅混载模式的情况下,在多张原稿作为所述原稿读取部的读取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原稿幅度检测部对全部原稿进行所述原稿幅度检测,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对于所述读取对象即各原稿,从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存储部读出各自的原稿读取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对于所述原稿读取部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进行的动作,所述操作部从操作者选择性地接收如下指示中的任一个:使所述动作执行的执行指示,或使所述动作不执行的不执行指示,
在所述操作部接收到所述执行指示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原稿读取部执行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动作,在所述操作部接收到所述不执行指示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原稿读取部执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原稿读取条件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其进行通知以提示操作者输入指示,所述指示为是否使所述原稿读取部执行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预先设定的确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所述通知部执行所述通知,
所述确认条件为下述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对于每张所述读取对象原稿,操作者设定了所述原稿读取条件,以及
操作者通过操作变更了原稿大小的设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对应于每种所述原稿大小,接收是否使所述原稿读取部执行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动作,
所述控制部对应于每种所述原稿大小,根据所述操作部接收到的指示,判断是否使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所述原稿读取动作执行。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其判断不实施条件是否成立,所述不实施条件用于使按照由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读出部读出的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不实施,
在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判断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不使所述原稿读取部执行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动作,
所述不实施条件为下述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相对默认值发生了变更,以及
操作者选择了不实施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
在所述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中存储有变更标志以及所述原稿读取条件,变更标志用于表示在每个所述原稿幅度的范围内,有无相对于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的默认值发生了变更,
所述不实施条件成立判断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原稿读取条件数据库中的所述变更标志,来判断所述原稿读取条件相对于默认值是否发生了变更。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所述预览图像示出按照所述原稿读取条件进行原稿读取后的结果。
CN201610150065.3A 2015-03-26 2016-03-16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7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4991A JP6337817B2 (ja) 2015-03-26 2015-03-26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JP2015-064991 2015-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832A CN106027832A (zh) 2016-10-12
CN106027832B true CN106027832B (zh) 2019-01-18

Family

ID=56974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006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7832B (zh) 2015-03-26 2016-03-16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79669B2 (zh)
JP (1) JP6337817B2 (zh)
CN (1) CN106027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06088B2 (en) * 2017-09-14 2019-05-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ading controller that has two modes and associated control method
JP7358219B2 (ja) * 2019-12-02 2023-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4098A (ja) * 2009-07-17 2011-02-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CN104168400A (zh) * 2010-05-27 2014-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数据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JP2015012307A (ja) * 2013-06-26 2015-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5368B2 (ja) * 1986-06-16 1994-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動作モ−ド記憶機能を有する複写機
JPH06175445A (ja) * 1992-12-07 1994-06-24 Fujitsu Ltd 複写機の拡大・縮小設定方式
JPH0990819A (ja) 1995-09-19 1997-04-04 Ricoh Co Ltd 複写機制御装置
JP2009044369A (ja) * 2007-08-08 2009-02-2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9543B2 (ja) * 2008-10-28 2011-04-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526838B2 (en) * 2009-02-05 2013-09-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a print mode of a document image can be arbitrarily selected
JP2010268347A (ja) * 2009-05-18 2010-11-25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33965B2 (ja) * 2009-07-29 2010-09-01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5887826B2 (ja) * 2011-10-19 2016-03-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703276B2 (ja) * 2012-10-31 2015-04-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4098A (ja) * 2009-07-17 2011-02-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CN104168400A (zh) * 2010-05-27 2014-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数据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JP2015012307A (ja) * 2013-06-26 2015-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832A (zh) 2016-10-12
JP2016184115A (ja) 2016-10-20
US9479669B2 (en) 2016-10-25
JP6337817B2 (ja) 2018-06-06
US20160286071A1 (en) 2016-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49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給紙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99244A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検査方法
CN104838641A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9231887A (ja) 原稿読取装置
CN10602783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JP2016103805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6061603A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JP530613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96656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読取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021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7207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reads image data from document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93031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12704B2 (en) Scanner providing centered alignment marks
JP60392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87064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497000B2 (ja) 複写システム、複写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2451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36453B2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
JP5816728B2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
JP5597330B2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
JP729836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21254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が記録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72514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836454B2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
JP598861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汚れ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