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7077U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7077U
CN204077077U CN201420474917.0U CN201420474917U CN204077077U CN 204077077 U CN204077077 U CN 204077077U CN 201420474917 U CN201420474917 U CN 201420474917U CN 204077077 U CN204077077 U CN 204077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id
recording medium
tape deck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49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昌敬
和田高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7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70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记录装置,其解决了在还残留有墨的状态下就更换墨包、和液体收纳体没有被正常地安装这样的课题。记录装置具备:纸张盒(29),其保持纸张;搬送单元,其将纸张搬送到记录头;壳体(25),其收纳记录头和搬送单元,并且纸张盒插入于壳体;开口部(30),其形成于壳体的外侧面,供纸张盒插入;墨收纳体(17a、17b),它们收纳墨;外壳(18),其被配置在壳体的与形成有开口部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的外侧面上,用于保持墨收纳体;盖体(21),其被安装成相对于壳体开闭自如;锁定机构(22),其用于使盖体维持闭合状态;以及管,其从墨收纳体将墨供给至壳体的内部。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记录装置的一种,已知有从记录头对纸张等喷射墨来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样的喷墨式打印机中,为了在进行比较大量的印刷的情况下向印刷头连续且稳定地供给墨,提出了这样的结构:以与喷墨式打印机的主体装置分体的方式具备外部墨供给装置(液体供给装置),向印刷头供给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具备大容量的墨包(液体收纳体),利用将液体供给装置和主体装置内的印刷头连通起来的墨供给管供给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2346号公报
这样的喷墨式打印机存在被多个使用者使用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基于各个使用者的判断来进行墨包的更换作业。因此,存在这样的课题:在还残留有墨的状态下就更换墨包、或者液体收纳体没有被正常地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能够以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记录头,其能够向记录介质喷射液体;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单元,其将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到所述记录头;壳体,其收纳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搬送单元,并且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于所述壳体;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供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该记录装置还具备:液体收纳体,其收纳所述液体;保持体,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用于保持所述液体收纳体;盖体,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保持体开闭自如;锁定机构,其用于限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保持体敞开;以及供给部,其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壳体的内部。
根据本应用例,具备用于使盖体维持闭合状态的锁定机构。由此,不存在基于各个使用者的判断来进行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作业这样的担忧。因此,能够避免在还残留有液体的状态下就更换液体收纳体、以及液体收纳体没有被正常地安装这些情况。
[应用例2]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保持体和所述盖体。
根据本应用例,能够维持盖体的闭合状态。
[应用例3]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
根据本应用例,能够维持盖体的闭合状态。
[应用例4]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体具备所述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两侧的外侧面,用于使两侧的所述盖体维持闭合状态。
根据本应用例,不存在这样的担忧:基于各个使用者的判断对被两侧的保持体保持的液体收纳体进行更换作业。
[应用例5]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体保持有多个所述液体收纳体,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在所述液体收纳体之间的位置。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将锁定机构设置于保持体,由此能够抑制保持体大型化。
[应用例6]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于所述盖体。
根据本应用例,能够抑制壳体的制造成本增加。
[应用例7]另外,本应用例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记录头,其能够向记录介质喷射液体;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单元,其将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到所述记录头;壳体,其收纳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搬送单元,并且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于所述壳体;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供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该记录装置还具备:液体收纳体,其收纳所述液体;保持体,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用于保持所述液体收纳体;盖体,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保持体开闭自如;以及供给部,其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壳体的内部。该记录装置还具备:保持体侧贯穿孔,其设置于所述保持体;盖体侧贯穿孔,其设置于所述盖体,在所述盖体闭合的状态下位于与所述保持体侧贯穿孔对置的位置,且与所述保持体侧贯穿孔一起供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贯穿插入,来限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保持体敞开。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准备锁定部件,由此,不存在基于各个使用者的判断来进行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作业这样的担忧。因此,能够避免在还残留有液体的状态下就更换液体收纳体、以及液体收纳体没有被正常地安装这些情况。
[应用例7]优选的是,所述保持体是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卸下自动文档送纸器后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图。
图3是卸下墨供给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墨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卸下壳体的上部后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2的墨供给装置的一侧的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6b是从正面观察具备墨供给装置的一侧的部分的图。
图6c是示出锁定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7a是将锁定机构的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7b是将锁定机构的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7c是将锁定机构的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7d是将锁定机构的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3的墨供给装置的一侧的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标号说明
11、200:喷墨式打印机;13、201:读取部;17a、17b:墨收纳体;18、209、209a:外壳;21、208、208a:盖体;22、215、232:锁定机构;25、205:壳体;28:记录头;29:纸盒;30:开口部;37a、37b: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附图对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后,称作打印机)11的外观立体图。打印机11具备:主体装置14,其具有喷射墨(液体)来形成图像的印刷部12和读取原稿G(介质)的读取部13;以及墨供给装置15a、15b,它们向印刷部12供给墨。墨供给装置15a安装于主体装置14的左侧,墨供给装置15b安装于主体装置14的右侧。
读取部13配置在印刷部12的上方。在读取部13上具备由玻璃等的透明板状部件形成的未图示的原稿台,能够读取载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G。另外,在读取部13上,配置有经由未图示的铰链部与读取部13的后表面的上端部连结的自动文档送纸器16。自动文档送纸器16能够一边使层叠的多张原稿G一张一张地翻转,一边将所述原稿G依次输送至由玻璃等的透明板状部件形成的未图示的读取窗上来读取原稿G。
在形成于壳体25的正面侧的开口部30中,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方式设置有纸张盒29。开口部30是供纸张盒29相对于壳体25装卸自如地安装的插入口。在纸张盒29的上侧,以在前后方向上伸缩自如的方式设置有排纸托盘32。
多张纸张以层叠状态载置于纸张盒29。载置于纸张盒29中的纸张被一张一张地供给至壳体25的内部,印刷后的纸张被从排纸口31排出而载置于排纸托盘32。
在壳体25的下方具备增设盒单元141。在增设盒单元141中设置有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纸张盒140。
对墨供给装置15a、15b的外壳18的结构详细地进行叙述。外壳18的盖体21形成为下述这样的有盖矩形箱状:容器主体20侧开口,前后方向上较长且比容器主体20浅。盖体21经未图示的铰链部与容器主体2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连结。从而,盖体21在进行开闭动作的情况下以铰链部为支点转动。即,盖体21能够从容器主体20的前侧打开,并且在容器主体20的前侧关闭。
容器主体20具备:有底矩形箱状的底壁形成部件50;板状的内侧壁形成部件51,其形成侧壁的内侧半部分(左右方向上主体装置14侧的半部分),并且呈大致U字状弯曲;板状的外侧壁形成部件52,其形成侧壁的外侧半部分(左右方向上与主体装置14相反的一侧的半部分),并且呈大致U字状弯曲;和缘部件53,其为中空且形成为矩形的框状,并且构成开口部的周缘部。
容器主体20通过将作为分割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内侧壁形成部件51、和作为分割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外侧壁形成部件52组合起来而构成。即,容器主体20的侧壁是通过将2个分割部件即内侧壁形成部件51和外侧壁形成部件52组合起来而构成的。
在墨供给装置15a、15b的盖体21和缘部件53的正面侧设置有锁定机构22。锁定机构22能够利用所谓的挂锁(南京錠)60使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维持闭合状态。或者,能够限制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敞开。
图7a是在卸下挂锁60的状态下将锁定机构22的部分放大的图,并且是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在盖体21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部件150。在缘部件53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部件151。
当使用者使处于相对于图1的容器主体20打开的状态下的盖体21转动而成为将容器主体20闭合的状态时,板状部件150和板状部件151能够卡合。并且,当使用者使处于闭合的状态下的盖体21转动而向打开容器主体20的方向转动时,板状部件150和板状部件151成为非卡合的状态。
在板状部件150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52,在板状部件15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53。使挂锁60的钩部穿过贯穿孔152、153,并利用钥匙(未图示)上锁,由此,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维持闭合状态。即,在使盖体21移动至闭合的状态时,盖体21的板状部件150的贯穿孔152位于与容器主体20的板状部件151的贯穿孔153对置的位置。进而,使作为锁定部件的挂锁60的钩部穿过贯穿孔152、153,并进行上锁,由此限制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敞开。
锁定机构22构成为包括板状部件150、151,能够利用挂锁60维持在闭合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挂锁60的钩部穿过在图7a的板状部件150、151上设置的贯穿孔152、153,但是,也可以使在图7b的盖体21的板状部件150a上设置的U字状的线状部件154贯穿在图7c的容器主体20的板状部件151a上设置的长孔156。
如图7d所示,在板状部件150a和板状部件151a卡合的状态下,使挂锁60的钩部穿过线状部件154的开口部155,由此,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维持闭合状态。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从图1的状态卸下自动文档送纸器16后的状态下的打印机11的图。
虚线13a表示载置原稿G的原稿台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以下述方式具备墨供给装置15a、15b:在盖体21闭合的状态下,盖体21的上端21a的位置处于与读取面(原稿台)的高度方向的位置13a相同、或者比位置13a低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下述动作中的操作性优良:使用者抬起图1的自动文档送纸器16使其转动而敞开原稿台,接着,将原稿G载置于原稿台上,利用读取部13读取原稿G的图像,然后将原稿G从原稿台上取出。另外,在原稿G的尺寸大到从原稿台超出的程度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原稿台的左右方向上超出的原稿G不会与墨供给装置15a、15b发生干涉,操作性良好。另外,如果预先将墨供给装置15a、15b的上表面的高度设定为与原稿台的高度大致相同,则能够对超出的原稿G进行支承,从而能够防止因原稿G挠曲所导致的原稿G的损伤。
图3是卸下墨供给装置15a、15b的盖体21后的状态下的打印机11的立体图。在墨供给装置15a中,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具备收纳单色墨的1个墨收纳体17a。在墨供给装置15b中,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具备分别收纳黄色、洋红、青色的彩色墨的3个墨收纳体17b。在墨收纳体17a中能够收纳墨的墨容量比在墨收纳体17b中能够收纳墨的墨容量多。另外,3个墨收纳体17b的墨容量大致相同。
图4是墨收纳体17a、17b的立体图。墨收纳体17a、17b具备收纳墨的墨袋90。在墨袋90的上端侧安装有支承部件(吊架部件)92。即,墨袋90与支承部件92卡合。
墨袋90以下述方式形成:在将筒状的墨导出部(省略图示)夹在2个矩形形状的挠性膜90a的周缘的状态下,使这2个挠性膜90a的周缘彼此熔接。
墨收纳体17a、17b的支承部件92具备第1支承部件105和第2支承部件106,所述第1支承部件105和第2支承部件106被安装成彼此夹着墨袋90的上端部。另外,在第2支承部件106的两端部分别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凸部123,所述凸部123被贯穿插入于在墨袋90上形成的墨袋贯穿孔(省略图示)中。另外,在第2支承部件106上形成有卡合缺口凹部130,该卡合缺口凹部130与贯穿插入墨袋贯穿孔中的凸部123卡合。
3个墨收纳体17b以第1支承部件10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角度(例如30度)的姿势使突片部122保持在容器主体20内的凹部(未图示)中。
在墨收纳体17a、17b的上部设置有阀芯部(省略图示),通过使帽87向按下的方向旋转,由此阀芯部动作,墨收纳体17a、17b的内部和连接管37a、37b成为连通状态。
墨供给装置15a的壳体18的进深的长度比墨供给装置15b的壳体18的进深的长度短。并且,墨供给装置15a和墨供给装置15b的正面侧的端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墨供给装置15a的背面侧的位置比墨供给装置15b的背面侧的位置靠前侧。因此,在壳体25的左侧背面部没有配置墨供给装置15a。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使用者将用于与电源软线连接以供给交流电源的插头(未图示)和设在壳体25的左侧背面部上的插座(未图示)连接时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墨供给装置15a的外壳18的宽度的长度L1比墨供给装置15b的外壳18的宽度的长度L2短,墨供给装置15a的外壳18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比墨供给装置15b的外壳18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短。这样,墨供给装置15a的外壳18和墨供给装置15b的外壳18的大小不同。
图5是卸下壳体25的上部后的状态下的打印机11的立体图。印刷部12具备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25。在壳体25内的中央部设有支承台26,该支承台26支承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在支承台26的上方设置有能够沿主扫描方向即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墨架27。
在墨架27内,以从墨架27的下表面露出的方式支承有喷射墨的记录头28。记录头28与支承台26对置。在墨架27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记录头28从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对在支承台26上被从后侧向前侧搬送的纸张P喷射墨,由此对纸张P进行印刷。
在壳体25内的支承台26的下侧具备纸张盒29。纸张盒29内的纸张P被送纸机构(省略图示)一张一张地翻转,同时被从后侧输送到支承台26上。
在支承台26上进行了印刷的纸张P被从图1的排纸口31依次排出,所述排纸口31由开口部30的比纸张盒29靠上侧的区域构成。
在壳体25内的左端部设置有形成为前侧开口的矩形箱状的保持外壳34。在保持外壳34内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的4个中空的墨供给针(未图示)。
各墨供给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贯穿保持外壳34的侧壁。挠性的墨供给管36的一端侧与各墨供给针的后端部连接,墨供给管36的另一端侧与记录头28连接。
1根挠性的连接管37a的一端侧与墨供给针的前端部连接,连接管37a的另一端侧与收纳在墨供给装置15a中的墨收纳体17a连接(参照图3)。
3根挠性的连接管37b的一端侧与各墨供给针的前端部连接,连接管37b的另一端侧与收纳在墨供给装置15b中的各墨收纳体17b连接(参照图3)。
在墨收纳体17a、17b的上部设置有阀芯部(省略图示),通过使帽87向按下的方向旋转,由此阀芯部动作,墨收纳体17a、17b的内部和连接管37a、37b成为连通状态。
因此,从收纳于墨供给装置15a中的墨收纳体17a经由连接管37a、墨供给针、墨供给管36将单色墨供给至记录头28。
另外,从收纳于墨供给装置15b中的墨收纳体17b经由连接管37b、墨供给针、墨供给管36分别将黄色墨、洋红墨、青色墨这些彩色墨供给至记录头28。
本实施方式中的纸盒29构成了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墨收纳体17a、17b构成了液体收纳体,壳体18构成了保持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挂锁60的钩部穿过在图7a的板状部件150、151上设置的贯穿孔152、153,但是,也可以使在图7b的盖体21的板状部件150a上设置的U字状的线状部件154贯穿在图7c的容器主体20的板状部件151a上设置的长孔156。
如图7d所示,在板状部件150a和板状部件151a卡合的状态下,使挂锁60的钩部穿过线状部件154的开口部155,由此,盖体21相对于容器主体20维持闭合状态。
另外,对于挂锁,也可以采用在环状的部件或突出部描画有密码的结构,而不使用用于对挂锁进行解锁或上锁的钥匙。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具备:记录头,其能够向纸张P喷射墨;纸张盒29,其保持纸张P;搬送单元,其将纸张P搬送到记录头;壳体25,其收纳记录头和搬送单元,并且纸张盒29插入于该壳体25;插入口(开口部30),其形成于壳体25的外侧面,供纸张盒29插入;墨收纳体17a、17b,它们收纳墨;外壳18,其被配置在壳体25的与形成有开口部30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保持墨收纳体17a、17b;盖体21,其被安装成相对于壳体18开闭自如;锁定机构22,其用于使盖体21维持闭合状态;以及供给部(至少包括连接管37a、37b),其从墨收纳体17a、17b将墨供给至壳体25的内部。
根据该结构,不存在基于各个使用者的判断来进行墨收纳体17a、17b的更换作业这样的担忧。因此,能够避免在还残留有墨的状态下就更换墨收纳体17a、17b、以及墨收纳体17a、17b没有被正常地安装这些情况。
另外,锁定机构22锁定壳体18和盖体21。由此,能够维持盖体21的闭合状态。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盖体21的转动轴设于背面侧且正面侧开口的外壳18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设置于盖体21的下部、且壳体的侧面侧开口的外壳进行说明。
图6a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2中的墨供给装置210的一侧的部分的外观立体图。图6b是从正面侧观察具备墨供给装置210的一侧的部分的图。墨供给装置210的外壳209由容器主体207和盖体208构成。
如图6b所示,盖体208以转动轴216为支点在箭头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轴216设在盖体208的下部,且该转动轴216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由此,盖体208的右侧能够开口。
主体装置203由读取部201和印刷部202构成。在读取部201的右侧形成有檐部204,该檐部604比收纳印刷部202的壳体205的壁面向右侧突出。即,如图6b所示,檐部204在左右方向上处于与容器主体207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打印机200大型化。
在容器主体207的下部,容器主体207的厚度比其他的部分薄,成为下部收缩的形状。在该收缩的容器主体207的下部形成有凸部211,该凸部211比容器主体207的收缩的壁面212向外侧呈凸状突出。凸部的突出量与其他的未收缩的区域相等。换而言之,由于存在收缩的区域,因此成为相对地突出有凸部的形状。在容器主体207下部内侧的壁面上形成有沿着凸部211的形状形成的凹部(未图示)。由此,能够使收纳于容器主体207的墨收纳体(参照图4)的下部的一端侧保持在该凹部中。
在盖体208上设置有具有透明性的透明部件213。由此,该透明部件213作为能够对收纳于容器主体207中的墨收纳体进行目视确认的窗口发挥功能。因此,能够从透明部件213的外侧、并且从外壳209的前侧目视确认外壳209内的所有的墨收纳体的墨袋的变瘪状况。从而,能够根据各墨收纳体的墨袋90的变瘪状况来识别各墨收纳体的更换时机。
在图6a的盖体208上设置有开闭盖体208时使用的开闭杆214。开闭杆214被设置在收纳于容器主体207的多个墨收纳体之间的位置。在开闭杆214上包括用于将容器主体207和盖体208固定成闭合状态的锁定机构和未图示钩等结构件,需要它们的设置空间。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开闭杆214设置在收纳于容器主体207的多个墨收纳体之间的位置,也能够缩短外壳209的宽度的长度。
在盖体208和容器主体207上具备能够将盖体208维持在闭合状态的锁定机构215。图6c是示出锁定机构215的概要结构的图。锁定机构215由所谓的圆柱锁构成。
在盖体208的上部具备保持部件217。在保持部件217中,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具备转动部件218。在转动部件218的端部具备杆219。当使用者将钥匙221插入转动部件218的开口部使其转动时,杆219转动,并与设置在容器主体207上的卡合部220卡合,从而盖体208相对于容器主体207成为闭合状态。
在壳体205的下方,与以能够插拔的方式设置于壳体205的插入口中的纸张盒(未图示)分体地具备增设盒单元206。外壳209的下端部位于比壳体205的底部205a靠下侧的位置,外壳209的下端部位于比增设盒单元206的底部206a靠上侧的位置。
在增设盒单元206的底部206a的右侧角部,以沿前后方向较长的方式设置有凹状的把手部222。把手部222在上下方向上被设置于不与盖体208和容器主体207重叠的位置。在墨供给装置210安装于壳体205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把持把手部222,在保持着增设盒单元206、和搭载于增设盒单元206的主体装置203的状态下,将打印机200抬起而进行移动。另外,通过明确地示出把手部222,能够防止在移动时错误地保持墨供给装置15a、15b而损伤墨供给装置15a、15b。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将外壳的盖体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壳体锁定的锁定机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图8是示出具备墨供给装置210a的一侧的部分的外观立体图。外壳209a由盖体208a和容器主体207a构成。
在盖体208a的上部设置有开闭杆230。在印刷部202的壳体205上设置有能够与开闭杆230卡合的卡合部231。在开闭杆230和卡合部231上设置有锁定机构232。锁定机构232由圆柱锁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232将壳体205和盖体208a锁定。由此,能够维持盖体208a的闭合状态。
锁定机构232配置在墨收纳体17b之间的位置。如前面所说明的那样,在锁定机构232上,除了用于将装置主体和盖体208a固定成闭合状态的锁定机构232外,还包括未图示的钩等结构件,需要它们的设置空间。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开闭杆230设置在收纳于壳体209a的多个墨收纳体之间的位置,将锁定机构232设置于壳体209a的盖体208a上,由此也能够抑制壳体209a大型化。
另外,在盖体208a上设置了圆柱锁,该圆柱锁由利用图6c进行了说明的保持部件217、转动部件218、杆219等构成。因此,与将这样的圆柱锁设置于主体装置203的情况相比,由于盖体208a比壳体205小,因此组装效率良好,从而能够抑制打印机200a的制造成本增加。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头,其能够向记录介质喷射液体;
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记录介质;
搬送单元,其将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到所述记录头;
壳体,其收纳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搬送单元,并且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于所述壳体;
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供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
液体收纳体,其收纳所述液体;
保持体,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用于保持所述液体收纳体;
盖体,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保持体开闭自如;
锁定机构,其用于限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保持体敞开;以及
供给部,其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壳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保持体和所述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体具备所述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两侧的外侧面上,用于使两侧的所述盖体维持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体保持有多个所述液体收纳体,
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在所述液体收纳体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于所述盖体。
7.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头,其能够向记录介质喷射液体;
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其保持所述记录介质;
搬送单元,其将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到所述记录头;
壳体,其收纳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搬送单元,并且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于所述壳体;
插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供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插入;
液体收纳体,其收纳所述液体;
保持体,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面相邻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用于保持所述液体收纳体;
盖体,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保持体开闭自如;
供给部,其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壳体的内部;
保持体侧贯穿孔,其设置于所述保持体;以及
盖体侧贯穿孔,其设置于所述盖体,在所述盖体闭合的状态下位于与所述保持体侧贯穿孔对置的位置,且与所述保持体侧贯穿孔一起供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贯穿插入,来限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保持体敞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体是外壳。
CN201420474917.0U 2013-08-29 2014-08-21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70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7662A JP6326741B2 (ja) 2013-08-29 2013-08-29 記録装置
JP2013-177662 2013-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7077U true CN204077077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9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491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7077U (zh) 2013-08-29 2014-08-21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26741B2 (zh)
CN (1) CN2040770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68727A (ja) * 2015-03-12 2016-09-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CN107635780A (zh) * 2015-06-09 2018-0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罐单元、打印机
CN108237779A (zh) * 2016-12-27 2018-07-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89852A (ja) * 2016-12-02 2018-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7003611B2 (ja) * 2017-12-08 2022-01-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ラック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9310B2 (ja) * 1999-10-29 2005-09-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92749A (ja) * 2000-12-25 2002-07-10 Sharp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008051B2 (en) * 2002-10-10 2006-03-07 Akermalm Per G Expanded ink supply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s
JP4678329B2 (ja) * 2006-04-28 2011-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02346A (ja) * 2008-02-26 2009-09-1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および外部インク供給装置
JP2009242108A (ja) * 2008-03-10 2009-10-22 Ricoh Co Ltd 用紙排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施錠解除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044068B2 (ja) * 2011-12-14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91462B2 (ja) * 2012-02-29 2016-09-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68727A (ja) * 2015-03-12 2016-09-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CN105966079A (zh) * 2015-03-12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体单元
CN105966079B (zh) * 2015-03-12 2019-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体单元
CN107635780A (zh) * 2015-06-09 2018-0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罐单元、打印机
CN108237779A (zh) * 2016-12-27 2018-07-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26741B2 (ja) 2018-05-23
JP2015044371A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7077U (zh) 记录装置
CN105517805B (zh) 记录装置
CN101274530B (zh) 墨盒
CN103395293B (zh)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4228340A (zh) 记录装置
JP5141348B2 (ja) 記録液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88051B (zh) 容纳成像用细微颗粒的可变形容器的容器存放盒
FR2837744A1 (fr) Appareil d'impression et cartouche d'encre associee.
US20020171713A1 (en) Ink bottle
EP2147792B1 (en) Container arrangement
US7178900B2 (en) Printer fluid management system
WO2013132810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7441872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holder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ink cartridge thereon
US8029114B2 (en) Method of using a container for housing and transporting ink cartridges and for collecting waste ink
WO2016021171A1 (ja) 複合装置
JP2013226728A (ja) 記録装置
CN204109555U (zh) 记录装置
JP597435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7056056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増設ユニット
CN104723673A (zh) 记录装置和复合机
JP6299085B2 (ja) 記録装置
JP6229373B2 (ja) 記録装置
JP2013226729A (ja) 記録装置
JP643972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