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6079B - 液体收容体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收容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6079B
CN105966079B CN201610137660.3A CN201610137660A CN105966079B CN 105966079 B CN105966079 B CN 105966079B CN 201610137660 A CN201610137660 A CN 201610137660A CN 105966079 B CN105966079 B CN 105966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otation
lid
stat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76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6079A (zh
Inventor
工藤圣真
西牧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6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6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6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6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 B41J2/1754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with means attached to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ve c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收容体单元,以降低盖部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打开的可能性。该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液体收容体;盒体主体,上述盒体主体以使液体注入口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液体收容体;盖部,上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上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盖部覆盖上述液体注入口;以及,锁定机构,上述锁定机构用于保持关闭的状态。旋转机构具有与上述盒体主体卡合的第1旋转部、和在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方向上比第1旋转部更远离锁定机构的位置与盒体主体卡合的第2旋转部,盒体主体与第2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2长度长于盒体主体与第1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1长度。

Description

液体收容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液体收容体和收容液体收容体的盒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存在具有墨水罐和收容墨水罐的盒体的墨水罐单元,上述墨水罐具有墨水注入口并且能够收容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盒体为上表面盖部可开闭的结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51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如现有技术所述的具有墨水注入口的技术中,存在产生各种问题的情况。例如,在盒体具有上表面盖部的情况下,即使在向墨水罐注入墨水时等必要的时候以外,也存在上表面盖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上表面盖部从盒体主体上脱落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墨水罐暴露在外,可能会产生例如向墨水罐直接施加冲击而导致墨水罐破损,或是墨水罐内的墨水从墨水注入口飞散至盒体外侧等问题。此外,在墨水注入口暴露的状态下,也会产生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墨水注入口的可能性。此外,例如,在开闭上表面盖部时,也存在上表面盖部妨碍其他结构部件的可能性。此外,例如,在从墨水注入口向墨水罐内注入墨水时,也存在墨水不慎飞散至墨水注入口周围的情况。
这样的课题并不仅限于具有墨水罐和收容墨水罐的盒体的墨水罐单元,而是具备具有液体注入口并且能够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体、和收容液体收容体的盒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的共同课题。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人们期望实现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以及提高使用方便性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至少一部分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并能够通过下述实施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该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液体收容体、盒体主体、盖部以及锁定机构。上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以及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上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上述液体,上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将上述液体注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盒体主体以使上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上述液体收容体。上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上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上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盖部覆盖上述液体注入口。上述锁定机构能够通过锁定保持上述关闭的状态。上述旋转机构具有第1旋转部以及第2旋转部,上述第1旋转部与上述盒体主体卡合;上述第2旋转部在上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方向上比上述第1旋转部更远离上述锁定机构的位置与上述盒体主体卡合;上述盒体主体与上述第2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2长度长于上述盒体主体与上述第1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1长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锁定机构保持盖部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盖部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打开的可能性。此外,第2长度长于第1长度,因此在通过锁定机构保持盖部关闭的状态的状态下,能够降低旋转机构与盒体主体解除卡合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盖部从盒体主体脱落的可能性。
(2)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也可具有安装机构,上述安装机构用于将自由端部可装卸地安装于上述盒体主体,上述自由端部位于上述盖部中上述旋转机构所处一侧的相反侧。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安装机构进一步良好地保持盖部关闭的状态。
(3)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上述安装机构也可具有:盒体主体侧安装部,上述盒体主体侧安装部设于上述盒体主体;以及盖部侧安装部,上述盖部侧安装部设于上述盖部的上述自由端部,并卡定于上述盒体主体侧安装部。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盖部侧安装部卡定于盒体主体侧安装部,进一步良好地保持盖部关闭的状态。
(4)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也可进一步具有打开状态保持机构,上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能够保持上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打开状态保持机构保持盖部打开的状态。
(5)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也可为如下结构:上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具有盖部侧卡定部以及凸状的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上述盖部侧卡定部设于上述盖部;上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设于上述盒体主体,并能够通过与上述盖部侧卡定部卡定而保持上述盒体主体打开的状态,并且具有顶部、和第1部分及第2部分,上述第1部分及第2部分位于在上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上隔着上述顶部的位置;在上述旋转机构从上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上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上述盖部侧卡定部越过上述顶部而从上述第1部分侧向上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上述第2部分,从而保持上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盖部侧卡定部卡定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的第2部分而保持盖部打开的状态。
(6)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也可为如下结构:上述第1旋转部与上述第2旋转部中的其中一方的上述旋转部包含上述盖部侧卡定部;上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包含:上述第1和第2旋转部、以及位移部,上述位移部设于上述盒体主体,其用于在上述旋转机构从上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上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使上述旋转机构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从另一方的上述旋转部侧向上述其中一方的上述旋转部侧发生位移;上述位移部为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从上述另一方的上述旋转部侧向上述其中一方的旋转部侧突出的凸状,在将上述旋转机构从上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上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的方向作为打开方向时,上述旋转机构在上述打开方向上旋转之际,上述另一方的上述旋转部的一部分移动至上述位移部之上,从而使得上述旋转机构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从上述另一方的上述旋转部侧向上述其中一方的上述旋转部侧发生位移,通过上述旋转机构的位移,上述盖部侧卡定部被一边按压于上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一边越过上述顶部而从上述第1部分侧向上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上述第2部分。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盖部侧卡定部卡定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的第2部分而保持盖部打开的状态。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该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液体收容体、盒体主体、以及盖部。上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以及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上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上述液体;上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上述液体收容部注入上述液体。上述盒体主体以使上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暴露)的方式收容上述液体收容体。上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上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上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盖部覆盖上述液体注入口。上述盒体主体具有视认部,上述视认部位于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上比上述液体注入口更靠近第1侧的位置,并且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上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液面,上述旋转机构在沿上述指定方向的方向上隔着上述液体注入口而位于上述第1侧的相反侧即第2侧。
根据该实施方式,旋转机构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上隔着液体注入口而位于视认部所处第1侧的相反侧即第2侧。由此,不论盖部的开闭状态如何,都能够降低视认部被盖部覆盖的可能性。因此,在注入液体时,能够一边通过视认部确认液面一边注入液体。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体单元。该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液体收容体、盒体主体、以及盖部。上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以及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上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上述液体;上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上述液体收容部注入上述液体。上述盒体主体以使上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暴露)的方式收容上述液体收容体。上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上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上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盖部覆盖上述液体注入口。在将上述液体从上述液体注入口注入上述液体收容部内时的上述液体收容体单元的液体注入状态下,上述旋转机构位于比上述液体注入口更靠近下侧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打开盖部并从液体注入口向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时,能够通过盖部承接飞散到液体注入口周围的液体。
(9)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上述盖部也可具有液体保持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在液体飞散至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液体保持部保持飞散的液体。
(10)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上述盖部也可在上述盖部的与上述液体注入口相对的一侧具有密封上述液体注入口的栓部件。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盖部具有栓部件,因此与栓部件和盖部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栓部件丢失的可能性。
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都是必要的构成要素,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是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效果,可以适当地对上述多个构成要素中的一部分进行变更、删除、替换为其他新的构成要素、或删除一部分限定内容。此外,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是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效果,也可以将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与上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从而构成本发明的一个独立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具备液体收容体、盒体主体、盖部、和锁定机构等多个要素中的1个以上要素的装置的形式来进行实现。即,该装置可以具有液体收容体,也可不具有液体收容体。此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盒体主体,也可不具有盒体主体。此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盖部,也可不具有盖部。此外,该装置课可以具有锁定机构,也可不具有锁定机构。根据如上各种实施方式,能够解决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使用方便性的提高等各种课题中的至少一种。此外,上述液体收容体单元的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中的任一个都可适用于该装置。
应予说明,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实施方式来进行实现,并能够以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液体收容体单元和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消耗系统、收容液体收容体的盒体部件等形式进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系统的外观图。
图2为液体收容体的模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的第1幅图。
图4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的第2幅图。
图5为用于说明安装机构的图。
图6为将盖部从盒体主体上卸下后的第1幅图。
图7为将盖部从盒体主体上卸下后的第2幅图。
图8为将盖部从盒体主体上卸下后的第3幅图。
图9为用于说明盒体主体的第1幅图。
图10为用于说明盒体主体的第2幅图。
图11为盖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F11A-F11A的部分截面图。
图13为F11B-F11B的部分截面图。
图14相当于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F11A-F11A的部分截面图。
图15相当于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F11B-F11B的部分截面图。
图16A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的模式图。
图16B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的第1幅图。
图17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的第2幅图。
图18为用于说明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系统1的外观图。在图1中绘制有相互正交的XYZ轴。应予说明,在其他图中,也根据需要绘制有与图1相对应的XYZ轴。
液体消耗系统1具有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打印机10、和液体收容体单元30。在液体消耗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打印机10及液体收容体单元30设置于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所规定的水平面内。即,Z轴方向为铅直方向(上下方向)。并且,-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方向,+Z轴方向为铅直向上方向。
打印机10为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0具有向纸等记录媒介喷出作为液体的墨水的记录头14、和将记录头14收容于内部的筐体12。筐体12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筐体12具有前表面(第1面、第1壁)102、左侧面(第2面、第2壁)104、右侧面(第3面、第3壁)106、上表面(第4面、第4壁)107、底面(第5面、第5壁)108、和背面(第6面、第6壁)109。各个面102、104、106、107、108、109构成作为打印机10的外壳的筐体12。在前表面102设有将纸等记录媒介排出的排出托架16。
前表面102与背面109相对。左侧面104与右侧面106相对。前表面102、背面109、左侧面104和右侧面106为相对于打印机10的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上表面107与底面108相对。上表面107与底面108为相对打印机的设置面大致水平的面。左侧面104和右侧面106分别与前表面102及背面109相交叉。在此,“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除了完全“垂直”或“水平”的意思以外,还包含大体“垂直”或“水平”的意思。即,各个面102、104、106、107、108、109并非为完全平面,而是包含凹凸等的面,因此在外观上只要为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即可。
左侧面104与右侧面106相对的方向为X轴方向。前表面102与背面109相对的方向为Y轴方向。上表面107与底面108相对的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为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为打印机10的“深度方向”,Z轴方向为打印机10的“高度方向”。
记录头14为可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在筐体12的内部沿Y轴方向输送记录媒介的同时,从记录头14喷出墨水,从而对记录媒介进行印刷(记录)。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记录头14为可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记录头14也可为沿X轴方向延伸、位置被固定的行式头。
液体收容体单元30安装于筐体12的外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收容体单元30安装于筐体12的右侧面106。液体收容体单元(罐单元)30具有盒体40、和配置于盒体40内部的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分别配置于盒体40内,使得其一部分(后述的识别面502)可以从外部被观察确认。由此,能够从盒体40的外侧把握液体收容体50K~50Y所收容的墨水量(墨水液面)。
液体收容体50K收容黑色的墨水。液体收容体50C收容青色的墨水。液体收容体50M收容品红色的墨水。液体收容体50Y收容黄色的墨水。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分别通过流通管99与记录头14相连通。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各自所收容的墨水通过打印机10所具有的泵等供给机构(未图示),经过流通管99而被供给至记录头14。
在对多个液体收容体50C~50K不加区分地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50”。应予说明,液体收容体50的个数虽然为4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液体收容体50的个数可为3个以下,也可为5个以上。此外,液体收容体单元30虽然安装于筐体12的右侧面106,但也可安装于筐体12的其他面(例如左侧面104),或设于筐体12的内部。
图2为液体收容体50的模式图。液体收容体50具有: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打印机10的墨水的液体收容部51、能够将墨水注入液体收容部51的液体注入口(液体接收口,液体补充口)52、用于将大气导入液体收容部51的大气导入口56、和用于将墨水向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打印机10)导出的液体导出部54。
液体注入口52为筒状。在从液体收容体50向记录头14供给墨水时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使用状态下,以及在从液体注入口52向液体收容部51注入墨水时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注入状态下,液体注入口52向铅直向上方向开口。液体注入口52在使用状态下被栓部件(省略图示)塞住。液体导出部54连接有流通管99。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经过液体导出部54和流通管99而流向记录头14。随着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的消耗,液体收容部51的液面下降,同时,空气被从大气导入口56导入液体收容部51。在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减少的情况下,使用者将栓部件从液体注入口52卸下,将墨水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液体收容部51。
液体收容体50具有在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使用状态下,相对设置面竖立设置的识别面502。识别面502构成液体收容部51的一部分。识别面502为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使得使用者能够从外部识别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面。识别面502设有上限部LM,用于识别液体收容部51所能够收容的墨水的上限。上限部LM具有水平的直线部。使用者以墨水面到达直线部为基准,停止向液体收容部51注入墨水。
图3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第1幅图。图4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第2幅图。图3表示作为盒体主体44关闭的状态的第1状态。图4表示作为盖部42完全打开的状态的第2状态。此外,在图4所示的液体收容体50K中,栓部件200被从液体注入口52卸下。
液体收容体单元30(图3)具有用于收容液体收容体50的盒体40。盒体40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盒体40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覆盖液体收容体50。盒体40具有构成外壳的第1面401~第6面406。第1面(盒体第1壁)401与第2面(盒体第2壁)402相对。第3面(盒体第3壁)403与第4面(盒体第4壁)404相对。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第5面(盒体第5壁)405与第6面(盒体第6壁)406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401与第2面402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3面403与第4面404在Y轴方向上相对,第5面405与第6面406在Z轴方向上相对。第1面401~第4面404为相对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第5面405构成盒体40的上表面,第6面406构成盒体40的底面。X轴方向为盒体40的“深度方向”,Y轴方向为盒体40的“宽度方向”,Z轴方向为盒体40的“高度方向”。
第1面401具有视认部445,该视认部445以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上限部LM的方式形成。即,在视认部445中,能够透过识别面502观察确认液体收容部51内的液面。视认部445为形成于第1面401的开口。应予说明,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视认部445也可由透明的部件或半透明的部件形成开口部分,从而代替开口。第2面402通过螺丝等安装部件安装于筐体12(图1)。第2面402形成有用于配置流通管99(图1)的开口(未图示)。
盒体40具有收容液体收容体50的盒体主体44、和可开闭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的盖部42。如图4所示,盒体主体44以使液体注入口52的一部分(上端部)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液体收容体50。盒体主体44主要形成第1面401~第4面404、第6面406。应予说明,盒体主体44也可以下述方式收容液体收容体50:液体注入口52的一部分(上端部)不位于外侧,在栓部件200被卸下的状态下,液体注入口52的一部分(上端部)能够从外部被观察确认。
盖部42(图3)主要形成作为上表面的第5面405。盖部42设于作为第2面402侧的端部的轴侧端部40fa,并具有与盒体主体44卡合的旋转机构(详细情况将于后文中描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方向为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盖部42的第1面401侧的端部的自由端部40fb以该旋转机构为中心而旋转,从而实现盖部42的开闭。盖部42在关闭的状态下覆盖液体注入口52。如图4所示,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安装有栓部件200的液体注入口52暴露在外。在处于盖部42打开的状态时,使用者将栓部件200从液体注入口52卸下,并将墨水注入液体收容部51。
液体收容体单元30(图3)具有能够通过锁定而保持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20。锁定机构20具有作为锁的挂锁21、安装挂锁21的第1插通部22及第2插通部24。
第1插通部22(图4)具有用于穿过挂锁21的锁臂212的第1插通孔221。第2插通部24具有用于穿过挂锁21的锁臂212的第2插通孔241。第1插通部22设于盖部42中形成第3面403的部分。第2插通部24设于盒体主体44中形成第3面403的部分。在锁臂212穿过第1插通孔221及第2插通孔241的状态下,使用钥匙将挂锁21锁定,从而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盖部42关闭的状态”是指,除了完全关闭的状态以外,还包含盒体主体44和盖部42之间存在空隙的状态,该空隙为无法向液体收容体50进行墨水注入操作的程度。
图5为用于说明安装机构400的图。液体收容体单元30进一步具有安装机构400。安装机构400将自由端部40fb可装卸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上述自由端部40fb位于轴侧端部40fa(后述旋转机构所位于的一侧)所处一侧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机构400采用利用材料弹性进行固定的卡扣装配方式。
安装机构400具有设于盒体主体44的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和设于盖部42的自由端部40fb的盖部侧安装部422。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为设于盒体主体44上表面的凹部。盖部侧安装部422为嵌入作为凹部的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并卡定的突起。盖部侧安装部422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能够实现与盒体主体侧安装部422的卡定以及该卡定的解除。盖部侧安装部422设于盖部42的Y轴方向上大致中央的位置。盖部侧安装部422具有安装于盖部42的板状的主体部425、和设于主体部425的突起426。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突起426卡定于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由此,自由端部40fb可装卸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在挂锁21被解锁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将盖部42的自由端部40fb侧向铅直向上方向抬起,能够解除盖部侧安装部422与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的卡定。
图6为将盖部42从盒体主体44卸下后的第1幅图。图7为将盖部42从盒体主体44卸下后的第2幅图。图8为将盖部42从盒体主体44卸下后的第3幅图。图9为用于说明盒体主体44的第1幅图。图10为用于说明盒体主体44的第2幅图。
盖部42(图6、图7)具有形成用于开闭盖部42的旋转轴RAx的旋转机构59。旋转机构59具有形成旋转中心的轴。旋转机构59相对盒体主体44可旋转地卡合。盖部42通过旋转机构59与盒体主体44的卡合而安装于盒体主体44。旋转机构59具有作为第1旋转部的第1旋转轴部60(图7)、和作为第2旋转部的第2旋转轴部70(图6)。
第1旋转轴部60(图7)设于轴侧端部40fa中Y轴方向(多个液体收容体50K~50Y的排列方向,旋转轴方向)上的端部40faa,上述端部40faa为锁定机构20所处一侧的端部。第1旋转轴部60具有第1轴主体62、第1基部64和第1抵接部65。第1基部64安装于盖部42的端部40faa。第1基部64与形成有第1轴孔82的第1轴孔形成面440(图9)相对。第1基部64为圆板形状。第1抵接部65为从第1基部64的圆周面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件。第1抵接部65具有在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与后述位移部84(图9)相对的相对面65fa。第1轴主体62为从第1基部64向远离端部40faa的方向(-Y轴方向)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的部件。第1轴主体62的直径小于第1基部64的直径。第1轴主体62插入盒体主体44所具有的第1轴孔82(图6),从而与第1轴孔82卡合。
第2旋转轴部70(图6)设于轴侧端部40fa中Y轴方向上的端部40fab,上述端部40fab为第1旋转轴部60所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第2旋转轴部70具有第2轴主体72、第2基部74和作为盖部侧卡定部的第2抵接部75。第2基部74安装于盖部42的端部40fab。第2基部74与形成有第2轴孔92的第2轴孔形成面442(图10)相对。第2基部74为圆板形状。第2抵接部75为从第2基部74的圆周面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件。第2轴主体72为从第2基部74向远离端部40fab的方向(+Y轴方向)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的部件。第2轴主体72的直径小于第2基部74的直径。第2轴主体72通过插入盒体主体44所具有的第2轴孔92(图7)而与第2轴孔92卡合。即,第2旋转轴部70在旋转机构59的旋转轴方向(Y轴方向)上,比第1旋转轴部60更远离锁定机构20的位置与盒体主体44卡合。
如图8所示,在旋转机构59的旋转轴方向(Y轴方向)上,第2轴主体72的轴长度(第2长度)L2大于第1轴主体62的轴长度(第1长度)L1。轴长度L1为盒体主体44(具体而言,为图6所示的第1轴孔82)与第1旋转轴部60卡合的卡合部分的长度,轴长度L2为盒体主体44(具体而言,为图7所示的第2轴孔92)与第2旋转轴部70卡合的卡合部分的长度。
盒体40进一步具有能够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的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图6、图7、图9、图10)。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使盖部42不会由于其自重而从打开的状态(图4)向关闭的状态(图3)旋转。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具有第1旋转轴部60(图7)、第2旋转轴部70(图6)、位移部84(图9)和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图10)。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图10)设于形成有第2轴孔92的第2轴孔形成面442。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形成于比第2轴孔92更靠近下侧的位置。第2轴孔形成面442位于盒体主体44中的第2面402侧,并且,位于铅直向上方向的一侧。第2轴孔形成面442位于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比安装机构400(图5)更靠近+Y轴方向的一侧。第2轴孔形成面442在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使用状态下相对水平面竖立设置。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图10)为通过卡定作为盖部侧卡定部的第2抵接部75(图6),能够保持盒体主体44打开的状态的结构。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为从第2轴孔形成面442突出的凸状部件。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的表面形成有凸状的曲面。在此,将沿旋转机构59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作为旋转方向YR。将旋转方向YR中旋转机构59从盖部42关闭的状态向盖部42打开的状态旋转的方向作为打开方向YRa。将旋转方向YR中旋转机构59从盖部42打开的状态向盖部42关闭的状态旋转的方向作为关闭方向YRb。打开方向YRa为从-Y轴方向侧观察时顺时针的方向。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具有顶部941、和第1部分942及第2部分943,上述第1部分942及第2部分943以在旋转方向YR上隔着顶部941的方式配置。第1部分942配置于打开方向YRa上比第2部分943更靠近跟前的一侧,即-X轴方向侧。顶部941配置于相对第2轴孔形成面442比第1和第2部分942、943更高的位置。
位移部84(图9)设于形成有第1轴孔82的第1轴孔形成面440。位移部84形成于比第1轴孔82更靠近下侧的位置。第1轴孔形成面440位于盒体主体44中的第2面402侧,并且,位于铅直向上方向的一侧。第1轴孔形成面440位于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比安装机构400(图5)更靠近-Y轴方向的一侧。第1轴孔形成面440在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使用状态下相对水平面竖立设置。第1轴孔形成面440与第2轴孔形成面442在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相对。
在旋转机构59从盖部42关闭的状态向盖部42打开的状态旋转时,位移部84使旋转机构59在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从第1旋转轴部60向第2旋转轴部70发生位移。该位移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陈述。位移部84为从第1轴孔形成面440突出的凸状。位移部84沿旋转方向YR延伸。位移部84位于第1抵接部65(图7)的位移(旋转)轨迹上。位移部84具有第1凸部841和第2凸部843。在打开方向YRa上,第1凸部841位于跟前一侧,即-X轴方向侧,第2凸部843位于比第1凸部841更靠近内侧的位置。第1凸部841与第2凸部843相连接。在第1凸部841中,其从第1轴孔形成面440起的高度在打开方向YRa上从跟前一侧向内侧逐渐升高。即,在第1凸部841中,在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与第1抵接部65(图7)相对的第1表面841fa以其从第1轴孔形成面440起的高度从跟前一侧向内侧逐渐升高的方式倾斜。在第2凸部843中,在Y轴方向(旋转轴方向)上与第1抵接部65相对的第2表面843fa与第1表面841fa的内侧部分的高度相同。
图11为盖部42关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F11A-F11A的部分截面图。图13为F11B-F11B的部分截面图。图14相当于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F11A-F11A的部分截面图。图15相当于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F11B-F11B的部分截面图。利用图11~图15对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第1抵接部65位于旋转方向YR上比位移部84更靠近关闭方向YRb的一侧。当打开盖部42时,第1旋转轴部60沿打开方向YRa旋转,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第1抵接部65到达虚线所表示的位置。具体而言,在使状态从盖部42关闭的状态向盖部42打开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第1抵接部65沿打开方向YRa移动,并移动至第1凸部841(具体而言,为第1表面841fa)之上。然后,第1抵接部65经过第1凸部841后移动至第2凸部843(具体而言,为第2表面843fa)之上(图14)。
如图13所示,在盒体关闭的状态下,第2抵接部75位于旋转方向YR上比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更靠近关闭方向YRb的一侧。当打开盖部42时,第2旋转轴部70沿打开方向YRa旋转,在盖部42打开的状态下,第2抵接部75到达虚线所表示的位置。
通过使第1抵接部65移动至位移部84之上,包含第1旋转轴部60和第2旋转轴部70的旋转机构59从第1旋转轴部60侧向第2旋转轴部70侧(靠近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的方向,+Y轴方向侧)发生位移。通过该位移,作为盖部侧卡定部的第2抵接部75被按压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在第1抵接部65经由第1凸部841而到达第2凸部843上的时刻,第2抵接部75位于第1部分942侧。第1抵接部65在第2凸部843上进一步沿打开方向YRa移动,借此,第2抵接部75一边被按压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一边越过顶部941而从第1部分942侧向第2部分943侧移动。第2抵接部75一边被按压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一边越过顶部941,使得使用者能够感受到可把握越过情况的程度的手感(咔嗒作响的感觉)。
然后,如图15所示,第2抵接部75越过顶部941后卡定于第2部分943。第2抵接部75以不会由于盖部42的自重而解除卡定的程度卡定于第2部分943。使用者通过向盖部42施力,使得盖部42的自由端部40fb侧向盒体主体44旋转,能够解除第2抵接部75与第2部分943的卡定。
图16A为用于说明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模式图。利用图16A主要对视认部445与盖部42的旋转机构59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视认部445位于盒体主体44中,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X轴方向)上隔着液体注入口52的第1侧(+X轴方向侧)。旋转机构59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上隔着液体注入口52而位于第1侧的相反侧即第2侧(-X轴方向侧)。即,视认部445与旋转机构59位于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上隔着液体注入口的位置。轴侧端部40fa位于第2侧,自由端部40fb位于第1侧,上述自由端部40fb以位于上述轴侧端部40fa的旋转轴RAx为支点,沿箭头R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盖部42的开闭。即,盖部42形成为无论其开闭状态如何,视认部445都不会被盖部42覆盖的结构。由此,能够降低视认部445被盖部42覆盖的可能性。例如,在旋转机构59位于比液体注入口52更靠近第1侧,即,视认部445侧的情况下,打开盖部42时,视认部445被盖部42遮挡,在注入墨水时可能难以看见视认部。但是,如上所述,视认部445不会被盖部42覆盖,因此在打开盖部42并将墨水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液体收容部51时,能够透过视认部445及识别面502确认液体收容部51内的液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能够通过锁定机构20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盖部42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打开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飞散到盒体40外侧的可能性。此外,由于能够通过锁定机构20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液体注入口52的可能性。通过锁定机构20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使用者想要打开盖部42时,盖部42的第2旋转轴部70侧(+Y轴方向侧)有时会以锁定机构20为中心而发生晃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2长度L2大于第1长度L1。由此,即使在第2旋转轴部70侧发生晃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第2旋转轴部70与第2轴孔92之间解除卡合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盖部42从盒体主体44脱落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液体收容体单元30具有安装机构400,上述安装机构400用于将盖部42的自由端部40fb可装卸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盒体主体侧安装部842与盖部侧安装部422的卡定这种单纯的卡定机构来将自由端部40fb可装卸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如图6、图7、图9、图10所示,液体收容体单元30具有能够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的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由此,能够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由于能够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因此在使盖部42为打开状态后,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墨水时,能够减少使用者的手被盖部42和盒体主体44夹住等问题的发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作为盖部侧卡定部的第2抵接部75卡定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的第2部分943,能够容易地利用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将盖部42保持为打开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轴部60相当于为了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中所述的“另一方的旋转部”,第2旋转轴部70相当于为了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中所述的“一方的旋转部”。
B.第二实施方式:
图16B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a的第1幅图。图17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a的第2幅图。图16B表示盖部42打开途中的状态,图17表示盖部42打开后的状态。在图16B及图17中,省略液体收容体50的图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区别在于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a的结构、和液体收容体单元30a不具有安装机构400(图5)这两点上。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附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同时省略说明。此外,液体收容体单元30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安装于打印机10的右侧面106。
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a(图16B)具有设于盖部42的盖部侧卡定部78、和设于盒体主体44的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盖部侧卡定部78设于盖部42中轴侧端部40fa侧。此外,盖部侧卡定部78位于盒体4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大致中央。盖部侧卡定部78为板簧。盖部侧卡定部78具有第2抵接部75a。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为从盒体主体44的上表面44u突出的凸状部件。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与旋转轴方向(Y轴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大致三角形。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具有从上表面44u最为突出的顶部941a、和在旋转方向YR上以隔着顶部941a的方式配置的第1部分942a及第2部分943a。在打开方向YRa上,第1部分942a配置于比第2部分943a更靠近跟前的一侧。顶部941a配置于相对上表面44u比第1及第2部分942a、943a更高的位置。
在旋转机构59(图6)从盖部42关闭的状态向盖部42打开的状态旋转时,盖部侧卡定部78的第2抵接部75a被一边按压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一边越过顶部941a而从第1部分942a侧向第2部分943a侧移动。然后,第2抵接部75a卡定于第2部分943a,从而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第2抵接部75a以不会由于盖部42的自重而解除卡定的程度卡定于第2部分943a。第2抵接部75a一边被按压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a,一边越过顶部941a,使得使用者能够感受到可把握越过情况的程度的手感(咔嗒作响的感觉)。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这点上能产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例如,能够通过锁定机构20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盖部42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变为打开状态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飞散到盒体40外侧的可能性。此外,能够通过锁定机构20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液体注入口52的可能性。此外,能够通过打开状态保持机构80a保持盖部42打开的状态。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8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b的模式图。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旋转机构59的位置和盖部42b的结构。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附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同时省略说明。
在液体收容体单元30b的液体注入状态下,盖部42b以旋转轴RAx形成于比液体注入口52及视认部445更靠近下侧的位置的方式,通过旋转机构59安装于盒体主体44。即,在液体收容体单元30b的液体注入状态下,旋转机构59位于比液体注入口52及视认部445更靠近下侧的位置。并且,旋转机构59及视认部445在沿指定方向的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比液体注入口52更靠近第1侧(+X轴方向)的位置。在盖部42b关闭的状态下,盖部42b覆盖液体注入口52。在盖部42b关闭的状态下,盖部42b形成盒体40b的+X轴方向侧的盒体第1壁401a。盒体第1壁401a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形成,使得使用者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视认部445及上限部LM。在盖部42b打开的状态下,该盒体第1壁401a位于比液体注入口52及视认部445更靠近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42b打开的状态下,盒体第1壁401a沿水平方向延伸。盒体第1壁401a中,在盖部42b关闭的状态下面向视认部445的面401af配置有作为用于保持墨水的液体保持部件的保持部件910。保持部件910例如可为能够保持墨水的海绵等多孔部件。保持部件910配置于面401af中与旋转机构59(第6面406的+X轴方向侧端部)相邻的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在打开盖部42并从液体注入口52向液体收容部51注入墨水时,墨水不慎飞散到液体注入口52周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盖部42b承接墨水。由此,能够降低设置面等其他部分被墨水沾污的可能性。并且,面401af配置有保持部件910,因此能够通过保持部件910保持溢出至面401af上的墨水。此外,旋转机构59位于比视认部445更靠近下侧的位置,因此在打开盖部42并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墨水时,能够降低视认部445被盖部42b遮蔽的可能性。由此,在打开盖部42并从液体注入口52向液体收容部51注入墨水时,能够透过视认部445及识别面502确认液体收容部51内的液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省略保持部件910。并且,旋转机构59虽然位于X轴方向上相对液体注入口52,视认部445所处一侧(+X轴方向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旋转机构59也可位于X轴方向上隔着液体注入口52,视认部445所处一侧的相反侧。即使如此,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盖部42b承接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墨水时飞散至周围的墨水。
D.变形例:
应予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式进行实施,例如可为如下所述的变形。
D-1.第1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20虽然具有挂锁21、第1插通部22和第2插通部24(图3),但只要其为能够通过锁定保持盖部42关闭的状态的结构,则锁定机构20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锁定机构20也可为在盒体40自身上设置锁。
D-2.第2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机构400虽然为利用材料的弹性进行固定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将盖部42的自由端部40fb可装卸地安装于盒体主体44的机构。例如,安装机构400也可具有设于盖部42的盖部侧磁石、和被盖部侧磁石吸引的设于盒体主体44的盒体主体侧磁石。此外,安装机构400也可为将双面胶带设于盖部42和盒体主体44中的至少一侧的结构。此外,安装机构400也可为粘扣(hook and loop fastener)。在安装机构为粘扣的情况下,可将起绒为钩状的部件设于盒体主体44和盖部42中的任一方,将起绒为圈(loop)状的部件设于另一方。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体单元30a也可具有安装机构400。
D-3.第3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颠倒第1旋转轴部60与第2旋转轴部70的位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将位移部84与盒体主体侧卡定部94的位置关系也颠倒过来。
D-4.第4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盖部42虽然具有旋转机构59,该旋转机构59具有旋转轴(第1轴主体62及第2轴主体72),但只要具有使盖部42旋转的机构,则也可以不具有轴。例如,也可在盒体主体44侧形成旋转轴,而盖部42具有接受盒体主体44的旋转轴的轴孔。
D-5.第5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液体收容体单元30配置于筐体12的外侧(图1),但其也可配置于筐体12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液体收容体单元30的盒体40例如安装于筐体12的内壁面。此外,筐体12的一部分也可为可开闭的结构,使得使用者能够从筐体12的外侧对液体收容体单元30进行操作。由此,能够开闭盖部42,或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墨水。此外,盒体42也可与筐体12一体形成。
D-6.第6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密封液体注入口52的栓部件200虽然与盖部42独立地设置(图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盖部42也可具有栓部件200。具体而言,在盖部42的与液体注入口52相对的一侧(面)设置栓部件200。由此,能够降低栓部件200丢失的可能性。此外,在将栓部件200设于相对的一侧的情况下,优选将栓部件设于能够通过盖部42的开闭而实现栓部件200在液体注入口52上的装卸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盖部42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将栓部件200安装于液体注入口52而塞住液体注入口52,并通过打开盖部42而将栓部件200从液体注入口52卸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利用盖部42的开闭而实现栓部件200在液体注入口52上的装卸,因此能够缩短从液体注入口52注入墨水的作业工序。此外,在向液体注入口52进行栓部件200的装卸时,使用者没有必要触碰栓部件200,因此能够降低使用者的手被墨水沾污的可能性。
D-7.第7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识别面502上设有上限部LM,但也可于识别面502设置用于识别液体收容部51的墨水变少情况的下限部LP,以代替上限部LM,或设置上限部LM和下限部LP双方。下限部LP与上限部LM相同地具有水平的直线部。使用者以墨水面到达该直线部为基准,向液体收容部51补充墨水。
D-8.第8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液体收容体单元30、30a具有用于向打印机10供给墨水的液体收容体50、和用于收容液体收容体50的盒体40,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收容其他液体的液体收容体以及消耗其他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使用收容其他液体的液体收容体的液体消耗装置列举如下。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所用的滤色器的色材喷射记录装置
(3)用于形成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 Display)等的电极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对含有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消耗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利用精确定位来对钟表或相机等精密仪器消耗润滑油的液体消耗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消耗装置
(10)喷射用于对基板等进行蚀刻的酸性或碱性蚀刻液的液体消耗装置
(11)具有喷出其他的任意微量液滴的液体消耗头的液体消耗装置
应予说明,“液滴”是指从液体消耗记录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滴状、线状拖尾的形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为液体消耗记录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能够进行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可为物质为液相状态时的材料,高粘性或低粘性的液态材料、以及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等液态材料也属于“液体”范畴。此外,也不仅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后的产物等也属于“液体”范畴。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以列举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墨水或液晶。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胶状墨水、热熔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此外,在将经紫外线照射会发生固化的UV墨水收容于该液体收容部并与打印机连接的情况下,由于液体收容体悬于设置面之上,因此降低了设置面的热量传导至液体收容部而使墨水发生固化的可能性。
D-9.第9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进行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一部分或全部上述课题,或者为了实现一部分或全部上述效果,可以适当地将与记载于发明内容中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并且,若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被说明为必要的技术特征,则可以适当地进行删除。
符号说明
1…液体消耗系统
10…打印机
12…筐体
14…记录头
16…排出托架
20…锁定机构
21…挂锁
22…第1插通部
24…第2插通部
30、30a…液体收容体单元
40、40b…盒体
40fa…轴侧端部
40fb…自由端部
42、42b…盖部
44…盒体主体
44u…上表面
50(50K、50C、50M、50Y)…液体收容体
51…液体收容部
52…液体注入口
54…液体导出部
56…大气导入口
59…旋转机构
60…第1旋转轴部
62…第1轴主体
64…第1基部
65…第1抵接部
65fa…相对面
70…第2旋转轴部
72…第2轴主体
74…第2基部
75、75a…第2抵接部
78、78a…盖部侧卡定部
80、80a…打开状态保持机构
82…第1轴孔
84…位移部
92…第2轴孔
94、94a…盒体主体侧卡定部
99…流通管
102…前表面
104…左侧面
106…右侧面
107…上表面
108…底面
109…背面
200…栓部件
212…锁臂
221…插通孔
241…第2插通孔
242…插通孔
400…安装机构
401、401a…第1面
401fa…面
402…第2面
403…第3面
404…第4面
405…第5面
406…第6面
422…盖部侧安装部
425…主体部
426…突起
440…第1轴孔形成面
442…第2轴孔形成面
445…视认部
502…识别面
841…第1凸部
841fa…第1表面
842…盒体主体侧安装部
843…第2凸部
843fa…第2表面
910…保持部件
941、941a…顶部
942、942a…第1部分
943、943a…第2部分
LM…上限部
YR…旋转方向
YRa…打开方向
YRb…关闭方向

Claims (8)

1.一种液体收容体单元,其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
液体收容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所述液体;以及,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所述液体;
盒体主体,所述盒体主体以使所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所述液体收容体;
盖部,所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所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盖部覆盖所述液体注入口;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通过锁定保持所述关闭的状态;以及,
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能够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所述旋转机构具有:
第1旋转部,所述第1旋转部与所述盒体主体卡合;以及,
第2旋转部,所述第2旋转部在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方向上比所述第1旋转部更远离所述锁定机构的位置与所述盒体主体卡合,
所述盒体主体与所述第2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2长度长于所述盒体主体与所述第1旋转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1长度,
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具有:
盖部侧卡定部,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设于所述盖部;以及,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为凸状,设于所述盒体主体,并能够通过卡定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而保持所述盒体主体打开的状态,并且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具有顶部、和第1部分及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及第2部分位于在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上隔着所述顶部的位置,
在所述旋转机构从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越过所述顶部而从所述第1部分侧向所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所述第2部分,从而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进一步具有:
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自由端部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盒体主体,所述自由端部位于所述盖部中所述旋转机构所处一侧的相反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
所述安装机构具有:
盒体主体侧安装部,所述盒体主体侧安装部设于所述盒体主体;以及,
盖部侧安装部,所述盖部侧安装部设于所述盖部的所述自由端部,并卡定于所述盒体主体侧安装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
所述第1旋转部和所述第2旋转部中的其中一方的所述旋转部包含所述盖部侧卡定部,
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包含:
所述第1和第2旋转部;以及,
位移部,所述位移部设于所述盒体主体,其用于在所述旋转机构从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从另一方的所述旋转部侧向所述其中一方的所述旋转部侧发生位移,
所述位移部为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从所述另一方的所述旋转部侧向所述其中一方的旋转部侧突出的凸状,
在将所述旋转机构从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的方向作为打开方向时,
在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打开方向上旋转之际,所述另一方的所述旋转部的一部分移动到所述位移部之上,从而使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从所述另一方的所述旋转部侧向所述其中一方的所述旋转部侧发生位移,通过所述旋转机构的位移,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被一边按压于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一边越过所述顶部而从所述第1部分侧向所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所述第2部分。
5.一种液体收容体单元,其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
液体收容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所述液体;以及,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所述液体;
盒体主体,所述盒体主体以使所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所述液体收容体;
盖部,所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所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盖部覆盖所述液体注入口;以及,
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能够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具有:
盖部侧卡定部,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设于所述盖部;以及,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为凸状,设于所述盒体主体,并能够通过卡定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而保持所述盒体主体打开的状态,并且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具有顶部、和第1部分及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及第2部分位于在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上隔着所述顶部的位置,
在所述旋转机构从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越过所述顶部而从所述第1部分侧向所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所述第2部分,从而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所述盒体主体具有视认部,所述视认部位于在沿所述盒体主体的深度方向的方向上比所述液体注入口更靠近第1侧的位置,并且,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所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液面,
所述旋转机构在沿所述盒体主体的深度方向的方向上隔着所述液体注入口而位于所述第1侧的相反侧即第2侧。
6.一种液体收容体单元,其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单元具有:
液体收容体,所述液体收容体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用于供给至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所述液体;以及,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所述液体;
盒体主体,所述盒体主体以使所述液体注入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侧的方式收容所述液体收容体;
盖部,所述盖部具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可开闭地安装于所述盒体主体,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盖部覆盖所述液体注入口;以及,
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能够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具有:
盖部侧卡定部,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设于所述盖部;以及,
盒体主体侧卡定部,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为凸状,设于所述盒体主体,并能够通过卡定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而保持所述盒体主体打开的状态,并且所述盒体主体侧卡定部具有顶部、和第1部分及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及第2部分位于在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上隔着所述顶部的位置,
在所述旋转机构从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向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旋转时,所述盖部侧卡定部越过所述顶部而从所述第1部分侧向所述第2部分侧移动,并卡定于所述第2部分,从而保持所述盖部打开的状态,
在从所述液体注入口向所述液体收容部内注入所述液体时的所述液体收容体单元的液体注入状态下,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比所述液体注入口更靠近下侧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
所述盖部具有液体保持部。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体单元,其中,
所述盖部在所述盖部的与所述液体注入口相对的一侧具有密封所述液体注入口的栓部件。
CN201610137660.3A 2015-03-12 2016-03-11 液体收容体单元 Active CN105966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9521 2015-03-12
JP2015049521A JP6631019B2 (ja) 2015-03-12 2015-03-12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6079A CN105966079A (zh) 2016-09-28
CN105966079B true CN105966079B (zh) 2019-12-31

Family

ID=5673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578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98348U (zh) 2015-03-12 2016-03-11 液体收容体单元
CN201610137660.3A Active CN105966079B (zh) 2015-03-12 2016-03-11 液体收容体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578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98348U (zh) 2015-03-12 2016-03-11 液体收容体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97883B2 (zh)
JP (1) JP6631019B2 (zh)
CN (2) CN20549834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1019B2 (ja) * 2015-03-12 2020-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JP1544002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3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4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767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768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355S (zh) * 2015-04-24 2016-02-08
JP6862771B2 (ja) * 2016-11-04 2021-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89852A (ja) * 2016-12-02 2018-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848427B2 (ja) 2016-12-27 2021-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59927B2 (ja) * 2017-01-12 2023-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000680B2 (ja) * 2017-01-12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123630A (ja) * 2021-02-12 2022-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2459A2 (en) * 1989-08-05 1991-0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for the apparatus
US5504513A (en) * 1994-04-25 1996-04-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eflection compensation for cartridge carriage with compliant walls
EP0930170A2 (en) * 1998-01-19 1999-07-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oupl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N102381042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3568581A (zh) * 2012-08-1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CN10372289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4029483A (zh) * 2013-03-07 2014-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204077077U (zh) * 2013-08-29 2015-0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205498348U (zh) * 2015-03-12 2016-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体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8977B2 (ja) * 1996-02-29 2005-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プリンタ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3763717B2 (ja) * 2000-01-28 2006-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機構
JP2002248782A (ja) * 2001-02-23 2002-09-0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345247A (ja) * 2003-05-22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835128B2 (ja) * 2005-11-30 2011-1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US7673968B2 (en) * 2007-01-26 2010-03-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locking mechanism for consumable enclosures
KR101484827B1 (ko) * 2010-07-15 2015-01-20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체 수용 용기, 및, 액체 분사 시스템
JP2012066563A (ja) * 2010-08-24 2012-04-0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25137B2 (ja) * 2011-05-10 2014-02-26 キング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蓋用の軸および軸受け構造
JP6083187B2 (ja) * 2012-10-15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102320B2 (ja) * 2013-02-19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TW201733819A (zh) * 2013-03-01 2017-10-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容容器
JP6102596B2 (ja) * 2013-07-19 2017-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タンク
JP6330275B2 (ja) * 2013-08-29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5080905A (ja) * 2013-10-23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996622B2 (ja) 2014-12-15 2016-09-21 株式会社平和 遊技機
JP6358106B2 (ja) * 2015-01-19 2018-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2459A2 (en) * 1989-08-05 1991-0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for the apparatus
US5504513A (en) * 1994-04-25 1996-04-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eflection compensation for cartridge carriage with compliant walls
EP0930170A2 (en) * 1998-01-19 1999-07-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oupl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N102381042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3568581A (zh) * 2012-08-1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CN10372289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4029483A (zh) * 2013-03-07 2014-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204077077U (zh) * 2013-08-29 2015-0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205498348U (zh) * 2015-03-12 2016-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体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97883B2 (en) 2017-03-21
JP2016168727A (ja) 2016-09-23
US20160263901A1 (en) 2016-09-15
CN205498348U (zh) 2016-08-24
JP6631019B2 (ja) 2020-01-15
CN105966079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6079B (zh) 液体收容体单元
CN105966077B (zh) 栓部件以及液体收容体单元
JP6307887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6102596B2 (ja) イ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タンク
WO2014112344A1 (ja)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
WO2014132640A1 (ja) イ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タンク
CN111098600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JP2017214089A (ja) ボトルセット
JP2018140549A (ja) プリンター
EP3059089A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682732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595789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2017030158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700124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7264046B (zh) 盖子和打印机
JP2015164812A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08412A (ja) キャップ、プリンター
JP553215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CN107128072B (zh) 液体供应装置
US20170232757A1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jet apparatus
JP2013136196A (ja) 記録装置
JP2018001530A (ja) インク収容装置、プリンター
CN212046473U (zh) 墨水供给容器
JP609041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8001444A (ja)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