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3952A -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 Google Patents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3952A
CN105813952A CN201480067830.4A CN201480067830A CN105813952A CN 105813952 A CN105813952 A CN 105813952A CN 201480067830 A CN201480067830 A CN 201480067830A CN 105813952 A CN105813952 A CN 105813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rvative film
polyolefin
film
transfer
based res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78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3952B (zh
Inventor
上田有孝
浅田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813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3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3/00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3/02T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02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47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47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walls
    • B65D83/0852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wall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dispensing
    • B65D83/0882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wall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dispensing and for cutting interconnec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2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2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blown tubular films, e.g. by inf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J23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423/12Polyprop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Wrapp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在传送方向撕裂时沿着传送方向裂开;在宽度方向撕裂时沿着宽度方向裂开;并且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任一方向裂开;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30°~60°;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为10g以下。

Description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背景技术
食品用保鲜膜作为食品的简易包装材料主要用于一般家庭中,其多数是为了保护食品的目的而使用。对于这样的保鲜膜来说,在进行食品或容器的包装时,需要具有容器与膜或膜与膜紧密地密合、不会自动剥落的密合性。另外,对其在下述方面有要求:可耐微波炉使用的耐热性、有韧性的手触感、张力、适宜的包装品外观、卫生性。此外,由于这样的保鲜膜大都是以卷绕体的形式容纳在收纳箱中,因而同时对其在下述方面有要求:从收纳箱中抽出的低抽出力、切断膜时的低切割力和稳定的传播性。而且,为了提供质量好且成本低的保鲜膜,有效地进行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具有高密合力、使用刀刃时的良好的切割性这样的性质,特别是包含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保鲜膜作为主要的家庭用食品包装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此外还使用包含作为非氯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的保鲜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保鲜膜中,在用手切割的情况下的切割性差,难以用手切割。另外,用手难以直进性良好地进行切割。因此,在容纳容器中,具备用于切断保鲜膜的刀刃。但是,在具有用于切断保鲜膜的刀刃时,在使用时也可能会切到手,在儿童使用的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此外,由于刀刃与容纳容器的材质不同,因而在分类废弃时会存在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保鲜膜中,包含聚乙烯系树脂的保鲜膜在例如微波炉中使用时,膜会发生收缩,高温的油附着于保鲜膜,从而可能会开孔。因此,包含聚乙烯系树脂的保鲜膜的耐热油性差。
此外,即便是现有的包含聚甲基戊烯的保鲜膜或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保鲜膜,在用手切割的情况下也难以在TD方向或MD方向沿一条直线切断,另外由于撕裂强度高,因而还具有切断需要用力、不容易切断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容纳有该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该保鲜膜能够容易地用手在规定方向进行切割,并且耐热油性优异。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于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若利用特定的包含聚烯烃树脂的保鲜膜则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
该保鲜膜包含聚烯烃系树脂;
在传送方向撕裂时沿着传送方向裂开;
在宽度方向撕裂时沿着宽度方向裂开;并且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任一方向裂开;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30°~60°;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为10g以下。
[2]如前项[1]中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
该保鲜膜在膜传送方向的弹性模量为300MPa以上;
穿刺强度为260g以下;
通过下式(1)求出的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与通过下式(2)求出的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满足Smd≧2.5倍、Std≧2.5倍、Smd×Std≧10倍、且Std/Smd=0.5~10。
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100/(100-αmd)(1)
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100/(100-αtd)(2)
(上述式(1)和式(2)中,αmd表示传送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αtd表示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
[3]如前项[1]或[2]中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包含聚乙烯系树脂。
[4]如前项[1]~[3]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
在使波长0.154nm的X射线从膜法线方向入射来测定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时,在散射角2θ=20.9°~21.8°的散射强度的方位角分布廓线中,
上述方位角分布廓线具有4个散射峰;
上述4个散射峰的相邻散射峰间隔为90°±10°;
取向成分比R为0.01以上且为100以下;
上述4个散射峰的平均面积为1以上89以下。
[5]如前项[1]~[4]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的熔点为80℃~123℃。
[6]如前项[1]~[5]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凝胶率为10质量%~60质量%。
[7]如前项[1]~[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耐热温度为130℃以上。
[8]一种卷绕体,其是将前项[1]~[7]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卷绕而成的。
[9]一种保鲜膜容纳体,其中,
该保鲜膜容纳体具有前项[8]中记载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卷绕体、以及收纳该卷绕体的容器;
该容器具有用于切断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
[10]如前项[8]中记载的保鲜膜容纳体,其中,上述切断工具为在上述容器的一部分上具备的突起状工具。
[11]一种保鲜膜容纳体,其中,
该保鲜膜容纳体具有前项[8]中记载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卷绕体、以及收纳该卷绕体的容器;
该容器不具有用于切断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容纳有该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该保鲜膜能够容易地用手在规定方向进行切割,并且耐热油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容纳有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撕裂性试验的概要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2的方位角分布廓线的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2的方位角分布廓线的图。
图5是示出保鲜膜容器的切断工具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容纳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的其他实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下文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下文也称为“保鲜膜”),
该保鲜膜包含聚烯烃系树脂;
在传送方向(以下也称为“MD方向”)撕裂时沿传送方向裂开;
在宽度方向(以下也称为“TD方向”)撕裂时沿宽度方向裂开;并且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任一方向裂开;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30°~60°;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为10g以下。
保鲜膜主要指的是作为食品的简易包装材料主要在一般家庭或饮食店中利用手进行切割使用的膜。在保鲜膜用途中,保鲜膜如果能够用手沿规定方向容易地进行直线切割的话,就不需要容纳容器的刀刃,即使在儿童等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安全地使用。此外,在不需要刀刃时,不仅能够降低容纳容器的制造成本,而且还能够降低废弃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课题在收缩薄膜包装用膜等的作为业务用用途的使用装置等切断膜来包装食品的用途中没有特别问题。作为保鲜膜的用途,除了上述的食品包装用途以外,还可用于下述的用途中。在美容院等进行染发时出于防止染色液转移到他处而产生污染、抑制染色液的挥发、提高染色效果的目的而将保鲜膜卷缠在头上的用途;为了对于皮肤的龟裂、伤口进行保湿、防止涂药的挥发而将该部位卷缠保鲜膜的用途;为了减轻运动后的肌肉、关节部的炎症的所谓放松而将冰、保冷剂等与该部位接触并固定而卷缠保鲜膜的用途;为了提高运动时腹部的保温性、提高减肥效果而卷缠保鲜膜的用途;为了提高运动时大腿部、膝等的保温性、防止受伤而卷缠保鲜膜的用途;等等。
[聚烯烃系树脂]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4-甲基戊烯等烯烃类的均聚物或2种以上烯烃类的共聚物;或者1种以上的烯烃类与烯烃类以外的异种成分的共聚物。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聚乙烯系树脂)
其中,聚烯烃系树脂优选包含聚乙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是指包含乙烯单元的聚烯烃树脂。作为这样的聚乙烯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乙烯-脂肪族不饱和羧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乙烯-脂肪族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等。通过使聚烯烃系树脂包含聚乙烯系树脂,具有保鲜膜成膜时的拉伸性、电子射线交联性、低温下的强度等更为优异的倾向。聚乙烯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聚乙烯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7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通过使聚乙烯系树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具有保鲜膜成膜时的拉伸性、电子射线交联性、低温下的膜强度等更为优异的倾向。
在聚乙烯系树脂中,优选超低密度聚乙烯、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压法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从抗刺穿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超低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VLDPE”)是指密度小于0.910g/cm3的聚乙烯系树脂。VLDPE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0~80质量%、更优选为0~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40质量%。
低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LDPE”)是指密度为0.910g/cm3以上且小于0.930g/cm3的聚乙烯系树脂。LDPE中,乙烯也可以并非单纯地链状结合而具有多个长链支链(LCB)、短链支链(SCB)。LDPE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8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通过使LDPE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具有保鲜膜的弹性(张力和韧性)以及密合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作为低密度聚乙烯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通常公知的方法、例如高压法。在高压法中,具体地说,可通过在100℃~300℃、100MPa~350MPa的高温高压下、在过氧化物等游离基产生剂的存在下使乙烯在高压釜或管型反应器等中发生聚合来制造低密度聚乙烯。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LLDPE”)为超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一种,通常也称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一般是乙烯与1种以上的α-烯烃的共聚物。
作为α-烯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选自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以及1-辛烯等的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选1-丁烯、1-己烯以及1-辛烯。另外,α烯烃在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中所占的含量以投料单体为基准优选为6质量%~30质量%。
LLDPE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50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55质量%~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85质量%。
LLDPE的密度优选为0.900g/cm3~0.940g/cm3、更优选为0.910g/cm3~0.935g/cm3、进一步优选为0.920g/cm3~0.930g/cm3。通过使密度为0.900g/cm3以上,可抑制过度密合,进一步提高抽出力,具有膜的弹性(张力和韧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另外,通过使该密度为0.940g/cm3以下,具有保鲜膜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作为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气相流化床法、气相搅拌床法、液相浆料法、液相溶液法、高压反应釜法等一般公知的方法。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低温、低压下使乙烯与α-烯烃在气相或液相内发生共聚的方法。作为上述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齐格勒系催化剂、Philips系催化剂和茂金属系催化剂等。其中优选齐格勒系催化剂。通过使用齐格勒系催化剂,所得到的聚乙烯中的低分子量成分增多,具有密合性适度提高的倾向。
中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MDPE”)是指密度为0.930g/cm3以上且小于0.942g/cm3的聚乙烯系树脂。MDPE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0~80质量%、更优选为0~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40质量%。
高密度聚乙烯(以下也称为“HDPE”)是指密度为0.942g/cm3以上的聚乙烯系树脂。HDPE通常是乙烯按照几乎不具有支链的方式以直链状结合而成的。HDPE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0~3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9质量%。通过使HDPE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保鲜膜的弹性(张力和韧性)进一步提高,具有在制造时容易拉伸的倾向。
高密度聚乙烯为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利用Philips法、标准法、齐格勒法等一般公知的方法来制造。
聚乙烯的密度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来进行。另外,超低密度聚乙烯、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压法高密度聚乙烯以及线状低密度聚乙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催化剂或构成成分不同的2种以上。
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也称为“EVA”),其乙酸乙烯酯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00质量%优选为5质量%~25质量%。通过使乙酸乙烯酯成分为5质量%以上,具有保鲜膜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另外,通过使乙酸乙烯酯成分为25质量%以下,具有保鲜膜的气味更接近于无味的倾向。EVA的含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优选为0~3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
聚烯烃系树脂优选含有LDPE5质量%~50质量%、LLDPE50质量%~95质量%、以及EVA0~30质量%,更优选含有LDPE8质量%~40质量%、LLDPE55质量%~90质量%、以及EVA0~2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LDPE10质量%~30质量%、LLDPE60质量%~85质量%、以及EVA0~10质量%。通过使聚烯烃系树脂为上述组成,具有保鲜膜的弹性(张力和韧性)、密合性、成膜稳定性更为优异的倾向。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使用单活性中心系催化剂或多活性中心系催化剂等公知的催化剂进行聚合。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以往是由石油、天然气体来源的原料得到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甘蔗、玉米等植物来源的原料得到。
聚烯烃系树脂的密度优选为0.860g/cm3~0.960g/cm3、更优选为0.900g/cm3~0.955g/cm3、进一步优选为0.915g/cm3~0.950g/cm3。通过使密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膜的弹性(张力和韧性)、强度、密合性、成膜稳定性更为优异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密度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聚烯烃系树脂在190℃、2.16kg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也称为“MFR”)优选为0.1g/10分钟~25g/10分钟、更优选为0.2g/10分钟~1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3g/10分钟~5g/10分钟。通过使MFR为0.1g/10分钟以上,分子链的缠结适当地变弱,切断所需要的力进一步减小,在树脂的挤出工序分解物等异物的产生频率也有进一步减少的倾向。另外,通过使MFR为25g/10分钟以下,分子链的缠结适当地增大,聚烯烃树脂容易发生取向,因而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保鲜膜不小心被撕破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MFR可以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保鲜膜可以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单层或叠层构成,也可以由包含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层、以及含有其他树脂的层的层积体构成。
在层积体的情况下,若在表面层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则保鲜膜的密合性提高。在保鲜膜的各层中,也可以在小于50wt%的范围内混配其他树脂或各种添加剂。
[其他添加剂]
保鲜膜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增塑剂、稳定剂、耐候性改善剂、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防雾剂、抗菌剂、润润滑剂、成核剂等公知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合用2种以上。
作为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之类的柠檬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甘油、甘油酯、蜡、液体石蜡、磷酸酯和环氧大豆油。
作为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2,5-叔丁基氢醌、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4,4’-硫代双(6-叔丁基苯酚)等抗氧化剂;环氧化植物油、月桂酸盐、十四酸盐、棕榈酸盐、硬脂酸盐、异硬脂酸盐、油酸盐、蓖麻油酸盐、2-乙基-己基酸盐、异癸烷酸盐、新癸烷酸盐以及苯甲酸钙等热稳定剂。
作为耐候性改善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乙烯-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炭黑、酞菁、喹吖啶酮、二氢吲哚、偶氮系颜料以及氧化铁红。
作为防雾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甘油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醇醚、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其中优选添加甘油硬脂酸酯、双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月桂酸酯、双甘油月桂酸酯之类的不含有双键的脂肪酸来源的甘油脂肪酸酯。由此可抑制添加剂成分向膜表面的渗出、可抑制膜表面模糊。
作为抗菌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银系无机抗菌剂。
作为润滑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丁酯、聚乙烯蜡、固体石蜡、巴西棕榈蜡、十四酸肉豆蔻酯、硬脂酸硬脂酯等脂肪酸烃类润滑剂、高级脂肪酸润滑剂、脂肪酰胺系润滑剂以及脂肪酸酯润滑剂。
作为成核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磷酸酯金属盐。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上的撕裂评价]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上的撕裂评价中,与JISK7128的撕裂试验B法(埃尔门多夫法)同样地进行撕裂试验,测定撕裂强度以及切断方向、即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此处,试验片是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上由保鲜膜采集的,试验片的尺寸为60×60mm、切口长度为10mm。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30°~60°、优选为35°~55°、更优选为40°~50°。通过使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在用手切割的情况下的直进性更为优异的倾向。此处,“切断线”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引出的线方向撕裂保鲜膜时,连结撕裂起始点与终止点(保鲜膜试验片的端边与实际裂开的线的交点)的线。另外,在与保鲜膜的MD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保鲜膜也在MD方向或TD方向裂开。因此,在与保鲜膜的MD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时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45°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为MD方向或TD方向。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可通过拉伸条件、由此产生的取向程度来进行控制。在双向拉伸中,拉伸倍率越高、拉伸温度越低,则分子的取向程度越高,分子链在MD和TD方向越强取向。因此,在撕裂保鲜膜的情况下,在分子强取向的方向容易裂开。即,在MD和TD方向容易裂开,在其他方向、例如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不容易撕裂。从而,即使在与传送方向成45°进行撕裂,也在MD或TD方向裂开。在将这样的保鲜膜卷绕体拉出、用手切割的情况下,在向传送方向施以张力、用手指制作出切断的起点时,能够容易地沿宽度方向进行切割。
[在传送方向上的撕裂评价]
关于在传送方向上的撕裂评价,除了撕裂方向为传送方向以外,可以与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上的撕裂评价同样地进行。在传送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0~15°、优选为0~10°、更优选为0~5°。通过使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在用手切割的情况下的直进性更为优异的倾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送方向撕裂时沿着传送方向裂开”是指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为上述范围内。
[在宽度方向上的撕裂评价]
关于在宽度方向上的撕裂评价,除了撕裂方向为宽度方向以外,可以与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上的撕裂评价同样地进行。在宽度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0~15°、优选为0~10°、更优选为0~5°。通过使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在用手切割的情况下的直进性更为优异的倾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撕裂时沿着宽度方向裂开”是指撕裂方向与切断线的角度为上述范围内。
[撕裂强度]
在与保鲜膜的MD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为10g以下、优选为1g~8g、更优选为2g~6g。通过使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的撕裂强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MD方向和TD方向的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若撕裂强度大于10g,则无法用手容易地切割。在与保鲜膜的MD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是指其裂开时所测定的撕裂强度。
在保鲜膜的MD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优选为10g以下、更优选为1g~8g、进一步优选为2g~6g。通过使M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MD方向的经手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若撕裂强度大于10g,则无法容易地用手进行切割。
在保鲜膜的TD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优选为10g以下、更优选为1g~8g、进一步优选为2g~6g。通过使T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TD方向的经手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若撕裂强度大于10g,则无法容易地用手进行切割。
需要说明的是,各方向的撕裂强度可以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保鲜膜的撕裂强度可通过拉伸倍率、各树脂的含有比例、树脂的密度、厚度等来进行控制。
[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测定]
在使波长0.154nm的X射线从膜法线方向入射来测定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时,在散射角2θ=20.9°~21.8°的散射强度的方位角分布廓线中,优选方位角分布廓线具有4个散射峰,4个散射峰的相邻散射峰间隔为90°±10°,取向成分比R为0.01以上且为100以下,4个散射峰的平均面积为1以上89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膜的法线方向”是指穿过膜面的1点且与该点的切面垂直的方向。
保鲜膜的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测定按下述方法实施。在保鲜膜的法线方向使波长0.154nm的X射线入射,进行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测定。此时使用二维检测器。在上述的测定中,实施空气散射校正。此外,在散射角(2θ)=20.9°~21.8°的范围内,针对方位角φ得到散射强度廓线。此时,由下述式(3)进行散射强度的标准化。
[数1]
I ′ ( φ ) = I ( φ ) × 360 / ∫ 0 360 I ( φ ) d φ - - - ( 3 )
此处,I(φ)为实测的散射强度,I'(φ)为标准化的散射强度。
方位角分布廓线优选具有4个散射峰。4个散射峰的间隔优选为90°±10°、更优选为90°±8°、进一步优选为90°±5°。
将4个散射峰的方位角从小的一侧起依次设为A、B、C、D,将它们的散射峰面积设为SA、SB、SC、SD。需要说明的是,在方位角0°附近部分显现出散射峰的情况下,将在0°附近和359°附近部分显现出的散射峰的面积之和设为SA。此时,各散射峰的面积S由下述式(4)定义。
[数2]
S = ∫ φ 1 φ 2 I ′ ( φ ) d φ - - - ( 4 )
此处,φ1和φ2为积分上下限值(φ1<φ2),使用夹着各散射峰的I'(φ)取极小值的φ。
另外,取向成分比R由下述式(5)定义。取向成分比R优选为0.01以上100以下、更优选为0.05以上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10。
R=(SA+SC)/(SB+SD)(5)
此外,4个散射峰的平均面积S’由式(6)定义。平均面积S’优选为1以上89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7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69以下。
S’=(SA+SB+SC+SD)/4(6)
由于满足上述4个条件的保鲜膜在直行的2方向(通常为MD方向和TD方向)进行取向,因而在从任一方向尝试进行切断(撕裂)时,均能够在其直行的2个方向上线性良好地优先进行切断。
[保鲜膜的熔点]
保鲜膜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的熔点优选为80℃~123℃、更优选为85℃~122℃、进一步优选为90℃~121℃。需要说明的是,在保鲜膜经DSC测定时具有多个峰的情况下,设最大值为熔点峰。在包含熔点高的HDPE或特定的MDPE等的情况下,熔点有时会超过123℃。通过使熔点为上述范围内,保鲜膜的耐刺穿性(每单位厚度的穿刺深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不容易被突起物破坏的倾向。
[交联处理;凝胶率]
保鲜膜优选通过能量射线照射进行了交联处理。通过进行交联处理,能够更容易用手进行切割。另外,通过进行交联处理,具有能够在微波炉中的高温条件下使用的耐热性、耐油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保鲜膜的凝胶率被用作交联度的指标。保鲜膜的凝胶率优选为10质量%~6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40质量%。通过使凝胶率为上述范围内,具有经手切割性、耐热性、耐油性和制造时的拉伸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凝胶率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弹性模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保鲜膜的弹性模量被用作膜的伸长难易性、基于此的拉出性、切割性的指标来使用。MD方向的弹性模量优选为300MPa以上、更优选为300MPa~1200MPa、进一步优选为300MPa~900MPa。另外,TD方向的弹性模量优选为100MPa以上、更优选为100MPa~1000MPa、进一步优选为100MPa~800MPa。通过使MD方向弹性模量或TD方向弹性模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具有保鲜膜的拉出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在切割时不容易伸长,具有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模量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弹性模量可通过所使用的树脂的密度、交联度、拉伸倍率等来进行调整。
[穿刺强度]
保鲜膜的穿刺强度优选为260g以下、更优选为50g~250g、进一步优选为100g~240g。需要说明的是,穿刺强度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穿刺强度可通过树脂的密度、交联度、拉伸倍率等来进行调整。
通过使MD方向和TD方向的弹性模量为上述范围内、且穿刺强度为上述范围内,保鲜膜在MD方向和TD方向不容易伸长,容易利用突起物等在保鲜膜上形成作为切断起点的贯穿痕,因而具有切割性进一步提高、变得优异的倾向。
[收缩倍率]
本实施方式中的保鲜膜的收缩倍率为由最大热收缩率进行逆运算的模拟拉伸倍率,被用作取向度的指标。本实施方式中的最大热收缩率是指在下述时刻所达成的热收缩率,该时刻为:对拉伸后的保鲜膜进行升温加热,释放残余应力,在开始收缩后,残余应力消失,收缩行为终止的时刻。也就是说,其指的是在下述温度进行加热时所测定的热收缩率:在结晶性树脂的情况下,该温度为结晶被视为完全熔解的温度;若为非结晶性树脂,则该温度为充分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温度。测定加热温度为下述之中的高温一方。
(A):DSC法中的结晶熔解终止温度+10℃
(B):DSC法中的Tg+30℃。
通过下式(1)求出的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优选为2.5倍以上、更优选为3.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倍以上。通过使Smd为上述范围内,在MD方向高取向,因而膜容易从保鲜膜的切断起点开始沿MD方向直线断裂,具有切割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100/(100-αmd)(1)
(上述式(1)中,αmd表示传送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
通过下式(2)求出的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优选为2.5倍以上、更优选为3.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倍以上。通过使Std为上述范围内,在TD方向高取向,因而膜容易从保鲜膜的切断起点开始沿TD方向直线的断裂,具有切割性提高的倾向。
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100/(100-αtd)(2)
(上述式(2)中,αtd表示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和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计算出。收缩倍率可通过交联度、拉伸倍率、拉伸温度、热固着条件等调整为所期望的值。
面积拉伸倍率(Smd×Std)优选为10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倍以上。通过使面积拉伸倍率(Smd×Std)为上述范围内,聚烯烃树脂在MD方向和TD方向高取向,因而具有膜容易从保鲜膜的切断起点开始沿MD方向或TD方向直线断裂的倾向。
Std/Smd优选为0.5~10、更优选为0.52~9、进一步优选为0.55~8。通过使Std/Smd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宽度方向的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由此,在对保鲜膜卷绕体进行处理时,具有进一步减少保鲜膜卷绕体错误地在纵向持续裂开的麻烦的产生的倾向。
[耐热温度]
保鲜膜的耐热温度优选为130℃以上、更优选为1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上。通过使耐热温度为上述范围内,在例如微波炉中使用时,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高温的油附着于保鲜膜而导致开孔等的倾向。耐热温度可通过树脂的种类、密度、交联度等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耐热温度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密合作功量]
保鲜膜的密合作功量优选为0.50mJ~3.50mJ、更优选为0.80mJ~3.00mJ、进一步优选为1.00mJ~2.00mJ。通过使密合作功量为0.50mJ以上,密合性高,具有能够抑制膜自动剥落的倾向。另外,通过使密合作功量为3.50mJ以下,可防止过度密合,具有处理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密合作功量是将保鲜膜盖在容器或食品上后对膜之间或膜与容器间的密合性进行评价的指标,与抽出力一起为重要的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密合作功量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密合作功量可通过所使用的树脂的密度或组合等进行调整。
[厚度]
保鲜膜的厚度优选为5.0μm~15.0μm、更优选为5.0μm~12.0μm、进一步优选为5.0μm~8.5μm。通过使整体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容易破裂的现象的倾向。另外,通过使整体层的厚度为15μm以下,具有切割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厚度可通过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上述整体层厚度的调整可通过制造时的各层挤出机的吐出量或其比例、线速度、拉伸倍率等来进行。
[保鲜膜卷绕体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只要为通常公知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包括挤出工序、拉伸(成膜)工序和卷取工序等的方法,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层积工序、能量射线照射工序以及热固着工序等处理。
挤出工序是将聚烯烃树脂由挤出机熔融挤出的工序。在制作由2层以上的层构成的保鲜膜的情况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利用各层的挤出机将树脂熔融,利用多层圆形模头(例如环状3层模头、环状5层模头)进行共挤出。
层积工序为下述工序:在制造由多层构成的保鲜膜时,将挤出的树脂层积,来制作层积体。作为层积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干燥层积法、挤压层积法、共挤出法等。其中,从设备简易的方面考虑,优选上述的共挤出法。
拉伸工序为对挤出的聚烯烃树脂进行双向拉伸、使聚烯烃树脂在MD方向和TD方向发生取向的工序。作为拉伸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使用冷却辊来引取熔融的聚烯烃树脂的浇注法;将熔融树脂管冷却固化后进行加热拉伸的双膜泡吹胀法;向熔融树脂管中直接吹入空气进行拉伸的直接吹胀法;在辊纵向拉伸后进行拉幅机横向拉伸的拉幅逐次双向拉伸法等。保鲜膜可以拉伸至成为适宜的厚度。为了使保鲜膜的切割性良好,在拉伸时特别是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控制以及由此得到的TD撕裂强度为重要的因子。
在拉伸工序中,优选双向拉伸,更优选拉幅逐次双向拉伸法和双膜泡吹胀法,进一步优选双膜泡吹胀法。通过进行双向拉伸,具有切割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在拉伸工序的拉伸过程中,能够应用在MD方向和TD方向同时拉伸的同时双向拉伸,但更优选在MD方向拉伸后在TD方向进行拉伸的逐次双向拉伸、或者在TD方向拉伸后在MD方向进行拉伸的逐次双向拉伸。通过进行逐次双向拉伸,可抑制倾斜方向的取向成分生成,在将保鲜膜切断时不会在倾斜方向裂开,能够线性良好地在TD方向或者MD方向进行切割。
MD和TD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5.0倍~12倍、更优选为5.5倍~11倍、进一步优选为6.0倍~10倍。通过使拉伸倍率为上述范围,具有可得到保鲜膜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取向度增高、经手切割性更为优异、并且可进一步抑制裂开的麻烦的保鲜膜的倾向。T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拉伸后的膜宽)/(拉伸前的型坯宽)的比,MD方向的拉伸倍率为(拉伸后的线速度)/(拉伸前的线速度)的比。另外,拉伸面积倍率优选为5倍~70倍、更优选为20倍~60倍。通过使拉伸面积倍率为5倍以上,具有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另外,通过使拉伸面积倍率为70倍以下,具有制品的尺寸变化更小的倾向。
拉伸温度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60℃以下、更优选为熔点+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熔点+30℃以下。通过使拉伸温度为上述范围,具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取向度增高、经手切割性更为优异的倾向。
卷取工序是将拉伸后的膜利用卷取机卷取来制作坯膜(フィルム原反)的工序。在其后的裁切工序中,利用裁切机切割该坯膜的两端,剥离成2片,进一步切割成所期望的宽度,进行卷取成为卷绕体。最后,在复卷工序中,将膜仅以所期望的卷长度由该卷绕体进行卷取,制作卷绕膜。对卷取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卷取在芯体上的方法。作为芯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纸制、塑料制、金属制、木制、或它们的组合。作为其他卷取方法,可以不使用芯体,而以空气轴等为卷芯来进行卷取,从而得到没有芯体的卷绕体。该方法具有在使用后进行废弃时不会产生芯体垃圾的优点。
能量射线照射工序可以对型坯或拉伸后的膜进行。作为在电子射线交联处理方法中使用的电子射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紫外线、电子射线、X射线、α射线、线、线、中子射线等电离性放射线。其中优选电子射线。在基于电子射线照射的照射方法中,例如可以举出以100kV~1MV的能量电压对型坯或膜整体照射电子射线的方法。
出于在挤出混炼时防止树脂或防雾剂等添加剂的劣化、调整电子射线交联时的交联度等的目的,可以添加抗氧化剂。对添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与原料树脂一起直接添加到挤出机中的方法;通过事先掺入到原料树脂中的母料进行添加的方法;事先添加到防雾剂等液态添加剂中,将其直接添加到挤出机中的方法等。由于抗氧化剂具有在电子射线交联时抑制交联反应的效果,因而可通过抗氧化剂添加量来调整交联度。在利用自动包装机进行收缩薄膜包装中使用的收缩薄膜中,在表面层的抗氧化剂添加量增多时,表面层的交联度降低,具有热密封性增高的倾向,是更优选的。反之,在本保鲜膜中,抗氧化剂添加量越少,则交联度越高,具有切割性提高的倾向,是更优选的。另外,在必要时也可进行后处理,例如进行用于尺寸稳定性的热固着、与其他膜的层压。
对于作为保鲜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双膜泡吹胀法更详细地说明。
首先,将熔融的聚烯烃系树脂或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利用挤出机从圆形模头的模口挤出成管状,形成作为管状树脂组合物的型坯。
为了赋予剥离性,可以在型坯内部注入浸泡液。作为浸泡液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水、矿物油、醇类;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类;纤维素系或聚乙烯醇系水溶液。浸泡液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另外,在浸泡液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现有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耐候性改善剂、防雾剂、抗菌剂等。
接着,利用冷水槽或水冷环等使作为挤出物的型坯外侧与冷水接触,通过常规方法将浸泡液注入到型坯的内部并贮留,从而将型坯由内外冷却并使其固化。此时,型坯处于其内侧涂布有浸泡液的状态。固化的型坯经第1夹送辊折叠,成型为作为双层片的型坯。浸泡液的涂布量通过第1夹送辊的夹送压力进行控制。在进行能量射线照射工序的情况下,对型坯施以电子射线等能量射线照射使树脂交联。
接着,通过在型坯的内侧注入空气再次使型坯开口形成管状。型坯被再加热至适宜拉伸的温度。从能够容易地进行拉伸的方面考虑,适宜拉伸的温度优选为130℃~230℃。接下来,在吹胀工序中,向加热至适宜温度的管状的型坯注入空气进行吹胀拉伸,从而进行膜泡的成型、得到拉伸膜。
其后,将拉伸膜利用第3夹送辊折叠,制成双层膜。其后,根据需要进行热固着工序。双层膜利用卷取辊进行卷取。进一步地,对该双层膜进行裁切,剥离成1张膜(单张剥离)。最终将该膜卷取在例如芯体上,得到保鲜膜卷绕体。
上述的说明为保鲜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也可以利用上述以外的各种装置构成和条件等来制造保鲜膜,例如可以采用公知的其他方法。
[保鲜膜容纳体]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容纳体具有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卷绕体以及收纳该卷绕体的容器。容器可以具有用于切断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也可以不具有该切断工具。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容纳有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的一例的立体图。收纳保鲜膜F的容器可以举出由收纳室8和盖体4构成的收纳箱等,该收纳室8由前板1、底板2、后板3以及侧板6的各壁面形成,是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的收纳室;该盖体4由盖板4、掩盖片5以及侧盖片7的各壁面形成,该盖板4从上述后板3的上端缘起在覆盖收纳室8的方向上连接设置;该掩盖片5从上述盖板4的前端缘起在覆盖上述前板1的方向上延伸;该侧盖片7被设置在掩盖片5的两侧。
[卷绕体]
卷绕体R是将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F卷绕而成的。
[容器]
容器用来收纳卷绕体R。容器可以具有用于切断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图5中示出了保鲜膜容器的切断工具形状的一例。如图5所示,作为切断工具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为在容器的一部分上具备的突起状工具。特别优选在容器的盖部的一部分具有突起部。此处,所谓切断工具是指对于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在作为切断起始点的位置局部地施加力的形状的工具,不包括配置在膜的整个宽度方向上的锯刃。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只要局部地施加力就能够在MD方向或TD方向上直进性良好地进行切断,因而在不使用刀刃而利用突起部等切断工具时,即能够更为容易地切割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容器中,在具有突起部等切断工具的情况下,其安装位置只要为能够容易地切断保鲜膜的位置就没有特别限制,更优选为掩盖片5的前端边缘部。切断工具为用于切断保鲜膜的器具,可以使用各种形状和材质。作为切断工具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突起形状、山形状等。其中进一步优选能够更轻松地切断膜的山形状。作为切断工具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乳酸系聚合物等脂肪族酯系聚合物或芳香族酯系聚合物等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丙烯系聚合物、苯乙烯系聚合物、酰胺系聚合物等高分子材料;以及钢纸、树脂渗入硬化纸、磨粒、磨粒固着纸等。其中更优选循环型的能够顾及到环境的乳酸系聚合物。另外,作为并非为切断刃的切断工具,还优选在掩盖片上具有锉部的工具。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容纳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的保鲜膜容纳体的其他实例的立体图。图6中表示的配置在掩盖片上的锉部在从端部起切割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时通过与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接触而制作出切断的起点。从该切断起点开始可更为容易地在宽度方向切割膜。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能够容易地用手切割,因而容器可以不具有用于切断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更优选与例如从容器的侧面拉出收入卷绕体、在用手切断时可以仅以卷绕体形式使用的箱组合。另外,若为不具有刀刃的容器,则能够防止刀刃所致的受伤,能够安全地使用,而且不需要将刀刃与容器主体分类舍弃,因而在废弃方面也具有优点。
对容器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塑料、金属、木材、瓦楞板纸及板纸、或者它们的组合。其中,从称手性好的方面考虑,优选板纸。该板纸是厚度为0.35mm~1.50mm的厚纸,通常厚度越厚,越可得到刚性、强度高的结实的容纳容器。但是,由于过厚则弯折加工困难,因而厚度更优选为0.35mm~0.80mm。
实施例
下面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测定方法]
[密度]
聚烯烃系树脂的密度按照JISK7112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
聚烯烃系树脂在190℃、2.16kg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也称为“MFR”)按照JISK7210测定。
[MD方向和TD方向的撕裂试验]
关于保鲜膜的MD方向的撕裂强度以及TD方向的撕裂强度,利用埃尔门多夫撕裂强度试验机(东洋精机制造),在60mm×60mm的膜上刻入10mm的刻痕,在自MD方向起45°的方向进行撕裂,除此以外,按照JISK7128测定。
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撕裂试验的测定中,测定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MD方向或TD方向)所成的锐角。
[倾斜方向的撕裂试验]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中的斜向撕裂试验(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的撕裂性试验)的概要。关于与保鲜膜的MD方向成45°的方向的撕裂强度,利用埃尔门多夫撕裂强度试验机(东洋精机制造),在60mm×60mm的膜上刻入10mm的刻痕,在自MD方向起45°的方向进行撕裂,除此以外,按照JISK7128测定。
在上述斜向撕裂试验的测定中,测定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所成的锐角。
斜向撕裂试验的切割性评价通过利用下述评价基准对于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与MD方向成45°的方向)所成的锐角进行评价来进行。
评价基准
◎: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所成的锐角为40以上且为50°以下,并且撕裂强度为2g~6g。
○: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所成的锐角为30°以上且小于40°、或者大于50°且为60°以下,并且撕裂强度为10g以下。
×:裂开的方向与撕裂方向所成的锐角大于60°或小于30°,或者撕裂强度大于10g。
[无刃切割性]
在无刃切割性评价中,首先以单手握持保鲜膜卷绕体,将保鲜膜朝上拉出30cm,将握持保鲜膜卷绕体的手的大拇指压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接下来,对于拉出的保鲜膜,一边向拉出方向施加张力一边将大拇指用力地压在保鲜膜上。通过大拇指的按压在保鲜膜上制作出切断的开头位置后,通过拉出方向的张力将保鲜膜在宽度方向切断。利用下述评价基准对于此时的切断状况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没怎么施加力即在宽度方向上笔直地以美观的截面切断。
○:通过施加稍强的力而在大致宽度方向上笔直地以美观的截面切断。
△:虽然被切断,但在宽度方向上不笔直、或者截面不美观。
×:未能在宽度方向上顺利切断。
[弹性模量]
膜传送方向的弹性模量按照ASTMD-882测定。关于测定条件,拉伸速度为5mm/min、初期试样长(夹具间隔)为100mm、试样宽为10mm,由2%伸长时的应力计算出。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评价基准
×:大于700MPa张力、韧性和手触感降低
△:大于600MPa且为700MPa以下在实用上张力、韧性和手触感没有问题
◎:400MPa以上且为600MPa以下为最佳的弹性模量。张力、韧性和手触感优异。
○:300MPa以上且小于400MPa为适度的弹性模量。
×:小于300MPa弹性模量不合适。
[穿刺强度]
按照农林标准第10条,将膜固定于内尺寸为125mm×125mm的木框,以直径1.0mm、前端形状为0.5mmR的针以50±5mm/分钟的速度刺穿其中心部,测定针贯穿为止的最大负荷,将该值作为穿刺强度。
[穿刺深度]
在与上述穿刺强度同样地进行试验时,测定针贯穿为止的移动距离,将该值作为穿刺深度。
[MD方向收缩倍率(Smd)和TD方向收缩倍率(Std)]
MD方向收缩倍率(Smd)和TD方向收缩倍率(Std)通过下式计算出。
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100/(100-αmd)(1)
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100/(100-αtd)(2)
(上述式(1)和(2)中,αmd表示传送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αtd表示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
[最大热收缩率]
最大热收缩率的测定按照ASTMD-1204(1984年度版)进行。首先,在长120mm×宽120mm尺寸的膜上,在(膜的)MD方向以5cm间隔做3点标记。接下来,在这些各点的(膜的)TD方向以5cm间隔做2点标记。将该膜在保持于特定温度的烘箱中热处理1分钟后取出,由各点间的长度计算出热收缩率。
所谓特定温度是指,在通过DSC法以升温速度10℃/分钟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中,在结晶熔解终止温度+10℃和玻璃化转变温度+30℃中的高温一方的温度。测定温度越高则热收缩率越是增加,但在一定温度以上时达到平衡。在上述特定温度,充分发生玻璃化转变和结晶熔解,分子取向充分缓和,认为表现出了最大的热收缩,因而将该温度的热收缩率作为最大热收缩率。
[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WAXS)]
由下述得到的保鲜膜切取长1cm、宽1cm的正方形试样,按照试样的MD方向(卷取方向)纵置、TD方向(垂直于MD方向的方向)横置的方式置于试样样品架上。测定使用RIGAKU社制造的X射线散射装置(Nano-Viewer)来进行。关于测定条件,入射X射线波长为0.154nm、照相机长为79.1mm、输出功率为45kV/60mA、测定时间为15分钟。检测器使用图像板。在上述测定中实施空气散射校正。
在散射角(2θ)=20.9°~21.8°的范围内针对方位角φ得到散射强度廓线。对于实测数据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计算出在方位角分布廓线中出现的4个散射峰的平均面积S’和取向成分比R。需要说明的是,各计算式使用上述式(3)~(6)。
[熔点]
下述得到的保鲜膜的熔点通过使用PerkinElmer社制造的DSC实施下述6个阶段的程序来测定。
1)在0℃保持1分钟、
2)以10℃/分钟从0℃升温到200℃、
3)在200℃保持1分钟、
4)以10℃/分钟从200℃降温到0℃、
5)在0℃保持1分钟、
6)以10℃/分钟从0℃升温到200℃。
在上述阶段中,将6)中的热量峰最大的温度规定为熔点。
[凝胶率]
保鲜膜的凝胶率按照ASTM-D2765如下进行测定。通过下式来表示在沸腾对二甲苯中提取12小时后的不溶组分的质量分数,将所得值作为凝胶率。需要说明的是,试样使用的是使拉伸后的膜在140℃热收缩并恢复成型坯状的试样。需要说明的是,在凝胶率的测定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具有膜熔点以上的沸点的溶剂。
凝胶率(质量%)=(提取后的试样重量/提取前的试样重量)×100
[耐热温度]
关于保鲜膜的耐热温度,基于东京都消费生活条例11条,按照保鲜膜品质表示实施要领(都民表第29号)并变更一部分条件,如下进行评价。
将保鲜膜剪裁成宽3cm×长14cm,在上端和下端的膜的两面利用双面胶带粘接宽3cm×长2.5cm的木纹纸使其不会脱落,将所得到的样品作为试样片。不在该试样的下端悬挂砝码而将其上端利用夹具固定在保持规定温度的烘箱中,在1小时后确认有无切断。在膜已经切断的情况下,将烘箱温度降低5℃同样地进行测定。在膜未切断的情况下,将烘箱的温度升高5℃同样地进行测定。然后,将由该结果得到的试样未切断的最高温度作为耐热温度。评价按如下3级进行。
评价基准
〇:140℃以上耐热性优异。能够充分使用。
△:100℃以上且小于140℃耐热性没有问题。能够在微波炉中使用。
×:小于100℃耐热性差。难以在微波炉中使用。
[密合作功量(密合性)]
保鲜膜的密合作功量在该方法中是在将保鲜膜盖在餐具等容器或食品上时用于对膜之间的密合性进行评价的值。密合作功量如下进行测定、评价。
准备2根底面积为25cm2、质量为400g的圆柱。并且在它们的底面预先粘贴与底面的面积相同的滤纸。将保鲜膜按照不会出现褶皱的方式绷紧并固定在该粘贴有滤纸的2个圆柱的底面。并且,按照它们的膜面相互紧密地重叠的方式将2根圆柱合在一起,之后立即放置负荷500g的砝码,进行1分钟压接。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取下砝码,立即使用拉伸试验机以5mm/分钟的速度将重叠的膜双方在垂直于面的方向拉开,将此时产生的能量(mJ)作为密合作功量。测定在23℃气氛中进行。试验次数进行10次,采用平均值。该评价按如下4级进行。
评价基准
×:大于3.50mJ过度密合。
△:大于3.00mJ且为3.50mJ以下几乎没有过度密合。密合性在实用上没有问题。
〇:大于2.00mJ且为3.00mJ以下未单独剥离。无过度密合。密合性优异。
◎:1.00mJ以上且为2.00mJ以下最佳的密合作功量。密合性非常优异。
〇:0.80mJ以上且小于1.00mJ未单独剥离。无过度密合。密合性优异。
△:0.50mJ以上且小于0.80mJ几乎未单独剥离。几乎无过度密合。密合性在实用上没有问题。
×:小于0.50mJ单独地剥离。密合性在实用上有问题。
[厚度]
保鲜膜的厚度按照ASTME-252测定。具体地说,使用TECLOCKCORPORATION制造的TECLOCKUS-26进行测定。
[实际包装耐热油性]
如下测定实际包装耐热油性,该实际包装耐热油性是实际进行菜肴的覆盖包装并对微波炉加热时的实用耐热油性进行的评价。在盘子中盛上咖喱饭,利用保鲜膜由其上部进行包装后,在微波炉中进行750W×1分钟的加热,之后通过目视确认在保鲜膜上有无破裂、开孔、针孔等,通过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未生成破裂、开孔、针孔等。
○:仅生成外径小于5mm的针孔。
×:生成了外径5mm以上的开孔、破裂等。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树脂和添加剂]
将以下的树脂用作表面层、中间层和内部层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层是作为保鲜膜的最外表面的层;中间层是与保鲜膜的表面层相接的层,在具有内部层的情况下,是按照夹住内部层的方式进行相接的层;内部层是按照夹在保鲜膜的中间层中的方式进行相接的层。
·LL1:乙烯-1-辛烯共聚物、密度=0.926g/cm3、MFR=2.0g/10分钟
·LL2: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13g/cm3、MFR=2.0g/10分钟
·LL3: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26g/cm3、MFR=2.5g/10分钟
·LL4: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16g/cm3、MFR=2.3g/10分钟
·LL5: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12g/cm3、MFR=1.0g/10分钟
·VL1: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00g/cm3、MFR=2.0g/10分钟
·VL2:乙烯-1-己烯共聚物、密度=0.905g/cm3、MFR=4.0g/10分钟
·ML1:乙烯-辛烯共聚物、密度=0.939g/cm3、MFR=2.1g/10分钟
·LD1: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21g/cm3、MFR=0.4g/10分钟
·LD2: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22g/cm3、MFR=0.2g/10分钟
·LD3: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24g/cm3、MFR=3.0g/10分钟
·HD1:高密度聚乙烯、密度=0.954g/cm3、MFR=1.1g/10分钟
·EL1:乙烯-1-辛烯共聚弹性体、密度=0.877g/cm3、MFR=0.5g/10分钟
·EL2:乙烯-1-辛烯共聚弹性体、密度=0.868g/cm3、MFR=0.5g/10分钟
·EVA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成分=15%、密度=0.940g/cm3、MFR=2.0g/10分钟
·EVA2: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成分=15%、密度=0.940g/cm3、MFR=1.0g/10分钟
·PP1:均聚丙烯、密度=0.900g/cm3、MFR=3.3g/10分钟
·PB1:丙烯-丁烯共聚物、密度=0.890g/cm3、MFR=2.0g/10分钟
·PMP1:聚甲基戊烯、密度=0.834g/cm3、MFR=21g/10分钟(260℃)
·添加剂1:双甘油油酸酯与甘油单油酸酯的1:1混合物
·添加剂2:双甘油月桂酸酯
[实施例1~15]
在表1所示组成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2.0质量%的双甘油油酸酯与甘油单油酸酯的1:1混合物(添加剂1)或双甘油月桂酸酯(添加剂2),利用环状模头以单层或3层坯膜或5层坯膜的形式挤出后,用冷水进行冷却固化,制作折叠宽120mm、厚500μm的管状坯膜。将其引导至电子射线照射装置,照射被加速至500kV的电子射线,按照以吸收线量计为80kGy的方式进行交联处理。将其引导至拉伸机内进行再加热,在2对差动轧辊间通过,进行空气注入从而形成膜泡,在表1所示的拉伸条件下分别进行拉伸,得到实施例1~15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2。
[实施例16]
使其为表1记载的树脂组成,除了不进行电子射线交联这一点、利用扩展器进行逐次双向拉伸这一点不同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6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2。
[实施例17]
除了在进行电子射线交联处理后利用扩展器进行逐次双向拉伸这一点不同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7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2。
[比较例1]
如表3所示,除了内部层的树脂组成不同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得到比较例1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2]
如表3所示,除了型坯厚度和拉伸倍率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2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3]
如表3所示,除了内部层的树脂组成、不进行电子射线照射这一点、型坯厚度与拉伸倍率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得到比较例3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4]
如表3所示,除了不照射电子射线照射这一点、型坯厚度和拉伸倍率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得到比较例4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5~6]
如表3所示,除了内部层和中间层的树脂组成、不照射电子射线照射这一点、型坯厚度和拉伸倍率不同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得到比较例5~6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7]
如表3所示,将使用聚乙烯的市售保鲜膜用作比较例7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8]
如表3所示,将使用聚丙烯的市售保鲜膜用作比较例8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比较例9]
如表3所示,将使用聚甲基戊烯的市售保鲜膜用作比较例9的保鲜膜。各种物性列于表4。
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实施例2的方位角分布廓线、在图4中示出了比较例2的方位角分布廓线。
[表4]
综合评价
◎:耐热性、密合性良好,切割性非常优异。
无刃切割性◎、实际包装耐热油性○以上、密合作功量○以上
○:耐热性、密合性、无刃切割性良好。
无刃切割性○、实际包装耐热油性○以上、密合作功量○以上
△:无刃切割性稍差。
无刃切割性△、实际包装耐热油性○以上、密合作功量△以上
×:无刃切割性差。
无刃切割性×、实际包装耐热油性○以上、密合作功量△以上
本申请基于2013年12月1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259453),以参考的形式将其内容引入本说明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能够作为食品包装用以及烹调用等的用途广泛且有效地进行利用。
符号的说明
1…前板、2…底板、3…后板、4…盖板、5…掩盖片、6…侧板、7…侧盖片、8…收纳室、R…卷绕体、F…保鲜膜。

Claims (11)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
该保鲜膜包含聚烯烃系树脂;
在传送方向撕裂时沿着传送方向裂开;
在宽度方向撕裂时沿着宽度方向裂开;并且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任一方向裂开;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方向与切断线所成的锐角为30°~60°;
在与传送方向成45°的方向撕裂的情况下的撕裂强度为10g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
膜传送方向的弹性模量为300MPa以上;
穿刺强度为260g以下;
通过下式(1)求出的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与通过下式(2)求出的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满足Smd≧2.5倍、Std≧2.5倍、Smd×Std≧10倍、且Std/Smd=0.5~10;
传送方向收缩倍率(Smd)=100/(100-αmd)(1)
宽度方向收缩倍率(Std)=100/(100-αtd)(2)
所述式(1)和式(2)中,αmd表示传送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αtd表示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收缩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包含聚乙烯系树脂。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
在使波长0.154nm的X射线从膜法线方向入射来测定透射广角X射线散射时,在散射角2θ=20.9°~21.8°的散射强度的方位角分布廓线中,
所述方位角分布廓线具有4个散射峰;
所述4个散射峰的相邻散射峰间隔为90°±10°;
取向成分比R为0.01以上且为100以下;
所述4个散射峰的平均面积为1以上89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的熔点为80℃~123℃。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凝胶率为10质量%~60质量%。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耐热温度为130℃以上。
8.一种卷绕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卷绕而成的。
9.一种保鲜膜容纳体,
该保鲜膜容纳体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卷绕体、以及收纳该卷绕体的容器;
该容器具有用于切断所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膜容纳体,其中,所述切断工具为在所述容器的一部分上具备的突起状工具。
11.一种保鲜膜容纳体,
该保鲜膜容纳体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卷绕体、以及收纳该卷绕体的容器;
该容器不具有用于切断所述聚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切断工具。
CN201480067830.4A 2013-12-16 2014-12-15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Active CN1058139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9453 2013-12-16
JP2013-259453 2013-12-16
PCT/JP2014/083166 WO2015093448A1 (ja) 2013-12-16 2014-12-15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収容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3952A true CN105813952A (zh) 2016-07-27
CN105813952B CN105813952B (zh) 2018-04-03

Family

ID=53402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7830.4A Active CN105813952B (zh) 2013-12-16 2014-12-15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7616B2 (zh)
EP (1) EP3085637B1 (zh)
JP (1) JP6209225B2 (zh)
CN (1) CN105813952B (zh)
HK (1) HK1226039A1 (zh)
WO (1) WO201509344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100A (zh) * 2017-12-06 2018-05-11 广州融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鲜蔬菜包装用防雾膜
CN111465563A (zh) * 2018-02-07 2020-07-28 冈本株式会社 食品包装用保鲜膜
CN112573017A (zh) * 2019-09-27 2021-03-30 顺昶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膜及其保鲜膜盒组
CN112923861A (zh) * 2021-01-23 2021-06-08 长沙理工大学 表征掺杂物在复合材料中取向程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05243D0 (en) 2012-03-26 2012-05-09 Kraft Foods R & D Inc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opening
GB2511559B (en) 2013-03-07 2018-11-14 Mondelez Uk R&D Ltd Improved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ckaging
GB2511560B (en) 2013-03-07 2018-11-14 Mondelez Uk R&D Ltd Improved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ckaging
SG11202001968XA (en) * 2017-09-06 2020-04-29 Asahi Chemical Ind Wrap film and wrap film roll
USD861477S1 (en) * 2017-10-02 2019-10-01 Reynolds Consumer Products LLC Container
USD873129S1 (en) * 2017-12-07 2020-01-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ntainer
JP7181382B2 (ja) * 2018-08-23 2022-11-30 コンスタンティア・ピルク・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ウント・コンパニー・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良好なバリア性を有するリサイクル可能な易裂き性包装用ラミネ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552622B (zh) 2019-09-10 2023-03-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JP7060295B1 (ja) 2021-06-10 2022-04-26 友哉 木村 保冷シート収納ケース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6627A (en) * 1991-11-27 1994-07-05 Mitsubishi Petrochemical Co., Ltd. Polyolefin-based wrapping film
CN145888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交联层压包装薄膜和用于该薄膜的分配盒
US20040067382A1 (en) * 2002-08-09 2004-04-08 Ralf Niepelt Sealable film for tear-open packaging
JP2004216825A (ja) * 2003-01-17 2004-08-05 Asahi Kasei Life & Living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防曇・熱収縮性多層フィルム
CN1891756A (zh) * 2005-06-27 2007-01-10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易撕裂性拉伸薄膜、易撕裂性层压薄膜、易撕裂性袋子以及易撕裂性拉伸薄膜的制造方法
JP2008031380A (ja) * 2006-07-31 2008-02-14 Mitsui Chemicals Inc 易引裂き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3880A (en) 1975-10-03 1977-04-06 Asahi Dow Ltd Lapping films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5492767A (en) 1992-07-07 1996-02-2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aminated resin film
JPH06143516A (ja) * 1992-11-06 1994-05-24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積層樹脂フィルム
JP2001246708A (ja) 2000-03-07 2001-09-11 Asahi Kasei Corp 架橋積層のラップフィルム
US6479137B1 (en) * 2000-05-09 2002-11-12 Exxon Mobil Oil Corporation Controlled directional tear laminates
US6482532B1 (en) 2000-06-07 2002-11-1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asy tear non-halogenic food wrap
EP1207120A3 (en) * 2000-11-08 2003-07-02 Oji Paper Co., Ltd. Wrap film
US6682808B2 (en) * 2001-04-20 2004-01-27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rosslinked laminated wrap film and dispenser box therefor
JP5501791B2 (ja) 2010-02-22 2014-05-28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
CA2794604C (en) * 2010-04-16 2018-01-09 Liqui-Box Corporation Multi-layer, ethylene polymer-based films with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based stiffening layer
JP5877943B2 (ja) 2010-09-03 2016-03-08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包装用フィルム製品
JP5945138B2 (ja) * 2012-03-23 2016-07-05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ラップフィルム収納箱
JP6026140B2 (ja) * 2012-05-29 2016-11-16 株式会社クレハ 包装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6627A (en) * 1991-11-27 1994-07-05 Mitsubishi Petrochemical Co., Ltd. Polyolefin-based wrapping film
CN145888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交联层压包装薄膜和用于该薄膜的分配盒
US20040067382A1 (en) * 2002-08-09 2004-04-08 Ralf Niepelt Sealable film for tear-open packaging
JP2004216825A (ja) * 2003-01-17 2004-08-05 Asahi Kasei Life & Living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防曇・熱収縮性多層フィルム
CN1891756A (zh) * 2005-06-27 2007-01-10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易撕裂性拉伸薄膜、易撕裂性层压薄膜、易撕裂性袋子以及易撕裂性拉伸薄膜的制造方法
JP2008031380A (ja) * 2006-07-31 2008-02-14 Mitsui Chemicals Inc 易引裂き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用途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100A (zh) * 2017-12-06 2018-05-11 广州融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鲜蔬菜包装用防雾膜
CN111465563A (zh) * 2018-02-07 2020-07-28 冈本株式会社 食品包装用保鲜膜
CN111465563B (zh) * 2018-02-07 2022-07-08 冈本株式会社 食品包装用保鲜膜
CN112573017A (zh) * 2019-09-27 2021-03-30 顺昶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膜及其保鲜膜盒组
CN112923861A (zh) * 2021-01-23 2021-06-08 长沙理工大学 表征掺杂物在复合材料中取向程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93448A1 (ja) 2017-03-16
JP6209225B2 (ja) 2017-10-04
HK1226039A1 (zh) 2017-09-22
EP3085637A4 (en) 2016-11-30
EP3085637A1 (en) 2016-10-26
EP3085637B1 (en) 2020-03-25
US20160355647A1 (en) 2016-12-08
US10017616B2 (en) 2018-07-10
CN105813952B (zh) 2018-04-03
WO2015093448A1 (ja) 2015-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3952A (zh) 聚烯烃系树脂保鲜膜和保鲜膜容纳体
DE2643498C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aminat-Verpackungsfolie
DE19549837B4 (de) Homogenes Ethylen-Alpha-Olefin-Copolymer enthaltender Flickenbeutel
US6777046B1 (en) Puncture resistant, high shrink films, blends, and process
JP5328464B2 (ja) 熱収縮多層フィルム
JP6436719B2 (ja) スキンパック用熱収縮性延伸多層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スキンパック包装体、及びスキンパック用熱収縮性延伸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06040526A1 (de) Thermoformbares Verpackungsmaterial mit Schrumpfeigenschaften
EP2766276B1 (en) Easy-open heat-shrinkable packaging article
DE602004006723T2 (de) Schrumpf-film mit hoher sauerstoffdurchlässigkeit und schichtdecke
JPWO2007032306A1 (ja) 熱収縮性多層フィルム
US7722936B2 (en) Heat-shrinkable multilayer films
JP2015147302A (ja) 熱収縮多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袋
JP5997591B2 (ja) 低温収縮性オーバーラップ包装用フィルム
NZ234561A (en) Monolayer shrink film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polyolefin polymers
EP2648907B1 (en) Multilayer heat-shrinkable film and containers made therefrom
DE69920184T2 (de) Thermoplastischer film für verpackungen
DE69911143T2 (de) Wärmeschrumpfbarer, durchlöcherungssicherer Film, Blends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6948785B2 (ja) 穿孔フィルム
JP2006346868A (ja) 3層架橋フィルム
DE69931720T2 (de) Durchlöcherungssichere Kunststoffolien, Mischungen und Verfahren
JP4818169B2 (ja) 熱収縮性多層フィルム
JP2018070732A (ja) ポリエチレン系架橋シュリンクフィルム
JP2023012618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
JP2017002207A (ja) 架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JPH10120840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