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7322B -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7322B
CN105937322B CN201610298984.5A CN201610298984A CN105937322B CN 105937322 B CN105937322 B CN 105937322B CN 201610298984 A CN201610298984 A CN 201610298984A CN 105937322 B CN105937322 B CN 105937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stringer
column
bearing guide
transla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89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7322A (zh
Inventor
曾庆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989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7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7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7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7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7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movable platform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palet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载车板、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和可沿立柱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纵梁,所述升降机构具有支承引导部,支承引导部可通过移动或转动方式分别与至少一纵梁对接;本发明还包括平移部件,用于承载载车板,可在纵梁和支承引导部上平移和停留,并当支承引导部与纵梁对接时,可在支承引导部和纵梁之间跨越平移,且可带动载车板随升降机构升降;还包括旋转部件,可使平移部件位于支承引导部上时驱动载车板绕立柱旋转。本发明停车、取车过程平稳可靠,立柱无需转动,地面无需布置任何动力机构,纵梁无需升降且不会干涉停放于地面的车辆,可以实现两层、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多层无避让停车。

Description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车族越来越多,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解决停车难问题被寄予厚望,但现实很骨感。一方面是众多厂家的立体停车库卖不出去,行业很不景气;另一方面则是很多社区找不到合适的立体停车产品,使停车难越来越严重。现在的立体车库产品种类虽然不少,但绝大部分都影响原地面车位的停车,立体车位之间也相互牵连和需要联动,适用性差。虽然也有少数厂家开发了“无避让停车设备”,如广东溢隆实业有限公司的YLB产品(专利号ZL200410026901.4)等,可避免和减少对地面停车和相邻车位的影响,但还是需要设置一立柱在地面移动和旋转,且地面还是需要设置移动和转移的动力机构,不能算是真正的“无避让”,同时,由于立柱的移动和转动,立柱需要承让较大的旋转力矩,这样对立柱的材料性能及机械性能要求非常高,无疑提高了整个停车装置的成本,而且这种结构模式对立柱的扰动非常大,进而影响整个停车装置的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本申请人的两项在先申请201320509545.6和201420577665.4虽然解决了立柱在地面移动和旋转的问题,使用时支承梁必须随同载车板同时移动,实际应用中其结构受力条件不理想。本申请人的另一项申请201420807618.4采用升降排架式结构,改善了结构的受力条件。以上这些技术虽然可以做到“无避让”,但由于结构设计缺陷,只能限于两层,不能实现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无避让”停车,无疑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这也是立体停车装置目前尚未能全面推广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占地面积小,场地利用率高,结构简略巧妙且可靠性佳。
本发明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载车板和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于一副立柱或墙体上;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可沿所述立柱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支承引导部,所述支承引导部可通过移动或转动方式分别与至少一所述纵梁对接;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平移部件,所述平移部件承载所述载车板,可在所述纵梁和所述支承引导部上平移和停留,当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时,可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之间跨越平移,所述平移部件停留在所述支承引导部时可带动所述载车板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所述纵梁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所述支承引导部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所述纵梁的轨道与所述支承引导部的轨道型式大小相配合或一致;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旋转部件,用于使所述平移部件位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上时驱动所述载车板绕所述立柱旋转。可选地,所述立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旋转,或者:由所述平移部件带动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转动,或者:由所述支承引导部带动所述平移部件及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转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立柱升降的升降驱动构件,所述支承引导部固定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上,使所述支承引导部随所述升降组件升降而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或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支承引导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承引导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相对所述升降组件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使所述支承引导部通过转动方式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
可选地,本发明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还设置有感应元件;当所述升降机构上升到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且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到位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平移部件启动平移;当所述平移部件从所述纵梁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后,且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解除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平移部件下降;或者,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感应元件,当所述旋转部件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旋转至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位置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平移部件启动平移;当所述旋转部件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反向旋转离开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解除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平移部件下降。
可选地,本发明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还活动设有可在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后使所述升降机构固定的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呈闭合框式套设于所述立柱;或者,所述升降组件具有开口的框型结构,套设于所述立柱外侧,所述纵梁固定在所述立柱内侧,所述升降组件的开口朝向纵梁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立柱两侧的包合状态,使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立柱上下运动而不与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所述纵梁干涉。
可选地,所述平移部件设置有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所述平移部件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动力器件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行走轮和动力器件之间,所述动力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行走轮使所述平移部件沿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平移。
可选地,所述平移部件连接有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所述平移部件包括平移件,所述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平移件移动的牵引件和用于带动所述牵引件的驱动轮,所述平移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牵引件拖拽使所述平移部件沿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平移,所述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与所述平移件之间通过可分离的扣合结构连接或分离。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停车、取车过程平稳可靠,纵梁无需升降,立柱也无需转动,地面无需布置任何动力机构,纵梁不会干涉停放于地面的车辆,实现了无避让停车、取车,停车装置占地面积小,利于提高停车场地的利用率,且结构简单巧妙,停车方便,成本低。本发明更为突出的是,可以实现两层、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多层无避让停车,完全可以替代目前主流的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装置(市场占有率80%左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停车入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取车出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停车入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取车出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和实施例六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支承引导部与纵梁对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支承引导部与纵梁解除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闭合框式配合的平面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闭合框式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开口框式配合的平面示意图一;
图5(d)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开口框式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e)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开口框式配合的平面示意图二;
图5(f)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升降组件与立柱之间为开口框式配合的平面示意图三;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六和实施例八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平移部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平移部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停车入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在取车出库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支承引导部与纵梁对接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中支承引导部下降以与纵梁解除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二;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三;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四;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五;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二;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三;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载车板入库状态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载车板出库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载车板入库状态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载车板出库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支承引导部与立柱一侧纵梁对接状态俯视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之支承引导部与立柱另一侧纵梁对接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发明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多层指两层或两层以上,包括用于承载汽车的载车板、设置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纵梁,所述纵梁上有用于承载所述载车板并可在所述纵梁上移动的平移部件,所述纵梁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该轨道形式可以采用凸出的道轨,可采用凹槽,还可以直接采用纵梁作为轨道);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可沿所述立柱做上下升降,所述升降机构上具有支承引导部,所述支承引导部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该轨道形式可以采用凸出的道轨,可采用凹槽,还可以直接采用支承引导部本体结构作为轨道)并可通过移动或转动方式分别与至少一所述纵梁对接,以使所述平移部件可在支承引导部与任一纵梁对接时,带动所述载车板在支承引导部与该纵梁之间跨越平移,并当所述平移部件平移到所述支承引导部后,所述平移部件和所述载车板可随所述升降机构一起升降。所述纵梁的轨道与所述支承引导部的轨道型式大小应相配合或一致,以便两者对接时方便平移部件跨越平移。
本发明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的旋转部件,可使所述平移部件位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上时,驱动所述载车板绕所述立柱转动。上述转动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1)旋转部件驱动载车板自身绕立柱的旋转。此时旋转部件可设于平移部件和载车板之间,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随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到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位置时,或者是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移动到升降机构后,使载车板自身绕平移部件转动。由于平移部件、升降部件皆位于立柱上,故而形成载车板自身绕立柱的旋转,使载车板在停车位和车道之间进行位置转换;(2)旋转部件驱动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绕立柱的转动。此时旋转部件可设于立柱和平移部件之间,在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随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到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位置时,或者是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移动到升降机构后,由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绕立柱转动,使载车板在停车位和车道之间进行位置转换;(3)旋转部件驱动支承引导部带动平移部件及载车板绕立柱的转动。此时旋转部件可设于立柱和支承引导部之间,在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随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到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位置时,或者是平移部件带动载车板移动到升降机构后,由所述支承引导部带动平移部件及载车板绕立柱转动,使载车板在停车位和车道之间进行位置转换。可以理解地,旋转部件的设置以及安装方式还可以有多种,均是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纵梁在立柱上的设置可以是单一的整梁,可以是型材结构,如框型梁、工字梁、C型梁等等,也可以是分别固定于立柱两个侧面的两根单一整梁的组合,使立柱两侧均可以设置停车位。为了在立柱两侧设置停车位,可以分别在立柱左右两侧设置纵梁,左右两侧的纵梁还可连接成一体以提高其整体性;或者设置一条较宽的纵梁,在该纵梁两侧分别设置轨道用于支承平移部件移动。纵梁在立柱上可有多种固定方式:(1)所述纵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于另一副立柱或墙体上;(2)所述纵梁的两端均固定于墙体或其他建筑支撑体上;(3)所述纵梁通过吊杆吊接于墙顶或顶梁上。可以理解地,纵梁3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固定方式。
本发明中,所谓对接是指升降机构运动到设定的位置时,其上的支承引导部与纵梁之间的对接,而使平移部件可以在支承引导部和纵梁之间做跨越平移,即平移部件可以跨越支承引导部和纵梁的对接处,从支承引导部位置平稳移动到纵梁上,也可以从纵梁移动到支承引导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对接,其可以贴合对接,也可以是间隙对接,即支承引导部与纵梁之间可以是无缝对接或有缝对接;还可以是支承引导部上设置的某一结构和纵梁上的某一结构的耦合对接,如对接斜面、折弯面、齿合面结构等,其对接处可以是直缝型、斜缝型或交错型等;只要能够保证平移部件可以在支承引导部和纵梁之间水平滑动的结构,皆符合上述对接之技术特征。因此,只要所述纵梁与所述支承引导部的轨道对接能让平移部件可以跨越平移即可。
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设置的支承引导部与纵梁之间的对接模式,使承载有载车板的平移部件可以方便、自如的在立柱上做上下升降,同时,也可在到达设定的位置与纵梁对接后跨越平移,可快捷形成承载板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之间的转换,进一步通过旋转部件,使所述载车板完成在停车位和车道之间的切换过程。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设置的支承引导部可以分别与不同高度的纵梁对接,可以跨越下层纵梁(如二层、三层等)而与上层纵梁(如三层、四层)对接实现了多层无避让停车,且层数没有限制,适应于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以及十多层、二十多层的无避让停车,只要结构和材料的符合强度设计,满足要求即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上述结构中,载车板的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以及在在停车位和车道之间或者是停车位和停车位之间切换,是通过立柱、升降机构、平移部件、纵梁以及旋转部件之间的巧妙配合完成,地面无需布置任何动力机构,立柱无需移动和转动,同时纵梁也无需升降,这样,一方面可降低对立柱和纵梁的强度要求和刚性要求以及受力要求,可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可保证纵梁不会干涉停放于地面的车辆,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整个装置无避让停车、取车之功效,且由于立柱不会承载较大的旋转力矩,对立柱和纵梁的动态冲击小,故而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载车板是通过平移部件实现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这样可根据需要设计立柱的高度和承载性,可以实现两层、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多层无避让停车,进而扩展了整个停车装置可使用的停车层数、数量和范围,而且可使整个停车装置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提高停车场地的利用率,停车方便,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均大大降低。本发明立柱上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纵梁,这些纵梁可以起到对立柱支承的作用,相当于对一条较长的立柱增加了多个支承点,减小了立柱的受力跨度,大大减小了立柱的弯曲变形。《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8909-2013规定载车板的变形值不能超过悬挑长度的1/300,而立柱的弯曲变形而引起的载车板变形占比在60%以上,对三层或以上的无避让结构,立柱较长,如不设置本发明的纵梁,载车板的变形将超过1/300,而设置了纵梁以后,则能满足要求。因此,本发明在立柱上固定连接纵梁,不仅在运行布置上解决了无避让停车适应于多层的难题,而且还显著改变了立柱的受力条件,有意想不到的力学效果。在实际工程中,在每层停车面处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横向支撑梁将多条立柱联结起来,形成双向支撑,效果将更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参见图28、图2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2a和固定设置在立柱2a上的纵梁3,立柱2a和纵梁3可沿车位长度方向设置,位于车位长度方向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立柱2a靠近车道旁,用于安装升降机构4等部件,升降机构4可沿该立柱2a上下滑动,还另设一副立柱2b,用以支承纵梁3。所述纵梁3分设为两组,分别水平跨设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上,可设置三层停车位,同时,每一组纵梁3分设两个,分别设置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之两侧,即立柱2a和副立柱2b沿车位长度方向两侧都设置有停车位,这样每一组立柱2a和副立柱2b可设置至少6个停车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一套,设于立柱2a上,包括升降组件42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42沿所述立柱2a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43,升降驱动部件43可为减速电机和链条等,也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构或其他起重机构,升降组件42通过升降驱动部件43带动做上下升降。
于所述升降机构4上,具有可以与纵梁3对接的支承引导部41,该支承引导部41设置两个,分别固定于升降组件42之两侧,可随升降组件42一起移动,该支承引导部41具有导向轨道(未图示),纵梁3上设有与支承引导部41导向轨道形状及位置一致的行走轨道311。
本实施例中,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在每一组纵梁3上分别设置,载车板1固定连接于平移部件5,即载车板1将随平移部件5同步运动。所述平移部件5包括平移电机501、平移件530,平移件530与载车板1连接固定,平移电机501固定在纵梁3上,通过驱动链轮(未图示)带动链条503使平移件530带动载车板1在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跨越平移。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平移部件5的驱动及行走方式还可以采用后面所述的方式或其他方式。
在所述平移件530上,还连接固定有旋转部件6之旋转轴6112,旋转轴6112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02,,载车板1固定在平移件530上。同时,在升降组件42之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与所述扇形齿轮602啮合的齿条601,扇形齿轮602通过平移件530带动移动与齿条601啮合时,可带动扇形齿轮602转动,扇形齿轮602的转动可驱使旋转轴6112转动,从而使旋转轴6112带动平移件530转动,进而带动载车板1绕立柱2a旋转。
具体应用中,停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汽车驶入车道位置前,平移电机501启动,平移件530带动停放于任一层停车位上空载的载车板1及扇形齿轮602一起沿纵梁3从停车位向外(车道方向)水平移动,当载车板1及平移件530跨越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对接位置,位于支承引导部41上时,扇形齿轮602正好走到与齿条601的第一啮合位置发生啮合,此后随着平移件530的继续前移,扇形齿轮602受齿条501的作用发生转动,由于扇形齿轮602中心角设计为90°,因而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到达第二啮合位置。又由于旋转轴6112与扇形齿轮602固定连接,且设置于平移件530上,故可带动所述载车板1一同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从停车位的前方旋转至车道的上方,然后,升降机构4之升降驱动部件43启动,支承引导部41解除与纵梁3的对接,驱动升降组件42及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一般为停车场的过道),同时平移件530带动所述载车板1随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升降机构4停止。车辆驶入载车板1上后,升降机构4之升降驱动部件43再启动,带动升降组件42及支承引导部41向上移动,平移件530带动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沿立柱2a上升。当支承引导部41在升降组件42带动下到达与纵梁3对接位置时,旋转轴6112上的扇形齿轮602重新与齿条601啮合,此时升降驱动部件43停止,平移电机501启动,平移件530带动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随平移件530从支承引导部41向纵梁3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扇形齿轮602与齿条601啮合旋转,向内(停车位方向)旋转直到转动90度,到达第一啮合位置时,扇形齿轮602与齿条601逐渐脱离,载车板1停止旋转但仍继续平移,直至载车板1移动到停车位位置停止移动,停留此处,完成整个停车过程。
取车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停车过程,只不过取车时载车板1上停放有车辆,平移件530带动旋转轴6112、扇形齿轮602、载车板1及车辆平移并停留到支承引导部41,随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后,车辆驶离载车板1,然后再按上述停车过程使载车板1空载回归至停车位上或下一车辆重复上述停车过程。
本实施例中,由于立柱2a两侧分别设有纵梁3,故立柱2a、副立柱2b设置于平行的两个停车位之间。可以理解地,位于立柱2a另一侧的停车和取车过程中,其另一纵梁3上设置的扇形齿轮602与升降组件42上另一侧设置的齿条601旋转方向与上述描述相反,过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参见图30-图3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2a和固定设置在立柱2a上的纵梁3,立柱2a和纵梁3可沿车位长度方向设置,位于车位长度方向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立柱2a靠近车道旁,用于安装升降机构4等部件,升降机构4可沿该立柱2a上下滑动,还另设一副立柱2b,用以支承纵梁3。所述纵梁3分设为两组,分别水平跨设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上,可设置三层停车位,同时,每一组纵梁3分设两个,分别设置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之两侧,即立柱2a和副立柱2b沿车位长度方向两侧都设置有停车位,这样每一组立柱2a和副立柱2b可设置至少6个停车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一套,设于立柱2a上,包括升降组件42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42沿所述立柱2a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43,升降驱动部件43可为减速电机和链条等,也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构或其他起重机构,升降组件42通过升降驱动部件43带动做上下升降。
于所述升降机构4上,还设置有旋转部件6和可以与纵梁3对接的支承引导部41,所述旋转部件6固定于升降组件42上,包括驱动电机612和可由该驱动电机612驱动旋转的齿轮603,所述支承引导部41仅设置一个,通过旋转轴与齿轮603固定连接,可随着齿轮603的正向和反向转动而分别与设置在立柱2a两侧的纵梁3对接(见图32、图33)。该支承引导部41具有导向轨道(未图示),纵梁3上设有与支承引导部41导向轨道形状及位置一致的行走轨道311。
本实施例中,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在每一组纵梁3上分别设置,载车板1固定连接于平移部件5的平移件530,即载车板1将随平移件530同步运动。所述平移部件5包括平移电机501、平移件530,平移件530与载车板1连接固定,平移电机501固定在纵梁3上,通过驱动链轮(未图示)带动链条503移动。进一步地,在平移件530上,固定有一销杆504,链条503上设有一孔位505。当平移件530随支承引导部41转动到与纵梁3的对接位置时,销杆504可插入到链条503上的孔位505中,这样,链条503的移动便可带动平移件530移动,使平移件530带动载车板1在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跨越平移。当平移件530随支承引导部41反向转动,安装在平移件530上的销杆504遂与链条503上的孔位505脱离,使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解除对接。同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平移部件5的驱动及行走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见图32、图33,本实施例中,每一组所述纵梁3分设两根,制作时可通过多个连接梁31做成一体,这样每一组纵梁3两侧位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的两侧,纵梁3的两侧均设于可容所述平移部件5滑行的轨道。升降机构4带动旋转部件6及支承引导部41上下移动,当移动到纵梁3和支承引导部41对接位置时,通过旋转部件6上齿圈603的转动,使平移部件5带动的载车板1绕立柱2a转动,使支承引导部41与立柱2两侧的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从而使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在纵梁3和支承引导部41之间跨越平移。
具体应用中,停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汽车驶入车道位置前,平移电机501启动,平移件530带动停放于任一层停车位上空载的载车板1一起沿纵梁3从停车位向外(车道方向)水平移动,在平移件530的带动下,载车板1及平移件530跨越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对接位置,位于支承引导部41上,此时,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平移电机501停止,旋转驱动电机612启动,驱动旋转轴转动,齿轮603同时转动,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由于支承引导部41固定在齿轮603旋转轴上,故而齿轮603的转动可带动支承引导部41一起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脱离与纵梁3的对接,同时安装在平移件530上的销杆504遂与链条503上的孔位505脱离。由于平移件530此时位于支承引导部41上,故而在支承引导部41的带动下,平移件530同时带动所述载车板1一同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从停车位的前方旋转至车道的上方,然后,升降机构4之升降驱动部件43启动,带动升降组件42及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一般为停车场的过道),同时平移件530带动所述载车板1随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升降机构4停止。车辆驶入载车板1上后,升降机构4之升降驱动部件43再启动,带动升降组件42及支承引导部41向上移动,平移件530带动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沿立柱2a上升。当支承引导部41在升降组件42带动下到达与纵梁3对接位置时,升降驱动部件43停止,驱动电机612启动,驱动旋转轴反向转动,带动齿轮603向内(停车位方向)转动90度,同时带动支承引导部41及平移件530和载车板1一同转动,当支承引导部41转动到与纵梁3的对接位置时,销杆504重新插入到链条503上的孔位505中,驱动电机612停止,平移电机501启动,平移电机501驱动链轮带动链条503移动,同时使平移件530带动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随平移件530从支承引导部41平移至纵梁3上,直至载车板1移动到停车位位置停止移动,完成整个停车过程。
取车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停车过程,只不过取车时载车板1上停放有车辆,平移件530带动载车板1及车辆随支承引导部41一起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后,车辆驶离载车板1,然后再按上述停车过程使载车板1空载回归至停车位上或下一车辆重复上述停车过程。
上述各实施例中,副立柱2b都可以省除,这时纵梁3固定连接在立柱2a上成为一种悬臂结构,需要较大的截面。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2a和固定设置在立柱2a上的纵梁3,立柱2a和纵梁3可按车位长度方向设置,位于车位长度方向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立柱2a位于车位侧面,并靠近车道旁,用于安装升降机构4等部件,升降机构4可沿该立柱2a上下滑动。为了改善纵梁3的受力条件,还设有一副立柱2b,用以支承纵梁3。这样,纵梁3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并沿车位长度方向,水平跨设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上。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组件42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42沿所述立柱2a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43,升降驱动部件43可为减速电机431和链条432等,也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构或其他起重机构。于所述升降机构4上,具有可以与纵梁3对接的支承引导部41,该支承引导部41固定于所述升降组件42上,该支承引导部41可以是与升降组件42连接的一个构件或是升降组件42上的一个部分,可以是一引导梁的结构或具有滑槽等结构形式,纵梁3上设有可以与支承引导部41耦合对接处形状一致的结构。通过使升降组件42沿立柱2a的上下移动,可以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升降与所述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使用链条传动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可将驱动链轮直接与提升减速电机相连,安装及维护方便,运行导向精度要求较低。
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平移部件5,可与支承引导部41、纵梁3滑动连接,以在支承引导部41、纵梁3之间平移滑动,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连接所述平移部件5。这样,平移部件5可平移到升降机构4上,故而载车板1和平移部件5可以随升降机构4上下移动,完成载车板1在地面停车位和空中停车位之间升降。当平移部件5上升平移至纵梁3位置,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处于与纵梁3的耦合对接位置时,由于纵梁3上具有与支承引导部41一致的结构,故而所述平移部件5可以很方便的在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之间跨越平移。如此,载车板1便通过平移部件5由升降机构4带动做上、下升降,还可在其上升到空中停车位后沿纵梁3在车位长度方向做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车板1还可相对平移部件5旋转。当支承引导部41通过升降而直接与纵梁3的对接时,载车板1可在旋转部件(未图示)带动下,相对平移部件5转动。转动时,平移部件5可位于支承引导部41上或靠近于支承引导部41,载车板1可以沿立柱2a转动,以将载车板1从车道位置旋转至停车位前面位置,或从停车位前面位置转动至车道位置。载车板1旋转的角度可为90度或约为90度。
具体应用中,停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汽车驶入车道位置前,载车板1从停车位启动,在平移部件5的带动下沿纵梁3从停车位向外水平移动,并跨越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对接位置,此时,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且所述载车板1在旋转部件带动下向外(车道方向)转动90度,从停车位的前方旋转至车道的上方,然后,升降机构4启动,升降机构4带动平移部件5和所述载车板1沿立柱2a下降至车道地面(一般为停车场的过道),升降机构4停止。车辆驶入载车板1上后,升降机构4之升降组件42再启动,带动平移部件5和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沿立柱2a上升,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到达纵梁3对接位置时,旋转部件带动载车板1向内(停车位方向)转动90度,此时,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随平移部件5从支承引导部41平移至纵梁3上,直至载车板1移动到停车位位置停止移动,完成整个停车过程。
取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由于停车时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保持与纵梁3对接的状态,此时启动平移部件5,载车板1及停放于所述载车板1的车辆随平移部件5从纵梁3向外(车道方向)平移至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然后所述载车板1在旋转部件带动下从停车位的上方旋转90度至车道上方,升降机构4启动,升降机构4带动支承引导部41、平移部件5下降而使支承引导部41解除与纵梁3的对接,所述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随所述支承引导部41同步下降至载车板1靠近于地面,车辆驶离载车板1后,可按上述停车过程使载车板1空载回归至停车位上或下一车辆重复上述停车过程。
实施例四:
如图3(a)至图4(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2a和固定设置在立柱2a上的纵梁3,立柱2a和纵梁3可沿车位长度方向设置,位于车位长度方向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立柱2a位于车位侧面,并靠近车道旁,用于安装升降机构4等部件,升降机构4可沿该立柱2a上下滑动,为了改善纵梁3的受力条件,还设有一副立柱2b,用以支承纵梁3。这样,纵梁3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并沿车位长度方向,水平跨设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上。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组件42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42沿所述立柱2a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43,升降驱动部件43可为减速电机431和链条432等,也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构或其他起重机构。
于所述升降机构4上,具有可以与纵梁3对接的支承引导部41,该支承引导部41固定于所述升降组件42上,该支承引导部41可以是与升降组件42连接的一个构件或是升降组件42上的一个部分,可以是一引导梁的结构或具有滑槽等结构形式,纵梁3上设有可以与支承引导部41对接处形状一致的结构。
与实施例三中支承引导部41仅通过升降与纵梁3对接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支承引导部41通过转动方式连接升降组件42(可采用旋转轴等方式),即支承引导部41可以相对升降组件42转动。故在所述升降组件42与所述支承引导部4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41相对所述升降组件42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转动驱动部件可以是电机、旋转油缸或旋转气缸等,以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升降和转动相结合的方式与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
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平移部件5,可与支承引导部41、纵梁3滑动连接,以在支承引导部41、纵梁3之间平移滑动,承载车辆的载车板1连接于所述平移部件5。这样,当平移部件5移动到升降机构4上,载车板1和平移部件5可以随升降机构4及支承引导部41升降和转动,使载车板1在车道和空中停车位之间转换。当平移部件5上升平移至纵梁3位置时,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处于与所述纵梁3的对接位置时,由于纵梁3上具有与支承引导部41对接结构,故而所述平移部件5可以在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之间跨越平移。当所述平移部件5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时,此时所述支承引导部41带动所述载车板1、平移部件5做同步旋转和升降。
停车时,支承引导部41带动平移部件5、载车板1上升至设定高度后旋转至与纵梁3对接,然后由平移部件5再带动载车板1沿纵梁3向内(停车位方向)移动;取车时,平移部件5先带动载车板1沿纵梁3向外(车道方向)移动,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时,由支承引导部41带动平移部件5、载车板旋转后下降或边旋转边下降。即支承引导部41的转动带动了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的转动,载车板1不需要相对平移部件5转动,以将载车板1从停车位上方旋转至车道上方或从车道上方转动至停车位上方,载车板1旋转的角度为90度或约为90度。
本实施例中,载车板1可以固定连接于平移部件5,即载车板1将随平移部件5同步运动。平移部件5平移至支承引导部41时,转动驱动部件可以驱动支承引导部41并带动支承引导部41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正向旋转,即通过旋转使支承引导部41脱离与纵梁3的对接,升降机构4再带动支承引导部41及其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下降。需要对接时,升降机构4再带动支承引导部41及其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上升,支承引导部41升至与纵梁3同一高度时,转动驱动部件驱动支承引导部41并带动支承引导部41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反向旋转,即通过旋转使支承引导部41完成与纵梁3对接,平移部件5可以从支承引导部41跨越平移至纵梁3。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平移部件5通过平移电机501驱动链轮502带动链条503整体向左移动(向支承引导部41的方向)至左移限位。平移部件5锁定到支承引导部41上与升降机构4成为一体。然后通过旋转部件6上旋转电机679驱动安装在支承引导部41的齿圈678使支承引导部41旋转,平移部件5跟随支承引导部41一同旋转至正转限位。安装在平移部件5上的销杆504遂与链条503上的孔位505呈脱离状态。回程时,销杆504跟随平移部件5和支承引导部41反向旋转至反转限位,销杆504重新插入到链条503上的孔位505中,平移电机501反转,链条503拉动平移件,带动平移部件5往右平移。可以理解地,平移部件5的平移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方式。
具体应用中,停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汽车驶入车道位置前,载车板1在平移部件5的带动下沿纵梁3从停车位向外水平移动,移动到支承引导部41位置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支承引导部41并带动支承引导部41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旋转,使支承引导部41脱离与纵梁3的对接,然后升降机构4再带动支承引导部41及其上的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下降至地面车道位置,车辆驶入所述载车板1上后,通过升降组件42带动支承引导部41、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上升,然后支承引导部41相对所述升降组件42旋转而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对接,此旋转过程中,所述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随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旋转,使载车板1从车道上方转入停车位上方,然后再使平移部件5从支承引导部41平移至所述纵梁3,从而使载车板1上的车辆完全停至停车位的上方。
取车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由于停车时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保持与纵梁3对接的状态,此时启动平移部件5,载车板1及停放于所述载车板1的车辆随平移部件5从纵梁3向外(车道方向)平移至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然后所述支承引导部41相对升降组件42旋转,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解除与纵梁3的对接,且所述载车板1、平移部件5随所述支承引导部41同步旋转,以使所述载车板1由停车位上方旋转至车道上方,再通过控制部件使所述升降组件42带动所述支承引导部41、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同步下降至车道地面,将车辆驶离所述载车板1,然后按上述停车过程使载车板1空载回归至停车位上或下一车辆重复上述停车过程。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升降组件42呈闭合框式并套于所述立柱2a上,立柱2a可设计为两根立式钢梁的组合结构,即两根钢梁211、212,前后立式相隔设置,且两根钢梁211、212的底部和顶部相接,这种结构,可使立柱2a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也便于与立柱2a配合的关联部件的配置和安装。升降组件42具有一框型构件,闭合套于其中靠外的钢梁211上,纵梁3的与立柱2a的连接端可以固定连接于钢梁212上,升降组件42还包括前导向滚轮421和后导向滚轮422,设于所述框型构件上,其中所述前导向滚轮421沿钢梁211的前侧滚动,所述后导向滚轮422沿钢梁211的后侧滚动,使升降组件42整体套合于立柱2a,形成对立柱2a两侧的包合状态,其受力均匀,而且升降组件42可以沿靠前的钢梁211上下运动而不与固定在钢梁212上的纵梁3干涉,这样,可以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纵梁3。立柱2也可以设计成单根钢梁式。当然,可以理解地,呈闭合框式的升降组件42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四中支承引导部41相对升降组件42旋转的结构上。
或者,如图5(c)、图5(d)、图5(e)和图5(f)所示,所述升降组件42具有开口框结构,套于所述立柱2a外侧,纵梁3固定在立柱2a内侧。所述升降组件42的开口朝向纵梁3安装位置。与升降组件42的开口相邻的立柱2a的两侧,设有立式轨道213,升降组件42还包括前导向滚轮423和后导向滚轮424,设于所述开口框结构上,所述前导向滚轮423和后导向滚轮424分别滚动设于立柱2a上,并与立式轨道213形成配合而滚动。同样地,可使升降组件42整体套合于立柱2a上,形成对立柱2a两侧的包合状态,起导向和承受纵向方向弯矩作用,其受力均匀,而且升降组件42可以沿立式轨道213上下运动而不与固定立柱2a另一侧的纵梁3干涉。这样,升降组件42升降时可以越过纵梁3,以便于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纵梁3,以便于实现多层立体停车。可以理解地,呈开口式的升降组件42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三中支承引导部41只随升降组件42升降的结构上,支承引导部41转动连接在升降组件42上,可左右旋转,向右旋转时可与右侧的纵梁3对接,向左旋转时可与左侧的纵梁3对接,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来说,对三层及三层以上,升降组件可采用开口框式套设于立柱。为了方便布置和场地要求,升降组件还可采用在框式结构上增加挑臂。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所述平移部件5具有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所谓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即平移部件5自身带有动力装置,使整个平移部件5沿支承引导部41、纵梁3平移。
具体地,所述平移部件5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动力器件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行走轮和动力器件之间,所述动力器件通过传动部件使所述平移部件5沿所述支承引导部41、纵梁3平移。
作为平移部件5的第一个实现方式,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纵梁3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行走轨道311,行走轨道311可呈凸条状或条形槽状,其截面可以呈矩形、燕尾形、T字形等等。所述行走轮包括至少两个主动行走滚轮511和至少两个随动滚轮512,每条所述行走轨道311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主动行走滚轮511和一个所述随动滚轮512;所述动力器件为平移驱动电机513,所述主动行走滚轮511连接有减速链轮514,所述平移驱动电机513连接有驱动链轮,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减速链轮514为双排减速链轮,所述驱动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515驱动所述双排减速链轮514,所述双排减速链轮514通过第二传动链条516驱动另一主动行走滚轮511,其中两个所述主动行走滚轮511呈对角设置;或者,所述驱动链轮通过两条传动链条分别直接驱动两个所述减速链轮514,以驱动主动行走滚轮511于行走轨道311上滚动,进而使整个平移部件5沿支承引导部41、纵梁3平移行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主动行走滚轮511和两个随动滚轮512,且两个主动行走滚轮511在上下方向呈对角状设置,受力状态佳,平移部件5运行过程平稳可靠。
作为平移部件5的第二个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纵梁3顶端设置有顶置轨道321,所述行走轮包括滚动设于所述顶置轨道321上的驱动车轮、滚动设于所述纵梁3正面的第一水平支反滚轮、滚动于所述纵梁3背面的第二水平支反滚轮和滚动于所述纵梁3的底面的垂直支反滚轮,纵梁3的主体可以为“C”形钢梁,所述动力器件为平移驱动电机521,所述平移驱动电机521驱动所述驱动车轮。
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其使用车轮摩擦传动,结构简单,主动车轮可直接与平移驱动器件相连接,靠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力传动,传动平稳,机构体积小,导向精度要求低,可用于超长距离运行,易于安装维护。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所述平移部件5连接有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即通过设置于立柱2a或/和纵梁3的牵引装置通过拖拽的方式使平移部件5沿支承引导部41、纵梁3平移。具体地,所述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平移部件5的牵引件(如牵引链绳)和用于拉动所述牵引件的驱动轮,所述牵引件拖拽所述平移部件5沿所述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平移。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平移部件5包括平移车架500,所述牵引件连接有平移件530,所述平移车架500与所述平移件530之间通过可分离的扣合结构连接或分离。平移车架500可以脱离平移件530而从随支承引导部41升降或随支承引导部41升降、转动。
作为平移部件5的第三个实现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牵引件为钢丝绳531,所述钢丝绳531直接或者通过导向轮连接于所述平移件530,所述驱动轮包括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所述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分别通过自转卷绕及放出所述钢丝绳531而使所述平移件530及平移车架500沿所述纵梁3和支承引导部41滑动,钢丝绳531还可以绕过第一导向轮5321和第二导向轮5322,第一导向轮5321靠近立柱2a设置,第二导向轮5322可以靠近纵梁3的末端设置,钢丝绳5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还包括导向轨道537,且导向轨道537与纵梁3平行,平移件530连接有导向滑轮538,导向滑轮538与导向轨道537配合,以使平移件530可以可靠地移动。平移电机501驱动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使两个卷筒(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转动同向,一个卷筒放绳一个卷筒收绳,使钢丝绳531带动平移件530拖动扣合在平移件530并牵引平移部件5整体向前移动。平移部件5整体向前平移至支承引导部41时,平移车架500随升降机构4下降并与平移件530脱离(参考图8所示)。平移车架500随升降机构4上升并可与平移件530扣合,销杆535可以重新插入到平移件530的孔位5301中(参考图9所示),平移电机501反转,平移电机501驱动卷筒两个卷筒(放绳卷筒534和收绳卷筒533)同向反转。钢丝绳531拉动平移件530,带动平移部件5往右平移。使用钢丝绳531牵引传动,其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导向精度要求低、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长距离传动,易于安装维护。
作为平移部件5的第四个实现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牵引件为链条541,所述驱动轮包括相距设置的导向链轮542和驱动链轮543,导向链轮542和驱动链轮543可以分别连接于立柱2和纵梁3,所述链条541连接于所述平移件530,所述驱动链轮543通过自转而带动所述链条541而使所述平移件530和平移车架500沿所述纵梁3滑动。链条541传动具有结构简单、结构体积小、传动平稳、传递动力大、易于安装维护等优点。
当然,可以理解地,平移部件5也可以以其它的结构驱动其沿纵梁3、支承引导部41平移,例如电磁驱动、齿轮齿条、丝杆、直线电机等,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三、实施例五至七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如图6(a)所示,所述载车板1通过旋转部件6连接于所述平移部件5。所述旋转部件6包括旋转轴611和套于所述旋转轴611的支撑轴承609,旋转轴611的轴线与立柱2a的轴线平行,所述旋转轴6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载车板1,所述支撑轴承609安装于所述平移部件5上,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611转动的驱动电机612,所述减速电机通过驱动所述旋转轴611使所述载车板1相对所述平移部件5自转。停车时,在平移部件5随升降组件42移动至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的对接位置后,通过旋转轴611的转动,使载车板1相对立柱2a自转(由车道位置向停车位位置旋转),再由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在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之间跨越平移,完成车道与停车位之间的位置转换过程;取车时,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沿纵梁移动到支承引导部41位置时,通过旋转轴611的反向转动,使载车板1相对立柱2a反向自转(由停车位位置向车道位置旋转),再由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随升降组件42向下移动,完成停车位与车道之间的位置转换过程。
实施例九:
在实施例三、实施例五至七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如图11所示,所述载车板1通过旋转部件6连接于所述平移部件5,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轴611和套于所述旋转轴611的支撑座6111,所述旋转轴6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载车板1,所述支撑座6111安装于所述平移部件5,所述旋转轴611上固定套设有固定齿圈613,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驱动电机612,所述驱动电机612连接有驱动齿轮(未图示),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圈613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和固定齿圈613驱动所述旋转轴611使所述载车板1相对所述平移部件5旋转。停车时,在平移部件5随升降组件42移动至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的对接位置后,驱动电机612带动驱动齿轮使之与固定齿圈613啮合,从而带动旋转轴611转动,使载车板1相对立柱2a自转(由车道位置向停车位位置旋转),再由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在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之间跨越平移,完成车道与停车位之间的位置转换过程;取车时,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沿纵梁移动到支承引导部41位置时,通过旋转轴611的反向转动,使载车板1相对立柱2a反向旋转(由停车位位置向车道位置旋转),再由平移部件5带动载车板1随升降组件42向下移动,完成停车位与车道之间的位置转换过程。
本实施例中,使用齿轮副传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速比大,能提供较大扭矩,传动平稳且噪声小,易于安装维护,采用开式传动的方式,能有效解决由于减速机速比太大而导致减速机体积过大无法安装的问题。
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旋转驱动结构驱动载车板1自转,例如旋转油缸或旋转气缸等。
实施例十:
在实施例三、实施例五至七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具体地,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载车板1通过旋转部件6连接于所述平移部件5,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轴611和套于所述旋转轴611的支撑座6111,所述旋转轴6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载车板1,所述支撑座6111安装于所述平移部件5,所述旋转轴611上固定连接有齿轮621,所述立柱2a或纵梁3上固定设置有齿条622。所述平移部件5平移至转动设计位置时,所述齿轮621于所述齿条622上啮合转动而使所述旋转轴611同步转动,使所述载车板1相对所述平移部件5转动。平移电机驱动链条541带动平移件拖动扣合在平移件上的牵引臂牵引平移部件5整体向左移动。
以链条541牵引平移部件5为例,当平移部件5到达一定位置,固定在旋转轴611的齿轮621与固定在立柱2a的齿条622啮合,此时平移部件5继续平移,则齿轮621与齿条622做圆周运动驱动旋转轴611旋转,从而带动载车板1旋转。当齿条622长度为旋转齿轮621的1/4周长时,齿轮621带动旋转轴611转过90度。平移部件5到达左移限位停止移动,旋转运动随即停止。齿轮锁定机构锁定齿轮621。升降机构4下降齿轮621与齿条622分离。安装在平移部件5上的销杆623遂与平移件530脱离扣合状态。
升降机构4回程上升到上限位带动平移部件5的销杆623上升,销杆623重新插入到平移件530的孔位5301中,且齿轮621与齿条622处于啮合状态。齿轮621锁定机构释放,平移电机反转通过链条541拉动平移件530带动平移部件5往右平移,齿轮621往反向做圆周运动转动90度,齿轮621随即脱离齿条622,自锁装置锁定齿轮621。平移部件5继续沿纵梁3向后平移至限位。
停车时,所述平移部件5随升降组件42上升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对接时,载车板1的旋转轴611上的齿轮621与固定于立柱2a的齿条622啮合,所述平移部件5平移且所述齿轮621啮合于所述齿条622时,所述齿轮621于齿条622上啮合转动以使所述载车板1相对所述平移部件5转动。
取车时,所述平移部件5由所述纵梁3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时或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后,所述载车板1的旋转轴611上的齿轮621与固定于立柱2的齿条622啮合,所述平移部件5继续平移时,所述齿轮621于齿条622上啮合转动使所述载车板1相对所述平移部件5转动。
实施例十一:
在实施例三至十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之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可以有下列多种排布方式:
第一种排布方式:如图16、17所示,沿停车位车辆驶入方向且位于车位侧面的两端设有立柱2a或立柱2a和副立柱2b,所述立柱2a靠近车道旁。所述纵梁3设置有一根且位于立柱2a和副立柱2b的一侧,形成双层单侧的排布方式,即一个车位可以上下停两台车辆(载车板1上一台,地面一台)。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一套且设置于立柱2a上,所述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的数量与所述纵梁3的数量相等。
第二种排布方式:如图18所示,沿停车位车辆驶入方向且位于车位侧面的两端设有立柱2a或立柱2a和副立柱2b,所述立柱2a靠近车道旁。所述纵梁3设置有至少两根,且上下间隔设置于立柱2a或副立柱2b的一侧,形成多层单侧的排布方式,即一个车位可以上下停至少三台车辆(每个载车板1上一台,地面一台);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一套且设置于立柱2a上,所述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的数量与所述纵梁3的数量相等。
第三种排布方式:如图20所示,沿停车位车辆驶入方向设有立柱2a,或立柱2a和副立柱2b组合,所述纵梁3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立柱2a或立柱2a和副立柱2b的两侧,形成双层双侧的排布方式,即相邻的两个车位可以上下停至四台车辆(每个载车板1上一台,两个车位的地面各一台);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有一套且设置于立柱2a上,所述平移部件5和载车板1的数量与所述纵梁3的数量相等。这种结构排布方式,只需要一套升降机构4,便可完成立柱2a两侧的停车位停靠,对于较大的停车场来说,可大大节约整个装置成本,提高停车装置利用率。
第四种排布方式:如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纵梁3设置有多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立柱2a的两侧,且所述立柱2a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至少两根上下间距的所述纵梁3,形成多层双侧的排布方式,即相邻的两个车位可以上下停至多台车辆(每个载车板1上一台,两个车位的地面各一台)。可以理解地,立柱2a、副立柱2b和纵梁3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排布方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十二:
在实施例三、七至十一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升降并通过与平移驱动结构的扣合结构形成与纵梁3的对接或解除对接。如图21所示,并参考图8至图10,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上升至与所述纵梁3对接位置时,所述平移部件5随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上升,使支承引导部41和纵梁3扣合对接,平移部件5的插杆535向上插入平移件530上设置的孔位5301中并自动锁定,平移驱动结构上平移电机501驱使平移件530带动载车板1在纵梁3上水平移动;当平移电机501驱使平移件530带动载车板1移动到支承引导部41位置时,所述支承引导部41可带动平移部件5下降,与所述纵梁3解除对接,插杆535可以自动从孔位5301中移出,与平移驱动结构脱离扣合。这种升降式插拔结构进行扣合对接的结构模式,方便快捷,可有效保证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的对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十三:
在实施例四、七至十一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旋转与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如图22和图23所示,并参考图4(a)和图4(b),所述旋转部件6设于支承引导部42和升降组件42之间,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上升至与所述纵梁3对接位置时,所述平移部件5随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上升,所述旋转部件6之旋转电机679驱动安装在支承引导部41上的齿圈678使支承引导部41朝停车位方向旋转,平移部件5跟随支承引导部41一同旋转,安装在平移部件5上的销杆535遂插入到平移件530的孔位5301内,呈扣合状态。此时,平移电机501驱动链轮502带动平移件530拖动扣合在平移件530上平移部件5整体带动载车板1向前沿纵梁3移动至停车位置。
回程时,平移电机501反转,驱动链轮502、链条503带动平移件530及载车板1向车道方向移动,到达支承引导部41位置时,旋转电机679驱动安装在支承引导部41上的齿圈678使支承引导部41朝车道方向旋转,平移部件5跟随支承引导部41一同旋转,安装在平移部件5上的销杆535从平移件530上的孔位5301内移出,呈脱离状态,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解除对接。此时平移部件5锁定到支承引导部41上与升降机构4成为一体,带动载车板1随升降机构4降落于车道上。
实施例十四:
在实施例三、五至十一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升降与所述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于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之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感应元件,本实施例感应元件为接近开关441,同时还可以在纵梁3上方设置有可以用于锁定升降机构4的连接件,本实施例连接件为拉钩442,以使升降机构4的支承引导部41可以更精确地、更可靠地、更稳定地与纵梁3对接。所述升降机构4上升到接近开关441处,所述接近开关441通过控制系统向电磁开关443发出信号,电磁开关443吸合,使拉钩442向所述升降机构4的方向伸出,所述升降机构4下降使所述拉钩442钩住所述升降机构4之支承引导部41上设置的U型螺栓444,可以通过调整U型螺栓444的长度控制对接高低差,链条432继续下放,链条432松弛,升降电机431停止工作,检测开关445启动,发出对位完成信号,平移电机启动,驱动平移部件5左移到限位。
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对接到位时,检测开关445发出对位信号,所述平移部件5启动平移;所述平移部件5从所述纵梁3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41后,所述升降机构4向上提升至接近开关441,电磁开关443断电,使拉钩442释放(拉钩442连接有预压弹簧446),升降机构4可以下降,升降机构4带动支承引导部41和平移部件5下降。
实施例十五:
在实施例四至十一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6和图27所示,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纵梁3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感应元件,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为传感器。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旋转部件6与所述纵梁3对接时,旋转电机679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旋转至支承引导部41端部的第一传感器459与固定于所述纵梁3端部的第二传感器458对位,所述旋转电机679停止而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与所述纵梁3对接;所述支承引导部41通过反向旋转与所述纵梁3解除对接时,所述旋转电机679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41反向旋转至对位第三传感器457,所述旋转电机679停止而使所述支承引导部41旋转90度,以使载车板1可以随平移部件5和支承引导部41绕所述立柱2a旋转90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包括载车板和固定设置于地面的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于一副立柱或墙体上;
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可沿所述立柱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支承引导部,所述支承引导部可通过移动或转动方式分别与至少一所述纵梁对接;
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平移部件,所述平移部件承载所述载车板,可在所述纵梁和所述支承引导部上平移和停留,当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时,可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之间跨越平移,所述平移部件停留在所述支承引导部时可带动所述载车板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
所述纵梁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所述支承引导部具有支承所述平移部件行走的轨道,所述纵梁的轨道与所述支承引导部的轨道型式大小相配合或一致;
所述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还包括旋转部件,用于使所述平移部件位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上时驱动所述载车板绕所述立柱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旋转,或者:由所述平移部件带动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转动,或者:由所述支承引导部带动所述平移部件及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部件驱动绕所述立柱转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立柱升降的升降驱动构件,所述支承引导部固定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上,使所述支承引导部随所述升降组件升降而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
或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支承引导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承引导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相对所述升降组件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使所述支承引导部通过转动方式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感应元件;当所述升降机构上升到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且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到位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平移部件启动平移;当所述平移部件从所述纵梁平移至所述支承引导部后,且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解除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平移部件下降;
或者,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设置有感应元件,当所述旋转部件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旋转至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位置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平移部件启动平移;当所述旋转部件驱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反向旋转离开所述感应元件位置处时,由所述感应元件向控制元件发出解除对接信号,通过控制元件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平移部件下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或解除对接位置处,活动设有可在所述支承引导部与所述纵梁对接后使所述升降机构固定的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组件呈闭合框式套设于所述立柱;或者,所述升降组件具有开口的框型结构,套设于所述立柱外侧,所述纵梁固定在所述立柱内侧,所述升降组件的开口朝向纵梁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立柱两侧的包合状态,使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立柱上下运动而不与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所述纵梁干涉。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设置有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所述平移部件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自行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动力器件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行走轮和动力器件之间,所述动力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行走轮使所述平移部件沿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平移。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连接有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所述平移部件包括平移件,所述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平移件移动的牵引件和用于带动所述牵引件的驱动轮,所述平移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牵引件拖拽使所述平移部件沿所述支承引导部和所述纵梁平移,所述牵引式平移驱动结构与所述平移件之间通过可分离的扣合结构连接或分离。
CN201610298984.5A 2016-05-06 2016-05-06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Active CN105937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984.5A CN105937322B (zh) 2016-05-06 2016-05-06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984.5A CN105937322B (zh) 2016-05-06 2016-05-06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7322A CN105937322A (zh) 2016-09-14
CN105937322B true CN105937322B (zh) 2019-11-12

Family

ID=5715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8984.5A Active CN105937322B (zh) 2016-05-06 2016-05-06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7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5964B (zh) * 2016-09-24 2019-04-19 广东明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型旋转钩拉机构
CN107035191A (zh) * 2017-06-09 2017-08-11 刘飞飞 提升装置、使用该提升装置的智能停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24328B (zh) * 2017-09-08 2019-04-26 金东赫 地下室立体停车设备
CN107816240B (zh) * 2017-12-13 2023-12-0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无避让停车装置
CN108166814B (zh) * 2018-02-28 2024-03-08 长春工程学院 转塔送车式智能立体停车场
CN108571208A (zh) * 2018-07-04 2018-09-25 河南云升通航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固车载车板及无避让停车装置
CN110388110A (zh) * 2019-07-30 2019-10-2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停车位装置
CN113187291A (zh) * 2021-04-23 2021-07-30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无避让停车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4990A1 (en) * 1991-12-03 1993-06-09 Ebisu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Multistory multicolumn storing installation
JPH06158888A (ja) * 1992-11-18 1994-06-07 Kenji Go 自動車の駐車装置
CN201661100U (zh) * 2010-01-18 2010-12-01 德国威尔自动化停车设备公司 一种汽车停放设备
CN202324761U (zh) * 2011-11-07 2012-07-11 青岛昊成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立体停车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48707U (zh) * 2011-07-05 2012-02-22 王永明 无避让多层停车台
CN102677926A (zh) * 2012-05-08 2012-09-19 楼小军 立体车库
CN104453308B (zh) * 2014-12-18 2017-07-14 曾庆义 立体停车装置
CN204457002U (zh) * 2014-12-18 2015-07-08 曾庆义 排架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05713351U (zh) * 2016-05-06 2016-11-23 曾庆义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4990A1 (en) * 1991-12-03 1993-06-09 Ebisu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Multistory multicolumn storing installation
JPH06158888A (ja) * 1992-11-18 1994-06-07 Kenji Go 自動車の駐車装置
CN201661100U (zh) * 2010-01-18 2010-12-01 德国威尔自动化停车设备公司 一种汽车停放设备
CN202324761U (zh) * 2011-11-07 2012-07-11 青岛昊成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立体停车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7322A (zh)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7322B (zh)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KR100739476B1 (ko) 트롤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차 시스템
CN103669943B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204715830U (zh) 一种双塔式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CN104712162B (zh) 一种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109798000B (zh) 一种平面移动式模块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CN204552219U (zh) 一种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CN104695746A (zh) 一种取车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13351U (zh) 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
CN106193729B (zh) 载车构件、无避让多层停车装置及其停车方法、取车方法
CN107882383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车辆移动装置
CN105927013A (zh) 一种无梳齿顶部开合转盘升降机及其搬运方法
CN205935860U (zh) 一种可自动调整存取车的智能运载车
CN104947980A (zh) 一种双塔式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104652888A (zh) 一种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05713355U (zh) 一种无梳齿顶部开合转盘升降机
US3301413A (en) High speed high capacity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CN207063636U (zh) 用于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搬运器
CN204475932U (zh) 一种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04960432U (zh) 一种地下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CN208008267U (zh) 一种移动架无绳循环垂直提升机构之间的水平循环系统
CN111140054A (zh) 一种升降移动载车平台及其应用方法
CN206957300U (zh) 一种侧进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3066560U (zh) 一种新型地坑停车设备
CN105257041A (zh) 一种地下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