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2721A -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2721A
CN105802721A CN201410855283.8A CN201410855283A CN105802721A CN 105802721 A CN105802721 A CN 105802721A CN 201410855283 A CN201410855283 A CN 201410855283A CN 105802721 A CN105802721 A CN 105802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achidis hypogaeae
oleum arachidis
semen
hypogaeae semen
pea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52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阿娜
梅方义
王瑞
邹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52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27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2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2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使用里氏木霉对花生原料进行发酵;从经发酵的花生原料中获得花生油;任选地收集花生粕。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花生油、包含该花生油的组合物、基于该花生油的食品和该花生油的应用,以及一种生产花生粕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花生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简便可控,所得花生油风味浓郁、花生粕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油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花生油、包含该花生油的组合物、基于该花生油制备的食品和该花生油的应用,以及一种生产花生粕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花生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油脂风味要求不断提高,风味越来越成为衡量食用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
花生油是中国传统食用油,其色泽清亮,淡黄透明,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并有助于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花生油气味芬芳、滋味可口,其风味物质主要通过油脂的热降解和热降解产物的次级反应(包括脂肪氧化),以及花生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在烘炒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美拉德产物主要包括以吡嗪为代表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和焦糖化反应产物。脂肪氧化产物主要包括脂肪族醛、醇、酮、部分酸、酯和呋喃类风味物质。
目前香味花生油的加工均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将整粒花生高温焙炒榨油,或者将花生先压胚再经高温蒸炒榨油。这是一种操作复杂的加工方式,并且其蒸炒过程中对水分和火候的掌控至关重要,这就导致产香过程往往得不到稳定的控制,存在不同批次产品风味变化大、能耗高、技术推广难度大等缺点。
因此,需要克服传统产香工艺的上述缺点,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目前,利用微生物产香主要应用于白酒、醋、酱油以及香精香料制造等行业。微生物产香原理主要是产香菌利用底料发酵产生了关键风味物质,具有增香明显的优点。国内外还没有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香味花生油公开的文献资料报道。
CN103374456A是一篇关于微生物发酵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专利申请,其微生物发酵中使用的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发酵的目的是为了在植物油脂提取过程中减少有机溶剂残留并且提高粕中营养价值和易吸收性,其主要提取油脂方法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水酶法。另外,CN103333739A、CN102807915A和CN103387870A是三篇关于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超临界萃取芝麻油、微生物固态发酵有机溶剂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和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水酶法提取芝麻油的中国专利申请,这些申请中均采用固态发酵法提高油脂提取率以简化植物油提取工艺。此外,CN102239930B是关于香味花生油制备的专利,它的产香机制是利用复合酶水解花生蛋白与添加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来产香,酶解产香成本一般来说较高。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制备得到具有浓郁香味的香味花生油的方法,其需具有产香和提取过程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花生油、包含该花生油的组合物、基于该花生油制备的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以及该花生油在工业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粕(其为本发明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的副产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花生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用里氏木霉对花生原料进行发酵;以及,从经发酵的花生原料中获得花生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例如培养液和/或孢子粉)和花生原料;
b)用所述里氏木霉对所述花生原料进行发酵;
c)烘烤经发酵的花生原料,并进行炒籽操作;
d)提取经烘烤和炒籽的花生原料中的花生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里氏木霉选自:保藏编号为NBRC31326、GIM3.498或CICC40360的里氏木霉菌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条件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a)中的所述花生原料选自:带衣花生仁、脱皮花生仁、经粉碎的花生仁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经粉碎的花生仁,更优选10目~200目的花生粉;
步骤b)中的发酵温度为:10~40℃,优选室温,更优选20~25℃,
步骤b)中的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步骤b)中的发酵进行3~10天,优选3~7天,更优选3天以连续发酵;
步骤c)中的烘烤在适合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烘烤温度为30℃~110℃,更优选40℃~100℃,更优选40℃~80℃;优选烘烤时间为10小时~72小时,更优选24小时~48小时;
步骤c)中的炒籽操作提供不焦、不糊、不夹生的花生原料,优选所述炒籽的温度为70℃~230℃,较优选180℃;所述炒籽的时间为10~90分钟,优选10~35分钟,较优选10~25分钟,最优选10~15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的发酵接种具体为:向其中花生:水=1000:100-1000比例的1kg花生样品接种里氏木霉孢子浓度约为106个/100微升的孢子悬浮液1毫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的提取采用的是:压榨法、水酶法、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提取的花生油进行沉降过滤、离心、水化脱胶、低温养晶、抛光过滤等处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收集提取花生油后剩余下的花生粕,并任选地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或利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发酵用菌:优选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菌种,培养于28℃下培养7~10天;其中所述微生物优选是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菌种;更优选保藏编号为NBRC31326、GIM3.498或CICC40360的里氏木霉菌种;
b'.制备花生样品:提供一定量的花生仁、花生颗粒或花生粉,加水浸泡,灭菌待用;
c'.在适合发酵的条件下,将所述发酵用菌与所述花生样品混合,优选所述条件:为室温(优选25℃)下培养3~10天(优选3~7天,更优选3天);
d'.烘烤发酵后的花生样品以使其发生美拉德反应;
e'在70~230℃下翻炒经烘烤的花生样品至不焦、不糊、不夹生,优选翻炒10~90分钟,更优选10~60分钟,较优选10~30分钟;
f'提取花生油,优选采用压榨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a″.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b″.向PDA培养基中接入微生物菌种,于28℃下培养7~10天;其中所述微生物是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菌种;优选保藏编号为NBRC31326、GIM3.498或CICC40360的里氏木霉菌种;
c″.制备花生样品,称取一定量的花生仁、花生颗粒或粉碎成大小为10目~200目的花生粉;添加冷水,其中每1kg花生样品添加水量为10%~20%(以重量计),浸泡过夜;次日于121℃灭菌15~20分钟,冷却至常温后待用;
d″.向步骤c"中制得的花生样品接入PDA培养基培养的成熟的菌种;
e″.将接种后的花生样品置于室温(优选25℃)下培养3~10天(优选3~7天,更优选3天);
f″.将发酵后的花生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烘烤1~2天;
g″.180℃下将步骤f"中经烘烤的花生样品均匀翻炒10~35分钟,优选10~30分钟,较优选10~25分钟,更优选10~20分钟,最优选10~15分钟;
h".进行快速风选;
i".经液压榨油机榨取花生油。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花生油,优选地,所述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2~10倍,优选1.5~5倍,更优选1.7~2.9倍,优选所述关键风味物质为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和/或,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4倍,更优选1.2~2.3倍;和/或花生油中醇酚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2~10倍,优选3~8倍,更优选4.4~6.7倍;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醛酮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3倍,更优选1.2~2.0倍;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酯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5~30倍,优选7~25倍,更优选10.5~23.5倍。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花生油,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之和大于1200μg/100g,优选大于1500μg/100g,更优选为18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700μg/100g,优选大于800μg/100g,更优选为9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醇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240μg/100g,优选大于300μg/100g,更优选为36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250μg/100g,优选大于300μg/100g,更优选为36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40μg/100g,优选大于70μg/100g,更优选为1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的含量之和大于710μg/100g,优选大于900μg/100g,更优选大于1100μg/100g。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花生油,所述花生油具有基本如图2或图3所示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该谱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总重是未经发酵处理的对照花生油的1.2~10倍,优选1.5~5倍,更优选1.7~2.9倍,优选所述关键风味物质为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吡嗪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4倍,更优选1.2~2.3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醇酚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2~10倍,优选3~8倍,更优选4.4~6.7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醛酮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3倍,更优选1.2~2.0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酯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5~30倍,优选7~25倍,更优选10.5~23.5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关键风味物质的重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所述花生油包含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关键风味物质: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3-甲基-4-丁内酯、庚醇、2-乙基-5-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羟基-3,3-二甲基-4-丁内酯、2-辛烯醛、1,2-二甲基乙烯1,2-二乙酸酯、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壬酮、2-乙基-3-乙烯基吡嗪、壬醛、苯乙醇、2-壬烯醛、3,5,6-三甲基-2-乙基吡嗪、2,4-壬二烯醛(E,E)、乙酰基-5,6-二甲基吡嗪、4-乙烯基苯酚、2-癸烯醛、2-氨基苯甲醛、2,4-癸二烯醛(E,Z)、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4-癸二烯醛(E,E)和2-十一烯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所述花生油采用压榨法提取,则符合GB1534-2003所规定的花生油压榨成品一级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低于未经发酵处理的对照花生油,优选其酸值低于0.70mgKOH/g,其过氧化值低于1.2mmol/k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得。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花生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A)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本发明的花生油;和
(B)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它食用油;食品学、保健品学、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或其任何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其它食用油包括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大豆油、核桃油、橄榄油、葵花子油、棉籽油、菜籽油、椰子油、玉米油、芝麻油、米糠油等或其任何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学、保健品学、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包括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香精香料、调色调味剂、防腐剂、乳化剂、食用色素或其任何组合。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产品,所述产品的加工中添加了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本发明所述的花生油或花生油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选自: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例如选自:调和油、烘焙油脂、乳制品、调味品。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本发明的花生油或花生油组合物在制备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例如在制备调和油、烘焙油脂、乳制品、调味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生产花生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本发明制备花生油方法中所剩余的花生粕。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花生粕。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产品,其包含本发明的花生粕,优选所述产品选自:饲料、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所述饲料包含本发明的花生粕,任选地饲料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脱霉剂、促生长剂、抗生素、驱虫剂、调味剂、防腐剂、香精、其它粮食或油料加工副产物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所述食品包含本发明的花生粕,以及任选地食品学上可接受的原料(如面粉)和/或辅料(例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脱霉剂、调味剂、防腐剂、香精、其它粮食或油料加工副产物等),例如所述花生粕可作为蛋白质固形物存在于食品(如冰激凌及其他冷冻甜食)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本发明花生粕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这些附图仅为了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局限本发明的范围。
图1.对照花生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2.实施例1的测试花生油(1)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3.实施例2的测试花生油(2)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的新方法。本方法的花生油的制备工艺与传统的压榨法和浸出法制油工艺完全不同,其中微生物发酵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香过程稳定可控。通过该制备方法获得的花生油酸价降低,风味更加浓郁、特别;并且,提油后的花生蛋白质(例如,粕蛋白)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肽类物质,进一步增加了其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易吸收性。
术语说明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含有”表示各种成分可一起应用于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主要由...组成”和“由...组成”包含在术语“含有”中。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香味花生油”、“发酵花生油”和“本发明的花生油”可互换使用,是指经本发明的方法经发酵制得的具有浓郁香味的花生油,其不仅保持了花生油的天然成分和香味,还具有焦香浓郁、炒香明显且带酱香味的特点。
本文所用术语“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是隶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的一种丝状多细胞真核微生物。目前,里氏木霉通常作为工业菌株用于生产分解不同植物材料的酶类,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但现有技术中未见其用于花生油发酵生产的任何报导。
可用于本发明的里氏木霉菌种可为本领域中可常规获得的里氏木霉,其包括但不限于:NBRC31326、GIM3.498、CICC40360等。用于发酵的里氏木霉可为其菌丝体、孢子或其混合物,优选孢子。可采用常规方法对里氏木霉进行培养、扩增和收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风味物质”或“风味化合物”是指使得花生油具有一定香味的化学物质,在未经发酵制得的对照花生油或本发明经发酵制得的花生油中均包含所述风味物质,其含量可能相似或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关键风味物质”或“关键风味化合物”是指使得本发明的花生油与未经发酵制得的对照花生油相比具有不同或独特香味的化学物质。所述物质的含量在本发明的经发酵制得花生油和对照花生油之间存在差异(例如本发明花生油中该物质重量较对照花生油高5~10wt%,或高10~15wt%、15~20wt%、20~25wt%、25~30wt%、30~35wt%、35~40wt%、40~50wt%、50~60wt%、60~70wt%、70~80wt%、80~90wt%、90~100wt%、100~120wt%、120~150wt%、150~200wt%、200~300wt%、300~400wt%、400~600wt%、600~800wt%、800~1000wt%或1000~1200wt%等),且GC-O嗅闻出以上物质对发酵花生油的风味贡献较大,因而认为它们是本发明发酵花生油呈现良好风味的重要组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食品”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最广泛的含义,是指各种供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其可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添加剂”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最广泛的含义,指为改善食品、保健品或药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保健品或药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风选”指的是利用物料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风力除杂的方法。风选的目的是清除轻杂质和灰尘,同时还能除去部分石子和土块等较重的杂质,本文中采用此法进行油料的清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调和油”指的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基质油”指的是制备调和油、固体食用油等油品形式所用的作为基础的油类,例如,大豆油、棕榈油等。
本发明花生油制备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包括以下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将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步骤和条件与本申请上下文中的其它步骤和条件任意结合:
1.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以配制1L的PDA培养基为例: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1L水将其煮烂(沸煮20~30分钟,直至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纱布过滤,加热;添加15g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L;分装试管或锥形瓶,加塞、包扎,121℃灭菌约20分钟;取出试管或锥形瓶,摇匀冷却后贮存备用。
2.微生物扩增培养
向PDA培养基中接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孢子悬液100微升(孢子数量约为106个),25~30℃培养7~10天。
3.花生样品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红衣花生仁、脱皮花生仁或粉碎花生仁,例如粉碎成颗粒大小为10目~200目的花生粉;添加常温温度的水,其中每1kg花生样品添加水量为10%~20%(以重量计),浸泡过夜;次日于121℃灭菌15~20分钟,冷却至常温后待用。
4.微生物的接种
孢子悬浮液制备:将在PDA培养平板上培养5~10天的里氏木霉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数后,制成106个孢子/100微升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后4℃存储备用。
花生样品(1kg,其中花生:水=1000:100~1000(重量:体积))灭菌后,接种孢子浓度约为106个/100微升的里氏木霉的孢子悬浮液1毫升。
5.花生样品的发酵
将接种后的花生样品置于室温(25℃)下培养3~7天。
6.花生样品的烘烤
将发酵后的花生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烘烤1~2天。
7.榨油处理
180℃下将步骤6中经烘烤的花生样品均匀翻炒10~15分钟;随后进行快速风选;然后经液压榨油机榨取毛油。
8.后处理
将步骤7中所得毛油离心或过滤,得到花生油。
本发明的花生油、组合物及其应用
采用本发明的原料和方法可制得本发明的花生油。本发明的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滋味可口,其通过检测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花生油压榨成品油一级,且得到的花生油酸价较低,风味协调、愉悦、焦香浓郁、炒香明显且带有酱香味。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花生油具有基本如图2或图3所示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本文所用,术语“总离子流色谱图”是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得谱图。该测试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具体风味物质提取方法如下:称取100g油样,加入100mL环己烷以及100μL浓度为1000μg/mL的5-甲基糠醛,然后混合均匀,采用SAFE装置对其风味物质提取。提取条件为:加热端40℃,保温水浴38℃,真空度1*10-3mbar,四级液氮冷凝,收集冷阱中的环己烷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最后将环己烷相用Vigreux柱减压浓缩至1mL左右,冷冻备用。
GC-MS/O分析条件:柱子:DB-1MS,30m×0.25mm×0.25μm,进样量:5μL,不分流,载气流速:He,1mL/分钟,进样口温度:200℃。升温:50℃保持5分钟,以3℃/分钟的速度从50℃上升至120℃,以5℃/分钟的速度从120℃上升至250℃,250℃保持5分钟,获得GC-MS谱图。请感官评价员参与嗅闻,记录对应时间的风味特征,并对其浓度进行打分(由浓到淡依次4、3、2、1分)。统计每种风味物质被评价员鉴别出的次数和累计分值,并对GCMS谱图进行详尽的解析,得到其主要成分结合GCO嗅闻分析出其关键的风味物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总重是未经发酵处理的对照花生油的1.2~10倍,优选1.5~5倍,更优选1.7~2.9倍,优选所述关键风味物质为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吡嗪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4倍,更优选1.2~2.3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醇酚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2~10倍,优选3~8倍,更优选4.4~6.7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醛酮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3倍,更优选1.2~2.0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花生油中酯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对照花生油的5~30倍,优选7~25倍,更优选10.5~23.5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关键风味物质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3-甲基-4-丁内酯、庚醇、2-乙基-5-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羟基-3,3-二甲基-4-丁内酯、2-辛烯醛、1,2-二甲基乙烯1,2-二乙酸酯、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壬酮、2-乙基-3-乙烯基吡嗪、壬醛、苯乙醇、2-壬烯醛、3,5,6-三甲基-2-乙基吡嗪、2,4-壬二烯醛(E,E)、乙酰基-5,6-二甲基吡嗪、4-乙烯基苯酚、2-癸烯醛、2-氨基苯甲醛、2,4-癸二烯醛(E,Z)、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4-癸二烯醛(E,E)和2-十一烯醛。
还可将本发明的花生油与一种或多种其它食用油、食品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或其任何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花生油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油脂中风味物质的含量的检测方法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可参照如下文献中描述的进行WolfgangEngel,WolfgangBahr.Solventassistedflavourevaporation-anewandversatiletechniqueforthecarefulanddirectisolationofaromacompoundsfromcomplexfoodmatrices,Eur.Food.Res.Technol.(1999)209:237-241。具体风味物质提取方法如下:取100g油样,加入100mL环己烷以及100μL浓度为1000μg/mL的5-甲基糠醛,然后混合均匀,采用SAFE装置对其风味物质提取。提取条件为:加热端40℃,保温水浴38℃,真空度1×10-3mbar,四级液氮冷凝,收集冷阱中的环己烷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最后将环己烷相用Vigreux柱减压浓缩至1mL左右,冷冻备用。
GC-MS/O分析条件:柱子:DB-1MS,30m×0.25mm×0.25μm,进样量:5μL,不分流,载气流速:He,1mL/分钟,进样口温度:200℃。升温:50℃保持5分钟,以3℃/分钟的速度从50℃上升至120℃,以5℃/分钟的速度从120℃上升至250℃,250℃保持5分钟,获得GC-MS谱图。请感官评价员参与嗅闻,记录对应时间的风味特征,并对其浓度进行打分(由浓到淡依次4、3、2、1分)。统计每种风味物质被评价员鉴别出的次数和累计分值。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MS,GC-O)评定对照花生油。
各种风味物质含量是根据加入内标化合物的含量而计算得到的,计算公式如下:
Cx=100*Cistd*Vistd*Ax/(m*Aistd)
公式中Cx指计算得到的花生油中某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单位μg/100g花生油;Ax指的是总离子流色谱中该物质对应的峰面积;Aistd指的是内标化合物在相同谱图中的峰面积;Vistd是风味物质提取时加入的内标化合物的体积,单位ml;Cistd指的是加入的内标化合物溶液的浓度,单位ug/ml;m是称取的花生油质量,单位g。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花生油组合物可包含:本发明花生油以及一种或多种其它食用油以形成调和油,所述一种或多种其它食用油包括但不限于:大豆油、核桃油、橄榄油、葵花子油、棉籽油、菜籽油、椰子油、玉米油、芝麻油、米糠油等或其任何组合的调和油。其中,本发明花生油占所述组合物重量的3%~40%,优选5%~20%。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花生油组合物可包含:本发明花生油以及合适的基质油以形成固态食用油,所述基质油包括但不限于:棕榈油、猪油、牛油、奶油、黄油等或其任何组合。其中,本发明花生油占所述组合物重量的1%~20%,优选5%~10%。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花生油组合物可包含:本发明花生油以及一种或多种食品添加剂,所述食品添加剂选自但不限于:抗氧化剂、香精香料、调色调味剂、防腐剂、乳化剂、食用色素等。其中,本发明花生油占所述组合物重量的3%~30%,优选5%~20%。
本发明的花生油或花生油组合物也可以应用在各类需要花生油的食品、保健品、药品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或组合物可调制市售的固态食品或调味品,例如冰淇淋、色拉酱、花生酱、腐乳、硬糖、软糖、奶糖、巧克力、各类罐头等。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或组合物可调制市售的液态和/或固液混合态食品或调味品,例如速食面调味包、火锅调味料等。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或组合物可用于烹饪、加工市售的半成品或成品食品。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油或组合物可作为配方组分用于制备保健品、药品,例如胶囊基质油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花生油或组合物的加入量、加入时间或加入方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本发明制备花生油方法的副产物及其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花生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本发明提取花生油的方法中所剩余的花生粕。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花生粕,所述花生粕为本发明制备花生油方法的副产物。
本发明制备花生油方法的副产物,花生粕,在经过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微生物发酵后,其蛋白质进一步降解,蛋白质的体外消化得到提高,使小分子肽含量增加,必需氨基酸和低聚糖释放,其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此外,花生粕发酵后,使其它微生物的量减少,从而使得花生粕的储藏期得以延长。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所述饲料包含本发明的花生粕,任选地包含饲料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饲料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脱霉剂、促生长剂、抗生素、驱虫剂、调味剂、防腐剂、香精、其它粮食或油料加工副产物等。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还提供了一种食品或保健品,所述食品或保健品包含本发明的花生粕,以及任选地食品学上可接受的原料(如面粉)和/或辅料(例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脱霉剂、调味剂、防腐剂、香精、其它粮食或油料加工副产物等),例如所述花生粕可作为蛋白质固形物存在于食品(如冰激凌及其他冷冻甜食)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花生粕还可用于食品、保健品和饲料加工中,例如,作为饲料蛋白、作为蛋白质固形物用于冰淇淋中。
本发明的优点
1.制油产香效果显著、产物品质高
本方法的花生油制作工艺与传统的压榨法和浸出法制油工艺完全不同,经微生物发酵工艺所得花生油具有比普通榨油所得的花生油更浓郁的香气,香气丰富、饱满,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花生油(GB1534-2003)压榨成品一级指标。
2.制油过程稳定可控、简单节能
本方法可以控制产香的过程,通过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后经过简单的压榨就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花生油,耗能低、操作简单。
3.制油工艺环境友好、副产物利用率高
本工艺微生物发酵条件温和,并且得到质量较好,附加值较高的蛋白质/肽副产品,综合利用了植物蛋白资源。废弃物少,低碳环保。
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做出适当的修改、变动,这些修改和变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仪器与材料: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和器材分别获自如下供货商或来源:
里氏木霉购自广州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货号:NBRC31326、GIM3.498、CICC40360;
炒籽机:韩国东光机械有限公司,型号T401B;
液压榨油机:韩国东光机械有限公司,型号T403B;
气相色谱-质谱仪:型号7890A5975C,购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嗅闻设备:型号7890AGC-OlfactoryDetectionPort2,产自德国Gerstel有限责任公司,购自德祥科技有限公司。
发酵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1.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以配制1L的PDA培养基为例: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1L水将其煮烂(沸煮20~30分钟,直至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纱布过滤,加热;添加15g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L;分装试管或锥形瓶,加塞、包扎,121℃灭菌约20分钟;取出试管或锥形瓶,摇匀冷却后贮存备用。
2.微生物扩增培养
向PDA培养基中接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孢子悬液100微升(孢子数量约为106个/100微升),28℃下培养7天。
3.花生样品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红衣花生仁、脱皮花生仁或粉碎花生仁,例如粉碎成颗粒大小为10目~200目的花生粉;添加常温温度的水,其中每1kg花生样品添加水量为10%~20%(以重量计),浸泡过夜;次日于121℃灭菌15~20分钟,冷却至常温后待用。
4.微生物的接种
孢子悬浮液制备:将在PDA培养平板上培养5~10天的里氏木霉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数后,制成浓度为106个孢子/毫升的孢子悬浮液后4℃存储备用。
花生样品(1kg,花生:水=1000:200(重量:体积))灭菌后,对每1kg花生样品接种约106个里氏木霉的孢子。
5.花生样品的发酵
将接种后的花生样品置于25℃下培养3天。
6.花生样品的烘烤
将发酵后的花生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烘烤1~2天。
7.榨油处理
180℃下将步骤6中经烘烤的花生样品均匀翻炒10~15分钟;随后进行快速风选;然后经液压榨油机榨取毛油。
8.后处理
将步骤7中所得毛油离心或过滤,得到花生油。
实施例1.测试花生油(1)的制备
称取红衣花生1000g,按20%(以重量计)加水量浸泡2小时,121℃灭菌15分钟。接种里氏木霉GIM3.498于PDA平板上(PDA平板配方:土豆200g/L,琼脂15g/L,溶剂为水),28℃培养5天,用灭菌水收集上述孢子,制备成孢子悬液,对花生样品(经浸泡灭菌处理的全部花生和水)接种1毫升孢子液(孢子浓度约为106个/毫升),将接种后的花生样品放于室温培养3天。将发酵后的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40小时,再经180℃炒籽机快速炒籽10~15分钟,然后经压力为60Mpa的液压榨油机榨油,最后经5500rpm离心5分钟即可得到产品,即测试花生油(1)。
实施例2.测试花生油(2)的制备
称取红衣花生约1000g,按20%(以重量计)加水量浸泡2小时,121℃灭菌15分钟,接种里氏木霉CICC40360于PDA平板上(PDA平板配方:土豆200g/L,琼脂15g/L,溶剂为水),28℃培养5天,用灭菌水收集上述孢子,制备成孢子悬液,对花生样品(经浸泡灭菌处理的全部花生和水)接种1毫升孢子液(孢子液的孢子浓度约为106个/毫升),接种后的花生样品放于室温培养3天,发酵后的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40小时,再经180℃炒籽机快速炒籽10~15分钟,然后经压力为60Mpa的液压榨油机榨油,最后所得毛油经5500rpm离心5分钟即可得到产品,即测试花生油(2)。
实施例3.测试花生油(3)的制备
称取市售脱皮花生约500g,按20%(以重量计)加水量浸泡2小时,121℃灭菌15分钟,接种里氏木霉NBRC31326于PDA平板上(PDA平板配方:土豆200g/L,琼脂15g/L,溶剂为水),28℃培养5天,用灭菌水收集上述孢子,制备成孢子悬液,对花生样品(经浸泡灭菌处理的全部花生和水)接种1毫升孢子液(孢子液的孢子浓度约为106个/毫升),接种后的花生样品放于室温培养3天,发酵后的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40小时,再经180℃炒籽机快速炒籽10~15分钟,然后经压力为60Mpa的液压榨油机榨油,最后所得毛油经5500rpm离心5分钟即可得到产品,即测试花生油(3)。
实施例4.对照花生油的制备
称取红衣花生约1000g,按20%(以重量计)加水量浸泡2小时,121℃灭菌15分钟。花生样品放于室温培养3天,随后将样品放置于60℃烘箱中40小时,再经180℃炒籽机快速炒籽10~15分钟,然后经压力为60Mpa的液压榨油机榨油,最后所得毛油经5500rpm离心5分钟即可得到产品,即对照花生油。
实施例5.风味鉴定与比较实验
实施例1~3中制备的发酵花生油风味相近,风味方向略有差异,其中对于测试花生油(1)、测试花生油(2)、测试花生油(3)与对照花生油进行如下表征与比较分析。
A.感官评价比较
感官评价组组成人员全部由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风味技术部的研发工程师组成,一共9人,均为具有丰富感官评价经验的专业人员。
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测试花生油的感官评价如下:测试花生油(1)略带酸味,油味,炒香、焦香明显;测试花生油(2)风味协调、愉悦、焦香浓郁、炒香明显且带有酱香味。实施例3中测试花生油(3)感官评价跟测试花生油(1)较为相似,头香略带酸味,并带有油香味,炒香和焦香明显。
而未进行接菌的对照花生油的感官评价如下:按照实施例4制得的对照花生油风味带夹生味,仅略带炒香、焦香。
B.对照花生油的组成
花生油的提取可参照如下文献中描述的进行WolfgangEngel,WolfgangBahr.Solventassistedflavourevaporation-anewandversatiletechniqueforthecarefulanddirectisolationofaromacompoundsfromcomplexfoodmatrices,Eur.Food.Res.Technol.(1999)209:237-241。具体风味物质提取方法如下:取100g油样,加入100mL环己烷以及100μL浓度为1000μg/mL的5-甲基糠醛,然后混合均匀,采用SAFE装置对其风味物质提取。提取条件为:加热端40℃,保温水浴38℃,真空度1×10-3mbar,四级液氮冷凝,收集冷阱中的环己烷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最后将环己烷相用Vigreux柱减压浓缩至1mL左右,冷冻备用。
GC-MS/O分析条件:柱子:DB-1MS,30m×0.25mm×0.25μm,进样量:5μL,不分流,载气流速:He,1mL/分钟,进样口温度:200℃。升温:50℃保持5分钟,以3℃/分钟的速度从50℃上升至120℃,以5℃/分钟的速度从120℃上升至250℃,250℃保持5分钟,获得GC-MS谱图。请感官评价员参与嗅闻,记录对应时间的风味特征,并对其浓度进行打分(由浓到淡依次4、3、2、1分)。统计每种风味物质被评价员鉴别出的次数和累计分值。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MS,GC-O)评定对照花生油,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表1、2、3、4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相对与内标的含量而言,因为内标(5-甲基糠醛)是外在添加的,提取风味物质得到的溶液中内标含量理论值是Cistd(该值基于添加的内标的量以及最终浓缩得到的溶液的体积而得到),其他物质的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各种风味物质含量是根据加入内标化合物的含量而计算得到的,计算公式如下:
Cx=100*Cistd*Vistd*Ax/(m*Aistd)
公式中Cx指计算得到的花生油中某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单位μg/100g花生油;Ax指的是总离子流色谱中该物质对应的峰面积;Aistd指的是内标化合物在相同谱图中的峰面积;Vistd是风味物质提取时加入的内标化合物的体积,单位ml;Cistd指的是加入的内标化合物溶液的浓度,单位ug/ml;m是称取的花生油质量,单位g。
表1.对照花生油的风味组成
注:RI-lib指实际保留指数与标准谱库中保留指数的差值,一般在谱图解析时用以确定具体化合物。
C.测试花生油的组成
采用如前所述的方法提取测试花生油中的风味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MS,GC-O)评定测试花生油,其中,测试花生油(1)的结果如图2和表2所示,测试花生油(2)的结果如图3和表3所示。
表2.测试花生油(1)的风味组成
注:RI-lib指实际保留指数与标准谱库中保留指数的差值,一般在谱图解析时用以确定具体化合物。
表3.测试花生油(2)的风味组成
注:RI-lib指实际保留指数与标准谱库中保留指数的差值,一般在谱图解析时用以确定具体化合物。
由表1、表2及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测花生油的风味主要是由吡嗪类、醇酚类、醛酮类、酯类等物质构成的,其中对照花生油中检出的上述风味物质总含量为983μg/100g,测试花生油(1)中检出的物质总含量为1292μg/100g,测试花生油(2)中检出的上述物质总含量为1811μg/100g,显示测试花生油的各类检出物质含量以及检出物质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花生油。
D.香味成分与含量的比较
通过风味物质提取,精馏后,经GCMS分析,并结合气相色谱吸闻(Gas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技术确定了发酵和未经发酵花生油中风味物质差异在于表4中的这些物质,其中,所述物质的含量在测试花生油和对照花生油之间存在差异,且GC-O嗅闻出以上物质对发酵花生油的风味贡献较大,因而认为它们是发酵花生油呈现良好风味的重要组分,即关键风味物质/化合物。
表4.对照花生油与测试花生油中香味成分和含量的比较
表5.对照花生油与测试花生油中主要关键风味化合物种类含量的比较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未接菌发酵榨取的花生油(对照花生油)中如上关键风味物质的累计含量是437μg/100g,经接菌发酵榨取的花生油测试花生油(1)中如上关键风味物质的累计含量是735μg/100g,测试花生油(2)中如上关键风味物质的累计含量是1264μg/100g,其吡嗪类、醇酚类(主要是苯乙醇和4-乙烯基苯酚)、醛酮(主要是短碳链的饱和醛和单不饱及多不饱和醛)及酯类(主要是丁内酯和二乙酸酯)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接菌发酵榨取的花生油。该结果表明本发明经发酵的花生油的风味优于未经发酵的对照花生油。
E.理化指标的比较
对测试花生油和对照花生油进行常规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发酵花生油达到了压榨成品一级水平,且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均低于未经发酵的对照花生油,具有更佳的品质,其中对照花生油与测试花生油(2)的相关参数如下表6所示。
表6.对照花生油与测试花生油(2)的理化指标比较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制备花生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使用里氏木霉对花生原料进行发酵;和
从经发酵的花生原料中获得花生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例如培养液和/或孢子粉和花生原料;
b)用所述里氏木霉对所述花生原料进行发酵;
c)烘烤经发酵的花生原料,并进行炒籽操作;
d)提取经烘烤和炒籽的花生原料中的花生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里氏木霉选自:保藏编号为NBRC31326、GIM3.498或CICC40360的里氏木霉菌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条件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a)中的所述花生原料选自:带衣花生仁、脱皮花生仁、经粉碎的花生仁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经粉碎的花生仁,更优选10目~200目的花生粉;
步骤b)中的发酵温度为:10~40℃,优选室温,更优选20~25℃,
步骤b)中的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步骤b)中的发酵进行3~10天,优选3~7天,更优选3天以连续发酵;
步骤c)中的烘烤在适合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烘烤温度为30℃~110℃,更优选40℃~100℃,更优选40℃~80℃;优选烘烤时间为10小时~72小时,更优选24小时~48小时;
步骤c)中的炒籽操作提供不焦、不糊、不夹生的花生原料,优选所述炒籽的温度为70℃~230℃,较优选180℃;所述炒籽的时间为10~90分钟,优选10~35分钟,较优选10~25分钟,最优选10~15分钟。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花生油;
优选地,所述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2~10倍,优选1.5~5倍,更优选1.7~2.9倍,优选所述关键风味物质为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和/或,
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4倍,更优选1.2~2.3倍;和/或
花生油中醇酚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2~10倍,优选3~8倍,更优选4.4~6.7倍;和/或
所述花生油中醛酮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1.1~5倍,优选1.1~3倍,更优选1.2~2.0倍;和/或
所述花生油中酯类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重是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制备的对照花生油的5~30倍,优选7~25倍,更优选10.5~23.5倍。
6.一种花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化合物、醇酚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之和大于1200μg/100g,优选大于1500μg/100g,更优选为18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700μg/100g,优选大于800μg/100g,更优选为9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醇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240μg/100g,优选大于300μg/100g,更优选为36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250μg/100g,优选大于300μg/100g,更优选为36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中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40μg/100g,优选大于70μg/100g,更优选为100μg/100g;和/或所述花生油的关键风味物质的含量之和大于710μg/100g,优选大于900μg/100g,更优选大于1100μg/100g。
7.一种花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油具有基本如图2或图3所示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该谱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得。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花生油,其通过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9.一种花生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A)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花生油;和
(B)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它食用油;食品学、保健品学、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或其任何组合。
10.一种产品,所述产品的加工中添加了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花生油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花生油组合物,所述产品优选选自: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例如选自:调和油、烘焙油脂、乳制品、调味品。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花生油、或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花生油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花生油组合物在制备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例如在制备调和油、烘焙油脂、乳制品、调味品中的应用。
12.一种生产花生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所剩余的花生粕。
13.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花生粕。
14.一种产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3所述的花生粕,优选所述产品选自:饲料、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
CN201410855283.8A 2014-12-31 2014-12-31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Pending CN1058027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5283.8A CN105802721A (zh) 2014-12-31 2014-12-31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5283.8A CN105802721A (zh) 2014-12-31 2014-12-31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2721A true CN105802721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6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5283.8A Pending CN105802721A (zh) 2014-12-31 2014-12-31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272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3153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惠州市瑰拉科技有限公司 花生粕发酵处理方法
CN106929146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减盐作用的花生油及制备方法
CN107136227A (zh) * 2017-04-17 2017-09-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低温压榨花生饼风味提取物及应用其的方法
CN108208196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添加剂组合物、含该组合物的油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37852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36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炒香型微波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7240A (zh) * 2021-11-10 2022-01-07 安徽天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花生油风味提升方法
CN114199986A (zh) * 2021-12-10 2022-03-18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一种同时测定啤酒中3种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WO2024063038A1 (ja) * 2022-09-20 2024-03-28 花王株式会社 経口用組成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02A (zh) * 1993-10-29 1995-05-03 刘继一 纯天然香味花生油系列产品生产方法
CN101176489A (zh) * 2007-11-13 2008-05-14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由花生原料生产香味花生油的制备工艺
CN102787013A (zh) * 2012-08-24 2012-11-21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玉米油的方法
CN103374456A (zh) * 2012-04-20 2013-10-3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植物油脂的方法
CN103637156A (zh) * 2010-04-13 2014-03-1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奶酪风味物质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02A (zh) * 1993-10-29 1995-05-03 刘继一 纯天然香味花生油系列产品生产方法
CN101176489A (zh) * 2007-11-13 2008-05-14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由花生原料生产香味花生油的制备工艺
CN101433244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3637156A (zh) * 2010-04-13 2014-03-1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奶酪风味物质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CN103374456A (zh) * 2012-04-20 2013-10-3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植物油脂的方法
CN102787013A (zh) * 2012-08-24 2012-11-21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玉米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VID W.ARMSTRONG等: "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调味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柳杰等: "花生粕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中国油脂》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9146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减盐作用的花生油及制备方法
CN106343153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惠州市瑰拉科技有限公司 花生粕发酵处理方法
CN108208196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添加剂组合物、含该组合物的油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208196B (zh) * 2016-12-15 2021-12-2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添加剂组合物、含该组合物的油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136227A (zh) * 2017-04-17 2017-09-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低温压榨花生饼风味提取物及应用其的方法
US10645963B2 (en) * 2017-04-17 2020-05-12 Institute For Application Of Atomic Ener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lavor extract of low-temperature-pressed peanut cak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11378523B (zh) * 2018-12-29 2023-07-1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852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36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炒香型微波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369B (zh) * 2019-12-31 2024-02-2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炒香型微波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7240A (zh) * 2021-11-10 2022-01-07 安徽天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花生油风味提升方法
CN114199986A (zh) * 2021-12-10 2022-03-18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一种同时测定啤酒中3种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199986B (zh) * 2021-12-10 2024-05-07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一种同时测定啤酒中3种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WO2024063038A1 (ja) * 2022-09-20 2024-03-28 花王株式会社 経口用組成物
JP7469549B2 (ja) 2022-09-20 2024-04-16 花王株式会社 経口用組成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2721A (zh) 微生物发酵制备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Ramos et al. Technological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indigenous Latin America fermented foods
CN105941761B (zh) 一种混合菌种发酵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56647B1 (ko) 울금 된장 및 간장의 제조방법
CN103734627A (zh) 一种富含纳豆激酶的风味纳豆的制备方法
CN102559473A (zh) 一种虫草保健陈醋的制备方法
CN106107907A (zh) 一种柑橘蒸鱼汁
CN103766797B (zh) 一种营养健脑黄花菜方便食品及加工方法
CN103461947A (zh) 一种利用冷榨豆饼制备营养调味剂的方法
CN107455668B (zh) 一种无苦涩味陈皮豆豉酱的制备方法
CN108523096A (zh) 一种发酵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5108A (zh) 一种含抗菌肽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5275A (zh) 一种有效防止油脂氧化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7159B (zh) 一种柑橘型酿造料酒的制备方法
CN103005382B (zh) 降胆固醇菌粉,含有该菌粉的降胆固醇复合调味酱及其应用
CN104543924A (zh) 发酵果蔬渣生产风味物质的方法及由此得到的风味物质
Ejinkeonye et al. Effect of fermentation duration on the nutritional and antinutritional content of watermelon seed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heir ogiri products
CN104605299B (zh) 一种杏鲍菇酸菜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6850A (zh) 发酵酱卤猪尾巴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48805B1 (ko) 생약추출물을 이용한 꿩장비빔소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70133783A (ko) 프로폴리스가 첨가된 기능성 마늘식초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되는 기능성 마늘식초와 기능성 마늘식초 음료
CN111184203A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日式酱油及其酿造方法
TWI659100B (zh) 松露固態發酵產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15399192B (zh) 一种利用红衣补血口服液药渣生产蛹虫草菌质的方法及其应用
Lee et al. Jipjang: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preparing a fermented Korean household (jongka) staple fo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